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关节镜诊治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的围术期护理

腕关节镜诊治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的围术期护理
腕关节镜诊治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的围术期护理

关节软骨损伤

关节软骨损伤 TAMARAK.PYLAWKA RICHARD W.KANG BRIAN J.COLE 关节软骨在关节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有润滑、缓解压力并提供光滑关节面的功能。急性、反复性外力和关节扭力均能够造成膝关节软骨面损伤。关节软骨损伤可导致关节疼痛、肿胀及功能障碍,并可加速关节退行性病变。保守治疗包括口服药物、佩戴支具和物理治疗等。手术治疗包括从简单的关节镜下清创到复杂的组织修复,以及自体软骨细胞种植等多种方法。医师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症状严重程度、关节活动度和损伤特点。本章节概述了关节软骨损伤的病因、诊断和治疗。 流行病学调查 在美国每年约有900,000人出现软骨损伤,其中大约200,000名患者为重度损伤(Ⅲ级或Ⅳ级)需接受手术治疗。Curl等人对31,516名接受关节镜检查的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63%的患者确诊存在关节软骨损伤,其中41%的患者为3级,19%为4级。Hjelle等人在一项前瞻性研究中对1,000名接受膝关节镜检查的患者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61%的患者确诊有软骨或骨软骨损伤,其中55%为3级,5%为4级。研究同时显示不同程度的软骨和骨软骨的损伤,在单个关节内可表现为简单损伤也可表现为复杂损伤;膝关节软骨损伤的最常见部位在股骨髁内侧的承重区域(58%的软骨损伤发生在膝关节);股骨髁外侧和髌股关节处亦可发生软骨损伤。 组织结构 关节软骨由大量细胞外基质(ECM)和唯一的细胞类型---软骨细胞组成,其中软骨细胞稀疏地分布于组织间,占整个组织重量的10%左右(见图30-1)。软骨细胞对关节软骨内环境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包括合成、分泌和维持细胞外基质(ECM)稳定等作用。软骨细胞在代谢过程中维持关节软骨内环境的动态平衡与各种因素有关,包括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以及流体静力和化学压力感受等作用。细胞外基质的主要由水(占总重的65%-80%)、蛋白多糖(聚蛋白聚糖,占总重的4%-7%)、胶原蛋白(主要是2型胶原蛋白,占总重的10%-20%)和其他一些寡蛋白、糖蛋白组成。组成关节软骨的水份根据与关节软骨面的距离呈不均性分布。大部分水份分布于细胞外基质(ECM)的分子间隙,部分水份聚集于软骨面起到润滑作用。当存在压力梯度或组织压缩时软骨内水份可在组织内移动。软骨内蛋白多糖大部分以蛋白聚糖聚合物(聚蛋白聚糖)形式存在(见图30-2)。Core 蛋白聚糖是一类非常复杂的大分子糖复合物,主要由糖胺聚糖共价连接于核心蛋白所组成。蛋白聚糖具有亲水性,能够结合水份来抵抗外界压力。胶原(主要是Ⅱ型胶原)作为结构性分子主要分布于软骨组织内,通过其分子表面的微纤维连接并聚集于组织内不同位置。胶原分子的这种特殊结构能够给软骨组织提供足够的抗拉强度来抵抗外界剪切力。自关节面向深部,关节软骨可分为浅表区、过渡区、深区以及钙化软骨区。(见表30-1,图30-3)。骨性关节炎可加速关节软骨的退变,患者在50岁以后其病变程度呈非线性增长。一般来说,骨性关节炎可引起弥散性功能障碍、蛋白纤维形成和关节软骨变薄等病变。软骨软化多表现为肉眼可见的软骨破坏,如不同深度软骨的软化、出现裂缝等(如表30-2)。软骨软化的程度还可根据关节镜检查结果并利用Outerbridge分级法来确定(如图30-5)。但目前较为常用的软骨损伤分类法是国际软骨修复协会的5级分类法(见表30-3)。 病理 正常的关节软骨厚约2-4mm,能够承受5倍体重的重量。关节软骨损伤分为3种类型:局部损伤、全层损伤和骨软骨骨折。局部关节软骨损伤指仅限于关节表面细胞和基质成份的

