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弗兰肯斯坦》中怪物的孤独与沉沦

论《弗兰肯斯坦》中怪物的孤独与沉沦
论《弗兰肯斯坦》中怪物的孤独与沉沦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An Analysis of Survival of Orphans in Oliver Twist

2 你是爱丽丝吗?从《爱丽丝梦游仙境》中人物看作者刘易斯.卡罗尔的写作意图

3 儿童本位主义在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应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两种译本的对比分析

4 The Elementary Stage Translation Teaching Design for Undergraduate English Majors

5 中西方跨文化商务活动中礼貌的语义差别

6 《美国丽人》中折射出的父母对青少年行为和心理的影响

7 交替传译中笔记的作用

8 Strategies of Activating Middle School Classrooms for Effective English Learning

9 探索在小说《道雷格林画像》中奥斯卡王尔德的自我画像

10 论宋词词牌名的翻译

11 英语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12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习得

13 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隐喻分析

14 小学英语课堂任务设计的研究

15 英语中的性别歧视

16 英汉新闻语篇概念隐喻对比研究

17 浅论英文原声电影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8 从“米兰达”的人物形象看凯瑟琳安波特的女性观

19 A Comparison between Scarlett O’Hara and Jane Ey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minism

20 论华裔女星在好莱坞电影中的角色转变

21 论接受理论对儿童文学作品的影响——以《快乐王子》中译本为例

22 图式理论与英语听力教学

23 中学英语课堂中的情感教育

24 论口译中的跨文化意识

25 职场女性的言语行为的礼貌原则

26 论凯特肖班《觉醒》中的超验思想

27 A CP-based Analysis of Humor in Friends

28 Thackeray’s Ambivalent Attitude towards the Women in Vanity Fair

29 浅析Gossip Girl中禁忌语的一般功能

30 《远大前程》中的幽默与讽刺分析

31 网络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32 从高校课桌文化透视当代大学生的内心压力

33 浅析远大前程中皮普转向成熟的过程

34 S tudy of Themes of George Bernard Shaw’s Social Problem Plays

35 建构主义理论下的教师课堂角色研究

36 男权社会女性意识的觉醒——弗吉尼亚·伍尔夫女性主义文学研究

37 中英谚语体现的东西方价值观的差异

38 衔接理论在科技语篇英译汉中的应用

39 Love and Death in The Awakening

40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政治文献中中国特色词汇翻译

41 Differences of Time Orientatio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Cultural Background

42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的实施情况研究

43 Study on Characteristics of American Black English from Social Perspectives

44 英语抽象名词和物质名词的数概念分析

45 论《傲慢与偏见》中婚姻选择的经济动因

46 论英汉谚语的起源差异

47 关于战争对英语习语的影响的研究

48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

49 论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

50 从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看《红楼梦》中诗词的汉译英

51 目的论视角下旅游文本的翻译

52 The Cultural Identity Dilemma of Colonized Afro-Americans: the Study of The Bluest Eye

53 浅议中国菜名的英译

54 新课标下初中英语教师角色转变的研究

55 On the Translation of Communicative Rhetoric in Literature—Analysis of the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Jane Eyre

56 宋词英译中的归化和异化

57 残酷的现实与审美愉悦——论《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崇高美

58 分析内战对《飘》中斯佳丽的影响

59 压力下的优雅?—美国当代战争小说与电影中的人性

60 《紫色》后殖民语境中耐蒂的觉醒

61 化妆品商标的文化内涵与翻译

62 论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

63 菲尔丁小说《汤姆琼斯》中的戏剧因素分析

64 跨文化交际中的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冲突及解决办法

65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分析及策略研究

66 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论劳伦斯小说《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67 “赞同”在英语商务谈判中的应用

68 希腊神话对英语语言的影响

69 论中美商务沟通中的跨文化意识

70 On the Application of Polysystem Theory In the Two Versions of Hamlet

71 美国个人主义与中国集体主义的比较

72 《推销员之死》中男主人公悲剧命运分析

73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之死的必然性

74 沃尔玛策略研究

75 中美脱口秀会话分析对比研究(开题报告+论)

76 《红楼梦》两英译版本中姓名翻译的对比研究

77 解读《纯真年代》中的女性主义

78 英文歌曲名称翻译浅析

79 基于语料库的中英色彩词文化差异研究

80 浅析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凯瑟琳

81 论《哈利波特》中的情感结构

82 A Study of Maggie’s Tragedy in The Mill on the Floss

83 A Tentative Study on Metaphor Translations in Fortress Besieg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levance Theory

84 顺应论视角下的电影片名翻译(开题报告+论)

85 The Way to Succes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Great Gatsby and Bill Gates

86 商务英语的特点及翻译准则

87 Study on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Legal English Translation

88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

89 东西方恐怖电影的文化差异

90 从美学角度分析英文电影《阿凡达》的汉语翻译

91 商务谈判中幽默语的运用

92 艾米丽狄金森的诗歌《我不能与你一起生活》的多重主题研究

93 从目的论角度讨论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

94 从语用等效角度透析旅游景点名称英译

95 英汉颜色词语的内涵差异及翻译

96 从《永别了,武器》试析海明威心目中的理想女性

97 Cultural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Advertisement

98 试论《简爱》的叙事策略

99 从《宠儿》透视美国黑人女性的悲剧

100 浅析商务谈判中非言语交际的核心地位

101 中英色彩词的文化内涵异同分析

102 从文化角度谈美国俚语的汉译

103 英语委婉语的语用分析

104 A Study on Narrative Techniques in A Rose for Emily

105 从关联理论看《阿甘正传》的字幕翻译

106 析《喧哗与骚动》的写作手法

107 基于SWOT的星巴克发展战略研究

108 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的外宣材料英译

109 田纳西?威廉斯《玻璃动物园》中的南方淑女形象

110 浅析《最蓝的眼睛》中主流审美观对美国黑人的影响

111 高中英语词汇课堂教学策略

112 小说《黑猫》中双重人格

113 从语用学角度对英语课堂中委婉语的使用探究

114 从中西婚礼文化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115 全身反应法在少儿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杭州英之辅EF语言培训为例116 论中国特色时政新词的英译

