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基督新教的历史和现状

韩国基督新教的历史和现状
韩国基督新教的历史和现状

丽匿酥丽丽丽面r———————————弋巫垂互]

韩国基督新教的历史初现状⑨

◇黄奎

提要:本文粗略勾勒韩国基督新教在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坚忍抗争、军人独裁统治时期迅猛发展和民

生宪政时期衰颓不振的历史轮廓,概述其民族主义、民主性和现代性诉求在国际国内沧桑变局中的复杂表现,尝试揭示其文化交融特质及固有困境。

关键词:韩国基督新教民族主义祈福信仰文化交融全球化时代韩国的宗教格局一直是多宗教的和多教派的。其宗教生态的高度多样性可以从宗教教派和宗派的

数量略窥一二:迄今为止。韩国有18个佛教宗派,

94个基督新教教派,393个小型的新宗教团体(包括圆佛教、天道教和伊斯兰教)②。需要强调指出的是.萨满教和儒教对韩国文化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和先人为主性的。韩国民众无论信仰何种宗教,都会不同程度地、自觉不自觉地受到萨满教和儒教的影响,韩国的其他宗教或信仰形态几乎都存在一个萨满教化和儒教化的问题。

一、殖民统治时期坚忍抗争

侵占、奴役朝鲜半岛并将其变成殖民地,是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的侵略扩张目标。20世纪初期,日本帝国主义大大加速了吞并朝鲜的进程。1910年8月22日。日本政府逼迫朝鲜政府签订

《日韩合并条约》,正式吞并朝鲜,朝鲜最终沦为日

本的殖民地。

1919年3月1日。韩国天道教15人、基督新教16人和佛教2人在汉城联名发表独立宣言。发起声势浩大的“三?一”独立运动。这次运动涉及韩国社会各界和各大宗教。起核心领导作用的是基督新教.运动期间的集会场所大多是基督新教会,受害最多的也是基督新教徒。③

距1884年正式传人韩国仅有35年传教史的基督新教,通过“三?一”独立运动在韩国历史上书

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韩国民众争取民族独立

的一面旗帜.同时也以民族主义诉求与基督福音相

结合的形式为基督新教在韩国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日本对于韩国的殖民统治使得韩国社会内部出现严重的阶级分化和极度的贫困化。残酷的剥削压榨使许多韩国农民失去土地,涌人城市,陷入饥寒交迫、衣食无着的状态。在逃亡中国东北(满洲里)和参加社会革命这两条出路之外.也有不少人

选择第三条路一皈依上帝、寻求精神慰藉。因参与“三?一”独立运动而被捕人狱的许多牧师陆续

获释,也使基督新教获得长足的发展。据统计,基督新教徒在1919年时有19.6万人。1925年增加到26万多人,1934年达到33万人④。基督新教成为20世纪30年代韩国社会势力最强的宗教团体。1941年末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随后镇压基督新教会。导致基督新教徒数量锐减。1943年末教徒数量

仅剩2l万余人。⑤

日本殖民统治期间所遭受的苦难.使韩国基督新教徒将自己的信仰群体.与罗马帝国占领时期的古代以色列相类比,按照基督宗教文明的理想光复

和重建自己的祖国,便成为这个信仰群体的使命。在日本殖民统治期间。许多教会领导人献身于民族

独立事业和教育、社会福利事业。反对日本殖民统治的民族主义。对于韩国基督新教处境化的早期阶

}/1^I。p,

———————————————一45

2008年第1期.一——————————一

,,^j‘

 

万方数据

段至关重要。民族主义共识使得韩国基督新教能够与其他宗教合作。因此,民族主义便成为韩国基督新教的突出特征。

韩国的萨满教、儒教和佛教尽管历史悠久。对韩国民众的影响根深蒂固。但在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叶,韩民族所遭遇的国家危亡和苦难的历史情境中.以往的传统宗教在救亡图存方面黯然失色,不堪敷用。而基督新教却异军突起。以争取民族独立的民族主义诉求为传教策略。顺应了韩国历史发展的要求。尽管在1950年以前基督新教徒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并不大。但却在韩国社会中站稳了脚跟。引进与基督宗教相关联的西方社会文化价值体系。也使韩国社会在现代教育和医疗制度发展方面获益良多。

众所周知。民族国家概念是现代最强有力的政治概念之一。一般而言。特殊主义的民族主义与普世主义的宗教的融合将产生不可思议的悖论.因为关涉血缘、宗族或氏族的民族主义是普世主义的基督宗教的对立面。但是在韩国,基督新教与民族主义在20世纪初的联盟却给韩民族提供了一种反抗日本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基督新教与民族主义因此成为韩民族独立运动中非常重要的一面旗帜。

二、独裁统治时期迅猛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朝鲜半岛从日本殖民统治下解放出来,韩民族实现了民族独立。然而,以冷战思维与意识形态分歧为主要特征的战后国际政治格局.很快使朝鲜半岛于1948年5—8月间陷人事实上的分裂状态。三八线以南地区以汉城为首都的大韩民国和三八线以北地区以平壤为首都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并存对峙。这种分裂状态又因1950---1953年间的朝鲜战争而定型延续至今。

李承晚政权(1948--1960)利用当时的战争氛围,诱使美国军事力量重返朝鲜半岛。利用当时特殊的南北战争状态.建立个人独裁。通过政变上台的朴正熙政权(1961--1979)以威权主义独裁体制和“贱民资本主义”方式.取得了现代化建设的突出成就。但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也使韩国政治社会矛盾丛生,危机四伏。同样是通过政变上台的全斗焕政权(1979---1988)继续推进经济发展,而在专制、独裁、政经勾结、社会腐败方面则登峰造极,社会各界的民主诉求与抗争此起彼伏。“1987

年宪法”作为朝野妥协的产物于1988年初问世.标志着韩国现代史上军人独裁统治阶段的寿终正寝。⑥

据有关统计.1910年韩国第一代基督新教徒占韩国人口的1%。该比例在日本殖民统治期间上升为3%,并一直保持稳定。直到1960年初期增长为6%。并随1960年到1980年韩国经济增长而持续增长。基督新教徒占人口比例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达到约20%,90年代在15%至17%之间波动。⑦韩国基督新教在二战和朝鲜战争后.尤其是1960年至1990年这三十年间.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如果说韩国这一时期的现代化建设和经济成就堪称“汉江奇迹”的话.那么韩国基督新教所取得的爆炸性增长成就⑧。也堪称世界传教史上的“汉江奇迹”。1960年后.ThomasAltizer宣称所谓“上帝死亡”和主教JohnA.T.Robinson预言“教会死亡”曾震惊西方教会⑨。并创造出一种新的革命性的神学氛围。但是韩国的情形却正好相反:韩国教会蓬勃发展和繁荣的年代在1960年才刚刚开始。韩国基督新教在这一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迅猛增长的现象。韩国学术界给出了三种不同的解释:

第一种解释基于历史视角。认为韩国教会发展的最强有力的原因是政治性的。过去100年的政治危机,尤其是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使韩国人民对儒家思想和古代朝鲜的封建制度产生严重的幻灭感.政治的意识形态的真空为基督新教进入韩国提供了良机。

第二种解释基于现代性视角,认为当代韩国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发生的政治、经济变化是韩国教会发展的关键情境。在韩国现代化初始阶段,社会问题丛生:“拥有”与“匮乏”、经济增长与经济不公平、官僚垄断与缺乏自由、城市化与共同体缺乏之间形成尖锐对比。深度的困惑、焦虑与不知所措弥漫于现代化进程中的韩国社会。有关生存的意义、社会的性质和精神本质等问题困扰着韩国人,而基督新教对这些问题给出了某种答案。

第三种解释是“剥夺理论”。60年代和70年代韩国军人独裁统治.使成千上万的韩国人处于政治上、经济上和社会上被剥夺和被排斥的状态。对于这些人来说,基督新教教会组织的人权运动和反政府活动,可以成为政治上的补偿;教会提供的物质祈福和富足许诺,可以成为经济上的补偿;教会提

———————————..2008年第1期46._———————————————一

7£』。4

 万方数据

丽百而丽而丽两r———————————弋】亘互]

供的身份感和归属感共同体,可以成为孤独感和异化感等社会交往欠缺的补偿。①

我们也可以参考上述解释,从政治、经济和文化这三方面来进行分析。

在政治方面,韩民族自19世纪末期以来,饱受西方列强和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和侵略。历经朝鲜王朝覆亡、沦为日本殖民地、国破家亡的民族灾难。其后又经历朝鲜战争造成的国家分裂、骨肉分离和满目疮痍的历史悲剧。军人独裁统治更是肆意践踏人权和民主。凡此种种所引发的政治上的苦难意识,再加上美国出于全球战略考虑、为遏制共产主义在远东扩张而对基督宗教的暗中扶持。便使得曾经是民族主义旗帜的基督新教,成为那个年代的民主主义旗帜和似乎“政治正确”的意识形态。由于美国在帮助韩国摆脱日本殖民统治和主导朝鲜战争(或韩战)格局方面扮演的都是“解放者”甚或“救世主”的角色⑩.因此韩国基督新教徒的感恩心理和“爱屋及乌”情结,便使得基督新教的信徒数量爆炸性增长现象,具有某种似是而非的合理性与正当性。

