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中的汉语借词现象探讨

英语中的汉语借词现象探讨
英语中的汉语借词现象探讨

英语中的汉语借词现象探讨

鲍娟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外语系

《校园英语》2011年3月

摘要:借词是借用外国或外族词汇来表达信息的一种重要的社会语言现象,是一种语言与异质文化交往时不可避免的普遍现象。从广义的角度来研究借词,可以将其分为三类:1.音译词;2.音意兼译词;3.译借词。从汉语借词的词汇类型来研究借词,它包括1.中国历史文化特有的词汇;2.与中国政治运动相关的词汇;3.现代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

关键词:借词音译词音意兼译词译借词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人们之间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移民杂居和战争征服等各种形态的接触,必然会引起各民族语言的接触。作为当今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英语标志着现代与文明。它同时也是一个开放的语言,“英语中80%以上的词汇借自其他语言”[1],今天这个数字也许会更高。而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英语中出现汉语借词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以及在世界事务中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种现象会越来越多。

一、“借词”的界定

借词(loan word)亦称外来词,是借用外国或外族词汇来表达信息的一种重要的社会语言现象,是一种语言与异质文化交往时不可避免的普遍现象。

总体上,“借词”概念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借词又叫外来词或音译词,它指的是语音形式和意义内容都来自外语或其他民族语言的词。主张狭义借词的学者有高名凯和刘正琰(1958)[2]、王力(1957)[3]和Navot a(1967,引自梁改萍)[4]等。他们从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出发,认为语言是严格地按层分级的系统结构。所以,分析音位时不允许考虑词素或语法层面,而且研究借词也不涉及如社会和文化等非词汇因素。他们主张把借词局限于因音译而变换的词汇。还有一部分学者主张以更广阔的视野来看待借词,他们中的代表人物有赵元任(1976)[5]、邹嘉彦(1975,引自郭鸿杰)[6]和马西尼(1997)[7]。他们认为不论语音上的模仿还是语义上的模仿,新词都反映了外来语言文化的影响。因此,不仅要从语言学的角度,还要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研究借词,这样可以更有利于研究语言与历史文化之间的关系。本文正是从广义的角度来分析借词。

二、借词的分类

1.音译词(t ranslit erat ion loans)

音译是将源语中的某一词汇按其原有读音、采用目的语符号、连音带意一起借用到目的语中而成为借词。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文化,而在彼此交往中,必然要通过语言这个媒介来实现,因此,当不能在本族语中找到对等的词语时,只能通过借词的方式来解决了。其中,音译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用英语拼音文字按汉字原来的读音译成。早期的音译词主要是通过广东话及闽南话传入英语,拼写变异形式多,从1979年1月起,我国外交部、新华社以及其他涉外机构开始统一采用汉语拼音为使用拉丁字母的各种外语拼写我国的人名、地名和其它专有名词。与此同时,联合国从

1979年6月15日开始,正式使用汉语拼音来拼注中国的人名和地名。但也有一些地名译法虽与普通话发音有差异,但由于约定俗成,仍保留原来的译法,如Inner M ongolia(内蒙古)、T ibet(西藏)、Lhasa(拉萨)、Hong Kong(香港)、M acao(澳门)等。

2.音意兼译词( loan blends)

为了使借词能更清楚地表达原词的意思,人们在音译词的后面再加上一个表达意义的英

语单词构成音意兼译词。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中国民族文化特色,不但使外国人深感耳目一新,而且还丰富了英语的表达形式。例如T ian An M en Square (天安门广场)、Pekin gman(北京猿人)、Pekin g Op era(京剧)、hoisin sauc e(海鲜酱)、e gg foo y ung (炒芙蓉蛋)等。据统计,仅以借词t ea构成的复合词达190多个,如t easp oon(茶匙)等。仅国名+t ea的复合词就达17个,如India t ea, M exic an t ea。这一现象也反映了汉语借词在英语中的构词能力和活跃程度。

3.译借词(t ranslat ion-loans)

译借词指用英语里现成的词按照汉语的排列模式进行字面的、逐词逐字的翻译,也可以说是按照原词的语义创造的一个新词。这类借词很多都是解释原汉语词汇的功能或特点,确切地说大部分是通过对汉语词汇字面意思的组合形成的。早期这类汉语借词有: land reform(土地改革), b arefoot doct or (赤脚医生),t he p eop le 's com mune(人民公社)等;“十年动乱”期间这类汉语借词较多,如:t he Gre at Cult ural R evolut ion(文化大革命), t he Gan g of Four(四人帮), red guard(红卫兵)等; 80年代又有four modern iz at ions(四个现代化);再到90年代的one count ry t wo syst ems (一国两制);以及再后来的传销brain washin g(洗脑)。2003年末随着我国第一位宇航员的太空之游而诞生的t aikonaut已为人们所接受。随着科技的发展,国际交流的进一步提高,这类译借词必将越来越多。但是,为了更好地被理解,在英语写作过程中通常需要用括号或以附注的方式对这类汉语借词予以解释或说明。否则,第一次遇到这类词的人会感到困惑不解。

三、汉语借词的词汇类型

德国哲学家、语言学家洪堡特认为,一个民族进行思维和感知的工具是语言,而且每一种语言都包含一种独特的世界观。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及文化传统,自然就会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因此,汉语借词,不仅可以准确简明地表达意义,而且可以减少转义现象的产生,以及避免引起歧义。

1. 中国历史文化特有的词汇:例如,Confucianism (孔子思想),Guany in (观音),t ai chi chuan (太极拳),wushu (武术),Pekin duck (北京烤鸭),kumquat e c ake (金桔糕)等。

2.与中国政治运动有关的词汇:例如,left ist(左倾),rect ifi cat ion (整风),for ei gn devil (鬼子),Great Leap Forward(大跃进), work p oint(工分), iron -ric e bowl (铁饭碗), cap it alist runner(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人)等。

3. 现代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t o rep lace old cadres wit h new ones(新老交替), p lanned commodit y economy(计划经济), T ime flies lik e an arrow. (光阴似箭), t he hi gh er

aut horit ies have p olicies and t he loc alit ies hav e t heir count er-me asures(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还有现在广泛流传的good good st udy,day day up(好好学习,天天向上);lon g t ime no see(好久不见)等等。

作为一种语言学现象,在英语中出现汉语借词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其中, 20世纪以前微乎其微, 20世纪以来发展迅速。作为“异文化的使者”,借词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纽带和桥梁的作用。因此,不仅对于学习英语的中国学生来说,或对把汉语当作外语学习的外国人而言,研究英语中的汉语借词一方面可以使他们提高学习兴趣、开阔视野,另一方面可以使他们加深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帮助他们利用英语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引自唐祥金,英语中的汉语借词及其语言文化因素,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J].2000 (9):86-89

2.高名凯,刘正琰.《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M].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8:51-54

3. 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

4.引自梁改萍,关于英语中汉语借词问题的探讨,西华大学学报[J].2005 (10):49-51

5.赵元任. Asp ect s of Chinese Socio l in guist ics, Essay s by Yuan Ren Z hao, St anford, Californi a: St anford Univ. p ress, 197

6.