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损伤

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损伤 一.定义发生于跌倒时、手掌撑地、腕关节过度背伸、前臂旋前、或向尺侧偏斜等扭 转挤压的暴力致伤。软骨盘挤压于尺骨和三角骨及月骨之间而发生破裂或撕脱。也有腕部 作过多的支撑固定动作时,因反复背伸、旋转挤压引起软骨的慢性损伤。多见于体操、排 球运动中。易忽略,导致经久不愈,严重影响运动员的训练。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损伤主要产生腕关节的尺骨侧(小指侧)症状,轻微的损伤往往被认为是腕关节扭伤;腕 关节的软组织结构非常复杂,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起到腕关节各方向活动时的稳 定作用。TFCC损伤会严重影响腕关节的功能。二.腕关节的解剖腕关节的解剖非常 复杂,可能是人体结构最复杂的关节。事实上腕关节是由许多关节和骨骼组成的,能够让 手腕非常灵活的活动,同时还能提供强大的握持力。腕关节由8块不同的小骨头组成,叫 做腕骨。腕骨连接着前臂的桡骨和尺骨,以及手掌的掌骨。掌骨位于手掌内,远端和手指 骨相连。为什么腕关节如此复杂是因为这8块腕骨排列成两排,分别和邻近的腕骨组成小 关节,这就是说腕关节是由许多小的关节组合而成的,由细小的韧带把他们连接起来组成 腕关节。腕骨分为八块: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钩骨、舟骨、月骨、三角骨和 豌豆骨。近排腕骨有4块:舟骨、月骨、三角骨和豌豆骨,和前臂的尺骨和桡骨连接。远 排腕骨有4块: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钩骨,和手掌内的掌骨相连。在腕关节的 尺骨侧,尺骨和腕关节的月骨、三角骨相邻。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由很多韧带 和软骨组成,外形像三角形,使腕关节可以各方向自由活动。位于尺骨和腕关节的月骨、 三角骨之间,靠月骨、尺骨和尺骨、三角骨韧带连接固定。在腕关节活动时稳定桡骨尺骨 远端关节,在腕关节内滑动。TFCC中央有一个小的软骨盘(三角纤维软骨盘),起到衬 垫缓冲的作用。TFCC还包括掌侧桡骨尺骨韧带,背侧桡骨尺骨韧带,半月板近似物(尺 腕半月板),腕尺侧副韧带,部分尺侧伸腕肌腱鞘,月骨、尺骨韧带和尺骨、三角骨韧带。占据尺腕关节间隙。这些组成成分不能完全分开,而是形成一个复合体结构。 TFCC损 伤包括关节纤维软骨盘损伤,半月板近似物(尺腕半月板)损伤。半月板近似物(尺腕半 月板)是连接三角骨和软骨盘之间的结缔组织,像系带一样悬吊着三角关节纤维软骨盘。 更多情况下,尺腕半月板和三角关节纤维软骨盘融合在一起,无法分开,形成一半月板近 似物。另外一个重要结构是尺骨小头的凹陷结构(尺骨凹),像个凹槽一样位于尺骨 茎突和尺骨小头之间,位于腕关节和尺骨远端的结合部。尺骨茎突是尺骨远端的一个小突 起物,有韧带附着。 TFCC的功能:维持桡骨尺骨远端关节的稳定;在腕关节尺侧,腕骨

MRI对膝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

MRI对膝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一、介绍关节软骨属于透明软骨,表面光滑,呈淡蓝色,有光泽,厚度约1-5mm。关节镜检查只能看到形态,MRI是目前唯一日常性成像方式,已经发展成检查关节软骨主要的主要技术。二、关节软骨的组织结构关节软骨属于透明软骨,关节软骨根据细胞胶原介质分四层结构第一层是浅表层,也称为切线层。胶原纤维排列方向与关节面相互平行;第二层是附着层;胶原纤维成斜线排列;第三层是辐射层;胶原纤维排列方向与关节面相互垂直;第四层是钙化层;与骨性关节面紧密结合在一起。在辐射层和钙化层之间有一条线,称之为潮线,是关节软骨成熟的标志。 三、MRI对关节软骨的成像技术MRI对关节软骨的成像技术分为形态学成像技术和分子影像学成像技术。分子影像学成像技术涉及关节软骨的组织成分。分为软骨细胞、细胞外基质(包括电解液、5%蛋白多糖、20%胶原纤维等)。分子影像学从分子角度检测钠离子浓度变化、蛋白多糖变化以及蛋白多糖中糖原多糖变化情况,然后通过分子结构的改变来重建图像。从组织学上说,软骨损伤的因素包括外伤、配电以及其他非理化性因素等。软骨的损伤包括浅层、附着层、辐射层甚至钙化层的损伤。关节软骨无神经血管乃至淋巴,因此关节软骨受到创伤很难愈合。软骨损伤不是单一的疾病,还涉及邻近组织一些静态的改变,如韧带的损伤、组织下变化以及骨性关节炎的变化等。最终导致患者的功能障碍。核磁有很强的空间和密度

分辨率,能够早期探测出软骨的变化,进而做出适当的处理。因此核磁在软骨的探测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一)形态学成像技术形态学成像技术,也是临床上常用的检测技术,可以清楚的显示关节软骨形态、大小以及厚度。能够提供准确的信息,对关节软骨的分度如局限性缺损、全层的缺损以及关节软骨修复术当中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关节软骨从形态学上分类:0级:正常关节软骨。如右图A 1级:形态正常,信号略有增高。如右图 B 2级:关节软骨表层缺损,但未及关节软骨厚度的50%。如右图C 3级:关节软骨表层缺损,超过关节软骨厚度的50%但未达到100%。如右图D 4级:全层关节软骨的缺损。其中4级分为 1 累及关节软骨下骨质的缺损(如上图F)和未关节软骨下骨质(如上图E)两类形态学成像技术临床上常用的有T1WI、T2WI以及T2WI-fs。如上图。它们显示骨性结构,关节软骨和关节腔积液方面都具有各自的优势。 T1WI显示解剖细节有图特的优势。 T1WI下可以看见解剖结构序列、关节软骨以及软骨下的骨质、骨小梁以及骨髓分层的对比度都能很好地显示。因为关节积液在TI加权图像上显示低信号,关节软骨显示中等信号,低信号的关节积液和中等信号的关节软骨之间缺乏明显的对比,因此TI加权像对软骨表层浅层缺损的显示不敏感。但因为T1WI关节软骨和关节软骨下骨质对比明显,则T1WI显示关节软骨深层缺损比较敏感。 T2WI以及亚真像对关节积液和游离水的信号非常

