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品社教案和反思

四年级上品社教案和反思
四年级上品社教案和反思

海峡两岸骨肉亲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了解台湾的地理位置,知道台湾是祖国的宝岛。

(2)知道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感受海峡两岸血脉相连的亲情。

(3)知道实现祖国统一是民族大业,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4)感受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统一的意义。

2.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完成教学目标(1)。

第二课时完成教学目标(2)(3)(4)。

3.教学重点、难点

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峡两岸血脉相连。4.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策略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采用媒体教学法、启发教学法、实践体验法、合作学习法、参与学习法、质疑探究法,让学生在交流体验中提升感悟。

5.教学准备

(1)教师:地图、媒体:

(2)学生:关注有关海峡两岸交流的新闻时事

6.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活动一:交流我们所知道的台湾

1、目的要求:运用媒体台湾的食品、电影、文艺表演等资料,激

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回顾、交流自己所了解的台湾。感知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大陆不可分离。

2、预设时间:8分钟

3、设计过程:

(1)媒体展示学生熟悉的台湾食品广告片断:徐福记糖果,旺旺食品等。提问:这些食品你品尝国吗?喜欢吗?知道它

们产自哪里吗?

(2)对台湾,你的了解有多少?(学生交流)

(3)老师出示媒体介绍台湾

播放媒体学生喜爱的台湾电影片断;熟知的台湾歌星、影星;台湾在大陆的知名企业;在大陆定居的台湾同胞的生活情景;台湾发生大地震,大陆人民的援助等。

(4)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随时随地可以感受到台湾与祖国大陆密不可分的关系,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活动二:深入了解台湾是祖国的宝岛

1、目的要求:

开展组内合作学习,学生自主学习了解台湾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和丰富物产。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讲解、展示学习内容。这样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担任讲解员不仅展示了自己小组的学习情况,还有效地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2、预设时间:18分钟

3、设计过程:

(1)出示小组学习主题:

A台湾的地理位置。

B台湾的地形特点。

C台湾的物产。

(2)小组自主领取学习单,结合教材72-73页的内容,开展小组学习。

(3)小组学习汇报:

A组交流“台湾的地理位置”:

a、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到台湾。

b、找到台湾所包括的岛屿、所处的海域。

c、指着地图说说台湾的地理位置。

B组交流“台湾的地形特点”:

a.仔细观察台湾省地图的颜色介绍台湾的地形特点。

b.结合教材内容介绍台湾的美丽风光。

C组交流“台湾的物产”:

a、看台湾省地图的图里,从地图上找到台湾的主要物产,介绍分布情况。

b、具体介绍台湾的物产资源。

(4)探究台湾地形、气候特点对台湾的风光和物产有什么影响,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师述:(出示台湾省地图,显示横穿台湾岛中部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以南属于热带,因此台湾的气候特点是长夏短冬、高温多雨、四季如春。

(5)小结:通过小组学习、交流,我们对台湾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台湾真不愧为祖国的宝岛。

活动三:激发热爱台湾的情感

1、目的要求:通过媒体形象、具体展示台湾的秀丽风光和富饶的物产,结合《台湾岛》民歌的欣赏和学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宝岛台湾的真挚情怀。

2、预设时间:8分钟

3、设计过程:

(1)媒体介绍台湾的风光、物产。

(2)说说台湾留给自己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交流观看之后的感受。

(3)欣赏、学唱《台湾岛》

活动四、小结:

预设时间:1分钟

是啊!美丽台湾岛有一望无边的阿里山森林,有宁静美丽的日月潭,有清甜的甘蔗,雪白的稻米……它如一颗明珠镶嵌在祖国的东南海域,美丽的台湾岛,我们爱你!(在《台湾岛》的歌声中结束本课)

第二课时

活动一:梳理历史资料,了解台湾的历史

1、目的要求: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梳理,按历史年代排列出大事列表,具体了解台湾的历史。插入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帮助学生明确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不可分割。

2、预设时间:15分钟

3、设计过程:

(1)小结上节课学习,引入新课。

(2)经考古学家证实,最早的台湾人是从中国大陆经过长途跋涉到达台湾的。早在1800年前的三国时期,吴王孙权九派遣了一万官兵抵达驻守台湾。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不可分割。(3)学生自学“历史坊”,梳理文章提供的历史资料,完成大事年表

讨论:你认为郑成功是杰出的民族英雄吗?为什么?

(5)小结:回顾宝岛台湾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它几度被荷兰、日本等帝国主义国家强占。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才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结束了长达50年之久的殖民统治。(出示照片: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重光葵在密苏里号甲板上签署投降文书、1945年10月25日在台北举行台湾省光复典礼)多少代人为台湾回归祖国的伟大事业而不懈地奋斗着、奉献者。

活动二:师生互动,深切感受台湾与祖国血脉相连

1、目的要求:通过师生互动,列举交流台湾与祖国语言文化的一脉相承、台湾民居的闽粤风格,两岸民间共同信奉妈祖,过年习俗相似以及身边的,大陆与台湾人民相互支援的事例。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台湾与大陆血脉相连,不可分离。

2、预设时间:12分钟

3、设计过程:

(1)媒体介绍:台湾语言、文化与大陆一脉相承、台湾具有闽粤风格的民屋、台湾同胞的过年习俗与大陆相似,两岸居民互相支援的事例等。

(2)讨论、交流:你从那些地方感受到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不可分离?

