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理性我思致用-以《游褒禅山记》为例谈有效教学

高一语文-理性我思致用-以《游褒禅山记》为例谈有效教学
高一语文-理性我思致用-以《游褒禅山记》为例谈有效教学

理性我思致用

──以《游褒禅山记》为例谈中学语文“有效教学”

个人简介:邵克昱,女,汉族。出生于1982年7月,毕业于渤海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2005年任教于东港市第三中学,05年

所执教的《荷塘月色》被评为校级优质课,五年来,辛勤耕耘,在

教学中注意积累经验,广泛学习,并将这些点滴经验诉诸文字,多

篇论文获得省市级的奖项。所任教的班级一直名列前茅。我的人生

格言是:用入世的态度做事,用出世的态度做人。

《游褒禅山记》的指导思想是贯彻六个字──“理性”、“我思”、“致用”。一“理性”。是指教或学都要以一种科学的理论为指导,是一种自觉的行为。“我思”,就是“我”自己思考,即不随“你”思,也不随“他”思。无论教或学都要多动脑筋想一想,以审视的眼光去打量文本。“致用”,学以致用,一方面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另一方面要强调应试能力。

有了能力。什么考试都不怕。上述六个字虽分而简述之,其实是一个整体。“理性”具有指导意义,没有“理性”。“我”不会“思”,或者说“思”而“不当”。但“我思”是“我”教或“我”学的基本原则,没有“我思”,“我”教不好,“我”学不好。用“理性”指导“我思”最终目的是“致”,提高语文素养。本文在这里分别将授课基本内容及教学设计告诉读者。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关于《游褒禅山记》的解读是在学生完成文言文串读基础上的对课文内涵的理解。

一、“表现性”追问法

应该学会的一个具有普遍性的解读原则──从文本中有关事物的“表现”与“表现性”的生成关系中探求文本的深刻内涵。

这里牵涉到两个关键词──表现:客观事物存在的直感相态,如颜色、形状、气味、声音、空间位置、运动状况等直接呈现的表象;表现性:客观事物存在的“表现”。所表现出来的内在属性。

事物特定的客观存在表象或者说相态,往往表现出事物固有的某种性质。“表现性”是由“表现”所表现出来的。如老师头发花白,这一“表现”。便表现着老师的年龄特征。当然这是从一般来说的,某些人染发,那是假象,是个别情况,另当别论。

再举一个例子。许地山先生有篇小散文──《蛇》,大体内容如下:早晨我到菜园里去,见到一条蛇。在见到蛇的一刹那,我扭头就跑。同时我也看见,蛇像箭

一般射向草丛。我见到蛇跑是“表现”,表现出什么呢?我怕蛇。蛇见到人就躲是“表现”,表现出什么呢?蛇怕人。两者相互害怕就是两者相互躲避的“表现”的“表现性”。两者躲开之后。结果都相安无事。这小小一幕,本身又是一个“表现”,表现出什么?两者互相害怕,意味着和平,没有伤害。这就是“表现性”,用国际政治术语概括,就是“恐惧和平”。

当然。我还需要借用一位哲学家怀特海的话──“任何一种现实存在的过程或合生,都涉及到其构成成分中的其他现实存在”──进一步指出,在人们对事物“表现”的“表现性”生成认识过程中,虽然说“表现性”是事物固有的性质,但它是人发现的,因而自然就涉及观察者的“现实存在”对事物“表现”的“表现性”发现之影响。“表现性”是由观察者的“现实存在”和事物“表现”两者“合生”出来的。以前述所说那简单的事例为例,即老师头发“花白”这一“表现”,观察者可以判定老师的年龄特征,一般来说在60岁左右,尽管不能作如此准确的判断。至少也能得出这是一个“老年人”的结论。“老”是老师的年龄属性。但是,若是观察者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包括在各种艺术世界里。从来没有见过50岁以上的人是啥样子,那么他无法认识“花白”头发的“表现性”。美国一位艺术理论学者阿恩海姆曾引述另一位哲学家贝克莱的话作过这样的解释:一个观察者为什么会在别人的面部看到羞愧和愤怒的问题?他解释道:“这样一些情感。其本身是无法被人看见的。但我们可以从人的面部表情和色彩的变化中洞见它们。这些变化是视觉直接把握的对象。我们之所以能够从中看到情感。是因为它们在我们的经验中总是伴随着情感一起出现。如果预先没有这样一些经验,我们就分不清脸红究竟是羞愧的表现还是兴奋的表现。”所以“表现性”的发现是观察者的“现实存在”与事物“表现”合生的。

因此,从记叙性文本所记事物的“表现”去认识文本的内涵。显然会涉及解读者“现实存在”的相关条件,诸如学识、阅历、性格、想象力等等。由此,同一文本会解读出不同的内涵的现象也就可以理解了。

我们应该明白。记叙性文本的内涵是这样解读的。语文老师应该向学生讲明这样的生成原则。而不是简简单单地告诉他们某篇作品的主题思想是什么。这样直接的授“鱼”解读。是造成“无效教学”或“低效教学”的原因之一。

我之所以给大家先讲这两个关键词,是要让大家认识一种具有普遍性的解读方法。即先把文本所描述事物存在样态有关信息整理出来,找到记叙者精心记载的已逝去的事件的各种“表现”,然后透过这些“表现”去追问表现了什么,即认清其“表现性”,用大家熟悉的话来说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但这句话之所以成立。归根到底是“现象”能够表现“本质”。因为这些“现象”是由“本质”规定的。换句话说,事物的可感性质所依托的东西即是事物的本质。这样,阅读者将真正成

为记叙者所期待的心无旁骛的聆听者。像一个在场人如数家珍一样。把文本中事件的“表现”及“表现性”理清楚。

下面。我们就以这个原则去分析王安石游褒禅山一事有关的“表现”及“表现性”。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括号内为参考答案):

1、王安石在山道旁看到什么?(有碑仆道)。上刻什么字?(花山)。这表现出王安石什么特点?(慎)。

2、华山洞有二洞。其前洞情况如何?(平、旷)。前洞洞壁上题记之人如何?(众)。其后洞情况如何?(高、寒)。后洞洞壁上题记之人又如何?(少)。

把前后两洞自然条件同游者情况联系在一起。我们就很容易地得出人们游山探洞这一类事情常见的规律,那就是(平、近)游者(众),(险、远)至者(少)(再概括说就是人们多“就易避难”)。

3、王安石一行人在洞中又有什么经历?往洞里走愈(深)愈(难)其见愈(奇)。而随洞深入。题记者(少),乃至(加少)。

这种情况又表现出什么规律?无限风光在(险处),非(常人所能堡堡)。

4、在游洞过程中。有怠者呼“不出,火且尽”。当时力尚足,火尚明,王安石随怠者出后。他又有什么表现?(悔随之出)。这表现出一个人什么样的心理变化规律?当他(丝盟)而(丕堕),则(竖圭堕塞)。

