XX镇城市设计及街景立面改造工作经验材料

XX镇城市设计及街景立面改造工作经验材料

XX镇城市设计及街景立面改造工作经验材

第1 页共1 页

曙光路街道改造方案说明

长沙市曙光中路(桂花路-劳动路段)街景整治 说明书 XXXX研究院有限公司 二零零八年四月 目录 一、项目背景及概况 二、设计依据 三、设计原则 四、街景整治目标 五、街景现状分析 六、街景整治设计 七、结构设计说明 八、工程量统计及投资估算 一、项目背景及概况 随着近年来长沙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空间格局在新的经济形式下产生结构性调整,老城区的环境品质已不适应新时代的生活需求。为进一步美化城市环境,营造整洁、卫生、舒适、清新的街道空间,对城市道路街景整治做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在保证街道景观整体协调的基础上,重点突出曙光中路商业、居住、休闲的宁静、高雅,强调标志性建筑的街景特色。使之成为长沙市内一条具有浓郁文化特色,市民休闲娱乐、环境优美的城市街道空间。 本次整治规划范围南起劳动路,北至桂花路,全长约0.8公里。整治规划设计内容:道路两厢沿街建筑及街道空间,包括建筑外墙、店面、户外广告、招牌、栏杆、绿化、铺地、公交站台等沿街开放空间内各元素的美化、更新设计,重塑优雅、美观、舒适的街道空间。 二、设计依据 1、甲方提供1:1000曙光路两厢地形图及道路红线。 2、《长沙市M片控制性详细规划》 2、《长沙市城市户外广告改造技术规定》 3、《长沙市城市户外招牌设置技术规定》

4、《全市城区特色景观街道建设标准》 三、设计原则 1、整洁、美观、大方的原则:治理街道前面所有脏、乱、差的空间,拆除道路两厢违章、违法建设的构筑物及房顶、屋外不雅观的附属设施,规范沿街广告、招牌位置、大小、形式、塑造整洁、美观、协调的视觉环境。 2、突出道路的区段特色:强化曙光中路的商贸、休闲氛围,增强街道场所的文化性、艺术性和多样性,实面多元化与个性化的有机统一。 3、整体规划,便于实施操作的原则:根据道路不同的地段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因地制宜提升其独有的、本质的地域文脉特色,重视城市景观的延续性,融入现代城市生活。按分段分类的规则设计思路对曙光中路进行统一规划,在规划思想的指导下,对每栋建筑立面及周边室外街道公共空间提出了不同层次的分类整治措施,便于实施管理。 4、远近结合,经济可行的原则:在基本保持用地性质和建筑物不大拆大建大变的前提下,结合远近期规划建设的需要,针对不同地段和不同功能的建筑物、构筑物采取不同的整治措施,尽可能保证以较低的整治成本在短期内实现整治目标。 四、现状分析 劳动路到红花坡路段建筑多为较新建筑,质量好。有少量开敞的绿地。 红花坡路到桂花路段两侧建筑已建多年,质量一般,招牌设置较为凌乱。无开敞绿地。 曙光中路道路工程已于近期完成,道路建设标准高,交通设施及其他道路附属设施较完善,人行道均为广场砖铺地,但人行道与门面前地面铺装杂乱影响街道景观。 本路段内室外广告牌较少,主要是店门招牌,而店门招牌杂乱无序,多集中于 一、二层商业门面,这些招牌没有规范化引导,形状大小不一,与建筑本身比例及风格不协调。五、街景整治目标 1、清洁、美化建筑、构筑物外墙,统一、规范店门、招牌、户外广告。 2、修整人行道铺装,补充,完善街头绿地、美化围墙、栏杆等。 3、清整空坪隙地,增加环境小品,提高城市品位。 六、街景整治设计 (一)景观特色定位: ●南部形象展示区:劳动路到红花坡路段,营造丰富,多彩的街道空间。 ●社区商业区:营造宁静、朴实住区环境,建筑色彩以灰、白两色为主。形成商业服务建筑与沿街住宅相混合,商业气氛和生活气息交融的特色。 ●重点景观展示区:以移民大厦为标志性建筑展示曙光路的商业,文化形象。 ●休闲娱乐区:结合原有绿地,配套布置部分休闲设施,使之汇集一定人气,体现绿色景观及休闲活动的氛围。 (二)景观整治分级 根据沿街建筑现状条件及整治目标要求,确定各区段或每栋建筑不同的整治强度与措施分三种等级: 1.保留:建筑立面形式、色彩完全保持原貌,仅对建筑立面进行清洗,对临街开放空间内小品设施、铺地、绿化进行完善。 2.一般整治:建筑立面形式不变,外墙材料与色彩予以改变,临街开放空间作硬化、绿化处理。对现在的围墙均进行整改,同时规范广告形式、大小、位置。 3.重点整治:改变建筑外墙材料与色彩,建筑立面局部作调整或修缮,规范招牌形式、位置、大小,规范户外广告。 (三)整治措施 1.立面清洗 2.建筑外墙涂料粉刷 3.取消或规范二楼以上广告牌,规范店面招牌形式、大小、位置。

方前长山桥村街景立面改造工程方案设计说明

方前长山桥村街景立面改造工程方案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小港街道总体规划(修编)》 (2)方前长山桥村街景立面改建方案设计任务书 二、基地概况 通途路东西走向,是连接宁波和北仑的主要干道。本工程的设计范围为通途路南侧,方前长山桥村。沿街建筑现状部分为80-90年代建筑,部分近年新建建筑,材质均缺乏协调和统一。 三、改造要求 通过充分挖掘地域文化及历史文化,整合资源、运用建筑元素,强化小港街道通途路主通道功能,把通途路沿街建筑改造成充分体现徽派建筑风情和生态特色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四、现状问题分析 通途路及沿街建筑是80~90年代逐步兴建而成,由于历史、文化、经济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从整体上看,沿街建筑呈空间结构松散、无序,立面形式简杂、琐碎,外墙材料不相统一的建筑现象。 从现状分析来看,可以归结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沿街建筑的空间结构不尽合理,城市天际线不够完美; (2)建筑形式多样,风格不统一。 (3)外墙色彩(包括门窗)杂乱缤纷。

