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涂尔干道德教育的述评

对涂尔干道德教育的述评
对涂尔干道德教育的述评

对涂尔干道德教育的述评

1.个体品德社会化

个体社会化理论是涂尔干教育社会学的核心内容。他断言,教育是个体社会化的主要途径,教育对促进人的社会化有特殊功能。什么是教育?涂尔干作了一个简明的解释:“教育是由年长一代施加的影响,这不是为社会生活作谁备,它的目的是引起和发展儿童一定体力的、智力的和道德的状态,这些是由整个政治社会和特定的环境对他明确地预定的要求。”简单说,教育就是使年轻一代在体力、智力和道德方面社会化。他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教育,其中心点和出发点不在儿童,而在社会,这与杜威的“教育即生长”的理论不同。杜威的理论从儿童出发,充分肯定发展儿童,把儿童引到社会,而涂尔干的理论则重在巩固社会,使社会的生命能够延续和发展。涂尔干在肯定教育的目的是使年轻一代社会化的同时,还强调教育要促使人的“个性化”,使每个人的特长都得到发挥,以适应社会分工和开拓以及创造社会物质、文化的需要。他提出的个体社会化的内涵包括体力、智力和道德等方面,而重点却是个体品德社会化,因为他特别重视人的品德。他说:“是故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他的言行足以支配人类全体的,非伟大的艺术家,非伟大的学者,亦非大政治家,而是曾尽道德上最大义务的人。”很明显,他把道德理想人物作为伟大人物的典范。同时,他认为,人的个性化是在社会过程中实现的,假如教育的目的是真正造就一个人,假如教育是社会化,那么我们根据涂尔干的见解可以断定,社会化的同时实现个性化是可能的。这是他的真实思想。涂尔干说,今日的行为标准在于命令我们做一个“个人”,而且一天比一天富于个性。社会规范个体化包含个性化,为了促使儿童个性化,涂尔于除了重视学校有目的的教育以外,很强调学校环境、家庭环

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作用,尤其是社会集体生活的影响。可是当时法国的社会环境由于人们热衷于个人主义的追求,使社会集体生活遭到严董破坏。“我们的个人主义过于发达,遂使我们不耐团体生活的快乐。”他拿法国青年和德国青年作比较,指出:德国青年喜欢共同活动,「在一块游玩,在一块谈论哲理、科学和欣赏文艺,他们经常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中担负一定义务。而法国青年则喜欢过孤独的生活,个人的原理支配一切。在一个不健康的社会环境里,儿童从小就会沾染上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思想。涂尔干再三强调必须通过道德教育提高儿童的认识,克服他们那种利己主义的、非社会的品质,使其形成社会所需要的品德,这是实行个体品德社会化的重要一环。“故无论何时,人均需要学校去养成儿童的社会性,无论何时社会性之养成均为学校的自然机能,而在今日的变动时代中,它所任的职务更觉重要。”他从整个社会的要求出发,反对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主张道德判断的尺度不是个人的欲望和心理状态,而应以社会的利益和要求为标准。个体品德社会化必须通过社会道德内化来实现。“道德是一个命令的体系,而个人良心只不过是这些集体命令内化的结果。”涂尔干在《道德教育》一书中虽未明确提出道德内化过程的模式,但从他阐述德性的三要素中我们仍能充分理解,由道德价值观、道德规范转化为行为习惯是从“纪律”发展到“自主”的过程,这一过程即是社会道德内化的过程。

2.惩罚与奖励

涂尔干重视惩罚,而轻视奖励,但反对体罚,并主张统一学校的教育力量。

(1)惩罚的作用。为了维护纪律的严肃性,保证学校的秩序,对违反纪律的错误行为给予一定的惩罚是必要的。但是一个学校出现惩罚的现象越少越好,它愈表明学校有纪律精神。“一所极有纪律的学校即为一所惩罚极少的学

校。”惩罚的作用是什么?有人认为,惩罚纯粹是一种抵罪的恶报。涂尔干不同意这种观点。因惩罚的恶报只是一种以牙还牙的手段,在外部活动,在外部起作用,不能深人道德生活内部,没有道德意义。同时,恶报只凭恐吓来约束犯过老,也是一种保障外部的、物质的手段,只能起警兵的作用,绝不能使人受到道德教育。涂尔千还指出,惩罚的作用亦不是防止罪过的再发生,比如儿童贪懒,教师就罚他写字抄书,这种惩罚绝不能克服他贪懒的思想。另有一派道德学者认为,恶报的作用在于洗清罪过,它本身是一种赎罪补过的品德。涂尔干指出,这种意见是含糊不清的,缺乏理性根据,因为赎罪必然会引起犯罪者心灵上的痛苦,而心灵上的痛苦亦只是一种弊病,它能补偿犯罪的弊病吗?不能。只能使第一种弊病加到第二种弊病之上。那么惩罚的作用到底是什么?涂尔千说,惩罚在于维持纪律的尊严,使纪律更有威力。,’)L童所以服从规律,因儿童视这规律有尊严,有道德势力;它的势力足与他的行为的势力相对抗”。通过惩罚能引起儿童反省,认识错误,理解纪律的尊严及遵守纪律的意义,这能促使儿童改正错误。

(2)惩罚的方法和态度。涂尔干认为,惩罚最好的方法是责斥,儿童受责斥后,内心感到羞愧,体会到所犯道德上的错误,并暗示他改正。“故真正的制裁,与真正的自然结果,就是责斥”。当然,责斥常包含一种严酷的待遇,然而严酷的待遇绝非使儿童痛苦,而是使他们明白维护纪律和义务。责斥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如个别责斥,在班里公开责斥,通知学生家长责斥,等等。在未责斥之前,还有一些暗示的方法可以使儿童体会到所犯过失,直至自制,如教师盯他们一眼,给他们一个手势,或严肃的静默一会,等等,教师运用得法,都极有效。

涂尔干坚决反对体罚,他声称,学校惩罚的基本格言“就是指绝对禁止体罚而说”。体罚侵犯了人类的人格,“道德教育的主要目的即为养成儿童尊重人

类。体罚为绝对与尊重人类的情操冲突,故体罚是一种能使人不道德的工具。此何故体罚在我们法典中渐行淘汰”。他详细地分析了古罗马时代和欧洲中世纪的学校教师对学生进行体罚的惨状,作为反面教材。

