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题纲答案

民俗学题纲答案
民俗学题纲答案

第一讲民俗概论

1什么是民俗?如何理解民俗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模式?

即民间风俗,是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实践中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一)民俗是一种生活方式

民俗是什么民俗是一种"生活相".什么是"相",这是佛家的用语。佛家对事物有自己独特的判断:比如说什么是火,佛家认为火是一种焰相;水是一种流相。至于什么是民俗?借用佛家的用语,民俗就是一种生活相,一种传承性的生活的样子。当初没有文字或人规定人们这么做,但人们却会不自觉地采取一种特定的生活方式。民俗是人民传承文化中最贴切身心和生活的一种文化——劳动时有生产劳动的民俗,日常生活中有日常生活的民俗,传统节日中有传统节日的民俗,社会组织有组社会组织民俗,人生成长的各个阶段也需要民俗进行规范——结婚人们需要有结婚典礼或仪式来求得社会认同,在人的精神意识领域也有民俗——许多生活中的禁忌就是如此。

大家熟悉的传统民俗譬如春节,它就是中华民族的生活相。春节怎么过?按传统习俗,在过年前半个月(腊八)就开始忙碌了,一直到正月十五才能歇下来,前后差不多一个月整天都有事情干,要干的事情有几十项,如祭灶、除尘、置年货、吃年饭、守岁、祭祖先、法压岁钱、拜年等等,而且没做一样事,都有规矩禁忌,比如年饭要有肉有鱼(暗示年年有鱼),大年初一不能扫地,不能把垃圾丢掉(暗示不能把钱丢到外面去),等等,没有任何文字规定我们一定要怎么做,而这就是一种程式化的风行的规范,是一种生活相。

(二)民俗是一种文化模式

从文化层面来讲,民俗是一种文化的模式,这种模式往往是无形的,口头的和非物质的,但确确实实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对于这种无形的、口头的非物质的民俗文化现象要给予更多的重视。

2民俗有什么特点?

(一)民众性(二)差异性

(三)共通性(四)传承性

(五)变异性(六)丰富性

3决定民俗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一)社会因素

1、社会生活决定了民俗的产生

2、社会生活的需要决定着民俗的发展与演变

(二)历史因素(三)地理因素

(四)文化因素

民俗与宗教信仰有密切联系。

民俗与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密切联系

4民俗的社会功能的主要特点与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1、既有差异性又有同一性

2、既有单一性又有综合性

3、既有直接性又有间接性

4、既有正功能(积极性)又有反功能(消极性)

主要内容

1、规范功能

2、教化功能

3、维系功能

4、调节功能

5了解民俗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了解民情,增加社会知识

(二)有利于入乡随俗,与人和谐相处

(三)有利于传承传统优秀文化,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第二讲衣食住行

一1简述百年来广东人服饰的演变及其演变的主要原因?

广州又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服装文化源远流长,历史上流传着“苏州手艺巧,广州款式新”的美誉。一直以来,广州作为中国服装名城南派服装的代表,在服装以及其原料、辅料的设计、生产、流通以及信息交流等方面对我国服装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龙头带动作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期,无数的服装企业率先开始在广东生产和批发时装。借地利之便,珠三角自然成为国际“流行色”向各地扩散的“转换站”和“辐射源”。广东服装以款式多样,色彩绚丽,流行时尚而引领国内时尚潮流。在很长时间内,广东服装样式通过虎门、广州等地一批极具辐射力的批发市场走向全国,成为各地城市服装作坊的模仿对象,成为引领全国服装潮流的领头雁。

2简述广东人衣着的习俗及其形成着这习俗的主要原因?

广东人衣着随意,讲究舒适

1、开支少

2、图简便

3、勤换洗

二1为什么说吃在广东?广东人会吃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广东人敢吃

二、广东人好吃

三、广东人会吃

1、从粤菜来看

▲粤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

(1)选料广博奇异(2)菜式丰富多样

(3)制作精细考究(4)口味清淡鲜美(5)注重文化品味

2、从煲汤来看

(1)汤式多样,注重食疗(2)慢工细活,火候有度(3)技巧讲究,方法多样

3、从饮茶习俗来看

(1)饮凉茶(2)饮早茶、午茶、夜茶(3)饮“功夫茶”

3、从小食样式来看

2广东在饮食上存在哪些认识误区?

误区一:迷信老火靓汤,认为老火靓汤好进补

误区二:食物过于精细(食物越精细越好)

误区三:食肉多食豆类少(豆类食物没营养)

误区四:野生动物营养价值高。

3湛江有哪些风味小食?有人说吃在湛江,你认同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湛江特色小吃:烧蚝、树叶饼、雷州白粑、簸箕炊、爆脆海蜇皮、炸虾、凉拌粉丝、

三1广东传统居民主要包括哪三大系居民民居?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广府特色民居

广府民居风格在南宋以后逐步建立起来,至清中叶已经相当成熟。广府民居主要包括广州、佛

山、肇庆等地区的民居建筑,多建于清末民初,风格上可分为传统建筑、欧陆风格建筑。

客家特色民居

悠久的历史,在梅州大地留下了许多独具特色、古朴典雅的客家民居建筑:围龙屋、走马楼、五凤楼、土围楼、四角楼等,其中以围龙屋存世最多最著名。

1、坚固性

2、安全性

3、封闭性

4、合族聚居性

潮汕特色民居

潮汕民居保留着唐宋世家聚族而居的传统,既继承宋朝的“四合院”古代建筑群体,又融合潮汕家族制度、移民特色等特点,建筑风格宏伟华丽。故有“京华帝王府,潮汕百姓家”,“潮汕厝,皇宫起”之说。

1、建筑样式多元

2、风格轻巧通透

3、极其注重装饰

4、民间艺术之大成

2中国五大特色居民建筑是什么?广东首个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是什么?

围龙屋与北京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云南的“一颗印”一起被称为中国五大特色民居建筑。

▲2007年6月28日,“开平碉楼与古村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在新西兰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得通过。这是广东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开平碉楼被誉为“近代建筑博物馆”。

3如何理解开平雕镂的建筑特点?

1、规模宏大、品类繁多

2、造型别致,中西合壁

3、集居住与防卫于一体

4简述你最喜欢的广东民居及其喜欢的原因

我最喜欢的广东民居是客家特色民居,作为一个客家人的我,从小。。。。

四1古代出行主要有哪些习俗?如今这些习俗发生了什么变化?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1、行装的准备和旅费的筹集

2、行神祭祀和卜行择吉

3、别离习俗

2概述交通工具的历史演变?

? 1.水:

?独木舟→筏→木板船→帆船→轮船…

? 2.陆:

?人力车→畜力车→汽车→火车→悬浮列车…

? 3.空:

?木鸟→带人风筝→热气球→飞机…

3雷州历史最悠久的陆上主要交通工具是什么?如今这种交通工具的作用发生了什么变化?

雷州历史最悠久的陆上传统交通工具——牛车

现在牛车的功能也发生根本变化,成为雷州新的旅游资源(村巴)。徐闻一日游集中一个内容就是坐牛车去看国家级珊瑚礁自然保护区(65 种浅海珊瑚海面即可观看)。

(徐闻县的珊瑚非常壮观。该县的西海岸,有连绵十多公里的珊瑚礁带。环绕该县的东南海岸,则分布着零散的珊瑚礁群。徐闻县西海岸沿岸一珊瑚礁群还是全国大陆面积最大的珊瑚区之一。)

4 古代最早的交通规则是什么?及基本规则有哪些

最早的交通规划——《仪制令》(唐)

基本交通规则——贱避贵、少避长、轻避重、去避来、靠右行走

第三讲婚育丧祭

一1简述中国传统的婚姻习俗“三书”,“六礼”和广东传统的婚姻习俗?

?1、聘书:订亲之书,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纳吉时用)

?2、礼书:过礼之书,即礼物清单,详尽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纳征时用)?3、迎亲书:迎娶新娘之书(亲迎时用)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礼仪之邦,对婚姻这一人生大事,远在周朝就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程序和礼仪。成书于汉初的《礼记》把完婚的全过程概括为“三书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一)婚前礼仪

(1)男家送礼(2)女家回礼

2、搬嫁妆

(1)送妆(2)迎妆

3、铺床

4、上阁—

5、上头

(二)结婚当天的礼仪

1、迎亲

(1)新郎入新娘家门——入门、送礼、见亲娘、拜堂进酒

(2)新娘出娘家门——搀扶打伞、喂金鸡、鞠躬、注意事项(新娘陪伴人及兄姐)、娶亲路线

(3)新娘入婆家门——过火盆、拜堂、敬酒(意义、程序)

2、进洞房——坐帐、喝交杯酒、吃团圆饭、闹洞房、撒帐

3、三朝回门(归宁)——回娘家探望父母

2简述中国传统婚姻文化的糟粕与精华?

3独具广东地方特色的婚姻有哪些?你对这些婚姻习俗如何评价?

(一)重行花烛(“再行金婚”)——儿子女婿迎接“新娘”

(二)疍家婚——租用大花船拜天地(租用大花艇迎亲)

(三)公鸡代婚——替未归新郎拜堂成亲

(四)自梳女(姑婆)——梳髻后从此不谈婚嫁

(五)不落家——三朝回门后不返夫家

(六)冥婚——为死去儿女缔结婚姻

(七)哭嫁歌——不舍父母大骂媒婆

4简述广东百年婚俗的历史变迁.

