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_窦强

金融危机下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_窦强
金融危机下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_窦强

2011年第2期总第200期

黑龙江对外经贸

HLJ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Trade

No.2,2011

Serial No.200

[国际贸易]

金融危机下贸易保护主义

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窦强

(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摘要]由美国的次贷危机演变成的全球金融危机造成了全球经济的严重衰退,然而,以美国为主的很多国家违背了WTO所倡导的自由贸易原则,纷纷采取了贸易保护主义。通过分析在金融危机下贸易保护主义的再度抬头及其新的特点,当前的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金融危机;贸易保护主义;贸易摩擦

[中图分类号]F7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880(2011)02-0013-03

一、金融危机导致贸易保护主义再度抬头

2006年初,美国的次贷危机开始显现,2007年8月,已经波及到欧盟和日本这两大经济体,2008年9月,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的破产标志着本次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有别于历史上其他几次金融危机,由于本次金融危机的爆发起始国家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而且是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深入发展、各国之间经济关系密不可分的背景下发生的,所以其负面影响很快就在世界范围内扩散开来,造成了全球经济的严重衰退。

从历史上来看,金融危机爆发后,提倡贸易保护主义的国家在一定程度上短暂促进了该国的经济发展,但其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倘若世界上滥用贸易保护成风就会增加各国间的贸易摩擦,最终可能引发全球贸易战,致使全球贸易总额大幅缩减,这样的结果,无论是主动实施贸易保护的国家还是被动实施贸易报复的国家都将深受其害。在国际贸易发展相当成熟、运行井然有序、规则比较完善的当今社会,提倡贸易保护主义无疑是饮鸩止渴,不可能解决本次金融危机的根本问题。

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国际市场竞争加剧,很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放缓甚至大幅下跌,金融市场连续动荡不安,出口增速急剧下滑,国际贸易萎缩,股市持续低迷不振,失业率不断上升。在全球经济面临严峻挑战的危急时刻,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和此次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不但没有为全球经济复苏做出应有贡献,反而为了保全其本国企业的发展,保障本土的工业,及早摆脱经济困境和较大的就业压力,违背了WTO自由贸易原则,目光短浅地再次举起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大旗,一些国家也纷纷效仿,采取了极为保守的贸易政策和措施,这使得“去全球化”的思潮再度涌起,国际贸易环境极度恶化,世界经济正遭受着贸易保护主义的巨大威胁。

二、当前贸易保护主义的新特点

对于贸易保护主义,无论新旧,其主要目的都是为了保护本国商品在国内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的竞争,同时向本国商品提供各种各样的优惠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但与过去的贸易保护主义相比,当前的贸易保护主义有了新的变化和发展。

(一)采取贸易保护主义的动机主要源于政治因素

金融危机导致国际贸易萎缩,全世界许多企业面临经营困境,各国的失业率不断上升,这是金融危机对公众最直接也是最严重的影响。

据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2008年美国平均失业率由2007年的4.6%增加至5.8%,2009年美国平均失业率高达9.3%,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7月美国失业率仍然高达9.5%。俄罗斯统计署的资料显示,2010年1月俄罗斯总失业人数增加了10%,达到680万人,相当于俄罗斯从事经济活动人口的9.2%。欧盟统计局公布出的最新数据显示,欧盟2010年6月的失业率为9.7%。

随着失业率的不断上升,工作时间日益减少,许多贫困工人和他们的子女生活正滑落至贫困线以下,不得不寻求政府更多救助。许多民众尤其是一些贫困民众在一些利益集团或劳工组织的鼓动下,频频向政府施加压力,要求保障本国居民的就业,维护本国的经济安全。

2009年1月29日,法国各大工会联合组织罢工和游行示威,抗议政府应对金融危机所推行的经济政策。2009年3月7日,日本东京发生民众游行示威活动,呼吁政府加薪和保障就业;2009年3月28日,数万名示威者在伦敦街头举行游行,要求参加伦敦峰会的G20领导人“以人为本”,解决贫困、就业和环境变化等诸多问题;在美国,政府受迫于工会组织的压力,工会组织是奥巴马竞选总统的重要支持者之一,而美国工会向来是反对国际贸易的,认为国际贸易抢占了许多美国制造业的就业岗位。

面对这场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人们都把希望寄托于政府,期待政府有能够在短期内立竿见影的“急救药”。尽管金融危机背景下采取贸易保护主义弊多利少的观点已经被世界大多数经济学家所认同,但一些国家还是这样做了,因此,采取贸易保护主义主要是出于对平息民怨和稳定政局的目的考量的。

31

(二)表面上合情合理

当前的贸易保护主义大都以保护生命、人类健康、环境资源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借口,同时在形式上利用WTO规则中的保护幼稚产业条款、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反倾销协议、保障措施协议和特别保障措施等规则,为贸易保护主义披上了合法的外衣,同时构建绿色壁垒、技术壁垒、蓝色壁垒等各种各样的贸易壁垒,以实现其贸易保护在名义上的合理化。

(三)贸易保护隐藏于经济刺激方案之中

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各国都采取了相应的经济刺激方案以阻止经济持续下滑,一些国家的贸易保护政策,如强制购买本国产品、引导政府的采购倾向于国内企业、对进口产品差别对待等也借此发挥作用。

2009年2月13日,美国参众两院通过了奥巴马总统有关总额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该计划的目的是通过联邦政府对建筑项目及其他领域的投资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刺激消费,从而振兴衰退中的美国经济。这个计划本无可厚非,但其中却夹带了一条附加条款:限制使用进口钢材,规定刺激方案扶持的工程项目所使用的钢铁必须是美国生产的,除非联邦政府认定购买的美国钢铁价格过高,损害了公众利益。

三、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在国际贸易中摩擦加剧

随着金融危机在全球不断蔓延,我国对外贸易受到了严重影响。据海关总署统计,2008年全国进出口总值为25616.3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7.8%,其中,出口总值14285.5亿美元,同比增长17.2%,增速比2007年下降8.5%。2009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减少到22072.7亿美元,比2008年下降13.9%,接近2007年的贸易总值,其中,出口总值为12016.7亿美元,下降16%,进口总值为10056亿美元,下降11.2%。2009年全年贸易顺差为1960.7亿美元,比2008年减少34.2%。尽管金融危机爆发后,导致一国进出口规模萎缩的原因很多,但受到国际贸易中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影响不容忽视。持续恶化的国际环境加剧了我国的贸易摩擦,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受贸易保护主义危害最大的国家。

2009年6月29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以进口的中国轮胎扰乱了美国市场为借口,提出了在未来连续三年分别对中国出口美国的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加征55%、45%和35%的从价特别关税的建议。美国总统奥巴马于2009年9月11日决定对中国轮胎特保案实施惩罚性关税,为期三年。联邦政府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在原有关税3.4% 4%的基础上,今后三年将分别对从中国进口的汽车轮胎加征35%、30%、和25%的附加关税。