117 The Implic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118 中学生学习英语的焦虑感及对策

119 《宠儿》中黑人女性的自我意识

120 中英身势语中的文化差异

121 On China English as A Localized Variety of English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ELT 122 从《芒果街上的小屋》透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123 An Analysis of Angel's Ambivalent Personality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124 英汉称呼语中折射出的文化差异

125 浅析《小妇人》中乔的女性意识及其成长过程

126 基于中西文化差异的翻译策略研究

127 从功能对等的理论看英语歌词的翻译

128 《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

129 从英语演讲的修辞运用看语言性别差异

130 浅析《飘》中斯嘉丽的婚姻观

131 商务英语函电的语言特征及翻译策略

132 《秀拉》中女主人公秀拉的女权主义解读

133 文学课程中的文化导入

134 V ocabulary Teaching Based on Pragmatic Approach

135 浪漫和现实冲突下的宿命论思想——赏析欧·亨利的《命运之路》

136 探究《紫色》中的妇女主义者形象

137 幻灭的美国梦:《夜色温柔》的象征意义解读

138 试析杰克伦敦的《野性的呼唤》中的自然主义

139 从《无名的裘德》看哈代的现代性意识

140 《红楼梦》人名翻译的归化与异化

141 《祝福》两个英译本翻译中文化缺失现象的对比研究

142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颜色词的蕴义

143 商标翻译的本土化研究

144 浅析《爱玛》中女主人公的女性意识

145 How Can Women Survive—Consideration of Virginia Woolf’s A Room of One’s Own 146 “合作学习”策略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47 从英汉颜色词的内涵看其翻译

148 从伊登和盖茨比之死探析美国梦破灭的必然性

149 从《唐老鸭》看赵健秀的男性主义

150 影视字幕翻译原则——从文化角度进行研究

151 海明威文学创作中主题的转折点——《乞力马扎罗的雪》

152 世纪以来英汉委婉语的语义变迁

153 《蝇王》中的象征

154 探析《雾都孤儿》中作者的乐观主义

155 从目的论看《红楼梦》中成语的翻译

156 中美两国家庭文化差异

157 从杨必翻译的《名利场》看文学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

158 Culture Teaching in College English Listening Classrooms

159 商务英语交流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研究

160 论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作品中的彼得﹒潘情结

161 商务英语合同的翻译特点及策略研究

162 Imagery Translation in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163 透析《劝导》中的新女性形象

164 论象征在海明威《永别了,武器》中的应用

165 试论英语中的歧义与翻译

166 汉语亲属称谓语的文化内涵及翻译方法

167 网络环境下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策略研究

168 英语导游词翻译的原则与技巧

169 如何降低初中生英语课堂焦虑

170 英汉社交称呼语礼貌规范和语用失误研究

171 浅析苔丝之死

172 “黑人会飞”——托妮?莫里森小说《所罗门之歌》中的黑人神话研究

173 论中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

174 中西方在养老孝道方面的差异

175 论《海狼》中拉尔森船长本性的双重性

176 欧?亨利短篇小说人物形象分析之善良特性

177 从反抗到妥协——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的精神世界178 从认知文体学角度分析《一桶白葡萄酒》

179 《老友记》中幽默的翻译

180 《呼啸山庄》中凯瑟琳的悲剧分析

181 从圣诞节和春节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182 探析《最蓝的眼睛》中女主人公的悲剧根源

183 英汉恐惧隐喻对比研究

184 Scarlett O'Hara and Feminism

185 从电影《国王的演讲》看平民情结

186 浅析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基础

187 Lost Generation Writers and Chinese After-s Writers

188 中西亲子关系对比性研究

189 《沙漠之花》的女性主义研究

190 Advertising Language: A Mirror of American Value

191 欧?亨利《最后一片叶子》解读

192 日常生活中手势语的应用

193 A Probe Into the Translation of the Hot Cyber Word—“Geili”

194 英语高尔夫新闻中隐喻的认知分析

195 浅析哈代的悲观主义哲学对徐志摩诗歌创作之影响

196 《咏水仙》两个翻译版本的文体分析

197 A Southern Elegy—a Feminist Study on Faulkner’s A Ros e for Emily 198 Error Analysis in C-E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199 论《弗兰肯斯坦》中怪物的孤独与沉沦

200 中外大学校训对比研究

弗兰肯斯坦读后感

《弗兰肯斯坦》读后感 《弗兰肯斯坦》被认为是世界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小说揭示了作者玛丽雪莱的观点:她认为人具有双重性格——善与恶,长期受人嫌恶、歧视和迫害会使人变得邪恶,乃至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它讲述了一位名叫弗兰肯斯坦的科学家自少年时期潜心研究自然科学,将尸体拼接起来,用电流赋予它生命,却在最后发现创造了一个拥有可怖外表的怪物。在恐慌与无措中,他选择了抛弃。怪物开始自己探索世界,起初它以善意对待世人,甚至因知道自己的丑陋而把自己藏了起来,暗中帮助他喜欢的一户人家,结果在小心翼翼袒露身份的那天却遭到鄙视与唾弃。渐渐的它开始仇恨这个世界,这股愤怒驱使他杀死了弗兰肯斯坦的弟弟和新娘。它失去了所有,它也不再顾虑或期待,用小说原文来说,它就像一股不受限制的飓风,将死亡带给弗兰肯斯坦的家庭。最终弗兰肯斯坦死去时,怪物也宣布它的复仇结束了,接着消失在冰原中。 对于这本书,我最感触的是怪物在与它的创造者重逢时说出的这句话“我本性也是仁慈的、善良的,都是痛苦让我变成了魔鬼。”细想一下,是什么让当初用好奇的眼睛捕捉周围一切的怪物变成了杀戮狂魔?是它所处的环境啊。即使它拥有一颗善良的心,可是人们一看到它的脸就躲避、尖叫,甚至拳脚相加;即使它的初衷是救助溺水的女孩,最终只得到了一颗冷冰冰的子弹。世界的冷漠剥去了它内心柔软的外壳。它也想过变好,可是怪物承受了太多人类的恶意,悲剧不断重现,最终彻底浇灭了它的希望。 而其创造者弗兰肯斯坦创造怪物的初衷是为了让人们免于死亡,因为他的母亲,一位善良可爱的女士,死于猩红热。他明明成功复活了死亡,却因此陷入无尽的悲痛与折磨。我认为弗兰肯斯坦就是人类的一个代表,他代表着自我矛盾。 可以说世上本没有怪物,但自从世上出现了人,怪物也就出现了,因为人本来就是怪物。某位大家曾说过:“人类为什么可以统治地球,那是因为没有任何生物可以比人类更残忍。”异想天开的弗兰肯斯坦无法接受自己创造的怪物,残忍地将其抛弃,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悲剧。现实中,往往我们的无情与冷淡无意间就会让我们自己成为弗兰肯斯坦,想想,社会上那些相貌丑陋亦或身体残疾的人群人们都得到了平等对待么?玛丽?雪莱可能就是要告诉我们善 待同类的同时也要善待异类吧。否则人类也终将会因为自己的残忍毁灭自己。 高三(4)班黄一文6号

