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文化

和合文化
和合文化

“和合文化·和谐教育”学校文化建设方案“和合文化·和谐教育”学校文化建设方案生成阐释:一是挖掘学校校名中潜藏的文化。对“石鸡坝中学”校名中的“石鸡”字,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取与文化有关联的、“石鸡”字的同音字——“实绩”与“时机”,组合为“和合”。二是传承民族传统的“和合文化”。秉承中华传统文化——“和合文化”的精髓,“和为贵”、“和而不同”等。三是移植外来、外阜的优秀文化。选择前苏联等国的外来文化——“合作教育”,优秀外阜文化——武汉的“合育”教育,符合时代潮流的现代文化——“和谐教育”等,取其精华“合作、合群、合育、和谐”等,加以改造吸收。五是综合中外、古今文化的精华,组合成中西合璧、古今结合的教育文化——“和合文化·和谐教育”,形成既传统又现代的办学理念。

教育理念:“和合文化·和谐教育”。

学校使命:秉承“和合文化”,实施“和谐教育”。

办学思想:和衷共济的精神,和风细雨的教育,和而不同的风格,合法合情的规则,合作合享的学习,和敬和畅的关系,和谐和美的成长。

学校校训:和风细雨、和衷共济。

学校校风:合群、合作、和善、和谐。

愿景目标:

(1)和美的环境——教育物质环境间的和谐发展;

(2)和畅的关系——教育主体要素间的和谐发展;

(3)合璧的课程——教育学科课程间的和谐发展;

(4)合育的成长——学生德智体美间的和谐发展。

管理策略:合谋、合拍、和婉、和顺。

制度规则:合规、合法、合理、合情。

培养目标:和乐、和美、合时、合格。

行为规范:

(1)班子——合谋、合拍、合营、合力;

(2)教师——和蔼可亲、和颜悦色、和而不同、和盘托出;

(3)学生——合群、合规、和悦、和解。

校本课程:《国学经典教育》、《科学·科普·科幻》。

班级命名:

(1)低年级以“和”字头命名

和畅、和乐、和睦、和善、和平、和谐、和美、和顺、和洽、和合、和暖和悦、和熙、和蔼、和亲、和风、和婉、和缓、和气。

(2)高年级以“合”字头命名

合璧、合成、合力、合度、合法、合格、合理、合谋、合拍、合适、合心、合意、合作、合群、和美、合奏、合唱、合时、合享。

“红十字文化”学校文化生成方案

“红十字文化”学校文化生成诠释:XXX小学是兰州市首批百所标准化学校之一,是兰州市七里河区区级示范性学校,也是兰州市第一所小学红十字会员单位。学校办学的核心理念——“人道、博爱、奉献”,是学校文化的凝聚和呈现,是全校师生日常生活的一种精神源泉。学校核心理念的形成,基于“红十字”精神与教育文化一致的特质,源于“红十字”精神办学所形成的一种崇高情结!其归属感和荣誉感也源于对“红十字”文化的特殊情感!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传承“人道为本、博爱为怀、奉献为荣”的“红十字”文化,形成独树一帜的“红十字”教育核心价值观,打造“红十字”文化教育特色品牌也就成为XXX小学永恒不变的教育理想和信念追求。

办学宗旨: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传承“人道为本、博爱为怀、奉献为荣”的“红十字”文化,履行“救灾·救护·救助”的“红十字”职责。

核心理念:人道、博爱、奉献。

解读:“人道”,就是以“人道主义”为宗旨,以“博爱”和“慈善”为准则,培养善良的人性、知足的人心和亲密的人情,褒扬人的价值,捍卫人的尊严,关爱人的幸福,提升人生命的意义。

“博爱”,既源于“红十字”精神,也出自《无量寿经》中的“尊圣敬善,仁慈博爱”和唐朝大文学家韩愈的《原道》中的“博爱之谓仁”。可见,“博爱”就是中国儒家的“仁爱”,是一种特殊的爱,很无私的爱。博爱是对全人类的广泛的爱!博爱是以爱人为基础,包括爱集体、爱祖国、爱人民、爱生命、爱人类的生存环境、爱大自然、爱人类的劳动创造、爱文明进步、爱一切真善美的事物。博爱就是广博的爱,是平等的爱,是没有等差的、没有级别的爱,是施爱于所有的存在。博爱是一种崇高的爱,是人生的哲学、崇高的信念和活动的指南,也是一种持久的真情、理性和道德的力量。

“奉献”,是不计报酬的给予。它是满怀感情地为他人服务,为社会做出贡献但不计回报的无偿服务。奉献者付出的是汗水,是热情,是一种无私的爱心,甚至是无价的生命。奉献者收获的是一种幸福,一种崇高的情感,是他人的尊敬与爱戴,是自己生命的延长。

学校使命:高举人道的旗帜,展示博爱的力量。

学校校训:敬天爱人,博爱无疆。

学校校风:互助、互学,仁爱、博爱。

办学思想:教育因人道而美好,办学因博爱而和谐,人生因奉献而精彩!

管理策略:汇聚人道的力量,共建和谐的校园。

管理制度:人道、公正、中立、统一。

愿景目标:建设“安全的、健康的、友爱的、温暖的、和谐的教育精神家园”。

学校精神:“尊圣敬善,仁慈博爱”。

学校口号:传播人道,传承博爱,传递奉献。

《爱心课堂》: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心首先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学校努力打造“爱心课堂”,提倡教师课堂教学“六尊重、四赞赏、三互式”,即: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尊重被孤立和有自卑感的学生;尊重有过错和严重缺点的学生;尊重有躯残智障的学生;尊重和教

师意见不一致的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和专长;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创建以“互动·互助·互学”为主题的“三互”课堂教学范式。

校本课程:《“救灾·救护·救助”》、《急救·自救·互救》

实践活动:

(1)开展“五爱”教育系列活动。把“五爱”由有意识的行为变成无意识的习惯。红十字精神突出的就是一个“爱”字,教育就是一种爱的行为,通过这种爱的行为,给学生以爱,在学生接受爱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爱。让学生由认识爱,到发现爱,由受爱到施爱,由施爱到爱的自觉。开展“爱心助残”、“爱心助读”、“爱心天使”、“爱心献他人”、“爱心志愿者”和“感恩父母”等活动,既使孩子们潜移默化地把红十字精神印在心里,也能充分地表达师生之爱、父子之爱、同学之爱、他人之爱、对祖国的爱、对自然环境的爱等,让师生感悟爱的涵义、体验爱的行为、体会爱的意义、实现爱的价值。

(2)组织急救、自救、互救技能展示。红十字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传播、普及卫生救护知识,让孩子们掌握一定的救护知识非常必要。组织学校红十字现场初级急救技能展示;进行“救灾、救护、救助”和急救、自救、互救演练活动。

(3)举行“红十字文化节”。介绍“红十字”的来历、历史和现状,弘扬“红十字”精神,履行“红十字”职责。

(4)开展捐赠“红十字书库”和设立“博爱助学金”等活动,资助家庭贫困的孩子。

教育环境:教育环境凸显“红十字”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一是在校园里制作众多的红十字宣传板和别致的灯箱,让“红十字”文化随处可见,展示学校红十字活动的精彩瞬间,陪伴学生度过六年的小学生活。二是突出“爱”的主题,教学楼的每个楼层分别以“友爱互助”、“珍爱生命”、“感恩他人”、“爱洒人间”等为题,展示博爱的力量,把爱的种子根植在孩子的心中,让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树人文化——绿色人文教育”学校文化建设方案生成

“树人文化——绿色人文教育”学校文化建设方案生成诠释:一是源于对人才培养古训——管子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传承深化。二是源于对XX中学——原农中办学传统的继承光大;

三是源于对校园主要景致“物象化”的典型代表——“龙爪柳”的深厚情结;四是源于对教育真谛——“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这句至理名言的深刻感悟;五是源于对绿色环保意识的关注和对现代人文教育的重视。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它代表着勃勃生机,代表着旺盛的生命力,也就代表了美好的发展未来,还代表着健康、和谐、科学。它体现了学校参与绿色环保教育与现代人文教育的追求和信仰,对学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教育宗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解读:树者,培植、培养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出自《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这段话的意思是:一年完成的不如种粮食。十年完成的不如种树。一辈子完成的不如培育人才。能够一年内获得的是粮食,能够十年获得的是树木,能够一百年才能获得的是人才。对国家而言,获利最丰者莫若培养人才,人才一旦培养成功将“一树而百获”,此乃治理国家的终生之计。后人一直将管子的这段话归纳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以此来比喻教育“培养人才意义重大,同时也表示培养人才之不易”。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教育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急于求成。我们学校教育所应做的就是尊重教育的规律和学生成长的规律,让学生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每一段,而不应过早地拔苗助长,一下子长成什么有用之才,而要科学地培养人、造就人,帮助人实现生命的可持续成长。因此,急于求成是教育的大忌,教育者和家长们要永远牢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教育哲理。

核心理念:“树人文化——绿色人文教育”。

学校使命:人文情怀,“绿色”校园。

学校校训:根深叶茂,本立道生。

学校校风:成长、成人,成才(材)、成功。

办学思想:实施“健康的、人文的、和谐的、优质的、均衡的、全面的”绿色人文教育。

教育愿景:健康的身心、健全的人格、美丽的心灵、丰富的知识、坚强的意志、旺盛的活力、丰硕的成果。

发展思路:健康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优质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

管理策略:科学化、人文化、民主化、精细化。

学校精神:弘扬“奋发进取”、“正直向上”的“树人”精神,创造绿色人文、优质和谐的现代教育。

学校口号:以树为友、以书为友,奋发向上、永不懈怠。

教师成长:确立肯定性、赏识性、激励性、发展性、增值性的教师专业成长评价办法,激励教师满怀信心自主发展,造就“奋发进取”、“无私奉献”的教师团队。

校本课程:《绿色·环保·人文》、《进化·退化》。

教育环境:把校园环境建设纳入隐形教育课程开发的范畴,按照功能区的划分对校园环境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形成了具有绿色人文特色的“五园”教育环境,即:建设以观赏、休闲、教育为主题的“生态园”;建设以体育健身、快乐运动为主题的“健身园”;建设以温馨关怀、心理疏导为主题的“心灵园”;建设以表现人与多种生物共生共存为主题的“植物园”;建设以现代农业育种、高原夏菜生产、果树嫁接技术为培训技能的“学艺园”。

