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苜蓿

紫花苜蓿
紫花苜蓿

栽培技术

(一)土壤耕作与施肥

紫花苜蓿种子细小,幼芽细弱,顶土力差,整地必须精细,要求地面平整,土块细碎,无杂草,墒情好。紫花苜蓿根系发达,入土深,对播种地要深翻,才能使根部充分发育。紫花苜蓿生长年限长,年刈割利用次数多,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亦多。据报道,紫花苜蓿每亩每年吸收的养分,氮为13.3千克,磷4.3千克,钾16.7千克。氮和磷比小麦多1~2倍,钾多3倍。用作播种紫花苜蓿的土地,要于上年前作收获后,即进行浅耕灭茬,再深翻,冬春季节作好耙耱、镇压蓄水保墒工作。水浇地要灌足冬水,播种前,再行浅耕或耙耘整地,结合深翻或播种前浅耕,每亩施有机肥1500~2500千克,过磷酸钙20~30千克为底肥。对土壤肥力低下的,播种时再施入硝酸铵等速效氮肥,促进幼苗生长。每次刈割后要进行追肥,每亩需过磷酸钙10~20千克或磷二氨4~6千克。

(二)播种

1.种子。播种前要晒种2~3天,以打破休眠,提高发芽率和幼苗整齐度。种子田要播种国家或省级牧草种子标准规定的I级种子;用草地播种Ⅰ、Ⅱ、Ⅲ级种子均可。2.接种。在从未种过苜蓿的土地播种时,要接种苜蓿根瘤菌,每千克种子用5

克菌剂,制成菌液洒在种子上,充分搅拌,随拌随播。无菌剂时,用老苜蓿地土壤与种子混合,比例最少为1:1。3.播种量每亩播种子6.5~8公斤,用草地每公顷11.25~15千克,干旱地、山坡地或高寒地区,播种量提高20~50%。4.播种期。因甘肃各地气候不同,可分为三种情况:春播。春季土地解冻后,与春播作物同时播种,春播苜蓿当年发育好产量高,种子田宜春播。夏播。干旱地区春季干旱,土壤墒情差时,可在夏季雨后抢墒播种。秋播。在中国北方地区,秋播不能迟于8月中旬,否则会降低幼苗越冬率。5.播种深度。视土壤墒情和质地而定,土干宜深,土湿则浅,较壤土宜深,重粘土则浅,一般1~2.5厘米。6.播种方法。紫花苜蓿常用播种方法有条播、撒播和穴播三种;播种方式有单播,混播和保护播种(覆盖播种)三种。可据据具体情况选用。种子田要单播,穴播或宽行条播,行距50厘米,穴距50×70厘米或50×50厘米或50×60厘米,每穴留苗1~2株。收草地可条播也可撒播,可单播也可混播或保护播种。条播行距30厘米。撒播时要先浅耕后撒种,再耙耱。混播的可撒播也可条播,可同行条播,也可间行条播,保护播种的,要先条播或撒播保护作物,后撒播苜蓿种子,再耙耱。灌区和水肥条件好的地区可采用保护播种,保护作物有麦类,油菜或割制青干草的燕麦、草高粱、草谷子等,但要尽可能早的收获保护作物。在干旱地区进行保护播种时,不仅当年苜蓿产量不高,甚至影响到第二年的收获量,最好实行春季单播。混播,紫花苜蓿生长快,分蘖多,枝叶盛,产量高,再生性强,刈割次数多,混播中其他牧草难于相配合,故以单播为宜。但若要提高牧草营养价值、适口性和越冬率,也可采用混播。适宜混播的牧草有:鸡脚草、猫尾草、多年生黑麦草、鹅冠草、无芒雀麦等。混播比例,苜蓿占40%~50%为宜。(三)田间管理 1.播种后,出苗前,如遇雨土壤板结,要及时除板结层,以利出苗。2.苗期生长十分缓慢,易受杂草危害,要中耕除草1~2次。3.播种当年,在生长季结束前,刈割利用

一次,植株高度达不到利用程度时,要留苗过冬,冬季严禁放牧。4.二龄以上的苜蓿地,每年春季萌生前,清理田间留茬,并进行耕地保摘,秋季最后一次刈割和收种后,要松土追肥。每次刈割后也要耙地追肥,灌区结合灌水追肥,入冬时要灌足冬水。5.紫花苜蓿刈割留茬高度3~5厘米,但干旱和寒冷地区秋季最后一次刈割留茬高度应为7~8厘米,以保持根部养分和利于冬季积雪,对越冬和春季萌生有良好的作用。

6. 秋季最后一次刈割应在生长季结束前20~30天结束,过迟不利于植株根部和根茎部营养物质积累。

7. 种子田在开花期要借助人工授粉或利用蜜蜂授粉,以提高结实率。8.紫花苜蓿病虫害较多,常见病虫害有霜霉病、锈病、褐班病等,可用波尔多液,石流合剂,托布津等防治。虫害有蚜虫,浮尘子,盲蝽象,金龟子等。可用乐果,敌百虫等药防治。但以一经发现病虫害露头,即行刈割喂畜为宜。新枝绿。

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

1、中耕苜蓿播种当年苗期长势较弱,中耕作业要以除草为主,应做到二铲二趟或二铲一趟。春季返青后及每次刈割后进行一次中耕,以破除土壤板结。中耕一般与追肥作业结合进行。

2、施肥施肥是提高苜蓿产量的重要措施。苜蓿施肥方法包括底肥、种肥和生长期追肥。底肥以农家肥为主,可加入肥效期较长的磷肥,农家肥的施用量一般在每亩3000公斤左右。种肥是在播种时施的肥,一般亩施40~60公斤过磷酸钙做种肥。追肥一般在春季返青后、分枝期、现蕾期或是每次刈割后结合灌溉进行,追肥的方式有行间条施、撒施和叶面喷施等。

3、灌溉及排水苜蓿是深根植物,根系很发达,能吸收深层土壤水分,所以苜蓿比较耐旱。同时,苜蓿又是一种需水较多的植物,对水分的需要高于禾本科牧草。苜蓿不耐水淹,不适于在低洼地和地下水位高的地方生长。在生长过程中遇涝会造成烂根而大量死亡,因此在多雨的季节应及时注意抗涝排水。

