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

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
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

第2课时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

授课教师:李银

教学内容:教科书P48页例2。

教学目标:

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运用含有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规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2+4+30= 2×4×7= 6÷3×2= 15+10-8=

问题: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或只有

乘法、除法运算时,我们要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

二、探究新知

(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解决问题

问题:

1. 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 根据这幅图我们能提出什么问题?

3. 你能列算式解答“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吗?

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二)反馈交流,总结混合运算的顺序

分步算式 综合算式 综合算式

4×3=12

12+7=19

问:这是谁列的? 说说是怎么想的。

(三)练习辨析,进一步巩固混合运算的顺序

问题:

1. 有的同学是这样列式的,和刚才的有什么不同?

2. 加这个小括号什么意思?

3. 不加这个小括号先算谁?

4. 这个小括号该加吗?

5. 用脱式计算的形式怎么算?

说明:这道题有乘法,还有加法,我们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在算式下面第一行抄下没有参加计算的数(7+),再写出第一步计算的结果(12),在第二行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19)。

7+12÷3

=7+4

=11

问题:1. 这道题谁会用脱式算一算?

2. 这个算式我们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

4×3+7 =12+7 =19 7+(4×3) =7+12 =19 问

1:这道题我们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追问2 :为什么先算4×3?

问:见下面。

7+(4×3) =7+12 =19

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三、巩固练习

(一)下面各题第一步要先算什么?把它圈出来

20-8÷2 7×5-3 4+4×6 81÷9+2 问题:这些题里有乘、除法,还有加、减法,我们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

(二)小动物回家

(三)下面的计算对吗?如果不对,把它改正过来

问题:

1. 谁读懂题目的意思了?

2. 你能说说错误的原因吗?

3. 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四、课堂作业

作业:第50页练习十一,第4题。

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

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下数学第48页例2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运用含有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规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课件,习题卡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复习旧知 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2+4+30= 2×4×7= 6÷3×2= 15+10-8=问题: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或只有 乘法、除法运算时,我们要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 二、探究新知 (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解决问题 问题:1. 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 根据这幅图我们能提出什么问题?

3. 你能列算式解答“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吗? 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二)反馈交流,总结混合运算的顺序 分步算式综合算式 4×3=12 7+4×3 12+7=19 =7+12 =19 (三)练习辨析,进一步巩固混合运算的顺序 7+(4×3) =7+12 =19 问题: 1. 有的同学是这样列式的,和刚才的有什么不同? 2. 加这个小括号什么意思? 3. 不加这个小括号先算谁? 4. 这个小括号该加吗? 5. 用脱式计算的形式怎么算的啊? 说明:这道题有乘法,还有加法,那么我们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在算式下面第一行抄下没有参加计算的数(7+),再写出第一步计算的结果(12),在第二行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19)。 7+12÷3

加减法混合和乘除法混合运算

加、减法混合和乘、除法混合运算》的教学设计 ——及再认识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教科书小学数 学四年级下册第4~5页例1、例2。 2.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主要教学四则混合运算,包括加、减法混合,乘、除法混合,有加减法和乘除法混合以及含有小括号的四种混合运算类型。例1主要通过应用加、减法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来明确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例2通过解决“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明确乘除混合法运算的顺序。教材中创设了“冰雪天地”的生活情境,以解决在“冰雪天地”中游乐时的实际问题为载体,加强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在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探究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并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3.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学会了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有了进行混合运算的基础,因此计算课的教学,学生相对会感到比较枯燥乏味,教学时我注重依托情境,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在生活情境中,学生的好奇心强,利用好奇心理和求知欲望,可以时一步加强对运算顺序的理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法和学法的分析。

新课标指了出教师是学生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我积极地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本单元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掌握了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学习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方法。教学中,首先创设生活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再采用演绎推理法,使学生在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中理解并掌握混加、减法混合和乘、除法混合运算,并通过小组合作,总结归纳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掌握知识与技能,然后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加强训练,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智力。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交流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混合和乘、除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通过生活情境,培养学生列综合算式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验演绎推理、归纳总结的方法。 (4)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体会数学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加、减法混合和乘、除混合法的运算顺序。 难点:帮助学生运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分数混合运算复习教学设计(可编辑修改word版)