“健康文化”学校文化建设方案

“健康文化”学校文化建设方案诠释:XXX小学是一所因所在属地——健康路,而借此命名的一所完全小学。尽力挖掘学校校名中的“健康”元素,将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身体、心理适应社会处于完美的状态中。也就是说一个人只有在躯体、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四个方面都健康,才能说是完全健康。现代健康包括了躯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等)融入办学理念,传承、深化“健康”文化的教育优势,生成“健康文化——健体、健美、健魂、健魄”的教育核心价值观,是XXX小学面向未来的教育理想和永恒不变的信念追求。

办学宗旨:健康,教育的永恒主题;健康,办学的永恒追求。

核心理念:让每个人都健康快乐的成长。

学校使命:传播健康理念,传授健康知识,传递健康生活,传承健康文化。

学校校训:健体、健美、健魂、健魄。

学校校风:快乐、友善、自信、合作。

办学思想:道德之纯洁、身心之和谐、精神之健全、知识之丰富,体魄之健康、人格之完善。

制度建设:科学化、标准化、精细化、人性化。

管理策略:尊重的态度、友善的语言、欣赏的目光、真诚的笑容、平等的对话、宽容的理解,激励的方法、肯定的评价。

愿景目标:建设“道德的圣地、知识的殿堂、文明的窗口、名师的摇篮、优质的品牌、健康的家园”。

学校精神:弘扬“积极进取”、“自信儒雅”的精神,创造健康的、审美的、和谐的现代教育。

学校口号:健康第一,健康无价。

教育目标:培养“品格高尚、知识丰富、能力强劲、体魄强健、心理完善”的现代人。

教师成长:造就“仁爱、儒雅、乐观、睿智”的教师群体。

校本课程:《健康与人生》

“诗意化”的教育名言

“不学诗,无以言。”——孔子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孔子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诚可信也。”

—《毛诗·序》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孔子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周易》

“腹有诗书气自华”。——佚名

“读诗使人灵秀”。——培根

“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

——惠特曼

“诗是心灵的火花,是感情的激流。”——佚名

“一个自幼受过儿童诗熏陶的人,长大肯定是个有是非观,有真性情的好人。”——圣野“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荷尔德林人应该而且可以“生活得诗意而神圣”。——梭罗

“教育,诗性的世界。”——梁晓声

“教育应是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它能给小孩子带来自信、快乐。”—秦文君

“教育是一首诗,可以是田园诗,可以是古体诗,也可以是抒情诗,有各种各样的情调和内涵。”

——朱永新

“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

“语文教育是审美的,诗意的,充满情趣的。”——<<语文课程标准>>

为儿童“奠基诗意地人生”。——作者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王国维

“语文就是文化,就是用语言材料建构的文化。”——佚名

“语文是折射五千年中华文明的一滴水珠,应该从这滴水珠中,使学生体悟到中华文明的博大与精深,于己打好人生的底色,于国传承民族的精神。”——王崧舟

“学会共同生活,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一切教育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了孩子一生的幸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委员会的口号

“教育是培养幸福的人”。——苏霍姆林斯基

“人,在大地上诗意的栖居。”——海德格尔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老子

“生命是教育的原点,也是教育的终点。”——冯建军、朱小蔓

“所谓生命教育就是为了生命主体的自由和幸福所进行的生命化的教育。——肖川

“人格就是力量”——佚名

“诗意”,就是“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意境”。——《现代汉语词典》

“诗意”就是人们心中最美好的意念。——作者

“诗意化”教育是爱心的、生命的、心灵的教育;是人本的、人性的、人文的的教育;是情感的、情景的、情趣的教育;是自由的、自在的、快乐的教育;是科学的、审美的、艺术的教育;是素质的、和谐的、幸福的教育。——作者

“让我们的教育美丽如诗!让我们的校园美丽如画!”——作者

“情感”是基础,“情景”是过程,“情趣”是目的。——作者

“有了爱便有一切”。——冰心

“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佚名

“教育的根本是理想人格的培养,没有理想就连人格也谈不上,这样的教育就是失败的教育。”

——陈思和

“诗意的境界”实乃“自由的境界”。——叶秀山

“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的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的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的生成,并启动其自由天性。”

——雅斯贝尔斯

“教育有诗意,学习才有乐趣,人生才有意义。”——作者

“真正的和谐是人内心的和谐。”——季羡林

“人类的在世方式是一种包含了幸福观的在世方式”。——佚名

“一种好的教育应该极大地促进个人和集体的幸福”。——佚名

“经书为稻粱,史书为肴馔(yáozhuàn),诸子百家为醯醢(xīhǎi)”——古语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任务。”——拉尔夫·泰勒

“过分地强调知识是现代教育的悲剧。”——罗杰斯

“学校教育缺乏文化,会把孩子带到一个抽象、片面的地带,文化的缺失会带来师生精神的浮躁甚至荒芜,学校教出来的孩子可能是有知识没灵魂、有记忆没有根底的‘怪物’”。

——朱永新

“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苏霍姆林斯基

“读书生灵气,学习筑底气,积淀养才气。”——佚名

“读书的厚度决定人生的高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佚名

“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夸美纽斯

“幽默是教师的助手。”“幽默的力量能使教学过程更轻松,更有乐趣、更有效。”

——赫布·特鲁

“诗意化”的教育环境

一是以追求表现学校的整体精神为价值取向:以美化、绿化、人文化、教育化和“诗意化”为建设原则,以创设具有人文教育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为目的,使物质和环境文化成为学校德育的一种隐性课程和教育力量,对师生发挥“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我们把学校“负责、尽责”的校训、“准时、勤奋、和谐、善良”的校风、“以德育人、以文化人、习惯成人、活动做人”的教育理念、“师生赞同、家长赞扬、同行赞成、政府赞许、社会赞誉”的愿景发展目标和学校校徽等办学理念,镶嵌在教学楼最引人瞩目的地方,表现学校的教育理想、人文精神和育人追求,反映学校的总体理念、办学思想和教育原则,发挥了无声地教育作用。

二是为学校物质文化建设的准基目标定位:营造一种“古色古香”的绿色教育环境,创设一种“潜移默化”的传统文化氛围,创建一种“诗情画意”的人文书香校园,以此陶冶学生的情操,培育健全的人格。在改造校舍、新增设施时,力求使每一项设施、设备都能发挥教育的作用,体现文化的内涵。“让我们的教育美丽如诗”、“让我们的校园美丽如画”。让墙壁说话,校园围墙用典雅高贵的琉璃瓦建成“文化墙”,墙面呈现国学教育经典《弟子规》解读,对学生施以人文精神的熏陶,引导学生从小学规矩、懂规矩、守规矩,这对小学生来说是最重要的德育内容,更是孩子成长和发展的基础。

三是将教学楼每层的长廊都设计成文化廊:以楼层为分界,分五个板块解读“诗意化”教育。五楼设置“背景与依据”板块,阐释“诗意化”教育的提出背景、教育依据,说明“诗意化”教育产生的艰苦过程;四楼设置“精神力塑造”板块,解读“诗意化”教育的基本理念、教育内涵,反映学校的精神、使命、愿景和价值观;三楼设置“执行力塑造”板块,诠释制度文化建设,规范学校管理;二楼设置“形象力塑造”板块,诗意化地表达学校的形象视觉系统,凸显学校办学特色;一楼设置“文化教育活动”板块,呈现“诗意化”教育活动的丰硕成果。各楼层陪衬相应的活动图片,映衬开展各种活动的具体过程,做到客观真实,形象生动。

四是注重“诗意化”教育理念的物态呈现形式和传播途径:对“诗意化”教育的核心理念、教育内涵、生成过程、学校使命、愿景目标等文化要素,采用文化石、文化墙和文化廊的形式给予物态呈现和传播,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确保建设“我们的教育美丽如诗,我们的校园美丽如画”人文景观建设目标的全面兑现,使书香气息、文化气息和生活气息布满校园,给是师生以熏陶和浸润,滋润其生命成长。

“诗意化”的校园音乐

学校有独具特色的校庆纪念日和传统文化节日庆典活动,为师生提供展示自我、自主创新的舞台。经查阅学校历史档案,决定将1963年7月12日学校筹建日定为校庆纪念日,作为全校师生的节日。在每年校庆纪念日以“我们的学生这样成长”、“我们的教师这样发展”、“我们的学校这样变化”为主题,举行隆重的校庆纪念活动。同时在每年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举办中国传统文化庆典活动,让广大师生将自己生命的根须,扎植于传统文化丰厚的土壤,把自己从一个自然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中国人,变成一个自觉的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

“诗意化”的教育活动

“诗意化”教育活动要不断创新文化活动载体,形成以“国学经典诵读”、“古诗文演唱”、“诗文操表演”、“校园剧”汇演、“梦想合唱”、“音乐诗会”、“诗意化”教育艺术成果展演为表现形式和传播途径的富有浓厚“诗意”教育特色的系列活动。

1.“国学经典诵读”。经典是民族精神的源头,人类文化的瑰宝。它千古传承记录着民族基因中的最高智慧,是民族千年老人对后世子孙的谆谆教诲。它蕴含了古人丰富的人生智慧和情感体验。我们诵读经典,能够获得心灵的浸润;我们诵读经典,能够养成健全的人格;我们诵读经典,能够感悟生命的意义。

2.“古诗文演唱”。中华古诗文中蕴蓄了很多美好的人性元素、人文元素、文化元素、民俗元素、道德元素、精神元素,我们学校教育的责任就是要不断地挖掘这些蕴蓄在中华古诗文中的美好元素,让学生通过歌唱,充分体会和感悟它们,让孩子们的心在这些美好情愫的浸润下变得柔软,让感觉变得敏锐,获得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让中华文化得以延续和传承。古诗文演唱是以崭新的思路和视角教会学生欣赏古诗与古文,激发他们的诵读兴趣。歌唱古诗文歌曲不仅能陶冶情操,而且还能增长智慧,激励学生不断进步。古诗文演唱活动,使古诗文随着歌曲真正走进了孩子们的心灵,唱响在孩子们的心窝里。