英语专业一二年级阅读书目推荐

英语专业一、二学年课外英语阅读书目推荐 一年级第一学期书目 1. 中国文化(从以下选一至两本)(必读) 中国文化史K203/240:2 吕思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中国文化英语教程H31/1519 叶朗,朱良志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中国文化教程薛荣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中国文化: 英文版/常俊跃[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缤纷中国: 中国文化英语读本H319.4:K/188 董晓波主编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中国文化ABC: 英汉双语版:E-C bilingual version H195.5/47 朱法元[等]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 中国文化概览:英汉对照H319.4:K/123 龙毛忠,贾爱兵,颜静兰主编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中国文化英语80主题H31/1331 段义涛编著中国宇航出版社2010 中国文化阅读H319.4:K/68 黄建滨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感悟中国: 中国文化英语阅读教程H319.4/1041 黄建滨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2. 书虫系列·牛津英汉双语读物(5、6级。6级正好适合大学低年级学生阅读。) 书虫·牛津英汉双语读物:5级(适合高二、高三年级学生阅读): 大卫·科波菲尔David Copperfield; 远离尘嚣Far from the Modding Crowd; 远大前程Great Expectations; 呼啸山庄Wuthering Heights; 园会The Garden Party and Other Stories 书虫·牛津英汉双语读物:6级(适合高3、大学低年级)(附MP3光盘1张):《简·爱》; 《雾都孤儿》; 《傲慢与偏见》; 《苔丝》; 《白衣女人》 3. 《床头灯英语学习读本·3000词读遍天下书》(供一年级上、下学期用) 《床头灯英语学习读本·3000词读遍天下书·第1辑(纯英文版)(套装共10册)》包括:《三个火枪手》、《歌剧魅影》、《了不起的盖茨比》、《飘》、《红与黑》、《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傲慢与偏见》、《呼啸面山庄》、《简·爱》、《儿子与情人》。

科学怪人英文版简介

英文名:Frankenstein 监制:Carl Laemmle Jr. 导演:James Whale (I) 主演: 简介 Frankenstein is a novel by Marry Shelley. She was born in 1797 and was a female writer in London. Her old name was called Mary Godwin, Her father was a philosopher and novelist in England. In 1816, she got married with Percy Bysshe Shelley, who was a famous Romantic poet in 19th century. This novel was finished in 1818; it was the earliest science fiction in history of literature. After published, it was valued by critics of each country. After that, The Last Man(1826), Lodore(1835) and Folker(1837) were turned out one after another and they brought Marry Shelley worldwide popularity. This is a book of science fiction which tells us an advent story. The hero Frankenstein is engaged in people’s lif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ries hard to use artificial method to create life. In his laboratory, he eventually creates an obnoxious and ugly monster through countless explorations. At the beginning, the artificial monster has kindhearted nature. He is full with goodwill and thanksgiving towards people. He asks his creator and people to give him every life right and even asks for a spouse. However, he feels very disappointed when he is always discriminated by people and his creator. So he hates everything and eager to ruin everything around the world. He kills Frankenstein’s brother and attempted to murder Frankenstein’s fiancée. In order to save other people, Frankenstein has his bosom filled with anger to hound the monster. At last, he and the monster both end in death in the battle. This novel shows 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s life. She thinks people have double characters---goodness and badness. People are going to do wrong things if they are discriminated and persecuted by other people for a long time. What’s worse, they may destroy all the world.

读后感之《弗兰肯斯坦》

读后感之《弗兰肯斯坦》 1818年出版的长篇哥特小说《弗兰肯斯坦》(《科学怪人》)算是最早的科幻小说了。 小说最初是由书信体开始,主人公沃尔顿带领船员往北极去探险,在路上给姐姐写信,叙述见闻。中途遇到落魄的维克多弗兰肯斯坦,将他带到自己的船上。接下来就开始了弗兰肯斯坦以第一人称开始的自述。 弗兰肯斯坦原本生活在瑞士日内瓦,热衷于科学,好奇生命的原理。在外国学习期间更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对于生命的研究充满热情。他逐渐明晰了生命的原理,并且利用死去的人的肢体拼凑、创造了一个生命。结果当这实验结果成型,他却感觉到恐惧、恶心。 “在那半明不灭的微光里,我看见那生灵睁开了呆钝的黄色眼睛,吃力地呼吸起来,有了生命的手脚也开始动弹,像是抽搐。我怎样才能描述自己在这巨大的祸害面前的感受呢?“他逃走了,后来在朋友的陪伴下回到实验室,”怪物“已经不见了。 接下来便开始了弗兰肯斯坦的悲惨遭遇。他先是生病,被恐惧攫住,生怕自己制造的怪物出现在眼前。几个月

