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派家庭治理理论

结构派家庭治理理论
结构派家庭治理理论

.2.结构派家庭治疗

二十世纪70年代,结构派家庭治疗兴起,几乎成了当时这一领域的最有影响力的

流派之一。这一学派之所以能占主导地位,不只是因为方法很有效,而且因为创建者是

极好的艺术鉴别力(virtuosity)名家——米纽钦(salvadorMinuchin),他是著名的临床

专家,而不仅仅是个理论家,同时他在戏剧方面也享有盛誉。

2.2.1主要代表人物

米纽钦(Minuchin)在阿根廷出生并长大。他在以色列军队里当过精神科医生,然

后去了美国,在纽约的一个犹太人的指导中心和纳森·阿克曼一起进行儿童精神病的

工作培训。在完成学习之后,他于1952年回到以色列进行儿童的治疗工作,那时他开

始关注家庭的重要作用。1954年米纽钦去了美国在WilliamA1a11sonWhite研究中心接

受精神分析的培训,当时沙利文的人际互动理论对他影响很大。离开这个研究机构之后,他在wiIt、Ⅳyck学院找到了一份帮助功能不良儿童的工作,在那儿他和他的同事们尝试

着进行家庭治。这个时期的其他的家庭治疗师,比如说纳森·阿克曼和杰克森(Don Jackson),他们的治疗对象都是中层家庭,他们的治疗方法很难适应在wilt、wck的很多

有复杂难题的、贫困家庭的孩子。因此,米纽钦觉得必须得发展出一套新的理论和技巧

应用到这些家庭中,其中一个就是表演——把他们家庭的问题在治疗室内表演出来,这

样治疗师就能很好观察并能改变他们。米纽钦的大多数技术都是具体的且是行动导向

的,这是结构派家庭治疗的一大特色。大多数的家庭治疗师都是观察者,并不参与家庭,而米纽钦主张加入到家庭中,在他们的家庭舞剧中变成了一个积极地参与者。

米纽钦在家庭治疗上的声誉渐高,在1965年成为了费城儿童指导中心的主任,并

把它发展成世界上最大最有威信的儿童指导中心之一,在这儿工作的治疗师对结构派家

庭治疗的发展做出了很多贡献,第二代的结构家庭治疗师都散布到全国各地。到了70

年代,结构派治疗成了家庭治疗中最有影响、应用最广的流派。

在1976年,米纽钦从费城儿童指导中心辞职,但直到1981年他依然担任培训工

17

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作的领导。现在他丌办了自己的家庭研究机构,并周游全世界传播和展示结构家庭治疗。目前他定居在纽约市,带领一个名叫“家庭研究组织’’(family咖dies,Inc.)的小型团体,提供社区组织咨询服务。。

2.2.2理论假设

米纽钦假设在家庭中有一个无形的组织或结构,影响和规范着家庭成员的行为,这

些结构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家庭的内部系统,为我们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清晰指导。。他的

一个重要的贡献是,提供了一套完整和有系统的概念去了解和掌握家庭的结构、组织、

动态和惯常相处模式。

结构派治疗理论的三个主要的组成是:家庭结构、家庭次系统及系统边界,同时替

罪羔羊也是他的理论中的比较重要的概念。

家庭结构

家庭结构(F啪ilystmcture)是结构家庭治疗的一个核心概念,是指家庭成员在相

互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互动模式。它包括一套隐形的控制家庭互动的规则,

反应的是家庭成员彼此互动的方式。它不能指示和确立行为,但可以描述预期的结果。

当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行为多次重复的时候,家庭互动就会形成一定的模式。比如当妻

子与丈夫发生矛盾时,妻子在愤怒的诉说,但是丈夫却充耳不闻。于是,妻子就转向儿

子寻找安慰和发泄。她会向儿子抱怨说:“你看你爸爸,是多么的不通情理。”当第一次

争吵的时候,妻子、丈夫和孩子的互动是这样的,但第二次,第三次,还是这样重复的

时候,就容易形成一个模式,就是妻子与丈夫的关系不和谐,而孩子在中间就起到一个

缓冲和调节的作用,这个家庭的结构就形成了。

一个家庭的交互模式能够看出来将来的互动情况,但要看清家庭结构是不容易的。

一起来看下面的例子。。

一位母亲打电话到诊所,抱怨说她”岁的儿子有心理问题。治疗师要求她和丈夫

带着儿子一起去见他。当他们到了治疗室后,母亲开始讲述儿子在家的一系列不听话的

行为;儿子很生气,说他在家里没有人理解他,他从来都没有从母亲那儿得到过安慰。

母亲乖儿子之间的对话揭示了他们的关系比较紧张,并且矛盾很激烈。

这种互动并没有告诉我们这个家庭的所有故事,因为这里面没有包括父亲,如果丈

夫只是在一旁,漠不关心,这就可能是母亲对儿子的过度管制和父亲的缺乏卷入有关。

但这只是猜测,真J下的家庭结构是要,真J下的家庭结构是要通过长期的观察才能发现的。

①华夏嗍:结构家庭治疗简介

③Minuchin,s..F硼iliesand

F鲫ily Therapy.cambridge。M^:Harvard

University.1974 p45

③M.P.Nichols&Richardc.sch阳rtz,Family

Therapy:concepts

and

Methods,for library

of

congress.P.213

18

家庭次系统

家庭和其他的系统组织不一样,家庭中形成和维持这个系统的更多的是血缘关系

和情感联结,各个成员都可能会跟其他成员关系亲密而形成次系统(f锄ily subsystem)。在一个核心家庭里,存在着夫妻次系统,父子次系统,母子次系统三个次

系统。在健康的家庭里,这些系统都是相互平衡和相互制约的。但是,在有些家庭里,

可能一个母亲会跟她最小的孩子紧密联系形成一个次系统,而其他的都会被排除在外;

可能是分成两大阵营,母亲和儿子在一边,而父亲和女儿在另一边。尽管形式比较普通,但形成次系统的可能性却是无穷无尽的,在整个家庭系统中,充满着无穷的奥秘。

边界

在家庭中,个体之间、次系统之间和整个家庭都有一定的边界(Boundary),这些

边界是通过人际互动形成,成为了个体和次系统的周围看不见的“栅栏”。边界有一定

的亲疏和层级,可以起到保护家庭和次系统的作用。

边界是个隐形的概念,有清晰的、有僵硬的、有混乱的边界,也有过度卷入的边界,

各不相同(如图3.3.2—2)。僵硬的边界是完全的限制,和其他的次系统很少联系,其结果是脱离(Disengagement),脱离的个体或次系统会孤立起来,进行自我管理。这种情

况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积极的一方面,这会形成孩子的独立、成长和自主性,如果父母不总是在孩子旁边转,而是告诉他们去做什么并为自己而战,这样孩子就会被

逼着去开发利用自己的资源;消极的方面,脱离会造成缺少温暖、爱抚和照顾,并且这

样的家庭在得到有力的支持之前容易遭受极大的打击。

过度卷入的边界提供了一种高度的支持,但是这是以缺少独立和自制力为代价的。

这样的家庭母子关系过于亲密,孩子学会了依赖父母,自己不能很好的独立处理问题,

并且对家庭以外的人际关系处理不好。

夫妻次系统也必须发展出一个界限,使他们独立于父母、孩子和其他的局外人。在

孩子出生时,丈夫和妻子放弃他们所需要的彼此独处空间,只把目光集中在孩子身上,这种情况在中国是很常见的。在夫妻周围,太僵硬的界限会剥夺他们对孩子的关心和照顾,但是在我们的以孩子为中心的文化中,父母和孩子间的界限最多也只是模糊不清。结构治疗师使用一些简单符号来图解结构问题,这些图解通常显示需要改变什么,

图3.3.2—2呈现了一些用来图解家庭结构的符号。僵硬界线

清晰界线

模糊界线

19

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厂—人—_、

一}_一

-—-——-·—------------‘————-+

联盟

冲突

冲突转移

卷入

过度卷入

图3.3.2—2家庭结构符号(symbolsofF锄ily

strucure)o

替罪羔羊

家庭替罪羊是在早期的家庭干预中出现的。在1960年Vogel和Bell首次在家庭功

能方面用到它。这一词语源于圣经。“替罪羊”与以色列民族领袖摩西主持的一个宗教程序有关。在仪式中,摩西把手放在一只羊的头上,忏悔“以色列人所有的恶行和所有违抗神意的行为,那是他们的罪”,把这些罪放在羊头上,这只羊被放逐荒野,“把所有的罪行带到荒芜地”。o

在家庭治疗中,“替罪羊”一词的运用有些不同。作为替罪羊的家庭成员——经

常是表现出症状的孩子——家庭把所有的问题投射到他身上,保持在家庭系统内部而不是被放逐“荒野”(有时,这个家庭的替罪羊也有“放逐荒野”的情况——进入精神病医院)。一些家庭为了系统的稳定需要依靠一个有症状的孩子或某一方父母。替罪羊的症状使家庭保持在一起,有时一个具有症状的孩子恰恰是父母都认同的。