4、田间除草

⑴ 防除杂草的农作措施。

①播前深翻地,将表层草种子深埋,使之不能出土。

②预先翻地、整地。让地表杂草种子提前发芽,在苜蓿播种前再进行一次旋耕、耙地,杀死发芽杂草。

③调整播种期。秋季适当晚播,当杂草处于幼苗或幼株期时,冬前即被冻死。

④苜蓿条播,人工除草。

⑵ 化学药剂防除杂草。大面积种植苜蓿时,可用除草剂消灭杂草。目前茎叶处理的除草剂有:普施特、豆施乐、苯达松、阔叶柘、拿捕净、稳杀得、盖草能(稳杀得和盖草能的合剂为精克草能)、禾草克等。

5、病虫害防治苜蓿受到病虫害危害后,往往引起茎叶枯黄,或出现病斑,叶片残缺甚至落叶,生长不良,使苜蓿产草量下降,品质变劣,利用年限缩短,因而在生产中造成很大损失。危害苜蓿的害虫主要有蚜虫、粘虫、潜叶绳、甜菜夜蛾、蓟马、盲椿象等。防治蚜虫、潜叶蝇、盲椿象、蓟马分别可用40%的乐果乳剂加水1000~1500倍、3000~5000倍、1500~4000倍和500~1000倍喷洒防治。防止粘虫可用菊酯类

3000~5000倍液喷洒防治。防治甜菜夜蛾可用5%夜蛾必杀、夜蛾光或夜蛾净1000倍喷洒。

紫花苜蓿前两茬的产量约占全年产量的70%,且品质优良,商品性好。因此,在第1茬紫花苜蓿收获后,要及时加强田间管理,争取获得更好的效益。

夏季管理

紫花苜蓿前两茬的产量约占全年产量的70%,且品质优良,商品性好。因此,在第1茬紫花苜蓿收获后,要及时加强田间管理,争取获得更好的效益。

1 加强水肥,保证苜蓿生长需求

中国5月份降水较多,土壤墒情普遍较好,各地要根据土壤含水量情况适当补水。如果0-20 cm土壤层内含水量低于10%,要适当浇灌,但水量不宜太大,喷灌约4-6小时即可。紫花苜蓿第2茬生长期短,要想获得更高的产量和品质,需要比第1茬有更多的营养积累。返青期没有进行追肥的地块,第1茬苜蓿收割后要结合浇水及时进行追肥。一般每亩追施苜蓿专用肥20-30 kg。

2 关注病虫草害,采取有效防治措施

紫花苜蓿第2茬生长正值夏季,气温高,湿度大,容易发生病虫草害。容易发生的病害主要有菌核病和炭疽病,虫害主要有蓟马和蚜虫等;杂草的生长及危害程度较轻,但要密切注意病害及虫害的发生。防治病虫害可选择以下方法:菌核病可选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60g/亩防治,炭疽病可选用10%世高可湿性粉剂60g/亩防治,蓟马、蚜虫可选用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10%吡虫啉乳油2000倍液防治。

3 适时收获,防止雨季霉烂

苜蓿第2茬收获时正值雨季,为了防止霉烂尽可能选择晴好天气适时收割。如果雨天较多,可在苜蓿开花期前后提前或错后刈割,这样虽然产量或品质受到一定影响,但从整体看得大于失。收割后尽量减少在地里的晾晒时间,打捆后及时送到场院,选择通风避雨处自然风干,避免雨淋。

4 避免牲畜践踏啃食,保证后期生长

苜蓿第1茬收割后,新叶及嫩芽的数量对苜蓿的产量起决定性的作用,此间如果遭到牲畜的践踏或啃食将对苜蓿的后期生长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导致成片死亡。各地区要根据实际情况,派专人看管或加强田间巡视,严禁放牧。[2]

常见牧草病害

苜蓿锈病、苜蓿褐斑病、苜蓿霜霉病、苜蓿白粉病、苜蓿黄斑病、苜蓿春季黑茎病和叶斑病、苜蓿匍柄霉叶斑病、苜蓿尾孢叶斑病、苜蓿小光壳叶斑病、苜蓿壳针孢叶斑病、苜蓿白斑病、苜蓿花叶病

紫花苜蓿播种栽植方法及标准

紫花苜蓿播种栽植方法及标准 一.品种概况: 紫花苜蓿是豆科苜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系发达,主根入土深达数米,叶为羽状三出复叶,小叶长圆形或卵圆形,总状 花簇生,种子每千克约30-50万粒,紫花苜蓿抗逆性强,适应 范围广,喜温暖半干旱气候,日均温度15-20度最宜生长,抗 旱性强,连续积水两天即大面积死亡。 二.整地: 紫花苜蓿种子细小,幼芽细弱,顶土力差,整地必须精细,要求地面平整,土块细碎,无杂草,墒情好。其根系发达,入 土深,对播种地要深翻,才能使根系充分发育,结合深耕施足 基肥,一般亩施农家肥2500-3000公斤,普通磷肥50公斤。三.播种: 1、播种时间:春播一般在5月中下旬以后,地温稳定在5 度以上即可播种,北方地区播种一般选择雨季;秋播一般在8 月份进行,北方地区秋播不能迟于8月中旬,否则会降低幼苗 越冬率。 2、播种方法:常见播种方法有条播、撒播和穴播三种,条 播行距一般为15-30厘米,中高肥力土壤可控制在30厘米以上,撒播时加细土进行人工撒播(种子与细土比例1:6-8)。 3、播种量:一般情况下每亩地播种1-1、2公斤,土壤条件 不好时,可加大到2公斤/亩,确保每平方米至少425株幼苗(条