教师执行惩罚时应该注意自己的态度:(1)切不可用忿怒的态度去执行惩罚。教师忿怒会使儿童感到惩罚纯粹是由于偶然激怒了老师而引起,等老师平静下来就没事了。(2)教师执行惩罚又不宜过于冷静,要从情感上表现出对错误行为的鄙弃和不满,如教师毫不动情,惩罚就失去道德价值。当然,教师对儿童犯过,自己也要感受痛苦,并形于外,这样合感动儿童改正。(3)教师执行惩罚时态度要果断、坚定,不要软弱无能、迟疑不定,害则,必使道德本身亦显得软弱无能。

(3)奖励。涂尔干对奖励的论述不多,实质上他对奖励有轻视思想。他认为,奖励在学校主要用于诱导儿童发展知识的方法,而非道德教育的方法。对于学业成绩好的学生经常获得光荣称号和奖品,而对于行为好的学生顶多获得赞颂和表扬,仅从内心上得到安慰而已。故奖励在道德教育中占有极少的地位。

涂尔干关于奖励与惩罚的观点,我们应该一分为二来认识。一方面,他对惩罚的作用、方法和态度等问题的分析,对我们的确提供了不少有益的启示;另方面,他过分强调惩罚而贬低奖励的教育意义,这是不可取的。我们认为,在德育中奖励与惩罚都是不可缺少的教育手段,l而一且应该坚持以奖励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当然,涂尔干也宣称,惩罚越少越好,这是对的;但他认为奖励很少有道德教育意义,这是错误的判断。

医学伦理学-医学道德的评价、教育和修养

第十一单元医学道德的评价、教育和修养 【提纲】 1.医学道德评价 2.医学道德教育 3.医学道德修养 医学道德评价 医学道德评价的含义 1.主体:医学道德评价者 2.客体:医学道德评价的对象——医学伦理行为和医德品质 3.结果:“质”——对“善恶”性质的判断,“量”——对“善恶规模和程度”的判断。 医学道德评价的依据 (一)医学伦理行为的结构 1.医学伦理行为包括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即所谓的动机,客观因素即所谓的效果; 动机与效果 2.医学伦理行为包括目的和手段:目的是医务人员有意识地为了达到的行为结果;手段则是医务人员有意识地用来达到行为结果在行为过程中所采取的方式和方法。 目的与手段 (二)动机与效果 2.动机与效果之间的关系 对立统一 3.依据医学伦理行为的动机和效果正确进行医学道德评价 (1)总体上,注重两者的统一性 (2)对具体医学伦理行为进行道德评价时侧重效果

(3)对医务人员的医德品质进行评价侧重动机 (三)目的与手段 1.历史上两种典型理论 (1)目的决定论 (2)手段决定论 2.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对立统一 3.依据医学伦理行为目的和手段正确进行医学道德评价 (1)总体上,注意两者的统一性 (2)医学伦理行为目的合乎道德是其合乎道德的必要条件 (3)正确认识医学行为手段的道德性 医学道德评价的方式 1.内心信念 内心信念是指医务人员发自内心的对道德义务的深刻认识、真诚信仰和强烈的责任感;是医务人员对

自己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内在动力,是医德品质构成的基本要素,也是医德评价的重要方式。 2.社会舆论 社会舆论是指公众对某种社会现象、行为和事件的看法和态度,即公众的认识。社会舆论可以形成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调整人们的道德行为,指导人们的道德生活,是医德评价中最普遍、最具有影响力的方式。 3.传统习俗 传统习俗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步积累和形成的一种普遍的、稳定的、世代相传的行为方式、行为规范和道德风尚。 医德传统是传统习俗的一个组成部分 医学道德教育 医学道德教育的意义 1.有助于形成医务人员的内在品质,是把医学道德原则和规范转化为内心信念的重要一环。

《道德教育》读书笔记

《道德教育》读书笔记 爱弥尔·涂尔干是法国的教育社会学家,他毕生都致力于教学、研究和著述工作中,他将“至少三分之一,而且通常是三分之二”的心血都倾注在教育学工作上。涂尔干的教育学教学不单单是以教育学为核心的学科活动,更是一种现代意义上的理性实践的尝试。 《道德教育》这本书是一本教育社会学的书,也是涂尔干探讨普通教育学的一个尝试。这本书大致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前言和导言,第二部分讲了道德的三要素,第四部分讲了教育与社会学,第五部分则是一些讨论与讲稿,下面我就涂尔干在文中的某些观点谈谈我自己的一些看法。 1、教育理论是现有能够服务于教学的最有条理的,内容最翔实的,文献资料最充分的思想,如果教育理论超出了它的适当界限,如果它声称要替代经验,颁布各种现成的,此后被机械地使用的公式,那么它就会退化成死的东西,另一方面,如果经验不尊重教育学的思想,那么它反过来就会退化成盲目的惯例,或者被空泛的或散乱的思想所控制。教学是一项实践活动,它的进行必须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如此才能取得成效,而这个理论最好的就是教育理论。凡是要有依据,教学的依据就是教育理论,它指导教育如何进行,如何才能更好地进行。适当中可能还会涉及到教育教学改革的问题,它同样是以教育理论为前提依据的。但是,在我们进行教学或教育教学改革时,一定要灵活运用教育理论,选择适合自己的,以教育理论为基础。但我们也不必完全信奉教育理论,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前的教育理论可能并不适合现在的教育教学,这时我们就要有所选择,有所改变,千万不可固守成规。我们现在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要学生敢于质疑,而在以前的教育中是没有这一理念的。当今,我们的教育也不断地在进行改革,以使教育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在这过程中,我们以已有的教育理论为指导,但同时也在不断完善教育理论。 2、道德的要素主要有三个:纪律精神、对社会群体的依恋、知性精神。涂尔干在文中论述这三个要素过程中呈现了他的道德理论——义务的理论、善的理论和自主理论。在道德性格的形成过程中,童年期的第二阶段小学是一个关键的环节。此前,儿童的年龄非常小,他的智力发展尚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情感生活也过于简单,没有发育。他依然缺乏为能够强化我们道德的各种相对复杂的观念与情感所必需的智力基础。另一方面,如果度过童年的第二阶段,也就是进入