在经济方面.韩民族遭受日本殖民当局的残酷压榨,朝鲜战争又留下一片废墟,百废待兴,民生多艰。军人独裁统治强制推行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驱使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在失去原有的血缘宗法纽带支撑的情况下.能否找到一种有助于改善生存状态的经济互助型组织、至少是能提供某种程度的归属感的情感共同体。对于漂泊于异乡、痛苦挣扎于都市的韩国民众来说便显得至关重要。而恰好具备此种功能的基督新教教会于是就倍受劳苦阶层的青睐,因为洋溢着浓郁萨满教气息的祈福信仰,对弱势群体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是不言而喻的。也是很难抗拒的。

在文化方面.韩民族固有的萨满教传统和早已消化吸收良好的儒教、佛教虽然在救亡图存方面功效甚微.但却是韩民族的文化心理和国民性的重要内容基督新教根据韩国特定的文化情境所创造出的祈福信仰、追悼食和上帝的韩文译名斟1q等,最大限度地弱化了基督福音在韩国传播时所遭遇的文化心理障碍.使得韩国基督新教徒不仅对于全球化时代普世性基督宗教的韩国化会产生一种“非由外烁,我固有之”的文化自负。而且对于追随超级大国美国的宗教信仰所招致的“事大主义”和“爱屋及乌”之机能有一种“信仰不分先后”的自欺欺人般的心理安慰。此外,与信仰儒教或佛教相比,信仰基督新教后所产生的时髦感和现代感、甚至文化优越感可能也是社会心理层面的客观事实。而弃旧图新心理和从众心理。对于韩国基督新教爆炸性增长潜在的推波助澜作用。无疑也是值得考虑的。

关于上帝的韩文译名问题,1882年一位苏格兰长老教派传教士与其助手将(-q可福音》译为韩文时.将基督宗教的God译为韩文孙1q,意思是“天的主宰或天上的至尊者”。斟1q的译名被韩国基督新教一直沿用至今。由于被创造性地赋予了儒家思想中的“天命”含义和萨满教中的“至上神”含义.计1q最终成为韩国基督新教上帝的最佳译名。

受儒家祭祀仪式影响而形成的追悼食,是韩国对于基督宗教的独特贡献。一般而言。儒家通过祭祀祖先来表达孝道。而基督宗教则认为祭祀类似于鬼神崇拜或亡灵崇拜,是一种偶像崇拜,因而禁止举行或参与祭祀仪式。但为了更好地在韩国文化传统中“处境化”,韩国基督新教创造了追悼食仪式,和祭祀在同一天举行。但内容和过程与祭祀完全不同.体现出一种韩国特有的融合儒家和基督新教的文化二重性。

祈福信仰是韩国基督新教为强调今生幸福而创造的宗教仪式。其中涉及住房、金钱、食物、好工作、好运气和超自然治疗等非常个人化的物质需求,涉及家庭问题和物质幸福问题。号称拥有89万信徒的当今世界最大的基督新教组织——汝矣岛全福音教会的赵镛基牧师早在1997年的布道中就曾讲过三重祝福:灵魂救赎、身体健康和生活富足。汝矣岛全福音教会中的巨型语录牌上写有这样的文字一Beloved,Ipraythatyouprosperinallthingsandbeinhealth。iusta8soulprospers.3Johnl:2。选取《圣经》中的这样一句话作为祈福信仰的经典依据,可谓用心良苦、耐人寻味,而究竟什么最能打动韩国基督新教徒的心灵由此也可见一斑。大多数研究者都认为祈福信仰来源于萨满教信仰。韩国人主要的祈福诉求是健康、生活富足、找到好配偶、拥有好工作、拥有商业资产和今生的和平生活。

韩国人之所以会热衷于祈福信仰.是因为他们一百多年来遭受了太多的苦难。朝鲜战争后满目疮痍的艰难的生存条件,更使得韩国民众对于财产、健康和个人问题的解决抱有强烈的愿望。韩国萨满教中固有的祈愿今生幸福的宗教传统.被基督新教

f√q…‘1q

47。2008年第1期._——————————一

c。∥

 万方数据

因地制宜地发展出祈福信仰仪式.帮助基督新教徒在韩战后通过辛勤劳作度过最艰难的岁月。韩国经济从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这三十年的快速发展.使得祈福信仰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而祈福信仰的广泛传播也促进基督新教教会数量和信徒数量的大幅度增长。基督新教徒在韩国总人口所占比例,从60年代初的3%猛增到80年代后期的20%,由此可以略窥基督新教的心理抚慰作用和对于今生幸福的许诺所具有的吸引力。@这一时期的基督新教教会主要可分为.以民众教会为代表的少数派教会和以保守的福音派为主流的多数派教会。其中多数派教会中的都市大型教会。以追求教徒数量增长为主要目标,积极筹措资金扩大教会建筑规模,设法拥有自己的报社和礼拜大厅。其最主要的兴趣是吸引越来越多的人会聚教会以达到经济目的,而最有效的一个策略就是刻意强调“上帝对于信徒当前生活的祝福”。@

韩国基督新教内部的民众教会及其神学理论——民众神学(MinjungTheology)在上世纪70年代横空出世,异军突起@。民众神学有两个关键关键词。韩国民众对于日本殖民统治的恨,对于本国军人独裁统治的恨.对于美帝国主义扶持本国独裁者的恨。对于现代化过程中社会不公的恨,以及韩国妇女对于儒教父权男权压制的恨。构成民众神学中“恨”这一关键词的丰富内涵。与鼓吹爱的福音的韩国基督新教主流教派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以“恨”独树一帜的民众神学在韩国基督新教中并非主流。但却影响很大.不仅集民族主义诉求和民主主义诉求于一身。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理解韩国当代历史的曲折性和复杂性。而且与拉美解放神学遥相呼应.为全球化时代和后殖民主义时代的人类思想宝库增添了重要的内容。

三、民主宪政时期衰颓不振

卢泰愚政权(1988--1992)成功举办1988年汉城奥运会.韩国经济的长足发展使社会结构日益多元化、复杂化,已经萎缩的新军部势力进一步衰落,社会政治格局急剧变动。金泳三政权(1993—1997)开启韩国文人统治的新时代。但派阀政治、地域感情、官治金融、财阀垄断、政经勾结、权钱交易等痼疾使民主改革步履维艰。金大中政权

1985年一1995年一2005年韩国宗教人口统计数字对照表’

全国人口宗教信徒佛教徒基督新教徒天主教徒其他宗教徒非宗教徒未详1985正404196521720329680596246489282186539778899323216356

百分占比42.56%19.94%16.05%46.2%19.5%57.44%

1995年44553710225978241032101287603362950730565746219533152571百分占比50.72%23.16%19.66%6.62%1.27%49.27%

2005正4704143424970766107264638616438514614748171821865160205508百分占比53.08%22.80%18.3l%10.94%1.02%46.48%0.44%★本表系作者根据韩国国家统计厅公布的数据计算百分比后编制而成。

词:民众和恨。民众的本义是指草根阶层。但在当代韩国是特指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社会上受孤立,并且没有机会接受良好教育的人。对于民众的解释有多种含义,但有一点相同.民众是历史的主人,历史的推动者。民众神学的核心思想是:关注被损害者和穷人的疾苦、追求社会公平,将神学思想的探索与改变被损害者和穷人的社会状况紧密结合起来。@

令人感到奇特而有趣的是。韩国苍哥的“韩”苍在韩语中作为名词恰好有“恨”的含义。将韩国称为“恨之国”自然难免夸张和开玩笑之嫌,但“恨”事实上又的确是理解韩国历史和现实的一个(1998--2002)采取金融紧缩政策和财政紧缩政策。使经济逐渐走出1997年金融危机的低谷,并于2000年实现历史性的首次南北峰会。⑩

2003年3月,律师出身的卢武铉出任韩国第16届总统,韩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南北和解进程、朝核危机等在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际的复杂纠葛中曲折发展至今。

这一时期韩国宗教格局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由上述表格不难看出,从1985年到1995年的十年间,佛教、基督新教和天主教无论是绝对人口数字、还是相对百分占比.都呈明显的和稳健的上升态势。而从1995年到2005年的十年间,三大宗教

——————————叫2008年第1期48._———————————————一 万方数据

丽百酾丽而丽两r———————————弋≤剪亟夏]

以往的上升态势则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佛教停滞不前.天主教绝对人口增长显著,而基督新教人口绝对数字下降近15万,相对百分占比下降1.35%。呈衰颓不振之势。

韩国进入民主化时代之后.基督新教大多数教会的信徒数量都开始缓慢下降,教会对于社会问题和社会活动的漠然置之态度。使不少信徒倍感失望。以前那种过分强调教会、信徒、教堂规模以及祈福信仰之类的世俗性财富追求。对于那些已经解决温饱问题的人日益丧失吸引力。那些政治上、经济上和社会上的被剥夺者曾经在教会里找到过补偿。后来又找到了其他形式的补偿,于是便逐渐远离教会6事实上.近年来随着高科技的发展.教会的功能正逐渐被体育、电影、录像、休闲活动、有线电视和电脑游戏等所代替⑩。韩国基督新教上世纪90年代至今之所以趋于停滞甚或衰颓,韩国学术界一般认为有如下原因:牧师专制和教会结构僵硬;教会的存在和风格与社会现实了无关联;教会发展目标误置;总体上失去了与普通民众、与社会、甚至与历史变迁的联系。,

