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浙江省次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

刘清云应用经济学201420801012

摘要市场经济体制下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已成为众所瞩目的现象,本文从中观角度引入次区域概念,选择浙江省为研究对象,对省域以下的区域进行经济发展差异测算,描述次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演变轨迹,寻求次区域经济发展分布规律,并对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探求现状格局下次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思路。

关键词浙江次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一、引言

浙江省陆域面积104141平方公里左右,为全国的1.06%,是中国面积最小、人口密度最大的省份之一。浙江经济规模在全国仅此于广东、江苏、山东位列第四。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走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符合浙江实际的发展路子。全省经济发展迅速,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并成为全国经济增长最快和最具活力的省份之一2002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670亿元,比上年增长12.3%,比全国平均增速高出4.3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达16570元。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总收入均居全国第4位,在经济如此飞快的发展中,仍然存在着区域之间的差异。随着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中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2010年中国GDP超过日本,正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经济总量高速增长的同时,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正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二、次区域概念的提出

区域是个一定的地理空间,这是一个相对概念。区域经济的研究对象可以是大尺度的地理空间,比如洲、洋、国家;也可以是中尺度的地理空间,比如四大板块(东、中、西、东北部)、七大区(华东、华北、华南、华中、东北、西南、西北);还可以尺度很小的地理空间,比如一个乡镇,乃至一个村。对宏观范畴和微观范畴的区域经济国内外有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笔者想研究一种中观意义上的区域——次区域。结合中国实行行政属地管理实际,借鉴辞海对次大陆的定义,笔者将次区域定义为:省级层面以下、县级层面以上的,在政策制定和经济发展上具有一定独立性的区域。以浙江省为例,次区域可以是按行政区划的11个地级市,也可以是以江山-绍兴断裂带为界区位划分的浙西北,浙东南俩个区域。考虑到经济发展与地方政策及支持力度密切相关,本文所指的次区域指杭州、嘉兴、湖州、宁波、温州、绍兴、金华、衢州、舟山、台州、丽水等11个地级市。

三、浙江省次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测算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是指一定时期特定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非均等

现象。测度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指标众多,究竟哪一种指标最优,现在还没有统一的认识。作为反映人均经济总量的指标,人均GDP虽然不是生活水准的最好指标,但却是生活水准的重要基础,能比较充分的反映区域差异内涵,且数据容易获取、可信性和完整度高,因此,本文选区人均GDP为基本测度指标。

(一)浙江次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测算及特征

按照全省人均GDP平均水平的82%、63%、50%标准依次将次区域划分为经济发达区、次发达区、欠发达区和不发达区等4种类型(高于平均水平的82%为经济发达区、介于平均水平的85%和65%之间的为次发达区、介于平均水平的63%和50%之间的为欠发达区、低于平均水平的50%的为不发达区)。对浙江次区域2012年人均GDP(见图1)进行统计整理后发现,5个次区域人均GDP高于省平均水平,6个次区域低于省平均水平,3个经济发达区,3个经济次发达区,3个欠发达区和2不发达区。

图一:2012年浙江省次区域人均GDP(万元)

将区域发展水平标注于地图(图2)可以发现以下特征:

第一,各类型次区域集中成片分布,南北之间梯度差异明显。经济发达区和次发达区均集中于北部,欠发达地区主要分布于中部地区,不发达地区则连片分布于南部地区。江山-绍兴断裂带浙西北与浙两岸梯度差异尤为显著,由此看出江山-绍兴断裂带对次区域间的沟通造成显著影响。

第二,东西差异明显,尤其是中南部地区。结合南北差异,浙江次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呈现出由西北向东、向南逐步过渡的趋势,尤其是浙北。由此显示出浙江省经济深受上海经济的影响。

第三,全省次区域中经济欠发达区和不发达区占大部分。经济欠发达和不发达区域广泛分布在江山-绍兴断裂带以南,占全省面积的69.7%,占全省人口68.2%,而GDP总量仅占全省的44.9%,人均GDP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尤其是不发达地区人均GDP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图2:浙江次区域经济差异现状(2013年)

(二)浙江次区域经济发展纵向差异测算及特征

本文所指的纵向差异是指浙江次区域经济发展差距随着时间变动而表现出的差异变化。采用标准差和锡尔系数来测算2005年-2013年浙江次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试图通过对这两个指数的时间变动描述浙江次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历史演变。

n

锡尔系数=∑y i log(y i/p i) i=1

式中,n为地区数,y i为i地区的GDP占全部地区GDP的份额,p i为i地区的人口数占人口总数的份额。

原始数据来源于《新中国城市五十年》,2005年-2013年的《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浙江省统计年鉴》。

图三2005年-2013年浙江次区域标准差变化图

图4:2005-2013年浙江次区域锡尔系数变化图

通过图3、图4分析可以发现,2005年以来浙江次区域均实现了较快的经济增长,虽由于受原有经济基础和区位优势等因素影响,次区域的经济增长出现了速度不均衡,但由于受原有经济基础和区位优势等因素影响,次区域的经济增长速度不均衡,差异在不断扩。图四中具体表现07年和10年出现绝对差异扩大,相对差异,波浪式扩大,于2007年和2010年出现一次波谷和一次波峰,大致可分为以下三阶段:第一阶段(2005-2007年)针对次区域差距急剧扩大的现实,省政府非常重视,并于2005年提出并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在城市供给、生产力布局、产业转移、干部培养、资金支持、项目援助、基础设施建设、南北对口挂钩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使得次区域经济发展绝对差异扩大速度有所缓解、相对差异有所缩小;第二阶段(2007-2010年),积极准备进入世贸组织,掀起了一轮国际投资和合作,有得良好区位的北部次区域迎来了外资投资热潮,地区差距又迅速扩大,无论是绝对差异还是

相对差异都达到历史最大值;第三阶段(2010-年至今),针对南、中、北部次区域的巨大经济差异,省政府加大统筹力度,通过产业、财政等“四项转移”力度,积极推进西北和东南共建开发区,加快南部次区域工业化进程,同时通过产业优化升级和自主创新提升北部次区域经济发展质量,使得相对差异保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水平。这阶段,近年来相对较为稳定,可看出浙江次区域的人均GDP差异不是很大,总体上说浙江区域经济差异较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也较为发达