1、清末民初——多盲婚哑嫁,“一夫多妻”属合法

2、民国时期——挑战传统婚俗(反包办婚姻,婚姻注册鼓励婚检)

3、建国时期——废包办婚姻,反铺张婚礼

4、文革时期——忌讳“爱情”,婚俗政治色彩浓厚(婚礼跳忠字舞唱语录歌,“闹洞房“考新娘背“老三篇”)

5、新时期——婚恋方式多元化,婚礼形式多样化

5作为新世纪的青年人应如何传承中国的传统婚姻文化?

二1简述传统祈子习俗,孕期习俗,分娩习俗的主要内容。

(一)向神灵祈子(二)婚俗中求子三)由旁人“送子

(四)收养儿子或闺女(五)其他

二、孕期习俗

(一)孕妇食物习俗(二)孕妇行为习俗(三)孕妇社交习俗(四)孕妇家人的有关习俗

三、生产(分娩)习俗

(一)称谓(二)割剂带(三)对外告示(四)坐月习俗

2小孩降生后的主要传统仪式有哪些?

1、生命降生的“洗三”仪式

2、进入人群的“满月”仪式

3、预卜前程的“周岁”仪式

4、上灯。

3为什么说在生育问题上移风易俗具有特别的重要意义?你在有关方面将会有何作为?

三1简述中国传统丧俗葬制。

(一)葬法——有关遗体安葬的方法。如土葬、火葬、水葬、天葬、崖葬等。(二)葬式——有关遗体安葬的姿势。人死后埋葬的姿势各种各样,这不仅与葬法、葬具有关,也与宗教信仰相关。

(三)丧葬规制——是有关单人葬还是多人葬的规则。葬法和葬式受自然环境、生存、形态、文明程度以及宗教信仰的影响大些,而葬制则主要受社会形态、社会意识的影响。

(四)葬具、随葬品、冥器

(五)丧葬仪式

2我国政府先阶段为什么要大力推行火葬?

第一、有利于保护资源(土地、森林),保证可持续发展。

第三,有利于移风易俗,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

第二,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防止环境污染。

3广东有哪些奇特的丧俗葬制?你家乡有哪些独特的丧俗葬制?

(一)客家人的“二次葬”和“撞七”

(二)潮汕的“筑生居”和“报地头”

(三)粤北的“奶祭”和“碎婴尸”

(四)阳江的“两头寿和一头寿”

(五)韶关的“丧事饮食一色白”

(六)饶平的“留尸三年”

(七)雷州的“腰挂刀斧送葬”(徐闻)和“饮血碟”(海康)

4简述在丧葬方面移风易俗的重要性?

四1什么是祭祀?祭祀活动根据主持主体不同可分为哪几类?

祭祀,在古代,是向神灵求福消灾的传统礼俗仪式;祭祀就是按着一定的仪式,向神灵致敬和献礼,以恭敬的动作膜拜它,请它帮助人们达成靠人力难以实现的愿望。“受人钱财,替人消灾”,人们把这一人间的通则加于神灵身上,便成为祭祀的心理动因。所以,祭祀从本质上说,是对神灵的讨好与收买,是把人与人之间的求索酬报关系,推广到人与神之间而产生的活动。

(一)官方祭祀(公祭)

(二)民间祭祀

(三)公众祭祀

2祭祀对象是什么?祭祀物品主要有哪些?主要的祭祀方式有哪些?

(一)天界神灵

(二)地界神灵

(三)祖先人界

现代主要祭祀对象:1、祭神。祭龙王、祭土地神、祭灶神、祭财神2、祭祖先,祭祖宗、

先烈、先逝的亲朋好友等等。

(一)食物(二)玉帛(三)人(四)血

1、燎祭——

用火焚烧祭品,祭天神使用。是我国最古老的传统祭祀。

2、洒祭(灌祭)——把用来祭祀地神的血和酒灌注于地,祭地神使用。

3、埋祭——挖坑将祭品埋没,祭山神和地神使用。

4、沉祭——将祭品沉入水中,祭水神使用。

5、悬祭、投祭)——“悬”又叫“升”,就是把物品悬挂起来礼神。“投”就是将祭品投放于山中地上,祭山神使用。例如将祭祀用的璧和玉投掷远处,而不陈列祭具。

7、乐舞祭——是在比较大型隆重的祭祀礼仪中配以音乐舞蹈的祭祀方式,古代对祭祀仪式配有专门的乐章,每章都配有专门的歌词,边唱边跳,把乐祭、歌祭、舞祭合为一体,用以祭祀祖

8、文祭(恭读、刻文)——以恭读祭文的形式进行祭祀。高级别的大型祭祀活动的祭文,在礼仪结束后,多刻于碑石上,立于陵庙内。祭文内容主要是颂扬先人功德,阐明祭祀人的志向。

9、花篮祭——是祭祀先烈的一种新方式,即祭祀人在先烈坟墓或石碑雕像前敬献花篮,以示对先烈的崇敬与怀念。这种方式体现了现代文明,政府级的公祭活动,花篮由威武的军人抬送,更增添了祭祀的庄严、肃穆与隆重。

10、其他,如居家祭祀、网上祭祀、社区公祭、电视公祭、集体公祭等现代、时尚的祭祀方式。

6、望祭——望祭有遥望和瞻仰两种,望祭是在祭祀对象遥远,难于亲临时使用,例如,清明节在外地不能赶回家乡扫墓,就在山上或高处面对家乡的方向遥望祭祀。瞻仰多用于具有象征意义的石碑雕像。祭祖先圣贤使用。

3传统祭祀场所主要有哪些?

1、平地

2、坛

3、平坑

4、宫庙

5、坟墓

6、祠堂

4我国重要的传统祭祀节目有几个?

清明节,公历四月五日左右。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鬼节,农历七月十五日(有些地方,尤以中国南方,是七月十四日,相传是宋代末年蒙古人入侵南方,居民为逃难而提早一天过节)

寒衣节,十月初一,与清明节、中元节同属民间祭祀祖先的日子,人们习惯叫“过十月一”。

祭灶节,十二月二十四左右,俗称小年、谢灶节、灶王节,是祭祀迎春之日。

5简述开展文明祭祀活动的重要性?

在祭祀节日特别是在清明上坟扫墓作为中国社会的一个普遍习俗,体现了“百事孝为先”的传统道德观念,本无可厚非,但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应当对清明祭扫活动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禁止不文明的祭祀方式。例如当街头焚香、坟边烧纸钱,甚至烧别墅、奔驰、小蜜甚至伟哥等仿制品,就是不文明的祭祀方式,因为它不但污染了自然环境,还污染了社会风气。

我们可以用更文明的方式来表达对祖先的怀念,例如通过网祭祀、家中祭祀、社区公祭、电视公祭、集体公祭等无污染无危害等方式时节追忆亲人、寄托哀思,以新的祭祀方式来取代传统祭祀陋习。

第四讲岁时节日

一1什么是节日?节日具有什么功能?

节日的内涵——是人们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特定风俗习惯和行为的的纪念日、庆祝日或祭祀日。

节日的功能

(1)社会功能(传承功能、调节功能、凝聚功能)

(2)文化功能(娱乐功能、教育功能、保健功能、)

(3)经济功能(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来看)

(4)政治功能

2中国节日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1)形成于先秦(2)定型于汉代(3)融合于魏晋南北朝

(4)鼎盛于唐宋(5)稳定于明清

3中国的节日具有什么特点

(1)有鲜明的农业文化特色。

(2)它是中国民族文化的大展现。

4中国的主要传统节日有哪些?其中四大传统节日时指什么?

▲(1)春节(2)元宵节▲(3)清明节▲(4)端午节(5)七夕节

▲(6)中秋节(7)重阳节(8)冬至节

5传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6背诵十首有关中国主要传统节日的古诗词

元旦王安石《元日》诗:“千门万户瞳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上元辛弃疾词《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朱淑真《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社日王家《社日诗》:“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寒食元镇《连昌宫词》:“初过寒食一百六,店社无烟宫柳绿。”

清明杜牧有《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上巳杜甫有《丽人行》诗:“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端午杜甫有《端午日赐衣》:“端午被恩荣。”

七夕杜甫《牵牛织女》诗:“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和凝《宫词》:“阑珊星斗缀朱光,七夕宫嫔乞巧忙。”

中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韦庄《送秀才归荆溪》:“八月中秋月正圆,送君吟上木兰船。”

重阳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腊日苏轼有《守岁》:“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二1关于春节的由来有哪些传说?

1、传说之一:熬年守岁

2、传说之二:万年创建历法说

3、传说之三:贴春联和门神

2为什么说春节时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第一大节,是节日体系中的核心大节,持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

春节蕴涵的辞旧迎新、合家团圆的意义,成为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力量,也使它成为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一个文化符号。除夕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熬夜守岁,是中国人一年一度的文化心结,在外的游子不远千里万里也要赶回家来。

纵观春节期间的各项民俗活动,不管是迎神、祭祖、年夜饭,还是拜年、迎灯闹元宵,无处不显现出温暖与和谐、吉祥与欢乐的文化内涵。与传统的过年相比,表面上看年味似乎越来越淡了,是人们对辞旧迎新、平安团圆、祝愿祈福的年文化内涵的追求依然没有减,那震耳的爆竹声就是很好的明证。

3春节主要有哪些传统习俗和新习俗?

1、喝腊八粥(初八)

2、祭灶(廿三)

3、扫尘(掸3尘)(廿四)

4、置办年货((廿四后)

5、贴门神、春联、倒福、窗花(三十)

6、祭拜祖先(除夕、初一)

7、年夜饭(除夕夜)

8、守岁(除夕夜)9、放爆竹(除夕夜)10、压岁钱(正月初一)

11、拜年(正月初一)祭拜天地,家内拜贺12、迎拜财神(正月初四、初五)13、娱乐活动14、闹元宵(正月十五)

4如何理解春节的文化内涵?