6.郭鸿杰,二十年来现代汉语中的英语借词及其对汉语语法的影响,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J].2002 (25):1-4

7.马西尼,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十九世纪汉语外来词研究[M].黄河清译,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

鲍娟,1978年生,蒙古族,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外语系讲师。

浅谈从英语中汉语借词发展趋势

浅谈从英语中汉语借词看中国英语的发展趋势 作者:陈中平日期:2010-09-30 字体大小: 小中大 论文关键词:汉语借词中国英语中国文化汉化思维发展趋势 论文摘要:英语在发展过程中吸纳了众多的汉语借词。随着中国在国际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汉语借词最终可能会发展成为中国英语词汇部分。中国英语是成长于中国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用来交流的,以规范英语为核心的英语变体,它受中国文化和汉语思维的影响。中国英语在诸多层面有着自身特点,本文在各位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思考与总结,从中国英语的存在依据、概念界定、语言特征和发展前景四个角度作了分析。 语言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而作为语言最敏感、最活跃因素的词汇,则是观察社会生活变化的一个窗口。语言之间相互借用是语言发展的一个普遍现象,英语作为当今世界广泛使用的语言更是如此。英语发展成一种世界性的语言从世界各个语种中吸收了不少词语,汉语也毫不例外。英语中的汉语借词几乎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日常生活等所有领域。根据我国学者的最新统计,英语中的汉语借词有1488个(汪榕培,常骏跃.2001)。实际上,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新闻报刊上出现的,未被收录进词典的汉语借词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英语中大量涌现汉语借词的现象始于一百多年前。近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及对外文化交流和商贸往来的不断扩大与深入,英语中更是大量借用反映中国文化各方面特有的事物与现象的词。如Tai Chi(太极拳)、Kung—fu(拳术,武术,功夫)、silk(丝)、mahiong(麻将)、Yangkof秧歌)、Shi Ching(诗经)、Taoism(道教)、fengshui(风水)、Confucius(孔子)、Mencius(孟子)、Maoism(毛泽东思想)、papetiger(纸老虎)等等。显而易见,这些词一般都表示中国的特有事物或汉语里的特别说法。 另外,新闻媒介也在深深地影响着英语中的汉语借词。中国在海外发行量最大的《中国日报》(China Daily)以及其他的诸如《北京周报》、《中国建设》、《时代周刊》和一些英文电视节目,特别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以及互联网等,在传播中国文化的同时,也影响着汉语借词的输入。每年《中国日报》所发布的“有中国特色的词汇”大部分是以意译的形式而出现的。比如“菜篮子工程(vegetabl e basket project)”、“乡镇企业(township enterprises)”等。可以预见,在这些“有中国特色的词汇”中,一部分词汇将成为永久的英语词汇,并且随着社会、文化和中国在国际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汉语借词最终会发展成为中国英语中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 事实上,早在1980年,葛传规先生就提出了“中国英语”的概念。他说:“在旧中国和新中国,讲或写英语时都有些我国所特有的东西要表达,如科举(imperial examinations)、翰林院(Han Lin Yuan)、五四运动(May Fourth Movement)、白话文(baihua wen或baihua)、人民公社(people S commune)、四个现代化(four modernizations)等,这些不属于讲英语民族的人所惯用的词语,应当称作China English。”虽然这种提法引起了很多争议,但从此以后“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被学者们广泛使用和讨论。 纵观诸多学者对中国英语近二十几年的研究现状可以看出,大家由刚开始对是否存在中国英语提出质疑继而转向对它的肯定与拥护,纷纷为之著书立说,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把握。有从下定义着手对其进行界定的,像汪榕培、李文中、谢子君、姜亚军等;也有学者呼吁大家对中国英语进行系统的描述性研究,像杜瑞清和姜亚军等。在一片拥护声中,

浅谈现代汉语中的外来词

浅谈现代汉语中的外来词 改革开放以后,与外界的接触增多,海外的新文化、新思想、新科技如潮水般涌入中国,指称这些新事物、新概念的新词语作为外来词大量地进入现代汉语。外来词的产生并非现在所独有,其实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例如“葡萄、石榴、狮子、玻璃”等,就是汉代从西域借入的,后来各个朝代陆续有所借用。 现代汉语的外来词主要包括直接引用的原文字母形式、音译词、音译兼意译、半音译半原文的词汇等。 一、拿来主义——直接用外文字母 近年来,很多人把像OK这样的口头用语挂在嘴边,成为“好”的常用替代词。各种报刊杂志和社会用语中直接借用原文的现象趋势频繁,尤其是英语的缩略语,译成汉语冗长难懂,直接采取“拿来主义”,既简单又省心,补充到汉语词库里别具特色。 当今现代汉语中增加了不少属于英语缩略语的借用词汇,这些外来词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逐渐增高。例如:CEO(首席执行官)、CPU (英语“计算机中央处理器”的缩写)、SOS (国际通用船、飞机呼救信号)、NBA (美国职业篮球赛缩写)、AC米兰队(意大利一支著名的足球队)、DNA (英语“脱氧核糖核酸”的缩写)、IQ (英语“智力商数”的缩写)、UFO (英语“不明飞行物”的缩略语)、MTV (音乐电视的缩写)等等。诸如 GDP ( 消费者物价指数),CPI (消费者物价指数) 之类的词已经被国人普遍接受了。