(3)你还知道哪些关于两岸交流、互助的事例?(随机出示连战、宋楚瑜访问大陆的照片、台湾地震大陆积极救援等的照片)

(4)小结:自古以来,台湾就是中国的领土,台湾与祖国血脉相连,两岸同胞的骨肉深情更是难以割舍。

活动四:结合时政,激发期盼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1、目的要求:由时政材料引入,师生共同议论当前台湾海峡地区的形势。穿插介绍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构想——一国两制,以及全国人大十届三次会议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让学生充分感知祖国统一的伟大意义。借助媒体展现、回顾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历程,畅想台湾和祖国的明天,表达期盼统一的心愿。

2、预设时间:5分钟

3、设计过程:

(1)引入时政材料,介绍台湾局势,两岸人民期盼统一的心愿。

(2)简单介绍《反祖国分裂法》、《一国两制》的内容。

(3)媒体展示:回顾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历程。

(4)畅想台湾回归祖国的美好未来。

(5)想一想:我们能为祖国统一做些什么?

(6)小结:我们要对祖国统一大业充满信心,凭借着两岸人民不懈的努力,台湾定会早日回归祖国的怀抱。

四、质疑、小结:

1、预设时间:3分钟

2、设计过程:

(1)小结:学习了本课,你了解了什么?

(2)质疑:还有哪些疑问?哪些想进一步了解的?

《海峡两岸骨肉亲》教学反思

教后反思:

本篇课文是《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第四单元“中华一家”中的一个学习内容,通过对台湾的地理、历史概况的学习,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台湾自古就是我国的领土、与大陆血脉相连,从而更强烈地感受到实现祖国统一是民族大业,初步树立起维护祖国统一的历史责任感。

课前体验:

品德与社会教材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信息量较大,到了中高年级,这一特点尤为突显。教学此课程,可以说是与学生一同学习的过程。为了能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目标,事先,我要熟悉教材,收集大量信息,便于课堂上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体验、感悟。

《海峡两岸骨肉亲》这一课,讲述的虽然是海峡对面台湾的故事,但祖国的统一大业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每天新闻里也不乏此类消息。因此只要做个有心人,就会发现台湾问题一直是个热点问题。再加上近年来海峡两岸交流、互动的越发频繁,可以这么说,我们与台湾的距离真的是越来越近了。课前,我收集了很多关于介绍台湾物产、风景的照片、录像和文字资料;翻看了近一阶段有关台湾的各类相关报道;还积极关注学生,了解他们对台湾的熟悉程度:如:其他学科学习中,涉及到的有关台湾的信息、学生喜爱的台湾商品和影视歌作品及演员等。利用晨会、午会课时间,不露声色地与学生交流一些与本课学习相关的信息资料……为本课地教学做了充分的准备。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课堂上感知、学习、体验,也让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

教学“品社”课,需要我们教师边教边学,为我们提供了和学生一起学习、成长的良机,真所谓“教学相长”。

课中体验:

一、注重在生活中建构道德学习的新天地。

本课的教学内容看似与四年级学生生活关系不大,但细细关注,生活中我们与台湾的联系还是很多的。教学贴近学生,要求我们借助媒体、环境、音乐等创设具体的情景,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情感体验,提升感悟。

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细致设计教学活动,指导学生在活动中学、合作中学、探究中学,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二、注重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积极探索,研究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如:

“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等,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效益。这些模式有利于学生获得直接知识;过程的设计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问题质疑、讨论与交流重视了态度习惯的养成,基本体现了问题意识、过程学习、关注学生、关注发展的教学新理念。

在教改实践中,教师教育观念应不断发生转变。教学不应只满足于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促使其综合素质得到发展。因此,我注重教学内容和形式更贴近学生的实际,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的学习方式;同时,我也注意到了不同学科间的综合,采用启发式、讨论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整合课程资源,拓展学习空间

教学中,通过媒体展示,让学生感知台湾的秀丽风光和丰富物产。我们把语文课文中学过的有关描写台湾景色的美文,科学与技术课中涉及过的台湾的知识等整合在一起。这样一份媒体资料十分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很感兴趣,不仅了解了很多新的有关台湾的资料,还感受到了一份“亲切感”,有效激发了学生热爱宝岛台湾的真挚情感。课后,学生仍意犹未尽,翻阅资料进一步了解台湾,为宝岛台湾是祖国的神圣领土而感到自豪,并迫切希望其早日回归祖国的怀抱。

通过教学《海峡两岸骨肉亲》一课,使我对品德与社会教材的内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新课程、新理念有了更深的认识;通过教学,我发现《品德与社会》教材为教师积极尝试个性教学、创造性教学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钮彩萍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创业成功的四个因素,知道创业投资要注意规避风险。培养大 胆展示自己,与人合作,自主学习的综合能力。 一、教材分析: 从总体上看,本册继承了前四册即5、6、7、8册教材的整体风格。例如,课主题引 领次主题,次主题整合一个相对独立的内容;版式上,上方以导语、卡通人物呈现学习内 容或任务要求,下方由卡通动物提出问题或活动设计及要求。 从变化上看,自五年级上册开始,与图片相比,文字量明显加大;与形象的东西相比,观念的引导力度在加大;从语气、语态上看,逐步减弱了儿语化的特点。 从学习方式看,适当增加了辩论、辨析、选择、二难情景讨论的活动方式,目的在于 引导学生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基本的、核心的内容加以内化。品德课的学习,一定 要始于情感态度,依托于活动与实践,形成于观念及价值判断。 另外,增加一定篇幅的阅读材料,以补充不同孩子的学习需要;教材本身留给老师的 空间,也有所拓展。 总之,本册教材各单元主题层次清晰、内容突出。例如,第一单元主要是课标“我在 成长”的内容,第二单元主要是课标“我与家庭”的内容,第三单元主要是课标“我与学校”的内容,第四单元主要是课标“我是中国人”的内容。而且,这四个单元的内容与三 年级、四年级教材的相关内容自然衔接、螺旋上升。 二、教学目标: (3)教学活动应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教师 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 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 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围绕课程性质, 根据五年级小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依据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课程总目标,五年级上册分解 的目标如下: (1)了解自己的特点,发扬自己的优势,有自信心;知道人各有所长,要取长补短,学 会欣赏和尊重别人;对人宽容。 (2)学习正确对待生活中的问题、压力、冲突和挫折,学习自我调节的方法提高适应 能力。