欧盟部长理事会在2009年10月6日发布公告,裁定中国对欧盟出口的无缝钢管损害了欧盟产业构成,决定对其征收17.7% 39.2%的反倾销税。随后一天,美国商务部也宣布将对中国输美的无缝钢管展开反倾销反补贴调查。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不但欧美发达国家加大了对我国出口产品的限制,许多发展中国家也提高了对华进口的门槛。阿根廷政府为了维护本国相关产业的发展,避免出现企业大规模的倒闭,阿根廷生产部发布公告宣布,对进口的汽车轮胎采取非自动进口许可证制度。而阿根廷进口的轮胎有8.3%来自中国,这使得中国的轮胎出口受到了较大影响;2009年2月3日,墨西哥经济部对产于中国的碳钢螺母进行反倾销调查,2010年8月2日,墨西哥经济部在官方公报上发表公告,对进口中国的碳钢螺母做出反倾销终裁,决定对涉案产品征收64%的反倾销税。据世贸组织统计,近年来,印度发起的对我国反倾销调查在数量上已经超过欧美,约占其他WTO成员国对我国反倾销调查案件总数的1/5。在阿根廷,1/4的反倾销调查是针对中国产品。

中国是全球遭遇贸易救济调查最多的国家,2008年,我国的出口产品共遭遇了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93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金额为61.4亿美元,分别比2007年增长了15%和35%。2009年我国贸易摩擦案件有增无减,全年共有22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了116起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特保调查,涉及金额首次突破100亿美元,达到127亿美元。2009年我国GDP 占全球8%,出口额占全球9.6%,而遭受的反倾销案件数量占全球40%,反补贴案件数量占全球75%,相应比例过高。2010年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形势依旧很严峻,2010年第一季度,尽管全球新发起的反倾销、反补贴和特保措施等在临时进口限制贸易救济案件比2009年同期下降了20%,但仍有约47%的新增调查针对我国,我国的出口产品继续成为贸易救济调查的首要对象。

四、我国受贸易保护主义影响严重的原因

(一)我国是贸易大国,外贸依存度高

一般来讲,发达国家的市场基础好,发育健全,市场需求也较大,这使得众多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出口主要依赖于发达国家,导致多数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的外贸依存度较高。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过高的外贸依存度隐藏着潜在的经济风险,很容易引发贸易摩擦,受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也较为严重。近年来,我国的外贸依存度逐年攀升,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前的2007年已达到66.82%。以美国为例,1998年,我国对美国的出口依存度为18%,到2007年上升至38%。据美方统计,2007年,中国对美国出口已经超过加拿大,成为美国第一大进口来源国。对美国市场的高度依赖,致使我国受美国经济波动及美国的贸易保护政策影响自然也较大。

(二)贸易保护主义冲击的主要行业是加工贸易

加工贸易占我国外贸出口的比重很大,是我国产生贸易顺差和吸取外资的重要途径。我国的加工贸易技术含量低、产业关联度弱、长期以来是凭借着劳动力价格低廉的竞争优势而占据世界市场的。我国出口的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由于受到科技水平、人员素质等诸多因素限制,产品的技术含量不高,质量较差。一些发达国家常常制定较高的质量标准和技术标准以限制我国低价产品的进入,达到保护其本国经济和生产者利益的目的,这无疑对我国产品的出口造成了巨大障碍。

总之,我国一贯采取出口导向型经济政策、产品大量出口进口、在国际市场上低成本低价格竞争、粗放的出口

(下转第89页)

41

窦强:金融危机下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先进的体育设施是体育场馆自给自足的硬件条件;建立合理高效的管理体制,使其进入功能性良性循环的轨道,才是发展公益性体育事业的关键所在。而提高场馆的利用率,则是重中之重。比如建立收费时段。可以利用公益性体育人群日常繁忙的时间,将公共体育场馆以适应市场的价格租赁给一个或几个职业体育组织进行训练,凭借高科技、多功能的设施和高质量的服务打造现代化的体育实训基地。同时,利用实训基地建造外围衍生服务,如运动康复、按摩、技术培训、心理咨询等

2.吸引社会各类参与性投资与赞助

体育赞助已成为市场上最有效、最广泛的宣传方式。投资小且见效快,非常受广大业主和群众认可。公共体育场馆应当主动吸引社会各类赞助的参与。比如出让冠名权、承接小型商业性比赛等。从宣传的角度来说,利用场馆的硬件优势与一些已形成规模的联赛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也是不错的选择,体育场馆可以利用比赛期间观众聚集的特点吸引到更广泛的各类经济体参与投资。

3.做好商业经营与公益体育服务的协调安排

提高利用率,吸引赞助,能够减轻国家的负担,提升体育场馆的知名度和认知度。创造出的经济价值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公益体育事业,服务于人民群众。可毕竟创造利润需要时间和资源,也就有可能压缩公共体育人群的公益性活动时间,在这方面,体育场馆的管理者应协调处理好各种时间安排,特别在已有能力自给自足的条件下,对公益性体育活动完全免费,让大家感受到新举措的优越性。

(三)完善公益性体育服务的内容和形式

公共体育场馆提供公益性体育服务可以免费,也可以收费。可以根据不同对象、不同时段、不同项目采取不同的收费方式。公共体育场馆在提供体育场地服务的同时,还应提供相应的配套服务或衍生服务。如健身咨询、健身辅导、体育培训、体质测试、运动处方、陪练陪打、组织体育比赛等。这样才能不断满足广大市民的公益性体育服务需求,真正体现公共体育场馆的公益性质。

(四)政府应制定相应优惠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总则第2条明确指出:国家发展体育事业,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这是国家以法律条文的形式规定了政府在发展体育事业中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因此,提供公益性体育服务产品,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对体育服务产品的需求,是我国现阶段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

而自2010年开始,秦皇岛市乃至全国的公共体育场馆面临人员、能源等各种成本不断上涨的严峻形势,给经营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减弱了公共体育场馆提供公益性体育服务的能力。所以,制定相关政策(如减免部分税收、优惠享受能耗标准等),帮助公共体育场馆降低管理成本,切实为公共体育场馆减负,应是当前保证公共体育场馆提供公益性体育服务的紧迫工作。

[参考文献]

[1]郭珉媛.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部门发展战略构想[J].前沿,2008(11).

[2]孙洁.我国公益性文化事业信息公开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理论观察,2006(5).

[3]耿啸涯.上海市闵行区体育馆管理模式[J].体育科研,2009,30(6).

[4]刘利,闵健.国有体育场馆公益性与经营性关系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3).

[5]周良君,谭建湘.深圳市大型公共体育场馆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与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33 (2).(责任编辑:梁宏伟)

(上接第14页)

方式以及在国际上许多国家不承认我国市场经济地位这些都导致了我国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众矢之的。

五、对策建议

首先,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形势下,扩大国内需求、改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及外贸产业升级转型。只有这样才能改变我国低价竞争策略,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从而突破其他国家所设立的技术、环境等贸易壁垒,从根本上减少我国的贸易摩擦。

其次,针对我国贸易伙伴所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建立完善的贸易预防机制。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密切关注我国产品的出口贸易情况,加强对国际市场的监测力度,灵活调整贸易政策,有的放矢地制定应变预案,防止我国外贸出口的严重下滑,保证我国出口贸易的平稳发展。

第三,中国是WTO重要的成员国之一,当面对世界上其他国家对中国的贸易制裁和诉讼时,应积极参与多边贸易谈判,善于利用国际组织和对话机制,推进全球贸易自由化的进程。通过多边谈判,可以化解我国的贸易摩擦;通过国际间的对话,可以联合尽可能多的国家对贸易保护政策的实施国予以约束和谴责,以维护我国出口企业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林启光.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8.