播播种用量1-1、5公斤/亩,人工播种2公斤/亩)。 四、田间管理: 1、中耕苜蓿播种当年苗期长势较弱,中耕作业要以除草为主,应做到二铲二趟或二铲一趟。春季返青后及每次割后进行一次中耕,以破除土壤板结。中耕一般与追肥作业结合进行。 2、施肥是提高苜蓿产量的重要措施。苜蓿施肥方法包括底肥、种肥、和生长期追肥。底肥以农家肥为主,可加入肥效期较长的磷肥,农家肥的施用量一般在每亩3000公斤左右,种肥是在播种时施的肥,一般亩施40-60公斤过磷酸钙做种肥。追肥一般在春季返青后、分枝期、现蕾期或是每次割后结合灌溉进行,追肥的方式有行间条施、撒施和叶面喷施等。 3、灌溉及排水:苜蓿是深根植物,根系很发达,能吸收深层水分,所以苜蓿比较抗旱,苜蓿不耐水淹,不适合低洼地和底下水位高的地方生长。在生长过程中遇涝会造成烂根而大量死亡,因此在多雨的季节应及时注意抗涝排水。 五、夏季管理: 1、加强管理,保证苜蓿生长需求。5-6月份降水较多,土壤墒情普遍较好,各地要根据土壤含水量情况适当补水,如果0-20厘米土壤层内含水量低于百分之十,要适当浇灌,但水量不宜过大,喷灌4-6小时即可。返青时没有进行追肥的地块,要结合浇水及时进行追肥。一般每亩追施苜蓿专用肥20-30千克。 2、关注病虫草害,采取有效防治措施。紫花苜蓿第2茬生

苜蓿草的种植管理方案技术经过流程

苜蓿草的种植管理技术流程 目录 说明 (1) 整地 (1) 田间管理 (3) 收割 (7) 仓储 (8)

现国家提倡退耕还林、还草之机,要因地制宜,全面规划,大面积推广种植优质牧草,以加快草业发展,保证畜牧业的稳定生产。紫花苜蓿作为高产优质牧草,具有营养价值高,适应性强的特点,是首选的牧草之一,现已被我国奶牛行业广泛认可,它可以使奶牛增产增质,延长奶牛使用年限。其中苜蓿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还有动物生物发育所需的氨基酸,微量元素和未知促生长是品质优良营养丰富的豆科牧草,被誉为”牧草之王”。大量种植苜蓿草能促进农牧结合,改善环境,保护水土,减轻农牧作物的病虫草害。其主要技术环节如下: 一、整地 1、选地:选择土壤肥力较好、水利设施完善的一二类土地种植,对于低凹雨后易积水的地块不能种植,苜蓿泡水48小时将会窒息死亡。在种植上要侧重于大面积连片,以便适宜各种机械作业。 2、除草:对于杂草生长严重的地块在播前7―10天进行地面喷洒,以减轻杂草危害,增加苜蓿生长效果。

3、施肥:苜蓿根系发达,且扎根很深,因此在种植前进行施肥,以保证土壤肥料肥沃,便于苜蓿生长。 2、整地:平整好土地,要求地面平整,不能坑坑洼洼高低不平,以影响机械收割打捆作业和种植收入(土地不平在收割打捆时将会出现茬口过高捡拾不净等),整地后要求翻地、旋地、平地、镇压、播种层层紧密,掌握好播种期,达到各种要求,以利于播后出苗。 3、翻地:翻地时深度一致且不低于20—25公分,翻地后不见草茬,不得漏翻。 4、旋地:旋入后的土壤不能有直径超过2-5公分的土块。 5、平地:平整后地面不得有波浪状及凹凸不平,平整度需达到一致。 6、镇压:土地镇压后脚自然踩入陷入深度不超过1—3公分。 7、播种:1)土壤分析pH:在理论上土壤的pH值在6.7以上对苜蓿的生长最有利。如果土壤pH过低,播种前最好在地表25cm 地土层中均匀施用石灰。

紫花苜蓿主要病虫害

紫花苜蓿主要病虫害 苜蓿有些病害会造成幼苗死亡、产量降低或利用年限缩短,苜蓿是否会发生病害及病害的严重程度主要受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及生产管理水平的影响。其中,土壤排水不良是导致苜蓿发生病害最主要的原因。苜蓿一旦发生病害,很难找到有效的措施挽回损失,所以日常管理在于防止病害的发生,而不是发生后治愈病害。选择抗性品种是防止病害发生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因而了解苜蓿常出现的病虫害种类,对于种植苜蓿时选择针对性的抗病品种非常有益。 炭疽病 炭疽病容易在湿热条件下发生,可导致苜蓿减产25%甚至以上。感病的枝条会出现较大的卵圆形或棱形病斑,面积较大的病斑呈稻草黄色,边缘褐色(图1)。病斑面积可能逐步扩大,最后相连环茎一周,导致植株的1个或多个枝条枯死。感病的枝条可能迅速枯萎,看起来就像老年人的拐杖。死亡的枯枝散落在地里,颜色呈稻草黄至珍珠白。受感染的苜蓿根颈会变成蓝绿色,生成的新枝条很少,植株最终会死亡。许多苜蓿品种对炭疽病都有很好或至少中等抗性。

图1 感病植株的茎上有稻黄色的病斑图2感病植株(右)根颈呈蓝绿色 丝囊霉根腐病 丝囊霉根腐病是潮湿土壤中最主要的一种病害,幼苗感染这种病害生长缓慢甚至死亡,成株感染后会造成根部缓慢发生病害。受感染的幼苗子叶首先变成黄色,之后其它叶片逐渐枯黄,根部和茎部最初呈水泽状灰色,然后变成浅棕或深棕色。幼苗停止生长,但仍然直立。成株苜蓿感染丝囊霉根腐病后根量会减少,没有根瘤或者只有少量根瘤(图4)。 受感染植株与缺氮症状相似,越冬或刈割后再生缓慢。最好的办法就是选择既抗丝囊霉又抗疫霉根腐病的品种。

图3感病幼苗,子叶发黄图4感染根系缺少侧根(从左侧数第2对和第4对 为感病植株) 丝囊霉根腐病分为1代和2代,大部分苜蓿品种对1代有抗性,但是2代会在一些地区发生,并且比1代更具破坏性。如果种了抗性品种,但仍感染了这种病害,那就选择抗2代丝囊霉根腐病的品种。 细菌性枯萎病 细菌性枯萎病在苜蓿种植后第二年、三年才开始表现,可能使种植了3到5年的苜蓿地密度严重降低。感染前期,植株变成黄绿色并零散分布在地里。感染严重的植株停止生长,同时茎秆纤弱、叶片小且扭曲变形。病株刈割后很容易发现。病株主根横切面呈现出一个黄褐色圆圈(图5),但目前大多数苜蓿品种都对这种病害具有抗性。 图5 主根横切面呈现不同程度的黄褐色圆晕 褐斑病和叶斑病

