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一、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分析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

四、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特点

2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学科建设进程

二、学科建设经验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意义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1. 思想工作、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等概念辨析

思想工作——是一定的阶级或群体帮助人们树立与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的思想,改变偏离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所进行的活动。

政治工作——是一定的阶级、政党、团体为实现自己的纲领和根本任务而进行的活动,如阶级斗争、政权建设、党的思想和组织建设等。

思想政治工作——指政治工作中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实践活动,也就是政治工作中的思想性部分。

思想政治教育——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研究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的科学

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领域的特殊矛盾:

主体和客体、思想和行为 ;主体意识形态和客体思想行为;主体的正确思想政治意识与客体的错误思想政治意识;无产阶级与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政治意识;主体传播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与客体思想行为;一定社会发展要求同人们实际的思想品德之间的矛盾。

2. 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其研究对象是什么?

1)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和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的应用性科学。

2) 研究对象: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以及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学有哪些主要特点?

1、阶级性;

2、实践性;

3、综合性。

3. 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

1) 个人与社会:

个人——是历史的具有社会性的个体;

社会——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和运动发展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2) 思想与行为:

思想——是指制约人的行为的各种精神因素的总和,既包括部分理性认识,又包含有感性认识、情感和意志等成分

行为——是在思想支配下所产生的言论、活动等外在表现。

3) 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

教育主体——是指教育过程中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的教育者

教育客体——是指接受教育影响的受教育者,两者的双向互动过程就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4) 内化与外化:

内化——指人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规范纳入自己的

3 外化——是将个体品德意识转化为行为表现和行为习惯的过程。内化是外化的基础和前提,外化是内化的外显和表现。

5) 教育与管理: 教育——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影响的实践活动,它主要靠说服教育,启发人们的自觉性。

管理——是组织运用经济、行政、纪律、法规等手段规范人们的行为,以维护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的实践活动,它主要靠规范约束,带有强制性。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有哪些?

(1)个人与社会; (2)思想和行为;(3)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4)内化与外化(5)教育与管理等。

4. 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建设的主要经验有哪些?

1)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与博采众长相结合。

2) 坚持思想解放和学术民主的原则

3)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理论研究

4) 紧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进行理论研究

5)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队伍的建设。

5. 在新时期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有什么意义?

1) 有利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

2) 有利于进一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

3) 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1、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理论;

2、思想政治教育史;

3、思想政治教育的分支学科。

学科的建设进程

1、初步探索时期(1978-1984)

2、系统建设时期(1984年至今)

3、全面建设时期(1999至今)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1、文献法——是从各种文献(包括报刊、图书、文件、档案、报表、报告以及各种音像材料等)中收集研究者所需要的资料的方法。它是一种间接收集资料的方法。

2、观察法——是研究者带着明确的目的,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区系统地、直接地了解研究对象,搜集感性材料的方法。

3、实验法——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按照设计程序对研究对象的活动加以观察、记录、分析而直接获取资料,以作出研究结论的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学运用这一方法,主要是用来检验思想政治教育的某种制度措施、方法的实际效果,探索教育对象某方面思想、行为的变化原因和制约条件。)

4、社会调查法——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有许多是实证研究或以实证为基础的研究,除了查阅已有的调查报告、研究论文、有关统计资料外,还必须进行一些实际调查,以获得第一手资料和对问题的实际感受,以便为得出正确的结论打下基础。

5、总结经验法——思想政治教育学建立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基础之上,教育实践丰富的经验是思想政治教育学产生和发展的源泉。因此,总结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将其概括上升为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

4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借鉴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础理论 一、要用完整准确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学科建设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导学科建设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直接理论依据

一、关于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和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理论‘

二、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

三、关于政治与经济辩证关系的原理

四、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

五、关于人的本质学说

六、关于个人全面发展的学说

七、关于灌输社会主义意识的理论

八、关于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

九、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

十、关于执政党的建设理论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对相关学科的知识借鉴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与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与西方现代管理科学

1.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怎样贯彻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原则

1) 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规定性

2) 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3) 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完整准确的科学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用完整准确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另一方面,要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特别是用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

2.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直接理论依据主要有哪些?(内容)

1) 关于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和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理论

2) 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

3) 关于政治与经济辩证关系的原理

4)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

5) 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

6) 关于个人全面发展的学说

7) 关于灌输社会主义意识的理论

8) 关于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

9) 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

10) 关于执政党的建设理论

3. 在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建设中怎样学习型组织理论与技术

对待小至一个家庭,大至全球问题,最重要的事情是克服学习的智障。一个组织,应成为“学习型组织”,使其中的人们得以不断扩展创造未来的能量,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维方式,持续学习,共同学习,提升组织整体运作的“群体智力”,全力实现共同的愿望和目标。

5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辨证关系原理是唯物史观最根本的原理。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它或促进社会进步,或阻碍社会发展。这一原理说明,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意识的组成部分,既被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我们必须据此去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地位作用,自觉服从于经济基础进步的要求,防止和克服思想政治教育“无用论”或“万能论”这两种错误倾向。

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学说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为只有人的社会属性才是人之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人的本质具有历史性,它随着社会关系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不同的社会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不同,这就必然导致对思想政治教育有关问题的不同结论。因此,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学说为指导,才有可能科学地分析教育对象的思想特点,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全面发展的学说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全面发展是与个人片面发展相对而言的,它是指每一个人、全体社会成员的智力、体力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尽可能多方面地、充分地、自由地和统一地发展,最根本的是个人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使人们都成为“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即能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 马克思关于个人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我们确定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和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目标的重要理论根据。

马克思主义本质规定性的表现:

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3.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

4.坚持与时俱进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坚持本质规定性 ;坚持基本原理;坚持基本特征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功能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真正优势

二、思想政治教育为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又为其服务

三、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特点及分类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性功能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1、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真正优势。2、思想政治教育为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又为其服务。3、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建设的中心环节。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教育对象和社会生活所发挥的积极的有利的作用或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特点:1、客观性 2、多方面性 3、层次性 4、发展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可分为个体性功能和社会性功能两个方面。

6 存功能、个体发展功能和个体享用功能。

社会性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发展所能发挥的积极作用,表现为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

1. 为什么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真正优势?

1) 因为无产阶级政党充分运用了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有力武器,社会主义才由理论变成现实,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取得由一国到多国的胜利。

2) 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表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它在党的事业中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党的工作的一条重要的战线,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3) 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引领人们与时俱进,调动人们参加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保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等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4) 始终不渝地对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党建工作和群众工作的一大特色,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在现阶段更不应该松懈。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和谐社会的新时期,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个传家宝,继承和发扬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以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生存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人类个体遵循客观规律、服从生存原则以便求得更好的生存状态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塑造人的品德、促进人的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是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能使每个个体实现其某种需要和愿望(主要指精神方面的),并从中体验满足、快乐和幸福,从而获得精神上的享受。

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培养具备特定思想政治素养的受教育者以推动政治发展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促使其主动参与经济建设以促进经济发展的经济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指的是它对社会文化结构及其各组成部分的影响。

2. 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性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联系实际说明其中一种功能。

1) 个体生存功能(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人的物质生活的顺利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精神生活的一种方式)

2) 个体发展功能(作用:引导政治方向;约束规范行为;激发精神动力;塑造个体人格——是指人的性格、品格及资格的总和)

3) 个体享用功能

3.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联系实际说明其中一种功能。

1) 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功能(表现:1、传导主导意识形态,调节社会精神生产;2、传导主导政治意识,引导人们的政治行为;3、再生产社会的政治联系,沟通社会信息,确保社会有机联系,促进社会政治的稳定与发展)

2) 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功能(表现:1、是经济建设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的保证;2、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精神动力;3、是营造经济建设发展的和谐社会环境的重要手段)

3)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1、文化传播功能;2、文化选择功能;3、文化创造功能)