「 腕关节-2 」 TFCC损伤解析及康复

「腕关节-2 」TFCC损伤解析及康复 腕部三角纤维软骨损伤 TFCC损伤你是否会有经常抱怨手腕尺侧(小拇指侧)疼痛,在手腕旋前或旋后时会有咔嗒声或是劈裂声(类似感觉)、 手部握力降低,手腕扭力变差(拧毛巾、转动门把手都使不上力)?! 这可能是你的 * 腕部三角纤维软骨损伤[TFCC损伤]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腕部的解剖手腕是由桡骨(radius)、尺骨(ulna)、八块腕骨(carpal bones)、27 条韧带(ligaments)以及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所组成。 * 其中包含了三个关节面* 三个关节面分别是: 1. 远端桡尺关节(distal radioulnar joint, DRUJ) 2. 桡腕关节(radiocarpal joint) 3. 腕中关节(midcarpal joint) △ 尺骨、桡骨 * 桡尺关节主要可以帮助前臂做旋前/旋后* 本文不做详细解释△ 八块腕骨

近端: A=舟骨,B=月骨,C=三角骨,D=豌豆骨 远端: E=大多角骨,F=小多角骨,G=头状骨,H=钩骨 将近侧ABCD联合称为舟、月、三角、豆;将远侧EFGH 联合称为大小头状钩△ TFCC是手腕关节尺侧(小拇指侧)的一个复合体结构。* 常被形容被手腕的半月板* 由一群韧带及纤维软骨组成 主要包括: 1. 关节盘(articular disc )或者是半月板同系物(meniscushomologue) 2. 掌侧及背侧的桡尺韧带(radioulnarligaments) 3. 尺月韧带(ulnolunateligament) 4. 尺三角韧带(ulnotriquetralligament) 5. 尺侧副韧带(ulnarcollateral ligament,UCL) 6. 尺侧伸腕肌腱腱鞘(ECU sheath)△ 与三角纤维软骨(triangular fibrocartilage,TFC)相相连的厚而强壮的周边胶原纤维束有良好的血管,而且TFCC 周边的动脉分枝可以提供良好的血液供给; 然而浅薄的关节盘中央部分却是与无血管的胶原纤维相接连。 因为如此血液供应的不同,使得在TFC 周边部分的伤害可以得到较快速的复原。

肩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的疗效观察

肩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修复的肩袖损伤,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治疗组术后0~3w,进行肢体循环摆动,肩部肌肉收缩,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术后3~6w,进行肩关节活动,耸耸肩,阻力训练;术后6~8w,进行肩关节被动活动训练,负荷耐受性训练,高重复率,低负荷训练;术后8~12w,肩关节活动技能训练。6个月完成康复训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1.67%,对照组总有效率28.33%。P<0.001,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肩袖损伤后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后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Abstract:Objective Investigate rotator cuff injury after arthroscopic repair,the effect of early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Methods Therapists guidance,after 0~3 weeks,limb circle,pendulum,shoulder muscle isometric contraction,ADL ‘S training;after 3 to 6 weeks,shoulder joint passive,active auxiliary joint activities,shrug resistance training;6~8 weeks after operation,the shoulder joint to tolerance active,high repetition,low load training;after 8 to 12 weeks,skills training,joint exercises the activity of shoulder joint. 6 months to complete th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Results 120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10 to 36 months (average 16.6 months). Treatment group total effectiveness 81.67%,the comparison group total effectiveness 28.33%. P<0.001,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2 groups,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Early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with arthroscopic rotator cuff repair after rotator cuff injury,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Key words:Rotator cuff injury;Arthroscopy;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2年1月~2014年1月本院关节外科住院的120例肩袖损伤患者,通过病史,体征,临床症状,MRI证实的肩袖损伤的诊断。其中男53例,女67例,年龄29~59岁,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27例男性,33例女性,术后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对照组60例,29例男性,31例女性,术后未进行早期康复治疗。 1.2方法治疗组术后0~3w内:①患者的身体弯曲,手拿小哑铃摆动和逆时针划圈,5次/ d。通过改变力的方向,使肩关节训练;②肘部主动活动5次/d; ③手腕主动活动3~6次/d;④肩部肌肉等长收缩5~10次/d。术后3~6w:①治疗师帮助患者肩关节屈曲,外展,旋后外旋,1次/d;②登山,玩棍棒,肩关节活动做全方位的训练[3];③耸肩抵抗10~20次/d;④疼痛,炎症的控制和处理,物理治疗(中频,红外线治疗)2次/d。术后6~8w:①攀岩20次/d;②胸前的阻力训练20次/d;③肩低负荷训练5次/d;术后8~12w:①渐进的拉伸强度的训练;②强化康复训练;③技能训练;④结合的肩关节活动手臂做划船或游泳的

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研究

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研究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 二0一一年十二月十日

