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古西亚文明

第3课 古西亚文明
第3课 古西亚文明

第3课古西亚文明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两河流域所指的地理范围;古代西亚是世界上最早出现人类文明曙光的地方,了解生活在两河流域的人们创造的文化成就。

⑵了解汉谟拉比其人,知道《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特点和意义。

⑶了解犹太教的建立、发展、演变及教义。

⑷了解波斯帝国建立的过程和大流士改革的内容。

2、能力与方法

⑴通过了解两河流域居民创造的文化成就,并结合前一课所学内容,使学生认识到大河对文明形成所起的重要作用,人类文明的产生具有多个源头,人类灿烂的文化是各个民族共同创造的结晶。

⑵通过阅读图书或网上搜索获取资料,使学生认识到《圣经》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作品,它对西方社会的历史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⑶通过了解大流士为巩固帝国统治所进行改革的内容,并通过与中国第一位皇帝秦始皇为巩固统一所采取的措施相比较,提高学生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

(1)通过对《汉谟拉比法典》的学习和了解,激发学生要用辨证的眼光去看待历史问题。一方面认识到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和本阶级的利益,总要积极建立最完备的上层建筑以维护自己的专制统治,同时也认识到《汉谟拉比法典》是了解古巴比伦社会政治经济和社会风貌的一面镜子,是留给世界文明的宝贵遗产。

(2)通过了解希伯来民族的历史命运,认识到信仰对一个民族的重要影响,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信仰观和价值观。

二、重点:汉穆拉比法典背景、内容、性质、意义与犹太教的形成发展

三、难点:犹太教的形成与发展

汉穆拉比法典的进步意义

四、教学方法

五、教学过程:

导入:听周杰伦的歌曲《爱在西元前》,请学生找出与本课相关的关键词,“汉穆拉比法典”,“楔型文字”,“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含义,了解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文明概况、璀璨贡献,指出古西亚文明是目前所知世界文明最早诞生地。

说明:两河流域文明由苏美尔文明、巴比伦文明和亚述文明三部分组成。两河文明时代最早的居民是苏美尔人,两河流域的最初文明就是他们建立的。后来的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亚述人以及迦勒底人,继承和发展了苏美尔人的成就,使两河文明成为人类文明史上重要的一页。其中巴比伦人的成就最大,巴比伦文明以其成就斐然而成为两河流域文明的典范,古巴比伦王国与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国构成了人们经常所说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古代西亚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地区之一,它东起伊朗高原,西至地中海东岸。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是古老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这里生活苏美尔人于公元前3500左右建立了一些小国家,创造了最早的城市文明(古城乌尔、拉伽什、乌鲁克等)。

他们建立城市国家,设立神庙。发明了楔形文字,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史诗《吉尔伽美什》,发明太阴历,建造了世界上最早的拱形建筑。有学者罗列了苏美尔人的世界第一,共有27个。

一、《汉穆拉比法典》

分组讨论:为何说汉穆拉比法典(被珍藏在卢浮宫中)是一件稀世珍宝,?

历史短剧表演:

1、打瞎奴隶一只眼睛的案件

2、欠债不还的案件

通过表演和小论坛,对《汉穆拉比法典》进行分析,反映了法典制定的目的是什么?指出法典竭力维护不平等的社会等级制度和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承接:评价汉穆拉比法典明显的局限性《汉穆拉比法典》的进步性:

学生A说:该法典对奴隶残酷异常,没有给他们应有的人身权利和保障,这是一部野蛮落后的法典。

学生B说:该法典尽管是部奴隶制法典,但它毕竟确定了“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基本原则,是成文系统的法典,在当时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分组讨论:你同意谁的观点?为什么?

二、犹太教

看地图册P4以色列和犹太地图,联系伊拉克战争、中东问题,引出犹太人与犹太教

介绍希伯来人从两河流域来到巴勒斯坦地区,建立统一国家,后分裂为北方的以色列和南方的犹太两个国家。他们创立了最早的一神教——犹太教,对后来西方文化影响深远。

犹太人的前称是希伯来人。希伯来人是一个游牧群体,他们不受地方政府的管辖,公元前1800年左右,他们辗转来到迦南(巴勒斯坦地区),并征服了当地的迦南人。根据《圣经·旧约》记载,当时雅赫维命令犹太人首领亚伯兰带领部众前往“流着奶与蜜之地”的迦南。

希伯来人又称为“以色列人”。相传亚伯兰老年得子,由于兄弟相争,幼子雅各被迫在舅舅家生活了10多年,并娶妻生子。终于有一天雅各不顾舅舅的反对,带着全家返回迦南。一天晚上,突然一位天使从天而降与雅各摔交,由于难分胜负,一直摔到黎明,天使见难以取胜,便在雅各的腿窝捏了一把,使雅各扭了腿。但雅各仍然带伤与天使摔交,天使见摆脱不了雅各,只得求他放了自己,但雅各却要天使祝福他,天使说:“你今后就改名以色列,意思就是同神角力的人”,然后天使对雅各进行了祝福,雅各醒来后,腿就瘸了。承接:那么犹太教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公元前18世纪下半叶迦南受到严重的自然灾害,犹太人迁徙到埃及。当时埃及正发生分裂,喜可索斯人(游牧部落)政府尼罗河三角洲,建立了持续百年的牧羊王朝。牧羊王朝的统治者对犹太人比较宽容,犹太人占有土地,发展商业,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人口迅速增加。公元前16世纪,埃及的王公贵族重新恢复国家的独立,开启了新王国时期。犹太人开始在埃及遭受到排挤和迫害。公元前13世纪犹太人伟大的领袖摩西率领犹太人离开埃及。在迁徙的过程中希伯来人历经艰难险阻,为了让希伯来人更加团结一致,避免发生动摇,维护民族的独立性,当希伯来人来到西奈沙漠时,摩西假托雅赫维在西奈山向他传授了10条戒律,做为雅赫维与犹太人订立的约法。即著名的摩西十诫:

摩西十诫成为犹太教的基本教义,独尊上帝雅赫维,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神教。同时犹太人

自称是“上帝的选民”。犹太教的经典为《圣经》,相传为摩西所作,即现在的《旧约》。提问:为何犹太人散居世界各地仍保持传统?。

出示材料::“希腊人是理性的人,犹太人是信仰的人。”材料说明犹太民族有何特点?承接:在古代西亚曾经出现过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是什么呢?

三、波斯:

观察地图,了解波斯国的庞大疆域假如你是大流士,会采取什么措施统治庞大的帝国?他和秦始皇的统治有何不同呢?

