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八上古诗词专题复习训练及答案

苏教版语文八上古诗词专题复习训练及答案
苏教版语文八上古诗词专题复习训练及答案

八上古诗词部分姓名:

一、阅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完成下列练习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试分析“风烟”和“望”的作用。

3、试分析颈联的含义。

4、这首诗与其它送别诗有什么不同?

二、阅读《己亥杂诗》,完成下列练习。

己亥杂诗(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浩荡”形容什么?

3、一、二两句抒写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4、试分析三、四两句的妙处?

三、阅读《望岳》,完成下列练习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锺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试分析颔联的修辞及作用。

3、从锤炼词语的角度分析“凌”字的作用。

4、尾联为什么能成为千古名句?

四、阅读《钱塘湖春行》,完成下列练习。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这首诗突出一个“春”字,处处透出早春的信息。说说诗中哪些词表现了“早”字?

答:

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3、颔联和颈联分别从什么角度来写早春景象的?

答:颔联:;

颈联:。

4、“争”“啄”两个动词有何表达作用?

答:

五、阅读《登飞来峰》,完成下列练习。

登飞来峰(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这首诗中,“浮云”和“最高层”的寓意分别是什么

2、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答:。

六、阅读《雁门太守行》,完成下列练习。

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诗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2、概括前四句和后四句的内容。

3、首联第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作用是什么?

4、你如何理解诗中的“黑云”和“日光”两词?

5、三、四两句描写了怎样的一幅画面?作用是什么?

6、五、六两句写谁?表现他们的什么精神?

7、七、八两句运用典故作用上什么?

七、阅读《别云间》,完成下列练习。

别云间(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1、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你对诗人所说的“难”是怎样理解的?

八、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一、把握全诗主旨

《春望》是杜甫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三月眺望沦陷中的长安的破败景象想望寄居鄜(fū)州的妻小而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抒发了诗人的情怀。

二、赏析诗句

①请体会“城春草木深”的“春”和“深”的作用?

②结合颔联内容,简要说说作者是怎样通过写景来表达内心世界的?

③“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从写法和内容上对这两句诗作简要评析。

④“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两句给我们塑造了一位什么样的诗人形象?

⑤结合全诗内容,体会诗题中的“望”包含哪两层意思?

三、检测

1、《春望》紧扣一个“望”字,感情细腻感人。“望”的内容是:,

;“望”中所想的句子是,。

2、此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表达了作者感伤心情的句子是,。

4、“国破山河在”中的“破”给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5、最能表达诗人“忧国之情凄凄,思家之心切切”的两句诗是

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联中“抵万金”有什么作用?

九、泊秦淮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一、把握全诗主旨

《泊秦淮》这首诗通过作者在夜晚秦淮河畔的所见所闻,表现了作者

二、赏析诗句

①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首句“烟笼寒水月笼沙”所呈现的画面。

②“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中的两个“笼”字好在哪里?这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③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④“,。”这两句诗是《泊秦淮》

中形象化的议论,表达了诗人对当时世道人心的忧患意识

⑤阅读《泊秦淮》,找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A、首句写景,二句叙事、写景连用。两个“笼”字说出夜色之迷茫。把“近酒家”放在句末,为下句“商女”、“亡国恨”、“犹唱《后庭花》”作了铺垫。

B、诗中描绘秦淮迷蒙清寂的寒江夜色,寄寓诗人忧愁和伤感。

C、商女热衷歌唱《玉树后庭花》靡靡之音,诗人既批判了她的幼稚无知,又抒发了自己忧时伤世之感慨。

D、全诗表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愁,语言清新洗练,化用典故,是唐绝句中优秀诗篇。

三、检测

1、点明全诗主旨的诗句是,。

2、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喻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是,。

3、从写作技巧的角度赏析最后两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十、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南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一、把握全诗主旨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这首诗通过陆游在一个风雨夜的所想所闻所梦,表达了。

二、诗句赏析

①“僵卧孤村不自哀”的“僵卧孤村”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处境并具体分析

“僵”、“卧”、“孤”的作用?

②“尚思为国戍轮台”中的“尚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③全诗通过那两句话将实现与梦境相结合的?体会“风吹雨”三个字一语双关,具有哪两重含义?

④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中,最能表达诗人陆游恢复中原,重建国家的愿望的两句诗是“,”。

三、检测

1、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表达了自己虽然年迈体弱,但仍想守卫边疆报效祖国的

心愿的句子,。诗中把现实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强烈爱国之情的句子是:,。

2、《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具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气概的诗句是,。

3、陆游在《诉衷情》一词中写到:“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意思与此相同的两句是,。

4、对《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评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的一二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希望报效祖国的爱国之情。

B、诗的三四句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幻化出的是诗人魂牵梦绕的情境。

C、全诗格调积极向上,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D、“僵卧”道出了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真切地写出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凄凉情景。

十一、过零丁洋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一、把握全诗主旨

《过零丁洋》这首诗概述了自己的身世命运,表现了

二、诗句赏析

①诗中的“惶恐”、“零丁”用语双关,请谈谈有那两层含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所呈现的画面。

③诗中运用比喻的句子是哪一句?请说说句中运用比喻的妙处。

④诗的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气节?

⑤首联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历?

三、检测

1、《过零丁洋》文天祥运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

是,。诗中直抒胸臆,表明作者文天祥以死明志的两句诗是,。把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诗句是,。

2、在汶川地震抢险救援过程中,十五名伞兵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坚定的持有“,。”(《过零丁洋》)的人生信念,毅然决然地高空勇跳,谱写了感天动地的壮丽诗篇。

3、下列对诗歌主旨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春望》抒发了安史之乱时期,诗人感时伤怀、忧国思家的痛苦心情。

B、《泊秦淮》批判了秦淮歌女不关心国家前途,只顾卖唱逗笑的无耻生活。

C、《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通过风雨把现实和梦境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而献身的强烈愿望。

D、《过零丁洋》中作者慨叹抗元事业的失败,表达了宁死不屈的坚强决心。

十二、八年级上册古诗默写练习训练

1.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用“,”两句诗形象地表达了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深意。(常被人们用来泛指那些甘为事业,特别是培养国家人才献身的志士。)(一提到奉献精神,我们就会想到《已亥杂诗》中的“,”) 。(德高望重的李老师退休后仍然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正如龚自珍在《已亥杂诗》中所说的:“,”)

2.《钱唐湖春行》中最能表现“春行”的语句是:“,。”. 3.《钱塘湖春行》中运用了对偶手法描写动物迎春的诗句是:

“,”