后病情好转,回到瑞士家里,却发现自己的弟弟已经遭遇不测,他明白是怪物的报复,但无法说出口;一个好姑娘因此被判死刑。弗兰肯斯坦陷入深刻的痛苦和自责。经常一个人游荡,在途中发现了怪物的足迹。他压抑自己的痛苦和恐惧,听怪物讲述了自己的经历。 怪物讲述自己如何被抛弃,因此而痛苦不堪。他离开弗兰肯斯坦,躲避人群。当他发现一个贫穷瞎眼老人和他的一对子女后,为他们的生活而感动,便在暗地里观察并且帮助他们,从他们身上学习语言,并期盼某一天能得到他们的友情。终于有一次他出现在那瞎眼老人的面前,对他倾诉衷肠,结果那老人的子女出现以后,对他又是惊惧又是厌恶。怪物理想破灭,愤恨离开。怪物希望弗兰肯斯坦能够再创造一个同伴,一个女人,这愿望一旦满足,他声称自己便要与同伴远离人群。 他的讲述一时使得弗兰肯斯坦犹豫了。 “记住,我是你制造出的生命,原因是你的亚当。可如今,我倒更像是你的堕落天使了。你不乐见我幸福,想让我滚蛋。可我并没有办错事呀。我随处所见都是幸福,只有自己被关在门外,幸福不起来。我满怀善意,也很驯服,可厄运却把我变成了魔鬼。“ 弗兰肯斯坦答应了怪物的要求,于是便又离家,找寻

婚恋职场人格2019尔雅答案

…………………………………………………^_^………………………………………………… 第一单元测验 1 【单选题】自我意识不包含哪项内容答案:自我觉知 A、自我调控 B、自我觉知 C、自我认知 D、自我体验 2 【单选题】关于自我认识,描述不准确的是答案:当我们自我评价过低,可能会常常遭遇挫折。 A、当我们自我评价过低,常常容易错失机会。 B、当我们自我评价过低,可能会常常遭遇挫折。 C、当我们自我评价过高,可能会大意,导致事情失败。 D、当我们自我评价过高,心情通常会不错。 3 【单选题】下列描述哪项不太准确答案:我们快乐与否完全由“后天”决定,取决于我们是否碰到好的人和好的事。 A、赞美、肯定、接纳会帮助形成“积极正向的我” B、忽略、责怪、嘲讽会帮助形成“消极负向的我” C、我们快乐与否完全由“后天”决定,取决于我们是否碰到好的人和好的 事。 D、通常让你快乐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对事情的看法。 4 【单选题】下列关于“完美主义者”的描述哪项不太准确答案:完美主义者是个好人,他们很容易和他人愉快的相处。 A、完美主义者对人对己要求甚高。 B、完美主义者常常觉得世界不完美,他们很难快乐。 C、完美主义者通常比较悲观,因为他们总能看到不好的一面。 D、完美主义者是个好人,他们很容易和他人愉快的相处。

5 【单选题】下面关于“好好先生”的描述哪项不太准确答案:D A、好好先生平易近人,很难拒绝他人。 B、好好先生随波逐流,很少坚持自己的想法。 C、好好先生害怕冲突,不愿意得罪人。 D、好好先生对人和善,内心很少有冲突 6 【单选题】下面关于“好好先生”的描述哪项不太准确答案:好好先生人缘好,内心平和,过的十分开心。 A、好好先生人缘特别好,因为他很少说不 B、好好先生因为太好说话,容易安排了做了很多不情愿做的事 C、好好先生人缘好,内心平和,过的十分开心。 D、好好先生因为没有对象发火,最后常常对自己发火。 第二单元测验 1 【单选题】下面哪个选项不属于人格的四个特性 A、独特性 B、稳定性 C、生物性 D、社会性 2 【单选题】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中认为哪项特质是一个人身上最有代表性的特质 A、主要特质 B、重要特质 C、首要特质 D、中心特质 3 【单选题】五大人格理论中哪种人格因素和创造力和想象力密切相关 A、神经质 B、开放性

论《弗兰肯斯坦》中怪物悲剧的必然性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旅游标语英语翻译标准研究 2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by Analyzing Brand Names 3 商务信函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分析—基于xx公司商务往来信函 4 浅析《掘墓人的女儿》所体现的犹太寻根主题 5 简奥斯汀对英国小说的贡献——以《傲慢与偏见》为例 6 《红字》中善与恶的不同结局 7 《了不起的盖茨比》—美国梦的破灭 8 撒旦和孙悟空的形象和文化内涵对比 9 东方主义视角下康拉德《黑暗的心脏》中西方殖民话语分析 10 中西面子观的比较研究 11 从交际翻译理论看幽默对话翻译——以《老友记》第一季为例 12 从王尔德喜剧中的花花公子形象解读王尔德信奉的纨绔主义 13 《洛丽塔》—时间的悲剧 14 英文征婚广告和中文征婚广告所体现的文化差异 15 中西方传统习俗的对比研究——出生礼,婚礼,葬礼 16 寻找自我——浅谈《宠儿》中黑人女性的解放 17 诗歌《飞鸟集》的意象评析 18 《荆棘鸟》中女性主义及女性意识觉醒的解读 19 《他们眼望上苍》中的女性主义 20 Cultural Differences on West-Eastern Business Negotiations 21 增译法在商务英语汉译中的应用 22 英语基本味觉词“甜/苦”的隐喻机制 23 浅谈文化差异对网络新词英译的影响 24 跨文化交际意识与中文旅游文本翻译 25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ography and Language as Seen in English Idioms 26 非语言交际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运用 27 汉英谚语中关于文化价值观的比较 28 礼貌原则与中西文化的差异 29 温和的反叛者——论《小妇人》中的女性群像 30 浅谈中美饮食文化差异 31 读者与作者的断裂——多丽丝?莱辛《金色笔记》中的女权主义解读 32 从目的论角度浅谈电影字幕翻译 33 初中学生听力理解障碍简析及应对策略 34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女性人物性格分析 35 An Analysis of American and Chinese Culture in Kung Fu Panda 36 从涉外婚姻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 37 A Study on Effective Multimedia-assisted SEFC Teaching 38 从《麦琪的礼物》和《爱的牺牲》分析欧?亨利的写作特色 39 分析露丝的觉醒《接骨师之女》 40 广告英语标题翻译的修辞特点 41 A Tentative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Chinese Wine Culture and Western Wine Culture 42 从好莱坞电影看美国的文化霸权