紫花苜蓿栽培注意要点

紫花苜蓿栽培注意要点 紫花苜蓿是世界上种植最广的牧草,素有“牧草之王”之称,也是陇东重点发展的牧草。 一、紫花苜蓿的生物学特性及主要特点: 1、生物学特性 在我国,苜蓿属的植物约有十几个种,常见的有紫花苜蓿、黄花苜蓿、天兰苜蓿、南苜蓿等。除紫花苜蓿无野生分布、为从国外传入外,其它种类的苜蓿在我国均有野生分布。紫花苜蓿是苜蓿属中人类利用历史最悠久、饲用价值最高的一种牧草。因此,通常所说的苜蓿多指紫花苜蓿。 (1)分布和适应性 紫花苜蓿原产伊朗等地。我国栽培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广泛分布于西北、华北、东北和西南地区,长江流域栽培面积也较大。紫花苜蓿喜温暖半干旱气候,生长最适温度25℃左右。因根系入土深,故抗旱能力很强。可耐-20℃―-30℃的低温,有雪覆盖可耐-40℃。其适应性广,对土壤要求不严,耐贫瘠,不耐积水,地下水位最好不超过 1.5米,适宜的土壤PH值为6.8―8.1。但以土层深厚、富含钙质的土壤最为适宜。最适宜在年降雨量为500―800毫米的地区生长,我县的土壤条件、气候条件均适合苜蓿生长。 (2)形态特征 紫花苜蓿是豆科苜蓿属中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为羽状三出复叶,即每一个复叶上长有三片小叶,小叶多为椭圆形、倒卵形和倒披针形,叶片左右边缘全缘,仅在小叶的顶部边缘有锯齿;总状花序,腋生,每序有小花20―30朵,花紫色或蓝色,蝶形;荚果为螺旋状,旋叠1―4圈,每个荚果内含种子2―9粒;种子呈肾形,黄褐色,千粒重约2克;茎直立或倾斜,基部多分枝,株高60―100厘米;直根系,侧根多,主根发达,多年生的苜蓿主根入土深度可达10余米。通常苜蓿一次播种可多年利用。 2、主要优点 (1)产量高紫花苜蓿是多年生的豆科牧草,利用期少则4~5年,长的可达10年以上。它种植在一般地块可亩产鲜草4000~5000公斤,种植在水肥条件好的田块,可以达到5000~8000公斤,折合干草1.2-2吨。 (2)品质好品质好的重要的一个标志是蛋白质含量高,紫花苜蓿粗蛋白质含量可以达到20%~28%之间,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饲料来源。如果跟玉米相比,紫花苜蓿蛋白质的含量相当于玉米2倍到3倍。 (3)紫花苜蓿是一种重要的能量饲料它跟玉米相比虽然不如玉米热量那么高,但从蛋

苜蓿种植管理技术

优质牧草——紫花苜蓿栽培技术 一、紫花苜蓿栽培技术 1、选择适宜地块 尽管苜蓿的适应性很广,适合在各类土壤中种植,但要想优质高产,就应按苜蓿的生长习性和适应性去选择理想地块。要选择在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高、杂草少、土壤酸碱度为中性或微碱性、含盐分不超过0.3%、集中连片适合机械化生产的地块上种植。要旱能浇,涝能排,特别是要防止积水,因苜蓿连续浸泡24小时将成片死亡。不能重茬种植。2、精细整地 紫花苜蓿种子细小,幼苗较弱,早期生长缓慢,整地要精细,要做到深耕细耙,上松下实,以利出苗。针对我县南部洼地土壤特点,上茬作物收获后要进行深耕、旋耕,深度20-25厘米,耕后要进行晾晒,然后耥平无土垡,再用钉耙耙平地面,播前要进行一次镇压,以便播种时能够控制播深。在播种之前还要镇压,以便在播种之后容易控制覆土深度。 3、选择适宜品种 在土壤条件好,9月上中旬播种的水浇地上,建议选择金皇后、皇冠、爱菲尼特、牧歌等美国品种,这几个品种生长快,一年可以割四到五茬,但是对水肥要求都比较高;水肥条件较差,播期较晚的地块建议选择阿尔冈金等加拿大品种。建议选用进口

种子,进口种子纯度高、成熟度好,经过检疫,没有检疫性病虫害。 4、搞好种子处理 为了提高种子发芽率,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处理,最简单的办法是白天摊开暴晒,夜间再将种子转到阴凉处,并经常加一些水使种子保持湿润,2~3天后种皮开裂就可以种植了。另一种方法是变温处理,将苜蓿种子置于60℃的温水中浸泡半小时后捞出,晒干备用。 一般豆科作物根系中有一些棕黑色的瘤状物,这是它们同根瘤菌共生而形成的根瘤,能够将空气中的氮素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物质,但在没种过苜蓿的土地上往往数量很少,需要接种,接种后苜蓿产草量明显提高,并可以提高苜蓿的质量,增产效果可持续两年。接种方法很简单,每公斤苜蓿种子用10克根瘤菌剂充分混合,尽可能使每粒种子都均匀粘到菌剂就行。应当注意的是根瘤菌因为是活菌,不能同杀菌剂同用,存放时避免阳光直射。机械播种的种子,播前每公斤种子加7~10公斤过筛细砂,混匀待播。 5、施足底肥 苜蓿一次播种多年收获,因此在种植苜蓿之前应该施足底肥。首先要施足有机肥,但必须是腐熟的有机肥,没有腐熟,不能使用。一般亩施有机肥2000公斤。其次要施足速效性化肥,一般亩施纯氮4~6kg,速效磷6kg以上,速效钾6kg以上。另外在我县