(4)某些建筑物的建筑造年代较为久远,甚至有些是临时搭建房屋,对街景的影响较大; (5)街区的商业配套设施不全; (6)因此,本方案设计着重对以上这些内容进行研究、设计与深入,以期达到规划整治的要求。 五、基本构思 (1) 总体构思 通过对建筑、交通、环境的综合整合,营造一种绚烂、靓丽、洁净的生态氛围格局。 (2)主要材料 墙面以喷涂、小面砖和石材为主;营造出清晰、大方的建筑立面风格。梁架一般不施彩漆而以桐油,显得格外古朴典雅。墙角、天井、栏杆、照壁、漏窗等用青石、红砂石或花岗岩裁割成石条、石板筑就,且往往利用石料本身的自然纹理组合成图纹。墙体基本使用小青砖砌至马头墙,简洁明快,清新绚烂,使人们在步行游览的同时,享受建筑色彩跳跃对感观所带来得文化冲击。 六、空间与景观 沿街景观为达到“港?域?山”为一体的环境要求,建筑物宜低一些,留出空间与视觉走廊观赏山顶瓮城;沿街建筑物在结合环境方面注重与周边的统一与和谐。准确地把握空间尺度,进行合理有效的空间组合,形成高低错落,进退有度,虚实相接的建筑物天际线。采用石雕、铺地、牌坊、木质座椅等小品,结合花、草、石、树等元素,采用开放式空间构成,使铺地成片,绿树成荫,形成宜人的休闲环境。绿地采用灌木与草坪相结合,沿街种植常青乔木,辅以盆栽式花卉。 七、技术措施与建议

旧城改造-街景综合整治规划及实施措施

旧城改造:街景综合整治规划及实施措施 旧城改造 街景综合整治规划及实施措施 摘要:街景整治对于改变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品位非常重要,在城市更新中占有重要地位,新时期街景整治对街景综合整治规划的内容和规划成果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城市更新街道街景整治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市建设有了很大进步,城市规模在不断发展扩大,同时城市中的一些地区已不在适应现代化城市生活,生活环境不良的地区不但影响居民的生活,也损害了城市形象,以至于导致城市或城市中的某些地区对人的吸引力减弱。同时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对于自己所居住的建筑物,周围的环境、出行、购物、娱乐及其他生活活动有各种不同的期望和不满,对于自己所居住的房屋的修理改造,对于街道、公园、绿地和不良住宅区等环境的改善有要求及早施行,以形成舒适的生活环境和美丽的市容报有很大的希望,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及保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城市更新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课题。 街道是城市的经脉,没有街道,就没有城市,街道使巨大的城市变成了一个有机体,一个具有活力和生命的有机

体。同时街道本身也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巨型建筑物,是一个没有封闭点和终结点的开放场所。城市在街道上表达它清晰的世俗生活,也表达它暖昧的时尚生活。街道承受了城市的噪音和形象;承受了商品和消费;承受了历史和未来;也承受了时代的气质和生活的风格。所有这些构成了街道的景观——街景。街景是城市面貌的重要反映,城市的街景犹如人的面容,是展示城市特有风采的风景线。街景整治是改变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途径,也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目前,街景整治已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以下就是街景整治结合规划工作谈几点体会: 1、街景综合整治中的规划构思 整体定位:按总体规划要求分析该街道在市区交通中的地位、作用、街道两侧用地以及单位发展要求等,确定街道功能定位。 确定整治规划内容及深度:规划从街道交通和平面整治、沿街建筑立面整治、公共空间环境整治三个层面设计。 强调公众参与:两侧建筑及单位是街道构成内容的基本元素,调动公众执行规划的积极性,以保证成果的合理性、可操作性和规划的顺利实施。 规划范围的“双重”性:规划范围是街道长度及两侧进深的范围。分析论证时必须扩大沿街进深,保证每个单位用地和规划空间的完整。

对城市更新中沿街建筑立面改造的思考

对城市更新中沿街建筑立 面改造的思考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对城市更新中沿街建筑立面改造的思考 摘要:本文城市特色在沿街建筑立面改造中反应的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思考,并提出了相关的改造设计原则与方法,以期对城市更新中沿街建筑立面改造 设计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城市更新;建筑立面;改造设计;西安随着城市的发展,随着街道充满了生活,沿街建筑立面的独立语言体系和街道的期望似乎产生了矛盾,沿街建筑立面难以呈现出本身的风貌,整个街道面貌也发生着秩序的改变。因此,处理好沿街建筑的立面问题,就成为城市街景 整治改造中关注的一个重点。 一、文化背景分析 城市文化决定着一个城市市民的行为方式与城市建设特色。但这并不是说城市建设中必须一味的复古,而是要创造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充满活力的国际化、现代化文明古都。城市规划建设中也充分体现了传统与现代双重文明交融的特征,城市空间格局的确定也贯彻了保护古城传统形态,向新区疏解功能及人口的理念,将老城人口的疏解与新区功能的完善相结合,彰显城市文 化特色。 二、沿街建筑现状问题分析 (一)沿街建筑外立面广告杂乱无章 无序的广告会给人们视觉上的混乱和心理上的烦躁。在现今充满商业竞争的时代,任何商品都想突出地表现自己,以引起人们的关注而争取更多的利益。于是,铺天盖地的广告纷至沓来,不断地侵占着街道空间,也侵占着精心设计的沿街建筑立面。同时,由于广告设计、建筑设计、城市设计之间的“松散性”,大量的广告设计与沿街建筑的造型语言不能很好地和谐出现。店小招大、多层多招、设施重叠、密度过大。这些广告的随意无序存在,无形中在改变着或破坏着原有的沿街建筑立面形象,更影响着城市街道空间印象。 (二)沿街建筑立面本身设计缺乏整体规划设计 尤其是墙面,缺乏色彩规划、文化特色设计等。我们知道,色彩是所有造型中最容易创造气氛和表达感情的要素之一,利用色彩可以打破单调、呆板的格局,产生体量、体块的对比,丰富建筑造型的效果。同时,利用本地文化元素更是传递历史信息和展现城市特色的重要手段。城市的街道正是因为沿街建筑立面有了文化特色设计而让人们难以忘怀的。然而,在许多的沿街建筑立面中,虽然说已经开始注重沿街建筑夜景的设计,多少可以弥补色彩设计的不足,但面对白天的沿街建筑立面,相关的色彩规划设计却是很少,至于说文化特色设 计,在沿街建筑墙面更是不足。