《弗兰肯斯坦》对哥特小说的影响

【摘要】玛丽·雪莱的小说《弗兰肯斯坦》,通过在传统的哥特式小说的基础上加入现实主义及科学幻想的要素,进入到哥特小说发展的一个崭新阶段,并且对现代文学的发展变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哥特;创新;科学幻想;新阶段 玛丽·雪莱是英国十九世纪上半期著名女作家,浪漫主义派的著名诗人波西·比希·雪莱的第二个妻子。她生于英国伦敦,是英国哲学家、小说家威廉·戈德温和著名女权运动家玛丽·戈德温的女儿。她于1814年随同雪莱前往欧洲大陆,并于1816年与雪莱结婚。婚后雪莱夫妇常与英国著名诗人拜伦和散文家、诗人利·亨特等人交往。在拜伦的建议下,玛丽·雪莱开始了文学创作,并于1818年正式出版了她的第一部也是最重要的一部作品《弗兰肯斯坦》(或称为《现代的普罗米修斯》)。这部作品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此后《弗兰肯斯坦》不断地被改编为戏剧和电影。此外还为英语添加了 一个新的单词Frankenstein。 一、《弗兰肯斯坦》的背景介绍 在这部小说中,玛丽·雪莱带领读者进入了一个充满恐怖气氛的世界。小说主人公弗兰肯斯坦是一位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学者,他力图用人工创造出生命。在他的实验室里,通过无数次的探索,他创造了一个面目可憎,奇丑无比的怪物。开始时,这人造的怪物秉性善良,对人充满了善意和感恩之情。他要求他的创造者和人们给予他人生的种种权利,甚至要求为他创造一个配偶。但是,当他处处受到他的创造者和人们的嫌恶和歧视时,他感到非常失望。他憎恨一切,他想毁灭一切。他杀害了弗兰肯斯坦的弟弟威廉,他又企图谋害弗兰肯斯坦的未婚妻伊丽莎白。弗兰肯斯坦怀着满腔怒火追捕他所创造的恶魔般的怪物。最后,在搏斗中,弗兰肯斯坦和怪物同归于尽。 作为玛丽·雪莱的代表作,《弗兰肯斯坦》一书在哥特小说的发展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并且对现代文学的发展变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哥特(Goth)一词最初来自于北欧条顿民族中哥特部落的名称。到了18世纪后期,哥特一词成了一种新的小说体裁的名称。作为浪漫主义文学的一个特殊流派,评论家们称之“黑色浪漫主义”。它所谓的“黑”,主要表现于两个方面:在情节上,它极力渲染暴力与恐怖;在主题思想上,通过揭示社会、政治、教会和道德上的邪恶,揭示人性中的阴暗面来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尤其是道德上的探索。哥特小说通常是以古堡、废墟以及荒野为背景,故事往往发生在过去,尤其是中世纪,这也成了这类故事衍生的经典时代;故事情节恐怖刺激,充斥着凶杀、暴力、复仇、强奸、乱伦等字眼,甚至常有鬼怪精灵或其他只能用幻觉和臆想来解释的超自然现象出现;小说气氛阴森、神秘而恐怖,充满悬念。如果我们仔细研究这些哥特小说,我们会发现,它们全都是关于光明与黑暗、善与恶之间的冲突。从基督教的观点来看,这种冲突归根结底是上帝与魔鬼之间的永恒冲突。而这种光明与黑暗、善与恶、上帝与魔鬼的冲突是哥特小说最突出、最普遍、最持久的主题,它贯穿了哥特小说发展的整个历史。而充满神秘色彩的情节;令人恐怖的情感氛围;幽暗、危机丛生的自然环境;一位温柔、脆弱的女主角和一个恶棍则成为哥特小说区别于其他文学类型的五个传统特征。 二、《弗兰肯斯坦》对哥特小说发展方向的影响 长久以来,由于《弗兰肯斯坦》中所表现出来的阴森、神秘、恐怖的气氛以及充满凶杀、暴力和悬念的情节,它一直都被归类于哥特小说。但同时《弗兰肯斯坦》又被看作是现代科幻小说的鼻祖。因为,它无处不透露着作者对科学与世界、科学与人类这一严肃主题的关注。对于它究竟是哥特小说的代表还是科幻小说的先驱,文学评论界一直众说纷纭。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认为《弗兰肯斯坦》一书既充满了传统哥特小说的基本特征,又通过注入新的因素从而改变了哥特小说的发展方向呢? 玛丽·雪莱深受传统哥特小说的影响,《弗兰肯斯坦》一书就是这种影响力的结果。小说根植

弗兰肯斯坦英文版

简介 或许以这个悲伤而恐怖的故事拍成的电影要比世界上由任何其他故事拍成的电影都要多。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人喜欢它因为当我们第一次读到它时,它就好像是出自我们梦中的记忆一样。 这是一个古老的故事,也是一个新的故事。说它“古老”是因为它创作于一百五十多年以前,那时的科学发展才刚刚起步;说它“新”是因为弗兰肯斯坦的问题也就是我们今天所面临的问题。科学给予我们力量去改造世界,但这种力量也可能与我们作对并毁灭我们。弗兰肯斯坦创造了一个新的人,他比任何其他人都要巨大和强壮——然而弗兰肯斯坦控制不了他,这个怪物毁灭了弗兰肯斯坦所爱的一切。今天的科学家正在创造着巨大的机器、电脑和武器,他们声称这些东西对我们有益——但我们能够驾驭它们吗 玛丽·雪莱(1797—1851)是维多利亚时代的一位重要作家。她的丈夫是英格兰最著名的诗人之一——珀西·比希·雪莱。 1 ‘Captain!Something is moving on the ice.Look over there!’

The sailor stood at the top of the mast,high above the Captain.His hand pointed away from the ship,across the miles of ice that covered the sea. The Captain looked to the north,where the sailor was pointing.He saw something coming fast towards the ship across the ice.He put his telescope to his eye,and through it he could see the shapes of ten dogs pulling a sledge over the ice.He could also see the driver of the sledge—a huge figure,much bigger than a man.The sledge came nearer and nearer to the sea.Soon it was only a quarter of a mile from the ship.No one needed a telescope now to see the huge figure of the driver. Suddenly the sledge went behind a mountain of ice and disappeared.At that moment another sledge appeared.It,too,was moving fast,and was clearly chasing the first sledge.This driver was a smaller figure,more like an ordinary man.Faster and faster the dogs ran;then the second sledge also disappeared behind the mountain of ice. Two hours passed.The sledges did not appear again.Nothing moved on the ice.Soon night came,and in the night there was a storm.In the morning,the sailors saw that great pieces of ice were floating round the ship.Suddenly the sailor on the mast shouted again:

高中英语外研版选修六教师用书Module 5 Cloning

Module 5Cloning 【美文阅读】 The term cloning describes a number of different processes that can be used to produce genetically identical copies of a biological entity(实体;实际存在物). The copied material, which has the same genetic makeup as the original, is referred to as a clone. Researchers have cloned a wide range of biological materials, including genes,_cells,_tissues and even entire organisms, such as a sheep.