紫花苜蓿高产栽培技术

4.2 催芽播种 种子催芽既可以防止病害,又可以提高发芽率。种子催芽一般采用温汤浸种的方法,在温水中浸种15min,捞出后放于28 30℃的恒温箱中催芽,待种子露白便可播种。一般播种按照每穴播1 2粒,播完后覆土1cm,喷透水后盖上薄膜保温防水流失。温室西瓜砧木比接穗早播3d左右。苗床出苗后,严格按照“白天高晚上低,阴天高晴天低”,昼夜温差保持 8 10℃的幼苗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5 定植及后期管理 5.1 定植 每667m2施充分腐熟的优质有机肥1万kg、腐殖酸有机肥25kg、过磷酸钙150kg、硫酸钾30kg,整平耙匀土地,浇足底水,待可以定植时起垄栽培,一般垄高25 30cm、宽80cm、沟宽40cm,垄面中间开有暗灌沟,安装宽10cm、深5cm的滴灌带,覆膜。辣椒定植株距30 35cm,行距40 45cm。西瓜定植株距2 3m,行距1 2m,采取吊蔓种植。 5.2 温度管理 定植后第1阶段为缓苗期,控制温度非常重要,要保持白天温度30℃左右,夜间温度18℃左右,昼夜温差15℃左右。当新叶抽生后缓苗结束。以后为生长阶段,温度可以适当降低,当白天温度超过30℃时,应当放风降温至28℃左右,夜间温度保持在15℃。当外界温度最低温度大于15℃时,夜间可以不用关闭放风口。5.3 水肥管理 定植后,当辣椒门椒开始膨大或西瓜第1个幼瓜坐住便可开始浇水施肥。每667m2随水追施复合有机肥20kg。以后根据墒情浇水,但不能大水漫灌,要保持地面见干见湿。每2水追肥1次,每 667m2每次追施10kg,盛果期用尿素5kg加磷酸二氢钾水溶液2 3g/kg叶面喷施。 5.4 授粉 辣椒开花期用20 25mg/L的2,4-D丁酯喷花,保花促果;西瓜一般在8:00 9:00时太阳升起前进行授粉,也可以在温室悬挂3 5个蜂箱,进行蜜蜂授粉。 6 病虫害防治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进行。害虫主要防治蚜虫、烟粉虱,可以用黄板进行诱蚜,也可以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喷雾;或用异丙威烟剂等烟熏杀虫剂每隔3~5d熏杀1次。辣椒灰霉病发病初期可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5~7d喷1次,连喷3~4次。白粉病发病初期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 7 适时采收 春提早辣椒采收一般根据市场行情而定,但不宜过晚,防止门椒坠秧。 (收稿日期:2015-01-20) 紫花苜蓿有“牧草之王”的称号,产草量高、草质好、适口性强、营养丰富。紫花苜蓿的茎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多种维生素及胡萝卜素,特别是叶片中含量更高。紫花苜蓿茎叶柔嫩鲜美,不论青饲、青贮、调制青干草、加工草粉、用于配合饲料或混合饲料,各类畜禽都最喜食,也是养禽业首选青饲料。发展绿色农产品紫花苜蓿的高产栽培,对于促进阿勒泰地区畜牧业绿色畜产品的发展、满足市场需求、增加牧业经济效益、提高广大农牧民的收入,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1 基本要求 生产绿色农产品苜蓿,产地环境质量应符合NY/T 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规定的要求;农药使用应符合NY/T 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规定的要求;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规定的要求。 2 产量构成指标 不同品种产量有差异。第1茬产量约占50%,第2茬产量约占30%,第3茬产量约占20%,单产干草700kg/667m2以上。 3 主要栽培技术 3.1选地,整地 苜蓿对土壤要求不高,选择总盐< 3.0g/kg、pH值7.0 8.0、排灌系统配套、地下水位深度> 1.5m、地势较平坦、通气性较好的砂壤土、壤土上进行种植。 翻地前,每667m2撒施充分腐熟的优质有 紫花苜蓿高产栽培技术 李冬梅 (新疆阿勒泰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836500 )

中国苜蓿育种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苜蓿育种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 杨青川,康俊梅,张铁军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100193) 摘要本文介绍了中国苜蓿育种的历史、现状,阐述了苜蓿育种的斱法和目前中国苜蓿育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苜蓿育种収展的斱向与目标。 关键词苜蓿育种 紫花苜蓿是世界上广泛分布且享有盛誉的优良牧草,被称为“牧草之王”。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种植、食用、饲用及药用的悠久历史。主要产区在西北、华北、东北、江淮流域[1]。紫花苜蓿为豆科牧草,不仅具有改良土壤,还可以增加优质蛋白质饲料,为发展畜牧业奠定物质基础,也是人类有益健康与保健的食用植物之一。 1 中国苜蓿育种历史与现状 1.1 中国苜蓿的起源与传播 苜蓿起源于小亚细亚、外高加索、伊朗和土库曼高地[1],随后从伊朗逐步传播到其它国家。中国汉代旅行家,外交家,与卓越的探险家张骞于公元前138年与公元前119年奉诏两次出使西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走出国门,开拓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并从西域诸国引进汗血马,还引进了包括苜蓿在内的一些植物种子[2]。有关苜蓿引种种植记载在我国古代《汉书?西域传》就出现记载:“蘮宾地平,温和,有苜蓿”[3]。蘮宾是古西域国名,在今喀布尔河下游及克什米尔一带。“大宛国,俗嗜酒,马嗜苜蓿”[3]。武帝时得其马,汉使采苜蓿种归,“益种苜蓿离宫馆旁,极望焉”[3]。大宛即位于今帕米尔西麓,锡尔河上、中游,当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史记?大宛列传》也记载:“马嗜苜蓿,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离宫别舍宫房尽种苜蓿”[4]。这样苜蓿作为饲料引入了中国,最初在西安一带种植,以后逐渐扩大到陕西各地。由于苜蓿具有很高的营养与饲用价值,广泛地被传播,如今在全国各地均有种植,主要产区在西北、华北、东北、江淮流域。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我国种植面积已达2000多万亩。 1.2 中国古代苜蓿选种思想来源 中国古代至迟北魏,就形成了从选种、留种到建立种子田的一整套管理制度,并培育出了一批耐旱、耐水、免虫,以及矮杆、早熟、高产、味美的优良品种。《齐民要术:收种》篇云:“粟、黍、穄、粱、秫,常岁岁别收,选好穗纯色者,劁刈高悬之,至春,治取别种,以拟明年种子,其别种种子,尝须加锄,先治而别埋还以所治蘘草蔽窖。将种前二十许日,开出,水淘,即晒令燥,种之”[5]。描述了对作物选中精耕细作,不能混杂,年年选,这与今天的混合选种法是相类的,反映了一种较高的