简述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

保证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调节功能、转化功能。

7 4. 怎样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

1) 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它们既有区别又紧密相联,不可分割。

2) 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到适当的地位,是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其作用的前提条件。一般而言,“有为”是为了“有位”,“有位”才能“有为”,“有位”要求“有为”,同时“有为”才能“有位”,只有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出自己应有的作用,才能体现和落实“有位”,才不会有名无实。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任务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一、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体系

二、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

三、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功能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任务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二、完成新世纪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基本要求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激励人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根本目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灵魂

具体目的又称为操作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目的随着时代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它具有历史性。

1. 简述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

1) 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服务,其目的就必须反映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共的奋斗目标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奋斗目的要依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来确定;为了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2) 教育对象精神世界发展的需求及思想实际: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确定,必须考虑教育对象多层次多角度的精神需求,还应考虑受教育者的思想状况实际,教育对象思想层次的不同决定的。

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意义(功能)

1、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指明了方向。

2、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为开展思想政治活动提供了动力。

3、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为衡量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成效提供了依据。

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根本任务、一定时期的主要任务、具体任务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目的)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2. 为什么将培养“四有”新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1) 这一根本任务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中心,全部思想政治教育都必须围绕这一根本任务展开活动

2) 培育四有新人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客观要求;

8 4) 培育四有新人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3. 简述“四有”新人内在精神素质的培养(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培养四有新人的内在精神素质应从几方面入手)

1) 帮助人们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

2) 引导人们形成积极健康的精神状态:a.接受和顺应社会变革的心理;b.强烈的责任感

3) 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品质

4) 增强人们的法制纪律观念

5) 促使人们养成重视教育的态度,提高人们的文化知识素养

4. 完成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1) 坚持抓好地邓小平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教育

2) 突出主旋律的教育(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

3) 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4) 努力消除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限制和消除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努力,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说,首先是要对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有清醒的认识并保持警惕,其次,要继续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和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的教育。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概述

一、环境对人的影响

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点

三、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分类

第二节 宏观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经济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二、政治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三、文化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四、大众传播媒介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第三节 微观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家庭环境的影响

二、学校环境的影响

三、社会组织(工作)环境的影响

四、社区环境的影响

五、同辈群体环境的影响

第四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

一、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作用

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1. 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它有哪些主要特点?

1)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

2) 主要特点:1广泛性2动态性3特定性4可创性

9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作用:(1)良好的环境具有感染作用;(2)良好的环境具有促进作用;(3)良好的环境具有约束作用。

什么是宏观环境?什么是微观环境?

宏观环境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及经济生活条件、社会政治制度及现实政治状况、社会文化及各种文化活动、大众传播媒介等。

微观环境(即教育对象的生活实践范围)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组织工作环境、社区环境、同辈群体环境。

2.联系实际谈谈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宏观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a 经济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我国的经济情况可能使我国的经济制度发生变化,从而对人们的思想产生影响;由经济制度决定的经济生活条件尤其是个人的经济生活条件,对人们的思想品德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对人们的思想和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b 政治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政治制度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根本的影响和制约,决定着谁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权;现实政治状况更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品德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

c 文化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文化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影响的特征:属人性,社会性,创造性,时代性,复杂性)

d 大众传播媒介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大众传播媒介形式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大众传播媒介所传播的信息,会形成一种舆论环境)

微观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a 家庭环境的影响(具体影响是通过其特点表现出来的:普遍性和长久性;渗透性;针对性;家庭环境的主体具有血缘伦理的亲和性和权威性)

b 学校环境的影响(是通过其特点表现出来的:全面性;阶级性;渗透性;导向性)

c 社会组织(工作)环境的影响(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社会组织效益;社会组织风气;组织领导的形象);组织内的人际关系。

d 社区环境的影响(影响因素:社区生活秩序和经济发展程度;社区风气;道德规范;人际交往)

e 同辈群体环境的影响(特点:自由性,渗透性,独特性)

2. 如何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1、优化经济环境:加快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理顺分配关系,在全社会建立和谐的利益关系

2、优化政治环境: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推进机构改革;加强反腐倡廉和干部道德建设;维护安定团结。

3、优化文化环境:首先也是最根本的是要在整个文化建设中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使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持续发挥全面提高公民综合素质的作用;促进各项文化事业的发展;努力建设企业文化、校园文化、乡镇文化、社区文化、军营文化、家庭文化、优化亚文化环境;最后要抓好文化市场的建设和管理

4、优化社会舆论环境:党和政府要有效地控制电视广播电影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体,弘扬主旋律,加强正面宣传、正面报道、正面教育;敢于通过媒体剖析现实,澄清是非,开展道德评价,实行舆论监督;采取有效地措施进化网络环境;加强媒体自律

10

第六章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其规律

第一节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过程及规律

一、思想品德及其结构

二、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过程

三、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

第二节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特点与环节

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概念

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要素

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环节

四、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特征

第三节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与规律

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

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

1.解释下列名词:思想品德、思想品德结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思想品德——是一个多要素的综合系统,是人们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在品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点、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的总和。

思想品德结构——是指人的思想品德的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具体而言,思想品德结构是一个以世界观为核心,由心理、思想和行为三个子系统的多种要素按一定的方式联系起来构成的具有稳定倾向性的整体多维立体结构。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促使受教育者产生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以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思想品德认识——是人们对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关系以及关于这种关系的理论、原则、规范的理解和认识。

思想品德情感——是人们在现实的思想道德关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爱憎好恶的态度。

思想品德意志——是人们在实践理想、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自觉地克服困难和排除障碍的毅力。

意志——是体现品德认识并调节人的品德行为的重要精神力量,是产生思想品德行为的杠杆。

思想品德信念——是人们发自内心地对某种思想道德原则和规范的真诚信仰。

信念——就是一种被个体所理解的认识,是一种被个体情感所肯定的认识,并带有个体坚持与固守这种认识的意志成分。

思想品德行为——是人们在认识、情感、意志和信念的支配下,在实践活动中履行一定的思想道德义务的实际行动。

行为——是一个人思想品德的外在表现和综合反映,是衡量一个人思想觉悟高低、道德品质优劣的重要标志。

什么是思想教育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促使受教育者产生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以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包含三个方面:1、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种活动过程,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展开、运行、发展的流程。

2、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过程。

11

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一、外在因素影响制约过程。外在因素包括:1、社会的经济制度及其经济生活条件、政治制度及其社会政治状况、社会文化及其文化活动。2、受教育者所生活于其中的社区环境。3、受教育者出生和成长的家庭。4、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学校。5、受教育者从事工作的社会组织。6、各种非正式的交往环境。7、现代大众传播媒介

二、内在思想矛盾转化过程。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的基本问题,是人的思想品德认识如何转化为相应的思想品德行为的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

1、教育者,即教育主体——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个人或群体。

2、受教育者,即教育客体——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

3、教育介体,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用来影响受教育者的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规范以及教育活动的各种方式与手段。

4、教育环境——是指对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过程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产生影响的一切外在条件的总和。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阶段

1、内化阶段

2、外化阶段

3、反馈检验阶段

2. 简述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人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在客观外界条件的影响与主观内部因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和主体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转化的过程中产生、发展和变化的。

1) 人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主客体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产物。

2) 人的思想品德是主体内在思想矛盾运动转化的结果:

a. 主体内在的知、情、意、信、行在发展方向上由不一致到一致,在发展水平上由不

平衡对平衡的矛盾运动。

b. 是指主体当前对一定社会要求的反映同原有的思想品德状态之间的矛盾运动。主体

在过去的社会生活和人际交往中所形成的一定的思想品德——可称为“内部品德环

境”,即原有的思想品德状态。

3. 试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特征。

1) 明确的计划性和鲜明的正面性

2) 突出的复杂性和广泛的社会性

3) 积极的引导性和明显的长期性

4.简述思想道德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及其表现。为什么?