+ ÷ +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数混合运算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回顾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相关知识与方法,正确运用运算律进行计算。 2、让学生在复习交流活动中体会养成良好计算习惯的重要性, 能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进行计算,并能自觉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检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通过练习,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激发成就感,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提高学生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能力;培养学生自觉检查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基本练习 1、口算题 12× 3 1 5 2 3 1 5 4 6 6 5 2 3 8 3 2 2 5 1 4 - × ÷3 1÷ 4 3 3 8 5 9 刚才同学们的口算做得很好,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这些运算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2、揭示课题,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是:复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二、回顾整理: 1、先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 × + × 15 - 5 + 1 = 16 8 8 5 5 5 2 5 6 3 8 5 5 4 3 1 4 5 2 5 3 1 3 1 - ÷ ( + )× 36÷[1-( - )× ] 9 6 8 6 5 4 3 5 总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指名回答 (1) 同级运算:从左往右。 (2) 两级运算:先乘除后加减。 (3) 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 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2、按要求改变运算顺序。 2 1 1 + ×15 ÷ 3 5 5 2 1 1 (1)先除后乘再加,算式为 + ×(15 ÷ ) 3 5 5 2 1 1 (2)先加后乘再除,算式为( + )×15 ÷ 3 5 5 通过这道题你有什么启发啊?(我们要注意括号的使用啊,很重要,括号可以改变题中的运算顺序。特别是解决问题时,本来该用小括号的有些同学不用,这样就出现错误了) 三、简算。 1、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这些运算定律有: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减法的性质:a-b-c=a-(b+c)

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

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 纪连荣 教学内容:教科书P48页例2。 教学目标: 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运用含有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规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2+4+30= 2×4×7= 6÷3×2= 15+10-8=;

问题: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或只;乘法、除法运算时,我们要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 二、探究新知; (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解决问题; 问题:1.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根据这幅图我们能提出什么问题? 3.你能列算式解答“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吗? (二)反馈交流,总结混合运算的顺序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分步算式、综合算式 追问:这是谁列的?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三)练习辨析,进一步巩固混合运算的顺序 当出示7+(4×3)时问:1. 有的同学是这样列式的,和刚才的有什么不同? 2. 加这个小括号什么意思? 3. 不加这个小括号先算谁?

4. 这个小括号该加吗? 5. 用脱式计算的形式怎么算的啊? 说明:这道题有乘法,还有加法,那么我们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在算式下面第一行抄下没有参加计算的数(7+),再写出第一步计算的结果(12),在第二行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19)。 (四)练习辨析,进一步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方法,出示: 7+12÷3 =7+4 =11 问题:1. 这道题谁会用脱式算一算? 2. 这个算式我们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三、巩固练习 (一)下面各题第一步要先算什么?把它圈出来 20-8÷2 7×5-3 4+4×6 81÷9+2

分式乘除运算时应注意的问题

分式乘除运算时应注意的问题 1.分式乘以分式,用分子的积做积的分子,分母的积做积的分母;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用式子表示是 bc ad c d b a d c b a bd ac d c b a =?=÷=?;,其中,a ,b ,c ,d 表示整式。 2.(1)①应用分式的乘法法则,用分子的积做积的分子,分母的积做积的分母;②把分式的分子、分母分别写成它们的公因式的积的形式;③约分,得到计算的结果。 (2)①应用分式的除法法则,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②根据分式的符号法则,把第二个分式的分母中的负号提到分式的前面,同时改变了分母与分式的符号;③把分式的分子、分母分别写成它们的公因式与另一个因式积的形式;④约分,得到计算的结果。 (3)①先把第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第二个分式的分母分别进行因式分解;②用分子的积做积的分子,分母的积做积的分母;③约分,并运用乘法公式,得到计算结果。 3.当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是单项式时: (1)乘法运算步骤是,①用分子的积做积的分子,分母的积做积的分母;②把分式积中的分子与分母分别写成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与另一个因式的乘积的形式,如果分子(或分母)的符号是负号,应

把负号提到分式的前面;③约分,得到计算的结果。 (2)除法的运算步骤是,把除式中的分子与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其它与乘法运算步骤相同。 当分子与分母都是多项式时: (1)乘法的运算步骤是,①把各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分解因式; ②用分子的积做积的分子,分母的积做积的分母;③约分,计算,得出结果。 (2)除法的运算步骤是,①把各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分解因式; ②把除式的分子与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③约分,得到计算结果。 4.(1)如果分式的分子、分母中有多项式,可先分解因式;如果分子与分母有公因式,先约分在计算。 (2)如果分式的分子(或分母)的符号是负号时,应把负号提到分式的前面。 (3)计算的最后结果必须是最简分式。

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

第二课时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教科书P48页例2。 教学目标: 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运用含有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规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探究新知 (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解决问题 师: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到跷跷板乐园去看一看,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生1:有3个跷跷板,每个跷跷板有4人 表扬:你观察的真仔细,知道了每个跷跷板上的人数。 追问:谁再来说说你知道的数学信息? 生2:有3个跷跷板,每个跷跷板有4人,在旁边等待的有7人。 表扬:你更会观察了,找到的数学信息真完整! 师:谁能像他那样把数学信息完整地说一遍?