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研究 总结报告 兖矿集团总医院骨关节外科 按兖矿集团公司2008年科学技术项目(08)11号计划任务书要求自2008年7月至2011年4月,课题组按前瞻性临床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设计,分别应用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和小切口肩袖修复术各治疗肩袖损伤8例,通过对两组病人手术前后功能评分、切口长度、术后康复时间等数据的统计分析进行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评价,得出了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具有对三角肌干扰小、创伤小、检查全面、诊断准确、功能恢复快、效果好的优点,能明显提高肩袖损伤的治疗水平的结论。现总结如下 一、立项背景、目的、意义 肩袖损伤是一类十分常见的肩关节病变,在正常人群中,肩袖损伤的比例据估计占5%-40%[1,2],并且它也是引起肩关节疼痛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如未得到及时治疗,将严重影响患肩功能。除发生于上肢运动为主的运动员外,近年研究还发现,肩袖损伤更常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且随年龄的增加而患病率增高,而且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肩袖损伤的患病率仍会增加。肩袖修复术能有效的缓解疼痛症状,改善肩关节功能。随着关节镜技术和设备的发展,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正逐渐代替开放修补术,两种手术方法的适应症和疗效基本相同,且具有损伤小、检查全面、恢复快等优点。然而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需要更多的手术设备,对手术医师的技术要求更高,国内仅在大城市

的较大医院开展此项技术,本课题旨在引进、开展该项技术以治愈更多的肩关节疾病、使总医院的微创技术上一台阶,而且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二、研究实施内容: (一)手术适应症及病人选择 根据肩袖损伤的手术适应症即:肩关节持续疼痛,影响生活、工作或运动,经6~12个月保守治疗无效[3],制定纳入标准。 于2008年7月至2011年4月间按以上标准共应用肩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关节镜组)治疗肩袖损伤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31个月,患者平均年龄55岁(47-68岁),其中男4例,女2例,均为右肩,主力侧为右肩5例、左肩1例;病程6-9个月,均经保守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后决定手术治疗。5例有摔伤史,3例无外伤史。关节镜组病人的临床表现见表1。 表1 关节镜组病人的临床表现

腕关节镜视下治疗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

腕关节镜视下治疗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徐文东沈云东蒋苏徐建光 [摘要] 目的 总结应用腕关节镜技术诊断并治疗40例单纯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损 伤的经验。方法 40例患者中男24例,女16例;平均年龄37.3岁。应用常规腕关节镜入路和器械 对桡腕关节和腕中关节进行检查,对TFCC损伤的诊断采用Palmer分型,腕关节镜视下诊断为TFCC Ⅰ型损伤30例、Ⅱ型损伤10例。明确诊断后对TFCCⅠ A、ⅠD型行清创术;ⅠB、ⅠC型行镜下修复术;TFCCⅡ型损伤行清创术;对有尺骨撞击的TFCCⅡC和ⅡD型损伤行关节镜下尺骨头部分磨除 术(Wafer术)治疗。术前和术后随访评定采用改良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镜下TFCC清创及 修复术均顺利;术后有1例患者出现环指主动背伸不能(后经手术探查为环指指伸肌腱断裂),余患 者均无并发症;平均随访时间为11.6个月。经改良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优21例,良13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为85.0%,患者自我满意率为97.5%。结论 应用腕关节镜技术诊断并治疗 TFCC损伤安全有效,随访效果确切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关节镜;诊断;治疗结果;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 Wrist arthroscopic treatment of TFCC lesions XU Wen-dongSHEN Yun-dongJIANG SuXU Jian-guangDepartment of Hand Surgery, Hua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4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of wrist arthroscpic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simple TFCC lesions in 40 cases. Methods There were 24 males and 16 females in this 40 case series. The average patient age was 37.3 years. Routine wrist arthroscopy portals and instrumentation were used to exam the radiocarpal and midcarpal joints. The pathologic TFCC lesions were diagnosed according to Palmer' s Classification Scales. TFCC IA and ID lesions were treated with debridement under the arthroscopy, while IB and IC lesions were repaired. IIC and IID lesions with ulnar head impingement underwent Wafer procedure under the arthoscopy. Pre- and post-operative wrist functions were evaluated using the modified Mayo wrist score. Results Arthroscopic diagnosis confirmed TFCC type Ⅰ lesions in 30 cases and type Ⅱ lesions in 10 cases. All  the arthroscopic procedures of debridement and repair were successful except for one case with ring finger extensor  tendon rupture, which was later confirmed and treated by open surgery. No other complications were noted. The average follow-up period was 11.6 months. According to the modified Mayo wrist score the results were rated as excellent in 21 cases, good in 13 cases, fair in 5 cases and poor in 1 case. The overall satisfactory rate was 85.0%. Patients' satisfaction rate was 97.5%. Conclusion Wrist arthroscopic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FCC lesions is safe and effective. The clinical outcome is reliable. It is a technique worth recommending. Arthroscopes; Diagnosis; Treatment outcome; TFCC 10.3760/cma.j. issn. 1005-054X.2011.05.003 基金项目: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课题资助项目(2007-66-6),上海 市周围神经显微外科重点实验室课题资助项目(08DZ2270600) 200040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手外科 万方数据

最新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研究

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 研究

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研究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 二0一一年十二月十日