纵观春节期间的各项民俗活动,不管是迎神、祭祖、年夜饭,还是拜年、迎灯闹元宵,无处不显现出温暖与和谐、吉祥与欢乐的文化内涵。它凝聚着人们的情感、愿望、伦理和信仰,它是我国传统节日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与传统的过年相比,表面上看年味似乎越来越淡了,作揖、磕头等习俗变了,但是人们对辞旧迎新、平安团圆、祝愿祈福的年文化内涵的追求依然没有减,那震耳的爆竹声就是很好的明证。

5为什么说元宵节是个开放的节日?

中国的元宵节是中国节日里一个最开放的节日——与其说是节日,不如说是夜晚,因为这个狂欢的日子是从傍晚开始的。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深闺幽女,这一夜都可以漫步街头尽情游玩。然而这是一个并非肤浅的夜晚,因为这个夜晚,人们的所有活动都与灯火有关:人们张灯结彩,人们秉烛夜游,人们翘首仰望各式灯具……这是一个光明的夜晚,这一晚,人们似乎打着灯笼举着火把在黑暗中突然暴动。从这一个夜晚开始,对光明的向往,就像一粒粒种子,播洒在人们的心田——虽然黑暗仍然是那么的广大。

6中国春节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全球化浪潮下,人们的生活联系日益紧密,西方节日进入中国,中国的传统节日也在国际化。可以说,春节已成为外国人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媒介,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新使者。

现在世界上还有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过春节的习俗,如泰国、越南、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此外,到了新春,在欧美一些国家的唐人街、英国伦敦市中心,都能看到挂起的火红灯笼。在美国纽约最高的标志性建筑——纽约帝国大厦顶端的1327盏彩灯全部换成了具有中国传统喜庆气氛的金红两色。正如前英国首相布莱尔所说:“春节已经远远超过了华人社团,正成为被越来越多人庆祝的节日。”

由于华人遍及全球每个角落,加上中国近年迅速崛起,庆贺农历新年彷佛已是全人类的事。据媒体报道,越来越多的“老外”,对农历新年由好奇、欣赏直至加入欢庆。像纽约、旧金山、悉尼等地还把春节作为公共假日写入法规,显示出这一节日越来越浓重的国际色彩。在很多国家,人们在春节时已经不是简单地看看华侨华人的武术杂技表演,而是正儿八经地学起了中国习俗。近年来,国内各界在海外举办的各种中国文化推介活动,最有影响力的就是春节。

春节作为全球炎黄子孙最隆重、规模最大的节日,已经成为中国走向世界最重要的文化现象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影响人口最多、扩展范围最大的传统节日,因此,不少专家、学者倡议:春节成为世界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之无愧!

三1为什么说清明节是农耕文化的产物?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这个节气之所以叫清明,是因为清明之际万物萌生,呈现一派清洁而明净的景象。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所以就有了“清明前后,点瓜种豆”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

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2清明节与其它节日相比较具有什么的特点?为什么说清明节是个庄重而浪漫的节日?

1、复合性节日(“清明”节气、寒食节、上巳节三者合一)

2、以户外活动为主

3、兼有肃穆与欢乐两种情感氛围

兼有肃穆(或悲伤)(在扫墓祭奠活动中)与欢乐(在踏青等游玩活动中)两种情感氛围。

清明节也叫扫墓节,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扫墓俗称上坟,是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一种活动。清明节作为扫墓节它是肃穆哀伤的。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清明节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在古代,清明节最为开心的是妇女,特是女孩子个个打扮得漂漂亮亮,到处串门,结伴出外郊游。在各种娱乐活动中令女孩最喜欢的是荡秋千。秋千荡得高,意味着生活将会过得好。因此,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的说法。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清明多开展体育活动以强壮身体。因此,这个节日既有扫墓悼念亲人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富有特色。

3关于清明节的由来有什么传说?

1、清明本质上是农耕文化的产物

2、清明节与介子推的传说有关

4清明节主要有哪些传统习俗?

1、扫墓

2、禁火

3、踏青

4、插柳

5、植树

6、荡秋千

7、斗鸡

8、放风筝

9、拔河10、蹴鞠11、打马球12、水上娱乐

5如何理解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清明节的人文精神有两个层面,一是纪念感恩,缅怀故人,二是维护新生。如果把清明仅看成扫墓的节日,是一种偏见。清明节的活动不止于扫墓,还有郊游踏青、荡秋千、踢毽子、拔河、放风筝等等亲近自然、张扬生命力的活动。

民俗专家扩展清明节的文化内涵,主要是提醒人们不仅要传承尊老爱幼的孝文化,还要弘扬珍爱生命、呵护自然、维护环保成果的精神,光大我国民俗文化的魅力。希望每个人在清明节到来之际,大力宣传清明节的多重意义,过一个文化内涵深厚的清明节。

四1关于端午节的由来有哪些传说?其中哪种传说流传最广泛,影响最深远?

1、源于纪念伍子胥

2、源于纪念孝女曹娥

3、源于龙崇拜

4、源于时令季节

5、源于纪念屈原(流传最广)

2为什么说屈原是一个道德典范和文学巨人?过端午节纪念屈原有什么现实意义?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后来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在湖南省西部)、湘流域。屈原是初次的创始人,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亡,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抗日战争初期,文艺界曾一致决定五月五日这一天为“诗人节”,纪念屈原。世

界上没有任何一位

诗人,拥有自己这样隆重的节日,更没有任何一位诗人,历经2000多年,受到全国百姓如此隆重的祭奠。屈原,不但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也是世界人民的骄傲。世界和平理事会1953年还把大诗人屈原列为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四大文化名人:中国国屈原、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法国文学家拉伯雷、古巴作家和民族运动领袖何塞、马蒂)。

3端午节主要有哪些传统习俗?

1、赛龙舟

2、吃粽子

3、挂荷包佩香囊

4、悬艾叶菖蒲

5、悬钟馗像

6、与“五”相联系的各种习俗

4如何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其实,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很多,不仅仅是纪念一些文化名人,它还是一个多民族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长寿的民俗大节日。继承端午节积极健康的民俗文化,使古老的全民健身节日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进入现代生活,对增强各民族人民的身心健康,具有振奋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

五1中秋节的有哪些传说?

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

中秋传说之二——玉兔捣药

中秋传说之三——吴刚伐桂

2中秋节主要有哪些传统习俗?

1、祭月赏月

2、吃月饼

3、玩花灯

4、猜月谜

3如何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

中秋节正是秋收季节,五谷丰登,瓜果飘香,人们过中秋节就有品尝丰收成果,喜庆丰收的内涵。

中秋节的主要文化内涵是团圆。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

不过,中国人所讲的团圆又不限于家庭,而是扩大到整个中华民族,这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精神元素。中秋节是中华儿女共有的精神家园,正所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华儿女即便分散在天涯海角,在月光下的中秋也会共同心动,共同感应。近年中秋之夜在海峡两岸举办中秋联欢晚会就是中国人期盼中华民族大团圆的典型表现。

六1关于重阳节的由来有哪些传说?

1、来源于汉代桓景。

2、源于汉代的道学。

2重阳节主要有哪些传统习俗?

1、登高

2、吃重阳糕

3、赏菊、簪菊、饮菊花酒

4、插茱萸和簪菊花

5、敬老

3如何重阳节的文化内涵?

重阳节的文化内涵——祈福敬老,享受自然

七1简述你最喜欢的中国传统节日及其喜欢的原因?

2 举例说明具有广东特色的传统节日习俗?

第五讲文化艺术

1什么是文化?什么是岭南文化?什么是广东文化?

文就是人思考的时空及内容,化就是人表达出来的一切;文是一个人内在的一切,化是一个人外在表达的一切;所以,文化就其内容来讲是一个人内外结合的一个整体的概念,文化的这一概念只有被当作一个整体的时候,才是有效的。

岭南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地域上来说,岭南文化大体分为珠江系文化、桂系文化和海南文化三大块,主要以属于珠江系文化的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和客家文化,又是当今岭南文化的主体

广东文化既狭义的文化(珠江文化),广东文化包括三大民系文化

2广东三大民系文化的基本特征分别是什么?

广府民系

1.敢为人先,开放兼容

2.崇尚务实,重商言利

3.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潮汕民系

1.敢于开拓,善于经商

2.在外团结,凝聚力强

3.注重传承本土文化

客家民系

1.刻苦耐劳,质朴无华

2.崇文尚武,人才辈出

3.宗族观念强,崇拜祖先

3广东有哪几大方言?其中粤语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

(2)粤方言(2)闽方言(3)客家方言

粤语的特点:(1)具有浓厚的水文化特色

(3)保留大量古汉语成分

(4)吸收了较多外词

(5)汇形容事物加叠词

(6)口头语与书面语差距差

4民间文学具有什么特点?主要形式有哪些?

口头性、集体性、变异性、传承性、人民性、艺术性

民间故事、谚语、迷语、绕口令、歌谣、歇后语、对联

5广东民间文学的基本形式有哪些?举例说明

(1)民间故事

(2)谚语

(3)绕口令

(4)歌谣

(5)歇后语

(6)对联

6广东传统民间艺术主要有哪些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六讲民间禁忌

1民间禁忌具有什么特征?