生3:有3个跷跷板,每个跷跷板有4人,在旁边等待的有7人。 表扬:你听讲真认真! 师: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预设1:3个跷跷板有多少人? 追问:你们会解答这道题吗? 生:3X4=12人 师:谁还能提一个数学问题? 预设2:玩跷跷板的人比等待的人多多少人? 追问:这道题,你们会列式吗? 生:3X4-7 师:谁还能再提一个数学问题? 预设3: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课件出示问题: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师:求“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你会列式吗?把你的列式写在答题纸上,并计算出来。(二)反馈交流,总结混合运算的顺序 预设1:分步算式 4×3=12(人) 12+7=19(人) 追问:这是谁列的?说说是怎么想的。 回答:4×3=12求的是3个跷跷板上一共的人,再用12加7个等待的人,就是跷跷板乐园一共的人。 表扬:你的思路真清晰! 预设2:综合算式 4×3+7 =12+7

分数混合运算(一)教学设计

分数混合运算(一)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会计算分数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2.培养学生操作、归纳能力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学习重点:正确计算分数混合运算。 学习难点: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旧知铺垫 我们的老朋友淘气也有个爱好,那就是做计算题。今天,他想和大家比试比试! 1、出示计算题 要求: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48÷2÷6 16×(15÷3) 18÷2×10 13×2×5 72÷(9÷3) 24÷(2×3)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分数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二、合作学习,探究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1、出示问题情境 经过课前的谈话,我了解到同学们的兴趣很广泛。相信大家也参加了不少的兴趣小组吧!淘气在课下的时候对同学们参加兴趣小组的情况作了个调查。 2、你从这幅图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3、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4、解决问题:航模小组有多少人? ①请你先估算一下航模小组有多少人?(说明理由)

②请你用图来表示三个量之间的关系。 (学生尝试画图,教师巡视) ③学生独立思考和组内交流后,进行全班交流。 (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 ④尝试计算 我们用画图的方法,清楚地了解了三个量之间的关系,请你算一算,航模小组到底有多少人? (学生独立计算) ⑤全班交流 A 12×1/3=4(人) 4×3/4=3(人) B 12×1/3×3/4=3(人) 预设一:如果学生出现了A、B两种方法,并且计算方法较多。在交流时对于B种不同算法进行重点交流。 预设二:如果算法单一,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计算方法。 5、思考:回顾刚才的解题过程,你发现了什么? 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一样。(教师进行引导总结) 6、练习 ①填一填(课件出示) ②练一练:学生独立完成,如有困难可以求助老师或同组同学。 5/9×3/5÷6/7 12÷4/5÷3/8 ②全班交流(说一说运算顺序) 三、登山游戏中巩固新知 五一时节,春光明媚,正是游玩的好时候。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登上吧!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登山比赛,看哪个组最先登上顶峰摘得红旗(课件)

三年级下册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

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教科书P48页例2。 教学目标: 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运用含有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规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2+4+30= 2×4×7= 6÷3×2= 15+10-8= 问题: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或只有 乘法、除法运算时,我们要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 二、探究新知 (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解决问题

问题:1. 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 根据这幅图我们能提出什么问题? 3. 你能列算式解答“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吗? 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二、探究新知 (二)反馈交流,总结混合运算的顺序 分步算式 综合算式 综合算式 4×3=12 12+7=19 追问:这是谁列的? 说说是怎么想的。 (三)练习辨析,进一步巩固混合运算的顺序 4×3+7 =12+7 =19 7+(4×3) =7+12 =19 追问 1:这道题我们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追问2 :为什么 先算4×3? 追问:见下页。 7+(4×3) =7+12 =19