大流士与秦始皇

最终强盛一时的帝国终于于公元前330年被崛起的马其顿军队所灭亡,能总结一下经验教训吗?

六:小结:

七:教学反思:

古代西亚国家教案

课题古代西亚国家备课日期9.5 主备人 上课日期9.7 总课时 1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体会自然环境对文明的重要影响。认识古代西亚国家文明的文明成就对现代社会的深远影响。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古代巴比伦进入早期文明的典型标志:汉谟拉比法典。知道古代西亚地区的其他文明成就,如楔形文字、字母文字。 教学重点古代西亚国家的文明成就教学难点对《汉谟拉比法典》的认识 设计亮点 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大量的影像、动画、图片等信息,不断地为学生创设一种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刺激学生的有意注意。讨论题的设计,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去探究。在讨论中,既可以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又可以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意识。 教学过程备注 环节一:问题思考,导入新课。 列举现代西亚国家的热点问题,引入新课教学。 设计意图:从现实问题中引出对历史问题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环节二:阅读图文,自主探究 据图分析:河流、民族、重要城市、气候、自然环境等。 早期城市国家的出现、两河流域的统一等。 设计意图:知道西亚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以及出现的早期文明代表:古巴比伦、希 伯来王国、腓尼基。从中体会体会自然环境对文明的重要影响。 环节三:角色扮演,突破难点 第一步:演一演:请同学们结合教材P6 《汉谟拉比法典》中的某些条文规定:进行表演。并 说说每一条文反应的意思?(分组进行)并从这些条文中,简单分析古巴比伦的社会阶级状况。 第二步:想一想:这些规定与现代的法律精神有什么不同? 第三步:议一议:分析《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 设计意图:角色扮演,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激发学习兴趣。通过以上三步,深入理解法典 的实质。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环节四:自主学习,突出重点 第一步:认一认:楔形文字和字母文字,激发兴趣。 第二步:说一说:两种文字出现的原因、特点。 第二步:理一理:两种文字对世界语言文化发展的贡献。 设计意图:古代西亚国家的文明成就:文字,突出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环节五:总结拓展,升华主题 1、古代西亚国家发展的历程。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18世纪,公元前16世纪。 设计意图:理清全文脉络,总结新课。 2、古代西亚国家的文明对现代社会的深远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古代西亚国家文明的文明成就,体会他们对现代社会的深远影响。 板书设计 古代西亚国家 1、古代西亚文明之源 2、古巴比伦王国的建立 3、《汉谟拉比法典》 4、西亚文字及其影响 作业安排:作业本相关练习 1

第4课 欧洲文化的形成-高中历史等级性考试必备知识(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4课欧洲文化的形成 【学习重点】欧洲文化的源头与文化传承发展的脉络。 【学习难点】宗教、地理因素与欧洲两大区域为文化的关系。 【知识体系】 一、古典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 ㈠古典希腊文化 1.古代希腊的地理位置及“古典时代”: ⑴地理位置:古代希腊的中心区域在巴尔干半岛南部。 ⑵“古典时代”: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被称作古代希腊历史上的“古典时代”,这是古代希腊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 2.古希腊哲学 ⑴产生:古希腊哲学产生于希腊人对宇宙起源和人生意义等自然和社会问题的知识追求,古希腊哲学家力图用理性的思维方式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 ⑵“三大哲人”: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被后世称为“三大哲人”。 ①苏格拉底:致力于探讨人生哲理和社会伦理,他用对话形式提出的哲学思想由其学生记录下来,流传后世。 ②柏拉图:创建的“学园”将哲学和数学知识融会贯通,在几何学发展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奠定了基础。 ③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其著作涉及哲学、政治学、文学、天文学、物理学等领域,对欧洲科学知识系统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3.古希腊文学 ⑴《荷马史诗》:古希腊文学的早期代表是《荷马史诗》,史诗中诸神和英雄的故事成为后世西方文学创作的源泉。 ⑵戏剧:古典时代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是雅典城邦时期的戏剧,悲剧和喜剧是这一时期戏剧的杰出代表。 4.古希腊的人物雕塑和建筑艺术: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⑴人物雕塑:雕刻家米隆的《掷铁饼者》是人物雕塑的典范。 ⑵建筑艺术: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则是建筑艺术的代表。 5.古希腊史学:是欧洲史学的源头。 ⑴《历史》:希罗多德的《历史》开创了叙事体的撰史体裁, ⑵《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也是西方史学的经典之作。 ㈡古罗马文化 1.概述:继承并发展了古希腊文化,在法律、文学、史学、建筑和历法等领域多有建树。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

教学难点全面辩证地认识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实质;结合地图,把握古代罗马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课件下载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温故知新: 1.请说出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四大古代文明名称及其产生的大致时间。(埃及文明,公元前3500年;两 河流域文明,公元前3500年;印度文明,公元前2500年;中国文明,公元前2070年。) 2.上述古代文明是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这些文明都处在哪两个纬度之间?古代文明为 什么多发生在大河流域?(大河流域。北纬20°~40°之间。原因大致有:第一,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第二,大河上游高山积雪的融化,导致河水的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3.14页导入框“木马计”的传说与下列哪些人物有关?( b ) a.该亚 b.厄瑞斯忒 c.汉谟拉比 d.胡夫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木马计”就是第一课所学的希腊传说中,厄瑞斯忒的父亲阿伽门农远征特洛伊所使用的。这里提到的特洛伊战争,就是古代东西方之间的激烈碰撞。它反映了当时除了亚非大河流域的东方文明之外,欧洲的西方文明也已经诞生。现在,让我们一起探索西方文明之源。(安排学生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雅典城邦的繁荣 1.希腊的早期文明为什么被称作“爱琴文明”?(运用课件播放《古代希腊》地图,扼要介绍古代希腊的 地理位置,强调指出:亚非文明古国大多发源于大河流域,是大河文明,而古代希腊文明发源于爱琴海,是一种海洋文明。) 2.古代希腊与今天的希腊国家一样吗?它的地理范围怎样?(学生结合地图回答:古希腊是一个地区而非 一个国家,其地理范围与今天希腊国家的版图不同,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的西部海岸。)