思想道德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与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因为:这个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内在根据,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始终,推动着它的发展,同时规定和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其他具体矛盾。

思想道德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往往通过一系列具体矛盾表现出来:

(1)教育者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之间的矛盾;

(2)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3)思想政治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本人思想行为之间的矛盾;

12 (5)受教育者内在精神世界发展的需要与满足需要的方式(条件)之间的矛盾;

5、试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 1) 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之间保持适度张力的规律

2) 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3) 协调与控制各种影响因素使之同向发挥作用的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方案的制订——是指教育者根据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发展状况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情况,为达到一定目标,遵循一定的原则和程序,制订出各种行动方案并从中选出最优方案的过程。

制订思想政治教育方案的基本步骤:1、搜集信息,发现问题。2、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3、拟定思想政治教育方案。4、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案。

第七章 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者

一、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特征

二、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职能

三、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对象

一、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特征

二、科学地认识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方法

三、领导干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对象

四、青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

一、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联系

二、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区别

三、正确处理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关系

1. 简述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特征、职能和基本素质。

1) 特征:阶级性、主导性、客体性

2) 职能:

教育职能:1、组织开展各种教育活动;2、传授思想政治知识和品德规范;3、促使教育对象主体能动性的发挥;4、引导教育对象思想品德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

管理职能:1、确定目标和计划;2、进行制度管理;3、协调教育活动的各种因素

3) 基本素质:

1、政治素质(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较高的政治水平;较高的政策水平);

2、道德素质(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祖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热爱和尊重教育对象;强烈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清正廉洁,艰苦奋斗)

3、思想素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思想作风素质);

4、知识素质(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知识;根据工作对象和所处环境的需要应该掌握的有关知识);

5、能力素质;

6、生理心理素质

13

1、科学地认识和分析教育对象是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出发点。

2、科学地认识和分析教育对象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条件。

3、科学地认识和分析教育对象,是调动教育对象内在积极性,实现思想转化的关键。

科学地认识和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方法是什么?

(1)历史分析法;(2)动态分析法;(3)立体分析法;(4)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为什么说领导干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对象?

(1)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2)干部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群众的桥梁;

(3)少数干部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存在严重问题。

2. 如何认识和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对象。

1)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进行思政教育就是培养人们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分析教育对象,这是思政教育的起点和基础

2) 思政教育对象就是思政教育活动所作用的对象,思政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也就是受教育者;

3) 特征:a 、广泛性(社会全体成员,随时间地点和条件而转移)b 、层次性(分层施教,因人而异)c 、可塑性(受环境影响和教育者的作用两者共同塑造)d 、主体性(对象具有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3. 为什么说青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

这主要是由青年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历史作用以及青年的生理、心理特点所决定的:

1、 青年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作用(青年肩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青年代表着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

2、 青年的生理心理特点(青年时期人的身体发育迅速,体力精力都处于最旺盛的时期)青年的心理特点(青年时期是人生由少年向成年的过渡阶段,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在发展中逐渐成熟的阶段)

4. 简述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

1) 思政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联系:a 、思政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相互规定、相互依存;b 、思政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变化不居、相互转化

2) 思政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区别:a 、角色不同;b 、任务侧重点和活动方式不同;c 、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同

5. 如何正确处理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

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是思政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微妙也是最难处理的关系。

1) 平等。思想政治教育是平等、自由、民主的教育。没有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平等,就没有民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平等,并不意味着否定两者之间的教育关系,也不是要解构两者之间的教育关系。

2) 理解。理解就是了解、沟通,他不是一时的感情冲动,更不是某种同情,它是透过现象分析本质的一种理性过程。要饱含感情,重视教育对象的差异性。

3) 共享。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精神共享,共享是两者关系的核心内容,也是处理两者关系的原则。

14

第八章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概述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系统的要素

二、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原则

第二节 世界观教育

一、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

第三节 政治观教育

一、基本国情教育

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

三、爱国主义教育

四、形势政策教育

第四节 人生观教育

一、理想教育 (理想)

二、人生价值观教育

三、成才教育

四、艰苦奋斗精神教育

第五节 法制观教育

一、社会主义民主教育

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

三、遵守纪律的教育

第六节 道德观教育

一、职业道德教育

二、社会公德教育

三、恋爱婚姻家庭道德教育

四、共产主义道德教育

1. 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原则有哪些?

1) 整体性原则:在实施教育内容时,必须使思政教育内容系统各要素协同作用,使教育内容成为具有良好功能的系统

2) 相关性原则:必须充分注意教育内容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以及教育内容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3) 层次性原则:在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系统时,要注意到它的层次性;在教育时要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确定、实施不同的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系统是由不同层次的要素构成的。

4) 目的性原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内容和每一项内容的实施,都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

5) 重点要素原则:是指在确定教育内容时,要把作用相对较小的要素放到次要位置,把作用相对较大的要素放到主要位置,从而突出重点要素。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哪些?

(1)世界观教育;(2)政治观教育;(3)人生观教育;(4)法制观教育;(5)道德观教育。

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法制观、道德观教育各包含哪些内容?

1、世界观教育——科学的世界观教育是思政教育带有根本性的教育内容,进行科学的世界观教育。

主要就是进行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

15 持的根本立场、根本态度和根本方法。

内容包括:基本国情教育、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

基本国情——是指一国相对稳定的总体的客观实际情况,即那些对社会和经济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最基本的、最主要的发展因素和限制因素,它常常决定着该国长远发展的基本特点和大致轮廓。

基本国情教育有什么重要意义?

1、进行基本国情教育有助于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理解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2、进行基本国情教育有助于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参与现代化事业,促使社会主义现代化顺利发展。

3、进行基本国情教育有助于人们认清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认清我们的生存环境,树立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4、进行基本国情教育有助于人们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合理安排个人的工作和生活。

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的内容?

1、深入进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教育。

2、深入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

3、深入进行坚持改革开放的教育。

4、帮助人们正确把握两个基本点的辩证关系。

爱国主义——是长期生活在一定疆域里的人民在历史上逐渐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

形势——是一定历史时期内社会发展的状况和态势

政策——是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时期的路线和任务而制定的行动准则。

3、人生观教育——无产阶级的人生观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看成人生的最高目的,它是人类历史上最科学最进步的人生观。

内容主要有:理想教育、人生价值观教育、成才教育、艰苦奋斗精神教育

人生观——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总的态度。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未来的一种向往和追求,是有实现可能的人生奋斗目标。 理想的特征?1、层次性 2、社会性和阶级性 3、互感性 4、发展性

人生价值——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进行成才教育要注意什么?1、首先要帮助青年树立强烈的成才意识和志向。2、其次,要引导青年正确认识人才。3、再次,要引导青年正确处理红与专的关系。

4、法制观教育——社会主义法制观教育就是对人们进行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教育,以使人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民主、正确行使民主权利,自觉遵守国家法律和纪律,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秩序。

社会主义民主——是指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全体人民在共同享有对生产资料的不同形式的所有权、支配权的基础上,享有管理国家的最高权力。

社会主义法制——是指无产阶级领导广大人民通过国家政权建立起来的法律制度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秩序。纪律——是一定的社会组织为自己的成员所规定的具体的行为准则。

论述社会主义法制观教育教育的内容?