面对国内衰颓教势无可奈何的韩国基督新教界。现在却热衷于向世界各地传教。包括动荡不安的伊斯兰世界。据统计,韩国基督新教迄今已向173个国家派遣了近1.7万名传教士.数量仅次于美国。即便在中东、中亚伊斯兰国家等禁止传布异教的高危地区。韩国教会也为虎作伥地派遣了4700多人冒险从事各种活动.甚或以“拍照重于传教”为指导思想竭力维持其存在状态。千方百计制造“搏出位”式的广告效应,以打造品牌形象。2006年8月.韩国基督新教福音派团体“亚洲文化与发展协会”号召信徒前往阿富汗.参加名为“2006年阿富汗和平庆典”的活动。结果约1500名在阿富汗境内聚集的韩国基督新教徒被阿富汗政府驱逐出境。2007年7月19日。23名韩国基督新教徒“义工”在阿富汗被塔利班组织绑架.其后2名人质遇害.余者因韩国政府的全力介入和重大让步才于8月底获释。阿富汗人质事件期间,美国《时代》周刊(网络版)曾针对韩国教会“搏出位”现象发表如下评论:“开拓新市场和危险的传教活动存在宣传效果.而且最终会带来名誉和金钱。这使韩国教会的牧师热衷于比别人先行一步,包括尽可能多地向海外派遣教徒进行传教活动。”@

值得强调说明的是.朝鲜半岛或韩民族与基督新教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撇开半岛北部的情况不谈.即使是半岛的南部即韩国与基督新教之间的联系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诸多历史偶然因素的制约。例如。1908年。西方传教士为了避免教区交叠所导致的彼此摩擦和资金、时间、精力的浪费,专门协商制定了所谓“教区划分”的传教策略。其中长老教派负责庆尚道,而监理教派主要负责忠清道。后来又有更进一步的划分⑩。韩国基督新教徒选择教派的自由事实上受到西方传教士“教区划分”策略的严重限制。明乎此,则后来一些狂热的韩国基督徒试图将朝鲜的英语译名Chosun改为Chosen并因此自诩为上帝选民的荒唐之举可以休矣。

如果说在过去的—个世纪里,韩国基督新教为相当一部分民众提供了历史沧桑情境中民族苦难的灵性补偿和冷战年代与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相抗衡的精神支柱的话,那么随着90年代冷战的结束,社会主义阵营的衰微和民主宪政时代的到来.后资本主义时代消费文化的勃兴.韩国社会日益世俗化。激烈的社会竞争使人们的伦理和宗教意识日趋淡漠,丧失时代特征和社会隋境关联度的基督信教福音与韩国社会渐行渐远.越来越没有往昔的吸引力,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都不由自主地浸染上一种后宗教的和后基督教的时代气息。换言之,韩国基督新教晚近的衰颓不振实乃时势使然.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视为国际大气候与韩国国内小气候交互作用的产物。@

结语

西方基督宗教的扩张实际上是西方宗教的社会文化特殊性的扩张。西方现代性和资本主义向非西方世界传播时。基督宗教一直如影随形,并常常扮演很不光彩的代理人的角色。19世纪以来通讯技术和交通条件的突飞猛进。使基督宗教的传播发生飞跃式的进展,宗教的全球化似乎变成了现实。西方现代基督宗教作为文化殖民主义的工具,向非西方世界灌输浸透着西方优越感的上帝救世说和人类救赎史。在将其他宗教贬损为偶像崇拜和低级迷信的同时.基督宗教将世界各地独特的信仰传统驯化和标准化。破坏甚或损毁其他的宗教传统和信仰形态③。这一点与西方殖民主义在全球范围的经济霸权类似。

工业革命、尤其是19世纪中叶以来.人类文明的基本格局是——西方是强者.处于世界的中

?∥7~*,—————————————————-.492008年第1期._——————————一

tvc。。∥

 万方数据

心。掌握话语霸权,始终是宏大叙事中的主角或主语“我们”;东方是弱者,处于世界的边缘,是宏大叙事中和西方人眼中的配角或宾语“他者”。由于西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文化毒害和精神奴役,东方人逐渐接受西方人的“他者”歧视,外化的“他者”地位逐渐内化为“他者”心态,并逐渐学会用西方话语来表述自己,鹦鹉学舌地诉诸西方的价值取向和宗教信仰来确认或追认自己的民族认同或文化身份。韩国19世纪末以来饱受苦难,其民族认同或文化认同甚至不得不诉诸基督宗教,不得不借助西方殖民主义者的宗教和意识形态来确认自己的文化身份.这无疑是殖民主义时代和后殖民主义时代一种特有的悲哀与无奈。

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取决于该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基督新教在以民族解放与复兴、民主化和现代化为目标的现代韩国的复杂表现.与韩国特定时空情境中的国内外因素密切相关。考虑到韩国的“事大主义”历史传统及不容忽视的地缘政治因素和国际政治背景.基督新教在韩国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或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中国影响衰微和西方影响增强的一种反映。而韩国基督新教晚近的衰颓不振。事实上也是复杂的国际环境与韩国国内情境交互作用的产物。

在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的时代背景下。与儒教、佛教等源自东方的古老宗教传统历久弥新相对照。韩国基督新教作为一种源自西方的新的宗教传统。其民族的、民主的和现代性的文化认同和理想诉求.在未来的岁月中能否在扬弃文化殖民主义胎记的前提下。恢复往昔的感召力和生命力,真正成为全球化时代东西文明冲突与交融的见证样板.或许值得有识之士及感兴趣者拭目以待。

注释:

①Thisarticleis

supportedby

theKFASInternationalScholarEx-closeFenowshipprogram。2006—2007.

②HyungChuUJang.ReligionandGlobalizafion:AsnldyofCulturalHybridityofKoreanProtestantismintheEraofGlobalisafion,dissertadonoftheUniversityofManchester,December2004,p.195.

③(韩国)金得橇著、(中国)柳雪峰译《韩国宗教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316-318页。

④(韩国)金得幌著、(中国)柳雪峰译《韩国宗教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325-328页。

⑤(韩国)金得幌著、(中国)柳雪峰译《韩国宗教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333页。

⑥参见曾中屏、张琏瑰等编著《当代韩国史》(1945-2000),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页。

⑦HyungChullJang,ReligionandGlobalization:AstudyofCulturallqIybridityofKoreanProtestantismintheEraofGlobalisafion.

dissertationoftheUniversityofManchester,December2004,p.220.

⑧参见KoreanChurchGrowthExplosion,editedbyBong—R.m

KoandMarlinL.Nelson,WordsofLifePress,AsiaTheologicalAsso-

ciation1983.

⑨参见JoonKwanUn,AfterChurchGrowthinKorea:Search

forallAltemadveEcclesialModel,InternationalJournalofPracficaI

Theology,No.1,ppl60—73.

④参见WalbertBuhlmann,TheComingofthe础rdChurch,Maryknoll,NewYork:OrbisBooks,1978.

⑩DonaldN.Clark曾这样为美国辩解:“当一个人考虑到美国对于朝鲜半岛分裂及因此而产生的无止境冲突所扮演的角色时.似乎也应该注意到正是美国的教会给很多韩国人提供了应付民族灾难的办法。教会作为来自外国的道义支持和物质援助的管道,在帮助韩国人消弭1950年代的绝望心绪方面发挥了重要功能。”参见DonaldN.Clark.TheMissionaryImpact:reflectiomonacenturyof

Korean-AmeriCanrelafiom.

@脚ngChullJang,ReligionandGlobalization:AStudyofCulturalHybridityofKoreanProtestantismintheEraofGtobalisation,dissertationoftheUniversityofManchester,December2004,p.216.⑩HyungChullJang,ReligionandGlobalizafion:ASmdjrofCulturalHybridityofKoreanProtestantismintheEraofGlobalisadon,

dissertationoftheUniversityofManchester,December2004,p.89.⑩MinjungTheology?PeopleAsTheSubjectsOfHistory,EditedbytheCommissiononTheologicalConcernsoftheChristianConferenceofAsia,1981.

⑩习五一《全球宗教多元化的趋势与基督教新保守势力的扩张——第二届中蔓学者宗教对话研讨会随感录(二)》,《科学与无神论》2007年第1期。

⑩参见曹中屏、张琏瑰等编著《当代韩国史》(1945-2000),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6页。

⑩参见GilSOoHan。SocialSourcesofChurchGrowth:Korean

ChurchesintheHomelandandOverse岱,lanham,MD:UmversityPressofAmerica,1994.

⑩参见2007年7月20日-8月30日《国际先驱导报》的相关报道。

⑩HyungChullJang,ReligionandGlobalizadon:ASmdyofCulturalHybridityofKoreanProtestantismintheEraofGlobalisadon.dissertationoftheUniversityofManchester,December2004,p.121.