高三历史 古希腊罗马课后测试

古希腊罗马课后测试 一、选择题 1.有学者认为,希腊城邦不是由独立公民个人组成的,而是由公民所归属的氏族、胞族和部落组成的;城邦不分大小强弱,在宗教、法律、钱币、度量衡等方面有高度的主权独立。希腊城邦的这些特点() A.削了公民的个人独立性 B.有利于公民集体意识的形成 C.为雅典营造了和平的环境 D.促进各城邦民主政治的建立 2.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当遇有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时,公民必须按照预先编制的财富名次榜捐款。这反映出古代雅典() A.法律体系已经达到完备的程度 B.自然灾害促进民主政治的完善 C.法律重视城邦利益至上的精神 D.道德品质与公民权益高度一致 3.公元前5世纪,雅典的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同时希腊奴隶制经济进入繁荣阶段,奴隶劳动广泛使用,亚里士多德把奴隶称之为“一切工具中最完善的工具”。据此可知,雅典的民主() A.是奴隶制经济繁荣的产物 B.有一定的阶级性 C.使城邦公民权利得以保障 D.成为内乱的根源 4.美国宪政奠基者亚当斯(1735-1826年)认为:古代雅典的历史“对于我们的国人来说,就好比是大陆人所说的许多家庭拥有的‘梳妆室’,里面有许多用来反观自己的镜子”。据此可知,亚当斯() A.强调雅典民主影响深远和持久 B.为后世民主化进程确立了规范 C.重视从历史中寻找参照和启迪 D.推崇古雅典民主政治运行机制 5.苏格拉底认为,只有灵魂或理智才能使人明辨是非。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据此可知,两位古希腊哲学家都() A.推崇绝对真理B.具有理性精神 C.否定神灵存在D.捍卫思想自由 6.以古希腊神话为题材的文学作品表现出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和人本主义特征,如古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第三课西方古典文明同步测试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第三课西方古典文明 同步测试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 1.小华穿越时空,看到下列场景:这里经济繁荣,工商业发达;学校里一大群淘气的男孩正在学习各种技能;圆形广场上一群成年男人正在讨论是否对外战争。“这里”应是() A.古印度B.古代斯巴达 C.古代雅典D.古罗马 2.地中海是世界上最大的陆间海,是联系欧洲南部各国和亚、欧、非三洲的重要水域。在历史上,这里曾是下列哪一国家的内湖?( ) A.波斯帝国B.罗马帝国C.亚历山大帝国D.拜占庭帝国 3.伯利克里说:“我们服从法律本身,特别是那些保护被压迫者的法律。”这说明当时雅典推崇 A.种姓制度B.民主政治 C.封建等级制D.君主立宪制 4.下列哪些是在雅典伯利克里时代可以看到的情形 ①成年男性公民在公民大会上讨论决定国家大事 ②手工作坊中严禁使用奴隶劳动 ③男孩七岁后必须在军事学校接受统一的军事训练 ④学校学生与著名的学者进行辩论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④D.②③ 5.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产生与形成有着重要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西方文明产生较早,东方文明出现相对较晚 B.西方文明产生于海洋,东方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 C.西方文明以农耕为主,东方文明工商业发达 D.西方人传统保守,东方人冒险进取 6.下列与伊斯兰教创立者相关的是( ) A.献身科学,发现杠杆定律、浮力定律 B.征服麦加,加速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C.实行改革,建立奴隶制的封建国家 D.钳制思想,使伊斯兰教成为西欧封建的精神支柱 7.古代希腊文明丰富多彩,灿烂辉煌。以下属于古代希腊给世界闻名留下的宝贵遗产的是()①雅典民主政治②《汉谟拉比法典》③《荷马史诗》④爱琴文明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8.世界文明古国都有自身独特的国家特色。与“种姓的国度”、“西方文明的摇篮”、“新月之乡”相对应的文明古国分别是() A.埃及希腊阿拉伯帝国B.印度阿拉伯帝国希腊 C.阿拉伯帝国印度希腊D.印度希腊阿拉伯帝国 9.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发源地。下列选项中,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是( ) A.《汉谟拉比法典》B.《马可·波罗行纪》 C.《荷马史诗》D.《天方夜谭》 10.“从公元前3世纪末开始,运用外交手段和军事力量,经过近100年的时间,先后征服了希腊城邦、马其顿、塞琉古、托勒密王国等东地中海地区大小国家”。这一材料反映的事件发生在() A.罗马城邦时代B.罗马共和时期 C.罗马帝国时期D.罗马分裂之后 11.你的朋友小明参加某电视台的闯关节目,主持人问了他一道历史题:“为西方文明的形成奠定基础的是哪一种文明?”小明打电话向你求助,你会帮他选择 A.希腊文明B.罗马文明 C.埃及文明D.两河流域文明 12.世界古代史上发生过许多值得探究的重大历史事件。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希波战争②罗马共和国建立③日本大化改新④基督教的诞生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③②④①D.④②①③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有一位21世纪的学生穿越时空回到古代,这里正在进行最杰出人物的大选,下面是几段选词: A:我是太阳神之子,在我手里建成了最大的金字塔 B:我是著名的治水英雄,驯服了汹涛洪水,各部落首领都向我朝贡

第3课 欧洲文明的起源

第3课欧洲文明的起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欧洲文明源于古代希腊古代希腊的地理环境爱琴文明的兴起希腊文明的中心雅典伯里克利当政时的雅典民主政治罗马奴隶制共和国的出现布匿战争与罗马的扩张罗马共和国的衰落屋大维建立元首制,罗马进入帝国时代 ①通过识读《爱琴文明》、《古代希腊》、《公元前2世纪末的罗马》等图,增强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 ②通过讨论“你怎样看待雅典的民主政治”、“布匿战争对罗马共和国的兴衰有何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分析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③通过解答课后的畅想天地题“古代希腊文明与古代埃及文明有何不同”,指导学生自己设计图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 ①在“爱琴文明”一目的教学中,采取自学辅导法。首先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本,识读地图,播放有关录像资料,知道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②在“希腊文明的中心雅典”和“罗马共和国的兴衰”两目的学习中,注重探究式学习。首先鼓励学生通过课前搜集、课堂讲述雅典伯里克利当政时的故事、布匿战争的故事,然后从不同角度进行讨论,从而了解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状况,了解罗马共和国的兴衰,探讨扩张战争对罗马共和国兴衰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爱琴文明”一目的教学,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人类文明的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另一方面使学生领略古希腊爱琴文明的深厚底蕴,从而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 ②在“希腊文明的中心雅典”的教学中,使学生认识到伯里克利执政时雅典的奴隶民主政治达到了古代世界的高峰,但伯里克利毕竟是奴隶主阶级的政治家,奴隶主民主政治的本质仍然是奴隶主的民主,是对奴隶的专政。 ③通过“罗马共和国的兴衰”的教学,一方面使学生明白罗马先有共和国后有帝国这一史实,从而感悟到历史的发展;另一方面认识到在奴隶社会,奴隶起义是打击奴隶主统治、推动奴隶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