问题:1. 有的同学是这样列式的,和刚才的有什么不同? 2. 加这个小括号什么意思? 3. 不加这个小括号先算谁? 4. 这个小括号该加吗? 5. 用脱式计算的形式怎么算的啊? 说明:这道题有乘法,还有加法,那么我们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在算式下面第一行抄下没有参加计算的数(7+),再写出第一步计算的结果(12),在第二行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19)。 7+12÷3 =7+4 =11 问题:1. 这道题谁会用脱式算一算? 2. 这个算式我们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三、巩固练习 (一)下面各题第一步要先算什么?把它圈出来 20-8÷2 7×5-3 4+4×6 81÷9+2 问题:这些题里有乘、除法,还有加、减法,我们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 (二)小动物回家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1)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不含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让学生初步掌握用递等式实行脱式计算的过程和书写格式,并初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体会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初步掌握不含括号的乘法和加、减法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顺序准确实行计算。 2.在学会用递等式表达两步混合运算式题的计算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审题、细心计算、主动检查的习惯。 3、在学习活动中增强类比迁移和抽象概括的水平,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将本课学习的策略内化成自己的问题解决策略。 教学过程 一、直接板书课题 出示教学目标 指名学生读教学目标 二、新授 1.出示例1的情境图,谈话:小军和小晴一起去商店买学习用品。 从这幅图中你都观察到了哪些学习用品,它们的价格各是多少? 学生交流汇报 3.引导学生解答教材提出的第一个问题

(1)出示问题(1):小军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多少元? (2)通过交流,板书学生所列的分步算式,并要求他们结合列出的算式说说思考的过程。 (3)引导综合算式。 介绍:像刚才这样,求“一共用去多少元”时,列了两道算式,并一步一步地去解答,这种方法叫“分步解答”,这两道算式叫“分步算式”。我们还能够把这两道算式合在一起列成一道含有两步运算的算式。 结合解题思路边介绍,边板书。写出求3本笔记本价钱的算式5×3,将5×3 看作一个整体,并与20相加,即5×3+20,这样的算式叫综合算式。 (5)初步理解运算顺序,介绍书写格式。 提问:用这道综合算式求一共用去多少元,应该先算什么? 师明确:在计算综合算式时,为了看清楚运算的过程,一般用递等式表示。第一步另起一行,对齐算式的左端写“=”,再在“=”后面写3×5的运算的结果,没能参加运算的部分“+”与“20”要照抄下来写在相对应的位置(第二行的第一个数字与上一行第一个数字对齐),板书: 5×3+20 =15 + 20 讨论交流:接下来该算什么?你认为15+20的结果应该写在什么位置? 明确:接着对齐第二行的“=”,在第三行写“=”,并在“=”后面写第二步运算的结果。别忘了在得数后面写上单位名称和答语(教师边说边板演) 5.引导学生解答教材提出的第二个问题 (1)出示问题(2):小晴买2盒水彩笔,付出50元,应找回多少元? (2)启发:要解决这个问题,能够怎样想? (3)鼓励:试着列出综合算式,如有困难,能够先列分步算式。 (4)讨论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 提问:这道综合算式应该先算哪一步? 要求学生根据确定的运算顺序,试着用递等式计算。 6.归纳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引导比较:观察2道综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指出:像这样的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中,不管乘法在前还是在后,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分数混合运算 》导学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分数混合运算》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理解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定律在分数四则运算中同样适用,并能进行简便运算。 3、通过练习,培养计算能力及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习重难点】 1、重点是确定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2、难点是明确混合运算的顺序。 【学习过程】 一、复习 1、复习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在一个没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只有乘除法或加减法,应该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应该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2)在一个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后算小括号外面的。 (3)在一个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小括号里

面的,后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2、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定律在分数四则运算中同样适用。 3、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1) 428+63÷9―17×5 (2) 1.8+1.5÷4―3×0.4 (3) 3.2÷[(1.6+0.7)×2.5] (4) [7+(5.78—3.12)]×(41.2―39) 二、探索新知 1、阅读例4题目,明确已知条件及问题,尝试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友情小提示:A 、可以从条件出发思考,根据彩带长8m ,每朵花用32 m 彩带,可以先算出一共做了多少朵花。 B 、从问题入手想:要求小红还剩几多花,根据题意,应先求小红一共做了几朵花。 2、列出综合算式,想一想它的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独立完成P34 “做一做”第1、2题 4、明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定律在分数四则运算中同样适用,正确