4.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运用了对偶手法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了春天来临的信息,也透露着诗人的喜悦之情,这两句诗是::“,。”

5.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

6.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语句::“,。”(《望岳》中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诗句是:“,。”)

7.表现泰山高峻、幽深的语句:“,。”

8.既是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又是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现作者志向高远、坚定)的语句:“,。”(《望岳》一诗中诗人化用孔子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来宣告自己要勇于攀登人生顶峰这一誓言。这两句诗是:“,。”

9.《登飞来峰》中蕴含“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得清”哲理的诗句是“,

。”(《登飞来峰》中借景抒怀,表达自己不畏艰险,志向远大的句子是“,。”)

10、《雁门太守行》中,从听觉和视觉角度交待战争规模,渲染阴寒凄切的战地气氛的诗

句是“,。”11.《雁门太守行》中描写敌情紧急,战事迫在眉睫的诗句是:“,。”

12、夏完淳的《别云间》中运用典故,既点明自己被捕,又表达作者忠于故国的决心的句子是“,。”

13、《别云间》中表现作者情感和心理上的矛盾句子是“,。”(《别云间》表达英雄已知要与家乡诀别,难以割舍的句子是:,) 14、《别云间》中表达作者战斗不止的决心的句子是。“,。”(《别云间》中表达作者忠魂不灭,必当继续斗争的句子是“,。”) 15.表达作者对破碎山河的悲痛和对清统治者愤恨的诗句是“,。”

16、赏山林生活,我们可学古人,白居易的见人之所未见之美:最爱湖东行不足,绿阳阴里白沙堤。也可以学杜甫:“,。”

17、遥远边塞、古战场,风景又与别处不同:“,。”18.为好友送行,人们常常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的两句“,。”

19、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一诗中描写了“莺歌燕舞”的初春景色的诗句是“,。”

20、《望岳》中表达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与豪情的诗句是:“,。”

21、“舍生取义”是中国古代文人所推崇的一种生死观,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就是这种生死观的真情表白。

22、温家宝总理在去年两会期间答记者问时,巧妙引用了毛泽东同志的诗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重头越”抒发他的雄心壮志。由此,我们想到了唐代诗人杜甫在《望岳》中写到的不畏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23.《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24、本学期学到抒发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的诗句有:“,。”“,。”

25、《记承天诗夜游》中描写月光月影的句子是:“,,

。”《水调歌头》中描写月光月影的句子是:

“,。”

26、《登飞来峰》中描写登高远眺的句子是:“,。”

八上古诗词部分参考答案

一、阅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完成下列练习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抒发了诗人与知己的惜别之情,体现出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

2、试分析“风烟”和“望”的作用。

“风烟”突出了杜少府任所的卑湿荒远,上任路途的艰险。“望”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川联系起来。

3、试分析颈联的含义。

颈联写出了友谊的哲理,真正的友谊是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既是永恒的,也是无所不在的,因而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情厚谊的不朽名句。

4、这首诗与其它送别诗有什么不同?

这首诗不同于其它送别诗,开辟了送别诗的新意境。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字里行间体现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

二、阅读《己亥杂诗》,完成下列练习。

己亥杂诗(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诗人崇高的献身精神和对理想信念的执著追求

2、“浩荡”形容什么?形容愁思无穷无尽。

3、一、二两句抒写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辞官离京时忧虑、怨恨及失落的心境。

4、试分析三、四两句的妙处?

三、四两句运用新奇的比喻,诗人以“落花”自比,以“花”比作新生命,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著的追求。

三、阅读《望岳》,完成下列练习(重点)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锺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望岳》以“望”字着笔,重在描写望山的所见所感,以简劲的诗句写出了泰山的雄伟气势,显示出诗人蓬勃向上的朝气。

2、试分析颔联的修辞及作用。

颔联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钟”运用拟人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割”运用夸张写出了泰山的高峻绵长。

3、从锤炼词语的角度分析“凌”字的作用。

“凌””既写出了泰山的巍峨高耸,也表达了诗人的壮志和毅力。

4、尾联为什么能成为千古名句?

尾联取《孟子》入诗,具有象征性和启发性,既写出了泰山的巍峨高耸,也表达了诗人的壮志和毅力,以及诗人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四、阅读《钱塘湖春行》,完成下列练习。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这首诗突出一个“春”字,处处透出早春的信息。说说诗中哪些词表现了“早”字?

答:初、早、新、渐、浅等

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对钱塘湖早春美景的喜爱之情。

3、颔联和颈联分别从什么角度来写早春景象的?

答:颔联:从动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颈联:从植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这两联注意声(音)与色(彩)、动与静的结合。

4、“争”“啄”两个动词有何表达作用?

答:从飞鸟的动态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从严冬的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形象生动地描写出来。

五、阅读《登飞来峰》,完成下列练习。

登飞来峰(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这首诗中,“浮云”和“最高层”的寓意分别是什么

浮云”既是实写,也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最高层”字面上指千寻塔的最高层,实则暗喻政治上的最高决策层。

2、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答: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六、阅读《雁门太守行》,完成下列练习。

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诗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诗人描绘边关战争,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2、概括前四句和后四句的内容。

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后四句写唐军将士夜袭敌营,以死报效朝廷。

3、首联第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作用是什么?

首句运用夸张和比喻,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4、你如何理解诗中的“黑云”和“日光”两词?

“黑云”和“日光”是想象之词,不一定是实写。

5、三、四两句描写了怎样的一幅画面?作用是什么?

三、四两句描绘激战中壮美的边塞风光,创设了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

6、五、六两句写谁?表现他们的什么精神?

五、六两句表现了将士们的无所畏惧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7、七、八两句运用典故作用上什么?

七、八两句运用典故来称颂天子和将士。

七、阅读《别云间》,完成下列练习。

别云间(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1、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表现了诗人在诀别故乡时对山河沦丧的极度悲愤和对家乡亲人的无限依恋和对抗清斗争的坚定信念。“羁旅客”是诗人自谓。“又”充满感叹之情,极为悲苦。

2、你对诗人所说的“难”是怎样理解的?

“难”难在抗清事业未成,再难见到故园和亲人。

八、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一、把握全诗主旨

《春望》是杜甫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三月眺望沦陷中的长安的破败景象想望寄居鄜(fū)州的妻小而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抒发了诗人触目伤怀、忧国思家的情怀。

二、赏析诗句

①请体会“城春草木深”的“春”和“深”的作用?

“春”字点明季节;“深”字写出了满目凄凉的情景,诗意形象生动。

②结合颔联内容,简要说说作者是怎样通过写景来表达内心世界的?

