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和能力的培养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和能力的培养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和能力的培养

广西教育174

2018.10

【摘 要】本文论述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应将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融入高职教育过程中,通过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企业的管理文化、育人文化等对课程教学的渗透,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推动学生职业精神的发展,并提出建立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基地,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激情,通过现代学徒制项目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等路径。

【关键词】产教融合 职业精神 教育链 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10C-0174-03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迅速,每年为现代化企业和工厂输送了大批量的高素质人才。同时,受高职对人才培养供给和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影响,高职院校输送到企业的学生与企业用人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两者没有能够找到很好的契合点。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在这种形势下,将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与产教融合下高职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出能为职业界所普遍认可的毕业生,在专业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培养毕业生的职业价值观、职业态度、职业责任和职业理想等品质,对毕业生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至关重要。在产教融合发展中,将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更密切地结合起来,在这个过程中,职业教育会将产业的资源更多地融入教育中,学生会对企业文化、企业需求和企业员工的职业精神有更深的认识。

一、高职学生职业精神的现状

(一)当代大学生普遍缺乏对职业精神的认知

现今的大学生绝大部分出生在20世纪90年代,具有非常显著的群体特征。一方面,我国的科技发展迅速,各种电子产品不断涌现,当这些产品铺天盖地放在他们面前时,青春年少的他们不像70年代和80年代的学生,后者很多的知识来自于老师

的讲授环节,前者获取信息的渠道非常多,网络的碎片化信息,知识库的琳琅满目,教学资源的多样化,甚至许多游戏的不断推陈出新,获取各种信息的来源也更加丰富。另一方面,当代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尚处于不稳定时期,在处理各种各样的信息中,显现出他们的心理还不成熟,在市场经济带来的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中,大部分学生对职业精神这个概念缺乏深入了解。当创新创业等信息充斥他们的头脑中时,他们不知道如何选择自己今后的就业方向,尤其是面临毕业的学生,不知道是创业还是就业,甚至在两者之间不断摇摆。一些学生选择通过就业来作为谋生的一种手段,当就业几年,完成了一定的原始积累后,又开始投入创业中。在对这些学生的调查中发现,他们由于缺乏对职业精神的认知,造成了毕业后的职业精神缺失,对用人单位造成一定的困扰,反过来,用人单位会质疑学校对学生的培养。

(二)大学生自身的缺陷,在职业精神的培养环节需要加强大学生来自于不同地方,有些城市的学生生活条件好,成长环境优,在家里备受家庭宠爱,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这些学生毕业后,职业陋习就慢慢显现出来。相当一部分学生跳槽频繁,很少能够待在同一家公司超过三年,有些学生甚至一年换一个单位。有些用人单位反馈,部分高校顶岗实习的学生在工作中出现种种不适现象,做工作怕吃苦受累,喜欢抱怨,对工作的认真程度也不够,心态比较浮躁,上班不守时,对收入过分关注,受不得半点委屈,工作中喜欢玩手机,与人沟通协调能力不够,不善于和人交流沟通。同时有一部分学生一方面聪明伶俐,接受能力很强,喜爱处处占上风,另一方面,他们逆反心理比较重,缺乏包容性和与人协调沟通的能力,意志力表现欠佳,表现在工作上挑三拣四,高不成低不就,具体表现出做事不细心,浮躁,不主动承担工作,人比较懒惰,依赖性强,工作骄傲自满等现象,没有团队合作意识,独来独往,事事以自我为中心。这部分学生更需要在高校加强职业精神的培养。

(三)部分高职生职业态度有待提高

高职毕业生不管是顶岗实习还是就业,基本的工作岗位是按照技师这条职称线一路发展的,所以高职的定位更多的是对学生技术技能的培养,理论知识学习相对本科院校没那么深

产教融合背景下

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和能力的培养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 刘红艳 麦艳红 □南宁市职业教育中心 蒋晓红

·培训与就业

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和质量的方法和途径

! 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与质量的方法和途径的研究 摘要: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今天,高职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大家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社会最关心的也是学校的就业率,它是了解学生就业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就业率的提高受到了方方面面的影响,除了社会的外在因素,学生本身的就业力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校学生的就业率水平。 关键词:高职学生就业技能就业能力就业质量 近几年,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这一问题也波及到高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群体。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国家确立了一系列专项就业政策促进其就业,但大学生作为社会新增的就业群体,宏观和微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对其影响很大。对于大学生自身而言,他们唯一可控的就是自己的就业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就是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成功率和就业质量。 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向社会,大学生就业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611万人,比2008年增加了52万人;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的经济和就业带来严重不利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虽然进入2009年下半年后,国内外经济趋势趋于好转,给就业环境带来一些生机,但是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630余万人,加上往届未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更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式依然十分严峻[1]。 一、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具体内容 $ 就业能力是指高等院校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2]。从传统意义上讲,学生的就业能力不单纯指智力的专项技能、而是包含智力因素在内的情商因素和职业生涯规划、社会适应等能力的全面综合。在2005年2月,教育部高教司在一项全国范围的调查中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敬业精神、人际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等雇主所重视的可雇佣能力是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最需要加强的方面[3]。据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最受雇主欢迎的技能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技能、沟通能力、计算机编程技能、学术技能、理财技能、信息获取和管理技能、商业管理技能[4]。 到了2010年后,随着我国商业资本的深入发展和世界公司体系的整合升级,