3.“诗文操表演”。“诗文操”表演是我校“诗意化”教育活动的创新成果,是我校体育艺术教育成果的一次展示,是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具体体现。“诗文操”是中华古代诗歌文化和现代艺术体操的有机结合,是学生素质教育活动的一次成功尝试。我们寄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创新学生教育的载体,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通过行为肢体语言体验、感悟古代诗歌的意义和现代体操的魅力,展示我校“诗意化”教育活动的丰硕成果,凸显学校办学特色。

4.“校园剧”汇演。“校园剧”汇演就是利用学生好奇心强、表演欲强、自信心强的特点,结合戏剧表演艺术的现场情境和人物活动,以所学课文内容和学校生活为素材,让教师、学生和家长自编、自导、自演,把课文中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和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通过情景创设和角色模拟,运用诗文表演、角色扮演、情景对话、游戏歌舞等方式,改编为表演性强、可欣赏性强的舞台表现形式,以戏剧语言来表达教育主题,展示升华教育思想和故事情节,将人物的精神内涵和故事的深刻寓意,充分展示在小观众面前,作用于学生的视听,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受到教育,使学习变得生动愉悦,在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活动中体会到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从而实现德育、美育、智育的整合与融合,达到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启发、自我改变的教育目的,让学生在快乐和感动中获得成长。

5.艺术成果汇演。我们运用童谣传唱、歌舞表演、诵读解读、对口快板、古诗新唱、情景短剧、诗文操表演等形式,将我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追求通过艺术汇演形象地表现出来,体现了对素质教育、艺术教育的深入理解,也是对“诗意化”教育的艺术表达。

6.音乐诗会。音乐和诗有着天然的本质的联系,它们密不可分。音乐诗会是用节奏、乐调和美的语言相结合,用最强烈的力量浸入人心灵的最深处,浸润心灵,陶冶情感,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给人以希望、信心和力量。

7.快乐合唱。合唱艺术是声乐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是一种非常美妙的艺术创造。它给人一种可以不懈追求的艺术境界,最善于表达人们复杂细腻的思想感情,是现代人表达心声和情感交流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是人们构建精神世界最有效的手段。合唱与其说是一种艺术,倒不如说是一种生活,合唱的魅力是无穷的。它带给人以美的享受,培养人的协作精神,使歌唱者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音乐,用自己的身体去表现音乐,通过音乐来抒发自己的感情,用音乐与心灵对话,唱出美丽的生活风采。

近年来我们组织了“国学经典诵读”、“古诗文”演唱会、“诗文操”表演、“校园剧”汇演和“诗意化”教育艺术成果汇演等一系列富有诗意的教育活动,形成了鲜明的教育特色。这些富有浓厚“诗意”色彩的舞台表演艺术,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而且使学校德育教育活动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增强了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活化了德育教育的有效形式,让孩子们在快乐和感动中,接受了教育,获得了成长。我们要在继承上述活动的基础上,不断深化“诗意化”教育活动,不断创新“诗意化”教育活动的载体,推动“音乐诗会”和“合唱节”等活动的深入发展。

“诗意化”的校标诠释

建兰路小学的校标自下而上分别由学校校名“兰州市七里河区建兰路小学”的硬笔书法体、“诗意化”教育的毛体字和学校校名简称“建兰路”三个字的第一个大写拼音字母“JLL”的变形组合而成,采用“中国印”的表现形式,形成一个具有动感的、灵性的、“诗意”的人体造型,图文并茂,曼妙轻盈,形象生动。校标主体色彩为蓝色,象征生命自由自在成长,教育如诗如画美丽;毛体黑字书写的“诗意化”教育,办学核心理念突出,给人以“诗情画意”的写意美感。整个校标寓意我们的师生快乐、灵气、睿智,我们的教育诗意、灵动、和谐,为孩子们的“诗意的人生”奠基是我们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和理想追求。

“诗意化”的校歌歌词

《我们诗意地生活》是建兰路小学的校歌,更是学校教育理想的重要体现和教育心声的生动表达。校歌以“丝绸古道,母亲河旁”开头,既是历史时空定位,也是现实生活定位;既有历史的沧桑感和厚重感,体现了文化的渊源与厚重,也表现了对丝路、黄河文化的敬重和对母亲河——黄河的亲切感。校歌将我校校风“准时、勤奋、和谐、善良”和校训“负责、尽责”以及“诗意化”教育内涵融入其中,以凝练的语言形象地阐释了学校的教育理想和教育原则,巧妙地表达了我们的教育追求和生活信仰:“我们诗意地生活”。校歌歌词如下:

丝绸古道,母亲河旁,

是我们求学的地方。

准时、勤奋、和谐、善良,

美丽的建兰路小学在成长。

诗心、诗情、诗意,

校园溢满书香。

勤学、勤问、勤思,

我们快乐茁壮!

丝绸古道,母亲河旁,

是我们向往的地方。

负责、尽责、自立、自强,

奋进的建兰路小学在成长。

童心、童真、童趣,

校园桃李芬芳。

求真、求善、求美,

我们心驰神往!

“诗意化”的校徽阐释

建兰路小学的校徽由学校校名兰州市七里河区建兰路小学的简称“建兰路小学”、校名简称的大写拼音字母、学校校风“准时、勤奋、和谐、善良”、建校时间“ 1963”年、一颗茁壮成长的“萌芽”和象征生命的绿色以及多范围的同心圆共同构成。学校是个同心圆,圆心是学生,中心的“幼芽”寓意学校教育要以儿童为中心,小学教育是人的教育的核心,是为人生未来奠基,是以少儿生命成长和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是为人的发展打基础的教育。圆心的外圈代表教师,再外圈代表学校的管理服务人员,最外圈为校长。它寓意着学校教育要确立这样的理念,即教师为学生服务,管理服务人员为教师服务,校长为全体师生服务。将圆心外的同心圆均衡地划分为四部分,分别嵌入学校的“八字”校风,它寓意我们的教育是集“养成教育、自我教育、和谐教育和善良教育”为一体的全面的、整体的、均衡的、兼容的、和谐的教育。校徽主调色彩为绿色和白色。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它象征着学校教育勃勃的生机,展示着学子旺盛的生命活力,也就代表了美好的发展未来,绿色还代表着健康、和谐、科学。白色则寓意着学校应该成为圣洁的教育殿堂。绿色和白色还体现了学校参与绿色环保教育与现代人文教育的追求和信仰,对学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诗意化”教育的提出背景

第一部分绪论——教育背景与依据

“诗意化”教育是我们建兰路小学的教育理念,也是我们学校教育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的重要标志,更是我们学校全体师生追求的教育理想。为了创造“诗意化”教育,凸显“诗意化”教育特色,打造“诗意化”教育文化品牌学校,把“诗意化”教育打造成学校的教育特色和教育品牌,成为学校的教育名片,使全体师生在认同“诗意化”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深化对“诗意化”教育的理解,推动“诗意化”教育活动不断深入发展,有必要对“诗意化”教育的提出背景和理论依据进行全面阐述。

第一章“诗意化”教育的提出背景

教育是一种文化,需要一种守望的精神,一种创新的姿态。因为,教育是一项奠基工程,其本质是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为学生未来的人生奠基。奠什么根基呢?就是奠常识之基,奠审美之基,奠伦理之基,奠人格之基,奠习惯之基,奠传统之基,而最终典传统文化之基,奠民族精神之基。教育的本源是为学生的生命垫底。垫什么样的底呢?当然是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和幸福人生奠定一道亮丽的底色。也就是要提升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和生活品质,即生成智慧、丰富情感、锤炼意志、完善人格等,使他们知、情、意、行的发展和谐统一,成为一个精神完善的具有独立人格的现代人。

教育是需要“诗意”的。教育事业是一项充满“诗意”的事业,是教人求真、向善、臻美的事业。教育面对的是天真烂漫、纯真可爱的儿童,儿童正因为稚幼、天真,才具有潜在性、可塑性和发展性的特点,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殊荣。“诗意”总是与少儿年轻的生命有着天然的本质的联系,儿童历来就有“天使”的美誉。我们的脚下是一片最纯洁、最少污染,保留着生命的原生状态的土地。每一个儿童都是幻想家,心灵中都藏着一串彩色的梦,有梦就有诗,有诗就有诗意。如果说“几乎每一个人的人生中,都有一段诗意盎然的岁月”,那么这段人生中的岁月,主要是指人的青少年时期。因此,在人的青少年时期对其实施“诗意化”教育,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和作用。

“诗意化”教育的提出具有深刻的国内外教育历史背景、当前社会教育现状背景、新课程改革背景和当代国际教育潮流背景等等。

对中国传统“诗教”文化的传承

第一节对中国传统“诗教”文化的传承

我之所以提出“诗意化”教育这一理念,首先是基于对中国传统“诗教”文化的传承。

“诗”原本是一种文学形式,人类的文学是以诗歌开篇的,在未出现文章以前,“诗”就有了。鲁迅就有“劳动号子即为诗”诗歌论。《诗经》就是我国最早的文学著作。究其缘由,也许“诗”就是人类心灵中最隐蔽、最美好的语言,它最能表达质朴而纯真的情感。

五千年的中国历史,就是一部诗歌发展史。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华民族是一个富于“诗意”和艺术创造力的伟大民族。在我国亿万人民的血脉里奔流着诗的灵感,诗的激情,诗的想象和诗的创造。在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宝藏中,传统诗词居于特别突出的地位。从《诗经》到《楚辞》,从唐诗到宋词直至元曲,高潮迭起,名家辈出,精彩纷呈,璀璨夺目。那些千古传诵的诗词名篇,不仅是我国民族文化和人文精神的瑰宝,也是学校教育开发的重要资源和精神财富。