一、社会主义民主教育

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教育,要使人们认识到,社会主义民主与资产阶级民主有本质的区别。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教育,还要引导人们正确认识民主和专政、民主和集中、民主和法制的关系。

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

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要帮助人们形成明确的法治意识。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要引导人们“知法”、“守法”、“依法办事”。

三、遵守纪律的教育

进行遵守纪律的教育,就是要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纪律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使人们自觉遵守各项纪律,用纪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要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纪律和自由的关系。自由和纪律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社会主义社会的纪律是自由的保证,没有纪律,就没有自由。那种超历史的、以我为中心的绝对自由,不受任何制约的自由,在现实世界中是根本不存在的。明确了两者的关系,就能帮助人们提高遵守纪律的自觉性。

16 5、道德观教育——道德教育就是为使人们践行某种道德义务,而对人们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的活动。

主要包括:职业道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恋爱婚姻家庭道德教育、共产主义道德教育 道德——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系,并以善恶为评价标准,调整个人与他人以及社会的相互关系的心理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道德教育——就是为使人们践行某种道德义务,而对人们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的活动。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的工作或劳动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社会公德——是一个社会中每个人都必须遵守的公共生活准则。(特点:共同性、群众性、继承性)

共产主义道德——是从无产阶级完整利益中引申出来并适应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形态的、以忠于共产主义事业的集体主义为其根本原则的道德体系。

2. 简述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的基本内容。

1) 深入进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教育

2) 深入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

3) 深入进行坚持改革开放的教育

4) 帮助人们正确把握“两个基本点”辩证关系

3. 如何进行理想、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以及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答案仅供参考)

1) 进行理想教育,就是要使人们把共产主义理想内化为个人理想,树立共产主义目标并为之奋斗努力。要做到以下几点;A 、要把远大理想即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和现阶段理想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教育结合起来,激励人们胸怀远大理想,脚踏实地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B 、要结合各行各业、各个集体的发展目标和具体任务进行理想教育,引导人们立足本岗职位,做好工作,为实现共同理想做贡献。C 、要把社会理想的教育与个人理想的引导结合起来,帮助人们把个人理想会与崇高的社会理想之中并在为实现社会理想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D 、要针对不同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确定不同的教育起点,采取不同的教育形式。

2) 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是长期生活在一定疆域里的人民在历史上逐渐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

3) 社会主义民主教育要人民群众进行自我教育的方法,社会主义法制教育要突出重点。

4) 共产主义道德教育。

第九章 思想政治教育原则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概述

一、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依据

二、思想政治教育原则体系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原则

一、方向原则

二、求实原则

三、民主原则

四、渗透原则

五、层次原则

六、激励原则

七、主体原则

八、示范原则

17 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是人们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在总结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而制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准则。它具有辩证性、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等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原则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是人们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

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内在依据。

1、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科学依据主要是什么?

(1)思想政治教育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本质联系(方向)

(2)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与各平行子系统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求实、渗透、激动)

(3)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的本质联系(民主、示范、层次)

思想政治教育原则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意义

1、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性质

2、促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

3、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益

4、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2、思想政治教育有哪些主要原则?如何在思想政治家教育中坚持这些原则?

(1)方向原则;(2)求实原则;(3)民主原则;(4)渗透原则;(5)层次原则;(6)激励原则;(7)主体原则;(8)示范原则。

1)方向原则:指全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始终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一致,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动摇。

意义:第一只有坚持这一原则才能保持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色;第二坚持方向原则才能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第三坚持方向原则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根本要求。

如何坚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提高贯彻思想政治教育方向性原则的自觉性;必须讲究科学性。

2)求实原则:思想政治教育要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原则。

意义:避免主观性和盲目性,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好的贴近人们的思想实际,落到实处,取得较好的效果。

如何坚持:要有强烈的求实精神;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要注意方法;坚持与时俱进。

3)民主原则:全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应该体现和落实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一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应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民主精神,坚持民主作风和民主方法。

坚持民主原则是由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所决定的;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决定的;是由思想政治教育所要解决的矛盾的性质所决定的。

如何坚持:首先要正确理解民主原则;要畅通渠道,营造氛围,发扬民主,广开言路。

4)渗透原则:思想政治教育要融入到经济工作、文化工作、管理工作等方面的工作乃至日常生活中去,结合各项具体工作的实际进行。

意义:能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能。

如何坚持:必须强化结合经济业务工作开展思政教育的渗透意识,自觉将思政教育融入到各种具体工作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以对人们实施全方位的教育影响;其次要加强协调,形成齐抓共管的教育格局,使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形成合力。

18 5)层次原则:思想政治教育者应从实际出发,承认差异,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思想情况,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分层次进行教育,既鼓励先进,又照顾多数,将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有机结合起来。 区分层次是由教育对象的层次性特征所决定的;是克服过去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一刀切”“一锅煮”等弊端的迫切要求;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迫切要求。

如何坚持:要深入实际,注重调查研究,准确了解教育对象的思想特点;整体规划,统筹安排,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确定不同的思政教育目标要求和内容;要创造良好的条件和适宜的氛围,满足不同受教育者的个性、特长、充分发展的需要。

6)激励原则:思政教育者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对教育对象施加正强化或负强化的信息反馈,以引起心理和思想情感变化,使其产生社会所期望的行为反应,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行为准则。

坚持激励原则是人的行为活动规律的要求;是完成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任务的要求;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如何坚持: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各种激励手段的运用应与思政教育的目标一致。

7)主体原则: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开展教育活动时,应充分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注意调动其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行为准则。

坚持主体原则是由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所决定的;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要求;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在特质所要求的。

如何坚持:要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提高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着力培养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能力;要注意将每个人自己教育自己与集体成员间的互帮互教结合起来。

8)示范原则: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该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影响和感染受教育者,以促进其思想品德水平的不断提高。 “以身作则”

如何坚持:思政教育者要加强理论学习和人格修养,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思想政治教育者要身体力行,带头实践自己提倡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

第十章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艺术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含义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

三、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要求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艺术

一、思想政治教育艺术的含义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艺术

1. 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何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承担着传递教育内容、实现教育目标的使命,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所采取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思想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认识活动(如认识教育对象、认识环境等)。

工作方法——是具体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促进教育对象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方法。

方法——是人们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达到一定目的所采取的活动方式、程序和手段的综

19

意义:a 思政教育方法是实现思政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

b 思政教育方法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动的纽结;

c 科学的思政教育方法是增强思政教育成效的重要条件。

思想政治教育要彻底说服人,一是靠真理的力量;二是靠人格的力量。

真理的力量——就是宣传者、教育者讲的东西必须合乎实际,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社会进步的趋势。

人格的力量——就是思想道德观念和规范的倡导者、宣传者、教育者必须言行一致,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努力实践自己提倡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

正确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要求

1、针对性。其实质是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运用合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客观规律,合乎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客观规律,这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性的重要体现。要求做到:a 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任务以及具体内容选择和运用方法,b 针对教育对象的具体特点选择和运用方法,c 针对具体思想热点问题选择和运用不同的方法

2、综合性

3、创造性

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正确选择和运用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圆满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2、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继承和创新,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体系,促进思想教育的科学化。

3、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综合素质,不断开创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2. 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方法有哪些?联系实际谈谈其中一种方法。

思政教育的基本方法:1、理论灌输法(又称说理引导法);2、实践锻炼法;3、自我教育法;4、榜样示范法;5、比较鉴别法;6、咨询辅导法 (联系实际的部分大家就自己看一下)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实施方法

一、理论教育法(理论灌输法)——是由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受教育者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引导受教育者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方法。

主要包括理论讲授、理论学习、理论宣传、理论培训、理论研讨等具体形式。

二、实践锻炼法——就是指教育者组织、引导受教育者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养成良好思想品德的方法。

三、榜样示范法(典型示范法)——是指通过具有典型、榜样意义的人或事(正面的、先进的,抑或反面的、落后的的人或事)的示范引导、警示、警戒作用,教育人们提高思想认识,规范自身行为的方法。

四、自我教育法——指受教育者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通过自我学习、自我选择、自我反思等方式,主动接受科学理论、先进思想观念、社会生活规范,提高自身思想认识和道德水平的方法。

五、比较鉴别法——就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的属性和特点进行对比,引出正确的结论,从而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水平和认识水平的方法。

六、咨询辅导法——就是指教育者通过语言、文字等交流媒体,灵活运用相关理论和咨询、指导的专门技术,对教育对象在思想、心理和行为等方面以帮助、启发和引导的方法。(咨询,从字

20 心理咨询是其最典型的形式。

3. 选择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应遵循哪些基本要求。 1) 针对性:根据思政教育的目的任务以及具体内容选择和运用方法;针对教育对象的具体特

点选择和运用方法;针对具体思想热点问题选择和运用不同的方法。

2) 综合性:综合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核心问题是多种方法在思政教育过程中如何构成协调、有序的关系,形成教育合力,产生综合效果。

3) 创造性:要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为基本要求,自觉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方法;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实现教育手段的现代化。

4. 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艺术?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有什么意义?

