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林风眠的“方形布阵”

论林风眠的“方形布阵”
论林风眠的“方形布阵”

第28卷第4期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Vol.28No.42008年8月Journal of Yancheng Teachers University (Humanities &Social Sciences )Aug.2008

[收稿日期]2008-07-04

[作者简介]江建胜(1971- 

),男,江苏盐城人,盐城师范学院美术学院讲师。论林风眠的“方形布阵”

江建胜

(盐城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江苏盐城224002)

【摘 要】“方形布阵”是林风眠绘画构图的独到之处,反映了他适应时代,打破传统,以求创新的精神;表现了调和东西文化的中国特色,体现了他的艺术创作心态和需求。“方形布阵”的表现形式主要有特写式、中心式、分散式、平远式和均衡式等。林风眠的“方形布阵”给当今美术创作以很大启示。

【关键词】林风眠;构图;方形布阵

【中图分类号】J 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873(2008)04-0107-05

生命将近跨越整个20世纪的艺术大师林风眠(1900—1991),毕生以调和中西艺术为导向,在绘画内容和形式上做了不懈的探索。林风眠以中国文化为艺术底蕴,创造性地移植并改造了西方近现代绘画的造型观、体量观、构成观,形成了自己的风神体格,并在绘画语言中寄寓了自身情感和人生感悟。林风眠生活了将近一个世纪,他的艺术生涯是20世纪中国艺术发展的缩影。美术理论家郎绍君在《守护与拓进———20世纪中国画谈丛》中谈到:“林风眠是20世纪最富创造性的画家,但由于他强调个人对世界的独特感受与把握,强调形式的独特创造,不愿规范于主流模式,其作品长期不被理解与容纳。”

林风眠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自成一家,是中国现代艺术的奠基人之一,是中国现代比较艺术学的先行者之一。外界对他的评价更是很高:“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刘国松先生称他为‘开创中国绘画新纪元的先锋’;台湾学者称其为‘东方毕加索’;日本友人大桶贵之称他为‘艺术家的真正风范’;英国学者牛津大学苏立文先生称其为‘真正

的中国绘画的先驱者’”[1]。大师往矣,公论自在。

林风眠在艺术上有很大的建树,其中较有特点的是他的构图形式—“方形布阵”。

一 何为“方形布阵”

每一位优秀的中外画家都十分重视构图。因

为构图是绘画形式的骨架,是视觉思维的集中体

现。一幅作品构图好,能够充分体现画家主观思想和所要表现的意境。通常认为构图时应善于发现和安排好矛盾对立的两方面关系,如主次、开合、疏密、曲直、虚实、奇正、大小、边角、落款等对立统一关系,要拙中寓巧,平中求奇,画家在作画时要善于灵活发现和制造矛盾,然后统一解决矛盾[2]。优秀的构图是内在需求的外化表现。但由于习惯性力量的作用,画家往往只是重复前人构图形式,不能有所创造。林风眠早期的国画与油画作品《摸索》、《人道》、《痛苦》,由于创作的需求,采用横长的构图,压迫的空间,与画家对苦难现实的感受一致。大约在30年代后期,他开始采用方形构图即“方形布阵”。从30年代末至80年代,林风眠主要在方形中千变万化,这在中国画史上还找不出第二人。林风眠方形构图特色的形成,有其必然性与偶然性,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适应时代,打破传统,以求创新吴冠中曾经说过:“我爱我国的传统,但不愿当一味保管传统的孝子。”林风眠的一生追求就是适应时代,打破传统,以求创新,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更好的艺术作品。

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艺术也是如此。中国画的传统构图是卷轴式的构图。卷轴构图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它和中国

古建筑的室内空间有关,古建筑的层高适于悬挂。古人喜用屏风隔离空间的方式,所以也就产生许多故事性强的横轴,这当然也和古代文人把玩的习惯有关。而其深层次的根源,则出自中国人传统的自然观。直轴长于表现高远、深远的境界,横卷则长于刻画移步换形、时空转换的图景,可赋于故事情节,这都适宜传达中国人整体的自然观念,所以卷轴形式成为了画家构图的习惯性模式。林风眠较早看出这弊端,艺术如果这样发展下去,其面必然很狭窄。在不同文化相互碰撞下,艺术应该是随着时代不断进化的。后人不仅仅要继承前人,更需要创新。林风眠认为:“我们的原料、工具、纸质、颜料,同毛笔和书法太过相同,应从各个方面,从竹板到纸张到观念,研究新工具,中国的绘画一定有新出路。”[3]137所以,在构图的形式上,林风眠求新求异求创新,不采用传统的卷轴形式去构图,而采用方形去构图,以此对传统“反叛”。“适应时代,打破传统,以求创新”是林风眠的理想,也是他毕生在做的。随着现代建筑、生产生活方式的出现,那些古老的悬挂与展现形式和相应的构图方式就应该发生变异。林风眠注意到了这一时代的需求,他开创了国画新的表现形式,创作出一些具有现代感的作品,与传统习惯拉开距离。

二、调和东西文化,体现中国特色

在实现中国绘画艺术“中西融合”的道路上,林风眠树起的醒目路标是:“西方艺术,形式上之构成倾向于客观一方面,常常因为形式的过于发达,而缺乏情绪之表现,把自身变成机械,把艺术变为印刷物。其实西方艺术之所短,正是东方艺术之所长;东方艺术之所短,则是西方艺术之所长,短长相补。”[4]32林风眠深层地理解和把握了中西艺术各自的特质,也奠定和确立了他艺术思想、艺术追求的基点和方向。

林风眠早年留学法国,对东西方的文化艺术皆有较深的造诣。他对西方艺术不仅了解其色彩,还置身于对塞尚和立体主义大师们构图形式的研究。立体主义大师们经常用一些几何形体来诠释画面,他们觉得世界万物都是几何形体组成的。林风眠并没有教条的把西方艺术强加于东方艺术,而是调和两者的优点。林风眠的画面结构,以构图规律看是很单纯的,他善于运用球面、弧形线、椎形体和纵横直线相间架,来突出主题和取得整体平衡。他很好地运用了几何形体来取得新意,丰富传统的空间结构,不仅在平衡中使主题突出,也增强了画面的深厚感和充实感。如《黄花鱼盘》是一幅结构单纯的小品,画面给人平衡中很多变化的感觉,取俯视桌面与鱼盘的大圆小圆的重叠美,取侧面花瓶的瘦长方形与双重圆形相对照,三条瘦长的鱼与花瓶之瘦长形相呼应,但彼此横直相反又成对照,花朵的类似圆形与桌面及鱼盘是和谐美,期间大小悬殊是对比美,就凭大小圆形与横直长条形组成了单纯又多变的结构美。

西方艺术是以摹仿论为起点,利用焦点透视,遵循客观现实,结果倾于写实一方面,多注重对自然与社会真实进行理性的取景描写,多采用方形构图,更理智;东方艺术,则是以意象为主,善用散点式构图,表现移步换景,多试图把所表现对象演绎成个人心怀的象征,结果倾于写意一方面,表现中追求偶然性,更情绪化,其构图形式多为长形。伟大的艺术,都是情绪与理性调和的产物。所以,林风眠把西方艺术的理性与东方艺术的感性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了更具时代感、又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方形构图就是其中代表之一,他被誉为中西文化的调和大师。

三、心态的需求,艺术的需求

人不能脱离历史而独立存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改变了中国人民的生活,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的艺术。战争要求通俗明了的号召和动员,内容的政治宣传性,形式的大众化成为绘画的主要特征。这使写实主义受到广泛的宠爱,而强调趣味性的传统写意画和强调个人情感的西方诸绘画流派都倍受冷落。林风眠曾谈到“中国人现在需要的是物质上的粮食,是米,是菜,是麦面,是牛肉和大葱;不需要精神上的粮食,不需要优美的情感,不需要焕发的勇气,不需要人间的同情,不需要安逸的和平?”[3]35然而他的呼唤是微弱的。在战争的洪流中,思想和感情,创作倾向和艺术风格发生变化也是必然的事。林风眠身历迁徙、学潮和辞职,在辗转浙江、江西、湖南、香港、越南、云南、贵州之后来到重庆,从高居象牙塔尖的艺专校长变为一个普通“闲人”。这也是他大变化时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过沧桑,变得成熟,绘画也进入成熟期;二是扩展了眼界,获得了不少新画题。其时他潜心研究了很多西方的艺术,不断地实验用“方形”来进行创作;三是有了充足的时间画画;四是战争并没有改变他的艺

