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第十届“创新杯”课外学术

(附件)第十届“创新杯”课外学术
(附件)第十届“创新杯”课外学术

序号:Array编码:

第十届“创新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作品申报书

作品名称:氧化钛光子晶体膜用于光催化降解有机废水

学院全称: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申报者姓名

(集体名称):

类别: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科技发明制作A类

□科技发明制作B类

说明

1.申报者应在认真阅读此说明各项内容后按要求详细填写。

2.申报者在填写申报作品情况时只需根据个人项目或集体项目填写A1或A2表,根据作品类别(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分别填写B1、B2或B3表。所有申报者可根据情况填写C表。

3.表内项目填写时一律打印,字迹要端正、清楚,此申报书可复制。

4.序号、编码按第十届“创新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组委会规定的编码方式填写。

5.学术论文、社会调查报告及所附的有关材料必须是中文(若是外文,请附中文本),请以4号楷体打印在A4纸上,附于申报书后,学术论文及有关材料在8000字以内,社会调查报告在15000字以内(文章版面尺寸14.5×22cm左右)。

报送地址:校团委办公室

联系人:安老师、范老师

联系电话:87850840

A1.申报者情况(个人项目)

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按要求填写,申报者情况栏内必须填写 个人作品的第一作者(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工作者); 2.本表中的学籍管理部门签章视为对申报者情况的确认。

姓 名 曾峻扬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申

报者情

学院全称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现学历 本科在读

年级 学制 4

年 入学时间 2010.9

作品全称

氧化钛光子晶体膜用于光催化降解有机废水的初步研究 毕业论文题目 专 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班 级 高分子1002班 寝 室 南湖新校区男-

固定电话

移动电话

况 姓 名 性别 年龄 学历 所在单位 张晓兰 女 20 本科在读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资 格 认

定 学院团委

意见

是否为我校在校的全日制学生(含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

□ 是 □否

若是,其学号为:

(盖章)

年 月 日

学院负责

人或指导老师意见

本作品是否为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 □是 □否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B3.申报作品情况(科技发明制作)

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填写;

2.本部分中的科研管理部门签章视为对申报者所填内容的确认;

3.本表必须附有研究报告,并提供图表、曲线、试验数据、原理结构图、外观图(照片),也可附鉴定证书和应用证书;

4.作品分类请按照作品发明点或创新点所在类别填报。

作品全称

作品分类(E )A.机械与控制(包括机械、仪器仪表、自动化控制、工程、交通、建筑等)

B.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电信、通讯、电子等)

C.数理(包括数学、物理、地球与空间科学等)

D.生命科学(包括生物、农学、药学、医学、健

康、卫生、食品等)

E.能源化工(包括能源、材料、石油、化学、化

工、生态、环保等)

作品设计、发明的目的和基本思路,创新点,技术关键和主要技术指标

印染工业排放的各种废水中有机物的成分复杂且难于降解,所引起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由于光催化过程具有“绿色”特征,光催化降解环境污染物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在具有光催化性能的半导体氧化物中,TiO被认为是较为理想的。本项目拟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氧化钛光子晶体,并将其用于光催化处理染料废水,从而找出氧化钛光子晶体光降解有机物废水的机理。本项目的创新之处在于:使用氧化钛光子晶体这种新型废水处理材料,是一个很新的课题。这种材料兼具等级孔材料和光子晶体的特性,特别是氧化钛光子晶体膜可以解决粉体催化剂难以回收和其他水处理剂不能有效处理有机物废水的问题,将为有机物废水的深度处理提供新的方法和工艺,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必须说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作品是否具有突出的实质性技术特点和显著进步。请提供技术性分析说明和参考文献资料)项目研究的实施方案及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①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氧化钛光子晶体薄膜。

②对材料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与光催化活性分析。

③氧化钛光子晶体薄膜处理废水的研究及其机理研究。

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氧化钛光子晶体其研究方法有可靠的科学依据;而且技术路线在实验室条件下可以实现。研究方案是可行的,能够确保研究内容的完成和研究目标的实现。

作品在何时、何地、何种机构举行的评审、鉴定、评比、展示等活动中获奖及鉴定结果

作品所处阶段(A )A实验室阶段B中试阶段C生产阶段D (自填)

技术转让方式

作品可展示的形式

□√实物、产品□模型□图纸□磁盘□现场演示□图片□录像□样品

使用说明及该作品的技术特点和优势,提供该作品的适应范围及推广前景的技术性说明及市场分析和经济效益预测

专利申报情况□提出专利申报

申报号

申报日期年月日

□已获专利权批准

批准号

批准日期年月日□未提出专利申请

学院团委

签章

年月日

C.当前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说明:1.申报者可根据作品类别和情况填写;

2.填写此栏有助于评审。

D.推荐者情况及对作品的说明

说明:1.由推荐者本人填写;

2.推荐者必须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并是与申报作品相同或

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或专业技术人员(教研组集体推荐亦可);

3.推荐者填写此部分,即视为同意推荐;

4.推荐者所在单位签章仅被视为对推荐者身份的确认。

推荐者情况

姓名性别年龄职称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邮政编码单位电话住宅电话

推荐者所在

单位签章

(签章)年月日请对申报者申报

情况的真实性作

出阐述

请对作品的意

义、技术水平、

适用范围及推广

前景作出您的评

其它说明

推荐者情况

姓名性别年龄职称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邮编单位电话住宅电话

推荐者所在

单位签章

签章日期年月日

请对申报者申

报情况的真实

性作出阐述

请对作品的意

义、技术水平、

适用范围及推

广前景作出您

的评价

其它说明

学院组织协调

机构确认并盖章

(分团委委代章)年月日

学院主管领导

确认盖章

年月日

学院评审委员

会初评意见

评委签名:年月日

学院组织协调委员会审定意见学院团委(签章)

年月日

E.校组织委员会秘书处资格和形式审查意见组委会秘书处资格审查意见

审查人(签名)

年月日

组委会秘书处形式审查意见

审查人(签名)