描写破败的春城,草木蔓生,花也落泪,鸟也惊心,来表现感时忧国,思家念亲的心境。

③“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从写法和内容上对这两句诗作简要评析。

用对偶和夸张的手法写出“安史之乱”的战火连绵不断,诗人与家人难通音讯,表达了诗人思念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急切心情。

④“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两句给我们塑造了一位什么样的诗人形象?“白头”而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其苍老之态可以想见,其完全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

⑤结合全诗内容,体会诗题中的“望”包含哪两层意思?

一是指看春天的景色;二是希望家人平安。

三、检测

1、《春望》紧扣一个“望”字,感情细腻感人。“望”的内容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望”中所想的句子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2、此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触目伤怀、忧国思家。

3、表达了作者感伤心情的句子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国破山河在”中的“破”给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乱草丛生,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

5、最能表达诗人“忧国之情凄凄,思家之心切切”的两句诗是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联中“抵万金”有什么作用?

“抵万金”极言家书难得。

九、泊秦淮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一、把握全诗主旨

《泊秦淮》这首诗通过作者在夜晚秦淮河畔的所见所闻,表现了作者

对世风和时局的忧愤。

二、赏析诗句

①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首句“烟笼寒水月笼沙”所呈现的画面。

青的烟雾和惨淡的月光笼罩着寒冷的水和细软的沙滩。

②“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中的两个“笼”字好在哪里?这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两个“笼”字将烟、月、水、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贴切传神的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清淡优雅的景象,使人感觉到一种冷清愁寂的气氛,这也是诗人此时心情的写照。

③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全诗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④“商女不知亡国恨,根据犹唱《后庭花》。”这两句诗是《泊秦淮》中形象化的议论,表达了诗人对当时世道人心的忧患意识

⑤阅读《泊秦淮》,找出分析不当的一项(C)

A、首句写景,二句叙事、写景连用。两个“笼”字说出夜色之迷茫。把“近酒家”放在句末,为下句“商女”、“亡国恨”、“犹唱《后庭花》”作了铺垫。

B、诗中描绘秦淮迷蒙清寂的寒江夜色,寄寓诗人忧愁和伤感。

C、商女热衷歌唱《玉树后庭花》靡靡之音,诗人既批判了她的幼稚无知,又抒发了自己忧时伤世之感慨。

D、全诗表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愁,语言清新洗练,化用典故,是唐绝句中优秀诗篇。

三、检测

1、点明全诗主旨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根据犹唱《后庭花》。

2、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喻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根据犹唱《后庭花》。

3、从写作技巧的角度赏析最后两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两句充满辛辣的嘲讽,“犹唱《后庭花》”表面上是批评商女,实则把矛头指向醉生梦死的统治者,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十、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南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一、把握全诗主旨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这首诗通过陆游在一个风雨夜的所想所闻所梦,表达了

诗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而献身的强烈愿望。

二、诗句赏析

①“僵卧孤村不自哀”的“僵卧孤村”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处境并具体分析“僵”、“卧”、“孤”的作用?

这几个字写出了诗人年老久病,无所作为,孤苦无助,其作用是以“僵卧孤村”来反衬“不自哀”,更显其坚定不移的心志。

②“尚思为国戍轮台”中的“尚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写出了诗人忠心报国的思想感情。

③全诗通过那两句话将实现与梦境相结合的?体会“风吹雨”三个字一语双关,具有哪两重含义?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风吹雨”一是指自然界的“风雨”,二是指风雨飘摇的南宋朝廷。

④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中,最能表达诗人陆游恢复中原,重建国家的愿望的两句诗是“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三、检测

1、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表达了自己虽然年迈体弱,但仍想守卫边疆报效祖国的心愿的句子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诗中把现实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强烈爱国之情的句子是: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2、《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具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气概的诗句是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3、陆游在《诉衷情》一词中写到:“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意思与此相同的两句是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4、对《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评析有误的一项是( D )

A、诗的一二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希望报效祖国的爱国之情。

B、诗的三四句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幻化出的是诗人魂牵梦绕的情境。

C、全诗格调积极向上,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D、“僵卧”道出了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真切地写出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凄凉情景。

十一、过零丁洋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一、把握全诗主旨

《过零丁洋》这首诗概述了自己的身世命运,表现了感慨抗元事业的失败,表达了宁死不屈的坚强决心。

二、诗句赏析

①诗中的“惶恐”、“零丁”用语双关,请谈谈有那两层含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惶恐”、“零丁”一指地名,二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表达了诗人对抗战局势的忧恐不安和对自身处境的哀怨之情。

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所呈现的画面。大宋的山河支离破碎,像被那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

③诗中运用比喻的句子是哪一句?请说说句中运用比喻的妙处。

“山河破碎风飘絮,生世浮沉雨打萍”。以形象的比喻描写国家和个人的命运。用“风飘絮”比喻无可挽回的败局;“雨打萍”则是文天祥政治生涯的写照。

④诗的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气节?

抒发了诗人视死如归,决心以死明志的思想感情;表明了诗人高尚情操和舍生取义的高尚的民族气节。

⑤首联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历?

读经书入仕途(状元出生);起兵抗元,频繁战斗了四年。

三、检测

1、《过零丁洋》文天祥运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

山河破碎风飘絮,生世浮沉雨打萍。诗中直抒胸臆,表明作者文天祥以死明志的两句诗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把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诗句是

山河破碎风飘絮,生世浮沉雨打萍。

2、在汶川地震抢险救援过程中,十五名伞兵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坚定的持有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的人生信念,毅然决然地高空勇跳,谱写了感天动地的壮丽诗篇。

3、下列对诗歌主旨分析有误的一项是(B)

A、《春望》抒发了安史之乱时期,诗人感时伤怀、忧国思家的痛苦心情。

B、《泊秦淮》批判了秦淮歌女不关心国家前途,只顾卖唱逗笑的无耻生活。

C、《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通过风雨把现实和梦境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而献身的强烈愿望。

D、《过零丁洋》中作者慨叹抗元事业的失败,表达了宁死不屈的坚强决心。

十二、八年级上册古诗默写练习训练答案:

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5、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6、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7、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9、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10、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1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12、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13、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14、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15、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1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7、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18、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9、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2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1、“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2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毅魂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25、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26、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八年级下古诗赏析试题