这里要解释一下“能为”。其实就是指行为主体具备行为的可行条件,如本文探洞时的力”和“物”。之所以用“能为”代替“力”与“物”。是因为王安石此文所议过于具体。“力”本身是具有“物质”性的东西。“火把”也是“物质”性的东西。两者都属于“能为”的“物质性”基础条件,它们不宜分那么清。而且王安石所讲的“力”与“物”并不是一个平列对等的概念。前者是体力的“力”。很具体。而“物”呢,是一个集合性概念,是物品的“物”。如探洞所需各种物品──火石、火把、食物、饮水、绳索等等。同时,从实践上看。有“体力”和以“物”相之也不一定能成事。还得有眼力,即有智慧。所以,用一个更具抽象意味的概念“能为”概括之。我们当然不能要求王安石有这么清晰的现代逻辑意识。但作为文本解读。不是作为文言本意翻译。从文本内涵加深理解。这样做是可以的。这既有批判意识,又没有脱离王安石原意,是对王安石原意的发展性理解。宋代程颐说:“善学者要不为文字所梏,故文义虽解错而道理可通行者,不害也。”所以,我在这里把王安石在“火尚明”、“力尚足”的情况下随怠者出而后悔的“表现”之“表现性”理解为“能为”而“不为”。“悔”之已晚。这体现出行为主体的意志问题。我以为,这种解读引导,不但没有错。而且还更准确地补充了王安石的原意。在这里我要强调指出。语文课文本解读的本质不仅仅是认识文本讲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读者要从文本中汲取什么,认识什么。具体到《游褒禅山记》,读者应从积极

方面看王安石要人们坚持“为”的哲学。淡化什么“志、力、物”三者辩证关系的传统解读。

5、同游者有几人?(4人)。他们有记游之文传世吗?(没有)。这又说明王安石与他们有何区别?(王安石懂得对做过的事反思总结)。

我把上面大家的分析用理性的书面话语总结一下:世人游山,就易者众,知难而进者少。无限风光多在险处,平常人难得一观。所以,能为者当为之。不要把“悔”字留在记忆里。这是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留给后人的谆谆告诫。当然,这并不仅仅指游山。

以上是对同学们分析归纳的总结,也就是此文主要的题旨。接下来,我要进一步提出一个问题:千百年来。游褒禅山的人有多少啊!然而有记传世的唯王安石一人。为什么呢?一般人,游玩者多,玩味游者少。同学们请想一想这样一个生活常识:照相的底片如果不对着光翻过来看,那就是模模糊糊一片。什么也看不清楚。我们做事情做过了,如果不以理智为“光”,像看底片一样,把已过去的事情“倒过来”看,同样也是不知道做了些什么。我们应该学一学王安石。“要回头看”,事后能三思。从自己经验过的事情里抽绎出规则和思想,把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所以,王安石写《游褒禅山记》是重温经验,我们阅读《游褒禅山记》是重温前人的经验。我们应该把前人的东西“深思”之,“慎取”之。这才是阅读《游褒禅山记》的意义之所在(而不仅仅是知道或背诵“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但许多人在理性上不懂得从事物的“表现”去追问“表现性”。也就是没有把王安石写《游褒禅山记》当作“表现”去探究。不懂得重温经验的重要性。这就是第“5”问的用意之所在,也是文本解读中深层的人文性。《语文课程标准》中讲语文是什么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这句话当然是正确的,但却是空洞的。模糊的。从语文角度讲。应该更明确地说。这种统一是这样的──人文性是通过工具性的转化来实现的,文本解读不好,什么“性”都没有,或者说只有“无效性”。

这就是“‘表现性’追问法”。即解读者以文本中所描述事物的“表现”为线索,追问其“表现性”。一般记叙性文本都可以使用这种方法去理解其内涵。

二、文本假设比较法

多元思维:请同学们思考原文本可能存在的其他处理手法。并把这种处理与原文本作比较。这样使原文本的解读过程增加思维性。提高阅读思维值。比如。删掉后半部分的议论。请比较文章境界有何变化?

大家看,以“夫人生若探山也”取代原议论,这样的处理给读者留下的想象空间与原文比较有何区别?文中有几句蕴意丰富的话,它们揭示了此文的内涵,请同学们想一想是哪几句?

很显然,由于删掉了后边大段的议论,自然就凸显了文本中的游山过程,特别是文本所记这样的实况:愈进愈难其见愈奇。这本身既是王安石游山探洞的写意性描述。同时又构成了一种富有象征意味的艺术境相。如马克思论攀登科学高峰。只有那些敢于在崎岖山路勇于奋进的人才有可能到达光辉的顶点。当然,王安石的文章并不仅仅限于治学的探索。我这样改王安石的文章,也是一种很有空灵性的艺术处理。与改文相比较。原文显然“窄、实”一些。后边的议论大大损害了“游山探洞”过程作为一种艺术象征的象征空间及品位。

从这里同学们可以体会一下。记叙性文字篇末点题的艺术。认识如何根据自己的体会作独特的处理。特别是王安石那大段的议论有无不妥的地方。

所以同学们读课文。既要以文本为本,又不能墨守文本。要用文本学,而不是学文本。尤其是要有批判意识,不要局限在文本圈定的框架里。当然,这要首先取决于教师能够以文本教,而不是教文本。

这就是“文本假设比较法”。即解读者以文本可能存在的其他合理的艺术处理手法对文本进行假设性改造,并把改编的文本与原文本作比较,分析两者的差异。

三、阅后设题写作法

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同学们要紧密围绕文本所提供的信息。锻炼自己设置写作话题的能力。通过自己的写作实践把文本中的道理活用,达到积学储宝,提高表达能力之目的。即使没有时间写。至少也要思考思考。不管学什么课文。都要养成这样一个习惯。我现在就给同学们做一个设题思考示范:

1、说“去悔”──读《游褒禅山记》有感:

解题:去,离开的意思。俗话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凡事能尽“吾志”、尽“吾力”而行者。毋论其果如何。皆无悔矣。

2、说“进取”──读《游褒禅山记》有感:

解题: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探花山洞,“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人生不也是如此吗?愈进愈难景愈奇。只有那些在崎岖山路上不懈奋进的人,才有可能览取奇伟瑰怪之观。

3、说“慎取”──读《游褒禅山记》有感:

解题:“慎”者。谨慎认真之谓也。这里的“慎取”是指要做一个有心人。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之所告诫也。其“慎”之精神,如……。此种品质。我辈后人当“慎取”之也。

4、说“深思”──读《游褒禅山记》有感:

解题:行成于思。游褒禅山者众矣,为何只有王安石有记传世呢?其原因大概有二:众游者仅游而已,故未写记。再者,虽有写者大概也仅仅是状山水之景。未曾深思人们游山之状。比如前后洞洞壁题“记”之多少。加之写艺不高。所以很少有传世之作。

而王安石则不然。深思游山之经过,在重温的过程中。把经验上升为规则和思想。《游褒禅山记》即深思之功也。

照片的底片如果不对光翻过来看。就是一片黑暗,什么也看不出来。我们应该学习王安石的行为哲学,以理智为“光”,把过去的事情像翻看底片一样。“倒过来”深思之。

再通俗一点儿说。这就是“回头看”的哲学。

应该明确指出,“去悔”、“进取”、“慎取”、“深思”这八个字才是《游褒禅山记》的精髓之所在,而不是什么传统解读所说“志、力、物”三者之辩证关系。这样,以写作的方式,把王安石文中的信息活用在自己的文本中,把读与写结合起来。