五千年的中国历史,也是一部“诗教”的历史。从文学史上最早记录的文字,到《诗经》、《离骚》,再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一路走来。可以说,我国的“诗教”传统源远流长。早在30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孔子就提出:“不学诗,无以言”的主张。他还阐明了诗歌的七个作用:“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孔子不仅提出了“兴、观、群、怨”的“诗教”理论,他还亲自编写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诗歌教材《诗经》。

古人云,诗言志。《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诚可信也。”说到“诗”,我们自然就会想起《诗经》。司马迁认为,古者诗三千余篇,孔子取可施于礼仪,留三百五篇也,就有了“诗三百,思无邪”的话。所以,“诗”成为孔门教育的必修课,孔子以《诗》、《书》、《礼》、《乐》施教,“诗”是孔门之教的首位。孔子认为,诗对人的教化作用至关重要。

《论语》曾经有云: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远其子也。“不学诗,无以言”方是此节的核心灵魂,它不仅仅是孔子的教育理念,更是孔子治政思想的德化指向。

孔子屡言“诗、书、礼、乐”,“子所雅言,诗书执礼”。“诗”、“礼”是周代社会贵族教育和社交礼仪中必须掌握的东西,也是孔子传道授业的基本内容。《论语》中言及“诗”者达十六、七次之多。而“礼”更是当时宗法社会的根本维系。“诗、书、礼、乐”成为后来儒学的核心内容也是理所当然了。诗以言志,礼以立身。因此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一点都不过分。同时,在孔子看来学诗对于自己有什么好处?对于做人又有什么意义?至少也有什么作用呢?他

认为,学诗可以方便自己表达交流,便于自己观察外部世界,有效地劝谏别人;学诗对于做人来说,可以对父母尽孝,对国君尽忠;学诗至少也有积累知识的作用。

儒家思想作为一个思想系统,理想、态度、观念、价值观之类抽象的东西要传播出去必须有个载体。“诗、书、礼、乐”就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载体。魏晋前,“诗言志”是主要功能。《尚书》中的“诗言志,歌永言”是诗最本质、最核心的定义。儒家思想认为“言”有三种层次:一是禽兽的言为之“声”;二是普通人的说话为之“音”;三是君子能够“声”“音”化成文为之“乐”,显然诗是最有音乐韵律趣味的,故此诗歌能够成为君子阶级的必学之物,也就是君子交流的“言”。这就是儒家思想君臣父子、三纲五常等级思想的根源。一个人要在社会管理中获得理论的权威,必须要证明自己的阶级比别的生物或者人要尊贵,并且体现君子阶级的与众不同。儒家思想认为天地万物、四时变化有它们的节律规范,所以君子要诗、乐来领会这个规律,并且通过“诗”来表述天地人文的变化规律,通过“诗”抒发个人和社会的思想感情,最终确定士大夫阶级管理社会就是受命于天。所以,《周易》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中国是诗歌大国,是“诗教”发达的文明礼仪之邦,中华民族一脉相传的主线就是“诗”,从“不学诗,无以言”的孔子时代,到唐朝科举取士,官员经由科考出身,必须通晓诗律。中国历朝历代,民间都以读诗、懂诗为荣,上自庙堂下至市井,到处是“诗”,到处是诗人,也到处是“诗教”。章回小说无“诗”不足以成体,散文随笔无“诗”不足以传神。日常生活运用、私塾教育、俗谚格言,都离不开“诗”。“诗”,深入民间,化入生活,雅俗共赏;“诗”,灌溉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培育了辉煌的华夏文明,也就成了国人的精神家园。

历史上的英杰文豪许多受益于“诗教”。骆宾王七岁作《咏鹅》诗,显示了“诗童”的才气、灵气和睿气;曹植“七步成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取譬之妙,用语之巧,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白居易五岁开始学诗,九岁就能识声谙韵,十六岁就写出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名句;诗仙李白更是“斗酒诗百篇”,“天子呼来不上船”,是那么的潇洒飘逸,犹如神仙一般;陆游自小受到父亲的诗教,吟诗、做诗,不但学到了做诗的技巧,更重要的学到了做人的道理,最终成为伟大的爱国诗人。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精神与传统美德的最高表现。近代民主志士、鉴湖女侠秋瑾被捕后,留下“秋风秋雨愁煞人”的诗句,从容就义;维新派的代表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大义凛然等等。这些,都是中华传统“诗教”留给他们的文化“烙印”。我们许多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典型的如

毛泽东,既是胸怀雄才大略、卓越智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又是具有气吞万里气魄、汪洋浩瀚意境的思想家和诗人。

“诗教”虽然跨越了数千年时光,但无不蕴涵了人类共通的人生智慧与生活哲理。它是中华民族优秀思想和文化结晶,是古代圣贤留给我们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它在修身齐家、治国安邦等方面,可以赋予我们以深邃哲理和博大智慧,可以让我们汲取中华民族优秀思想和文化营养。

“腹有诗书气自华”。“诗”可以纯化一个人的灵魂,升华人的理想,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陶冶人的高尚情操。“诗”能让我们的心灵变得更加充实,让我们的情感变得更加丰富,让我们的心底变得更加善良,让我们的想象变得更加广阔。

然而,曾几何时,高铁的速度快了,发展的速度快了,情感的交流少了;追赶的脚步快了,经济发展的速度快了,望月的目光少了;物质的追求多了,休闲的时间多了,精神的充实虚了。人们有时间品茶酗酒,却没时间读书品诗;人们有时间打牌聚赌,却没时间阅报赏文;孩子玩卡通游戏津津有味,潜心会文却兴趣索然。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世界教育越来越重视理科课程的建设,而涉及人的心灵与精神的人文关怀却退却到社会文化的边缘。2002年4月25日的《中国教育报》曾有人撰文指出:现代社会要求每个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而诗歌是体现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标志。在西方发达国家,每到著名作家、诗人的诞辰日,都会有诗歌朗诵会予以纪念,而反观我国诗界的现状,那写诗人多于读诗人的尴尬局面,都是因为诗歌读者群的萎缩。北京大学著名诗人臧棣直言不讳地说:“现在我们的周围不是缺少好的诗歌,而是缺少诗歌教育,这已经与我们快速发展的时代文化相距很远了。”

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是诗性文化,中国传统教育的核心是“诗教”。传承“诗教”传统十分必要,继承诗歌文明义不容辞。“读诗使人灵秀”。“读诗”是发展学生智慧最有效的途径,“诗教”是给予儿童最好的教育。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高尚的情操、坚强的意志、强健的体魄、敏捷的头脑和丰厚的人文底蕴的学生。小学阶段是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在小学阶段,对儿童实施诗歌教学,是学生品德形成和智力发展的有效载体。有人说:“诗是心灵的火花,是感情的激流。”而“童诗”则是儿童心灵的窗户,是儿童心灵的天空。“童诗”能让孩子受到美的熏陶和智的启迪,更能增加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对生命的热爱,对社会的责任。每一个孩子,天然就是一首诗。他们的一举一动,无不洋溢着浓浓的诗意。在他们的眼里,世界都是诗。“童诗”的世界是一个美丽的世界,美丽的星星和烛光在里面闪烁着。记得一位作家说过:“读诗的孩子聪明,聪明的孩子读诗。”

教育科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形象思维的发展远胜于抽象思维。正因为如此,他们往往只能运用只言片语,却又不乏童真、童稚和童趣,这样的语言采集出来都是富有灵性的精美小诗。诗歌具

有短小、精致、富有韵味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语言发展规律。台湾教育界的人士认为:让孩子学写诗,比学写文更符合儿童年龄的特点。儿童文学作家樊发稼说:“诗歌,天然地和儿童有着一种天然的契合关系,它们的想象方式、表达习惯和认知渠道,都有着诗的品质。所以这样的诗句,可以成为儿童内心世界的容器,成为儿童认知世界的道路和拐杖。毫不夸张地说,一首契合心性的好的儿童诗可以为一个人的一生抹上一种色彩,烙上一个印记,带来一种节奏。”正如老诗人圣野所说:“一个自幼受过儿童诗熏陶的人,长大肯定是个有是非观,有真性情的好人。”所以,教孩子们“读诗”吧,让他们的心灵在读诗中、背诗中、唱诗中、品诗中、悟诗中得到成长与滋养吧!

因此,小学阶段,实施“诗意化”教育,既符合中国传统“诗教”的规律,也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也就一定能为孩子营造快乐的童年,诗意的人生。

对“诗意”教育智慧的弘扬

第二节对“诗意”教育智慧的弘扬

我之所以提出“诗意化”教育这一理念,是基于对“诗意”教育智慧的弘扬。

《论语·先进篇》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就是至圣先师——孔子“启发式”的“诗意”教育智慧的具体体现。它讲述的是,孔子游春,携弟子数人至泗水河边,围而畅谈水之德性,水之志向,水之情义,水之善施教化。完毕,更在古琴声中载歌载舞,兴尽而归。原文如下: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中国和合文化 (1)