年月日

组委会秘书处审查结果

□合格□不合格

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F.参赛作品打印处

吕仁和教授学术思想学习心得

吕仁和教授学术思想学习心得 中医学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应重视传承。如何传承?继承与学习是基础。医圣张仲景《伤寒论》原序所谓“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就是强调继承与学习在中医治学中的重要地位。继承什么?学习什么?除了全面继承经典著作与历代医籍的精粹以外,继承当代名老中医的医德、医术,包括治学方法、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也非常重要。研究生阶段开展《中医现代名家学术传承》这门课程,不仅使我们领略了现代名家的风采,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认识名家、学习名家的良好机会,实乃大幸。通过对“吕仁和教授学术思想”的课间认真学习和课后仔细钻研,深深被吕老的学术思想和医术医德吸引,吕仁和教授以肾脏疾病诊治为专长,对糖尿病、肾病等有独特的认识和丰富的经验,细细钻研其治病经验,受益匪浅。 吕仁和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教授、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批全国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著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博士后导师,第四批北京市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第二届首都国医名师。吕教授从医近60年,擅长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慢性肾脏病和内科疑难病,对代谢综合征、糖尿病及其血管神经并发症、慢性肾炎、肾衰竭等病因病机和治法均有独到见解,卓有疗效。现将吕老治疗糖尿病、肾病等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回顾如下。 一、注重经典、博采古今 吕仁和教授治学,遵秦伯未、祝湛予教授训导,重视结合临床研究经典,尤其是重视《内经》。《素问·奇病论篇》指出:“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为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素问·通评虚实论篇》指出:“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甘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灵枢·五变》指出:“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吕教授据此首先提出《内经》实际上己经认识到消渴病脾瘅、消渴、消瘅3个阶段。“脾瘅”,相当于糖尿病前期,可见口甘,由多食甘美所致,若长期嗜食甘美,可使形体肥

林佩琴内科学术思想初探

林现琴内科学术思想初探 方祝元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南京210029) 学术探i讨jjjt 关键词林碾琴中医内科学中医学术发掘 中图分类号R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97x(2008)01-0017_02 林佩琴(1772—1839年).字云 和.号羲桐,江苏丹阳人。为清代嘉 庆、道光年间的著名医学家。林氏以数十年的精力,网罗历代精粹。汇集古方验方,结合自己的临床心得,灵活化裁,至晚年撰成《类证治裁》一书。该书较好地反映了林氏的内科学术思想。1强调识证。注重辨证 林氏在《类证治裁?自序》中开篇即云:“司命之难也。在识证;识证之难也,在辨证。识其为阴为阳。为虚为实,为六淫,为七情,而不同揣合也;辨其在经在络,在腑在脏,在营卫。在筋骨。而非关臆度也。”可见他将识证、辨证放之首位,是特别强调重视的。因为临床诊治只有对证候进行精当的辨识.才能准确处方下药,使药证合拍,吻合无间,而达到药到病除的目的。能否正确识别证候乃是决定施治成败的首要关键。因而林氏对《类证治裁》中所载诸病证,均根据其病因病机、病位、脉症等详加识辨。 识证如鉴别胃脘痛与心痛。胃脘痛“症与心痛相似,但胃脘痛必见胃经本病,如胀满、呃逆、不食、便难、面浮、肢倦,与心痛专在包络者自别。”识别真中与类中则云“真气虚者.猝为所中.是名真中……卑湿酿热,真阴亏者,风自内生,虚阳上冒,亦致昏仆,是为类中。”辨证如辨别中风的病位时云:“其中血脉.则口眼喁僻。中络,则肌肤不仁。中经,则脊重不伸。中腑,则肢节废。便溺阻。中脏,则舌痦吐沫”。辨胃脘痛则云:“初痛在经,久痛人络。……因胃阳衰而脘痛者.食人不运……因肝乘胃而脘痛者.气冲胁胀……因肾寒厥逆而脘痛者.吐沫呕涎……因烦劳伤气而脘痛者,得食稍缓……因客寒犯膈而猝痛者.呕逆不食……积寒致痛,绵绵不绝,无增无减……火郁致痛,发则连日, 阳而为火。水流湿。火就燥。故水火二气,为五行之生成。燥湿二气,为百病之纲领。若能体察燥湿二气之因寒因热所生.而以之为纲.再察其化热未化热之变。与夫燥郁则不能行水而又夹湿.湿郁则不能布精而又化燥之理,而以之为目,纲举目张.则任凭病情万状,而权衡在握。 其三.燥湿的辨证体系已经建立。如王鸿谟【q从燥湿的定义、病因及症状进行辨证。并归纳出以“干少肺裂陷.重滞脾腻秽”10字辨别燥湿。易懂易学,易记易用。 通过以上论述,笔者初步建议:可按《内经》“万物之纲纪”将八纲改为“八纲两纪”。以燥湿充实八纲。即以表里虚实寒热燥湿称为八纲。以阴阳为两纪。恢复八纲的双层次结构.将阴阳从与六变等同的位置提升为八纲的总纲和法纪。如此,以表里辨病位,寒热燥湿辨病性.虚实辨邪正盛衰。再以阴阳总括与提携八纲——表、实、热、燥属阳,里、虚、寒、湿属阴。希望能使八纲名实相符.纲领作用更为完善和加强。 参考文献 f11傅晓晴.从八纲辨证的形成看八纲在中医辨证学中的作用与地位.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20(3):136 [2】赵总宽,陈慕泽.现代逻辑方法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5 [3】周光飚.对八纲辨证发展的思考.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2(3):233 (4】刘时觉.阴阳燥湿论.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9,5(4):14 [5】王秀莲.《医原》外感燥湿论探析.江苏中医,2000,21(11):6『61王鸿谟.关于强化充实八纲辨证纲领作用的研究.北京中医,2003,22(4):19 第一作者:崔俊波(1976一),男,博士研究生,主治医师。主要从事中医药治疗脑病的研究工作。电子邮箱:cui—iunbo@163.com 收稿日期:2007—07—24 编辑:冯广清 江善中医药竺坚竺竺堂堂娜 万方数据