1.原始性

2.神秘性

3.传沿性

4.趁同性

5.非理性

2列举民间在衣食住行,婚育丧葬,岁时节日,社交等方面的若干禁忌。

2.衣着禁忌

(1)颜色忌(2)材料忌(3)款式忌(4)穿戴忌(5)放置忌(6)缝补忌

3.饮食禁忌

(1)食物忌(2)用语忌(3)用筷忌(4)摆设忌(5) 食物忌(6)主客忌

4.居住禁忌

(1)屋地选择忌(2)门窗设计忌(3)室内摆设忌(4)入住新居忌)

3如何全面认识民间禁忌的社会作用?

设计学概论-练习题以及答案

第一章导论: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 一、选择题 1.二战期间发展起来的( ) ,科学的考虑了人的舒适性和工作的效率。 1设计文化学2人机工程学3设计美学4设计史学 2.( )是近现代旨在保存自然资源、防止工业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的一场设计运动。 1波普运动2新艺术运动 3 绿色设计运动 4 装饰艺术运动 3.按照( )的说法:“普通符号科学——它有各种名称:符号学(semiotics,semiology) 或语义学(semasiology) ,这些术语来自希腊语的sema( 符号) 。” 1 毕加索 2 贡布里希3索特萨斯4莫里斯 4.( )理论自60年代后期由法国哲学家德里达在其《论语法学》一书中确立。 1解构主义 2 抽象主义 3 立体主义4符号学 5.( )试图通过所领导的工艺美术运动提高工艺的地位,用手工制作来反对机器和工业化。 1格罗佩斯2贡布里希 3 米斯4莫里斯 二、简答题 窗体底端 1.简述设计的目标 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设计的终极目标永远是功能性与审美性。 2.简述设计学的划分 我们一般将设计学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与设计批评三个分支。通过学科方向的确定,以及对相关学科的认识,我们便能理解研究设计史必然要研究科技史与美术史,研究设计理论必然要研究相关的工程学、材料学和心理学,研究设计批评必然要研究美学、民俗学和伦理学的理论要求。 3.简述当今设计学研究的现状 设计学研究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除了从自己的种学科——美术学那里继承了一套较完善的体系之外,它还要广泛地从那些相关的学科,如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建筑学、机械学那里获得启发,借用词汇,吸收观点,消化方法。这便是当今设计学研究的现状。 4.简述设计学各领域的代表人物与代表著作 曾任英国美术史协会主席的佩夫斯纳爵士,在其《社会美术史》研究中,就已经孕育了对现代设计的倡导;他在1936年出版的《现代运动的先锋》更是现代设计的宣言而为西方的所有设计专业学生所必读。德国建筑家、理论家森珀是将达尔文进化论运用于美术史研究的第一人。他在1860年至1863年期间出版了极富思辨性的三卷本巨著《工艺美术与建筑的风格》,着重探讨装饰与功能之间的适当联系。奥地利美术史学家阿洛伊斯?里格尔,于1893年出版了被认为是有关装饰艺术历史的最重要的著作——《风格问题》5.简述当代西方设计思潮 1.符号学理论。根据符号学的理论,人类的思维和语言交往都离不开符号,而人的意识过程就是一个符号化过程,思维无非是对符号的一种组合、转换、再生的操作过程。符号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媒介,符号又是表达思想情感的物质手段,简言之,人类的意识领域就是一个符号的世界。 2.结构主义。结构主义理论是一种社会学方法,其目的在于给人们提供理解人类思维活动的手段。 3.解构方法。按照解构主义理论,我们可以运用科学的符号学原理来分析图像,并且分别说明其视觉的、文化的、以及语言的意义,这一分析过程被解构主义理论家称之为解码(Decoding)。 4.混沌理论。混沌理论是要向我们说明,我们才刚刚开始理解自然界的复杂性,即自然现象及其事件的连锁反应。 5.绿色设计。起自于旨在保存自然资源、防止工业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的一场运动,虽然它迄今仍处于萌芽阶段,但却已成为一种极其重要的新趋向。

民大考博辅导班:2019中央民族大学民俗学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民大考博辅导班:2019中央民族大学民俗学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 享 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可知,在 2018-2019年民俗学专业学校排名中,排名第一的是北京师范大学,排名第二的是中央民族大学,排名第三的是中国人民大学。 作为中央民族大学实施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学科,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的民俗学一级学科在历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名列第二。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中央民族大学民俗学考博相关内容。 一、专业介绍 民俗学专业是在社会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它与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均有较密切的关系。该学科主要是针对信仰、风俗、口传文学、传统文化及思考模式进行研究,来阐明这些民俗现象在时空中流变的意义。民俗学与发生在我们周围的各种生活现象息息相关。它以以科学的态度,对历史与当代的民俗事象,进行调查、收集、整理、描述、分析和论证,探求它的本质结构、特点与社会功能,揭示其发生、发展、传承、演变、消亡的规律,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服务。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的民俗学专业在博士招生方面,划分为3个研究方向: (030304)民俗学 研究方向:1.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学2.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研究3.民间文艺学;都市民俗、中国传统节日 二、考试内容 中央民族大学民俗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招生包括初试和复试。 (一)准考证下载:进入综合考核的考生可于考试前一周登录中央民族大学招生考务管理平台(https://www.360docs.net/doc/e010670023.html,/zsxt)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 (二)考核日期:2019年3月30-31日。 (三)考核地点:具体考场见准考证。 (四)考核内容:笔试和面试。 笔试按照专业统一组织,由民族学(含人类学)、社会学(含民俗学)、民族理论与政

民俗学习题答案

《民俗学》复习题答案 第一章民俗学的定义和范围 1.一般了解民俗学名称的由来。 民俗学作为独立的人文科学的专有名词首先出现于(英国),这个学术专名是英国民俗学会创始人之一、考古学家、英国议会秘书(汤姆斯)于1846年用萨克逊语的两个词合成的。原来这个名词的含义是“民众的知识”或“民间的智慧”,作为学科名称可以直译做“关于民众知识的科学”。 2.掌握民俗学的概念。 民俗学是研究各民族最广泛的人民传承文化事象的科学。 3.了解民俗学的研究范围。 民俗学的研究范围包括以下四个大的方面: ①经济的民俗:它是以生态民俗、民间传统的经济生产习俗、交易习俗及消费生活习俗为主要内容的; ②社会的民俗:它是以家族、亲族、乡里村镇的传承关系、习俗惯制为主要内容的; ③信仰的民俗:它是以传统的迷信与俗信的诸事象为主要内容的; ④游艺的民俗:它是以民间传统文化娱乐活动的习俗为主要内容。 第二章民俗学的性质和任务 1.了解民俗学的性质。 ①民俗学的独立学科性质②民俗学的边缘学科性质 2.掌握民俗学的任务 用科学的方法,尽可能收集流传在广大群众当中的生活、文化活动现象,加以整理研究,借以阐明一向不被重视的,真实的民众的文化活动及精神状态和特点——这种活动和状态等,主要是指长期历史的,但也包括现在的。我们的民俗学,既是‘古代学’,也是‘现在学’。 第三章民俗学的方法和作用 1.一般了解民俗学的方法。 ㈠调查方法㈡研究方法 2.重点掌握民俗学的作用。※ ⑴民俗学的建立和发展,首先可以丰富世界人文科学宝库,积极推进世界人文科学的发展。 ⑵民俗学的建立和发展能够增强民族的自尊和自信,提高振兴中华的勇气和自觉性。 ⑶民俗学的研究,可以有效地自觉地推动“移风易俗”的工作,发挥它应有的改造社会的作用。 ⑷民俗学的研究可以为制定和落实党与国家的政策起一定的辅助作用。 ⑸民俗学的研究,在国际间可以增进相互的了解与各国人民的相互团结。 第四章民俗的主要特征 1.掌握民俗的内部特征。 民俗的内部特征有三,即民族的区别、阶级的差异、全人类的共通性。 ⑴民族的区别 民族的区别是民俗的重要属性之一。所谓民族的区别,既是指同一类民俗事象在不同的民族中所具有的不同特点而言,又是指不同民族生活中有不同的民俗事象在世代传承。 ⑵阶级、阶层的差异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专业考博真题-参考书-分数线-复习资料-育明考博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专业考博指导与分析一、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考博资讯 北京师范大学的文学院招生人数为44人,每个导师限招一个人,其中报考曹卫东、朱小健老师的考生录取后,享受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奖学金、助学金,具体见 https://www.360docs.net/doc/e010670023.html,/yjyjiangxuejintl.htm。 (一)考试科目及各方向导师: 1.030304民俗学 研究方向01:理论民俗学。导师分别是董晓萍。 考试的科目: (1)1101英语(100%)。 (2)2289社会学原理(100%)。 (3)3801民俗学研究(100%)。 研究方向02:历史民俗学。导师分别是萧放。 考试的科目: (1)1101英语或1103日语(100%)。 (2)2289社会学原理(100%)。 (3)3801民俗学研究(100%)。 (二)复试分数线: 1.复试原则与分数线: 此分数线是各专业的最低复试/录取分数要求。只适用于报考普通博士生、高校辅导员在职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学位研究生的考生,不适用于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和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定向培养博士学位研究生。 未组织复试的导师,将在此分数线基础上,按照一定比例确定复试名单,并在4月中旬前组织复试,具体复试名单由报考院系通过院系网站或电话告知。已经复试的导师,将在此分数线基础上,依据录取规则,按顺序录取。 专业代码及名称外国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总分040102课程与教学论606060190 050201英语语言文学506060180 050202俄语语言文学506060 050205日语语言文学506060 050211外国语言学及应506060180