分式的乘除法练习题

分式乘除法 一、选择题 1. 下列等式正确的是( ) A. (-1)0 =-1 B. (-1)-1 =1 C. 2x -2 =221x D. x -2y 2 =22x y 2. 下列变形错误的是( ) A. 4 63232 24y y x y x -=- B. 1)()(3 3 -=--x y y x C. 9 )(4)(27)(12323b a x b a b a x -= -- D. y x a xy a y x 3) 1(9)1(32 222-=-- 3. cd ax cd ab 4322-÷ 等于( ) A. -x b 322 B. 23 b 2x C. x b 322 D. -2 22283d c x b a 4. 若2a =3b ,则2 2 32b a 等于( ) A. 1 B. 3 2 C. 2 3 D. 6 9 5. 使分式2 2222)(y x ay ax y a x a y x ++?--的值等于5的a 的值是( ) A. 5 B. -5 C. 5 1 D. -5 1 6. 已知分式)3)(1() 3)(1(-++-x x x x 有意义,则x 的取值为( ) A. x ≠-1 B. x ≠3 C. x ≠-1且x ≠3 D. x ≠-1或x ≠3 7. 下列分式,对于任意的x 值总有意义的是( ) A. 152--x x B. 112+-x x C. x x 81 2+ D. 2 32+x x 8. 若分式 m m m --21||的值为零,则m 取值为( ) A. m =±1 B. m =-1 C. m =1 D. m 的值不存在

9. 当x =2时,下列分式中,值为零的是( ) A. 2 322+--x x x B. 94 2--x x C. 2 1 -x D. 1 2 ++x x 10. 每千克m 元的糖果x 千克与每千克n 元的糖果y 千克混合成杂拌糖,这样混合后的杂拌 糖果每千克的价格为( ) A. y x m y nx ++元 B. y x ny m x ++元 C. y x n m ++元 D. 21(n y m x +)元 11. 下列各式的约分正确的是( ) A. 2()2 3()3a c a c -= +- B. 2 2 32 abc c a b c ab = C. 2 2 12a b ab a b a b = ---- D. 2 2 2142a c a c c a =+--+ 12. 在等式22 211 a a a a a M +++=+中,M 的值为 ( ) A. a B. 1a + C. a - D. 2 1a - 13. 小马虎在下面的计算题中只做对了一道题,你认为他做对的题目是( ) A. 11 326b a a ?= B. 22 ()b a b a a b ÷=-- C.11 1x y x y ÷=+- D. 2 2 11() () x y y x y x ? = --- 14. 下列式子:,,1,1,32,32πn m b a a b a x x --++ 中是分式的有( )个 A 、5 B 、4 C 、3 D 、2 15. 下列等式从左到右的变形正确的是( ) A 、11++=a b a b B 、2 2a b a b = C 、b a b ab =2 D 、am bm a b = 16. 下列分式中是最简分式的是( ) A 、a 24 B 、112+-m m C 、122 +m D 、m m --11 17.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 m n n m =? ÷1 B 、111=÷?÷m m m m C 、1134=÷÷m m m D 、 n n m n 1=?÷

二年级下册 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

含有乘除法和加减法的两级混合运算 授课教师:孙慧菊 教学内容:教科书P48页例2。 教学目标: 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运用含有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规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幻灯片: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2+4+30 2×4×7 6÷3×2 15+10-8 问题: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或只有乘法、除法运算时,我们要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 过渡:那么在一道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该怎么办?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含有乘除法和加减法的两级混合运算”。 二、探究新知 (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解决问题 幻灯片

问题:1. 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 根据这幅图我们能提出什么问题? 3. 你能列算式解答“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吗? 幻灯片: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二)反馈交流,总结有加法又有乘法混合运算的顺序 (1)、分步算式4×3=12(人) 12+7=19(人) 口答:跷跷板乐园一共有19人。 过渡:你能将这两个算示并为一个综合算式吗? (2)、指导学生合并综合算式 板书:综合算式 4×3+7 =12+7 =19 师边板书边小结:这道题有乘法,还有加法,那么我们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不管乘法在前在后,都要先算乘法。在算式下面写出第一步计算的结果(12),第一行抄下没有参加计算的数(+7),在第二行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19)。 (3)、练习辨析,进一步巩固混合运算的顺序 7+(4×3) =7+12 =19 问题:1. 有的同学是这样列式的,和刚才的有什么不同? 2. 加这个小括号什么意思? 3. 不加这个小括号先算谁? 4. 这个小括号该加吗? (三)、反馈交流,总结有减法法又有除法混合运算的顺序 过渡:在混合运算中,加减法是好朋友同一级,乘除法是好朋友同一级,把加法换成减法,乘法换成除法,计算时也是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板书:16-24÷6 1、这个算式我们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学生独立计算,反馈交流。(注意纠正典型错题)