三年级上册品社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品社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有关安全的常识,有初步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爱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 2、感受集体生活中规则的作用,初步形成规则意识,遵守活动规则和学校纪律。 3、知道家庭经济来源的多种形式,了解家庭生活必要的开支。学习合理消费、勤俭节约。 (二)技能目标 1、珍惜时间,学习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不抄袭、不舞弊。 2、学习料理自己的生活,尽量少给父母添麻烦;关心家庭生活,愿意分担家务,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 3、了解自己的态度特点,发扬自己的优势,有自信心。 (三)素质目标 1、知道人各有所长,要取长补短,学会欣赏和尊重别人。对人宽容。 2、懂得做人要自尊、自爱,有羞耻感,爱惜自己的名誉。学习反省自己的生活和行为。 3、通过学校和班级等集体生活,理解公平、公正、民主、平等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意义,培养现代民主意识。 (四)情感目标 1、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体会家庭成员

间的亲情。以恰当的方式表示对他们的感激、尊敬和关心,孝敬父母长辈。 2、感受与同学见的友爱之情,学会和同学平等相处、互相帮助。 二、教材简析: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学内容共分四个单元:《家庭、学校和社区》、《我在学习中长大》、《我和规则交朋友》、《我的角色与责任》。每个单元下设三到四个学习主题,这四个单元主题所涉及的内容是对这个年龄阶段儿童具有重要影响的、在儿童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互动关系(如儿童自我、家庭、学校、邻里、家乡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二)教学重点 1、促进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和对人的关注(关注同学,关注父母,关注自己); 2、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是非判断能力。 (三)教学难点 1、对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培养; 2、让学生树立角色意识、责任意识、规则意识等。 三、学生基本情况简析: 三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但同时,三年级的孩子又很容易受到好奇心的驱使,产生盲目模仿、尝试、探究的心理,常常不顾后果盲目模仿,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是非判断能力,是三年级教育中应当强调的重点。 四、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一)第一单元珍爱生命 第一课美丽的生命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从小懂得动植物和人一样都是生命的。 2、初步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动植物,知道它们有感觉,会交流。 3、感受体验动植物的生命的美丽。 教学重点 初步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动植物,知道它们有感觉,会交流。 教学难点 感受体验动植物的生命的美丽。 教学关键点:增强学生珍惜生命的意识,培养学生从小保护动植物生命的习惯。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小动物、小奖品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昨天,老师见了你们班的小朋友,知道了你们班是个温暖的家,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大自然也是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都有哪些成员呢?(生答)想看看它们吗?跟我来!(课件展示)动植物的画面。认识他就大声的说出来。 (二)、体会动植物和人类一样,都有生命。 1、看了这个***,你会说些什么呢?(生交流) 它们是多么可爱呀,生长在大自然中,充满了活力,让我们大自然变得更加美丽!你看,小蝴蝶花正在给我们做鬼脸呢?我们给他打个招呼吧!(生给蝴蝶花打招呼)你看它,长得多好呀。再看一看我们小朋友,身体长得多棒呀! 2、植物在生长,动物在生长,小朋友也在生长。在生长过程中会发生哪些变化呢?想知道吗?走,跟我再去看看吧!(展示课件:小草生长、花儿开放、小鸡、青蛙成长画面。师相机解说:如,小蝌蚪长成青蛙了,我们祝贺他。 3、问:小草会生长,大树会生长,还有什么会生长? 鸡妈妈会生宝宝,马妈妈会生宝宝,还有什么会生宝宝?(学生交流)

4、对,(课件展示):植物会生长,动物会生长,我们都会生长。凡是会生长的都有生命!)板书:生命 5、许许多多的生命让我们的大自然更美丽,让我们的地球更美丽。瞧,我从这个男孩眨巴眨巴的大眼睛看到生命的活力,他真可爱;今天,我在一(四)班教室门口,从梧桐树的嫩芽中看到了大树的生命。你看到了哪些动物、植物的生命?(学生交流自己在生活的实践和体会。) (三)、体验、感悟生命的美丽。 1、过渡:我们感受到动物、植物不仅有生命,而且生命是美丽的。(板书:美丽的) 2、(师出示一盆鲜艳、美丽的花),李老师也养了两盆花,你看到它美丽的生命了吗?(生回答) 我精心的照顾她,它就用鲜艳的颜色、各种的姿态来展示出它们生命的美丽,给我带来了快乐! 3、师出示一盆植物(芦荟),我还养了一盆芦荟,你能发现它的生命吗?(生答)芦荟虽然没有美丽的外衣,但它也给我带来了快乐。你能猜猜为什么吗?(学生讨论交流) 小结:像芦荟这样的植物、动物还有很多,很多,它们却可以帮助我们人类做很多的事情,给人们带来很大的方便。正是由于它们的存在,我们的校园才像花园一样,我们的地球才多姿多彩,才充满了活力。 4、你像认识一样照顾过植物、动物吗?(相机问:你的心情怎样?) (学生交流自己的生活实践体验)那它们知道你在关心爱护它们吗?(交流) 5、对呀,动植物是有感情的。就像小朋友说的那样,所有的生命只要在我们的关爱下, 它们就会生长得越来越美丽,活得越来越快乐。 6、(课件展示):动植物不仅有感情,还和我们小朋友一样,白天争开眼睛,看看美丽的世界。晚上,小朋友们睡觉了,牵牛花也睡觉了。(让学生体会动植物的感觉) 7、、课件展示:你看,有的动物还很聪明,能用独特的方式保护自己。(师做简单讲解)。过渡:每一种动植物都充满了生命的活力,都用独特的方式把自己生命的美丽展现出来;而且它们还和我们人类一样,也会交流。 我们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你知道小动物怎样说话吗?(课件展示动物间充满的亲情的画面)。瞧:小猪、小鸟它们可能会说什么呢?(想像、交流) 小猪、小鸟是有生命的,它们也会说话,也会用它们自己的语言进行交流。所有的动物、植物和人一样,有美丽的生命。(课件展示)