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研究 总结报告 兖矿集团总医院骨关节外科 按兖矿集团公司2008年科学技术项目(08)11号计划任务书要求自2008年7月至2011年4月,课题组按前瞻性临床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设计,分别应用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和小切口肩袖修复术各治疗肩袖损伤8例,通过对两组病人手术前后功能评分、切口长度、术后康复时间等数据的统计分析进行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评价,得出了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具有对三角肌干扰小、创伤小、检查全面、诊断准确、功能恢复快、效果好的优点,能明显提高肩袖损伤的治疗水平的结论。现总结如下 一、立项背景、目的、意义 肩袖损伤是一类十分常见的肩关节病变,在正常人群中,肩袖损伤的比例据估计占5%-40%[1,2],并且它也是引起肩关节疼痛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如未得到及时治疗,将严重影响患肩功能。除发生于上肢运动为主的运动员外,近年研究还发现,肩袖损伤更常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且随年龄的增加而患病率增高,而且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肩袖损伤的患病率仍会增加。肩袖修复术能有效的缓解疼痛症状,改善肩关节功能。随着关节镜技术和设备的发展,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正逐渐代替开放修补术,两种手术方法的适应症和疗效基本相同,且具有损伤小、检查全面、恢复快等优点。然而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需要更多的手术设备,对手术医师的技术要求更

高,国内仅在大城市的较大医院开展此项技术,本课题旨在引进、开展该项技术以治愈更多的肩关节疾病、使总医院的微创技术上一台阶,而且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二、研究实施内容: (一)手术适应症及病人选择 根据肩袖损伤的手术适应症即:肩关节持续疼痛,影响生活、工作或运动,经6~12个月保守治疗无效[3],制定纳入标准。 于2008年7月至2011年4月间按以上标准共应用肩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关节镜组)治疗肩袖损伤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31个月,患者平均年龄55岁(47-68岁),其中男4例,女2例,均为右肩,主力侧为右肩5例、左肩1例;病程6-9个月,均经保守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后决定手术治疗。5例有摔伤史,3例无外伤史。关节镜组病人的临床表现见表1。 表1 关节镜组病人的临床表现

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损伤演示教学

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 F C C)损伤

精品资料 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损伤 一.定义发生于跌倒时、手掌撑地、腕关节过度背伸、前臂旋前、或向尺侧偏斜等扭转挤压的暴力致伤。软骨盘挤压于尺骨和三角骨及月骨之间而发生破裂或撕脱。也有腕部作过多的支撑固定动作时,因反复背伸、旋转挤压引起软骨的慢性损伤。多见于体操、排球运动中。易忽略,导致经久不愈,严重影响运动员的训练。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损伤主要产生腕关节的尺骨侧(小指侧)症状,轻微的损伤往往被认为是腕关节扭伤;腕关节的软组织结构非常复杂,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起到腕关节各方向活动时的稳定作用。TFCC损伤会严重影响腕关节的功能。二.腕关节的解剖腕关节的解剖非常复杂,可能是人体结构最复杂的关节。事实上腕关节是由许多关节和骨骼组成的,能够让手腕非常灵活的活动,同时还能提供强大的握持力。腕关节由8块不同的小骨头组成,叫做腕骨。腕骨连接着前臂的桡骨和尺骨,以及手掌的掌骨。掌骨位于手掌内,远端和手指骨相连。为什么腕关节如此复杂?是因为这8块腕骨排列成两排,分别和邻近的腕骨组成小关节,这就是说腕关节是由许多小的关节组合而成的,由细小的韧带把他们连接起来组成腕关节。腕骨分为八块: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钩骨、舟骨、月骨、三角骨和豌豆骨。近排腕骨有4块:舟骨、月骨、三角骨和豌豆骨,和前臂的尺骨和桡骨连接。远排腕骨有4块: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钩骨,和手掌内的掌骨相连。在腕关节的尺骨侧,尺骨和腕关节的月骨、三角骨相邻。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由很多韧带和软骨组成,外形像三角形,使腕关节可以各方向自由活动。位于尺骨和腕关节的月骨、三角骨之间,靠月骨、尺骨和尺骨、三角骨韧带连接固定。在腕关节活动时稳定桡骨尺骨远端关节,在腕关节内滑动。TFCC中央有一个小的软骨盘(三角纤维软骨盘),起到衬垫缓冲的作用。TFCC还包括掌侧桡骨尺骨韧带,背侧桡骨尺骨韧带,半月板近似物(尺腕半月板),腕尺侧副韧带,部分尺侧伸腕肌腱鞘,月骨、尺骨韧带和尺骨、三角骨韧带。占据尺腕关节间隙。这些组成成分不能完全分开,而是形成一个复合体结构。 TFCC损伤包括关节纤维软骨盘损伤,半月板近似物(尺腕半月板)损伤。半月板近似物(尺腕半月板)是连接三角骨和软骨盘之间的结缔组织,像系带一样悬吊着三角关节纤维软骨盘。更多情况下,尺腕半月板和三角关节纤维软骨盘融合在一起,无法分开,形成一半月板近似物。另外一个重要结构是尺骨小头的凹陷结构(尺骨凹),像个凹槽一样位于尺骨茎突和尺骨小头之间,位于腕关节和尺骨远端的结合部。尺骨茎突是尺骨远端的一个小突起物,有韧带附着。 TFCC的功能:维持桡骨尺骨远端关节的稳定;在腕关节尺侧,腕骨和尺骨力传导时起衬垫和缓冲作用;作为桡骨远端滑动关节面的尺侧延伸,为腕骨在尺骨远端的运动提供光滑的界面;维持腕关节尺侧的稳定。三.损伤的原因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完整word版,关节软骨损伤组织工程修复