术观念,反而坚强他的艺术探索意志。

那个时期,林风眠独自一人,其妻子女儿去了法国避难。正如此,他的心态反而平和了很多,他用他的力作来反抗战争,而“方形布阵”正是他第一选择。林风眠认为:“艺术的第一利器是他的

美,而第二利器则是他的力。”[3]30

林风眠正是在方形构图中寻找这“力”。

二 如何“方形布阵”

一幅画的形成,主要依靠画面面积的分割、安

排和处理,即全局的整体效果及其各部分相互的制约关系,画面中面积愈大的部分起的作用和影响也就愈大。如林风眠的鸡冠花、绣球花、大理花几乎布满了画面,所以他绝不会再让盛花的壶罐去滥占宝贵的空间;当树木山川是画中主角时,一线之天和一角之地也是不轻易割让的。林风眠之所以这样的去经营画面,是因为觉得构图对一幅画来说是灵魂,因此他努力地在方形中“布阵”。

方形构图本身并不是艺术成功的关键,关键在方形中如何“布阵”。方形平面较难取巧,但可容性大,能给构图以多变的机会。在林风眠的“方形布阵”中有多种表现形式:

一、特写式或说中心式

这种构图方式是林风眠最擅长的。

它主要描

绘一个主要对象并尽力拉近它,减化环境描写,有

如摄影的特写镜头,这是对西方静物画的一个借鉴,与中国传统的“无中生有”的观念有着一定区别。他的静物花卉,多用这种方式,这种不强调纵深而强调近景描写的构图,给人以可闻可触的亲近感。如作品《鸡冠花》,这幅画面是描写一盆鸡冠花,林风眠略去不必要的环境描写,以丰富的淡蓝底色,衬出红色的花等,突出了花的鲜艳。

另外,这种不强调空间纵深和环境气氛只强调色块配置的构图方法,使画面富有装饰趣味,也是吸取西方现代派的手法。画面近乎于正方形,而花和花瓶却是无数个弧线的组合,方的端正和圆的完满相对立又相统一,赋予作品以强烈而和谐的基调。

当然,林风眠也善于融入中国传统手法。为了加重主体对象的分量,林风眠还常常让它留有充分的空白,造成以虚托实,以白衬黑的效果。他的《猫头鹰》、《寒鸦》等,均有此特点。

二、分散式画面中描写众多物象,没有一个不可以成为主体和中心,运用中国传统手法表现常常会趋于僵化。如《晨曲》,画14只小鸟站在树枝间,如何统一?这幅画林风眠采用了装饰的相似性原则:枝干都横斜交插,叶子都大小相似,并均作下垂状,小鸟都面对观者且姿态一致,形、态、色诸多方面的相似性,给画面带来了秩序和节奏,形成了多样性的统一。由于横竖线条合理的运用,使画面有了一定的活力,更显张力。

三、平远式这是运用我们传统形式结合西方透视消失法,通常总是把主要景物置于前景或中景,层层深远。著名的《秋鹜》、《睡莲》等,皆依此式,其特色是平和、宁静。林风眠处理这种构图很注意平直中的斜线、弧线和圆形,给平和的状态以动势与活力。作品《芦雁》就是代表,在处理构图时林风眠注意了平行线、斜线和弧线的关系。芦苇的斜向走势与浮动的弧线,为画面增添了动势与浮力。在寂静的画面中,低压的云层,摇动的芦苇,烘托的是一片隐含着动荡的环境,在此情形之下,芦雁的奋力高飞似乎具有更多的含义。这种寂静与动荡的契合也许正是林风眠心态的写照吧!或者我们也可以说,奋力高飞的芦雁在某种程度上正是画家的自喻。

四、均衡式

此构图形式多用于仕女和静物。无论主体形象置于画幅中央还是一侧,画家极其注意左右与上下对称均衡。林风眠一般不用对称而是用非对称的均衡,即以不同的形、色、线的对照与呼应造成变化中的均衡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林风眠的“方形布阵”主要集中体现在他的静物画上。以西方的形式表现东方的情绪,在正方形的构图中,表现圆中有方、方中有圆和中国人千变万化的传统的艺术观念和艺术情绪。“天圆地方”的古老哲学思想、外圆内方的古钱币、传统汉字的基本形状等等无不与方形有着密切的关系。圆与方二者历来有天生的默契,所以林风眠把这两者灵活用在了他的画中。外方内圆,千变万化的圆形和多重的方形,是他静物构图的基本阵势。这种阵势稳定、完整、矛盾统一,圆形是感觉完满的形,柔和、舒适;方形在感觉上趋向刚硬与力量;方圆相反相成。各种花瓶、花朵、花簇、盘、杯、盆等等,均为圆形;窗子、窗帘、方桌、台布和墙壁等多为方形,画中方方圆圆,都经过精心安排,形成稳定与变化,静势与动势的对立。在每一幅画上,宁静与张力,饱满与通透,倾斜与平衡,都保持统一。在这种多样统一中,形状的相似性、光色的变化和平面空间的分割,都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如作品《百合》,对平面分割的方、圆、尖、长诸种形态的探究;《白壶》对圆锥体、圆形、方形的平面关系和黑白、红绿对比色调的表现;还有诸如《器皿》、

《三只梨》、《绣球花》、《牡丹》、

《夏日》等都是刻意经营,给人以极美的享受,也包含着极其考究的形式创造,是中西方的完美结合,可以丰富并启迪我们的眼睛和心灵。

三 心印“方形布阵”

林风眠喜欢方形构图,没有题跋,追求最大的扩展与最严谨的紧缩,利用方形构图凸现了绘画平面构成中的形式秩序感和形象在空间中的造型位置经营,放弃了时间因素的介入,从而使画面产生了比传统手法更单纯,更直观的视觉形式力度。同时他的方形构图中又极少见到动荡倾斜、怪巧的结构,而多是充满稳定感、平衡感和完满感的布置,其画境具有一种宁静、安详的静态美,宛如他的人生状态一样,避开了人世间朝亲夕离的多变恩怨,在一片孤寂的失去了时间感的理想天地中

自我观照。

方形作为林风眠画面的基本框架,有一定的社会背景因素。“中国的情形如何呢?赞美者自然不必希望,即肯加以诅咒同嘲骂者,亦绝不觉多!他们第一是看不起艺术!艺术在他们眼中,不为斗鸡走狗的贱技,便算他们的恩惠;视为无聊的消遣品,却是天经地义的本分。”[3]77林风眠就采用“方形布阵”等“利器”来攻击那些视艺术为玩物的人,但是这些人大都成为了他艺术探索路上的绊脚石,使他的艺术创作之路变得很艰难,正因为这样使林风眠的意志力就更加坚强,不屈服外在势力,要用画的力量来与他们抗衡。他认为:“艺术家所以与普通人不同的地方,一方面自然因为他在于表现技术上有专门的修养,一方面尤其因为他有一颗艺术家的心,这心是同情心,比平常人来得特别热烈与深刻,意志力比平常人来得更果断与坚强。”[3]87林风眠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艺术创作对于他来说就像是鱼缸里的水一样需要不断的更新。

正所谓“画乃心印”,我们从林风眠的绘画探索中不难窥见其绘画的思想,他在中西绘画中,灵活变通地择取技巧、方法,力图将笔墨与色彩、轻松的书写与重彩的涂抹、形的分割构成与诗的意境统一于一体。打破了传统中国画技巧、方法的程式,改变了传统的审美定式,带给观者以全新的气象和形式美。他不喜欢用立轴或长卷的传统形式,尤其善于以方构图来经营意境,在方正的画面上结构出饱满新奇的现代感。传统的文人画讲究“空白”的处理,往往是“计白当黑”、“以少胜多”,而林风眠却在画面上以不留或少留空白来体现空间,在色彩与水墨的完美结合中表现神韵,这些都反映了画家绘画思想的开放性与绘画实践的开拓性。林风眠的艺术是试图最大限度地突破传统文人画的程式和法规,但也极其小心地保留着中国画传统的基本特征,是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求着一种和谐。

林风眠的“方形布阵”能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其原因主要是能使更多的绘画元素得到聚集,克服视觉上习惯性的重现。方形,有着均衡、静止、稳定等特性。因而容易使人产生单调的逆反心理,于是一种企图打破这种特性的另外一种力量便应运而生,形成一股向外扩散的张力,随即产生无限的艺术魅力,使观赏者产生更多的联

想和回味。

结 语

“方形布阵”是林风眠在艺术探索过程中的一个足迹,他冲破中外传统艺术的“双重桎梏”,把鲁迅的“拿来主义”思想变成了现实,吸收一切新的东西,无论它是“东”还是“西”的,只要是自己需要的,适合自己的,都可以“拿来”用。比如说,林风眠把当时西方先进的教学体系以及教学方法都“拿”了过来,灵活的运用到他的教学中去,这对当时、乃至现在的艺术教育都有很大的影响。