2020年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2020年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2020年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20xx年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一 一、学生情况简析。 五年级学生正处于向独立性、反主性过度的年龄,他们已基本掌握日常礼仪,懂得尊敬师长,热爱劳动,关心集体。虽说已是五年级的学生了,但毕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阅历浅,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思想处于波动状态,极需要对他们进行行之有效的思想教育。因此思品课教学切忌枯燥乏味的空洞说教。所以我尝试以动情的话语,开启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导学生积极主动探求知识的欲望。 二、教材分析一指导思想1、引导学生走进家庭深处,走进父母的内心世界2、引导儿童走进公共生活,探索中国公民教育的范式3、历史的人化,引导儿童走进历史1让历史人站在儿童面前,与儿童对话2呈现历史细节3历史与现实的对接二体系结构本教材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在下册相应编制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的权利和责任、走出深重的灾难上、下四个单元,共13课,共35课时。 三教材特色本册教材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相互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以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本册教材主要呈现以下特色1、

教育性2、综合性3、参与性4、直观性三、学期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深入体会父母的难处,主动为他们分忧;懂得家庭中也会出现一些麻烦事,体会到自己是家庭中重要的成员和家庭生活的重要参与者,应该正确对待家中的烦恼,为家庭幸福尽自己的力量;学会反思与父母形成隔阂的原因,学会一些父母沟通、交流的方法;正视独生子女存在的问题,学会克服困难,成为一个对自己、家庭、国家未来负责的公民。 2、了解国家公务员的工作职责,培养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热情和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了解共和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及有关儿童权益的有关法律,增强国家观念和法律意识,培养公民意识。 3、了解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激发学生追求先进、摈弃落后、热爱祖国的情感;了解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奋发有为、立志为国的理想;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伟大、正确的党,一切为了人民的翻身解放,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军队的思想情感。 4、充分认识和了解日本侵略者侵华战争中犯下的滔天罪行,了解惨痛的历史事件,了解在国家面临亡国、中华民族处于危难的时刻,无数中华儿女,不分男女老少,主动勇敢地投身到抗战的前线,用生命筑起了一道道牢固的血肉长城,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之心,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事业做贡献的人生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教学反思: (二)第二课我们的生命 教学目标: 1、通过探寻自己的生命历程;了解成长的不易;知道自己的生命承载了许多亲人的爱和期望。 2、了解生命是有限的;生命失去了就不会再来;应该珍惜生命。教学重点:知道生命是有限的;生命失去了就不会再来;应该珍惜生命。 教学难点:知道生命是有限的;生命失去了就不会再来;应该珍惜生命。 教学关键点: 通过探自己的生命历程;了解成长的不易;知道自己的生命承载了许多亲人的爱和期望。 课前准备:1、调查访谈:(含采访记录) ①、找一找妈妈怀孕时的照片或者当时的录像;看看那时侯妈妈的样子与妈妈怀孕以前的照片以及现在的样子有什么不同? ②问问爸爸、妈妈;当你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他们有些什么想法、感受和期盼;为了生个聪明健康的宝宝;他们是怎样做的? ③、问一问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或者其他家人;你出生的那一天;他们是怎样度过的?在你即将出世的时候;他们的心情如何?在你出生的那一刻;在第一眼看到你时;他们的心情又怎样? ④、找出出生记录或成长册;看看刚出生时自己的体重和身长各是多少;请家长说说当时自己是什么样的。找找小时侯的衣服、鞋帽和自己不同年龄的照片;请家长讲一讲在你成长过程中;家长印象最深的一件或几件事。想一想;我们的生命仅仅属于我们自己吗? 2、实物投影。

3、录音机。 4、简单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珍惜生命;永不放弃生的希望;这是对自己、对社会负责任的表现。因为每一个生命的诞生都会给许多人带来快乐和幸福。板书课题。 1、要求根据课前的调查访谈提示的准备;每人选择其中一个选题;在所在的小组里发言;并选出代表;准备在班里汇报成果。 2、把自己收集到的照片、实物(衣服、小手印……)、录像、图画等介绍给组里的同学。把自己在访谈过程中感受最深的事情讲给小组同学听;并谈谈经过这次调查访谈;自己有哪些感触。 3、组长组织组员准备在全班进行汇报展示。每个小组可以用不同的形式;将全组同学的资料进行整理;如照片展、服装展、录像展、图画集、故事集等多种形式。 4、集体汇报展示、交流。 小结:自己能够为他人带来欢乐;所以要珍惜生命;肯定自己生命的价值。(课件出示) 二、互动活动。 A、(乘上生命”号列车) 1、活动准备:教师在教室中选择不同的位置;分别代表一个人生命的不同时期;如生命的产生、来到世上、成长的各个时期(会爬行、学走路、上幼儿园、上学、戴红领巾……) 2、提出游戏规则:①、学生可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自己选择其中的一个阶段;组成乘车小组。大家作为列车员;各组列车员选出本组的列车长。同一乘车小组在教室里表示自己所选的生命阶段的位置坐好。由某学生担任“生命”号列车的驾驶员;沿着生命的轨迹行驶。②、列车行驶到不同的阶段时;有相应的小组为大家讲解。 3、活动要求:游戏中;教师就帮助列车长就列车行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与其他同学交流。列车行驶完全程后;学生进行讨论:考察我们的生命轨迹之后;有哪些收获。各个列车长组织列车员用图画、书写卡片、写感受等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进行展示。根据各位的表现;评选出最佳列车长和优秀列车员。 B、(制作成长册)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在下面的方式中选择一种或者几种;制作一本成长册;并给自己的成长册起一个名字。(课件出示)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 我班共有学生人,男生人,女生人,其中傣族学生人,汉族学生人,班上的学生能听从教师的教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听从老师教诲。但部分男生自制力差,以自我为中心,受挫力低,责任心尚未形成,对待学业得过且过。总之,引导本班同学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及行为习惯迫在眉睫且任重道远。 二、教学分析: 教材采用单元编排、主题统整的方式来构建教材体系。本册教育内容由四个单元构成。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本册教材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教育性。品德与社会课担负着道德人格培养的任务。在本册教材中,主要进行以下方面内容的教育:以多种形式促进这两个我的对话,引导儿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向儿童呈现他们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让他们从这种关系中去理解和体验,引导儿童逐步建构起共生型的人格;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启蒙,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引发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等等。 (二)综合性。本册教材几乎涵盖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所有这些内容都是通过“个人——人与人——人与社会”这条主线来串联的,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线索。 (三)参与性。为了使学生能真正体味到教材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就需要为学生提供自己亲自参与、亲身体验的机会,本册教材