社会学概论习题及解答

社会学概论习题及解答 1、简述社会学的性质与特征。 社会学是一门实证性的社会科学。其特征有整体性、综合性、广泛性、就用性、多样性、开放性、阶级性、敏感性、国度性、宏观性、实践性和科学性。 2、简述社会学研究存在分歧的主要原因。 首先,社会学这门学科还比较年轻,资料的积聚和理论的概括都未达到成熟阶段。各国大都在从事“本土社会学”的研究。因此,社会学家在解决社会学研究什么的问题时,不得不受其影响,产生各种“独特”的意见。再次,社会学研究领域十分宽广,各派社会学家往往只能涉猎其中某些领域,如此各种意见表达各异,甚至有很大的分歧。最后,由于学科的深化,学者们的认识发生变化,会不断地对前人的研究加以修正,也就出现了各种不同的表述。 3、简述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 社会学不同于历史唯物主义,但二者又不是对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对社会学起着指导作用,它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上去观察、分析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给我们提供了研究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的基本观点、基本方法。而社会学的积极发展及其科学研究成果,将丰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成为历史唯物主义发展的一个源泉。 4、联系实际,试述社会学的教育功能。 社会学和其他社会科学一样,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学所提供的科学的社会知识,实际上是现代国家的公共常识,社会学的教育功能主要有: (1)了解自己。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自己在该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人生价值。 (2)职业准备。社会学可以为人们提供就业或职业选择的社会知识和性能。 (3)日常决策。社会学观点和知识能够帮助人们对所面临的日常生活问题和机遇,作出比较合理的决定,使个人在事业中获得更大的成功。 (4)正确对待变革中的世界。社会学从社会整体角度观察问题的方法,有助于人们树立整体观念,把变革中的世界的脉搏,保持清醒的头脑。 5、社会学创立和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有哪些?各自的社会学思想是什么? (1)孔德,其思想主要包括研究方法,认为必需用研究自然界的科学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三阶段法则;科学层次;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 (2)斯宾塞:其主要理论有社会有机体论和社会进化论。 (3)涂尔干:他认为社会学研究的特殊对象是社会事实,并认为个人应服从社会,社会必须制约个人的需求。并注重功能分析。 (4)韦伯:他主张解释性社会学,合理性是其社会学的核心概念,并提出了理想类型和科层制。 (5)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等。 6、韦伯的“理想类型”的特点是什么? (1)它作为理智上构造的概念工具,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因而与经验事实不同。 (2)它作为考察现实的概念工具,又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的概括和抽象,因此它具有使自己离开现实而又以此起到认识现实的作用。 7、论述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传统。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传统,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的基础上,有分析地借鉴西方社会学合理的范畴、概念、观点和方法,紧密结合中国的历史与现状开展社会研究,为中国革命

中国民俗学真题及答案

中国民俗学真题及答案 2010-07-20 11:2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0 分,共3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节日风俗的产生,直接相关的观念是:() ( A ) A.尊亲敬祖 B.原始信仰 C.祛邪止恶 D.伦理观念 2.端午节的恒定主题是:() ( C ) A.避瘟 B.吃粽子 C.纪念屈原 D.划龙舟 3.在商业民俗中,最古老最原始的交换方式是:() ( B ) A.行商 B.集市 C.坐商 D.马帮 4.坐商的民俗传承,主要表现为() ( A ) A.幌子牌匾 B.固定摊位 C.营业时间 D.专营商品 5.中国民居建筑所具有的共同民俗特点是:() ( A ) A.聚族而居 B.设有堂屋 C.设有神龛 D.设有照壁 6.进入人群仪式称为() ( A ) A.满月 B.洗三 C.抓周 D.百碎 7.以民间风俗习惯为研究对象的人文科学是:() ( C ) A.民俗学 B.人类学

C.民间文学 D.社会学 8.创用民俗学英文“Folklore”的学者汤姆斯是哪个国家的:() ( C )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德国 9.人民集体创作和流传的口头文学,叫做:() ( D ) A.神话传说 B.民间戏剧 C.民间歌谣 D.民间文学 10.具有相对稳定的长期传承特点的渔业习俗是:() ( A ) A.占验习俗 B.岁时习俗 C.生产时序 D.渔业禁忌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7.0 分,共7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工匠民俗的重要特点,即:() ( ABC ) A.师承关系的系谱性 B.技术传授的封闭性 C.生产活动的神秘性 D.师徒关系的亲缘化 E.工匠来源的地域性 2.物质生产民俗主要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 ( BCDE ) A.类型性 B.地域性 C.季节性 D.功能性 E.科学性 3.原始初民的居住方式,经历过的阶段有:( ) ( CE ) A.半穴居 B.干栏式 C.利用天然空间 D.四合院 E.人造居住空间 4.诞生仪礼是人一生的开端礼,大体包括()

《民俗学》考试提纲参考答案

1.为什么说传统节日是“时空以外的时空”? 时空以外的时空指的是一般事情相反的事情。 在民俗学里时空指的是人们日常的正常生活,例如说从早上到晚上的一天工作,休息,饮食等等。那么时空以外的时空,跟正常民间生活不一样,人们可以丢掉一切紧张的工作进行的玩耍,但也有跟正常生活不一样有很多禁止做的事,有各种仪式。例如,做各种各样的祭祀活动和仪式。 传统节日,主要指的是民间传统的周期性的集体参与的事件或活动,例如中国的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这里所谓的“传统”,指的是民间节日一定要具有很长的历史传承性,属于民间自发的遵循和继承的一种仪式和活动。 传统节日又称为“时空以外的时空”,因为节日期间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往往有悖于日常行为规范和生活规律。例如,节日期间的人们可以暂时远离劳作之苦而专心于享乐、游戏、探亲和访友,孩子们也不必担心玩儿的太疯而招致长辈的责骂、身份的差异,如尊卑贵贱也会因为节日的缘故而淡化。总之,传统节日是人们给自己紧张生活的一个“假期”和“加油站”,是为了让人们有一个机会来享受自己通过艰苦努力而创造出来的生活,进行各种仪式,所以说传统节日是“时空以外的时空”。 2.史诗歌手是怎样“记住”长达几万甚至十几万行的史诗的? 史诗就是以口头形式流传和保存的长篇“复合”故事歌。史诗具有传统性、保守性、互动性、程式化倾向、音乐性、神圣性、延续性等特点。 依据美国的米尔曼·帕里和艾尔伯特·洛德创造的口头程式理论,史诗的结构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概括:程式、主题或典型场景以及故事模式或故事类型。根据这几个概念和相关的分析模型,口头程式理论基本上解释了许多伟大的史诗歌手为什么能够记忆长达几万甚至几十万行的史诗。 史诗歌手们并不是将史诗“背”下来的。史诗歌手之所以能够记忆、创编、演唱鸿篇巨制的史诗,并非由于他们惊人的记忆力,而在于他们对程式、主题以及故事模式的熟练拿捏。史诗歌手们在演唱过程中,遵循着一种创作模式和规律,其中包括一些固定的常规语句和典型场景,被称为“口头程式理论”。歌手在表演一部史诗之前,首先会考虑它属于哪种类型的史诗,以此确定与之相适应的故事模式;接着,他会将整个故事划分为一系列的主题或场景,并且对应该如何叙述每个主题、描绘每个场景有一个大致的想法;继而歌手会从自己的程式库中调取相应的程式,将大量的程式排列组合起来,完成对主体的叙述和场景的描绘。最后,当一个个被城市武装起来的主题、场景有序的排列起来之时,一部鸿篇巨制的史诗就完成了。在演唱过程中,歌手并不需要刻意的去记忆整部史诗,他需要做的仅仅是运用程式以及程式化的主体和故事模式而已,他们完全能够满足歌手的需要。 总之,史诗的演唱是高度程式化的。掌握了史诗的不同层次上的模式和技巧,有助于歌手在演唱过程中顺利而不间断,“记住”了长达几万甚至十几万行的史诗。 3. 如何理解当代“鬼搭车”传说的传统性。 传说是一种常见的民俗学类型,其内容非常广泛。传说属于散文叙体,像神话一样,无论讲述者还是听众都认为传说是曾经发生过的事实,就以当代鬼搭车为例。 在很多地方我们收集到了汽车司机夜间开车遇到鬼搭车的传说。一般都是在深夜,司机(多数为出租汽车司机)遇到一位漂亮的姑娘请求搭车。在把姑娘送

吉大17春学期《民俗学》在线作业一

吉大17春学期《民俗学》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共5 道试题,共20 分。) 1. 生命降生仪式称为()。 A. 洗三 B. 满月 C. 周岁 D. 抓周 正确答案: 2. ()是我国节日风俗的定型期。 A. 秦代 B. 汉代 C. 宋代 D. 清代 正确答案: 3. 元宵节燃放灯火之俗始于()。 A. 祀蚕神 B. 佛教正月十五“燃灯表佛” C. 祭祀紫姑神 D. 汉武帝祀太乙神 正确答案: 4. 民间歌谣中数量最多的是()。 A. 情歌 B. 时政歌 C. 仪礼歌 D. 生活歌 正确答案: 5. 影响最大的民间宗教秘密组织是()。 A. 天师道 B. 太平道 C. 白莲教 D. 十姊妹 正确答案:

吉大17春学期《民俗学》在线作业一 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 1. 从组织行为来看,社会组织民俗可以分为()。 A. 组织的角色民俗 B. 组织的观念民俗 C. 接纳组织成员的民俗 D. 组织的活动民俗 正确答案: 2. 物质生产民俗主要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A. 类型性 B. 地域性 C. 季节性 D. 功能性 E. 科学性 正确答案: 3. 属于中国古代居民住房风格的是()。 A. 半穴居 B. 井干式 C. 石室 D. 干栏式 E. 竹木结构的草房 正确答案: 4. 下列属于宗教组织结构民俗的是()。 A. 分家 B. 立族 C. 入族 D. 合谱 正确答案: 5. 术士主要包括()。 A. 山 B. 医 C. 命 D. 卜 正确答案: 6. 民间服饰主要包括()。 A. 衣着 B. 各种附加的装饰物 C. 对人体自身的装饰