二、拟声处理——音译词 通常,英语词汇进入中文不是原装,大多数词汇要“去英语”化,符合中国的习惯模式才能被承认接纳,最后接受下来,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运用。 音译是最简便的处理方式,按照英语词的发音转换成汉字,比如:英美人名,奥巴马(Obama)、布莱尔(Blair)。还有地名,如:纽约,伦敦,加拿大等等,一旦确定,重要的政要译名不可随便改。 这种方法也可以用在其他英语词汇的翻译,有的还很巧妙。比如:粉丝、派对、咖啡、沙发、巧克力、模特、雷达等。“逻辑” 这个外来语是当过民国教育总长章士钊老先生翻译拟定,他早年在《国风报》发表《论翻译名义》一文,第一次提出将西方“Logic”直接音译为“逻辑”,从此替代“名学”、“辩学”等译名。 改革开放以前,汉语对外语的借用比较慎重,直接使用原文的较少;改革开放以后,由于这场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给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发展的进程加快了,因此,外来词的涌入也有了新的特点,直接使用外语原文的多了。例如:布丁,西餐中的一种甜点心。尼康,日本的名牌相机名称。可卡因,一种毒品等。 音译词利用汉语的语音仿拟来源语词的语音,并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当的汉字记录该语音。有些音译词在汉语中存活下来,如“佛”、“的士”等;有些则被淘汰,如“德莫克拉西”、“赛因斯”分别由“民主”和“科学”所取代。

现代汉语中的英语借词类型及其成因探析

现代汉语中的英语借词类型及其成因探析 前言: 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民族和民族之间总会发生交流。当某种事物的名字在交流的一方所使用的语言中不存在,或者是其中一方特别强大的时候,借词就应运而生了。所以,顾名思义,借词就是一种语言从另一种语言中借过来的词汇。 中国近现代史的过程中,中国人被迫或自愿和西方进行了接触交流。洋泾浜英语就是这个时代的产物。现代汉语在近代化的过程中也首次出现了英语借词。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开放,政治、经济、文化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联系得到了更快地发展,使得现代汉语中的英语借词更加多样化多元化。 目前,我国语言学界对于借词的界定一般持两种观点。第一种认为音译词等于借词,意译词不是借词;第二种观点认为意译词也是借词,笔者同意第二种观点。 1、现代汉语中英语借词的类型 1.1纯粹音译借词 1.2音译加汉语意符借词 1.3半音译半意译借词 1.4英语或者字母缩写借词 1.5英语字母附加汉字借词 2、借词的类型及其多样化形成的原因 2.1历史原因 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交通不便等原因,近代以前中国与西方英语国家几乎没有直接的接触交流。但是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西方列强的入侵,一些有志于振兴中华民族的有识之士,掀起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热潮。西方先进的自然科学思想、社会科学等等大规模地传入了中国,对当时闭关自守的中国学术、思想、政治和社会经济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个时期许多英语词汇被借用进入了汉语。上个世纪改革开放以后,西方英语国家对中国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人与外界之间的交流达到空前的繁荣。 2.2社会原因 在地球村概念的影响之下,由于西方英语国家强大的经济实力,英语顺理成章成为了全球的强势语言。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加强,渴望更多的参与国际事务,这就需要对交流的工具英语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我国国内的教育体制也是不断强调英语的重要性。英语水平测试的类型也越来越多,仅权威的国际国内英语测试考试目前就有几十种。国外比如托福、雅思、托业、bec;国内的大学四六级、pets等等。英语培训机构更是遍地开花,英语学习的教材书籍在书店中长期占据主导位置。这些都表示国人渴望更多融入国际社会,这种主观意识也是现代汉语中英语借词产生以及多样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2.3经济原因 2.4翻译原因 2.5文化原因 现代汉语中有一些不雅或者敏感性的词汇,用英语来表达会淡化其不雅的色彩。比如用bra来代替人们日常熟悉的胸罩,可以淡化掉胸罩中包含的不雅色彩;再如用sexy来取代性感,因为sexy在英语词汇中是个具有褒义色彩的词语,隐去了性别色彩同时增添了有魅力的意思,而性感在现代汉语词汇中,有轻挑、风骚的意思,所以在公众场合,人们更乐意用sexy 来取代性感一词。 2.6语言学原因 2.7港台影响原因 港台地区由于特殊的身份和重要的地理位置,在中国的地现代化过程中与其他国家有更

英语外来词对汉语的影响

试论英语外来词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作者:刘爽 (天津财经大学 2006级硕士研究生英语语言文学专业) 摘要:在中国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跨语言、跨文化交际的广度和深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与此同时,大量外来词涌入汉语,其中尤以号称世界语言的英语为最。本文主要从汉语中英语外来词的应用范围、借用方法、产生原因等几方面对现代汉语中英语外来词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从个人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对于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应采取的正确态度。 关键词:英语外来词、现代汉语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的交融越来越广泛和深入,中国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无不深受世界大环境的影响。汉语,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与世界各种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中,不断演化。在这一过程中,大量外来词的涌入,尤为引人注目,特别是大量英语外来词的不断涌入,为汉语不断地注入了新鲜血液。 本文主要从汉语中英语外来词的应用范围、借用方法、产生原因等几方面对现代汉语中英语外来词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从个人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对于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应采取的正确态度。 1. 涉及范围 伴随着中国与世界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大量外来词,特别是英语外来词,进入汉语,几乎充斥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科技、商业、社会文化生活、经济生活等诸多方面都对汉语产生了很大影响。 1.1 科技领域 由于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科技词汇大量出现,汉语中出现了大量科技外来词,如克隆(Clone)、纳米(Nanometer)等。而其中最显著的是计算机领域。由于欧美、特别是美国在计算机技术方面发展水平最高,在这一领域中,英语词汇毋庸置疑地占据着主导地位。特别是伴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每天都会涌现大量英语新词,而往往这些英语词汇很难在汉语中找到合适的对等词,于是人们干脆把这些词直接拿过来使用,如因特网(Internet)、伊妹儿(E-mail)等。伴随着网络的急速发展,网络语言逐渐成为当下流行语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并逐渐向现实生活的各个角落蔓延。 1.2 商业领域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众多跨国公司进入我国发展的同时,也将众多国际商业品牌引入国内,大量外来词以音译等方式出现,进入汉语体系中,如奔驰(Bench)、耐克(Nike)、柯达(Kodak)等。