[2]戚学勇,满祺伟.当前国际贸易摩擦形势与对策[EB/OL].http://www.shandongbusiness.gov.cn/index/ content/sid/43904.html.

[3]李健.金融危机下中国外贸发展的中长期思考[J].国际贸易,2009(1).

[4]宋林飞.当前国际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与应对[J].对外经贸实务,2009(5).

[5]崔大沪.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外贸态势分析及发展战略[J].国际贸易研究,2010(2).

[6]孙利平.2010年中国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与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0(8).

(责任编辑:陈鸿鹏)

98

曹亮:公益性体育文化事业发展研究———以秦皇岛市公益性体育场馆为例

2008年经济危机的成因,中国的影响及对策

2008年经济危机的成因与对策 摘要:2008年下半年源自美国的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国际经济的失衡,当今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美国内部爆发的次贷危机,以及由此所引发的混乱,担忧和信心丧失,是目前全球经济和金融震荡的主要根源。如何迅速遏止金融危机、迅速遏制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是世界各国的头等大事和一致行动。 关键词:经济危机次贷危机美国 一.美国金融危机的内在原因 (一)次级房地产按揭贷款。 按照国际惯例,购房按揭贷款是20%—30%的首付然后按月还本付息。但美国为了刺激房地产消费,在过去10年里购房实行“零首付”,半年内不用还本付息,5年内只付息不还本,甚至允许购房者将房价增值部分再次向银行抵押贷款。这个世界上最浪漫的购房按揭贷款制度,让美国人超前消费、超能力消费,穷人都住上大房子,造就了美国经济辉煌的十年。但这辉煌背后就潜伏了巨大的房地产泡沫及关联的坏账隐患。 (二)房贷证券化。 出于流动性和分散风险的考虑,美国的银行金融机构将购房按揭贷款包括次级按揭贷款打包证券化,通过投资银行卖给社会投资者。巨大的房地产泡沫就转嫁到资本市场,并进一步转嫁到全社会投资者——股民、企业以及全球各种银行和机构投资者。 (三)第三个环节,投资银行的异化。 投资银行本是金融中介,但美国的投资银行为房贷证券化交易的巨额利润所惑而角色异化。在通过承销债券赚取中介费用的同时,大举买卖次级债券获取收益。形象地说,是从赌场的发牌者变为赌徒甚至庄家。角色的异化不仅使中介者失去公正,也将自己拖入泥潭不能自拔。 (四)金融杠杆率过高。 金融市场要稳定,金融杠杆率一定要合理。美国金融机构片面追逐利润过度扩张,用极小比例的自有资金通过大量负债实现规模扩张,杠杆率高达1:20—30甚至1:40—50。在过去的5年里,美国金融机构以这个过高过大的杠杆率,炮制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和虚假的繁荣。比如雷曼兄弟就用40亿美元自有资金,形成2000亿美元左右的债券投资。 (五)信用违约掉期(CDS)。 美国的金融投资杠杆率能达到1:40—50,是因为CDS制度的存在,信用保险机构为这些风险巨大的融资活动提供担保。若融资方出现资金问题,由提供保险的机构赔付。但是,在没有发生违约行为时,保险机构除了得到风险补偿外,还可将CDS在市场公开出售。由此形成一个巨大的规模超过33万亿美元的CDS 市场。CDS的出现,在规避局部风险的同时却增大金融整体风险,使分散的可控制的违约风险向信用保险机构集中,变成高度集中的不可控制的风险。 (六)对冲基金缺乏监管。 以上五个环节相互作用,已经形成美国金融危机的源头,而“追涨杀跌”的对冲基金又加速危机的发酵爆发。美国有大量缺乏政府监管的对冲基金,当美国经济快速发展时,对冲基金大肆做多大宗商品市场,比如把石油推上147美元的天

2020年(金融保险)金融危机下中国银行业的发展

(金融保险)金融危机下中国银行业的发展

金融危机下中国银行业的发展 ---施思张凯青周诗慧邓明清林恩如许薇婷 摘要: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的金融危机,可是我国的银行业发展的势头仍然较好。早在7年前,西方媒体仍称“中国国有银行在技术上已经破产”。2003年初,标准普尔更是将中国内地银行全部定位为“垃圾”等级,那是什么让我们商业银行经受住了历史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 关键词:金融危机,商业银行,发展战略 2010年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1000家银行排名中,中国有84家,中国工商银行排名第7,中国银行排名14,中国建设银行排名15,中国农业银行排名28,交通银行排名49。 中国银行业的现状: 目前中国银行业包括5家国有商业银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众多的城市商业银行和信用社,以及已经进入或准备进入中国的外资金融机构。此外仍有政策性银行在特定领域内发挥其职能。中小企业信贷服务能力有所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高度关注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探索通过市场化机制扶优限劣,不断创新信贷方式,提升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水平。壹是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不少商业银行将中小企业贷款作为战略熏点和未来利润增长点,中小企业贷款逐步增加。二是发展针对中小企业盼专门化金融服务。壹些商业银行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建立有别于大型企业的中小企业信贷流程和管理制度,进行专门的风险管理。目前,壹些银行已设立小企业服务专营机构,专门从事中小企业贷款。 金融危机,使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保持“双降”,风险抵补能力进壹步加强,案件数量和涉案金额持续下降,银行业盈利能力明显增强,银行对企业的信贷速度加快。