紫花苜蓿种植技术要点

播种 土壤类型: 苜蓿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最为良好。苜蓿的轴根深达2米,因此种植苜蓿的地块,地下水位最好在2米以下,而且种植苜蓿前一定要打破土壤中的限制层,因为土壤中若有坚硬的土层或岩石层都会阻止苜蓿根系的发育,限制根系从地表以下的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 土壤pH: 土壤的pH值在6.7以上对苜蓿的生长最有利。如果土壤pH过低,播种前最好在地表25cm地土层中均匀施用石灰。 接种: 在最近2年未种过苜蓿的土地中种植苜蓿最好接种根瘤菌,以促进幼苗早一些形成根瘤。 播种时间: 春季和秋季都可播种,但一般秋季的播种效果要好于春季。要保证苜蓿安全越冬,秋季最晚播种时间最好在0℃低温出现前一个月。北方特别干旱地区雨季播种效果最好。 种床: 平整、紧实、湿润、有肥力的种床最适合苜蓿种子萌发。由于苜蓿种子较小,整地一定要精细,以保证种子和土壤充分接触。将苜蓿直播在留有谷物残茬的地里或在风沙比较大的地区将大麦作为保护作物都可行,但要求有较高的播种技术。 播种量: 一般情况下每亩地播种1.0—1.2公斤,土壤条件不好时可加大到2公斤/亩,要确保每平方米至少有425株幼苗。

播种方法: 一般采用条播,行距为15—30厘米,在壤土上播种深度为5—12毫米,而在沙性土壤上可将播种深度增加到25毫米。 毒害性: 不要在出苗不好的苜蓿地里行进补种,因为旧的根系分解时会释放出有毒物质阻止苜蓿种子萌发。 品种选择 1、分枝密集、细茎、多叶型的苜蓿,FD=8。 2、抗热性好,在夏季炎热的地区生长良好。 3、根颈低,对放牧和频繁刈割有非常好的适应性。 4、能适应酸性或碱性较强的土壤,抗重金属毒害的能力较强。 5、对瘠薄的土壤,土质粘重或干旱及土层非常薄的土壤有很强的适应性。 6、对蚜虫和广谱性的苜蓿病害有良好的抗性。利用 在现蕾期刈割,按每头奶牛8—10平方米标准,分片分区域轮流刈割,和其它饲料混合,直接饲喂奶牛。在高产期,产量多,有剩余鲜草,可加工厂成优质青干草,用于冬春季补饲。 云南省现代农业奶牛产业技术体系洱源县奶牛区域推广站特高黑麦草种植技术要点特性 特高多花黑麦草为美国百绿集团培育的四倍体一年生黑麦草,具有抗寒性好、不易倒伏、发芽快、再生迅速和高产的特点,苗期生长非常旺盛,播种45天后即可收割第一茬鲜草,以后每隔15天就可刈割一次。实践结果海拔在1800米以下地区适宜在水稻收获后播种,到来年种植水稻的5—6个月时间里亩产鲜草7000公斤以上;中海拔地区(1800—2100米),夏秋均可播种,长年刈割利用,年产量可达200公斤以上。

紫花苜蓿养羊及种植技术

紫花苜蓿养羊及种植技术 养羊的成本最大的就是饲料成本,现在好多网站宣传种牧草可以有几十吨的产量?真的有那么多么?以我的经验来看,在我们实际中是远远没有那么多的!!只有在试验田温室里,气候,水肥,通风专人及精细的耕种条件下能达到,咱们普通条件还是要回归理性,面对现实。否则就是玻璃板前的苍蝇,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没有的! 一亩紫花苜蓿可以养殖多少只羊呢?一般情况下,一亩紫花苜蓿可以养殖12-15只羊. 适量饲喂成年羊每天需青饲料4千克左右,若食用过多容易引起拉稀。在青饲料充足的情况下,要适当增加精饲料中糠、麸的比例(糠、麸应占精饲料总量的40%左右)。青饲料含水量较高,饲喂时更要适当控制喂量。紫花苜蓿、三叶草单一饲喂易引起羊臌胀痛,应与其他牧草搭配饲喂。苏丹草、墨西哥玉米苗期株内含有氢氰酸,收割后应稍加晾晒再给羊饲喂。

紫花苜蓿的种植技术 紫花苜蓿富含优质膳食纤维、食用蛋白、多种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等)、多种有益的矿物质以及皂苷、黄酮类、类胡萝卜素、酚醛酸等生物活性成分。 播前准备 1. 选地 苜蓿适应性广,喜欢温暖、半湿润的气候条件,对土壤要求不严,除太粘重的土壤、极瘠薄的沙土及过酸或过碱的土壤外都能生长,最适宜在土层深厚疏松且富含钙的壤土中生长。苜蓿不宜种植在强酸、强碱土中,喜欢中性或偏碱性的土壤,以pH7~8为宜,含盐量小于0.3%,地下水位在1m以下。土壤pH为6以下时根瘤不能形成,pH为5以下时会因缺钙不能生长。可溶性盐分含量高于0.3%、氯离子超过0.03%,幼苗生长受到盐害。 2. 前茬 前作以春小麦、油菜、大麦、豌豆为宜。 3. 施肥 为提高产量,增加苜蓿后期生长对磷、钾肥的需求,在耕地前每667平方米施