1) 思政教育艺术——指思政教育者为了有效地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而创造性运用具有感染力的教育技能和技巧的总和。

2) 意义:a 加强教育艺术的运用有助于提高思政教育的水平;

b 加强教育艺术的运用有助于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为什么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艺术性的活动?

1、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对工作方法和技巧的灵活运用。

2、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细致地分析、巧妙地应对各种情况和问题。

3、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不断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艺术的主要特点有:

(1)实践性;(2)科学性;(3)创造性;(4)灵活性;(5)情感性。

5. 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联系实际说明一种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艺术有:1、运用语言的艺术,2、选择时机的艺术,3、选择突破口的艺术,

4、把握适度的艺术,

5、综合运用各种教育方式的艺术。

第十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概述

一、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含义

二、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三、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特征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载体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载体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载体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载体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大众传播载体

1. 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其特征有哪些?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指承载、传导思政教育因素,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且主客体可借此相互作用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式。

作为思政教育的载体,必须同时满足下列两个基本条件:1、必须承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任务、原则、内容等信息,并能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所操作。2、必须是联系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的一种形式,主客体可借助这种形式发生互动。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笔记整理.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整理 简答题: 一、思想工作、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三者之间的辨析? 答:1.政治工作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团体为实现自己的纲领和根本任务而进行的活动,如阶级斗争、政权建设、党的思想和组织建设等。 1.思想工作是一定的阶级或群体帮助人们树立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思想,改变偏离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所进行的活动,其目的是使人们的思想更符合客观实际,以便更好的改造客观世界。 3.思想政治工作就是政治工作中的思想性部分,是指政治工作中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实践活动;也是思想工作中的政治部分性部分。思想政治工作就是政治工作中的思想性部分和思想工作中的政治性部分的叠加、融合。 二、古代思想道德教育的特点及其局限? 答:特点:一是在道德教育思想上,强调以育人为中心,德育至上; 二是在教育目标上,注重“修身为本”强调培养理想人格的“圣贤”、“君子”; 三是在教育途径上,强调通过多种途径如学校、家庭等对人们进行道德教育; 四是在教育方法上,注重教化与修身的统一。 局限:第一,灌输式教育方法在道德教育中占主导地位; 第二,公私德不分的倾向突出; 第三,“重规范”、“轻人格”的倾向严重。 三、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 答: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是互相规定和互相依存的,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变化不居、互相转化。虽然两者紧密联系,但是他们的角色不同,任务侧重点和活动方式也不同,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也不同。最后,它们两者之间必须是平等的,必须是互相理解的,必须是共享两者的精神的。 四、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及其规律 答:过程:个体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经过社会实践,使思想品德诸要素不断平衡发展,知与行从旧质到新质循环往复、螺旋上升,从而形成社会要求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的外部制约与内在转化有机统一的矛盾运动过程。 规律:人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在客观外界条件的影响与主观内部因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和主体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转化的过程中产生、发展和变化的。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考试重点总结

1.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 论基础。(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二)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个人”的理论(三)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四)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需要理论(五)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活”的理论(六)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阶段的理论 2.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知识借鉴:教育学、政治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 学等。 3.思想是指制约人们行为的各种精神因素的总和。既包括理性认识,也包括感 性认识,还包括情感和意志等成分。 4.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所说的思想:一是教育者所传播的思想。它通常是一个社 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主流意识形态),包括一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主导价值观、思想道德规范等。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 5.思想的特征(1)客观性与主观性的辩证统一(2)自然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 一(3)能动性与受动性的辩证统一(4)差异性与共同性的辩证统一 6.思想的表现形式有工具性形式和内容性形式。 7.行为是在思想支配下所产生的言论、行动等外在表现。 8.行为的特征有起因性、自主性、目的性、可塑性。 9.思想与行为的关系:思想与行为的一般关系是:a思想支配行为。人的绝大 多数行为都是由思想所支配的,思想是行为的先导;b行为反映思想。人们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的思想。因此往往通过分析行为而了解产生该行为的思想动机;c行为对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反作用。 思想与行为之间复杂关系:第一,思想正确,行为正确;第二,思想正确,行为不正确;(好心办坏事)第三,思想不正确,行为正确;(歪打正着、虚假行为)第四,思想不正确,导致行为错误。思想与行为之间的这些复杂关系,要求我们必须对人们行为的思想动机与思想指导下的行为效果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 10.思想向行为转化的条件(影响思想向行为转化的因素):(一)外部条件(外 因)如社会风气、社会舆论、先前行为的效果(二)内部条件(内因)思想观念的内化程度、非理性因素(需要、动机、情感等)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_考试资料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一、填空题 1.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研究客体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 2. 思想政治教育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的科学,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中心概念 3.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的科学理论。 27. 思想政治教育被经济基础决定又为其服务。 28. 有无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区别社会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以及其他剥削制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29. 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 30. 思想政治教育是民主政治建设的必备条件。 31. 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32. 以环境构成要素的性质为划分标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33. 以环境构成范围的大小划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 34. 宏观环境主要指社会环境。

35. 经济环境是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因素。 36. 微观环境主要是指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工作环境。 37. 校园文化是以学校为依托的“社会亚文化”。 38. 思想政治教育所说的研究对象,广义角度研究是指一切人。 39. 青少年和领导干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 40. 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成功,一个基本的前提是必须有一个科学的目标。 42. 按教育对象的范围,可将目标分为群体目标和个体目标。 41.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具有双重的功能,它既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又是教育活动的终点。 42.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史思想政治教育最根本的内容。 1. 2. 3. 4. 5. 6. 只有社会主义国家才有思想政治教育。(错误。在资本主义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极为丰富。) 7. 行为支配思想。(错误:思想支配行为。思想是行为的先导,人的绝大的多数行为都是受思想支配的。) 8. 人的思想支配人的行为,人的行为不一定反映人的思想。(错误。人的行为反映人的思想。) 9. 管理带有明显的强制性。 10. 主体因素对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错误。客体因素) 11. 客体因素在思想政治品德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能动作用。(错误。主体因素) 12. 自我教育不是放任自流,而是一种新型的有控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答案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答案 【篇一: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试题3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有两个方面,即()和教育 科学文化建设。 2、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3、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基础是()。 4、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育法的主要方式有()、理论学习法、()、演讲报告法。 5、培养有理想、()、()、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是思想政治 教育的根本任务。 6、我国现阶段的道德可分为社会主义道德和()道德两个层次。 7、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艺术有疏通引导艺术、语言文字表达艺术、()艺术、个别谈心的艺术、()的艺术、运用制度、规范的艺术 奖惩的艺术、组织会议的艺术。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2、思想品德结构 3、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辨证关系原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 2、简述思想道德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及其表现。 3、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4、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载体主要有哪些? 5、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 四、论述题(15分) 1、试论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规律。 思想政治品德教育专题答案 一、填空题 1、思想道德建设 2、实施影响,促成转化 3、马克思主义哲学 4、理论讲授法;理论宣传法 5、有道德;有文化 6、共产主义 7、报告、演讲;协调人际关系 二、名词解释