正确认识全球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的严重影响

正确认识全球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的严重影响.txt男人应该感谢20多岁陪在自己身边的女人。因为20岁是男人人生的最低谷,没钱,没事业;而20岁,却是女人一生中最灿烂的季节。只要锄头舞得好,哪有墙角挖不到?正确认识全球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的严重影响 作者:张洋东,赵永刚 来源:作者赐稿 来源日期:2009-6-3 本站发布时间:2009-6-3 18:46:57 阅读量:1920次 由美国次贷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给世界经济造成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开放的中国也不能独善其身,这场金融危机也给中国经济造成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今年全国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称,2009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如何正确认识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严重影响,搞清一些相关的基本问题,对于我们更理性更从容地应对危机,更理性更有力地扭滑促增,更理性更自觉地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科学发展,是有助益的。 一、这次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主要是什么 这次世界金融危机对开放的中国的冲击是全方位的,对各个方面都有严重影响。在金融方面,我国持有美国“两房”债券3760亿美元、美国国债5189亿美元,金融危机使我国一万九千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缩水和损失不少;股市大幅下跌(上证指数从2007年10月16日的6124.04点,下跌到2008年10月28日的1664点,跌幅72.8%。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2009年5月24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自2008年5月1日至2009年4月30日的近一年间,A股1386家参选上市公司总市值高低落差达到9.44万亿元,分摊到1.25亿个股东账户相当于户均亏损额一度高达7.55万元)。还给我国一些金融、保险、投资机构(他们因购买美国的基金、债券等)也造成了直接的不小的损失。但我国金融体系总体相对健康,金融机构运行正常,财务状况良好,几大商业银行的资产总量还因这次金融危机而跃居世界各大银行前列,没有发生象前段欧美那样不少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破产、倒闭的金融危机。今年3月6日,全国政协委员、原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在今年召开的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记者会上回答金融时报记者时称:“中国根本没有发生什么金融危机!中国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支付、结算畅通无阻,我们贷款增加的很快,没有什么像西方国家处在金融危机煎熬的那些地方的银行,他们的银行贷不出钱来,我们只是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而已,不要把概念搞错了”。也就是说,我们中国不是金融危机。 这次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影响的主要方面还在实体经济上。欧美国家的金融危机,使这些发达国家进入经济衰退期,消费需求大量萎缩,对中国的进口急剧减少,使中国沿海大量加工出口企业停产关闭,2008年上半年就有6.8万家加工出口企业倒闭,还有不少企业停工限产。今年一季度,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4287亿美元,同比下降24.9%。4月份,出口仍比去年同期下跌22.6%。沿海大量加工出口企业停产关闭,直接的影响是这些企业GDP 和税收的消失以及农民工的失业返乡。间接影响是这些企业电力、原燃材料的停止和减少使用消耗,传导影响到其他生产、制造产业,造成各种原燃材料、产品的积压,价格下跌,进而造成其他生产企业的减产、限产、停产,其他生产企业GDP、利税的减少,下岗失业人员增加。在今年“两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透露,到去年底,全国有7.5%的中小

中国两次金融危机

谈谈两次金融危机对中国房地产的影响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爆发的全球经济危机,都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面对两次危机的冲击,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各级政府和各个市场主体沉着应对,积极采取了多种措施,保持了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自1997年7月,由于国际金融大鳄索罗斯发动的投机活动,以及亚洲国家自身的经济现状呈现一种狂热的泡沫经济状态,各种原因导致最后爆发了一场始于泰国、后迅速扩散到整个东南亚并波及世界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许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汇市、股市轮番暴跌,金融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受到严重创伤,1997年7月至1998年1月仅半年时间,东南亚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货币贬值幅度高达30%~50%,受汇市、股市暴跌影响,这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衰退。 中国的房地产业也深受这次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房地产市场在1997年经历了不同寻常的一年,从1991年以来的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增长势头在1997年受到了明显的抑制,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在1997 年1—10月,全国共完成房地产开发1840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0%,其中土地开发投资153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6%。虽然在经历了1992—1993年的开发高潮以后,房地产投资额的增幅有所降低。 虽然整个的投资额并没有明显的增加,但房地产市场却呈现出了一派喜人景象,这主要表现在销售情况有明显改善,1997年1—10月,全国其销售建筑面积3510 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长13.3%,商品房销售额达712亿元,增长31.1%。其中销售给个人的为421亿元,增长41.8%,所占比重为59.1%。这说明通过近年来的结构调整,商品房的有效供给开始增加,而在各方面的推动下,个人购房热情高涨,并开始成为市场的主力军。 当然,1997年的房地产市场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是由于前几年大量的房地产项目在近年来集中上市对整个市场产生的很大压力,虽然1997年的商品房销售情况较好,但仍然赶不上上市的规模使得大量的商品房积压,1996 年底积压量为6600万平方米,而1997年底估计将超过7000万平方米,这是我国房地产市场最大的问题所在,而由此所引起的楼盘的价格始终处于盘整乃至小幅的滑落,更使房地产开发商的经营情况趋于困难。 虽然仍然存在不足,但总体来看,1997年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在经过了数年的结构调整后,已经开始进入以有效供给为主要特征的新阶段。而在各项政策的扶持下,商品住宅已经开始成为个人消费的新的对象。 2007年-2009年环球金融危机,又称世界金融危机、次贷危机、信用危机,更于2008年起名为金融海啸及华尔街海啸等,是一场在2007年8月9日开始浮现的金融危机。自次级房屋信贷危机爆发后,投资者开始对按揭证券的价值失去信心,引发流动性危机。即使多国中央银行多次向金融市场注入巨额资金,也无法阻止这场金融危机的爆发。直到2008年9月9日,这场金融危机开始失控,并导致多间相当大型的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政府接管。美国第二大次贷机构———新世纪金融宣布2006年第4季度业绩出现亏损,到美国“两房”危机、雷曼兄弟申请破产、美林银行被收购、美国最大的保险公司AIG濒临破产,再到全球股市的持续下跌,次贷引发的信用风险已经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大海啸。 中国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这场金融危机的波及。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

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内蒙古财经大学双学位学士论文 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作者 内容提要 大规模的金融危机在美国发生并蔓延到全世界发生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发展也造成了巨大损失,也对我国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对于今天的去全球经济一体化来说,由于美国造成的金融危机我国必须正视其问题,对其问题采取正确的措施来

解决全球金融危对我国造成的损失将金融危机中的危害转为利,使我国经济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这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状态下,迅速将金融界快速发展起来,并对金融影响也越来越大。然而面对不断爆发的金融危机与在金融发展中使人们对其备受关注。 关键词:金融危机债务汇率风险 Abstract A massive financial crisi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spread to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around the world, also caused huge loss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also caused huge loss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For today's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caused by the financial crisis, our country must face the problem of taking the right steps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on China's losses from the financial crisis harm to benefit, make our economy get better and faster developmen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to the outside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 in this state of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rapid will finance developed quickly, and the financial impac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big. However, in the face of the outbreak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and the financial development in to its attention. Key words:The financial crisis Debt Currency risk 目录 一、金融危机发展概况 (1) ㈠金融危机概述 (1) ㈡金融危机的原因与过程 (2)

