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小说的的现代性

鲁迅小说的的现代性
鲁迅小说的的现代性

鲁迅小说的的现代性

摘要

鲁迅小说不仅在思想内容上还是艺术形式上都极具现代性:他写出“人”的觉醒,尤其是对女人的发现;他的孤独绝望的现代情绪流露在他的作品中。为突出“人”,他小说的艺术形式在描写人,在叙述方式和叙述角度上也作了相应的现代转换。

关键词:鲁迅; 鲁迅小说; 现代性

文本是一个开放性的未完成的境遇结构,它的意义不仅呈现出共有时态的多元性,而且具有历时态的非同一性。鲁迅的小说即是具有历时的审美自足性和共时的生命体验性的作品。所以自从它诞生以来,人们就不断从多维层面进行阐释。当人们不断将生命的激情和理性的经验源源不断注入作品,它就会获得鲜活的生命和灵魂,阅读和诠释就会成为永无止境的意义探寻之旅。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本文尝试从“现代性”的视角来解读鲁迅小说的另一种可能。

谈到现代性,首先不得不“正名”。因为现代性概念的晚出及其西方背景,常常给我们的讨论带来麻烦。由于我们是在西方文化完全漠视的东方文化语境中使用西方概念的,二者在文化与知识构成上的截然不同,西方“现代性”概念在东方文化语境中的“变异”或“延异”,都导致我们言语与表达上的困难与困惑。迄今为止,中外学者们各抒己见,尚无一个能为各方接受认同的统一定义。

就现有研究来看,“现代性”概念是宽泛的,动态的。但我们应该承认的是,现代性问题是与“现代化”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或者说,是从“现代化”问题中派生出来的。现代性定义的歧异来源于“现代化”定义的歧异——迄今为止,人类对现代化内涵及现代化进程的理解尚无“定见”,因此,要理解什么是现代性,必须首先弄清和理解什么是现代化。衣俊卿教授在《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一书中认为“从大的方面着眼,可以把统一的现代化进程划分为两大层面:一是以经济起飞、技术发展、体制完善等为主要内涵的社会层面的现代化;一是以文化转型、素质提高、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转变为主要内涵的人自身的现代化。”我以为这是对现代化比较正确的理解。而所谓“现代性”就是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在社会各个领域(物质、制度、精神文化)发生全面变革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应和现代化的属性。武汉大学陈美兰教授也认为现代性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知识理念体系发生了全方位变化后形成的人的新的精神特征,它的核心内容是理性精神和主体的自由感。在一定意义上,文学的现代性不过是作家现代感知付诸文学表现的结果。具体的说,是作家逐步用现代性感知把握现代社会生活,现代价值观念和现代美学特性的过程。以“五四”为肇始的中国新文学,在历史的维度上承接启蒙与救亡的社会任务,在空间维度上又联系着科学与民主的时代精神,并且还渗透着民族智慧中的实践理性精神,因此反映出新文化体系的价值判断标准。这时,文学发展的逻辑使命要求文艺创作者不只是直观地反映现实的“状态”,还应该经由理性的判断来表现复杂的“关系”。纵观鲁迅,无论鲁迅先生思想如何复杂,每一分期的文

化选择如何,他的现代性感知都是最为敏锐、强烈,这突出的表现在他的文学观念和文学创作当中。由是,鲁迅的文学创作便代表着中国“五四”文坛最成功的现代性文学成果。下面,我们仅以他的小说创作为例。

一、鲁迅小说思想内容的现代性

小说思想内容现代化是小说在反映社会生活(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体现出来的适应社会向前发展的一种历史进步现象,它是作家深刻思考的结晶物,有助于人们的思想走向更真、更善、更美的境地。鲁迅小说的思想内容就极具这种现代属性:针对封建专制主义,他表示对人极大的关怀,针对国民的愚昧麻木,他主张给人以民主与科学;目睹资产阶级革命的失败,他总结出个人解放必须与全社会的解放结合起来:在黑暗的现实里呼吸,他构想了社会主义的理想蓝图……这些方面,都是鲁迅小说思想内容极具现代性的表现。下面,我们主要尝试从“人”的觉醒(尤其是对“女人的发现”)以及作品中透露的孤独绝望的现代情绪两方面去进行分析。

(一)鲁迅小说思想内容的现代性,其标志是人的觉醒。

回顾中国的传统小说,虽然它们各自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各自的特色,但总的看来,这些作品总的立场是“补天”巩固统治阶级的“铁屋子”,因此,作品的内容和艺术形式上都具有明显的局限:思想上往往是“惩恶扬善”,“因果报应”一类正统政治伦理观念的演绎,情节往往存在猎奇凑趣等庸俗趣味,缺乏对人自身的关注,对普通人日常生活的描写。正如鲁迅所说,这样的作品致使广大读者在看中国民书时,总觉得就沉静下去,与实际人生分开。在19世纪末,中国传统的国门一旦被人用枪炮轰开,精神领域也受到了震撼。欧洲文艺复兴以来高扬个性主义、人道主义的价值观以及借助小说创立该价值观这种形式,极大地影响了中国近代先进知识分子,不仅在艺术形式上创新,而且形成了一种崭新的文化观念,那就是作家应积极的干预生活。鲁迅从一开始就主张“为人生的文学”的小说观。

鲁迅在20世纪就初步建立起以人性解放为核心的现代观念,他一再强调人的价值和位置。对于过去的历史,鲁迅愤慨地指出:“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值,到现在还如此。”①对于当前世界的趋势,他则坚定的指出,“东方发白,人类向各民族要求的是‘人’。”②总之,“人”是他思考的中心,议论的中心,既是出发点,又是归结点。鲁迅把传统小说颠倒了的文学和人的关系重新颠倒了过来,将小说创作的出发点有宣扬礼教、维护封建秩序转而为重视人、维护人的尊严和权益,他把立人看作是立国之本。鲁迅一生创作小说33篇,分别收录在《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三本集子里。《呐喊》、《彷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从批判守旧、作伪、中庸、空想几个方面去启人心智,有对辛亥革命农村的深刻描写,有对旧文化侵蚀知识分子令人辛酸的描绘,同时也有对新知识分子觉醒后的软弱和动摇的无情的批评,几乎篇篇揭示着社会的病。《故事新编》中以神话或历史传说为题材的小说,也通过艺术的三棱镜反射着时代的弊端。鲁迅通过短小的篇幅,用有限的文字,揭示出病态的社会、病态的人生、病态的行为,揭示出我们社会、民族的大悲剧,以期“引起疗救的注意”③启蒙主义的思想眼光使鲁迅普遍注视社会下层的被压迫者,鲁迅的作品反映了现代中国下层民众的痛苦与不幸,尤其是用日常生活中平凡的事件、情节,塑造了普通劳动人民和穷苦大众的真实形象。三本小说集中的人物无论其阶级身世、性别年龄、文化教

养是怎样不同,都围绕着一个中心问题——人应该怎样生活而现在又是怎样生活着,人为什么有各种不同的遭遇以及能否改变所处的现状。而这正是中国小说走向现代化的标志之一。

随着五四时期西方文化的渐入和侵蚀,统治中国2000年之久的庞大而坚实的以男性目光来观望世界的父权文化终于开始出现裂痕,人们(包括男人和女人)开始以恐惧而犹疑的眼光来审视男人身上的神性之光,人们开始大胆的剥蚀男人身上种种斑驳的文化色彩,无论男人还是女人,他作为人的意识才开始觉醒,女人亦自觉的发现,自己首先是作为人而不仅仅是女人存在才显得有意义。鲁迅在向中国的旧制度旧思想作彻底批判的同时,终其一生关注着妇女问题:他的第一篇白话文论文是驳斥封建性道德观的《我之节烈观》,逝世前一个月写了赞美女人复仇的《女吊》,他的小说集《彷徨》首篇是《祝福》,末篇是《离婚》。我以为,在“人”的觉醒中对于“女人”的发现,更能标示五四鲁迅的现代精神。

在数千年漫长而黑暗的艰难历程中,女性背负着沉重的历史负荷和精神重压,但她们仍然发出了虽微弱却顽强的反抗呼声,闪耀过虽最终熄灭但曾耀眼一时的抗争火花,企图恢复自己应有的地位,鲁迅在其作品中曾经多次描写了女性的这种抗争。如祥林嫂的出逃,《离婚》中爱姑的反抗,鲁迅显然是赞成并给予肯定的。然而由于旧时代的历史过于漫长,由于“铁屋子”的过于坚固,由于妇女承受着从经济到政治,从法律到习俗,从生理到心理的过重压抑与束缚,她们的反抗不仅常常被旧势力轻而易举地挫败,而且这种反抗本身也带有浓厚的封建文化色彩。在鲁迅小说中,确实很难找到真正从男权专制文化束缚中“解放”出来的女性。作为底层社会的劳动女性(如祥林嫂)、上流社会的家庭妇女(如鲁四太太)、带有新女性微光的女性(如子君)、乃至带有仙气神采的女性(如《奔月》中的嫦娥)等,都没有挣得真正“人”的资格。子君身上的确闪射出新女性的微光,她接受过知识的熏陶,经受过五四新思潮的洗礼,她争取婚姻自主的行动无疑是人性觉醒的标志,是女性寻求解放迈出的第一步,她是以新思想反抗旧礼教的斗士。但这并不能掩饰其内在的柔弱与狭隘。她将生命全部押宝一样押在涓生身上,一旦涓生因种种缘故产生动摇或变心,她那“孩子气的眼睛”便只能看到一个虚无。这个“男人”靠不住的悲剧,的确揭示了“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的生存哲学。这一哲语尤其适用于子君及一切女性:首先必须是独立的生存而非依赖的生存,爱才有所附丽,并会拥有日日常新的爱情活力。可惜子君限于主客观条件未能达到此境界,遂在封建思想势力的压迫和涓生的摈弃下,走上了死亡之路。《奔月》中的嫦娥,在对丈夫失望之后的“飞升”,实质是“男人靠不住”故事原形的又一变体,其表象上的仙化或神话色彩,并不能掩饰其作为“人”(尤其是女性)之异化的悲剧。因为当“人”(女性)将自我本质交付神仙的时候,恰恰表明了“人”(女性)在此岸世界的失落。鲁迅以严酷而冷静的观点,无情的剖析了这些女性们的可悲心态和屈辱灵魂,写她们“做奴隶而不得”④时的惶恐与痛苦,“暂时做稳了奴隶”⑤时的满足和安然,对中国女性在灵魂深层被奴化被扭曲表现出无限的悲哀与忧愤,并将启蒙意旨导往“启蒙”和“疗救”。鲁迅在对女性进行再认识和价值重估的过程中促成了他对女性的发现——将女性作为一种独立性别来看待,这是一种更为人性化的发现。