迪尔凯姆社会学思想简述

迪尔凯姆社会学思想综述 人物历史:埃米尔·迪尔凯姆(1858-1917年)是法国第一位学院式社会学家,也是欧美最著名的社会学家之一。如果说孔德首先使社会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说,那么可以说是迪尔凯姆首先使社会学成为高校中的一门独立学科。其本人也荣任法国第一位社会学教授,并在法国以其所创办的《社会学年鉴》的编辑部为核心形成了迪尔凯姆学派,影响甚大。其本人被誉为现代社会学的奠基者和社会学主义的巨擎。 迪尔凯姆为了他的社会学,为了他崇敬的社会学主义奋斗了一生。迪尔凯姆的社会学思想在不利的环境下产生了,用引者的话便是:“时代需要他来捍卫社会学的独立性与合法性”。他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事实,而社会事实必须要用另一种社会事实来解释,因此社会学的存在不必以其他学科的存在为前提,相反社会学倒是可以为其他学科提供有益的帮助。就这样在迪尔凯姆高举的不断努力下,终于为社会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使社会学在高校的学科体系中有了属于自己的营地。 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及方法 迪尔凯姆的《社会学方法准则》一书在其社会学思想的发展历程里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尤其就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言,该书是最有贡献的作品。在这本书里迪尔凯姆用6章的篇幅谈论了三个主要问题:其一,什么是社会事实;其二,社会事实的特性如何;其三,如何研究社会事实。

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事实。 在书中,迪尔凯姆把在社会层次上发生的种种现象称为社会事实,而这些社会事实又构成了社会,它是社会学的独特研究对象。社会事实是团体性的而非个人的。迪尔凯姆认为一种思想和一种行为,如果仅仅发生在单独的个人身上,不能算作社会事实,只有通过某种方式或过程成为多数人的共同思想和行为时才获得社会事实的性质,告诉我们集体性思维的重要性。 迪尔凯姆将社会事实分为两大类别:一类属于社会形态学方面的社会事实,包括:社会群体的地理环境、人口分布、人们之间的交往情况等,属于物资性社会事实;另一类属于社会生理学方面的社会事实,包括:宗教、道德、法律、习惯、风俗、时尚等集体意识,属于非物质性社会事实。所有的社会事实都不因个体的变化而改变,他们是一个集体属性,只有发生了社会整体层次上的变化社会事实才有可能发生变化。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学是对社会事实进行实证研究的一门社会科学。 二、社会事实的三个突出特征。 1、社会事实的外在性。由于社会事实具有客观性,所以尽管许多社会事实可以通过社会化过程被个人内化,但个人最初面对的是作为外部现实的社会事实。 2、社会事实的强制性。迪尔凯姆指出,社会事实“不仅存在于个人意识之外,而且具有一种必须服从的带强制性的力量,它们凭着这种力量强加于个人,而不管个人是否愿意接受。”个人可以通过社会化

走进埃米尔·涂尔干及其社会学思想

走进埃米尔·涂尔干及其社会学思想 徐鸿望 社会现象是事实,应该被当作实物来看待。——涂尔干自杀是任何一桩直接或间接导源于受害者自身主动的或被动的行为,且受害者知道这一行为的死亡事件。——涂尔干若要为我们的教育事业提供必要的驱动力,我们就必须努力遴选出作为我们道德性情之基础的基本情感。——涂尔干 埃米尔·涂尔干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西方社会学的古典大师,与卡尔·马克思、马克思·韦伯并称“社会学经典三大家”。虽然孔德提出了“社会学”一词,但是,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进入大学的讲堂,却是涂尔干的功劳。 他明确规定了实证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提出了实证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并亲自作了关于自杀论问题的经验研究。其著作《自杀论》是理论与经验研究的首次范例,是公认的实证社会学经验研究的经典。应该说,涂尔干是社会学的真正奠基人。因此,作为一位大二的学子,在理论知识不够丰富的情况下,对涂尔干及其主要社会学思想进行分析、讨论和综述,亦存在其合理性和特殊性。 本文在记述涂尔干生平及其生活背景下,从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方法、社会劳动分工、自杀和宗教四个部分对于涂尔干的主要思想进行理解、分析和综述,好让同学们进一步走进围绕在我们大学课堂的

社会学大家涂尔干;另外,如果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部分同学对涂尔干的喜爱,对社会学的向往,哪笔者将不胜欣喜。 一、生平与著作 埃米尔·涂尔干(Emile Durkheim,又译作迪尔凯姆,1858——1917)生于法国东北部孚日郡首府埃皮纳尔市的一个犹太教教士家庭。幼年曾学习希伯莱文、旧约和犹太教法典。青年时代放弃了宗教信仰,走上实证科学的道路。1879年,21 岁的涂尔干经过两年的连续落榜终于考进“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师从哲学家布特鲁,史学家库朗热等,1882年毕业。1882~1887年,在省立中学教书。其间赴德国游历一年,了解和学习教育学、哲学、伦理学,深受心理学家冯特实验心理学和滕尼斯“社区与社会”的影响。1887~1902年,在波尔多大学教书,并在那里创建了法国第一个教育学和社会学系。1896年,被任命为法国第一位社会学教授,这是法国大学中第一个社会学教授职位。1898年,创建了法国《社会学年鉴》。这本刊物不仅巩固了社会学的学术地位,而且联系了一批学生和学者,在很短时间内,形成了以编辑部为核心的迪尔凯姆学派(又叫法兰西社会学派),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几乎所有著名的社会学家都属于迪尔凯姆学派。1902年后执教于巴黎大学,1906年被任命为巴黎大学教育学讲座教授,这个讲座于1913年改称“社会学讲座”。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中断了这位反战学者的学术研究,并且,他的唯一的

道德教育论文:浅谈涂尔干道德教育理论及其对当代教育启示

道德教育论文:浅谈涂尔干道德教育理论及其对当代教育启 示 摘要:爱弥尔·涂尔干(emiledurkheim1858—1917)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和法国教育的“经典作家”,其对道德教育理论的最大贡献在于他第一个把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引入道德领域,把道德作为一个社会事实来研究,挖掘出隐藏在宗教外衣之下的道德三要素:纪律精神、牲牺精神和自律精神,从而为他所提倡的理性道德教育找到了有力根据,也为我国在道德教育领域的进一步探究提供方向。 关键词:道德教育;纪律精神;牺牲精神;自律精神 爱弥尔·涂尔干(emiledurkheim1858—1917)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和法国教育的“经典作家”,社会学古典理论三大奠基人之一。涂尔干对道德教育理论的最大贡献在于他第一个把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引入道德领域,把道德作为一个社会事实来研究,挖掘出隐藏在宗教外衣之下的道德三要素:纪律精神、牲牺精神和自律精神,从而为他所提倡的理性道德教育找到了有力根据。他也因此成为道德社会学的创始人。 一、涂尔干道德教育理论提出的背景 涂尔干的道德教育理论是19世纪末法国社会现实主义的反映。这一时期,法国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