三、江苏省次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原因分析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是区域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一种常态,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外部条件、区域政策都会对区域发展差异产生影响。

(一)地理区位的影响

西北部地区位于长江三角洲下游,地处沿海、沿江,靠近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上海,特别是杭州、嘉兴、湖州一直受到的上海辐射,80年代中期被人们誉为“浙北模式”的乡镇企业,大部分是上海产品、产业转移和技术扩散而发展起来的,对其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区位条件最为优越;而南部次区域一方面远离经济中心,接受中心辐射所产生的经济带动作用微弱,另一方面与其接壤的除本省经济水平一般的浙中部地区外,其他相连区域均为安徽、江西与福建等省的经济落后地区,区位条件最差。通过图2发现,所有的不发达和欠发达地区都集中在中部和南部,发达和次发达地区都集中在北部。区位条件的优劣,是形成浙江次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基础。

(二)区域发展政策的影响

区域经济发展总是在一定的发展战略和政策背景下进行,区域发展战略与政策会影响区域经济持续、健康、有序发展。国家宏观政策明显向东部地区倾斜,如沿海优先开发政策、浦东开发开放政策等,都是靠海、靠沪的北部、西部地区大受其益。浙江省提出的一些区域政策对抑制次区域经济差距过大有一定的作用。全国经济过热现象,国家实行财政、金融“双紧”政策,北部地区的乡镇企业面临着资金紧张、技术滞后和管理粗放等矛盾,北部地区发展速度缓慢,次区域差距扩大放缓。2005年,浙江提出“提升浙北发展水平、促进浙中快速崛起、发挥浙南后发优势”的分类指导方针,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虽然大力支持南部地区经济发展,但北部地区经过快速的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因此次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又呈扩大态势。2010年,以加快崛起中部、全面提升北部和辐射南部为目标,,在充分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前提下,以民营经济的发展带动经济的起飞,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浙江经济”。

四、结论及建议

由根据公式计算出来的各项指标的基尼系数可以看出,浙江省的区域经济发展的很平衡,区域差异也很小,但是仍然存在差异。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实际使用外资、产业结构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调整和优化,因地制宜,在自愿合理的原则下发展各地经济。

(一)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发展

继续坚持“巩固加强第一产业,优化提高第二产业,加速发展第三产业”的总体方向,以市场机制选择和产业政策调控等综合手段,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倾力建设好支柱产业,积极扶持优势产业,发展先导产业,改造和提高传统产业,提高产业整体素质、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构建结构合理、产业关联度高、资源有效利用、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特别是第三产业更应该优先发展。

(二)加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以货币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它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使用方向。通过加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通过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活动,国民经济不断采用先进技术装备,建立新兴部门,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和生产力的地区分布,增强经济实力,为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创造条件。这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将具有重要意义。

(三)加强各经济区域交流与合作

浙江省目前形成了杭、甬、温三个一级中心城市,把它们作为中心来培育,将会进一步带动全省经济的快速发展。而除此之外的八个地级市,将作为次一级中心来培育。加强各经济区特别是浙东北与浙西南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实现它们之间的协调发展,是实现我省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黄雪琴.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宏观调控[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2] 田伯平.全球经济深度调整:江苏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J].唯实.2014.5.

[3]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1990-2012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2013年版.

[4] 秦佳,李建民.中国人口城镇化的空间差异与影响因素[J].人口研究,2013(02):

25

[5] 沈体雁,冯等田,孙铁山.空间计量经济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6] 蒲英霞,葛莹等.基于ESDA 的区域经济空间差异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 地理研究.2005.6.

[7]杨竹莘. 基于边际区域差异的我国地区收入差异比较研究. [J]. 统计与决策. 2010,(4)

[8] 姚波, 吴诣民, 刘鹏飞. 我国区域差异的实证研究.统计研究[J].2005(8):35-37.

[9] Picard P. and D. Zeng. Agricultural sector and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05, 77(1):75-106.

[10]Pred A. The spatial dynamics of U.S urban industrial growth[M]. Cambridge MIT Press,1966.

地级市2013年浙江省

人均GDP(万元)

12年2011年人均GDP 10年09年08年07年06年05年

杭州9.479118 8.8661 6.83781 8.6691 6.4005 6.0414 3.7411 4.3297 3.5664 宁波9.332203 8.5413 6.78833 9.0175 5.9612 5.6771 5.259 5.2022 4.0853 温州 4.372888 3.9864 3.20654 3.7359 3.1606 3.0496 2.7497 3.249 3.4895 绍兴8.026077 7.3237 5.69032 6.377 5.1239 4.8236 4.3442 3.6234 2.4593 台州 5.251191 4.8748 4.06522 4.1777 3.5262 3.4244 3.0105 3.0136 2.2529 嘉兴 6.926937 6.3489 5.10963 6.7534 4.53204 4.3129 3.8357 2.8148 2.1268 金华 5.480237 5.0011 3.93547 4.5031 3.4283 3.2813 2.9063 1.9563 1.5169 湖州 6.207057 5.7211 4.49881 5.0149 3.9415 3.6829 3.2047 2.4717 1.8626 衢州 4.983821 4.6356 3.55905 3.0153 2.7703 2.6076 2.1598 1.5406 1.4362 丽水 4.643741 4.1812 3.13316 2.4913 2.3566 2.2053 1.9022 1.8788 1.2253 舟山8.165351 7.4732 5.74619 6.6581 5.0594 4.6936 3.9605 2.0456 1.4362 全省 6.859306 6.3185 5.09349 5.1711 4.4335 4.2214 3.7411 3.1684 2.3817

地级市13年GDP(亿

元)

12年11年10年09年08年07年06年05年

杭州8343.52 7803.98 7011.8 5946 5098.6 4781.16 4103.89 3440.99 2918.61 宁波7128.87 6524.7 6010.48 5383 4214.6 3964.05 3433.08 2864.49 2449.31 温州4003.86 3650.06 3350.87 2945 2527.8 2424.29 2157 1834.38 1596.35 绍兴3967.29 3620.1 3291.23 2833 2375.4 2222.95 1971 1678.19 1484