民俗学试题整理

3. 如何理解当代“鬼搭车”传说的传统性。 传说是一种常见的民俗学类型,其内容非常广泛。传说属于散文叙体,像神话一样,无论讲述者还是听众都认为传说是曾经发生过的事实,就以当代鬼搭车为例。 在很多地方我们收集到了汽车司机夜间开车遇到鬼搭车的传说。一般都是在深夜,司机(多数为出租汽车司机)遇到一位漂亮的姑娘请求搭车。在把姑娘送到指定地点以后,姑娘一般会给司机一些钱作为报酬。回去以后,司机发现姑娘给的钱是冥钞,再去姑娘昨晚下车的地点一看,原来是一片墓地,姑娘的坟墓也在其中。司机这才意识到自己原来是遇到鬼了。 这个传说具有了强烈的历史性、社会性和现实性。有的时候,传说又被称为“信仰故事”,因为它在某种程度上为迷信或传统信仰存在的合理性和可信性提供了有力的印证。传说比较容易被人们相信是一种事实,而且人们在讲述或重述传说的时候,都会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强调自己讲述内容的真实性,以引起听者的主意。 5、中国民间饮食中有“吃肝补肝,吃脑补脑”的说法,你怎么看。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民以食为天”,反映了中国人重视饮食的习尚。民间饮食指的是人们传统的饮食行为和习惯,主要包括食物本身、食物的属性、食物的范围、制作过程和仪式、餐桌上的礼仪、节日和仪式食品,以及食物的名称、保存、禁忌等。 我们生活中一日三餐,每一餐实际上都可以说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和符号,向我们传递着不同的文化信息。 中国人最重要的饮食观念是“食补”即吃什么补什么。例如,吃动物的肝脏就可以补肝虚,吃动物的内部,就可以补人的内部,还有许多如“吃脑补脑”,“吃胆补胆”等说法。 这种说法至少没有考虑到以下三点: 一、人体器官的构造及成份并不同于其他动物的器官,如猪肺的成份并不同于人肺。 二、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利用的程序是很复杂的,吃进去的食物必需经过分解成红血球载得动的分子或离子,才有可能被身体利用。而分解出来的分子或离子,是不是会被用到特定的部份也未知,说不定都补到贪得无厌的癌细胞去了 三、动物的器官由于功能的关系,有可能是毒素累积最浓的场所,如肝脏是解毒器官,里面不知道有多少等待分解或正在分解中的毒素。又如肺里累积的空气污染,或肾脏中等待排出的废弃物。 7、简单分析“左眼跳财,右眼跳灾”的说法。 所谓迷信是对在某种条件、征兆、原因下所产生的一系列的结果或后果的传统表示法。但是,这里所谓的条件、征兆、原因和结果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例如:“乌鸦当头过,无灾必有祸”在这条迷信里,乌鸦是一种条件或者征兆,如果看见乌鸦从头顶飞过的话(条件),那么人们一定会遇到灾难,或者会大祸临头(结果)。在一般情况下,尽管上述的条件与结果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纯粹是一种假想,但人们却坚信它们之间具有某种因果关系。 在这则迷信中,左眼和右眼的跳动是先决条件,而结果却大相径庭,左眼的跳动能给人们带来幸运和吉祥,右眼的跳动却是灾难的前兆。究其原因,是人们

民俗学在线作业答案

民俗学作业一 1、物质生活民俗,包括( )、服饰、居住、建筑及器用等方面的民俗。饮食 2、我国著名民俗学专家()在中国当代民俗学研究重整旗鼓之际,敏锐地指出,当前我们的民俗学研究“不能固守英国民俗学早期的旧框框”,要“以国家民族社会生活中活生生的现象为对象”,并首先提出了“民众的…生活相?”的新概念。 八大菜系中粤菜是以广州、( )、东江三种地方菜为主体的菜系。潮州 3、中国现存最伟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中国古建筑艺术最典型的代表是( ) 故宫 4、中国十二生肖的出现,是( )的一种表现。动物崇祀 5、Folklore为民俗学国际通用术语,由民俗学开创者()率先提出,它本是Folk与lore合成的。Lore为知识,研究之义,Folk意为没有文化,土里土气的乡下民众。汤姆斯(Thomas 6、《菊花与刀》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写的一部研究日本国民性和日本民族文化的书本尼迪克特 7、英国的詹姆斯,乔治·弗雷泽(James George Frazer)在著名的( )书中谈到禁忌的原则。《金枝》 8、有学者称()为中国古代的“恋爱节”,或可称之为中国古代的“狂欢节”。春游 9、我国早期婚俗中,()普遍实行族外婚姻。黄帝时代 10、我国著名民俗学专家()在中国当代民俗学研究重整旗鼓之际,敏锐地指出,当前我们的民俗学研究“不能固守英国民俗学早期的旧框框”,要“以国家民族社会生活中活生生的现象为对象”,并首先提出了“民众的‘生活相’”的新概念。邬丙安 12、民俗的载体包括口承的、心意的和()的载体历史典籍 13、先民囿于物质条件和社会生产的限制和初民唯有的野性思维能力,最初持万物与人一样有灵的观念,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并借助想象,企图支配、征服自然万物,由此而萌发了中国先民童年阶段的最早的民俗——(崇拜14、史诗,叙事诗如《诗经》中的《生民》《公刘》,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蒙古史诗《江格尔》,苗族史诗《古歌》等凭借()传播。多种载体结合 15、( )是华北地区的传统民居样式:砖木结构,在抬梁式木构架的外围砌砖墙。其建筑样式,与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地理条件和民众心态是十分协调和一致的。干拦式建筑 ( )是华北地区的传统民居样式:砖木结构,在抬梁式木构架的外围砌砖墙。其建筑样式,与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地理条件和民众心态是十分协调和一致的。干拦式建筑 解释民俗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和作用。 民风民俗是贴身的“老棉袄”,外国人来中国最喜欢搜罗那些民风民俗的残迹和余物,因为这里面包含着久远的民族个性。随着时光流逝,我们保留下来的民风民俗逐渐减少了。但是每年在特定的日子,它们会大规模卷土重来,这些日子主要是指传统的节日,尤以春节最为重要。如今民风民俗仍在,但也许已经具有了新的含义,它在于我们重新找回自己的身份证明,重新体验一种“回老家”的感觉,或者在这个年关的时候怀念那些已经过完了的岁岁年年。 在许多地方,比如在浙江青田,进矿挖煤,不可说“洞”字,而老鼠却成了矿工们的吉祥物。他们认为“老鼠”代表着安全。而民间向来有老鼠娶亲的吉祥画。这里面也许有科学依据,因为在矿井下,如果有很多老鼠,也许能证明这里有通向外面的孔穴,因此有利于安全。 由此看来,许多民俗其实具有着某种科学的成分,但是这种科学的成分是以非科学的包装而出现的,因此它就远离了科学的本性了。而有些民族禁忌,则有着某种心理学的解释。有些禁忌是古老的信仰,人们信仰万物有灵论。人们认为我们身边的每个东西都有生命,有自己的想法,不仅仅是动植物,就是茶杯、茶壶等也有自己的生命,所以它们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影响。所以好多人制造了一些禁忌,比如茶壶的嘴不能对着自己的客人,因为茶壶的谐音是“茶虎”,如果对着客人自然就是冒犯他了。再如客人第一次来你家,你可不能让他吃饺子,因为饺子是滚烫的滑溜的,吃饺子难道是让客人快点滚不成?今天看来,这些鸡零狗碎的细节,其实也是一种交流感情的方式,比如一个拙于言语的人不能向自己的客人用话语表示亲近和好感,他就可以利用这些小细节来让客人体会到主人对他的尊重。这不也给平凡的生活添加了很多神秘的乐趣吗? 为什么说民俗不仅仅是“文化遗留物”? 它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当地人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是当地文明的一部分。 托姆斯(Thoms)在他的民俗概念和民俗研究中吸收了海德?D格林(Herder-Grimm)的把民俗定义为民族遗留物的观点,但它也受到了“泰勒的科学”的进化观的影响。1871年爱德华?莫莱特?泰勒(Edward Murnett Tylor)在他的作品《原始文化》中声称文化是泛人类野蛮过去的结果,文化的发展可以由一些“遗留物”?D?D风俗和思想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俗学考博指导与分析-育明考博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俗学考博指导与分析 一、中科院考博资讯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俗学专业的考博考生每年还是比较多的,报录比大约在1:15左右,竞争相当激烈,除了一些境内与境外申请推免的考生外,普通招考的考生一般情况下较少,并且在全国各院校(所)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英语是最难的,许多考生由于外语成绩不达标而最终不予被录取,主要原因是对外语的要求比较高。同时,专业课方面的角逐也非常明显,每年有很多考生因为专业课总成绩未能上线导致落榜的比比皆是,建议报考中国社会科学院民俗学专业的考生结合我们育明考博提供的信息和帮助提前做好 复习备考准备。 (一)博士研究生导师:朝戈金巴莫曲布嫫。 (二)考试科目 1.口头传统: (1)1001英语或1002日语或1003俄语或1004德语或1005法语(100%)。 (2)2010民俗学概论(100%)。 (3)3024民间文学概论(100%)。 (三)专业课指定参考书目 中科院的许多专业不指定参考书目,大家在平时的复习和备考过程中应该密切关注出题老师最新的学术研究动态,并且要对往年的专业课真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系统分析和研究,另外还要搜集出题老师上课使用的课件、讲义、笔记等资料。 二、中科院考博英语题型 试卷一: Part1.词汇,15分钟,10分。 Part2.完形填空,15分钟,15分。 Part3.阅读理解,80分钟,40分。 试卷二: Part4.翻译,英译汉30分钟,15分。 Part5.写作,40分钟,20分。 三、中科院考博英语参考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育明考博教研部主编的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考博英语真题解析》和《考博词汇》是考博人必备的最权威的复习资料,俗称“考博绿皮书”。全国各大书店以及当当网卓越网均有销售,各位考生也可以直接联系育明考博购买。 四、育明考博优秀学员寄语