如果说对女性的态度标明着社会或个人“文明”的程度,那么鲁迅的确是属于“现代”的,更进而也是属于“当代”和“未来”的。他的小说及作品所显示出来的消解女性异化,解构男权专制的强烈而鲜明的情意倾向,昭示着重建“新文化”的一种意向,使由他所代表的“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具有了更加完整、充实的文化意蕴。

总之,鲁迅始终固守“为人生”的文艺观,他的小说多从人性解放的角度去描绘旧中国

儿女的灵魂创伤,以期通过人的改造,达到社会的改良,实现中国人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根本转变。

(二)鲁迅小说思想内容的现代性,其重要表现是作品中透露的孤独绝望的现代情绪。

中国的封建传统文化根深蒂固,一般老百姓极端愚昧落伍,即使一般的先进人士,也囿于当时中国的历史现状,无法理解像鲁迅这样站在二十世纪人类文化高峰的先行者,尽管当时中西方社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社会发展的进程并不一样,然而,鲁迅与西方现代某些先进的知识分子站在人类文化的高峰上深刻的把握人类文明发展的弊端,这一点是相同的,他们不被同时代人所理解,这使得他们不约而同的产生了孤独绝望的现代情绪。

孤独绝望,正弥漫着西方现代社会的时代情绪,也笼罩着鲁迅的小说。我们不能忽视鲁迅创作《呐喊》之后和创作《彷徨》之前的这段时间,自从1922年10月创作了《呐喊》的最后三篇《兔和猫》、《鸭的喜剧》和《社戏》后,一直到1924年2月7日创作《彷徨》的第一篇《祝福》,其间一年半多的时间没有进行小说创作。虽说这段时间鲁迅的小说创作是个空白,可鲁迅的心灵可谓是充满着激烈的矛盾,因为历史并没有按鲁迅所设想的向前发展,他的科学救国、文艺救国的启蒙思想在现实面前屡屡碰壁。特别是到“五四”新文化运动进入低潮时,鲁迅由《呐喊》而一变为“荷戟独彷徨”,信仰发生了危机,鲁迅怀着孤独悲凉的心情重新思考独异的个体与复杂世界的关系。这种思考体现在小说中便促使了《彷徨》的诞生。

如果说《呐喊》着重描写农民的痛苦及其自身弱点来揭示其处于昏睡状态的麻木、蒙昧而予以启蒙的话,那么,《彷徨》则更专注于知识分子心灵的裂变,关注其梦醒之后的无路可走,来寻求一条可循之路。对比创作初期的作品,可以发现,总体来看,鲁迅已从热切呼唤尼采超人的兴奋与激昂转为低回沉重。在《孤独者》、《在酒楼上》、《伤逝》、《长明灯》等小说里,鲁迅一次又一次地演绎了改革者理想幻灭、人格失守的故事,一次又一次地重复在铁屋子里梦醒而途穷的主题,这正是表现了鲁迅作为二十世纪中国先觉者的悲哀。

鲁迅的这种孤独绝望的现代意识流露在他的小说作品中,我们可以从他塑造人物的悲剧性,故事情节中的荒诞意识去体验。

首先,我们来看看鲁迅笔下被这种情绪所影响的悲剧人物。鲁迅小说中的先觉者不同于润土、阿Q式的麻木愚昧的劳动者,也不同于孔乙己、陈士成的没落的旧知识分子,他们的性格、遭遇各不相同,但又都受过旧民主主义革命或“五四”运动新思潮的影响和熏陶,被时代之风吹醒过的,他们都对黑暗社会和旧势力有所不满,不同程度的作过抗争,结果又成为了人生战场的败北者。

试看吕纬甫当年拔神像胡子、议论国家大事,也算得是意气风发了,可十年后他出现在“一石居”酒楼时,却因不堪挫折而丧失激情成了一个敷敷衍衍、模模糊糊、随随便便教“子曰诗云”的人,把精力消耗在一些明知无聊的事上却不能自拔。像一只苍蝇“飞回个小圈子,又回来停在原地点”。魏连殳的对社会没有顾忌的言行,颇有鲁迅早年赞赏的那种“使之孤立于地,亦无慑也”⑥的气概。然而在他孤军奋战,走投无路时,却“躬行我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我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而寂寞地死去。涓生和子君呢,为争取婚姻自由,勇敢无畏,子君的宣言“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更充分

体现了一个新女性的自觉和尊严感,是娜拉式的个性解放的典型语言。然而子君却因无力回到自己原来的父家而抑郁死去,涓生也回到会馆的破屋,终日在悔恨,空虚、凄凉中枯坐,他仍然迷惘,新的生活在哪里呢?以上这些代表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前后,在民主思潮的激荡下开始觉醒的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可是命运给他们安排的却是悲剧。

孤独、绝望,于是陷入迷惘中。现代人越是被唤醒了个性,越是意识到个体面对社会必然产生的孤独。在迷惘中,这些知识分子强烈的个性主义色彩却时时流露出清醒冷峻的自我批判意识。混沌如吕纬甫,对自己“模模糊糊、敷敷衍衍

※回复:论鲁迅小说的现代性※

的状态何尝没有清醒的自省?涓生最后的“用遗忘和说谎做我的前导”,无奈中夹着清醒得近乎冷酷的自责。魏连殳被拜官之后,靠着每月80块大洋的官饷,足可以风风光光的活下去,况且他的“业务”不过是官场酬诗打牌,于人于己有何大碍?但魏连殳选择用自虐的方式消灭自己,因为他无法逃脱自己心底理智的自我审判,无法原谅自己的随波逐流。孤独绝望,正是他的自我意识处于最痛楚的状态。鲁迅一再痛苦的说到自己身上的“鬼气”,自认有四千年吃人履历的狂人正是他“抉心自食”的写照。鲁迅所塑造的这一系列的知识分子形象,从另一侧面也表现出他理性的自我反省,自我批判精神。在当时的文化语境中,这种意识最能凸现现代性品质。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故事情节所流露出的荒诞意识。与现代人孤独绝望相伴相随的,是荒诞意识。在孤独、绝望面前,鲁迅看到了现实世界的荒谬性,他感到社会对人的异化成为一种超然的力量。因此,他以价值置换的方式写出了世界的荒诞。《长明灯》的疯子“我放火”表达出先觉者对传统文化的强烈批判和不屈斗志,最后却被孩子们随口编入儿歌,巨大深沉的社会意义完全被消融掉,变成了毫无意义的胡诌。《孤独者》的魏连殳一心想洁身自好,真诚待人时,老被人百般警惕地提防着,生计无路,而当他藏起良心,玩世不恭时,却被认为是奇才,高朋满座,官运亨通;《药》中的革命者夏瑜为推翻满清政府,解救劳苦大众而英勇斗争,而他要解救的对象——在小说中即华老栓全家及众看客、众茶官们却极其愚昧麻木,他们对夏瑜非但不理解、不同情、不支持,反而疏远他,鄙视他,说他的所作所为是“发了疯了”,还争着去看他被杀的“热闹场面”。结果是夏瑜被杀死了,小栓病死了,华老栓们则半死不活地活着,这是一个怎样荒诞的世界!启蒙而不为启蒙对象所知,主体与客体如此隔绝,这是来自作为启蒙者的鲁迅,在启蒙过程中切身的体验而产生的孤独疑虑,也是个人生命的孤独感的真切流露。

越是走向历史的深处,越是对现实洞察,也越看到启蒙的艰难,那种怀疑与绝望越是强烈得难以为理智所控制。在鲁迅的历史小说《故事新编》中,这种荒诞意识表现得更加深切。人类之母女娲死后连尸体都被所创造的小东西们插上旗子利用;宴之敖者的复仇最终成了庸众观赏的材料;大禹治水连自己做人的身份都受到怀疑;墨子为宋国解难反而被勒索……作品中一面是伟大的创造一面是卑劣的破坏;一面是抗暴牺牲一面是自私愚昧;一面是艰苦劳

动一面是享乐腐化;一面是为民解难一面四借机敛财……悲剧变为滑稽,牺牲变为荒诞,我们在《故事新编》中感受的是鲁迅的这样一种创作状态:即使在理性的启蒙指导下的文化批判,也会时时不忘非理性的感性体验,在创作中渗透着生命的孤独绝望、荒诞虚无。于是,有些学者便认为正是源于对具体历史现实的认识与感受和具有超越社会的行而上人生孤独感交织在鲁迅的思想深处,“鲁迅因此而成为中国近现代真正最先获有现代意识的思想家和文学家”⑦

二、鲁迅小说艺术形式的现代性

为了适应社会历史向现代化的发展,为了使文学把表现人放在首位,小说创作不但在思想内容上而且在艺术形式上也必然要革新旧的传统,学习和吸取外国小说在表现社会生活、塑造人物形象的一些艺术方法。这是历史的趋势,鲁迅的可贵也正是他能站在时代的前列,积极地“引进”外国小说的艺术方法,一洗中国读者的耳目,使其小说不仅在内在因素(思想内容),而且在外部表现(艺术形式)都极具现代性了。

(一)实现了“人物大于情节”的小说观念的现代转移

主要用于消遣的传统小说把情节的完整多变看作是首要的着力点和最重要的审美特征。客观的说,这种“情节小说”固然有其不可代替的优点(如情节曲折,引人入胜等),但它一味“向外转”,让人物跟着情节走,忽略了对人物性格心理的深度揭示和生动描摹,不利于人对自身认识的全面深入,不利于对人思想解放的探讨,当然也就不利于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因为,文学毕竟是人学。鲁迅令人信服的实现了“人物大于情节”的观念转移,从而避免了传统小说那种“情节高与一切”,“见事不见人”的根本弊端,使中国小说在现代化道路上迈出了甚为关键的一步。