基于企业需求的高职学生通用职业能力培养策略探析

基于企业需求的高职学生通用职业能力培养策略探析 通过调研,分析企业所需的通用职业能力,并从高职教育角度有针对性地从教育理念与专业设置、教学模式与课程体系、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提出高职学生通用职业能力的培养策略。 标签:企业需求通用职业能力培养策略 随着就业环境的不断变化,“一职定终身”的时代已经结束,企业对从业者的职业品格及沟通协调、团队协作、信息资源整合利用、心理调适、自我学习创新、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更看重职工的综合素质及职业适应性和迁移性。调查数据表明,企业对高职毕业生通用职业能力的要求远胜于对纯粹专业技能的要求。 通用职业能力是指直接影响职业活动效率和使职业活动顺利进行的职业心理特征,是人的综合素质在职业活动中的外在表现,包括职业品德、社会适应力、沟通理解力、实践能力以及态度、动机、经验等多方面的内容。通用职业能力在职业生涯中可迁移、可携带,能适应岗位的不断变换,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伴随人终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1 企业所需通用职业能力调查与分析 为了解企业对通用职业能力的需求,我们通过访谈、开放式问卷调查等形式对企业高管和人力资源部门进行调查,结合各专业组织的企业调研,利用学院每年的毕业生招聘会等进行调研,了解企业对高职学生各能力要素的总体评价并就其重要性进行分析排序,发现出现频率最高的通用职业能力分别为:沟通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工作执行能力、计划和创新能力等,认为这是企业需求的主要的通用职业能力。 1.1 企业需要的高职毕业生从调查结果分析,企业认为具有良好职业通用能力的高职毕业生应该是:具有有效的口头沟通表达能力、时间管理能力,责任感强、诚实正直、工作积极主动、乐观向上、会学习、会倾听、善于合作及服务他人,还要掌握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 1.2 高职生通用职业能力的欠缺与不足目前,一些高职院校过分强调所谓的“零距离”就业,忽视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发展,学生知识、技能单一化,职业迁移性差,不能适应岗位和职业更换,发展后劲儿不足,与企业对员工通用职业能力的重视程度相对比,高职生的表现普遍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在“工作协调、时间管理、理解性阅读、服务他人抗压、抗挫折力、吃苦耐劳” 等方面,还需重点关注和加强。 2 高职生通用职业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大学生 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学院 专业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年月日

为了能够快速的融入到现代社会快节奏的工作环境中去,同时,也为了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我将对今后六年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具体来说,就是在重新认识自我和对当前IT 界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找到与自己最匹配的职业发展道路,确立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职业目标以及达到目标所需的实施方案。 (一)自我认知 1.生理我 我是男生,身高1.80米,体重75公斤,身体健康,五官端正,视力良好。 2.心理我 (1)兴趣 我的兴趣爱好比较广泛。我喜欢游泳,踢球,打球,旅游,骑行,健身等。 (2)性格 我性格开朗活泼,遇事能够沉着冷静,与人相处很融洽。 (3)能力 我从小担任学生干部,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感召力,人际交往能力较强。 (4)价值观 我从小接受现代科学教育,接受马列主义的教育,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3.社会我 我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从大一起就一直担任班长一职,在生活和学习中总能适时地抓住各种有利于自我发展的机会并且尽全力去做到最好。

4.道德我 我做事喜欢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做人大方慷慨,光明磊落,在同学和老师之间一直有良好的口碑。 5.家庭我 我家庭条件较好,父母一直很重视对我的教育,并且培养我发展广泛的兴趣爱好,他们教会我了如何做人,教会了我自立自强的精神和要有一颗懂得感恩的心。 6.优势我 我具有较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喜欢博览群书,知识面较广,喜欢关注热点事件,善于发现焦点问题并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二)环境认知 1.家庭环境 我生长在一个幸福、和睦的家庭,父母特别重视家教,家人的为人处事风格深深地影响着我,让我养成了做事有条不紊和细致严谨的习惯。 2.校园环境 我的学校是一所国家重点院校,有很好的校园配套设施,有很好的实验室和图书馆,方便学习和查找各种资料。 学校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条件,使我们能够有机会参与一些课题研究,学以致用,也可以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同时有很多的机会与行业内人士接触、交流和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同学们虽然来自五湖四海,但是大家的关系很融洽,有很多学长和老乡,对自己也很帮助。 3.所在城市的环境 学校所在的城市为发展中的沿海城市,科教、文化、卫生事业都得到了全面快速的发展。 4.专业背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适应社会和专业发展实际需要,德、智、体、