英语中的汉语借词讲课稿

英语中的汉语借词

“Tuhao土豪”有望携手“Dama大妈”以单词形式收录进《牛津英语词典》,这则消息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牛津英语词典》中有二百余个包含中文渊源的词汇。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许多汉语借词已经在英语词汇系统中占据了一席之地,成为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种类繁多的汉语借词 “ganbu(干部)、guanxi(关系)等词多年以前就正式进入了《牛津英语词典》;tofu(豆腐)、Peking duck(北京烤鸭)、chow mein(炒面)已进入了外国人的日常生活用语;cheng-guan(城管)、dia (嗲)等词也在英语中产生了一定影响。”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的冉启斌副教授介绍说。 实际上,英语中各类汉语借词不断涌现。代表中国历史文化的词语,如:Confucius(孔子)、Laozi (老子)、Tao(道/道教)、Tao Te Ching(《道德经》)、feng shui(风水)、Mandarin(官话)……这些词语已经进入到英语的日常词汇中。文体娱乐方面:“kongfu(功夫)、Tai Chi(太极)”等词更是随着中国功夫电影的传播而广为人知。政治经济方面:“lianghui(两会)”一词,是由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最早带头使用,渐渐地,这个词逐渐成为了各大国际媒体的通用词汇;我国的货币单位jiao(角)和yuan(元)

也已被收入英语词典,有趣的是, yuan这个词在英语中又经历了词义范围扩大的过程,现在,yuan还可以用来泛指钱(money)。 汉语词语的“英化”过程 其实,汉语词语进入英语词汇系统,或多或少地都需要经过一定的“英化”改造。改造方式有音译、意译、音意合译和音译加词缀。例如,汉语拼音“太空”(taikong)和希腊词“nautēs”(航行者)组成英语单词taikonaut(太空人),主要用来指中国航天员,现已收录牛津词典中。而最先由海外华人创造的中式英语“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见),采用了直译的方式,如今这个词已经成了英美国家里不少人打招呼的常用语。 同时,汉语词汇进入权威英语词典也需要经过一定的审核。“所有词语被收录于词典之中时,都要考虑它的通用程度和使用频率。”牛津大学出版社双语词典项目经理朱莉·克里曼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将外来词加入词典的时候,通常要考虑多种因素。“形象化地说,就是要看母语为英语的人能否十分自然地去使用这些词汇,‘外来语’的感觉是否在逐渐弱化。如果一个词被媒体广泛使用,而不仅仅是出现在某篇报道之中,我们肯定会考虑收录它。另外,将汉语词汇纳入英语词典时,还需要考虑这些词语的直观程度,像‘guanxi(关系)’、‘hukou(户口)’这样的词语在我们看来就挺直观的。” 如今,越来越多的汉语流行词汇有望被收录在英语词典之中。像maotai(茅台)、Peking opera(京剧)……这些词语在母语为汉语的群体中有着相当的影响力,那么,它们“出口”后,在英语中也能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吗?这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汉语成英语新词最大来源 总部设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全球语言监督机构”发布报告称,自1994年以来加入英语的新词汇中,“中文借用词”数量独占鳌头,以5%-20%的比例超过任何其他语言来源。该机构主席帕亚克表示:“令人惊讶的是,由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中文对国际英语的冲击比英语国家还大。”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姚双云教授认为,产生这一现象主要有3个原因。第一,英语开放度高,包容性强,借词庞杂;第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必然推动各种语言间的词语借用;第三,汉语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对英语的影响力日益增强,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归根到底,汉语词汇的大量“出口”,其深层原因是中国在全球影响力的提升和关注度的提高。 中山大学周海中教授认为,以汉语为来源的英语词语是汉英两种语言接触的必然产物,也是中西文化融合的必然结果;随着中华民族与英语民族的交流交往日益频繁,来自汉语的英语词语及表达方式必然会越来越多。 目前,国内的汉语言学界对于来自英语或其他语言的借词研究颇多,而对于汉语词汇的输出现象研究较少。近年来,国人中文母语意识的提升,席卷全球的“汉语热”,网络上来自中国的各种新闻热点,都在提醒着我们,应该开始更多地关注和探讨汉语词汇输出这个文化现象了。于国宁 链接: 已录入英语词典的部分汉语借词 Guanxi 关系 Taikonaut 中国宇航员 Goji 枸杞 jiaozi 饺子 Shaolin 少林寺

英语中的汉语外来词大全

英语中的汉语外来词大全 众所周知,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中国与外界的接触、特别是近30年来的改革开放,汉语吸收了大量的外来词(主要是英语),最常见的词汇包括迪斯科(disco),沙发(sofa),芭蕾 (ballet),基因(gene),克隆(clone),高尔夫球 (golf),巴士(bus),博客(blog)等,不胜枚举。俗话说,来而不往非君子,那么英语是否也吸收了来自于汉语的词汇呢?答案是肯定的。不过,在数量上并不那么突出。现根据网上搜索结果整理如下,如有遗漏之处,请读者自行添加。 以英语字母为序 1.banzai 来自“万岁”的日语发音 2.Beijing 北京 3.Bok choy来自“白菜”,比pe-tsai常用,后者已淘汰 4.Bonsai来自于“盆栽”的日语发音) 5.Canton 广东 6.chai 来自于“茶” 7.Changshan“长衫”,男子用 8.Cheongsam “旗袍”,来自于“长衫” 9.chi 或 qi 气(功) 10.chin chin (toast) ,你好、再见、举杯祝酒,干杯 11.China 或china“中国”或“瓷器” 12.china ware 瓷器 13.Ching,Qing 清(朝) 14.chop chop 来自于“快”广东话发音(kap) 15.chopsticks 筷子 16.Chop-suey 来自“杂碎” 17.Chow mein 来自“炒面” 18.chow 或 chow chow“狗”广东话发音 19.chow (food) 炒饭,食品

20.Chung-Kuo 中国,已不常用 21.Confucius来自“孔子” 22.coolie(koolie))来自“苦力” 23.Cumshaw赏钱,来自“感谢” 24.dazibao 或 big character newspaper 大字报 25.Dim sum 来自“点心”,现广泛用作“小吃”,“早点” 26.Dingho来自“顶好”,虽然此词被收入部分辞书,但一般美国人似乎不懂 这个词的意思 27.dojo 道场 (武术训练场),日语发音 28.egg foo young 蛋芙蓉 29.Feng shui 来自“风水” 30.futon 沙发床,来自于日语汉字“布团”的发音 31.gaijin 外国人,来自于日语汉字“外人”的发音 32.geisha 艺伎日语汉字“艺伎”的发音 33.ginkgo银杏,可能来自于“银杏”日语发音ginkyo ,但在写作时出现错误 而将错就错了 34.Ginseng来自“人参” 35.Gung ho或gung-ho(热情高涨)。这个词在英语里用的很多,并有电影电 视节目,乐队取此名的。举例:At first everyone is gung-ho about this idea. But now no-body even talks about it.(刚开始大家对这个想法都抱有极大的兴趣和热情。而现在谁也不提它了)。对于这个词的来源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从“干活”这个词派生而来,也有人认为是从公共合作社的缩写“公合”而来,还有人认为是从“更好”这个词转化来的。笔者倾向于此词派生于“干活”的说法。 36.gwailo 鬼佬,广东话 37.Han 汉族 38.Hanoi 河内(越南城市) 39.hanzi 汉字