首先,由于实现了“人物大于情节”的观念转移,鲁迅小说得以向西方现代小说那样,以截取生活的横断面为切入点。西方小说的立脚点不是叙事而在写人,在小说结构上就不太重视故事的完整性而把人物性格的刻画放到了首位。这样就决定了作家们尽量节省笔墨去描述故事始末,只是截取生活的横断面,因此而一下就突出人物。道理是显而易见的:人是生活的主导者,不应被生活所淹没。鲁迅毅然“引进”了西方现代小说的结构模式——截取生活的横断面,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现代小说形式。结构形态上,他完全抛弃传统小说那种“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线性叙述模式和千篇一律的陈腐形式,呈现出一种开放的态势:有串联二三个生活片段的联缀体,如《孔乙己》、《头发的故事》、《风波》、《离婚》等;有只写一个场面的速写体,如《示众》、《在酒楼上》等;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日记体,如《狂人日记》;有近似叙事散文的散文体,如《鸭的喜剧》、《兔和猫》、《故乡》和《社戏》;有任凭内心感情流泻的手写体,如《伤逝》。即使是有着较强情节性的《阿Q正传》,也不似传统小说那样连贯完整,而是相对松散。这里说说《离婚》。《离婚》的第一个场面是在航船上展开的。这桩离婚事件先后争斗了三年,牵扯进去的人不少,作者运用航船里人物之间的对话,辅以巧妙的穿插,没用多少笔墨,就把这些都稍带着自自然然的交代清楚了。他的笔力侧重于刻画爱姑的性格,通过这个生活横断面,她的泼辣、大胆给读者留下了极为突出的印象。第二个场面所描写的是在厅堂里会见七大人。在这个场面里,小说侧重于从爱姑内心感

受的角度来展开艺术描写,尤其是突出地表现了爱姑对七大人的不切实际的幻想。可以说《离婚》并不以情节的复杂曲折取胜,它是以细腻,生动的性格描写来获得丰满的生活容量,并体验出深刻的思想意义。《在酒楼上》也充分发挥了截取生活的横断面这种结构方法的长处,它是在一个横断面的画幅中直截了当而又精巧细腻地展开的。从酒楼叙旧后,引出吕纬甫谈起回到故乡所做的两件“无聊的事”,从而对他的为人和性格作出了有力的刻画,在谈话中很自然的讲起对过去的回忆,因而在霎那间对这个艺术形象进行了概括的对比,从眼前的吕纬甫的精神气质入手,清晰地显示出他前后生活中令人惊讶的变化,吕纬甫的性格在这个横断面中凸现得十分鲜明,简直是从一瞬间闪烁出了全部生命的轨迹,因而成为极具艺术魅力的人物形象。可以说,由鲁迅开始,中国才有了在结构艺术上具备现代观念的小说。

其次,由于实现了“人物大于情节”的观念转移,鲁迅为写活人物而作了细致生动的心理描写。传统小说很少直接具体的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它的特点是长于叙事而不重描绘,对于人物的感情活动主要是通过他们的行为和行动表现出来。这虽然是传统小说的一个艺术特点,却也和它在总体上重事不重人、不注意表现人是相一致的。文艺复兴以后的西方国家,出于对人个性的尊重,在小说创作中十分重视具体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有的作家甚至以专描写人物心理而著名。基于“为人生”、重写人的原则,鲁迅理所当然的要借鉴吸取外国小说中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经验,在自己的作品中加以运用。当然,鲁迅也并不否定和抛弃中国传统小说通过描写人物行动来表现人物心理的特点。因为这一艺术特点不但为中国读者所习惯,而且有助于作品的精练简洁,是有一种民族的传统和风格。鲁迅是一面继承传统小说的这一艺术特点,一面则学习和吸收外国小说对人物内心活动的细致刻画,恰到好处的把人物写真写活。鲁迅对于人物的心理刻画,其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以叙述故事的口吻对描写对象的心理状态加以说明和介绍的,如《高老夫子》;有通过人物的自剖即自我表白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的,如《狂人日记》、《伤逝》等,;有通过人物的表情和动作反映心理的;有通过人物的对话,来使读者洞悉其心灵世界的,如《肥皂》;有通过描写人物的幻觉、梦境来反映其思想深处的活动,如《白光》、《弟兄》等……从对人自身的注意出发,由侧重外部世界的摹写,自然的进到了侧重人物内部心理世界的剖析,鲁迅使中国传统的情节小说走向了现代心理小说。

(二)叙述方式和叙述视角的现代转换

鲁迅小说在艺术方面的贡献还表现在:随着内容和艺术的现代化,鲁迅小说在叙述方式和叙述角度上也发生了变化。叙述方式和叙述角度在鲁迅小说中怎样体现已有很多学者指出并有过具体论述,本文不准备重复,只想从接受主体(读者)与作者、作品关系的角度作简略阐释。

由于要求叙述故事“有头有尾”,中国传统小说情节的发展多是直进式,即叙述故事都为顺叙,开头和结尾也颇为相同,常以诗或词出本事,然后加“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话说……”等与前面的叙述相照应的方式:上下回之间,总是用“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上回书中道……”等模式加以衔接:其中若有重要的事件发生,为了增强故事的可信度,大都搬来“有诗为证”“有诗赞曰”等千篇一律的方式,给人造成一种不是读小说而是听小说的感觉。这对文化程度不高的读者来说,是有其合理性和好处。然而这样的叙述方式也有其致命弱点,即由简单化而产生的沉闷感,缺乏客观事例本身具有的千姿百态和勃勃生机。鲁迅在叙述方法上大量运用了西方现代小说的插叙倒叙,不讲求时间顺序,不专守一条线索。由于大量运用插叙倒叙,作者可以从多侧面反复地去加强人物性格的刻画,因而人物

形象层次十分清楚。先来看看插叙,例如《药》,通过穿插在刽子手康大叔和茶客们说的断断续续的话语中的内容,一个具有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和大气凛然的气概的夏瑜形象,就鲜明的站立在我们读者的面前;《风波》中也是运用插叙的技法交代了七斤的身份:船工、三代靠帮人撑船过活,因为每天都撑船进城,他便成了一个消息灵通的“出场人物”,他的见识也只不过是某处“雷公劈死了蜈蚣精”、某处“闺女生了一个夜叉之类”而已,他对世事的认识仍然是一片空白。这样一来,后面写七斤对革命的愚昧无知,就是顺理成章的了。这一穿插的交代,为七斤这一形象的塑造打下了基础;再如《故乡》更是将这一技法运用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小说一开始便写“我”乘船回故乡搬家。回到故乡,当母亲说:“还有闰土,他每到我家来时,总问起你,很想见你一回面。我已经将你到家的大约日期通知他,他也许就要来了”时,小说马上中断原来叙述线索,以“我”的回忆为线穿插进十九个自然段的篇幅,追述了三十年前“我”与闰土的一段交往,刻画了少年闰土的小英雄形象,为后面描写闰土的巨大变化,表现农村的破败打下了基础。在写到杨二嫂突然站在“我”面前时,通过穿插“我”的回忆,使昔日的“豆腐西施”与眼前的杨二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鲁迅对旧中国社会生活的失望,突出了小说的主题思想。再看看倒叙。先不写出事件出现的原因,而把结果突兀于读者眼前,在高潮紧张处着笔,《祝福》就是这样的结构。鲁迅先把祥林嫂在雪夜悲惨死去的结果告诉人们,然后再用倒叙的手法把“我”的耳闻目睹的一些事实连缀起来:寡妇——佣人——再次守寡——再次帮佣——沦为乞丐悲惨死去。鲁迅把祥林嫂悲惨的一生以这种方式来安排是有其道理的:一是为了表达主题的需要,二是不使情节过于平板演进。这种叙述方式使读者的欣赏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它让读者有意识的、从多维的角度去认识文本、思考文本。

鲁迅小说不仅脱尽了以讲故事为主要旨趣的传统小说叙事模式的痕迹,完全抛弃了章回体的格局和说书人的套语,而且叙述角度也现代化,多样化了。传统的叙述视角多以全知全能的角度去叙述故事,即以小说的叙事者来说,传统的叙事者多以教化者的身份出现,与故事本身不发生关系(至多是目击者的关系),从全知全能的角度去叙述故事,叙述者在情节中的核心地位以及道德判断上的几近跋扈的自信,使他对读者具有不容置疑的权威身份,因而与读者也保持着距离。20世纪以来,急剧变化的世界使西方人的传统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动,人们发现,对世界的判断再不能简单得定为是或否、美与丑、善与恶,多向立体思维方式的出现,表明现代人对世界、对自身的认识已大大深化了。现代读者不会再像传统读者一样盲从权威、满足于被动的接受叙事者传授的一切;现代小说家创作时不仅需要从顺方向考虑作品施作用于读者,而且要从逆方向考虑读者对作品的接受,借助叙述者调整接受主体与接受客体的距离,力求以常态的形式,取得接受主体的心理认同。接受美学的发展引进了一个读者的关系,而现代叙述学则构建了作者、叙述人、人物、读者及叙述人、人称、视角、故事之间全新的关系,叙述人担负着叙述小说的任务,他与作者、人物、人称的关系纵横交错、复杂微妙。鲁迅深谙此道理,是中国此类现代小说家的杰出代表。

在鲁迅为数不多的短篇小说中,既有第三人称描叙也有第一人称描叙。用第三人称,问题不在这种古已有之的全知叙述角度能否为现代小说运用,而在怎样运用才适合现代小说的叙事要求和现代读者的欣赏习惯。在这个问题上,鲁迅小说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范例。《阿Q正传》、《白光》、《风波》、《明天》、《高老夫子》、《肥皂》、《幸福的家庭》、《离婚》、《端午节》、《弟兄》10篇作品,基本上都是用全知叙述角度,但却用得很有节制,很有分寸。在这些作品中,不仅“呈现”式的描写重于过程性的叙述,同时,“隐含”的叙述者也没有像传统的“说书人”那样滥用全知全能的权威,充当过分饶舌的解说员,而只是作为一个高明的艺术向导,向读者讲述、解释那些必须讲述、解释的东西。可以说,这是一种“现代化”