充当“替罪羊”的家庭成员是以一种非常巧妙的方式来担当这个角色的。经常由一

些有问题的人,如一个分裂的人、生病的人或没有获得关爱的人来担任,而其他家庭成员只是尽力地帮助这个“替罪羊”。使问题复杂化的是,“替罪羊”完全无意识地担任这个角色,几乎是别有用心地做一些令家庭不安的事情。“替罪羊”通常是一个对母亲和父亲之间的差异非常敏感的孩子,非常担心父母会分开,因为他们分开会威胁到自己的自我安全感,“替罪羊”通过提供他们关系之外的一个焦点来帮助爸爸和妈妈联合在一起,使他们忽略夫妻之间的差异而关注自己的不正常,就这样使他们结合在一起。虽然①M.PNlchoh&Rlchard

c.schwartz.F鲫ily nlerapy:concepts

and

Methods,for libr8ry

of

congressp.220

②转0I白:PhilipBarker(1998).Basic

Family Therapy.,Blackwell science

Osney mead.D142

20

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这样就能减轻了父亲和母亲的压力,夫妻不再关注彼此,而转向孩子,但是却使孩子成为了受害者。

孩子

图3.3.2.3 孩子成为替罪羔羊——冲突转移

2.2.3治疗理念

结构派家庭治疗就像其他家庭系统方法一样,在谈到问题和解决方法时偏好家庭脉

络(context)的方法,而非个人。结构派的独到之处在于使用空间和结构隐喻描述问题和

寻找解决方法,坚持积极的治疗方向(C01apinto,1991)。本模式的主要论点在于个人症状的改变必须在其所在的结构或背景中实现,而治疗师在这一改变中担任着领导角色。

改变结构

米纽钦认为,治疗的目标首先是结构的改变,问题解决只是一个副产品o。他认为

家庭成员任何一方的改变都可能会影响到家庭结构,同样,改变整个家庭的基本结构就会对整个家庭互动产生影响。

结构家庭治疗中有个核心概念是家庭结构。在家庭中,通过互动形成的隐形结构并

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家庭的转折期,如家庭成员的增加(如新婴儿的出生)或成员减少

(祖父母的去世)、某一成员失业、搬家或者是遇到重大变故的时候,家庭结构就会面

临着变化或改组。健康的家庭能够很好的适应变化,度过转折期,重新形成新的结构;但是,功能不良的家庭,结构是僵化的,适应力弱,在外界或内在的环境变化后,不能自动调整形成新的结构形式。旧有的结构不再适应新时期家庭的变化和要求,就会阻碍家庭成员的交往和个体的发展,形成一定的家庭问题或个体症状。比如,当孩子进入青春期的时候,非常要求独立,父母就需要调整与子女的关系,变呵护为鼓励其独立完成一些工作;如果母亲接受不了儿子逐渐离开自己的事实,仍然以儿童期的方式来对待现在的儿子,那么不是儿子产生行为问题,就可能母亲过度焦虑。

结构治疗师的主要角色是扮演促成改变的工具——主动地参与整个家庭,引入能导

致适应性改变的挑战,并且支持和教导家庭成员适应以后发生的事情

下面是一例结构僵化的例子:

①MichelP.Nich01s.Richard

c.sch-artz著,林丹华等译,家庭治疗基础,中国轻工业出版杜.D143

2I

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小珍,17岁,体重只有70斤,吃不进东西,经主治精神科医生诊断为神经性厌食

症,开了些药,但不见明显效果;在母亲介绍完情况后,笔者建议请她们全家都参加治疗.

在治疗中,患有精神衰弱的母亲不断指责女儿不多吃东西,瘦得皮包骨头;小珍不

多说话,只是呆呆得听着.母亲看到小珍不反应,更加生气,不禁变本加厉得骂女儿,

这时,坐在旁边的父亲开口柔声劝女儿不要那么固执,还是多吃点对身体好;小珍一直

以冷漠回应她们,母亲继续咄咄逼人,希望小珍改变,偶尔也把怒气指向丈夫。

在这个家庭中,这样的交互方式周而复始,形成了僵化的结构模式。各人都无意识

的扮演着不变的角色:一个过分关心女儿却不懂得给空间予以长大的神经质母亲,一个固执、惯用被动抗议的方式来表达愤怒的女儿,一个没有权威和无奈的父亲.大家互相牵制,脚步协调,互相跟随。

在这个案例中.治疗师要加入到家庭中,了解了家庭结构之后,通过解释说明让家

庭成员明白他们家庭的惯常模式,然后尝试打破这种僵化的结构,建立起新的灵活的家庭结构。

调整边界和次系统

治疗通过调整边界和重新组合次系统,来达到家庭结构的调整,以此改变每个家庭

成员的行为和体验。结构治疗师持积极的态度,不认为家庭天生就是有瑕疵的,治疗师的工作是参与家庭,随时发现和激发潜在的适合模式。Simon(1995)认为其实这种模

式已经存在于来访家庭的“储藏库”中,治疗师要做的并不是创造一个新的结构,而是激发潜伏的结构。

每个家庭都是特别的,但是家庭拥有共同的结构目标,不管是多么民主的家庭,还

是存在等级结构的家庭,父母和子女的地位是不一样的。父母应该负起应有的责任。他们并不是与孩子处于平等位置。

有些家庭在孩子小的时候功能良好,但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旧有的规则不能适应

不断成长的孩子的需要,就会使得某些次系统的界限不够清晰。父母与孩子产生纠结,或结成联盟。如图3.3.3.1、3.3.3.2:

父亲—1卜一母亲

变为

父亲

厂———人——_、

母亲·孩子

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3.3.3.1母亲一孩子联盟

父亲母亲

孩子

图3.3.3,2父母与孩子缠结

当边界不能很好的保护次系统的时候,这些次系统内部的人际发展就会受到限制:

比如父母如果总是干预解决孩子之间的争论,这些孩子就不能发展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也没有很好的学得处理与同伴之间的关系。

16岁的约翰患了抑郁症,治疗师从他与母亲过度亲密的关系中找到了治疗的关键。

治疗师发现,约翰的母亲需要他完全服从,并且不让他进行独立思考以及和外界进行联系,见图3.3.3—3:

母亲\外界兴趣

...,.\

约翰

图3.3.3.3约翰与母亲的缠结并与外界兴趣地脱离

为什么母亲与自己的儿子界限模糊?也许她与丈夫分离;也许她是一个寡妇,还没

有找到新的朋友、工作或是其它兴趣。通过帮助母亲与其他成年人建立亲密关系,明确母亲与约翰个体之间的界限和分离,这样就可以解决约翰的抑郁问题。

下面的案例分析涉及到次系统和界限之问的问题:

沈怡芳和李晓阳在,临床心理疾病杂志上发表了一例用结构式家庭治疗帮助一个躯

体症患者的案例。当事人21岁,独生女,父亲在她11岁的时候因病去世,现在和母亲两个人生活。她在省电力职业学校一年级读书,但因情绪低落,易发怒,闭经,有疑病而前来咨询。母亲是小学老师,对女儿的要求很严,每天清晨四五点就要当事人起来跳绳,强身健体;学习上必须每门功课都优良;当事人在10岁的时候月经初潮,到了16 岁,突然闭经。以前是很温顺听话的,现在变得易发脾气,情绪不稳,感到闭经是个大问题,觉得身体有异样,不愿出门和上学。母亲曾带她到当地的三家医院就医,做内分泌检查等未发现异样。但当事人强硬地要求去北京上海著名医院做各种检查,结果均无异常。但她却乐此不疲,不断翻查医书,母亲稍提出异议,就会遭到当事人斥责谩骂,甚至出手殴打。于一年半前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强行位院15天,用每天800毫克的舒23

查奎查堂塑±堂焦笙奎一

必利来治疗,无明显疗效。出院后对母亲更加敌对,对到精神科就医非常反感,但却乐于到综合医院频繁检查。据中华精神医学会的《中国精神障碍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 一3)诊断为躯体形式障碍。后来北京的大医院建议说最好进行心理治疗,当事人才勉

强同意接受进行家庭治疗。

在诊断的过程中,治疗师主要是应用结构家庭治疗的方式。首先治疗师和这个家庭

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加入到家庭的互动模式中,帮助这个家庭系统打破旧有的结构模式,分清各个次系统的界限,然后建立清晰的健康的互动模式。

治疗进行了八次,在前几次主要是治疗师加入进来,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重现她

们之间的互动模式,把当事人的问题带到整个家庭的关系中来(这里的整个家庭的关系

多指母女关系)。在进一步活现家庭冲突的过程中,探询母女在家庭里遵循的规则和扮

演的角色,让家庭初步意识到母女的敌对态度来自于过度纠结的母女关系。第5次治疗的时候,开始挑战女儿,让女儿自己进行反恩,“一个成年的孩子应该是独立生活在现

在还是处于不断的抱怨和抑郁的过去”。这次治疗是转折期,是当事人产生改变的关键

时期,也是治疗师格外谨慎的时期.因为在这个时候,如果引导适当,让她在整个家庭中有所反思和领悟,那么她就会走向改变:但是如果不小心一步走错,治疗不但没有应有的效果,反而会走向反面。

在治疗中,治疗师处理得很好,挑战女儿,暗示一个成年人是要生活在抱怨和不如

意的过去还是要关注现在和将来,引起当事人的思考和改变。在第6次治疗的时候,母亲反映女儿的月经来了,治疗师进一步明晰和强化母女之间已经的模糊界限,并由母亲和女儿分别表达对方近来的变化和带给自己的感受.第7~8次治疗,巩固家庭重新建

立起来的互动模式,干预不自觉重现的旧的互动行为,加强单亲家庭中母女次系统的功能.