简析张锡纯医学学术思想

简析张锡纯医学学术思想 【摘要】张锡纯是近代中西医汇通派的先驱,开创了中西医结合之先河,对后世临床治疗用药产生极大影响。清末民初西方医学随着宗教传人中国,出现了西医学派。他在诊治疾病之余,将所悟医药之理,随时记述成篇,屡试屡效之经验方药,则自立名方,兼采西医之学说,将临床经验所得,与方中医理,相互阐发,撰写成文。他一生深研经典,博采众长,师古不泥,理论创新;衷中参西,独辟蹊径,勤于实践,力主贯通。他的中西医汇通思想和用药经验充分体现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之中,本文就张锡纯的医学术思想作简要分析与阐述。【关键词】张锡纯;学术思想 1.生平著作简介 张锡纯(1860~1933年),字寿甫。河北盐山人。出身于书香之家,自幼读经书,习举子业,两次乡试未中,遵父命改学医学,上自《黄帝内经》、《伤寒论》,下至历代各家之说,无不披览。同时读了西医的一些著作。1911年曾应德州驻军统领之邀,任军医正,以后任过立达医院院长、直鲁联军军医处处长等职,1893年第二次参加秋试再次落弟后,张锡纯开始接触西医及其他西学。1904年,中国废科举,兴学校,张锡纯成为盐山县唯一可教代数和几何学的教员。此时张氏开始接触西医及其它西学。受时代思潮的影响,张氏萌发了衷中参西的思想,遂潜心于医学。1900年前后十余年的读书、应诊过程,使他的学术思想趋于成熟。1909年,完成《医学衷中参西录》前三期初稿,此时他年近50,医名渐著于国内。1912年,德州驻军统领聘张氏为军医正,从此他开始了专业行医的生涯。1918年,奉天设近代中国第一家中医院——立达医院,聘张氏为院长。1928年定居天津,创办国医函授学校。由于他有高明的医术和特殊的地位,医名显赫。 代表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是其一生治学临证经验和心得的汇集。书中从诊症、辨治、方药到方解、按语,明了清晰,内容全面,开创了中西医结合医学思想之先锋。 2.主要学术思想 2.1阐述中西汇通理论开创中西医结合之先河 中西汇通是重要的理论问题,由来已久。怎样突出中医特色,怎样引进西医理论,两者能否汇通,合而为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张氏为此呕心沥血,作了诸多尝试,虽然未有所就,然不亏为先驱者,可钦可佩。张氏从《内经》:“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圈,气反则生,气不反则死”。悟出脑充血病证的病因。明确指出:“至谓气反则生,气不反则死,盖气反则血随气下行,所以可生,若其气上走不反,血必愈随之上行,其脑中血管可致破裂,血出不止,犹可望其生乎?”阐释经文未明之义,理显意明,与西医脑充血之认识完全符合。肝脾位臵,中医与西医认识完全相反。张氏认为:“肝虽居右而其气化实先行于左,故肝之脉诊于左关。脾虽居左,而其气化

学术科技创新团队成立方案

学术科技创新团队成立方案 一、学术科技创新团队成立背景及目的: 近年来,全国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竞赛,在促进青年创新人才成长、深化高校素质教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广大高校乃至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良好的影响。安徽理工大学的办学理念日趋符合现代教育发展规律。目前,学校已形成了浓郁的科技创新氛围,大学生科技创新体制和机制日益完善,有关部门要认真总结经验,提前准备,广泛发动,精心组织,争取在以后的比赛中创造更好的成绩。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十分重视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不断加大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充分利用全国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竞赛的平台,积极鼓励和组织学生参赛。2006年、2009年、2011年共有3位学生获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高校优秀毕业生奖;2007年荣获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在全国周培源力学竞赛中,多人多次获得国家奖和省级奖。2010年荣获第七届“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两项“金奖”。2014年荣获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三等奖”等等。然而科技创新竞赛必须依靠团队力量,组建学术科技创新团队,直接影响着科技创新的学习效果,氛围和竞赛成绩。 二、如何组建学术科技创新团队: 1、团结是创新团队之灵魂 一支优秀的创新团队应以团结为核心灵魂,必须能够凝聚思想的和谐氛围和善于形成合力的团队精神,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工作效果,而且能有效缩短磨合时间,便于尽快形成团队合力,不断开拓进取。团结的学术科技创新队员要不计名利、不计分内分外,不计个人得失,任何时候,尤其是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都要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相反,一支精神涣散、各自为政的团队不可能在科技创新的探索中披荆斩棘,更不可能取得辉煌耀目的突破性成绩。所以,学术科技创新团队的组队应以团结为前提。 2、团队人才的层次结构 优秀的科技创新团队是一个学历、专业、年龄等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梯队应形成核心突出,层次清晰,衔接紧密的组织架构。综合我院实际情况,学术第一梯队为青年教师作为学术带头人,学术第二梯队为我院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作为学术骨干力量,学术第三梯队为我院优秀本科生作为学术发展力量。衔接紧密的梯队构成一个有机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方向、成果,最终凝聚成整体团队。 3、组长和组员的选拔 组长是组织设计、制作创新作品的核心人物之一,负责谋划全局、细化任务、开展工作、沟通交流等关键环节。因此,组长应具备全局意识、协作意识和领导才能。组长要明确自身任务,在团队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深刻领会创新作品的核心精神和任务,根据队员特长和创新规律把握进程和要求,确保科技作品质量水平和队员的学习效果,做到队内职责明确、合作融洽,组织全面、工作协调,发现、解决问题及时,沟通交流顺畅。优秀的组长是科技作品取得竞赛良好成绩的重要前提,能促进学术科技创新团队成员的整体水平提高,帮助大家更迅速地适应今后的工作实际。 组员队员的选拔应本着特长均衡,想象力丰富,善于学习的原则。学术科技创新团队特长分配合理是顺利开展科技制作活动的基础。无论是方案确定、作品设计、模型制作、书写材料,制作视频、宣传展示、讲解答辩等,每个环节都有队员能起到关键作用,促进了整体水平的提升和作品层次的突破。