苜蓿抗旱的研究进展

紫花苜蓿抗旱的研究进展 赵颖 (甘肃农业大学甘肃兰州 730070) 摘要:干旱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及作物产量的逆境因素之一,影响了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植被减少和草地退化等现象。有关苜蓿的抗旱性研究一直以来都是牧草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领域也逐渐从形态水平发展到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等更深入的领域,并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现对苜蓿在干旱胁迫下各项生理指标、分子水平及品种选育的研究进行综述,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应用前景进行了简单的讨论。 1 形态指标与抗旱性 1.1 叶片结构与抗旱机制 水对于植物来说是必不可少,植物一旦缺水就会发生枯萎甚至死亡。当干旱发生时,植物的组织器官、个体形状、大小以及群体的组成形态都会产生相应的反应[4]。抗旱性与植物叶片表皮外壁的角质层、栅栏组织、海绵组织等有密切关系。一些植物的叶细胞小,细胞壁较厚,厚壁的机械组织发达,上表皮细胞大于下表皮细胞,叶片气孔多而小,气孔均位于下表皮且居于表皮细胞水平下面,叶脉较密,输导组织发达,叶片表面绒毛多,角质化程度高或蜡质层厚,叶脉中的含晶细胞,这些叶片形态有利于增强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并且减少了水分的蒸发和丢失,因此有较强的抗旱性[5]胡营等对不同水分处理的四个花苜蓿居群叶片解剖结构进行研究表明:不同水分处理对栅栏组织厚度具有明显的影响。相比湿润条件处理,在干旱条件下栅栏组织厚度都有明显增加,细胞排列紧密程度也有所变化,干旱条件下,花苜蓿第一层栅栏组织细胞密集度较湿润条件下明显增大。随着水分的减少,海绵组织厚度也会减少,但陕西省兴隆山居群花苜蓿却呈现相反态势,在干旱处理下,海绵组织相对较厚。[1] 王赫等研究发现,随着干旱处理时间的继续,苜蓿幼苗出现不同程度的萎蔫,以野生黄花苜蓿和GongnongⅠ紫花苜蓿最严重,出现了小叶合拢卷曲,顶端叶片枯黄脱落等现象。幼苗株高、根长、分枝、根颈直径、叶面积都不同程度的呈减小趋势。[6] 逆境条件下植物叶片相对含水量可反映植物的保水能力,是标志植物水分状况的重要指标。南丽丽[7]等研究发现,各根系类型苜蓿叶片相对含水量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张攀[8]等研究表明,干旱胁迫下根瘤菌共生紫花苜蓿叶片相对含水量在干旱前期显著高于不接种根瘤菌紫花苜蓿。 1.2 根系与抗旱机制 根系相对含水率是反映植物根系水分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RWC能真实反映土壤缺水时植物根系水分的亏缺程度[8]。许多研究表明,干旱胁迫抑制植物株高和根长的伸长,降低干物质的积累,改变干物质分配比例[14~ 18]。根颈是产生枝条的重要部位,直接影响苜蓿生产性能及其抗逆性,胁迫下根颈直径显著的变小。植物器官中叶片对干旱胁迫最敏感,叶面积的减小对植物来说是十分不利的[20],因为营养物质的吸收、蒸腾作用和碳同化作用都与叶面积呈显著的正相关[21]。叶绿素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色素,其含量的多少与牧草的光合作用及其强度有密切的关系。苜蓿叶绿素含量都随干旱胁迫的加重而降低。 2紫花苜蓿抗旱的生理生化特性研究进展 2.1 光合作用与抗旱性 光合作用是植物干物质产生积累的重要方式,与植物的生长密切相关。干旱胁迫容易导致光能过剩从而危害植物体内光合器官。光保护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叶黄素循环的热耗散,并且酶促及非酶促系统也是保护光合器官免受破坏的重要过程[1]王赫等研究发现,干旱胁迫下植物光合作用受到极大

紫花苜蓿栽培技术复习课程

紫花苜蓿栽培技术

紫花苜蓿栽培技术 紫花苜蓿的生物学特性及环境条件要求 紫花苜蓿为苜蓿属多年生豆科植物,紫花苜蓿原产伊朗,是当今世界分布最广的栽培牧草,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主要产区在西北、华北、东北、江淮流域。也是我国分布最广、经济价值最高的豆科牧草,被誉为“牧草之王”。 一、紫花苜蓿的生物学特性 1、紫花苜蓿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多年生优质豆科牧草,寿命可达30年之久,田间栽培利用年限达7-10年。 2、根系发达,主根粗大,入土深达2-6米,甚至更深,侧根主要分布在20-30厘米以上的土层中。根上着生有根瘤,且以侧根居多。根颈膨大,并密生许多幼芽。 3、茎直立或斜生、光滑或稍有毛,略呈方形,多分枝,株高60-120厘米,高者可达150厘米。 4、羽状三出复叶,小叶倒卵形或长椭圆形,叶缘上三分之一处有锯齿,中下部全缘。 5、短总状花序,腋生,花冠蝶形,有花20-30朵,紫色或深紫色。 6、荚果螺旋形,一般2-4回,成熟时呈黑褐色,内含种子2-8粒。种子呈肾形,黄褐色,有光泽,千粒重1.4-2.3克。 二、紫花苜蓿的环境条件要求:

1.温度:紫花苜蓿喜温暖半干燥气候,生长最适宜温度在25℃左右。夜间高温对紫花苜蓿生长不利。根系在15℃时生长最好,在灌溉条件下,可耐受较高的温度。紫花苜蓿耐寒性很强。5~6℃即可发芽并能耐受零下5℃和零下6℃的寒冷,成长植株能耐零下20℃和零下30℃的低温,在雪的覆盖下可耐零下44℃的严寒。 2.水分:紫花苜蓿每形成1克干物质需水约800克,但因根系发达抗旱能力很强,在温暖干燥而有灌溉条件的地方生长极好。年降雨量超过1000毫米地方不适宜栽培。夏季多雨,天气湿、热,对紫花苜蓿的生长最为不利。 3.土壤:紫花苜蓿对土壤要求不严,除重粘土、低湿土、强酸碱土外,从粗沙土到轻粘土皆能生长,而以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富含钙质的土壤中生长最好。耐盐碱,不耐酸,以土壤pH值6~8为宜,成长植株可耐受含盐量为0.3%的土壤。地下水位不宜过高,生长期间最忌积水,连续淹水24~48小时即可大量死亡。在盐碱地上种植,有降低土壤盐分的功能。 4.养分:紫花苜蓿对土壤养分利用能力很强,可摄取其他植物不能利用的养分。根部着生根瘤菌,常结成较多根瘤,固氮能力强。施肥应以磷、钾肥为主,氮肥为辅。氮磷钾比例为1∶5∶5。此外根外追施硼、锰、钼等微量元素肥料对紫花苜蓿增产效果显著。