5、以“表现”与“表现性”生成关系为规则作文:《合力效应》。

在解此题之前,还是让我们共同回顾一下王安石写《游褒禅山记》的思维过程。王安石认真地反思了这次不尽兴的游历事实。他以褒禅山之“表现”和人们游山之“表现”(也包括他自己)以及这些“表现”所表现出来的“表现性”为基本信息写成此记。这篇课文对于我们读者来说,可以说是一篇地地道道的“观察与写作”示范教材。人们所把握的事物“表现”之“表现性”规定了对事物的表现──它促使人们更深刻更理性地去描述事物。换句话说,没有对事物表现之“表现性”的把握。人们就不会去表现事物。至少表现得不够好。反之,解读亦是如此。这是写作的一个基本原则。

也许。有中学老师会问,到底怎么把握事物的“表现性”,有没有更适用的操作方法。在前边我已经论及“表现性”的认识与观察者自身的“现实存在”直接相关。这种能力是不断积累、沉淀而成的,没有什么别的方法。我这样讲《游褒禅山记》与出这道作文题,就是让学生接受这种训练。认清这些问题后,让我们再解这道作文题。

我以“草色遥看近却无”为意象──初春,小草儿刚刚返青。近看一丛一丛小草儿叶茎时,几乎没有什么绿色,但远看大片草地,却是鹅黄新绿浸染,涌动着生命的激情。一个个微弱的单体,连在一起构成密集的群体,其单体弱微的属性融合在一起。也会显示出令人感到振奋的强势景象。难怪诗人发出“绝胜烟柳满皇都”的慨叹。正是由于观察者从“草色遥看近却无”的自然“表现”中。体察到了无数微弱单体的“合力效应”。他才能自觉地去书写这一奇妙的自然景观:反之,解读“草色遥看近却无”这一美妙的诗境,他同样也不会停留在自然现象的奇特上。而会有一种哲理性认识。

这就是“阅后设题写作法”,即解读者在完成对文本的阅读后要紧扣文本重点信息自设话题以写作实践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四、我为什么这样设计

以上三点内容就是我关于《游褒禅山记》课堂教学的新解读,下面我将在解释这些教学内容设想的过程中阐明它与中学语文“有效教学”的关系:1、“超越高中学生的理解能力”:

我向部分中学老师征求讲课意见的时候。有老师不无担心地说我的教学内容理性化太强,有些术语、概念高中学生听起来会有陌生感。恐怕他们理解不了,特别是第一个问题。

这些中学老师所说是有道理的。他们是了解实情的。但是,我还是坚持按我的教学设计讲课,因为我讲这次课的目的就是提醒语文界要加强语文课的理性解读。因为在我看来。目前语文教学效果普遍比较差。其中的原因就是大家怕学生理解不了。怕影响高考,所以总是不敢超越现实。不管是学生素质好一点儿的学校,还是素质差一点儿的学校。老师都是在那里按传统路子教。学生按传统路子学。在“教什么”的思维上,人们显得很保守。

事实上。学生暂时不理解的东西不一定不需要教。比如说,在天津某中学我讲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按哲学方式解读这篇课文,我提出李乐薇为什么要以“小屋”为对象表达自己“亲近大自然”的感情呢?“小屋”有什么特别的“物性”呢?

写“凉亭”、写“帐篷”可不可以?为什么把小屋建在“山脊”上?这与在“平地”上又有什么区别呢?当时学生多感困惑,表示不理解。但这并不表明我的教学内容是“无效”的。因为不能要求一个听惯了“常规”教学内容不习惯思考的学生马上就能理解这种哲学式的教学内容。比如讲“亲近大自然”与小屋的“物性”两者内容的差异。但是语文界没有认识到。总听“亲近大自然”这样的低中国内容而不需思索的学生,他们的思维能力提高得很慢。前者,教师没有“我思”。学生得不到“我思”的熏陶。因为那些内容根本就没有思维性,或者说思维值很低。老师不讲学生本来就明白。老师应该讲学生不明白的东西。在这样一个过程中。让学生逐渐明白。听天津十三中学一位老师讲。某位外国朋友看到中国语文老师上课问学生时,学生都能很准确地回答老师的问题。外国朋友说,你们中学老师是否只讲学生已经明白的东西?这个现象难道不值得语文界深思吗?

所以。我还是讲我的“‘表现性’追问法”。讲“表现”、“表现性”这些概念。尽管学生初次听起来会很吃力。但是中学老师若能把我讲的内容“中学化”。学生听惯了,是不是对目前的现状有突破呢?从“表现”到“表现性”,这是很重要的思维过程。这是“面向事情本身”哲学理念在文本解读中的体现,是文本解读中“一切解读原则的原则”。这两个概念本来是我的写作理论体系中关于“观察训练”的内容,用在这里,就是从文章的生成规律来解读文章的内涵。它是一个普遍的法则,不仅适用于这一篇文章。这样我们便可以引导学生走向自主探索的道路。

有的老师说我们也是这样做的,只是没有提出这两个关键词,或者说徐老师只是把我们的做法换个说法。请不要小看这两个关键词,也不要把它当作换了个说法。

更不是用“莫测高深”的概念“吓唬”人。因为这两个概念很简单嘛!意思也很容易理解。由于这两个关键词的提出,便可把我们平时“通过……表现了……”惯用的主题思想归纳方式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具有了理性,有了方法论的意义。概念是思考的工具。没有概念就不能理性地思维。“理性教学”此之谓也。当然,运用这种解读思维方式。中学语文老师就面临着对现有解读话语的改造。

这就是专业理论的发展问题了。

2、“这样改编原文本想不到!”:

许多中学语文老师对我删掉原文本后边大段议论以“夫人生若探山也”一句代之。都表示想不到!这样处理是缘于我不满有些《教师教学用书》的“常规”讲解:认为文章以后边咱勺议论为重点。前略后详,“借事喻理”、“借景喻理”。很显然,“借”宇论颠倒了事物运动原则,违背了从“表现”到“表现性”的生成规律。这是不懂文学的典型表现。这个“借”字说,在中学语文界还是很有市场的。受这种思维的影响。一般语文老师很少对它提出怀疑。正是针对这种背景,我提出思考可能存在的其他合理的艺术处理方法。就是提倡一种具有高度批判意识的自我性解读。这种方法本身就是对学生独立精神素养的培养,启迪他大胆设问:也开阔了文章的境界,增加了读者想象的空间。这样的处理,不但否定了《教师教学用书》重议轻叙的解读,而且还有这样的教育效果──王安石的作品也可以改动。并且可以改得也很好!这种富有自我性的解读意识就是“文本假设比较法”的核心。这是“我思”的一种体现。

这样做的意义就是要扩大学生的思维视野。从文本潜在的可能性形成方式、过程乃至结果增加原文本解读思维元素,延伸阅读过程。

这对于开发生的思维能力是非常有意义的。我们现实的语文文本解读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把它当成一个不可变动的绝对物。因为那都是名家写就的。名家的作品都是完美的,大家只是满足于对原文本的简单诠释和模仿,这是造成语文教学低效的原因之一。因为学生仅仅知道这样几篇文本的固定处理模式。而不知道变化。这种僵化的教学思维必须改变。语文课文本解读应该培养学生树立批判性解读意识。这样的解读教学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创造、分析、思考机会,不但避免了传统内容的单调和乏味。而且对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品质和认识事物的能力都有重要意义。