中设计了大量的问题、案例,让学生参与,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社会场景中,通过学生与家庭、学生与学校、学生与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以及对这些事例的认识与实践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四)直观性。本册教材呈现的是一页页文字与画面有机融合的版面,力图通过各种精选的图画、照片、示意图、地图和表格等,来最大程度地阐述教材所要反映的思想、意图。例如第三单元《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文字的基础上,安排了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已不再仅仅是一些图画,还有示意图和大量的照片,通过这些插图,不仅增加了历史审美感和历史直观性。也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单元的内容。从而达到品德与社会课程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 四、教学的具体措施: (一)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在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加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 (二)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教学中积极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时要注重与其它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教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五、教学成绩应达到的水平:

五年级上册品德教学计划

五年级上册品德教学计划 亲爱的朋友,很高兴能在此相遇!欢迎您阅读文档五年级上册品德教学计划,这篇文档是由我们精心收集整理的新文档。相信您通过阅读这篇文档,一定会有所收获。假若亲能将此文档收藏或者转发,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更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新学期,新计划,如何制定?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收集整理的,欢迎阅读。 篇一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材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互相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以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 教学策略 因为教材已不是显性的道德说教,而是采用隐性的、渗透的方式实施对学生的价值引导。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给学生提供一些具有活动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感觉去进行体验。教学中可采用对话性、活动化、体验性、开放性和价值渗透性的教学策略。

1、对话教学策略。教学中,要借助教师的引领,开展学生与文本以及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元、多维式对话。教师特别要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问题,大胆质疑,掀起对话波澜。对话能否顺利推进并取得实效,关键取决于教师的反馈信息是否及时、得当且具有较高质量。反馈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注重激励性;既要洋溢着活力,又要对师生互动有所推进,并添加进新的意义。要从关注学生生命的高度提高对话的质量。教师的反馈越精彩,就越能对学生起引领作用。 2、活动化教学策略。教学时,不要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机械地去学习、掌握有关科学知识、生活技能、道德观点和社会常识,而是要充分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尊重和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重在引导他们全员、全程、全身心、多感官地去参与、亲历活动。这里所说的“活动”,包括外化显形的具体操作型活动和内涵隐形的心智型活动。“全员参与”,就是让全班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不让一个学生被排斥或游离于活动之外;“全程参与”,是指学生的参与不能是一阵子,而是要在系列主题活动的衔接和滚动中自始至终地去参与;“全身心”,是指学生不仅要用身体去经历,而且要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多感官”,就是要发挥多种感官的功能,让学生用耳朵听听、用眼睛看看、用手摸摸、用鼻子闻闻、用脑子想想,以强化对外部世界的感受。

人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课美丽的生命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从小懂得动植物和人一样都是生命的。 2、初步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动植物,知道它们有感觉,会交流。 3、感受体验动植物的生命的美丽。 教学重点 初步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动植物,知道它们有感觉,会交流。 教学难点 感受体验动植物的生命的美丽。 教学关键点:增强学生珍惜生命的意识,培养学生从小保护动植物生命的习惯。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小动物、小奖品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昨天,老师见了你们班的小朋友,知道了你们班是个温暖的家,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大自然也是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都有哪些成员呢?(生答)想看看它们吗?跟我来!(课件展示)动植物的画面。认识他就大声的说出来。 (二)、体会动植物和人类一样,都有生命。 1、看了这个***,你会说些什么呢?(生交流) 它们是多么可爱呀,生长在大自然中,充满了活力,让我们大自然变得更加美丽!你看,小蝴蝶花正在给我们做鬼脸呢?我们给他打个招呼吧!(生给蝴蝶花打招呼)你看它,长得多好呀。再看一看我们小朋友,身体长得多棒呀! 2、植物在生长,动物在生长,小朋友也在生长。在生长过程中会发生哪些变化呢?想知道吗?走,跟我再去看看吧!(展示课件:小草生长、花儿开放、小鸡、青蛙成长画面。师相机解说:如,小蝌蚪长成青蛙了,我们祝贺他。 3、问:小草会生长,大树会生长,还有什么会生长? 鸡妈妈会生宝宝,马妈妈会生宝宝,还有什么会生宝宝?(学生交流) 4、对,(课件展示):植物会生长,动物会生长,我们都会生长。凡是会生长的都有生命!)板书:生命 5、许许多多的生命让我们的大自然更美丽,让我们的地球更美丽。瞧,我从这个男孩眨巴眨巴的大眼睛看到生命的活力,他真可爱;今天,我在一(四)班教室门口,从梧桐树的嫩芽中看到了大树的生命。你看到了哪些动物、植物的生命?(学生交流自己在生活的实践和体会。) (三)、体验、感悟生命的美丽。 1、过渡:我们感受到动物、植物不仅有生命,而且生命是美丽的。(板书:美丽的) 2、(师出示一盆鲜艳、美丽的花),李老师也养了两盆花,你看到它美丽的生命了吗?(生回答) 我精心的照顾她,它就用鲜艳的颜色、各种的姿态来展示出它们生命的美丽,给我带来了快乐! 3、师出示一盆植物(芦荟),我还养了一盆芦荟,你能发现它的生命吗?(生答)芦荟虽然没有美丽的外衣,但它也给我带来了快乐。你能猜猜为什么吗?(学生讨论交流) 小结:像芦荟这样的植物、动物还有很多,很多,它们却可以帮助我们人类做很多的事情,给人们带来很大的方便。正是由于它们的存在,我们的校园才像花园一样,我们的地球才多姿多彩,才充满了活力。