学术能力培养

论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培养(转载) 一、研究生学术能力的概念界定 在英语中,根据词源学的考证,最早出现在1549年的“学术”(academy)这个词源自拉丁语“academia”一词,而"academia”的词源则是希腊语的“akadomeia”,意为古希腊著名哲学其弟子研究学问的小树林,柏拉图的讲坛即设立在此小树林中…。一般而言,“学术”指的是的、较专门的学问"。学术能力实际上就指专门对某一学问进行系统的哲理或理论研究的能力不仅包括思辨的方面,而且还包括实践的方面,还有感性的敏感力等方面。 1.问题的发现与提出的能力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就不可能有探究问题的意识与动力。人类天生就具有很强 能,对任何事物、事情、事理都有天然的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事实上,问题也是无处不在的, 周围环境无时无刻不存在问题。至于学术领域,这样的问题也到处都是,因为我们人类到目前 多没有探究清楚或者还亟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况且学术问题是没有穷尽的——一环套一环, 问题,小问题生更小的问题;小问题激发出大问题,大问题又互相联系,从而生发出更大的问题 题相互促进,构成了无穷无尽的问题链, 形成了宏大的问题域。 此外,仅发现了问题还远远不够。问题发现了之后,紧接着就是问题的提出——提出问题 问题究竟是什么。这就需要运用理性概括出问题的实质。问题表面上看也许是很简单的,但是在 简单的现象背后,所隐藏着的往往都不是细小的本质;只要我们敢于提出问题,那么沿着问题 路前进下去、探究起来,最终往往能够得出非凡的结果。科学研究史上这样的故事比比皆是; 上这样的故事亦俯拾皆是。所谓以小见大,实质上就是指这个道理。 2.文献的收集与整理的能力 文献是深入探讨学术的必要资源。资源占有量的多少与质的高低往往决定着学术质量的优

【最新】专家推荐信,在学术思想上的创新、特色,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的创新性和可行word版本 (8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专家推荐信,在学术思想上的创新、特色,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的创新性和可行 篇一: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分析法 本课题将通过对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查阅,在此基础上,认真细致的 梳理、归纳和分析,掌握与白酒产业园功能升级相关研究内容的历程、现状、 趋势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自己的理论框架和研究内容,使 本课题的研究建立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 2、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本课题通过对文献的阅读与梳理,结合白酒产业与产业园特性,创造性地归纳 总结出影响白酒产业园功能升级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白酒产业园功能升级与其影响因素的计量模型:Y????X??。其中,Y代表功能升级,X代表影响功能升级的内外部因素,u则是随机变量。然后利用四川白酒产业园的面板 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3、问卷调查与实地调研相结合 本课题将针对四川白酒产业园功能升级的相关情况设计相应的调查问卷,对四 川多个白酒产业园进行网上和现场的问卷调查。此外,还将对泸州白酒产业集 中区进行细致的实地调研,以期获得最直观的感受,获取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 4、理论分析与政策设计相结合。 本课题将研究四川白酒产业园功能升级的演化路径,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理论 识别和实证分析。进而,结合四川白酒产业园的现状和问题,尝试性拟定一整 套促进四川白酒产业功能升级的政策建议。因此,本研究力争理论研究的创新 和政策分析相结合,为政策体系设计所用。

阮士怡教授传略及学术思想

一、名家简介 1917年2月21日,阮士怡教授出生于河北省丰南县。叔祖父为当地名中医,幼年始即得到家庭熏陶,对中医基本理论逐步有所认识。1939年考入北京大学工学院,由于看到当时国人相对体弱多病,甚至被外国人讥为“东亚病夫”,为雪国耻,遂转念学医,以图救民众之病痛,强国人之体魄。1940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本科毕业后,在日籍教授火田邦吉指导下继续读研究生两年。毕业后从事西医内科临床工作。1955年天津成立中医医院,又奉调协助建院,从此边工作边学习,并拜名中医陆观虎、赵寄凡二位老先生为师,成为一名中西医结合的内科医生。多年的临床工作中,体会到中医西医各有所长,中医深奥的理论与丰富的临床经验实为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医药明显的临床疗效补充了现代内科疾病治疗的不足。阮老勤奋治学,学贯中西,遵古而不泥古,勇于创新。在中医“上工治未病”、“治病必求于本”“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等理论指导下,遵从经旨,主要以此三条为理论指导,中医临症治疗大法,从事中医研究,指导今后世界医学发展普遍适用的治疗原则,根据以上的指导思想,首次提出“益肾健脾、涤痰软坚散结”防治动脉硬化大法,临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以冠心病为例,阮老认为其发病原因,首先是内膜损伤后内皮细胞形态的不完整,引起血液中单核细胞、血小板等相关凝血物质及胆固醇沉积在内膜,最终形成病灶及中膜平滑肌增生,形成动脉狭窄,造成冠状动脉血流受阻而导致疾病形成,据此,保护内膜为治疗冠心病的根本。的并获多项科研成果及科技奖励。曾任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理事,资深理事,天津市中医学会理事,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及老年医学会副理事长等。1980 年被评为文革后首批教授,主任医师,历届天津市高教卫生系统评审委员会委员。首批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89年阮老因年龄已高主动请求辞去所有行政职务,专心从事中医药的临床研究工作。 二、业医简史 阮老从医几十年来,始终潜心研究中医古籍,努力学习中医理论,虚心求教,广撷博采,扶微探奥,勇于创新。1946年研究生毕业后来到天津,初期从事西医内科工作,在原天津市铁路医院做内科住院医师。后调入原天津市工业局医院任内科主治医师。青年时代学习和积累了深厚的医学基础及近10年的医学临床一线的实践,在西医学方面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在内科临床诊断,实验室检查,危重疑难病的抢救治疗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1955年天津市贯彻党的中医政策,成立天津市中医医院,此次党中央颁布的中医政策对阮老的影响极大,当时国内西医处于发展初期,很多内科疾病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药品稀缺,再加上由于幼年受到中医理论的熏陶(其祖父是一名中医),对于中医理论并不陌生