荆州荆中路街景整治规划

荆州市沿江大道(李埠—观音寺)道路规划说明书 一、工程概况 沿江大道位于荆州市南部,荆江大堤以北,依托长江而建,建设以距离荆江大堤禁脚线50米为原则,道路走向为东西走向,本次规划设计范围西起李埠,东至观音寺,全长29333.59米。 李埠至白云路段及三湾路至观音寺段道路红线宽40米,为一块板形式,总长23693.59米;白云路至三湾路段,道路红线宽20米,为一块板形式,全长5640米。其中沿江大道(白云路至柳苑二路)为已建设道路,该段道路红线宽20米,总长4480米。 道路途经荆州区、沙市区及江陵县,是荆州城区重要东西向主干道。沿线共有盐卡、柳林、荆州旅游客运、观音寺、李埠、学堂洲、关沮、木沉渊等荆州重要港口,途经地均是近期重点建设发展的区域。因此沿江大道的建设有利于改善荆州交通环境,促进各片区经济发展;有利于缓解城区东西向城市交通压力;有利于长江防洪抢险运输救灾物资、转移分洪群众,构建防洪通道;有利于完善疏港交通建设,协调好港口发展和城市发展的关系。 受荆州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委托,由我院承担沿江大道道路规划设计。 二、规划依据 1、荆州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关于编制《荆州市沿江大道(李埠-观音寺)道路规划》的委托书; 2、国务院批准的《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3、我院编制的《荆州市城市道路红线规划管制》; 4、《荆州市路网规划》 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 6、《城市道路设计规范》(GJJ 37-90) 三、规划道路主要技术指标 1、道路等级:城市I级主干道; 2、道路红线:40米和20米两种; 3、路幅形式:单幅路; 4、计算行车速度: 50千米/小时; 5、设计年限:交通量达到饱和状态设计年限为20年; 6、40米宽红线道路设计通行能力: 4200辆/小时; 7、标准轴载:BZZ-100; 8、道路交通等级:重交通; 9、桥涵设计荷载:城—A级,人群5.0KN/m2; 10、交叉口:路口为平面交叉,灯控管理。 四、规划道路横断面设计 (一)横断面设计原则 1、道路横断面设计在城市规划的红线宽度范围内进行, 2、横断面型式、布置、各组成部分的尺寸及比例按道路类别、计算行车速度、设计年限的交通量和人流量、交通特性、交通组织、交通设施、地上杆线、地下管线、绿化、地形等因素统一安排,以保证车辆和人行交通的安全通畅。 3、横断面设计应近远期结合,使近期工程成为远期工程的组成部分,并预留管线位置。路面宽度及标高应留有发展余地。 4、根据道路所处的不同区域,布置不同的横断面形式,使其满足道路服务功能,并与该片区的路网相协调。 5、充分考虑道路景观和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满足道路绿化率要求。 6、根据交通量预测结果和通行能力分析,综合考虑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满足交通需求的前提下,确定工程规模及横断面布置。 (二)横断面设计 沿江大道沿线主要为商业区及居住区,同时引江济汉工程,荆州长江公路桥、沙市火车站、以及盐卡、柳林、荆州旅游客运、观音寺、李埠、学堂洲、关沮、木沉渊等沿线重要港区的建设将使沿江大道吸引很多的过境交通,因此道路服务功能以客、货运为主。 沿江大道(白云路至柳垸二路)位于荆州老城区段,为已建道路,道路红线宽为20米,由于道路以北建筑密集,道路以南已经在荆江大堤禁脚线范围,道路没有拓宽的条件,因此该范围段道路线形及横断面布置维持现状。 沿江大道其余段为新建道路,其交通量主要为现有交通量按其固有的发展规律自然增长的交通量、拟新建道路通车后由于时空距离的变化诱发的交通量以及从其它道路转移过来的交通量。其交通量预测主要根据荆州市“十一五”计划期间发展情况及“十二五”规划纲要,并参考荆州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道路交通专题报告,结合城市人口、用地、车辆、工业总产值、年货运车辆来分析该道路交通结构的发展、变化,从而对该规划道路的交通量进行预测。沿江大道预测高峰小时交通流量(最大值)为3900辆/小时。 以沿江大道设计通行能力与确定车道数的设计小时交通量相比较决定车道数;考虑交叉口影响及车道折减系数,同时考虑道路红线及人行道、绿化、地下管线、远期预留地等,沿江大道规划横断面如下:

市政道路改造工程设计要点 崔振文

市政道路改造工程设计要点崔振文 发表时间:2018-07-02T13:07:35.49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4期作者:崔振文 [导读]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市政道路作为城市的动脉,也应与时俱进。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 300000 摘要: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市政道路作为城市的动脉,也应与时俱进。目前,很多城市都涉及市政道路升级改造问题,如何既提高通行效率,又节省造价,还能美化环境,需引起设计师的重视。因此,本文对市政道路改造工程设计要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市政道路;改造工程;设计要点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市政道路交通量增长迅速,在城区内行人,自行车,汽车交织在一起,特别是汽车保有量迅速发展,堵车现象较为严重,为保证交通运输的通畅,缩短运行时间,拓宽道路路幅,增设机动车道,实施各行其道,互不干扰的快速交通运输方式势在必行。 1市政道路改造设计科学内涵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道路工程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市政道路工程承担了重要的施工任务,优化了人们的出行环境,保证了城市道路的畅通和有序发展。纵观我国现有的市政道路工程,由于长期使用,一些早期的混凝土路面已经超过或接近设计周期并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害。虽然有些项目还没有达到设计年限,但近年来,随着私家车的增多,城市道路交通变得越来越拥挤。城市的经济发展带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私家车数量的快速增长和汽车轴载的重型化发展也对道路的质量与通行有了更大的要求,道路使用的变化以及设计和施工因素的综合影响导致市政道路项目的路面损坏逐年增加,综合利用质量持续下降,并对所使用的服务产生严重影响。因此,迫切需要修复和翻新这部分道路。 一般来说,可采用三种维护措施,即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应用,具有新表面覆盖物的水泥混凝土和道路修复。与沥青路面相比,混凝土水泥路面的修补更加困难。基于附加的沥青层,可以明显优化旧水泥路面的综合使用性能,并且可以充分利用原来的旧水泥路面,使得施工更方便,而无需投入更高的成本和城市环境来进行市政道路交通。将不会有重大影响。因此,这种重建工程方法目前应用最为广泛。 2市政道路网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中的道路运输作用日趋重要。虽然我国的城市道路和公路的建设不断完善,但是城市道路网的建设还有待于加强,不能适应城市经济高速发展的需求,城市道路网的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这种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道路建设与高速发展的城市经济不协调 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对道路交通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但是道路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着许多缺陷,增长速度缓慢,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交通运输的需求。这种情况导致了城市交通拥堵现象的产生,使大量的城市交通超负荷运行。 2.2缺乏完善的市政道路网骨架体系 虽然我国目前的城市路网骨架建设已经初步完成,但是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城市路网骨架体系。尤其是在规划的道路网中绕城公路建设程度很低。拥有高素质服务、大容量和高速水平的公路在整个道路网之中所占的比重较低,导致了道路网整体的服务水平得不到提高。 2.3城市交通堵塞严重 除已实现规划的主干路和次干路外,许多早期建设的城市道路相对狭窄,已不能适应远景交通量的发展和交通流构成的变化。道路两侧因商业发达,行人密度高,又缺乏停车设施,路边停车现象严重,对交通造成很大干扰,使原本狭窄的道路更显拥挤,交叉口处通行困难问题尤为突出。公交站点及路线设置不够便捷导致市民不愿坐公交或不方便坐公交,致使自驾小汽车出行率大大增加,交通更加恶化。 3市政道路改造工程设计要点 3.1路基的设计方案 路基的稳定性是决定道路是否能够经受长时间车辆荷载的基础,因而在施工中应注意对路基稳定性的检测。路基的稳定性与周围土体的结构性质、边坡的坡度与高度以及工程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施工前应全盘考虑路基的动静荷载,对地表的植物、种植土、有机土等达不到强度要求的原土进行压实处理,使其密度符合有关规范,充分保证路基的使用寿命。 3.2路面设计方案 高等级路面通常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或沥青混凝土路面。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优点是耐久性好,使用寿命较长,初期养护维修少。缺点是要求地下管线一次敷设到位,路面折裂损坏维修复杂,维修期长。而且对软土地基工后不均匀沉降产生的垂直沉降变形的适应能力较低,在车辆荷载作用下,容易形成早期断板或破损。另外,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缝多,行车舒适性较差。 沥青混凝土路面摊铺速度快、施工方便,行车舒适、行车噪声低,局部开挖、修补比较方便,便于今后地下管线的二次埋设。但沥青混凝土路面也存在着突出问题,一是耐久性差;二是路面的早期破坏严重,出现坑糟、开裂、车辙、抗滑性能不足等病害。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早期破坏,除了设计和施工方面的原因以外,主要外因是交通量增长过快,重载、超载严重,使道路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内因主要是材料(沥青、骨料等)性能差,导致路面抵抗拉应力、剪应力、渗水和粘结老化等的能力相对不足。 3.3路面排水设计 首先,在路面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外侧的设雨水口,雨水是由雨水口进入雨水管道之内,通过雨水系统排入到河道之内。 其次,为迅速的排除路面的雨水,路面必须要设置横坡。道路的机动车道要采用的是双向横坡,人行道以及非机动车道要采用单向横坡,坡向雨水口。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坡度为1.5%,人行道的坡度为2%。 3.4道路绿化设计 城市道路是城市核心的重点组成部分,是城市的骨架、血管,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的通行都需依靠它,其具备多样化的功能,那