第六章 上古西亚文明

第六章上古西亚文明 一、本章复习提示 本章主要阐述的是西亚早期文明,介绍和阐述了亚述帝国、波斯帝国以及帝国解体后的西亚北非情况。 在历年的考题中,这一章的内容多以选择题或者名词解释的形式出现,也有问答题出现的情况,虽然不多但是频率较高,因而考生需要熟记此章内容。 复习上,建议考生牢记每个交替时间段的时间以及一些具有重要代表性的事件和改革,如大流士改革、高墨达暴动等。 西亚文明 三、本章考点与解析 (一)亚述帝国★★★ 1帝国的强盛 (1)亚述帝国的建立 亚述国家是以亚述城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居民主要是亚述人。亚述城邦大约发生于公元前三千年代末二千年代初,其历史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亚述、中期亚述和亚述帝国。 亚述国家在公元前十二世纪末十一世纪初(中期亚述)时曾经十分强大,不仅向南征服了巴比伦,还向西远征黎巴嫩和腓尼基。不久,由于受到阿拉美亚人的入侵和打击,亚述很快就分崩离析,直到公元前十世纪末,亚述人又在西亚重新崛起。 当时,国际环境对亚述十分有利,埃及的势力已经衰落,赫梯帝国已经解体,巴比伦尼亚也处于长期不振的状态,因此亚述没有遇到强大的对手,从而在对外扩张中处于有利状态。亚述历代国王不断扩张领土,掠取奴隶、财物,到公元前七世纪,建成了一个包括全部两河流域、埃兰、叙利亚、巴勒斯坦以及埃及北部的奴隶制大帝国。 2奴隶制的发展 公元前八到七世纪,是亚述奴隶制最发达的时期,当时奴隶制度迅速发展的客观经济前提是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长期征服战争中所掠夺的大量俘虏,成为奴

隶的主要来源,国王把他们分给神庙贵族、军事行政贵族、城市贵族和士兵。由于奴隶人数太多,国王无法组织大规模的奴隶制农庄,所以采用了让他们一家一户种地、收取各种赋税和征召各种劳役的剥削方法,他们没有人身自由,随时被国王赏赐,实际上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王室奴隶。其他大小奴隶主也仿效国王,把自己的土地交给奴隶耕种,然后收取一定数量的农产品。这种形式的奴隶,依附在奴隶主的土地上,有一定的自己的经济,所以有人认为他们是农奴。事实上他们占有和使用的土地、牲畜的所有权完全属于奴隶主,在法律上仍是奴隶,他们通常整家整家在奴隶主的土地上劳动,奴隶主出卖土地时往往连同他们一起出卖,奴隶主还可以用奴隶来抵偿债务,借约上往往有,如果他死亡或逃走了,概由他的主人负责。这说明奴隶在法律上是主人的财产。 3亚述帝国的灭亡 公元前八到七世纪是亚述帝国的繁荣时期,但亚述表面上虽然很强盛,实际上内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很尖锐,埃及、巴比伦尼亚、埃兰等地不断爆发起义。随着奴隶制经济的发展,非军事贵族奴隶主的力量逐渐壮大,他们同军事贵族奴隶主的矛盾逐渐加深,这样从内部削弱了亚述奴隶主阶级的力量。同时,国际上的情况也发生了变化,埃及建立了第26王朝,小亚兴起了吕底亚,伊朗高原西部兴起了米底,早已在巴比伦尼亚地区居住的迦勒底人势力也日益壮大,亚述终于失去了国际上的有利地位。公元前626年,迦勒底人占据巴比伦独立,以后又同米底结盟,共同进攻亚述,公元前612年,亚述首都尼尼微被联军攻陷,帝国瓦解,残存势力不久也被消灭。 (二)亚述帝国解体后的情况★★★ 1后期埃及 (1)时间 埃及即利比亚舍易斯时期的埃及,包括第21一26王朝(约公元前1085一525年)。第21一25王朝时,埃及南北分裂,北方受到利比亚人控制;南方底比斯实际保持独立,后努比亚人在南方建立第25王朝(约公元前730一656年)。最后,舍易斯的普萨姆提克建立了第26王朝(前664一525年),再度统一埃及,直至波斯人征服埃及为止(公元前525年)。 (2)基本情况 这一时期的埃及,政治上极度软弱,虽然它也曾企图重温统治叙利亚巴勒斯坦的美梦,但毕竟力不从心,未能达到目的。而且,它自身还经常处于外族的入侵和统治之下(利比亚人、努比亚人或称埃塞俄比亚人,亚述人和波斯人先后统治了这里)。 后期埃及时期,埃及的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铁器被广泛使用,手工业和商业贸易都很发达。城镇明显增多,这是社会经济和商业贸易发达的一个重要表现。 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和战乱的不断,加剧了埃及内部的阶级分化。许多小生产者,甚至中等阶层的土地被兼并。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还促进了债务奴隶制的发展,许多自由民丧失自由,变成债务奴隶,这可能已危及到国家的兵源。因此,第24王朝时的法老波克霍利斯不得不进行改革,宣布废除债务奴隶制。其内容是:(1)禁止本利之和超过本金双倍,即利息不得超过本金;(2)债权人只能索取债务人的财产作抵偿,而不能占取债务人的人身,因为财产属于个人,而公民人身属于国家,国家需要他们服役。这项改革的结果如何不得而知,

2018年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学案:第一单元 第三课 西方古典文明 第三课时 西方文明之源

第三课时西方文明之源(见学生21页)

语种都从拉丁语演化而来,如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罗马尼亚语等。__拉丁字母__是目前世界上流传最广和最通用的 字母 建筑建筑特色:类型多 样;规模宏大;讲 究庄严厚重,多用 柱子和拱形结构; 建筑与艺术紧密结 合。 宗教建筑——万神殿;纪念性建 筑——凯旋门、纪功柱;公共建 筑——广场、圆形剧场、斗兽场、 竞技场、浴场等;道路工程建筑 ——高架引水渠、道路四通八达 建筑风格影响至今 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不同 由各城邦组成,城邦制度是其 最大特色,不统一;实行民主 制度,成为后世民主制度典范 崇尚武力,统一而强大,地跨 欧亚非三洲 共和国时期贵族政治和民主 政治相结合,帝国时期,军事 独裁统治相同 都是地中海孕育的文明;都具有民主政治色彩;文化灿烂, 都是西方文明之源 联系 公元前2世纪,古希腊并入古罗马版图,古罗马保护和发展 了古希腊文化 《汉谟拉比法典》《十二铜表法》 地位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 的成文法典 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 价值和影响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阶级 状况,是研究古巴比伦社会的重要资料 罗马法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法律体 系,成为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 实质都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都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巩固统治 方诞生孔子、老子等一批文化圣人的时候,那里的天空也折射出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哲人的思想光芒。“那里”是指(B) A.古代埃及B.古希腊 C.古罗马D.古代印度 2.右图人物是古希腊杰出的科学家,他发现了杠 杆定律和浮力定律。“他”是(D) A.柏拉图 B.埃斯库罗斯 C.亚里士多德 D.阿基米德 3.有这样一本书,相传它是在民间口头创作的基础上,由一位盲诗人加工整理而成。它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学名作,再现了古希腊社会的图景。它是(D)