八年级下古诗赏析试题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 “松柏冢垒垒。”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杂树,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1.诗中主人公离家归家的年龄分别是多大? 2.用诗中的句子回答:主人公的家现在怎样? 3.全诗表达了一个怎样的主题? 参考答案: 1.十五、八十 2、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3.全诗通过对一个久别家乡重归故里的老兵回家时所见情景的描述,表现了他的孤独和凄凉,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无情,也体现了人民对战争的厌恶和憎恨之情。 1.“十五”“八十”是____的手法,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2.主人公归家后,看到家中凄凉破败的景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诗抒发了老翁怎样的心情?通过哪句诗体现出来的? 《十五从军征》阅读答案: 1.夸张暴露封建社会兵役制度的极端的不合理。 2.兔从……葵。 3.抒发了老翁孤独凄凉的心情。“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在兵役严苛的封建社会,这首十五从军征里道不尽的心酸与批判, 诉衷情 宋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7.诗中“觅封侯”用了(人名)投笔从戎、立功异域的典故,“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使用了____修辞手法。(2分) 8.“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采用什么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答: (―)(4 分)7. 参考答案:班超排比评分标准:2分。每空1分。8. 参考答案:抒情(直接抒情或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愤心情。评分标准:2分。表达方式1分,感情1分。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6.“何处望神州”中的“神州”指什么地方?(1分)

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理解性默写专项练习

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理解性默写专项练习 《三峡》 1.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三峡》中描写两岸悬崖陡峭雄伟险峻的一句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三峡》中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4.写水势凶险的句子: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5.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6.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7.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8.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从色彩上对三峡景物进行描写的句子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10.有一句话把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概括无遗,这句话是:清荣峻茂。 11.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使我们想到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答谢中书书》 1.全文的引子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3.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4.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5.找出文中的议论句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记承天寺夜游》 1.集中写景,描写月下之景的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点明主旨,抒发作者感慨,表达作者旷达情怀的语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3.文中表现作者复杂而又旷达心境的句子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与朱元思书》 1. 概括赞叹富春江景总领全文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 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句子是: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3. 写富春江水清澈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文中从侧面表现江水清澈的句子是: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4. 《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跟《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异曲同工之妙。 5. 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三峡》一文中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也,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6. 写景往往采用“化静为动”的手法,使静景呈现出一种动态之美(赋予静止的山以奋发向上的无穷生命力的四句)本文中“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等句运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 7. 从听觉写泉响、鸟鸣、蝉叫、猿啼两组对偶句: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8. 文中表达作者人生志向的句子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9. 《与朱元思书》中作者发表议论,流露出对鄙视名利,爱慕自然、归隐避世的情感诗句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 《使至塞上》 1.《使至塞上》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奇特雄浑壮美景象,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使至塞上》中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两句即景设喻,以物自比,叙事写景,一石二鸟。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 《渡荆门送别》 1.《渡荆门送别》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现诗人思乡深情的句子是: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渡荆门送别》比喻描写楚地江水澄澈水雾弥漫的句子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外古诗词阅读整理

(一)《观沧海》曹操 1、诗中统领全篇的一个字是:观; 从写景的虚实上看,这首诗前八句写实景,后四句写虚景。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为人称道的名句,请 从写作手法和抒情的角度,对其进行赏析。 答:写作手法:诗人借助奇特的想象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写的是虚境即诗人的主观感受。抒发感情:抒发了诗人期望统一祖国的雄心壮志,表现了诗人宽广博大的胸怀。 3.诗中两个“若”字用得好,请你说出好在哪里。 答:有助于表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是作者的想象之景,体现诗人的博大 胸怀。 4、作者登临碣石看到了怎样的景象?请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述。 答:那苍茫浩瀚的大海上,无边无际,海中山岛突兀耸立。山岛之上树木丰茂,生机盎然。随着阵阵萧瑟的秋风,海面上洪波巨澜,汹涌起伏。 5、自选角度赏析诗句。 (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答:实写海水和山岛,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动态的“荡漾的海水”、“洪波”和静态的“耸立的山岛”、“草木”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宏伟辽阔和惊人的力量。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答: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这是虚景,是诗人的主观感受。表现了诗人旷达的胸襟和宏伟的政治抱负--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和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 6、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胸襟和抱负?(诗中“若”字用得好在哪里?) 答:通过对大海吞吐宇宙宏大气势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和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 7、描绘“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展现的画面。 海岛上树木繁茂,各色花草郁郁葱葱,给人以生机盎然之感。随着一阵萧瑟的秋风,海面上涌起滔天的波浪,汹涌起伏。 8、这首诗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表现了作者虽年老而又想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和博大胸襟。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运用何种修辞?有何表达效果? 答:运用了拟人,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到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的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2.请你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作简要赏析 将我的怀念之心托付给多情的明月,让它随风伴送你一直到被贬的偏远之地吧。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明月以人的情趣,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忧愁、无奈的惜别之情以及对朋友的关切之情。 3、诗歌为何选取“杨花”“子规”来写?

八上期中课外古诗词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

期中课外古诗词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 班级:姓名: 说明:精心整理编辑的练习题,可以下载后删除答案印刷使用。 期中课外古诗词诵读目录 1、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 2、龟虽寿/曹操 3、赠从弟(其二)/刘桢 4、梁甫行/曹植 1、《庭中有奇树》 【习题】 1、下列对《庭中有奇树》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的第一句“奇树”奇而无人观赏,繁茂而无法馈赠,主人公内心的空虚、寂寞,感情的没有寄托、没有慰藉。 B 、“馨香盈怀袖”表现了诗人的愉悦之情溢于言表,然而“路远莫致之”使一切愉悦之情又淡然、惨然,这是心灵长期的创伤,也是表达技巧的艺术曲折。 C 、诗歌的结尾“此物何足贵”,自嘲自讽起来,最后才点题,不足贵的花儿——连同女主人公自己的感情,之所以仍然要“贵”,是因为离别太久不再思念了。 D、这首诗在用词造句上很讲究。“馨香盈怀袖”,一个“盈”字,表面意义是花香充满,四处漫散;实际上,女主人公的感情也太丰富了,洋溢出来了,“怀袖”已盛不下了。此时的女主人公,面对繁茂的鲜花,想到远方的心上人,用“馨香盈怀袖”来加以表达深层的隐蔽的感情。 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整首诗围绕着折花“将以遗所思”这一主题展开,把那相思之苦藏在那似乎毫不相干的奇树的花叶枝条里,收到了含蓄蕴藉的艺术效果。 B.三、四句是说女主人公在不经意间受到了绿叶繁花的逗引,不禁吃惊日子过得飞快,于是想到折花送给远游的丈夫。