民俗学习题答案

民俗学习题答案

《民俗学》复习题答案 第一章民俗学的定义和范围 1.一般了解民俗学名称的由来。 民俗学作为独立的人文科学的专有名词首先出现于(英国),这个学术专名是英国民俗学会创始人之一、考古学家、英国议会秘书(汤姆斯)于1846年用萨克逊语的两个词合成的。原来这个名词的含义是“民众的知识”或“民间的智慧”,作为学科名称可以直译做“关于民众知识的科学”。 2.掌握民俗学的概念。 民俗学是研究各民族最广泛的人民传承文化事象的科学。 3.了解民俗学的研究范围。 民俗学的研究范围包括以下四个大的方面: ①经济的民俗:它是以生态民俗、民间传统的经济生产习俗、交易习俗及消费生活习俗为主要内容的; ②社会的民俗:它是以家族、亲族、乡里村镇的传承关系、习俗惯制为主要内容的; ③信仰的民俗:它是以传统的迷信与俗信的诸事象为主要内容的; ④游艺的民俗:它是以民间传统文化娱乐活动的习俗为主要内容。 第二章民俗学的性质和任务 1.了解民俗学的性质。 ①民俗学的独立学科性质②民俗学的边缘学科性质 2.掌握民俗学的任务 用科学的方法,尽可能收集流传在广大群众当中的生活、文化活动现象,加以整理研究,借以阐明一向不被重视的,真实的民众的文化活动及精神状态和特点——这种活动和状态等,主要是指长期历史的,但也包括现在的。我们的民俗学,既是‘古代学’,也是‘现在学’。 第三章民俗学的方法和作用 1.一般了解民俗学的方法。 ㈠调查方法㈡研究方法 2.重点掌握民俗学的作用。※ ⑴民俗学的建立和发展,首先可以丰富世界人文科学宝库,积极推进世界人文科学的发展。 ⑵民俗学的建立和发展能够增强民族的自尊和自信,提高振兴中华的勇气和自觉性。 ⑶民俗学的研究,可以有效地自觉地推动“移风易俗”的工作,发挥它应有的改造社会的作用。 ⑷民俗学的研究可以为制定和落实党与国家的政策起一定的辅助作用。 ⑸民俗学的研究,在国际间可以增进相互的了解与各国人民的相互团结。 第四章民俗的主要特征 1.掌握民俗的内部特征。 民俗的内部特征有三,即民族的区别、阶级的差异、全人类的共通性。 ⑴民族的区别 民族的区别是民俗的重要属性之一。所谓民族的区别,既是指同一类民俗事象在不同的民族中所具有的不同特点而言,又是指不同民族生活中有不同的民俗事象在世代传承。 ⑵阶级、阶层的差异

民俗学题目答案

居住民俗的文化内涵居住所表现的多种多样的形式和异彩纷呈的特点,显示了多种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从各式民居中我们也可探知其中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内涵,这主要体现在:(l)实用性民居是一种为人们生活所迫切需要的人工产物,因此,它也就是人类最基本的一种文化。像一切社会文化事物一样。现在的民居,也是一种历史进化的产物。由于各地人群生活发展的不平衡,在今天我们大陆上,既有数十层的高楼大厦,也还有洞穴式的窑洞,或用茅草、竹木盖成的小屋,但不管什么形式,它的作用是住人,是为人们生活的安全、舒适服务的。因此,它是一种最实用的文化,任何人都不能缺少的。所以在现在的世界各地,只要有人的足迹存在,就必然会有这种文化产物,尽管形态是那么复杂多样。(2)艺术性民居既是一种实用的文化产物,同时又是一种艺术的文化产物(或者说,多少带有一定审美意味的文化产物)。即使是很简陋的民居形式,跟它的实用性一起存在,在我们感觉上多少要产生一些审美作用。因为,它在形体的构成和材料的选择、安排等方面,制作者自觉或不自觉地要遵循了某些美学的法则。例如蒙古包,它是逐水草而居的牧民的住宅。不管它的内部安排怎么样,单就它的外形来看,它那四周圆形和穹形的屋顶等,不就给观者一种美的享受吗?——特别是把它放在大草原和蓝天的背景之中去看,更是如此。至于那些较高层次的楼房建筑以及附有各种装饰点缀的住宅,它的审美意义就更为丰富了。(3)伦理性一般民居,除了体现了它的有用和美观性质外,还体现着一种社会伦理的性质。就我国汉族的情形来说吧。一家民居,大部分为几个房屋,在名称上有正房,有偏房,有前房,有后房。有的还有附带房室,如厨房、厕所、仓库等。在那些正式的房间里,谁住正房,谁住偏房,谁住后房……大都有一定讲究,不能随意搞乱的。有的还有一定禁忌,如女儿的闺房,不但外人,就是家人如兄弟等也不能随便进入。外来客人的接待和留住也有一定的房室。这种住居上的安排,伦理色彩是相当浓厚的、这种居室的伦理意义,在少数民族也有相似情形。谁住正房,谁住偏房或楼房的上、下、各民族虽然不尽相同,但都按照自己民族的伦理逻辑加以安排,决不容许错乱。总之,人们可以从民居内部什居房室的安排,清楚地看到这些居民乃至于这个民族的家族的伦理观念和准则。4)宗教性在传统民居中,跟它体现着审美的、伦理的性质的同时、也体现着民间宗教信仰的性质。在许多民族建筑物中.有不少是专门为宗教信仰而建立起来的,如中国各地民间的祖宗祠堂、坟墓、佛寺道观以及各种神庙等。但是,在这之外,民居也大都具有这种宗教的功能。在过去汉族的建筑物中,不但供奉祖先牌位,还供奉其他神灵,小灶神、财神,乃至天、地、君、亲、师的综合神位的。 1、风水与民居民居是人们生活的空间,民居的建筑对每一个家庭来说都是件大事。如何理选民居,新居落成之后如何入住,在我国各地、各族中都很有讲究,而对民居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所谓的“风水术”定下的一套范式。“风水术”为中国之独创,在各民族中都有广泛地流行和应用,但汉族作为始作俑者乃冠各族之首。 如果从东汉后期形成开始算起.“风水术”有近两千年的历史;“风水术”利用中国传统的易经哲学,论述了上至天象,下至地理,中贯人文的驳杂内容。但是它的核心内容则是人们对居住环境进行的选择和处理。其中包含的居住民俗中有三个宗旨:第一,选择房屋基址时,追求物质和精神生活上都能满意的环境;第二,处理房屋的形态和布局,如朝向、位置、出入口 四合院四合院是北京及华北地区传统住房样式。砖木结构。在抬梁式木构架的外围砌砖墙。屋顶以硬山式居多,次要房屋则用平顶或单庇顶。墙壁和屋顶都比较厚重。房屋和院落按南北纵轴线对称布置。大门多位于住宅东南角。分内、外院。内园北面正房供长辈居住。东西厢房供晚辈居住。周围以走廊联系。正房