结果显示,当事人在4个月的家庭治疗后,月经恢复,疑病减轻,情绪稳定,在家

能和母亲和平相处,有时能帮母亲做家务,与母亲相伴散步、逛商场等.曾返校上学,但终因课程耽搁较多而留级。

分析:这个案例是按照结构家庭治疗的指导思想进行的。象前面理论所阐述的。如

果是不健康的家庭结构,就会产生一定的家庭症状来维持这个不平衡的家庭状态。这样的家庭替罪者往往是分化程度不高的青少年。案例中的家庭中本来是很和谐的核心家庭,因父亲的去世,使家庭结构骤然变化,以前的夫妻次系统、父女次系统都消失了。占主要地位的是母女次系统。母亲在丈夫因病去世后,格外关注女儿的身体健康,严格要求、过度关注的结果,使青春期后的女儿产生逆反。在女儿儿童期的时候,能够很温24

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顺很听话,但女儿长大了,到了青春期后,母亲依然用以前的那一套教养方式对待女儿,母女的过分亲密使得母与女的两个次系统界限模糊。次系统边界纠结,阻碍了女儿自主性的探索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认知和情感能力的发展也受到了抑制。女儿的身心症状和情绪症状相继出现。家庭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女儿从以前的温顺变得可以任意指挥、斥责甚至殴打母亲,母亲只有忍让克制。

治疗师想要改变目前不健康的家庭结构,就要先打破现有的家庭平衡状态。首先

治疗师加入到家庭互动中,打破母女的过度纠结的联盟,界定出母女次系统的界限;其次,在后续的治疗中,治疗师用重构的技术,挑战女儿,是愿意做个什么都要母亲负责的尚未月经初潮的小女儿,还是做个21岁的青年。母女二人因治疗师的加入而重新定位,母女之间新的动力也因此活跃起来,一种新的互动模式在逐渐建立的过程中,当事人闭经症状改善,这使得家庭发生更加深入的改变,患者的情绪症状、疑病症也明显缓解。

解放替罪羔羊

替罪羔羊往往是家庭最忠实的维护者和最大的牺牲者。他们靠自己的反常行为来使

家庭保持平衡。当家庭中父母关系出现问题或常常争吵不止时,一向优秀的儿子突然逃学、上网、打架,这样父母就顾不上吵架,一起来管“不争气”的儿子,岂不知,正是因为儿子的“不争气”,才使得夫妻双方的矛盾有所缓解,使家庭暂时处于一种相对平

衡的状态。这与博文的三角关系的形成和作用是一样的,看来在很多的家庭系统中,都避免不了产生三角关系。

在李维榕的《家庭故事…心理随笔》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这是个三口之家,一个常患胃出血而入院的妈妈,一个心怀不满的爸爸,一个七岁

的小女孩。这三个人在一起,自然就产生一连串的连锁行动,就像一幕特别编制的舞蹈:妈妈不停的向爸爸诉说女儿的不是,爸爸越听越垂下头来,小女孩在东跳西跳,显然是很留心父母的举动。一言不发的父亲,听妻子埋怨久了,就大声回答一声,妻子等丈夫一停声,又继续她不停的抱怨。

教说的对象是女儿,骂的是丈夫,不知何故,这位年轻的妻子成了幼儿园老师,丈

夫和孩子都变成了不及格的学生。这对不能相互面对的夫妇,各持己见,双方都认为对方应该改变,而自己却不肯改变,总是把矛头指向女儿.没有对话,没有交流,常常不自觉的就把女儿当作“战场”.七岁的小女孩说:“爸爸妈妈在家里总是吵架,一个星①李维桥·家庭故事——心理随笔,北京:中国社会科学Hl版社.1999,Dll5

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期总有好几次,妈妈常常哭了,爸爸不作声……妈妈不开心的时候就写日记,让我去抄写……”

女儿一边说一边跳动,妈妈看控制不了女儿,十分激动,要反驳女儿,女儿不服气,

听一句还一句。母女相争的姊妹,争的其实是丈夫的注意与关怀。然而爸爸不作声,立场却分明是与女儿同一阵线。妻子虽然极力否认自己的孤立,她的身体却实在受不了精神压力,因而经常胃出血住院。

未见这幕家庭舞蹈剧之前,每个人都认为问题在于女儿难教。见过这个家庭的关系

运作,我感到女儿其实是“羔羊”,无形中为不肯面对婚姻困难的父母代罪。

从家庭的角度看个人行为:一个坏孩子,可能是个最忠于家庭的孩子。

替罪羔羊的行为常常是无意识的,可能有时也是出于一种保护家庭的本能。但是,

替罪羊的出现并不能真正解决家庭中潜藏的问题和矛盾。治疗师需要加入到家庭中,观察和分析家庭中现有结构,破除旧的僵化的家庭互动模式,通过解释、舞台据表演等技术,和家庭一起,解放替罪羔羊,形成新的灵活性强的家庭结构和次系统的边界,并教

导家庭学会在家庭面临重大问题时灵活改变结构以进行适应,使家庭处于不断的变动平衡中。

在上面的案例中,治疗师观察到家庭的互动后,应该首先让夫妻双方正视他们之间

的婚姻问题,加强沟通和情感联系:这样把夫妻次系统的界限加强,就可以把七岁的女儿从“替罪羔羊”的角色中解放出来,母亲能正确对待自己的妻子与母亲的角色,父亲也不再消极对待婚姻中的问题。经过几次治疗后,父母感到家庭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并且女儿也比以往顺从多了。

2.2.4治疗技术和步骤

(1)治疗关系的建立:

结构治疗师主张参与到家庭中,和家庭建立良好的关系,探索可改变的领域,然后

激发潜在的可选择的结构使家庭发生改变。治疗师加入到家庭中后,最初的阶段是倾听和观察家庭中的谈话和互动,不做干预,通常是他发出:“嗯、嗯”,促使他们继续陈

述或者重复他们所说过的话,对他们说出的话做感兴趣的回馈和询问更详尽的内容,如对某人谈话的看法、感受,做某行为时的意图,对某人的期待等等,这些方式是心理分析及非指导性治疗者控制沟通的流动及其方向有效的方式。很多学者称这种技术为“加入”“跟随”“入乡随俗”等。和来访家庭建立良好的关系,是治疗开始的第一步,也

是很重要的一步。

(2)描述、说明、解释

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当和家庭建立起关系以后,治疗师要了解家庭成员,对他们的问题进行说明和解释,

并通过描述使他们固有的家庭互动模式展现出来,让他们意识到他们在解决问题的时的惯常方法。然后,家庭治疗师可以根据理论,对整个家庭结构进行解释和陈述,很多时候也是通过结构符号图来辅助说明。在这个时候,治疗师是专家、老师、解析者和重新架构者。

(3)舞台剧表演

米纽钦在他的治疗中,加入了很多戏剧的治疗方式,类似于心理剧。他为求助家庭

建立一个舞台,鼓励他们在治疗时像在家中会客厅内相互交谈,让他们的生活面貌活现出来。这样,家庭治疗师就不用单靠家庭成员的汇报或深入真实家庭生活才可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从个人描述得来的资料只代表个别家庭成员自己对家庭的看法,并不代表家庭动态的全貌。人际关系的微妙决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表达出来的。。

例如,一位母亲抱怨两岁半的女儿爱发脾气,在祖父母面前、在巴士上或其他场合

让她受窘。在早期的治疗阶段,女儿一直表现良好,在第三或第四次的治疗时,女儿要求要吃口香糖,治疗者看到这个机会,让这个场景现场展现:他要求母亲不要给她糖,因为午餐时间快到了,这个小孩开始哭、闹和脱衣服,当母亲快要投降时,治疗者鼓励母亲坚持下去,半小时后,小孩缓和下来了。尽管治疗者和妈妈都累惨了,母亲终于能在这“演出”中坚持己见来管制孩子。这样,在表演中,母女次系统的界限重新建立起来,阶层体系建立了,小孩的脾气减少了,因为她知道母亲有能力处理了。

下面的以一个案例片断来简单说明米纽钦的治疗技巧。这个例子取材自米纽钦和费

许曼的著作《家庭治疗技术》圆。来访者是一位忧郁的丈夫,一再地抱怨家中一团乱。治疗者(米纽钦)(对太太):“你认为你的房子一团乱吗?”

太太:“我不认为房子一团乱,但我想可以更干净一些。”

治疗者:“你的丈夫认为房子一团乱时,就表示你不是位贤内助吗?”

太太:“是的。”

先生:“是的。”

治疗者(对太太):“他能直接告诉你吗?还是他必须把话吞下去?”

太太:“不一定……这要看他能否感受到我的难过……”

先生:“我想,当对一些小事的不爽渐渐地累积,而我忍受住,直到有一些小事引爆,那时我会变得很挑剔、很生气……当我生气挑剔时,我觉得很内疚。”

①Minuchin,s(1993)F鲫ilyHealing.New

York:Free

press.转引自马丽庄的‘青少年家庭治疗’P.54

②转引自华夏心理网

鲁东大学磺士学位论文

治疗者:“所以,有时家庭好像’陷阱’一般.”