①韩国学者认为,美国教会经历了1940年至1960年的“教会成长期”、1960年至1970年的“教会低迷期”以及1970年以后的“教会衰退期”.而韩国基督新教正在重蹈覆辙。除时间和地点不同之外.韩国教会正在走美国教会的失败之路。韩国教会在1970年同产业化一起实现了飞速发展.这种局面持续到1990年前后。但在1990年前后随着民主化和多元化的出现。年轻人、人叔运动家、知识分子开始离开教会,而后韩国教会也进入低迷期。参见《韩国教会为什么要走美国的失败之路》(韩国《朝鲜日报》2007年9月6日o

⑨参3LHyungChuUJang。ReligionandGlobalization:AStudyofCulturalHybridityofKoreanProtestantismintheEraofGlobalisa-don,dissertationoftheUniversityofManchester,December2004作者简介:黄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本文责编:习五一

——————————一2008年第1期50._———————————————一 万方数据

韩国基督新教的历史和现状

作者:黄奎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刊名:

科学与无神论

英文刊名:SCIENCE AND ATHEISM

年,卷(期):2008,""(1)

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21条)

1.This article is supported by the KFAS International Scholar Exchange Fenowship program,2006-2007

2.Hyung Chull Jang Religion and Globalization:A Study of Cultural Hybridity of Korean Protestantism in the Era of Globalisafion 2004

3.金得榥.柳雪峰韩国宗教史 1992

4.金得榥.柳雪峰韩国宗教吏 1992

5.金得榥.柳雪峰韩国宗教史 1992

6.曾中屏.张琏瑰当代韩国史(1945-2000) 2005

7.Hyung Chull Jang Religion and Globalization:A study of Cultural Hybridity of Korean Protestantism in the Era of Globalisafion 2004

8.Bong-Rin Ko.Marlin L.Nehon Korean Church Growth Explosion 1983

9.Joon Kwan Un After Church Growth in Korea:Search for m Altemadve Ecclesial Model

10.Walbert Buhlmann The Coming of the Third Church 1978

11.Donald N.Clark The Missionary Impact.retlectiom on a century of Korean-American relations

12.Hyung Chull Jang Religion and Globalization:A Study of Cultural Hybridity of Korean Protestantism in the Era of Gtobalisation 2004

13.Hyung Chull Jang Religion and Globalization:A studjr of Cultural Hybridity of Korean Protestantism in the Era of Globalisadon 2004

14.Minjung Theology People As The Subjects Of History 1981

15.习五一全球宗教多元化的趋势与基督教新保守势力的扩张--第二届中美学者宗教对话研讨会随感录(二)[期刊论文]-科学与无神论 2007(01)

16.曹中屏.张琏瑰当代韩国史(1945-2000) 2005

17.Gil Soo Han Social Sources of Church Growth:Korean Churches in the Homeland and Oversem 1994

18.查看详情 2007

19.Hyung Chull Jang Religion and Globalizadon:A Study of Cultural Hybridity of Korean Protestantism in the Era of Globalisation 2004

20.韩国教会为什么要走美国的失败之路 2007

21.Hyung Chull Jang Religion and Globalization:A Study of Cultural Hybridity of Korean Protestantism in the Era of Globalisation 2004

相似文献(1条)

1.期刊论文黄奎.Huang Kui韩国基督新教鸟瞰-世界宗教研究2008,""(2)

本文对韩国基督新教在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奋起抗争、军人独裁统治时期迅猛发展和民主宪政时期衰颓不振的历史脉络作出粗线条勾勒,概述韩国基督新教的民族主义、民主性和现代性诉求在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沧桑情境中的曲折表现,尝试揭示韩国基督新教作为普世性基督宗教与局域性韩国宗教

传统相结合的产物在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交融特质及其固有困境.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e210673106.html,/Periodical_kxywsl200801011.aspx

授权使用:延边大学图书馆(wfser27),授权号:c3416af4-d82a-4d98-98bd-9e190180323c

下载时间:2010年10月24日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和趋势是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和趋势是( ) A.自然经济——产品经济——商品经济B.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C.商品经济——产品经济——自然经济D.产品经济——自然经济——商品经济5.商品价格波动的基础是商品的( A ) A.价值B.需求量 C.供给量D.供求比例 6.价值在商品经济中起作用是通过( B ) A.价格与价值的等同实现的 B.价格与价值的背离实现的 C.价格与价值的同等幅度变化实现的 D.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过程实现的 7.在商品价值c+v+m中,用于补偿劳动力价值的是( ) A.c B.v C.m D.v+m 8.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一般前提是( ) A.可变资本量增加B.单个资本量增大 C.资本周转加快D.平均利润率提高 9.资本集中( A ) A.是通过剩余价值资本化实现的 B.是通过单个资本合并实现的 C.是通过单个资本积聚实现的 D.会增加社会资本总额 10.产业资本运动过程中依次采取的职能形式有( C ) A.生息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 B.生息资本、生产资本和商业资本 C.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业资本 D.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 11.固定资本折旧率( ) A.与折旧费同方向变化,与固定资本原始价值反方向变化 B.与折旧费反方向变化,与固定资本原始价值同方向变化 C.与折旧费同方向变化,与固定资本原始价值同方向变化 D.与折旧费反方向变化,与固定资本原始价值反方向变化 12.加快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是因为( ) A.预付的资本总量增加了B.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增加了

C.流通对生产起反作用D.剩余价值率提高了 13.反映资本家全部预付资本增殖程度的是( B ) A.剩余价值率B.利润率 C.平均利润率D.年剩余价值率 14.剩余价值和利润在量上的关系是( A ) A.剩余价值量等于利润量B.利润量决定剩余价值量 C.剩余价值量大于利润量D.剩余价值量小于利润量 15.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而形成的地租称作( ) A.绝对地租B.垄断地租 C.级差地租I D.级差地租II 16.某繁华地段上一家店铺月租金是5万元,另一地段上相同店铺的月租金是3万元,前者多交的2万元属于( ) A.绝对地租B.级差地租I C.级差地租II D.垄断地租 17.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平均利润包括( ) A.利息和超额利润B.利息和企业利润 C.产业利润和商业利润D.商业利润和企业利润 18.垄断时期银行的新作用是( D ) A.借贷关系的中介人B.吸收大量存款 C.发放巨额贷款D.万能的垄断者 19.垄断价格的出现表明,垄断能( C ) A.创造出新的价值,从而不违背价值规律 B.增加商品价值总量,不受价值规律制约 C.提高或压低个别商品的价格,但受价值规律制约 D.使商品价格仍然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变动 20.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管理与调节代表着( C ) A.大垄断资本家的经济利益B.中小资本家的经济利益 C.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D.全体劳动人民的共同利益 21.各国最大的垄断组织从经济上瓜分世界表明,产生了( )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B.国际垄断同盟 C.金融寡头D.资本输出 22.二战前的国际分工体系是( ) A.按工艺实行的专业化分工 B.工业品生产和原材料、初级产品生产之间的分工

最新高考作文名著经典句子100例

最新高考作文名著经典句子100例 名著经典句子100例 1.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都无法复原,即使最狂热最坚贞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瞬息即逝的现实,唯有孤独永恒。 2. 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铭记的。 3. 我们趋行在人生这个亘古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里涅槃,忧愁缠满全身,痛苦飘洒一地。我们累,却无从止歇;我们苦,却无法回避。 4. 所有人都显得很寂寞,用自己的方式想尽办法排遣寂寞,事实上仍是延续自己的寂寞。寂寞是造化对群居者的诅咒,孤独才是寂寞的唯一出口。 5. 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无论是我们出生、我们成长、我们相爱还是我们成功失败,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

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 雨果的《悲惨世界》 6. 释放无限光明的是人心,制造无边黑暗的也是人心,光明和黑暗交织着,厮杀着,这就是我们为之眷恋而又万般无奈的人世间。 7. 我宁愿靠自己的力量,打开我的前途,而不愿求有力者垂青。 8. 没有被听见不是沉默的理由。 9.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 10. 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 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

11.幸福的家庭有同样的幸福,而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 12. "水满则溢,月盈则亏",这个世界从来只有更美,而没有最美。而最靠近完美的一刻,就是最容易走向相反的时刻。 13. 人都是为希望而活,因为有了希望,人才有生活的勇气。 14. 人们往往把欲望的满足看成幸福 15. 一个人只要能忘我和爱别人,他在心理上就不会失衡,他就是一个幸福的人和完美的人。 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16. 从现在起,我开始谨慎地选择我的生活,我不再轻易让自己迷失在各种诱惑里。我心中已经听到来自远方的呼唤,再不需要回过头去关心身后的种种是非与议论。我已无暇顾及过去,我要向前走. 17. 令她反感的,远不是世界的丑陋,而是这个世界所戴的漂亮面具。