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分数混合运算导学案

《分数混合运算》导学案 第一部分:分数混合运算 第1课时 导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分数混合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相同的,能正确按混合运算顺序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过程与方法:培养我们的比较能力、类推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情感价值态度:培养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并充满自信。 导学重点难点:新课 标 第 一 网 导学重点:一、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计算带有中,小括号的混合试题。 导学难点:正确地计算带有中,小括号的混合试题。 导学关键; 正确地计算带有中,小括号的混合试题。 导学方法:彩色笔 导学时间安排: 共2课时 导学过程设计 : 一、 读书自学,自主探究: 1、计算下面各题。 32+61= 83-41= 74×52= 95÷6 5= 2、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在计算。 6072÷6-23×30 15×〔(173﹣89)÷4〕 3﹑我们学过哪些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二、分组合作,讨论解疑: 凭借我们在学习整数混合运算和小数混合运算时掌握的运算顺序,大胆地猜测一下分数混合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1﹑计算 43-43×6 1 你想怎样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92÷[(21+61)×3 4] 比一比,说一说这道题与前一道题有什么不一样你想怎样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

么? 三、展示点评,总结升华: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在计算分数混合运算时要注意什么? 四、清理过关,效果检测: 1﹑计算下列各题 2﹑列式计算。 ⑴1/3加上1/3除以1/2,和是多少? ⑵4/5减2/3的差乘5/2,结果是多少? 课后反思: 第2课时 导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在分数混合运算中,有时可以应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并能正确应用运算定律进行分数混合运算的简算。 过程与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情感价值态度在学习中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 导学重点难点 导学重点:如何正确地、灵活地应用运算定律来进行分数混合运算的简算。 导学难点:如何正确地、灵活地应用运算定律来进行分数混合运算的简算。 导学关键:如何正确地、灵活地应用运算定律来进行分数混合运算的简算。 教学时间安排: 共2课时 导学过程设计: 一、读书自学,自主探究:

二年级下册数学《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

二年级下册数学《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教科书P48页例2。 教学目标: 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准确使用运算顺序实行计算。 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实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升学生的运算水平。教学重点:准确理解和使用含有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规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2+4+30= 2×4×7= 6÷3×2= 15+10-8= 问题: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或只有 乘法、除法运算时,我们要按什么顺序实行计算? 二、探究新知 (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解决问题

问题:1. 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 根据这幅图我们能提出什么问题? 3. 你能列算式解答“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吗? 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二、探究新知 (二)反馈交流,总结混合运算的顺序 分步算式 综合算式 综合算式 4×3=12 12+7=19 追问:这是谁列的? 说说是怎么想的。 (三)练习辨析,进一步巩固混合运算的顺序 问题:1. 有的同学是这样列式的,和刚才的有什么不同? 2. 加这个小括号什么意思? 3. 不加这个小括号先算谁? 4. 这个小括号该加吗? 5. 用脱式计算的形式怎么算的啊? 4×3+7 =12+7 =19 7+(4×3) =7+12 =19 追问 1:这道题我们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追问2 :为什么先算4×3? 追问:见下页。 7+(4×3) =7+12 =19

人教版分数除法的混合运算导学案

课题:《分数除法的混合运算》NO.3-3 班级姓名小组小组评价 学习目标: 1、理解分数连除法的计算方法,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2、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展示质疑,培养迁移、类推的能力,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普遍联系。 3、激情投入,阳光战示,全力以赴,挑战自我。 重点: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先由学生自学课本,经历自主探索总结的过程,并独立完成自主学习部分,通过独立思考及小组合作,能够理解分数连除法的计算方法,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并独立完成导学案,然后学习小组讨论交流,让同学们进行展示,小组间互相点评,对于有疑问的题目教师点拨、拓展。 一、自主学习: 1、自学课本P34页 2、计算 课时23页一题 3、填空 1)、1/2-1/3×1/2应先算(),再算()。 2)、先填计算结果,再列出综合算式。 1/6-1/6= 全解81页2题(3) 二、合作探究: 例1、小红用长8米的彩带做了一些花,每朵花用2/3米的彩带,她把其中的4朵送给了同学,还剩几朵花朵花? 小结:除加、除减混合运算,如果没有括号,先算()后算()。例2、计算全解:78页知识点二 思考:你有几种方法? 小结:分数连除法,可以分步转化为()计算,也可以一次都转化为()再计算,能()的要()。 例3、计算下面各题。