先生:“并不是整个家都如此,都是(指太太)……”

在整个会谈过程中,治疗师展现先生所抱怨一团乱的房子(的内容),是家庭让他

陷入抑郁的“陷阱”,如果他生气,他会使太太难过,而自己也会感到内疚。会谈持

续进行,治疗师很快地就发觉太太也害怕对她先生直接表达,因为她担心他会难过。治疗师将他们之问的互动模式以直接且明显的方式反馈回去,同时引导这对夫妻看到不直接表达和不愿令对方难过形成的“陷阱”:他们都不想对对方造成伤害,坚持己见,不正面表达,反而使得丈夫忧郁,妻子也伤心。治疗师向这对夫妻解释形成这种状况的不良互动模式,指导他们学会正确合理的表达,形成健康的互动模式,这样就不会使自己那么忧郁,也可以使太太最好少哭一点。

总的来说,米纽钦的治疗技术简单易学,在治疗过程中效果显著,因此颇受家庭治

疗爱好者的欢迎,学习者也很多。

2.2.5结构派家庭治疗简评

在20世纪70年代,米纽钦的结构理论成为在家庭领域中最广泛应用的概念化模型。

结构理论因其简单、全面和实用而广泛流行,基本的概念,如界限、次系统、联盟等.是很容易掌握和应用的。他们重视个体、家庭和社会背景,并且提供了一个清晰地组织框架来理解家庭和对家庭进行治疗。他的治疗理念在当时对于许多家庭治疗师的实务工作产生了重大的冲击。

米纽钦的很多治疗观点和博文的相似,他也是以系统论为基础,把家庭看作一个系

统,关注核心家庭的互动模式,我们可以通过与博文理论的比较更清楚的看到结构家庭治疗的特点:(1)与博文的理论不同之处是米纽钦以核心家庭为研究对象,没有将扩

展家庭包括进治疗中:(2)米纽钦的替罪羊的概念,按博文的解释就是把第三者卷入

到了两者之间的矛盾中,用来缓解两者之间的冲突,从而形成三角关系:(3)两者在

治疗师角色上有很大的差异,博文是以一种冷静的态度外在于家庭的,避免卷入家庭的情绪系统和三角关系中:而米纽钦是要参与到家庭中的,最重要的是与家庭建立良好的关系,探索可改变的领域,然后激发潜在的可选择的结构来使家庭发生改变。

最近,结构家庭治疗已经成功的应用于海洛因成瘾者,在他们之间建立更具适应

性的抚养者角色(Crief和Dreschler,1993),并且作为一种降低非洲籍美国人和拉丁

美洲年轻人吸毒的可能性的一种方法。其他研究表明,在被诊断出ADHD的青少年和他们的父母之间,在减少消极沟通、降低冲突和愤怒表达中,结构家庭治疗于沟通训练和行为管理训练的疗效一样(Barkley&Guevremont等)。同时,结构治疗对青少年障碍

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治疗也是有效的,比如行为障碍和厌食性神经症等。。

结构式家庭治疗 理论与方法

结构式家庭治疗理论与方法 一、领军人物简介 Minuchin生长于阿根廷。他曾在以色列的军队里做过医生,1954年来到美国,在纽约开始精神分析训练。他于1965年成为了费城儿童指导诊所的主任,那时侯这个诊所只有近10个职员。Minuchin将这个规模不大的诊所,变成了 全世界规模最大的且最具有声望的儿童指导诊所之一。在费城,Minuchin和他 的同事们创立了结构式家庭治疗。1981年,Minuchin退休,他在纽约建立了他自己的中心,继续家庭治疗的临床治疗和教学,为了表达对他的尊重,位于纽 约的中心被更名为Minuchin家庭中心。李维榕是Minuchin家庭中心的唯一华 裔治疗师。 二、理论建构 初学者因为没有理论基础帮助他们看到家庭动力的模式,很容易深陷入家 庭问题的内容之中。结构式家庭治疗为分析家庭互动过程提供了一个蓝图。结 构式家庭治疗有三个重要的构造:结构、子系统和界限。家庭结构,家庭成员 互动的组织模式,是一个决定论的概念;(厌食症孩子和父亲的争吵,不去关注到底吐了几次,而是关注每当父亲一说话,女儿就会训斥父亲这种的互动模式)缠结的子系统虽然能给予很大程度的相互支持,但却以牺牲独立和自主为代价;人际界限程度从僵化到弥散有所不同。僵化的界限具有明显的约束力、限制与 外部子系统的接触,这样就导致了疏离。疏离的个体和子系统虽然独立,但却 被孤立。从积极的角度来来讲,这样促进了自立。而从另外的角度上来讲,疏 离限制了情感和互动。疏离的家庭如果不能相互支持,必定面临严重的应激。 僵化的界限清晰的界限弥散的界限 疏离正常范围缠结 三、家庭治疗的工作概念 ㈠、互补性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表格图解(很实用)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性质职权会议种类、组成会议召集会议决议议事规则其他事项 股东(大 )会有限公司股东会 最高权力机构 决定公司经营方针 投资计划等11项 (p46) 股东会(首次会议、定期会 议、临时会议) 一般情况下董 事会召集、董事 长主持 特殊情况P47 一股一权 普通决议1/2以上通过 特别决议2/3以上通过 股份公司股东大 会 股东大会(年会1次/年、临 时会议) 选举董事和监事 的累积投票制 董事会有限公司 (3~13人) 1管理机构 2执行机构 3经营决策机构 4对外代表机构 5法定常设机构 召集股东会议、决 定经营计划和投资 方案等11项 (P52) 定期会议和临时会议(定期 会议每年至少2次)一般情况下董 事长召集并主 持 一人一票 多数通过 即董事数额多数决 股份公司(5~19 人,其中独立董事 占1/3以上) 定期会议(2次以上/年) 临时会议(1/10表决权股 东,1/3以上董事或监事) 独立董事的任职 资格、职权(P55) 国有独资公司 (3~13人) 除上述职权外还有 制定公司章程报批 定期会议和临时会议(无次 数规定) 董事由国资委委 派和职代会选举 经理辅助业务执行 机构(董事会) 执行业务 主持公司日常经营 工作等8项(P58) 经理的选任与解 聘由董事会决定 (P59) 监事会有限公司专职监督机构基本职能:监督公 司的一切经营活动 监督对象:董事会 总经理 具体职权:P61、P62 各7项 一般不少于3人,其中职工 代表不低于1/3 每年至少1次股份公司至少6个月1次国有独资公司外派监督机构不少于5人,由国资委派出 专职监事和职工代表出任, 职工代表不低于1/3

结构家庭治疗案例

Lala,希望你健康快乐地成长 ——运用“结构家庭治疗法”做儿童个案社会工作(说明:本案为真实案例,为对案主负责,案主姓名采用其英文名字)一、接触案主 有个朋友在艺术设计学院读书,课余在外边做家教,教小孩子画画。一天她问我对教一个六岁孩子学外语有无兴趣。起初我说没有时间。但是听完她对那个孩子以及他的家庭状况的介绍后,我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可能是专业使然,推测出那个孩子受家庭的影响多少有些问题,最后同意了。于是开始接触到了一个叫lala的六岁的男孩。二、案主资料收集与问题诊断 Lala是他的英文名字,这个名字是他小姨kitty给他起的。后来我了解到在这个家庭里边,lala最爱的就是他的小姨。Kitty以前在经三路ef做外语培训工作,现在在北京新东方教口语,lala的外语一直都是跟她学的。 Lala的家在富田丽景花园(东风路与南阳路交叉口附近),** 市最具典型的富人社区,当然lala的家境相当好。Lala的爸爸有一家公司,Lala的妈妈也有一家公司,而且生意都很好,因此两人也都很忙。虽然两人已经离婚了,并且又有了各自的家庭,但他们依然爱着lala。

这个家庭平时就住着Lala和他的姥姥。Lala的姥姥很有修养,是个老年知识分子。她能够理解而且可以接受Lala父母的选择,直到现在他对Lala的爸爸依旧很好。只是后来我发现她不愿意让Lala 去他奶奶家,这是Lala不喜欢她的最大的原因。 我一直以为结构不全的家庭中的孩子精神上会受到影响而留有阴影,其必然在个人行为上有所古怪与异常。Lala表现的并不明显,但他并不是完全的健康正常,最突出的问题一个是他的想法,语言与年龄不符,可以说是提前畸形社会化了;一个是他不爱他的爸爸妈妈以及姥姥。下面举几个例子具体描述一下Lala所存在的问题:例一:一天谈到最喜欢的汽车,我问Lala是喜欢爸爸的现代还是妈妈的别克。他说都不喜欢,只喜欢楼下的法拉利跑车(后来听他的姥姥说每次Lala的爸爸来看他或带他出去玩,Lala总是嫌他爸爸的车破)。然后他又说了很多让我吃惊的话,比如他说,我最喜欢抽大中华烟,最喜欢喝茅台酒,我抽着烟,喝着酒,身边再有个美女。Oh-oh,我厉害吧。 例二:一次我问Lala最爱家里哪个人。他说最爱小姨kitty,因为kitty经常和我玩。不喜欢爸爸妈妈和姥姥吗?我问。不喜欢,他说。为什么?我问。就是不喜欢。然后他不说话了。

结构派家庭治疗理论与方法(案例分析)

第三讲结构派家庭治疗理论与方法案例一:洗手的康康 十六岁,男,每天洗手三四十次,双手发白,皮肤浮肿。被诊断为强迫症。 急坏了父母。尤其是母亲,整个心都在儿子身上。 每次洗手必向母亲报告。母子之间的对话全围绕洗手或不洗手的话题。 太空人家庭 一家三口来到咨询室 4.主要内容 核心概念\结构\亚系统\界限 行为障碍的发展 僵硬界限-脱离\模糊界限-缠结 5.核心概念-结构 结构(structure):人际交往的循环模式,用来界定和稳定人际关系的形态。 家庭结构(family structure) 家庭的功能组织,它决定家庭成员怎样进行交互作用 等级结构(hierarchical structure) 家庭的功能组织,建立在清晰的代际界线基础之上,父母保持控制和权威的地位 家庭成员互动的组织模式 在家庭成员之间反复互动的过程中形成 常见的家庭互动方式 妻子罗嗦丈夫逃避妻子更罗嗦丈夫更逃避…… 母亲严格,子女松散;母亲干净,子女邋遢;母亲紧张,孩子放松 一旦形成,反过来影响互动 互动模式规则强化结构 如何发现家庭的结构? 通过观察家庭成员的互动,结构才会凸现出来 不断变化:随家庭的发展,也需要形成新的结构 如,第一个孩子出生后 6.核心概念-亚系统 亚系统(subsystem) 靠辈分、性别或功能等划分而成的家庭中的一些小单元 由辈分、性别、兴趣或功能组成 夫妻亚系统: 亲子亚系统:父子亚系统、母子亚系统 兄弟姐妹亚系统 个体本身也是一个亚系统 家庭系统借由亚系统来分化与执行功能 保证亚系统的相对独立性 孩子的需求常常让父母忘记了夫妻亚系统 亚系统的功能 保证个体自我分化,练习不同层次的人际技巧 每一个人隶属于不同的亚系统 有不同的角色\学习不同的技能\拥有不同的权力