Over the last 50 years, scientists have conducted cloning experiments in a wide range of animals using a variety of techniques. In 1979, researchers produced the first genetically identical mice by splitting mouse embryos in the test tube and then implanting the resulting embryos into the wombs of adult female mice. Shortly after that, researchers produced the first genetically identical cows, sheep and chickens by transferring(使转移;使调动) the nucleus of a cell taken from an early embryo into an egg that had been emptied of its nucleus. It was not until 1996, however, that researchers succeeded in cloning the first mammal from a mature (somatic) cell taken from an adult animal. After 276 attempts, Scottish researchers finally produced Dolly, the lamb from the udder(牛、羊等的)乳房) cell of a 6-year-old sheep. Two years later, researchers in Japan cloned eight calves from a single cow, but only four survived. Besides cattle and sheep, other mammals that have been cloned from somatic cells include: cat, deer, dog, horse, mule, ox, rabbit and rat. In addition, a rhesus monkey has been cloned by embryo splitting. 【诱思导学】 1.What is cloni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When was the mammal clone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The term cloning describes a number of different processes that can be used to produce genetically identical copies of a biological entity. The copied material, which has the same genetic makeup as the original, is referred to as a clone. 2.It was cloned in 1996. Period ⅠPreviewing (教师用书独具) ●教学目标 初步掌握本课文中的词汇,浅层次理解课文,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 ●课标解读 本课时主要是通过学生对学案所给出的内容的学习,了解本课文中所出现的词汇,初步了解课文以及相关的背景知识,对下一堂课对课文的全面理解起到一个铺垫作用。

英文电影介绍

下面这40部遗产性英语片是专门强荐给那些读不进书的人儿,均是英文听力+阅读助力极好的强片,要是不看,比较地道的纯正听力+口语语感从何而来?? 读也不读,看又不看,听也不听,正确语境的认知,以及低失误率的大词汇量,高多信息化的阅读理解和真实的生活阅历就永远是句空话empty talk!! 1. Big Fish II《大鱼老爸2》;American Beauty 《美国丽人》;Pretty Friends 《漂亮朋友/ 丽人行》 2. Forrest Gump 《阿甘正传》;The Sound of Music 《音乐之声》;Dances with Wolves 《与狼共舞》 3. A Walk in clouds 《云中漫步》;Gone With the Wind 《飘/乱世佳人》;Jane Eyre 《简·爱》 4. Independent Day 《独立日》;Superman I-II 《超人》+《超人归来》;King Kong《金刚》 5. Mission: Impossible I-II-III《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碟中谍1,2,3》; 或者 James Bond 007 《007》全集 6. Congo 《刚果惊魂》;Jurassic Park I-II-III 《侏罗纪公园1,2,3》;Man in Black II 《黑衣特战警》 7. The Pearl Harbor 《珍珠港》;The Rocks 《石破天惊》;Fair Game《对抗性游戏》;RainMan《雨人》 8. Titanic《泰坦尼克》;Broken Arrow《断剑》;Air Force One 《空军一号》;The Fugitive 《亡命天涯》 9. Silence of the Lamb 《沉默的羔羊》;Lion King《狮子王》;Sleepless Seatle《西雅图不眠人》; 10.Shawshank's Redemption 《肖申克的救赎》; Seven Sins 《七宗罪》;Pretty Women 《漂亮女人》 11. Brave Heart 《勇敢的心》; Wild Geese 《野鹅敢死队》; Serpent 《蛇》;Last Assassin《最后刺客》 12. North by Northwest 《西北偏北》;Cassandra Crossing 《卡桑德拉大桥》;Roma Holiday 《罗马假日》 13. King Solomon's Mine《所罗门王的宝藏》;National Treasure 《国家宝藏》;Vertical Limit 《垂直极限》 14. Golden Pond 《金色池塘》;Speed 《生死时速》I-II-III; Topgun 《壮志凌云》;Seawolf 《海狼》; 15. Bathing Beauties 《出水芙蓉》;Ring III《美版--午夜凶铃》;Kramer V.S. Kramer 《克莱默夫妇之争》 16. Victory 《胜利大逃亡》;Escape to Athena 《逃往雅典娜》;Robotcop I-II-III 《机器战警123》 Garrison's Gorillas [TV-Series] /《加里森敢死队》;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 《廊桥遗梦》; The Waterloo Bridge 《魂断蓝桥》。。。等等等等~~~