的有节制的全知叙述角度。最令人拍案叫绝的是同用第一人称来叙述,其表现形式是千变万化的。在鲁迅的第一人称小说里,叙述人是以“我”的名义出现于作品中的人物,作为兼具叙述人和作品人物双重身份的“我”,在小说中的地位有主有次,描写或实或虚,其与事件的关系和叙述的角度便有所不同。《狂人日记》通篇都是“我”的内心独白,而《孤独者》也是第一人称叙述,但《孤独者》与《狂人日记》不同处是“我”不是作品的“主人公”,只不过是魏连殳悲剧中一个次要的参与者,一个只能从侧面揣摩别人心理的观察者而已。这种写法,减弱了叙事者强制性的权威,更贴近人们认识过程的原生状态,使读者在一种比较真实可信的氛围中跟随叙事者观察、分析魏连殳,确有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如历其境,如睹全过程的真实感。读者、作者、故事中的人物三者的关系亲密无间。三者之间再没有什么距离。鲁迅的《呐喊》、《彷徨》正是深得其中奥妙,大量采用了这种叙述角度,除《孤独者》外,还有《孔乙己》、《头发的故事》、《兔和猫》、《鸭的喜剧》、《祝福》、《在酒楼上》等。鲁迅采用“我”作为穿针引线的一个次要人物,不是强硬的灌输作者的观点,左右读者的感情,而是构建起思维空间,把读者置于裁判者的地位,调动他们的思考力,让他们自己从故事中得出结论。这样,不仅消除了读者和作者之间,读者与作品中的人物之间精神上和心理上的距离,而且表现了传统小说中所缺少的理解人、尊重人的民主精神、民主色彩。而这,正也是鲁迅小说现代性的重要表现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讲,鲁迅的小说绝不同于消遣性文学,并不适合于那些一切跟着作者转的被动型的读者,而是一种具极大内涵的学者型文学,要求读者思考力的积极参与,不仅以情动人,而且发人深省。可见,鲁迅的文学创作完全服从于他启蒙大众的最终目的。

鲁迅的小说,每一篇都是自己的,不但是内容上大胆突破,而且在艺术形式上也勇敢创新。这样,无论是小说的内在因素(思想内容),还是其外部标志(艺术形式)都已完全现代化了,是一种内容与形式相结合的新的完美的尝试。现代文化精神在鲁迅那里达到了辉煌,鲁迅先生在现代小说史上的独特地位和作用,是其他任何人不能替代的。鲁迅小说的现代性,直到今天,我们还可以从中得到许多启发和教益。

注解:

①《坟·灯下漫笔》《鲁迅全集》第一卷第311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②《热风·随感录四十》《鲁迅全集》第一卷第397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③《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第四卷第393页

④⑤《坟·灯下漫笔》《鲁迅全集》第一卷第

⑥《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鲁迅全集》

⑦《中国思想史论》(下)李泽厚(著)安徽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932页

参考文献

⑴《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逄增玉(著)东北师大出版社2001年8月第一版

⑵《现代性与五四文学思潮》俞兆平(著)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一版

⑶《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⑷《小说叙事研究》格非(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第一版

⑸《鲁迅名作鉴赏辞典》中国和平出版社1991年9月第一版

浅析鲁迅笔下梦的意象

浅析鲁迅笔下梦与夜的意象 ——以《野草》为例 摘要:一部《野草》可谓一部鲁迅精神世界缩影的略图。鲁迅的精神世界不但广博、深沉,而且繁杂多样,这部如鲁迅自称的“随时的小感想”凝聚了鲁迅最深刻体验与哲思。在《野草》里边,虽然是小感触,但是隐含着一个启蒙思想家在沙漠里走来走去那种孤军奋战的痛苦和沉思,是一种内在的感情哲理化的结晶。在《野草》之中大量表现出来的夜与梦的意象,构成了鲁迅鲁迅精神世界的独特内涵。鲁迅说“我以为绝望而反抗者难,比因希望而战斗者更勇猛,更悲壮”,这就是鲁迅的哲学。《野草》运用了象征主义表现手法,创造者就是鲁迅。他那种独特的追求,造成了艺术传达的幽深和审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辉煌的成就之一。 关键字:鲁迅野草反抗绝望意象梦与夜 一、“绝望”之中的“希望”与“希望”之中的“虚妄” 鲁迅说《野草》“大半是废弛的地狱边沿的惨白小花”,然而就是这些“惨白的小花”在“废弛的地狱边沿”不断地折射着绚烂的光彩,但这光彩更多是用“梦”与“夜”的意象来展示的,正是由于这样,鲁迅给他笔下的“梦”与“夜”赋予人格,赋予人生哲学。 在《野草》完成之后写《题辞》之前,也已“不愿追怀,甘心他们和我的脑一同消灭在泥土里的”(《<呐喊>自序》)。在《野草》完成之后的《题辞》则一再宣布“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与过去的惜别很坚定,不管过去的生命能不能追怀,毕竟《野草》已经成为过去生命的一部分。但是过去的生命到底是怎样一种状态?鲁迅给过去的生命赋予了怎样一种意义? 作为《野草》中“夜”与“梦”的意象,鲁迅通过这种手段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这时,我曾经要写,但是不能写,无从写。这也就是‘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怎么写》)。正是这种欲罢不能的徘徊在“沉默”与“开口”之间的话语构成了《野草》的核心部分。鲁迅已经将自己的人生哲思具体化了,抽象的语言显现为和“开口”经验有关的内心感受——“过去的生命”残留的“梦”与“夜”的意象。 “我沉静下去了。静到浓如酒,令人微醉。望后窗骨立的乱山中许多白点,是丛冢;一粒深黄色火,是南普陀寺的琉璃灯。前面则海天微茫黒絮一般的夜色简直似乎要扑到心坎里”(《怎么写》)。正是在这“丛冢”之中出现了“过客”的身影,而“过客”正是鲁迅心境“希望”与“虚妄”的产物。尽管没有人能听得懂那“召唤”的语言,但毕竟有一个人已经从“还记得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走了。鲁迅给这“走”是赋予了生的希望的,但是只是给予希望,却无法忽略一个跟本的事实:因为身外的青春倘一消灭,我身中的迟暮也即凋零了。因而“过客”无法停留,只得行走。正是这不停地行走让“血不够了”、“力气

电大汉语言本科毕业论文《浅谈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 浅析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姓名: 学校:平顶山广播电视大学 学号: 指导教师: 定稿日期:2014年月日

内容摘要 鲁迅是中国现代史上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虽然他一生创作的小说从数量上来看并不算多,但他以强烈的启蒙主义思想、彻底的反封建精神、深厚的思想意蕴和新颖特别的艺术技巧,刻画了阿q、孔乙己、闰土等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极大的丰富了中国文学的人物画廊,为中国现代文学提供了榜样和丰富经验。他的小说开创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新传统,具有很强的独创性。鲁迅小说的总体是风格热烈与冷峻的结合,具有鲜明的人物个性特征,鲁迅的小说对中国下层社会广大劳动人民的精神面貌做了高度细致的现实主义描写,主要人物形象有:有权有势者、卫道者、社会群体、被侮辱与被损害者、觉醒者。而被侮辱与被损害者形象更加受到关注,更值得我们探究。 关键词:鲁迅小说人物形象

目录 内容提要 (1) 关键词 (1) 一、无知的贫苦农民和小市民典型形象 (3) 二、受侮辱的传统妇女形象 (4) 三、下层贫困的知识分子形象 (5) 参考文献 (6)

浅析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鲁迅(1981-1936), 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中国现代史上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鲁迅”是他在1918年五月发表《狂人日记》时用的笔名。1918年,他从辛亥革命失败后苦闷,失望和消沉的情绪中走了出来,开始了“铁屋中的呐喊”: 1918年-1922年,创作小说15篇,于1926年编为小说集《呐喊》;1924年-1925年创作小说11篇,于1926年编为小说集《彷徨》;1922年-1935年,创作小说8篇,于1936年编入《故事新编》。他把自己一生主要精力贡献给了文学事业,他伟大的标志主要表现在:在思想上和艺术上,他都最富有独创性,他的现实题材的小说,开创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新传统。《呐喊》,《彷徨》都采用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典型化方法。人物形象具有深广的社会历史内涵,同时又非常个性化。我们可以把鲁迅小说中的生动人物形象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有权有势者、卫道者、社会群体、被侮辱与被损害者、觉醒者。这里主要分析他的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人物形象。 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民众是鲁迅小说的重要表现对象。鲁迅就其一生来说始终站在人民群众一边,非常关注他们的不幸和疾苦。自古以来,农民形象在文学艺术中少有体现,而在鲁迅小说里面,首次把农民生活作为表现对象,于是便出现了许多生动深刻的农民形象。他们是在中国封建传统的人肉和筵宴上被吃着的“东西”,无权、无势、无钱且政治经济地位低下,在封建等级制度中位居最底层,对这些人,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使他们连最起码的人格尊严和人生权利都剥夺殆尽。他们是无辜的,多数还具有淳朴、善良的品德;但他们同时又是愚昧、麻木的,认识不到自己悲剧命运的真正根源。因而,这类人物最基本的特点是愚昧、麻木,并在愚昧麻木中被吃掉,生活艰辛困苦。这类人物在鲁迅的小说中很多。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无知的贫苦农民和小市民形象、受侮辱的传统妇女形象、贫困的下层知识分子形象. 一、无知的贫苦农民和小市民典型形象 《故乡》中的闰土、《药》中的华老栓、《阿Q正传》中的阿Q、《风波》中的七斤、《社戏》中的六一公公、《一件小事》中的车夫等都是这类人物的代表。少年的闰土是那么的天真、英俊、精神、活泼、可爱又充满力量。而中年的闰土:“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象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只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象是松树皮了。……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在封建政治经济制度下,闰土被“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②折磨成为一个木偶人,“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③生活的艰辛与痛苦给他肉体造成极大侵蚀,更使他精神麻木。而封建的等级意识在我和闰土之间划了一道鸿沟,少年闰土已不存在,永远的消失了。 《药》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药》中的华老栓是一个开茶馆的小市民,他用毕生的积蓄去购买人血馒头,用来治疗儿子的痨病,希望用蘸着革命鲜血的馒头给儿子治病而最终没有治好,他的善良和愚昧令人感叹。在封建统治下,他们无辜的在遭受摧残,麻木而又迷信。 《阿Q正传》中的阿Q是精神胜利法的典型。阿Q是个“上无片瓦,下无寸土”的农民,只靠两手挣饭吃:割麦便割麦,撑船便撑船。他没有家,没有孩子,甚至连姓赵的权利都没有,处处受人欺压,这种贫困压抑的生活给阿Q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创伤,具体表现在三方面:精神的扭曲、生命的退化、封建意识的束缚。首先,精神的扭曲。极度困苦的生活,处于社会底层,天天的受人欺压,扭曲了他的精神,他发明了聪明的应对方法――精神胜利法,现实中的挫折变成了虚幻世界的胜利。“我们先前比你阔多了!你算什么东西!”或“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被别人打了,一句“我总算被儿子打了”便立刻获得心理上的平衡和安慰。连“精神胜利法”也不能安慰自己就自己打自己嘴巴,打完后,便心平气和起来,好象打的是自己,被打的是别人,仿佛是自己打了别人一般,虽有点热辣辣,但可心满意足的躺下了。他还有另一个法宝,即“忘却”,别人对自己施加的屈辱,一会儿便可忘记。他是生活在一个不能正视现实,一个虚幻、倒错的精神