1789年法国大革命所导致的一系列政治革命是涂尔干理论形成最为直接的影响因素。然而,吸引涂尔干关注的却是这些革命活动的消极后果,即在急剧的社会变迁过程中出现的失范(anomie)现象。涂尔干认为,法国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重建社会和道德秩序,加强道德的调节作用。然而,在西方历史上,道德从来都是和宗教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为了呈现出道德最初的面目,涂尔干提出了纯粹理性主义道德教育。 二、涂尔干道德教育理论的内涵 (一)道德的三要素 在涂尔干看来,初等教育的议题是围绕纪律精神、对社会群体的依恋和自主或自决三个道德要素展开的。当涂尔干在研究道德这一社会事实并着手构建理性道德时,他清楚地意识到,长期以来,道德与宗教之间确立了密切联系,如果清除一切宗教性的内容,而又不提供任何理性替代物,那么就有把基本道德观念和情感也清除掉的危险,从而有可能失去理性道德的内容。因为这些基本道德观念和情感,虽然披着宗教外衣,但都是一些从未得到体现的基本道德要素。涂尔干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重新发现隐藏在宗教外衣下的道德基本要素,于是他就开始了对道德要素的考察。 第一,道德的首要要素:纪律精神。涂尔干认为,道德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考前练习题二及答案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考前练习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1. 品德测评反馈功能的反向发挥,表现为()。D 束缚作用 2、根据学生成绩,划分为优、良、中、可、差五个级别,体现了品德测评的()。B 区分功能 3、儿童(青少年)能够借助于自身的道德判断、情感等因素自觉体认道德价值与规范,进行道德行为的发展阶段是()。 C. 自律阶段 4、班杜拉认为,影响儿童道德学习的因素很多,但是,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 行为主体的观察) 5、道德评价能力最初是在()的影响下形成起来的。D.别人评价 6、针对个体时,教师抓住个别学生表示某种态度、志向、目的、兴趣及活动的时机,做出适当而简短的言语反应,以促使学生对自己的所说所为作进一步的反省与探讨,达到辨析并形成自己的价值观的目的,这种道德判断能力培养的方法称为()。B.价值澄清 7、中小学道德情感教育的目标包括对象目标、功能目标和()。 D. 阶段目标 8、伦理性道德情感逐渐占据优势,而由道德形象引起的道德情感体验也不断地受到自我意识的自觉调控,直觉的道德情感体验则逐渐减少。这是指的()。 B.高中生 9、小学儿童道德行为的发展水平形成一个“()”型。A. 马鞍 10、()是一个人由不经常的道德行动转化为道德品质的关键因素。 D. 道德行为习惯 11、同伴关系是()产生的必要条件。 D. 自律道德 12、在儿童道德判断由他律到自律阶段之间,有一个称之为()的阶段。 C.社会律 13、高中生自我意识结构的发展特点:(1)自我概念趋于稳定;(2)()。A自我评价更加深化 14、()能力发展的最终结果将导致高中生更好地实现自我监控和自我完善,是有目的地进行自我教育的前提。 D自我评价 15、()阶段价值观和人生观开始萌芽。 C初中16、学校的组织气氛包括教学中的课堂气氛,学生的学习风气,教师的教学态度和等等。 D班级、学校的集体舆论 17、品德不良行为则不涉及()因素。 C生理 18、问题行为的防治主要采用()的方法。 D心理学 19、学生常常出现“知错也犯错”说明内部存在()的矛盾。D、思想性质 20、在农村中小学道德教育常用的方法中,报告、讨论、参观等方式属于()。C说服 二、多项选择题1、高中阶段的德育目标包括()。A热爱祖国,具有报效祖国的精神; C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荣辱观;E热爱党; 2、个体社会性发展水平制约品德的发展程度,是由社会性的()决定的。A 基本性质 B 基本内容 3、中学生道德信念具有情绪情感色彩、()等特点。A. 社会性 B. 稳定性 C.深刻性 D. 习惯性 4、根据我国心理学家对初中生道德情感的研究,少年期道德情感的形式有如下特点:()。 B. 冲动性 D. 理智性 E. 偏激性 5、提高中小学生道德行为效能感的具体做法有()A.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始终保持积

教师德育工作评价【五篇】

教师德育工作评价【五篇】 教师德育工作评价1 一个学期以来,我能按照自我制定的德育工作计划进行工作,注意自我的师德形象,重视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现将情景评价如下: 1、认真学习师德规范,结合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十不准为标准,在家长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 2、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把思想道德建设落实到实处,在学习中提升教师的道德标准,深入贯彻《纲要》精神,模范履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不断提高教师的全面道德修养。 3、认真学习新课改,提高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和教育理念,并进一步提高自我的教学水平,使自我能更加适应日益发展的教育势。 4、继续学习报刊上有关的评论员*及英雄人物先进人物的事迹,以加深自我对人生观的进一步理解。 5、学习报刊上有关国内外形势教育的*。经过学习,及时了解和关注当前国内外形势及我国各项改革的进展情景。为灾区群

众进取捐款捐物,明确任务、增强信心、努力奋斗、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 6、继续认真学习有关的教育法律法规,着重学习《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经过学习统一思想,进一步明确自我的义务和法律职责,不断提高对自我肩负特殊使命的认识。 7、制定了班级德育教学计划,利用各种机会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使班级内每个学生在个性心理和道德品质方面得到较大发展和提高。 另外,我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进取参加政治学习,团结同事,作为班组长,努力协调好班级的各项工作。在工作中敬业爱岗,热爱学生,为人师表,职责心强,在教育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平和的环境,让学生在宽松、民主的氛围里学习。尊重学生,不体罚,使他们身心得到愉快的发展。在家校联系方面,我除了经过家长会和家校联系手册向家长介绍班级的德育工作计划、资料和实施方法外,还经过家访或个别交谈的形式,共同分析学生的情景,帮忙家长构成正确的教育观点和方法,取得家校教育的一致性。 总之,经过一个学期的教育和培养,学生在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构成方面已取得较大提高。在新的学期里,我将继续努力,争取把班级的德育工作做得更好。