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五年级上册)

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五年级上册) 一、教材特点: 五上教材采用主题板块相对独立、“同心圆”交叉递进的方式来构建教材体系。教材以单元编排的方式,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本册教育内容由四个单元构成。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教材内容的呈现,通常采取小切口、层层深入的方式,给学生亲切自然的感受。为贴近儿童生活,教材努力在呈现方式上图文并茂,为学生喜闻乐见。 二、班级情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正处于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求知欲强。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比较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参与到本课程的学习活动中去,也正因为如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课外的大量搜集和积累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学生搜集任务落实不到位。也由于安全问题,课外实践活动开展较少,使他们缺少社会经历。 三、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特点、发扬自己的优势,做有信心的阳光少年。 2、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心和抚育,感悟家庭的亲情,热爱自己

的家庭和父母长辈、培养一定的家庭责任感。 3、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领土面积和自然概况等,体验热爱国土的情感。 4、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启蒙,引发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 四、教材重点、难点、重点: "爱长辈,爱祖国"这一教育主题是本册教材的重难点,本主题在本课程中注重呈现现实与历史细节,让学生站在生活面前,与生活对话。 本主题旨在引领儿童从自己的现实生活中走近历史,在自己生活中找到历史文化的足迹,引起他们与之交往的愿望和冲动,表现出对长辈,对祖国地理、历史发展状况的尊重、关注,并引以为光荣和骄傲。 五、教学措施: 1、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相互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以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 2.根据本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3. 进上步加强本课程开放式教学方式的课题研究,通过艺术、活动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情景教育。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4. 通过书面、口头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5、为了使学生真正体味本课程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就力求尽

四年级上册品社教案未来版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 教材分析: 本教材以四年级儿童不断扩大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为前提,以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为标的,以体现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为理念,引导学生通过以自己的生活密切联系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获得对现代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能力;在感悟和体验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逐步养成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所必须具备的道德观、价值观及相应的良好行为习惯。 教学目标: 1.感受和了解规则在集体生活中的作用,懂得规则和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2.能够正确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烦恼、困难、压力和失败,体验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乐趣。 3.培养学生初步的荣辱观和羞耻心。 4.能够根据不同购物场所的特点和自己的消费需求,选择合适的场所购物。 5.初步具备合理购物的生活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认识一些社会规则与国际交往规则。 2.学习正确面对并消除生活、学习中的烦恼、困难、压力和失败的方法。 3.有意识的维护自己的、民族的和国家的声誉和尊严。 4.能够了解商品价格的变化并考虑原因,学习购物知识。 课时划分:(16课时) 周次教学内容 第一周1、游戏里的规则 第二周2、学校里的规则 第三周3、社会生活中的规则 第四周4、国家的规则 第五周5、国际交往中的规则 第六周6、怎样面对烦恼 第七周7、怎样面对困难 第八周8、怎样面对压力 第九周9、怎样面对失败 第十周10、爱惜自己的声誉 第十一周11、维护自己的尊严 第十二周12、走进购物场所 第十三周13、这些东西哪里买 第十四周14、购物的学问 第十五周15、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第十六周复习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和进度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李艳娟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年级共有学生19 个,男生人,女生人。多数学生思想积极、热爱生活。部分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差,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比较差,有些学生作业拖拉,字写得比较差。上课时,不爱动脑、动笔,需要不断督促。 二、本册教材的教学任务、要求及重点: 教学任务、要求及重点:本册教材共有六个单元:第一单元好大一个家,有四节教材:祖国有多大、首都北京、香港和澳门、宝岛台湾;第二单元壮丽的的山河,有二节教材:我们的“母亲河” 、祖国名山知多少;第三单元祖国各地的环境与生活,有四节教材:走上黄土高坡、登上世界屋脊、走进东北黑土地、享受热带风光;第四单元各族人民一家亲,有三节教材:大家庭里的成员、多彩的民族 风情、各族人民大团结;第五单元自然灾害与救助,有两节教材:自然灾害的威力;自然之中的救护;第六单元珍爱自己的生命,有四节教材:生命只有一次;拒绝不良习惯;远离毒品;快乐地生活。 本册教材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主题构建教科书体系;重视德育的实效性,使儿童在多元的价值中做出正确的、合理的选择;重视从生活中体验意义,加强合作、分享与合作;注重方法引导,追求学习方法的多元化;体现地域特色,强调个性化;把教科书做成能与儿童进行对话的文本,营造教科书的儿童文化,使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得幸福而有意义。 三、教学措施: (1)我们要关注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活动让学生 有发现一一探究的学习与体验一一感悟的学习,当然,传授一一给予的学习方式在