台州3153.34 2927.34 2794.91 2401 2025.4 1965.27 1722.89 1467.48 1247.43 嘉兴3147.6 2884.94 2668.06 2290 1917.9 1815.3 1585.18 1343.1 1159.66 金华2958.78 2700.12 2447.71 2053 1765.9 1681.15 1462.45 1228.57 1063.54 湖州1803.15 1661.97 1518.83 1309 1111.5 1034.89 895.94 760.89 644.25 衢州1056.57 982.75 890.29 734 617.5 580.05 468.18 383.88 329.11 丽水983.08 885.17 784.37 658 542 505.68 425.26 353.24 300.31 舟山930.85 851.95 765.3 630 533.2 490.25 407 333.2 280.16 全省37568.49 34606.3 31533.85 27182 22729.8 21465.04 18631.87 15688.41 13472.73

2014.07《区域经济学》试题A

《区域经济学》试题A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 A 提高资源利用效益 B 提高人力资本的能力 C 提高经济效益 D 提高国民经济发展潜力 2. 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源泉。 A 资本 B人力资本 C 技术进步 D 社会制度 3. 纳克斯认为打破低水平循环的增长的根本是。 A 增加供给 B 创造需求 C 扩大投资 D 保证经济均衡增长 4. 后工业化社会阶段,的迅速发展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A知识密集型产业 B 智能密集型产业 C技术密集型产业 D 资本密集型产业 5. 在知识经济时代,是企业最基本的要素,是企业竞争的基础。 A 投资软环境 B 智力资源 C 科技进步 D 雄厚财务资源 6. 产业区位选择机制中的主体是。

A目标驱动机制 B 利益驱动机制 C 市场调控机制 D 宏观调控机制 7. 对任何一个大国而言,减少贸易利益冲突的根本途径是。 A 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 B 加强行政控制 C 实现经济发展的均衡增长 D 加强税收调节 8. 熊彼特认为: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应该作为一种崭新的生产要素被引入生产函数。 A 企业家才能 B 技术 C 创新 D 资本 9. 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表现为。 A S形 B V形 C U形 D M形 10. 在城镇体系建设中,城市的基础是。 A 最大的城市 B 大城市 C 中等城市 D 城镇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 古典区位理论的创立者是。 A 杜能 B 韦伯 C 胡佛 D 谢菲尔 2. 区域经济制度环境的中心是。 A 产权安排 B 交易成本

区域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区域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摘要:新经济环境的形成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力发展区域经济是目前我国主导模式,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完善很多相关因素,其中区域规划就是相关因素之一,本文仅针对区域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关键词:区域规划经济社会发展 一、区域规划的概念界定 区域规划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国民经济建设和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包括自然规划(土地、水资源、动植物资源、矿产资源、环保等)、经济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产业结构调整与生产布局规划)、社会规划(文化、教育、卫生、社会福利、政府管理)、人口规划(出生率、结婚年龄、人力资源开发)、城乡建设规划(城乡数量、规模、功能、城乡分工合作、城市产业园区)、基础设施规划(水、电、路、信息、能源)和科技规划(科研、技术推广等)等七大类。区域规划应包括两部分内容: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和区域经济调节政策。 二、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规划的脱节 在市场化、城市化和全球化的进程中,我国传统区域经济发展是通过区域规划来实现,近期建设规划仅对前五年的各项建设用地规模与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与绿化等目标与重点有所描述,为此区域的发展中往往存在城市发展战略雷同,越来越趋向同质化发展的现象。由于缺乏对市场需求的认真研究和对实施途径的仔细思考,迄今尚未形成规范化的区域性综合协调体系。传统的城市建设规划在特定的历史阶段,曾对我国城市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城市化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快速城市化造成了区域空间开发的矛盾,市场力量往往会对规划造成很大的冲击,城市建设往往会突破传统的空间规划,与已有的思维定势、行为定势发生冲突,使得规划蓝图与城市建设常常出现偏差 三、区域规划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区域规划是一种服务于区域整体利益和公共利益, 为了实现一套社会、经济、环境的综合长远目标, 提供未来区域空间发展的战略, 并借助合法权威通过对区域土地使用及其变化的控制, 来调整和解决城市发展复杂背景中特定问题的职业的社会活动过程。吴良镛在《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中提出“区域的思想是城市进行规划的主导, 从区域空间上发展城市, 这样可以保证在思想上上超前的, 在决策上是科学的, 在技术上是合理的, 在生态上是安全的。”具体说来, 区域规划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体现在: 1 . 科学的区域规划是城市发展的基本依据。 规划在前, 发展在后, 这是我们应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事先要进行科学的全面的系统的规划, 运用现代技术和手段汇集第一手资料, 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制定该区域的城市发展计划。这一规划一旦成型, 并被认可, 就作为该区域今后发展与建设的基本依据, 严格按照规划加以实施。 2 . 科学的区域规划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可持续发展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 以人为本, 促进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又不影响后代人发展的可持续发展发展战略, 核心就是人与环境、人与资源的问题。把规划作为一种重要手段来协调这几种关系, 保持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得以贯彻实施, 是十分重要的。 3 . 科学的区域规划是充分利用有效投入的根本前提。 在促进城市协调发展的诸多建设中, 基本投入主要来自政府公共部门, 节俭至关重要, 提高投入的有效利用率, 避免重复建设和二次改造所造成的人为浪费是应有的行为。科学的区域规划就是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统筹安排, 改变各单位各自为政的做法, 那种“交通部门修路, 城建部门挖路铺管道, 刚刚补好路邮电部门又‘开肠破肚’铺电缆”的现象, 必须通过统一的规划来加以控制。同时科学的区域规划也是反对长官意志、领导工程的有效