论中国经济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发展趋势

论中国房地产经济 陈宇 (A4纸,正文小4 行距22磅字数2000 在最终的打印稿上的左上角写上一号) 众所周知,在2008年,以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为标志,房地美、房利美申请破产,美联储注资等一系列的事件发生,宣告了作为世界经济中心的美国发生了金融危机,进而对世界的经济领域造成了重大的影响,并逐步危及其他领域。而在中国,提到08年,人们不禁想到了很多很多令国人感动与自豪的事件,同时,老百姓的生活也慢慢地变化。当时,国内的猪肉及蔬菜价格,还有粮油价格开始上涨,经济出现通膨现象。而耕地及商品房价格在小幅度的下挫后,也开始了上涨。在国外,有08年代后来的一段时间里,也发生了许许多多的国际事件,北非如埃及等国家频发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活动,更有愈演愈烈之势,政权摇摇欲坠,而在阿拉伯世界里也不平静,利比亚的战火,叙利亚的抗议等等,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难道这些事件它们之间就没有联系。虽然目前,国外局势紧张,但国内的形势仍可以算得上是稳定的,但是我们仍不可以不未雨绸缪,对未来的发展进行预测,并相应地调整策略。 不得不注意的是,近年来,人民币汇率浮动,大量的国外热钱涌入中国,并最终流向了房地产,房地产行业兴起,房市价格一路走高,每年都有较大的涨幅,有形成房地产泡沫的趋势。为防止泡沫的做大及破裂,我们必须一预防为主,主动借鉴日本房地产破灭的经验教训。日本房地产泡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日元的升值与日本房地产泡沫有直接联系。1985年,迫于美、英等其他G5国家的压力,日本签订了《广场协议》,日元加速了升值的步伐。国际上许多资金流入日本并最终流入房地产市场,为其房地产泡沫的形成准备了资金基础。 2.长期低利率政策加速了泡沫的形成。日本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日本政府开始实行并长期实行了低利率政策,连续多次下调基准利率。日本国内资本市场上的货币供给大幅增加,导致出现流动性过剩,大量资金游离于实体经济之外,流入股市和房地产市场,间接导致了房地产价格上涨。 3.日本民众对地价和房价不断上涨的经济预期。日本是岛国,土地资源少而人口相对较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行,人们认为地价和房价一定会不断上涨。 4.政府监管和调控行为的缺失。在房地产泡沫产生和发展时期,日本政府的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泡沫的发展。首先,在泡沫形成之前至泡沫形成的几十年时间里,日本政府认为不应该干预地价和房地产价格,对大量资本投入房地产市场也不加调控。其次,日本进行的金融改革加速了金融的自由化,政府对金融的宏观调控能力不断下降,致使金融市场的融资能力大大增强,综上所述,日元的被迫升值和日本国内长时间低利率政策,分别从外部和内部为日本的房地产泡沫的产生提供了资金,此时日本的房地产泡沫的发生只是具有了可能性。日本国内对地价和房价上涨的预期,助长了其房地产泡沫的形成。日本是自由市场经济,政府对金融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不强,对房地产市场的干预不力,导致大量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为房地产泡沫的形成提供了政治和资金环境。最终,在各种原因的相互作用下,房地产泡沫形成,对日本

中国会爆发金融危机吗

中国会爆发金融危机吗? 郎咸平先生多次说中国即将发生全面危机,这次在某地演讲,进一步使用的词句是“危机正在爆发,银行(行情专区)业首当其冲”。金融常识告诉我们,如果一个国家发生金融危机,必然会发生一系列现象。比如,这个国家货币市场利率会急剧提高,因为银行资金奇缺、亏损破产、支付提款必然大量借款,而此时货币市场必然资金奇缺,利率奇高。这种现象在目前中国货币借贷市场上没有任何一丁点的趋势。又比如,一个国家发生金融危机时,必然会出现大量资本外逃,国际收支逆差,对外支付困难,本币贬值等一系列连带现象。可是,国际国内统计数据都表明,中国近几个月国际收支顺差,境外资金流入流出正常范围,人民币汇率稳定,外汇占款又在增加。这种现象正常人不用研究,一目了然。如果这叫金融危机正在爆发,那么全世界不是天天生活在金融危机水深火热状态吗? 那么,郎咸平先生说中国正在发生危机,究竟有什么根据呢?从各大网站刊登讲话内容看大体有三点。其一,交通银行(行情股吧买卖点)跌破发行价和净资产标志中国银行(行情股吧买卖点)危机正式爆发。其二,许多地方政府出现债券还款违约问题,大面积违规,付不出利息。其三,地方政府向银行体系外借钱,影子银行30万亿。上述三大根据根本不值一提。其一,近三个月内银行股价平均涨幅30—50%,按照郎先生的逻辑,银行股价上涨应当是危机消除,怎么首当其冲爆发危机呢?众所周知,内地银行股价长期低迷与股市体制有关,银行股价涨跌与银行业是否危机不能划等号。其次,说中国地方政府出现“大面积”违约,请问该数据从何而来?如果中国地方政府出现“大面积”违规,那么银行业不良贷款率必然大幅上升。从中国银监会公布的数据和上市银行公布的年报看,内地银行业不良率稳定在1%的区间内,全世界最低。如果郎先生拿出证据说明该数据造假,那么郎先生所说“大面积”违约才能成立。其三,说银行体系外有30万影子银行产品危机的话有两点疑问。第一,影子银行特点是统计、监管和期限三大缺陷。在无法统计的情况下,说30万亿影子银行,危机根据不足;第二,即使银行体系外有30万亿影子银行产品,也不能把它与危机划等号,这些产品大部分是实际项目的需求,银行不贷除了贷款规模有限外,就是怕风险。这些风险转移到表外,或银行体系外,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反而利大于弊,影子银行违约案例天天有,处处有。就像银行坏账也是天天有,行行有,但只要违约率控制在一定幅度,也有统计标准,完全与金融危机或银行危机是不同的概念。

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姓名:傅志强 学号:20110204398

2008年金融海啸虽然退潮,但危机余波未息,2011年美债困境与欧债危机再度拉响了后国际金融危机的红色警报。在我国“十二五”期间,国际环境异常复杂,宏观形式混沌不清,世人信心跌宕起伏,世界经济、金融、贸易格局发生变迁,各国发展参差不齐,世界新技术革命蓬勃兴起,国际能源资源价格持续大幅上涨、高位波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再度兴起,发展具有高度不确定性。“以转型促发展”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主线的新形势,全国各地特别是沿海地区都在适时调整思路政策,全新筹划经济社会发展蓝图,以催生新一轮产业变革,孕育新一轮技术突破,创造新一轮发展需求。 1. 后国际金融危机 一、概述 所谓后金融危机时代,是指2008 年美国次贷危机后,全球经济触底、回升直至下一轮增长周期到来前的一段时间区间,可能是两年、三年或者八年、十年甚至更久。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一个地区企业的发展水平,决定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当前,我国企业的发展到了一个关键点,一方面国内外经济发展进入调整期,市场需求大幅萎缩;另一方面由于普遍经济刺激计划后出现的全球性产能过剩,企业生存压力空前增大,形势非常严峻,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很有可能在即将来临的下一个经济增长周期中被市场所淘汰。 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六大趋势特征 第一,世界经济逐步进入复苏轨道。当前美国、欧盟、日本三大

经济体先后逐步复苏,2009年四季度,美国、欧元区、日本经济分别环比(比上一季度)增长1.4%、0.1%和1.1%。2010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5.01%,其中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为2.968%,新兴市场为7.253%,亚洲发展中国家为9.53%。本轮世界经济复苏主要是依靠新兴市场 拉动的,而且未来很长时间内将维持这一现状。2011年世界经济实 际增长了3.3%。世银同时表示,发展中国家大部分已经从金融危机中脱离出来开始了新的发展道路。而欧洲的金融形势却不容乐观。 第二,世界经济、金融、贸易格局发生变迁。特别是以中国为代 表的新兴经济体在危机中强势崛起,在国际上的话语权逐渐增强。2009年中国出口总额超过德国居全球第一,上海证券市场交易额居 全球第三;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1年中国GDP增速有所放缓,但仍高于市场预期。其中,“三驾马车”的变化令人关注。统计显示,资本形成总额对GDP增长 的贡献率是54.2%,消费是51.6%,而净出口是-5.8%。从数据看,投资仍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力军。 第三,世界新技术革命蓬勃兴起。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美国、德国、英国、日本、俄罗斯等均在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开展新能 源革命,努力抢占经济和科技制高点。新能源、节能环保、信息产业 将成为引领全球新一轮产业升级的主导产业。 第四,国际能源资源价格持续大幅上涨、高位波动。石油、黄金、铜、棉花等大宗商品价格均涨至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高点。当前,各国宽松货币政策退出仍然有待时日,国际流动性过剩现象还将持续,