C.五、六句是写“奇树”的花朵是那样的美丽,那样的芬芳,无奈“路远莫致之”,相隔的路途太遥远,根本不可能送到丈夫的手里。折花寄相思的愿望不能实现,着实令人惋惜。这两句运用的是对比的手法。 D.在五、六句的基础之上,七、八句转入了对失望心态的描写,“此物何足贵”一语中已流露出了对所思念的人离家太久的些许责备。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A.绿叶发华滋.(花朵繁盛) B.将以遗.所思(送给) C.馨香 ..盈怀袖(传得很远的香气) D.但感别经.时(经常,时常) 4、分析最后一句“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进”在全诗结构上起的作用。 【答案】 1、C 、诗歌的结尾“此物何足贵”,之所以仍然要“贵”,是因为离别太久,相思太久,只能折花寄怀了。 2、C 没有运用对比手法。 3、D 经过。 4、答案:卒章显志,点明诗旨;升华情感(诗人在前面着重渲染之后,情感逆转,眼前物不再是那么重要,更令人伤感的是别离那么久的时间,至此全诗的情感突然得到升华)。 2、《龟虽寿》曹操 【习题】: 1、下列对诗词鉴赏不正确的是( )

八上古诗文默写填空

八上古诗文默写填空 1 《行路难》中用,高度夸张,极言宴席的华美。 2 《行路难》用,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照应题目“行路难”。(表现出诗人感到前途渺茫,心情万分沉重。) 3 《行路难》中常用,表明远大的志向和敢于胜利的信心。 4 《行路难》中引用典故的诗句是, 5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了诗人对受害朋友王叔文等的悼念;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6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事物总是不断变化的,新事物以其旺盛的生命力,最终必将取代旧事物, 7 《雁门太守行》中运用比喻和夸张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危急形势,以及守城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情形的诗句是, 8 《雁门太守行》中运用典故,歌颂将士报效朝廷,视死如归的诗句是, 9 《无题》中巧用谐音,表达对情人思念、至死不渝的诗句是,(现多指奉献精神,也比喻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 10 《浣溪沙》中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地结合起来,景中寓情的天然奇偶句是,;,一句写出了词人在惋惜、欣慰、惆怅之余的独自沉思。 11 《游山西村》中,写尽了乡村的丰收和农家的热情。 12 《游山西村》中蕴含着“人在困境中会生出许多希望”的哲理,这两句诗是,。 13 《望庐山瀑布水》中,运用夸张和比喻,写出瀑布的磅礴气势的句子是,。 14 有一种品质叫无私,有一种情感叫无悔,把它化作形象的诗句,那便是, 15 古诗给我们以启迪,刘禹锡,,让我们坚信光明就在前方;陆游的,,向我们揭示人生虽然波澜曲折,但要乐观自信。 16 在古诗文中,“萧”常表示萧瑟、萧条之意,如“,洪波涌起”;“箫”则指一种乐器,如“,衣冠简朴古风存”。 17 诗歌,是一轮明月,照亮了我们的生命。路遇重山叠水,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智慧地告诉你,;面对惊涛骇浪,李白在《行路难》中热情地鼓励你,,生活信念动摇了,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谆谆告诫你, 18 李商隐《无题》一诗中,原指对爱情的忠贞,现用来对事业的执着奉献精神的诗句是,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十首赏析

《龟虽寿》 【译文】 神龟的寿命虽然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了的时候。 腾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伏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一日驰骋千里。 有远大志向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 只要自己保养得好,也可以益寿延年。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赏析】 南朝钟嵘写了一部《诗品》,品评诗人,区分第等,把曹操的诗置于下品。可是,曹操的诗却有了一种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使?后代无数英雄志士为之倾倒若狂。据《世说新语》记载:东晋时代重兵在握的大将军王敦,每酒后辄咏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击打唾壶为节,壶口尽缺。为什么理论家的眼光同读者的赏爱如此大不相同呢?这是一个颇为发人深思的问题。王大将军击节赞赏的诗,是曹操乐府诗《步出夏门行》的第四章--《龟虽寿》。曹操当时击败袁绍父子,平定北方乌桓,踌躇满志,乐观自信,便写下这一组诗,抒写胸怀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此时曹操已经五十三岁了,不由想起了人生的路程,?所以诗一开头便无限感慨地吟道“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庄子?秋水篇》说:“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曹操反其意而用之,说神龟纵活三千年,可还是难免一死呀!《韩非子?难势篇》记载:“飞龙乘云,腾蛇游雾,云罢雾霁,而龙蛇与同矣!”“腾蛇”和龙一样能够乘云驾雾,本领可谓大矣!然而,一旦云消雾散,就和苍蝇蚂蚁一样,灰飞烟灭了!古来雄才大略之主如秦皇汉武,服食求仙,亦不免于神仙长生之术的蛊惑,而独曹操对生命的自然规律有清醒的认识,这在谶纬迷信猖炽的时代是难能可贵的。更可贵的是如何对待这有限的人生?曹操一扫汉末文人感叹浮生若梦、劝人及时行乐的悲调,慷慨高歌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自比一匹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虽然形老体衰,屈居枥下,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他说,有志干一番事业的人,虽然到了晚年,但一颗勃勃雄心永不会消沉,一种对宏伟理想追求永不会停息啊!这首诗始于人生哲理的感叹,继发壮怀激烈的高唱,复而回到哲理的思辨“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曹操对人生的看法颇有一点辩证的思维,他首先讲尊重自然规律,人总是要死的。接着讲人在有限的生命里,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积极进取,建功立业。最后再谈到人在自然规律面前也不是完全无能为力的,一个人寿命的长短虽然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但也不是完全听凭上天安排。如果善自保养身心,使之健康愉快,不是也可以延年益寿吗?曹操所云“养怡之福”,不是指无所事事,坐而静养,而是说一个人精神状态是最重要的,不应因年暮而消沉,而要“壮心不已”--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精神,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曹操以切身体验揭示了人的精神因素对健康的重要意义,从这方面来说,它不又是一篇绝妙的养生论吗!《龟虽寿》更可贵的价值在于这是一首真正的诗歌,?它开辟了一个诗歌的新时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汉代人的思想禁锢了三四百年,弄得汉代文人不会写诗,只会写那些歌颂帝王功德的大赋和没完没了地注释儒家经书,真正有感情,有个性的文学得不到发展。直到东汉末年天下分崩,风云扰攘,政治思想文化发生重大变化,作为一世之雄而雅爱诗章的曹操,带头叛经离道,给文坛带来了自由活跃的空气。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身边聚集了“建安七子”等一大批文人,他们都是天下才志之士,生活在久经战乱的时代,思想感情常常表现得慷慨激昂。正如《文心雕龙?时序》说:“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慨而多气也。”尤其是曹操,鞍马为文,横槊赋诗,其诗悲壮慷慨,震烁古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种充满激情诗歌所表现出来的爽朗刚健的风格,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曹操是最突出的代表。千百年来,曹操的诗就是以这种“梗慨多气”风骨及其内在的积极进取精神,震荡着天下英雄的心灵。也正是这种可贵特质,使建安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闪灼着夺目光彩。钟嵘将曹操置于下品,主要是嫌其“古直”而少文彩,殊不知曹操这样一位豪气盖世的英雄,是不屑于雕章啄句的。钟嵘六朝时人,当时