一定程度上也还是需要,甚至必要的。 (2)要克服“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的倾向,又要克服“该讲而不敢讲” 的倾向。 (3 )课堂教学内容不仅仅是贴近学生的生活,而是回归学生的生活。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与学生探讨的是生活中的一个范例、一个点,学生思考的是他们自己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体验、一个面。 (4)在课堂上,学生要调动他们全部的生活经验,投入他们的情感、表明他们的态度……这样的课堂是向学生生活开放的课堂。这样的开放是有价值的开放而不是漫无边际的开放。这样的开放是能促进学生整体发展的开放而不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开放。 (5)我们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过真生活,学生只有在他们能感受到的、观察到的、正在过的生活基础上,才能过更有意义的生活。只有真生活才会有真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让学生体验“准生活” ,甚至尝试“真生活”,但我们不需要“假生活” 。 (6)要深入地关照学生正在过的现实生活和有意义的未来生活,而不要停留在“口头上的生活”层面,我们不寻求课堂教学表面上的热热闹闹,而是在生活体验中激起学生真正的思考。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上册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台商区第七实验小学王冬萍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四年级所属单元第一单元分课时2设计人执教人 课题 1 、我们班四岁了第二课时 1、利用信件 ,在线生活情境 ,在交流中感受集休中的不和谐现象的影 响。 教学 2、通过小组探究 ,讨论合作 ,能制定出解决班级不足的措施。 目标 3、通过知识窗 ,了解不同颜色代表的含义,为班微设计莫定基础 4、利用视频 ,欣赏优秀的班微设计 ,激发学生创作灵感与热情。 重点 : 在给班级出出“金点子”的过程中 ,感受到自己对班级的责任重点感。进一步增强对班级的热爱之情。 难点难点 : 基于对班级问题的分析,通过小组合作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利用谈话法、引导法,让学生通过现实生活和自己的感受体验来理 教法 解本节课知识。 学法 课件 资源运用 教学活动设计修改栏

一、导入 导入内容 1: 谈话导入 教学过程描述 1、我的烦恼。 ( 班级中的不和谐现象 , 让一个同学很烦恼 , 给杂志社的知心姐姐写 封信 ) 2、交流信中的学生苦恼的原因 3、点评过渡 , 导入课题。 导入内容 2: 创作导入 教学过程描述 1、视频 :( 类似于质量监督员检測物件的质量 , 保证物件的质量 ) 2、交流 : 视频中的人为什么还要对每一个物件精心地 检测, 找出问题 3、点评过渡 , 导入课题。 二、教学活动 学习环节 1: 我的金点子 教学过程描述 : 1、出示学习单“我给班级开处方” 2、出示小组活动的要求, 指名读。 3、小组合作引导学生根据学习单 , 找出班级中不足的某一点, 分析成因 , 可能带来的影响、解决措施及负责人 4 、小结过渡 ,播放视频 ,加深印象。 (板书 :群策群力献计献策 ) 学习环节 2:为班集体起“代号”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正处于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求知欲强,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本班学生共22人,这是个团结上进、活泼诚实的班集体,学生有着良好的思想素质。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参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但他们缺少社会经历。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以单元编排的方式,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本册教育内容由四个单元构成。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本册教材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教育性。在本册教材中,主要进行以下方面内容的教育:以多种形式促进两个自我的对话,引导儿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向儿童呈现他们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让他们从这种关系中去理解和体验,引导儿童逐步建构起共生型的人格;

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启蒙,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引发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等等。 2、综合性。本册教材几乎涵盖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所有这些内容都是通过“个人——人与人——人与社会”这条主线来串联的,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线索。 3、参与性。本册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问题、案例,让学生参与,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社会场景中,通过学生与家庭、学生与学校、学生与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以及对这些事例的认识与实践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4、直观性。本册教材呈现的是一页页文字与画面有机融合的版面,力图通过各种精选的图画、照片、示意图、地图和表格等,来最大程度地阐述教材所要反映的思想、意图。 三、教学目标 1、知道诚信在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中重要意义,懂得人无信不立,做人要诚实守信,才能取信于人。 2、了解学校、班级民主生活区的表现形式和一般程序,初步明白民主生活区的意义,树立现代民主意识。 3、了解我国的自然概况,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有着许多名山大川和风景名胜的国家,体验热爱祖国的情感。 4、知道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礼仪习俗,增进民族团结。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有困难,我不怕 主题一这点困难算什么 教学内容: 1、困难是什么; 2、我也失败过。 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和学习中会有困难,只有勇敢地迎难而上,才能克服困难,战胜自我。 2、懂得从挫折和失败中汲取教训,帮助自己不断进步。 3、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初步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 对学生进行健康情感和积极生活态度的诱导和便是价值观的渗透。让学生懂得生活中遇到困难、挫折和失败都是正常的,关键在于我们面对这些问题的态度。 教学准备: 类似战胜困难的故事,写有名言的小黑板。 教法学法:1、教法:谈话法 2、学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困难是什么 一、谈话导入。 二、看图讲故事,认识困难 1、学生自学:仔细观察图画,想一想每图讲什么 2、和同桌讲讲图片,互相补充。 3、全班交流每幅图片,说说困难是什么。 4、引发学生思考:“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的的含义。 5、教师小结。 三、讲故事,悟道理 1、请学生观看第二组图片,并讲故事。 2、学生听完故事,请学生谈谈对于“勇士”战胜“困难”的办法很简单的看法。 3、学生讨论:从这个故事中,想到了什么?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困难?

