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阮乐器改革中对西方弹拨乐器的借鉴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812803801.html,

浅谈阮乐器改革中对西方弹拨乐器的借鉴

作者:胡洁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4年第11期

摘要:阮是一件古老的弹拨乐器,他源于秦汉,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唐代是阮的

发展鼎盛时期。元代以后,阮乐器逐渐走向衰落。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中国与世界在各个方面的接轨,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阮——这种中国的古老乐器。为了能使阮更加接近于国际和国内的演出市场,众多的乐器改革家不断的进行创新,乐器改革家、作曲演奏家积极的改良阮的乐器结构,以便能进行更便捷的演奏。自近代以来,在这种古老乐器的改革中借鉴了西方弹拨乐器的制作工艺。本文将简要介绍阮这种民族乐器在改革中对西方弹拨乐器,特别是对吉他制作工艺的借鉴。

关键词:阮;弹拨乐器;改革

中图分类号:J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32-0096-02

阮是一件中国传统的古老弹拨乐器,他源于秦汉,一直不断的改革和发展,发展了一千年后,因为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和开放程度,在盛唐时候达到了艺术和工艺的顶点。唐代是阮的发展鼎盛时期,唐代和宋代皇帝重视音乐的发展,使中国的传统音乐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唐宋其中的五代十国的历史时间段,阮还是以很良好的姿态充斥着宫廷内外。直到蒙古铁骑踏平中原,蒙古国皇帝为了加强统治,不再大面积进行科考,也不再尊重汉族的传统的知识分子,所以,汉民族的乐器从这个时代开始就开始逐渐走向衰落。自明清以后,阮的学习者越来越少,当时音乐家所演奏的谱子和音乐也就逐渐失传,无法传承到现在。客观的原因,也是因为阮的制作工艺复杂,腔体需要六块木板拼接成一个圆弧,然后加上面板和背板,最后还有加上琴杆和定品,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古代,制作工艺体现的更加复杂。现在考古发现,也只发现在墓壁、器物上刻有阮的古老演奏曲集名目,而无谱子和演奏家名字的记载,也就造成了阮作为一件古老的中国宫廷乐器,只有历史,没有文化记载的现状。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我国挖掘、发展民族优秀文化政策的落实,阮这一古老乐器,又重新被音乐家重视,从而焕发了新的青春。

一、近代对阮的改革

自近代以来,乐器改革家、作曲演奏家积极的改良阮的乐器结构,以便能进行更便捷的演奏。民国时期(1918年)郑觐文仿照古代的式样制作过阮并在合奏中使用,其中合奏曲《春

江花月夜》曾被管制成唱片,这是目前所能听到的最早的阮演奏曲。这支乐曲至今都是我华夏音乐的优秀代表作,里面出现的声音能基本还原唐朝阮的音色。晚清到1949年因为战乱的影响,阮的制作和发现就处在了停顿的阶段。直到1955年,在“大同乐会”的各位音乐家的努力下,按照西方弹拨乐器吉他的音乐律制,将琵琶和中阮以十二平均律为标准,进行排品、定音。后来中央民族乐团任作曲配器工作的张子锐先生为了能使中国民族音乐交响化,研制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