尼采曾讲过一句极端的话,艺术是天才创造规则,庸才跟着走。林风眠抓住东方传统和西方艺术的某一点将其发挥到极至,他努力促成两种不同艺术类型的综合,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艺术道路。他的艺术贡献和绘画思想值得所有从事艺术和艺术教育的工作者学习。

那些美术爱好者以为构图是很简单的事情而轻视。其实这也是当前美术教育工作的一个失误,把学生带入了误区。林风眠的“方形布阵”就是对我们极大的启示即要对艺术进行全面的理解。

“方形布阵”也给当代那些“所谓”的艺术家,还有那些藐视艺术的人一个最有力好的打击。他们认为艺术就是标新立异,不需要传统,随便画画,没有什么值得研究的。而林风眠在中西方传统基础上,用方形这一简单的几何样式,努力在上面思索着如何“布阵”,如何表达自己内心的思想,用最简单的形式表达出了最复杂的气象。

作为一名艺术家,他的艺术面貌应不断变化,思想应不停地演绎,以探寻表现艺术理想的最佳方式。林风眠,毕生致力于探索东西方艺术之前途,及东方符号形式和内容的全方位的尝试、探索、求异,以表现自己的艺术思想。他的成功告诉我们,尊重艺术、不断探索、以求新的发现,只有这样艺术才有前途,才能推陈出新。

【参考文献】

[1]李 帆.浅析林风眠的构图特色[J].南昌高专报,2002(4).

[2]张启文.创作与构图[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朱 朴.林风眠艺术随笔[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4]杨秋林.中国书画名家画语图解———林风眠[M].北京: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赵荣蔚】

On Lin Feng2mian’s U nique Composition of Painting———“Squ are Arrangement”

J IAN G Jian2sheng

(School of Art,Yancheng Teachers University,Yancheng,Jiangsu224000,China) Abstract:“Square Arrangement”is a unique and an illuminative style of Lin Feng2mian’s painting composition,espe2 cially in his description of the static things.It showed his fitness to the time,his anti2tradition and his creation to bridge the gap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The forms of his mode are characterized by his techniques of close2up,centraliza2 tion,distribution,balance etc.

K ey w ords:Lin Feng2mian;composition of a picture;Square Arrangement

林风眠艺术

艺术创作中的精神追求,是艺术家深层的心理构架与实践皈依。艺术家的艺术创作都应重视个性与时代性。传统绘画形式的高度完满化和规范化,要求对其自身的突破和超越。社会的转型,相应的文化变异也要求新的绘画形式语言的出现。在20世纪之初,在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下,中国画坛面临着突破陈旧文人画形式和重振民族文化自尊的使命。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林风眠和一批留洋归来的艺术家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中西融合的改良和革新之路。林风眠并没有走徐悲鸿倡导的以写实主义改造中国画的道路,而是紧紧把握住中国传统画重神韵的文化精髓,把西方艺术的现代主义形式和中国水墨画相结合,为传统中国画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形式语言系统。他的作品既有时代面貌,又创艺术新格,总是洋溢着宁静的诗意。 林风眠早年留学法国。在那里,他认识了著名雕塑家扬西斯。他对林风眠后来成为美术教育家而开辟中西合璧的艺术道路起了重要的作用。在扬西斯的鼎力推荐下,林风眠进人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在学院派权威人士哥罗孟教授的工作室学习。但他不欣赏学院派画风,扬西斯来看望他说:“你是一个中国人,你可知道你们中国的艺术有多宝贵的优秀传统啊!你为什么不去好好学习呢?去吧!走出学院的大门,到东方博物馆,陶瓷博物馆去,到那富饶的宝藏中去挖掘吧!”林风眠开始走出象牙塔,到图书馆博物馆去学习,向后印象派、野兽派、立体派、抽象派、表现派学习。 林风眠始终把精力放在寻求新的绘画形式语言,来完善自己的绘画风格。他认为:艺术创造原由“情绪冲动”而生,情绪的表达则需要“相当的形式”,而形式的创造与构成,任需“赖乎经验”和“理性”。并指出“不能同内容一致的形式自然不会是合乎美的法则的形式”,艺术家应当把握住民族性和时代性的内容,“以合乎这样的内容为形式。”也是由此才出发,他反对摹仿古人、外国人、也不赞成“弄没有内容的技巧”。他从线条、色彩、构图等方面作出了努力改革,使他的作品中总是洋溢着宁静的诗意。色调优雅、构图单纯、造型隽美、想象丰富、内蕴含蓄、格调清新,富于装饰性和感染力。 一、线条的运用 林风眠绘画画面用线较少有传统文人画的影子,努力使表现手法和绘画样式更加单纯、简洁,以较少的用笔,表达更丰富的内涵。他摆脱了文人认可的以书法入画的笔墨形式,其笔墨其实是继承了唐代的笔墨,用线跨出了元以后的语言体系,主要借鉴魏晋六朝至唐代的“流动如声”的线,以自然为师的态度,通过线条的造型表现力传达生命的情感。他参照民间瓷画畅快的用线和汉代画像石刻拙朴的线条特质,以及民间硬笔单纯质朴的线条,又创造性地移植并改造了中国壁画和青花瓷绘中温润、迅疾、流畅的露锋线,而且畅而不浮,从而在反叛文人笔墨规范中发展了笔墨,在传统不能容忍的地方丰富了传统。林风眠推崇宋代梁楷的简笔画,谓之“自由的,冲破一切的创造”,“把复杂繁密的自然界物象,设法使之单纯化,与现代西方的速写“具有相同的性质”。同时他还吸收西方画家马蒂斯的用线对情感的表现观念,再结合自己的心理经验加以综合、创造,产生了他独特的线描风格。其基本特色是:疾速、富于力度和冲击性。 中国民间瓷器与20世纪上半叶享誉巴黎的野兽派大师马蒂斯用线,是林风眠彩墨艺术

林风眠作品欣赏

林风眠是广东梅县人,原名凤鸣,出生于1900年。早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先在第戎美术学院,后又来到巴黎高等美术学院学习绘画。20年代,年仅25岁的林风眠出任国立北平艺专的校长。1928年又在杭州创办国立艺术院,出任校长。抗战期间,林风眠辗转西南,生活清苦,每天面壁作画,极力试图打破传统绘画程式。1950年林风眠辞去杭州中央美术学 院华东分院教授之职,迁居上海南昌路的一幢法国式的二层楼房里,专门从事绘画求索。不久,法籍妻子携女离国,他孑然一身,过起略似重庆大佛般的生活。除了美协组织他到农村、山区、渔场深入生活外,他就闭门作画,每天子时已过,邻居五能看到林风眠画室里的亮光。十几个春秋过去,艺坛几乎忘记了林风眠,然而这正是他的艺术黄金时代,“林风眠格体” 在寂寞耕耘中臻于炉火纯青。50年代,他的艺术更受到贬抑,生活拮据,每月只得上交两幅画以换取一点儿生活费。10年动乱期间,面对一次次抄家,无奈之中的林风眠将其数十年的心血千余张精心之作浸入浴缸,从抽水马桶中冲出去。80年代,在其晚年又在香港过 着隐居般的生活。老人的头发几乎全部脱落了,人老了但艺术却不老,他的画色彩更热烈、笔墨更放纵、韵味更醇厚。 林风眠终生致力于溶合中西绘画传统,创出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原名林风鸣,后来改成风眠。生于1900年,卒于1991年8月18日。终年91岁。

林风眠先生 1900 年出生于广东梅县的一个石匠艺术家庭,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 擅长描写仕女人物、 京剧人物、 渔村风情和女性人体以及各类静物画和 有房子的风景画。其作品有《春晴》 、 《江畔》 、

《仕女》 、 《山水》 、 《静物》等。并 著有《中国绘画新论》 ,出版有《林风眠画集》等。 9 岁画中堂《松鹤图》被县 里商人购去,首次卖画,名震乡里。 19 岁,即开始留学于艺术与浪漫的国度 -- 法国的学习生涯,开始了其浪漫之旅。 1925 年 26 岁的他与法籍蒂戎美术学院雕 塑系学生阿丽丝·瓦当结婚。同年冬天,在蔡元培先生推荐下,林风眠先生任北京国立艺专校长兼教授,遂偕夫人阿丽丝返国。其后,人生多转,北京、上海、 杭州的城市到处都有其辗转的背影。