区域经济发展课程提纲

区域经济发展课程提纲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区域经济发展课程提纲 第一章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第一节区域的内涵及其规定性 一、区域的界定 1.区域的定义 2.构成区域的基本要素 二、区域的性质 区域作为容纳经济活动的地域综合体,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的规定性。 (1)统一性。统一性是指区域内部地域具有相对一致性。这种一致性可以是形态上的,也可以是功能上和管理上的一致性。按照统一性的不同,可以将区域分为三类:(a)均质区域:统计学上或形态统一的区域。 (b)功能区域:内部各单元彼此密切联系而形成的功能一体化区域。 (c)规划区域:亦称为管理区,是指实施同一计划或政策的区域。这种区域实质上是一种内部各单元计划或政策统一的特殊均质区。 (2)空间性:即区域占据一定地表空间,具有一定地理位置、范围、形状和连续性。 (3)、连续性:即一个区域在地理空间上必须是连续分布的,而不是多个离散的社会经济体的集合,空间上不连续的,具有相似性的一系列综合体,在分类学上不被作为同一个区域。 (4)、系统性:指区域是由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各种活动/场所、交通/路径构成的系统。 (5)、开放性:指区域与环境处于相互作用之中。这集中表现在:垂直开放性和水平开放性。 第二节中国早期空间区划的思想溯源 中国地域区划思想的源流可追溯至早期诸侯分据的春秋战国时期,形诸于文字的《尚书》中《禹贡》一篇,尽管具体的写作时间无法考证,但其被公认为是中国最早的体现区划思想的地理文献。 在基本属于同一个历史时期的文献论述中,《商君书》考察的则是在诸侯割据状态下,为实现“体国经野”的统筹区域规划思想,如何在既有资源的条件下,安排迁民农垦,实现(城市)野(郊野地区)土地使用和布局的一体化。《商君书》所体现的是在封建诸侯主导的农业经济条件下,如商鞅等思想先觉者进行区域整体布局的规划思想。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经济空间区划思想的最早的文献表述。同时也可视其为中国经济区域思想和观念的最早形成。国与野的结合是中国封建诸侯城邦经济的表现,也是中国经济区域的地域空间雏形。 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货殖列传》一篇的记载论证中,依据历史发展脉络、经济联系以及具体的自然地理特征,首次对汉代中国的全部地理疆域进行了经济的比较和区分,以资源和经济活动的地域特点为标准,将全部地域规划为关中、巴蜀、陇西、燕赵、齐鲁、梁宋以及西楚、南楚等诸多经济区域,并分别记述了各经济区域的资源条件、文化传统、人口状况以及生产活动的地理特征。 第三节区域经济理论发展综述 现代区域经济学是一门非常典型的进行综合研究的应用性交叉学科,它的形成和演化的基础是区位理论、经济地理和发展经济学等学科门类。区域经济理论大约于20世

区域经济学试题答案

?《区域经济学》试题一、判定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区域经济学》试题 一、判定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区域经济开发的主体包括政府和企业。() 2.人力资源开发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3.感应度系数是指某一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 4.任何地区都应放弃自身优势去发展那些在全国分工体系中具有优势地位的产业。() 5.后向联系产业是为专门化产业提供产后服务或进一步加工的产业。()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2.√ 3.× 4.× 5.×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来源包括(AB)。 A.经济地理学 B.区位理论 C.均衡增长理论 D.非均衡增长理论 2.埃德加?胡佛构筑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是指(ABC)。 A.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 B.生产要素的不完全可分性 C.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 D. 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可分性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包括(ABCD)。 A.纯自然资源型 B.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结合型 C.社会资源为主、自然资源为辅型 D.资源缺乏型 4.影响交易成本的区域性原因包括(BCD)。 A. 区域自然环境 B.区域垄断及其竞争

C.区域集团形成及其竞争 D.区域间地方政府及其竞争 5.非均衡增长理论提出的“连锁效应”包括(ABD)。 A.前向关联效应 B.后向关联效应 C. 集聚效应 D.旁侧关联效应 6.区域开发的特点包括(ABCD)。 A.开发对象位置的明确性 B.开发范围的明确性 C.开发的时效性 D.开发行动的综合性 7.区域经济发展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的要害性阶段是(B)。 A.工业化初期阶段 B.工业化中期阶段 C.工业化后期阶段 D.后工业化社会 8.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动因是(C)。 A.国民生产总值增加 B.海内生产总值增加 C.各产业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的差异 D.各产业技术进步及技术结构特征 9.影响产业区位选择的社会经济因素包括( AB)。 A.人口和劳动力 B.市场 C.自然环境 D.自然资源 10.根据区域经济合作主体的不同,区域经济合作可分为(BCD)。 A.国际经济合作 B.民间合作 C.官方合作 D.官民合作 11.区域间的间接投资合作的形式包括(BD)。 A.股份合资 B.信贷 C.契约合资 D.证券投资 12.工业化促进城市化的经济条件包括(ABCD)。 A.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B.产业结构的递次演进

区域规划的基本理念及其主要内容

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 指导老师:刘作 姓名:王百顺 学号:1404825014 班级:城规一班 院系: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区域规划的基本理念及其主要内容 摘要:区域规划是在一个特定的地区范围内,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计划和区域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对区域的工业、农业、第三产业、城镇居民点以及其他各项建设事业和重要工程设施进行全面的发展规划,并作出合理的空间配置,使一定地区内社会经济各部门和个分区之间形成良好的协作配合,城镇居民点和区域性基础设施网络更加合

理,各项工程建设能够有序进行,从战略意义上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合理发展和协调布局,以及城市建设顺利进行。简言之,区域规划是在一个地区内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进行总体的战略部署。 2:研究背景及既往内容: 面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断涌现出来的新矛盾、新问题的迫切要求,为了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健康发展,近年来,中央政府对区域发展和区域规划工作作出一系列具体部署。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充分发挥不同地区比较优势,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深化区域合作,推进区域良性互动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和“按照全国经济合理布局的要求,规范开发秩序,控制开发强度,形成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明确提出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和“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健全以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为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的宏观调控体系”和“扩大内陆沿边开放。抓住全球产业重新布局机遇,推动内陆贸易、投资、技术创新协调发展”等。2014年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完善并创新区域政策,缩小政策单元,重视跨区域、次区域规划,提高区域政策的精准性。2014年初,政府工作报告又明确提出,要谋划区域发展的新棋局,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地,沿大江、大河和陆路交通干线,推动区域发展。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以海路重点口岸为重点,形成以沿河连接的西南、中南、东北、西北等经济支撑带,推动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深化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为了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近五年来,我国先后批准发布了一系列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及经济区规划,许多区域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宏观调控在区域层面上落实的重要手段和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重要举措。同时,近年来战