人类历史发展过程

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纵向和横向的结合) 原始社会军事民主制(土地公有集体耕种没有剥削。部落联盟三皇五帝尧舜禹;希腊罗马人的氏族) ——氏族封建贵族制带有奴隶制和农奴制倾向(前8、9世纪开始土地公有定期分配集体个体耕种并存出现温和的剥削并且逐渐奴役化向领主封建制过渡。夏商西周世卿世禄制;希腊罗马的贵族元老院制血缘官制时期) 大变革的时代(纯粹的公有生产血缘统治被地区划分国家和东方的封建地主生产与西方的奴隶制取代)前8到前2世纪 ——西方希腊农奴化进程被商品经济打破氏族封建制公有回流;东方氏族封建制被打破形成领主封建制农奴劳动,只有齐国开始分田保护小农。产生逐渐地主封建化(个体耕种对内剥削逐渐减轻。希腊罗马物产匮乏粮食需要进口——前6到前2世纪海上外贸发达——平民富人阶层兴起需要权力和债务奴役制血缘官职制矛盾平贵矛盾升级——平贵斗争导致民主化改革民主制产生财产划分取代了血缘划分公有残余在保护小生产和对外扩张中得到巩固同时开始按照地区划分人口打破了部落聚族而居,奴隶封建化血缘部落的统治被血缘贵族和工商业富人的统治取代,后两者在侵略中演变成奴隶主;西周后期陷入诸侯混战。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物产丰富自给自足,铁骑牛耕兴起——新兴地主需要权力富国强兵和世卿世禄制井田制矛盾——新兴地主阶级和旧贵族矛盾激化开始了变法斗争专制化改革——军功爵制取代世卿世禄制公有残余被打破军功与贵族的统治开始打破了血缘的统治,按照地区划分人口打破了按照部落划分人口的分封制,农业文明下职能重农抑商获取财富以征伐 原始社会的早期阶级化 (奴隶制—领主劳役地租封建和地主封建) 前8—前2世纪阶级社会的出现。(农耕地区生产力发展较快氏族社会阶级化,奴隶制和贵族农奴制倾向同时出现,横向联系以战争和和平交往为主,西方由于地理环境商品经济海上外贸经历了农奴化和氏族民主化倾向后逐渐奴隶化;随着铁骑牛耕农业生产东方个体耕作形成脱离了集体耕作的井田制东方社会农奴化并最终确立地主封建制专制集权制下农业生产力起步铁器牛耕) 前2世纪——后5世纪阶级社会的扩展。农耕地区进一步农奴化,游牧地区开始农奴化(在民族迁移中推动了游牧地区和江南地区的氏族社会阶级化,横向联系以战争为主民族迁移促进了纵向联系,西方奴隶制在打过达到顶峰后瓦解农奴化,东方受到侵略农奴化后改革地主封建化,农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并扩展到游牧地区) 5世纪——10世纪早期阶级社会的成熟化 (生产力的量变发展农耕工具成熟通车曲原犁,封建社会人身依附的弱化租庸调制和查理大帝代役租取代了劳役地租。东方分裂走向统一专制集权完善化中央和地方地主矛盾,西方统一法兰克王国走向分裂专制衰落化教权开始与王权矛盾。横向联系东方和平为主西方以战争为主,造纸术传入西方促进了纵向联系传播资产阶级思想) 10—13世纪蒙古人侵略—15世纪 (早起阶级社会的繁荣化并且为了对抗诸侯混战下的经济掠夺开始有了新因素市民经济行会手工业,汉萨同盟。) 西方市民经济催生了资产阶级的前身没有收到蒙古侵略从而进一步发展,王权开始和市民即早起资产者站在一起反对教权。东方南宋市民经济收到蒙古压制而倒退化没有掀起波浪。横

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

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成就与现实 王家瑞 【作者简介】王家瑞,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 世界社会主义是人类文明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半世纪以来,它由西欧一隅的工人运动壮大成为改变世界历史进程和人类社会面貌的澎湃潮流,由一种抽象的思想理论变成了具体的社会制度和活生生的社会实践。回顾和思考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有助于我们不断加深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一 从理论形态上讲,社会主义从1516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一书算起,至今有488年的历史。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则以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为标志,至今有156年的历史。从社会运动上讲,19世纪30—40年代西欧爆发了三次大规模的工人运动,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到今天已近170 年。从社会制度上讲,1871年诞生的世界上第一个工人阶级政权——巴黎公社,至今有 133年历史。1917年俄国发生十月革命,世界上出现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至今不过87年而已。这样看来,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短暂的瞬间,但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这些重大事件,却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从19世纪中叶到现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19世纪40年代到19世纪末。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对当时的国际工人组织——正义者同盟进行了改造,在此基础上成立了第一个国际性的无产阶级政党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并为同盟撰写了政治纲领——《共产党宣言》。这个伟大历史文献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也标志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始。此后,科学社会主义战胜了工人运动中的其它各种社会主义派别,成为工人阶级公认的指导思想,国际工人运动从此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这一时期是资本主义的上升阶段。巴黎公社失败后,资产阶级革命在西方已基本结束,东方尚未觉醒,资本主义进入和平发展时期。马克思主义在欧美各国广泛传播,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先后形成了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两个无产阶级的国际组织。当时,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兴起,深刻地影响了这些国家社会政治生活,改善了工人阶级的状况,促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得不进行调整。 第二个阶段,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19世纪末期,第二国际中的改良主义和修正主义思潮泛滥成灾。围绕革命还是改良的争论扩大到整个社会主义运动,在反对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过程中,各国左派加强了联系,并逐步形成了以俄国布尔什维克党人为核心的左派集团。他们为捍卫马克思主义的原则,维护社会主义运动的正确方向进行了不懈的理论斗争。1917年,伴随着十月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实践,社会主义运动进入高潮时期。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危机频发,资本主义开始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主题。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共产党先后在六大洲成立起来。在方兴未艾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强大影响下,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亚大陆先后建立了11个人民民主国家,社会主义政权从一国发展到多国。拉丁美洲的古巴亦于60年代初加入社会主义阵营。至此,世界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时期,是社会主义的规模和影响都明显扩大的时期,因而也被称为“凯歌行进”的时期。 第三个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世界社会主义进入制度建设和改革创新为主要内容的历史时期。十几个社会主义国家联成一体,地域上横跨欧亚,人口占了全世界的三分之一。伴随着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亚非拉100多个国家先后获得独立,其中有40—5 0个国家执政的民族主义政党,宣布以社会主义为目标。苏联模式被推广到其他一些社会主义国

浅谈明末清初西学东渐对中国的影响

“昙花一现” ——浅谈明末清初西学东渐对于中国的影响 四百多年前,明末清初之际,欧洲耶稣会士的足迹开始踏入中国的土地。这些来自遥远欧洲传教士们,顶着宗教改革时期新教给传统教会带来的巨大压力,踏着15世纪地理大发现的成果,带着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来到了这个令他们好奇憧憬的、神秘而文明的古老东方国度。他们持着十字架传教,却没有像他们的同伴在东南亚国家一般在另一只手中握上宝剑。他们以另一种和平的方式,开始了一场的文明之间的空前对话。 之所以称之为“空前”,是因为中西文化的交流虽然可以追溯久远,但在16世纪中叶之前,这种交流始终处于较低的层次之上。它基本停留在人们能够感知的物质层面之上,即使是宗教文化层面的传播——如唐时的景教与元时也里可温教的流传,也一直处于“倏兴亡乎,戛然而止的偶然的不连贯的状态”[1],最后也终随着朝代的沿革变迁而烟消云散无处寻觅。而明清之际的西学东渐,则是对过去历史的继承与发展,此次中西文化交流,无论就地域的活动范围,来华传教士的人数极其科学文化素养,还是交流所达到的深度而言,都达到了前所未及的水平。可以说,在这些传教士的引领之下,西方的知识、思想和信仰,“以一个加速度进入中国”[2]。 这一场文明对话的结果如何,历来史学界众说纷纭。就我认为,这一次的西学东渐,层次深,范围广,规模宏大却影响甚微。这场文明对话,仅仅盛于明末清初之际几十年,而在清王朝之后漫长的历史中,却几乎杳无音迹。因它只是昙花一现,所以过于夸大它的积极意义或消极影响都有失偏颇。它确实对于中国文化的更新起到了一定作用,为明清之际陈腐的社会文化注入新鲜的血液,但是,却没能给中国社会带来实质性的变革。这些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传入中国的思想文化,也终究没能帮助中国人走出中世纪。它的声音,也直到晚清的枪声炮雨里,才被重新唱响。 西学东渐实质上是一场文化传播,这场传播是以传教士为引导的,以中国士大夫阶层知识分子为主力的。由利玛窦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的角度来看,他们的最初目的,是在中国传播天主教。在最初登陆中国的时候,他们把自己定位为与僧侣一样的宗教工作者而披上了袈裟。但是他们很快发现,僧侣在中国的地位并不怎么高,至少不如他们在欧洲的时候一般德高望重受人敬重。而中国人,已经在“天朝上国”的繁荣强大之下受用了几千年,对一切的外来文明都似乎不屑一顾。“中国人把所有的外国人都看作没有知识的野蛮人,并且用这样的词句来称呼他们”[3],而当时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也走向空前的强化,正统儒家文化需要对中国社会保持一种极为严格的思想控制。经历数千年的发展,儒家文化在中国已经形成了一套严密的理论体系,觉不容许任何其他宗教在此完整体系上打开哪怕是一个缺口——这一点从明朝末年对民间宗教的严格控制就可看出。如英 [1] 沈定平著:《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史——明代:调试与会通》,商务印书馆。2007 [2] 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第2卷:七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3] 何高济等译,何兆武校:《利玛窦中国札记》,中华书局,1983,