林风眠

林风眠 林风眠(1900--1991),原名林凤鸣,画家、艺术教育家、国立艺术学院(现更名为中国美术学院)首任院长。林风眠生于广东梅州市梅县区,自幼喜爱绘画。历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国立艺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代表作品有《春晴》、《江畔》、《仕女》。 林风眠1919年赴法国留学,1925年返国,20至25岁是在欧洲度过的。1920至1923年,他相继在迪戎美术学院、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学习素描、油画。1923年赴德国游学。在德期间,他创作了许多作品,计有《柏林咖啡室》、《渔村暴风雨之后》、《古舞》、《罗朗》、《金字塔》、《战栗于恶魔之前》、《唐又汉之决斗》等。 据林文铮的回忆、遗存图片和部分经林风眠校阅过的《林风眠先生年谱》(朱朴编)的记述,可知《柏林咖啡室》、《渔村暴风雨之后》是以德国见闻和生活感受为主题的。前者描绘柏林一咖啡馆近景,画面人影浮晃,诸饮者在招呼、对谈、嬉笑。笔触奔放,光色交辉,使人想起马奈的《女神游乐厅的酒吧间》。一位研究者说《柏林咖啡室》是画家“目睹富豪之骄奢淫逸,感慨德人精神之消灭,灵魂之堕落,”故作之。另一位研究者说此画是“反映德国人在战后复苏中欢快情绪的”。从画作印刷品看,此画确描绘了欢乐情绪,画家的主观意欲如何,似难作十分肯定的回答。 《渔村暴风雨之后》,画的是暴风雨后,渔家妇女在海边等待归舟的情景:人们面向大海站立,外表的平静正掩盖着内心的不安和紧张。视觉效果的戏剧性,对平凡劳动者命运的深切关心,是这件作品的特色。此画曾挂在杭州艺专的校长室内。50多年后,林风眠的学生李霖灿还清楚记着它的“沉重而凝实的黯然色调”和画中女子“在海边翘首天际”的情态及整个作品的“笔触、气魄、神采”!。 《古舞》“描绘希腊少女之晨舞”;《克里阿巴之春思》“描绘埃及女王思慕罗马古将,抚琴悲歌于海滨”;《罗朗》“取材于雨果之咏史诗,描写法国中古血战图”;《金字塔》“描写黄昏白翼天女抚琴于斯芬狮”;《战栗于恶魔之前》、《唐又汉之决斗》,“取村干拜伦叙事诗之作”。这些作品,充满了对古代和神话世界的向往,歌咏的是神奇的爱情和英雄主义,激荡着青年画家的诗情和幻想。 其时,林风眠遇德籍奥地利姑娘罗达(Von·Roba)。她是出生在一个大家族的孤儿,毕业于柏林大学化学系。两人一见钟情,但受到许多阻力。这些作品所洋溢的热烈、憧憬、抒情乃至淡淡的忧郁,不免与画家的爱情背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即使在咏古抒怀的描画中,

画家林风眠简介

画家林风眠简介 林风眠,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原名林凤鸣,生于广东梅县,自幼喜爱绘画,19岁赴法勤工俭学。他先在蒂戒美术学校进修西洋画,后又转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深造。1925年回国后出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兼教授。1927年林风眠受蔡元培之邀赴杭州创办国立艺术院(后来的浙江美术学院)任校长。解放后,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林凤眠于70年代定居香港,1979年在巴黎举办个人画展,取得极大成功。 林风眠擅长描写仕女人物、京剧人物、渔村风情和女性人体以及各类静物画和有房子的风景画。从作品内容上看有一种悲凉、孤寂、空旷、抒情的风格;从形式上看一是正方构图,二是无标题,他的画特点鲜明,观者一望即知。他试图努力打破中西艺术界限,造就一种共通的艺术语言。他无愧于是一位富于创新意义的艺术大师,对许多后辈画家产生过极深远的影响。林风眠是整个20世纪中国美术界的精神领袖。 他的作品总有一种淡淡的哀怨和孤寂,而正是这种哀怨和孤寂使他的作品具有一种审美情趣的悲剧美。这与画家本人颠簸曲折的一生有关。 抗战期间,林风眠辗转西南,生活清苦,每天面壁作画,极力试图打破传统绘画程式。1950年林风眠辞去杭州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教授之职,迁居上海南昌路的一幢法国式的二层楼房里,专门从事绘画求索。不久,法籍妻子携女离国,他孑然一身,过起略似重庆大佛般的生活。除了美协组织他到农村、山区、渔场深入生活外,他就闭门作画,每天子时已过,邻居总能看到林风眠画室里的亮光。十几个春秋过去,艺坛几乎忘记了林风眠,然而这正是他的艺术黄金时代,“林风眠格体”在寂寞耕耘中臻于炉火纯林凤眠作品-高士青。50年代,他的艺术更受到贬抑,生活拮据,每月只得上交两幅画以换取一点儿生活费。10年动乱期间,面对一次次抄家,无奈之中的林风眠将其数十年的心血千余张精心之作浸入浴缸,从抽水马桶中冲出去。80年代,在其晚年又在香港过着隐居般的生活。老人的头发几乎全部脱落了,人老了但艺术却不老,他的画色彩更热烈、笔墨更放纵、韵味更醇厚。

林风眠作品构图分析

穿越时空的合璧 ——林风眠作品《小薇》构图技法分析 我们很多人可能都知道赵无极、吴冠中、朱德群等当代绘画大师,但似乎很少有人了解他们的老师林风眠。这位38岁以前在中国画坛上叱咤风云的人物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是默默无闻的,甚至可以说是被外界所遗忘。 但他对中国绘画界的贡献其实是非常大的,他真正说是中国现代绘画的先驱者。在过去几百年里,大量的中国画直到现在也被一些人认为从笔墨到构图都十分相似,缺乏画家的独特个性和风格。但林风眠以自己富于表现力的毛笔将中国传统书法绘画的基础与西方的形式、色彩和构图意识结合了起来,这种开创使得中国的艺术家们能以现代的手法表达出完全中国化的感受,并从西方艺术理念的影响中解脱出来。 在晚年的《自述》中林风眠写道:“我一生所追求的不单单是童年的梦想,不单单是青年时代理想的实现……在经历过丰富的人生历练后,希望能以我的真

诚、用我的画笔,永远描出我的感受。” 这幅于1963年创作的人物画《小薇》,造型简洁和线条概括,画面深沉有力,表露出画家内在的激情与活力。背景与前方的花台奔放洒脱,花束色彩浓艳葱郁,画面中的块面结构与花台几案相互穿插映照,既自然放松又严谨整饬。 女孩、椅子、花台、花束、家具共同构成这幅画的骨架。但所有的物象都围绕着戴红领巾的女孩,使她成为毫无疑问的构图中心。另外她近乎居中的位置和偏暖的色调也使人们在第一眼看上去的时候视线就会落到她的身上。 画面的基调沉静中带着欢快、自然、纯真,整体属于亮调子,中间的部分颜色最偏暖。画面非常的鲜明强烈,虽然比较偏平面化,但是黑白灰层次分明。背景的黑逐渐过渡到中间的白,衣服褶皱的黑,线条的黑,花朵的白,上衣的白,家具的灰,非常的平衡稳定。 画面用色非常大胆,很多地方近乎就是纯色,女孩健康的红色的皮肤、颜色热烈的红领巾、白色的上衣、蓝色的裙子、褐色的家具、绿色的背景植物、白色中带着粉红色的花束、深绿色的花盆,色调夸张而调合,整体偏平面化,抛开了光线对画面的束缚。 视点位置方面属于中视平线构图,画中的女孩符合我们日常生活中平视的效果,使人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边角的处理方面,林风眠也是非常独到。下方左右两边的家具的部分使画面更加协调稳定,上方的芭蕉从左到右的颜色由浅入深既有变化又强调了光线感,满而有透气感。 这幅画的构图十分有趣,尤其是画面的背景方面。画面以对称的构图形式,布置了一左一右的不同角度和颜色的桌子。女孩和花台上的花束都近乎处于中间

六年级美术《画家林风眠》(教案)

第4课画家林风眠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画家林风眠及其作品的艺术台特色,初步学习彩墨画的表现方法。 2、通过对比欣赏、递进式体验感知作品的独特韵味,尝试彩墨画的用笔、用墨、用色技巧。 3、感悟画家的人格魅力和坚持不懈的艺术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林风眠作品的艺术特点。 难点:彩墨画技法的运用。 三、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一、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学生)毛笔、生宣纸、水彩或国画颜料、墨、水、毡垫等。 (教师)多媒体课件、毛笔、生宣纸、水彩或国画颜料、墨、水、毡垫等。 教学过程: 1、设疑激趣。 (1)、出示课件。 有一个人,被称为中国现代画坛杰出的艺术大师,当代艺术教育的奠基人。 以为中国现代绘画的启蒙者,开创了彩墨画的新纪元,至今仍极深远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后辈画家。 (2)、提问:猜一猜,他是谁?教师揭题并板书:画家林风眠。 2、讲授新课。 (1)、初步了解。(林风眠生平介绍) A、了解林风眠生平 B、教师介绍林风眠的艺术人生。 (2)、作品初赏。 A、师生一起欣赏教科书中《三月梨》、《琵琶仕女》、《秋之湖》、《秋鹤》等作品(教科书第10、11页),了解林风眠其人其画。