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理论

第三章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理论 与辐射理论 20世纪60、70年代,区域经济学家克鲁默、海特等人,在赫克曼、威廉姆斯的不平衡发展理论和美国哈佛大学弗农等人的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的基础上创立了区域发展梯度推移理论,在创立至今的40多年中,经历了静态梯度推移理论、动态推移理论、反梯度推移理论和广义梯度推移理论等四个发展阶段,而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逐渐引入不平衡发展理论的思想,进而沿用梯度理论指导整体经济的区域划分及区域经济各自的发展方向,在进入21世纪,梯度推移理论的局限性逐渐显现,广义梯度推移理论和辐射理论共同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提出了设想并不断完善自身,本章希望通过对梯度理论及辐射理论的分类介绍及相互比较,探索未来区域经济理论发展的潜在方向。 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 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理论是建立在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的基础之上,随着各国区域经济的动态发展在不断地演变和完善自身,广义梯度理论即是梯度理论发展至今拥有的第四个阶段。 一、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 (一)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的提出 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的首创者为美国哈佛大学的弗农等人。他们认为各工业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它们也和生物一样,在发展过程中必然要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老四个阶段。 为了判断一个产业部门所处的发展阶段和今后的发展前景,英国经济地理学家埃斯塔尔根据美国1947—1967年21年间各产业部门职工人数的增长率,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率与工业部门在国家产业结构中的比重的升降状况,为各个工业部门进行评分。凡得分在7~10分之间的部门均归入兴旺部门,得分在3.5~6.9分之间的为停滞部门,得分在3.4分以下者为衰退部门,如表3-1所示。

区域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区域经济学》试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从()研究经济现象,正是区域经济学区别于其它经济学学科的根本所在。 A.时间角度B。空间角度C.结构角度D.环境角度 2。区域规划的主体是( ). A.政府B。企业C.个人 D.政府与企业 3。区位选择的标准包括()。 A.成本最低 B.地区形象最佳 C.市场份额最大D。聚集效应 4。影响交易成本的区域性原因包括( )。 A。经济发达程度B.区域垄断及其竞争C。区域集团形成及其竞争D。区域间地方政府及其竞争 5。根据区域经济合作双方提供生产要素水平的不同,区域经济合作可以划分为(). A。水平合作B。国际经济合作C.垂直合作D.一国范围内不同地区间的区际经济合作6.下列关于人力资源的理解准确有( )。 A。人力资源是指某种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B。人力资源又被称为“劳动力资源”或者“劳动资源”C。人力资源包括体质、智力、知识和技能四个部分D.人力资源具有非再生性 7。区域间的直接投资合作的形式包括()。 A.信贷B。独资C。证券D.合资 8。下列选项中,被称为二次能源的有( )。 A。固体能源B。液体能源C。气体能源D。电力 9。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选择支柱产业应当遵循的条件包括()。 A.应当有很低的区位商B。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占很大的比重C。要有比较大的产业关联度D。要有较高的产业规模经济 10.制定区域规划的原则包括(). A。统一原则B.发挥优势原则C。兼顾全局原则D。效益原则 11。区域基础设施包括(). A。区域交通系统B.公用事业系统C。文化教育系统D.医疗卫生系统 12。区域经济政策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 ). A.市场经济在区域发展与运行方面存在功能失灵B.区域经济具有要素分布的空间上的均等性C.区域经济具有要素分布的空间上的不均等性D.不平等的区域竞争使区域差异扩大不可避免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区域: 2.配第-克拉克定律:3。垂直区域经济合作:4.投资: 三、判定分析题(先判断对错,再说明理由,每小题5分,共15分) 1.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生产能力或企业个数,相互采取聚集联合化与专业化方式,形成分工协作,达到效益最优,在区域内相互联系的生产聚集被称为非功能聚集.() 理由: 2.网络型城镇体系又被称为金字塔型分布的城镇体系。() 理由: 3.前向关联效应指主导产业在进行产生之后,其产品成为许多产业的原料、燃料或生产设备,或直接进入消费部门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应。( )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

半小时经济圈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上)(100分)

半小时经济圈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上)(100分) 一、单选 ( 共 5 小题,总分: 40 分) 1. 日本首都圈基本规划的第一次制订思路是在既有的首都圈建成区之外构建()。 A.工业带 B.农业带 C.旅游带 D.绿带 2. 日本第一次全国综合开发规划,相当于半小时经济圈核心区域的()。 A.集聚阶段 B.疏解阶段 C.多极发展阶段 D.协调发展阶段 3. 以下哪项不属于日本“六全综”提出的十个广域经济圈?() A.北海道圈 B.东北圈 C.关东圈 D.西北圈 4. 韩国计划将政府机构迁到世宗市,疏解半小时经济圈的核心圈功能,使韩国出现()的现象。 A.一国一都 B.一国两都 C.一国三都

D.一国四都 5. 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区域发展空间形态的发展趋势是()。 A.点→轴→网 B.点→网→轴 C.轴→点→网 D.网→轴→点 二、多选 ( 共 3 小题,总分: 20 分) 1. 日本在第五次全国综合开发规划中提出哪些开发战略?() A.创造多自然的居住区域 B.大城市的复兴和改造 C.建立地方的协作发展轴 D.创造广域的国际交流圈 2. 根据本讲,半小时经济圈的主要特点包括()。 A.经济联系十分密切 B.交通方式十分便捷 C.相互依存度高 D.边界范围动态变化 3. 区域一体化包括哪些方面的一体化?() A.环境共治 B.设施共建 C.市场共享 D.产业共兴 三、判断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 半小时经济圈内的城市距离相对较近,推进区域一体化表现得更加成熟,现实需求也更为强烈。 正确 错误 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经济区经济逐步向行政区经济转变,行政壁垒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弱化。 正确 错误 3. 东京都市圈的主要区域包括东京都、崎玉县、千叶县和神奈川县。 正确 错误 4. 半小时经济圈内尽管有一定的空间距离,但是交通的时间成本非常低。 正确 错误

