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学模拟试题集(超全)

学校体育学模拟试题集(超全)
学校体育学模拟试题集(超全)

1

第一章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

试题

一 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

1.体育 2.大众体育 3.竞技体育 4."六艺"(西周) 5."六经"

二 填空:(每空0.5)

1."体育"一词最早产生于()年

2.汉语中出现"体育"一词,至今不足( )年 3.现代体育是由()()()所构成 4.全面发展的教育离不开() 5.()和()是体育的本己目标

6.学校体育是()的重要组成部分

7.以健身.娱乐等为主要目标的体育被称为() 8.在中国,学校体育最早出现于()

9.我国西周时期有了以()()()()()()为主体的学校教育内容

10."六艺"中的()和()可以被看成是我国学校体育的萌芽

11.汉代董仲舒用以取代"六艺"的"六经"包括()()()()()() 12.()年公布的<新学制课程纲要草案>把"体操科"改为()

13.<体育之研究>的作者是()

14.新中国实施全国统一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的最早年份是()

15.新中国成立至今,共进行了()次"千名优秀体育教师"的评选活动和()次大规模 的学生体质与健康的调查研究

16.邓小平所提出的教育的三个面向是()()() 17.体育教学中的"三基"是指()()() 三.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 1."体育"一词最早产生于()

A:17世纪 B:18世纪 C:19世纪 D:20世纪

2.汉语中出现“体育”一词的历史不足 () A :50年 B :100年 C :150年 D :200年 3.以“三基”为基本内容的体育被称为 () A :大众体育 B :竞技体育 C :学校体育 D :终生体育

4.国民体育的基础是 ()

A :大众体育

B :竞技体育

C :学校体育

D :终生体育

5.西周“六艺”中与体育有关的内容是 () A :礼乐 B 书数 C :诗易 D :射御 6.“武举制”最草产生于中国的 ()

A :秦

B :汉

C :唐

D :宋

7.学校体育最早出现于 ()

A :原始社会

B :奴隶社会

C :资本主义社会

D :社会主义社会 8.“武学”最早出现于中国的 ()

A :唐

B ;宋

C :元

D :明

9.中国清朝可被称为“体育家”的是 ()

A :乾隆

B :康有为

C :梁启超

D :颜元

10.“体育科”最早出现于 ()

A :1903

B :1913

C :1923

D :1933

11.《体育之研究》一文的作者是 ()

A :周恩来

B ;毛泽东

C :恽代英

D :颜元

12.中央(北京)体育大学成立于

() A :1950 B :1956 C :1957 D :1958

13.新中国统一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颁发于 ()

A :1955

B :1956

C :1957

D :1958

14.《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的颁布年份是 ()

A :1977

B :1978

C :1979

D :1980 15.《学校体育工作条例》颁发于 ()

A :1990

B :1991

C :1992

D :1995 16.学校体育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

A :场外性

B :竞技性

C :技术性

D :基础性

四.双项选择(每小题1分,答错扣0。5分)

1.学校体育的主要特性是 ()() A :场所性 B :基础性 C :强制性 D :竞技性

2.大众体育的主要目的在于

()()

A:掌握“三基”B:提高成绩C:健身D:娱乐

3.西周“六艺中有关体育的内容有”

()

A:礼B:射C:乐

D:御

4.现代体育的构成要素有

()

A:学校体育B:大众体育C:竞技运动D:休闲体育

5.体育的本质性目标是

()

A发展身体B:提高成绩C:休闲娱乐D:增强体质

6.“三基”的内容包括

()

A:基本素质B:基本体能C:基本技术D:基本技能

7.“六艺”的内容包括

()

A:射B:易C:诗

D:御

8.“六经”的内容包括

()

A:礼B;书C:射

D:御

9.成立于1954年的体育学院有

()

A:西安B:天津C:成都

D;广州

10.1979年教育部。国家体委和卫生部联合颁发了()()

A:《学校体育工作条例》B:《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

C:《学校卫生工作条例》D:《学校卫生工作暂行规定》

五.多项选择(每小题1分,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属于“六艺”的内容是()()()()()()

A;礼B:乐C;射D:书E;数F:易G御2.属于“六经”的内容是()()()()()()

A;礼B:乐C;射D:书E;诗F:易G春秋3.构成现代体育的因素有()()()()()()

A;娱乐B:旅游C;远足D:大众体育E;学校体育F:竞技体育G终身体育

4.学校体育的主要目标有()()()()()()

A:掌握“三基”B:提高成绩C:发展身体D:增强体质E:保持心理健康

F: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5.在中国夏代表述“学校的”名称有()()()()()()

A:学校B:大学C:校办工厂D:序E:学堂F:痒

6.西方近代学校体育传入中国的主要途径有()()()()()

A:派出留学生B:洋人在中国创办教会学校C:聘请外国学者来华讲学

D:洋人用武力逼迫E:翻译外文资料

7.“五四”期间发表有关学校体育的学术文章的有()()()()()()

A:周恩来B:邓小平C:恽代英D:贺龙E:毛泽东F:陈独秀

8.国民党时期对中国学校体育产生较大的影响的体育(教育)思想有()()()()()

A:自然主义B:终生体育C:快乐体育D:军国主义E:选手体育

9.毛泽东在1957年为中国确立的教育方针中包括有()()()()()

A:美育B:德育C:体育D:劳动技术教育E:智育

10.全国重点体育院校有

()()()()()()

A:广州B:天津C:北京D:上海E:西安F:山东G:成都

六.判断题(每小题1分)

1.体育是借助于身体活动并通过身体而进行的教育------------------------------()

2.学校体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提高运动成绩

---------------------------------------()

3.“体育”一词的产生距今已有300多年

------------------------------------------()

4.体育所选用的身体活动必须具有“合目的性”

---------------------------------()

5.1917年恽代英发表了《体育之研究》一文

--------------------------------------()

6.学校体育是全面发展的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7.本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已经注意到了学生的“健康”问题----------------()

8.学校体育目标的多元化意味着学校教育工作要多元目标并重----------------()

9.在中国“——”一词产生距今已有100多年了----------------------------------------()

2

七.简答题(每小题5分)

1.“六艺”和“六经”各指哪些内容?

2.西方近代体育传入中国的途径有哪些?

3.新中国体育的发展大体经历了那几个阶段?

4.大众体育的主要目标及其突出特点是什么?

5.学校体育的主要目标及其突出特点是什么?

6.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有哪些?

7.现代体育的构成因素有哪些?

8.1923年公布的《新学制课程纲要草案》对学校体育做了那些调整?

9.毛泽东在1957确立的教育方针是什么

10.竞技体育与竞技运动的区别是什么?

八.论述题(每题8——10分)

1.构成现代体育的要素及其间的关系是什么?

2.新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几个阶段及每个阶段的特征是什么?

3.试述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

试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

1.体育:是一种以合目的性的身体活动为媒介,以发展身体和增强体质为本己目标,并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终极目的的一种特定的教育活动。

2.学校体育:是以适宜的身体活动和卫生措施为媒介,以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技术,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以全面发展青少年儿童身心为目标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学校教育活动3.大众体育:是以健身、健美、娱乐、医疗为目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4.竞技体育:是一种借助竞技运动这种形式,而以增强体质和促进健康为目标的体育活动。

5.西周“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古代“六经”:礼、乐、诗、书、春秋、易。

二.填空(每小题0。5-1分)

(1)1863(2)100(3~5)学校体育、大众体育、竞技体育(顺序可变)(6)体育(7)(8)发展体育、增强体质(9)学校体育(10)大众体育(11)夏朝(12、13、14、15、16、17)

礼、乐、射、御、书、数(18)(19)射、御(20)(21)(22)(23)(24)(25)礼、乐、诗书、春秋、易(26)1932(27)“体育科”(28)毛泽东(二十八画生)(29)1956(30)两或2(31)3(32)(33)(34)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35)(36)(37)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

三、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

1、C

2、B

3、C

4、C

5、D

6、C

7、B

8、

B 9、D 10、

C 11、B 12、

D 13、B 14、C 15、D

四、双项选择(每小题1分)

1、BC

2、CD

3、BD

4、AB

5、AD

6、

CD 7、AD 8、AB 9、AC 10、BD

五、多项选择(每小题1分,选错、多选或少选

均不得分)

1、ABCDEG

2、ABDEFG

3、DEF

4、ACD

5、

CDF 6、ABC 7、CE 8、ADE 9、BCF 10、

CDEG

六、判断题(每小题1分)

1、X

2、X

3、X

4、X

5、/

6、/

7、/

8、

X 9、X

七、简答题(每小题5分)

1.礼、乐、射、御、书、数;礼、乐、诗、书、春秋、易

2.留学生的派出;英美在中国创办的教会学校;外国学者来中国讲学。

3.“初建阶段”(1949-1957);曲折发展阶段

(1958-1965);

“文化灾难阶段”(1966-1976);“改革开放的新时期”(1977-)。

4.主要目标:健身、健美、娱乐、医疗;突出特点:业余性和广泛性。

5.主要目标:增强体质,掌握三基,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突出特点:基础性和强制性。

6.目标多元化:价值观念的趋同化;课余体育训练逐步加强

7.学校体育,大众体育,竞技体育。

8.把“体操科”改为“体育科”;把兵式体操为主的教材改为竞赛项目分类特点的田径、球类、体操和

游戏等综合性教材

9.“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0.目的不同:竞技运动在于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拿金

牌;而竞技体育仍在于增强体质和促进健康;归属不同:竞技运动属于身体文化,而竞技体育属于体育的一种。

八、论述题

1、(1)三大要素为: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大众体育

(3分);关系:三者都属于体育;学校体育是基础;

三者各有各的特点和侧重,但在实践中相互联系,互相影响;三者在各自的具体目标上可能有差异,但在总体目的上必须一致(5分)

2.(1)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建阶段”(1949-1957);

第二阶段为“曲折发展阶段”(1958-1965);第三阶段为“文化灾难阶段”(1966-1976);第四阶段“改革开放的新时期”(1977-)(4分)(2)每个阶段需要两个以上的具体事例来说明该阶段的主要特征。(6分)

3、(1)四个趋势:学校体育目标的多元化:学校体育

价值观念的趋同化:学校课余运动训练逐步加强:学校体育手段的科学化。(5分)(2)每个趋势下面要加

3

以论述(5分)。

第二章学校体育的地位和目标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

全面发展教育2、终身教育3、终身体育

二、填空:每空1分

1.全面发展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的教育。

2.学校体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是由()以及()所决定的。

3.文艺复兴后,第一个倡导“三育”学说的是()国的哲学家,教育家()。

4.毛泽东于()年作出了“健康第一”的指示;()年又明确指出了我国的教育方针。

5.在全面发展教育中()是方向、()是核心,()是基础。

6.终身体育是指人们在一生中所进行的(0和所受到的()的总和。

7.终身体育是学校体育最终追求的(),学校体育又是终身体育()的环节

8.体育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也是思想建设的一项()。

9.学校体育可为终身体育打好()、()、()和()基础

三、单项选择(下列每小题后均设有4个备

选答案,其中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

确的答案的标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填错不倒扣分):

1.文艺复兴以后,第一个倡导“三育”学说的教育家是()

A、洛克

B、卢梭

C、斯宾塞

D、裴斯泰洛齐

2.《体育之研究》的作者是

()

A、陈独秀

B、二十八画生

C、恽代英

D、徐冰

3.我国对终身体育进行系统研究的时间是

()

A、20世纪60 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4.毛泽东作出“健康第一”指示的时间是

()

A、1950

B、1953

C、1955

D、1956

四、多项选择(以下每小题设有5-7个备选

答案,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到题干后面

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选错,多选,

少选均不得分)

1、学校体育在全面发展中的地位是由下列因素决定的

()()()()

A、学校体育功能

B、学生特点

C、社会对教

育的需求D、学校体育的特点

2、学校体育可为终身体育打以下方面的基础

()()()()()()

A、体质

B、意识

C、思想

D、习惯

E、方

法F、学历

3 、.终身体育包括如下内容()()()()

A、婴儿体育B幼儿园体育C学校体育

D社会体育E中老年体育

五、判断题:每小题1分

1、学校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基础。

()

2、学校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是由学校体

育的特点决定的。()

3、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关键环节。

()

4、学校体育对终身体育的作用具有一定的滞后

性。()

5、大、中、小学一条龙的训练体系开辟了我国竞

技体育的第二途径()

6、学校体育是一个半开放的系统

()

7、《学校体育之研究》的作者是:二十八画生(毛

泽东)()

8、体育是承担一切活动的身体基础

()

六、简答题;每小题5分

1、简述学校体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

2、简述学校体育与全面发展教育诸因素的关系。

3、简述学校体育利于对学生实施思想品德教育的原

4、体育对学生智力发展有何积极作用

5、简述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关系

6、简述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关系

七、论述题:每小题8-15分

1、试论学校体育的地位、意义

2、试论学校体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关系

试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全面发展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实施的全方位、多

方面的教育。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

技术教育等。

2、终身教育:是指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

总和。它包括人从出生到死亡所受到的连续的教育

及个人和社会整个教育的有机统一。

3、终身体育:是指人们在一生中所进行的身体锻炼和

所受到的各种体育教育的总和。它由家庭体育、幼

4

儿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等构成。

二、填空题

1、(1)全方位(2)多方面

2、学校体育的功能社会对教育的需求

3、英洛克

4、1950 1957

5、德智体

6、身体锻炼体育教育

7、目标关键

8、内容手段

9、思想习惯体质方法能力

三、单项选择

1、A

2、B

3、C

4、 A

四、多项选择

1、AC

2、ABCDE

3、ABCDE

五、判断题

1、X

2、X

3、/

4、/

5、/

6、X

7、X

8、/

六、简答题

1、1)全面发展教育是对受教育者实施的全方位、多

方面的教育。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

劳动技术教育。其中学校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

的重要组成部分。

1、2)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之身体

1、3)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予体,

无体是无德智也

2、1)全面发展教育的诸因素-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技术教育之间是相互促进、互相制约的辨证关系2)德育是教育的方向,智育是整个教育的核心,而体育则是实施教育的身体基础

3)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德育和体育的共同任务,而学校体育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3、1)学校体育对学生智力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两者是对立统一的