系统式家庭治疗的理论与技术

第十三章系统式家庭治疗的理论与技术 一.家庭治疗的历史及在中国的发展 系统式家庭治疗( systemic family therapy)是集体治疗的一种特殊形式。现代心理治疗最初是以个别会谈的方式进行的,心理治疗者通过与来访者的个别接触来实施治疗,如精神分析疗法等。大约从本世纪三分之一阶段开始逐渐出现了集体心理治疗的方式,每次接受治疗的不再是单个个人,而是一群就诊者,这就是小组治疗。这样一来,发挥治疗效应的除了治疗人员的热心和技巧以外,还加上了治疗小组这个集体的作用。家庭治疗就是集体治疗的一种特殊形式,在这里,治疗对象不是临时组织的接诊者集体,而是一个家庭。目前家庭治疗已经成为继精神分析、行为治疗、人本主义心理治疗之后极有影响力的四大治疗流派之一。 家庭治疗产生于本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当时曾有几个有关家庭环境对精神分裂症之影响的大型研究。研究者为 Murray Bowen ,Gregory Batson等,他们发现了不良家庭关系对精神分裂症的影响。这些研究对一些原本从事精神分析治疗的医生产生了影响,他们开始试行以病人的整个家庭作为心理干预的对象,并试图通过调整家庭关系来解决个人心理问题。 在 50 年代,家庭研究和家庭治疗以不可阻挡的趋势向前发展。一般人们将 50 年代确定为家庭治疗的奠基年代。根据高登拜克的意见有五种相互独立的学科及临床发展为家庭治疗的出现提供了舞台:(1)精神分析理论和疗法被用于更广泛的情绪问题,如触及家庭的治疗取向;(2)系统论致力于研究构成整体的、相互关联的各部分的关系并将其知识应用在对家庭系统的观察方面;(3)对于精神分裂症的家庭研究,如家庭成员(如母亲)在疾病形成中的作用;(4)儿童教育及婚姻咨询两个领域的发展;(5)对新技术如集体治疗的兴趣日益增长。 1962年是家庭治疗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性质的一年。这一年“家庭治疗”(Family therapy) 这一名称得到学术界正式确认,本专业的第一份学术刊物《家庭作用》(Family Process) 也在这一年里创刊。尔后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事实证明家庭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疾病、心身疾病、儿童青少年情绪和行为障碍以及婚姻问题都有相当疗效。

第三讲 结构派家庭治疗理论与方法

第三讲结构派家庭治疗理论与方法 1. 代表人物 萨尔瓦多·米纽秦(Salvadar Minuchin ) 1974出版《家庭与家庭治疗》《Families and family therapy》 出生在以色列 受训于美国 发展于二战 服务于儿童 李维榕 《家庭故事—心理随笔》(上、中、下),199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婚姻:多人之舞》,2004,李维榕,北京出版社 《婚姻:无形之塔》,2004,李维榕,北京出版社 2. 主要观点 (1)关注家庭的结构,包括家庭规则、权力分配、界线; (2)家庭功能模式的灵活性与改变的可能性; (3)家庭的生活环境,包括扩展家庭、邻居、单位和学校等 (4)家庭所处的发展阶段; (5)家庭成员围绕症状的交往模式; (6)家庭功能的三个特征: A家庭功能的丰富或者缺乏程度; B家庭功能的灵活性或僵硬程度; C家庭功能发挥的连贯性。 3. Minuchin的比喻 结构派治疗师像一位使用可调焦镜头的技术师一样,可以使用较远的焦距来观察,在他想要分析内在精神层面时,可以调整焦距,来一个特写镜头。 案例一:洗手的康康 十六岁,男,每天洗手三四十次,双手发白,皮肤浮肿。被诊断为强迫症。 急坏了父母。尤其是母亲,整个心都在儿子身上。 每次洗手必向母亲报告。母子之间的对话全围绕洗手或不洗手的话题。 太空人家庭 一家三口来到咨询室 4.主要内容 核心概念 结构 亚系统 界限 行为障碍的发展

僵硬界限-脱离 模糊界限-缠结 5.核心概念-结构 结构(structure):人际交往的循环模式,用来界定和稳定人际关系的形态。 家庭结构(family structure) 家庭的功能组织,它决定家庭成员怎样进行交互作用 等级结构(hierarchical structure) 家庭的功能组织,建立在清晰的代际界线基础之上,父母保持控制和权威的地位 家庭成员互动的组织模式 在家庭成员之间反复互动的过程中形成 常见的家庭互动方式 妻子罗嗦→丈夫逃避→妻子更罗嗦→丈夫更逃避…… 母亲严格,子女松散;母亲干净,子女邋遢;母亲紧张,孩子放松 一旦形成,反过来影响互动 互动模式→规则→强化结构 如何发现家庭的结构? 通过观察家庭成员的互动,结构才会凸现出来 不断变化:随家庭的发展,也需要形成新的结构 如,第一个孩子出生后 6.核心概念-亚系统 亚系统(subsystem) 靠辈分、性别或功能等划分而成的家庭中的一些小单元 由辈分、性别、兴趣或功能组成 夫妻亚系统: 亲子亚系统:父子亚系统、母子亚系统 兄弟姐妹亚系统 个体本身也是一个亚系统 家庭系统借由亚系统来分化与执行功能 保证亚系统的相对独立性 孩子的需求常常让父母忘记了夫妻亚系统 亚系统的功能 保证个体自我分化,练习不同层次的人际技巧 每一个人隶属于不同的亚系统 有不同的角色 学习不同的技能 拥有不同的权力 7.核心概念-界线 界线(boundary) 结构家庭治疗中用于描述情感屏障的概念,情感屏障保护和加强个体、亚系统和家庭的完整性

第四讲_萨提亚家庭治疗理论与方法

第四讲萨提亚家庭治疗理论与方法1.Satir流派重要人物 Karl Whitaker (卡尔●惠特克) 出生在奶牛牧场 害羞、有人情味,不受社会传统的约束 着重情感和自我 Virginia Satir Virginia Satir (维吉尼亚●萨提亚) Conjoint Family Therapy (联合家庭治疗) The Satir Model Family Therapy and Beyond (萨提亚的家族治疗模式) The Satir Appproach to Communication (跟萨提亚学沟通) Peoplemaking (家庭如何塑造人) Self-Esteem (尊重自己) Making Contact (与人接触) Changing with Families (与家庭一起改变) Maria Gomori Maria Gomori (玛莉亚●葛莫利) Passion for Freedom (爱与自由) 做了很多的工作坊(workshop) John Banmen John Banmen 加拿大 还有蔡敏莉、赖启丰 2.总体介绍 家庭治疗的一个流派 又名沟通流派 又名经验派家庭治疗,强调情感经验 “爱”——深层情感

强调即时的、此时此地经验的作用 是反理论的,要尽可能快地成为自己 存在主义-人文主义传统的一个产物 对家庭全方位的一个治疗 3.理论概念 建立在人性基本上是善良的 把个人看成一个完整的人,相信人们的目的是自我完善 跟结构派家庭相对应得是不把家庭看成一个结构,而是强调灵活性和自由。 功能良好的家庭有足够的力量支持和鼓励各种经验,而功能不良的家庭害怕面临那种场面 4.行为障碍的发展 否认冲动和压制感受是家庭问题的根源 一般来说,人们的抱怨太多(是寻求安全感,并不是不满足),从而掩盖了情感和愿望。 低自尊,掩饰自己的感受具有很强的破坏性 依恋受伤:不安全的依恋,体会不到被爱感和价值感,以愤怒来反应。 治疗 强调人性中感性的一面—创造性、自发性和娱乐能力 给予来访者各种鼓励和温暖的支持,帮助来访者敢于承担这些风险 挖掘来访者内心的力量 咨询师要开放和真诚 善于运用触觉

萨提亚家庭治疗理论与方法

第四讲萨提亚家庭治疗理论与方法流派重要人物 Karl Whitaker (卡尔●惠特克) 出生在奶牛牧场 害羞、有人情味,不受社会传统的约束 着重情感和自我 Virginia Satir Virginia Satir (维吉尼亚●萨提亚) Conjoint Family Therapy (联合家庭治疗) The Satir Model Family Therapy and Beyond (萨提亚的家族治疗模式) The Satir Appproach to Communication (跟萨提亚学沟通) Peoplemaking (家庭如何塑造人) Self-Esteem (尊重自己) Making Contact (与人接触) Changing with Families (与家庭一起改变) Maria Gomori Maria Gomori (玛莉亚●葛莫利) Passion for Freedom (爱与自由) 做了很多的工作坊(workshop) John Banmen John Banmen 加拿大 还有蔡敏莉、赖启丰 2.总体介绍 家庭治疗的一个流派 又名沟通流派