其实。我的这种“文本假设比较”。与古来人们对王安石此文的指摘还是一脉相承的。晚清黄仁黼便批评说:“此篇头绪甚繁。大要只在尽志与力以深思。而后可以无悔。”很显然。所谓“头绪甚繁”。就是指王安石那一层又一层的议论发挥有些繁琐。说实在一点儿,安石的议论结在“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就可以了。

3、“文言文讲授就是搞清文言”:

当我把“阅后设题写作法”讲给中学语文老师时,他们对我的设计表示肯定。但他们又都提出,当前中学语文文言文阅读就是搞懂文言。我认为,如此教学极大地浪费了教育资源,贻误学生。

语文教学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和“写”联系在一起,语文教学很坏的一个表现就是很少和“写”联系一起,仅仅是停留在“说明”课文上。

针对这一现实,我在《游褒禅山记》一文解读课上,设计了“阅后设题写作法”。这样从活用文本中的道理到思维方式借鉴乃至艺术构思都可以作大胆想象。做到“读写结合”。有人提出:“我们常把‘读写结合’视为……优点,殊不知‘一山不容二虎’,在多数课时中。讲读课中的写作特点分析,没有成为多数学生作文的真切引导。仅成为阅读鉴赏的一部分,如《游褒禅山记》之类传世之作的‘细察深思’原则,并没有形成学生的写作示范。把‘读’、‘写’置于一课。违反了‘不搏二兔’的学习原则,实则二伤。”我认为,“不搏二兔”,乃至“实则二伤”的说法是不正确的。我们的语文教学至今没有做到读写有效结合,并不是不能结合。而是很多语文老师不会结合,他们不懂得文章的生成规律,他们不懂如何以现成的文本为例示范写作。所以,我以《游褒禅山记》为例提出“阅后设题写作法”。

把“读”与“写”结合起来。是一个很重要的语文学习法。它的好处是。启发学生学以致用,脑子里要有这样的意识──每读一篇文章。要想一想它告诉我可以写一篇什么文章呢?这是一种自觉的学习,以写来对文本加深理解。以写实现积累,要养成这种习惯。

有的老师说。现在的学生不会这么想问题。但我想问的是。老师您这样教过吗?在传统的无思维性解读中。由于教师自身缺乏开放的思维素质。因而学生的思维能力已遭到迟滞性压抑。当然,我并不是说每节课文都要这样做。比如讲《雨霖铃》要出一道什么题呢?但要尽可能联系可联系的课文。启发学生阅后设题写作。比如读庄子的《秋水》,河伯与海若的对话不是很有可写的吗?这样做不就把高考作文应试辅导与平Et课文讲读统一起来了吗?我在《游褒禅山记》文后所设的5道作文题不就有这个效果吗?大家想一想,3年高中设题积累不是很可观吗?但我们的中学语文课,把《秋水》之类的优秀文言文讲成了浅层次的古汉语课。我在某中学就听过这样的课。

总之,我的这个所谓“示范”,即所讲“‘表现性’追问法”、“文本假设比较法”、“阅后设题写作法”,把教学内容上升到“方法论”的境界,因而就具有了“渔”的意义。如果以这种语文学习之“渔”道作为“教”与“学”行为理念的话。那么语文的“有效教学”就不是一句空话了。

(完整版)《游褒禅山记》学案(有答案)

《游褒禅山记》学案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卒谥文。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仁 宗庆历二年中进士,嘉祐三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在政治上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守旧,客观上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他 博古好问,不迷信子古人,主张为文要有“补于世”,散文雄健峭拔,诗歌遒劲清新,诗文思想同政 治主张是一致的。著作收入《临川先生文集》背景资料: 公元1051—1054年,王安石任舒州(现安徽潜山县)通判,1054年(宋仁宗至和元年)4月,辞职回家探亲,归途游览了山峦起伏,有泉有洞,风景秀美的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1、王安石,字介甫,北宋时临川人,他的散文雄健峭拔,在文学史上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著作收在《临川先生文集》。 2、《游褒禅山记》中的“记”是指记叙性文体。古代一种散文体裁,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可以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故又称“杂记”.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 3、把课文注解中的生字词注到正文中去。 褒bāo禅chán山卒zú庐冢zhǒng 谬miù窈yǎo然怠dài 咎jiù 瑰guī怪无物以相xiàng之胜shēng道慎shèn取深父fǔ 4、熟读全文,梳理各部分思路。 第一课时 一、朗读全文,整体感知 本文是游记,游记主要集中在第(1-2 )段落。作者参观游览的三个点是:仆碑→前 洞→后洞。从全文看,作者是先写游记再(说理)的。 二、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第1段(解释括号内的字的意思)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筑舍定居,名作动词)于其址,而卒(死)葬之;以(因为)故其(他)后名(命名,名作动)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判断句,……者……也)距其(它的)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 者(判断句),以(因为)其乃(是)华山之阳(南面,山南水北)名(命名,名作动)之(它)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倒下)其(它 1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优质课一等奖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游褒禅山记》是必修二第三单元中第三篇课文,本单元为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作品多以作者游玩经历中所见所感综述成文,由于散文故事情节性弱行文恣意洒脱加之对文言的厌烦恐惧心理使得高一学生对游记类散文敬而远之。有效地引导学生从思辨的角度深入文本,体会景中蕴含的情感与哲理,感悟文章严谨的行文与作者高尚的情操对培养学生综合思辨能力提高文言阅读兴趣大有裨益。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王安石及其作品的有关常识。 2.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利用注释、工具书疏通文字,教师进行点拨、解难。 2.通过学生合作教师引导,理解作者“有志”“尽吾志”的观点。 3.重视诵读,落实背诵要求,联系学习过的实词的意义和用法,温故知新。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作者“尽吾志”和做学问“不可不深思而慎取”的治学态度,明白其借鉴意义。 【教学重难点】 1、理清文章思路 2、学习文章“因事见理”的写作手法 3、学会用质疑批判的目光看待问题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人生若只如初见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灵

动的山山水水给了我们飞扬的思绪和无尽的感慨。被誉为“十一世纪的革命家”的王安石在游褒禅山时有什么样的发现与收获呢,带着问题怀着期待让我们一起走进《游褒禅山记》。 二、疏通文本——字斟句酌为哪般 1、齐读文章,纠正易错字音 2、整体感知文章,梳理文章脉络 游山——游洞——感叹——感悟——补记 3、通过导学案检测学生对重要实词虚词掌握情况,对学生不懂的实 词采取生问生答的抢答模式 4、教师总结“其”的用法 三质疑探究——奇文共赏疑义相析 1、为什么说《游褒禅山记》不是“合格”的游记散文 (设计思路:在题解中介绍游记类文体并分析游记类问题的特征后,不难发现文章“即事说理”的特点,让学生学会用批判性的思维去分析文本,为后面深入分析文本做准备。) 预设:其一,文章山水描摹过少 其二,作者半途而废未得风景 其三,议大于叙文体不符 2、王安石在山道旁看到什么表现出王安石什么特点 (设计思路:让学生抓住文本,深入分析文本,体会作者情感态度) 预设: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表现出王安石细心谨慎的特点 3、作者游洞的经历是怎样的表现出了怎样的规律 (设计思路:引导学生概括游踪,训练学生分析概括能力,并能结合生活谈自己感想) 入,题记者少,乃至加少。这种情况又表现出无限风光在险处的人生规律,而人们往往是“就难避轻