关节软骨损伤组织工程修复进展 关节软骨的损伤和病变是临床常见疾病,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和性别。由于关节软骨没有血管、神经及淋巴组织,本身不含祖细胞,所以自身修复能力十分有限,一旦发生损伤,会导致关节肿胀和疼痛,加速骨关节炎的进展,必须进行修复或置换,如何有效地修复关节软骨损伤始终是医学界尚待解决的难题之一1。1987 年,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在加福利亚举行的专家讨论会上提出了“组织工程”的概念:运用工程科学和生命科学的原理和方法, 从根本上了解正常和病理的哺乳动物的组织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并研究生物学替代物以恢复、维持和改进组织功能。Hunziker将其描述为是一种从结构和功能上重建哺乳动物组织的艺术。内容主要包括:(1) 细胞外基质替代物开发;(2) 种子细胞性质研究;(3) 组织工程化组织对各种病损组织的替代。软骨组织工程技术是在体外培养、扩增软骨种子细胞,并且以较高浓度将其种植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的支架材料上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然后植入到组织缺损部位,完成组织的修复和重建。软骨组织工程的最终目的就是得到高质量的修复组织和长期有效的功能,为病人最终解决痛苦。从这种意义上看,组织工程方法是目前治疗关节软骨损伤最有希望的方法,是目前软骨损伤修复研究的主要方面。组织工程软骨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第一代组织工程软骨技术:骨膜覆盖自体软骨细胞移植。首先通过软骨活检取材后体外分离培养受体自己的软骨细胞,单层培养扩增,将扩增后的细胞再植回到软骨缺损部位。通常取胫骨内侧近端的骨膜,切成与缺损吻合的片状,缝合在缺损边缘,将骨膜移植覆盖缺损处表面以防止软骨细胞露出,自从瑞典的

MRI对膝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

MRI对膝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 一、介绍 关节软骨属于透明软骨,表面光滑,呈淡蓝色,有光泽,厚度约1-5mm。关节镜检查只能看到形态,MRI是目前唯一日常性成像方式,已经发展成检查关节软骨主要的主要技术。 二、关节软骨的组织结构 关节软骨属于透明软骨,关节软骨根 据细胞胶原介质分四层结构 第一层是浅表层,也称为切线层。胶原 纤维排列方向与关节面相互平行; 第二层是附着层;胶原纤维成斜线排 列; 第三层是辐射层;胶原纤维排列方向与 关节面相互垂直; 第四层是钙化层;与骨性关节面紧密结 合在一起。在辐射层和钙化层之间有一条 线,称之为潮线,是关节软骨成熟的标志。 三、MRI对关节软骨的成像技术 MRI对关节软骨的成像技术分为形态学成像技术和分子影像学成像技术。分子影像学成像技术涉及关节软骨的组织成分。分为软骨细胞、细胞外基质(包括电解液、5%蛋白多糖、20%胶原纤维等)。分子影像学从分子角度检测钠离子浓度变化、蛋白多糖变化以及蛋白多糖中糖原多糖变化情况,然后通过分子结构的改变来重建图像。 从组织学上说,软骨损伤的因素包括外伤、配电以及其他非理化性因素等。软骨的损伤包括浅层、附着层、辐射层甚至钙化层的损伤。关节软骨无神经血管乃至淋巴,因此关节软骨受到创伤很难愈合。软骨损伤不是单一的疾病,还涉及邻近组织一些静态的改变,如韧带的损伤、组织下变化以及骨性关节炎的变化等。最终导致患者的功能障碍。 核磁有很强的空间和密度分辨率,能够早期探测出软骨的变化,进而做出适当的处理。因此核磁在软骨的探测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 (一)形态学成像技术 形态学成像技术,也是临床上常用的检测技术,可以清楚的显示关节软骨形态、大小以及厚度。能够提供准确的信息,对关节软骨的分度如局限性缺损、全层的缺损以及 关节软骨修复术当中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关节软骨从形态学上分类: 0级:正常关节软骨。如右图A 1级:形态正常,信号略有增高。如右图B 2级:关节软骨表层缺损,但未及关节软骨 厚度的50%。如右图C 3级:关节软骨表层缺损,超过关节软骨厚 度的50%但未达到100%。如右图D 4级:全层关节软骨的缺损。其中4级分为