旧城改造案例集萃_郭洁

Multicultural built environment Energy efficiency & conservation Globalisation & local cultures Water & sustainability Cultural tourism & sustainability Heritage conservation Pedagogy for sustainability 相关信息见https://www.360docs.net/doc/e18169572.html,/gben2006(于立供稿) World Class Cities: Environmental Impacts, Planning Opportunities? 国际城市规划和环境协会第7届国际研讨会(UPE7) ——“世界城市:环境影响,规划机遇?” 时间:2007年1月3~5日 地点:泰国曼谷 承办:泰国Kasetsart大学(Kasetsart University) 研讨会汇聚世界各国的研究人员、政策制定者以及专业和学术界人士,共同探讨近期有关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城市问题,以及相关研究方法。2007年研讨会将集中讨论“世界城市”的问题。 征集论文议题: ●“世界等级”现象如何与我们城市复杂的环境成功地联 系在一起? ●这种现象会给规划和环境带来什么影响? ●给城市区域带来的后果是什么? ●某个“世界城市”的存在是否意味着这个国家的其他城 市缺乏资源? ●获取“世界城市”地位的城市是否能够改善市民的生活 质量,而且这些城市发生的改变是可持续的吗? 相关信息见http://www.arch.ku.ac.th(于立供稿) 2006世界规划师大会 时间:2006年6月17 ~20日 地点:加拿大温哥华 由加拿大规划师学会和大不列颠哥伦比亚规划协会联合承办会议的主题是“可持续的城市化发展:化概念为行动”,其中4个子议题分别是:“提高规划绩效:为基础需求规划”,“为无规划的区域规划:自然世界和突发事件”,“为创造性的变革规划:多样性与社会变革”,“规划的衔接:管治、程序和专业特性”。会议注册程序已经启动,相关信息可在其官方网页http://www. https://www.360docs.net/doc/e18169572.html,/上获得。(徐苗供稿)>>>案例集萃 Cases 主持人:郭洁,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gj510gj@https://www.360docs.net/doc/e18169572.html,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经历了快速的发展阶段,城市从空间形态的外部拓展为主转变为内部结构调整和外部拓展同时进行,城市建设从只注重数量的增加转变为质和量齐头并进。在这种背景下,旧城改造与城市更新的实践越来越多,有关旧城改造的模式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这方面,国外城市显然比我们早几十年经历了这个阶段,学习和借鉴国外城市的成功案例,对我国旧城改造与城市更新之路的探索大有裨益。为了方便同行借鉴,介绍三种典型的城市功能区(旧居住区、城市中心区和城市滨水区)改造与更新的案例。 ——主持人 国外城市规划2006 Vol.21, No.2105

城镇街景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

城镇街景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

**XX大道街景改造工程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审人员名单审定:** 校对:** 编制人员:**

目录 一、项目概况 二、现状存在的问题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三、项目建设条件 四、项目规划目标和整治范围 五、用电方案 六、节能方案 七、劳动安全卫生和消防 八、环境影响评价 九、项目计划进度安排 十、管理机构和管理机制 十一、工程招投标方案 十二、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十三、综合效益分析 十四、结论与建议 **XX大道街景改造工程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概况 1.1 项目简介 1.1.1项目名称: **XX大道街景改造工程项目 1.1.2项目建设单位: **建设规划局**分局 1.1.3项目工程地点: **XX大道( 南起新安西街, 北止腾达路) 1.1.4项目改造规模: 本次规划为XX大道中、北段, 全长约 2.5公里, 北与腾达路相接, 中分别与富仕路、 **大道、马铺路、会展路相交, 南与新安西街相连, 规划改造面积约27.80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为建筑立面整治工程( 其中立面清洗、粉刷、涂料处理约20600㎡, 重点整修约28500㎡) 、广告店牌空调机整治( 约1000㎡) 、绿化工程( 植物整理树冠修剪约㎡) 、道路整治工程( 围墙改建约160m) 、灯光亮化工程(约2km)等。 1.1.5项目总投资: **万元 1.1.6项目建设工期5个月 1.2 项目编制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实施细则;

3) 《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4)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 CJJ-27-89) ; 5) 《**城市总体规划》( -2020年) ; 6) 《**分区规划》( -2020年) ; 7) 《**城市商贸设施与业态发展规划》( - ) ; 8) **人民政府区长办公会议纪要[ ]4号; 9) **发展和改革局《关于XX大道街景改造项目建议书的批复》( 路发改投资[ ]60号) ; 10) 国家、省市有关城市规划技术标准、技术规范。 1.3 项目编制原则 ( 1) 特色性原则——XX大道是**城市规划的南北向主要道路, 北部的世纪广场是城市对外展示的主要窗口。在本次规划中体现”大气、开放、现代”的风格, 着重强化地域的特征性和识别感; ( 2) 系统性原则——将XX大道范围内对塑造和影响城市景观的各种空间环境要素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并提出实施性和控制性要求, 力求空间环境组织的统一、协调、合理、美化; ( 3) 人本性原则——在规划中要遵循”以人为本”理念, 在保证整体空间环境组织的基础上, 充分考虑步行、骑车和开车等不同群体的感受, 使每个群体充分享有自己的行路权, 保持交通的通畅性; ( 4) 可操作性原则——规划具有实施指导性和概念控制性, 方便下一

建筑立面改造

浅谈建筑立面改造 摘要:新世纪以来,由于功能改变、美学变异、政治因素等原因,人们对既有建筑形象提出了新的要求,立面改造由于可以快速、经济的改变建筑及城市形象,已经成为我国一项十分重要的建筑活动。本文主要针对目前一些标志性建筑的立面改造,从建筑价值观、建筑历史、以及建筑艺术进行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对建筑立面改造特点和自身规律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建筑设计;建筑外立面;立面构思;再利用; abstract: this paper is focused on some of the landmark facad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values of building, architectural history and art of architectur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n this basis to discuss some exploration of the trans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building facades and the law.key 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building facades; the concept of the facade; reuse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城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国内大中城市的市容景观日新月异,新建筑新景观层出不穷。与此同时,在城市中的旧建筑与新建筑新景观毗邻共存着,而大批旧建筑年代久远,品位比较低,严重影响和削弱了城市景观风貌。这就为城市景观的更新改造提出了新课题:如何在有限的经济条件下,采取最有效的手段对旧建筑立