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的主题解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79980442.html, 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的主题解读 作者:陈欣 来源:《世纪之星·交流版》2016年第11期 [摘要]玛丽·雪莱的第一部反乌托邦生态小说《弗兰肯斯坦》开创了科幻小说新的文学样式。本文试图从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及社会背景出发解读该小说的主题思想。 [关键词]《弗兰肯斯坦》;科技;自然;和谐统一 玛丽·雪莱(Mary Shelley)的第一部反乌托邦生态小说《弗兰肯斯坦》(Frankenstein)在英国文学史上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价值,它开创了科幻小说这一新的文学样式,年轻的作者也因为这部作品而为世人耳熟能详,被称之为科幻小说之母。1818年出版的《弗兰肯斯坦》在接 下来的近200年时间里屡次被改编为电影,并且对这部作品的研究至今仍方兴未艾,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该作品进行解读。本文试图从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及社会背景出发解读该小说的主题思想。 一、作品的时代背景 作家玛丽·雪莱生活的时代是整个西方社会经历深刻历史变化的时期。当时科学技术文明空前发达,在众多科学领域都实现了很大的突破,比如:天文、地理、物理等等。广大民众对科技理性盲目崇拜,对科技能够改变世界抱有各种幻想。他们相信科学知识法力无边,能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食粮,能够不断地创造各种奇迹。玛丽·雪莱的父亲是著名的政治家和哲学家,当时家里常有各种学术领域的人士出入,他们谈古论今,对当时社会存在的诸多社会问题谈论得也更深入,其中探讨最多的问题就是人类如何看待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就在令世人欢欣鼓舞的同时,又不得不让人陷入内心的恐慌与极度不安之中。从小深受父亲影响的雪莱,在年轻时就出版了不朽名作《弗兰肯斯坦》,它让玛丽名声大震,一度曾超过其丈夫英国诗人雪莱。 二、作品的主要内容 《弗兰肯斯坦》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年轻的科学家弗兰肯斯坦酷爱科学,研究电化学和生命,他发现了死亡的秘密,于是决定着手制造生命。他从尸体中寻找材料,从停尸房等地方取得各种不同人体的器官以及身体组织,把它们拼合成一个人体,并利用电化学方法予以激活。但是高达8英尺的怪物在被赋予了什么生命之后,却变得面目狰狞,其丑无比。尽管长相丑陋,但怪物在刚诞生时还是天性善良,向往美好,渴望爱情。他曾潜入普通人家里,试图与他们沟通,交流。但是,由于其丑陋的外表,被世人不能接受,这严重伤害了他的自尊心。他一出现在大街上,就受到很多人的打骂,并屡屡遭受人们的厌恶与恐惧,甚至有人朝他开枪。为此,怪物丧失了最后一丝善良,把一切都归因于他的制造者。从此噩运就一直发生在弗兰肯斯坦身上。怪物杀死了他的家人,并要求科学家弗兰肯斯坦为自己制造一个配偶,并答应有了

《弗兰肯斯坦》:玛丽·雪莱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弗兰肯斯坦》:玛丽·雪莱的生态女性主义 思想 ■墨. 《弗兰肯斯坦》:玛丽?雪莱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刘春荣 (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摘要:玛丽?雪莱是19世纪英国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的 女作家..年仅19岁的玛丽?雪莱创作出她的第一部作品《弗兰 肯斯坦》,并一举奠定了她在英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 地位作者认为《弗兰肯斯坦》体现了玛丽?雪莱的生态女性主 义思想,并将文本研究和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研究相结合,通过 文本细读的方法.探讨作品中体现的玛丽?雪莱的超前的生态 女性主义思想问题 关键词:玛丽?雪菜小说《弗兰肯斯坦》生态女性主 义思想 1.引言 玛丽?沃尔斯通克拉夫特?葛德温?雪莱(1797—1851)是 19世纪英国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的女作家,也是浪漫派大诗 人珀西?雪莱的第二任妻子.她在19岁时就创作出第一部作品 《弗兰肯斯坦》,并且仅凭此部作品就奠定了她在英国文学史

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弗兰肯斯坦》是哥特小说的杰作,同时也被誉为”第一部 现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小说《弗兰肯斯坦》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颠覆了传统的叙述手法.最早表现造物 主和创造物之间矛盾冲突的主题.奠定了后世科幻小说的基调,表达了对他者如何介入主流社会,科技发展,人与自然关 系的关注等(霍晓珊,2006,3).这部小说的多重价值,值得学 术界去发掘,但是在国内却长期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在 国内出版的许多介绍英国文学史的书籍中,对于玛丽?雪莱及其《弗兰肯斯坦》要么一笔带过,要么只字未提.在国内的学术研究领域,作家玛丽?雪莱和她的作品《弗兰肯斯坦》几乎一直被”边缘化”. 《弗兰肯斯坦》的主人公维克多?弗兰肯斯坦是一位从事 生命科学研究的年轻科学家.他热衷于生命起源.试图探索人 类生命的奥秘,在实验室里,经过无数次的实验,最终用死尸 制造出一个面目可憎,奇丑无比的怪物,即使木乃伊转世也不 如他那么吓人.在惊恐与厌恶之下,弗兰肯斯坦丢下刚刚获得 意识和生命的怪物仓皇离去,随后大病一场.被弗兰肯斯坦抛 弃的怪物从实验室逃出,独自流浪于人间.起初,怪物心地善良,对人类充满善意和好奇,并努力接近和帮助他们,希望得 到人们的认同和关爱.但是人们却因为他那丑陋的外表歧视, 害怕,厌恶他,甚至殴打和攻击他.最终,怪物绝望地意识到自

《弗兰肯斯坦》读后感赏析1500字

《弗兰肯斯坦》读后感赏析1500字 导读:读书笔记《弗兰肯斯坦》读后感赏析15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弗兰肯斯坦》读后感赏析1500字: 1818年出版的长篇哥特小说《弗兰肯斯坦》(《科学怪人》)算是最早的科幻小说了。 小说最初是由书信体开始,主人公沃尔顿带领船员往北极去探险,在路上给姐姐写信,叙述见闻。中途遇到落魄的维克多弗兰肯斯坦,将他带到自己的船上。接下来就开始了弗兰肯斯坦以第一人称开始的自述。 弗兰肯斯坦原本生活在瑞士日内瓦,热衷于科学,好奇生命的原理。在外国学习期间更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对于生命的研究充满热情。他逐渐明晰了生命的原理,并且利用死去的人的肢体拼凑、创造了一个生命。结果当这实验结果成型,他却感觉到恐惧、恶心。 “在那半明不灭的微光里,我看见那生灵睁开了呆钝的黄色眼睛,吃力地呼吸起来,有了生命的手脚也开始动弹,像是抽搐。我怎样才能描述自己在这巨大的祸害面前的感受呢?“他逃走了,后来在朋友的陪伴下回到实验室,”怪物“已经不见了。 接下来便开始了弗兰肯斯坦的悲惨遭遇。他先是生病,被恐惧攫住,生怕自己制造的怪物出现在眼前。几个月后病情好转,回到瑞士家里,却发现自己的弟弟已经遭遇不测,他明白是怪物的报复,但无