(完整版)浅析鲁迅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毕业设计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浅论鲁迅小说中人物子形象的塑造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引言.......................................................................................................... ..2 一、本文阐述的背景 (2) 二、鲁迅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 造 (3) 三、鲁迅小说中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的社会意 义 (9) 结语……………………………………….......……………..….............

11 参考文献 (12) 浅析鲁迅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 摘要:鲁迅的小说主要塑造了现代中国的两类型人物形象,一类是以孔乙己、陈士成、吕纬甫、魏连殳、子君和涓生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的形象。他们或惨受封建教育制度毒害的知识分子(以孔乙己、陈士成为代表);或有进步要求和变革愿望的现代知识分子(以吕纬甫、魏连殳等为代表);亦或是“五四”后追求资产阶级个性解放的知识青年(以子君和涓生等为代表)。通过对鲁迅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抨击知识分子的弱点和缺点。鲁迅在深刻批评他们的同时,也不掩饰自己对他们遭遇的同情,愤怒地控诉毒害和葬送他们的黑暗制度,替他们大声喊出了“封建礼教吃人!”另一类是以阿Q、闰土、祥林嫂、杨二嫂等为代表的农民形象。一个个鲜活的农民形象让我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苦难的旧中国农民,他们肉体和灵魂的双重枷锁。可以说他的小说有自己的历史价值,更有

论鲁迅《野草》中的意象与象征

论鲁迅《野草》中的意象与象征 院系:科技学院 班级:07汉文一班 姓名:马梦婷 学号:2007185424

论鲁迅《野草》中的意象与象征 内容摘要: 《野草》是鲁迅的一部散文诗集,里面包含了鲁迅的思想,他独特的人生体验,以及他对残酷世界的批判,对美好婚姻生活的向往。在写这些散文诗的时候,作者不想太明显的表现出自己的思想感情,让读者一读就懂,因此他在文章中多次运用了意象和象征的表现手法,来向世人展现自己的思想感情,通过隐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内心世界。《野草》这部散文诗是成功的,它让我们更加了解鲁迅丰富的精神世界,让我们了解他不为人知的感情生活,让我们向他的世界迈进了一步。 关键字:《野草》意象象征 《野草》是1927年北新书局出版,收入1924~1926年所作23篇散文诗,书前有题辞一篇。以曲折幽晦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表达了20年代中期作者内心世界的苦闷和对现实社会的抗争。通读《野草》,里面有一个支配全书的主题,第一是韧性战斗的哲学,第二是反抗绝望的哲学,第三是向麻木复仇的哲学。这些人生体验的哲学,就构成了鲁迅在《野草》中孤军奋战的一个启蒙思想家那种丰富、深邃的精神世界。 鲁迅将沉积在自己生命最深层的生命体验寄寓于《野草》的意象世界,正是意象富于隐喻、暗示、多义的特质,为鲁迅渴望表达的生命体验找到了最适合的诗化形式。《野草》用一种特殊的结构把意象世界组织和建构起来,既揭示了现代人的生存境遇,又作出自己对于生命的回答和选择。在这些回答中,意象成为将体验外在化的特殊结构方式。它比普通的叙述语言更能体现现代人体验和精神的繁复深邃。 《秋夜》是《野草》的开篇,诗人通过自己所寓秋夜的描写,创造了一个复杂的意象群。《秋夜》中有很多意象即:1枣树的意象:墙外的两株枣树,不但是鲁迅寂寞孤独感的体现,也是他对自己婚姻不满,沮丧无奈的复杂心情的形象体现。那株被着力描写的枣树,是诗人的自喻,表现了诗人的睿智、坚韧、顽强的反封建主义的斗争精神;而另一株未被提起的枣树,则是暗示诗人的妻子。2秋夜的意象:这是诗人对封建传统婚姻的批判。在秋夜意象中,喻体的“使人们仰面而不再看见”“奇怪而高”的天空,所喻指的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封建婚姻。包办婚姻从外表看郑重其事,大摆筵席好像是对青年男女婚姻的一种关心,

鲁迅小说的艺术特点

鲁迅小说的艺术特点 鲁迅先生一生写下了800多万字的著译,他的文章特别是他的小说给后人们带来了一笔宝贵的财富。鲁迅先生的小说具有鲜明的阶级观念、生动的文学性以及丰富的艺术特点。毛泽东认为:鲁迅是“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是“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本文就鲁迅先生小说的艺术特点展开讨论。 一、鲁迅小说的艺术特点首先在于真实。鲁迅先生主张文学创作用“白描”的手法,也就是主张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但这里的简练并不代表简单,而是用一条条细线勾勒出事情和事物的真实面貌。比如说在《祝福》中,小说一开头写“送灶的爆竹”,这既是点了“祝福”的题,同时也表现了鲁镇当时浓厚的节日气氛。这几句话也借自然环境写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揭示了当时的中国农村依然充溢着迷信的思想。接着,作者又进一步比较简要地写了一下“福礼”的过程:“拜的却只限于男人”、“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今年也自然如此”。这些描写充分说明了在“祝福”中充斥着封建礼教、“三纲五常”的内容,还点明了封建迷信在农村的流毒之久,影响之深,以至于在辛亥革命成功多年之后,还“家家如此”。最后,作者还对“祝福”的现场作了几笔描述“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这寥寥几笔的环境描写,既渲染了浓烈的“祝福”气氛,也和下文中祥林嫂凄凉悲惨的死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反衬了祥林嫂的悲剧命运。鲁迅先生曾说,作文章要有真情,去粉饰,少做作,勿买弄。而在其作品中所展现出来的生活场景、水乡风情、民俗风貌、城镇景致、人物的言行姿态,确实像生活本身那样真实、自然、使人犹如身临其境。 二、鲁迅先生也十分擅长于发掘蕴涵深刻社会意义的生活片段和生活场景,来集中突出地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在他的大多数作品中,并没有对人物的生平作过详细的描绘,甚至不注意故事情节的完整性。通常在人物出场的时候来一段外貌描写,像《孔已己》中的“孔已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带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寥寥数笔,就使读者对孔已己有了一种大致的印象。接着通过情节的发展使人物的性格和命运与原先的印象相互叠加。于是乎一个生动的人物就诞生了。我们从孔已己的破烂长衫,接着联系到他的所谓“君子固穷”,以及知道“回”的四种写法,可以清晰地看出孔已己是个穷酸迂腐的落第秀才,而这使人们对孔已己最后的“大约的确死了”没有太大的意外。又如《故乡》中也没有对闰土的具体生活状态作出过详细的描写,而是通过闰土少年时“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了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和闰土长大后的“灰黄的圆脸,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都肿得通红……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很薄的棉衣”作对比。闰土从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变成了一个在海边种田,终日劳苦的人,这很明显地写出了闰土的近况不佳,从而使他的性格也发生了变化。也写出了但是的社会背景是十分严峻的。鲁迅小说的这个艺术特点,使这些短小的篇目得以展现出更加丰富的社会内涵,达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给予人们强烈的艺术感受。 三、鲁迅先生擅长用“画龙点睛”的手法描写人物形象,运用具有特征性的细节刻画人物的性格。像《药》中用夏瑜被狱卒打了嘴巴反而说打人者可怜的细节,突出了革命者夏瑜大义凛然的品格。又如《阿Q正传》用阿Q被闲人们打了,说是“儿子打老子”或是认为“自己是能自轻自贱的第一人,除去这‘自轻自贱’便是‘第一人’了”等等细节描写,鲜明地表现了阿Q自欺欺人的性格特征。再如《风波》中的九斤老太一次又一次地说:“真是一代不如一代”来反映出辛亥革命后农民的愚昧无知没有发生改变,又说明了辛亥革命的妥协性,没有联合起真正受苦受难的底层百姓。鲁迅先生用“画龙点睛”的艺术手法,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使小说的内涵更加明白无误,令人难以忘怀。 四、鲁迅先生是现代文学语言大师,他的文学语言纯净、简洁、生动,富有感染力。他善于根据作品的内容,调整语言色调,营造艺术氛围,增强作品的感染力。有的作品鲁迅先生运用抒情的笔调。像《社戏》中“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地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这段优美的环境描写是为了写出孩子们当时轻松的心情,与下文中难以看下去的社戏作对比,也写出了孩