其三,要重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建立理想社会提出的许多精辟的论述和设想。在中国历史上,曾有多种社会和谐的设想,如儒家的“天下为公”理论、“大同之世”理论,道家的“小国寡民”和“至德之世”理论等等。他们从不同侧面,为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想资源。社会和谐问题说到底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而人际关系问题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着力要解决的,因而中国传统文化中这部分内容的现代价值值得深入发掘。在儒家的和谐社会观念里,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更是社会和谐的主体,离开了人的交往关系,社会和谐就无从谈起。儒家讲人伦的和谐是依靠礼乐制度来保障的。重视道德教化、纲常名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强调道德自觉与追求理想人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属性,而孔子的仁礼学说,孟子的性善主张,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逻辑起点。“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这些修身立德的金玉良言显然具有其普遍长久的价值和意义。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社会和谐的另一个重要问题。道家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为和谐社会提供了理想的生存空间。老子把“小国寡民”作为他的和谐社会理想,庄子所构想的和谐社会里,有“至德之世”、“建德之国”、“至治之世”等等。在老、庄这些理想的和谐社会之中,人的文化本性同样被充分地解构,剩下的只有人的自然本性。人生以回归自然为主要目的,人摆脱了一切文化的羁绊,与自然和谐相处,与万物融为一体。这样,在道家看来,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的统一,是人对自然的顺从,并把自我意识看作是不和谐的根源,是自我意识造就了自身与自然的对立。这种取消自我意识与物融为一体的和谐,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和谐。但道家的和谐观为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思想借鉴。 一、中华和合文化 “和合”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和首要价值,“和合”之境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追求的理想境界。已故文化巨匠张岱年先生曾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个一以贯之的东西,即中国传统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统一。程思远先生把中国传统文化命名为“中华和合文化”,认为“中华民族已经形成了运用和合概念与和合文化研究自然界的生成和人的生成,研究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研究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关系,研究人的身心统一规律和养生之道的文化传统”。 “和合”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最富生命力的文化内核和因子。“和合文化”不仅要求个体身心和谐、人际和谐、群体与社会和谐,更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为“天人合一”的整体哲学精神,强调“天人共存、人我共存”的辩证立场,以宽容、博大的人道主义精神张扬着丰富的天道与人间和谐融洽观念,对于消解社会矛盾、人与自然的冲突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二、儒家和道家的和谐观 中华文化历来重视和谐。中华文化就其本质来讲就是一种和谐文化。古代文化主体的儒家、道家等学派关于和谐的丰富思想,既形成了和谐文化的固有传统,也是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可资利用的宝贵的思想资源。 和谐观、和谐思想自古以来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东方独有的文化,在西方被称为“东方精神”。中华元典文化贵在参天地之道,赞化育之功。古代典籍浩如烟海,提及“和谐”的数不胜数,众多的关于“和谐”的论述其源头何在呢?即以“和谐”一语而论,“和”最初是指嘉禾之和、和声之和、和羹之和。“谐”,典籍多训“和”。《尚书?舜典》中有“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汉书?礼乐志》中有“八音克谐”之语。

儒家和合文化人文精神与二十一世纪

儒家文化曾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官方意识形态,但随着中国农业宗法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却遭受了严重的挑战。为了弘扬以儒家文化为骨干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身价值,必须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诠释,既继承传统文化的优秀精神,又借鉴世界范围内人类文化的进步思想,从而使中国文化以崭新的面貌走向世界。这就需要对中国民族文化进行深层的自我批判和深度的自我反省,从而重新恢复中国文化人文精神的活的生命。这个自我批判和自我反省的过程时至今日仍在进行。一、儒学面临的三大挑战 1.价值理想的挑战。21世纪人类所共同面临的挑战和冲突,概而言之,有五个方面: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的心灵、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即生态危机、社会危机、道德危机、精神危机、文明危机)。它关系着人的生命存在和利益。为了求索化解此五大冲突之道,追寻人类文化的出路和前景,东西方学者从各个层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理论、学说和设想,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如何恢复生态平衡,治理环境污染,防止土地沙化,计划人口生育,解决资源匮乏,预防疾病肆虐?如何应对社会危机,解决国际社会南北贫富不均、东西发达与不发达失衡的冲突和以逃离经济困难为主的新移民浪潮带来的紧张、冲突,以及战争、黑社会组织、恐怖组织、政治腐败等问题?如何协调人际冲突,化解道德失落、行为失范,制止尔虞我诈、坑蒙拐骗、谋财害命、杀人放火等恶劣行为?如何医治精神的伤痛,消除苦闷、烦躁、悲哀、愤怒、压抑等紧张心绪?如何化解文明间的冲突,使不同文明之间相互对话、容纳?这些,都是人们正在深入思考的问题。面对人类所面临的五大冲突与挑战,虽不能建构全人类共同的、一致的价值理想和精神家园,但可以确立一些各民族、各国家基本认同的规则、原则、原理及价值观念。各民族、各国家应把注意力集中到能否化解现代人类所面临的冲突和挑战的现实,这是时代的需要和时代精神的呼唤。若以此为价值标准和价值导向来审视一切文化,则无所谓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绝对界限或优劣之分,也可以跳出传统与现代两极二分的固定框架,人们可以转换视角,用一种新的“融突论”的观念,来思考人类所面临的冲突和挑战。 2.西方文明的挑战。世界的近代化(工业化)首先是从西方起步的,与此同步的是世界化的殖民运动。伴随着殖民化的武力侵略,殖民地国家的财富、资源、土地和劳动力遭到掠夺。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可耻的鸦片战争,迫使中国订立不平等的《南京条约》。接着各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订立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西方列强的军事、经济、政治、文化的侵略,使中国失去了大量资金、市场、原料和发展条件,使中华民族陷入屈辱、苦难的深渊。在西学东渐的情境下,中国的农业文明受到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中国的有识之士在反省、检讨自己传统的军事、经济、政治、文化的利弊之后,实行了价值观念的转化,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1 〕的对策。这种转变是从器物层面的军事科学技术,而及制度文化和价值观念文化。但当时有识之士思考的核心,是如何救亡图存的问题,即如何引进西方的技术和制度、如何赶上西方国家以使自己不落后的问题。冯桂芬主张以中学为本、西学为辅。〔2 〕这种“本辅”论的逻辑引申必出现传统与现代、变与不变的冲突:“器则取诸西国,道则备自当躬。盖万世而不变者,孔子之道也。”〔3〕这就是说,中国孔子之道是永恒不变的,可变的仅是其形而下层面的器。这就是后来孙家鼐、张之洞等为回应西学挑战而倡导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论。[!--empirenews.page--] 中国经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都是学西方、向西方追求真理的过程。特别自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对于传统儒家文化批判之激烈、言词之刻薄、情感之痛绝,是任何西方人的批判所望尘莫及的。其批判所用的“武器”,又都是中国人从西方文化中学来的。五四时期是用西方文化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来打倒孔家店;“文化大革命”中,又以“左”的思想为指导,批倒批臭“孔老二”。这两次急风暴雨式的批判,两次革儒家思想的命,究竟使中国社会发展了多少?当人们从“文革”的灾难中走出而放眼世界时,又发现了中国在国力、科学技术、经济、军事等方面落后于西方,于是又一次把注意力转向五四时期中西文化优劣比较的讨论,既企图从传统文化中寻找中国之所以落后的原因,又希望寻到传统文化转换为现代文化的捷径。于是掀起文化的大论争,作为对外来西方文明

中华传统和合文化在近代以来中国外交思想中的传承

第26卷第3期2007年6月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 f Zhengzhou Institute o fA e ronautica l Industry M anage m en t(Soc ial Science Ed iti on)V o.l 26N o .3 2007.6 收稿日期:2007-03-09 基金项目:2003-2004年度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资助项目(AHSK03-0418);安徽师范大学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04XZXII)作者简介:杨守明(1962-),男,安徽亳州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国际政治。 程又中(1953-),男,湖北浠水人,华中师范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华传统和合文化在近代以来 中国外交思想中的传承 杨守明1 ,程又中 2 (1.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2.华中师范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079)摘 要:中华传统和合文化中涉及国家间关系的主要思想是 和平 、 合作 、 信义 。中华传统和合文 化在晚清政府外交思想中的传承是: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到中法战争,表现为 天朝大国 的以 抚 为特征的恩威兼施;从中法战争到中日甲午战争,表现为以 信 来 保全和局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入侵,表现为借助列强之力维持和平;从八国联军战争到辛亥革命,表现为 委屈求和 。中华传统和合文化在民国政府外交思想中的传承是:从广东国民政府到南京国民政府以三民主义思想为主导;从南京政府成立到 七七事变 ,表现为对日妥协有 度 以及努力促和;从 七七事变 到抗战结束,表现为立足于战争,不放弃和平,并以 信 求和。中华传统和合文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思想中得到了很好传承。 关键词:和合文化;中国外交思想;传承 中图分类号:D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750(2007)03-0076-04 一、中华传统和合文化及其国际关系原则主张恩格斯说: 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 [1]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生同其他国家一样,都是起源于原始宗教。在经历原始宗教阶段之后,具有政治因素的伦理道德就开始萌生,并进而替代了宗教意识所具有的社会作用和地位。其原因是西周统治者通过总结、反思夏、商覆灭的历史教训,认为统治者的政治命运是由他自己的道德表现决定的。于是在传统的原始观念中产生了第一个道德观念!!! 敬德 ,即崇尚道德修养。与此同时,西周统治者还产生了 保民 思想,提出: 先知稼穑之艰难??则知小民之依??保惠庶民, (#尚书?无逸%)可见,周人的道德观念具有很强的政治性。除此之外,周人还从殷人的宗教观念中发展出 礼 的伦理思想,如 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 (#礼记?曲礼%),以此来维持宗法的伦理秩序。此后,儒家创始人孔子进一步发展了殷周之际的道德伦理思想,提出一个新的、内容极为丰富的道德规范 仁 ,其本质含义就是 爱人 。它所表明的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相亲关系。孔子把支配原始社会的氏族血亲之爱加以发展,扩大到广大地域的人际关系,把血亲之爱变成了人际关系普遍遵循的原则,主张: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颜渊%),进而,他又提出了处理朋友关系的 信 的道德规范,他认为 信 即是仁,即是在朋友之间应遵奉的 爱人 的原则。同孔子一样,孟子的 仁爱 也突破了血族的局限,主张天 下一家亲,彼此相爱。他说: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墨子在孔子的 仁者爱人 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 兼爱 ,即 爱人,待周爱人,而后为爱人 (#墨子?小取%)。即是说,爱人,要等到普遍爱了所有的人,然后才可以称为爱人,并且 爱无厚薄 (#墨子?大取%),即爱是没有等级差别的。上述 爱人 与 兼爱 的思想,为群体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核,当然也是中国和合文化的渊源。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核 爱人 、 兼爱 形成的同时,也形成了以 爱 为基础的处理国家间关系的思想观念。首先,当论及国际关系原则时,老子谈到: 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 (#道德经?第六十一章%),即大国对小国谦让,则取得小国的尊重;小国对大国谦下,则取得大国的容让。墨子认为: 今天下无大小国,皆天之邑也 (#墨子?法仪第四%),并说: 大不攻小也,强不侮弱也,众不贼寡也,诈不欺愚也,贯不傲贱也,富不骄贫也,壮不夺老也。是以天下庶国,莫以水火毒药相害也。 (#墨子?天志下%),即无论大国小国,都是天的国家,国家之间应做到不以大压小,以强凌弱,这样天下的国家,都不用水火毒药兵器互相残害了。其次,当论及国家间冲突,造成天下大乱的原因时,墨子分析到: 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 , 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 (#墨子?兼爱上%),即诸侯各爱自己的国家,不爱别