区域经济学和相关学科的关系

区域经济学和相关学科的关系

区域经济学的边界及其与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 吴浙(南开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天津300071) 内容提要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尽管一些相关学科需要将区域经济学作为它们重要的知识基础,但这并不 等同于区域经济学学科边界的扩展。而从中国区域经济学发展的 角度来看,如何为其他相关学科提供科学的知识基础,进而在各 个领域的决策中体现区域经济学的影响力,已经成为当前面临的 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学科边界学科影响力相关学科 一、对区域经济学的边界进行明确界定的可行性 区域经济学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是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因此,区域经济学的发展首先是与经济学学科体系内的其他一些相关学科,特别是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数量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学科的发展相关联的。例如,厂商的区位决策通常是建立在微观经济学的基础之上的,国家的区域政策往往只是国家宏观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区域经济研究中的计量方法和各种数量模型主要来自数量经济学……。近年来,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经济学的应用性分支学科正在对区域经济学的发展生产越来越大的影响,区域经济学者也开始关注区域的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问题、关注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关注跨国性的区域经济合作问题。并且还有一些分支学科从区域经济学中派生出来、并得到了发展壮大,如城市经济学、土地经济学等。

在区域经济学诞生和发展的过程中,一些相关学科的知识基础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作为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的经济地理学,不但为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些空间分析方法和具体案例,也为区域经济学的学术队伍建设输送了大量的人员。此外,政府管理学、社会学、市场营销学等其他相关学科也在区域经济学的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政府管理学的发展促使人们从经济学的角度重视政府活动的区位决策,社会学的发展促使人们关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居民生存和发展问题,市场营销学的发展促使人们对区域经济学的研究从生产领域扩展到消费领域。与此同时,这些相关学科也将区域经济学作为它们重要的知识基础。 但是,无论是经济学科领域中的有关学科,还是经济学科领域之外的其他一些相关学科,与区域经济学之间仍然是有着明确边界的。因为不同的学科都有着各自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观点,虽然它们之间可以相互借鉴和交流,并且在某些边缘领域相互渗透和融合,但却很少能够完全覆盖对方的学科领域。对于区域经济学来说,其所具有的空间属性正是区别于经济学科领域的其他分支学科的一个重要标志,因为后者对区域经济学的基本要素之一——距离成本的理解与前者有明显的不同。例如,宏观经济学通常采用的是平均距离成本,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供给和需求双方平均分担而消失了;微观经济学只是把距离成本作为成本构成中的一个普通因素来看待;发展经济学在探讨城乡二元结构时并不具体考虑距离成本因素。虽然主流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在《地理和贸易》、《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和其他论著中曾经试图用经济地理学的方法和区域经济学的方法来诠释一些经济现象,但在其所擅长的国际经济学领域,距离成本也只是在某些具体案例中才会被提到。至于在经济学以外的其他学科领域,只有经济地理学对距离成本有较多的关注。①但经济地理学 ①这里的距离成本不仅仅指运费,也包括了由 于距离而导致的交易费用和其他各种支出 的变化。

(完整版)区域经济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区域经济学》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1、区域2、经济区域3、区位4、经济区位5、集聚经济 1、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联系紧密而较为完整,具备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2、是人的经济活动造成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3、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4、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它强调由地理坐标(空间位置)所标识的经济利益差别。 5、若干个企业集中于一个地点,能为各个企业带来成本节约等经济利益。(各种经济活动在地理上相对集中所产生的相对节约) 二、简答题 1.区域的特征 2.区域经济学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3.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4.区域经济学的酝酿、兴起与发展过程 5.自然禀赋的差异性包括哪些因素? 1.地域性、开放性、独立性。 2.自然禀赋的差异性,经济活动的极化性,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 3.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4.酝酿于上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凯恩斯主义所倡导的国家干预使一些学者比较系统地提供了区域开发的理论方法。兴起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区域经济学研究通过参加区域开发与规划实践比较系统地建立了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世纪80年代以后,区域经济学有了很大发展,主要表现在新理论的创建与实践、区域经济发展与协调、运用最新科技手段上。 5.包括自然条件的不同性、资源的稀缺性,生产要素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不完全流动性。 三、对错题(判断对错,并改错)1.市场力的作用倾向于缩小地区间的差别。() 2.区域经济学是“区域”与“经济”的简单叠加。()

区域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区域经济学》试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24 分) 1. 从()研究经济现象,正是区域经济学区别于其它经济学学科的根本所在。 A.时间角度 B.空间角度 C.结构角度 D.环境角度 2. 区域规划的主体是()。 A.政府 B.企业 C.个人 D.政府与企业 3. 区位选择的标准包括()。 A.成本最低 B.地区形象最佳 C.市场份额最大 D.聚集效应 4. 影响交易成本的区域性原因包括()。 A.经济发达程度 B.区域垄断及其竞争 C.区域集团形成及其竞争 D.区域间地方政府及其竞争 5. 根据区域经济合作双方提供生产要素水平的不同,区域经济合作可以划分为()。 A.水平合作 B.国际经济合作 C.垂直合作 D.—国范围内不同地区间的区际经济合作 6. 下列关于人力资源的理解准确有()。 A.人力资源是指某种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 B.人力资源又被称为劳动力资源”或者劳动资源” C人力资源包括体质、智力、知识和技能四个部分 D.人力资源具有非再生性 7. 区域间的直接投资合作的形式包括()。 A. 信贷 B.独资 C.证券 D.合资 8. 下列选项中,被称为二次能源的有()。 A.固体能源 B.液体能源 C.气体能源 D.电力 9.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选择支柱产业应当遵循的条件包括()。 A.应当有很低的区位商 B.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占很大的比重 C.要有比较大的产业关联度 D.要有较高的产业规模经济 10. 制定区域规划的原则包括()。 A.统一原则 B.发挥优势原则 C.兼顾全局原则 D.效益原则 11. 区域基础设施包括()。 A.区域交通系统 B.公用事业系统 C.文化教育系统 D.医疗卫生系统 12. 区域经济政策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 A.市场经济在区域发展与运行方面存在功能失灵 B.区域经济具有要素分布的空间上的均等 性C.区域经济具有要素分布的空间上的不均等性 D.不平等的区域竞争使区域差异扩大不可 避免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 分) 1. 区域: 2.配第-克拉克定律: 3.垂直区域经济合作: 4.投资: 三、判定分析题(先判断对错,再说明理由,每小题 5 分,共15分) 1. 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生产能力或企业个数,相互采取聚集联合化与专业化方式,形成 分工协作,达到效益最优,在区域内相互联系的生产聚集被称为非功能聚集。() 理由: 2. 网络型城镇体系又被称为金字塔型分布的城镇体系。() 理由: 3. 前向关联效应指主导产业在进行产生之后,其产品成为许多产业的原料、燃料或生产设备,或直接进入消费部门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应。()