英语中汉语借词研究概览_马睿颖

2008年第3期外国语言文学(季刊)(总第97期) 英语中汉语借词研究概览 马睿颖 (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福州 350007) [摘 要]本文拟就语言学界对英语中汉语借词的研究状况做一初步梳理,围绕借词的定义、英语中汉语借词研究的规则、方法、范围以及英语中汉语借词的类型做一简介,为进一步研究提供较为系统的参考资源。 [关键词] 英语;汉语借词;研究;概览 [中图分类号] H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4720(2008)03-0172-04 1. 引言 英语中存在大量法语借词熟为人知,因为英法两种语言同属印-欧语系且英法两国的历史接触也众所周知,而英语中还存在不少汉语借词,则更能说明语言动态发展的社会性和当今世界日益突出的国际性。语言学界对英语中汉语借词的研究已有不少成果。但是,进一步研究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则有待于我们对现有研究基础有所了解。因此本文将围绕借词的定义、英语中汉语借词研究规则、方法、范围以及英语中汉语借词的类型做一简介,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提供较为系统的参考资源。 2. 借词定义 语言中的词汇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不断吸收外来词是语言丰富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一个民族在与其它民族交流过程中,不断吸收其它民族语言成分来丰富自己的词汇,是各种语言词汇发展的一种共同现象,即一种语言为保持自身活力而必需的借词手段。但对于“借词”的界说,存在种种或笼统或细密的看法。 2.1 借词定义从笼统到具体的细密化 陆刚(2004:80)认为,“外来借词是指一种语言取自另一种语言的借词。”熊文华(1996:126)认为,“‘借词’又称‘外来词’,是指一种语言从另一种语言中吸收进来的词语。”以上两种界说显然过于笼统。高丹丹(2006:70)认为,“直接从外语引进的词,或者通过翻译一个概念或模仿一个概念,取自另一个语言的词。”王芳姿(2001:107)认为,“当语言使用者模仿使用另一种语言中的某个词,并将其发音和使用规则纳入自己的语言体系,这个过程就叫借用,这个词则被称作外来词或借词。”田卉(2005:103)认为,“当人们在自己的本族语中找不到确切的语言去表达某一引入的新事物或概念时,人们就借用其它语言中的词汇,或音译、或意译、或两者相结合,这就是语言中的借词。这些词先在特定的范围内或人群中使用,在与固有词汇的竞争中,有些词被淘汰出局,而部分词经约定俗成的认可后进入全民语言,成为其有机组成部分。”显然,接下来的种种界说越来越具体。 2.2 广义与狭义“借词”界说 以上各种界说可以说只圈定一定的范围,虽然各种界定从笼统到具体,越来越细密,但并没有具体辨析。相对说来,梁改萍 172

汉语中外来语的翻译及应用

汉语中外来语的翻译及应用 电气1101 彭丁祥2011010900 外来语,作为语言间互市贸易的产物,在今天的人们日常的语言交往中占据更大的比重,只要我们对语言现象留心,就会发现现在汉语蕴藏着一座外来语的宝矿! 英语是迄今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因此汉语与英语保持着多层面的接触。汉语中英语词源的外来语字民末清初,“五四”运动到现当代雨后春笋般大批地涌现出来,改革开放后更是呈不可阻挡之势。 汉语吸收英语也分几种形式 完全音译形式的。如: 磅(英语pound)拷贝(英语copy)雷达(英语radar)维纳斯(Venus) “磅”源自英语中的“pound”。英语中“pound”一词有两个意思,一个是重量单位,一个是货币单位。而汉语在吸收外来语时将重量单位的pound用“石”旁的“磅”来指称,而货币单位的pound则用“金”旁的“镑”来指称。“石”旁的“磅”可以引发人们关于重量的想象,而“金”旁则直指货币的核心。 “拷贝”源自英语中的“copy”。而“copy”原指复制品、抄书、书报等印刷物的一本、印刷品的底稿,又指复制、摹仿,在考试中作弊。进入汉语时,由于其他义项汉语中早有类似的词语表达,于是便改造选用了“用拍摄成的电影底片洗印出来的供放映用的胶片”一义。

一部影片发行了多少个“拷贝”成了电影行业的衡量发行量的标尺。 音译兼顾表意形式的。如: 俱乐部(英语club)引得(英语index)芒果(英语mango)绷带(bandage) 可口可乐(英语coca-cola)雪碧(英语Sprite)嬉皮士(英语hippie)其中“可口可乐”从文字形式“口”、“乐”上我们可以想见这是一种可以入口的而且可以吃下或喝下后感觉舒服快乐的东西。这种联想义可以与“可口可乐”联想而来的词义只是隐约的,含糊的,让人玩味与沉吟的,虽不能准确释义,确为此类外来语表意的汉化寻觅除一条适当的途径。 半音译半意译形式的。如: 色拉油(英语Salad-Oil)冰激凌(英语ice-cream)拓扑学(英语topology) 费边主义(英语Fabianism) 其中“冰激凌”的“冰”并不表示意义类别,但由汉语中“冰”的意义可以联想到这是一种凉爽宜人的东西,这种联想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此类外来语表意的不足。 音译后加表示类别的表意成分。如: 鲨鱼(英语shark)卡车(英语car)啤酒(英语beer)霓虹灯(英语neon) “音译后加表示类别的的表意成分”的方式无疑使嘴直接的外来语汉化了。因为音译后加附加的表意成分清楚的标明了这个词语在汉