全解78页知识点三 小结:在一个分数混合运算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按照()的顺序计算;如果既有乘除,又有加减,要先算()再算()。 例4、计算全解知识点四 https://www.360docs.net/doc/e512416939.html, 小结:在一个分数混合运算的算式里,如果有小括号,要先算(),再算()。 例5、计算下面各题; 全解:79页知识点五 三、学以致用: 1、想一想,填一填。 1)、三个数的积是12/13,其中两个数互为倒数,则第三个数是()。2)、()的6/7是3/5米,3/4千克是9/10千克的()。3)、一张正方形纸的周长是8/9分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分米。4)、一辆汽车每行驶8千米耗油4/5千克2,平均每千克油可行驶()千米,行驶1千米路程要耗油()千克。 2、脱式计算 课时23页四题 3、解方程

分式的乘除法

课题 (项目) 分式的乘除法课时 2 授课 时间 年月日,第周,第节主备人:刘海执教: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实践总结分式的乘除法,并能较熟练地实行式的乘除法运算。 过程与方法:理解分式乘方的原理,掌握乘方的规律,并能使用乘方规律实行分式的乘方运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通过度析、归纳,培养学生用类比的方法探索新知识的水平 教学 方法 教师引导、点拨、分组讨论,归纳,尝试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分式的乘除法、乘方运算 教学难点:分式的乘除法、混合运算,分式乘法,除法、乘方运算中符号的确定。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集体备课个人设计 (一)复习与情境导入 1、(1)什么叫做分式的约分?约分的根据是什么? (2):下列各式是否准确?为什么? 2、(1)回忆: 计算: 312 41 563 ?÷ (2)尝试探究:计算: (1) x b ay by x a 2 2 2 2 ?;(2) 2 2 2 2 2 2 x b yz a z b xy a ÷. 概括:分式的乘除法用式子表示即抢答 尝试探究用式子表示,用文字表达。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水平。 (二)实践与探索1 例2计算 4 9 3 2 2 2 - - ? + - x x x x 分析:①本题是几个分式在实行什么运算? 罗田县思源实验学校教案 数学学科

②每个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是什么代数式? ③在分式的分子、分母中的多项式是否能够分解因式,怎样分 解? ④怎样应用分式乘法法则得到积的分式? 练习:①课本练习1。 2 () x y xy x xy - -÷ ②计算: (三)实践与探索2 探索分式的乘方的法则 1、思考 我们都学过了有理数的乘方,那么分式的乘方该是怎样运算的 呢? 先做下面的乘法: (1) m n m n m n ? ?= ) ( ) ( =( m n )3; (2) 个 k m n m n m n ? ? ?= ) ( ) ( =( m n )k. 2、仔细观察这两题的结果,你能发现什么规律?与同伴交流一下, 然后完成下面的填空: m n )(k) =___________(k是正整数) 老师应格外强调符号问题自主探究,后合作交流学习探索分式的 乘方的法则 (四)小结与作业怎样实行分式的乘除法?怎样实行分式的乘 方? 作业:课本习题第1、5题。 各抒已见畅所欲言说分式的乘除法。分式的乘方 作业 必做作业:教材139页,练习第1、2题 选做作业:教材147页,练习第15、16题 课后 反思 22 2 12 (1) 441 x x x x x x x -+ ÷+? ++-

二年级数学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教.doc

《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 说教学内容:人教版教科书P48页例 2。 乘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主要教学没有括号的乘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整数四则运算方法,会列分步算式解答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虽然学生也曾学习过一些含有两级运算的两步式题,但这些试题要么是同一级运算,要么是乘加、乘减算式,都是乘法在前,运算顺序都是从左往右的,因此本单节课着重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特别教学乘除法在后需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的两步式题,这一内容很重要,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 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渗透法制教育,使学生初步了解法制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美德。 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境理解含加、减、乘、除法的四则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运算顺序,通过知识迁移应用到加、减、乘、除法的四则混合运算(没有括号),学会解答两级两步混合运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说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运用含有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说教学难点:理解规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必要性。 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教材的编排特点,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 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素材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和以前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对游乐园比较感兴趣,所以很容易由分步列式过渡到列综合算式,很自然地理解相关的混合运算的顺序。 2、利用比较,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不断提高理解水平,让学生由分步列算式,再过渡到列综合算式;让学生通过比较列出的不同的综合算式,进一步理解和突出运算顺序,这样层层推进,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而且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探索,促进学生对运算顺序的理解。 3、把混合运算的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一方面通过实际问题引入并综合算式,并结合实际问题理解运算顺序,另一方面,在学生初步掌握了有关混合运算顺序后,及时让学生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运用知识、巩固知识的同时,进一步体会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价值。 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2+4+30=2× 4×7=15+10-8=6÷ 3×2= 问题: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或只有乘法、除法运算时,我们要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 二、探究新知 (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解决问题 问题: 1、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渗透法制内容和爱护环境教育。