1、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为完成一定的思想政治 教育任务,在对教育对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所采取的一切 方式、办法或手段的总和。 2、指构成人的思想品德的各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具 体而言,思想品德结构是一个以世界观为核心,由心理、思想和行 为三个子系统的多种要素构成的具有稳定倾向性的整体。 3、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就是通常所说的“小环境”,一般包括家庭 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组织环境、社区环境、同辈群体环境。 三、简答题 1、答: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辨证关系原理是唯物史观最根本的原理。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对社会存在 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它或促进社会进步,或阻碍社会发展。 2、答:思想道德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教育者所掌握的一定社会的 思想品德要求与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思想道德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往往通过一系列具体矛盾表现出来:(1)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2)教育者与教育介体之间 的矛盾;(3)受教育者与教育介体之间的矛盾;(4)教育者与教 育环体之间的矛盾;(5)受教育者与教育环体之间的矛盾;(6) 教育介体与教育环体之间的矛盾 3、答: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有:(1)社会发展的客 观需要;(2)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3)受教育者精神世界发展 的需求以及思想实际。 4、答: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载体主要有:(1)管理载体;(2)文化载体;(3)活动载体;(4)大众传媒载体。 5、答: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的重要性体现在:(1)思想政治教育 者的素质是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主观作用的基础;(2)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是思想政治教育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保证;(3)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四、试论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规律。 答:(1)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主客体因 素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结果。客体因素能否产生预期作用,不在 于客体因素本身,而在于接受者本身的主体因素,在于主体因素与 客体因素之间的平衡和协调。只要在主体因素与客体因素都与一定 社会的思想政治品德要求相互一致、相互协调的条件下,才肯形成 良好的思想品德。(2)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主体内在的思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要点一览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要点一览 第一章绪论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学 1、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分析。政治工作,思想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不完全等于政治工作或思想工作,它是政治工作中的思想性部分和思想工作中的政治性部分的叠加、融合,思想政治工作的含义比思想政治教育更宽广些;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泛义是指人类所有阶级社会共有的从思想政治品德上培养教育人的活动,特指则是指无产阶级从思想政治品德上培养教育人的活动。。 2、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含义。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联系和区别。思想政治教育学是研究人们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和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的科学。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1、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特殊领域及其矛盾。(1)特殊领域: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是人的社会属性方面,而且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即:人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品质的形成、变化和发展;(2)特殊矛盾:一定的社会发展的要求同人们实际的思想政治品德水准之间的矛盾,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根据,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 2、对象的确定。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以及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内容和特点 1、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内容:(1)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理论;(2)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成和发展;(3)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理论;(4)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理论。 2、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特点:阶段性(反映了本阶级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实践性(来源实践,用于实践,接受实践检验),综合性(多角度分析,应用各种学科)。 四、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方法和意义 1、方法:文献法,观察法(参与和非参与),实验法(标准实验和自然实验),社会调查法(普遍调查、典型调查、个案调查、抽样调查,访问法和问卷法),总结经验法。 2、意义:有利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1、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指导。(1)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哲学的指导(基础),政治经济学的指导(物质利益),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方向);(2)坚持列宁主义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必须灌输的原理;党的思想建设的理论;结合经济工作做好思想工作、宣传鼓动工作;开展共产主义教育,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2、坚持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作指导。(1)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A、思想来源于社会存在;B、政治工作和经济工作密切结合,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C、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D、党委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到议事日程,亲自抓思想问题,加强领导; E、提高党性修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当化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党的基本路线服务;培育“四有”新人,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最主要的就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要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主要理论依据 1、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理论:社会存在决定人的思想;人的思想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人的思想发展依赖于社会存在(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考试重点

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领域的特殊矛盾:主体和客体、思想和行为;主体意识形态和客体思想行为;主体正确的思想意识与客体错误的思想政治意识;无产阶级与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政治意识;主体传播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与客体思想行为;一定社会发展要求同人们实际的道德水准之间的矛盾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 1、个人与社会; 2、思想与行为; 3、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 4、内化与外化; 5、教育与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特点 1、阶级性; 2、实践性; 3、综合性。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坚持本质规定性;坚持基本原理;坚持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本质规定性的表现: 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3.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 4.与时俱进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直接理论依据 一、关于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和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理论 二、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辨证关系的原理 三、关于政治与经济辨证关系的原理 四、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 五、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 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七、关于灌输社会主义意识的理论 八、关于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 九、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 十关于执政党建设的理论 思政教育功能特点:客观性多方面性层次性发展性 思政教育功能分类: 个体性功能:1.生存 2.发展功能(概念:思政教育对塑造人的品德促进人的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表现:引导政治方向,约束规范行为,激发精神动力,塑造个体人格)3.享用功能定义:通过思政教育能是个体实现其某种需要和愿望并从中体验满足快乐和幸福,从而获得精神上的享受 社会性功能 1. 政治功能 2.经济功能 3.文化功能 思政教育目的: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激励人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思政教育目的的功能: 1.为思政教育指明方向 2.为思政活动提供动力 3.为衡量思政教育活动成效提供依据 思政教育目的根本任务:用马列,毛,邓,三重要思想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四有新人是根本任务的原因: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及真题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 考试科目名称: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时间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部分约80%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部分约20% (四)题型结构 解答题:4小题,每小题10%,共40%。 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30%,共60%。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考试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原理考试涵盖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历史考察、战略地位和社会功能、过程及其规律、对象、目的和任务、内容、原则、方法和艺术、载体、环境、评估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与培养等方面。要求考生比较系统的掌握上述内容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考试内容: (一)绪论 1.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学概念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体系。 2.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 学科建设进程;学科建设经验与发展展望。 3.思想政治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学与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学与西方行为科学的关系。 4.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要用完整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学科建设,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来指导学科建设。 2.思想政治教育学直接的理论依据 关于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和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理论;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总结 (1)

第一章绪论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特殊矛盾: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同人们实际思想政治品德水准之间的矛盾(1是思政存在的内在根据2贯穿于思教始终并推动其发展3制约着思教领域其他矛盾) 基本范畴:1个人与社会,揭示人的本质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个人是历史的具有社会性的个体;社会是以共同点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和共同发展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2思想与行为揭示人的思想活动和行为表现的相互关系范畴。思想指制约人的行为的各种精神因素总和(理性感性情感意志)行为是在思想支配下所产生言论活动等外在表现。关系:思想支配行为,行为反映思想,行为对思想的形成具有反作用。(表现略)思想转化为行为需①外部条件,行为的环境支持因素(风气,舆论,习俗)②内部条件,行为必须通过动机态度等环节。动机转化为行为受到两个制约①文化观念,动机形成后能否表露受价值准则判断的制约,符合公认准则就可以②合适的行为方式选择。 3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主体与客体关系 4内化和外化。揭示人的思想,行为变化发展过程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变化发展范畴。内化指人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规范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自己意识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过程。(注意,理解,接受)三环节。外化则是将个体品德意识转化为行为表现和行为习惯,产生良好行为结果的过程。制约因素;①内部制约因素是个体的价值观对行为动机的评价作用和对行为方式的选择。②外部制约first内在动机外化行为所需要的时间地点和条件。Second个体意识是否外化受到制约third 从众效应的影响(公共场合尤甚)关系:二者是思教过程密不可分的环节。两者统一性表现为;①实践活动是两者的共同基础②目的相同,最终都为了通过良好行为产生良好社会效应③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同促进。二者对立性表现在:①两者处于思教过程的不同阶段②作用不同,内化是输入,外化是输出③成果不同④所用方式方法不同。 5教育与管理。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影响实践活动主要靠说服教育启发人们自觉性,管理是组织运用经济行政纪律法规等手段规范人们行为,以维护正常生活工作秩序的实践活动,带有强制性。关系:1思想教育与行政管理关系;一方面思想教育可以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另一方面行政管理可以增强和巩固思想教育效果。2奖励与惩罚关系;①批判往往告诉人们不该做什么,批判过多可能使人无所适从。②过多的批判指责使人产生挫败感产生隐蔽的对抗行为。③单一的使用批判惩处办法容易导致简单粗暴或惩罚主义,如果将批判变成发泄个人的工具批判将失去任何效力。 学科特点:1阶级性,在阶级社会里,各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都反映了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带明显阶级性,是阶级性与真理性的高度统一。 2实践性,在长期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发展 3综合性,研究中对相关社会心理因素做综合考察,借鉴运用多学科知识 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和知识 借鉴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教建设, 1用完整准确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学科建设:坚持本质规定性(辩证/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与时俱进);坚持基本原理(马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青岛科技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2道大题(共计9个小题),满分150分; 2.本卷属试题卷,答题另有答题卷,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该试题卷上或草纸上均无效。要注意试卷清洁,不要在试卷上涂划; 3.必须用蓝、黑钢笔或签字笔答题,其它均无效。 ﹡﹡﹡﹡﹡﹡﹡﹡﹡﹡﹡﹡﹡﹡﹡﹡﹡﹡﹡﹡﹡﹡﹡﹡﹡﹡﹡﹡﹡﹡﹡﹡﹡﹡﹡﹡﹡﹡ 一、简答题:(1-6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1.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含义及特点。(10分) 2.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领域的特殊矛盾。(10分) 3.大众传播媒介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10分) 4.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内在转化过程。(10分) 5.文化载体的内涵和特征。(10分) 6.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主体性表现。(10分) 二、论述题:(1-3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1.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中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30分) 2.联系当前实际,谈谈从哪些方面入手培养“四有”新人的内在精神素质?(30分) 3.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为什么要坚持激励原则?(30分) 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内化与外化 2.思想品德结构 3.理想教育 4.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结构 5.实地调查评估法 二、简答 1.政治工作与思想工作的关系。