《游褒禅山记学案及答案

---------------------------------------------------------------最新资料推荐------------------------------------------------------ 《游褒禅山记学案及答案 高高一一语审审核核人语文人文教教学学案授授课课时案((一时间间一))备备课课人人课课型型新新课课第第 1 1 课课时时课课题题游游褒褒禅禅山山记记学学目目习习标标 1 1. . 认教教学教教学认识学重重点学难难点识作作者点: : 理点: : 1 1. . 认者尽尽吾理解解文认识吾志文章识作志的章中中的作者者的思的重重点尽尽吾思想想。 。 2 2. . 了了解点词词语语和吾志志的解借借游和句句子的思思想游记的意记抒意思 2 2. . 了了解抒发思。 。 解借发议议论论的的写写法法。 。 子的想。 。 借游游记记抒抒发发议议论论的的写写法法。 。 1 / 11

自自学学导导读读 1、作者简介 2、给褒褒禅禅相相( ( 给下(())胜下列列字胜((字注注音音。 。 ))庐庐冢冢(())圭圭(())谬))父谬((父(())窈))窈然然(())怠怠(())惑惑(())合合作作探探究究(三)整体感知 1、梳理本文思路 2 2、、之之庐庐冢研研读冢也读第也有第一有碑一段碑仆段仆道解解释道释词词语语始始舍舍于于此此其其文文漫漫灭灭特特殊殊句句式式今今所所谓谓慧慧空空禅禅院院者者,,褒褒学学生生齐齐读读第第一一段段,,同同时时思思考考: : 这这一一段段依依次次记记述述((每每个个空空格格只只填填一一个个字字)): : 山山之之、、山山之之、、山山之之、、山山之之。 。 什么么要特别介介绍绍褒褒禅禅山山的的语语句句有有哪哪些些??为为什要特别提提到到仆仆碑碑和和仆仆碑碑上上的的文文字字??22、、研研读读第第二二段段

人教出版高级中学语文必修二第10课游褒禅山记导学案

第10课游褒禅山记 1.掌握文中重点实词“道”“由”“文”“至”“舍”“观”“名”“十一”“明”“相”,重点虚词“其”“于”“以”等,掌握重要句式。 2.学习叙事和议论相结合的方法,体会作者由事说理,循理布事的写法。 3.弄清“志”“力”“物”的具体含义,举一反三,深入领会作者思想情感。 4.领会文中所阐发的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的观点。 这篇课文题为“游褒禅山记”,“记”表明文体。与一般游记不同,本文主要是结合记游以感想形式发表议论,论说为学治事的道理,含有非常丰富的哲理。褒禅山,旧名华山,在安徽含山东北方向。褒禅山山峦起伏,有泉有洞,风景秀美。 1.杰出的政治家。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谥号“文”,又称王文公。王安石“少好读书”,庆历二年(1042)登进士第。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在神宗支持下,制定并推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等新法,使国力有所增强。因遭到反变法派的猛烈攻击,于熙宁七年(1074)罢相,次年复拜相。熙宁九年(1076)再次辞去相位,退居江宁(今南京),潜心于学术研究和诗歌创作。元祐元年(1086),司马光执政,尽废新法,王安石忧愤病死。其政治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 2.卓越的文学家。王安石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把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密切地联系起来,强调文学的作用首先在于为社会服务,认为“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王安石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雄健简练,奇崛峭拔,大都是书、

高中语文游褒禅山记(1)人教版必修一

游褒禅山记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盖” “焉” “其”等文言常见词语的用法。 2.学习本文以记游写感的写法,体会作者在文中表现出的观点。 3.学习结合语境揣摩语言。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 4.学习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 二、过程和方法: 诵读、感悟、理解、背诵。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作者“深思慎取”“尽吾志”的思想,明白其借鉴意义。 四、重点、难点: 1.掌握词类活用。 2.因事说理的游记——思想的深刻,艺术手法的独特。 五、解决办法: 学生利用注释、工具书疏通文字,教师只进行点拨、解难,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重视诵读,在诵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落实本课的背诵要求。 指导学生从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人手,弄清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并重点教读第三段,理解作者“尽吾志”的观点。 六、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预习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课文。 补充注释: ①址:基址,指山脚。 ②禅:梵语译音“禅那”的简称,意思是“静思”,指佛家追求的一种境界。后来泛指有关佛教的人和事物,如禅师、禅子、坐禅、禅房、禅宗、禅林、禅杖等。褒禅,慧褒禅师。 ③庐冢:庐,一说指慧褒生前住处(屋舍)。 ④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另一种解释是:唯独碑上刻的“花山”二字还可以认识。 ⑤今言“华”(huā)如“华(huá)实”之“华(huá)”者,盖音谬也:汉字最初只有“华(hu ā)”字,没有“花”字,后来有了“花”字,“华”“花”分家,“华”才读为huá。王安石认为碑文上的“花”是按照“华”的古音而写的今字,所以如果是“华山”(按,这里不是五岳中的“华(huà)山”)的“华”,仍应读huā,而不应读“华(huá奢侈、虚浮)实”的huá。 ⑥莫能名者:另一种解释是,不能叫出真名的(指华山本名花山)。名,说出名称。 二、导入课文: 刘勰《文心雕龙》:“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王安石在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

高一语文《游褒禅山记》诗歌鉴赏

高一语文《游褒禅山记》诗歌鉴赏 高一语文《游褒禅山记》诗歌鉴赏 褒禅山亦谓之华(huā)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zhǒng)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huā)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 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huá)实”之“华(huá)”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xué)窈(yǎo)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 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 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 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 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 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

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xiàng)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fǔ),余弟安国平父(fǔ)、安上纯父(fǔ)。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重点字词 浮图:梵(fàn)语(古印度语)音译词,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这里指和尚。 慧褒:唐代高僧。 舍:名词活用作动词,建舍定居。 址:地基,基部,基址,这里指山脚。 而:连词,并且。 卒:最终 之:指褒禅山麓 以故:因为(这个)缘故,译为“因此”。 庐冢(zhǒng):古时为了表示孝敬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的服丧期间,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也称