英语中的外来词

2007年9月观晤学司·学术探讨·浅析英语中外来语的来源、成因及影响蒋咏梅(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初等教育系江苏连云港)【摘要】本文首先对英语外来词的历史进行探源,对其发展过程作了概述,并对其成因进行概述,然后主要分析了数量众多的外来语对英语语言本身的影响,从而得出结论:外来语反映了不同的文化联系,丰富了英语词汇,使英语更加国际化,了解英语外来语的发展过程、成因和来源,有利于加强对英语的理解。【关键词】外来语发展来源成因影响ABriefAnalysisOftheLoanWOrds.mEnglish.1iangYongmei(Primary刖wattonDepartment,LiangyungangTeachers?CollegeLianyungang,JiangsuProvince)【.Abstracts】nethesisfirst0fauprobesint0山eorigi…nnfEnglishvocabularywithexemplifyingwords,inthenextplat:eexpatiatest|lecause0fitsformation.andthenanalyzesthee~ctsthatloanwordshave·0ntheEn glishlanguage__Eventuallyanaturalconclusioncomes?mtobeing:Theloanwordsreflectcuhurallinksandendch【heEnglishvocablll。rys0that_lhasbecomeamomuniversMlan—guage.Furthermore,ac(1um?nlangyourselveswitht}Ieorigin,developmentandcanseofformationisDfgreathelprorEnglishleamerst0deepentheunderstand ing0f|heEnglishlangu~e.【Keywords】loanwords0n?ga?ndevelopmentcause0fformationeffect英语词汇主要由本族词和外来词组成,词汇量大,据最新统计,英语词汇量大约在100万左右。英语词汇量之所以如此巨大,是因为英语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大量的外来词。打开英语词典来看,大约百分之八十的词都是从其它语言借来的,绝大多数的外来语来自拉丁语,其中一半以上是通过法语借来的,另外大量的词直接或间接来自希腊语。相当多的词来自斯堪的纳维亚语,还有一些词来自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和荷兰语,少数词来自世界各地的其它语种。如:Ⅲ,taxi来自法语;opera,studio来自意大利语;mosquito来自西班牙语;kowtow则来自汉语。有人说英语是一种“贪婪”的语言。英语词汇中外来词如此之多,以致于在英语运用的每一个句子中,都有可能出现外来词,看一个例句:Their cups are black,这个简单句只有4个单词,但其中your·是斯堪的纳维亚语外来词,black是法语外来词,cup是拉丁语外来词,只有are是本族词。这些外来语词,由于经常使用或使用时间已久,已经完全英语化,即使以英语为母语的很多人也未必能说出它们的来源。由此可见,外来词已成为英语语言中必不缺少的部分。随着社会的进步,英语新词汇也在应运而生。若干年后,恐怕没有人能说出英语究

英语中的汉语借词

“Tuhao土豪”有望携手“Dama大妈”以单词形式收录进《牛津英语词典》,这则消息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牛津英语词典》中有二百余个包含中文渊源的词汇。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许多汉语借词已经在英语词汇系统中占据了一席之地,成为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种类繁多的汉语借词 “ganbu(干部)、guanxi(关系)等词多年以前就正式进入了《牛津英语词典》;tofu(豆腐)、Peking duck(北京烤鸭)、chow mein(炒面)已进入了外国人的日常生活用语;cheng-guan(城管)、dia (嗲)等词也在英语中产生了一定影响。”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的冉启斌副教授介绍说。 实际上,英语中各类汉语借词不断涌现。代表中国历史文化的词语,如:Confucius(孔子)、Laozi (老子)、Tao(道/道教)、Tao Te Ching(《道德经》)、feng shui(风水)、Mandarin(官话)……这些词语已经进入到英语的日常词汇中。文体娱乐方面:“kongfu(功夫)、Tai Chi(太极)”等词更是随着中国功夫电影的传播而广为人知。政治经济方面:“lianghui(两会)”一词,是由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最早带头使用,渐渐地,这个词逐渐成为了各大国际媒体的通用词汇;我国的货币单位jiao(角)和yuan(元)

也已被收入英语词典,有趣的是, yuan这个词在英语中又经历了词义范围扩大的过程,现在,yuan还可以用来 泛指钱(money)。 汉语词语的“英化”过程 其实,汉语词语进入英语词汇系统,或多或少地都需要经过一定的“英化”改造。改造方式有音译、 意译、音意合译和音译加词缀。例如,汉语拼音“太空”(taikong)和希腊词“nautēs”(航行者)组成英语 单词taikonaut(太空人),主要用来指中国航天员,现已收录牛津词典中。而最先由海外华人创造的中式英语“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见),采用了直译的方式,如今这个词已经成了英美国家里不少人打招呼的常 用语。 同时,汉语词汇进入权威英语词典也需要经过一定的审核。“所有词语被收录于词典之中时,都要考 虑它的通用程度和使用频率。”牛津大学出版社双语词典项目经理朱莉·克里曼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将外来词 加入词典的时候,通常要考虑多种因素。“形象化地说,就是要看母语为英语的人能否十分自然地去使用这些 词汇,‘外来语’的感觉是否在逐渐弱化。如果一个词被媒体广泛使用,而不仅仅是出现在某篇报道之中,我 们肯定会考虑收录它。另外,将汉语词汇纳入英语词典时,还需要考虑这些词语的直观程度,像‘guanxi(关系)’、‘hukou(户口)’这样的词语在我们看来就挺直观的。” 如今,越来越多的汉语流行词汇有望被收录在英语词典之中。像maotai(茅台)、Peking opera(京剧)……这些词语在母语为汉语的群体中有着相当的影响力,那么,它们“出口”后,在英语中也能有那么大 的影响力吗?这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汉语成英语新词最大来源 总部设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全球语言监督机构”发布报告称,自1994年以来加入英语的新词汇中,“中文借用词”数量独占鳌头,以5%-20%的比例超过任何其他语言来源。该机构主席帕亚克表示:“令人惊讶 的是,由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中文对国际英语的冲击比英语国家还大。”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姚双云教授认为,产生这一现象主要有3个原因。第一,英语 开放度高,包容性强,借词庞杂;第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必然推动各种语言间的 词语借用;第三,汉语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对英语的影响力日益增强,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归根到底,汉语 词汇的大量“出口”,其深层原因是中国在全球影响力的提升和关注度的提高。 中山大学周海中教授认为,以汉语为来源的英语词语是汉英两种语言接触的必然产物,也是中西文化 融合的必然结果;随着中华民族与英语民族的交流交往日益频繁,来自汉语的英语词语及表达方式必然会越来 越多。 目前,国内的汉语言学界对于来自英语或其他语言的借词研究颇多,而对于汉语词汇的输出现象研究 较少。近年来,国人中文母语意识的提升,席卷全球的“汉语热”,网络上来自中国的各种新闻热点,都在提 醒着我们,应该开始更多地关注和探讨汉语词汇输出这个文化现象了。于国宁 链接: 已录入英语词典的部分汉语借词 Guanxi 关系 Taikonaut 中国宇航员 Goji 枸杞 jiaozi 饺子 Shaolin 少林寺