中国税收发展历史进程简介知识讲解

中国税收发展历史进程简介 一、夏、商、周时期 夏朝是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我国历史上的税法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贡产生于夏朝,是夏代王室对其所属部落或平民根据若干年土地收获的平均数按一定比例征收的农产物。贡因其带有强制性,所以是具有税收萌芽的原始形式。 助产生于商代,是指借助农户的力役共同耕种公田,公田的收获全部归王室所有,实际上是一种力役之征。 彻产生于周代,每个农户耕种的土地要将一定数量的土地收获缴纳给王室。即由力役形式改为实物形式。 贡、助、彻这三者都是王室作为土地所有者对土地收获的原始的强制课征形式,从税收起源角度看,由于王室又是国家代表,因此,贡,助,彻也具有一些税收萌芽的原始形式,是我国税收产生的起源。 二、春秋战国时期 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实行了“初税亩”,宣布对私田按亩征税。税这个名称始于“初税亩”,是指对耕种土地征收的农产物。“初税亩”首次从法律上承认了土地私有制,是历史上一项重要的经济改革措施,同时也是税收起源的一个里程碑。 三、隋唐时期 隋及唐前期的赋税制度均是以均田制为基础的租用调制。 “租庸调”是指以人丁为基本依据和计量单位,田有租,户有调,身有庸。 唐朝中期税法最大的改革是实行“两税法”。税款分夏秋两次缴纳,故名两税。两税的内容为地税与户税的合并,也就是以户税、地税为主统一各项税收,发展而为一种新的税收。 四、明清时代 明朝赋税制度的改革主要是实行著名的“一条鞭法”,将地税与徭役合一,按田亩征纳,“计亩征银”,将繁复的赋役项目编为一条,均平了税负,简化了税制,由历代对人征税转为对物证税,由缴纳实物到缴纳货币,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清代的实行的主要税法改革是实行摊丁入亩制度。即“摊丁入地”就是丁银摊入地亩征收。地丁合一,使得土地的开垦和人口的增加达到了历史空前水平,对社会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2011年大连市地方税务局征收情况 2011年大连市地方税务局实现各项收入685亿元。其中:税收收入506.5亿元,首次突破500亿元,同比增收113.9亿元,增长29%,税收形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29.1亿元,同比增收97.6亿元,占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总量的66%;社会保险费收入168.7亿元,同比增收39.6亿元,增长30.7%;工会经费收入6.6亿元,同比增收1.2亿元,增长22.5%;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收入2亿元,同比增收0.2亿元,增长10.3%;其他代收费及基金收入1.1亿元。 企业所得税税收知识简介 一、纳税人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以下统称企业)为企业所得税的

中外文化交流

浅谈澳门与中西文化交流 摘要: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 中西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但具有近代意义的中西文化交流,则是从明清时期的澳门被入侵开始,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前,澳门不仅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的贸易口岸,而且也成为一个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中心。从16世纪起,一批西方传教士通过澳门进入内地,观察、学习中国文化,并经过他们传播,将中华民族文化介绍到欧洲,引发了欧洲的“中国热”。中国人民也通过澳门这一窗口,接触到了西方的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作为中西方文化的交汇地,经过长时期的异质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澳门逐渐形成了中西合璧的文化特色。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再次成为国人注目的焦点。澳门虽为弹丸之地,但自开埠400多年来,特别是香港发达之前,作为中国面向世界的一个窗口,曾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融合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探讨16世纪至20世纪初澳门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桥梁作用。 一、中西方的认识 由于地理位置的影响,在古代,中国与西方之间很少来往,而是通过一些中介环节间接地实现相互影响。如贯通中亚的丝绸之路的开通,使中国与西方之间的贸易活动和文化交流得以实现。无直接的接触,彼此的认识是模糊的。至葡萄牙人东来,中国人甚至不知其国名,不知其地理位置,而是从东南亚的伊斯兰教徒口中转译过来称其为“佛朗机”或“大西洋国”。而14、15世纪新兴的欧洲各国商人,则对传说中“遍地黄金、香料盈野”的中国充满向往。在西方人眼中,中国还是一片未清晰展现出轮廓的海市蜃楼,因此非常想探明中国的一些情况。足见, 16世纪前中西方的直接交往是极少的,彼此的认识也是模糊不清的。 二、16至18世纪澳门与中西方文化交流 历史上, 西洋文化的东传, 以及中国文化的西播, 主要是由天主教教士进行的。随着葡萄牙殖民势力的进入澳门, 天主教教士亦来到澳门进行传教活动.15世纪末,地理大发现及全球海路的开通,使欧洲各国的船队有条件来到中国沿海,中西方开始了直接的接触。随着葡萄牙商人东来,天主教耶稣会的大批传教士也随着商船来到澳门进行传教活动。传教士来到澳门首先学习中国语言,研究中国实况; 继而进入内地传教,拉开了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中西文化交流的帷幕。耶稣会士在了解、熟悉和研究中国文化的同时,也向欧洲自己的祖国介绍和

韩国饮食文化历史

韩国料理是指韩国的传统饮食。皇家饮食融合了地方的特色和现代式的材料和配方。因此,种类多样。韩国传统的料理是由米饭、泡菜和汤组成。在韩国的饮食中,通常以麻油、酱油、盐、大蒜、生姜和辣椒等作为调味品。另外,韩国的饮食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的。韩国人也有在冬季的时候腌制和储存泡菜的风俗习惯。 韩国人根据气候和水土的不同,早在三国的时候就开始了农业的耕作。在此之后,韩国就开始种植水稻。因此,韩国也就以谷物为中心作为本国的饮食代表。从三国时代的后期开始韩国就以米饭和泡菜为主食。副食则以韩国固有的菜肴为主。像水稻、面条、饺子、糕等谷物饮食经过发酵,在把大豆用酱油蘸好之后,就会发酵成大酱。韩国有栽培蔬菜、山野菜等很多种类的蔬菜。根据气候的不同变化而做出不同种类的泡菜。自古以来韩国就有药食同源的理论。因此,在食品烹饪的时候偶尔也会加入一些药材。这样,会起到养生的效果。 韩国历史上曾是农业国,自古就以大米为主食。现在的韩国料理包括各种蔬菜和肉类、海鲜类等,而泡菜(发酵辣白菜)、海鲜酱(腌鱼类)、大酱(发酵豆制品)等发酵食品则成为韩国最具代表性同时也具有丰富营养价值的食品。韩国餐桌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所有的料理一次上齐。根据传统,小菜的数量依不同档次从较低的3碟到为皇帝准备的12碟不等。而餐桌的摆放、布置也随料理的种类有很大的不同。因韩国人对形式的重视,餐桌摆设礼仪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此外,同邻近的中国、日本相比,汤匙在韩国的使用频率更高,尤其当餐桌上出现汤的时候。 不论是烤肉、泡菜还是糕点,五颜六色的视觉享受,是韩国料理的最大特点。一方面保持食品原有的新鲜色彩,一方面有通过料理展现出美食的不同形态,不仅感觉好吃,而且感觉好看! 韩国料理别有风味,富于特色。辣是韩国料理的主要口味之一,但这种辣却与别的辣有所不同,有人曾经这样描述过,川菜的辣是麻辣,透着鲜美;湘菜的辣是火辣,直冲冲的,不加任何掩饰;而韩国菜的辣却入口醇香,后劲十足,会让你着着实实地把汗出透。 韩国自古以来礼仪食品种类繁多,生产、三七日、百日、周岁、婚礼、聘礼等的贺礼食品,巫俗食品,祭礼食品,寺庙礼仪食品等。其烹饪方法在各寺庙之间口传至今。此外,国人在饭前,接待客人,祭礼饮酒时,还常备鱼虾酱、咸菜、肉干、鱼干等下酒菜,由此开发的各类食品加工技术也丰富了其饮食文化。在紫霞门,烧烤主要以牛肉为主,牛里脊、牛排、牛舌、牛腰,还有海鲜、生鱼片等都是烧烤的美味,尤以烤牛里脊和烤牛排最有名。其肉质的鲜美爽嫩。 国上海成立的一个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前身即为日本占领之前的朝鲜。 在外交方面,自朝鲜战争后,韩国与美国建立了军事同盟关系,而美军则一直驻扎在韩国境内。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三)德育渗透点 1.通过总结“人类社会的发展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劳 动观点。使学生自觉地养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珍劳动成果、勤奋学习的习惯。 2.通过学习“阶级社会的历史又是阶级斗争的历史”,用阶级的观点来分析当前资本 主义国家一切现象,增强民族自豪感。 3.通过讲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帮助学生树立以人民利益为重,为人民服务的群众观点。4.通过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勾画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 蓝图,培养学生大公无私的革命精神,并懂得要为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而努力奋斗。 5.通过分析发扬艰苦创业精神的原因,要求学生摈弃“高消费”,自觉地向在社 会主义建设事业中艰苦创业的先进人物学习,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6.通过分析个人前途和祖国命运的关系,个人活动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增强学生 的社会责任感,从而自觉地做到热爱祖国、报效祖国。 7.通过讲述如何正确选择成才和就业之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尊重不 同的职业,尊重各行各业的劳 动人民。 这 是本课的教学难点。1)出现特殊过程是由于世界各国、各地、各民族的地理环境、 文化传统、历史条件的差异或受到外界的影响。2)" 特殊过程服从一般过程,两者是统 一的,不矛盾。即特殊性以一般规律为前提。3)#特殊过程是暂时的,一般过程是永恒的。4)“由低到高的总趋势不会改变”意味着特殊过程的发展趋势也是由低到高的。 )如果只看一般过 程忽视特殊过程,会把社会发展看成千篇一律、僵死的过程,照搬别国经验,做出不 符合国情的决策,阻碍生产的发展。2)如果只看特殊过程而忽视一般过程,会认不清历 史前进方向,易被暂时的逆流所动摇。 10.的身影,能留下的只有自己! “能带走的只有自己的 脚印”是解放前西藏哪个社会的生活写照,民主改革后,西藏直接进入什么社会?" 再回忆有关历史知识,扩展到你知道还有哪些民族和国家是跳跃式向前发展的?(西藏、 大小凉山的彝族、日耳曼民族、美洲等)