2)健与美是和谐统一的。在学校体育中,无时无处不体现美的因素

3)学校体育与技术教育互为影响,相互促进

4、1)丰富多彩的体育项目能因势利导的对青少年实施思想教育

2)以集体为单位的运动形式有利于对学生实施教育。

3)体育竞赛、评比等特殊教学活动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开拓精神

5、体育对学生智力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具体

表现在:

1)合理的体育活动可以激活脑细胞的功能,提高

大脑皮层反应的灵活性。

2)根据高级神经活动的负诱导规律,运动中枢的

兴奋可使思维、记忆中枢得到更完整的休息,

从而很快的消除疲劳,恢复机体的工作力

3)通过体育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感知能

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记忆力、而这些都是

学好文化科学知识所必须的生、心理品质

4)学校体育可以为智力的开发提供良好的物质

基础。

6、答:

1)终身体育是学校体育最终追求的目标。

2)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中间环节,可为终身体

育打好思想、体质、习惯、方法、能力等方面

的基础。

7、答:

1)竞技体育是和平时期国家之间竞争的舞台。

2)高水平的竞技体育可推动学校体育的开展。

3)学校体育是竞技体育的基础,提高竞技运动水

平必须从儿童抓起。

4)从青少年儿童中发现培养大批后备力量,形成

大、中、小学一条龙的训练体系是提高我国竞

技运动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

七、论述题

1、答:

1)学校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中间环节

3)学校体育是竞技体育的基础

4)学校体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积极因

2、答:

1)学校体育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基本

内容。它一方面对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有重

要作用,另一方面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同时还可建设健康、丰富的校园文化

2)学校体育是社会主义思想建设的一个重要

手段。它既可使学生形成遵纪守法、关心

集体的优良品质,又可培养学生的竞争意

识和爱国主义精神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也为学校体育的

开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一章体

5

试题

一、填空;每空0。5-1分

1、体育教师是体育文化的()和()

2、体育教师的工作具有以下特性:()和();()和

();()与();()与()相结合

3、体育教师应具备的能力是()()()()()

4、在职体育教师培养和提高的方式有:()()()()

()

二、单项选择(每小题下设4个答案,其中有1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到提干后面的括号内。每题1分,填错不倒扣分)

1、“——九儒,十丐”之说,出自于

()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2、“过将兴,必贵师而重傅——”之说来自于

()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荀子

3、体育教师的首要职责是

()

A、搞好课外活动

B、做好训练工作

C、上好体育课

D、培养好体育骨干

4、体育教师的特殊语言是

()

A、专业术语

B、艺术语言

C、口令

D、方言

5、把教师称为人类智慧、知识、经验时代相传的“中介人”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蔡元培

D、乌申斯基

三、双项选择(每小题1分,答错1个扣0。5分)

1、体育教师的作用有

()()

A、传播和创造体育文化

B、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C、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D、培养优秀运动员

2、体育教师职业的特性有

()()

A、广泛性

B、复杂性

C、抽象性

D、具体性

3、体育教师的职责有

()()

A、上好体育课

B、提高运动成绩

C、搞好课外体育活动

D、抓好学校后勤工作

4、体育教师的能力包括

()()

A、教学能力

B、训练能力

C、交际能力

D、休闲娱乐能力

5、体育教师在职培训的方式一般是

()()

A、自修

B、脱产深造

C、函授

D、

出国培训

6、体育教师的主要职业技能包括

()()

A、社会交往技能

B、教学设计技能

C、

动作示范能力

D、专业训练能力

四、多项选择(每小题下设3-7个答案,将其中正确

答案的标号填到提干后面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选错、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体育教师的职业技能包括

()()()()()

A、社会交往技能

B、教学设计技能

C、

动作示范能力

D、专业训练技能

E、课余体育训练能力

2、体育教师的职业特性有

()()()()()

A、广泛性

B、复杂性

C、抽象性

D、

具体性E、创造性

3、体育教师的职责有

()()()()()

A、搞好专业训练

B、上好体育课

C、抓好

学校后勤工作

D、搞好课外体育活动

E、培养体育骨干

4、体育教师的在职培训的方式有

()()()()()

A、自修

B、脱产深造

C、出国培训

D、函授

E、短期培训

5、体育教师的作用有

()()()()()

A、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B、传播和创造

体育文化C、体现社会主业精神文明D、培养优秀运动员E、培养各类体育人才

五、判断题:每小题1分

1、“——九儒,十丐”之说产生于元代

()

2、体育教师的重要职责是搞好专业训练

()

3、体育教师的工作具有抽象性和具体性

()

4、体育教师的首要任务是上好体育课

()

5、口令是体育教师的特殊语言

()

6

六、简答题:每小题5分

1、体育教师有哪些作用

2、体育教师的职业特性有哪些

3、体育教师应具有哪些职责

4、体育教师应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5、体育教师的全面能力包括哪些内容

6、体育教师在职培训和提高的方式有几种

7、体育教师的职业技能有那些

七、论述题:每小题8-10分

1、怎样理解体育教师的作用

2、怎样才能做一个合格的体育教师

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

1、传播者、创造者

2、广泛性,复杂性,示范性,创造性,艺术性,感染

性,个体性,集体性

3、教学能力,教育能力,,训练能力,科学研究能力,

其他方面的能力

4、自学,教研活动,学术研究,短期培训,函授

二、单项选择

1、C

2、D

3、C

4、C

5、D

三、双项选择

1、AC

2、AB

3、AC

4、AB

5、AC

6、BC

四、多项选择

1、BCE

2、ABE

3、BDE

4、ADE

5、BCE

五、判断题

1、/

2、X

3、X

4、/

5、/

六、简答题

1、体育教师的作用:

1)是体育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和创作者

2)是现代化建设人才的精心培育者

3)是社会精神文明的忠诚体现者

4)是培养年轻一代具有锻炼身体习惯的启蒙者和倡导者

2、体育教师的职业特性有:

1)工作对象的广泛性和复杂性

2)工作的示范性和创造性

3)工作的艺术性和感染性

4)工作方式的个体性和集体性

3、体育教师的职责有:

1)上好体育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搞好课外体育活动

3)做好教学、训练的后勤工作

4)加强体育宣传、培养体育骨干

4、体育教师应具备的条件

1)高度的政治觉悟、高尚的道德品质

2)良好的专业理论和技术

3)广博的知识

4)全面的能力

5)健美的体魄

6、体育教师的全面能力包括

1)教学能力

2)教育能力

3)训练能力

4)科学研究能力

5)其他方面的能力,如社交活动能力等

7、体育教师在职培训和提高的方式有

1)在职自学

2)开展教研活动

3)学术研究活动

4)短期培训

5)函授

7、体育教师的职业技能有

1)教学设计技能

2)课堂组织和运用口令的能力

3)语言表达和动作示范的能力

4)课外体育组织能力

5)组织竞赛与裁判能力

6)课余体育训练的能力

七、论述题

1、可从体育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方面——

体育文化的传播和创造者,现代化社会主

义创造发展人才的培育者的角度论述;也

可以从体育教师在学校全面发展教育中

体育的地位、作用和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

工作的直接组织指导者,体育教师的工作

质量直接影响学校培育人的质量以至国

民体制的强弱的大事等方面论述

2、可以从做一个合格的体育教师所必须具

备的起码的政治思想品德和体育教育的

专业素质等方面加以论述。如能结合个人

学习实际+2分

第二章体

7

8

本原理 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

1、 体育教学

2、 学校教学目标

3、 体育教学过程

4、 体育教学规律

5、 体育教学原则

6、 身心全面发展原则

7、 自觉积极性原则

8、 直观性原则

9、 合理安排负荷原则 10、 系统性原则 11、 区别对待原则 12、 巩固提高原则 13、 运动负荷 14、 生理负荷 15、 心理负荷 16、

负荷量

17、 负荷强度

二、填空(每空0、5-1分)

1、 制定体育教学目标的依据是()()()

2、 体育教学过程作为一种系统运行工程,是师生共同

参与的,通过()()()()()()等环节组成的 3、 体育教学过程是由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的结合体,包括()()()和()四大要素构成,在教学过程

中,()和()是教学的动力,()是教学的主体和客体相互联系的中介和教学的客体获得知识的源泉,而()则是体育教学的物质保证

4、 体育教学内容可分为()教材和()教材。()教

材主要是写在教学大纲上,教师在教学中组织学生

学习,掌握的内容。()教材主要指在教学中对学生产生影响,但又未写在教学大纲中那些因素 5、 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有其普通的教学规律,如()

规律、()规律、()规律、等。此外,体育教学还有其自身特殊的教学规律,主要表现在()规律、()规律、()规律和()规律上 6、 体育教学原则一般包括:()()()()()()和()

三、单项选择(每小题下面设四个答案,其中有一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到题干后面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填错不倒扣分)。10-15题以上。 1、体育教育活动为主的方式是 ()

A 、体力实践活动

B 、智力实践活动

C 、体力活

动和思维过程 D 、情绪活动 2、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较其他学科 () A 、单一的B 、多样的C 、没有差异D 、有差异,

但不大

3、全面完成体育教学目标的入手点是 ()

A 提高学生的体育认识能力和养成良好的锻练习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B 、 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质的培养

C 、 传授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

本技能

D 、 在广泛学习、掌握运动技能的基础上、提高部分有运动才能的学生的运动 技术水平 4、体育教学的三项目标在教学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全面完成。

A 、 必须

B 、不一定

C 、一定 不能

D 、有所侧

重地 5、 体育教学过程在时间上是具有向前进行的阶段性

和层次性的特点,主要是指()。

A 、 一个较长的教学过程是有一些较短的和更短

的教学 过程所组成的,长阶段是短阶段的连

接和延续

B 、 体育教学过程以课堂教学形式为中心,包括课内、课外和作息制度中体育的全部形式

C 、 一堂体育课是体育教学过程的最基本阶段,一

个专题单元可以说是最长的教学过程 D 、 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和大学阶段

是体育教学过程的第一层次,一个专题单元是教学 过程的最后一个也是最基本的层次。

6、 体育教学中,教与学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其中,学

生是 ()

A-教的主体,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和管理作用 B-教的主体,在教学中被教师引导接受有关体育的知识、技术和技能

C 、学的客体,在教学中可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的接受教师的教育

D 、学的主体,在教学中可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

性积极的接受教师的教育

7、 在动作技能的粗略掌握阶段,其生理特点和表现为

()

A 、 大脑皮层兴奋过程高度集中,内抑制相当牢

固、精确。表现在能很准确、熟练、省力、轻

快的完成动作,并能灵活自如的运用 B 、 大脑皮层兴奋过程扩散,处于泛化阶段,内抑制不够。表现出做动作很吃力,紧张不协调,缺乏控制力,并伴随着一些多余的动作 C 、 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过程逐渐集中,内抑制逐

渐发展巩固,并初步建立起动力定型,能精确

的分析与完成动作。表现在逐步消除了动作的

牵强、紧张现象和多余与错误动作,动作变的

准确、协调和轻松起来、但仍不够熟练,不能

运用自如

D、大脑皮层兴奋过程扩散,处于泛化阶段,内

抑制不够。表现在逐步消除了动作的牵强、紧

张现象和多余与错误动作,动作变的准确和轻

松起来、但仍不够熟练,不能运用自如

8、学生的年龄特征不同,机能活动能力的特点也不相

同。少年儿童的机能活动能力一般()A、上升时间长而慢,最高阶段时间延续较短,承担急剧变化的负荷能力较高

B、上升时间短而快,最高阶段时间延续较短,承担急剧变化的负荷能力较低

C、上升时间长而慢,最高阶段时间延续较长,承担急剧变化的负荷能力较高

E、上升时间短而快,最高阶段时间延续较短,承

担急剧变化的负荷能力较高

9、在体育教学中为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在贯彻适量

运动负荷原则时,必须遵循人体机能适应性变化

规律,把下次课的运动负荷安排在上次课后的

()

A、复原阶段B-超量恢复阶段C、相对恢复阶段

D、工作阶段

10、自觉积极性原则的理论依据是

()

A、辨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规律

B、青少年儿童

的年龄

C、体育教学中生理和心理负荷变化的规律

D、

教与学双边活动过程的教学规律

11、直观性原则的理论依据是

()

A、辨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规律

B、条件反射形成原理

C、体育教学中生理和心理负荷变化的规律

D、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

12、巩固提高原则的理论依据是

()

A、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

B、运动条件反射建立和消退原理

C、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

D、辨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规律

13、体育教学中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关系是

()

A、反比例关系

B、正比例关系

C、上抛物线关系

D、不存在的

三、双项选择题(每小题下面设四个答案,其中的有两个答案是正确的,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到题干后面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答错一个扣0。5分)

1、体育教学目标的特征是

()()

A、必须详细说明目标的内容

B、不需要详细说

明目标的内容

C、应当用特定的术语描述教学后所要达到的结果

和规格

D、不需要用特定的术语描述教学后所要达到的结

果和规格

2、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起

()()

A、主导作用

B、管理作用

C、信息载体

D、

物质保障作用

3、体育教学中传播媒介主要指

()()

A、体育教材

B、教学环境条件

C、教学方法

和手段D、教师和学生的人际关系

4、体育教学的负荷包括

()()

A、生理负荷

B、心理负荷

C、内部负荷

D、

外部负荷

5、体育教学中各种各样的练习是由()()构成的

A、负荷

B、休息

C、负荷量

D、负荷

强度

6、体育教学中负荷的基本构成要素是

()()

A、负荷量

B、负荷强度

C、内部负荷

D、

生理负荷

7、休息的形式有两种

()()

A、积极休息

B、消极性休息

C、普通性休息

D、硬性规定休息8、身心全面发展

原则的理论依据是

()()

A、辨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规律

B、人体是在大脑

皮层调节下的统一的有机体

C、体育教学中生理和心理负荷变化的规律

D、

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9、系统性原则的理论依据是

()()

A、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

B、条件

反射形成原理

C、握体育卫生知识、技能、技术的要求

D、辨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规律

10、区别对待原则的理论依据是

()()

A、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

B、条件反射形成原理

C、掌握体育卫生知识、技术、技能的要求

D、学

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

四、多项选择(每小题下设5-7个答案,将其中正确

的答案的标号填到提干后面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选错、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9