关于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的分析

鲁迅的小说中所描绘的知识分子的形象主要分为:具有封建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具有小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形象、以及觉醒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在他们的身上体现了中国的旧知识分子所具有的可悲性与鲁迅先生的某些思想和心路历程。 我要讲的,主要是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因为在这些人的行为中,我们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对世界的某种认识。鲁迅先生一生善于骂人,却极少称赞人。而这些觉醒了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就正是为先生所称赞的为数不多的人。 首先,还是略微谈一下其他的两种知识分子形象: 1.具有封建思想的知识分子形象; 由于从秦初到清末,封建阶级始终占据着统治地位,而封建思想又已经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所以在鲁迅的小说里有一大部分是描写和封建思想有关的知识分子。在他们当中,我们可分为两小类:1.封建思想的受害者(孔乙己《孔乙己》、陈士成《白光》等)。2.封建思想的维护者(四铭《肥皂》,高尔础《高老夫子》等)。对于受害者,作者对他们的描写除了批判与同情之外,主要是为了向世人揭示封建思想的“吃人”本质,用以惊醒那些仍然麻木的具有封建思想的下层文人。而对于维护者,作者对他们只有批判没有同情。而对于他们的刻画,鲁迅始终是抱着“启蒙教育”的思想和改良人生的目的,因此其小说的题材“多采至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要揭出病苦,引起疗效的注意”而反讽则是鲁迅小说的重中之重,只有多揭露一些与封建有关的知识分子的可悲可叹之处时,才能够真正的惊醒世人,达到疗救世人的目的。 2.具有小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形象。 从清末到民国中后期,大资产者和封建买办及帝国主义共同统治着中国,而鲁迅本人就生活在那样的年代。因此在鲁迅的小说里所反映的知识分子的形象有很多的一部分是描写具有小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的,而在这些具有小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中又无非是写了大致的三种类型:即革命者(夏瑜《药》)、投机者(假洋鬼子《阿Q正传》)、消沉者(吕纬甫《在酒楼上》、魏连殳《孤独者》、N先生《头发的故事》、方玄绰《端午节》、文学青年《幸福的家庭》、涓生和子君《伤逝》)。其中我最推荐的是《孤独者》,这本书中描写的沦落过程和沦落前后社会对于魏连殳的态度的改变颇有深意。而对于喜欢言情小说的同学们,我建议阅读《伤逝》一书,这书要是放到现在,起码是女频霸票俩月的内涵暧昧流神作。 接下来切入正题,即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 作者在表现觉醒的知识分子的形象时,主要写出了几种类型,即已经觉醒的狂人(《狂人日记》)、疯子(《长明灯》)和正在觉醒“我”(《一件小事》)。而在这几种类型,不论是哪一种,作者都赋予了极其深刻的意蕴。鲁迅先生在描写这一类知识分子形象的时候,多是注重了心理描写以及主人公心理的变化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鲁迅先生自己也在经历着一次心灵上的觉醒的过程。同样的,作为读者的我们,在读到这些描写的时候,也不免会和主人公一起觉醒。而在这个觉醒的过程中,我们会再次感受到那个年代和那个社会制度之下的人群的生活。在感受了那个时代之后,我们便可以理解那个时代的很多思想,而那时的思想,一直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1.已经觉醒的“狂人”。 《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是鲁迅先生根据自己所学的医学知识和看过的外国作品构思而成的。这是个非常怪的人,在他身上同时具有“疯”与“不疯”这两面。如果说他是个疯子,可是他却能够从嘴里喊出“救救孩子”的伟大呼声,并且认识到了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如果说他“不疯”可是他又确实是一个非正常人,一个患了“迫害狂”的精神病人。不过我并

浅析鲁迅小说中月亮意向的运用

浅析鲁迅小说中月亮意向的运用 月亮的意象在我国文学发展的长河里历来被多情的文人们所惯用,在不同的心境,阐发出不同的韵致,因着阴晴圆缺的轮回,变幻出不一样的喜怒哀乐。读罢鲁迅的全部小说,发现月亮在其小说里面作为一个独立的意象被反复运用,究竟是什么力量让鲁迅对那片月光情有独钟,而又是什么样的情愫,让他的月亮超越时空超越文本而卓显出一种独到的深刻?本文将结合鲁迅小说在其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所赋予的深刻主题来揭示月亮在此丰富的内蕴。 一 在鲁迅为数不多的小说中,提到月亮的就大致占了三分之一,比如说《故乡》里面,少年岁月夜晚瓜田里的记忆里是“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狂人日记》里一开篇就是“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从一片澄静里道出一段对封建礼教的控诉;又比如《弟兄》里面,“经过院落时,见皓月已经西升,邻家的一株古槐,便投影地上,森森然更来加浓了他阴郁的心地”,通过月光的皓然对比显现出沛君“兄弟怡怡表象下隐藏极深的自私”1。如是种种,我们便不难看出鲁迅先生对于月亮所投注的深厚感情,在小说的文字里展现地淋漓尽致。 但是,这些月亮在不同的篇目里面所代表的象征意义亦有着差别。下面,我们将就其中的部分例子进行浅近的分析探讨,总结出三种鲁迅小说中月亮的特殊意义。 首先,要说到的第一类是月亮作为鲁迅童年宁静幸福生活的缩影,就像《故乡》和《社戏》当中,“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散发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汽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汽里。”这里的月,是鲁迅关于人生初年无邪岁月的一种追忆,是为时不多的干净记忆的代表,我们亦可以说是他“童年世界的精神回归”2。可以看出,月亮在当时的鲁迅眼里,是美的象征,是人对于善和美的出于本能的追求。自然的美,被灌注了生命最初的活力与纯净,散发出乡土气息里浓浓的温情。 另外要补充的一点就是鲁迅先生因为怀着对故乡的一种深深的眷恋,而这轮月,恰恰符合了中国传统文化里明月寄乡愁的观念。这种观念由来已久,在千百年里一直被人们所颂道,如李白在《静夜思》里面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不难看出,月亮已经成为了传统意义里对于故乡情感的一个被模式化了象征意义符号。这些观念在无形中对鲁迅思乡情结产生着影响,冥冥中,让鲁迅在浓重的思乡情绪里把眷恋投注到了月亮之中,而显出别一般的钟爱来,浓重的乡思和乡愁得到了舒泄,即所谓“怀旧情结的外化”3。 正是因为童年时期月亮给自己的恬淡的回忆,月亮也便成为了一种力量和希望的象征,这是月亮的第二层内涵。在成年之后巨大的精神压力下,曾经的记忆始终占据心灵一角,成为足以温暖心田的一股力量和精神上的寄托,支撑着鲁迅在革命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在身后的光辉里照耀着前进的方向而不至于迷失。此类的代表有《孤独者》中的月亮。文中说“潮湿的路极其分明,仰看太空,浓云已经散去,挂着一轮明月,散出冷静的光辉”,还有“我的心地就轻松起来, 1王景山著《孤独的战士——<彷徨>心读》,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9页。 2李明著《鲁迅自我小说研究》,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5页。 3李明著《鲁迅自我小说研究》,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3页。

鲁迅小说的艺术特色

鲁迅小说的艺术特色 鲁迅的小说创作,先后结成《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三个短篇小说集。中学语文教材选用过《社戏》、《故乡》、《孔乙已》、《药》、《祝福》、《阿Q 正传》和《狂人口记》等。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拨动了千百万读者的心弦,使青少年一代受到感染和教育,永远不能忘怀。本文试从题材、人物、结构、思辩、讽刺和语言等方面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 一、自觉选择反映时代风云的题材 鲁迅主张“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他的每一篇小说都深刻发掘题材的内在意义,突出一个或几个与社会和人民有关的问题。如《药》、《阿Q正传》、《风波》等,是以辛亥革命、张勋复辟等政治事件为背景,反映此政治事件的影响和后果。《孔乙已》、《祝福》、《伤逝》、《孤独者》、《明天》等,作者把人物的悲剧原因与社会制度联系起来,揭示出这此人物的悲剧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社会制度。可以说《呐喊》和《彷徨》从不同侧面描写了从辛刻革命到“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社会生活的风云变幻,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本质和时代的精神。 鲁迅小说中所写的农民或知识分子的不幸遭遇:有孔乙己受酒店里顾客和掌柜的嘲笑,后挨打伤残致死(《孔乙己》);阿Q求爱被断了生计,进城当了小偷,最后要“革命”,被枪决了(《阿Q正传》);祥林嫂一生勤劳,夫死,子被狼吃了,最后被赶出鲁四老爷家,沦为乞丐,死在除夕夜的街头(《祝福》)。这些人的死亡悲剧,是旧社会封建统治势力的迫害、封建迷信和礼教对人们的毒害所造成的。《呐喊》和《彷徨》中的小说反映了人民在受苦和挣扎,中国要革命和解放,它反映了当时中国的时代精神。 二、以典型化手法塑造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 鲁迅说他的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是采取许多内在的神貌相同或近似的人物,突出其性格的本质的、主要的方面,塑造成为一个新的典型人物形象。 鲁迅采用“画眼睛”和“勾灵魂”的手法,仅用一个特征、一句话,就勾勒出一个人物的性格特征来。例如狂人、孔乙己、闰土、阿Q、祥林嫂、娟生……等,还有《阿Q正传》中的赵太爷、《祝福》中的鲁四老爷等封建顽固派人物,成了现代文学人物画廊上第一流的艺术形象。请看《阿Q正传》中的阿Q,头戴破毡帽,拖着黄辫子,长着癞疮疤,他遭打后不敢反抗,贴上酒钱后骂:“儿子打老子。”这就把一个落后的农民的“精神胜利法”的性格写得活灵活现。《孔乙己》中写孔乙己穿着又脏又破的长衫,满口“之乎者也”,偷书被打,申辩说:“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揭示了一个没落的封建知识分子的悲剧的性格。 二、以显示个性为准则的小说结构形式 鲁迅小说不以故事情节的曲折离奇取胜,而是以塑造栩栩如生的个性著称。他的小说结构以显示人物个性为准则,结构形式丰富多彩。 鲁迅小说的结构形式主要有: 1、单一线索结构。以一个中心线索贯串整个故事情节。如《一件小事》分撞车前和撞车后来写,结构分明。《社戏》从看戏前写到看戏后,按时间顺序组织结构。《肥皂》围绕着“肥皂”与孝女的关系展开故事情节,巧妙地揭穿了四铭的假道学而目。 2、两条线索结构。可以主线和副线出现,也可以明线和暗线出现。《故乡》主线写“我”,副线写闰土。《药》有明线和暗线两条线索,明线是华老栓买人血馒头给小栓治痨病,暗线是革命者夏瑜被反革命者残杀,两条线索通过人血馒头