《游褒禅山记》学案完美版

人教课标版必修二《游褒禅山记》学案 【学习目标】 1. 学习"盖""所以""以""观""名""其"等文言常见词语的用法。 2. 体会文言断句及句中停顿的方法,掌握文言句式特点。 3. 学习本文以记游写感的写法,体会作者在文中表现出的观点。 【学习重难点】 1. 重点: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作者的观点。 2. 难点:记游写感的写作方法。 【学习内容】 整体感知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的一篇重要游记,写于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当时他34岁,正在舒州任通判。与两位朋友和两个弟弟同游褒禅山后,写成此文记游,并抒发自己的感想。全文五段,前两段是记游,记叙褒禅山的来历和登山游赏的过程。中间两段是借游赏经历抒发一番有关治学的议论。最后一段,补叙同游者的情况。 第1段紧扣题目,说明褒禅山命名的由来,以及辨释"花山"之"花"乃"华实"之"华"的误读。。 第2段则全是记游。 第3段集中抒发了自己未能深入后洞的感想和体会。这是全文的重心,也是作者思想意念之所在。 第4段,与第1段仆碑文字和读音问题相照应,由山名读音的以讹传讹,联想到古籍的以讹传讹,触目伤怀,产生无限感慨,"何可胜道也哉!"作者从个别问题提升到对普遍现象的认识,因而提出"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概括出研究事物必须去伪存真的道理。"深思而慎取",如此立论,正是倡导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认真的求实精神。 第5段,是古代游记的惯用格式,即交代同游者的籍贯、姓名和作记时间,从而收束全文。小结:文章以议论为主,记叙与议论相结合。记叙简明,议论深刻,不枝不蔓,重点突出,脉络清晰地揭示文章主旨,说明了学人治学应具有顽强不屈的探索精神和"深思慎取"辨伪存真的严谨态度。这便是本文所焕发出的思想光辉,正像梁启超所说:"荆公则学人之文也。"不只是求学,做任何事情都是如此,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坚持,才会最后取得成功 课文揭秘 1. 本文是怎样把治学的道理寓于记游的过程中的? 这篇文章以记游为载体,因事说理,生发议论,阐释学人治学的道理。这从文章的组织结构上也可以看得出来,如文章开篇对华山、慧空禅院、仆碑的由来的考释,就不似一般的写景文字,而是具有学人的实证精神。又如文中写游华山后洞的经过,先写后洞幽深、昏暗、寒气袭人,次写景色越进越奇,再写游者越深越少,又写"有怠而欲出者"要求出来,作者遂与之俱出,最后写既出之后悔恨未能极尽游览之乐。记游部分依次写来,尽陈所见,波澜起伏,这自然是写景的妙笔。但作者意在以探幽寻胜比喻学人治学,入之愈深,则所获益精,只有不屈不挠地深入探索,才能获得成功,达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至高境界。正如《古文观止》的编者所说:"一路俱是记游,按之却俱是论学。古人诣力到时,头头是道。川上山梁,同一趣也。"作者最后写倒在路边的碑,"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并从而考究今人读音之误,与篇首相呼应,结构严丝合缝,脉络清晰。 2. 判断句在本文中是如何呈现的? ①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③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高一语文《游褒禅山记》原文和翻译

高一语文《游褒禅山记》原文和翻译 王安石 原文: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 後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馀步,有碑仆道,其 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 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 ──谓之後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 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 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於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於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 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於险远,而人之所罕 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 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 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於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 志也,而不能至者,能够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於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 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能够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 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译文: 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 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现在人们所说的 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 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 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近乎磨灭,只有从勉强 能认得出的地方还能够辨识出“花山”的字样。现在将“华”读为 “华实”的“华”,大概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 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平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 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叫做“前洞”。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的样子,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打问它 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 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 把就要熄灭了。”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 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不过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 少了。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充足前进,火把还能够 继续照明。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 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于是我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 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 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虽然)有 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 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 乱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支持,也不能到达。不过,力量足以达 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能够讥笑的,在自己来说

《游褒禅山记》优秀教案

《游褒禅山记》教案 王安石:(1021--1086)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晚号半山。神宗时,曾推行变法,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我执政一日,新法便推行一日”。后因保守派反对失败后,退居江宁,封舒国公,旋改封荆,也称荆公,卒谥文。其散文雄建峭拔,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作品今存《王临川集》等》。 记是一种文体,可说明、议论、描写、叙述。游褒禅山记:是游褒禅山后所记,所以它是一篇游记。(题目中有“记”不见的就是游记。) 一、导语: 以前我们写游记主要写哪些内容 学生答:旅游的时间地点和谁一起去,然后写所见,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或者抒发对古代文明遗迹的赞美,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赞颂以及由此引发的作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等等,可这篇游记却不是如此,它通过作者的亲身游历探险,发幽微之思,阐发深邃的哲理,那么作者为我们阐发了那些哲理呢他的观点给我们那些思考呢好,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篇文章(板书课题,然后通读全文) 二、简介作者并解题 记是一种文体,可说明、议论、描写、叙述。游褒禅山记:是游褒禅山后所记,所以它是一篇游记。作者要游历褒禅山,作者是怎样介绍褒禅山的好,我们先看第一段。 三、研读第一、二段(一) 1、指名朗读、口译。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由教师点拨。重点掌握以下词、句: 一词多义: A.“卒”:①死。“卒葬之”。②终于。“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③士兵。“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战》) B“文”:①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②文字。“独其为文”。、③华美、有彩饰。“舍其文轩”。(《公输》) C.“道”:①道路。“有碑仆道”。②说、讲。“何可胜道也哉”。③道理。“传道受业”(《师说》)④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D.“极”:①尽,-尽情享受。“极夫游之乐”。②至多,最多。“亦极七八万耳”。(《赤壁之战》)词性活用: A.“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 B.“名”:①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名之曰褒禅”。②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而莫能名者”。 C.“穷”: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 ①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家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游褒禅山记导学案答案

《游褒禅山记》导学案答案 课前预习: 一、认识作者:王安石字_介甫,_北宋__时__临川_人,著名的_政治_家和_文学_家,他的散文雄健峭拔,在文学史上被称为“唐宋八大家__”之一,他的著作收在《_临川先生文集_》,《游褒禅山记》是他的传世名作之一。 二、朗读课文,自主合作完成下列各题。 (一)、停顿:1、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2、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二)、注音。1、庐冢.(zhǒng ) 2、今言“华.(huā)”如“华.(huá)实”之“华.(huá)”者 3、盖音谬.(miù)也 4、有穴窈.(yǎo)然 5、则或咎.(jiù)其欲出者 6、无物以相.(xiàng)之 7、何可胜.(shēng )道也哉 8、王回深父.( fǔ) (三)释意:以:1、因为,介词 2、因为,介词 3、向,介词 4、相当于“而”,表修饰。 5、来,表目的的连词 6、相当于“而”,表并列的连词 7、来,表目的的连词 8、“以之”的省略,因此。于:1、在,介词 2、在,介词 3、对,介词 4、对于,介词 5、比,介词6、向,介词 7、表被动其:1、它的,代词,代华山 2、那,代词 3、那个,代词 4、它,代词 5、它的,代词,代碑6、它的,代词,代华山 7、那个洞,代词,代上文“有穴窈然”的“穴” 8、那些,代“好游者” 9、“其进”的“其”指代“入之愈深”;“其见”的“其”指“入之愈深,其进愈难” 10、它的,代后洞 11、那,代后洞 12、他们,指古人,代词 13、句中语气词,没有实际意义 14、那些,代“欲出者” 15、自己,代词 16、难道,加强反问语气 17、古书,代词 三、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1、答:从“慧空禅院”开始,到出后洞时结束。(可见第1、2段是记游部分。) 2、答:“尽吾志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3、答:游后洞而未能“极夫游之乐”。“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可见第3、4段是议论部分,分别照应第1、2段。) 4、全文六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二段),记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是记叙部分。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层(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第二层(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三、四段),写游山的心得。这是文章的议论部分,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层(第三段),写游洞华山的心得。这一层是全文的重点。 第二层(第四段),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第三部分(第五、六段),是记游的结尾。 第一课时一、研读第一段(一)、1、名→动,筑舍定居。 2、名→动,命名,起名。 3、名→状,往东 4、在,介词阳,山南水北 (二)总结句式特点:判断句。文中还有判断句:①此余之所得也。②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三)理解第一段之后填空 1、山之_名__、山之寺___、山之_洞__、山之__碑_。 2、为文章后面的议论“深思慎取”提供依据。 二、研习第二段(一)1、名→状,从旁边 2、幽深的样子。然,形容词词尾 3、形→名,深度 4、形→动,到尽头 5、“而”,表修饰 6、动→名,见到的景象 7、十分之一 8、动→名,到达的人 / 更 9、形→动,照明。 10、有人 / 责怪,埋怨 (二) 1、a 前洞的平旷——后洞的窈然 b前洞记游者甚众——后洞的来而记之者甚少、其至又加少 c “余所至”之浅——“好游者”所至之深 d 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 2、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必修2语文上学期教案 游褒禅山记 第二三课时