B、教师提问。(说一说) 问题一:画家林风眠的作品表现了哪些内容?(静物、仕女、芦苇、鲜花等)问题二:你能感受到作品中彩墨交融的独特效果吗? C、学生欣赏、讨论。 (3)、对比欣赏。(比一比)

A、教师提问:为什么林风眠的画那么有名?作品与齐白石、徐悲鸿的作品有何不同? B、比较欣赏:欣赏林风眠与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千的作品(鸟、风景、仕女、芦苇等),学生通过对比欣赏找出独特表现形式。 a.构图:以正方形为主。 b.造型:不是纯写生,有装饰意味。 c.用笔:随意、干脆、简练、迅疾。 d.用色:以墨色为主,以墨显色,以色助墨。色彩浓重,彩墨交融。 e.落款:落款简单,基本只有姓名与印章。 C、笔墨体验:仔细观察林风眠作品的用笔、用墨和用色,并尝试用笔蘸上颜料或墨,结合水在宣纸上临摹林风眠的作品局部,感受其用笔用墨。 D、教师总结。 什么是彩墨画?在中国画里,以“水墨画”为基底,在其上敷色、点彩,使画面在色彩上比水墨画更丰富、明快、鲜亮。林风眠作品独特的表现形式不同于其他水墨画,他的作品被为“风眠体”的彩墨画。 (4)、尝试实践。(试一试) A、临摹林风眠彩墨静物画一幅。要求:构图饱满、形体概括;用笔简练】设色明快、鲜亮。PPT演示作画步骤:第一步:勾线打形;第二步:淡墨敷色;第三步:添加重彩;第四步:深入调整。 B、学生作业。 C、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大胆作画,敢于用墨、用色、敢于下笔。 (5)作业评价。(评一评) A、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并加以鼓励。 B、同龄人作品欣赏、林风眠作品再欣赏。 3、课堂总结。 教师总结:林风眠作品有如此强大的影响力,在于他一生勤奋笔耕和“融会中西”的创新思想。我们做任何事情,只有不断努力,不断创新,才会有生命力。 1、课后拓展。 (1)、尝试以生活中常见的景、物为对象,用彩墨画的艺术形式去表现。

油画-名人佳作 林风眠之《秀色美景篇》

油画-名人佳作林风眠之《秀色美景篇》 油画-名人佳作林风眠之《秀色美景篇》吴宪生作林风眠大师像 树林 1940至50代作山村油画画布 村前 山水镜片设色纸本 村舍 林风眠《山村》 林风眠《农村小景》彩墨画66x65.5 20世纪50年代

林风眠-山林70×99CM 美丽山村 农舍 农家 风景布面油画 风景油画纸板 秋山幽居图彩墨纸本70年代 《秋山幽居图》作品墨色浓重,境界晦冥,犹如彤云密布、夜色初临或黎明未开之时,在阵阵雷鸣中所望见的山景,云雾飞动,连山石林木也呈奔腾之势,好像埋藏着的原始生命力爆发了出来,溢于画幅。70年代末,林风眠以黄山作画,并没有表现云海的缥缈、山峰的青翠、境界的幽深,而是以粗犷的笔触、热烈的色彩描写山间灿烂的晚照,表现

出一种痛快淋漓的恢宏气象。这是林风眠对黄山印象的抒写,也传达了他历经“文革”劫难之后,在新时期新环境所获得的 生命感受。 林风眠创作《秋山幽居图》时,无论个人境遇还是社会氛围,都已完全与五六十年代不同。同一时期众多色调明丽,用笔轻松的作品,凸显其进入了创作生涯的又一个高峰。远山近坡,群峰云霞,林木小屋,无不统一在赤橙黄绿四色的基调中,随大师的画笔恣意徜徉,悠游自在。中国山水画大写意的精髓,在来自异域的表现形式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林风眠的《秋山幽居图》作品透着一种孤独感,不过那孤独化作了冷峻,在他那坚挺冷峻的松石和严若冰霜的境界中显示孤绝清澈的人格。蒙克的作品也是孤独的,然而蒙克骚动变形的画面没有宁静自足,只有受伤灵魂的恐惧和痉挛。林风眠作品中的寂寞孤独感是诗意的、美的。这诗意既来自艺术家对自然对象(亦即移情对象)的亲切和谐关系,也来自对个人情绪的一种审美观照。而这,又深植于他的气质性格、文化素养和人生际遇。林风眠的执着纯朴的艺术 求索不免孤独,他在各时期总被人觉得“不合时宜”。细心的 观者可以发现,林风眠艺术的疏远政治主要还不是出于某种政治如何,乃出于他对艺术本质和功能的看法,以及对艺术

林风眠《小薇》作品赏析

林风眠《小薇》作品赏析 任永利 【摘要】:受后印象派,野兽派和立体派的影响,林风眠在他的彩墨世界里一直试图将塞尚、勃拉克的内在结构和马蒂斯、毕加索爆裂的色彩与奔放的笔触融为一体,他关照自然的这种方式与造型语言,无疑是属于西方现代主义的,但同时他又用宣纸、松墨、毛笔这些地道的中国画材料作为主要媒介,而且,他在使用这些中国画媒介的时候,通过对于陶瓷、石刻、剪纸和蜡染等民间美术语言的融合,表达了奔放、孤傲、郁勃和苍凉等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哲诗。 【关键词】:林风眠《小薇》绘画艺术艺术风格中国 【正文】: 受后印象派、野兽派和立体派的影响, 林风眠在他的彩墨世界里一直试图将塞尚、 勃拉克的内在结构和马蒂斯、毕加索爆裂的 色彩与奔放的笔触融为一体,他关照自然的 这种方式与造型语言无疑是属于西方现代主 义的。但同时,他又用宣纸、松墨、毛笔这些 地道的中国画材料作为主要媒介,而且,他 在使用这些中国画媒介的时候,通过对于陶 瓷、石刻、剪纸和蜡染等民间美术语言的融 合,表达了奔放、孤傲、郁勃和苍凉等典型 的中国传统文化哲诗。也即:林风眠用西方 现代主义的审美图式表达了意蕴深沉的中国文化诗情,从而将笔墨与色彩,写意与构成、意境与形式整合一体,开创了彩墨画——这一传统中国画的现代水墨之路。 林风眠讲究形式与构成的彩墨画,无疑是注重艺术创作的主观性的;在他一生彩墨画的

创作生涯中,笔墨与色彩的构成形式,也无疑是他探索与创作的主线。富有意味的是,1950年随着大陆中苏友好关系的缔结,俄罗斯巡回画派批判现实主义的美学思潮和创作方式,席卷了整个中国大陆的美术界,印象主义以及此后的西方现代主义受到了猛烈的冲击和批判。林风眠也未能幸免于此。他不仅因此与当时写实主义主流艺术观念不和,于1952年辞去杭州艺专(此时已更名为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教职,定居上海,而且在1950年代末参加了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的相关写生活动,从而在1950年代末至1960年初,他的创作风貌发生了细微变化,画面出现了表现劳动人民生活的形象,如《渔民》、《收割》和《集市》等等。这些为数不多的具有现实主义倾向的作品既是这段特殊历史的时代印证,也是林风眠创作生涯中难能可贵的一种变化。 1963年创作的《小薇》就是这段特殊风采的见证。这大概是迄今为止看到的林风眠甚少有确切记录的人物画;画面中的那个少先队员,是时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秘书长的吕蒙先生的女儿徐小薇(吕蒙原名徐京祥),这幅看似写生的作品,记录了林风眠在那段“被改造”并将遭受更大劫难的特殊岁月与吕蒙的一种特殊关系。这里,既有吕蒙作为解放区文艺干部在解放后的上海对于像林风眠这样资深却又难与时共谋的画家的爱戴与保护,又有林风眠对于这样一位欣赏他的美术干部的尊敬。他们的关系是亲密融合的,以致吕蒙上小学的女儿能时常到林家来玩,此时林风眠的妻子和女儿已移居法国,独居的他在心底不免孤寂和凄凉。就画面而言,这是林风眠一生中唯一画过有着政治标记——“红领巾”的作品,也只有对着纯朴天真的少先队员,画家才能焕发出创作激情。虽然《小薇》是有确切物件的人物画,但作品并不完全注重这个的特定人物形象地刻画,而是注重画面内在语言的把握,作为画面主要形象的“小薇”也以概括的造型和简捷的勾线凸现出来,特别是那些果敢而浓黑的线条,不仅与少先队员的白衬衫形成了对比,而且也使画面更加深沉有力,由此透露出画家内在的激情与活力。与处理人物形象不同,背景与近前的花台则更加奔放洒脱,近前的花束不仅色彩浓艳葱郁,而且结构块面与花台几案相互穿插映照,既自然放松又严谨整饬。应该说,《小薇》是林风眠一生中富有特殊纪念意义的作品,它不仅印证了林风眠与吕蒙之间的友情,也印证了现实主义时代美学思潮在林风眠作品中的折射。 林风眠是一个长寿的画家,一生活了91岁。他38岁以前在中国画坛上可以说是一个叱咤风云的人物,许多当代绘画大师像赵无极、吴冠中、朱德群等都是他的学生。但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他却越来越默默无闻甚至几乎被外界所忘记。 这一切都源于他对艺术的理想性追求,也就是所谓“艺术救国”,包括倡导中西绘画的融合以改革中国画。