科研训练计划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科研训练计划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摘要: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既是教学改革的新方向,更是一个难点问题。本文分析美国一流大学本科生科研机会计划,结合指导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实践经验,探索研究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提出大学生科研训练与国际学术前沿,社会热点相结合,与本科课程教学相结合,强化专业特色的培养理念,在培养中激发学生创新动力、提高学生创新素质。 关键词:大学生;科研训练;创新能力;城市生态学 大学生的科研能力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是大学本科教学的核心问题之—,近年来,美国众多一流大学的“本科生科研机会计划”(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yProgram,UROP)引起高等教育界的高度关注。这种旨在培养和支持教师科研与本科生学习创新之间的伙伴关系的计划邀请本科生在自愿的基础上参加教师科研,他们可以获得学分或酬劳。麻省理工大学(M1T)的具体做法是:“本科生科研机会计划”为本科生提供从事尖端科学研究的机会,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活动全过程,包括制定研究计划,进行研究,分析数据和提出书面形式的研究成果并口头报告;本科生申请到的“本科生科研机会计划”项目可以是持续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或更长,从事研究的领域可以在麻省理工大学的任何院系或跨学科的专业;本科生在研习过程中获得实际技能和知识.将适用于他们未来的毕业后职业生涯或研究生的研究工作,最重要的是,他们成为参与令人兴奋的科学研究的一分子甚至主体。 在“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支持下,我国高校的一大批优秀大学生从本科阶段就开始融入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实践等创新活动中。这为发掘大学生的创新研究潜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了较好的平台。 大学生的学习、学术适应和新环境适应才刚刚开始,他们普遍存在着专业基础知识积累不够、科研创新能力欠缺等问题,因此在科研训练计划实践过程中,一些学生也相继出现了创新动力不足的情况。针对这一突出问题,采取怎样的创新培养模式,如何推动该计划的持续良性发展,既让他们能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又能使他们在进入大学一开始就能接触到一流的科学研究工作,正是本文研究的中心问题。 本文在以城市生态学研究领域为例,探索如何将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与国际学术前沿和社会热点接轨、如何与本科专业课程教学过程有机结合,彰显专业特色。

田德禄教授学术思想学习心得

田德禄教授学术思想学习心得 中医药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的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祖国医学源远流长,昔岐黄神农,医之源始;汉仲景华佗,医之圣也。中医中药都需要传承,没有传承就谈不上发展,中医名家的学术经验是保持和发扬中医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并发扬他们的学术思想无论对中医药事业还是对个人都是大有裨益的。研究生阶段开展《中医现代名家学术传承》这门课程,不仅使我们领略了现代名家的风采,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认识名家、学习名家的良好机会,实乃大幸。通过对“田德禄教授学术思想”的课间认真学习和课后仔细钻研,深深被田老的学术思想和医术医德吸引,田德禄教授消化系统疾病诊治为专长,对脾胃病有独特的认识和丰富的经验,细细钻研其治病经验,受益匪浅。 田德禄,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首席专家,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师承著名中医学专家董建华教授。田德禄教授从事消化内科的临床、教学、科研30余载,精研中医经典及各家著述,既娴熟于中医传统辨证,又能结合西医对病的研究。厚古不薄今,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学术上既继承前人,又不囿于成说,颇具特色。用药不尚矜奇炫异,看似平淡,寓意深刻,层次分明,配伍精当。治疗胃病不仅经验丰富,且独成体系。现将田老治疗脾胃病等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回顾如下。 一、治胃三法、和降为先 胃病病位在胃,治应以胃为本。胃为阳明燥土,多气多血,生理上以和降为顺,病理上以胃气塑滞为主。田德禄教授治胃以清、润、降三法括之,而三法之中,尤重和降。胃病之由或因外感六淫、或因七情内伤、或因饮食劳倦,必影响胃的和降功能乃为病也。诚如《景岳全书》所言“多有因食、因寒、因气不顺者,然因食、因寒,亦无不皆关于气。”和降胃气则利于胃腑功能的恢复,即“六腑以通为用”、“胃气以通为补”之意。田德禄教授深得《医学三字经》的“三气病,香苏专”之旨,多以香苏散出入。因紫苏理气和胃通降之力稍逊而有偏燥之嫌,而以苏梗易之,并加荷梗一味,一升一降,寓降于升之中。夏月则用苏、菠梗,又多加焦三仙以助胃受纳腐熟功用的恢复,并据感邪之不同随证加减。《丹溪心法》言“六郁则蒸热,热久必生火……”。古方中多以山桅子为热药之向导,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与对策 摘要:研究生的培养,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时代赋予高等学校的重大使命,也是确保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核心任务,关系到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文章针对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索,从管理者和研究生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有关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 关键字:研究生创新能力探索 引言 研究生教育是最高层次的教育,肩负着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1]。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硕士研究生应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博士研究生应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创造性科学研究工作和实际工作的能力。研究生既是受教育者,又是研究者,是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的学生[2]。随着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培养规模的迅速扩大,如何保证和提高培养质量,尤其是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已成为高校的一项重要课题。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因素。 创新是人们长期从事实践活动而总结出来的成果,是科学认知的突破,是人类在参与自然斗争、生产活动、科学研究过程中,不断地认知、了解、积累、突破和再突破而形成的。由于创新价值和创新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创新的性质归纳如下:(1)创造性。创新的领域或方法是前人科学研究中没有开展和涉及的或创新的成果是前人所没有取得的;(2)否定性。创新的内容和实质是在否定前人理论或技术的基础上,改进或提出新的且更加合理的理论或技术;(3)继承性。创新的思路或方式是可以建立在前人的理论和技术基础之上,并结合自身的实验研究而有所突破并且达到新的高度[3]。