京津路街景立面提升改造工程柱钢筋加工绑扎专项施工方案

京津路街景立面提升改造工程柱钢筋加工绑扎专项施工方案

京津路街景立面提升改造工程柱钢筋加工绑扎专项施工方案 DY—()建—()—() 编制人: 初审人: 审核人: 审批人: 大元建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年月日

目录 一、施工准备 (4) 二、施工方法 (4) 三、钢筋的采购 (5) 四、钢筋的加工 (7) 五、钢筋加工工艺流程 (9) 六、主要项目施工方法 (10) 七、成品保护措施 (14) 八、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5) 九、文明施工 (16) 十、环境保护措施 (17)

一、施工准备 1、钢筋均有出厂合格证和复试报告,钢筋接头采用气压焊接,取样检测合格。 2、钢筋表面混凝土结块和浮灰、锈蚀的部位须清理干净。 3、柱根部混凝土表面接缝处,松散石子和混凝土残渣须清理干净。 4、熟悉图纸及03G101-1图集有关钢筋构造以及《建筑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手册》中有关钢筋的绑扎、连接、安装的具体质量要求。 二、施工方法 1、工艺流程:搭设绑扎箍筋脚手架画箍筋间距线→套柱箍筋→绑扎箍筋。 2、在绑扎柱箍筋时,必须用钢管搭设脚手架,四周铺设跳板,根据柱的水平标高线,按照设计要求,分清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画出箍筋间距线,然后根据间距线计算出每根柱箍筋的数量。箍筋开口应相互错开,然后绑扎底部距混凝土表面50mm定位箍筋,箍筋加密区2-1~为柱净高1/3,柱上下口加密区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大于100mm,不小于5d。 根据已划好的箍筋位置线,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上往下绑扎,绑扎采用缠扣绑扎,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的转交处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呈梅花形交错绑扎,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柱子的竖筋交错布置,并绑扎牢固,柱筋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主筋外皮为25mm,采用塑料垫块,应卡在柱

公安县荆江河路街景整治规划

公安县荆江河路街景整治规划 规划说明 一、规划背景 公安县位于湖北省中南部边缘,长江南岸,东联汉沪,西接巴蜀,南控湘粤,北通陕豫,有“七省孔道”之称,与洞庭湖平原一衣带水,与荆州古城一桥相连。全县辖16个乡镇、326个行政村,国土面积2258平方公里,总人口105万人。 近几年来,公安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增长,同时,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全县共创建国家级文明单位1个,省级文明单位24个,市级文明单位62个;是“全省最佳信用县市”;1996年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县”;享有“田径之乡”的美誉,1997年被评为“全国体育先进县”;是全省首批11个“技术创新示范县”之一;坐落在湘鄂边境的“黄山头”2001年被评为“省级风景名胜区”,荆江分洪主体工程—南闸、北闸和卷桥水库是观光休闲的理想场所;金融保险、城建环保等配套建设和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公安县城市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协调,城市空间环境更加合理,城市建设取得了非常可喜成就。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求,更好地塑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人居环境,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公安县县委、县政府站在历史发展的新高度,高瞻远瞩地作出了“四城同创”(省级卫生县城、省级双拥模范县城、省级园林城市、省级文明县城)的宏远决策,并为之成立了“四城同创指挥部”专班,受指挥部委托,我院对公安县主城区孱陵大道以东的荆江大道、油江路、荆江河路、青年路、五九路、长江路等六条重要路段进行街景整治。本规划路段为荆江河路,为城市次干道。 二、设计范围 本规划路段为荆江河路,其西起孱陵大道,东至荆江大道,总长约1.7公里,街道纵深研究以临街建筑和构筑物为主。 三、上位规划研究 根据新一轮《公安县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的内容分析得到如下相关内容。 1、城市性质:县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中心,以机械和轻纺工业为主,第三产业发达的滨水花园城市。 2、城市特色塑造目标:确立城市特色,建设滨水人居景观。塑造和树立长江中游滨水花园城市的城市特色和景观特征。带动以房地产业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建设,吸引区域城市化人口的集聚;辅助第二产业的发展,吸引外来资本入驻。 3、城市景观规划目标:依托城市现有的景观资源,发掘城市历史文化景观风貌,建设以“江湖特色”为依托的中国滨水城市为总体目标,运用现代城市设计方法,营造“水、绿、城”和谐统一的城市景观风貌体系。 四、现状分析 1、用地分析 荆江河路两侧用地以居住用地、商业金融用地和行政办公用地为主,涉及大小单位40余家。

赤城路街景立面提升改造实施方案

赤城路街景立面提升改造实施方案 为规范、有序地实施赤城路两侧街景立面改造,提升我县街道景观综合水平,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目标,加强城市容貌的建设与管理,以创建市容秩序为载体,积极探索长效管理机制,努力实现街景容貌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创造洁净、有序、优美的城市容貌环境。 二、工作目标 以沿街建筑物、道路路面改造、杆线工程改造、沿路绿化、户外广告招牌、灯光夜景为重点,结合整体房屋结构、建筑风格、人文理念以及商业特性等,进行合理设计,统一规划。运用“拆、变、整、修、饰”等改造措施,提高景观水平,努力营造整洁、优美、和谐的城市环境,充分展现出天台生态旅游城市风貌。 三、改造措施 将沿街建筑物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内容,实施“穿衣戴帽”改造,拆除破墙烂壁,全面清洗和维修建筑物立面,确保干净整洁,无破损、污迹。对空调室外机等附着在建筑物立面的设施要规范设置,确保牢固、整齐和美观。 对赤城路道路路面进行全面改造,拆除绿化带、迁移绿化带上的路灯、变压器、分支箱、灯箱系统等杆线,增加机动车道宽度。 加强夜景亮化建设。在原有灯光设施的基础上适度扩大和完善建筑物本体、行道树、绿地等泛光照明、轮廓照明,努力把标志性建筑、重要节点和视觉中心建成灯光精品。 清理户外广告和门店招牌广告。拆除废弃、陈旧、破损、外露支架以及未经