汉语中的外来词初探

汉语词汇中的外来词初探 【摘要】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汉语词汇中的外来词日益增多,针对这种语言现象,重点分析探究汉语词汇中的外来词 的类型,发展特征及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并对此做出了 评价。 【关键词】汉语外来词性质类型特征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的各个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然,作为人类交际工具的语言也不例外,词汇的变化尤为明显。随着国际间交流的日益频繁,汉语词汇为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及人们交流的需要,也发生相应的变化。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体的出现大大增强了世界语言的融合与交流,随之而来的是汉语词汇中出现了大量的外来词。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外来词的概念及基本性质。在黄伯荣,廖序东先生的《现代汉语》中曾提到“外来词也叫借词,指的是从外族语言里借来的词。”叶蜚声,徐通锵先生的《语言学纲要》对外来词是这样定义的“外来词又叫借词,它指的是音与义都借自外语的词。”外来词是不同民族在交往的过程中,把对方语言的词吸收到本民族语言中的结果。 万红在《当代汉语的社会语言学观照》第一章第二节“外来词的性质”中指出,“外来词产生的原因是在社会之间相互接触时,本族语中没有表达特定内容的词或短语,或者本族词语、短语不合适。”其实这是对外来词社会性质的论述。史有为先生从社会文化的视角考查外来词的性质,认为“外来词具有语言、文化、社会三重性质”他还认为“外来词是‘异文化的使者’。” 自古以来,汉民族就和其他民族有着密切的交往与联系,其间不断有新的词语传入,有些词还一直被人们使用并流传下来,因使用频繁,很多时候人们已经察觉不到它们是外来词了,例如“葡萄、石榴、苜蓿、菠萝、狮子、玻璃”是汉语从西域借入的词;“佛、菩萨、罗汉、阎罗、魔、僧、尼、和尚、塔”是汉代以后从印度借入的佛教用语;“胡同、站、蘑菇”是元代借入的蒙古语词…… 其次,介绍一下汉语词汇中外来词的类型。黄伯荣、廖序东先生在《现代汉语》中将外来词分为四类: 1、音译外来词: 根据外语词的声音对译过来的,一般叫音译词。例如 克隆——clone 扑克——poker 模特——model 基因——gene 休克——shock 沙发——sofa 布丁——budding 比基尼——bikini 苏打——soda 逻辑——lodic 桑拿——sauna 幽默——humor 2、音意兼译外来词: 把一个外来词分成两半,一半音译,一半意译,例如 romanticism——浪漫主义chauvinism——沙文主义 Marxism——马克思主义 3、音译加意译外来词

汉语中的音译外来词

边走边学 汉语中的音译外来词 想必同学们对“咖啡、坦克、吉它、沙发、幽默、尼龙、摩登、芭蕾、逻辑”等词都不会陌生,可同学们是否知道,这些词都是从英语词汇里引入的,是汉语中非常典型的外来词。 汉语词汇在其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自身不断演变,一方面也从其他语言中不断吸收。在与外来文化的接触中,汉语词汇引入了大量的外来词。 外来词可分为音译和意译两种,很多外来词的音译常常被后来的意译所取代,这是语言发展的一种趋势。但这并不能否定其音译的优越性。音译词的外来味很浓,不懂外语的人在涉外场合偶尔一用,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很多外来词经过历史的沉淀,已经很难辨认它的“外来身份”了,像我们刚才提到的上述词汇就是如此。下面介绍一些我们身边的音译外来词。 一、完全音译的外来词 AIDS 爱滋(病) golf高尔夫(球) jeep吉普(车) disco迪斯科(舞)coke cola可口可乐chocolate巧克力brandy白兰地(酒)bus巴士(公交车)beeper BP机(呼机)beret贝雷(帽)cartoon卡通 humor幽默 guitar吉它 ballet芭蕾(舞)cool酷 coffee咖啡 engine引擎 hamburger汉堡包 jacket夹克(衫) microphone麦克风 logic逻辑 modern摩登 nylon尼龙 model模特 opium鸦片 poker扑克(牌) radar雷达 sandwich三明治 sofa沙发 salad沙拉 tank坦克 rum朗姆(酒) soda苏打 salmon三文鱼(大马哈 鱼) sardine沙丁鱼 T-shirt T恤(衫) rifle 来福(枪) pound磅(重量单位) 或英磅(货币单位) pie派(一种饼)如: 蛋黄派 二、含有音译成分的外来词 beer啤酒bar酒吧mini-skirt迷你裙 motor-bike摩托车 card卡片 另外,绝大多数的人名、地名都是根据他们的发音而来的。如:Tom(汤姆)、Jackson(杰克逊)、England(英格兰)、London(伦敦)。

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8177547.html, 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分析 作者:巩丹丹 来源:《文教资料》2015年第07期 摘要: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汉语在其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从别的语言中吸收了大量外来词。在近现代,英语外来词在汉语中占了主要部分。文章从文化接触视角分析了汉语吸收英语词汇的原因及过程,得出外来词的吸收程度是受文化接触强度影响的。文章还 对英语外来词的类别做了详细划分,可以为英汉语言的学习者,尤其是对于英语外来词感兴趣的同学和朋友提供一些参考,有助于其加深对于英源外来词进入汉语的途径的了解,并对两种语言的发展过程及相互影响有一定认识。 关键词:文化接触语言接触英语借词 语言学家萨丕尔(1921)说:“任何一种语言都不是自给自足的。”(1)社会的发展需要人与人的沟通,任何独立的个人都无法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国家或者民族也一样。由于政治、经济、贸易、文化等多种原因,国家或者民族需要和相邻的国家或者民族接触,互通有无。由于不同国家和民族说着不同的语言,因此为了更好、更顺畅地沟通,也为了弥补本族语言中的缺失部分及吸收外族文化中的精华,两种语言或者多种语言的人在沟通的时候会不可避免地借用其他语言中的词汇。因此,作为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词语的借贷也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它伴随语言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 同样的,汉语也从其他语言中引进并加以改造了很多词以适应汉语的表达,其中很多外来词已经成为汉语词汇中很重要甚至是无可替代的一部分。尤其是在当代,随着科技、信息技术,文化交流的发展,中国与世界的交往越来越广泛和深入。频繁的文化接触促使越来越多的外来词进入中国人的视野并得到广泛应用。英语,作为一种强势的国际语言更是为汉语带来了很多词汇,为汉语增加了新鲜血液。 1.文化接触理论 Thomason 和Kaufman(1988)认为语言接触是由文化接触引起的。语言接触又会产生由接触触发的语言变化(contact-induced language change),而这种语言变化通常被称为语言借贷(linguistic borrowing),在借贷过程中,进入接受语中的第一要素便是词汇(2)。Bloomfield(1933)提出的文化辐射理论(cultural diffusion)也认为文化是造成语言借贷的一个重要促进因素。他认为语言借贷主要包括文化借贷(cultural borrowing)和直接借贷(intimate borrowing),而intimate borrowing 主要是由于战争侵入导致的两种语言在同一个地域中同时使用(3)。根据这个理论,汉英之间的接触主要应该归为由于文化接触而产生的借贷。因为汉语借入英语词汇并非战争引起,英汉交流也并不具备双语环境,因为中国人接受英语大部分是通过对于书面英语的学习而达到的,很少直接面对面地用口语与英语为母语者交流。