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计算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教材依据】 苏教版第七册第30-31页。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让学生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例题以简单的购物问题为素材,从学生熟悉的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材安排学生解答两个问题。第(1)个问题教学由分步列式合成综合算式,初步理解乘、加混合运算及运算顺序。这个问题列出的综合算式,乘法在前、加法在后,对其运算顺序的理解,学生既有生活以验的支撑,又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因而难度不。第(2)个问题安排的综合算式减法在前,乘法在后,理解运算顺序有一定的难度。这里让学生直接列综合算式,给学生留下了探索的空间,使学生对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认识更加全面。在这样的基础上,教材提供了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续的结论。“想想做做”提供的练习,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新学的运算顺序,并练习列综合算式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 【目标预设】 1.使学生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可以列综合算式来解决两部计算的实际问题,并初步认识综合算式;初步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两部试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按顺序正确的计算。 2.使学生初步学会表达混合运算两步试题计算过程的书写格式,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增强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信心。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用递等式表达计算步骤。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算24点。 一、情境引入,整体感知 问题:刚才玩“算24点”游戏时,我们都在与哪些运算打交道?揭示:在数学里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称为四则运算,加法和减法是同级运算,乘法和除法也是同级运算,它们是比加、减法更高一级的运算。 二、尝试探究,明确规则 1.尝试解题,感受规则。 (1)分析解题思路,初步感受规则。 ①出示问题:教师叙述提问: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这两级运算。(多媒体)星期天小军和小晴一起来到商场文具柜,他们想购买一些学习用品呢!请大家仔细观察,图中有哪些信息?知道了这些价格信息,再来看看两位小朋友都买了些什么?(多媒体) 出示问题1:小军买一个书包和3本笔记本,一共用去多少钱?谈话:你能帮小军解决这个问题吗?

分数混合运算整理与复习导学案.doc

分数混合运算整理与复习导学案 尚美课堂教学模式——数学“五段”教学导学案六年级 备课教师 教学课题分数混合运算整理与复习。教学内容整理与复习教学目标 1.复习混合运算顺序以及用混合运算知识解决问题。 2.通过复习回忆,再现知识,培养自觉整理所学知识的习惯。教学重点复习分数混合运算,整理混合运算问题的解决策略。教学难点分数混合运算问题的解决策略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问题呈现情境导入请学生归纳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回忆 思考目标展示 1.学生自主整理。 2.根据自己的整理写在练习本上。 3.谈谈自己对这部分知识掌握得怎样?把其中较好的经验可以做介绍。明确学习目标。引导自学巡视小组学习情况并适时指导。整理并小讨论组。探究交流请学生上台展示交流看展示并作出评价及质疑。精讲释疑教师出示分数混合运算与整数混合运算的关系,并提出问题。回答问题检测练习课件出示分数混合运算题 尚美评价通过今天的整理复习,同学们复习了分数混合运算和相关问题的解决,通过复习回忆,再现知识,培养自觉整理所学知识能力,表现很好。 教学板书设计 整理与复习。分数混合运算练习

题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反思知识进行梳理效果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2019--10 尚美课堂教学模式——数学“五段”教学导学案六年级 备课教师 教学课题分数混合运算整理与复习。教学内容整理与复习教学目标 1.复习混合运算顺序以及用混合运算知识解决问题。 2.通过复习回忆,再现知识,培养自觉整理所学知识的习惯。教学重点复习分数混合运算,整理混合运算问题的解决策略。教学难点分数混合运算问题的解决策略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问题呈现情境导入请学生归纳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回忆 思考目标展示 1.学生自主整理。 2.根据自己的整理写在练习本上。 3.谈谈自己对这部分知识掌握得怎样?把其中较好的经验可以做介绍。明确学习目标。引导自学巡视小组学习情况并适时指导。整理并小讨论组。探究交流请学生上台展示交流看展示并作出评价及质疑。精讲释疑教师出示分数混合运算与整数混合运算的关系,并提出问题。回答问题检测练习课件出示分数混合运算题 尚美评价通过今天的整理复习,同学们复习了分数混合运算和相关问题的解决,通过复习回忆,再现知识,培养自觉整理所学知识能力,表现很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