3.联系实际,阐述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的途径。 4.评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无用论”和“万能论”。 5.结合我国实际,阐述如何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 三、论述 列举并论述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直接理论宜君,详细阐述至少三个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正确处理价值一元与多元的关系。 2009年浙江理工大学考研真题: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答案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练习题第一章练习题一、辨析题 1.思想政治教育等于思想工作加上政治工作 2.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是同一概念 2.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社会所特有的社会活动3.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二、简答题1.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为什么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活动? 2.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有什么规律? 3.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4.思想政治教育学有哪些基本范畴? 5.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如何?这一关系对思想政治教育有什么启示? 6.思想与行为的关系如何?这一关系对思想政治教育有什么启示?7.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的关系如何?这一关系对思想政治教育有什么启示?8.内化与外化的关系如何?这一关系对思想政治教育有什么启示?9.教育与管理的关系如何?这一关系对思想政治教育有什么启示?三、分析题:试分析以下这段话的含义,并谈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运用其中的道理。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指出,人的“行为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外部世界对人的影响表现在人的头脑中,反映在人的头脑中,成为感觉、思想、动机意志”第二章练习题一、辨析题: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消灭、人们的文化素质大大提高,列宁当时所讲的“灌输”的条件已经改变,所以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再需要灌输。 2.灌输与发挥教育对象的主体性是对立的 3.因为社会存在决定了人们的社会意识,所以思想政治教育是无用的。二、简答题:1.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和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理论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 2.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 3.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 4.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全面发展的学说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 5.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灌输的理论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6.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三、分析题 1.试分析“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含义,并分析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 2.“最后,分工立即给我们提供了第一个例证,说明只要人们还处在自然形成的社会中,就是说,只要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还有分裂,也就是说,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已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原来,当分工一出现之后,任何人都有自己一定的特殊的活动范围,这个范围是强加于他的,他不能超出这个范围:他是一个猎人、渔夫或牧人,或者是一个批判的批判者,只要他不想失去生活资料,他就始终应该是这样的人。而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第三章练习题一、辨析题:1.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强烈的阶级性,所以我们不能借鉴剥削阶级的教育资源。2.前苏联东欧国家已经解体,所以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不能借鉴。二、简答题 1.中国古代思想道德教育的特点是什么?2.对中国古代思想道德教育应做怎样的“古为今用”的思考?3.资本主义国家思想道德教育的特点是什么?4.对资本主义国家思想道德教育应做怎样的“洋为中用”的思考?5.革命导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贡献是什么?6.我党各个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标志性文件有哪些?三、分析题孔子:“夫民,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有格心;教之以政,齐之以刑,则民有遁心。”试分析孔子的思想体现了古代道德教育的什么特点?四、论述题1.试述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成和发展 2.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主要阶段及特点第四章练习题一、辨析题1.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党一切事业的核心2.思想政治教育直接促进物质生产力的展3.思想政治教育也出生产力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依然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二、简答题1.简述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线”论断的含义2.简述社会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_(邱伟光 张耀灿)新版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框架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学 1、政治工作、思想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四个概念的辨析。 政治工作是一定的阶级、政党、团体为实现自己的纲领和根本任务而进行的活动,如阶级斗争、政权建设、党的思想和组织建设等。 思想工作是一定的阶级或群体帮助人们树立与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的思想,改变偏离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所进行的活动,包括政治性的思想工作和非政治性的思想工作。 区别:含义不同,可得不是所有的思想工作都是政治工作,同样,不是所有的政治工作都是思想工作。 联系:在实际工作中,两者密切相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指政治工作中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实践活动,也就是政治工作中的思想性部分和思想性工作中的政治性部分的叠加、融合。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区别:前者的含义要宽一些,后者的含义要窄一些,侧重于思想理论方面的政治教育。 联系:前者包含后者,后者体现前者。 2、简述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01年简述题1、99年简述题1 简述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活动,剥削阶级社会也有思想政治教育,任何阶级都力图用他们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来影响全社会成员,从而巩固其统治;第二,无产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历史上其他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本质的区别。在我国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党的工作的一部分,是为实现党的路线、纲领服务的,是党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共产主义信仰教育人民,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动员人们为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实践活动;第三,思想政治教育有泛指和特指,泛指人类所有阶级共有的从思想政治品德上培养教育人的活动,特指无产阶级从思想政治品德上培养教育人的活动,我们用特指的概念。2、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联系与区别(09年简答题1) 1)区别第一,含义不同,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学是研究人们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和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的科学;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实践活动,以人为作用对象,目的是帮助人们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帮助人们解决“做什么”、“怎样做”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科学,以思想政治教育者这一实践活动为研究客体,其目的在于科学地认识和分析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各种现象,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主要解决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 2)联系第一,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学产生的前提条件、基础和源泉。思想政治教育学源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其建设和发展也依赖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复习资料

一.单选题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伟大纲领性文件是毛泽 1957 年2 月发表东于的()重要讲话 A《改造我们的学习》 B《反对党八股》 C《论十大关系》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答 案:D 思想品德的核心要素是() A情感 B 意志 C思想 D行为答案:C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中心环节是()A 确 定目标,制定计划B实施影响,促成转化 C信息反馈 D评估控制答案:B 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对象是() A儿童 B 少年 C青年 D领导干部答案:D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是()A马 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B教育学基本理论 C伦理学基本理论 D政治学基本理论答案:A 中国古代思想道德教育在道德教 育原则上强调以育人为中心,(A德育至上 B以修身为本 C“正人必先正己” D“学在官府” 答案:A 提出“儿童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的 现代美国著名道德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 B 卢梭 C裴斯塔洛齐 D柯尔伯格

答案:D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成熟的标志是()A《古田会议决议》B《论持久战》C《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 D党的“七大” 答案:C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核心内容是() A思想道德建设 B民主政治 C依法治国 D科学文化建设答案:A 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对象是() A儿童 B 少年 C青年 D领导干部答案:D 共产主义人生观以实现()为最高理想 A人的全面发展 B无产阶级专政 C人类解放 D共产主义 答案:D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A个人主义 B利己主义 C集体主义 D泛爱主义 答案:C 思想政治教育最主要、最基本的方法是()A理论教育法 B实践锻炼法 C榜样教育法 D自我教育法 答案:D 同辈群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和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具有 )特点(A权威性 B计划性 C全面性 D自由性 答案:D 共产主义人生观与剥削阶级人生观的根本区别在于() A人生目的 B人生态度 C人生结局 D人生意义答案:A 确定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和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目标的重要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关于() A人的本质的学说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C个人全面发展的学说 D 灌输社会主义意识的理论答案:C 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创者是() A马克思恩格斯 B列宁 C斯大林 D毛泽东 答案:A 思想品德的核心要素是()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三版课后答案