统编版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2古诗词鉴赏(2)分册分篇名题精炼4(八下)答案版

【备考2020】统编版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2 古诗词鉴赏(2)分册分篇精炼4(八下)答案版 八年级下册 (二十九)关雎 1.请结合《诗经》的艺术特色,赏析“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运用比兴的手法,以雎鸠和鸣的声音起兴,以雎鸠鸟作比,引出下文表达爱慕之情的主题。表达含蓄委婉,情感大胆热烈。 2.请对“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作简要赏析。 既有直接的心理描写“悠哉悠哉”,表现其绵绵情意,思念不绝,又有动作描写“辗转反侧”,突出其内心状态的不平静。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主人公求之不得的忧思。 3.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结合本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示例】《关雎》是一篇男女言情之作。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这个过程显得美好、喜悦而又不低俗,即所谓“乐而不淫”;写求之不得的焦虑、苦闷而又想象求而得之的热闹情景,即所谓“哀而不伤”。 (三十)蒹葭 1.这首诗歌运用了景物描写的手法,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这首诗中的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萧瑟、凄清(或冷寂、萧索、凄凉)的晚秋画面。 2.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 抒发了对美好爱情(恋人、意中人、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和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 3.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 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一唱三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主人公情感也随着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三十一)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诗中的“宦游”“无为”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 宦游:出外做官。无为:无须,不必。 2.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字或“望”字。 【示例一】“辅”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气象雄伟,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示例二】“望”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表现了距离之远,愁绪之浓。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句子,请任选一个角度,说说它好在哪里。 角度一:饱含温情,富于哲理。角度二:语言凝练,意境旷达。角度三: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作大多情感悲伤、基调低沉,而王勃的这两句诗全无悲伤之情,而是充满了昂扬、乐观的精神,能给朋友以安慰和鼓励,这种对待离别的积极态度是值得称道的。(抓住这句诗的特点,从任何一个角度赏析均可) 4.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抒发了惜别之情,洋溢着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感情;同时诗人劝慰友人不必为离别而悲伤,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表现了诗人宽阔的胸襟。 5.为什么说这首诗在古代送别诗中别具一格?请简要分析。 摆脱了其他送别诗伤感、低沉的情调,表现了开朗、乐观、豪放的情怀,意境开阔。 6.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有误的一项是(B) A.这是一首送别诗。“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望”字将送别的地点与友人“之任”的地方“蜀州”联系起来。写景气势宏伟,寓不必伤别之意。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写对友人的安慰:彼此处境相同,感情一致,一股悲伤之情油然而生。 C.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是全篇的中心所在,语言形象而凝练,饱含深情而富有哲理。此联一扫离情别绪,把缠绵的儿女之情一笔撇开,代之以豁达乐观的精神,给人以莫大的鼓舞和安慰。 D.尾联“歧路”照应送别,慰勉友人不要为离别泪湿手巾,而要心胸豁达,坦然面对,表现出诗人与友人真挚的友情和诗人旷达的胸怀。 【解析】B.颔联抒发送别之情,用两人处境相同、感情一致来宽慰朋友,借以减轻友人的悲凉和孤独,惜别中表现了诗人阔达的胸襟,而不是悲伤之情。 (三十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请对这首诗中画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

八年级上册古诗文默写复习集锦

八年级上册古诗文默写复习集锦 【第五单元】:一、《桃花源记》、 1、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 是 。 2、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 3、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 子:。 4、本文中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 子:,, , ,。 , 。 5、描写了桃花源人民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的句 子:。 6、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 A 。 B. 。 7、本文'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人为何叹惋不 已?。 8、交代桃源人来历的句 子: 。 9.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 会?,,

;, 。 10.出自本文有些成语一直沿用至今,请写出来其中的两 个、。 二、《陋室铭》 ①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 因:。 ②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 是:。 ③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 是:。 ④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 是:。 ⑤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 是:。 ⑥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 是:? ⑦作者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话是:。 ⑧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 是:。 三、《爱莲说》 ①咏莲名 句: ②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

③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 是:。 ④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 是: 。 ⑤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 是:。 ⑥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 是:。 ⑦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 是:。 8.《爱莲说》中集中表现莲高洁品格的主旨 句:,。9.《爱莲说》中 “, 。”道出荷花庄重质朴、洁身自好、不落尘俗的品格。 10.《爱莲说》中描写莲的形象,先用衬笔,其 中,,是一般映衬,和是重点映衬,菊 是牡丹是。 11.文中描写莲的生长环境 句:, 。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鉴赏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鉴赏 (一)峨眉山月歌李白唐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练习】 1、《峨眉山月歌》中作者连用五个地名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将纪行、写景、抒情融为一体,描绘出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 借月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2、作者在诗歌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色?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在一个秋高气爽、月色明朗的夜里,诗人在船上看到峨眉山尖吐出的半圆秋月,从清溪驿顺流而下,月影映在江水之中,像一个好朋友一样,陪伴着诗人。但在从清溪到渝州的途中,月亮总被两岸的高山挡住,使诗人思念不已。诗人借月抒发了的对亲友家乡的思念之情。 3、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连绵的峨眉山夜色正浓,半轮明月悬挂山间,有如青山吐月,皎洁的月影映入湛蓝的江水,随着江水缓缓流动。 4、写作手法:前两句点明了写作的时间和地点,作者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不仅描写了月映清江的美景,也暗示了行船之事。 5、赏析“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诗人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用不了多久,就将要到达渝州。作者运用拟人手法,把月亮人格化,并当做亲密的朋友看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二)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主题】杜甫少年时才华卓著,常出入于岐王李范和秘书监崔涤的门庭,得以欣赏李龟年的歌唱艺术。诗的开首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后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仅仅四句却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 【练习】 1.赏析“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答:两句运用了以乐境写哀境的写法,写今日相逢正是风光秀丽的江南已到了流水落花的时节。这“落花时节”包含不少内容,既是明叙相逢的季节,又暗喻唐帝国由盛入衰的局面,作为人生的岁月,两人又到了落花时节的暮年,这四字写得十分深沉含蓄,“又”字抒发了诗人抚今追昔,感时伤世之情。 2.这首诗以叙事为主,前后两句分别讲述了怎样的情形? 前两句讲述青年时恰逢盛世,经常出入豪门权贵之家,听李龟年唱歌的生活情景;后两句讲述安史之乱后,流落江南,与李龟年再次相遇的情形。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的作者对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无限感慨和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三)《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⑵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划线的诗句所表现的景象。(2分)低头看回乐峰前,那莽莽大漠上的黄沙,在月色的辉映下如同白雪一般,白茫茫一片;抬头看,受降城外浩瀚空中的月色,那皎皎