湖南省隆回县万和实验学校2012-2013学年高中语文上学期游褒禅 山记第二、三课时探讨案 一、探讨作者的思路 二、第二段略写什么,想写什么,运用哪些对比,有何作用? 三、探讨:“尽吾志”是什么意思?怎样才能做到尽吾志? 四、本文写法上得特点 一、谈谈你自己对“志”“力”“物”的理解

第三课时(巩固案) 一、指出通假字并解释 长乐王回深父。 二、指出加横线词的古今异义 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5.于是余又叹焉。 6.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7.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三、解释词语的含义 乃 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 ③良乃入,具告沛公④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2.道 ①有碑仆道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④何可胜道也哉⑤策之不以其道 3.盖 ①日初出大如车盖②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③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 ④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4.文 ①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②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④文过饰非 5.然 ①至于颠覆,理固宜然②吴广以为然 ③有穴窈然④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6.舍 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②而操舍鞍马,仗舟楫 ③舍相如广成传舍④客舍青青柳色新 7.以 ①由山上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②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③余与四人拥火以入④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⑤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8.其 ⑴始舍于其址。⑵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游褒禅山记导学案答案1

高一语文必修(二)yw_2012_02_10 《游褒禅山记》导学案 编写人:黎文审核人:王完凤编写时间: 班级组别组名姓名 【学习目标】 1. 能力目标: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2. 情感目标:认识作者“深思慎取”“尽吾志”的思想,明白其借鉴意义。 3. 知识目标:掌握"极"、"观"、"求"、"其"“道”、“所以”等文言词的多种含义;辨析一 些词性活用的情况;学习判断句的两种形式。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尽吾志”及“深思而慎取”的思想;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并通过创作实践来体验。 学法指导:诵读、感悟、理解、背诵。 【知识链接】 1.文体介绍 游记,古代散文一种,它是专门记游的文章,以描绘山川自然、风景名胜为内容,写旅途的见闻和对大自然风光之美的感受 2. 走进作者:王安石(1021—1089),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 临川人,世称临川先生。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故又称“王文公”。政治上主张变法,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文学上也是革新派,主张文章“务为有补于世”,他的诗文多为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散文雄健峭拔,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其作品今存《临川先生文集》。本文写于34岁任舒州通判时。 3、西岳华(读huà)山,在山西,跟文中提到的坐落于安徽的华(huá)山不同。 4、褒禅山在今安徽省含山县城北15里,风景秀美,“文革”前寺院(即课文记述的慧空禅院) 建筑宏伟。距院约200米,半山腰还有大小二塔。十年浩劫中,塔被炸毁,寺院被拆除,现仅两洞尚存。 【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积累 1,给加粗字正音: 褒bāo禅山华huá山庐冢(zhǒng)有穴(xué)窈(yǎo)然 怠(dài)咎(jiù)好(hào)游仆(pū)碑 无物以相(xiàng)之何可胜(shēng)道也哉长乐王回深父(fǔ) 2,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及意义: ①始舍于于其址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②有泉侧出名词作状语,从旁边

8027高一语文游褒禅山记练习

游褒禅山记练习 【同步达纲练习】 1.对下列各句中的“其”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②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③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④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⑤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⑥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⑦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⑧其孰能讥之乎? ⑨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⑩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A.①③④⑤⑥⑨⑩/②/⑦⑧ B.①③④⑤⑥⑦⑨/②/⑧/⑩ C.①③④⑤⑥⑨/②/⑦⑧/⑩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2.下面所列各句加点的“之”字与“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一句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C.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D.入之愈深,其进愈难 3.下面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讲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②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③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④其孰能讥之乎

A.①句与②句相同,③句与④句也相同 B.①句与②句相同,③句与④句不同 C.①句与②句不相同,③句与④句相同 D.①句与②句不相同,③句与④句也不相同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全含多音字的一项是( ) A.褒禅山亦谓之华山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B.褒之庐冢也有穴窈然 C.则或咎其欲出者而又不随以怠 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5.对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碑仆道仆:倒跌倒 B.其文漫灭漫:淹 C.盖音谬也盖:大概 D.何可胜道也哉胜:胜利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庐陵萧君圭君玉”一句中,“君圭”是名,“君玉”是字。 B.“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一句中,“至和”是以皇帝的年号记年的。 C.“临川王某记”一句中,“临川”是王安石的籍贯,“某”代王安石。 D.“长乐王回深父”一句中,“父”是对人的尊称。 【创新能力训练】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戕竹记 欧阳修 洛最多竹,樊圃棋错。包箨榯笋之赢,岁尚十数万缗,坐安侯利,宁肯为渭川①下。然其治水庸,任土物,简历芟养,率须谨严。家必有小斋闲馆在亏蔽间,宾欲赏,辄腰舆以入,不问辟疆,恬无怪让也。以是名其俗,为好事。