周培源先生学术思想初探

周培源先生是举世闻名的学界泰斗,我国流体力学研究的先驱者、近代力学事业的最重要的奠基人,他的人品学问有口皆碑,他的学术思想和治学方略已产生巨大影响,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因此,我们应该走近周培源,认识周培源,以他为我们的永远的人生楷模。为此,这里录入三年前的旧作,作为抛砖引玉的材料。我认为,此文是冯秀芳博士执笔写成的同类系列文章中的佳作,发表前曾得到力学史专家、北京大学的武际可教授大力斧正,内容较为翔实可靠。此次录入时仅做了个别文字修改。 周培源先生学术思想初探 摘要:周培源先生是蜚声海内外的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流体力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是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在广义相对论引力论和湍流理论领域攻坚70余年,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一生始终以热爱国家、热爱人民为治学动力;以独立思考,实事求是,锲而不舍,以勤补拙为治学原则;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为治学方法。本文试图通过叙述周培源先生的生平、学术成就及学术品格等方面的重要事迹,初步探索周培源先生的学术思想,与大家共享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 关键词:周培源先生;湍流理论;广义相对论;学术思想;治学动力;治学原则;治学方法 引言[1] 在1992年6月1~3日,北京中苑宾馆曾承办了一次中国科学界的历史性盛会——“国际流体力学与理论物理学术讨论会——暨祝贺周培源先生诞辰90周年”,那次研讨会由周培源先生在海内外的学生和友人发起,北京大学、中国力学学会、中国物理学会主办,旨在就周培源先生数十年从事的两个领域——流体力学和理论物理研究进行学术交流,推动科学发展,也是献给周培源先生九十诞辰的礼物。在会场上,有周培源先生的老友、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吴大猷先生,应周培源先生之邀,在离别46年后重返大陆,还有从美国专程赶来的一班“重量级人物” 如顾毓琇、任之恭、吴健雄、袁家骝、林家翘、陈省身、张守廉、杨振宁、李政道等,而“两弹”元勋王淦昌、钱三强、彭桓武、朱光亚及周光召等则为国内物理学界翘楚,除此,还有一大批周先生在各个时期的学生、同事、朋友以及来自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著名专家学者计三百多人,如此的学术祝寿会的出场阵容可谓空前。杨振宁先生也有感而发,他用英语向周培源先生说道:“Obviously,you have touched many people's hearts"。的确,六十几载光阴,周培源先生致力于两个不同而又艰深的科学领域,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他为中国物理学耕耘播种,入室弟子中蔚然大家者比比皆是:王竹溪、张宗燧、彭桓武、钱伟长、郭永怀、林家翘、胡宁、张守廉、何泽慧、王大珩、于光远……。“科学巨匠师表流芳”是对周培源先生一生的最准确的概括和总结。 1 学术成就:科学泰斗,世代风范 周培源先生1924年在清华学报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科研论文《三等分角法二则》,从此开始了他近70年的学术研究工作,在这70年里他主要集中在广义相对论引

曾国藩对姚鼐学术思想_古文理论的改造与创新_李和山 (1)

·69· 曾国藩对姚鼐学术思想、古文理论的改造与创新 李 和 山 (苏州大学 文学院,江苏 苏州 215021) 摘 要:姚鼐提出“义理、文章、考据不可偏废”,但实际上有轻视汉学的倾向。曾国藩则汲取汉学之长,独创“以精确之训诂,作古茂之文章”的古文门径,为古文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真正实践了“义理、词章、经济、考据阙一不可”的学术主张。此外,曾国藩对文章的主题、布局谋篇、选词用字等方面进行探索和总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写作技巧理论,也补姚氏所未发。 关键词:姚鼐;曾国藩;桐城派;学术;文论 中图分类号:I 20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03(2007)01-0069-03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Academic Journal of Suzhou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2007年1月第1期Jan.2007No.1 收稿日期:2006-09-10 作者简介:李和山(1971— ),男,苏州大学文学院博士生。 ①曾国藩《圣哲画像记》说:“姚姬传氏言学问之途有三:曰义理,曰词章,曰考据。戴东原氏亦以为言。”(《曾文正公全集·文集》,12734页,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年版) 姚鼐是清代古文巨匠,桐城派的开山三祖之一。曾国藩则是继姚氏之后又一古文大家,他对姚鼐的学术主张和古文理论加以改造,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古文理论,为古文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因此,他和梅曾亮一起,被后人视为桐城派的中兴功臣。清末学者王先谦就曾表达了对这三人的景仰,其《续古文辞类纂序》云:“学者将欲杜歧趋尊正轨, 姚氏而外,取法梅、曾足矣。”[1]107 本文对曾国藩改造姚氏 学术主张,创新古文理论的活动历程作一探讨。 一、姚鼐的学术主张及其古文理论的建构 姚鼐(1731—1815),字姬传,号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官刑部郎中、四库馆纂修。他学宗程、朱,在乾隆三十五年(1770)典湖南乡试途中,曾写下《诣岳麓书院有述》等诗,表达了他对程、朱的仰慕和对理学遭斥而衰落的慨叹,抒发了他因“夙秉宋贤说”而“志不就”、 “渺无群”的孤愤。[2]442 三十八年(1773)二月,《四库全书》 馆开,他以大臣荐征为纂修官,因与戴震等汉学家的学术分歧,他在三十九年秋突然乞病告退,并于次年南旋。 由于势孤力弱,姚鼐在与汉学家的争斗中落败,遂萌生了另立宗派的想法。南归之后,他将治学重心放到了早岁溺爱的辞章之学上。在扬州、安庆、江宁等地主讲书院的40年中,他致力于构拟文统、创立理论、选编古文范本、培养后学等工作,终于创建了桐城派。 虽然汉、宋学者都将学术分为义理、文章、考据三门①,但偏好喜恶各不相同。在汉学鼎盛的乾、嘉时期,汉学家专注考据,排斥理学,更轻视古文学。姚鼐在《复秦小岘书》中说:“鼐尝谓天下学问之事,有义理、文章、考证三者之分, 异趋而同为不可废。”[2]104 《述庵文钞序》进一步指出了三者 的密切关系:“是三者苟善用之,则皆足以相济;苟不善用 之,则或至于相害。”[2]61这表明,他希望通过主张三者不可 偏废、相辅相成,使彼此不再互相轻视和排斥。 王先谦《复阎季蓉书》说:“本朝纠正汉学者,姚姬传 氏最为平允。其时掊击宋儒之风过甚,故姚氏非之。” [3]297其实,姚鼐内心独赞程、朱理学,比较藐视汉学。他在《赠钱献之序》中指责汉学家“欲尽舍程、朱而宗汉之士,枝之 猎而去其根,细之搜而遗其巨”[2]226 。《复蒋松如》中说:“博 闻强识,以助宋君子之所遗则可也,以将跨越宋君子则不可也”,“先生胸中,似犹有汉学之意存焉,而未能豁然决去之 者。”[2]96由此可见汉学、宋学在他心里的轻重。《再复简斋 书》中更是称“程、朱犹吾父师也”,并对汉学家戴震等人进行了诅咒:“其人生平不能为程、朱之行,而其意乃欲与程、朱争名,安得不为天之所恶?故毛大可、李刚主、程绵庄、 戴东原,率皆身灭嗣绝,此殆未可以为偶然也。” [2]102姚鼐建构古文理论,首要就是恢复文章的学术地位。其《答翁学士书》说:“夫道有是非,而技有美恶。诗文皆技也, 技之精者必近道,故诗文美者,命意必善。”[2]84显然,他将 诗文置于与“道”等同的学术地位。其次,他对文章的起源进行了探索,认为“文章之原”、“文章之美”,都来自于对客