又名经验派家庭治疗,强调情感经验 “爱”——深层情感 强调即时的、此时此地经验的作用 是反理论的,要尽可能快地成为自己 存在主义-人文主义传统的一个产物 对家庭全方位的一个治疗 3.理论概念 建立在人性基本上是善良的 把个人看成一个完整的人,相信人们的目的是自我完善 跟结构派家庭相对应得是不把家庭看成一个结构,而是强调灵活性和自由。 功能良好的家庭有足够的力量支持和鼓励各种经验,而功能不良的家庭害怕面临那种场面 低自我价值高自我价值 我想要被爱我被自己与他人所爱 应对姿态:不一致: 我会做每一件事情(讨好)我要让你感到愧疚(指责)我与现实疏离(超理智)我否则现实(打岔)应对姿态:一致:我做适合的事 我尊重我们的差异我将你和我函括进来我接纳情境 顽固的,批判的确认的,有能力的,有自信的即时反应的回应的 被家庭规条与“应该”引发动 机 对选择与负责的觉察 外在地界定防御压抑感受 留在熟悉里接纳自己与他人:信任与他人接纳感受、统整与人性 愿意为不熟悉作出冒险 以过去为焦点想维持现状以现在为焦点愿意改变 4.行为障碍的发展 否认冲动和压制感受是家庭问题的根源 一般来说,人们的抱怨太多(是寻求安全感,并不是不满足),从而掩盖了情感和愿望。 低自尊,掩饰自己的感受具有很强的破坏性 依恋受伤:不安全的依恋,体会不到被爱感和价值感,以愤怒来反应。 治疗 强调人性中感性的一面—创造性、自发性和娱乐能力 给予来访者各种鼓励和温暖的支持,帮助来访者敢于承担这些风险

家庭治疗的理论

家庭治疗的理论 家庭是我们诞生和成长的摇篮,也是我们命运的重要依托。家庭常常以某周方式决定着我们的前途和命运,给予我们幸福和痛苦。一般的治疗我们通常会选择一对一的个体治疗,但是如果来访者的问题和其家庭存在关联,当来访者回到家中,取得疗效将受到家庭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改变家庭将是至关重要的工作。 面对由于家庭问题而产生症结的来访者或是患者,家庭治疗师要有不同于一般治疗师得理论和视角。人来源于家庭,成长于家庭,个体发生冲突或生病都与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下面是我在看了相关书籍后总结出的一些理论和概念对我们理解和帮助家庭有着很大的帮助。 1系统论 系统论通常是被认为由奥地利生物学家Bertanlanffy提出来的。这个理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这种观点有别于以往的只重视个体心理品质和心理状态的一些理论,强调个体的行为是关系的产物。于是这就要求治疗师以“广角镜”的姿态来面对,将家庭这个纳入自己的视野,将所有家庭成员看作是一个整体,好比个体中的各个内环境,要从整体状体以及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中探索和分析问题的所做。例如,孩子挑食,父亲很严厉的训斥他,要求他什么都要吃,这是母亲心疼孩子,比较惯这个孩子,则会出面制止父亲,不让父亲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那么以后孩子依旧会保持这样的行为,这个家庭也会因此经常的出现这样的互动关系。在家庭系统中,家庭成员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循环的,一个成员的变化会影响其他成员及整个家庭。家庭治疗师要有循环因果关系的视角,在治疗中探讨家庭的情况及其成长的历程,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控制论 最早由美国的数学家提出。一个系统哟啊维持自己的稳定就需要信息交流,借此对各子系统进行调控。这种心理反馈机制是控制论的核心。反馈可以是正向的同时也可以是负向的。在家庭系统中,负反馈抵制改变,是保持家庭稳定的一种机制,同时也可能引起冲突。例如,孩子已经进入青春期,开始寻求自主独立,开始不是一味的听从父母的安排,这个时候父母却依旧是用对待婴儿的态度来对待孩子,以此来维持过去家庭的稳定,这个这种负反馈就会引起亲自冲突,孩子就会产生和父母分离的心理。正反馈是传递家庭需要改变的信息。对于系统具有挑战性,此时接受,可以在一个新的水平上保持稳定,如果系统拒绝则会产生冲突。在家庭治疗中,当负反馈无效是就适时启用正反馈。 3社会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认为,决定我们看到的东西不仅仅是眼前的事物,还有我们的经验,还有我们所处的环境和从事的社会活动。 在家庭治疗中,如果采用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治疗就成了重新建构的过程。这种治疗强调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重点探究来访者对自己问题的假设,在谈话中寻找新意义和新观点,重新定义行为以改变家庭成员对它的反应。一个家庭有多种观点组成,治疗师不再作为旁观者,也一同参与一起建构被观察的事实。 4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探讨和分析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的关系,从小时候起我们在和母亲及重要亲人之间的互动过程中就形成了属于我们自己的依恋模式。良好的母婴关系是形成安全的依恋模式的基础,他们在外界的交往过程中会非常自信。

《家庭治疗理论与实践》复习提纲

《家庭治疗理论与实践》复习提纲: 1.名词解释: 2.主干家庭 是由两代以上夫妻组成,每代最多不超过一对夫妻,且中间无断代的家庭。如父母和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细分为:二代主干家庭,三代主干家庭,四代主干家庭,隔代主干家庭等。 3.原生家庭 指自己出生、成长的家庭,原生家庭的特征是:被繁殖、被动、被责任、被抚养、赡养。 4.亚系统 靠辈分、性别或功能等划分而成的家庭中的一些小单元,由辈分、性别、兴趣或功能组成。 5.积极再定义 对家庭有关于某个问题的描述进行积极的再解释,以有益于治疗和改变。 6.核心家庭 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夫妻+未婚的子女。 特点是人口少、辈分少;多集中于我国的城市地区。 7.自生家庭 应该是指领取结婚证书后自己组成的家庭,自生家庭的特征是:繁殖、主动、责任、 抚养和被赡养。 8.界线 结构家庭治疗中用于描述情感屏障的概念,情感屏障保护和加强个体、亚系统和家庭的完整性。 9.悖论策略 鼓励家庭成员维持或者增加现有症状或交往模式的方法达到最终改变症状的目,即“不 通过改变症状最后改变症状”。 10.家庭结构 成员互动的组织模式;一组无形的功能性需求,家庭成员借此建立他们的互动模式。家 庭的功能组织,建立在清晰的代际界线基础之上,父母保持控制和权威的地位,它决定家庭 成员怎样进行交互作用。 11.扩展家庭 两对或两对以上的夫妇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类别:异代、纵向扩大——主干家庭;同 代、横向扩大——联合家庭 12.自尊/自我价值 在社会生活和活动中,社会和他人对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肯定关系,其核心是自尊。当自我 价值感很强的时候,人会表现出自我完善欲望——高自尊。 13.循环提问 这一技术反应了米兰派系统性的理论假设。治疗师通过提问发掘不同家庭成员对于某 些事件或关系在观点上的差异,因而所关注的是家庭的关系,而非个人症状。

结构式家庭治疗的理论技术与应用评析

齐齐哈尔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结构式家庭治疗的理论技术及其应用评析 学院教育与传媒学院 专业班级心理 072班 学生姓名齐长玉 指导教师董周法 成绩 年月日

摘要 与个体治疗相比,家庭治疗作为一种新的诠释人类行为的理论框架,代表了一种新的心理治疗模式。结构式家庭治疗认为,家庭问题根植于内隐而稳固的家庭结构,个人的症状必须在家庭的互动模式中才能充分理解,也必须靠治疗师参与到家庭中去,改变家庭的组织与结构才能消除其症状。它提出的家庭结构、次级系统、界限、整体性、联盟和个人自主性等概念己经成为家庭治疗常用概念的一部分,一些常用技术,如加入、改变空间、建立界限、家庭重构等也已经成为整个家庭治疗领域的常用技术。 本文从结构式家庭治疗的产生出发,并较详尽地阐述了其产生、其基本理论、其治疗技术。并以结构式家庭治疗在实际运用中的实用性和局限性为触发点,对结构式家庭治疗的实际运用做了较全面的分析。 关键字:结构式家庭治疗;理论技术;实用性;局限性

Abstract Currently, countries in the world have entered the ranks of aging society, growing aging population. China is a populous country, the elderly population highest in the world list, to the whole society with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With the advance of population aging, how to achieve healthy aging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the 21st century, the content of aged care. The concept of health is not limited to physical health, including mental health. Loneliness takes one kind of important psychological feeling, the situation in the elderly proportion of poor tone increasing, seriously affecting the health of the elderly.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old psychological alone 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and find out the problem,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o maintaining the old mental health the first step, so as to improve the life quality, achieve positive healthy aging. Key words: aging,;lonely ;elderly ;mental ;health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参考资料)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第一个大问题:公司治理及其运行机制 1.公司定义:由两个以上投资主体(特殊情况为一个投资主体)依法集资联合组成,具有独立的注册资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企业。 2.公司法人的特点:①资合的性质:投资者所有的企业②承担有限责任:以其拥有的股权或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③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公司业务由经营机构来执行,与股东和出资人没有关系 3.我国公司的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一、公司治理的内涵 (一)道德风险 1、定义:指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交易一方参与人不能观察另一方的行动或当观察监督的成本太高时,一方行为变化导致另一方的利益受到损害。 2、产生原因:①签订合约前对信息是了解的,但是对合约签订后将发生的事情预见是不完全的②尽管可以通过签订合约来约束代理人,但是合约的谈判、签订、和合约的履行都要花费成本。 (二)现代企业治理的核心:控制权。控制权的内容:经营决策权、监督权、企业剩余索取权(合约中没有规定的那部分控制权) ①如何配置和行使公司的控制权 ②如何评价和监督董事会、经理层和员工 ③如何设计和实施公司的激励机制 (三)公司治理定义:公司管理层为履行股东的承诺、承担自己相应的职责,通过一系列的内部和外部机制对企业责、权、利的分配与协调。 1