吴江生态文明建设蕴含的和合文化精神

吴江生态文明建设蕴含的和合 文化精神 黄正术1范建良2 内容提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和合文化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追求和谐、融合、共生,可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宝贵的思想源泉和智慧启迪。苏州市吴江区生态文明建设其理念与和合文化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主张异曲同工。 关键词:和合文化生态文明吴江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和合文化博大精深,和合思想源远流长,和合文化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追求和谐、融合、共生,可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宝贵的思想源泉和智慧启迪。苏州市吴江区近年来非常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如果我们用和合文化的 1黄正术:吴江区委党校市情研究室主任,吴江和合文化研究会会员 2范建良:吴江和合文化研究会会长。

吴江生态文明建设蕴含的和合文化精神 视角去审视这些建设成绩的话,会发现其中蕴含着深厚的和合文化精神,其建设理念与和合文化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主张异曲同工。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要求 改造自然、战胜自然曾是非常“豪迈”的口号,然而在“战天斗地”的口号中,人们日渐明白,要生存,必须保护自然,尊重自然,修复自然。自然

生态这个“天”与人类活动这个“人”,达到“天人 合一”的和合状态,才是科学合理的。在此渐进的认识 过程中,生态文明理念应运而生,生态文明建设日益得 到重视。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 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明 形态。关于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在党的十八大报告里 得到了非常重要的论述和强调,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 期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南针”和“度量衡”。“我们 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 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报告对生态文明建 设的号召充满激情和期待。“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 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 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 水净的美好家园。” 报告以少有的近乎“煽情”的动 情表述,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待自然、对待生态的基本态 度。研究表明, 十八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在 论述上有着四大“亮点”:首次单章论述生态文明,突 显突出地位;首次提出“美丽中国”概念,阐述生态文 明建设的终极目标;首次提出“绿色发展”理念;首 次提出“生态产品”内容,这一表述新意十足,内涵丰 富,包括清新的空气、安全的水源、宜人的气候、舒适 的环境、放心的食品等,都与人们的生活休戚相关。表 明了党和国家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鲜明态度,可谓是 为生态文明建设定了“调子”,明褊了方向。 二、和合文化思想主张的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传统 “和合”文化在天人关系上,最著名的论述是“天人 合一”和“与天地参”两种学说。“天人合一” d 虽调天人龛一个统一体,提箱人与自然的和平共处, 以求得生态和谐;“与天地参”是在肯定自然与人既 有区别又相统一的基础上,强调人可 3

和合

和合文化 目录 编辑本段【和合文化简介】 现代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立文提出的名词。 “和”是中国哲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用现在的话就是“和谐”的意思。“和”本身已经包含了“合”的意思,就是由相和的事物融合而产生新事物。张教授要突出这一点,就在“和”后面加了“合”。他整理国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将这一精神加以阐发,而其弟子跟起,成一时风气,而有和合之学焉。其和合学,是对中国哲学尤其是儒家“和”精神的总结。 大陆关于中国哲学的一些研究者多有成一家之言的打算,张立文先生是其一。有欲成新道家者,有欲成新儒家者。 中华和合文化研究及其时代意义 编辑本段【和合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中华和合文化源远流长,和、合二字都见之于甲骨文和金文。和的初义是声音相应和谐;合的本义是上下唇的合拢。殷周之时,和与合是单一概念,尚未联用。《易经》和字凡两见,有和谐、和善之意,而合字则无见。《尚书》中的和是指对社会、人际关系诸多冲突的处理;合指相合、符合。 春秋时期,和合二字联用并举,构成和合范畴。《国语·郑语》称:“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韦昭注:“五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意思是说商契能把五教加以和合,使百姓安身立命。《国语·郑语》并记述了史伯关于和同的论述:“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认为阴阳和而万物生,完全相同的东西则无所生。可见和合中包含了不同事物的差异,矛盾多样性的统一,才能生物,才能发展。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以和作为人文精神的核心。其弟子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这代表了孔子的思想,认为治国处事、礼仪制度,以和为价值标准。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孔子强调:

和合文化建设实例分析

隆基泰和实业集团“和合”文化发展研究 一、隆基泰和实业集团简介 隆基泰和实业集团成立于1995年,是集房地产开发、商业流通业、新能源产业等多领域经营于一体的跨行业、跨区域、多实体的企业集团。集团现有员工16000余人,总资产达150亿元,净资产达71亿元,2010年度集团销售总额达170亿元。旗下拥有隆基泰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宜佳旺商贸有限公司、光为绿色新能源有限公司等16家分子公司。多年来,企业先后荣膺“中国服务业500强企业”、“河北省百强企业”、“河北省服务业50强企业”、“河北省房地产综合实力30强”、“河北省商业零售业航母”等六十余项荣誉。 隆基泰和实业集团旗下的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具有国家房地产开发一级资质、国家建筑业企业一级资质,房地产开发足迹遍及河北、北京、河南、内蒙古等7市9县,仅河北一省开发区域已遍及保定、邯郸、承德、沧州、白沟、雄县、定州、满城、涿州、高碑店、安国等地,总开发面积达到500万平方米,销售额突破130亿元。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努力致力于专业品牌建设,注重产品品质,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追求完美,开发类型不断完善,开发档次不断提升。以阳光命名的多层、高层住宅,以涿州竹语堂为代表的城市高级住宅,以雄县温泉博览园为代表的旅游景观地产等,均在业界赢得良好口碑。产业类型也不断扩充,由房地产开发带动了商业流通业、建筑建材物流的繁荣发展,并进军太阳能新能源领域,为集团的长期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宜佳旺商贸公司致力于商业地产项目中百货综合商业及超市的运营与管理。通过“自主品牌连锁+品牌横向联合+物流”的复合经营发展模式。力争打破原单一业态,由传统百货向新型城市综合体、Shopping Mall、奥特莱斯工厂直销、电子商务等新模式新领域过渡,逐步实现商业业态的升级和产业创新。战略合作伙伴包括法国家乐福、美国沃尔玛、韩国乐天玛特、韩国金麦德龙、百盛集团、国美电器、苏宁电器、肯德基、大地影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为逐步实现国际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隆基泰和秉承“科技生产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理念,于2008年12月挥师新能源,投资42亿元建立了年产600兆瓦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生

和合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和合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访寒山寺住持秋爽法师 倡导人们互忍互让、和睦相处的和合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在基因,已经深入到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和合文化能指导中华民族吸纳文化的积极因素,融合创新出更加优秀的中华文明。 “姑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天宝年间,诗人继途经,夜泊枫桥,心怀感慨,挥就此诗,之后的千余年间,诗韵钟声绵延千载,寒山寺也因诗闻名中外。现任住持秋爽法师修学勤勉、道心坚定,继承佛教优良传统,紧跟国家发展形势,不断开拓创新,加强寒山寺法务与佛教文化建设,弘扬佛法、培养人才、热心慈善,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服务大众、促进社会和谐作出了积极贡献。近日,记者在这座千年古刹中见到了秋爽法师。 诗韵寒山和合祖庭 《中国社会科学报》:秋爽法师您好,寒山寺有1500多年历史、声名远播,也是最知名的景点之一,千百年来,寒山寺经历了怎样的发展? 秋爽法师:寒山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建立。1500多年来,她历经战火、屡次重建、不断新生,为佛教文化增添了些许神奇的色彩。现存寒山寺的殿宇大多为清代建筑,主要有大雄宝殿、藏经楼、钟楼、碑廊、枫江楼、霜钟阁等,佛像雕塑别具一格,碑刻艺术天下闻名,碑廊列着岳飞、唐伯虎、董其昌、康有为等历代名人的诗碑,其中当推晚清俞樾书继诗碑最为著名。 自改革开放以来,寒山寺迎来了最辉煌的时期。1980年被批准为首批全国重点开放寺院之一,成为吸引国外游客的旅游热点和香客朝拜的圣地。1996年建成普明宝塔;2008年建成天下第一佛钟、中华第一诗碑,更增添了佛教道场的庄严;2010年又建成了寒山子诗碑廊,并重建了“妙利宗风”石碑坊和崭新的和合大道等,寒山寺面貌焕然一新。从1979年到2014年,寒山寺连续举办了36届除夕听钟声迎新年活动,吸引了众多国外游客,架起了中外友谊的桥梁。 作为承担重要文化传承使命的文化机构,寒山寺十分重视文化建设,成立了寒山书院、文化研究院、禅意书画院、佛教图书馆、慈善中心、弘法部、青年佛学社、寒山寺佛学网、和合安养院、和合文化基金会等,培养僧才,弘法利生,济贫帮困,发展文化。2010年,寒山寺在科技学院设立“寒山教育奖”,奖励品学兼优的贫困生和优秀青年教师;2011年,寒山艺术会社移址寒山寺,与寒山寺禅意书画院合署办公;2012年又发行了《和合祖庭》报,这些都对寒山寺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报》:现在,寒山寺已成为一个国际知名的重要文化符号。您也特别注重寒山寺的文化建设和弘扬,注重“文化建寺、文化兴寺”,推动建立了一系列文化研究和传播机构。在您看来,寒山寺传承了怎样的文化?