英语中的汉语音译借词研究陈俐

Vol.9No.2 2012年2月 第9卷第2期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Feb.20121.引言 借词(borrowings/loanwords ),又叫“外来词”,是“直接从外语引进的词,或者通过翻译一个概念或模仿一个概念,取自另一种语言的词。”(《语言与语言学辞典》,1981:203)民族间的接触是经常发生的,因而各种语言大都有数量不等的借词。在研究英语中的汉语借词时,学者们对汉语借词的借入方式有不同讨论。例如,陶红梅(2011)认为,英语中的汉语词汇主要由音译、意译、音意兼译、中式英语等四种形式借入;梁改萍(2005)将英语中的汉语借词划分为三类,即音译汉语借词、音义兼译的汉语借词及意译汉语借词;邵志洪(1999)认为,英语以三种方式借用汉语词语,音译、意译、音义混成的词;顾菊华(2006)认为,英语从汉语借入外来词主要采取音译、意译、音译加英语词缀;马睿颖(2008)的观点是,研究英语中的借词从三种构词法入手,音译法、意译法、音意结合法;李冀宏(2003)认为,英语从汉语借入外来词主要采取四种方式:音译、意译、半音半意译、音译加英语词缀、洋泾浜英语。可见,学者们对汉语借词的借入方式进行不同归类时,对音译借词的认可是高度一致的。这不足为奇,因为借词的产生一般就是以语音转译为最初的处理过程,即音译借词。本文拟对英语中的汉语音译借词做一些探讨,诸如汉语音译借词的数量、来源、涉及的领域及其发展趋势。 2.汉语音译借词的数量 Garland Cannon (1988)在研究英语中的汉语借词时,通过 调查八本简装词典,发现只有196个汉语借词在三本或三本以上的词典中被收录,认为这196个汉语借词在英语中被普遍接受。康萨斯大学(美)的学者Andrew ·J ·Moody 以这196个词为语料对英语中汉语借词的源出语进行研究时,删除了那些明显来自同一词源的重复借词,以及将汉语借词复合而成的名词,最终研究出55个汉语借词的源出语。因为该学者明确说明其研究是通过比较英语形式与汉语词源的语音特征来区分哪些汉语方言成为了借词的源出语,那么此研究中确定了源出语的55个汉语借词应可归为音译借词。其中,已为我们所熟知的单词有:“chin-chin ”(问候话),“ch ’ing ”(清朝),“Confucius ”(孔子),“fen ”(分),“ginseng ”(人参),“Han ”(汉族),“I-Ching ”(易经),“Japan ”(日本),“kowtow ”(叩头),“Kuomintang ”(国民党),“li ”(礼),“liang ”(两),“mahjong ”(麻 将),“Maoism ”(毛泽东主义),“maotai ”(茅台酒),“Ming ”(明朝),“oolong ”(乌龙茶),“pinyin ”(拼音),“renminbi ”(人民币),“shanghai ”(上海),“t ’ai chi ”(太极),“yamen ”(衙门),“yang ”(阳),“yin ”(阴),“cheongsam ”(旗袍),“chopsuey ”(炒杂碎),“chow mein ”(炒面),“dimsum ”(点心),“kung fu ”(功夫),“sampan ”(舢板)、“taipan ”(大班)、“wok ”(锅)、“wonton ”(混沌),“congou ”(功夫茶),“hyson ”(熙春茶)等。 香港教育学院梁慧敏专门统计了英语词典中的汉语借词数量。依据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和Cambridge Advanced Learner ’s Dictionary 两部当代英国权威词典、以及Webster ’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和Webster ’s Encyclopedic Unabridged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两部当代美国权威词典,梁慧敏统计出英语中的 “汉语音译借词”约为115个。需要说明的是,这个统计结果不包括半音半义和表示地名、人名、朝代名的汉语借词。半音半义的借词是音义结合体,一半是音译,一半是意译,而该统计只限于全音译借词,因此像Beijing opera ,Confucianism , Taoism ,Maoism 等词语并不编入。地名、人名、朝代名是英语 中汉语借词的专有名词,地名多表中国各省市名称,除了已经约定俗成的如“Hong Kong ”,“Macao ”。从1979年1月开始,我国外交部、新华社以及其它涉外机构统一采用汉语拼音为使用拉丁字母的各种外语拼注我国的人名、地名和其它专有名词。联合国从1979年6月15日开始正式使用汉语拼音来拼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名和地名。汪榕培先生在撰于1986年的“英语中的汉语借词”一文中,早已列出了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台湾除外)及其省会或首府的汉语拼音名称(内蒙Inner Mongolia 、西藏Tibet 、拉萨Lhasa 沿用原来拼法),以及已列入 英美辞书词条的以汉语拼音拼注的历史上各个朝代的名称、我国市制度量衡单位和货币单位。 3.汉语音译借词的来源 Andrew ·J ·Moody 研究得出,英语中汉语借词的源出语包括官话方言37个,粤语13个,厦门方言5个。梁慧敏在其《汉语音译借词表》中列了每个借词的英译、汉语、词典和来源,笔者对其区分的来源进行了统计,闽方言10个,粤语36个,普通话54个,吴方言2个,来源不详的14个。从不同时期不同学者研究的英语中汉语音译借词来源看,源自官话方言(普通 英语中的汉语音译借词研究 陈 俐,周烈红 (中国地质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摘 要:各种语言大都有数量不等的借词,本文以被正式编入当代英语词典中的经受了时间考验的汉语音借词 为语料,对英语中的汉语音译借词进行探讨,包括英语中汉语音译借词的数量、来源、涉及的领域及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英语;汉语;音译借词 1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