高职学生职业关键能力培养

2011年5月 山东社会科学 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收稿日期:2011-05-05 作者简介:刘志忠(1970-)男,河北临城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党总支书记,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政教育。温斌(1979—) 男,河北临城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在读硕士,主要从事思政教育研究。于小五(1970—)男,河北邢台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主要从事思政教育研究。 高职学生职业关键能力培养 刘志忠 温 斌 于小五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河北邢台054035) [摘要]学生职业关键能力的培养作为高职教学深入推进和教学品质建设的重要基础,受到学界的长期重视,作为一种“可迁移的,可通用的,对推动职业技能和学习有极大辅助作用的综合性能力”,其内涵和外延是什么?在教学中如何克服当下存在的弊端推进职业关键能力的培养,笔者结合个人工作实践,对此进行浅显分析。 [关键词]高职学生;职业关键能力;自主学习;心理素质[中图分类号] 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45[2011]专辑-0201-02 高职教育是我国较为特殊的一类教学形式,其一方面填补了中学与本科教育之间的空白,同时凭借职业化能力的培养, 为各个行业输送了大量的技工和专业技术人才。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职教育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高职教育的软硬件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高职教育面临着改革与深入,其人才培养模式向着高素质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结合高职教育职业化的教学特征, 以及教学中学校、教师和学生都高度重视的职业技能与就业问题,学生职业关键能力的培养就成了高职教学深入推进和教学品质建设的重要基础。 一、职业关键能力的内涵 所谓职业关键能力,是与高职教育中专业能力和基本能力相对而言的。与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不同, 职业关键能力是一种“可迁移的,可通用的,对推动职业技能和学习有极大辅助作用的, 能够适应职位升迁、岗位调动、技术进步等一系列变化因素的跨职业领域的综合性职业能力” 。职业关键能力由德国人力资源学家梅腾斯提出,经过多年的发展,其内涵和外延有了一定的调整,大致上可以分为强制性能力(信息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选择性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能力等)两个方面,结合我国高职教育的特点,在高职教育中学生职业关键能力主要由以下几方面组成。 (一)自主学习的能力 现在职业环境变化迅猛,外部环境和使用的设备技术都日新月异,以汽车专业为例,就目前的发展速度来看,汽车制造和维修的一体化设备不到3年就会彻底地更新换代一次。 在这样的职业环境之下,若不能具备良好的自学能力,将难以适应技术的更新换代。因而自主学习能力是职业关键能力中十分重要的因素,它既包括了专业技能的学习,也包括了在岗的继续学习。 (二)良好的心理素质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大,很容易产生工作倦怠、 迷惘、压力过大等负面心理因素。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调节能力对于高压力下自我缓解与自我调节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在职业关键能力中必须注意到心理因素这一环节。 (三)组织管理能力 团队意识与分工合作是当下职业能力中十分突出的一个因素, 随着工作难度的加大,要求的提高,个人越来越难以独自完成一项工作。因而团队中的配合意识、组织管理能力、人际协调能力,对于提升团队工作,改善合作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四)创新和想象的能力。 时代在飞速发展,工作中无论是技术还是工作方法都需要不断地创新, 在现在企业绩效管理中,员工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了重要的考评指标,而想象力则是工作创新的重要基础。因而创新和想象能力也是高职学生职业关键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当前高职教育中不利于职业关键能力培养的因素(一)心理关注与教育的缺失 这是在我国高职教育中广泛存在的问题,由于资金的不足与教育理念的忽视,高职院校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职业技 1 02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途径有哪些-职业素养学习培养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途径有哪些|职业素养学习培养 职业素养作为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关注,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途径。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途径 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态度 高职院校学生首先要调整好自身的就业心态,避免在就业区域、就业单位选择上脱离实际。高职院校要加强就业指导,开设就业指导课、知识竞赛和就业咨询等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及时调整就业期望值,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普通劳动者的思想,以教育大众化的观念和思维寻找工作机遇。目前基层单位人才匮乏,蕴藏着大量的就业机会,已经成为高职学生强劲的“就业增长点”,高职学生在基层的就业前景极其广阔。高职院校要对学生进行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教育,让学生了解相关的就业现状和趋势,引导学生树立从小事、基层做起的思想。 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择业价值取向 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是其人生价值观在就业过程中的现实表现,是大学生对职业的基本评价和基本看法,是大学生价值观在就业问题上的投影,对大学生的择业行为产生着重要影响。就业价值观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科学地规划自己的就业目标和职业追求,保证高职学生将专业知识的学习、自身素质的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与未来的就业方向保持高度一致。大学生还要结合自身的综合条件和专业特点,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就业目标。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思想道德教育的引导功能,将职业价值观教育融入德育的重要内容,大力开展职业精神教育、就业价值观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在就业意向、就业标准、就业目标、就业报价、就业信誉、敬业精神等方面进行培养。激励大学生树立端正的职业苦乐观,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和乐于奉献的品质。 加强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指“职业人”在一定的社会职业活动中必须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规范,是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在从业者的思想和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是相对稳定的特征和倾向。高职教育具有市场明确、面向行业、对口上岗的特点,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坚持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使职业日常行为规范与实习、实验、实训相结合;将职业道德与“乐业、勤业、敬业”相结合;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相结合。高职院校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网络、报纸、广播等形式,营造良好职业道德教育的舆论氛围。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校内外活动,让大学生在模拟的职业环境中,感受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团队意识等职业行为,逐渐把职业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方法 教书育人 在高职教育体系中,教育教学是学生职业素养形成的主要渠道,要将传统的应试教育逐步转变为素质教育。首先,通过思想道德教育课引导学生,灌输知识、培养意识、磨炼意志,并且注重实效,树立科学的职业道德观。其次,通过人文选修课和职业素养课程,在日常的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帮助学生树立较强的职业角色意识,加深对职业目标、工作岗位、工作态度等的理解,为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打下基础,培养学生职业价值观。最后,针对不同专业特点,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职业素养。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绝不单单是人文社会科学类教师的职责,专业课教师更应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实践育人

谈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一)