八下古诗赏析选择题复习训练

古诗鉴赏选择题 姓名:班级:得分: 1、对《蒹葭》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个诗节的首句反复咏叹蒹葭的茂盛繁密的状态,突出景物特点,渲染气氛。 B.“白露为霜”句是写黄昏白露凝结为霜的情景;“白露未已”句是写翌日清晨霜露尚未完全消散的情形。 C.三个诗节的第六句互为补充,分别从漫长、崎岖、曲折三个角度表现道路的艰难阻隔。 D.三个诗节的最后一句,是写意中人所处位置的变换:从水中央到岸边,再到水中沙滩。 2、对《蒹葭》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诗用芦苇、霜露、秋水等自然意象组成一幅清秋晨景图,并笼罩着一种凄清的气氛。 B.古诗中,“水”意象是离愁的载体,因而“秋水”意象既实指自然景观,又特指主人公凄婉惆怅的情感。 C.该诗所描绘的是秋季的景色,体现出寥廓凄清的特点。通过该特点衬托出主人公因热烈追求而不可得的惆怅心情。 D.“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两句在三个诗节中的重复,表现出主人公对意中人不可阻遏的渴慕和锲而不舍的追求,突出了他迎难而上的决心。 3、对《蒹葭》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以眼前所见景物起兴,既点出深秋季节一片萧条,又衬托出诗人凄婉的感情。 B.“伊人”可以理解为诗人所追求的人;诗人对意中人充满了爱悦之情,热烈地追求,然而可望不可即,始终求之不得,诗人心中充满了惆怅。 C.“白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以及“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等意思相同,这种重章叠句的表达方法加强了诗歌的感情色彩。 D.第一章的韵脚是“苍”“霜”“方”“长”“央”,即第一句入韵,其余是偶句押韵,奇句不押韵。 4、下列对《关雎》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说明淑女、君子在河滩幽会,营造一种幽静的氛围。 B.“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两句反复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 C.“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以行动来反映君子的深深思恋,十分生动形象。 D. “寤寐逑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醒来和睡着,可见君子思恋之苦 5、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首联第一句点出送别的地点,第二句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八年级上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总汇(答案)

八年级上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总汇(答案) 《望岳》 1、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是: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2、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诗句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3、表现泰山高峻,幽深的诗句: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4、表达不畏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 1、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语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诗人感时伤别、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或运用拟人抒发伤感之情)的语句: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写战火连绵,久盼家音,抒发千古以来战争中人们共同感受的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4、诗人刻画自身形象,抒发忧国念家悲愁的语句的: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石壕吏》 1.表明捕吏凶暴,老妇凄苦的语句: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2.表明老妇家遇不幸,亲子战死,揭露战争罪恶的语句: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3.老妇口述生死,暗含凄苦无奈的语句: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4.表明家无壮男,凄婉可怜的语句: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5.暗示老妇人被抓走的语句: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归园田居》 1 2 3 《使至塞上》 1 2 《渡荆门送别》 1 2 3 《登岳阳楼》 1、既点明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又渲染一种凄凉寂寞的气氛的一联是: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2、语意双关,表现诗人无限悲恨之情的诗句是: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3、与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4、从历史角度介绍岳阳楼,并淋漓尽致的表现诗人满腔愁绪的句子: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

(完整版)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

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背篇目 第4课 观沧海 作者:曹操【魏晋】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作者:李白【唐代】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次北固山下 作者:王湾【唐代】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天净沙·秋思 作者:马致远【元代】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第8课 《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作者:刘义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 作者:刘义庆【宋代】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第12课《论语十二章》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译文: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反复练习实践了呢?”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的时候立志研究学问,三十岁确立自己的理想,四十岁不为我所做的事情而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法则,六十岁时无论听到什么,不用多加思考,都能领会其中的意思,并明辨是非.七十岁我的道德修养到了一定的程度便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事,而不逾越法度规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 6、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译文∶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 这种贫苦,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孔子说:“(对待任何事业和学问)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课内外古诗词鉴赏题(教师版)--

八年级下册课内外古诗词鉴赏题(教师版) (八下)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这首诗共三章,每章开头都写蒹葭茂盛,霜露茫茫,这是《诗经》中常见的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答:①托物起兴(比兴手法)。②描写深秋的景色,渲染凄清的气氛,为主人公思念意中人设置背景。 (2)为了见到意中人,主人公有何行动?由此你看出他的什么性格特征?答:①他不顾霜露浓重,路途险阻、漫长而曲折,逆流而上,去寻找意中人。 ②不怕艰难险阻,勇于追求爱情,感情执着专一。 (3)意中人的踪迹飘忽不定,你由此感受到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 答:营造了飘渺朦胧的意境,这种意境与苍苍的蒹葭,茫茫的霜露十分谐调,把主人公迷茫而伤感的情思衬托得生动感人。 【考题回放】 1、成语“秋水伊人”源之《蒹葭》中的诗句: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用萧瑟冷落的秋景起兴,渲染凄清气氛,烘托惆怅心情的诗句是: 蒹葭(jiān jiā)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3、描写男主人公追寻之路艰险、漫长的诗句是; 溯(sù)洄(huí)从之,道阻且长。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ī)。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4、表现他虽望穿秋水但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诗句是: 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

15、《诗经·蒹葭》中于浓浓的秋凉之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的句子是: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八下)关雎《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 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本诗用来形容美丽善良的姑娘的成语是窈窕淑女。 3.《关雌》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关雎》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表达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之情。 4、《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等,《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运用这种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兴的艺术手法。如本诗开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它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发端的话,但水鸟和鸣,也可以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和谐恩爱。和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义上发生关联。本诗的起兴之妙正在于诗人情趣与自然景物浑然一体的契合,也即一直为人们所乐道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5、《关雎》大量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请从诗中找出一处,反复朗读,并体会其作用。 《关雎》中关关(叠字)形容鸟叫声,窈窕(叠韵)表现淑女向美丽,参差(双声)描绘水草的状态,辗转(叠韵)刻画出因相思而不能人眠的情状,既有和谐的声音,又有生动的形象。 6、本诗围绕一个求字,写一个男子对美好女子的爱慕追求。 7、诗中思念情人使人历历在目的一个细节是辗转反侧,通过反复写男子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且细心呵护的短语是:采之、芼之、友之、乐之。 8.诗中写河洲的水鸟,写采摘荇菜,起什么作用? 引起后文(或:起兴作用)