二、公司的内部治理机制 三、(一)股东对董事会的控制和监督机制 四、1、主要机制:一股一票制。 五、2、补充机制:解决一股一票制的缺陷 六、①累加表决制:股东可以将自己的有效表决权集中投向自己同意或否决的议案。有利于提高中小股东在公司决策中的影响力,提高民主化水平。 七、②代理投票制:小股东可以将自己的投票权委托给某一个代理人集中行使。可以将众多分散投票权集中起来使用,提高了提高中小股东在公司决策中的影响力,客观上形成了对大股东的制衡。 八、(二)股东对经理阶层的激励和监督机制 九、1、激励机制:高薪、奖金、配股(经理人员获得一定股权) 十、2、监督机制:工作绩效考核和评价、监事会的监督 十一、(三)独立董事制度及其实施 十二、独立董事是指与所服务企业既没有投资关系,也没有商业关系和亲情关系的外部董事。一般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背景和行业经验,对于科学决策能够起到别人无法替代的作用。 十三、三、公司的外部治理机制 定义:通过企业外的规范化市场竞争机制,给企业经营带来压力,刺激企业经营者努力工作,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以及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平衡。 股东是公司的所有者,而且是唯一的所有者,股东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 (一)产品市场竞争 2

结构式家庭疗法

治疗技术 (1)治疗目标 结构式家庭疗法认为正常的家庭并非没有问题,而是拥有处理问题的功能结构。家庭功能不良是应激以及未能重新组合结构以应对应激两者结合的结果。结构式家庭治疗师相信,家庭结构的功能失调是产生和维持问题的主要因素,所以治疗的目标在于改变家庭结构,促进整个家庭成长,问题的解决只是整体目标的副产品。治疗注重此时此地的现实情况,而不注重对家庭历史的回顾与家庭成因的追溯。 (2)治疗步骤和策略 结构式家庭疗法的具体策略有以下7个步骤: ①加入与顺应(joining and accommodating)。加入是治疗师直接和家庭成员或家庭系统建立关系。治疗师与家庭成员打招呼,了解每个人的名字,询问澄清问题,给予赞许的意见,或扩大某一要点。顺应则指治疗师为了达到加入的目标所做的自我调适工作,目的是使家庭解除防御,接纳治疗师,为增强治疗师的引导作用打基础。包括接纳和尊重他们的做事方式、尊重个体,也尊重家庭等级结构和组织,消除防御,缓解焦虑,和每个成员建立理解的联盟以及仔细倾听家庭成员对问题的看法,回应认可每个人的观点。 ②引起并处理互动(working with interaction)。引起家庭成员内部的沟通和互动,家庭结构会在家庭成员互动的过程中显现出来,可以采用表演技术。治疗师激发一个交互作用,如让一对夫妻就某件事情展开讨论或让父母把自己吵闹的孩子控制下来,来观察和发现家庭结构是怎样的,互动中需要适当的干预。 ③勾画结构(structural mapping)。勾画家庭结构图,描述所有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将症状视为整个家庭不良模式的一种表达,并且渐渐开始重构他们的家庭结构。 ④强调和修饰互动(highlighting and modifying interactions)。治疗师指导家庭调整活现,即在现场情境中观察和调整家庭结构。治疗师可以让家庭成员变换位置,给他们指定作业,来拆开原本过于缠结的关系,强化原本已经弱化的亚系统,使家庭对问题有新的认识。 ⑤明晰界限(boundary making)。设定个人界线的性质和亚系统的界线。目的:保证家庭功能良好,即维护整个系统的完整性(相互依赖)以及系统内部各部分的良好自主能力。对于僵化的家庭——弱化界线,对于缠结的家庭——强调界线。 ⑥去平衡(unbalancing)。改变亚系统内部成员的关系。可以采用的方式有阻断互动模式、凸现隐藏的冲突、加入某个家庭成员或者联盟:形成偏袒假相。 ⑦挑战无效的假设(challenging unproductive assumptions)。结构式家庭治疗从本质上并非采用认知模式,但偶尔也会挑战家庭成员看待事物的方法,像一个教师一样,讲解家庭治疗方面的知识并且给与忠告。 简单来说,整个过程就是顺应和重构,重构是为了迫使家庭产生治疗性的改变,治疗师向家庭挑战及面质的干预方法,目的是改变导致家庭功能失调的互动模式。在治疗过程中主要有三种方法: ①模仿技术:指治疗师模仿家人的态度、风格、情绪表达的广度或者沟通的内容来加入和顺

结构派家庭治疗理论与方法

结构派家庭治疗理论与方法 (一)代表人物 萨尔瓦多·米纽秦 1974出版《家庭与家庭治疗》《Families and family therapy》 出生在以色列 受训于美国 发展于二战 服务于儿童 李维榕 《家庭故事—心理随笔》(上、中、下),199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婚姻:多人之舞》,2004,李维榕,北京出版社 《婚姻:无形之塔》,2004,李维榕,北京出版社 (二)主要观点 (1)关注家庭的结构,包括家庭规则、权力分配、界线; (2)家庭功能模式的灵活性与改变的可能性; (3)家庭的生活环境,包括扩展家庭、邻居、单位和学校等 (4)家庭所处的发展阶段; (5)家庭成员围绕症状的交往模式; (6)家庭功能的三个特征: A家庭功能的丰富或者缺乏程度; B家庭功能的灵活性或僵硬程度; C家庭功能发挥的连贯性。 (三)Minuchin的比喻 结构派治疗师像一位使用可调焦镜头的技术师一样,可以使用较远的焦距来观察,在他想要分析内在精神层面时,可以调整焦距,来一个特写镜头。 (四)主要内容 (1)核心概念 结构 亚系统 界限 (2)行为障碍的发展 僵硬界限-脱离 模糊界限-缠结 (五)核心概念-结构 结构(structure):人际交往的循环模式,用来界定和稳定人际关系的形态。

(1)家庭结构(family structure):家庭的功能组织,它决定家庭成员怎样进行交互作用(2)等级结构(hierarchical structure):家庭的功能组织,建立在清晰的代际界线基础之上,父母保持控制和权威的地位 (3)家庭成员互动的组织模式 1在家庭成员之间反复互动的过程中形成 2常见的家庭互动方式 妻子罗嗦→丈夫逃避→妻子更罗嗦→丈夫更逃避…… 母亲严格,子女松散;母亲干净,子女邋遢;母亲紧张,孩子放松3一旦形成,反过来影响互动 互动模式→规则→强化结构 (4)如何发现家庭的结构? (5)通过观察家庭成员的互动,结构才会凸现出来 (6)不断变化:随家庭的发展,也需要形成新的结构 如,第一个孩子出生后 (六)核心概念-亚系统 亚系统(subsystem):靠辈分、性别或功能等划分而成的家庭中的一些小单元,由辈分、性别、兴趣或功能组成。 夫妻亚系统: 亲子亚系统:父子亚系统、母子亚系统 兄弟姐妹亚系统 个体本身也是一个亚系统 (1)家庭系统借由亚系统来分化与执行功能 保证亚系统的相对独立性 孩子的需求常常让父母忘记了夫妻亚系统 (2)亚系统的功能 保证个体自我分化,练习不同层次的人际技巧 (3)每一个人隶属于不同的亚系统 有不同的角色 学习不同的技能 拥有不同的权力 (七)核心概念-界线 界线(boundary):结构家庭治疗中用于描述情感屏障的概念,情感屏障保护和加强个体、亚系统和家庭的完整性,就像细胞膜定义谁能加入以及如何加入的规则,保护系统的分化。 (1)界限的清晰程度比亚系统的人员组成更为重要 (2)所有的家庭界限都落在连续体上,大部分家庭都在正常范围内 (3)疏离或者缠结并不是功能好与不好之间的量化差异 (4)大多数家庭中同时具有僵化与松散的亚系统 (八)结构性家庭治疗的过程

国有企业与法人治理结构

国有企业的法人治理 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围绕“产权明晰、政企分开”的目标不断深入,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也因此得到专门大的改善。然而,国有企业依旧没有充分发挥其在经济进展中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讲,反而成了制约经济进展的因素之一。之因此出现这种情况,笔者认为缘故有二:1,国有资产所有者的激励约束机制低效:2,生产率提高而引起的大量失业人员难以得到有效的安置。 本文试图从国有企业与法人治理结构融合的角度,对现代产权理论创新运用,提出一种国有资产改革的新方案,以期较好地解决上述两个问题。在我国,由于国家控股与法人控股,其激励与约束机制问题的根源相似,解决思路也无专门大差不。本文将不对二者加以严格区分,并以国家控股的国有企业为要紧研究对象。 一国有企业与法人治理结构融合的必要性 (一)国有企业的现实困境