谈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一) 摘要: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效果如何,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与创业。因此,应充分明确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剖析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提出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 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国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彻底打破了毕业生就业由国家“统包统分”的就业模式,形成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体制,出现了“双向选择找市场,立足市场靠竞争,竞争制胜靠实力”的局面,大学生无疑将面临新的更大的挑战和考验。一边是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一边是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的人才,供给与需求严重脱节。刚毕业的大学生因其尚未具备适应社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心态,对于“我是谁?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的职业发展如何?”等问题没有明确的认识。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市场竞争的激烈,学生在大学阶段迫切需要职业能力的培养与实践。 职业能力的定义 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包括自我管理能力、工作胜任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社交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等。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具体包括培养学生自我认知能力、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职业道德、择业心理素质、就业法律知识、求职技巧等方面,职业能力的培养与实践应注重以学生为本。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 培养与实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有利于学生正确的自我认知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培养应以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为切入点,进而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身的特性和潜在优势,能对自身价值进行准确定位,从而避免在择业过程中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眼高手低、盲目就业的现象。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增强社会竞争力传统的高等教育是“精英教育”,强调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共性的发展,忽略学生个性的发挥,因而造成大量高文凭、低能力的“人才”充斥企业,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同时导致学生缺乏适应能力。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结合自身特点掌握知识与能力,提高素质,有利于充分发掘学生的自我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有利于加强与企业的衔接,缩短职业适应期职业能力培养应建立在企业需求的基础之上,根据企业、人才市场对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情况,设计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建立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训双轮驱动的教育教学机制,从而增强教育的实效性,有效缩短学生步入社会的职业适应期。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合理安排时间,增强学习效能使高职院校学生具备正确的择业观应成为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加强对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实践,可以使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与择业观,正确定位,根据社会及企业需求,更加客观科学地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合理安排在校的学习时间、学习资源,增强学习效能,实现人与职业的合理匹配,有效缩短从“校园人”到“职业人”转变的时间,实现大学生的成功就业与职业、事业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与实践的主要问题 学校的重视程度尚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尚待解决随着劳动力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能力培养越来越重要。有关部门曾针对“在求职过程中,最困扰毕业生的是什么”的问题做过调查统计,在十项因素中排在前五位的是:就业指导不够,对社会缺乏了解,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现状探讨.docx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现状探讨众所周知,我国的市场经济是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局面的,社会和行业之间的竞争力度也开始趋向于白热化,这就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为高层次的要求。再加之,随着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学生们的就业率和就业能力,以及社会各行业的供需关系也开始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出现了毕业求职学生供大于求的现象。因此,目前日趋严峻的新常态经济背景下的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开始成为社会和家庭等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 1经济新常态存在的本质特征 首先,我们认为经济增长可以分为经济常态与经济非常态这两方面。其中,经济上的失衡和过冷,以及过热等都可以归类于经济非常态,而冷热均衡的经济正常增长可以归类于常态,这种经济常态也可以称之为“潜在的经济增长率”也就是过去意义上的国家在各种资源达到最优,以及充分配制的条件环境下,国家总体上能够达到的经济增长率最大化。这里所说的资源可以有自然资源,也可以有人力资源、技术、管理,其中还可以包括有制度安排,以及经济政策。可以这么来说,经济增长的原因不仅是因为科技的进步,而且也源于人口的增长和快速复制先进国家的赶超式增长。在发达国家中,这些因素已经逐步的达到了世界的先进行列里。同时,也因为没有可供其他国家复制的模板,因此,人口增长率这个影响因素可以暂且忽略。为此,影响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就是科技进步,所以,在此领域中以美国为代表的先进发达国家,国内的增长率只有3%,而这3%就是目前来

说人类经济活动领域中所隐含的科技进步速度[1]。 2经济新常态环境下的就业现状分析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在20XX年12月24日发布的“20XX年创新工程重大科研成果”,其中,我们国家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就业上的结构性问题较为突出,而且经济就业结构性的矛盾也愈发的突显,急需得到有效的解决。再者,宏观经济下的影响社会发展的矛盾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因此,如何有效把握好这两者间的关系。再加上,我们国家过去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人们就业岗位上的数量成正比,但是就业岗位与毕业求职学生们的数量却也成正比,值得一提的是,毕业求职学生的数量目前还有超过就业岗位的趋势,且这个趋势越发明显。对于学生们而言,可以说是一职难求,哪怕是稍微普通一点的工作,求职的人也不仅仅是少数。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们应该要做到不断的加强自身的行为修养,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让自己在就业上掌握住主动权,并且能够在就业和创业两者间做出合乎自身的正确选择[2]。 3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3.1经济上的增速换档使得就业岗位相对减少 不可否认的是,全国各大高职院校的学生,其就业范围遍布各个领域,不管是大型影响力加大的企业,还是一些地方事业单位都有一席之地。但在近几年来,普通高职院校的学生找到工作的只占到十分之一左右,而且比例呈逐年递减趋势。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首先就是人力资源中的供求不平横,出现了供给大于需求的现象,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减少求职毕业学生的招聘,那么人的竞争压力自然