1、体育教学的特点是

()()()()()()()

A、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

B、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C、教育的基本途径

D、活动方式以体力实践活动为主

E、多种组织形式相互配合

F、促进学生身心共同发展

G、具有确定目标、激发动机、理解内容、

进行操作、反馈调节、评价结果等环节2、制定体育教学目标的依据是

()()()()()()

A、学校体育目标和体育教学大纲

B、国家的政治、经济、政策

C、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D、各地区和单位的实际条件和可能

E、某一阶段学校教学的目标

F、国家的体育政策

3、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是

()()()()()()

A、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技术技能

B、增强学生体质

C、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品质

D、培养对体育的兴趣,养成锻炼身体的习

惯,培养锻炼身体的能力

E、发展学生个性锻炼意志

F、培养学生文明行为陶冶学生美的情操

4、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主体作用可概括为

()()()()()

A、主导作用

B、自我完成的作用

C、完成认识活动的能动作用

D、制约作用

E、评价反馈作用

5、体育教学过程的特殊规律有

()()()()()()()

A、认识事物的规律

B、社会制约性规律

C、教育、教养和发展的统一规律

D、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

E、人体生理和心理活动变化规律

F、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G、人体技能适应性变化规律

6、身心全面发展原则要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意味着()()()()()

A、课的准备部分要活动全身各部分的肌

肉、关节、韧带等

B、课的准备部分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提

高学生的注意力

C、课的基本部分的教材既应有上肢为主的

教材,也应有下肢为主的教材

D、课的基本部分的教材主要以发展一种素

质,锻炼一个部位为主

E、课的结束部分应使身心得到全面的放松

7、通常在教学中应要求教师扩大直观的效果,是指()

()()()()

A、主要通过学生的视觉、听觉感知动作的

形象就可以了

B、主要通过学生的触觉和肌肉的本身感觉

来感知完成动作时的肌肉用力的程度、方

法及时间与空间的关系就可以了

C、除通过学生的视觉、听觉感知动作的形象

外,还要通过学生的触觉和肌肉的本体感

觉来感知完成的动作的肌肉用力的程度、

方法及时间与空间的关系。

D、以通过学生的视觉、听觉感知动作的形

象为主,通过学生的触觉和肌肉的本体感

觉来感知完成动作时的肌肉用力的程度、

方法及时间与空间的关系为辅。

E、以通过学生的触觉和肌肉的本体感觉来

感知完成动作时的肌肉用力的程度、方法

及时间与空间的关系为主,通过学生视

觉、听觉感知动作的形象为辅。

8、生理负荷的量和强度的变化形式主要有

()()()()()

A、负荷量先增加,待适应后再增加强度

B、负荷强度先增加,待适应后再增加量

C、负荷量和强度同时增加,待适应后再同时

增加量和强度

D、负荷强度增加时,负荷量应适当降低,

待适应后再增加负荷强度,同时降低负荷

E、负荷量增加时,负荷强度应适当降低,待

适应后再增加负荷量,同时降低负荷强度

9、贯彻区别对待原则的基本要求有

()()()()()

A、深入了解学生的一般情况和个体特点

B、面向全体,兼顾两头

C、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D、从客观条件的实际出发

E、采用提问、测验、竞赛等多种形式

10、贯彻系统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

A、正确确定教学目标、内容、指标和要求

B、切实搞好小、中、大学各阶段教学的对口衔接

C、坚持体育教学的连贯性,科学的安排运动负荷

D、深入了解学生的一般情况和个体特点

E、从客观条件的实际出发

10

五、判断题(每小题1分)

1、体育教学是一个教、学、练合一的个过程,并以练为主,在教中练,在练中学,通过反复练习实践,达到理解教材的技术结构,掌握技能和反展体能的目的()

2、体育教学应从提高学生的体育认识能力和养成良好的锻练习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作为入手点,把传授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技术、技能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将思想教育和培养能力贯穿在体育教学的全过程中。()

3、一个具体动作、一节课、一个专题单元的教学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一学期、一学年的教学则不能被看作是完整的教学过程

()

4、教师在教学中起绝对的领导作用,所以只要教师引导和管理得好,可以不用考虑学生的需要

()

5、体育教师的教态,课堂纪律要求及教学情景的设置虽然都是知识、文化、道德信息的载体,但他们都没有写在教学大纲上,所以他们都不是教材

()

6、在动作技能掌握的各个阶段没有必要对出现的每一个大、小错误进行即时反馈,因为太耽误时间

()

7、身体训练水平越高的学生,机能活动能力上升的时间就越短,保持较高阶段的时间可以延长,承担大强度和急剧变化的负荷的能力也会提高

()

8、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要多看、多练,不必要像文化课一样思考动作的技术要领,辨别正确动作和错误动作的界限

()

六、简答题(每小题5分)

1、简述体育教学的特点

2、简答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作用的具体内容

3、简答体育教学过程的一般调控原理

4、简答动作技能粗略掌握阶段的特点、表现

及主要任务

5、简答动作技能改进与提高阶段的特点,表

现及主要任务

6、简答动作技能巩固与运用自如阶段的特

点、表现及主要任务

7、如何贯彻身心全面发展原则

8、如何贯彻直观性原则

9、简答用动负荷的构成因素及相互关系

10、如何贯彻巩固与提高原则

七、论述题(每小题8-15分)

1、试述我国的体育教学目标及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

(12分)

2、如何理解体育教学中自觉积极性原则(15分)

3、试述如何贯彻合理安排负荷原则(15分)

试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体育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

下,积极主动的学习与掌握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

识和技本技术、技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发展

运动能力,培养思想品德的一种教育过程。

2、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目标是学校体育的下位目

标之一。它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体育教学

中师生应达到的结果和标准。

3、体育教学过程:是体育教学实施、运行的时空连续

过程。

4、体育教学规律:是体育教学过程内部各种教学现象

所存在的本质联系。

5、体育教学原则:是长期体育教学时间经验的总结和

概括,是体育教学规律的反映,是指导体育教学过

程的基本准则。

6、身心全面发展原则: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材

内容的选择和安排应全面多样,使学生身体的各个

部位,器官、系统的机能,各种身体素质,心理素

质和基本活动能力都得到全面的发展。

7、自觉积极性原则: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以教师

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

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把认

真完成学习任务,变成自觉的行动。

8、直观性原则: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

各种直观方式,发挥学生各种感觉器官的作用,启

发学生积极思维,认真参加练习,使其掌握体育卫

生知识,技术和技能,并培养其观察和思维能力。

9、合理安排负荷原则:是指在体育教学中要使学生承

担适当的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并使负荷与休息合

理交替,以促使学生身心全面协调的发展

10、系统性原则:是指整个体育教学过程是连续

的,各个阶段的目标、内容、指标和要求是层层衔

接的,是在一个总目标的指导下进行的。

11、区别对待原则:是指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既

要面向全体同学,提出统一要求;又要根据不同班

级和学生的个别差异,区别对待,把集体教学和个

别指导结合起来,使每个学生的才能和特长都能得

到充分的发挥。

12、巩固提高原则: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使

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技术,不

断地发展体能,增强体质,并逐步有所提高。

13、运动负荷:完成身体练习时所引起的机体功

能活性的刺激程度。

14、生理负荷:完成身体练习时对有机体的生理

功能器官、系统的刺激程度。

11

15、心理负荷:完成身体练习时对有机体的心理

过程的刺激程度。

16、负荷量:指的是身体练习对有机体刺激的数

量特征。

17、负荷强度:完成练习对有机体的刺激深度。二填空

1、1)学校体育目标和体育教学大纲2)学生的身心

发展的特点和规律;3)各地区、各部门和单位的实际条件和可能

2、1)确定目标;2)激发动机3)理解内容4)进行

操作5)反馈调节6)评价结果

3、1)教师2)学生3)教材4)传播媒介5)教师

6)学生7)教材8)传播媒介

4、1)显露性教材2)隐性教材3)显露性教材4)

隐性教材

5、1)认识事物规律2)社会制约性规律3)教育、

教养和发展规律同一规律4)学生身心发展规律5)动作技能形成规律6)人体生理和心理活动变化规律7)人体机能适应性变化规律

6、1)身心全面发展规律2)自觉积极性原则3)直

观性原则40合理安排负荷原则5)系统性原则

6)区别对待原则7)巩固提高原则

三、单项选择

1、A

2、B

3、A

4、D

5、A

6、D

7、

B 8、B 9、B 10、D 11、A 12、B 13、A

四、双项选择

1、AB

2、AB

3、BC

4、CD

5、AB

6、AB

7、AB

8、BD

9、BC 10、AD

五、多项选择

1、DEF

2、ACD

3、ABCDEF

4、BCDE

5、DEFG

6、ABCE

7、D

8、ABCDE

9、ABD 10、ABC

六、判断

1、/

2、X

3、X

4、X

5、X

6、X

7、/

8、X

七、简答

1、体育教学具有以下特点

1)体育教学活动方式以体力实践活动为主;体育教学是一个教、学、练合一的过程,以练为主,

通过对精选的教学内容进行反复练习实践,达

到理解教材的技术结构,掌握技能和发展体能

的目的,在这一活动过程中体力活动和思维过

程是紧密结合的。

2)体育教学是多种组织形式相互配合的教学活动;体育教学的实践课是在室外进行的,由于

活动范围大,受场地、器材数量和布置位置的

限制,加之教学对象的年龄、性别、身体发育

水平和体育基础的差异,所以学生的互动性远

远大于室内课。因此,需要教师课前认真计划

和准备,并要求课中有较高水平的教学组织能

3)体育教学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活动;在体育教学中,学生通过多次反复练习,不但形

成了一定的运动技能,而且在练习中也承受了

一定的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从而对促进身体

发展,增强体质有着积极作用。

2、答:学生在教学中起主体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4

个方面

1)自我完成作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锻炼身体,虽有教师的指引和启迪,但必须亲自参加整个教学过程,不可由他人代替

2)完成认识活动的能动作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认识客体和参与锻炼身体的实践,虽有教师、教材和学校的各种安排,但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教育、而是主动、创造性的学习,能动的发展自己

3)制约的作用。所谓制约作用是指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校教育管理,都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否

充分发挥为出发点,又以其为检验主导作用和

管理水平的主要标志。

4)评价反馈作用。所谓评价反馈作用,是指学校的各种教育措施能否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

充分的发挥。

3、答:体育教学过程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

一种有序的动态控制和反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体育教师首先把有关教学内容,通过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手段

、传授给学生,经学生接受、“内化”后产生效果。这时,教师还应该分析学生对教材的掌握情况,及时有针对性地调整下一步教学计划,并采取最适宜、最有效的手段和方法。这种调控过程见下图。

4、答:这个阶段特殊性大脑皮层兴奋过程扩散,处于

繁华阶段,内抑制不够。表现出做动作很吃力,紧

张不协调,缺乏控制力,并伴随着一些多余的动作。

所以,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

动作表象和完整的动作概念。教师要正确的采用

分解法或完整法,在重复练习中,要加强帮助和保

护,逐渐形成正确的肌肉感觉,要充分应用直观教

学,引导学生积极的思维,把讲解、示范和练习有

机的结合并交替进行。

5、答: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大脑皮层兴奋过程扩散,处

于泛化阶段,内抑制不够。表现在逐步消除了动作

的牵强、紧张现象和多余与错误动作,动作变的准

确、协调和轻松起来、但仍不够熟练,不能运用自

如。这个教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积极地引导学生加

深理解动作结构的内在练习,注意改进动作细节,

不断提高动作质量,建立动作的动力定型。教师要

引导学生在反复练习中积极的思维,采用比较、分

析的方法,进一步掌握动作的细节,尤其要注意学

12

生个体见的差异,进行区别对待。在保证动作质量的前提下,适当加大负荷量和强度,以改进和提高动作技术。

6、答: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大脑皮层兴奋过程高度

集中,内抑制相当牢固、精确。表现在能很准确、熟练、省力、轻快的完成动作,并能灵活自如的

运用。但如果长时间的中断练习,已形成的动力

定型就回消退,因此,这个阶段的教学任务是巩

固和发展已形成的动力定型,并能在各种变化条

件下,灵活自如的应用

7、答:(1)全面贯彻教学大纲提出的目标和要求。制

定全年的教学工作计划和教学进度时,应注意各类教材和考核项目的合理搭配,保证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2)身心全面发展原则是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全过

程。从课的准备开始,就应该考虑采用的练习内

容应以全面锻炼身体的各部位,器官、系统。

(3)克服单纯从兴趣出发。不能学生喜欢什么,教师就教什么,练什么。这种迁就学生兴趣的作

法,会给学生的身体带来片面的发展。

8、答:(1)综合运用学生身体的各种感觉器官,感知

体育教材,扩大直观的效果。在体育教学中除通过学生的视觉、听觉感知动作的形象外,还要通过学生的触觉和肌肉的本体感觉来感知完成动作时

的肌肉用力程度、方法及时间与空间的关系,以扩大直观教学的效果。

(2)充分发挥教师本身对学生的直观作用。教师自身的一切活动,都是模仿能力很强的中小学生观察的目标。因此要求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体育理论素养和运动技术水平,重视动作技术示范的正确性和规格性。

(3)充分运用多种直观教具和手段。充分运用的目的是弥补或扩大学生对动作的感知。

(4)善于引导学生观察和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能力。通过比较、分析等思维的方式,可以使学生明确动作的技术关键,辨别正确的动作和错误动作,学过的动作和正在学习的动作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避免一般化的观察和单纯机械的模仿。

9、答:运动负荷是由负荷量和负荷强度两个因素构成。符合量是指完成身体练习时对有机体刺激的数量特征,其指标可以用时间、次(组)数、总距离、总重量来衡量。负荷强度是指完成身体练习时对有机体刺激的深度,可以用密度、速度、高度、远度、负重量难度等指标来衡量。

负荷量和负荷强度是运动负荷中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有一定的强度就有一定的量;反之,有一定量的练习就有一定的强度。有机体能承担较大的强度,就能承担较小强度的较大量;同样,有

机体能承担较大繁荣量,就能承担较小量的较大强度。

量的增加能为强度的提高打下基础,强度的提高又可为量的增加创造有利的条件。两者相铺相成,相互促进,不断提高,从而形成运动负荷逐步增加的趋势。

10、答:

1)反复练习。反复练习是巩固提高原则

的基本要求。每次课都应使学生有足

够的练习时间和重复次数,反复练习

不是机械的重复,而是在原有的基础

上逐步提高要求,不断消除动作的缺

点和错误激发学生反复练习的积极

性。

2)采用体温、测验、竞赛等多种方式。

运用这些手段时,要根据课的目标和

要求进行。提问要有启发性。

3)改变练习条件。改变练习条件包括场

地、器材及动作结构、环境条件等

4)课内外结合。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基础

上,可以布置一定的课外体育作业和

家庭作业。

5)培养进取动机

八、论述

1、答:我国体育教学的目标是:通过体育教育使学生

掌握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体育教学的各项目标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统一整体。在体育教学中,应知识技术技能的传授为主要任务,这是由体育教学过程的特点和功能决定的,是完成体育教学其他任务的基础。只有以传授知识技能为基础,以掌握科学锻炼方法、知识为指导,才能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探索、自我联系与发现,在大量的身体练习中去加深对知识、原理、技术的理解与感受,不断培养其独立自我锻炼的能力、自我设计与评价的能力、自主学习与调空的能力、组织比赛与裁判的能力、相互保护与帮助的能力,以及对技术的练习、独立串联、运用、编排与创新的能力等。通过培养体育能力使学生今后乃至终生在各种生活工作条件下去自觉坚持身体锻炼,实现终身体育的长远目标。

反过来,通过培养体育能力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学习体育,促进进一步学习体育知识技能的积极性和效果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因为要掌握技术、技能必须要进行大量的身体练习,因此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这对学生的生理机能、运动素质、技能活动能力都是较好的刺激和锻炼,对增强学生体质、锻炼学生的身体有较好的作用。当学生的体质因此而增强后,再学习新的、难度大的知识技术,就会减低学习新技术、技能的难度,有利于知识技术的任务完成。另外,由于体育教学内容具有娱乐性、教育性、美育性的特点,

13

及教学环境的开发度和自由度大的特点使得学生在掌握体育的知识技术的过程中,他们的心里过程与个性品质、思想品德与作风等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与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和思想品质有利于学生学习掌握知识技术的效果和积极性,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增强体质、锻炼身体的积极性。

总之,体育教学的目标应在教学中全面加以贯彻。应该从传授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入手,把提高学生的体育认识能力和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将思想品德教育和培养能力贯穿在体育教学的全过程中。根据需要,在教学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在完成体育教学目标时,可有所侧重。

2、答:体育教学中的自觉积极性原则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把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变成自觉的行动。

自觉积极性原则的理论依据是由教师的教和学

生的学双边活动过程的教学规律决定的。师生关系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一对基本矛盾,矛盾的主导方面是教师。因为教师是教育者,他们掌握比较丰富的体育知识、技术和经验,对教学的过程起着调节和控制的作用。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是知识、技术的接受者,是学习的主体。但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是自发的,取决于教师的诱导和控制。所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自觉积极性必须结合起来,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条件。

贯彻自觉积极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1)在教学的全过程,教师要通过启发教育等手段,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动机是一切行为的前提,是推动学生学习、锻炼的心理依据。只有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为人师表,教书与人,既要严格要求学生,又要满怀热情的关心与信任学生,使师生关系融洽和谐,感情息息相通。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学生能动的参加到体育教学活动中去。

3)通过教学的内容、手段、方法引起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引起学生对教学的兴趣是提高自觉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条件。千篇一律、枯燥乏味的练习内容、手段和方法,会使学生丧失对学习的兴趣,从而在教学中处于被动地位。而要引起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体育教学的组织,学习的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运用是否具有吸引力。因此,教师应紧密围绕教学的任务和要求,以能达到同一目的的不同组织、内容、方法、手段,把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4)使学生了解完成教学的具体任务和要求。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懂得为什么这样要求?目的何在?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的完成这些具体认为,努力

按照要求去做。

5)教师确定教学目标,选择训练内容,采用训练手段和方法,以及安排运动负荷要符合学生现有的水平

在上述方面过难或过易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他们的自信心,影响他们的自觉积极性。因为,学生自觉和积极的程度,取决又他们掌握和达到这些方面要求的难易程度和能力。要求过高或过难,虽经努力也很难达到或完成,会挫伤积极性;要求过低或过易,完成的不费力气,也同样调动不起积极性。一旦学生达到和完成教师布置的各方面要求后,应立即提出新的进一步的要求,以使学生不断努力,向另一个新的高度挺进,从而始终保持学习的强烈愿望和进去心。

6)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成绩检查和考核,培养学生进行自我分析和评价的能力和习惯。学习的成绩是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取得的,只有当学生充分了解到他们的学习成果时,才能进一步把他们的自觉积极性调动起来。而当学生对学习的成果和问题进行自我分析和评价的养成和能力提高以后,就能主动的、创造性的参加学习,独立思考,独立解决教学任务,从而促使自觉积极性提高。

4、答:合理安排负荷原则是指在体育教学中要使学生

承担适当地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并使负荷与休息

合理交替,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协调地发展。

合理安排负荷原则的理论依据是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生理和心理的变化的规律。从生理负荷变化的规律来看,人体功能的改善和提高,必须在适宜的生理负荷的刺激下才能实现。因此,在一定的限度内,生理负荷越大,超量恢复的效果也越好,适宜的程度也越大。如果生理负荷过大超过了一定的限度,生理机能就会受到损害;而生理负荷过小,对生理机能的发展也不会产生良好的作用。

从心理负荷变化的规律来看,“注意”、“情绪”、“意志”三项指标在一节课的不同时区多有一个高峰值,如果分别在他们的峰值区内完成不同的任务,将有利于获得理想的效果。

贯彻合理安排负荷原则的基本要求:

(1)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特点、教材性质等合理的安排课的生理负荷

新授课和复习课在安排生理负荷时应有不同的要求,。学生的性别、年龄、健康状况不同,安排生理负荷时应区别对待。不同性质的教材,应考虑它们对身体机能的不同作用和影响,作出科学的安排。此外,学生的生活制度、营养条件和其他体力活动的负担,所在地区的气候因素及作场所的环境条件等,都是安排生理负荷时予考虑的。

(2)正确处理生理负荷的量和强度的关系

在体育教学中通常是先增加负荷量,待适宜后,再增加强度。量和强度增加到一定程度量再增加时,强

14

度宜适当下降。强度再增加时,量要适当减少。这样,量和强度交替增加和下降,密切配合,才能使学生承担负荷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3)正确处理负荷的表面数据和内部数据的关系

表面数据是指动作的练习量和强度。内部数据是指负荷的量和强度所引起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表面数据和内部数据在通常情况下是一致的,但因学生的体质强弱和身体训练水平的不同,一定负荷的表面数据作用于不同的学生,可产生不同内部数据,因此在分析符合时,应把表面数据和内部数据结合起来,加以判断和分析。

(4)掌握好负荷和恢复的关系

科学的安排好负荷和休息,以使学生有一定的时间借以消除负荷后的疲劳,并使他们的工作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5)安排好心理负荷

安排好心理负荷使既要与教学进程想联系,又要使之与生理负荷相配合,使学生的心理负荷高低起伏、节奏鲜明的变化,与学生的生理负荷一起达到相互调节、相互补充的效率。

(6)做好课中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的监测调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随时采用观察法和测量法。了解学生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的大小。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调控,以确保在适宜的生理负荷和欢跃愉快的氛围中实现课的预期教学目标。

第五章体育教学

内容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

1、体育教学内容

2、体育教学大纲

3、运动动作

4、动作技术

5、技术基础

6、技术细节

7、身体姿势

8、开始姿势

9、结束姿势10、动作的轨迹11、轨迹的方向12、轨迹的幅度和距离13、动作的频率14、动作的速度15、动作的力量16、人体的内力17、人体的外力18、动作的节奏19、教材纲要体系20、教材比重

二、填空:每空0.5-1分

1、运动动作的技术也称()或()。

2、从一个完整的动作技术的组合上分析它包括()和()。

3、运动动作的要素包括:身体姿势、()、动作时间、()、()和()等。

4、一个完整动作技术的练习过程,从开始到结束,可分成()、练习过程中的姿势和()。

5、动作的轨迹包括轨迹的形式、()和()三个方面。

6、弧线运动有方向、()()三个基本因素。

7、任何动作的完成都要有相应的力量,是人体()和

()相互影响作用的结果,而()起决定作用。

8、人体的内力主要包括()和()

9、人体的外力包括人体的()()()及外界环境的()

10、身体姿势和动作轨迹反映了动作的()特征

11、动作的时间的频率反映了动作的()特征。

12、动作的速度反映了动作的空间()和()特

征。

13、动作的时间、空间和时间特征。可统属于动

作的()特征。

14、动作的力量要素表现了()学特征。

15、动作的节奏是动作的()、()相互配合的集

中表现,是运动动作的()特征。

16、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是有说明、()和()

三部分组成。

17、体育教材如按人体基本活动能力分类,可把

教材分为走,()、()、()、()()、平衡等。

18、在小学把走、()()()()()平衡等最基本

的身体自然活动归为一类,统称()

19、体育教材如按身体素质分类,可把教材分为

速度、()()()等类。

20、教材排列的方式主要有()、()和()三种。

21、直线运动的特点是方向()。而曲线运动的特

点是方向()。

四、单项选择(每小题下设4个答案,其中有1个是

正确的,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到提干后面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填错不倒扣分)

1、动作的节奏表现了动作的

()

A、时间特征

B、空间特征

C、力量特

征D、综合特征

2、动作的速度表现了动作的

()

A、时间特征

B、空间特征

C、时间空

间特征D、综合特征

3、身体姿势和运动轨迹表现了动作的

()

A、时间特征

B、空间特征

C、力量特

征D、综合特征

4、衡量中小学体育教材的科学性,最主要的是看其是

否能够()

A、反映运动技术的最新科学成就

B、提高运动

成绩

C、发展身体,增强体质

D、体现民族性特点

5、根据体育教学目标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小学体育

教材可采用()

A、以基本活动能力为主的分类方法

B、以身体

素质为主的分类方法

C、以运动项目为主的分类方法

D、以身体素质

为主兼顾运动项目的分类方法

15

6、根据学科教学目标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初中体育教材可采用()

A、以基本活动能力为主的分类方法

B、以身体素质为主的分类方法

C、以运动项目为主的分类方法

D、以身体素质为主兼顾运动项目的分类方法

7、根据学科教学目标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高中体育教材可采用()

A、以基本活动能力为主的分类方法

B、以身体素质为主的分类方法

C、以运动项目为主的分类方法

D、以身体素质为主兼顾运动项目的分类方法

8、任何动作的完成都要有相应的力量,而起决定作用的是()

A、人体的外力

B、支撑反作用力

C、摩擦力

D、人体的内力

五、双项选择(每小题下设4个答案,其中有两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到提干后面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答错1个口0、5分)

1、动作速度可分为

()()

A、匀速度

B、平均速度

C、变速度

D、即时速度

2、动作的速度反映了动作的

()()

A、空间特征

B、力量特征

C、时间特征

D、综合特征

3、反映动作空间特征的动作要素有

()()

A、动作的频率

B、身体姿势

C、动作轨迹

D、动作的节奏

4、反映动作时间特征的动作要素有

()()

A、动作的频率

B、身体姿势

C、动作轨迹

D、动作的时间

5、体育教学大纲教材内容的排列除直线排列外,还有()()

A、连续排列

B、螺旋排列

C、间隔排列

D、混合排列

6、从一个完整动作技术的组合上分析,它包括

()()

A、技术基础

B、技术环节

C、技术关键

D、技术细节

五、多项选择(每小题下设3-7个答案,将其中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到提干后面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选错、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运动动作的要素包括

()()()()()()()

A、动作的轨迹

B、动作的时间

C、动作的速度

D、动作的频率

E、动作的力量

F、动作的节奏

G、身体姿势

2、弧线的基本因素有

()()()()()

A、距离

B、长度

C、方向

D、轨迹

E、形

3、在动作过程中,外界作用于人体的力包括

()()()()()()

A、人体的重力

B、肌肉的拉力

C、支撑反作用

力D、摩擦力

E、外界环境的阻力

F、组织器官的阻力

4、我国学校体育教学大纲教材内容的排列方式有

()()()()()

A、直线排列

B、螺旋排列

C、间隔排列

D、

混合排列

F、连续排列

5、动作的轨迹包括

()()()()()

A、轨迹的长度

B、动作的形式

C、轨迹的方向

D、轨迹的距离

E、轨迹的幅度

六、简答题:每小题5分

运动动作的要素有哪些?

动作节奏的意义有哪些?

编选体育教材的原则有哪些?

体育教材的主要分类方法有哪几种?初中段可采用哪种分类方法?