4、交流看法。 5、教师小结学生的发言。 6、学生填写课文的空白框。 7、教师讲类似的故事,进一步帮学生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 四、开展活动,启发学生 1、观看课文的最下面的图片。 2、帮那个小姑娘想想其它的办法。 3、联系自己,启发学生找出自己“可以做又最怕做的事”来尝试。 4、小组讨论怎样克服困难。 五、布置作业 回家去尝试找一件自己可以做又怕做的事来尝试。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我也失败过 一、谈话导入 二、结合名人档案理解第一段主题文字。 1、事先布置学生了解这些名人的故事。 2、引导思考:这些人都曾经历过挫折和失败,为什么还能取得成功呢? 3、对比自己的行为讨论:你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过挫折和失败吗?当时你是怎么想的?如果不愿意当众说,也可以用小纸条的形式告诉老师,让大家来帮他分析,应该是用怎样的态度来面对。 三、看图听故事,探讨问题 1、学生看图,听老师讲故事。 2、学生分析小雪的心理,探讨她该如何面对一进的失意。 3、学生续编故事:小雪会成功吗? 4、教师小结。 四、读名人名言,学道理 1、读爱迪生的名言,想爱迪生的故事,并交流。 2、学生在讲其他名人类似的故事

五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学计划

五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学计划 林鑫思想品德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发展的课程。五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材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互相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以较好地落实“ 三 维目标” 。 一、教材分析该教材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精神编写,教材具有综合性、开放性、情感性等特点。增强了教科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形式活泼,富有童趣,使教材更具有亲和力。 本册教材共有三课。 二、指导思想 1、积极转变观念(1)树立综合的、开放的课程观综合的课程观要求我们走出以往的学科教学模式尤其是说教式德育模式,尊重学生的生活,根据学生实际需要组织教学活动,积极引导他们在生活中饶有兴趣地学习、探究、体验,在学习中愉快地生活、成长,获取对社会的整体认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开放的课程观要求我们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注意联系本地区和学生的实际,官职社会中新的信息、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对教科书中提出的问题、预设

的活动进行合理的拓展和延伸,及时、合理地调整教学目标,灵活有效地推进教学过程,增强教育的针对性、生动性和实效性。 (2)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知和感悟,我们引导他们去关注生活,珍视学生独特的生活经验,强调体验式、探究式和研讨式等学习方式,帮助他们尝试着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就要尊重他们的权利和个性发展,在基本的是非标准基础上,允许他们在多元价值中做出不同的选择;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关注“ 边缘儿童” ,对学生进行开放性的、发展性的、鼓励性的评价,帮助他们感受成长的愉悦。 (3)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师观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的组织者、支持者和参与者。我们的任务不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和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帮助学生去体验、去探究。为达到这样的目标,我们要放低姿态,与学生平等对话,倾听他们的需要;要尊重学生的体验和判断,不用既定的结论代替学生的思考;要和学生交朋友,勇于面对真实的自己,要关注生活,开阔视野,勤于学习,不断吸收时代的信息,与时惧进;对于教材倡导的教学活动,要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探索和创新。 2、注意整体把握为了体现一种儿童文化,使教材能真正成为学习喜爱的朋友,让他们愿意与教材中的儿童对话,教材中呈现的内容有很多细腻的生活场面和真实个案。然而教材中的范例

(完整版)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全册教案

部编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与班级共成长》 1 我们班四岁了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回忆三年的集体生活,感受自己在集体中的成长与快乐。 2、发现班级中的优点以及存在的不足。 3、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热爱班集体,愿意为班集体做贡献。 教学重点难点: 1、回忆三年的校园生活。 2、感受集体生活的乐趣。 3、发现班级的优缺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习环节1:游戏导入 1、同学们,你们了解我们班吗?让我们玩个游戏,名字叫《班级默契度大考验》。 2、出示抢答题。 3、小结:看来大家对我们的班级很了解,我们每个人都是集体的一员,是班级的小主人。 学习环节2:谈话导入 1、同学们,我们在一起学习就已经三年多了,三年多的班级生活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2、指名说一说班级给我的印象。 3、小结:我们在集体中慢慢地长大。 二、活动1:我们一起长大 教学过程描述: 1、班级是我们成长的天地。 出示四张班级照片,同学们简要说-说照片背后的故事。 (1)刚入学时(一年级) (2)建队日那天(一年级) (3)运动会上(二年级) (4) 春游时(三年级) 2、看到这些照片,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结:我们一天天进步, 一天天长大,我们和班级共成长。 三、活动2:班级故事交流会 1、三年的时光,一千多个日子,我们朝夕相对,让我们召开一个班级故事会。 2、同学们在以下三方面中任选一项,简要说一说班级小故事。 ①讲讲班级中那些温暖感人的放事 ②讲讲班级中那些幽默有趣的故事 ③讲讲班级中那些伤心难过的故事 3、全班交流。 4、还记得我们一起度过的那些有趣而难忘的时光吗? 5、当听到我们班级获得荣誉或者受到好评的时候,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当听到我们班级受到批评或者落后 了,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6、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呢? (学生全班交流)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正处于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求知欲强,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本班学生共69人,这是个团结上进、活泼诚实的班集体,学生有着良好的思想素质。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参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但他们缺少社会经历。 二、教材分析 教材采用单元编排、主题统整的方式来构建教材体系。五上教材以单元编排的方式,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本册教育内容由四个单元构成。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本册教材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教育性。在本册教材中,主要进行以下方面内容的教育:以多种形式促进这两个我的对话,引导儿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向儿童呈现他们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让他们从这种关系中去理解和体验,引导儿童逐步建构起共生型的人格;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启蒙,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引发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等等。 2、综合性。本册教材几乎涵盖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所有这些内容都是通过“个人——人与人——人与社会”这条主线来串联的,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线索。 3、参与性。本册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问题、案例,让学生参与,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社会场景中,通过学生与家庭、学生与学校、学生与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以及对这些事例的认识与实践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4、直观性。本册教材呈现的是一页页文字与画面有机融合的版面,力图通过各种精选的图画、照片、示意图、地图和表格等,来最大程度地阐述教材所要反映的思想、意图。 三、教学目标 1、知道诚信在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中重要意义,懂得人无信不立,做人要诚实守信,才能取信于人。 2、了解学校、班级民主生活区的表现形式和一般程序,初步明白民主生活区的意义,树立现代民主意识。 3、了解我国的自然概况,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有着许多名山大川和风景名胜的国家,体验热爱祖国的情感。 4、知道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礼仪习俗,增进民族团结. 四、教学策略 1、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 2、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己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 3、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4、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5、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 五、教学进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