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读后感 涂尔干与卡尔?马克思、马克思?韦伯被称为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其理论涉及许多诸多方面。他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和教育家。他一生以教育工作为乐,执教的同时致力于学术研究,著述甚丰,他将“至少三分之一,而且通常是三分之二”的心血都倾注在教育学工作上。涂尔干是第一个以以社会学家的身份系统地将道德,德育纳入自己的研究视野,这为我们研究道德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涂尔干的道德教育思想在其很多著作中都得到体现,教育方面的著作有《教育与社会学》、《道德教育论》,但有关道德教育的内容集中体现在《道德教育》一书中。《道德教育》是以社会学观点分析、研究道德教育问题的。 《道德教育》属于教育社会学的范畴。该卷第三部分收录的是涂尔干有关教育问题的专题讨论以及备课笔记手稿。该书主要涉及教育问题的具体教学和研究,内容丰富、涵盖面广,涉及教育方法和基础教育理论的问题、教育史和教育学史的研究,以及与教学实践和理论探索乃至深刻的社会学实质问题。 “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总是那个庞大的社会体系在某种程度上的缩影,而且各种冲突的思想有很快会在教育界反映出来”而每一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都将是时代的缩影。19世纪的法国乃至欧洲处于极剧动荡的时期,教会控制下的学校教育也不能真正促进学校中科学知识教育的发展,基于这样的背景,涂尔干的教育思想应运而生。 涂尔干重视教育的社会功能,具有强烈的教育入世情怀。教育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发展的原因。入世情怀及时导致其思想的原因,也是其思想所要追求的结果。他认为社会决定了多教育的理解,国家的经济和对外事务以及发生的所有变迁都必然要在学校体质这块专门领域中引起同样深刻的转型。社会还决定了教育的建构,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变迁,这也需要产生相应的新型教育,要真正理解某一教育主题,必须把他放到社会中,放到社会发展演变的历程当中。 涂尔干的社会观是独特的,他将社会视为一个独立的人格。社会是由个人组成,但不是简单的个人的集合体,而是超越于个人之上的具有独立人格的一种存在。涂尔干的社会情怀影响了他的教育观,他认为教育即人的社会化。教育不是要培养远离现实社会的理念中的人,而是要培养合格的公民。所以教育应该面向现实世界,应该有一种入世情怀,将真实的现实世界教给学生,这里有两类知识:对人的知识,对物的知识。只有用这两类知识教育学生而不是偏于某一种,才能培养出真实的、现实的、能走进现实世界、适应现实世界并发展现实世界的人。教育的育人目标是具体的、历史的人性培养而不是抽象的人性培养。尤其是在一个社会大发革、观念不断更新的时代,教育的社会化功能便越发重要。教育要为人的社会化服务,教育就是人的社会化,涂尔干的这一教育思想对于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我国颇具启发意义。 一、道德教育价值重视知识的 涂尔干认为真正的人文教育离不开科学知识,科学知识不仅是整个教育知识中的一个重要领域,而且还是文学知识中的一个领域。他认为我们不仅必须了解那些曾经激发人类心灵的多姿多彩的情感,也必须了解人们曾经拥有的那些重大的道德信念、宗教信念和美学信念,我们应当“在思维中一一体验这些情感”。所以,涂尔干断言,科学与真正的人文教育之间的必然关系甚至更加直接。科学是人类代代相承的工作,每一个环节都是人类集体经验的总结,了解科学知识不仅是了解自然,也是完善对人的了解。所以,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同样是道德所赖以维持的支柱,一种严肃的科学教育是真正的人文教育不可忽缺的前提条件。我们应当以科学家对待事物一样的态度来认识自身。科学所能教给我们的一切,都会影响到我们对于自身的观念。因此,“各门科学的学习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所充当的决不是一种外来侵入的异在元素,决不是一个外来者,一种对体系结构的威胁。”尽管它以外部的世界为导向,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育 2. 个体品德反作用于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明辨是非、善恶美丑,自觉抵制不良一个品德发展阶段都是一个 1. 评定功能2. 区分功统一的整体,而不是一些与孤能 3. 反馈功能 4. 教育功能 5. 一、道德的定义:德是指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道德贯串于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 二、品德的定义:品德即道德品质,有时也称思想品德,是一个人依据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行动时表现出来的一些经常的、稳固的心理特征。 三、道德和品德的区别:道德是依赖于整个社会的存在而存在的社会现象,它的发生发展服从于社会发展的规律,不以个别人的存亡与个别人品德的有无为

转移;而品德是依赖于某一个体而存在的一种个体现象,它的发生发展一方面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同时也服从于人的心理发展规律。两者所反映的内容不同,所属的范畴也不同。1. 道德和品德所反映的内容不同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其所反映的是群体和社会中的准则规范。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其所反映的是个体与道德相联系的心理特征。 2. 道德和品德所属的范畴不同道德主要是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伦理学是一种主要研究价值和规则的根据的哲学科目。在道德方面,伦理学研究道德现象和道德关系,主要就是揭示道德关系中的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矛盾,并根据这种矛盾的性质和特点,总结出反映这种矛盾发展规律的道德理论,确定解决这种矛盾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提出进行道德评价的标准以及道德教育、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以便不断地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品德则主要是心理学的研究

迪尔凯姆的社会学思想

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社会事实” 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学要想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必须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在他看来,应当把社会事实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1)社会事实的含义:一切行为方式,无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个人以约束的,都叫社会事实。他认为,社会事实具有三个特点: 一是制约性:即社会事实不仅存在于个人的意识之外,而且还具有一种必须认同、服从的、带有某种强制性的力量。这种强制性力量会强加于个人,而不管个人是否愿意接受它; 二是客观性。也就是说它是实际存在的一种对象,而不管人们是否意识到它的存在;另一方面,迪尔凯姆认为客观性不等于可见性或者可触性。例如,法律、道德、宗教信仰甚至包括语言以及货币制度等都独立存在于个人的意识之外; 三是普遍性。这是由于它具有集体性。迪尔凯姆利用19世纪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成果,证明了聚合在一起的个人行为不同于其独处时的行为。在他看来,人从来都没有生活在孤立的状态之中,所以,精神风尚一定会凝聚成社会集体观念。 (2)社会事实的类型 在《社会学方法论的准则》一书中,迪尔凯姆将社会事实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物质形态的社会事实。主要包括:①社会;②政党;③教会;④组织等; 二是非物质形态的社会事实。它主要有:①道德;②集体表象(价值规范);③社会潮流; 2、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在1895年的《社会学方法论准则》中,迪尔凯姆认为,作为一门科学的学问,一门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社会学应当有自己的方法与准则。他于是提出了如下“准则”: (1)把社会事实当作社会学研究的起点: 一是要摆脱一切预断,尊重事实,排除一切在头脑中已经存在的观点,像笛卡尔那样,做到“我思故我在”; 二是要从感性材料出发去开展研究,达到对社会事实的本质认识; 三是要剔除感性材料中的主观成分,寻求价值中立。 (2)要能区分正常的社会现象与病态的社会现象 正常的社会现象是指“规则的现象”,即“应当这样的现象”,“普遍存在的现象”; 迪尔凯姆 一、社会学研究的对象:社会事实 二、社会转型理论:原因、社会团结、社会分工 三、社会失范理论(失范、自杀论) 四、宗教社会学:宗教社会的基本形式

最新班主任德育工作自我评价(精选多篇)