高职学生应该考取哪些职业资格证书

高职学生应该考取哪些 职业资格证书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高职学生应该考取哪些职业资格证书? 发布日期:2007-8-22 高职学生应该考取哪些职业资格证书 高职学生应该考取哪些职业资格证书 职业证书分为三类: (1)核心证书 这类证书与专业有着直接联系,对求职就业的直接作用。如汽车修理证书对于汽车专业的学生,会计证书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报关员证对物流专业的学生,测量证对公路专业的学生有重要的意义。 (2)能力拓展性证书 这类证书与专业有着间接关系或没有关系,但对于拓展个人能力范围,增强就业竞争能力有重要影响,取得这类证书对个人就业求职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拿一个秘书证书,学金融的学生拿个会计证书有得于拓展自己就业范围。 (3)通用性证书 这类证书几乎任何职业都需要的,它们反映了现代职业活动对人们基本能力的共同要求,如计算机等级证书、英语等级证书、和汽车驾驶证。 核心证书和通用证书应该是必备的,拓展性证书应该是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尽量取得,在同学们职业生涯规划中,应该把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考试,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和技术等级证书列为重要内容。 大学生需要考的证书排名~看看自己已经拿到了几个 证书代表了大家的能力; 证书代表了大家在大学期间没偷懒; 证书代表了一种追求上进、不甘平凡的生活态度。 :英语证书 :计算机证书 :学校证书 :第二外语证书 :财务类证书 :专业资格证书 :兼职实习证明 :发表论文、专利证书 :竞赛获奖证书 :毕业证、学位证、第二学位 :英语证书 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CET-4,CET-6):极其重要; 专业八级:只有英语专业才有资格考,但很多职位要求,如翻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一)职业素养缺失成为就业的制约因素 传统的职业教育认为,毕业生的职业技能是获得工作和胜任岗位的决定性因素。但越来越多的管理者强调,在工作中,由于实战的工作环境和较多的教育培训,可以使工作者的技能得到较快提升,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能否被企业所接纳和认可,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心理等是企业最看重的,职业素养是作为职业人完善自我和超越自我的必经之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岗位的变迁和技术的更新很快,而对职业素养的要求是始终如一的。 (二)培养职业素养有利于提高就业竞争力 就业竞争力是指高职生在教育过程中形成的、在其择业过程中独具的、既能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又能在就业岗位上发挥和发展的能力。职业素养对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不同职业对从业者的要求不同,但各个行业对职业素养的要求是一致的。传统的高职教育往往强调传授技术知识和注重职业训练,职业素养的塑造往往缺乏落脚点,但现代职业教育应该认识到,职业素养是就业的敲门砖,在大学生就业中起着关键作用,也是大学生职业生涯成败的主要因素。 (三)职业素养教育是高职学生角色定位的要求 高职院校学生进入社会后,首先面临两个角色的选择问题,即职业角色和社会角色,而角色定位对自身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一方面来说,职业角色需要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奉献品质、规则意识以及服务观念等。这些是高素质人才走出象牙塔之后,作为职业人必须具备的能力。另一方面,社会角色则要求学生走上社会后能尽快融入社会。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大大加快,社会特性更加明显,只有具备较快的适应能力,满足社会和市场发展的需要,才能帮助企业节省成本、提高效率,在学会认知、懂得做事、热爱工作中增强企业的活力。

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毕业生就业调研报告

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毕业生就业调研报告 调查目的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除专业岗位能力之外取得成功所必需的基本能力,它可以让人自信和成功地展示自己,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相关内容的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是当前职业教育开展的基本方向。如今的职业教育已经由片面追求职业技能的提高转变为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以使其能够更好的在社会建设中发挥作用。本文对为推进高职教育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相融合,创造出完整衔接、富有特色、能够进行动态化调整的高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模式,塑造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新常态进行了有益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核心能力;调查报告 一、高职工商管理人才产学一体化职业核心能力培育研究的背景及目的 职业核心能力这一名词是德国职业教育专家梅腾斯于二十世纪的七十年代所创立的,主要包括有别于工作岗位所特定的职业能力的、在所有的岗位和行业中都能够用到的,同时在从业过程中占有主导与支配地位的职业能力,这种能力有着广泛应用性,并且能够在不同职业中进行转移。在当前,对基于产学一体化的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方式的探讨呈现出全球化趋势,其原因就是许多国家都把产学一体化视为本国技术能力创新的主要途径,产学一体化已与全球经济发展密不可分,关系到了本国的国计民生。职业核心能力是高职

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理念,也是高职教育的最显著特色之一。但在实施该模式的过程中碰到企业参与动力不足、学校资金有限等诸多困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将学生的过去的消耗性实训转变为在创造企业管理价值中培育职业核心能力这样一个产学一体化的新思路。这一模式满足了学生、学校和企业三方面的需求,师生在帮助企业实现经济价值。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第一,调查对象。本调查研究的的对象主要是以广州为核心珠三角企业界中、高层管理人士;珠三角地区各高职院校工商管理院(系)的中层领导和专业教师和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主要调查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大、中型企业的管理人员119人,高职院校教师75人,高职应届毕业生和在校学生721人。 第二,调查方法。 其一,访谈法。笔者的课题小组选择了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创业管理学院等高职院校;广发银行信用卡中心、广州世联房地产咨询有限公司、东莞慕思寝室用品有限公司、广州珠江啤酒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康年广告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访谈,了解兄弟院校领导和教师,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士对产学一体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发展前景的看法,并探讨进一步深化校企产学一体化合作的可行性,共同学习探索最新的职业核心能力培育方法并研究和探询存在的问题; 其二,问卷调查法。问卷1:高职毕业生职业核心能力问题调查