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的总结与思考(20171204093138)

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的总结与思考 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我国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强调:鼓励科技创新,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加强科技、教育与经济结合,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此,高校在完成教学、 科研、为社会服务这三项基本任务的同时,当进一步重视和加强科技全创新工作。 科技创新是指以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为手段培养人才,为社会 做贡献的工作体系和管理体系,包括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和技术转移,以及使这些工作达到最优表达的管理体系。具体到高校的科技创新, 其基本理念则是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打破院系之间、学科之间的自我封闭,在学校层次上实现创新资源的优化配臵,实现学校整体的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加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不仅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与教师队伍素质,为高校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和源泉,而且是全面推进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必然选择,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的重要保证。 我院为提高科技创新的水平,着力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现总 结如下: 一、加强观念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营造创新环境。 国内外大量的创新实践表明,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关键在人才, 当前我国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还没有充分发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就是创新环境不够完善。加强观念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营造一个宽松、融洽的创新环境已刻不容缓。事实上,高校科技创新的主体往往期待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发展空间。通过制度创新 和政策创新,如科技创新面临的人才、资金、信息等一系列问题,调 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科技创新活力,使高校科技创新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当前,在高校科技创新过程中,制度创新的 滞后是科技创新种种表象产生的内在根源。 我院解放思想,积极加强观念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进行 体制改革,完善机制,建立固定与流动岗位相结合、科研与创新岗位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人员和科研制度,从职称评定、职务聘任、岗位编制、考核评估及利益分配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充分体现知识与人才应有的价值,建立有利于高校科技人员原始创新的更加开放和鼓励竞争的体制、机制,形成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与此同时,大力加强创新文化环境建设,努力营造允许失败、包含失败和鼓励不怕失败的机制和文化氛围,以及不拘一格选用年轻人才、推陈出新的环境。 二、成立创新领导小组,加大院科研经费的投入。 资金和人力投入不足,科研基础设施落后,直接导致了科技基 础条件建设进展缓慢,水平较低。为此,学院每年都投入部分专项资金用于教科研条件的改善、研究以及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建立建全激励机制,促进教师的科研创新,以期不断提高院科研综合水平。

浅谈硕士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

浅谈硕士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 [ 摘要 ]硕士研究生是我国教育体系中高层次的教育,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对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硕士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浅析了制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种种因素,并且着重探讨了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 关键词 ]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制约因素途径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1]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经济竞争的核心。研究生作为我国科技事业的高层次预备人才。其培养质量,尤其是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关系到我国在未来世界科技竞争的地位,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目标的实现。因此,应该加强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等学校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的科技创新 体系必须与创新人才的培养紧密结合,其中硕士研究生的科技创新能 力的培养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人才基础。硕士研究生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高层次的教育,肩负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 高素质、创造型人才的重任。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的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已经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为国家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

突出的贡献,但要看到研究生培养工作与21世纪知识经济对人才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明显。当前高水平和创新性很强的研究成果很少,创造型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这些表明我国硕士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还有待于提高。 一、硕士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富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顺应了时代的呼唤和国家的发展要求。科技创新能力是 21 世纪知识型时代和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国家需要当代研究生具有科技创新的能力。党和国家领导人曾经多次指出科技创新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江泽民同志曾经讲到:“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温家宝总理在中科院视察时,也曾经指出:“科技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科技创新是增强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战略高科技对科技能力的提升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带动作用。”21世纪的研究生,作为国家科技创新的开拓者和承担者,科技创新能力是其必备的素质。 1.1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是科技发展的时代要求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对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就国际来看,加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重视研究生创新素质培养,已成为20年来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就国内来说,开展研究生创新教育也是当前我国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提高人才培