班主任德育工作自我评价(精选多篇) 第一篇:班主任德育工作自我评价 班主任德育工作自我评价 ⑴.能否全面而经常地了解和研究学生;能否坚持用全面、发展的观点分析研究学生,能否发现并教育有特长的学生,促其早日成长;能否满腔热情地帮助后进生,进行个别教育,有效地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⑵.能否在了解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德育的步骤和方法,制订出本班一学期的教育计划。 ⑶.能否把培养班集体作为德育工作的中心环节;能否培养班级自我教育的核心力量;能否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 ⑷.能否每天坚持到班级做认真组织检查,积极开展多项课外活动,非常重视班级卫生保健工作。 ⑸.能否使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协调一致,互相配合,形成一种合力,共同教育,影响学生。 ⑹.能否客观地、全面地、发展地从思想、学习、纪律、生活、文体活动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作出准确的操作评定;能否对每个学生都一视同仁,客观民主地评选出班中各类优秀学生。 ⑺.能否严格要求自己,身体力行,以自己的模范行动为学生做出表率,言行对学生有良好影响,在学生中有较好威信,是

学生学习的榜样。 ⑻.能否坚持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学习指导、劳动教育、纪律教育等;能否组织与设计思想性强、内容充实、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 ⑼.能否重视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经常对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意志品质、兴趣爱好、情感性格等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请你继续关注)碍。 ⑽.能否根据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对本学期或学年班级的德育工作作出客观、全面、深刻的总结。 第二篇:班主任工作自我评价 《班主任工作自我评价》 工作中我克服了重重困难,带领学生积极与科任老师密切配合,团结协作,班级学习成绩各纪律都得到一定的提高。思想积极,要求进步,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爱岗敬业,无私奉献。04年任教以来,一直以爱国心,事业心,责任心“三心”为动力,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以良好的师德形象.工作中我不断钻研科学育人的方法,探索教育规律,以不怕苦累的实际行动感召学生,以朴实端庄的人民教师形象教育学生,做到了为人师表,修德修才。教育工作中,我把课前精备、课上精讲、课后精练作为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三环节,面对有限的课时,我以改革精神探索提高教学效率的科学方法,激发学生自觉参与

涂尔干的德育思想

涂尔干的《道德教育》 内容简介: 本卷编选的文献均属于教育社会学的范畴。《道德教育》和《教育与社会学》是根据讲义或授课内容整理而成的著作,分别于1925年和1922年发表;而本卷第三部分收录的是涂尔干有关教育问题的专题讨论以及备课笔记的手稿。 本书内容属于教育社会学的范畴,根据涂尔干的讲义或授课内容,以及他有关教育问题的专题讨论和备课笔记等整理而成,其对教育问题的具体教学和研究内容丰富、涵盖面广,涉及教育方法和基础教育理论的问题、教育史和教育学史的研究,以及与教学实践和理论探索连至深的社会学实质问题。读者通过本书可以了解到当时的教育家们所争论的焦点问题和涂尔干处理此类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态度。 前言 第一章导言:世俗道德 第一部分道德的要素 第二章道德的首要要素:纪律精神 第三章纪律精神(续) 第四章纪律精神(终);道德的次要要素:对社会群体的依恋 第五章对社会群体的依恋(续) 第六章对社会群体的依恋(终);前两个要素的关联 第七章道德前两个要素的结论;第三要素:自主或自决

第八章自主或自决(终) 第二部分怎样培育儿童的道德诸要素 第九章纪律与儿童心理学 第十章学校纪律 第十一章惩罚在学校里的运用 第十二章惩罚在学校里的运用(续) 第十三章惩罚在学校里的运用(终);奖赏的意义与用途第十四章对社会群体的依恋:儿童身上的利他主义 第十五章学校环境的影响 第十六章学校环境(终);科学教学 第十七章科学教学(终) 第十八章审美教学与历史教学教育与社会学 初版序言涂尔干的教育学工作 第一章教育:性质与作用 第二章教育学的性质与方法 第三章教育学与社会学 第四章法国中等教育的演进与作用 讨论与讲稿 讨论道德学说的有效作用 讨论性教育 “童年” 讨论寄宿学校和新型学校

医学伦理学 第五章 医学道德评价与医学道德教育

第五章医学道德评价与医学道德教育 第一节医学道德评价 第二节医学道德教育 第三节医学道德修养 第一节医学道德评价 一、医学道德评价的作用与标准 (一)医学道德评价与分类 ●医学道德评价就是人们依据医学道德原则与规范,对医学活动中的个体及群体的行 为及各类道德现象进行的判断。 ●医学道德评价一般分为她人评价与自我评价。 她人评价 就是指社会对医疗单位或医务人员的职业行为作出的就是非、善恶的判断。包括通过社会舆论,如报纸、电视、广播、群众舆论等形式,公开进行批评,以至运用法律手段进行制止,从而杜绝某种不道德行为的重复发生。 自我评价 就是指医务人员对自己的职业行为所作的道德评判。 医学道德评价应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二)医学道德评价的作用 ●有利于维护医学道德的权威 ●有利于提高医务人员的道德品质 ●有利于促进医学事业的发展 医学道德规范——基本内容 公正与平等地对待患者; 诚实与慎言守密; 信任、尊重与爱护同行; 热爱医学事业,不断进取,钻研与发展医学科学技术; 廉洁奉公与文明行医。 二、医学道德评价的动机与效果 ●动机就是指行为前的主观愿望,效果则就是行为产生的客观结果。 ●医学伦理学长期争论,形成动机论与效果论两种对立的观点。 ●坚持动机与效果的辩证统一: ●动机与效果的统一就是在医务活动过程中进行的。只有从过程中分析,才能对医务人 员自身或她人作出公正的、周密的、慎重的道德评价。 三、医学道德评价的方式 (一)社会舆论 社会舆论就是指公众对某种社会现象、事件或行为的瞧法与态度。它表现为社会或众人对一个人的行为与品质的赞扬或谴责,就是一定社会、阶级或团体对人的行为施加精神影响的一种形式与力量。 (二)传统习俗 传统习俗就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长期形成的一种稳定的、习以为常的行为倾向。它就是一种行为准则,又就是医学道德规范的重要补充。它用“合俗”与“不合俗”来评价医务人员的行为,判断医务人员行为的善恶,用以支配医务人员的行为。 道德上的传统习惯特点 ●它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与人们的社会生活过程就是同一过程。