(完整版)古代西亚国家

古代西亚国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读图说出古代西亚文明的空间范围和了解古巴比伦的历史沿革。 2.列举西亚各主要民族的文明成就。 3.通过活动,分析《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和内涵的法律精神。 二、重点 《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和腓尼基字母文字的区分 三、难点 《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及其所蕴含的法律精神。 四、思维导图 五、教学过程 导入: 师:阅读新闻内容,说出新闻讲了一件什么事?为什么政府提醒中国公民不要前往这些国家?

师:这一地区在现在我们可以发现它战乱频繁,比较落后,但在遥远的古代这里又是一幅怎样的场景呢? 环节一:西亚国家的位置 1.空间位置 师:观察P5图1—5新月沃地,新闻中所提及的地区大致位于哪一范围。 生:两河流域 师:以色列和黎巴嫩是在哪里的呢?两河流域指的是哪里呢?新月沃地除了包含两河流域以外还包含了西侧的约旦河谷地区。 生:新月沃地 师:为什么用新月沃地给这一地区命名呢?(新月形+土壤肥沃) 2.自然环境 师:结合课本第五页第一自然段以及我们之前在七年级上册所学过的沙漠绿洲以色列谈一谈你对这一地区自然环境的一些认识。(补充诺亚方舟和圣经旧约中留着奶与蜜的犹太人的故乡) 环节二:主要的文明成就 1.列举主要文明成就 师:总的来说,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这里环境较为恶劣,河流比较不稳定。但在历史上这里却创造了辉煌的文明。这与生活在这里的先民的开发是离不开的。在这里有曾经有哪些民族在这里生活过?他们又分别创造了哪些文明成就呢? 师:请同学们自主阅读读第五页和第六页的内容,找出这里生活了哪些古老民族,他们分别创造了什么文明呢? 2.两河流域的文字 (展示楔形文字图片) 师:猜一猜是哪种文字?你为什么这样认为?(总结定义)这种文字产生的影响? (展示腓尼基字母)与晚期拉丁文字连线。 对比已经学习过的埃及象形文字、楔形文字和腓尼基字母文字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古代希腊文明》学案 北师大版

第3课古代希腊文明 【课标要求】 知道古代希腊的两个文明中心发源地,了解亚历山大东征的基本概况.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知道古代希腊的两个文明中心发源地,了解希腊城邦的一些基本史实。 2.能准确简述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状况,认识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3.通过阅读教材,了解亚历山大东征的基本概况,分析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正确认识古代世界主要战争的两面性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雅典民主政治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亚历山大东征 2【教学过程】 【课前检测】: 1.古代印度的母亲河是___________ ;雅利安人在印度建立奴隶制国家以后,在社会上建立了界限森严的等级制度,即________ ,它把全社会成员以此分成______ 、_______ 、______ 和_______ ,其中______ 、______ 属于统治阶级,_______ 、_______ 属于被统治阶级。 2、“种姓制度”的实质(评价): 3、佛教的产生 (1)背景(原因):种姓制度引起严重的社会矛盾,在反对种姓制度的过程中产生。 (2)时间:地点:创始人: (3)基本教义: (4)教义核心: (5)任务: (6)发展传播:佛教后来成为世界性宗教,在___ 朝时传入中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7)佛教的进步性和局限性(评价): (8)佛教的主张与“种姓制度”有哪些不同? 要点二:黄河与长江流域的古代文明 到了公元钱8-3世纪的时候曾经辉煌一时的古埃及文明与两河流域文明逐渐衰落,_______、__ _____和_______成为当时实际上的三个相互独立的古代文化中心。 ◆新课导入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2022年我国将举办冬季奥运会,这使北京成为第一个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将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城市。 同学们,你们知道奥林匹克起源于哪里吗? 【自主学习】 知识点一希腊城邦 1.地理位置:包括__希腊__半岛、__爱琴海诸岛__、小亚细亚半岛西岸、__黑海沿岸__、意大利南部以及西西里岛等地区。 2.希腊最早的文明产生于__爱琴海__地区。这一文明包括__克里特__文明和__迈锡尼__文明。