第一章序论一,简要说明思想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等概念,并加以分析。 思想工作:是一定的阶级或群体帮助人们树立与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的思想,改 变偏离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所进行的活动。 政治工作:是一定的阶级、政党、团体为实现自己的纲领和根本任务而进行的活动。如阶级斗争、党的思想和组织建设。 思想政治工作:指政治工作中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实践活动,也就是政治工作中 的思想性部分,或者说是思想工作中的政治性部分。 思想政治教育: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观念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并促使其自主的接受这种影响,从而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二,怎样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的应用性科学。 研究对象:人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品德的形成、变化和发展。特殊矛盾: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同人们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准之间的矛盾。三,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 1,个人与社会。个人是历史的具有社会性的个体;社会则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和运动发展的人类生活共同体。个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每个人都不能离开社会而生存。社会也总是人的社会,由无数个个体所组成,离开了人,社会也就不复存在。个人与社会这一对范畴规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2,思想与行为。思想是指制约人的行为的各种精神因素的总和;行为是指思想支配下所产生的言论、活动等外在表现。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支配和改变行为。行为表现思想,又通过其效果检验思想。对思想和行为范畴的科学把握,有助于揭示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3,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教育主体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的教育者,教育客体是指接受教育影响的受教育者。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是主体,处于主导地位;受教育者则是教育的对象,是客体。两者的区别是明确的,又是相对的,不存在绝对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教育主体与客体这对范畴,规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诸多原则。 4,内化与外化。内化是指人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规范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自己意识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过程。外化是指将个体品德意识转化为行为表现和行为习惯的过程。内化是外化的基础和前提,外化是内化的外显和表现。内化中有外化,外化中也有内化,内化过程中会有相应的行为表现,而行为表现又会强化内化。内化与外化是揭示人的思想、行为变化发展过程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变化发展的重要范畴。 5,教育与管理。教育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影响的实践活动,主要靠说服教育,启发人们的自觉性。管理是组织运用经济、行政、纪律、法规等手段规范人们的行为,以维护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的实践活动,它主要靠规范约束,带有强制性。两者相互渗透,互为基础,互相促进,相辅相成。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管理,科学的规范的管理可以起到理顺关系、化解矛盾、促进社会活动有序进行的作用,这在客观上为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有利于人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有效的管理是思想政治教育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管理也离不开教育。只有在科学地促进

(完整版)《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试题[1]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试题 一、选择题(10分) ()1、首次使用“思想政治工作”概念的是同志。 A、马克思 B、刘少奇 C、列宁 D、毛泽东()2、直到以来,我党基本上只使用“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提法。 A、11届3中全会 B、11届6中全会 C、12届3中全会 D、12届6中全会 ()3、1986年9月,党的12届6中全会通过了。 A、《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B、《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D、《关于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 ()4、“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这一论断是在 提出来的。 A、1924年周恩来在黄埔军校时 B、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 C、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次全国政治工作会议上 D、1981年6月11届6中全会上 ()5、“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台上他说,台下说他”,这些群众评价我们思想政治工作干部的话,概括地说明了我们某些干部没有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什么原则? A、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B、身教与言教相结合,身教重于言教 C、灌输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D、正面教育为主()6、关于思想政治工作之所以要以表扬为主的原因,下述哪点不正确? A、人们的积极性是主导,因此要以表扬为主 B、表扬是直接满足人们的需要的一种形式,因此要以表扬为主 C、表扬是被表扬者某种美的表现 D、表扬为主能发挥、肯定长处和优点,有助于避开短处和缺点,避免因开展批评影响团结,引起矛盾冲突 ()7、下列对疏导方针的表述,哪一个是错误的? A、它强调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时,不能强制压服,只能启发人的自我教育 B、要广开言路,畅所欲言,择善而行,有的放矢

(完整版)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三版课后答案

第一章序论 一,简要说明思想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等概念,并加以分析。 思想工作:是一定的阶级或群体帮助人们树立与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的思想,改变偏离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所进行的活动。 政治工作:是一定的阶级、政党、团体为实现自己的纲领和根本任务而进行的活动。如阶级斗争、党的思想和组织建设。 思想政治工作:指政治工作中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实践活动,也就是政治工作中的思想性部分,或者说是思想工作中的政治性部分。 思想政治教育: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观念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并促使其自主的接受这种影响,从而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怎样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的应用性科学。 研究对象:人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品德的形成、变化和发展。 特殊矛盾: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同人们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准之间的矛盾。 三,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 1,个人与社会。个人是历史的具有社会性的个体;社会则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和运动发展的人类生活共同体。个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每个人都不能离开社会而生存。社会也总是人的社会,由无数个个体所组成,离开了人,社会也就不复存在。个人与社会这一对范畴规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2,思想与行为。思想是指制约人的行为的各种精神因素的总和;行为是指思想支配下所产生的言论、活动等外在表现。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支配和改变行为。行为表现思想,又通过其效果检验思想。对思想和行为范畴的科学把握,有助于揭示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3,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教育主体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的教育者,教育客体是指接受教育影响的受教育者。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是主体,处于主导地位;受教育者则是教育的对象,是客体。 两者的区别是明确的,又是相对的,不存在绝对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教育主体与客体这对范畴,规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诸多原则。 4,内化与外化。内化是指人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规范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自己意识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过程。 外化是指将个体品德意识转化为行为表现和行为习惯的过程。内化是外化的基础和前提,外化是内化的外显和表现。内化中有外化,外化中也有内化,内化过程中会有相应的行为表现,而行为表现又会强化内化。内化与外化是揭示人的思想、行为变化发展过程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变化发展的重要范畴。5,教育与管理。教育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影响的实践活动,主要靠说服教育,启发人们的自觉性。管理是组织运用经济、行政、纪律、法规等手段规范人们的行为,以维护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的实践活动,它主要靠规范约束,带有强制性。两者相互渗透,互为基础,互相促进,相辅相成。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管理,科学的规范的管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后答案

第一章 一概念:思想工作:是一定的阶级或群体帮助人们树立与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的思想,改变偏离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所进行的活动。 政治工作:是一定的阶级、政党、团体为实现自己的纲领和根本任务而进行的活动。如阶级斗争、党的思想和组织建设。 思想政治工作:指政治工作中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实践活动,也就是政治工作中的思想性部分,或者说是思想工作中的政治性部分。 思想政治教育: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观念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其研究对象是什么?有哪些主要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的应用性科学。 研究对象:人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品德的形成、变化和发展。 主要特点:(1)阶级性与科学性相结合。在社会生活中,思想政治教育直接反映一定阶级或政治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学是站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的基础上的,具有相应的科学性。 (2)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和规律的理性认识,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体系;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学说又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它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并受到实践的检验校正,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完善。 (3)独立性与综合性相结合。独立性表现在,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对象具有整体统一性;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学具有本学科的系统理论(目的、原则、教育方法等)。综合性表现在,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和问题必须和多个变量进行综合考察;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学要借鉴多学科知识进行研究。 三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 (1)个人与社会。个人是历史的具有社会性的个体;社会则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和运动发展的人类生活共同体。个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每个人都不能离开社会而生存。社会也总是人的社会,由无数个个体所组成,离开了人,社会也就不复存在。个人与社会这一对范畴规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2)思想与行为。思想是指制约人的行为的各种精神因素的总和;行为是指思想支配下所产生的言论、活动等外在表现。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支配和改变行为。行为表现思想,又通过其效果检验思想。对思想和行为范畴的科学把握,有助于揭示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3)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教育者是主体,处于主导地位;受教育者则是教育的对象,是客体。两者的界限又是相对的,不存在绝对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是自我教育的主体。教育主体与客体这对范畴,规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诸多原则。 (4)内化与外化。内化是指人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规范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自己意识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过程。外化是指将个体品德意识转化为行为表现和行为习惯的过程。内化是外化的基础和前提,外化是内化的外显和表现。内化中有外化,外化中也有内化,内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