浅谈五年规划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2

浅谈五年规划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 “五年规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已经编制了十个“五年计划”。从2005年中国“十五计划”最后一年,从中央到地方,众多部门、专家、学者、各界人士都热情参与“十一五”规划的制定,从此计划变为规划。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已经颁布并且开始实施。下面我开始着重谈谈自己对十二五规划的一点看法。 2010 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中国经济是否能够延续2009 年的复苏趋势的关键性一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年,因此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国家每个五年规划的编制工作一般都要经过前期研究、形成基本思路、研究提出规划框架和起草规划草案几个阶段。前期重大问题研究是基础,是否能够做到充分和扎实,直接影响到基本思路的提出,影响到最后形成的规划的科学性、有效性和权威性。在“十二五”规划中,把结构调整定为首要目标,社会建设则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认为“十二五”规划制定,是在根据国内国际的各方面情况,广泛征求多方面的意见,经过慎重的、长期的反复研究。并具有上下结合性、反复研究性、国际比较性、国内基础性、发展前瞻性。是考虑的非常细致全面周到的一个宏伟蓝图。因此,我认为这样制定出来的“十二五”规划,是符合我国的国情,是实事求是的规划。 我认为“十二五”规划制定,是在根据国内国际的各方面情况,广泛征求多方面的意见,经过慎重的、长期的反复研究。并具有上下结合性、反复研究性、国际比较性、国内基础性、发展前瞻性。是考虑的非常细致全面周到的一个宏伟蓝图。因此,我认为这样制定出来的“十二五”规划,是符合我国的国情,是实事求是的规划。 “十二五”规划的基础:高度评价了“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使我进一步认识到“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多变和金融危机的风险挑战,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认真贯彻和落实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实施正确而有力的宏观控制,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越性,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我国经过五年努力奋斗,我们战胜了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我国经过五年努力奋斗,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大幅度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以及党的建设,都取得了重大进展。我认为这就为“十二五”规划制定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十二五”规划的蓝图: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就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我深刻的认识到“十二五”时期有两个特点很重要: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二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为此,我认为就必须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的新特点,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为此,我认为就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十二五”规划的展望:我认为“十二五”规划蓝图已经成就,那么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关键,就在于全党全社会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力量,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科学谋划发展蓝图,努力创新发展模式,加强统筹协调、提高发展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坚持党的群众

区域经济与区域规划

《区域经济与区域规划》复习提纲 一、区域规划的理论体系名词解释 1、增长极理论 概念:增长极理论就是研究通过对特定地理中心的刺激,促进其极化效应,以推动不发达地区通过不平衡——平衡发展,实现经济整体进步的理论。 一个国家要实现平衡发展只是一种理想,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增长中心”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的。因此,应选择特定地理空间或产业类型作为增长极,以带动经济发展。增长极概念有两个含义:一是在经济意义上特指推进型主导部门;二是地理意义上特指区位条件优越的地区。 2、点轴开发理论 点轴开发模式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看,经济中心总是首先集中在少数条件较好的区位,成斑点状分布。这种经济中心既可称为区域增长极,也是点轴开发模式的点。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中心逐渐增加,点与点之间,由于生产要素交换需要交通线路以及动力供应线、水源供应线等,相互连接起来这就是轴线。这种轴线首先是为区域增长极服务的,但轴线一经形成,对人口、产业也具有吸引力,吸引人口、产业向轴线两侧集聚,并产生新的增长点。点轴贯通,就形成点轴系统。因此,点轴开发可以理解为从发达区域大大小小的经济中心(点)沿交通线路向不发达区域纵深地发展推移。 3、梯度推移理论 梯度推移理论源于费农提出的工业生产的产品周期理论。梯度推移理论根据区域是否具有发展潜力将区域分为高梯度区域和低梯度区域,该理论认为,创新活动是决定区域发展梯度层次的决定性因素,而创新活动逐渐从高梯度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生产活动逐渐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而这种梯度转移过程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城市系统扩展开来的。梯度转移理论主张发达地区应首先加快发展,然后通过产业和要素向较发达和欠发达地区转移,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4、核心-边缘理论 核心边缘理论是解释经济空间结构演变模式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试图解释一个区域如何由互不关联、孤立发展,变成彼此联系、发展不平衡,又由极不平衡发展变为相互关联的平衡发展的区域系统。 5、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罗斯托通过对工业化国家的增长过程的考察,归纳出国家或区域的经济增长大体上要经过六个阶段。 (1)、传统社会阶段(2)起飞准备阶段(3)起飞阶段(4)成熟阶段(5)高额群众消费 阶段(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1)传统社会阶段,主要特征是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低下,产业结构单一,主要的经济活动都局限于原始的农业活动。 (2)起飞准备阶段,是由农业为主的社会逐渐向工业、交通、商业及服务业为主的社会转变,积累率达5%,主导产业是饮食、烟草、水泥、砖瓦等产业部门。起飞条件:

《区域经济学》复习题及答案word版本

《区域经济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区域经济增长 2、地区生产产业专业化 3、核心区 4、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5、投资环境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提高资源利用效率2、第三产业3、商品交换4、创新5、S形6、关联性7、能源生产弹性系数8、区域性原则、效益原则9、资本流量和流向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 2、市场因素是对--------影响最大的因素。 3、区域贸易是指一个地区与其他地区进行的--------活动的总称。 4、熊彼特认为:------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应该作为一种崭新的生产要素被引入生产函数。 5、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表现为----------。 6、城镇体系域城镇群的最大差别体现在---------。 7、一般来说,----------是用来反映能源生产与国民经济发展的相互适应状况的指标。 8、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一方面要体现-----------的原则,另一方面要体现 ----------的原则。 9、投资三要素是指投资主体、资本流向和流量、获利程度,其中,-----------是核心要素。 三、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ABCD 2、BC 3、A 4、A 5、D 6、ABCD 1、中国区域经济跨世纪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A 规范政府职能 B 培育大型企业集团 C 加强宏观调控力度 D 实现经济协调增长 2、产业区位选择机制中的主体是------ A目标驱动机制B 利益驱动机制C 市场调控机制D 宏观调控机制 3、在下列经济合作中属于水平性经济合作的是----- A棉花生产企业与纺织厂的合作B 为汽车总装厂生产零部件的加工企业 C 南南合作 D 东西合作 4、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是--------- A科技进步B 人力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C 第三产业的高速增长 D 政策的改善与优化 5、在城镇体系建设中,城市的基础是-------- A最大的城市B 大城市C 中等城市D 小城市 6、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的条件是--------------

区域经济学习题答案

题目:1.论述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意义,试分析我国未来城镇化发展的趋势与政策建议。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意义 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科学发展的客观需要。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有利于破解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也就是要由偏重经济发展向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要由原来城镇化过分依赖工业化,改变为同时结合农业现代化、现代服务业等的多力支撑体系。加速新型城镇化,必须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我国未来城镇化发展趋势 释放城镇化的内需潜力,让城镇化成为未来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须加快体制改革,进一步清除阻碍我国城镇化的制度障碍和不合理的政策安排,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第一,协调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将城镇发展放在优先的位置。基于我国出现的产能过剩矛盾,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地方政府应将更多的资源特别是公共资源用于城镇发展方面,以增强城镇承载和集聚人口的能力。同时,应改革干部考核机制,鼓励各级政府围绕农民转市民、人口流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等方面工作,积极健康地推进城镇发展。 第二,改革城乡二元体制,从限制农民进城转向鼓励支持农民进城。从长期目标看,我国要实现城镇化深度推进,就必须彻底改革城乡二元体制,使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具体思路是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人口管理机制,构建有利于人口迁徙的可转移接续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农民工身份转换。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计划(完整版)

计划编号:YT-FS-1184-44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 计划(完整版)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Through Scientific Prediction, Weighing The Objective Needs And Subjective Possibilities, The Goal To Be Achieved In A Certain Period In The Future Is Put Forward 深思远虑目营心匠 Think Far And See, Work Hard At Heart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计划(完整 版) 备注:该计划书文本主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地预测,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所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必要途径。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一、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年,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大和省第九次、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紧紧围绕“建设殷实小康、构建和谐*”目标,认真组织实施市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运行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945.02亿元,增长16%。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全市粮食总产149.96万吨,增长4.3%;农林牧渔业增加值74.38亿元,增长6.6%。服务业发展速度加快。全市服务业增加值614.25亿

元,增长18.5%。工业支撑和带动作用得到巩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64.97亿元,增长20.42%;实现利税460.11亿元、利润272.24亿元,分别增长37.49%和43.54%。财税收入快速增长。全市境内税收总收入214.04亿元,增长25.41%;境内财政总收入245.51亿元,增长22.4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7.86亿元,增长21.26%。金融运行比较平稳。年末全市各项存款余额1394.84亿元,比年初增长13.52%;各项贷款余额964.88亿元,比年初增长13.57%。 经济结构调整扎实推进,发展方式发生积极变化。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基地化、产业化水平提高。全市无公害和绿色、有机农产品分别达到100个和16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84家。自主创新能力有新的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426.2亿元,增长37.69%,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2.13%,比上年末提高3.03个百分点。工业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年内有10个工业产品进入中国名牌产品行列,24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区域:是指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不同的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区域的基本属性:1地球表面一部分,占有一定空间2区域具有一定围和界线3区域具有一定的体系结构形式4区域是客观存在的 区域的划分:按概念划分:一种是区域部空间特性的一致性和相似性,并以此来区别其他区域,这称为均质区域。另一种是结节区或称为功能区、枢纽区。按特性划分:区域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和动态性等特性 区域发展:一般是指在一定时空围所进行的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和结构优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 区域发展的新趋势:1区域分工全球化的趋势更加的明显2区域间竞争与合作并行不悖3可持续发展成为区域分发展的主题 区域分析:主要是对区域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自然资源的特性:有限性、区域性、整体性、多用途性和社会性 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首先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再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但自然资源仍是区域生产力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条件)2.自然资源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1)自然资源的数量多少影响区域生产规模的大小(2)其质量及开发利用条件影响区域活动的经济效益(3)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结构 自然资源的评价原则:1.明确评价目标,有的放矢2.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重点分析相结合3.必须在现代技术可行的基础上论证经济的合理性4.从保护自然资源

的角度出发评价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的评价方法:1自然资源质的评价2自然资源量的评价3自然资源地理分布特征与地域组合特征的评价4自然资源可能开发利用的方式或方向,以及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经济前提评价5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效应的评价 区域承载力: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自然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其他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下所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自然资源承载力的涵:1时空涵2社会经济涵3可持续发展涵 自然资源承载力的特性:1有限性2动态性3可增强性 区域自然资源的利用分配:1自然资源的代际分配2自然资源的代分配(1)自然资源在不同国家之间分配的公平性(2)同一国家部资源分配的公平性 自然资源:是人类发生和发展所必须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地球表面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人类互相作用的一个特殊圈层,是由岩石、土壤、水、大气、生物等自然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自然综合体 自然环境及其与区域发展的关系:1在一定条件下,自然环境及其变迁对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具有重要影响2自然环境也对人类文化产生着重大的影响3区域发展是生态保护的前提4改善生态环境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区域发展,同时,区域发展也应该是建立在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在一定围,以客观存在的地域单元为基础,按照劳动地域分工原则建立起来的具有区域特色的地域性国民经济。 区域经济特色形成的原因:区域差异和区域优势、产业布局指向、劳动分工规律、区域利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