试论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试论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摘要:2007年由美国房价下跌导致的次贷危机,让美国经济遭受衰退危险,并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百年未遇的金融危机,到现在仍然没见底,给全球经济增长带来严重负面影响。基于此,本文在分析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防范金融危机风险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危机;影响;政策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金融业迅速得到发展,它在经济中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然而,伴随着金融业高速发展而频繁爆发的金融危机,也引起人们日益密切的关注。2007年由美国房价下跌导致的次贷危机,让美国经济遭受衰退危险,特别是2008年9月雷曼兄弟公司陷入严重财务危机,并宣布申请破产保护后,金融危机迅速蔓延到实体经济,全球经济急剧萎缩。 基于此,本文在注重可行性和操作性的指导思想下,收集国内外大量相关的文献资料和研究报告,查阅我国现行的金融危机管理的主要著作,并通过各类专业杂志及相关网站获取了大量的统计数据和研究结果,在此基础上中国目前在金融危机防范上的问题和国际上金融危机防范经验,提出中国金融危机风险防范的政策建议。 一、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金融危机(FinancialCrises)最简单的定义是指突发的、覆盖几乎全部金融领域的金融状况恶化。金融危机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

中的定义是:“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短期利率、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金融危机具有三层含义:①金融危机是金融状况的恶化;②这种恶化涵盖了全部或大部分金融领域;③这种恶化具有突发性质,是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总结起来,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主要有以下影响: 1.影响我国的外贸出口 我国的对外贸易最近几年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但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的外贸出口已经出现衰退,中国的出口商品竞争力较大幅度地减弱,对外经贸形势面临严峻挑战。导致我国外贸出口衰退的原因之一是由于中国与东南亚地区各国出口商品结构颇为雷同,出口市场结构也非常相似,竞争性大于互补性。产品种类均主要是电子、化纤、服装、玩具、鞋类等劳动密集性产品,市场也均集中在美国、欧盟、日本等地,因此,东南亚金融危机将削弱中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由于中国进出口总额占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比重近1/4,尤其是出口已成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一个重要“边际因素”,因此,贸易顺差减少,对我国经济影响巨大。同时,由于我国的出口中一半以上属于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国民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已达到较高水平,国际经济环境对中国经济运行和发展己开始产生较大直接影响,因此,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对国内经济的影响日益增加。 2.影响我国企业引进外资 此次金融危机对工业项目招商引资和企业投资产生了普遍影响。部分

中国式金融危机

中国式金融危机 最近,在美国QE退出的阴影笼罩下,亚洲市场爆发了严重的走资潮,由此导致了亚洲一些国家股市大跌,货币大幅贬值,尤其是印度与印尼最为严重。因此,市场正在担心新一轮的亚洲金融即将爆发,同时更担心的是由此是否会引发中国金融危机。 对于前者,估计仅是美国QE退出后,资金从这些国家退出对当地金融市场新产生一些影响与冲击,说爆发1997年那样亚洲金融危机的概率不会太高。不过,对于中国来说,这种担心并非是杞人忧天。 因为,无论是最近“乌龙指”事件,还是保险公司高管携款外逃;无论国内影子银行盛行,还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泛滥,都暴露出中国金融市场存在严重的脆弱性。而这种脆弱性,可能由于美国QE退出,一定导致新兴市场走资潮,这不仅会导致亚洲一些国家股汇大跌,也可能成为引发中国金融危机爆发的导火线。 因为,以下几个方面十分值得市场担心。一是当前中国金融市场风险有多高是相当不清楚的。因为,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发生过周期性的金融危机,其是否爆发金融危机没有参照系。二是当前中国金融市场出现的一连串事件已经显示出其严重的脆弱性。三是中国经济及金融市场深层次的风险也可能随着这种危机而显现。 我们可以看到,如果美国QE退出(这已经成了必然趋势),中国就面临着各类资金集中外逃之风险。如果出现各类资金外逃加速,它将引发其他金融风险暴露的概率会加大。 因为,就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及金融市场来看,尽管最近中国经济数据比市场预期要好,金融市场所面临的风险也认为是在可控的范围内。但是这些看法是建立两个基点上的。 一是对于国内金融风险有多高,中国根本就没有建立起一套测算其风险的科学体系或方法,而仅是借鉴成熟市场现成的工具与经验。但是,实际上中国的金融市场与成熟市场完全不同,数据获得的方式及可信度也不一样,更多不存在计划经济下的金融危机。在这种情况下,国内金融市场的风险有多高是不清楚的。如果对一个市场金融风险有多大的认识都是不确定的,要想来防范这种风险更是不可能。 二是当前国内金融主要聚集在房地产市场,即经济的“房地产化”。如果中国的房地产泡沫没有挤出,中国的经济结构不进行重大调整,并让产业结构升级,那么中国房地产市场巨大金融危机随时都有可能爆发之风险。

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发展

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发展 摘要:中外马克思主义学者认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其实质和根源并没有超越马克思的逻辑,根源仍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认为国际金融危机的实质,是以金融危机为突出表现的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是实体经济严重过利、资本的逐利本性引起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越来越脱离,造成投机过度从而失控、爆发危机。在全球金融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必须认真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以便制定针对性的措施。下文中本人将重点阐述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造成影响的几个方面,并就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几点启示阐述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中国经济发展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全球蔓延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发展造成重要影响,中国也不例外。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例如,与对发达国家的影响相比存在一定“滞后效应”;对我国出口影响较大;工业生产增速下降,产品库存增加;第三产业一些行业出现困难;股市持续低迷;就业压力增大;财政收入增速放缓。 1.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影响明显 中国近几年经济增速放缓将成为大势所趋,出口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将是必然趋势。—直以来,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出口贸易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我国贸易依存度远远高于其他国家。金融危机的造成美周国民财富大幅缩水,居民消费支出减少。而中美贸易占据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最大比重,美国人不消费对我国的出口带来巨大的冲击。这就要求我国:(1)调整对外贸易结构。改变以低档产品出口为主的模式,进行产品升级,鼓励企业加大投入创新和研发的力度,加强出口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才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贩之地。(2)扩大内需。要加大农村市场的开拓力度,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劳动者工资,提高农民消费能力,疏通内需渠道,为农村人民消费需求提供物质基础。