论涂尔干的社会整合思想及其可能

论涂尔干的社会整合思想及其可能——以《社会分工论》为例 谢丽丽 (西北师范大学社会学系甘肃兰州 730070) [摘要] 涂尔干乐此不疲地致力于社会整合,也即社会秩序问题,主要是为了解决西方国家从前现代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型期中遭遇的各种社会问题,建立社会秩序。文章以《社会分工论》为例,系统梳理了涂尔干的社会整合思想,分析了社会整合思想及其可能。 [关键词]涂尔干;社会整合;社会分工;社会失范 社会整合一直是社会学家最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早在社会学概念形成初期,孔德就针对当时社会现实提出如何重建社会秩序问题,即用何种理论工具最大程度地解决当时的社会混乱问题,并提出了社会静力学与社会动力学理论;此后,斯宾塞提出了社会有机体理论,其目的也是为了解决社会发展不畅问题;而涂尔干对于这一问题的论述更为全面,因而其贡献也更为显著。涂尔干在其《社会分工论》中围绕社会团结——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深入研究了劳动分工的发展及其所引发的社会转型过程的各种社会失范问题,探讨了社会整合和重建社会秩序这一主题。 一、问题:社会整合的社会原因 涂尔干毕生关心和探索的研究领域是社会的整合,也即秩序问题。涂尔干一生的秩序情结让他乐此不疲地致力于社会整合机制的研究,而这是与他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的。涂尔干生活于19世纪后期,这是西方发达国家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急剧转型时期。由于社会急剧转型,社会不可避免地出现种种社会矛盾和冲突,甚至导致社会危机。涂尔干带着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道德关怀,致力于研究各种危机现象产生的原因,探讨能够有效消除这些危机现象的办法。 《社会分工论》一书是涂尔干(Emile Durkeim)的博士论文,也是他的第一部理论巨著。该书创作于19世纪末期,当时西方国家正经历着从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各种危机(经济危机、精神危机、社会危机)。由于维系传统社会整合的纽带已经瓦解,而新的整合机制又没有建立起来,所以,欧洲社会曾经陷入了极端混乱的状态。由于社会急剧转型,不可避免地出现种种社会矛盾和冲突,甚至导致社会的危机,在涂尔干看来,这就是社会失范造成的。涂尔干认为社会失范(social anomie),是指当社会变迁剧烈时,旧的规范不适用了,新的规范又未建立起来,或者是某种规范功能发挥受到阻碍,或者是几种规范体系相互冲突,从而使人们失去了行为的规范和准则,不知所措。 涂尔干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角度讨论了欧洲社会出现失范的原因,他

社会学基本理论--各流派观点

1、社会学:是一种试图用科学的思维逻辑来讨论人类社会行动和社会结构的科学. 2、社会学理论:默顿:社会学理论是社会学家精神活动的产品,是从社会研究中得出的一般性原理,是一个总体概念,并不特指某一流派的理论观念。乔治瑞泽尔:社会学理论是一组互相关联的观念,能够对社会世界的知识加以系统化,能够解释社会世界,并预测社会世界的未来。 3、社会学的功能:描述、解释、预测。 4、社会学的理论视角 结构功能主义:帕森斯、默顿;社会冲突论:科赛、达伦多夫;社会交换论:霍曼斯--行为主义,布劳--结构主义,爱莫森;符号互动论:米德--心灵、自我、社会,布鲁默---定性研究,戈夫曼---戏剧理论。 1、功能主义或者结构功能主义 孔德、史宾赛、涂尔干、马林诺夫斯基、帕森斯、莫顿 正功能:有利于社会系统的稳定与发展。潜功能:未曾预料到得客观后果。 功能主义的相关特点: 第一、社会每一要素都会对社会发展期作用,因此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即'"存在的及是合理的“。 第二、关注系统稳定,协调及最大有效性条件。 第三、社会系统基本上处于动态均衡中。

第四、社会变迁是以渐进、适应的方式进行,而不需要贸然的革命方式进行。 第五、强调价值共识在维持社会稳定和秩序中的作用。 孔德社会学思想的主要内容:社会静力学与社会动力学。 社会静力学:指在揭示人类社会的基本规秩序,从横断面静态的考察人类社会的结构和制度,寻找确立和维护人类社会共存的秩序与原则。特征:社会的协调、和谐、秩序是主题。构成社会的各组成部分在维护社会秩序中有不同的功能。研究对象有明显的共识性。 社会动力学:从社会纵向研究社会的变迁与进化。 特征:人类社会的变迁就是人类社会秩序从无序向有序转变的历史过程。人类社会的变迁与进步是人类智力或人性发展的必然规律。以实验观察为基础获得的知识与秩序的实证阶段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阶段。观点:认为人类智力发展有三个阶段,认为智力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发展的历史。 斯宾塞社会学思想的主要内容---社会有机体论和社会进化论。 社会有机体论:生物与社会在结构,功能上的相似,依据生物有机体推论社会有机体,从而说明社会性质,整个世界是又无机领域、有机领域和超机领域构成,生物有机体是部分为整体而存在,社会有机体是整体存在与部分之中。 社会进化论:进化是由同质结构向异质结构进化。 涂尔干的社会学研究对象及方法论: 社会是一个整体,不能还原为个体。