鲁迅小说中阿Q的人物形象

鲁迅小说中阿Q的人物形象 摘要:凡是成功的小说,小说中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物形象。这是作家思想的集聚,也是其艺术成就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鲁迅是一个划时代的作家,他的作品具有浓厚的民族、阶级色彩,而且铸造了自己独特的风格。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血肉丰满,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让人记忆犹新。其中,阿Q是典型代表。 关键词:阿Q、麻木、愚昧、精神胜利法 鲁迅是新时期小说的开拓者,是当代文坛备受尊敬的作家,鲁迅所发表的每一部作品都引起过很大的影响,作品中的人物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身着长衫的孔乙己,未庄的阿Q,故乡的少年闰土,还有祥林嫂等等,这些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这些小说在外部表象上是在描写一个人的短暂人生或底层人民的生活,其人物形象独具特色,独特的形象却更引人深思。因此,深入发掘鲁迅小说文本中的人物形象,是很有意义的,而本文所分析的是阿Q的这一人物形象。 一、骨子里的卑怯表面的自尊 卑怯,也可以说是奴隶性。因为卑怯,所以具有奴隶性。小说之中的阿Q,把小人物、社会底层人物的卑怯性,奴隶

性体现得淋漓尽致。阿Q说他自己姓赵,让赵太爷抓回赵家被赵太爷打了两嘴巴,啊Q他没有抗辩他确凿姓赵。在权势面前,他不敢伸头,自然的选择承受,没有反抗。而后又因他心情郁闷,见到钱太爷的大儿子,随口而出的:“秃儿,驴……”,而看到自己将要被打时,却指着近旁的一个孩子,说他说的是那小孩。再比有实力的人面前,他选择的是逃避,从不面对。小说中的这两件事可以看出他那么一点的卑怯性,就是这两件事为他后面所发生的哪一件事做了很好的铺垫,将阿Q的卑怯性和奴隶性展现得完完整整。当他被团丁抓走,关进一个小房子,后又抓出那栅栏门外,到得大堂。见上面的秃头老头子和下面站着的一排排兵,阿Q的膝关节立刻自然而然的放松,便跪了下来,长衫人不让他跪,他也身不由己的跪了下去。鲁迅的这一人物形象特征,深入剖析了当是被压迫人民和未开放人民的本质,他们内心最深处的形成惯性的德性。 阿Q的骨子里是这样的,而他表面上却自诩很自尊,这正是让读者哭笑不得的地方。明明很不受尊敬的一个人,却还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以自尊自诩。小说中描述到在阿Q 的精神上独不表格外的崇奉与赵太爷、钱太爷,而他也自认为不喜欢城里人,鄙薄城里人。因为城里人叫“长凳”为“条凳”,他认为这是错的。阿Q还喜欢听奉承话,一老头颂扬他说:“阿Q真能做”阿Q很喜欢,不在乎真心还是讥讽。与别人口

鲁迅小说特点

鲁迅(1881-1936)小说的特色,可归纳为取材于病态的现实社会,旨在揭出痛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他喜用白描的艺术手法,是集思想性、艺术性和战斗性高度统一的典范。 、 一、自觉选择反映时代风云的题材鲁迅称自己的创作是?遵命文学?,?不过我所遵奉的是那时革命先驱者的命令,也是我自己所愿遵奉的命令。 ??五四?前后文坛上的作家描写男女恋爱、风花雪月的小说占绝大多数。 鲁迅把他所见所闻的农村、农民和知识分子的景况再现于笔下,?将旧社会的病根暴露出来,催人留心,设法加以疗治。 鲁迅主张?选材要严,开掘要深?。 他的每一篇小说都深刻发掘题材的内在意义,突出一个或几个与社会和人民有关的问题。 如《药》、《阿Q正传》、《风波》、《头发的故事》等,是以辛刻革命、张勋复辟等政治事件为背景,反映这些政治事件的影响和后果,借以表现主题。 《孔乙已》、《祝福》、《伤逝》、《在酒楼上》、《孤独者》、《明天》、《离婚》等,作者把人物的悲剧原因与社会制度联系起来,揭示出这些人物的悲剧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社会制度。 可以说《呐喊》和《彷徨》从不同侧面描写了从辛刻革命到?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社会生活的风云变幻,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本质和时代的精神。 鲁迅在回顾自己的小说创作时说: ?我便将所谓上流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陆续用短篇小说的形式发表出来了。 ?又说:

?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福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鲁迅小说中所写的农民或知识分子的不幸遭遇: 有孔乙己受酒店里顾客和掌柜的嘲笑,后挨打伤残致死(《孔乙己》);阿Q求爱被断了生计,进城当了小偷,最后要?革命?,被枪决了(《阿Q正传》);祥林嫂一生勤劳,夫死,子被狼吃了,最后被赶出鲁四老爷家,沦为乞丐,死在除夕夜的街头(《祝福》)。 这些人的死亡悲剧,是旧社会封建统治势力的迫害、封建迷信和礼教对人们的毒害所造成的。 鲁迅把短篇小说比作大宫殿中的雕栏画础,?虽然细小,所得却更为分明,再以此推及全体,感受遂愈加切实?,能够?借一斑略知全貌,以一目尽传精神?。 《呐喊》和《彷徨》中的小说反映了人民在受苦和挣扎,中国要革命和解放,它反映了当时中国的时代精神。 《故事新编》中有八篇小说。 鲁迅只是取神话、史实中的?一点因由,随意点染,铺成一篇?,所以?叙事有时也有一点旧书上的根据,有时却不过信口开河?。 可见鲁迅着力于发掘神话、史实素材中与现实斗争有密切关系的东西,提炼出有?为现在抗争?的题材。 《补天》、《奔月》、《铸剑》三篇取材于神话传说。 《补天》歌颂了劳动和创造,对?古衣冠的小丈夫?这种封建卫道者作了辛辣的讽刺;《奔月》刻划了羿这个古代英雄在艰难环境中的挣扎,也揭露了以怨报德、趁火打劫的逢蒙一类人物的嘴脸;《铸剑》歌颂了眉间尺、黑衣人两个英雄的复仇精神。 《理水》、《非攻》、《采薇》、《出关》、《起死》五篇,对大禹、墨子、伯夷和叔齐、老子、孔子和庄子等给予适当的评价,借历史上的人和事,

鲁迅小说中动物意象的文化阐释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213887351.html, 鲁迅小说中动物意象的文化阐释 作者:杨李昕 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7年第10期 摘要:在鲁迅的文学作品中,“人的世界”与“动物的世界”并非平行而毫无交集。其笔下的“人兽纠葛”草蛇灰线,脉伏千里。这些或凶猛、或孱弱、或“中庸世故”的动物构成了其文学世界的独特肖像,也映射着人性的善与恶。通过这些动物,我们能窥得到一条走进鲁迅内心的心灵通道,并在人类和动物的相对视野中来厘清鲁迅的思想发展历程。 关键词:鲁迅;动物世界;原始野性;文化阐释 中图分类号:I20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0-0006-01 鲁迅的文章向来以飙发凌厉、针砭时弊的风格见长,他的作品形象真实地记录了现代中国特有的民风、民俗、民魂,被称为现代中国人的“人史”。同时,这部“人史”又建构出一个异常丰富奇特的“动物世界”。其中,“人”形象塑造,常常是在与“兽”的关联和比照中进行的。鲁迅的文学世界有一隅是属于动物的:有油蛉、蟋蟀、赤练蛇,有兔子、鸭子和猴子,有蚊子、苍蝇、叭儿狗……人的世界与兽的世界在鲁迅艺术世界相互渗透,这不只是一种艺术手法,更寄寓着作家改造国民性的理想追求。 1.鲁迅的动物意象系统实际是一个象征隐喻的系统,其背后隐含着一个“人的世界”。不同的动物意象暗示各异的精神人格,大致可分为三大系列:一是由狼、猫头鹰等猛兽恶鸟象征的具有反抗精神的角斗士;二是蕴藏鲁迅怜爱之情的幼雏,如小刺猬、小鸭一类;三是叭儿狗、苍蝇等,象征维护传统和现实的“奴才”代表。 在描写诸如“猫头鹰”“饿狼”一类猛兽时,鲁迅常以背离主流审美的方式大加歌颂。与其说是在独辟蹊径赞美猛兽,不如说是在呼唤人的原始生命力的回归。“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鲁迅笔下的猛虎,寄托着共产主义者对革命后代的殷切希望,他无限关怀新生革命力量的成长。希望新生的一代像“小於菟”一样,有敢于造反的勇气,这与鲁迅的自我反叛精神契合,因此他热烈呼唤猛虎一类猛禽的“真的恶声”。“龙”与“凤”作为华夏民族的精神图腾,寄寓着民族的浪漫精神。作为“民族脊梁”,鲁迅又在“孤狼”“猛虎”上发掘了国人缺少的造反精神,形成有着深刻历史性的意象群体。 在鲁迅看似荒凉坚毅的硬壳下,依旧蛰伏着充满柔情的温柔一隅,暗藏在他对“幼雏”一类小动物的描写中。鲁迅“五四”时期的作品《兔和猫》《鸭的喜剧》都流露出鲁迅醇化的怜爱。《免和猫》写了养兔之乐,也写了兔子失踪的失意,而《鸭的喜剧》中动物的形象更为丰富:“蟒蚂游泳、嘻戏、渐渐长出脚了,小鸡遍地跑,啄完了铺地锦的嫩叶,小鸭遍身松花黄、瞒姗地走、泼水翻筋斗”。对于幼雏的喜爱,是源于鲁迅对于新手一代的希冀,也是与他呼唤野性的战士精神相反相成的。