批准擅自设置的户外广告和招牌。 在道路上未经批准擅自设置的临时设施,依法予以拆除。对经批准沿街设置的电话亭、候车亭、报刊亭、保安亭、环卫工具房、阅报栏、招贴栏、路名牌、指示牌等进行一次全面维护,外表脱落或污损的要及时刷新,陈旧和落后的要及时更新,确保设施整洁美观,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加强对沿街环境卫生、占道经营、绿化等秩序的管理和维护,确保植物长势良好和精致美观。无乱占道设摊和越门经营,无乱张贴、乱涂写。道路、门店门前、周边及绿地干净整洁,无垃圾、污水。落实保洁和夜间垃圾清运制度。对零乱的不规范的架空管线按照有关安全技术标准进行改造,做到简洁有序、整齐美观。 四、政策处理意见 (一)临街建筑产权属私人所有的,外立面整治工程费用由县财政全额负担,产权人应积极做好配合工作。涉及室内装潢的费用,由产权人自理。 (二)临街建筑产权属行政事业单位或企业的,立面整治费用由产权人全额负担。 (三)临街建筑产权属村集体的,立面整治工程费用由县财政补助40%。 五、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2年月) 有关单位和街道办事处要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座谈会等形式做细、做实沿路房屋业主、经营户的思想工作。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街景立面改造工作的目的、意义、具体做法及相关政策,为街景立面改造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实施阶段(2012年月至2012年月中旬) 2012年月份开始街景改造的施工,确保在2012年月中旬前完成各项工

公安县青年路街景整治规划

公安县青年路街景整治规划 规划说明 一、规划背景 公安县位于湖北省中南部边缘,长江南岸,东联汉沪,西接巴蜀,南控湘粤,北通陕豫,有“七省孔道”之称,与洞庭湖平原一衣带水,与荆州古城一桥相连。全县辖16个乡镇、326个行政村,国土面积2258平方公里,总人口105万人。 近几年来,公安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增长,同时,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全县共创建国家级文明单位1个,省级文明单位24个,市级文明单位62个;是“全省最佳信用县市”;1996年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县”;享有“田径之乡”的美誉,1997年被评为“全国体育先进县”;是全省首批11个“技术创新示范县”之一;坐落在湘鄂边境的“黄山头”2001年被评为“省级风景名胜区”,荆江分洪主体工程—南闸、北闸和卷桥水库是观光休闲的理想场所;金融保险、城建环保等配套建设和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公安县城市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协调,城市空间环境更加合理,城市建设取得了非常可喜成就。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求,更好地塑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人居环境,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公安县县委、县政府站在历史发展的新高度,高瞻远瞩地作出了“四城同创”(省级卫生县城、省级双拥模范县城、省级园林城市、省级文明县城)的宏远决策,并为之成立了“四城同创指挥部”专班,受指挥部委托,我院对公安县主城区孱陵大道以东的荆江大道、油江大道、青年路、五九路、长江路等五条重要路段进行街景整治。本规划路段为青年路,为城市次干道。 二、设计范围 本规划路段为青年路,其北起长江路,南至油江路,总长0.68公里,街道纵深研究以临街建筑和构筑物为主。 三、上位规划研究 根据新一轮《公安县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的内容分析得到如下相关内容。 1、城市性质:县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中心,以机械和轻纺工业为主,第三产业发达的滨水花园城市。 2、城市特色塑造目标:确立城市特色,建设滨水人居景观。塑造和树立长江中游滨水花园城市的城市特色和景观特征。带动以房地产业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建设,吸引区域城市化人口的集聚;辅助第二产业的发展,吸引外来资本入驻。 3、城市景观规划目标:依托城市现有的景观资源,发掘城市历史文化景观风貌,建设以“江湖特色”为依托的中国滨水城市为总体目标,运用现代城市设计方法,营造“水、绿、城”和谐统一的城市景观风貌体系。 四、现状分析 1、用地分析 青年路两侧用地以居住用地、商业金融用地和行政办公用地为主,涉及大小单位10余家。

东吴南路街景整治及城市规划设计设计任务书

相城大道和齐门北大街城市设计任务书 为引导相城区元和塘以东地区空间形态合理、健康地发展,建立以人为本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安全便捷的城市交通体系,根据开发区建设计划要求,迫切需要对相城大道和齐门北大街沿线进行城市设计的编制工作。 一、规划范围 相城大道和齐门北大街全线长分别约7000余米,北边界起太阳路,南边界至沪宁高速路。沿路两侧各200米范围。 二、总体要求 1、应在《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相城分区规划暨城乡协调规划(2006—2020)》及各部门相关规划指导下进行,必须符合国家、省、市有关设计规范和技术规定。 2、规划应充分重视道路在苏州市城市空间结构形态体系中的定位和职能,弘扬城市环境特色,塑造城市整体美感。 3、用地规划以上层次规划和已批准的规划为依据。对沿街建筑的整治规划应充分结合道路定位和职能,具有可操作性。 4、空间形态设计、环境设计与功能布局应充分体现生态原则与地方特色,反映时代精神,构筑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 三、深度要求 1、充分研究利用环境资源,景观要素,综合分析经济、社会、现状等诸多因素,规划建设具有时代特色的道路。 2、通过对基地现状条件综合分析,确定该规划区域城市中的综合功能定位,阐明规划设计的目标、总体构思、空间组织和景观特色。 3、结合上层规划,通过改造和开发,改善用地功能结构、布局和功能配置,明确地块划分方式、建筑功能配置、出入口方位,明确开敞空间的布局与比例、停车场的布局与规模。 4、建筑群体之间应有良好的协调关系,建筑与建筑、建筑与道路的布局应满足消防要求,且符合国家和省有关设计规范。明确建筑物的体量、高度、风格、色彩等设计要求。 5、建立合理的人车流交通系统,完善人行步道系统,制定道路的断面形式和平面线型,确定道路的尺度、街廓的形态和景观的设计要求,营造丰富的道路景观。对公交候车站、电话亭、垃圾桶、邮筒、公厕等市政配套设施进行系统布局和综合设计。 6、对广场、街头绿地、河道等进行系统规划,对植物配置、雕塑设置、标识系统、灯光照明