中国最为经典十幅油画作品欣赏(收藏佳品)

中国最为经典十幅油画作品欣赏(收藏佳品) 中国油画最早起源于17世纪初距今400多年前。中国油画的历史,一般认定是从“五四”前后李叔同、李铁夫、林 风眠等大批艺术青年的留学风潮算起。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引进起步阶段(20世纪初—1936),代表性画家有林风眠,刘海粟等人。二是艰难坚守阶段(1937—1949),代表性画家有徐悲鸿等人。三是曲折探索阶段(1949—1976),代表性画家有董希文等人。四是自觉构建期阶段(1977—2015),代表性画家有罗中立等人。一百多年中国油画的发展历程中,油画的思想、观念、风格、技法等明显地表达出不同历史背景、时代精神下民族化的过程,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中国经典油画作品。 1、自画像李叔同1911年布面油彩60.6x45.5cm 日本东京艺术大学藏 这幅画是李叔同1911年(辛亥清宣统三年)32岁春,于东京美术学校毕业时创作的自画像。该画画风细腻缜密,表情描写细致入微,类似清末融合中西的宫廷肖像画,有较高的写实能力。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等,

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著名音乐、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是1906年(丙午光绪三十二年)9月29日27岁时,以“李岸”之名注册,考入东京美术学校油画科,1911年3月毕业。毕业后偕日妻回国,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1913年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后改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1915年起又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南京大学前身)音乐、图画教师。1942年九月初四圆寂于泉州。 2、音乐家李铁夫1918年布面油画68×56cm 李铁夫(1869-1952),生于广东江门市鹤山。艺术大师,革命家。中国近现代油画艺术与民主革命先驱。1885年,16岁随叔父到国外谋生与求学。1887至1891年,分别在英属加拿大阿灵顿美术学院、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学习。1896年,加入孙中山的民主革命,1907年在英国与孙中山等创立兴中会。1908至1911年,入威廉·切斯画室。1913年入美国纽约美术大学,1914年获铜像雕刻学冠军。是中国美术史上第一个赴欧美学习并取得较高成就者。1930年由美归国,

画家林风眠教案

画家林风眠 一、教材分析 1.本课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内容。通过介绍和分析林 风眠的作品,使学生了解画家林风眠及其作品的艺术特色, 激发学生学习彩墨画的兴趣;通过欣赏静物、仕女、花卉、 芦燕等各题材的作品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作品的用笔、用 墨、用色的变化,感受彩墨交融的独特效果,描绘出有彩墨 画特色的静物画。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欣赏画家林风眠的作品,使学生了解画家林风 眠及其作品的艺术特色,激发学生学习彩墨画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了解彩墨画的用笔、用墨、用色技巧,尝试以 生活中常见的景、物为对象,用彩墨画的艺术形式去表现。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悟画家的人格魅力和坚持不懈的艺 术创新精神。 3.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林风眠作品的艺术特点。 难点:彩墨画技法的运用。 4.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 5.教学课时:1课时 二、教学过程

1.设疑激趣,揭示课题 出示课件“有一个人,被称为中国现代画坛杰出的艺术大师,当代艺术教育的奠基人。一位中国现代绘画的启蒙者,开创了彩墨画的新纪元,至今仍极深远的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后辈画家。” 教师:猜一猜,他是谁? 学生:林风眠。 教师揭题并板书:画家林风眠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2.观察了解,讲授新知 给学生介绍林风眠的生平和艺术人生,师生一起欣赏教科书中的《三月梨》、《琵琶仕女》、《秋之湖》、《秋鹤》等作品 教师:同学们知道画家林风眠的作品表现了哪些内容吗? 学生:静物、仕女、芦苇、鲜花 教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你们能感受到作品中彩墨交融的独特效果吗? 学生:色彩很丰富、鲜艳,以水墨画为基础。 教师:同学们观察的都非常仔细,我们可以看到彩墨画是以水墨画为基底,在上面设色、点彩,色彩明快鲜亮。 导出林风眠与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千的作品,请同学们进行思考。林风眠作品和其他画家相比,有何不同? 学生:构图是以正方形为主,落款简单。造型不是纯写生,有

林风眠与吴冠中

林风眠与吴冠中(中) 一意孤行 从西画入手融合东方写意艺术有两大领域,吴冠中以其两参的视域和独特的机敏深刻地看穿了这一点:"油画中探索民族化,在水墨中寻求现代化"(《吴冠中文集》四川美术出版社,1989年)如果把这出色的警句说得更切近同时也更逊色一些,即:借更新了的中国传统绘画特别是写意文人画的某些观念和感觉方式,改造外来的油画;借改造了的西方绘画特别是近现代绘画的某些观念和感觉方式,更新古老的中国水墨。吴冠中这样说,同时也是这样做的。 作为第一代开拓者,林风眠更深刻地感觉到了改革的艰难,他未敢左右开弓,而是在深入研习了西方油画以后,全力转向了水墨革命。艺术革命不是发宣言而是切切实实的创造,只有宣言而没有高水准的创造成果的革命不是真正意义的革命。 林风眠当时面临的冷峻现实是:中国水墨的根革深厚,而油画的根基还十分浅薄;因此油画首当其冲的问题是应用中活学,而水墨却潜藏着高层变革的多种可能。加之水墨的世界范围内的独特性,它由此成了一块宝地,百年美术史上中国第一代大师几乎都是水墨大师,或者说他们大师地位的确立均与介入水墨不无关系。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一批西画学子倒向了水墨。 曾经叱诧风云的林风眠终于成了寂然无声的林风眠,他在寂莫中一意孤行,这一意孤行的顽强意志源于他对东西方写意艺术的深刻洞察和贯通感悟。他的重要性不仅在于他提出了问题,更在于他的孤军奋战中解决了一系列重要问题:(一)他以西方近现代的光色观念为基点,开创性地完成了光色水墨化和水墨光色化,成功地解决了光、色、墨的冲突;(二)创造性地移植并改造了中国壁画和青花瓷绘中湿润、迅疾、流畅的露锋线,而且畅而不浮,从而在反叛文人笔墨规范中发展了笔墨,在传统不能容忍的地方丰富了传统;(三)以中国艺术为文化底蕴,创造性地移植并改造了西方近现代绘画的造型观、体量观、构成观,并形成了自己的风神格体(参看郎绍君《论林风眠格体》,《江苏画刊》,1989年第10期)。 特别是在体量和构成方面,一扫文人画体量孱弱和结体松散之流病,与齐白石、潘天寿呈相反相成、殊途同归之势;(四)艺术上的寂寞与顽强导致了人生上的孤独与执着,他由

林风眠绘画作品欣赏3

林风眠绘画作品欣赏3 十美图 镜心 五美图镜心设色纸本 1961年作 四美图油画画布 三美图 林风眠绘画表现中西文化融合是最早和最具代表性的。林风眠将西方表现主义绘画的夸张、变形及强烈的情感表现融入中国的写意画和民间绘画中以成就其人物画,将西方风景画的构图、色彩融入中国画的笔线和写意性中而成就其风景画。为中国画革新做出了巨大贡献。