和合文化

和合文化 对于和合文化,可以从多角度来解读。有人从中读出一种文化战略,有人从中读出一种社会理想,都讲出了一番道理。我别出心裁,想把合和文化解读为一种健全的心态。在我看来,“和合”一词中的“合”,应该是指人的多种精神诉求的集合。道理很简单,只有在具备两个以上要素的情况下,才能谈得上“合”;倘若只是单一要素,根本就谈不上“合”了。多种要素凑在一起,有可能发生冲突,也未必就一定发生冲突。即便发生冲突,也未尝不可以化解。成功地化解冲突,便进入了“和”的状态。所谓“和”,应该是指多样性的统一,是指冲突的化解。显而易见,这种意义上的“和”,有别于“同”,故而孔子力主“和而不同”。要想把人的多方面的精神需求统一起来、协调起来,进入“和”的心态,绝非易事,仅靠一种学说,显然也是不可能做到的,必须综合运用多种学说。在传统文化资源中,对于和合心态的养成,儒释道三家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三教分别满足中国人精神生活中某方面的需要,帮助人们养成和合的心态。 儒家的精神趣旨,可以概括成三个字,那就是“拿得起”;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有为”;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张”。儒家主张立德、立功、立言,主张干事,主张积极有为。孔子、孟子为什么周游列国?还就是找事干!他们忧国忧民,古道热肠,心怀天下,都是呆不住的圣贤。孔子是个呆不住的人,暇不暖席,褥子垫儿还没有坐热乎,他又走了。他积极地找事干,“知其不可而为之”,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拿得起”。 儒家好比是粮食店,是精神的加油站,激励人前进。任何人都离不开粮食店,可谓须臾不可离。“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人没有饭吃,活不成;没有精神食粮,同样也活不成。 道家的精神趣旨是“想得开”。用两个字来说,叫做“无为”;用一个字来说,叫做“弛”。道家的趣旨与儒家似乎相反,实际上互为补充。学会紧张,是一门学问;学会放松,同样也是一门学问:对于人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人白天干事,这是“张”;而晚上睡觉,需要“弛”,否则会失眠的。人不能总是“张”,也不能总是“弛”:需要张弛有度,相互配合,各得其所。古人非常明白这个道理,主张把两方面统一起来,践行“文武之道”。《礼记·杂记下》写道:“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我们在诸葛孔明身上,可以看到儒道互补成功的范例。他的人生信念是“宁静以

浅析“和合文化”中的“和”与“合”

浅析寒山寺“和合文化”中的“和”与“合” ————李永兵公管学院伦理研09 摘要:寒山寺“和合文化”往往被作为一个统一的文化元素来讲,大致相当与当今社会所提出的和谐文化。其实,无论从寒山寺“和合文化”产生的历史进行探究,还是分析“和合文化”所蕴藏的真实内涵,都会发现,寒山寺“和合文化”是一种思想,是包含“和”与“合”两种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独特文化。从“和”与“合”的辩证分析也可以看出“和”与“合”的不同。这样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寒山寺“和合文化”的本质内涵。 关键词:寒山寺文化“和”与“合” 唐代大诗人杜牧,在他的七言绝句《江南春》中写道:“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可见,在中国,佛教庙宇和寺院为数众多。2002年4月中国政府白皮书显示,中国现有佛教庙宇和寺院1万6千座。在中国众多的寺院中,寒山寺能够名闻天下被列为中国十大名寺之一的原因,不仅是它悠久的历史,也不只是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更重要的是寒山寺所拥有的深厚文化精髓——“和合文化”所具有的无尽魅力。 在寒山寺和合文化的诸多研究者中,多数人认为“和合”是一个统一体,“和合”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核。很少有人把“和合”文化中的“和”与“合”分开看待。而我认为,寒山寺“和合”文化中蕴涵的是“和”文化与“合”文化。“和”与“合”有本质的不同,有必要进行学术上的探讨。 一、寒山寺“和合文化”产生的历史探究 1、“和合文化”物的载体——寒山寺 寒山寺原名“妙利普明塔院” ,建于六朝时期的梁代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唐代贞观年间,因当时的名僧天台寒山子在此修行,改名寒山寺,距今已有1500多年。1000多年内寒山寺先后5次遭到火毁(一说是7次),最后一次重建是清代光绪年间。位于苏州城西阊门外5公里外的枫桥镇。 2、“和合文化”字的载体——“和”与“合” “和”与“合”二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和金文。甲骨文上的“和”字就像是一个多管的乐器,初义是声音相应和,意思是只有不同的音调声律相互配合才能奏出悦耳的声音。《说文解字》云:“和,相应也,从口,禾声。”“合”字就是人用口一张一合来吃,意思是上下唇的合拢。可以看出,“和”强调的是整体中个体的独立性和共存性,“合”强调的是整体中个体之间的配合性和融合性。 殷周时期,“和”与“合”都是单一概念,并没有联用。“和合”二字联用最早出现于《国语·郑语》中:“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意思是说商契能把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五教加以和合,使百姓安身立命。《管子》中:“畜之以道,养之以德。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能习,习故能偕。”我认为,虽然这里的“和合”联用在一起,但其所表示的意思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意义,而是两层含义,“和”是基础,“合”是目的。 3、“和合文化”人的载体——寒山与拾得 民间对“和合二仙”有各种传说。据《佛祖统纪·卷三十九》记载推断,

和合文化

和合文化

一、子文化建设模板起草提炼框架 ●和合文化 一、简要概述: 和合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合精神是我国人文精神的精髓。和合的和,指和谐、和平、祥和;和合的合,指结合、融合、合作。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指人与自然的和谐,即“天人和合“;二是指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即“社会和合“;三指人身心的自我和谐,即“自我和合“。 企业和合文化是以人为本与合作理念出发,在企业追求利润的同时,要追求企业员工的利益目标与企业目标协同全面发展,追求与同行业竞争者实现良性公平竞争,要追求引导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环境,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时刻不忘承担的社会责任。企业和合文化建立有利于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优秀的企业领导者,有助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和合愿景(目标):和谐发展、安全高效 通过卓有成效的努力实践,建立起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符合企业发展的战略思路,遵循文化发展规律,体现职工根本利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升安全有效和谐发展能力为目标,以和睦相处、和谐共进、合作多赢为支撑,将大方公司建成安全放心、质量优良、效益良好的现代化一流企业。 三、和合使命(宗旨):创造价值、建设贵州 以文化引领企业发展,创造个人价值和企业社会价值,创造一流现代化企业,为建设贵州做出应有贡献,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填砖加瓦。

四、和合精神:相互尊重、敬业奉献、合作创新、诚信至上 和合精神是我国人文精神的精髓,中华民族讲求和合,兼容的文化传统,铸就中国人理性宽容、和谐共存的精神品格。 五、和合核心价值观:以人为本、团结合作、和气生财、合作制胜 和合文化核心价值观就是通过以人为本、团结合作、和气生财、合作制胜等和合理念渗入企业制度文化、员工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在企业内培养和谐、诚信的企业精神,提高企业的效率和服务水平,从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打造一流企业。 1、核心理念:相互尊重、互相平等、互惠互利、共同发展、诚信至上、文明经营 2、基本理念: (1)协作理念:协同合作、资源共享、以和谋利 (2)平衡理念:相异相补、相反相成、协调统一 (3)包容理念: 求同存异、多元和合、互济双赢 (4)民主理念: 共同决定、荣辱与共、共生共荣, (5)处事理念;以义为先、以礼为要、以信为重 (6)生存理念:共生共存、和谐相处、无为而治 (7)人才理念:留住人才、开发人才、善用人才 (8)创新理念: 科学客观、述而有作、守正出新 (9)学习理念: 勤学善学、学无止境、学以致用 (10)社会理念: 惠人达己、和谐相处、勇于承担 七、创建模式(1+3+5) 1、总纲:以责任文化为建设总纲领。

和合文化

和合文化 和合文化 【简介】 现代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立文提出的名词。 “和”是中国哲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用现在的话就是“和谐”的意思。“和”本身已经包含了“合”的意思,就是由相和的事物融合而产生新事物。张教授要突出这一点,就在“和”后面加了“合”。他整理国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将这一精神加以阐发,而其弟子跟起,成一时风气,而有和合之学焉。其和合学,是对中国哲学尤其是儒家“和”精神的总结。 大陆关于中国哲学的一些研究者多有成一家之言的打算,张立文先生是其一。有欲成新道家者,有欲成新儒家者。 中华和合文化研究及其时代意义 【研究与意义】 一、中华和合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中华和合文化源远流长,和、合二字都见之于甲骨文和金文。和的初义是声音相应和谐;合的本义是上下唇的合拢。殷周之时,和与合是单一概念,尚未联用。《易经》和字凡两见,有和谐、和善之意,而合字则无见。《尚书》中的和是指对社会、人际关系诸多冲突的处理;合指相合、符合。 春秋时期,和合二字联用并举,构成和合范畴。《国语·郑语》称:“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韦昭注:“五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意思是说商契能把五教加以和合,使百姓安身立命。《国语·郑语》并记述了史伯关于和同的论述:“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认为阴阳和而万物生,完全相同的东西则无所生。可见和合中包含了不同事物的差异,矛盾多样性的统一,才能生物,才能发展。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以和作为人文精神的核心。其弟子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这代表了孔子的思想,认为治国处事、礼仪制度,以和为价值标准。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孔子强调:“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既承认差异,又和合不同的事物,通过互济互补,达到统一、和谐。这与“同而不和”,取消不同事物的差异的专一观念形成对照。 道家创始人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的思想,认为道蕴涵着阴阳两个相反方面,万物都包含着阴阳,阴阳相互作用而构成和。和是宇宙万物的本质以及天地万物生存的基础。 《管子》将和合并举,指出:“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能习。”(《管子集校》第八)认为畜养道德,人民就和合,和合便能和谐,和谐所以团聚,和谐团聚,就不会受到伤害,给和合以高度重视。 墨子认为和合是处理人与社会关系的根本原理,指出天下不安定的原因在于父子兄弟结怨仇,而有离散之心,所以“离散不能相和合”(《墨子间诂》卷三)。