鲁迅小说中的“黑色1家族”简论

论鲁迅小说中的“黑色家族”简论 目录 引言 (1) 一、鲁迅及其作品特征简述 (1) 1、鲁迅简介 (1) 2、鲁迅作品及其主要特征概述 (1) 二、鲁迅小说中的黑色家族概述 (2) 三、黑色家族外貌及性格特征 (3) 四、人物形象与主体精神 (4) 五、黑色家族的文化内涵 (5) 结语 (5) 参考文献 (6)

论鲁迅小说中的“黑色家族”简论 摘要:鲁迅作为中国民国时期的文坛巨匠,用其锋利的笔尖创造了一批极其典型且反映当时时代特色的人物。而以黑色为典型装束的人物作为其中的一支代表性队伍,同样是鲁迅表达自身对时政、世事看法的出口,这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黑色家族”。而他们也正是成就鲁迅犀利写作风格的一部分。接下来,本文将以对“黑色家族”研究为出发点,解析鲁迅通过描写这些人物所要突出的人物精神和他们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鲁迅;黑色家族;人物;主体形象;文化精神 引言 鲁迅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以笔为矛的代表人物之一,对中国的文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其倾注毕生精力献身于唤醒国民的文字运动当中,给中国文学注入了新鲜血液,给中国国民意识也以深刻警醒。作为不向传统封建势力妥协的人物之一,鲁迅将自身的反抗意识和革命精神也灌输到了笔端,并塑造了一系列此类人物,这就是他笔下的那些“黑色家族”。这些人物不仅具有反抗封建观念的意识,而且具有利用自身能力对现实的不合理状况进行改革的精神,而他们的反抗行为也给当前的国民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方向和奋斗标准,为国民反抗意识的萌发和反抗行为的实践注入了强心针。当然,这些人物本身的思考和表现也深刻展现出鲁迅本身的抗争意识,展现出他在现实情况下对生活、生命的思考。本文将从“黑色家族”成员本身的性格特点、主体意识和所体现的内涵等等方面探讨这些人物本身的表现义和内涵义。 一、鲁迅及其作品特征简述 1、鲁迅简介 作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巨匠、先进的思想领导者、坚决的革命志士,鲁迅一生著作无数,以其锋利的文笔为中国文坛留下了一抹冷峻的色彩。事实上,鲁迅如此成就与其自身经历也有很大的关系。其本身生活在没落的旧式封建家族,家道中落加之父亲病重让他过早开始体验人间冷暖。当然,在家庭影响下受的教育让他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世界性思想,也让他尽早的认识到国民本身的劣根性。因此他想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拯救国民。但是现实是,以医救国并不能适应他本身的梦想。不只因为国民本身的病入膏肓,更因为中国本身缺乏自救和团结的精神,太长时间的压迫统治让人民逐步习惯了被压迫,更因为很多人反抗的意识已经在长久的封建制度下逐渐磨灭。这也使得鲁迅更深刻的认识到,“东亚病夫”最为重要的病症不在国民本身身体素质上,而在其精神思想上。因此,他决定以笔为矛,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国民本身的意志和对时政的看法,激发国民的爱国主义情怀,激发他们当家做主人的想法,鼓励国民去为国家的独立以及更好的发展而努力。当然,鲁迅在转行成为文学家之后,也经历了多年不被人理解甚至被国民党政府迫害等的生活,不过这些都没有让他放弃努力,相反的却成为了催生他文学作品不断成熟的力量,并最终成就了他文学大家的身份和成绩。 2、鲁迅作品及其主要特征概述 早在鲁迅决定弃医从文之后,他就开始频繁的参加革命活动,并根据自身多年实际经历和参加活动的经验撰写了一些评论性文章,但是这一时期的文章大都是从当前的时政入手,针对文坛所进行的,文笔锋利的同时内涵不足。而到其初次开始用“鲁迅”这个笔名之后,尤其在中国第一部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发表之后,鲁迅的文学家、革命者等的地位才被正式认定,且其将自身的文学创作彻底的和当前的时政联

浅析鲁迅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毕业设计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毕业论文

浅论鲁迅小说中人物子形象的塑造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引言 (2) 一、本文阐述的背景 (2) 二、鲁迅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3) 三、鲁迅小说中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的社会意义 (9) 结语 (11) 参考文献 (12) 浅析鲁迅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 摘要:鲁迅的小说主要塑造了现代中国的两类型人物形象,一类是以孔乙己、陈士成、吕纬甫、魏连殳、子君和涓生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的形象。他们或惨受封建教育制度毒害的知识分子(以孔乙己、陈士成为代表);或有进步要求和变革愿望的现代知识分子(以吕纬甫、魏连殳等为代表);亦或是“五四”后追求资产阶级个性解放的知识青年(以子君和涓生等为代表)。通过对鲁迅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抨击知识分子的弱点和缺点。鲁迅在深刻批评他们的同时,也不掩饰自己对他们遭遇的同情,愤怒地控诉毒害和葬送他们的黑暗制度,替他们大声喊出了“封建礼教吃人!”另一类是以阿Q、闰土、祥林嫂、杨二嫂等为代表的农民形象。一个个鲜活的农民形象让我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苦难的旧中国农民,他们肉体和灵魂的双重枷锁。可以说他的小说有自己的历史价值,更有对一个民族的思考价值。给当代作家以创作的启示,给关注新时代的农民的朋友以启示,给关注社会进程的人们以思考。 关键词:鲁迅小说人物形象 引言:鲁迅小说的人物形象,既不像同时代许多作家那样以经济、政治地位进行“压迫者”与“被压迫者”的阶级划分,也不像巴金、

鲁迅小说中的人物

摘要: 锐利的笔锋,犹如枪零弹雨。他用雄厚的文辞,唤醒了人民沉睡的灵魂,抨击人们麻木的思想。他是鲁迅,一个对于中国人永远都说不完,永远也说不清的人。他不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更是伟大的革命家。他弃医从文,用最真切的语言呼唤那些沉睡在封建思想之下的人。他一生写了很多的作品。其中包括《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三部小说集,共三十余篇。塑造了很多典型的封建人物形象,其中有十五篇注重描写、塑造了当时社会情况下的知识分子形象。显示了他对中国当时受封建思想迫害的知识分子命运的关注和感叹。而他,就是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代表之一,对知识分子生活和情感有着深切的感受。但是相比之下他更能够清楚、冷静的认识到当时社会的压迫和残害。小说中塑造的旧中国时代知识分子大体上有三种类型。一是深受封建制度迫害的牺牲者,二是维护和追随封建社会的人,三是极力反抗和破坏封建社会的人。这三种形象清晰、透彻的描述了封建社会制度对广大中国同胞的残害和压迫。文章犀利如匕首,强有力的唤醒沉睡中的民众。小说描述的旧中国知识分子有封建思想、小资产阶级思想、以及知识分子的觉醒。 关键词:封建思想知识分子小说形象 一、受封建思想禁锢的知识分子形象 旧时代的中国,封建主义思想长期笼罩着整个国家。两千多年的封建王国历史。在经济上占主导地位的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皇权贵族占有大量的土地。而广大的农民占有的土地却很少,他们只能租种地主的土地缴高额租金。农民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很是尖锐。在政治上实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央集权。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主张仁政倡导经世济民辅佐君主。这种社会对我国广大的人民群众影响都特别的深。可谓封建主义观念在中国根深蒂固。故而,鲁迅在小说中大部分描述的是和封建思想有关的知识分子。 (一)被封建思想迫害的知识分子形象 鲁迅先生作品《孔乙己》、《白光》中的孔乙己和陈士成就是典型的代表。他们深受封建思想毒害。家道中落、次次考试不中,变得穷困潦倒最后沦落到下层。

小说阅读:鲁迅对比艺术

杨二嫂

了”的悲凉世态形成鲜明的对比,令人窒息,令人忧愤,不能不留给人深沉的思考。 鲁迅的小说如此震撼人心,而其散文《从百草园到二味书屋》同样通过作者对“百草园”生动细致的描绘,一切都那么新奇,确实是儿童的乐园。这正合“三味书屋”呆板而枯燥的生活形成对比。在“百草园”中那“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还有那“鸣蝉在树叶中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这些都不必说,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的趣味。油蛉低唱、蟋蟀弹琴、斑蝥喷雾,何等惬意;拔何首乌、摘覆盆子,听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引起人们无限遐想。至于冬天,仍然可以和小伙伴闰土雪地捕鸟等等,真可谓“乐园”。然而“三味书屋”中,童年鲁迅出于求知和好奇,提问有关“怪哉”一事,去卩得到先生的怒色“不知道!”只得单调枯燥地背书,这同快乐自由的百草园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当然三味书屋后面的一个园,远不如百草园多彩有趣,学生却玩的有滋有味,这更从正面衬托了儿童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对圭寸建教育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不满。 总之,鲁迅作为现代为学的伟大旗手,他通过文学手段,运用对比的手法,使它作品熠熠生辉,可以说,鲁迅,在文学的创作技巧的娴熟、技巧运用的多样,是他成为文学巨匠的一个重要因素。揭示社会的黑暗,冋情民众的疾苦,歌颂劳动人民的美德,并且急切呐喊,呼唤民众革命意识的觉醒,以时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走在斗争的最前列,一直向前,向前! 四、阅读训练题(17分) 逍遥游聂鑫森 贺先生是江南大学中文系一位久负盛名的老教授,他的专长是《庄子》研究。 贺先生的样子,尤其是五十岁以后,极似一棵瘦矮枯黄的杂树,一点儿也不起眼。他的个子也就一米六高,背有些弯,平头,脸色蜡黄,唇上蓄两撇八字胡,说话时露出两颗大门牙。他喜欢着青色的衣裤,加上布鞋布袜,乍一看,俨然一乡下农民。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中文系的办公楼,立在校园东南角的一个小庭院里,是彼此相连的双层木结构小楼,飞檐翘角,古色古香。有一天黄昏,不知何故,起火了,电铃骤响,让所有的教职员迅速撤离。贺先生当时正在办公室撰写讲义,同室的年轻教师陶淘慌忙丢下手中的书,往门外奔去。陶淘是教现代文学的,自己也写小说,在文坛已有相当的知名度。 贺先生一声大喝:你跑什么?如果我跑,是因为我死了,就不再有人能这么好地讲《庄子》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