法说出口;一个好姑娘因此被判死刑。弗兰肯斯坦陷入深刻的痛苦和自责。经常一个人游荡,在途中发现了怪物的足迹。他压抑自己的痛苦和恐惧,听怪物讲述了自己的经历。 怪物讲述自己如何被抛弃,因此而痛苦不堪。他离开弗兰肯斯坦,躲避人群。当他发现一个贫穷瞎眼老人和他的一对子女后,为他们的生活而感动,便在暗地里观察并且帮助他们,从他们身上学习语言,并期盼某一天能得到他们的友情。终于有一次他出现在那瞎眼老人的面前,对他倾诉衷肠,结果那老人的子女出现以后,对他又是惊惧又是厌恶。怪物理想破灭,愤恨离开。怪物希望弗兰肯斯坦能够再创造一个同伴,一个女人,这愿望一旦满足,他声称自己便要与同伴远离人群。 他的讲述一时使得弗兰肯斯坦犹豫了。 “记住,我是你制造出的生命,原因是你的亚当。可如今,我倒更像是你的堕落天使了。你不乐见我幸福,想让我滚蛋。可我并没有办错事呀。我随处所见都是幸福,只有自己被关在门外,幸福不起来。我满怀善意,也很驯服,可厄运却把我变成了魔鬼。“ 弗兰肯斯坦答应了怪物的要求,于是便又离家,找寻机会去创造怪物的同伴。中途他一直犹豫、痛苦,当怪物出现在他窗前观看他的作品时,他看到怪物的丑陋以及奸诈的微笑,便陷入狂怒,不再相信怪物,决不肯让世上再出现怪物的同伴,便将正在创造的生命破坏了。读后感·怪物声称要报复,弗兰肯斯坦陷入更深的不幸。他的朋友被杀害,接下来在新婚之夜妻子也被杀害,他的父亲因不堪忍受一再的

《离开奥米勒斯的人》 精神分析法浅谈主题思想

《离开奥米勒斯的人》精神分析法浅谈主题思想 摘要:《离开奥米勒斯的人》是厄休拉· K·勒奎恩的一篇经典短篇预言小说。通过一个构建的城市的三件事,表现出作者深受道家思想影响,无意识的描绘出我们社会的现象,年轻人处于两难的境地,追求快乐幸福又对代价犹豫不决的心理。 关键词:《离开奥米勒斯的人》;厄休拉·K·勒奎恩;精神分析法 厄休拉 K. 勒奎恩是继玛丽·雪莱夫人—世界第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1818)的作者—之后世界上第二位伟大的科幻小说女作家,有“科幻小说界女皇”之称。勒奎恩一生获得五次雨果奖、五次星云奖、一次国家图书奖及其他众多奖项。勒奎恩为人低调,公共活动多限于美国西部海岸。《离开奥米勒斯的人》是勒奎恩创作的一部寓言故事,获得雨果奖最佳短篇小说奖。该小说副标题为“威廉·詹姆斯对一个主题的多角度阐述”。勒奎恩着迷于詹姆斯的实用主义理论—思想会引导人的行为,人的信仰就是自己的真理—在此基础上虚构了奥米勒斯城。 整个故事有三个主要事件构成。第一个是描写了乌托邦式的城市奥米勒斯城夏庆节的欢乐气氛。在场景的描写中,作者穿插介绍了该城的生活和居民:没有国王、秘密警察、奴隶、生活和谐幸福;人们成熟睿智,热情奔放。他们的快乐和自豪来自于“与一切美好的心灵以及光辉灿烂的自然世界产生共鸣的胜利”。其后,作者在询问了读者们是否相信真的存在这样的地方后,笔锋突转,讲述了一个孩子的凄惨生活:常年被囚禁,饱受折磨,弱智而孤苦。然而问题在于人们的幸福康乐是以这个孩子的痛苦为代价的,一旦孩子被释放,奥米勒斯的安乐就彻底结束。最后,作为结束,人们大多数了解并接受这一事实,但是,也有些人在目睹了孩子的凄惨处境后离开了这个城市,再也没回来。这个故事中很多模糊神秘的地方,作者没有提及细节,而是把空间留给读者。 一,“病症的初诊”

《弗兰肯斯坦》读书心得体会4篇

《弗兰肯斯坦》读书心得体会4篇 本文是《弗兰肯斯坦》读书心得体会4篇,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弗兰肯斯坦》(全名是《弗兰肯斯坦——现代普罗米修斯的故事》,其它译名有《科学怪人》、《人造人的故事》等)是英国作家玛丽·雪莱在1818年创作的长篇小说。该作被认为是世界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弗兰肯斯坦》读书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1818年出版的长篇哥特小说《弗兰肯斯坦》(《科学怪人》)算是最早的科幻小说了。 小说最初是由书信体开始,主人公沃尔顿带领船员往北极去探险,在路上给姐姐写信,叙述见闻。中途遇到落魄的维克多弗兰肯斯坦,将他带到自己的船上。接下来就开始了弗兰肯斯坦以第一人称开始的自述。 弗兰肯斯坦原本生活在瑞士日内瓦,热衷于科学,好奇生命的原理。在外国学习期间更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对于生命的研究充满热情。他逐渐明晰了生命的原理,并且利用死去的人的肢体拼凑、创造了一个生命。结果当这实验结果成型,他却感觉到恐惧、恶心。 “在那半明不灭的微光里,我看见那生灵睁开了呆钝的黄色眼睛,吃力地呼吸起来,有了生命的手脚也开始动弹,像是抽搐。我怎样才能描述自己在这巨大的祸害面前的感受呢?“他逃走了,后来在朋友的陪伴下回到实验室,”怪物“已经不见了。 接下来便开始了弗兰肯斯坦的悲惨遭遇。他先是生病,被恐惧攫住,生怕自己制造的怪物出现在眼前。几个月后病情好转,回到瑞士家里,却发现自己的弟弟已经遭遇不测,他明白是怪物的报复,但无法说出口;一个好姑娘因此被判死刑。弗兰肯斯坦陷入深刻的痛苦和自责。经常一个人游荡,在途中发现了怪物的足迹。他压抑自己的痛苦和恐惧,听怪物讲述了自己的经历。 怪物讲述自己如何被抛弃,因此而痛苦不堪。他离开弗兰肯斯坦,躲避人群。当他发现一个贫穷瞎眼老人和他的一对子女后,为他们的生活而感动,便在暗地里观察并且帮助他们,从他们身上学习语言,并期盼某一天能得到他们的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