《高职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教程》说课稿

《高职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教程》说课稿《高职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教程》说课稿(酒泉职业技术学院)各位领导、老师们,你们好!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题目是《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 本次说课共分为六个部分, 首先看一下第一部分:课程背景和课程定位。 2008年,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的通知》精神,把《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确定为高校必修课和重点建设的课程之一,2009年我院构建了“两体三层一主线”的课程体系,将《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确定为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使就业和创业指导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本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学院“两体三层一主线”课程体系中的职业核心 能力课程和公共必修课。本课程与岗位核心能力课程紧密衔接,与其他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互相配合,贯穿能力培养主线,按照社会对高职学生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要求,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态度,提高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激发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为其就业和创业开拓广阔的空间,使其成为具有很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素质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教材 再来看一下本课程的教材。本课程采用的教材是学院自编教材《高职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教程》(中国现代教育出版社2008年修订版),由我院院长陈文贤教授任主编、副院长副教授闫学林等任副主编根据多年的教学工作经验编著,对高职高专学生更有针对性。目的

在于帮助大学生解决在择业和创业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惑,更好地引导大学生规划职业生涯,提升职业素养,掌握求职基本技能,完成由校园人到社会人的转变。 二、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的设计理念是以就业观念和态度转变为核心,以就业和创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综合素质提高为目标、以良好的教学环境为依托,以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为载体,以教学做一体化为特色,适应高技能人才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注重与岗位核心能力课程衔接,按照职业岗位(群)对职业素质、知识、能力的要求进行课程设计,围绕就业观念和态度转变、就业和创业能力提高组织课程内容,采取讲练结合、学做一体、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建立注重教学效果的实用性考评体系,培养既能适应具体岗位的要求,又具有发展潜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三、说教学目标 再来看一下第三部分,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A:态度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当树立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和创业观,把个人发展、国家需要和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正确的职业态度和意识,为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积极作为 B:知识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当基本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较为清晰准确地进行自我定位、认识本专业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个人进行创业选择、用人、决断、

高职学生应该考取哪些职业资格证书

高职学生应该考取哪些职业资格证书? 发布日期:2007-8-22 高职学生应该考取哪些职业资格证书? 高职学生应该考取哪些职业资格证书? 职业证书分为三类: (1)核心证书 这类证书与专业有着直接联系,对求职就业的直接作用。如汽车修理证书对于汽车专业的学生,会计证书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报关员证对物流专业的学生,测量证对公路专业的学生有重要的意义。 (2)能力拓展性证书 这类证书与专业有着间接关系或没有关系,但对于拓展个人能力范围,增强就业竞争能力有重要影响,取得这类证书对个人就业求职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拿一个秘书证书,学金融的学生拿个会计证书有得于拓展自己就业范围。 (3)通用性证书 这类证书几乎任何职业都需要的,它们反映了现代职业活动对人们基本能力的共同要求,如计算机等级证书、英语等级证书、和汽车驾驶证。 核心证书和通用证书应该是必备的,拓展性证书应该是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尽量取得,在同学们职业生涯规划中,应该把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考试,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和技术等级证书列为重要内容。 大学生需要考的证书排名~看看自己已经拿到了几个 证书代表了大家的能力; 证书代表了大家在大学期间没偷懒; 证书代表了一种追求上进、不甘平凡的生活态度。 :英语证书 :计算机证书 :学校证书 :第二外语证书 :财务类证书

:专业资格证书 :兼职实习证明 :发表论文、专利证书 :竞赛获奖证书 :毕业证、学位证、第二学位 :英语证书 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CET-4,CET-6):极其重要; 专业八级:只有英语专业才有资格考,但很多职位要求,如翻译或者外籍主管的助理; 大学英语四、六级口语证书:证书不重要,能力重要,面试的表达重要; 英语中高级口译:含金量很高; 托福(TOFEL):只有少数企业会问到是否考过托福,但同时会担心你工作不久后,可能会出国溜掉; 雅思(IELTS):少数英联邦国家企业会注意到你考过雅思,但绝不是必要条件; 剑桥商务英语(BEC):证书说明了你的英语能力,还有你在大学里很好学,懒惰的同学不会去学,或者学了考不过的;这是企业关注的。 托业考试(TOEIC):鸡肋,有比没有好;没有培训,只是考试,企业不感冒。 小结:四六级证书最重要,其他有比无好;至于口语,关键看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心得体会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心得体会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心得体会这学期我们上了就业指导课,感触很深。时光如梭,转眼我已在大学的校园里奋斗了两年的时光,回想从前的那些稚嫩,无比温暖,没错,这是我们奋斗来的成果,大学,那个完成梦想的地方。今天的我们还有多少像以前那样无忧无虑的日子让我们依靠,还有多少青春可以让我们拿来肆无忌惮的挥霍,我想,没有多少了,给自己的人生一个规划,带着梦想起航,演一场完美的人生!以下简单谈谈我学习了这门课之后的感想。 职业规划就是全面、深入、客观分析和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有明确的定位,并设立明确的职业目标,在通过各种积极的行动与措施去争取职业目标的实现,以及个人对生活需求及工作需求进行恰当地调整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过程,规划的功能在于为生涯设定目标,并找出达成目标所需采取的步骤。职业规划是指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在对个人和内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一个人的事业发展目标,并选择实现这一事业目标的职业或岗位,编制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行动计划,制定出基本措施,使自己的事业得到顺利发展,并获取最大程度的成功。 在我们的职业生涯中,不仅要有对工作的规划,也要有对生活的规划,因为职业活动也是一种生活,所以职业生涯规划中不能缺少生活规划。而说到生活规划,却又不是个简单的事。一般来说,我们的生活会受到工作、职业的的影响,所以职业生涯规划中生活得那一部分,得参照职业来规划。这一部分规划中,我们还要清楚自己要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方式、要扮演的社会角色、如何处理生活与工作间的关系等,而这些,又同样影响到我们的工作。就所列举出的这些来看,我觉得做好一份职业生涯规划,不亚于完成一件大的工程项目。同时,重要的是,职业生涯规划,也是影响到一个人一辈子工作、生活的。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途径有哪些.doc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途径有哪些 职业素养作为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关注,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是我给大家搜集整理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途径。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途径 (一)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态度 高职院校学生首先要调整好自身的就业心态,避免在就业区域、就业单位选择上脱离实际。高职院校要加强就业指导,开设就业指导课、知识竞赛和就业咨询等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及时调整就业期望值,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普通劳动者的思想,以教育大众化的观念和思维寻找工作机遇。目前基层单位人才匮乏,蕴藏着大量的就业机会,已经成为高职学生强劲的"就业增长点",高职学生在基层的就业前景极其广阔。高职院校要对学生进行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教育,让学生了解相关的就业现状和趋势,引导学生树立从小事、基层做起的思想。 (二)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择业价值取向 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是其人生价值观在就业过程中的现实表现,是大学生对职业的基本评价和基本看法,是大学生价值观在就业问题上的投影,对大学生的择业行为产生着重要影响。就业价值观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科学地规划自己的就业目