g2yw游褒禅山记学案02.doc

课题:《游褒禅山记》 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 2.学习叙议结合,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 3.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心1【学习方法】 采用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理解感悟的能力。 丄◎【学习过程】 第二课时 探【文本赏析】【C】 一、研读第三段。 (1)齐读第三段,思考:本段主要写了什么? 明确:主要写游山的心得。 具体内容分五层意思: %1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 %1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而,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 %1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 %1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 %1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梅”。 心得是什么?在文中寻找关键语句回答。 明确:这一段承接笫二段游山未尽兴的事件引发的议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2)作者认为成功的条件是什么? 归纳起来,作者揭示了成功的条件就是“志”、“力”、“物”,强调了“力” U“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Z志,虽然不能达到冃的,亦可“无悔”、“无讥”,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乂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从这里大家受到了什么启发?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谈-下。 二、诵读第4段。 教师示范诵读这一段,然后提问: 1.在本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其文漫灭”。) “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今言'华'如'华实'Z '华'者,盖音谬也”。)追讪这样说来这两句话是不是专指碑文字迹模糊和“花山”被谋传为“华山”这两件事说的呢? (不是,它既是专指,乂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从什么地方看出來的呢?(“何可胜道也哉”。从这里可以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传或刊印的讹误。) 小结:这就是从个别引申出一般的写法,也表现了作者的阔大胸襟,看问题有思想高度。 提问:《游褒禅山记》能否用一句话概括其主旨? 明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课外拓展】[C] “其”字意义用法归纳 一、作代词 1. 人称代词,表领属关系,译为“他(它)的”、“他们(它们)的”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 2、学习叙议结合,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 3、理清思路,背诵全文。 4、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预习布置 1、通读全文,掌握注释。 2、找出文中的词类活用和判断句。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初中,我们学过《醉翁亭记》、《岳阳楼记》,“记”是一种文体,指游记。游记的共同点是什么呢?(明确: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感情。)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游记,却不以表现山水之美为主,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议论,议论是文章的中心,而记叙只是一个引子。这篇游记就是北宋散文家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那么作者借助游褒禅山,阐发了怎样的道理呢?下面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明确目标 三、知识精粹 1.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卒谥文。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仁宗庆历二年中进士,嘉祐三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在政治上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守旧,客观上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列宁《修改工人政党的土地纲领》)。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他博古好问,不迷信子古人,主张为文要有“补于世”,散文雄健峭拔,诗歌遒劲清新,诗文思想同政治主张是一致的。著作收入《临川先生文集》。 2.褒禅山与慧空禅院 褒禅山旧名华山,今称褒山,位于含山城北十五里的褒山公社境内,海拔二百零四米,相对高度一百八十米左右,山顶东面稍高,其余处则平而长。现在除罗汉洞外皆湮没无闻,大小塔也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炸掉了。最近山下大庙村的一个赵姓社员在清理塔基时,发现一盒藏于中空的大石中,内有不少“开元通宝”铜钱,可见这座塔确是唐代的建筑。 大石塔的西南坡下为褒山寺旧址,即王安石所谓“慧空禅院”。褒山寺在一九五二年前仍香火不绝。前殿匾额题有“褒山禅寺”四个镏金大字。当时的褒山禅寺亦是文人墨客所喜爱的游憩处。今天这些碑刻已荡然无存。 3.华阳山与前洞 从褒山寺向东行三里即达华阳山,旧名兰陵山,海拔二百三十米,相对高度一百九十米左右,山坡平缓,两侧几乎等高,山顶平而长。华阳山下有一洞,当地人叫华阳洞,亦称碑洞,即文中的前洞。由于“其下平旷”,因而引起一些争论:有人认为“其下”是指山下,有人则认为“其下”是指洞下,其实洞口与山脚齐,洞前就是稻田,洞下平旷就是山下平旷。 华阳山下过去亦有一寺,今遗址犹有石础。寺前道上曾有一碑,《历阳典录》载:“大唐花寺碑,文字慢漶不可读,亦未知谁氏书撰。王荆公记所谓其额可识,曰花山者也。”王安石据此推断华山即花山,认为是“盖音谬也”,进而发了一通“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的宏论。据我们看,这个推断其实也是不确的,因这块碑上说的是“花山寺”,并不是说这山叫花山,况且这碑和寺的所在地是华阳山,而不是三里外的褒禅寺和华山(褒禅山),更不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游褒禅山记》导学案(含答案)

12 游褒禅山记 2 八中郝晶晶 《游褒禅山记》导学案 巩义八中张晓玉 教学目标 1.认知 了解王安石及其作品的有关常识。理解:阳、穷、咎、极、非常、观、谬等词语; 归纳:道、乃、然、盖、文等多义词的义项。 2.技能 辨析词类活用现象——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借鉴因事见理,叙议结合的写法。背诵课文二、三自然段。 3.情感 学习作者“尽吾志”和作学问“不可不深思而慎取”的治学态度在当今改革开放时代的借鉴意义。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即事明理”的写法,指导学生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研习第三段。 2.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及“乃”“道”“盖”“文”多义词辨析,名词形容词的 意动用法。 教法学法 利用注释、工具书疏通文字,教师进行点拨、解难。指导学生从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入手,弄清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理解作者“有志”“尽吾志”的观点。重视诵读,落实背诵要求,联系学习过 的实词的意义和用法,温故知新。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初中阶段,我们曾学习过一篇王安石的文章《伤仲永》,你都了解些哪些? 王安石(1021--1086) , ___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晚号_______,抚州临川人。神宗时,曾推行变法,后因保守派反对失败后,退居江宁,封舒国公,旋改封荆,也称荆公,卒谥文。其散文雄建峭拔,被推为“___________”之一。其作品今存《____________》等。 请生回忆初中学习过的一些文言文,说说有哪些游记'文,这些游记'文有什么特点?初中学习过的游记文章有: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记”'是一种文体, 可以记叙, 也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熟悉课文 1.请生朗读课文,尽量做到声音宏亮,句子流利. 2.读准下列字音: 褒________庐________窈________怠________圭________父________ 3.再读课文,初步掌握课文各段内容. 4.从表达方式考虑,课文共五段,各段表达方式有何不同? 第一段________,介绍褒禅山的有关情况;第二段________,记写游山情况;第三/四段________,第五段补记游山的有关情况.

语文版选修语文选修高一3.11《游褒禅山记》导学案第2课时 语文版必修3

3.11《游褒禅山记》导学案(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作者“尽吾志”及“深思而慎取”的思想。 2、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并通过创作实践来体验。 3、领会通过自己经历反思人生,总结经验,从而更好选择未来的人生精神。 【学习重点】 理解作者“尽吾志”及“深思而慎取”的思想。 【学习难点】 领会通过自己经历反思人生,总结经验,从而更好选择未来的人生精神。 问题一:请同学们各抒己见自己对实践出真知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解读文本第一段 问题二:本文作为游记,文中第1段记了哪些游中所见的景与物?作者发表了怎样的感慨?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三:对“有碑仆道,其文漫灭”和“华”“花”音谬,作者的感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解读文本第二段 问题四:本文作为游记,文中第二段记了哪些游中所见的景与物?作者发表了怎样的感慨?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五:对游洞的人数和情景,作者有这样的感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语文高一-人教必修二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29

人教必修二《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瑞安市隆山高级中学陈婷婷 教学目标: 1、了解王安石及其创作背景 2、了解“记”之文体 3、掌握古人籍贯、姓、名、字的排列特点 4、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课文第一段,学习巩固判断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还记得唐宋八大家吗?谁能说一说? 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柳宗元、韩愈、曾巩、欧阳修 其中谁被列宁称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 王安石 二、介绍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人。仁宗庆历进士。嘉佑三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抑制大官僚地主的兼并,强化统治力量,以防止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神宗二年,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并支持王韶取得熙和等州,改善对西夏作战的形势。因保守派反对,新法遭到破坏。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退居江宁,封舒国公,旋改封荆,也称荆公。卒谥文。他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守旧,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三、介绍文体“记” 1、“记”是一种文体,分为四类:记游、记事、记亭台楼阁、记物 2、回顾已学“记”之文章: 亭台楼阁名胜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山水游记:《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小石潭记》 杂物书画记:《核舟记》 3、本朝人尚理——严羽《沧浪诗话》 ?利用游记进行说理 4、“记”:是古代游记中的一种特殊体式,它以发议论为主而以记游为辅,议论又涉及哲理问题。所以本文是一篇叙议结合的游记。 古代游记的写法不拘一格。像《游褒禅山记》这样由记游中生发出大段议论的不算很多,这是古代游记中的一种特殊体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