世界史专题--古代西亚诸文明

大纲内容: 苏美尔-阿卡德文明、古巴比伦王国、亚述帝国、新巴比伦王国、赫梯古国、腓尼基、以色列历史、波斯帝国、古代西亚文字与宗教 概论 上古西亚又称前亚,东起伊朗高原,西至地中海东岸,包括伊朗高原、两河流域、小亚细亚、叙利亚、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半岛等地.这里是人类文明地发源地之一. 两河流域地自然环境两河流域,古希腊人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之间地土地”,大致包括今伊拉克地大部分地区.两河指地是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它们都发源于亚美尼亚高原,底格里斯河发源于凡湖西部英里左右地哈扎古鲁小湖,全长英里.幼发拉底河则有两个源头,都位于凡湖和厄泽鲁姆之间,全长英里.两河在巴格达附近相距最近,中间只隔英里,但很快又分开,直到在巴士拉附近才汇合,最后分别注入波斯湾. 两河流域分为南北两部分,大体以今巴格达为中心,北部称亚述(得名于亚述城),南部称巴比伦尼亚(得名于巴比伦城).巴比伦尼亚又以尼普尔(今努法尔)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称苏美尔(得名于苏美尔人),北部称阿卡德(得名于阿卡德人). 美索不达米亚地农作物十分有限,主要是耐盐碱地大麦和椰枣. 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地矿产资源十分贫乏,金属奇缺自不必说,甚至连建筑所用地石块和木料都得从周围进口,所以多数房屋只能用泥土和芦苇建造. 居民早在旧石器时代,两河流域就有人居住,考古学家发现了许多这一时期地洞穴遗址.不过迄今所知这一地区最早地民族是欧贝德人,①公元前年时,他们已定居于此. 公元前年左右,苏美尔人来到两河流域南部,主要居住在苏美尔地区,说苏美尔语,是此地最初文明地真正创造者.比苏美尔人稍后,塞姆人地东支阿卡德人来到了美索不达米亚南部苏美尔以北地阿卡德地区,亚述人则进入了北部地亚述地区.这时期在巴比伦尼亚四周还居住着其他许多部落,如北部地苏巴里人和胡里特人,东部地古提人、加喜特人和路路贝人,以及东南地埃兰人等.公元前千年代末,阿摩利人从叙利亚阿拉伯沙漠地带来到两河流域,他们是塞姆人西支迦南人地一部分.古巴比伦王国灭亡后,加喜特人和迦勒底人先后统治这一地区.两河流域地古文明就是在这些民族互相影响、互相继承、共同创造地基础上发展起来地. 史料研究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历史地史料主要由三部分组成:考古学资料、古代文献资料和古典作家地有关记述.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地历史是建立在考古学基础上地.对这里地考古发掘始于世纪中叶,它所提供地实物资料证据大致包括以下几类: .古代城市遗址.亚述首都尼尼微和尼姆鲁德在世纪中叶首先被发现,随后在世纪后半叶苏美尔古城拉伽什和古代两河流域最大地城市巴比伦城地遗址被发掘.世纪初,考古学家发掘出了乌尔、埃什努那和玛里三大城市.世纪中期,又发掘了被认为是两河流域最早城市地埃利都.这些城市向人们展示了复杂地布局、高超地建筑水平、城区地防御系统、居民地居住条件和日常生活等. .大型宫殿和神庙等建筑.例如,在尼姆鲁德发现了公元前~世纪地五座王亚述宫;在宗教中心尼普尔发现了许多神庙和殿塔;在巴比伦发现了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地巴比伦“空中花园”等.建筑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当时地政治、宗教和教育生活. .雕刻、壁画等艺术品.例如,尼姆鲁德巨大地带翼人首牡牛雕像;其宫墙上有涉及战争与狩猎、押解俘虏以及宫廷生活等方面地浮雕;在马里宫殿里有马里国王授权仪式壁画等等.这些雕刻和绘画为历史学家研究当时社会地政治、经济、宗教、文化和日常生活提供了珍贵地线索. .陶器、圆筒印章和其他各种小器具.

第三课西方古典文明练习题

第三课西方古典文明 第1课时西方文明的摇篮 一、课前预习 1.雅典城邦民主制度达到全盛时期的执政官是() A.克里斯提尼 B.伯利克里 C.凯撒 D.屋大维 2.男孩从7岁就开始军事训练,女孩也要练习跑步,投矛的城邦是( ) A.雅典 B.斯巴达 C.罗马 D.查理曼帝国 3、公元前到公元前,希腊进入城邦时代。和是最有名的两个城邦国家。 4、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通过伯里克利改革,雅典城邦出现前所没有的繁荣景象,历史称这时期“”。 5、古代文明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而文明又是希腊文明的开端。 6、希腊位于地中海东部的半岛,东临海。如果说亚非文明被称为大河文明,欧洲文明则可被称为文明。 7、雅典民主制度在执政期间,达到全盛。 8、后来,希腊被王国征服,城邦时代终结。 二、重点研讨 第2课时罗马帝国的兴衰 一、课前预习 1.公元2世纪,被人戏称为"罗马帝国的小澡盆"的是() A.红海 B.里海 C.黑海 D.地中海 2.东汉时期,中国的丝织品通过丝绸之路转运到欧洲的大秦,大秦就是古代的() A.雅典 B.古希腊 C.罗马帝国 D.波斯帝国 3、公元前年,罗马人推翻暴君统治,建立奴隶制共和国;公元前3世纪早期,罗马征服了,进过不断对外征战,尤其是进过三次布匿征战,罗马成为霸主。 4、公元前年,屋大维独揽大权,标志着罗马共和国结束, 时代开始。 5、公元前世纪中期,在半岛中部,罗马城建立。公元前年,

罗马共和国建立。公元前世纪罗马统一意大利半岛。世纪,罗马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海。 6、公元前年,自称共和国元首。罗马共和国过渡到年代。 7、公元前年,爆发了领导的大规模奴隶起义。 8、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所灭。 二、重点研讨 (一)、罗马共和国的建立与扩张 (1)建立时间 (2)军事的扩张 (3)斯巴达克起义 (二)、罗马帝国 (1)、罗马帝国出现的背景 (2)、罗马帝国建立的标志 (3)、罗马帝国的兴盛 (4)、罗马帝国的分裂 (5)、罗马的灭亡 (6)、罗马为什么能够成为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 (三)、基督教的创立 (1)背景 (2)时间 (3)地点 (4)基本教义 (四)、 罗马城 第3课时西方文明之源 一、课前预习 1.马教授准备考察西方文明的源头,他应该去() A.印度 B.希腊 C.罗马 D.美国 2.今天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源于() A.古代希腊 B.古代埃及 C.古巴比伦 D.古代西亚

第3课地中海地区的早期文明4

第3课地中海地区的早期文明(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列举伯里克利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情况。讲述布匿战争的故事,列举罗马共和国兴衰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阐释地中海地区的早期文明的主要的重要特征。 2.过程与方法 观察《古代希腊》示意图及斯巴达男子体育锻炼、竞走得胜的斯巴达女子、习艺的男孩和女孩(雅典)、过秤的人等图片,通过斯巴达、雅典地理位置及社会生活的对比,分析归纳斯巴达、雅典的经济、政治特征。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地中海孕育了西方的早期文明,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应和谐相处。 通过地中海地区的文明古国与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的对比,使学生认识海洋文明与大河文明之间各有独特之处,但无高下之分。 重点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雅典的民主政治。 本课教学难点:如何分析和评价雅典的民主政治制度。 教学过程设计 一、古代希腊——西方文明之源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大河流域的亚非文明古国。如果说大河流域的文明是东方文明,那么这节课我们所学的地中海地区的早期文明则可称之为是西方文明。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是古希腊,古希腊文明最早产生于爱琴海。 师:引导学生观察《古代希腊》示意图,归纳古代希腊地理特征,思考古代希腊的地理环境对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影响。 生:观察思考。 师:希腊是希腊人对他们所生活居住地区的通称,在古代不是一个国家的名称。古代希腊泛指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半岛西岸等地,扼欧、亚、非三洲交通的要冲。地中海气候在这里表现的最为典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地少山多、海岸曲折、岛屿密布成希腊的地理特点。正是古希腊的这种地理特点造就了古希腊不同于大河流域文明的海洋文明。 师:古希腊文明最早产生于爱琴海,被称为爱琴文明。爱琴文明的中心在爱琴海的克里特岛和希腊本土的迈锡尼。公元前12世纪后,爱琴文明逐渐衰落。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希腊文明复兴,各地陆续出现了一些奴隶制城邦,其中斯巴达和雅典最为强大。 请同学们观察斯巴达和雅典地理位置及相关图片,思考下列问题:1. 斯巴达和雅典的地理环境各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对两个城邦的经济有什么影响?2. 斯巴达和雅典的经济体制对它们的政治体制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师:引导学生观察《古代希腊》示意图及斯巴达男子体育锻炼、竞走得胜的斯巴达女子、习艺的男孩和女孩(雅典)、过秤的人等图片,通过斯巴达、雅典地理位置及社会生活的对比,分析归纳斯巴达、雅典的经济、政治特征。 生:观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小结)斯巴达主要农业为主,崇尚武力;雅典则工商业发达,民主政治闻名于世。斯巴达和雅典属于不同类型的城邦,虽然两者都是奴隶主统治的城邦,但是斯巴达是