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

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 杭州骨科在线2010-04-06 12:30:50 作者:季成来源: 文字大小:[大][中][小] 肩袖又叫旋转袖(rotator cuff),是包绕在肱骨头周围的一组肌腱复合体,肱骨头的前方为肩胛下肌腱,上方为冈上肌腱,后方为冈下肌腱和小圆肌腱,这些肌腱的运动导致肩关节旋内,旋外和上举活动,但更重要的是,这些肌腱将肱骨头稳定于肩胛盂上,对维持肩关节的稳定和肩关节活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肩袖损伤,是引起肩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资料表明,在40岁以上人群中,约有40%存在肩袖损伤,而60岁以上人群中,几乎100%存在肩袖损伤。 1.肩袖损伤的病因: 肩袖损伤最主要的最主要原因是由肩峰撞击引起,其次是分别是肩袖的退变、钙化、外伤及其他原因。 2.肩袖损伤的主要症状: 早期主要表现为疼痛和力弱,特别是上臂外旋、内旋、外展位外旋,前屈位内旋的肌力下降,其肌力下降程度与肩袖损伤程度成正比。肩袖损伤后由于患肢因疼痛减少活动,肩关节周围组织因炎症粘连继而产生冻结肩。 3.为什么要手术修复肩袖: 生物力学的研究表明,完整的肩袖是保证肩关节的良好功能及维持肩关节的稳定性所必须的。其中岗下肌和小园肌是提供肩关节外旋的唯一肌肉,而肩袖也保证了肱骨头位于肩胛盂的中心,可以避免由于盂肱关节的不稳而产生的肩关节退变性疾病。因此手术修补受损的肩袖是有必要的。 4.如何选择手术: 肩袖损伤的修补一般有开放修补,关节镜加小切口修补,全关节镜下修补。 毫无疑问,全关节镜下修补具有可以获得更好的手术视野,可以从前后外侧等各个方向良好的观察病变区域。同时,全关节镜下手术具有良好保护三角肌并避免术中对三角肌进行的分离,可以使腱-肌肉单元得到充分的松解,可以同时进行肩峰下减压以及发现及评估盂肱关节内部可能合并存在的肱二头肌长头腱损伤,肩袖的深层撕裂以及肩胛下肌的损伤等优势。 5.术后效果: 一般来说肩袖损伤修补术后都具有良好的缓解疼痛的效果,尤其是对于年龄越轻,损伤时间越短的患者,肩袖修补术后疼痛缓解及功能恢复情况则越好。即使是巨大肩袖损伤无法进行修补的患者,在行肩袖部分修补术后(包括修补肩胛下肌和冈下肌)也能达到缓解疼痛和稳定肩关节的目的。Burkhart等报道在对14例患者行部分修补术后,13例患者的疼痛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功能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图1:关节镜下观肩袖(冈上肌腱止点)损伤

手腕扭伤久久不愈

手腕扭伤久久不愈?三角纤维软骨损伤

手腕扭伤久久不愈?三角纤维软骨损伤 软骨损伤!大家通常直接联想到膝关节的软骨或半月板,其实手腕的尺侧(小指侧)亦有一个容易受伤的软骨板。而该区的结构实际上是由一群韧带及纤维软骨所组成,其中包括了远程桡尺骨韧带、三角韧带软骨、尺侧韧带及掌尺韧带,合称为“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 令到这个复合体受伤的原因包括:外伤、跌倒时用手支撑、重复性的受压(体操运动员、网球运动员),或键盘位置不适合而导致打字时增加手腕的额外压力等。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主要的作用是增加腕关节的稳定性和分散压力,受伤或退化依严重程度会引起疼

痛及动作障碍,主要以前臂旋转(例如开门锁)受影响较多,有时甚至握拳亦会感到尺侧手腕局部不适。该纤维软骨外部有良好的血液循环,受伤后恢复较快;相反,中间的部分因缺乏血液供应,若发生撕裂,康复所需的时间及程度就会大打折扣。 案例介绍:返工搬、抬、扛 患者王先生,廿多岁,从事活动筹备的工作。由于身为办公室里属少数的男同事之一,在工作过程中常常需要协助同事搬抬重物,月前因驾驶电单车时,突感右手腕刺痛而求诊。问诊过程发现,他于一周前曾与同事合力搬抬布景板,但对方失手,以致有一瞬间猛力将其手腕扭伤,但他当时并未作任何处理。现时除了驾驶电单车加大油门时手腕感疼痛外,转锁匙开门锁及提起约2公斤重物,亦感到腕部不适,并且疼痛范围渐渐扩大至前三分之一前臂区域。 物理治疗师透过理学检查后,诊断其为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需要接受治疗。 急性期处理——以纾缓症状及促进组织修复为目标,使用超声波治疗(图一)及电疗等仪器、肌能系贴扎来限制腕关节;同时建议病人每2-3小时冰敷10-15分钟。 亚急性期处理——继续仪器治疗以减轻活动后手腕部不适,利用关节松动术调整关节活动能力以增加功能性、前臂肌肉放松、肌能系贴扎以承托关节(图二);同时开始加入手肘、手腕部肌肉训练。冰敷则改为活动后/下班后进行,每次约15分钟。 慢性期处理——约3周后,病人手腕只有在搬抬重物后方感到不适,日常生活功能已差不多恢复。本阶段将加强手腕部肌肉训练及承重训练(图三)、肌能系贴扎以保护关节,只偶然需要仪器治疗,且可自己进行前臂伸展运动(关节轻微受压已无不适)。