标和职业追求,保证高职学生将专业知识的学习、自身素质的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与未来的就业方向保持高度一致。大学生还要结合自身的综合条件和专业特点,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就业目标。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思想道德教育的引导功能,将职业价值观教育融入德育的重要内容,大力开展职业精神教育、就业价值观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在就业意向、就业标准、就业目标、就业报价、就业信誉、敬业精神等方面进行培养。激励大学生树立端正的职业苦乐观,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和乐于奉献的品质。 (三)加强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指"职业人"在一定的社会职业活动中必须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规范,是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在从业者的思想和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是相对稳定的特征和倾向。高职教育具有市场明确、面向行业、对口上岗的特点,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坚持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使职业日常行为规范与实习、实验、实训相结合;将职业道德与"乐业、勤业、敬业"相结合;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相结合。高职院校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网络、报纸、广播等形式,营造良好职业道德教育的舆论氛围。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校内外活动,让大学生在模拟的职业环境中,感受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团队意识等职业行为,逐渐把职业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方法

企业对高职学生能力与素质的要求

企业对高职学生能力与素质的要求 上海大众宁波工厂招聘过程2011年底,上海大众第六工厂落户宁波已尘埃落定,目前已经开展工厂的基础设施建设,2013年将投产。 鉴于此,2011年12月,上海大众宁波工厂在宁波地区的高职类院校招聘毕业生的活动全面展开,此次招聘职位主要为技术工人机电维修、模具维修、质量检测、样板钳工、生产班组后备,招聘的人员主要为今后上海大众宁波工厂的技术及生产骨干。 因此,公司主要从宁波地区的各个高职院校的学生中招聘。 作为我校组织学生参加招聘的人员,经过对上海大众的实地考察以及上海大众公司的宣讲活动,从而较深入的了解了上海大众在选拔毕业生上对学生综合能力及素质的要求。 此次招聘分为机械与电气两个大类,现以机械类岗位的招聘过程为例来分析此次招聘活动。 招聘过程分为笔试、动手能力测试、面试以及体检四部分。 笔试又分三个部分机械基础知识如常用的材料、硬度、热处理方法、刀具参数、常见机构、自由度计算等等、逻辑推理分析如找规律以及英语阅读理解。 动手能力的测试应聘者根据给定的部件装配图以及相应的零件,应聘人员应用相关的工具在规定的时间7分钟内完成该部件的装配。 面试部分则由考官根据应聘者的个人简历提出具体问题,应聘者做出相应的回答。 此次招聘活动并未指定考试范围与提纲,因此,参加招聘的学生

无法进行相关的准备,完全靠学生的平时学习与积累。 上海大众对高职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要求分析从上海大众本次的招聘考试项目设计上不难看出,其需要的是具有较高的综合能力与素质的员工,而非只能从事简单重复劳动的操作者。 对专业基础知识理论有系统的掌握,如机械制图、力学基础、机械原理、公差与测量、材料与热处理、金属切削工艺、冲压成型、机械制造工艺、数控编程等。 逻辑推理分析部分主要测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反应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除了以上两部分之外,对于现代的技术人员具备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英语的基本应用成为上海大众对员工的基本能力要求之一。 动手操作部分的测试则更是可以看出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以及临场发挥的应变及处置能力。 除了上述的笔试以及动手测试项目之外,面试环节也是此次招聘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面谈交流观察,测试应聘者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 通过招聘考试项目以及体检合后,录用者将被送往上海大众总部进行为期一年的针对性岗位工作技能培训,使其适应今后的工作岗位。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上海大众对员工的培训也是不遗余力的,但前提是要求学生通过高等职业教育具有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结构与基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