金融危机下的中国银行业的生存和发展

金融危机下的中国银行业的生存和发展 2008年华尔街的金融风暴,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并进一步演化为经济危机,一些专家学者把它形象地称之为“金融海啸”,以此来形容其来势之猛。在这种环境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由于我们采取的措施比较及时、到位,更重要的是经过30年来的改革开放,尤其是最近6年来体制、机制改革,中国银行业虽然不能独善其身,但做到了在全球独树一帜,保持了稳健运行。 一、金融危机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截至2009年3月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本外币资产总额为69.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1%;本外币负债总额为65.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4%;不良贷款余额5495.4亿元,比年初减少107.7亿元;不良贷款率2.04%,比年初下降0.38个百分点,继续保持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双降”的态势。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123.9%,比年初上升7.5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我国银行业继续保持了稳健发展的态势,抗风险能力继续增强。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主要不是对银行业的直接财务影响,而在于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实体经济,进而对银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构成威胁。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仍无法判断金融危机是否已经见底,金融危机还在进一步蔓延和扩散,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还在增加。银行业与整个实体经济密切相关,如果实体经济出现问题,银行业的稳健经营就会受到影响。金融危机对于实体经济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多地反作用于银行,银行正面临着不断加大的风险、经营与盈利压力。从业务拓展看,在经济下行、市场趋冷、信心受挫的情况下,银行作为社会融资中介市场拓展都更为艰难;从风险防范看,在全球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下行的叠加作用下,银行面临的风险不断增加;从盈利情况看,在有效信贷需求趋于减弱、存贷利差持续缩窄、利息支出成本逐渐上升、中间业务增长乏力、风险资产逐步增多、拨备支出显著增大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今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银行净利润增速将明显放缓,过去那种高速增长的局面将难以再现。总体来看,金融危机对银行业的负面影响集中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受实体经济下滑的影响,有效信贷需求不足,同业竞争日趋激烈。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实体经济增速减慢和下滑,受海内外市场有效需求锐减的影响,直接导致广大中小企业产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作用,一些中小企业生产处于减产、半停产和停产状态,基于对未来经济增长放慢的预期,加上房地产、钢铁等基础行业市场供求过

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积极影响

金融危机:一场全球化式清算 所有泡沫都会破灭,所有失衡都会再平衡,这是经济史昭示的基本道理,无论是地产泡沫、股票泡沫还是债务泡沫,无论是贸易失衡、货币失衡还是债务失衡。 当前全球经济正处于一场泡沫破灭和经济失衡的调整。全球失衡表现在五大方面:以美国过度逆差为代表的贸易失衡、全球产业利润分配的失衡、全球实体经济与金融的失衡、美元地位与美国经济地位的失衡、庞大财政赤字下美国财政体系的失衡。 2001年美国开启宽松货币政策吹大房地产泡沫后,以美国贸易逆差为罪魁祸首的全球贸易失衡是当前危机的根源。而当前危机是一个更大周期的顶端,即全球尤其是来自发达经济体的资本对产业、金融利润的追逐的顶部。 失衡导致巨型泡沫。目前美国相当一部分地产泡沫已破灭,金融市场泡沫正在破灭,美国过度消费泡沫则刚刚开始破灭。肇始于美国的危机波及全球,融入全球化的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经济体都难幸免。 这是一场毫无疑问的全球性危机,为二战后之首次。以更长的周期看,二战后世界经济在美苏两大方向上发展。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西欧和日本迎来集体繁荣期,冲垮以美国经济为主体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其后发达经济体再未同步繁荣。 耶鲁大学社会学系高级研究员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在2003年出版的《美国实力的衰落》一书中指出,20世纪70年代的欧洲、80年代的日本和90年代的美国,其经济均表现不错。而同期世界整体经济表现并不佳,已进入长期下降阶段,表现为生产利润水平较五六十年代大幅下降。 冷战后,来自发达经济体的资本找到利润新空间,其一为全球产业转移,其二为资本伸向金融市场。 去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今年迅速恶化为全球金融危机,并可能继续恶化为经济危机。危机将给利润新空间标上到顶的句号。 规模巨大的失衡后的再平衡,将给世界经济及其逻辑、版图带来巨大未知数。 全球贸易失衡及再平衡 全球经济体系最大的失衡是贸易失衡。以美国为代表的巨额贸易逆差是罪魁祸首,导致众多生产国出现巨额贸易顺差。在当前危机下,美国过度消费模式的摒弃、生产国产能的削减,将强行平衡贸易失衡。 摩根士丹利亚洲主席罗奇指出,今天金融危机的核心在于全球失衡,突出表现为全球经常账户赤字绝对额剧增,2006年至去年创出占全球GDP(国内生产总值)近6%的纪录,几乎为上世纪90年代中期平均2%的3倍。 美国经常账户赤字从1995年占GDP的1.5%猛升至2006年的6%。2000年至去年,亚洲新兴经济体实际GDP 平均增长8%,为同期其他地区平均3%的2.5倍。去年东亚创下出口纪录,占其GDP的45%,比20世纪90年代中期高出十几个百分点。 1994年至去年,美国实际消费需求增长率按实值计算为每年3.5%。其持续时间之长,被罗奇称为“现代史上任一经济体最为盛大的消费狂欢”。罗奇将美国过度消费的根源归结为储蓄模式从以收入为基础到以资产为基础的贸然、失败的转型。 20年来美国储蓄率一直下降,从1984年的10.08%至1995年的4.6%,2004年至去年分别为1.8%、-0.4%、-1%和-1.7%。储蓄率负值形成消费者债务泡沫,至2006年中期巅峰时,净房产抵押提取的现金量增至美国个人可支配收入的9%,为5年前3%的3倍。去年底,家庭部门负债率增至美国个人可支配收入的133%,较10年前的90%上升40多个百分点。 罗奇认为,这种债务增长“简直荒谬至极”,“现在终于结束了”。美国需要抛弃资产导向型储蓄与消费相结合的策略,重建以收入为基础的储蓄模式并削减债务负担。这意味着美国个人消费增长将持续下滑、经济衰退。 1929年大萧条时,美国遭受股市泡沫破灭和产能过剩打击。美国一战后发展起来的产能出现严重过剩,工商企业倒闭8.6万多家,工业生产下降55.6%,进出口贸易锐减77.6%。危机最严重时,美国主要工业企业基本停止运行,汽车工业、钢铁工业开工率分别仅5%、15%,失业率攀升至25%。