第三章_古代西亚各国(文本)

第三章古代西亚各国 地理环境:古代西亚,又称西南亚,包括伊朗高原、两河流域、叙利亚、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半岛。 课程的重点: 1,古代西亚是最早的古代文明发样地之一。古代两河流域南部,是西亚最早进入奴隶制社会的地区。公元前三千年前后,在这里相继出现几十个个城市国家(城邦) (苏美尔-阿卡德城邦)。 2,公元前2371年建立的阿卡德王国是两河流域南部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统一的集权制国家。 3,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时代(公元前1792——1750年),两河流域内部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已趋于完备,奴隶制社会已经达到了兴盛时期。 4,古巴比伦王国衰落后,小亚的

赫梯、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各商业城邦以及以色列和犹太王国,在历史上产生过相当的影响。 5,至公元前八世纪,亚述帝国形成。 6,新巴比伦王国统治时期(公元前626——538年),两河流域的奴隶制经济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7,波斯帝国(公元前550——330年)兴起,征服了整个西亚、埃及以及其他地区,形成为横跨亚、非、欧的大帝国。 考古: 十九世纪中叶,两河流域的考古发掘,主要在两河流域的古亚述地区进行。在这里发现了亚述国王萨尔贡(公元前八世纪)的王宫废墟。特别重要的是在尼尼微城的遗址中发现了亚述巴尼拔国王(约公元前668——625)的王宫图书馆。该馆藏有约二万块泥版文书,包括条约、法

律、书信、命令等文献以及各种宗教铭文、文学作品、科学著作、王宫经济报表等等。还有全部藏书的目录。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两河流域南部进行了系统的大规模的发掘工作。一些最古老的城市如拉格什、尼普尔、乌尔、巴比伦以及近邻地区的古埃兰首都苏撒等遗址。 第一节苏美尔·阿卡德各城邦的 建立及其统一 古代两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和民族 两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发源于今土耳其亚美尼亚高原的托鲁斯山脉,注入波斯湾。 两河流域的中下游平原地区,古代希腊人称它为“美索不达米亚”,意即河间之地。(伊拉克)北部约以摩

九年级历史上第3课 希腊罗马的上古文明 教案(华东师大版)

第3课希腊罗马的上古文明 一、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 爱琴文明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罗马共和国的建立步匿战争罗马帝国的形成与扩张罗马帝国的分裂西罗马的灭亡基督教的产生与传播 2、能力培养 (1)区分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同古埃及法老制度和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不同,培养中外历史知识的横向比较能力。 (2)梳理古罗马由共和国到帝国、从扩张到衰亡的演变过程,锻炼纵向窜连、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3、情感教育 (1)理解古希腊文明是整个西方文明的摇篮,而希腊文明渊源与爱琴文明,从而感悟人类文明发展的连续性(继承和发展)、多元性和丰富性。 (2)雅典民主政治虽有其时代局限性,但它体现的民主法治精神却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对后来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植根于庞大军事帝国基础上的罗马文明,汇集了地中海地区多种文明的优秀成果,为日后西方文明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4)基督教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流传到欧、亚、非等广大地区,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对后世的宗教、文化、政治生活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5)树立正确对待世界各民族创造的文明成就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要点 1、重点 (1)雅典民主政治: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而雅典民主政治是希腊文明最有人文价值的精粹之一。 (2)罗马帝国兴衰:罗马通过军事扩张,形成了一个地跨三大洲的帝国。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制和上古历史的终结。 2、难点 辨证分析雅典民主政治和早期基督教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三、学情分析 四、教学过程 导入:中国发源于黄河长江,古印度发源于印度河和恒河,古巴比伦发源于两河流域,古埃及发源于尼罗河,它们都根植于大河冲积而成的平原,以农业活动为主,因而有人形象地称这四个文明为大河文明或者黄色文明.又因它们主要位于亚非地区,世称东方文明。 古希腊、古罗马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发源在地中海东部,不是在黄色的陆地,因而也称为海洋文明或蓝色文明。 (一)古希腊 结合地图册P6“爱琴文明”图,介绍爱琴文明的地理环境。 一)爱琴文明(两个中心) 时间:始于公元前20世纪到前12世纪 发祥地:克里特岛-米诺斯王 后来的中心:迈锡尼 欣赏古希腊相关图片“克里特岛:米诺斯王宫复原图”、“迈锡尼:狮子门”,“特洛伊木马”。二)荷马时代(两部史诗) 《伊里亚特》 《奥德赛》

古代西亚北非文明 读书笔记

读史札记 刘文鹏先生主编的《古代西亚北非文明》全书共分为三编,分别阐述了古埃及、两河流域文明以及古伊朗文明。在阅读之后,我大致了解到三个文明各自的起源、兴衰的历史。 古代的西亚北非文明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从在地理位置上来看,它处于亚、非、欧三大洲的交接处,像一个“十字路口”横卧于此。公元前3500年左右,欧洲大陆还处于蛮荒蒙昧的状态时,古西亚北非人就先后在尼罗河、两河流域定居繁衍,建设城市,发展文化,踏上了文明的道路。 在北非,古埃及文明是古代世界发展史上惟一的、也是单一民族历史发展最为久远的文明。古埃及人大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进入文明社会,他们以尼罗河为生存、发展的源泉,创造了许多辉煌的文明成果。在西亚的两河流域也诞生了许多文明,比如苏美尔、古巴比伦、亚述、新巴比伦这一系列的文明体;公元前2千纪,在伊朗高原地区开始出现了被称为雅利安人的部落,由此开始了文明的历程。 编者采用了编、章的形式来叙述古西亚北非文明,三编里统一采用前言、章和结束语的格式,其中章又分为各节。在书的最后又做了跋加以总结。总的是以各自文明的起始、发展、鼎盛和灭亡为线索,我认为以这样的体例写作有利于读者清晰且有条理的掌握住一个文明的始终,把握整本书的基本构架。