学号: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结课作业 题目: 学生姓名: 班级: 授课教师:

二〇一四年五月

第一章引言 俗话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志向是事业成功的前提。立志是人生的起跑点,反映了一个人的理想、胸怀、情趣和价值观,影响一个人的奋斗目标及成就的大小。 对我们大学生来说,我们的奋斗目标就是未来的职业之路,然而大学生活是职业生涯发展的关键时期。在人生的路途中,我们时时刻刻都要面临职业和工作的选择。 一个刚刚步入大学的我来说,对于未来职业生涯的规划我本是一脸迷茫,但是古人云:"是预则立,不预则废。"何成功人士都有完整系统的人生规划,明确人生目标。从小到大我一直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拥有正义感的律师,游走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为所有觉得不公的人夺取他们应得的。本以为高考的失败会让我的人生变的一片空白,但是人生的定义不变,我的目标还在。如今我选择参加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我希望能为我的人生写出一篇精彩的规划。 第二章自我分析 1、性格特点 我是ISFJ型的人。忠诚、有奉献精神和同情心,理解别人的感受。我乐于奉献,平和谦虚是我最大的优点,对于每件事情的细节有很强的认知

力、理解力和责任心。对于职业的选择更加喜欢具有挑战性的职业,但在人生现实中的选择更加喜欢具有服务意识的行业,我在个人生活上不怎么注意,但是凡是他人的事情我都有强烈的个人反应,关心爱护朋友,原为所有公正的事业献身。 2、职业能力 我的性格测试报告显示我是独立的、有创造性的思想家,具有强烈的洞察力,强烈的感情、坚定的原则和正直的人性。对于职业,因为我有强烈的说服力,以及对于是什么公共利益最有利有清楚的看法,所以我就将会成为伟大的领导者。但是由于我对新闻事实的不了解和书本的翻阅不够到位,从而会导致我某些知识上的不够充分。但是在工作上我能很好的分清楚情感和事业,能够很好的处理复杂的事情。 3、个人特质 我的性格类型报告结果显示我有很强的责任心,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对于怎样怎样更好的服务大众有清晰的远景。在对于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有计划而果断坚定。我适合做艺术、科研工作和领导工作。通常精力充沛、热情洋溢、富于冒险精神、自X信、支配欲强。善于利用符合实际的判断标准做决定,通过出色的注重实际的态度增加了稳定性。平和谦虚、勤奋严肃。他们温和、圆通,支持朋友和同伴。乐于协助别人,喜欢实际可行地帮助他人。他们利用个人热情与人交往,在困难中与他人和睦相处。

国内外职业能力研究与高职生职业能力培养

摘要:从国内外对职业能力的研究与实施情况着手,继而从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两个方面分析了高职教育中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误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职业能力; 高职教育;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6191(2009)03-0105-040引言 培养高职学生具备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已成为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它也是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任务,亦是降低教育培养成本、推进人才强国、实现与世界职业教育接轨的重要标志。然而,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现状令人堪忧,不仅大大滞后于社会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的厌学心理严重及就业时的迷茫、困惑与彷徨,因而亟待改革。高职教育呼唤全新的教育理念来支撑它的改革、发展与进一步完善,促进它适应新的经济形势的需要。 1国外对职业能力的提出、演进及实施 职业能力概念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德国人梅腾斯(Mertens )和美国人Pratzner ,他们认为职业能力是与纯粹的专门的职业技能和知识无直接联系,或者说是超出职业技能和知识范畴的能力。德国社会教育学家梅腾斯(Mertens )于1974年即提出了“关键能力”的概念。关键能力的概念基于这样的设想,即存在这样的能力,并且它对人生历程的各个方面如职业生涯、个性发展和社会存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1979年,英国继续教育部出版的《选择的基础》一书中首次对英国职业教育中的职业能力做出了专门的规定;之后,在1982年,英国继续教育部又出版了《基础技能》,其中明确规定了职业能力描述的两条原则:“普通性”和“迁移性”。正是职业教育理念上的不断探索、创新与突破为德、英、美三国的职业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动力与创新。在此基础上,德国、美国、英国率先发起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的改革、创新与探索。日本、新加坡、瑞士等国也紧随其后,大力推进课程体系的全面整合,尽快将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课程体系改革和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力求与世界接轨。20世纪90年代至今,西方发达国家不断改革高职课程,主要表现在课程目标上由关注岗位技能训练转向职业能力培养,课程内容上寻求职业性与学术性在更高水平上的整合,课程结构上彰显模块化课程的开放性、灵活性,课程实施上由“教程”向“学程”转变,课程评价上建立起及时反馈的多元整合评价体系。 2国内对西方所提出的职业能力的引进、借鉴、探索与创新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已开始注意借鉴国外成功的高职课程模式,最初以“原装引进、原装试点、原装推广”为原则,但实践证明“原装引进”容易,“原装试点”难于持续,“原装推广”几乎无法实施。其国内外职业能力研究与高职生职业能力培养 屈桂梅,马顺彬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南通226007)收稿日期:2009-05-18 作者简介:屈桂梅(1978-),女,湖北钟祥人,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Journal of Nantong Textile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Vol.9,No.3Sep.2009 第9卷第3期 2009年9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