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合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合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合方法治疗肩袖损伤的手术方法、技巧及疗效。方法:2010年10月~2012年06月,对28例肩袖损伤患者,术前均拍摄肩关节正位、冈上肌出口位x 线片及mri检查。所有患者在关节镜下肩峰成形与肩峰下滑囊切除后,采用肩关节镜下双排缝合锚钉缝合修复肩袖,使用ucla肩关节评分标准进行术前和术后功能评估。结果:28例患者获得6~14个月的随访,平均9.8个月。肩关节功能采用美国加州洛杉矶大学(ucla)功能评分标准评估:术前平均为12.7分,术后为34.5分;其中优24例,良4例。术后23例疼痛完全消失,3例偶感轻微疼痛或不适,2例剧烈运动或特殊动作疼痛,所有患者最终对手术效果满意。结论:双排缝合锚钉固定是修复肩袖损伤的有效方法,该方法固定牢靠,有效增大腱骨接触面,促进肩袖-骨的愈合。 关键词:关节镜;肩袖损伤;锚钉;腱骨愈合 therapeutic effect of arthroscope in treating rotator cuff injury using double-row anchor suture li jian chen sunyu xiao zhanhao pan lin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reatment of rotator cuff injury, surgical methods, techniques, and therapeutic effect of shoulder arthroscopic of using double-row anchor suture. methods: from october 2010 to june 2012, 2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rotator cuff injury,

腕部三角软骨盘损伤的诊体会

---------------------------------------------------------------最新资料推荐------------------------------------------------------ 腕部三角软骨盘损伤的诊体会 腕部三角软骨盘损伤的诊体会腕部三角软骨盘损伤的诊体会关键词腕关节软骨盘损伤手法治疗固定理筋腕关节三角纤维软骨盘损伤是骨伤科门诊的常见病,腕关节三角纤维软骨盘损伤,多发生于体操、篮球、排球运动员及手腕活动量较多的劳动者。 属于中医骨错缝的范畴,临床上因延误失治使症状加重,乃至旷日不愈者屡见不鲜。 是骨伤科门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1 临床资料自 1999 年 6 月至 2004 年 6 月 5 年间门诊收治腕关节三角纤维软骨损害共 94 例,其中男性3 2 例,女性 62 例;年龄最大为 67 岁,最小为 14 岁;外伤时间最长 11 个月,最短为 3 天,平均距就诊时间26 天。 2 治疗方法 2. 1 手法顺筋采用轻手法在腕部四周按摩推拿等法,使关节四周肌肉松弛,经络通顺后,用一手握前臂、一手握患者手部渐用力牵拉患腕。 在维持牵拉下轻轻旋转前臂并用握前臂的手将突起的尺骨小头向下捺压。 大多数病例在牵拉捺压时可觉尺骨小头有弹跳声,其突起即可暂时消失。 医者再用一手在患者腋部极泉穴肘后内方小海穴处弹筋拨络 1 / 5

手法,若施法正确患者该侧上肢直至手指有麻胀得气感,促使局部气血流通,筋络通畅。 2. 2 局部敷药与固定用宽 4cm,长约 10cm 的橡皮胶布一块从桡腕处开始包绕下桡尺关节一圈粘贴(注意为防止过紧留1cm 不能封拢) 。 再用宽 3cm 长 10cm 夹板一块压患腕的背侧方,绷带包扎固定。 此固定有两种作用。 一是椽皮胶布包绕后能限桡尺下关节的分离,促使两骨靠拢有利腕三角软骨盘的修复。 再是包扎在腕部背侧的小夹板能限制前臂的旋转免使损伤加重。 让腕部能在避免过旋外力的安静条件下修复损伤。 2. 3 中药治疗为增强疗效,本组病例均常规内服活络片 (本院经验方) 。 2. 4艾壮触肤灸陈旧损伤旷日持久者可采中药艾灸,选用外关、神门穴位 3 日 1 次,触肤灸用后仍以上法固定。 2. 5 药物熏洗慢性劳损久治不愈者。 可加用驱风活血药物煎水熏洗以增强疗效。 3 治疗结果本组病例经上法治疗最长 22 次共 45 天症状消失。 最短治疗 4 次10 天症状消失。 4 体会 4. 1 解剖生理腕部三角纤维软骨盘

肩袖损伤临床路径及表单

肩袖损伤临床路径 一、肩袖损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肩袖损伤 行肩关节镜下关节镜检,肩峰成型、肩袖缝合术,或含以下诊断和术式: (二)诊断依据。 1.病史:肩关节疼痛、无力,活动不利史。 2.体检:Jobe’test+,压腹实验+,吹号征+,speed’test+,lift-off(+)。 3.辅助检查:肩关节造影或核磁共振或核磁共振造影可以确定肩袖损伤的部位及程度。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1.诊断明确的肩袖损伤,症状明显,持续不缓解,影响正常生活和运动。 2.无手术禁忌证。 (四)标准住院日为3-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肩袖损伤。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0-2天。 1.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 (3)凝血功能; (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5)肩关节正位、Y位X线片 (6)肩关节MRI或MRI造影(必要时) (7)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

(1)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和肺功能(高龄或既往有心、肺部病史者);肩关节CT检查 (2)有相关疾病者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七)选择用药。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15〕43号)执行。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1-2天。 1.麻醉方式:全麻或全麻+神经阻滞麻醉。 2.手术方式:肩关节镜下肩峰成型,肩袖缝合修补术。 3.手术内植物:各种缝合锚钉, bio-corkscrew+pushlock锚钉,GII锚钉等。 4.输血:无。 (九)术后住院恢复3-4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肩关节X线。 2.必要时查血常规、血沉、CRP、凝血II号,电解质。 3.术后处理: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15〕43号)执行; (2)术后镇痛:参照《骨科常见疼痛的处理专家建议》; (3)术后康复:根据手术状况按相应康复计划康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