简述中学跑、跳、投教材的分布与特点。

七、论述题

1、试剖析途中跑动作技术各动作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12分)

2、试论我国编选中小学体育教材的原则。(15分)

试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体育教学内容:是指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而选用

的体育卫生保健基本知识和各种体育动作

2、体育教学大纲:是根据国家颁布的教学计划中有关

课程设置的规定与要求而制定的体育教学指导性

文件,它以纲要的形式规定教学内容的方向、目标、

教材范围、教材体系安排、教材比重以及教学要求

和考核标准等。

3、运动动作:是指人们为了达到体育目的所采用的体

育动作的总称。它指单个动作,又包括成组动作或

成套动作。

4、动作技术也称运动动作技术或动作技术,通常指合

理有效的完成动作的方法。

5、技术基础:指动作的各个部分按一定顺序、路线和

节奏组成动作技术的整体。

16

6、技术细节:是指标构成技术环节各个部分的具体动

作内容。它不影响技术结构的性质,但可表现出个人技术特点。

7、身体姿势:指身体及身体各个部分在练习过程中所

处的状态,即空间位置。

8、开始姿势:指在做练习基本阶段前,身体及身体各

个部分所处的准备状态。

9、结束姿势:是指标练习结束时,身体及身体的各个

部分所处的状态。

10、动作的轨迹:是指做动作时身体或身体的某

一部分移动的路线。

11、轨迹的方向:是指在练习中身体或身体的某

一部分移动的方向。

12、轨迹的幅度和距离:是指动作范围的大小,

是以长度和角度来衡量的。

13、动作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动作重复的次数。

14、动作的速度:是指身体或身体的某一部分在

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路程。

15、动作的力量:是指完成动作时身体或身体的

某一部分用力的大小,即有关肌肉克服阻力的程

度。

16、人体的内力:是指人体各部分相互作用下产

生于体内部的力,主要包括肌肉的拉力和组织器官的阻力。

17、人体的外力:是指动作过程中,外界作用于

人体的力,包括任意的重力、支撑反作用力、摩擦力及外界环境的阻力。

18、动作的节奏:是指完成动作时,动作的各个

部分按一定的顺序所表现出来的强弱和时间间隔

的关系。

19、教材纲要体系:是指标以教学目标为核心,

遵照教学内容的编选原则,将各种教材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要求组合成统一整体。他反映了各类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规律。

20、教材比重:是指各类教材的教学时数与总学

时数之比。

二、填空:每小题2分

1、1)运动技术2)动作技术

2、1)技术基础2)技术细节

3、1)动作的轨迹2)动作的频率3)动作的速度4)动作的力量5)动作的节奏

4、1)开始姿势2)结束姿势

5、1)轨迹的方向2)轨迹的幅度和距离

6、1)长度2)形状

7、1)人体的内力2)人体的外力3)内力

8、1)肌肉的拉力2)组织器官的阻力

9、1)重力2)支撑反作用力3)摩擦力4)阻力10、空间11、时间12、1)时间2)空间、运动学14、动力15、1)时间2)空间3)综合16、1)大纲本文2)附件17、1)跑2)跳跃3)投掷4)攀爬5)悬垂支撑18、1)跑2)跳跃3)投掷4)攀爬5)滚翻6)基本运动19、1)灵敏2)力量3)耐力20、1)直线排列2)

螺旋排列3)混合排列21、1)不变2)不断变化

三单项选择(四个答案有一个是正确的答案,将正确的填在后面的括号里。每题1分天4错不倒扣分)

1、D

2、C

3、B

4、C

5、A

6、B

7、D

8、D

四-双项选择(有四个答案,有两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的填在后面的括号。每题1分,答错一个扣0.5分)

1、AC、

2、AC,

3、BC,

4、AD,

5、BD,

6、AD

五多项选择每小题下面设3-7个答案,将正确的答案的标号填到后面的括号中,每小题1分多选、错选、少选均不得分)

1、ABCDEFG

2、BCE

3、ACDE

4、ABD

5、ACDE

六简答题:每小题:5分

1、运动动作的要素有:身体姿势,动作的时间,动作

的轨迹,动作的频率,动作的速度,动作的力量,动作的节奏等。

2、动作节奏的意义

1)能使身体各部分和内脏器官之间协调一致,有利于掌握正确的动作形成动力定型

2)一定的节奏能使身体各部分肌肉紧张与放松,工作与休息合理交替,从而使动作协调省力。有助于提高集体练习者的积极性。

3)可以促进集体动作的协调动作和密切配合。

3、编写教材的原则:1)教育性原则2)实用性和趣味

性相结合原则3)符合学生的生理特征原则4)适应学生心理特征5)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6)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原则7)教材内容与《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相结合原则。

4、体育教材的主要分类方法主要有1)按人体基本活

动能力2)按运动项目3)按身体诉诸4)以1)或3)为主兼顾运动项目的分类等,初中阶段可采用以身体素质为主的分类方法。

5、跑、跳跃、投掷是人们最基本的活动能力,也是锻

炼身体、掌握运动技术的基础。它们在教材授课时数中占首位。在跑的教材中,,发展身体素质和跑的能力练习,是进行快速跑和耐久跑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跳跃、投掷教材中发展弹跳力、力量、投掷和跳跃能力的练习,对发展下肢弹跳力,增强上肢和腿部力量都有实效。学校体育教学中的田径教材,既不与竞技运动,也不与人们的自然活动动作完全相同,主要是学习它们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技能,不过分强调专项动作的,是将它作为锻炼身体的手段,完成体育的综合教育目标,进而达到育人的目的。

七、论述题

1、试剖析途中跑动作技术各动作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15分)

从途中跑练习过程中的身体姿势,腿的前摆、后蹬、臂的前后摆动等动作的方向、幅度(距离)、轨迹、时间、力量、频率和节奏2-3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加以剖析。

17

2、试论我国编选中校学体育教材的原则。

可从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材料的编选必须符合教育性、健身性、实用性、趣味性及我国的国情等方面方面论述

六章体育教学法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

1、体育教学方法

2、指导法

3、语言法

4、讲解法

5、直观法

6、动作示范

7、条件诱导

8、完整法

9、分解法10、矫正法11、重复法12、变换法13、持续法14、间歇法

15、游戏法16、比赛法17循环练习法18说服法`19、榜样法20、评比法21、表扬法22、批评法

二、填空题:每空1分

1、构成体育教学方法的因素有三个,即()、()、()。

2、体育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主要通过()、()、()、()

等方法来实现的。

3、体育教师在宣布课的教学目标、内容时,语言要()、

()。

4、体育教学中常用的直观方式有()、()、()、()。

5、示范的位置要根据()、()及()等因素而确定。

6、示范的方向要根据()和()而定。

7、体育教学中的条件诱导有()、()和()等形式。

8、分解法通常可采用()分解和()分解两种方法。

9、重复法的特点是练习条件()并反复练习,每次联

系的间歇时间()严格规定。

10、单一重复练习多用于(),连续重复练习多用

于()。

11、循环练习法的主要特点是能有效的增大()

和()

12、循环练习法的练习方式很多,最基本的有()

循环和()循环两种。

三、单项选择:下列每小题后均设4个答案,其中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在提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填错不倒扣分

1、体育课中的“一句话评价”是一种()的语言法形式。

A、口令和指示

B、口头评定成绩

C、口头汇报

D、讲解

2、用简明扼要的语言直接陈述是()的讲解形式

A、直陈法

B、概要法

C、侧重法

D、联系法

3、为显示动作的左右距离可采用

()

A、背面示范

B、侧面示范

C、镜面示范

D、正面示范

4、体育教学中,为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纠正错误动作可采用()

A、分解法

B、快速示范

C、常速示范

D、对比示范

5、体育教学中,为显示动作的前后距离可采用

()

A、正面示范

B、侧面示范

C、背面示范

D、

镜面示范

6、对方向、路线变化比较复杂的动作,可采用

()

A、正面示范

B、侧面示范

C、背面示范

D、

镜面示范

7、循环练习法的主要特点是

()

A、流水依次进行

B、条件不断变化

C、每站联

系无间歇D、能有效的增大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

8、在体育教学中,安排循环练习时,各站开始采用连

续完成练习的运动符合是学生最大负荷能力的

()

A、1/2

B、1/3

C、1/4

D、2/3

9、间歇训练法的作用是

()

能提高肌肉力量B、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协调能力

C、能提高供氧能力

D、能提高呼吸和心血管系统的机能

10、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优秀行为作出肯定评价

是一种()

A、说服法

B、榜样法

C、表扬法

D、

评比法

11、对于复杂的动作,在新受阶段的教学后采用的讲

解形式是()

A、侧重法

B、分段法

C、对比法

D、联系

四、多项选择:下列每小题后均设5-7个答案,将其

中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到提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选错、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构成体育教学方法的因素有

()()()()()()()

A、练习者

B、教师

C、语言

D、环境

E、

器材设备F、教材G、运动动作

2、下列形式中属于语言法的是

()()()()()()()

A、讲解

B、示范

C、口令指示

D、电视录

象E、口头平定成绩F、口头汇报

G、演示教具

3、下列形式中属于直观法的是

()()()()()()

A、示范

B、自我暗示

C、条件诱导

D、默念

E、

定向和领先F、口令指示

4、重复法的特点是

()()()()()()()

A、条件固定

B、条件变换

C、有间歇

D、

反复练习E、间歇时间无规定

18

F、间歇时间有规定

G、休息方式有规定

5、运动变换练习法时,可变换的条件有

()()()()()()()

A、动作组合

B、运动结构

C、环境

D、场地

E、负荷

F、器材

G、练习者

6、游戏法的主要特点是

()()()()()()()()

A、情节性

B、积极性

C、思想性

D、极限性

E、竞争性

F、创造性

G、娱乐性

H、力量性

7、构成间歇训练法主要要素是

()()()()()()()

A、每次练习的时间

B、每次练习的距离

C、

每次练习的重复次(组)数

D、每次练习的负荷量

E、每次联系的负荷强度

F、每次练习的间歇时间

G、每次联系的休息方式

8、持续法的特点是

()()()()()()()

A、无间歇

B、练习时间长

C、练习强度较小

D、练习量大

E、练习条件固定

F、反复进行练习

G、严格控制休息时间

9、决定体育教师示范的位置的的因素主要手

()()()()()()

A、学生的队形

B、动作结构

C、动作性质

D、安全

E、场地

F、要求学生观察的部位

10、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完整法时对于较复杂的动作,为降低教学难度可采用的做法有()()()()()()()

A、突出教学重点

B、将动作分解

C、简化动作要求

D、助力与阻力

E、利用辅助练习

F、采用诱导性练习

G、借助电视录象

五、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用/和X表示。每小题1分

1、构成体育教法的三个要素是语言、教材和器材设备()

2、体育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教育过程。

()

3、示范的位置要根据动作结构和要求学生观察的部位而定()

4、为显示动作的左右距离可采用镜面示范

()

5、重复法与间歇法的主要区别杂间歇时间和休息方式有无严格的规定()

6、通过摆事实、将道理等说教影响学生言行的方法是说服法。()

7、体育教学中的条件诱导是指定向和领先。

()

8、在体育课中,教师的站位通常要使观察的动作面与

学生的排面成垂直的部位。()

六、简答题:每小题5分

1、简述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及体系结构

2、简述讲解法的概念、形式及要求

3、简述示范罚的概念及要求

4、简述完整法的概念和优缺点

5、简述分解法的概念、形式、优缺点

6、简述体育教学中产生错误动作的原因及纠正方法。

7、简述重复法的特点、作用及适用范围

8、简述间歇法的特点用法要求

9、简述循环练习法的特点及用法要求

10、简述体育教学中榜样法的概念及要求

七、应用题:每小题5分

1、体育教学中如何运用矫正法

2、体育教师应如何站位

3、根据游戏法的特点,谈谈游戏的创编

八、论述题

1、论体育教学方法的构成因素

2、论体育教师学习、掌握体育教学方法的意义和要求

3、论当前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现状及趋向

试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体育教学方法:是指体育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

目标所采用的教学途径和手段。

2、指导法:指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的一种方法

3、语言法:是指教学中运用各种形式的语言指导学生

学习的一种方法。

4、讲解法:是指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用语言向学

生说明教学目标、动作名称、作用、要领、方法、

要求,以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方法。

5、直观法:是指在体育教学中,借助听觉、视觉和肌

肉本体感觉等感觉器官感知动作的一种常用直观

方法

6、动作示范:是指教师(或指定的学生)以具体动作

为范例,指导学生进行学练的一种方法

7、条件诱导:是以某中条件为诱因,与运动动作相联

系,以达到直观目的一种方法

8、完整法:是指从动作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段落,

完整的、连续的进行教学和练习的一种方法。

9、分解法:是把一个完整的动作合理地分成几个部分

(或段落),按部分逐次进行学习,最后达到全部

掌握的一种动作教学方法。

10.矫正法:是指教师针对学生练习中产生错误动作的

原因,有针对性的选择有效的手段,及时矫正错误动作的一种方法。

11.重复法:是指根据练习的需要,在相对固定的条件

下。反复进行练习的一种方法。

19

12.变换法:是指根据练习的需要,在变换的条件下进行练习的方法

13.持续法:是指在相对较长的时间里,用较稳定的强度,不间歇的连续进行练习的方法

14.间歇法:是指在一次(组)练习后,严格控制间歇时间,在机体尚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又进行下一次练习的一种方法

15.游戏法:是在体育教学中以游戏的形式,组织学时进行练习的一种方法。

16.比赛法:在比赛的条件下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的一种方法

17.循环练习法:是指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要求,选择若干练习或动作,分设若干作业点,要求学生在每个作业点上完成规定的练习内容和任务,然后再转到下一个作业点去轮换循环的一种练习方法。18.说服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等说教影响学生言行的一种方法。

19.榜样法;是以英雄事迹、模范行为、先进事例等对学生进行鼓励、教育的一种方法

20.评比法:是利用竞赛、检查、评估等方式对学生在体育课中的思想行为进行比较评价的一种教育方法21.表扬法:是对学生的优良思想行为作出肯定的评价,已达到强化教育效果的一种方法。

22.批评法:是对学生的不良思想行为作出否定评价,用以克服和改正其缺点错误的一种教育方法。

二、填空题

1、语言运动动作器材设备

2、语言法直观法完整法和分解法矫正法

3、精练果断

4、动作示范教具模型演示电影电视录象

条件诱导

5、学生队形动作性质安全

6、动作结构要求学生观察的部位

7、助力和阻力定向领先

8、纵向横向

9、相对固定没有

10、动作初学阶段具有周期性特点的动作教学

11、练习密度运动负荷

12、流水式分组轮换式

三、单项选择

1、B

2、A

3、D

4、A

5、B

6、C

7、

D 8、B 9、D 10、C 11、B

四、多选

1、CEG

2、ABCEF

3、ACE

4、ACDE

5、ABCDEF

6、ACEG

7、ABCEFG

8、ABCD 9、ACE 10、ACEF

五、判断题

1、X

2、/

3、X

4、X

5、/

6、/

7、X

8、X

六、简答

1、体育教学方法是指体育教学过程中为完成体育教学

目标所采用的教学途径和手段。其体系结构为:

2、讲解是指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用语言向学生说明

教学目标、动作名称、要领、方法、要求,以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方法

讲解形式有:直陈法、分解法、概要法、侧重法、对比法、提问法、联系法

讲解的要求:讲解要目的明确并具有教育性;讲解要生动形象、简明易懂;讲解要富有启发性;讲解要注意时机和效果

3、示范法是教师或指定的学生以具体动作为范例,指

导学生进行学练的一种方法

要求:1)示范要有明确的目的

2)示范要正确、熟练、轻松、优美

3)示范要有利于学生观察

4)示范要与讲解结合

4、完整法是指从动作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段落,

完整的、连续的进行教学和练习的一种方法。

其优点是;能使学生完整的掌握动作,不致于破坏动作结构和出现动作节现象

其缺点是:不易于较快的掌握动作技术中较为复杂的要素和环节

5、分解法是指把一个完整的动作合理的分成几个部分

或段落,按部分逐次进行学习,最后达到全部掌握的一种动作教学方法

其形式:单纯分解法、递进分解法、顺进分解法和逆进分解法。

优点:可简化教学过程,缩短教学时间,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较快的掌握动作。

缺点:易使动作割裂,破坏动作的技术结构,影响动作技能的形成。

6、原因主要有:1)思想方面的2)技能方面的3)体

质素质方面的4)教法方面的5)环境方面的

纠正方法:

1)加强思想教育及安全保护措施

2)改进教法,灵活的选用分解、诱导、辅助和转移性等练习

3)加强基本技术教学,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

4)教师要科学的选配教材,合理安排教学过程,提高授课质量

5)优化教学环境,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

7、特点:练习的条件固定并反复进行练习,每次练习

的间歇时间没有严格规定

作用1)利于教师观察、帮助学生改进动作技术;

2)有利于学生在反复的练习中掌握和巩固动作技术、发展体能、培养意志品质。

适用范围:通常在掌握动作技术、技能和发展各种

20

(完整版)学校体育学(课后题答案及全部名词解释)

第一章 1、简述古代斯巴达与雅典学校体育之间的异同? 答:在斯巴达,教育是国家事业,完全由国家控制。尚武精神,是实用性的国家导向的军事教育,教育成为斯巴达治国和维持统治的主要工具。其教育目的:训练良好的公民,培养合格的军人。 雅典的教育则是一种身心统一的和谐发展的教育。追求身体美与心灵美的结合。反对专业和职业化的训练。同时,雅典人还认为教育自己的孩子是每个公民对国家的职责。其教育目的:培养身心和谐,既美且善的公民.其雅典妇女地位较低,深居家中,女孩子也只在家庭接受教育。 斯巴达教育只重视军事体育训练,轻视知识学术。这种片面的以国家目的为教育目的的教育严重阻碍了斯巴达人的才能发展。但其教育实践中的国家导向性和实用性、专业性教育的模式代表了世界教育史的一种重要的发展方向。而雅典教育对理性主义的重视,对身心和谐发展教育理念的理解,对自由教育的强调也对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却与斯巴达教育形成鲜明对比。 2、试分析“新体育”学说产生的背景及其历史意义? 答: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站爆发,各国都重视学校体育,“新体育”是在实用主义教育学说和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基础上由美国学者提出的。促进了体育的科学化和社会化,促进了对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体育教学过程的研究,许多观点至今仍有现实意义。但它过分强调儿童兴趣和自由,导致了体育教学组织的松散,也不利于学生系统的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3、制约我国古代学校体育发展的因素? 古代体育除供宫廷享乐之外,在民间基本流落为艺人,社会地位低下。受儒家思想影响,重文轻武,科举考试文举盛而武举衰,很多体育项目难以普及和推广。统治者不重视,特别是封建社会,统治者喜欢用儒家思想统治人民,不愿意人民拥有太多的武艺。 4、简述我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 5、二战后国外学校体育发展的特点?1、教学内容更丰富2、教学形式和方法多样化3、推行测试制度4、课外体育活动得到广泛重视。 6、军国民思想的特征及其在我国学校体育发展中的历史意义? 一)、军国民学校体育思想的引入及其影响 军国民教育的定义:是军国主义思想在教育上的体现,即对学生施行军事训练与教育,灌输民族沙文主义思想,使之充当统治者的侵略工具。 特征:1)以强烈的爱国激情为理论基础2)依附教育思想而存在。3)重视身体训练和培养军人精神。 评价1)赋予进步的内容,反映中国人民振奋民族精神,自强于世界之林的强烈愿望2)唤醒国民重视体育3)促进学校体育地位的确立和学校体育体制的形成。4)推动了体育专门学校的建立 7、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未来发展趋势? 答:一,以为素质教育服务为主线 1.在时空观念层面,拓展学校体育的“界限”增强未来意识,关注学校体育与社会、家庭的“一体化”2.重视学生的“主体观” 二、关注学校体育的文化使命和人文价值把学校体育作为一种传递各种文化的方式和纽带。 1、现代社会的特征及对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出哪些要求? 答:特征:良好的健康素质、终身学习的意识、高超的智力、乐观创新的心态和丰富的情感、高尚的道德情操要求:1、学校体育要坚定的按照“健康第一”的思路开展工作,倡导终身体育思想,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态度、习惯和能力为主要目标2、重视在学校体育实践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情商的培养,逐步培养学生竞争拼搏和

完整word版,《学校体育学》期终考试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学校体育学》期终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1×20=20) 1.终身体育能力包括:独立锻炼身体能力、身体娱乐能力、体育欣赏能力等。 2.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有:教师、传播媒体、体育教材、教学目标、学生。 3.发展体能的原则有:全面性原则、适量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健康性原则。 4.发展学生个性的方法有:启发诱导法、学导法。 5.课外体育锻炼的原则有:自觉自愿性原则、经常性原则、针对性原则。 6.体育教学过程的特殊规律有: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的规律。 二、名词解释(3×5=15) 1.学校体育过程:指传授和掌握健身知识、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的教、学、练(炼)相统一的过程,最终达到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目的。 2.体能:指有关机体在运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主要包括身体基本活动能力(简称运动能力)、身体素质和生理功能(如脉率、血压、肺活动等)。 3.社区体育:指学生参加的由其所居住地区(或邻近地区)的有关部门组织的体育活动。通常是指学生参加的由所在地的文化娱乐场所、青少年文化宫、体育场(馆)等组织的体育活动。 4.终身体育:指人们在一生中所进行的身体锻炼和所受到的各种体育教育的总和。 5.体育课密度:指课中各项教学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上课的总时间的比例,以及各项活动之间的时间比例。 三、判断,正确“√”,错误“×”,并进行简单分析说明理由。(2×5=10) 1.体育实践课结构的理论依据指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 ) 分析:体育实践课结构的理论依据包括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学生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学生的心理活动变化规律。 2. 体育教材内容的螺旋排列方式具体是指循序渐进。(× ) 分析:体育教材内容的直线排列方式具体是指循序渐进。 3.体育欣赏能力是终身体育能力的一种。(√ ) 分析:终身体育能力包括体育欣赏能力、身体娱乐能力等。 4.教学任务具有阶段性和层次性。(× ) 分析:教学目标具有阶段性和层次性。 5.教学目标具体化、量化,可观察、测量,可作为评价的依据。(√ ) 分析:教学目标详细说明目标的内容,可观察、测量。 四、简答题(4×5=20) 1.发展体能有哪些方法,并举例说明如何运用其中的一种方法? 答:重复法、变换法、持续法、间歇法、循环法、综合法。举例略 2.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答:⑴体育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社会制约性规律,认识规律(感知、思维、实践),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教与学辩证统一规律(主导作用、主体地位),教育、教养和发展相统一的规律,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相统一的规律,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学基本要素合力的规律,体育教学过程的控制反馈规律⑵体育教学过程

学校体育学试题(本科)

《学校体育学》期末考试第四套试题(ABC卷) 《学校体育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 (适合于体育系本科生) 客观题部分(一、二大题为客观题,共30分,时间为40分钟,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20分) 1、我国古代学校体育开始出现于()社会 A、奴隶 B、封建 C、社会主义 D、资本主义 2、国民体育的基础是() A、大众体育 B、终身体育 C、学校体育 D、竞技体育 3、西周“六艺”中与体育有关的内容是() A、礼、乐 B、书、数 C、诗、书 D、射、御 4、毛泽东同志发出的三好号召是()年 A、1950年 B、1953年 C、1954年 D、1955年 5、新中国统一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颁发于() A、1950年 B、1956年 C、1957年 D、1958年 6、学校体育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A、场外性 B、竞技性 C、基础性 D、技术性 7、文艺复兴以后,第一个倡导“三育”学说的教育家是() A、洛克 B、卢梭 C、夸美纽斯 D、斯宾赛 8、体育教师的特殊性语言是() A、专业术语 B、口令 C、方言 D、艺术语言 9、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较其他学科() A、单一 B、多样 C、没有差异 D、有差异,但不大 10、体育教学目标在教学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应()全面贯彻 A、必须 B、不一定 C、一定不能 D、有所侧重地 11、体育教学中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关系是() A、反比关系 B、正比关系 C、抛物线关系 D、不存在 12、任何动作的完成都要有相应的力量,而起决定作用的是() A、人体的内力 B、人体外力 C、支撑反作用 D、摩擦力 13、体育教学中,为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纠正错误动作时可采用() A、分解法 B、快速示范 C、常速示范 D、正误对比示范 14、体育课的综合密度应是() A、越大越好 B、越小越好 C、适中为好 D、练习强度大时小些好 15、在教学班级学生人数多,器材较少,新授教材比较容易,复习教材比较简 单的情况下,宜采用() A、两组一次等时轮换 B、三组两次等时轮换

《体育教学论》课程试题库

第一章绪论 一、判断题(请在正确命题前括号中打“√”,错误命题前括号中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卢梭是体育课堂教学和体育班级授课制的创始人,基本形成了当时欧洲体育教学的框架。 (√)2.中国成立后的体育教学理论研究,在总结过去的基础上主要是向苏联学习,在这种学习和借鉴的促进下,体育教学理论研究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3.20世纪前期,由于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研究的成果向体育教学领域渗透,加之国外体育教学思想、理论和方法的不断传入,中国体育教学的问题引起人们关注,许多教育工作者和青年学者都积极探讨或研究这一问题。 (√)4. 德国体育教育家古兹姆斯发表了许多关于体育教学的文章并出版了体育的教材,拉开了体育教学理论研究的序幕,对后来体育教学理论的研究与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5.“怎样实现最好的体育教学?”,这是体育教学方法的问题。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前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B)1.春秋战国时期,教育家孔子创建的“礼、乐、射、御、书、树” 六艺,其中含有体育教学的成分。 A、礼、乐、射 B、乐、射、御 C、御、书、树 D、射、御、书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第一个提出“教学论”概念的是德国人拉特克。第二个提出教学论的人是捷克的夸美纽斯。 2.近代的国外学校教育,由于受到夸美纽斯、洛克、卢梭、古兹姆斯和裴斯泰洛齐等自然主义和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普遍重视学生的身体发展和体育锻炼。 3. 1903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了体育课程的必修地位。 4. 体育教学的基本因素由学生、教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环境、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组成。 1. 体育教学论的发展,主要源泉是体育教学实践,同时教育学和教学论的研究也给与了重大的影响。 2. 孔子“六艺”中的“乐”、“射”、“御”是中国古代体育教学的雏形 3. 国外体育教学的雏形表现在:柏拉图提倡学生应进入体操学校学习;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的先后顺序应该是体育→德育→智育→美育。 4.夸美纽斯和洛克时期,学校体育是在课余和休假期进行。 6.古兹姆斯拉开了体育教学理论研究的序幕,他对体操内容的进行分类,产生了深远影响。 7.《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了体育课程的必修地位,是国内首次以法规形式确定了体育课在学校课程中的地位,也是我国近代体育教学的真正起步。 8.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学生、教材以及教学环境等因素之间交互作用与联系,构成了一系列错综复杂的教学关系,其中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学活动中最根本的关系。 9.教学应该是教授和学习的统一体,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活动,这两种共同活动是建立在“教授主旨是促使学习的活动”和“教授的证据在于学习”的理论上。

体育考试试题加答案

《学校体育学》试题A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学校体育管理过程包括计划、实施检查和总结四个基本环节。 2.循环练习法的主要特点是能增大练习密度、运动负荷. 3.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具有基础性、业余性特点。 4.体育教学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材为主线。教师、学生、教材5 5.体育教学大纲的结构一般由说明、教材纲要体系和考核项目级标准三部分构成。 6.选择和安排准备活动的内容应注意全面性、针对性和_多样性。 7.测定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常采用观察法、自我感觉法、生理测定法三种方法。 8.按竞赛进行的空间范围,学校运动竞赛可分为校内竞赛、校外竞赛两种。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用“√”和“×”表示。每小题1分,共10分) 1.体育教学过程的三个阶段就是动作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错 ) 2.人体只有承担合理的运动负荷,才能增强体质。(对) 3.体育课的一般密度应是越大越好。(对) 4.体育教学中,为显示动作的前后部位可采用正面示范。(错) 5.体育课的基础结构是根据人的认识活动规律提出的。(错) 6.运动训练的周期性原则是依据超量恢复的原理提出的。(错) 7.相对力量是指运动员每公斤体重所具有的最大力量。(对) 8.测定体育课的密度时,通常把教师要求学生跑步捡回器械的时间作为练习时间。(对)9.技评属于体育课的客观评价标准。(错) 10.重复练习法是在两次练习之间没有严格规定的间歇时间。(对)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学校体育管理:指用尽可能少的人力和物力,以最佳的手段和方法,遵循学校体育的基本规律,对学校体育工作进行计划、实施、检查、评定的工作过程。 2.教材体系:指以教学目标和任务为核心,遵循教材选编原则,将经过选择的各种教材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要求组合成的统一整体。 3.运动负荷:指学生做练习时所承受的生理负担。 4.定性评价:指对体育课中的各项评定内容,根据评价者的经验,从理论上对可的质量作出的分析与评价。 5.预先考核:指通常在学期初,为了解学生基础和特点所进行的考核。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确定体育教学内容应遵循哪些原则?