民俗学在线作业答案

民俗作业二 1.阐述中西饮食习俗观念的差异。 答:中国人的饮食习俗: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俗是以植物性食料为主。主食是五谷,辅食是蔬菜,外加少量肉食。但在不同阶层中,食物的配置比例不尽相同。因此古代有称在位者为"肉食者"。以热食、熟食为主,也是中国人饮食习俗的一大特点。在饮食方式上,中国人也有自己的特点,这就是聚食制。聚食制的起源很早,从许多地下文化遗存的民掘中可见,古代炊间和聚食的地方是统一的,炊间在住宅的中央,上有天窗出烟,下有火,在火上做炊,就食者围火聚食。这种聚食古俗,一直至后世。聚食制的长期流传,是中国重视血缘亲属关系和家族家庭观念在饮食方式上的反映。在食具方面,中国人的饮食习俗的一大特点是使用筷子。许多欧美人看到东方人使用筷子,叹为观止,赞为一种艺术创造。实际上,东方各国使用筷子其源多出自中国。中国人的祖先发明筷子,确实是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 西式餐饮:法国,由于历代法国国王崇尚美食,使得当时的法国名厨辈出,烹怔菱也很我,奠定了法式菜在西餐中的重要地位。但目前法餐却趋于保守,发展较为缓慢。 意大利,意大利地处南欧的亚平宁半岛,优越的地理条件使意大利的受精和食品加工业都很发达,其以面条,奶酪,色拉米肉肠著称于世。时至今日,意大利菜仍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英国,英国的农业有发达,粮食每年主要靠进口,英国人也不像法国人那样崇尚美食,因此英式菜相对来说比较简单,英国人也常自嘲自己不善烹调。但英式菜的早餐却很丰盛,受到西方各国的普遍欢迎。 美国,由于在美国的英国移民较多,所以美式菜基本上是在英式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另外,由于美国的历史短,传统、保守思想较少,在生活习惯上也不墨守成规,美国人得当地丰富的农牧产品,结合欧洲其他移民和当地印第安人的生活习惯,形成了独特的美国饮食文化。" 俄罗斯,俄式菜受法式菜影响较大,奥地利、匈牙利等国菜式的一些特点,结合自己的饮食习惯,逐渐形成顾具特色的俄式菜。 德国,德国人喜爱运动,所以食量较大,他们保留了以肉食为主的日尔曼遗风,德式菜看以丰盛实惠、朴实无华而著称。 通过以上的论述,大家应该对中西方饮食文化有着一定的了解,因此,在面对这些来自异国他乡的饮食文化的时候,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有所取舍,不可一味追求味觉上的享受,从而摄入过多高热量的食品,对身体产生不良的影响,也不可对这些新鲜事物盲目排斥,西方的饮食的确值得一尝,绝对会有一种全新的感觉。 2.民俗传播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答:从根本上说,民俗文化的传播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纵向的传播,即按照历史的发展进程或人类生活的改善规律依序地由原始社会到古代社会到近代社会到现代社会到今天的现实生活进行传播。民俗文化的纵向传播仅仅是一种传播的形式,在纵向传播的形式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表达方式,我们也可以把这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叫做模式。根据传播方式和介体的不同,把它分为链式传播模式、相互传播模式、根式传播模式三种模式。 另一种是横向传播,即由一个族群向另一个族群,一个地域向另一个地域,一个民族向另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向另一个国家的由近向远(或有时也存在跳跃式)的传播。民俗文化的横向传播是民俗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方式,不仅表达了不同地域之间的民俗文化存在着相互之间的影响,同时也表达了不同民俗文化之间存在的相互碰撞和交往以及吸收和保存。 3.为什么在流传过程中,民俗分向本土偏移? 答:当两种文化相遇的时候,相撞的时候,往往有一种文化,或者说一种比较强的文化,向他自己靠拢。碰撞的时候不是偏向他往往就是偏向他。很少有一种平等的,大家平起平手,这种叫做文化的偏移。文化的偏移就是向外偏移或者向内偏移。站着本土立场上,我们所指的本们偏移其他的一种文化,比如说外国的文化,江苏的文化到上海来了。比如说外地人来到上海,当他溶入了上海这个文化圈以后,形成了和当地文化的一种偏移。我们本为天性的,光说是没用的,还要看实际中的―――。在上海本位偏移的事情很多。上海你什么菜肴都可以吃到,但是你要吃某一个地方的正宗菜肴,或者说这种菜肴在上海真的要生根,要落脚,要有生意,它不得不发生本们偏移,这是最典型的事情。有

《民俗学》试卷

. ;.. 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 网络教育期末考试 《民俗学》试卷 学习中心:望谟职业学校奥鹏学习中心[27] 专业:汉语言文学(教育)年级:1403 姓名:罗吉海学号:201403857084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形式:闭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汤姆斯(thoms) 答:1846年,汤姆斯(Thoms)英国考古学家。 2、《金枝》 答:金枝》是英国民俗学家弗雷泽的巨著,集纳了全世界无数类似仪式和信仰的例证,从而显示出原始植物草木崇拜残余在现代农民中的存在。 3、祖先崇祀 答:祖先崇祀是鬼神崇祀的一个主要内容,在中国特别突出。祖先崇拜是对民族,宗族、家族及行业集团先祖的顶礼膜拜。 4、专用服饰 答:专用服饰因生活、工作,庆典等不同需要而穿戴的各种传统民俗服饰,民间主要表现在人生礼俗的各个环节上。 5、填箱 答:填箱,拿嫁妆前一天,女家要行填箱礼,父母将嫁女的陪嫁品一件件递给哥嫂,由他俩一一装入箱内,以示东西都是哥嫂同意带到婆家去的。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举例说明民俗与法律、政令的区别。 答:民俗的法约性不是靠明确的条文,而是靠人们的习惯心理和群体力量来维系的,具有一种威力很强的惯性动力。 2、为什么民俗具有很强的流传惯性? 答:人们对民俗的传播,以口承的、心意的和行为的人身天赋的一些功能作为手段。 三、分析题(共20分) 密封线

. ;.. 英国班尼(C.S.Burne)女士在《民俗学概论》(The Handbook Of Folklore)中说:“民俗学是 一个概括的名词,其内容包括传袭的信仰、习惯、故事,歌谣、俚语等流行于文化较低的民族或传留 于文明民族中无学问阶级里的东西。”并强调,这里所指的仅是无形的文化残留物,她说:“‘民俗’包括民众心理方面的事物,与工艺的技术无关。例如民俗学家所注意的不是犁的形状,而是用犁耕田的仪式,不是渔具的制造,而是渔夫捞鱼时所遵守的禁忌,不是桥梁屋宇的建筑术,而是建筑时所行 的祭献等事。”对这两段话分别进行评论。 答:(1)民俗作为一种未经提炼的原生态文化意识团,使它与一般的文化意识区别开来,展现出独特的风采:一般的文化意识形态与社会生活总是相对而存在,保持一段距离,而民俗却与社会生活水乳交融,混同一体。(2)民俗从一个角度看,是一种文化的意识,从另一个角度看,又是社会 生活的一部分。(3)、民俗在民众中流行,并不是和一切民众有缘。民俗大多只与一定的民众群体 相适应,一定的民众群体总是流行自己特色的民俗惯习,或行为模式。这种民众群体,大一点,便 是民族,小一些,即是区域民众。民俗在流行中带有鲜明的民族性与区域性的特色。同一件事情,或同一层意思,不同民族群体的民俗反应和表现是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即使是同一民族,不同区域人群的民俗形式也会有差异的。 四、讨论题(共20分) “非典”流行是突如其来的灾祸,在抗拒这场灾祸的过程中,人们为了避免感染病毒,自觉地形成了一些良好的生活习惯,尤其是饮食方式变得更加卫生、更加健康、更加文明。这方面突出的表现是分餐制。你认为分餐制能得到普及吗?从民俗学的角度加以分析。 答:我认为分餐制得不到普及;物质生活民俗是指人们在为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实践活动中, 长期俘获物质为自己服务形成的各类看得见、摸得着的生产工具、衣冠服饰、饮料食品、居住交通、器用杂物、民间工艺等物品;它为一地所固有,一般就地取材经众人共同长期使用而逐渐定型,并 在今后的实践中为人们所习惯应用而很少发生改变。(一)中西饮食习俗比较: 1.两种不同的饮食观念: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等。中国则是一种美性饮食观念。中国人对饮食追求的 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味,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调和之味,交织 融合协调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助渗透,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2.中西饮食对象及方式的差异:中国人的以植物为主菜,与佛教徒的鼓吹有着干缕万丝的联系。西方人秉承着游牧 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统,以渔猎、养殖为主。以采集、种植为辅,荤食较多,吃、穿、用都取 之于动物,连西药也是从动物身上摄取提炼而成的。有人根据中西方饮食对象的明显差异这一特点, 把中国人称为植物性格,西方人称为动物性格。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对民族性 格也有影响。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 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动餐。此法是将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 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样做,吃是一个目的,但主要还是为了社交的需要,这种方式便于个 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 3.中西饮食归属及性质的差异:饮食观念的不同,使西方饮食倾向科学、理性,中国饮食倾向于艺术、 感性。在饮食不发达的时代,这两倾向都只有一个目的一—度命充饥。而到了饮食文化充分发展之 后,这种不同的倾向就表现在目的上了:前者发展为在营养学上的考虑,后者则表现为对味道的讲 究。中国饮食的艺术属性及西方饮食的科学属性表现在烹饪加工方面,便有技艺型和技术型之差。中西方饮食性质的差异,与它们各自的生活方式及生活节奏是吻合的。 五、论述题(共20分) 解释民俗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和作用。 答:(一)对民俗生活属性的认识马林诺夫斯基在《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一书中分析道:“存在 蛮野社会里的神话,以原始的活的形式而出现的神话,不只是说一说的故事,乃是要活下去的实体。”(二)民俗的双重性:与一般生活事象相比,民俗事象具有明显的文化意识和生活特征交融的双重 性。将民俗事象归属于生活方式,如同将它上升为纯文化意识,同样是不符合民俗本身特质的。民 俗事象以内涵的文化意识和外表的生活方式形成它的双重复合,这是一种文化型的生活,生活化的文化。民俗的双重复合的本质还表现在民俗的嬗递变异之中。民俗不仅作为一种文化意识承袭流传,而且也以程式化的生活习惯和方式陈陈相因。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等传统节俗,之所以能世代相传,长久不歇,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它们的双重性,无形的心愿意识和有形的生活样式综合一体。马林诺夫斯基在《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一书中分析道:“存在蛮野社会里的神话,以原始的活的 形式而出现的神话,不只是说一说的故事,乃是要活下去的实民俗的双重性,是复合体的两个侧面。外表的生活方式是民俗文化意识内涵物化的表现。总之,民俗具有社会文化意识形态王国其它臣民所 不可比拟和取代的特点,既是此,又是彼,集文化意识和生活样式于一身的独特的社会存在。(三)民俗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一个中间环节的原因: 1、意识形态不能直接从经济基础上产生 2、意识形态产生的过程 3、在人类社会存在的构建中,民俗是率先沟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文化意识的 桥梁。第五讲民俗的功能(一)民俗的规范作用: 1、民俗的轨范特性民俗的轨范性是一种与法 律并存但不一定一致的惯制形式,甚至无法用法律的概念和语言理解它。它不是靠明确的条文,而 是靠人们的习惯心理和群体力量来维系的,具有一种威力很强的惯性动力。民俗的轨范能力并不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