八上语文古诗词、古文默写汇总

八上语文古诗词文默写汇总 一. 直接性默写(一空一分,共70分) 1.东皋薄暮望, 2.,猎马带禽归 3.相顾无相识, 4.黄鹤一去不复返, 5.,芳草萋萋鹦鹉洲 6.日暮乡关何处是? 7.,属国过居延 8.征蓬出汉塞, 9.山随平野尽, 10.月下飞天镜, 11.,谁家新燕啄春泥 12.乱花渐欲迷人眼, 13.,将以遗所思 14.,路远莫致之 15.,终为土灰 16.,志在千里 17.烈士暮年, 18.,不但在天 19.风声一何盛, 20.,终岁常端正 21.,松柏有本性 22.八方各异气, 23.,寄身于草野 24.,狐兔翔我宇 25.结庐在人境, 26.,悠然见南山 27.此中有真意, 28.,恨别鸟惊心 29.,家书抵万金 30.白头搔更短, 31.,甲光向日金鳞开 32.角声满天秋色里, 33.报君黄金台上意, 34.,自将磨洗认前朝 35.东风不与周郎便, 36.天接云涛连晓雾, 37.,学诗漫有惊人句 38.,去年天气旧亭台 39.无可奈何花落去, 40.轻舟短棹西湖好, 41.芳草长堤,

42.微动涟漪, 43.中原乱, 44.,倚清秋 45.常记溪亭日暮, 46.两岸连山, 47.自非亭午夜分, 48.至于夏水襄陵, 49.故渔者歌曰:“” 50.夕日欲颓, 51.,猿鸟乱鸣 52.,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53.庭下如积水空明, 54.,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55.负势竟上, 56.好鸟相鸣, 57.,猛浪若奔 58.泉水激石, 59.一怒而诸侯惧, 60.故天降大任于是你也,,,,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61.困于心,,, 62.富贵不能淫,,。 63.,隐天蔽日 64.每至晴初霜旦, 二. 理解性默写(一题三分共30分) 1.野望中中运用对偶手法描写傍晚时分,遥望山野,满目浓浓秋意的对偶句(写景句) 2.唐代诗人崔颢在《黄鹤楼》中直抒胸臆,表现乡愁的诗句是 ? 3.《使至塞上》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奇特雄浑壮美景象,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 , 4..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表达了奇特大胆的想象这一特点的诗句是: , 5.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运用拟人,化静为动的诗句是: , 6.在陶渊明《饮酒》组诗第五首(结庐在人境)中表现自己俯仰之间悠然自得,与自然融为一体, 7..杜甫的《春望》中承上启下,表明诗人作者移情于物,感时伤别、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或运用拟人抒发伤感之情)的语: , 8.《雁门太守行》诗中运用比喻,夸张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和城内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课外古诗词背诵》填空整理 一《龟虽寿》 ①以高亢的语句,后人常用来励志的名句是: ②最能体现诗人慷慨激昂,壮怀激烈情感的句子是: ③表达诗人为统一全国而继续奋斗的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④强调发挥人的主观作用,反映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句是: ⑤运用比喻表明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句子是: ⑥比喻有志的人虽年老而仍有雄心壮志时,常用的成语是: ⑦表现了英雄人物老当益壮的胸怀的句子是: ⑧配乐所加与内容无关的句子是: ⑨表现出人虽到暮年但雄心壮志尤存的诗句是: ⑩以神龟和腾蛇为喻,极言人的寿命有限的诗句是: ⑾抒发诗人年老雄心在的诗句是: ⑿最能体现曹操慷慨激昂,壮怀激烈情感的,采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诗句是: ⒀表现诗人越到晚年越思进取的诗句是: ⒁表现曹操要老当益壮,积极进取,完成统一大业的诗句是: ⒂流露出诗人要利用短暂的生命建功立业,不要虚度一生的想法的句子是: ⒃我们比喻有志的人虽年老而仍有雄心壮志时,常用的句子是: ①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②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③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④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⑤神龟虽寿,猷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⑥老骥伏枥 ⑦“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⑧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⑨烈士暮年,壮心不已⑩神龟虽寿,猷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⑾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⒁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⒃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二《过故人庄》 ①描绘优美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句子是:②借树、山来表现夏景的诗句是: ③描写乡村秀丽景色的诗句是:④写出农家劳动生活的句子是: ⑤表现对朋友、对乡村的依恋之情的句子是:①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②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③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④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⑤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三《题破山寺后禅院》 ①描绘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意境深邃的诗句是:②以动显静,因情生景、含蓄隽永的诗句是: ③写禅院幽静的环境,以及这幽景给人启示的句子是:④比喻探寻幽远盛景乐趣的句子: ⑤被誉为千古名联的句子: ⑥写景的句子是: ⑦表明入寺时间的句子:

古诗词赏析题

八下课内古诗词鉴赏测试题 (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后四句。 2.颔联分别运用了和两个典故,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3.展开联想与想象,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的画面。 4.谈谈你对“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联的理解。 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诗中表达作者长年被贬,政治失意的句子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对未来的积极、乐观向上的句子是“”再写一句与之异曲同工的句子说 (二)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中“东风”一语双关,既指,又指 。 3.首句借古物“折戟”起兴,意在 4.理解“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含义,并说说其中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用两位美女命运的改变来映射历史的重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请写出关于周瑜的三个历史故事。 (三)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作者面临生死关头,回忆一生中两件大事的诗句 运用比喻抒写国家和个人悲惨际遇的句子 巧用地名表现惶恐孤苦心境的句子 表现诗人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的诗句是 2.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颔联作者用“风飘絮”“雨打萍”比喻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一句历来为人们称道,试对其进行赏析。 5.试理解尾联的含义,并说说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列举历史上两个“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人物。写出两句舍生取义的古诗文名句。(四)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由小序可知本诗为主,为辅。 2.全词以问句开篇,上片问,下片问,归根到底是在抒发对的感慨。 3.词中表现词人在“进”与“退”之间抉择徘徊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直接描写月亮的诗句是 ;表现作者旷达胸襟,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 对天下离人发出美好祝愿的一句是 4.展开联想与想象,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所展现的画面。 5.试理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的含义并说说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7.试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的含义并说说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踯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