中国和合文化及其启示

中国和合文化及其现代启示 中华和合文化源远流长,和、合二字最早都见之于甲骨文和金文,但尚未联用。到春秋时期,二字得以联用并举,孔子、老子、墨子都提出了各自对和合的不同看法,因此在先秦时期,和合文化得以产生和发展。所谓和指的就是和谐、和平、祥和;合指的是结合、融合、合作。既承认差异,又和合不同的事物,通过互补互济达到统一、和谐,简言之就是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和谐”。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过,我们人类已经掌握了可以毁灭自己的高度技术文明手段。同时又处于极端对立的政治意识形态营垒,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最需要的精神就是中华文明的精髓——和谐。 和合文化是中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构建和谐社会,协调各方利益,减少社会摩擦,推动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和合文化蕴含着很多丰富的思想,我不能一一列述,举例以下几个方面,人与自然和合,生态平衡,天人和一;人与社会,人与人和合,群我和谐;人自身和合,形神合一,身心平衡;国家与国家和合,以邻为善,和平共处。 一、人与自然和合,生态平衡,天人和一 中国是以农业立国的农业国家,农业是靠天吃饭的,所以自古以来,我们就追求人与自然的和合。孟子说过:“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树木不可胜用也。”我们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反对一味地向大自然索取,反对片面地利用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我们要取物有限、顺天择时。恩格斯也曾警告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与我们人类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近年的天气状况不断恶化,雾霾、沙尘威胁着我们生存的环境,构建生态和合,我们做的真的不够。让我们爱护自然,让自然保护我们。 二、人与社会,人与人和合,群我和谐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非常注重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的关系的,古有五伦、十义、三纲六纪、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黄金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今有胡锦涛总书记说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做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做到“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是一副讲诚信、讲有爱、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美好蓝图,也是我们一直所追求的,这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关爱空巢老人,关心留守儿童,从身边做起。 三、人自身和合,形神合一,身心平衡 现在社会的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有些人仍感到不满足,困惑迷茫,焦躁不安,心浮气躁,这几年患有心理、精神疾病的人数不断上升。这其实就是人自身不和合的表现。就譬如在对待物质利益方面,“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很多人不能做到“欲而不贪”,最后就如孟子所说的那样,“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现代社会,人总有这样那样的欲求,结果是有太多包袱,太多的放不下,想得到的越多,失去的也就越多。就像蝜蝂,把遇到的所有东西都拿到背上,直到背上的东西把它压到为止。人生在世短短数十载,学会放下也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就像现在的一些官员,被眼前的利益蒙蔽了双眼,因小失大,一朝东窗事发,沦为阶下囚。我们为他算一笔账:一是政治账,自毁前程;二是经济账,倾家荡产;三是名誉账,身败名裂;四是家庭账,妻离子散;五是亲情账,众叛亲离;六是自由账,身陷囹固;七是健康账,身心交瘁;八是历史账,遗臭万年。其实在人短暂的一生中,比金钱、名声、权利更重要的还有健康、亲情、友情。

和合文化

“和合文化·和谐教育”学校文化建设方案生成阐释:一是挖掘学校校名中潜藏的文化。对“XXX小学”校名中的“河”字,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取与文化有关联的、“河”字的同音字——“和”与“合”,组合为“和合”。二是传承民族传统的“和合文化”。秉承中华传统文化——“和合文化”的精髓,“和为贵”、“和而不同”等。三是移植外来、外阜的优秀文化。选择前苏联等国的外来文化——“合作教育”,优秀外阜文化——武汉的“合育”教育,符合时代潮流的现代文化——“和谐教育”等,取其精华“合作、合群、合育、和谐”等,加以改造吸收。五是综合中外、古今文化的精华,组合成中西合璧、古今结合的教育文化——“和合文化·和谐教育”,形成既传统又现代的办学理念。 教育理念:“和合文化·和谐教育”。 学校使命:秉承“和合文化”,实施“和谐教育”。 办学思想:和衷共济的精神,和风细雨的教育,和而不同的风格,合法合情的规则,合作合享的学习,和敬和畅的关系,和谐和美的成长。 学校校训:和风细雨、和衷共济。 学校校风:合群、合作、和善、和谐。 愿景目标: (1)和美的环境——教育物质环境间的和谐发展; (2)和畅的关系——教育主体要素间的和谐发展; (3)合璧的课程——教育学科课程间的和谐发展; (4)合育的成长——学生德智体美间的和谐发展。 管理策略:合谋、合拍、和婉、和顺。 制度规则:合规、合法、合理、合情。 培养目标:和乐、和美、合时、合格。 行为规范: (1)班子——合谋、合拍、合营、合力; (2)教师——和蔼可亲、和颜悦色、和而不同、和盘托出; (3)学生——合群、合规、和悦、和解。 校本课程:《国学经典教育》、《科学·科普·科幻》。 班级命名: (1)低年级以“和”字头命名 和畅、和乐、和睦、和善、和平、和谐、和美、和顺、和洽、和合、和暖和悦、和熙、和蔼、和亲、和风、和婉、和缓、和气。 (2)高年级以“合”字头命名 合璧、合成、合力、合度、合法、合格、合理、合谋、合拍、合适、合心、合意、合作、合群、和美、合奏、合唱、合时、合享。 实施和合文化建设和合校园

和合文化

一、子文化建设模板起草提炼框架 ●和合文化 一、简要概述: 和合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合精神是我国人文精神的精髓。和合的和,指和谐、和平、祥和;和合的合,指结合、融合、合作。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指人与自然的和谐,即“天人和合“;二是指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即“社会和合“;三指人身心的自我和谐,即“自我和合“。 企业和合文化是以人为本与合作理念出发,在企业追求利润的同时,要追求企业员工的利益目标与企业目标协同全面发展,追求与同行业竞争者实现良性公平竞争,要追求引导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环境,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时刻不忘承担的社会责任。企业和合文化建立有利于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优秀的企业领导者,有助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和合愿景(目标):和谐发展、安全高效 通过卓有成效的努力实践,建立起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符合企业发展的战略思路,遵循文化发展规律,体现职工根本利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升安全有效和谐发展能力为目标,以和睦相处、和谐共进、合作多赢为支撑,将大方公司建成安全放心、质量优良、效益良好的现代化一流企业。 三、和合使命(宗旨):创造价值、建设贵州 以文化引领企业发展,创造个人价值和企业社会价值,创造一流现代化企业,为建设贵州做出应有贡献,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填砖加瓦。

四、和合精神:相互尊重、敬业奉献、合作创新、诚信至上 和合精神是我国人文精神的精髓,中华民族讲求和合,兼容的文化传统,铸就中国人理性宽容、和谐共存的精神品格。 五、和合核心价值观:以人为本、团结合作、和气生财、合作制胜 和合文化核心价值观就是通过以人为本、团结合作、和气生财、合作制胜等和合理念渗入企业制度文化、员工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在企业内培养和谐、诚信的企业精神,提高企业的效率和服务水平,从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打造一流企业。 1、核心理念:相互尊重、互相平等、互惠互利、共同发展、诚信至上、文明经营 2、基本理念: (1)协作理念:协同合作、资源共享、以和谋利 (2)平衡理念:相异相补、相反相成、协调统一 (3)包容理念: 求同存异、多元和合、互济双赢 (4)民主理念: 共同决定、荣辱与共、共生共荣, (5)处事理念;以义为先、以礼为要、以信为重 (6)生存理念:共生共存、和谐相处、无为而治 (7)人才理念:留住人才、开发人才、善用人才 (8)创新理念: 科学客观、述而有作、守正出新 (9)学习理念: 勤学善学、学无止境、学以致用 (10)社会理念: 惠人达己、和谐相处、勇于承担 七、创建模式(1+3+5) 1、总纲:以责任文化为建设总纲领。

实施和合文化 建设和合校园

实施和合文化建设和合校园 —兴山县昭镇初级中学和合文化建设解读 教育部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中明确指出“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展现校长教育理念、学校特色的重要平台,是规范办学的重要体现,也是德育体系中亟待加强的重要方面。中小学校园文化通过校风教风学风、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人文和自然的校园环境等给学生潜移默化而深刻的影响。良好的校园文化以鲜明正确的导向引导、鼓舞学生,以内在的力量凝聚、激励学生,以独特的氛围影响、规范学生。”因此,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彰显学校育人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熏陶人、教育人、激励人、规范人、引导人、塑造人等诸多功能,是其他教育手段不可替代的。 昭君中学本着“以昭君文化为依托,努力寻找切入点,着力打造个性精品”的原则,逐步实施“提升校园文化品位,达到以环境文化熏陶人,以精神文化凝聚人,以制度文化激励人,以文化活动提升人”的校园文化建设愿景,结合学校地域特点和现实发展需要,提出实施和合文化,建设和合校园的构想。 一、“和合”文化缘起 中国古代“和合”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和合”之意的阐释最早出自《国语〃郑语》中,“商契能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即商契能和合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等“五教”,能使百姓安身认命。 “和”、“合”两字在《管子》、《墨子》等书中开始连用,并体现了基本的“和合”思想。《管子》曰:“畜之以道,养之以德。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能习,习故能楷,偕习以悉,莫之能伤也。”认为“和合”是民众应遵循的原则和道德,民众只要能够和合,就能够产生出巨大的力量,形成新的合力。所谓“和合”的和,指和谐、和平、祥和;合指结合、融合、合作。和合连起来讲,指在承认“不同”事物之矛盾、差异的前提下,把彼此不同的事物统一于一个相互依存的和合体中,并在不同事物和合的过程中,吸取各个事物的优长而克其短,使之达到最佳组合,由此促进新事物的产生,推动事物的发展。“和而不同”理念奠定了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的基础。 此外,“和合”文化还强调仁爱精神。如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孟子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墨子则提出“兼爱’,即“爱人,待周爱人,而后为爱人”。这些都构成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的基本内核。 “和合”文化更强调和谐。孔子在《论语〃学而》中提出:“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孔子的“和为贵”思想是对中国传统“和合”思想的价值肯定。孟子明确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主张,从而把“人和”推到新的高度。 “和合”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精神,就其本质来说就是要求融合各方的观点,解决面临的问题,以达到新的境界。正是“和合”文化的浸润和影响,使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