涂尔干

简述一下涂尔干的地位著作及主要思想 《社会分工论》,《自杀论》,这两本是社会学的经典中的经典,特别是《自杀论》,和心理学的分析完全不一样,创造了社会失范的概念,社会分工论讲的是社会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从机械团结到有机团结,简单的说就是从大同社会,无差异化的社会变化到细致分工,相互协作的差异社会。还有一本就是《社会学方法准则》,还有就是《宗教生活的基本准则》。 涂尔干坚持的是社会实在论,强调社会结构对个人行为的制约作用,强调从社会事实出发来研究社会,希望通过集体道德的作用来整合社会。 以上是我自己的理解,下面是百度词条的说明: 迪尔凯姆,Emile Durkheim (1858-1917)又名涂尔干。法国社会学家,社会学的学科奠基人之一。 生平和著作1858年4月15日出生于法国孚日省埃皮纳尔一个小城镇的犹太教教士家庭。幼年曾学习希伯莱文、旧约和犹太教法典。青年时代放弃了宗教信仰,走上实证科学的道路。1879年,就学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1882年毕业。1882~1887年,在省立中学教书。其间赴德国一年,学习教育学、哲学、伦理学,深受W.冯特实验心理学的影响。1887~1902年,在波尔多大学教书,并在那里创建了法国第一个教育学和社会学系。1891年,被任命为法国第一位社会学教授。1898年,创建了法国《社会学年鉴》。围绕这一刊物形成了一批年轻社会学家的团体——法国社会学年鉴派。1902年后执教于巴黎大学。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断了这位反战学者的学术研究,他的儿子和许多学生死于战场,他受到极大的刺激。1917年11月15日在巴黎去世。主要著作有:《社会分工论》(1893)、《社会学方法的规则》(1895)、《自杀论》(1897)、《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12)等。 社会学的对象和方法迪尔凯姆为社会学确立了有别于哲学、生理学、心理学的独立研究对象,即社会事实。社会事实具有不同于自然现象、生理现象的特征和特殊的决定因素。它先于个体的生命而存在,比个体生命更持久。它的存在不取决于个人,是先行的社会事实造成的。社会事实以外在的形式“强制”和作用于人们,塑造了人们的意识。这种“强制”既指人们无法摆脱其熏陶和影响,又指对于某些社会规则拒不遵从将受到惩罚。迪尔凯姆认为,一切社会的观念都具有这种强制力;人类大多数的意向不是个人自己生成的,而是在外界的引导、熏陶和压迫下形成的。社会高于个人,社会事实无法用生理学、个体心理学以及其他研究个体的方法来解释,而必须用社会学的方法、观点解释。他说,宗教、道德、法律、社团、协会、语言,以及服装样式均属社会现象,都是社会学特定的研究对象。他还把社会事实分为“运动的状态”和“存在的状态”,前者指与思想意识相关的现象,亦称“团体意识”;后者是社会上一切组织和有形设置。迪尔凯姆注重研究前者。 劳动分工论社会秩序是迪尔凯姆一生学术研究的主题。19世纪后半叶,法国社会动荡不安。他一心要以社会学家的身份回答现实问题,帮助社会维系整合,达到安定。他的3部主要著作《社会分工论》、《自杀论》、《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都紧密围绕着秩序和整合的主题,分别回答社会团结和整合靠什么达到,社会整合与个人是什么关系,团体意识对社会和个人起什么作用3个问题。 迪尔凯姆认为,传统力量统治的社会靠“机械的团结”来维系。特别是在文明程度较低的社会中,同一团体的成员们采取同样的谋生手段,保持同样的习俗,信奉同一图腾,这种共同性使他们意识到大家同属一个集体,而不会离心。这种团体基本上是从“相似性”中生成的社会,即所谓“同质”的社会。该团体的首要任务是使成员们尊重团体的信仰和各种传统,即维

读书心得 涂尔干《道德教育》若干思想的局限性反思

读书心得涂尔干《道德教育》若干思想的 局限性反思 假期时间不忘给自己充电。静静的午后,泡一杯茶,放着舒缓的音乐,沐浴着温和的阳光与柔风,自己一个人坐在藤椅上,捧起一本细细品读,真是世间最美好惬意的事情。 上学期间特别喜欢读跟自己专业有关的书籍,并且习惯在每次阅读的时候记录下自己的心得感悟,今天读的书是《道德教育》,作者是法国著名教育家涂尔干。将近四个小时的阅读让我受益匪浅。关于书中值得借鉴的内容有很多,在此不做一一记录。同时,由于时代文化的差异,书中有几点我不太认同的观点,以下是我关于本书局限性的具体思考: 一、将道德万能化 按照涂尔干的思维路线:道德与宗教有类似性即神圣性,像神一样发号施令,他将道德神化了,道德律令有神的功效,能够控制人的行为,威力无穷。由此,他将道德变成了无所不能。 尽管道德对于稳定整个社会秩序,作用显著,但要建立一种和谐的社会秩序,不能完全寄希望于道德,道德的力量是有限的,所有的行为不能光靠舆论的谴责,良心的指责来规范。这些都只是软约束力。在当时法国社会混乱的情况下,

光靠像道德这样的软约束力无法恢复社会秩序。道德教育的功能有限,在动荡的社会中也无法唤醒公共良知,从而为他们的国家效力。 涂尔干对道德权威的尊重甚至超过了学生行为的后果,造成道德与行为脱节。从他对惩罚的功能可以得知。他不是从指引人们的行为而考虑,而是从道德立场来考虑。不管受罚者受到惩罚后如何行动,是善的还是恶的行为,惩罚始终有存在的必要性,因为他能够维护道德权威。在他的理论中,道德权威比什么都重要。这样,他的道德教育变得非常空洞,为道德而教育,仅仅站在道德的角度而不是行为的角度。事实上,道德的真正意义在于与行为联系起来,否则将是空洞的,高高在上的道德,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二、将教师神圣化 在道德教育理论中,涂尔干对教师提出了一些要求,有些是最基本的要求,比如从教师个人素质来讲,他必须热爱本职工作,尊重自身角色,具有某种意志力;从教学方法来看,教师要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变革教学内容,把正义和生活交给他们,使他们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联。把他们引入正途,使班级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些要求,作为一个教师,他必须要做到。而有些要求,突破了教师的世俗性,很难完成。他将教师的教学比喻为牧师的布道,这样在他的道德教育中,教师无权取消或修改规范,没有任何和自主性,仅仅是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各

第一章 一、基本概念 道德:是指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一个人依据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行动时表现出来的一些经常的、稳固的心理特征。 品德心理结构:是指品德这种个体心理现象的组成成分,是指个体心理现象的形式、结构体。 道德认识:也称道德观念,它是指对于行为规范的认识,是人的认识过程在品德上的表现。 道德情感:是直接地与人所具有的一定道德规范的需要相联系的一种体验,它是人的情感过程在品德上的表现,一般成为品德的情感特征。 道德信念:指坚信行为准则的正确性并伴有情绪色彩与动力性的观念。 道德评价:指运用道德准则对别人或对自己的行为、品质作出是非善恶的判断。德育目标:是一定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在品德方面的质量和规格的设想或规定。 最近发展区:即现有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前者是指现在已经具有的发展水平,后者是指借助别人的帮助所达到的水平。 品德测评:是测评者采用科学的测评手段和工具,有目的、有系统地收集测评对象在某一时期内主要活动领域中的品德特征信息,并针对某一测评目标体系作出定性或定量的价值评判、分析,由此反映个体品德状况的一种教育活动。 定性测评法:是测评者依据被测评者的品德表现信息,对照评定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要求作出选择判断,从而形成一个以简明扼要的文字形式表达的关于被评者思想品德状况的鉴定。 总体印象法:又称整体印象评判法。是品德测评者根据自己平时对学生情况的随意了解,及业已形成的总体印象进行价值性判断的一种方法。 评语鉴定法:是指品德测评者,根据自己对测评对象长期的观察与了解,参照有关标准内容(如评定标准)用陈述句的形式,对学生某一时期中的品德水平与状况概括地作出个人鉴定意见。 写实法:又称记实法,就是实事求是地把品德行为的表现记录下来,客观地反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