国有企业是指依照出资比例,国家因为占有相对股权优势而拥有操纵权的企业组织,是建立在国有产权基础上的企业。由于国有产权这种制度设计自身存在的一些缺陷,使得国有企业至少面临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难以解决。 1,自负盈亏难。自负盈亏使企业内存动力,外有压力。国有企业既然作为一种企业,自负盈亏,合理合法。然而,谁来负盈亏,谁有能力、有责任来负那个盈亏?专门难回答。是企业自身吗?不是。企业是一个集体概念,它自身是不能负担起任何责任的。企业盈亏实际上指的是企业对自己的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爱护程度,特不是对所有者的利益爱护。从那个角度讲,企业自负盈亏是指所有者自负盈亏。那么,作为国有企业所有者的国家能负企业的盈亏吗?回答是否定的。因为国家,或者讲代表国家的政府是一级行政权力机构,它是各种经济法律法规的制定者。假如让国家,或者政府来负担企业的盈亏,必定会出现各级政府运用他们所掌握的权力爱护自身利益,市场经济公平交易的差不多法则将荡然无存。因此,国家作为国有资本的所有者尽管有能力、有责任担负起国有企业盈亏的重担,但它不能。作为国有资产最终所有者的公民应该担

家庭治疗的理论与实践

家庭治疗的理论与实践 黄蓉 2009213777 武汉 430079 摘要家庭治疗的基本观点在于家庭治疗师认为,没有一个人或一件事是独立存在的,某个人的病症意味着他同周围的大系统(家庭、社区、社会)的互动出现了障碍。在个别心理咨询和治疗中所谓的当事人,是整个家庭功能失调的表征者。家庭治疗的主要流派有多世代家庭治疗、结构家庭治疗、系统家庭治疗、策略家庭治疗、经验/人本家庭治疗、社会建构主义家庭治疗。在实际的治疗当中,往往是多种流派技术和方法的综合运用。 1 研究背景 家和万事兴”这句俗话极好的反映出中国人对家庭的重视。家庭的利益高于个人。家庭幸福是个人幸福的先决条件。传统中国文化中名目繁多的家规家训无不是为了维持家庭的稳定,使得各位家庭成员能够为了家庭的整体目标而团结统一。另一方面,中国人的归属感和成就感往往都同家庭维系在一起。成功了是“光宗耀祖”,失败了可以到家庭的“避风港”寻求安慰和支持。 家庭治疗发展至今,其临床效果已经得到了一定的认可。但是,对于该理论中的核心概念的实证性研究仍较为欠缺,依然处于思辨观察层面,须深入研究证实,才能使其上升到科学实证的高度。这个问题并非家庭治疗所特有,而是所有心理治疗和咨询理论在建立其科学体系和推广发展的过程中所共同面临的。因而,将家庭治疗这一先进的方法引入中国心理治疗和咨询领域之时,我们首先要了解其理论和概念的科学性。 本文主要介绍家庭治疗的主要理论和各个流派的技术。文章会用两个真实的例子来阐明家庭治疗理论的实践。 2 家庭治疗的基本理论和原则 家庭治疗之核心在于系统观[1]。家庭治疗师认为,把某个人的病症看成是他个人的问题是不妥当的。其症状意味着他同周围的大系统(家庭、社区、社会)的互动出现了障碍。他只是家庭症状的体现者。有的治疗师认为带症状者的症状出现的原因是为了维护家庭原有的平衡,或是转移矛盾,转移家庭成员的注意点,是一种保护措施。也有治疗师认为,带症状者的行为是对家庭压力所做的反应,而不是维持家庭平衡的保护措施。家庭治疗系统观持交互决定论,并认为治疗师在治疗过程中处于家庭之中,而不是独立于家庭系统之外。 也就是说个人的行为或心理出现问题往往是由于其家庭内部出现问题所致,个人问题只

结构式家庭治疗

结构式家庭治疗 尹平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精神卫生研究所 在20世纪50年代前后,心理治疗界发生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一些治疗师们把心理治疗的视角从个体自身,扩大到个体周围的环境,特别是家庭环境,于是被称为心理治疗领域中的第四势力,家庭治疗学派在战后的美国拉开了序幕。在随后到来的家庭治疗百家争鸣的时代里,结构式家庭治疗(structural family therapy)像是一匹异军突起的黑马,驰骋在众多家庭治疗流派的洪流之中。 结构式家庭治疗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是由萨尔瓦多.米纽钦(Salvador Minuchin)创建的。此流派以简洁和实用两大特点,在20世纪70—80年代称雄于整个家庭治疗界,成为家庭治疗学派中影响最深、应用最广泛的一个流派,同时也带动了家庭治疗的发展。家庭治疗在进入21世纪后,虽然后现代和整合式的家庭治疗是主流,但结构式家庭治疗,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在技术方面,通过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依然是家庭治疗界最具特点的主流学派之一。 第一节:发展历史与代表人物 同其它的家庭治疗流派一样,结构式家庭治疗起源于现实的需要以及新理论的影响。对结构式家庭治疗的产生起主要影响的方法论是系统论和控制论,同时还吸收借鉴了社会学中的结构功能理论和心理学中的依恋理论。当然这些理论也对整个家庭治疗的产生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结构式家庭治疗的创立和发展,与米纽钦极具个人魅力的人格,以及无与伦比的技术大师身份有着密切的关系,甚至有人怀疑结构式家庭治疗的流行是其流派特点所致,还是米纽钦的个人魅力所为。因此,介绍结构式家庭治疗的发展历史,还需从米纽钦的个人发展经历谈起。 米纽钦1921年出生于阿根廷的一个叫圣·萨瓦多的小镇,其中四分之一是犹太人。父母都是有着犹太人血统的俄罗斯移民,父亲经营一家杂货店。他从小生活在一个犹太人的大家族里,受犹太人生活方式的影响下长大成人。米纽钦是家中老大,有一个妹妹和弟弟。在米纽钦眼里,父亲是慈祥、公正但有距离感的人,母亲是一个始终陪伴着孩子并保护和约束他们的人。家规很严谨,父亲是家庭主要的经济来源,母亲则是主要的照顾者。父母亲分别统治不同的世界,他们的相处之道在于彼此互相需要和支持。 1940年,米纽钦离开家庭开始读医学院,大学第四年,因参加学生运动被捕入狱三个月。这段经历对他影响很大,使他开始注意制度的不公性,这也成为他日后工作的动力来源之一。大学毕业后,米纽钦在一家医院的儿科当一名住院医生,并修医学心理学的课程。 1948年,以色列建国后,米纽钦受社会目的的感召,从阿根廷远赴以色列自愿在军队当了18个月的军医。1950年,阿以战争结束后不久,他来到美国芝加哥学习儿童精神病学,打算以后回到以色列当一名儿童精神科医生。在此期间他得到了家庭治疗的先驱者之一纳森.阿克曼(Nathan Ackerman)的指导,阿克曼是一

家庭治疗理论之比较

家庭治疗理论之比较 在本章以下部分,我们将把家庭理论与临床治疗过程分 开来,并进行分类。我们相信,这样得分类最能突出模型之间得异同点。研究单元很多早期得家庭治疗先驱( Bowen , Jackson, Wynne , BoszormenyiNagy) ,大多数都属于古典精神分析学派,但她们做了为大多数革命者所做得事——摒弃过时但当 时却占主流地位得精神分析理论,她们尤其反对精神分析法 聚焦个体内部动力学得观点——这种认为问题存在于个体 内部得一元观点。相反,她们主张,如果将人置于人际关系中系统地瞧待,那就能更准确理解她人并相应地更容易帮助她。人们之间如何相互作用,如何在关系中来定义自己,她们如何形成联盟与结盟——这些均需要更宽泛得二元观(两个人之间)与三元观(三个人之间)。这样,界限、纠缠、疏离、子系统(米钮钦)或三角关系、共生、融合(鲍文),或关系伦理及家庭忠诚(鲍斯泽门伊—纳吉) ,所有得概念均超越个体,关注在系统内部她或她反复出现得行为模式。当今,各模型之间,关于个体内心或人际得两个极端较少,更多得就是侧重点不同。所有家庭治疗师都关注家庭功能中一元、二元或三元得因素;差别在于她们赋予上述三个因素得权重与聚焦度不同。很多以精神分析为取向得治疗师超越经典理论得立场,较少坚持一元研究。总得来说,现代精神分析已融入客体关系理论,并且新得观点更多以关系为基础。客体关系家庭治疗师,仍然对内心冲突感

兴趣,现在也尝试通过研究会被每位伴侣带入婚姻得婚前印记来理解家庭关系。夫妻双方把自己不想要得部分投射到对方身上,就包含了投射认同得例子。行为治疗师可能将带症状得个体(比如,离家出走得青少年)视为问题之所在,接受家长 得观点,并且教授家长抚养技巧来应对家庭危机。经验家庭治疗与心理教育治疗也关注个体,但将个体放在家庭背景之内。前者认为问题来源于家庭成员之间有缺陷得交互作用与交 流错误,重心在于帮助个体表达情感(萨提尔),但总就是在家 庭持续相互作用得背景中进行(情绪聚焦家庭治疗)。心理教育治疗师通常致力于有严重心理障碍得个体,倾向于接受个体病理学得定义;但就是她们认识到个体得问题行为对家庭功能有恶性影响。因此,她们将治疗努力指向帮助整个家庭减少成员之间紧张情绪得交流水平。根据定义,家庭治疗师从二元或三元得角度来定义概念,她们认识到:人们通过彼此之间得交互作用来定义她人(也包括她们自己)。早期得沟通与策略治疗师强调人际信息症状形成得二元与三元本质;哈利(Haley)特别搜寻了涉及任何人类行为交流中得三方个体。鲍文得理论明显就是三元论得,特别就是她作为家庭情绪系统基石得"三角关系"概念。相似地,结构主义者也就是三元论得——界限得混乱不可避免地涉及至少三人得相互关系。受后现代主义与后建构主义思潮影响得新疗法怎样呢?叙事治 疗师经常把注意力集中在解决个人问题上,引来一些批评,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