吴又可学术思想及其拓展应用

吴又可学术思想及其拓展应用 摘要:本文对吴又可的主要学术思想进行了总结,肯定其临床价值,并结合现代临床经验,阐述其具体运用。 关键词:温疫戾气膜原非典 正文: 对温疫学说的认识始自《内经》,后经历代医家的不断完善和发挥,但未形成较系统的理论体系。明末,疫病横行,有感于疫病对患者和社会造成的巨大危害,吴又可在对疫病经过细致的观察,对比和思考后,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对温疫的认识有了一个全新的突破,以《瘟疫论》为代表,温病学派作为一个独特的学术流派始逐渐得以大放光芒。 吴又可对温病领域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明确了“温疫”的概念,对温疫与伤寒进行了区分,“瘟疫与伤寒感受有霄壤之隔”,“伤寒投剂,一汗而解;时疫发汗,虽汗不解。伤寒不传染于人,时疫能传染于人。伤寒之邪,自毛窍而入;时疫之邪,自口鼻而入。伤寒感而即发,时疫感久而后发。伤寒汗解在前,时疫汗解在后……伤寒初起,以发表为先;时疫初起,以疏利为主。种种不同”。列举如此,为后世医家认识温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而不再拘泥于六经伤寒。 关于温病发病的原因,吴氏提出了新的学说,即杂气病因学说。以往医家对疫病原因虽有发挥,却未脱出六经藩篱,认为疫病为“非其时而有其气”的时行之气。吴氏创造性地提出了疫病为感受“戾气”所致。如《原病》篇“病疫之由,昔以为非其时有其气,春应温而反大寒,夏应热而反大凉,秋应凉而反大热,冬应寒而反大温,得非时之气,长幼之病相似,以为疫,余论则不然,夫寒热温凉,乃四时之常,因风雨阴晴,稍为损益,假令秋热必多晴,春寒因多雨较之,亦天地之常事,未必多疫也,伤寒与中暑,感天地之常气,疫者感天地之厉气,在岁有多寡,在方隅有厚薄,在四时有盛衰,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伤寒例正误》又有“夫疫者,感天地之戾气也。戾气者,非寒、非暑、非暖、非凉,亦非斯是交错之气,乃天地间别有一种戾气。”戾气学说的提出使人类对疾病本质的认识进一步加深。需要指出的是,在古代没有科学仪器的条件下,吴又可能够通过自己的临床观察,并大胆提出戾气学说,发前人之所未发,是极其难能可贵的。他也注意了戾气致病的特异性,“戾气为病,一气自成一病,每病各又因人而变。”“大约病偏于一方,延门阖户,众人相同者,皆时行之气,即杂气为病也。为病种种是知气之不一也。盖当时,适有某气专入某脏腑、某经络,专发为某病,故众人之病相同,是知气之不一,非关脏腑经络或为之证也。” 关于疫病的传播与传变,吴氏指出戾气从口鼻而入,不同于伤寒从肌肤而入;人体感染的方式有经空气传播和与病人接触传播。疫病的传变亦区别于伤寒的六经传变,“盖瘟疫之来,邪自口鼻而入,感於膜原,伏而未发者,不知不觉,巳发之後,渐加发热,脉洪而数,此众人相同,宜达原饮疏之,继而邪气一离膜原,察其传变,众人不同者,以其表里各异耳,有但表而不里者,有但里而不表者,有表而再表者,有里而再里者,有表里分传者,有表里分传而再分传者,有表胜於里者,有里胜於表者,有先表而後里者,有先里而後表者,识此九传,其去病一也。” 关于疫病的病机,吴氏提出了膜原学说。指出“邪自口鼻而入,则其所客,内不在脏腑,外不在经络,舍于伏脊之内,去表不远,附近于胃,乃表里之分界,是为半表半里,即《针经》所谓横连膜原是也。”“瘟疫之邪,伏于膜原,如鸟栖巢,如兽藏穴,营卫所不关,药石所不及。”据此,根据病在膜原,吴又可认为应“使邪毒速离膜原”,用开达膜原法,“使邪气溃败,速离膜原。”创制了达原饮,三消饮。达原饮由槟郎、草果、厚朴、黄芩、知母、白芍、甘草组成,用于瘟疫初起,先憎寒后发热,身痛头痛,苔白积粉,脉数不浮。此方对后世影响颇大,吴鞠通、雷丰,薛雪等加减变方诸多。三消饮为达原饮加葛根、柴胡、羌活、

高校创新体系及其建设

中国高教研究!""#年第$"期 李辉生 摘要:高校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创新体系主要由教育观念创新、组织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创新人才培养等子系统组成。建设高校创新体系,必须着力抓好目标体系建设、教育观念创新体系建设、组织制度创新体系建设、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加强高校创新体系建设要树立创新意识,坚持开展创新工作;加强学科建设,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创新人才;加强组织领导,为高校创新体系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关键词:国家创新体系;高校创新体系;内涵;建设措施 高等学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校创新体系建设,可大力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从而有力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一、高校创新体系建设的内涵 准确、全面理解高校创新体系建设的内涵是建设好高校创新体系的前提。从总体看,高校创新体系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目标体系建设 从宏观层面看,高校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就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具体地说,高校要大力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实现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科技贡献。从微观层面看,不同层次的高校其创新体系的建设有着不同的目标。高校应结合自身的办学实力、办学定位等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的目标体系,形成符合自己定位的创新体系,以保证国家创新体系目标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任务有效落实。应围绕学校创新体系的总体目标,坚持从实际出发,切实制定好观念创新目标、组织制度创新目标、科技创新目标和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等子目标。 (二)教育观念创新体系建设 教育观念创新是高校创新体系建设的先导,高校创新体系建设首先必须以观念创新作为突破口。一是提高对高校创新体系建设的认识。高校领导和广大教职工要充分认识加强高校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其紧迫性和艰巨性。二是树立开放型办学观。高校应积极促进办学观从传统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加大开放式办学的力度。在办学实践中,要大力推进开放式培养人才、开放式科学研究,加强同国内外企业、科技界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有效利用社会资源,积极吸收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不断提高开放水平,以既服务社会发展,又在服务的过程中获得促进学校发展的动力。三是树立“创新导向”的教学观。要在充分吸收传统教学积极因素的基础上,突出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导向的教学。四是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要在管理工作中确立“人的因素第一”的观念,依靠人才办学,依靠人才治校,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有效促进学校创新体系建设。 (三)组织制度创新体系建设 组织制度创新体系建设主要包括学术组织结构创新、教师评价制度创新和学生评价制度创新三个方面。一是学术组织结构创新。新型学术科研工作的组织结构应遵循动态、开放、灵活、多样和共享的原则进行改革,要从深化基层学术组织结构改革入手,实现管理重心下移,创新学科组织结构和科研组织模式,进一步激发基层组织的学术活力,提高学术创造能力。要建立学科交叉、融合和汇聚的科研体制,促进学科研究、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统一。二是教师评价制度创新。一方面要重视对教学科研工作质量的考核,处理好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的关系。另一方面,要鼓励合作研究,倡导团队精神;同时要兼顾统一性和差异性,既要有共性指标,又要鼓励个性发展。三是学生评价制度创新。评价制度要体现全面性,在突出重要指标的同时,尽可能从多层面、多视角评价学生的素质状况。另一方面,评价制度要突出个性化。要凸现学生的特长、优势和个性,鼓励学生既养成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又发展自己的个性。要完善评价结构,实现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的有机统一,以促进学生素质不断提高、不断发展。 (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建设高校创新体系应着重抓好两个平台建设:一是建设好基础研究创新平台,探索基础研究和原始性创新模式。这类平台主要包括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其中包括凝练学科方向、培育创新队伍、构筑创新基地等方面。二是建设好成果转化和工程化研究平台,加强应用研究,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这类平台主要包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校应当围绕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本着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并重的方针,积极探索建设具有广泛适应性和持续创新能力,能广泛吸纳高校最新科研成果、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经营管理人才的高校技术中心,等等。 (五)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加强创新人才培养,重点是建设具有时代特征的创新教育体系。主要包括,改革课程体系,构建学生合理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创 高校创新体系及其建设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