第一编为古代埃及文明,在前言中交代了古埃及文明的发现和埃及学的发展历程,接着依次在各章节中对古埃及的兴衰做了较为仔细的分析。例如:编者分析古埃及文明发展之前,首先介绍了文明发祥地(尼罗河流域)优越的生态环境和地理位置,“尼罗河的泛滥和水位的高低,对于埃及具有重大的作用··古典作家希罗多德说,埃及人的土地是‘河流的赠赐’。”而土地是千百年来人类固有的赖以生存的资本,这为解释文明的发生和繁荣作了最重要的一个关于物质基础的铺垫。 同样,在写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和古代伊朗文明时,编者也是首先给读者交代了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也许大家会看到比较多的关于文明史的书籍都会有这样的介绍,因而并不太重视这一节,反而把重心都放在其政治、经济、制度等等的历史演变上去了,然而对于我而言,编者能够很好的交代清楚这个地方的环境特点是最为重要和最基础的,因为不论一个文明有多么的繁荣灿烂,其动力和源泉全都来自文明所处的这片土地。这就是地域差异,也是文明繁荣和落后的一个必要条件;再者,了解这片地域的地理、气候、水文等也是有助于读者去理解这个文明为何繁荣,理解这个文明中所带有的特有文化。比如苏美尔文字之所以是楔形文字、并且它是写在粘土泥板上的,就是因为苏美尔地区是位于两河流域下游的冲积平原,濒临波斯湾,盛产芦苇和粘土但有缺乏木材、金属等原材料,于是苏美尔人就地取材发明了楔形文字。所以,我认为本书把自然地理、生态环境放在首位来介绍是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精品教案(3课含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 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1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亚历山大东征对东西方文化的影响 教学难点: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及其特点;雅典民主制利弊得失的评价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现代奥运会有一项重要的竞技体育比赛叫马拉松长跑,有同学知道它的长度吗?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马拉松赛是一项长跑比赛项目,其距离为42.195公里。这个比赛项目的距离的确定要从公元前490年9月12日发生的一场战役讲起。 这场战役是波斯人和雅典人在离雅典不远的马拉松海边发生的,史称希波战争,雅典人最终获得了反侵略的胜利。为了让故乡人民尽快知道胜利的喜讯,统帅米勒狄派一个叫菲迪皮茨的士兵回去报信。菲迪皮茨是个有名的“飞毛腿”,为了让故乡人早知道好消息,他一个劲地快跑,当他跑到雅典时,已喘不过气来,只说了一句“我们胜利了!”就倒在地上死了。 为了纪念这一事件,在1896年举行的现代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设立了马拉松赛跑这个项目。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希腊城邦 (一)古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爱琴文明 1.图片展示:多媒体链接地图《古代希腊》 2.教师讲述:与其他地区的大河流域文明相比,如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和我国的黄河流域等相比而言,希腊文明有其特别之处,它是海洋文明,它的发轫与繁盛都与海洋密不可分。它最初的源头就是爱琴文明,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3.教师讲述:公元前1200年因另一支希腊人入侵,迈锡尼文明彻底毁灭。在爱琴文明衰亡之后的300

多年的时间里,古希腊陷入了沉寂的状态,这段时间被称为“黑暗时代”。这使得长期以来人们对爱琴文明一无所知,对它的认识只停留在神话故事中的一些记载,并没有真实的历史依据。直到19世纪后期,才逐渐揭开神秘的面纱,为人们所认识。 4.教师过渡:爱琴文明毁灭之后是300的“黑暗时代”,但人类历史不可能总是停留在黑暗中的,短暂的沉寂在等待着伟大的复兴,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走上了复兴之路,其表现是什么? (二)希腊城邦 1.图片展示:古希腊城邦 2.教师提问:什么是城邦呢?城邦是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他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的若干村落。其中最大的城邦是斯巴达和雅典。通过这个概念我们可以比照一下现代社会还有类似于城邦的国家存在吗? 提示:新加坡。 3.教师过渡:不一样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不一样的文明,在古希腊特殊的地理环境下形成的城邦制度,其主要特点是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那么他们又采用什么形式对其城邦进行有效的统治的呢? 提示:希腊城邦的居民按照政治地位可以分为3大类:①拥有公民权因而能够参加政治活动的自由人;②没有公民权的自由人;③处于被剥削、奴役地位的奴隶。 4.教师讲述:既然拥有公民的身份,为了一直保持公民的身份,自然会关心自己国家的独立。这是因为国家被其他城邦兼并,就意味着可能沦为外邦人甚至是奴隶,丧失原本的公民身份,那么公民的权利和待遇自然也会随着丧失。只因如此,城邦制度巩固以后,很难出现大邦吞并小邦的现象,一来是由于地理环境导致,岛上的山脉、海洋把希腊人分割在孤立的小岛中,二来正是由于公民的存在和他们的权利对于各邦的独立有重要的意义。 目标导学二:雅典的民主政治 1.材料展示: 材料一“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是在全国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材料二伯里克利:“在我们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和宽容的;但是在公家事务中,我们恪守法律,因为这种精神杜绝人治。” 材料三妇女、奴隶、外邦人被排除在公民之外,公民内部轮流执政。 材料四除十将军外,其余官职基本通过抽签的方式选出,每个人既是统治者,又是被统治者。 2.问题思考:以上材料分别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什么特点? 提示:人民主权、法律至上、轮番而治、公民内部的平等。 3.教师补充:公民大会是所有男性公民均可参加,每月三次左右,听取一切官吏的重要报告,辩论和通过各种提案。选举国家官吏,制定法律,决定战争和平等大事,公民在大会上可自由发言,议论议案,对现行政策和公职人员进行评议,采取公开举手的方法,多数票为通过,实施直接民主。公民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4.材料展示:故事《一个雅典公民的政治生活》(片段) 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故事中的小问题。 片段一:公民大会每十天就开一次,严重影响帕罗耶干活赚钱,但他还是很愿意去。这是为什么? 公民意识强;他可能抽签当上官;他去开会还有津贴。 片段二:执勤的不准他妻子进入会场,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