乐音仕女彩墨纸本 60年代作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定居上海后,古装仕女成为林风眠彩墨创作中比较偏爱的一个题材。这一组《乐音仕女》,表现了四位古典仕女,她们手持不同的乐器,或吹笛,或弄阮,或弹奏古琴,或轻抚琵琶,姿势各异,却无一不是恬静雅致、优美可人。她们有着鹅蛋形的脸庞、纤细的眼睛、淡淡的弯眉、小小的嘴、修长的脖颈,没有明显的表情,也没有激烈的动势,只是静穆的、娴雅的端坐,独自幽居一室,说不出的飘逸出尘、含蓄婉约。和林风眠其它的古装仕女比起来,这组作品更加轻灵而清雅,仿佛微风飘过留下的袅袅余音,还留有想象空间,没有重彩仕女作品的那种繁花似锦、极度盛开的感觉。而且画面非常重视传统的用线,努力“用线去表现体”,寥寥数笔勾窗棂、栏杆、地毡,就划分出室内的空间,衣纹、飘带、乐器等线条纤细而流利,仅线条的变化和节奏,就不得不服膺林风眠在六十年代所达到的成就。

琵琶仕女 《琵琶仕女》画于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该幅作品在表现手法和绘画样式上单纯、简洁,用较少的笔墨,表达了更为丰富的精神内涵。画面上身着紫衣的仕女怀抱琵琶,身披白纱,飘柔流畅的线条与温宛和谐的色彩有机的融合在一起,颇具音乐性的韵律。在用色方面,增强画面的透明感,折射出一种平和而含蓄的美。这是林风眠“淡淡的哀愁”的一种画作,林风眠并没有按照中国画中的“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那种小家碧玉式的少女方式画出,而是以自况相比拟的自我心灵深处画出弹琵琶的少女,晶莹透亮的眼睛,菱形小嘴,头发梳成无数条小辫柔顺的垂在身后。她上身穿着有袖小褂,踞从曳地。林风眠在50岁以后的作品笼罩着一层孤独寂寞的薄雾,但正是在无意中的情感流露,才发自内心。 仕女弹阮图

林风眠画作鉴赏及市场

林风眠画作鉴赏及市场 林风眠画作鉴赏及市场 ■牟建平 人生坎坷始天真调和中西集大成 林风眠(1900-1991),广东梅县人。祖父是雕刻石匠,父亲是民间画师。7岁即开始学画,从临习《芥子园画谱》入手,掌握了传统中国画的基本技法。1918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先后就学于蒂戎美术学院、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其师柯尔蒙是当时学院派的权威人物,林风眠在他的画室里学习了3年,深得西方经典绘画之精髓,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同时林风眠也为当时盛行于欧洲的艺术革新浪潮所吸引,热衷于野兽派、印象派与表现主义,其中受马蒂斯、卢奥、塞尚、莫奈的影响最大,所有这些都对他日后革新改造中国画起到了关键作用。 1925年,林风眠学成归国,在蔡元培支持下任北平艺专校长,后迫于政治原因到杭州创办国立艺专。这一时期,林风眠的艺术是入世的,描绘劳苦大众,直面社会人生,成为他绘画的主题。先后创作了《人道》(1927年)、《痛苦》(1929年)、《悲哀》(1934年)“三部

曲”,同时在教学中,林风眠强调“中西并学,重视传统”,不要有门户之见,对学生们艺术道路的发展大有裨益。 20世纪40年代,林风眠开始探索自己绘画艺术风格的语言形式,在艺术实践上,他主张“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这时期他画的人物、仕女、风景、静物,都是以墨线为干,辅以淡彩,与传统的中国画并没有明显差别,可以说尚没有找到变法的有效手段与途径。 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林风眠画风趋于成熟,无论在色彩处理、构图选择还是线条运用上都独辟蹊径,别开新面,令人耳目一新。这一时期佳作如云,《睡莲》、《渔翁》、《孤鹜》、《秋》、《宝莲灯》等纷纷面世,堪称其创作的黄金时期。 1977年,林风眠出国探亲,后在香港定居直至1991年逝世,开始了自己绘画创作的第二个高峰期。这14年他埋头创作,淡泊名利,衰年变法,画风豁然再变,较过去色彩更加浓艳热烈,笔触越加大胆霸悍,充满一种老辣、粗犷之气,如《荷》(1983年)、《裸女》(1985年)、《基督》(1988年)、《戏曲人物》等。 林风眠绘画的最大特点是用色大胆,极富创造性。为了强化作品的表现力,他创造性地将水墨与水粉、水彩交替复合使用,产生浑厚强烈、丰富多变的艺术效果,这是一大创举。如他上世纪60年代画的《秋》,运用大面积耀眼的水粉色突出金秋的感觉,使人印象深刻。这种墨、粉混用的画法还有一大好处,即便于修改,色彩与笔触的重叠使修改成为可能,林先生曾说,他的画有些是改好的。林风眠将水粉大胆引入到水墨中,是对中国画改革的一大贡献。 在构图上林风眠也独具一格,充满新意,具有高度的形式美感。他特别偏爱方形构图,不喜画立轴、横幅、手卷,也不凭借题诗、书法增色,只有一个签名,简单至极。他的画讲究构成,强调装饰性,吸收了西画马蒂斯、塞尚的长处,他画的许多静物明显有此二人的影子。如《水果》、《窗前》,那极富装饰性的曲线、图案及画面的安排处理,都脱胎于西画。林风眠还格外重视对比的运用,黑与白、方与圆、疏与密、厚与薄、动与静、明与暗都被他大开大合、错综于一起,既醒目又合谐。如他画的许多《仕女》,人物袖口与颈部用白粉勾涂,与黑暗的底色形成鲜明的对比。 林风眠的线条自成一家,他说:“画画的外文叫Painting,字根的含义就是刷。”因此他的画中常有大笔的刷色,他的粗笔明显来源于油画,粗壮而有力。他的细笔则受到中国古代宋瓷纹饰的启发。他善于从传统中滋取营养,加以创造性的应用。在上世纪20年代留学法国时,他便受到蒂戎美术学院院长杨西斯的指点告诫,开始关注本民族的艺术精华。回国后,他对皮影、剪纸、漆器、脸谱等都悉心研究。他画的戏剧人物,吸取了皮影的造型特点,大刀阔斧的人物轮廓,简洁明了的几何造型,把人物的特征展露无遗,借鉴了传统艺术造型夸张的长处。他画古装仕女,在古典端庄的面孔后,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林风眠绘画,继承了传统中国画“尚意”的传统,意境深邃隽永诗意盎然。 鱼龙混杂赝品多精品千万后有期

人物阅读素材:一卷20世纪艺术百科全书——林风眠

人物阅读素材:一卷20世纪艺术百科全书——林风眠 林风眠:一卷20世纪艺术百科全书 【核心提示: 20世纪上半叶,以文人画为代表的传统笔墨艺术日渐衰顿。此时的中国画坛,或师法外洋、“以西润中”,如徐悲鸿、刘海粟;或坚守本源,变法突破,如潘天寿、齐白石。其中有一位大师则“以熔铸中西,汇通文野”著称。他“不惜如哪吒童子般破解骨肉重构金身”(谢春彦语),自成一派,开一代画风。 西方美术史研究权威苏利文曾专门撰文称赞他是“中国现代绘画的先驱者”,直言“他比同时代的任何中国艺术家都更了解西方艺术(尤其是后印象派艺术)”,“能够把西方美学内在化并与他对中国艺术的理解相融合……以创造新的绘画。”他就是我国现代画坛一代巨匠,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的主要奠基人之一林风眠。】 林风眠(1900-1991) 出生于广东梅县,19岁赴欧游学,曾担任国立北京艺术专门学校(现中央美术学院前身)校长,也是国立艺术院(现中国美术学院)首任校长。他倡导“介绍西洋艺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的理念,先后培养了一大批享誉世界的艺术大家,如吴冠中、李可染、赵无极、朱德群、苏天赐、席德进等。 新文化运动的狂飙突进,抗战的滔天洪流,文革的牢狱之灾,远走香江的韬光晦迹,作为二十世纪的同龄人,林风眠见证了百年来民族文化所遭受的困厄与磨难、“中西融合”所历经的波折与流衍。他是中国现当代史上极少数不为时局所左右、一辈子不改理想初衷的艺术大师之一。观其一生来去浮沉,从“兼济天下”到“独善其身”,这其中既有“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弘毅之志,更蕴含着一种“时命或大缪,仲尼将奈何?”的悲怆。 诚如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所言,“林风眠是一卷世纪性的艺术百科全书”。从林风眠独特的个案身上,“能看到百年知识分子艺术家的忠诚和激情,也能从他和时代的关系中去领会艺术家的责任,重新捡回那些被忽视的价值。” 命运开篇处的寒凉底色 1900年11月22日,林风眠出生于广东梅县阁公岭村一个石匠家庭。上中学时其绘画天分已让老师自愧弗如。傅雷曾说他对艺术的追求,正如他的祖父不论四时晴雨、赤脚凿坚镌石之精神。用林风眠自己的话来说,一生“从未无故放下画笔”。 同乡挚友林文铮曾用“痛苦”一词来概括林风眠毕生创作的基调。林风眠的艺术具有一种“罕见的苦味”(许江语),发源于命运开篇一抹寒凉的底色——幼年时,母亲与人私奔未果,险被宗法私刑处死,后被卖到他乡,再无音讯。他因此大病一场,卧床半年,变得沉默寡言。 1919年底,林风眠赴法勤工俭学。在欧6年,林风眠游学于法、德,曾先后投师于法国第戎美术学院和巴黎高等美术学院柯罗蒙工作室。他喜欢到户外进行色彩写生和人体速写训练,同学李金发说他下笔“信手拈来皆成妙谛”。在第戎美术学院院长杨西斯“珍视本民族艺术遗产”的提点下,他花了大量时间去东方美术馆和陶瓷博物馆临摹。他与当时学院派眼中“欺世盗名”的塞尚、毕加索、马蒂斯甚为投缘,亦从叔本华的哲学、波德莱尔的诗歌等不同艺术门类中博采广撷,创作出了具有表现、抽象等现代艺术风格的《柏林之醉》、《暴风雨后》等作品。 1924年5月,在法国斯特拉斯堡举行的中国美术展览会上,林风眠的作品引起轰动,