世界金融危机下中国经济的挑战和机遇

———科协论坛·2009年第6期(下)—— —关于这次美国的金融危机,有人说是1929年之后最严重、最大的危机,影响到了全球。此次金融危机的成因和由来: 外部原因:全球流动性过剩导致过剩资金流向美国,刺激了住宅价格短期显著上升。进入新千年以后,发达国家经济普遍不景气,从2000年初就开始了一次较长的低利率金融缓和时期。尽管长期的低利率暂时稳定了经济,但也带来了全球性的“流动性”过剩。这些过剩资金中的大多数投资于各种资产,于是就出现了全球性房地产等资产价格过热现象。 内部环境:低利率。美国货币政策和与此相关的美国房地产行情变化也是此次危机发生的催化剂。在2001年美国经济衰退和“9.11”恐怖事件后,美联储连续12次降息,使联邦基金利率降到上世纪6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超低利率在促进美国经济复苏的同时也刺激了美国房地产的繁荣。截至2006年初,美国房价连续5年大幅攀升,年均升幅超过8%,其中2005年升幅达15%,而过去35年房价年均增长率为3.5%。低利率和高房价促进了美国人的购房欲望。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相互刺激,促使次贷市场超规模发展,风险积聚。在一级市场上,对需求方,住房价格持续上升,形成了低收入家庭“晚买不如早买”预期,贷款需求增加进一步刺激了住房价格上升。更重要的是,对供给方,对贷款机构来说,高等级客户贷款已趋于饱和,为迎合低收入家庭的贷款需求,贷款机构不断创造出新型的住房贷款产品。在具体运作中,很多贷款机构还借助100多家贷款中介机构来推销这些“新产品”,而中介机构只要能达成交易,就可获得手续费收入,不需要对未来风险承担任何责任,这种不对称的激励机制进一步刺激了一级市场扩张。 世界经济危机下,中国经济所遭受的挑战: (1)境外直接利用外资能力减弱。随着次贷危机不断深化,西方金融大鳄为求自保,纷纷甩卖海外资产、套现以应对危机,以免成为下一个“雷曼”。目前,多家外资机构已经将规模巨大的在华资产列上甩卖列表。其中,申请破产的雷曼正在为自己的中国业务寻找“下家”,换取资金自救。美国国际集团也打算通过出售包括中国寿险在内的资产的方式来筹集营运资金,并已列人打包出售计划。在房地产市场上,被列人雷曼、美林、摩根士丹利、美国国际银行等机构出售名单的物业规模高达上百亿美元。 (2)降低企业投资收益。近年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中,自筹资金是占比最大的。这种资金结构的转变表明投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市场规律决定的,市场景气、企业利润率高的时候,投资就快速上升,反之亦然。这与过去政府和国有企业为投资主体时的情况完全不一样。有研究认为,如果美国企业利润下降个百分点,中国企业利润增长将下降个百分点,未来企业利润增长的不乐观,将极大地减弱企业的投资动力,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人万元以上的企业,下同实现利润亿元,同比增长,比上年同期下降了石个百分点。 (3)消费热点进一步降温。这一轮经济快速增长的背后是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汽车、住房、建筑装演、娱乐、旅游、 教育、通讯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受国内经济周期性调整的影响,多数消费热点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降温,而次贷危机的出现毫无疑问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雪上加霜的作用。 金融危机带给中国经济的机遇: (1)有利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关于金融危机的结果可能到明年才能看到,但是我们正好抓住这个机会扩大内需,在资源、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加用于节能减排投入,扩大内需,正好也是调整我们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一次好的机会。 (2)有利于中国企业起也更好地“走出去。据国外多家媒体报道,美国全方位的行业都欢迎中国企业并购,特别是在次贷危机的影响下。此外,人民币升值会带来正面影响,因为那将使得海外资产价格相对降低。这对中国企业所倡导的“走出去”战略可谓是起了很好的助攻作用。要走出去就得有好的项目。金融危机对风险投资惟一的影响就是今年或明年初准备上市融资的项目会推迟,对本身的投资可能没有什么影响。或许,这还是一个机会,因为有的公司及基金坚持不下去,它可能会清盘,特别是一些贷款运作的公司情况更糟糕,在现金为王的前提下,目前对私寡基金以及风险投资都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在中国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如果融资的难度能如愿缩小,能出去发展的机会也就随之加大了。 (3)金融危机使更多的国外人才回国创业。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一些在国外大学毕业,直接进入摩根大通等美国知名投行发展的高端金融人才,近期开始思考回国发展,并将简历投递给了国内的猎头公司。专业机构监测分析认为,目前欧美华尔街金融精英们为什么热衷回内地工作显然,内地更被看好的经济形势和现实的丰厚经济收益是最大的诱惑,“更多的金融人才回流,显然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这是很多业内人士的共识。由于这两种金融组织都和中小企业发展密切相关所以必定对那些有潜力的中小企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4)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机会 美元的贬值,和人民币的升值,在新年之际有大大加速的迹象。人民币币值在今年“破六”,似乎已成定局。同时,美国的金融危机,给了中国企业难得的淘“便宜货”的机会。值得指出的是,美国国内对中国企业并购的态度有了微妙的变化,和以前的动辄以“国家安全”拒之门外不同,最近,华尔街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外国企业的入股、并购,看成是一种善意的行为,并引颈期待之。对中投入股摩根士丹利,以及传言中的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入股花旗集团,美国媒体和政界并未抱有特别敌视的态度。因此,从“危机意味着转机”的中国智慧来看,从中美经济的现实情况来看,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面前,中国面临重大挑战,但并非没有机会,而且可能会有“黄金般”的机会,就看中国和中国企业如何加以把握。 总之,依据可持续发展的轨迹,告别旧有发展模式,深化体制改革,寻求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可能才是中国摆脱危机影响和长远发展的良方。 □ 董素丽 (石家庄市运输管理处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 要:近期,发端于美国并不断蔓延的金融危机受到了全球关注,,从中美经济的现实情况来看,在席卷全球的金 融危机面前,危机的危害已经不可避免,我们能做的除了接受,还应该有积极的应对和努力,更应该有洞察危机的眼光,就看中国和中国企业如何加以把握。关键词:金融危机挑战 机遇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007-3973(2009)06-138-01 世界金融危机下中国经济的挑战和机遇 经济管理 科学决策 与 138

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对中国的影响与启示

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对中国的影响与启示 张梦辰 (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2007年4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一时间,虚拟经济泡沫破裂,危机由房地产市场蔓延到信贷市场,瞬间传导至各国实体经济,进而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而在经济已经实现全球化的当下,中国作为WTO的一员,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然而这场规模浩大的金融危机是如何产生的?它的原因是什么?中国又受到了什么影响?它又给我们哪些启示? [关键词]:金融危机,原因,影响,启示 一、引言 2007年4月,以美国第二大次级房贷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破产事件为标志,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一时间,虚拟经济泡沫破裂,危机由房地产市场蔓延到信贷市场,瞬间传导至各国实体经济,进而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而在经济已经实现全球化的当下,中国作为WTO的一员,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然而这场规模浩大的金融危机是如何产生的?它的原因是什么?中国又受到了什么影响?它又给我们哪些启示? 二、产生原因 要了解金融危机的原因,必须先了解下什么是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其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接着让我们来看看这次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其一,信用扩张。这次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起因于美国的次级房贷,即为谋求更高的利息,增加银行的收入,对信用较低、还款能力差的人群的住房抵押贷款——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前,美国政府曾提出让一些收入不稳定、信誉等级较次的美国家庭获得自己的住房,因此鼓励投资银行向这类人群发放无抵押和无首付的房屋贷款。这种贷款风险极大,这些银行为了规避风险,便将这些债务以证券的形式向全球发售,同时为了提高这些证券的信誉,一些大的保险公司也参与进来为其担保。这种金融创新的方式被世界所效仿。其二,虚拟经济引起的经济泡沫破裂。为了缓解网络泡沫破灭、“9·11”恐怖事件的影响和2001年经济衰退,2001年美联邦储连续11次降息,又在随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