学校体育学试题5,

5, 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6分) 1、学校体育目标(总目标):有效地增进学生的健康;能较为熟练的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形成运动的兴趣、爱好和坚持锻炼的习惯;培养和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提高少数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 2、过程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使学习效果更好而对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不断进行评价,过程性评价通常在教学过程中和单元学习结束后进行。 3、健康: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发展方面都保持完美的状态,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 4、体育课程实施:是根据体育课程标准所确定的课程性质、目标、内容框架和所指导的教学原则、评价建议等,参照所选用教科书的体系结构、内容材料、呈现方式等,结合体育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经验、风格,从学生学习水平、志趣,习惯以及教学的设备、资源、环境等条件出发,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实践体育课程目标的综合过程。 5、课余运动训练:是指利用课余时间,对部分在体育方面有一定天赋或有某项运动特长的学生,以运动队、代表队、俱乐部等形式对他们进行较为系统的训练,旨在全面发展他们的体能和身心素质,提高某项运动技术水平,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4分,对的打“√”,错的打“×”) 1、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中基本没有体育的内容。(×) 2、终身教育思想和素质教育思想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相互独立的教育思想体系。(×) 3、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可以归纳为具有高超的智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好高尚的道德情操。(×) 4、西周时期学校教育的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称为六艺,六艺中乐、射和御具有体育性质。(√) 5、实施素质教育后,体育教学应取消体育测试。(×) 6、我国学校体育目标和体育教学目标完全一致。(×) 7、学生的年龄特征、智力水平、学习动机,以及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都是影响体育学习策略获得和运用的内部因素。(×) 8、所谓快乐体育就是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玩得快乐。(×) 9、学校体育中没有竞技体育的教学目标。(×) 10、在体育教学评价中,根据评价所运用的标准和方法不同,可分为诊断评价、形成期评价和综合评价。(×) 三、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 1、动作技能的形成一般分为粗略掌握动作阶段、 改进和提高动作阶段和动作的巩固与运用自如阶段三个过程。 2、体育实践类课程的学科特点是技艺性、情意性、 自然性、人文性。 3、体育课程编制的过程包括体育课程规划阶段、体育课程实施阶段、 体育课程评价阶段三个阶段。

(全新整理)4月浙江自考学校体育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校体育学试题 课程代码:00484 本试卷分A、B卷,使用2018年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A卷,使用2018年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B卷;若A、B两卷都做的,以B卷记分。 A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学校体育工作条例》颁布的时间是( ) A.1990年 B.1998年 C.1979年 D.1993年 2.下列哪项是属学校体育最主要的本质功能?( ) A.教养功能 B.教育功能 C.美育功能 D.强身健体功能 3.研究体育教学的一个基本问题,更是组织体育教学活动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是( ) A.体育教学任务 B.体育教学内容 C.体育教学方式 D.体育教学过程 4.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之一是( ) A.体育课 B.体育方针 C.体育政策 D.教学目标 5.体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 A.教学方法 B.组织措施 C.体育教材 D.教学目标 6.下列哪项是属体育教学手段运用的基本模式?( ) A.辅助式 B.传统式 C.现代式 D.讨论式 7.人体在活动中,各器官系统表现出来的速度、力量等的机体能力是( ) 1

A.运动能力 B.活动能力 C.身体素质 D.运动技能 8.将重复法、持续法等各种发展体能的方法结合并加以运用的方法是( ) A.循环法 B.综合法 C.说服法 D.表扬法 9.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掌握动作技术的方法是( ) A.自评法 B.自学法 C.完整法 D.分解法 10.个人所具有一定心理倾向性和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指( ) A.人性 B.个性 C.情绪 D.动机 11.对学过的教材内容进行复习、改进和巩固提高的课是指( ) A.复习课 B.专项课 C.必修课 D.选修课 12.测定与评价生理负荷的客观方法是( ) A.观察法 B.心理测定法 C.生理测定法 D.综合评价法 13.写好教案的首要问题是( ) A.确定教学时数 B.确定教学目标 C.确定教学方法 D.确定教学内容 14.根据平时考核、定期考核的结果来进行成绩评定是指( ) A.总成绩评定 B.终结考核 C.综合考核 D.阶段考核 15.特指学生在学校内从事除体育课外的锻炼是指( ) A.课外体育锻炼 B.社区体育 C.家庭体育 D.校外体育 16.适合于体弱或身体有障碍学生的锻炼内容是( ) A.达标类 B.投掷类 C.保健类 D.竞技类 2

体育管理学习题

体育管理学 一、名词解释 1、体育管理:是体育组织中的管理者,对体育管理客体通过实施计划、组织、控制等职能。协调他人的活动,发挥各种资源的作用,实现预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客体:是指能被一定管理主体影响和控制的客观事物。 3、体育计划:指体育部门为达成一项具体的工作目标所制定的、最经济有效的工作程序与行动方案。 4、体育管理的组织:指为了有效地实现体育组织的概定目标、通过建立体育组织机构、确定工作职责、权限、协调相互关系,使体育管理诸要素合理有效的配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活动过程。 5、微观管理:学校体育的微观管理主要是指一所学校范围内的体育管理。主要是通过校长和相应的体育管理机构进行的。 6、学校体育管理:指遵循学校体育和教育的基本规律,充分利用有限的人,财物、信息和时间等因素,以最佳的手段和方法,对学校体育工作进行计划、组织、控制、评估等一系列的综合活动。 7、管理中介:指管理主体在一定的管理环境下,为实现管理目标,运用管理职能,对管理对象所采取的管理手段。 8、规划:是对一个组织较长时间的工作方向、发展目标、工作重点、重大措施和步骤进行设计和拟订行动方略。9、系统原理:指为实现系统的目标,运用系统理论,对管理对象进行系统分割,规律的概括。 10、社会体育:指以健身娱乐为主要目的,由广大群众根据业余、自愿、灵活多样的原则所开展的体育活动。 11、体育产业:是指为了满足人们健身健美、娱乐休闲和精神需要,从事体育劳务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服务的体育部门、机构、社会团体、企业和其他法人的总称。 12、运动竞赛管理:运动竞赛的组织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运动竞赛的目标而对各级各类运动竞赛进行计划、组织与协调的活动过程。 13、体育管理的控制:是指保证体育管理过程与计划,目标一致而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14、运动训练管理体制:指运动训练管 理的组织机构设置和权限划分及相应 的管理机制的总称。 15、社会体育管理:是为了推动社会体 育的发展,对与开展各种社会体育活动 有关的因素和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控 制、协调指导等,以期望达到社会体育 总体目标的综合活动。 16、体育发展战略:指对体育运动的全 面分析、判断和科学预测,对体育运动 发展全局所作的筹划与指导。 17、反馈:指系统把信息输送出去,又 将结果反送回来,并对信息的再输出起 到调节控制作用。 18、管理主体:指在管理过程中具有主 动支配地位和影响作用的要素,它可以 是单个管理者,也可由管理者群体组成 的管理机构。 19、体育管理方法:指在体育管理活动 中,为实现体育管理的目标,所采取的 各中手段和措施。1、体育管理:体育 组织中的管理者,对体育管理客体通过 实施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职能, 协调他人的活动,发挥各咱资源的作 用,实现预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0.管理:管理行为的实施者,通过采取 伦理的、说服的、科学的和实证的等管 理方法,来实现管理的计划、组织、协 调、控制和创新的职能,创造和谐的、 易于发挥集体力量的环境,完成既定目 标的过程。 21.体育管理:体育管理行为的实施者, 通过采取管理和体育的方法,来实现体 育管理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创 新的职能,创造和谐的环境,充分发挥 各种体育资源的合力作用,实现既定体 育目标的过程。 22.体育目标:是目的或宗旨的具体化, 是个人或体育组织根据自身的需求而 提出的在一定时期内经过努力达到的 预期成果。 23体育目标管理:采用系统的方法, 使多个关键管理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将 一个体育部门的整体目标转化为工作 单位和成员的目标,并通过层层落实和 采取保证措施,最终高效地实现组织目 标。 24.体育计划:对未来体育活动如何进 行的预先筹划。 25.体育组织:由一定的人员按照一定 的程序,为着一定目标而组成的合作性 统一体,是人们落实体育决策计划,进 行合作活动的必要条件。 26.预先控制:在系统运行的输入阶段 就进行控制。 27、现场控制:在计划执行中同步进行 的控制。 28、事后控制:在计划完成后进行控制, 也叫反馈控制。 29、体育信息:客观存在的,可以减少 人们对体育运动现象和规律认识的不 确定性以及模糊程度的数据或资料。 30、决策:狭义的决策是做出决定的行 动,或者是说为了解决某个问题从多种 可供选择方案中做出抉择的过程;广义 的决策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全过程。 31、程序化决策:又常规决策,是经常 重复出现的例行公事所做的决策。 32、非程序化决策:又称非常规决策, 是指对不经常出现的、无先例可循的活 动所进行的决策。 33、战略决策:是对体育组织发展方向 和远景有关的大政方针政策的决策。 34、战术决策:是为实现战略决策要求, 对体育组织系统中某一阶段的重大问 题而做出的决策。 35、系统原理:着眼考虑系统的整体性, 他是系统的结构方式相互作用、相互补 充、相互制约而激发出来的。 36、人本原理:一切管理活动都以调动 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根 本原则,使全体人员明确整体目标、自 己的职责以及二者间的相互关系等,主 动地、积极地、创造地完成自己的工作 任务。 37、责任原理:在管理的过程中,在合 理分工的基础上,明确部门、个人必须 完成的工作任务和承担相应的工作责 任,才能充分挖掘人的潜能,不断提高 管理功效。 38、效益原理:在管理的过程中,使在 社会活动的物化劳动和活动的消耗同 取得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劳动成果成对 比关系。 39、计划职能:是体育管理的首要职能, 主要包括体育目标和体育计划工作。 40、组织职能:保证组织目标已确定的 情况下,将实现目标所需要进行的各项 业务活动加以分类组合,并根据管理宽 度原理,划分出不同的管理层次和部 门,将组织各类活动所必须的职权授予 各层次部门的主管人员,以及规定这些 层次和部门间的相互配合关系。 41、控制职能:对组织核动力以及其活 动过程实施控制,以实现科学有效的管 理,提高组织的效率与效益。 42、决策职能:在管理中一个人或组织 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或目的,在预测基 础上按照最优化要求,选择方案或策 略,进行实施的过程。 43、创新职能:组织正视系统的变化, 并有效地做出反应,以适应环境变化的 要求。 44、体育管理体制:体育管理的机构设 置、权限划分、运行机制等方面的体系 和制度的总称,是实现体育总目标的组 织保证。 45、学校体育管理:学校体育管理的机 构设置、权限划分、运行机制等方面的 体系和制度的总称。 46、运动训练管理:是运动训练管理的 组织机构设置和权限划分及相应的管 理制度的总称。 47、运动竞赛管理:是运动竞赛管理的 组织机构设置和权限划分及相应的管 理制度的总称。 48、群众体育管理:群众体育管理的机 构设置、权限划分、运行机制等方面的

学校体育学试题4答案

4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终身体育 2、学校体育 3、绝对评价。 4、健康 5、课程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对的打“√”,错的打“×”) 1、西周时期学校教育的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称为六艺,六艺中乐、射和御具有体育性质。() 2、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可以归纳为具有高超的智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3、实施素质教育后,体育教学应取消体育测试。() 4、学校体育结构和学校体育功能之间没有什么联系。() 5、体育课和课余体育活动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重要组织形式,二者是可以独立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 6、所谓快乐体育就是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玩得快乐。() 7、竞技体育是不能够进入学校的。() 8、在体育教学评价中,根据评价的作用不同,可以分为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9、在体育教学评价中,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和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应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10、坚持“健康第一”的知道思想,意味着我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无须过多的关注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 三、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 1、学生生理发育的主要特征,主要包括学生的 ( )、 ( ) 和 ( ) 等三个方面。 2、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有( ) 和 ( ) 两个方面的组织形式 3、体育课程编制的过程包括 ( ) 、( ) 、 ( ) 三个阶段。 4、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规定了课程学习五大领域,它们是( ) 、 ( ) 、( )、 ( ) 、 ( ) 。 5、体育学习评价的内容包括 ( ) 、 ( ) 、 ( )、 ( ) 、( )。 6、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包括全校性活动和年级活动、 班级活动和小组活动、俱乐部活动、 ( ) 和( )五种。 四.选择 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习题集1

习题集 一、名词解释 1、体育3、竞技运动4、身体娱乐5、学校体育6、体育科学1 2、动作技能1 3、运动技术1 4、体育教学1 5、身体锻炼1 6、体育制度1 7、体育手段1 8、身体练习22、动作的时间23、动作的速率24、动作的速度26、动作的节奏27、身体姿势28、技术基础 二、填空 1、构成体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2、中国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成立于(),首任体委主任是()。 3、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于()。 4、1952年毛泽东同志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题词:()。 5、()颁布了第一套广播体操。 6、骑士七技包括:()、()、()()()()、()。 7、六艺包括:()、()、()()()、()。 8、体育功能取决于()和() 9、体育的主要功能有()、()、()()、()。 10、体育娱乐功能是通过()和()两个途径来实现的。 11、实现我国体育目的任务的基本途径有()、()、()。 12、体育制度的特点是()、()、()、()。 13、我国的体育组织可以分为()、()、()。 14、体育手段的特点()、()、()、() 15、体育手段的分类()、()、()、()、()。 16、一个完整动作的技术包括()、()、()。 17、构成动作的要素包括()、()、()、()、()、()、()。 18、体操的特点包括()、()、()、()。 19、国务院于()年()月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20、国际奥委会成立于()年。 21、我国选手()在第()届奥运会上为我国获得了第一枚奥运

会金牌。 22、被誉为现代奥运之父的是()国的()。 23、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于()年在()举行。 24、新中国第一次全面参加奥运会是在()举行的第()届奥运会上。 25、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健儿共获得()枚金牌,居金牌榜第()位。 26、我国体育法颁布于()年月日。 五、判断与改错 1、所有的体育比赛都属于竞技体育的范畴。() 2、《奥林匹克宪章》中所规定的奥林匹克格言是“更快、更高、更强”。() 3、选材的成功意味着训练成功的一半。() 4、新中国成立前,我国没有派运动员参加过奥运会。() 5、现代奥运之父是彼埃尔·顾拜旦。() 6、中世纪欧洲的体育非常繁荣。() 7、大众体育的范畴基本上和社会体育相同。() 8、学校体育的内容除了“体育课的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以外,还包括“课余训练与竞赛。”() 9、在全运会上,解放军运动员实行1次计分的方法。() 10、在体育人口的判定标准中,有一条是:每次身体活动强度要达到中等或中等以上的负荷。() 1体育也是一门科学。() 2竞技运动的目的是增强体质、全面发展个性。() 3体育科学体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4哲学是体育的基础学科。() 5解剖学是体育的应用学科。()