旧城改造——立面改造

湄潭县县城街景立面整治招商引资 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县城街景立面整治 2、项目建设位置:湄潭县城区。 3、项目建设规模及建设主要内容 (1)项目建设规模 总体改造立面面积150000㎡,总体投资约为15000万元。 (2)项目建设主要内容 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按现代风格、中式风格、徽派风格对街道两旁房屋里面进行改造。 二、项目背景 湄潭县县城规划区面积62.25平方公里,现县城区建成面积11平方公里,县城城市人口11万余人,城市交通便捷.该项目为公共基础设施,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目前城区交通便利,高等级公路无需中转即可直达各乡镇。 该改造项目的建设是利国利民之举,它既符合国家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改善居住条件的思路,同时也符合省、市关于进一步改造旧城区的规定,加快城市化进程的精神,更符合湄潭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 三、项目建设优势

1、资源优势 湄潭位于贵州高原东北部,距历史名城遵义约74公里,地处326国道与204省道交汇处,即将建成的杭瑞高速穿城而过,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 2、市场优势 基础设施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和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基础设施的形象是现代都市重要的象征,是城市的名片。基础设施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城市的整体形象,关系着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湄潭临街立面改造工程,将全面推进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四、投资金额及投资方式 1、投资金额 项目总投资1.5亿元 2、投资方式 BT模式,决算按04定额不下浮。工程款在工程竣工2年后付清。 3、投资人 单位、集体、个人均可 五、项目建设时间计划 该项目建设期为一年,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2011年12月底以前完成项目建议书的编制、项目立项、论

曙光路街道改造方案说明1

人生不能留遗憾 长沙市曙光中路(桂花路-劳动路段)街景整治 说明书 XXXX研究院有限公司 二零零八年四月

目录 一、项目背景及概况 二、设计依据 三、设计原则 四、街景整治目标 五、街景现状分析 六、街景整治设计 七、结构设计说明 八、工程量统计及投资估算

一、项目背景及概况 随着近年来长沙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空间格局在新的经济形式下产生结构性调整,老城区的环境品质已不适应新时代的生活需求。为进一步美化城市环境,营造整洁、卫生、舒适、清新的街道空间,对城市道路街景整治做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在保证街道景观整体协调的基础上,重点突出曙光中路商业、居住、休闲的宁静、高雅,强调标志性建筑的街景特色。使之成为长沙市内一条具有浓郁文化特色,市民休闲娱乐、环境优美的城市街道空间。 本次整治规划范围南起劳动路,北至桂花路,全长约0.8公里。整治规划设计内容:道路两厢沿街建筑及街道空间,包括建筑外墙、店面、户外广告、招牌、栏杆、绿化、铺地、公交站台等沿街开放空间内各元素的美化、更新设计,重塑优雅、美观、舒适的街道空间。 二、设计依据 1、甲方提供1:1000曙光路两厢地形图及道路红线。 2、《长沙市M片控制性详细规划》 2、《长沙市城市户外广告改造技术规定》 3、《长沙市城市户外招牌设置技术规定》 4、《全市城区特色景观街道建设标准》 三、设计原则 1、整洁、美观、大方的原则:治理街道前面所有脏、乱、差的空间,拆除道路两厢违章、违法建设的构筑物及房顶、屋外不雅观的附属设施,规范沿街广告、招牌位置、大小、形式、塑造整洁、美观、协调的视觉环境。 2、突出道路的区段特色:强化曙光中路的商贸、休闲氛围,增强街道场所的文化性、艺术性和多样性,实面多元化与个性化的有机统一。 3、整体规划,便于实施操作的原则:根据道路不同的地段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因地制宜提升其独有的、本质的地域文脉特色,重视城市景观的延续性,融入现代城市生活。按分段分类的规则设计思路对曙光中路进行统一规划,在规划思想的指导下,对每栋建筑立面及周边室外街道公共空间提出了不同层次的分类整治措施,便于实施管理。 4、远近结合,经济可行的原则:在基本保持用地性质和建筑物不大拆大建大变的前提下,结合远近期规划建设的需要,针对不同地段和不同功能的建筑物、构筑物采取不同的整治措施,尽可能保证以较低的整治成本在短期内实现整治目标。 四、现状分析 劳动路到红花坡路段建筑多为较新建筑,质量好。有少量开敞的绿地。 红花坡路到桂花路段两侧建筑已建多年,质量一般,招牌设置较为凌乱。无开敞绿地。 曙光中路道路工程已于近期完成,道路建设标准高,交通设施及其他道路附属设施较完善,人行道均为广场砖铺地,但人行道与门面前地面铺装杂乱影响街道景观。 本路段内室外广告牌较少,主要是店门招牌,而店门招牌杂乱无序,多集中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