【押题】专题16 核心语录(1)名著经典语录-2019高考语文作文核心素材快速积累

2019高考核心素材积累 核心语录(1)名著经典语录 【分类说明】 名著就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 久不衰,被广泛认识以及流传的文字作品。能给人们以警示和深远影响的著作,以及对世人生存环境的 感悟。 名著可以使人陶冶情操,在经典的名著里去探索、去挖掘那些潜在的文学风格。 阅读名著能提高一个人的品味、素质和见识。阅读一些情感色彩浓烈的名著,例如《简爱》、《复活》、《乱世佳人》等,能提高这个人的辨别是非的能力,能使这个人变得更加坚强、勇敢、纯洁;阅读一些关于历史的名著例如《三国志》《史记》等,能提高自己的智慧,吸取前车之鉴,能使自己的见识更加广泛。阅读名著可以和世界名人进行心情交流。每读一次都能提高自己的领悟。 本专题精选名著中的经典语录,以帮助学生积累语录素材,多多使用道理论据,提升论证的说费力。 【重要语录】 《百年孤独》 1. 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都无法复原,即使最狂热最坚贞的爱情, 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瞬息即逝的现实,唯有孤独永恒。 2. 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铭记的。 3. 我们趋行在人生这个亘古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里涅槃,忧愁缠满全身,痛苦飘洒一地。 我们累,却无从止歇;我们苦,却无法回避。 4. 所有人都显得很寂寞,用自己的方式想尽办法排遣寂寞,事实上仍是延续自己的寂寞。寂寞是造化 对群居者的诅咒,孤独才是寂寞的唯一出口。 5. 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无论是我们出生、我们成长、我们相爱还是我们成功失败, 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 《悲惨世界》 6. 释放无限光明的是人心,制造无边黑暗的也是人心,光明和黑暗交织着,厮杀着,这就是我们为之

朝鲜半岛历史与文化

朝鲜半岛历史与文化 一、朝鲜半岛大事记: 1945年8月15日,朝鲜人民从日本殖民统治下获得解放,同时苏美两国军队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进驻北半部、南半部。从此,朝鲜半岛处于分裂状态。 1948年8月15日,半岛南半部宣布成立大韩民国。 1948年9月9日,半岛北半部宣布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 1953年7月27日,签订停战协定,朝鲜战争结束,朝鲜半岛以军事分界线(三八线)为界继续处于分裂状态。 1971年8月6日,朝鲜内阁首相金日成表示,愿意在任何时候同包括南方的民主共和党在内的所有政党、社会团体和个别人士进行接触。8月20日,朝鲜和韩国红十字会人员在板门店举行了首次会晤,商讨离散家属团聚问题。 1972年7月4日,朝韩双方发表《南北联合声明》,确认了祖国统一的三项原则。 1980年1月12日,朝鲜总理李钟玉致函韩国总理申铉石高,建议举行北南总理会谈。24日,申铉石高复信同意举行双方总理会谈。其后,双方就总理会谈举行了多次预备会谈,但未达成协议。 1984年9月29日-10月4日,朝鲜红十字会通过板门店、仁川港和北平港向韩国红十字会运送了救济物资。 1984年11月15日,朝韩双方举行了首次经济会谈。 1990年9月5-7日,朝鲜总理延亨默与韩国总理姜英勋在汉城举行第一次总理会谈。 1991年12月11日—13日,第5次总理会谈在汉城举行,朝鲜总理延享默和韩国总理郑元植签署了《北南和解互不侵略和合作交流协议书》。1991年12月31日,朝韩双方代表在板门店草签《朝鲜半岛无核化共同宣言》。 1994年6月28日,双方代表在板门店接触,确定朝鲜国家主席金日成和韩国总统金泳三于当年7月25日至27日在平壤会晤。 1994年7月8日,朝鲜国家主席金日成逝世,朝韩首脑会晤因此未能举行。 1998年2月25日,韩国总统金大中宣誓就职。金大中建议南北方互派特使和举行南北首脑会晤。 2000年4月10日,朝韩双方同时宣布,朝鲜国防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日和韩国总统金大中将于6月12日至14日在平壤会晤。后因技术原因,会晤推迟一天举行。 2006年6月15日,朝鲜、韩国以及海外民间代表团在平壤举行朝韩首脑会晤5周年的纪念活动,宣布将6月15日定为“民族之日”,并呼吁开展广泛的统一爱国运动,消除战争危险。 2007年8月8日,朝鲜和韩国同时宣布,朝鲜领导人金正日和韩国总统卢武铉将于8月28日至30日在平壤举行首脑会晤。后因朝鲜遭受严重洪灾,首脑会晤推迟至10月2日至4日举行。 2008年2月,李明博政府上台后推行“对朝政策三原则”,将朝鲜弃核和实行改革开放作为韩国向朝鲜提供经济援助和发展南北关系的前提,放弃了前两任总统的“阳光政策”,从而导致朝韩关系不断恶化。朝鲜方面不仅停止了双方红十字会的联系和离散家属会面,还从2008年12月1日起采取包括驱逐朝鲜开城工业园区和金刚山旅游区的部分韩方人士、中

大仲马《基督山伯爵》经典语录

大仲马《基督山伯爵》经典语录 导读:本文是关于大仲马《基督山伯爵》经典语录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我爱爱我的人,我恨恨我的人。——大仲马 2、人们之所以喜欢树,是因为它有荫;人之所以喜欢荫,是因为它能带来无限的幻想。——大仲马 3、我们为聋子唱歌。——大仲马 4、在我们等待的过程中,时间自然会促使事情不断地发展。——大仲马 5、我从来不关心别人,我也从来不想保护社会,既然社会并不保护我,进而言之,这个社会关注我,通常也是为了损害我;因此,对他人和社会,我不再尊重,但是保持中立,那么他人和社会就已经亏欠我了。——大仲马 6、法利亚神父说,欲知谁想害你,想想你的被害对谁有利。——大仲马 7、在这世界上既无所谓幸福也无所谓不幸,只有一种状况和另一种状况的比较,如此而已。只有体验过极度不幸的人,才能品尝到极度的幸福。只有下过死的决心的人,才能懂得活着有多快乐。永远不要忘记:直至上帝向人揭示出未来之日,人类的全部智慧就包含在两个词中:等待和希望。——大仲马 8、在这个世界上既无所谓幸福,也无所谓不幸,只有一种状态

和另一种状态的比较。如此而已。只有体验过极度不幸的人,才能品尝到极度的幸福。只有下过死的决心的人,才能懂得活着有多快乐。——大仲马 9、我爱她,我愿意以生命的血去代替她的一滴眼泪般的爱她。——大仲马 10、所有敌对的开始,就是面对悲剧的开始。我以为可以赢得天堂,但我输了。——大仲马 11、国王能封那个人成为男爵,也能使他成为贵族院的议员,但却不能把他变成一个绅士。——大仲马 12、当你拼命想完成一件事的时候,你就不再是别人的对手,或者说得更确切一些,别人就不再是你的对手了,不管是谁,只要下了这个决心,他就会立刻觉得增添了无穷的力量,而他的视野也随之开阔了。——大仲马 13、人在顺境中,觉得祷告不过是空洞词语的堆砌,而一旦遭难受苦,他就领悟了向上帝祷告的语言多么崇高神妙。——大仲马 14、不论何种坏事,欲抓那作恶之人,得先去找出那能从那件坏事中得利之人。——大仲马 15、在上帝指明人类未来前景那一天前,人类的一切智慧就包含在等待和希望这四个字里。——大仲马 16、时间和沉默,是治疗精神创伤的两帖药。——大仲马 17、世界上既无所谓快乐或也无所谓痛苦;只有一种处境与另一种处境的比较。——大仲马