《学校体育学》题目

简述应试教育在学校体育中的反映 (1)只抓学校代表队的尖子运动员 (2)忽视学生个人兴趣 (3)以达标技评为目的 (4)以考试内容为教学内容选择的主要依据简述学校体育目标的理论依据。 (1)学校体育的基本功能 (2)学生身心特点和学习需要 (3)社会发展的需要 (4)学校教育和国民体育发展的需要 (5)学校体育的环境和条件 简述军国民学校体育思想的特征。 (1)以强烈的爱国激情为理论基础 (2)依附教育思想而存在 (3)重视身体训练和培养军人精神

简述我国古代六艺教育的主要内容。 (1)礼指礼节,主要是道德教育 (2)乐指指音乐、诗歌、舞蹈的教育 (3)射指射箭技术的学习。 (4)御指驾车技术的学习。 (5)书指书法的学习。 (6)数指算数知识的学习。 请简要回答什么是体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是指学科或教材内容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和技能 (2)一个学科知识点在整个学科知识中的地位,及通过相关知识的教学能给学生发展带来的贡献决定了它是否为教学重点 (3)“教学难点”一方面是指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内容 (4)“教学难点”另一方面指学生容易出错或混淆的内容 简述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 (1)教育功能,即促进智力发展;形成优良品德;培养审美情趣

(2)健身功能,即养成正确身体姿势,促进生长发育;提高机能水平;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3)娱乐功能,即调节感情、丰富生活,缓解神经紧张和疲劳;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享受 简述体育教学目标表述应包含的要素。 (1)行为主体 (2)行为动词 (3)行为情景或条件 (4)表现程度 简述学校体育的总目标 (1)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2)培养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态度、兴趣和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3)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 (4)使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简述体开发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途径和方法。 (1)改造现有的竞技运动项目

学校体育学试题集

1 第一章我国学校体育的 发展概况试题 一 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 1.体育 2.大众体育 3.竞技体育 4."六艺"(西周) 5."六经" 二 填空:(每空0.5) 1."体育"一词最早产生于()年 2.汉语中出现"体育"一词,至今不足( )年 3.现代体育是由()()()所构成 4.全面发展的教育离不开() 5.()和()是体育的本己目标 6.学校体育是()的重要组成部分 7.以健身.娱乐等为主要目标的体育被称为() 8.在中国,学校体育最早出现于() 9.我国西周时期有了以()()()()()()为主体的学校教育内容 10."六艺"中的()和()可以被看成是我国学校体育的萌芽 11.汉代董仲舒用以取代"六艺"的"六经"包括()()()()()() 12.()年公布的<新学制课程纲要草案>把"体操科"改为() 13.<体育之研究>的作者是() 14.新中国实施全国统一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的最早年份是() 15.新中国成立至今,共进行了()次"千名优秀体育教师"的评选活动和()次大规模 的学生体质与健康的调查研究 16.邓小平所提出的教育的三个面向是()()() 17.体育教学中的"三基"是指()()() 三.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 1."体育"一词最早产生于() A:17世纪 B:18世纪 C:19世纪 D:20世纪 2.汉语中出现“体育”一词的历史不足 () A :50年 B :100年 C :150年 D :200年 3.以“三基”为基本内容的体育被称为 () A :大众体育 B :竞技体育 C :学校体育 D :终生体育 4.国民体育的基础是 () A :大众体育 B :竞技体育 C :学校体育 D :终生体育 5.西周“六艺”中与体育有关的内容是 () A :礼乐 B 书数 C : 诗易 D :射御 6.“武举制”最草产生于中国的 () A :秦 B :汉 C :唐 D :宋 7.学校体育最早出现于 () A :原始社会 B :奴隶社会 C : 资本主义社会 D :社会主义社会 8.“武学”最早出现于中国的 () A :唐 B ;宋 C :元 D :明 9.中国清朝可被称为“体育家”的是 () A :乾隆 B :康有为 C :梁启超 D :颜元 10.“体育科”最早出现于 () A :1903 B :1913 C :1923 D :1933 11.《体育之研究》一文的作者是 () A :周恩来 B ;毛泽东 C :恽代英 D :颜元 12.中央(北京)体育大学成立于 () A :1950 B :1956 C : 1957 D :1958 13.新中国统一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颁发于 () A :1955 B :1956 C :1957 D :1958 14.《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的颁布年份是 () A :1977 B :1978 C :1979 D :1980 15.《学校体育工作条例》颁发于 () A :1990 B :1991 C :1992 D :1995 16.学校体育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 A :场外性 B :竞技性 C :技术性 D :基础性 四.双项选择(每小题1分,答错扣0。5分) 1.学校体育的主要特性是 ()()

大学体育考试题库完整

基础理论试题 作者:体育部来源:体育部发布日期: 2010-11-19 总访问量: 1662 1、体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是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过程和____C__活动。 A、生产 B、劳动 C、社会文化 2、现代体育的范畴包括竞技体育、___C___和群众体育三个方面。 A、中学体育 B、大学体育 C、学校体育 3、学校体育是指通过体育课教学、__C___和训练以及运动竞赛等形式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与智力发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个性特征的教育过程。 A、早操 B、课间操 C、课外体育锻炼 4、群众体育是指广大国民以锻炼身体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调节精神和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为目的的_B_____活动。 A、经济 B、体育 C、商业 5、体育的功能包括___A___、教育功能、娱乐功能。 A、健身功能 B、健美功能 C、健康功能 6、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就是以运动和 B 为基本手段,对大学生机体进行科学的培养,在提高人的生物潜能和心理潜能及社会适应潜能的过程中,进得、益智、促美,达到全面发展的教育总目的。 A、合理营养 B、身体练习 C、体育竞赛 7、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是通过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掌握体育三基, A 培养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来具体实现的。 A、培养道德品质 B、提高运动水平 C、提高身体机能 8、高等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有 C 、课余体育活动。 A、体育训练 B、体育竞赛 C、体育课程 9、竞技体育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或集体的运动能力去争取优异成绩而进行的A 和竞赛。 A、运动训练 B、理论教学 C、基础练习 10、公元前300年,古希腊伟大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提出“ B ”名言。 A、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 B、生命在于运动 C、活动是生活的基础 11、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具有提高心理素质宣泄情绪 A 、调节生活和实现自我价值的作用。 A、增强社交能力 B、解除疲劳和精神紧张 C、完美人格个性 12、心理健康是指人在 C 、认知意志、平衡人际和社会关系等方面处于良好状态。 A、智力 B、兴趣 C、情绪 13、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 C 和道德健康。 A、自我实现 B、意识健康 C、社会适应良好 14、人的信仰、品德、情操、人格等处于积极向上、高尚和完善的状态就是 B A、身心健康 B、心理健康 C、体质健康 15、体育作为一种健身养生、 A 的手段是最好的,并且可以伴随终身。 A、延年益寿 B、增长知识 C、形体锻炼 16、现代健康观的内涵包括 B 、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 A、遗传因素 B、生物因素 C、体育因素 17、体育运动在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形态结构和机能方面具有提高心肌用氧能力、 B 、降

学校体育学试题 本科

《学校体育学》期末考试第四套试题(A B C卷)《学校体育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 (适合于体育系本科生) 客观题部分(一、二大题为客观题,共30分,时间为40分钟,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20分) 1、我国古代学校体育开始出现于()社会 A、奴隶 B、封建 C、社会主义 D、资本主义 2、国民体育的基础是() A、大众体育 B、终身体育 C、学校体育 D、竞技体育 3、西周“六艺”中与体育有关的内容是() A、礼、乐 B、书、数 C、诗、书 D、射、御 4、毛泽东同志发出的三好号召是()年 A、1950年 B、1953年 C、1954年 D、1955年 5、新中国统一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颁发于() A、1950年 B、1956年 C、1957年 D、1958年 6、学校体育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A、场外性 B、竞技性 C、基础性 D、技术性 7、文艺复兴以后,第一个倡导“三育”学说的教育家是() A、洛克 B、卢梭 C、夸美纽斯 D、斯宾赛 8、体育教师的特殊性语言是() A、专业术语 B、口令 C、方言 D、艺术语言 9、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较其他学科() A、单一 B、多样 C、没有差异 D、有差异,但不大 10、体育教学目标在教学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应()全面贯彻 A、必须 B、不一定 C、一定不能 D、有所侧重地 11、体育教学中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关系是() A、反比关系 B、正比关系 C、抛物线关系 D、不存在 12、任何动作的完成都要有相应的力量,而起决定作用的是() A、人体的内力 B、人体外力 C、支撑反作用 D、摩擦力 13、体育教学中,为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纠正错误动作时可采用() A、分解法 B、快速示范 C、常速示范 D、正误对比示范 14、体育课的综合密度应是() A、越大越好 B、越小越好 C、适中为好 D、练习强度大时小些好 15、在教学班级学生人数多,器材较少,新授教材比较容易,复习教材比较简 单的情况下,宜采用()

最新学校体育学试题

学校体育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终身体育:人们一生中所进行的身体锻炼和所受到的各种体育教育的总和。 2、体能:有机体在运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主要包括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 3、运动技能:表现在外部的,以完善合理方式组织起来并能顺利完成某中活动任务的复杂的肢体动作系统。 4、综合密度:课中各项教学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例,以及各项活动之间的时间比例。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 3、我国现阶段体育教学目标是什么? 答:我国现阶段的体育教学目标是向学生传授体育与健康知识基础知识和体育技术、技能,促进健康,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运动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德,使其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具体表现为: (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 (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 (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两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运动技能形成过程包括哪些阶段,各阶段的教法有哪些特点? 答:运动技能形成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粗略掌握动作阶段;改进和提高阶段;巩固与运用自如阶段。 粗略掌握动作阶段时的教法特点是:运用语言与直观方法;注意“分解”、“定位”、“阻力”、“助力”等方法的运用;适宜的运动负荷;注意教师语言和学生本身的视觉监督;尽可能缩短课与课之间的间隔;及时预防与纠正动作技术中的严重错误。 改进与提高动作阶段的教法特点是:以完整练习为主;注意运用讲解、示范以及“定向”、“领先”等方法的运用;适当加大运动负荷;注意区别对待、因材施教;适当采用变换联系的方法;注意提高学生对动作技能自我评价能力。 巩固与运用自如阶段的教法特点是:运用重复练习法和变换练习法;积极启发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增加运动负荷;加强动作教学与发展身体素质的结合;对学生动作掌握程度进行全面评价。 2、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有何异同? 答:相同之处是都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习间接知识为主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实现教育、教养、发展任务的过程。 不同之处是:其他学科教学主要通过思想活动来学习和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而体育实践课则是以师生思想活动为基础,以身体活动为主要手段来传授和掌握知识、技术、技能。体育教学有如下特点: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体育教学组织的多变与复杂;体育教学中的人际交往频繁;体育教学有利于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品德教育。

最新《学校体育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及答案

《学校体育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及答案 客观题部分(一、二大题为客观题,共30分,时间为40分钟,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20分) 1、我国古代学校体育开始出现于()社会 A、奴隶 B、封建 C、社会主义 D、资本主义 2、国民体育的基础是() A、大众体育 B、终身体育 C、学校体育 D、竞技体育 3、西周“六艺”中与体育有关的内容是() A、礼、乐 B、书、数 C、诗、书 D、射、御 4、毛泽东同志发出的三好号召是()年 A、1950年 B、1953年 C、1954年 D、1955年 5、新中国统一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颁发于() A、1950年 B、1956年 C、1957年 D、1958年 6、学校体育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A、场外性 B、竞技性 C、基础性 D、技术性 7、文艺复兴以后,第一个倡导“三育”学说的教育家是() A、洛克 B、卢梭 C、夸美纽斯 D、斯宾赛 8、体育教师的特殊性语言是() A、专业术语 B、口令 C、方言 D、艺术语言 9、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较其他学科() A、单一 B、多样 C、没有差异 D、有差异,但不大 10、体育教学目标在教学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应()全面贯彻 A、必须 B、不一定 C、一定不能 D、有所侧重地 11、体育教学中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关系是() A、反比关系 B、正比关系 C、抛物线关系 D、不存在 12、任何动作的完成都要有相应的力量,而起决定作用的是() A、人体的内力 B、人体外力 C、支撑反作用 D、摩擦力 13、体育教学中,为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纠正错误动作时可采用()

A、分解法 B、快速示范 C、常速示范 D、正误对比示范 14、体育课的综合密度应是() A、越大越好 B、越小越好 C、适中为好 D、练习强度大时小些好 15、在教学班级学生人数多,器材较少,新授教材比较容易,复习教材比较简单 的情况下,宜采用() A、两组一次等时轮换 B、三组两次等时轮换 C、先合后分 D、先分后后 16、布置场地器材时,可移动器材与固定器材之间应尽可能() A、分开 B、相对靠拢 C、保持距离 D、保持较远 17、在哪种情况下采取分组不轮换的教学形式() A、人数不多场地器材设备条件充足 B、人数多场地器材不足 C、人数多 D、人数少 18、不论技术环节有多少个,其中必定有一个环节对动作的质量和效果起决定性 的作用,这一环节即为() A、技术基础 B、技术环节 C、技术关键 D、技术细节 19、一节课中各项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率,即为体育课的() A、综合密度 B、专项密度 C、练习密度 D、一般密度 20、课时计划也称() A、年度计划 B、教学进度 C、单项计划 D、教案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用“A”和“B”表示。每小题1分,共10分) 1.体育教学过程的三个阶段就是动作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A B ) 2.人体只有承担合理的运动负荷,才能增强体质。( A B ) 3.体育课的一般密度应是越大越好。(A B ) 4.体育教学中,为显示动作的前后部位可采用正面示范。(A B ) 5.体育课的基础结构是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提出的。(A B )6.运动训练的周期性原则是依据超量恢复的原理提出的。(A B ) 7.相对力量是指运动员每公斤体重所具有的最大力量。(A B ) 8.测定体育课的密度时,通常把教师要求学生跑步捡回器械的时间作为练习时间。( A B ) 9.技评属于体育课的客观评价标准。(A B ) 10.重复练习法是在两次练习之间没有严格规定的间歇时间。(A B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