浅析林风眠的作品

南京艺术学院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论文 姓名: 准考证号: 专业方向:中国画 论文题目:浅析林风眠的作品《白衣仕女》指导教师: 2010年 3 月 南京艺术学院自学考试办公室印制

浅析林风眠的作品《白衣仕女》 【内容提要】自中国画诞生以来,就在探索和创新中前进。时代、思想、材料、工具和背景都间接地予以激情。画的本身随时随地都在变化。时代的变更,也引来了中国画在各方面的创新--在传统笔墨技法的基础上,大胆的赋予新的生命,新的意境、情趣、语汇和结构;大胆地探寻新的技法与形式。使我们的笔墨能够有力的表达对新时代、新生活的歌颂与热爱,说到底也即是创新、创新再创新! 本文从赏析林风眠的作品《白衣仕女》的构图布局、线条魅力、气韵等方面入手,感悟林风眠辉煌的艺术成就,阐述中国画必须在学习传统的基础上,法自然、师万物,去伪存真,不断创新,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提高。 【关键词】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 一、前言 中国画的发展至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画艺术无论从形式、技法、艺术表现等方面,都已经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是目前许多人都觉得现在的中国画看起来都差不多,有的是作品的内容差不多,有的是作品的形式和风格上的雷同。面对这一现状,促使许多关心中国画如何继续向前发展的画家、评论家、理论家就这个问题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看法以及个人的见解,引起了诸多的争论。 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客观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发展,从来就是在变中求存、变中求发展的,艺术的发展当然也是如此。它有这样的两条规律,即:一、不断创新是艺术发展的规律;二、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是艺术创新的规律。如何继承传统并进行国画创新呢?目前主要有两种倾向:一种观念认为“师古为上乘”,要学习传统,就是要一丝不苟的临摹古人作品,不能有丝毫出入,其中,有些人临摹的古人作品相当逼真,甚至可以乱真。这一批人,实际上是对继承传统的目的不明确,他们脱离生活实际,只知道临摹,不知道创造,结果陷入“泥古不化”的死胡同。这种泥古不化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它违背了绘画发展的客观规律,对艺术的发展毫无意义。正所谓“死守旧本,终无出路”。郭熙、郭思在《林泉高致》中,批评了北宋后期山水画坛,说:“今齐鲁之士,惟摹营丘,关陕之士,惟摹范宽。一己之学,尤为蹈袭,况齐鲁关陕,幅员数千里,州州县县,人人作之哉?专门之学,自古为病,正谓出于一律。”另一种观念认为“借古以开今”,学习遗产,是一种手段,继承借鉴的目的是为了革新创造,为今人服务。博学诸家,独抒己见,既有深厚的传统功力,又有与众不同的面目,这叫做“具古以化”。

林风眠作品欣赏

林风眠终生致力于溶合中西绘画传统,创出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原名林风鸣,后来改成风眠。生于1900年,卒于1991年8月18日。终年91岁。 林风眠先生 1900 年出生于广东梅县的一个石匠艺术家庭,现代画家、美术 教育家。 擅长描写仕女人物、 京剧人物、 渔村风情和女性人体以及各类静物画和 有房子的风景画。其作品有《春晴》 、 《江畔》 、 《仕女》

、 《山水》 、 《静物》等。并 著有《中国绘画新论》 ,出版有《林风眠画集》等。 9 岁画中堂《松鹤图》被县 里商人购去,首次卖画,名震乡里。 19 岁,即开始留学于艺术与浪漫的国度 -- 法国的学习生涯,开始了其浪漫之旅。 1925 年 26 岁的他与法籍蒂戎美术学院雕 塑系学生阿丽丝·瓦当结婚。同年冬天,在蔡元培先生推荐下,林风眠先生任北京国立艺专校长兼教授,遂偕夫人阿丽丝返国。其后,人生多转,北京、上海、 杭州的城市到处都有其辗转的背影。 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随学校内迁,先至 浙江诸暨、江西,后到湖南长沙。迁徙时只带走国画作品,油画舍弃,被日军作雨布用。这是林风眠作品第一次大批损毁。 1940 年, 41 岁,目睹侵略者暴行的他,开始隐居重庆嘉陵江南岸弹子石破军火库中, 潜心创作。 画出一批深刻揭露日军屠杀罪行的抗日宣传画, 作品在香 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展出。 1955 年秋,太太阿丽丝与女儿蒂娜移居巴西,从此 他开始了后半生的独居生活。 可怕的文化大革命到来了, 1966 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林风眠被逼无奈将 自己毕生所画的国画一千余幅浸人浴盆捣成纸浆, 从马桶冲掉,

一部分油画用火 炉烧掉。 作品第二次惨重损毁。 红卫兵共抄家十几次, 时间最长的多达十几个小 时, 将大部分手稿及画稿掠去。 这不仅是个人心血的毁灭, 更是中国艺术界的损 失! 1967 年 68 岁的他,开始接受所谓的“劳动改造” 。 1968 年 8 月政府以“日 本特务” “特嫌”罪名被上海公安局拘捕,后转入上海南市第一看守所,

[经典欣赏]林风眠:艺术,是人生一切苦难的调剂者!

? ? [经典欣赏]林风眠:艺术,是人生一切苦难 的调剂者! 2017-12-11 10:47 经历过文革的知识分子,有的疯掉有的自杀,林风眠是例外,他说:“我绝 不自杀,我要理直气壮地活下去!” 黄永玉在《比我老的老头》一书中,这样写到林风眠的去世: 九十二岁的八月十二上午十时,林风眠来到天堂门口。 “干什么的?身上多是鞭痕?”上帝问他。 “画家!”林风眠回答。 林风眠, 1900.11.22~1991.8.12, 原名凤鸣,广东梅县人, 画家、艺术教育家, 中国美术学院首任院长。

林风眠早年创作以油画为主,兼画水墨山水、花鸟等, 30年代后, 致力于变革传统绘画的探索。 历经多年, 探索出一条东西融合的道路。

作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 重要奠基人之一, 他坚持的“兼容并蓄”的学术思想 成为中国美院始终坚持的学术脉络,开创的“东西融合”的艺术道路, 创造了中国艺术教育史上的重要篇章,培养了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等 一代蜚声中外的杰出艺术大将。

(文末附林风眠纪录片)林风眠的一生 -1-

青年时期的林风眠 1900年11月,林风眠出生于广东梅县一个石匠家庭,他从小就对色彩有浓烈的兴趣,总缠着母亲去村里新开的染坊看颜料。林风眠的母亲地位低下,丈夫和婆婆对她冷漠苛刻。这个单纯美丽的瑶家女子和年轻的染坊老板坠入爱河,相约私奔,不幸却被族人抓了回来,绑起来拷打得鲜血淋漓。 年仅6岁的林风眠突然冲出来,大声哭喊,手里举着菜刀向人群乱挥。孩子被强行抱走后就再也没有见过母亲,此后他变得沉默寡言。成年后林风眠多次打听却始终无果,直到晚年,林风眠还常喃喃地说,如果没带母亲去那家染坊,或许也不会发生后来的悲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