韩国饮食文化的历史介绍

韩国饮食文化的历史介绍 【泡菜】 韩国各种各样的泡菜,太多了,各种材料做的泡菜,应有尽有:白菜泡菜,萝卜泡菜,植物叶子泡菜,树叶泡菜等等,反正我弄不清楚那些五花八门的泡菜名字。只是家家户户,早餐,午餐,晚餐都会摆上的一道菜,就是泡菜。去各种韩式餐厅,各种小菜,泡菜绝对 是其中之一。感觉,韩国人离开了泡菜,就想鱼离开了水,那种感觉很无语,没有泡菜, 就咽不下饭。我倒是还没有发现,我们中国人,每餐餐桌上少了一样菜,就食之无味的 呢… 【辣椒】 我真是佩服韩国人吃辣椒,一大清早起来,就吃米饭,而且很多汤,小菜都是辣的要命,青辣椒,红辣椒,辣椒粉… 或许人家肠胃功能以及被辣椒同化了,总之,我觉得适 应不了这点,我的早餐,要不在睡梦中省略,要不就是法式面包+牛奶/果汁/水果。 【烧酒】 真露烧酒,韩国人的最爱 韩国人,有不喝酒的吗-有,上了天堂的,下了地狱的。除此之外,男男女女,老老 少少小孩除外,三天一大喝,一天一小喝,而且很多中年男人天天喝酒,大部分韩国已婚 女人都反映,老公天天醉酒到凌晨才回家,这是韩国男人的通病,同事聚餐喝,朋友聚会喝,反正天天几乎也能找到理由喝上几瓶烧酒…大韩民国的经济,烧酒的贡献可真不少啊。如果可以我真的有这种想法:上帝,请带走烧酒吧,因为这个玩意,女人们太痛苦了… 这就是韩国人的老三样,这也代表韩国人的日常生活,这更是韩国人所谓的的生活享受:一帮朋友围着,吃着泡菜,喝着烧酒… 韩国人的乐趣所在。 韩国饮食文化的历史简介 韩国料理是指韩国的传统饮食。皇家饮食融合了地方的特色和现代式的材料和配方。 因此,种类多样。韩国传统的料理是由米饭、泡菜和汤组成。在韩国的饮食中,通常以麻油、酱油、盐、大蒜、生姜和辣椒等作为调味品。另外,韩国的饮食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 变化的。韩国人也有在冬季的时候腌制和储存泡菜的风俗习惯。 韩国人根据气候和水土的不同,早在三国的时候就开始了农业的耕作。在此之后,韩 国就开始种植水稻。因此,韩国也就以谷物为中心作为本国的饮食代表。从三国时代的后 期开始韩国就以米饭和泡菜为主食。副食则以韩国固有的菜肴为主。像水稻、面条、饺子、糕等谷物饮食经过发酵,在把大豆用酱油蘸好之后,就会发酵成大酱。韩国有栽培蔬菜、 山野菜等很多种类的蔬菜。根据气候的不同变化而做出不同种类的泡菜。自古以来韩国就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教案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教案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包括了五种社会形态,这五种社会形态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但是,由于一些原因,五种社会形态的演进,在不同的国家、地区或民族各具特色;一般过程与特殊性之间是统一的关系。 教学方法:通过归纳法、举例法、列举法等的运用,结合学生对第一课及历史知识的基础,使学生对这些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的层面,达到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效果,加深学生对一些历史规律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准备:小黑板、列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对第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对人类发展的历程有了一个较简单但全面的了解,但这些毕竟只是对历史事实的认知,我们学习政治的目的是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本领,因此,我们要在认知的基础上对现象进行分析,得出其中的规律。 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1、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一般过程 (拿出列好图表的小黑板)请同学们在表格内的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内容。 能发现几个情况?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一是从原始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人类的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主要从生产工具的不断革新中可以看出;二是随着生产力的不断进步,生产关系也在进步,并且我们已经知道,生产力的进步决定了生产关系的进步。最后的结论是,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在进步,那么,人类从原始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是历史的进步。提问:从原始社会的没有剥削和压迫到阶级社会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为什么是历史的进步?(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人类社会的发展必定要经历阶级社会,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极端低下,成员间要相互协作才能生存下去,所以没有剥削的可能;但生产力发展后,有了贫富分化,有了剩余产品,就有了有人不用劳动也能生存下去的物质基础,这部分人为了不劳而获,就会利用手中的生产资料、国家等工具进行剥削和压迫;生产力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当生产力发展到极度发达的时候、生产出来的产品就会极度丰裕,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了满足,就没有必要通过剥削来多占有产品,就消灭了阶级和国家了。 这样社会可能实现吗?人类还没有经历,但理论上是可以实现的,这样的社会我们叫它共产主义社会。阅读P115第二段,了解这个知识点。 所以,一般过程是指人类社会要先后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

名著经典语言及运用(二)

阅读写作材料整理:刘俊芳王建伟 佳诚高中高二第一学期语文阅读与写作材料(二)名著经典语录及运用示例,附经典名言100句,助你作文50+! 一.名著经典语录及运用示例 《百年孤独》 1. 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都无法复原,即使最狂热最坚贞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瞬息即逝的现实,唯有孤独永恒。 2. 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铭记的。 3. 我们趋行在人生这个亘古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里涅槃,忧愁缠满全身,痛苦飘洒一地。我们累,却无从止歇;我们苦,却无法回避。 4. 所有人都显得很寂寞,用自己的方式想尽办法排遣寂寞,事实上仍是延续自己的寂寞。寂寞是造化对群居者的诅咒,孤独才是寂寞的唯一出口。 5. 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无论是我们出生、我们成长、我们相爱还是我们成功失败,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 《悲惨世界》 6. 释放无限光明的是人心,制造无边黑暗的也是人心,光明和黑暗交织着,厮杀着,这就是我们为之眷恋而又万般无奈的人世间。 7. 我宁愿靠自己的力量,打开我的前途,而不愿求有力者垂青 8. 没有被听见不是沉默的理由。 9.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 10. 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 《巴黎圣母院》 11. 人的心只容得下一定程度的绝望,海绵已经吸够了水,即使大海从它上面流过,也不能再给它增添一滴水了。 12. 这是黄昏的太阳,我们却把它当成了黎明的曙光。13. 一个独眼人和完全的瞎子比起来缺点更严重,因为他知道缺 什么。 14. 爱就像一棵树,它自行生长,深深地扎根于我们的内心,甚 至在我们心灵的废墟上也能继续茁壮成长。这种感情愈是盲目, 就愈加顽强,这真不可思议。它在毫无道理的时候反倒是最最强 烈。 15.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在我们的才智、我们的道德、我们的 气质之间,存在着某种平衡,它们毫不间断地自行发展,除非生 活遭到重大的变故才会中断。 《安娜卡列尼娜》 16. 幸福的家庭有同样的幸福,而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 17. 水满则溢,月盈则亏,这个世界从来只有更美,而没有最美。 而最靠近完美的一刻,就是最容易走向相反的时刻。 18. 人都是为希望而活,因为有了希望,人才有生活的勇气。 19. 人们往往把欲望的满足看成幸福 20. 一个人只要能忘我和爱别人,他在心理上就不会失衡,他就 是一个幸福的人和完美的人。 《战争与和平》 21. 每个人都会有缺陷,就像被上帝咬过的苹果,有的人缺陷比 较大,正是因为上帝特别喜欢他的芬芳。 22. 没人对你说不的时候你是长不大的。 23. 两个相爱的人不应该有隔阂,因为他们的敌人是整个世界, 一旦他们产生隔阂,世界会立即将其征服。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24. 从现在起,我开始谨慎地选择我的生活,我不再轻易让自己 迷失在各种诱惑里。我心中已经听到来自远方的呼唤,再不需要 回过头去关心身后的种种是非与议论。我已无暇顾及过去,我要 向前走。 25. 令她反感的,远不是世界的丑陋,而是这个世界所戴的漂亮 面具。 26. 表面是清晰明了的谎言,背后却是晦涩难懂的真相。 27. 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 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没有任何方法可以 检验哪种抉择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一切都是马上经历, 仅此一次,不能准备。 28. 压倒她的不是重,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哈姆雷特》 29. 决心不过是记忆的奴隶,它会根据你的记忆随意更改。 30.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31. 成功的骗子,不必再以说谎为生,因为被骗的人已经成为他 的拥护者,我再说什么也是枉然。 32. 凡事需多听但少言;聆听他人之意见,但保留自己之判断。 33. 当悲伤来临的时候,不是单个来的,而是成群结队的。 《威尼斯商人》 34. 外观往往和事物的本身完全不符,世人都容易为表面的装饰 所欺骗。 35. 世间的很多事物,追求时候的兴致总要比享用时候的兴致浓 烈。 《麦田守望者》 36. 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 变的。 37. 一个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 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 38. 我们确实活得艰难,一要承受种种外部的压力,更要面对自 己内心的困惑。在苦苦挣扎中,如果有人向你投以理解的目光, 你会感到一种生命的暖意,或许仅有短暂的一瞥,就足以使我感 奋不已。 39. 你千万别跟任何人谈任何事情。你只要一谈起,就会想念起 每一个人来。 40. 快乐要有悲伤作陪,雨过应该就有天晴。如果雨后还是雨, 如果忧伤之后还是忧伤.请让我们从容面对这离别之后的离别。微 笑地去寻找一个不可能出现的你。 《高老头》 41. 我们的心是一座宝库,一下子倒空了,就会破产。一个人把 情感统统拿了出来,就像把钱统统花光了一样得不到人家原谅。 42. 难道你的人生你的幸福,真的在于装出你没有的身份,花费 你担负不起的金钱,浪费你宝贵的求学时光,去见识那个社会吗?

高二历史早期的西学东渐1

第六单元明朝的兴亡与清前期的强盛 第28课早期的西学东渐 [教学目标] 1.知道利玛窦来华的基本情况;了解早期西学传入在自然科学和人文学术方面的内容;掌握早期“西学东渐”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积极意义。 2.通过对传教士的代表人物利玛窦来华传教历史的学习,掌握早期西学东渐的背景和状况;通过对利玛窦和徐光启、李之藻合作的史实探察,感知早期西学东渐的特点和意义;通过大量历史信息的冲击,基本归纳整理早期西学东渐的历史,能够正确分析早期西学东渐的相关评价。 3.通过传教士来华和西学的传入历史的学习,认识交往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特性,是人类历史活动的重要内容,树立平等对话是人类交往的正确方式。理解异质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民族发展的趋势,推动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克服固步自封,夜郎自大的意识,抛弃妄自菲薄、崇洋媚外的意识,形成正确的中外交往意识和世界意识。 [重点与难点] 重点:西学的传入 难点:评价西学东渐 说明: 1.传教士来华始自唐朝以前,但超出宗教内容,进行科学文化传播是在明末。因此,从历史意义上讲,西学传入是鲜明的特征。从对中国历史的影响看,对明末知识分子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从对以后历史发展和对今天现实的警示意义上讲,早期西学东渐也是具有突出的时代意义。 2.从知识积累上看,学生还没有东西方文化交往的历史储备。从历史的复杂性来看,一是涉及到精神文化领域的交往,层次较高,其次是新航路发现、殖民、基督教传播、科学文化交流等内容交叉在一起,头绪比较多。从西学东渐这件事情来看,发生在真正的世界历史出现的时代交叉口,纵横理解和评价的难度自然增加。 [教学设计] 1.悠久历史联接东西双方---导入新课:回顾历史引导解决什么是西学东渐,不仅导入新课,而且提醒学生关注西学东渐的内容突破了古代东西方交往的传统和藩篱,上升到一个新高度。同时运用马可波罗这样已经学过的内容又可直接导入传教士来华背景的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