紫花苜蓿栽培技术

紫花苜蓿栽培技术 紫花苜蓿为苜蓿属多年生豆科植物,紫花苜蓿原产伊朗,是当今世界分布最广的栽培牧草,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主要产区在西北、华北、东北、江淮流域。也是我国分布最广、经济价值最高的豆科牧草,被誉为“牧草之王”。 一、紫花苜蓿的生物学特性 1、紫花苜蓿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多年生优质豆科牧草,寿命可达30年之久,田间栽培利用年限达7-10年。 2、根系发达,主根粗大,入土深达2-6米,甚至更深,侧根主要分布在20-30厘米以上的土层中。根上着生有根瘤,且以侧根居多。根颈膨大,并密生许多幼芽。 3、茎直立或斜生、光滑或稍有毛,略呈方形,多分枝,株高60-120厘米,高者可达150厘米。 4、羽状三出复叶,小叶倒卵形或长椭圆形,叶缘上三分之一处有锯齿,中下部全缘。 5、短总状花序,腋生,花冠蝶形,有花20-30朵,紫色或深紫色。 6、荚果螺旋形,一般2-4回,成熟时呈黑褐色,内含种子2-8粒。种子呈肾形,黄褐色,有光泽,千粒重1.4-2.3克。 二、紫花苜蓿的环境条件要求:

1.温度:紫花苜蓿喜温暖半干燥气候,生长最适宜温度在25℃左右。夜间高温对紫花苜蓿生长不利。根系在15℃时生长最好,在灌溉条件下,可耐受较高的温度。紫花苜蓿耐寒性很强。5~6℃即可发芽并能耐受零下5℃和零下6℃的寒冷,成长植株能耐零下20℃和零下30℃的低温,在雪的覆盖下可耐零下44℃的严寒。 2.水分:紫花苜蓿每形成1克干物质需水约800克,但因根系发达抗旱能力很强,在温暖干燥而有灌溉条件的地方生长极好。年降雨量超过1000毫米地方不适宜栽培。夏季多雨,天气湿、热,对紫花苜蓿的生长最为不利。 3.土壤:紫花苜蓿对土壤要求不严,除重粘土、低湿土、强酸碱土外,从粗沙土到轻粘土皆能生长,而以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富含钙质的土壤中生长最好。耐盐碱,不耐酸,以土壤pH 值6~8为宜,成长植株可耐受含盐量为0.3%的土壤。地下水位不宜过高,生长期间最忌积水,连续淹水24~48小时即可大量死亡。在盐碱地上种植,有降低土壤盐分的功能。 4.养分:紫花苜蓿对土壤养分利用能力很强,可摄取其他植物不能利用的养分。根部着生根瘤菌,常结成较多根瘤,固氮能力强。施肥应以磷、钾肥为主,氮肥为辅。氮磷钾比例为1∶5∶5。此外根外追施硼、锰、钼等微量元素肥料对紫花苜蓿增产效果显著。

紫花苜蓿品种1

紫花苜蓿品种 紫花苜蓿又叫做紫苜蓿、牧蓿、苜蓿、路蒸,属豆科植物。紫花苜蓿是当今世界分布最广的栽培牧草,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由于含水分少,干草产量高,草地持久性强,长寿,主要分布在在西北、华北、东北、江淮流域。紫花苜蓿品种具体有哪几种呢? 1、中苜一号 该品种是中国农科院畜牧研究所混合选育,该品种的特点:具有抗盐、抗旱、耐瘠薄和生长迅速等,草质鲜嫩、营养丰富,干草含粗蛋白为18.38%,粗纤维33.66%,粗脂肪2.62%,无氮浸出物39.62%、粗灰粉5.72%、钙0.85%、磷0.23%,亩产干草约914公斤,耐盐碱,土壤含盐在0.21~0.74的条件下能正常生长。 2、费纳尔(VERNAL) 美国进口普通紫花苜蓿品种,适宜于华北、东北和西北的大部分地区种值。抗寒、抗旱、抗凋萎病能力强,直立性好,再生能力强,再生速度快,抗倒伏能力强,全年各茬产草量均衡。品质好,在旱作条件下可产干草700公斤/亩左右,在灌溉条件下可达1000公斤/亩以上。 3、德国大叶紫花苜蓿普拉托(PLATO) 该品种属优质牧草,是世界上栽培利用最广泛的牧草之一。该品种的特点是:生育期短,4月底~5月初播种。一般85天左右即可采收,产量高,当年播种可产鲜草1200公斤/亩,二年生收割三茬可产鲜草4400公斤/亩左右,折合干草1122公斤/亩左右。再生性强,一般一年可割3~4茬。它的粗蛋白含量在26%以上,抗逆性强,耐旱、耐涝、耐盐碱。 4、农宝(FARMERSTREASURE) 为美国进口普通紫花苜蓿品种,适宜于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等地区种值,具有优异的遗传性状和生产性能。茎直立、柔细,刈割后再生速度快,再生草产量高,对土壤类型的要求不严。抗旱、抗寒能力强,非常适应在干旱、半干旱的内陆有灌溉条件的地区种值,单播可产干草1000公斤/亩左右。 5、杂花苜蓿 该品种为多年生豆科草本杂交植物,是一种营养丰富、利用价值很高的牧草,素有“牧草之王”的美称。干草中含粗蛋白19.69%、粗脂肪5.16%,其中可消化蛋白质比一般饲料多四倍。它耐寒抗旱性强,能在-43摄氏度下安全越冬,而且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不适宜在土壤粘重或盐碱低洼积水地种植。 6、陇东苜蓿(LONGDONG)

紫花苜蓿生态施肥技术解析

紫花苜蓿生态施肥技术解析 紫花苜蓿是多年生豆科牧草,生育期可分为苗期、分枝期、现蕾期、开花期、成熟期、休眠期6个阶段。紫花苜蓿喜温暖半干旱气候,适宜气温15-20度,抗寒性强,夏季耐高温中等,根系深,抗旱性强,喜中性或微酸性土壤PH值6-8为宜。整个生长期对氮、钾需要最多,磷次之。每生产1000千克牧草需要氮12.5千克,磷3.5千克,钾12.5千克。根据土壤养分丰缺情况,针对性的施用有机-无机-微生物肥料,依据最小养分定律,补充决定紫花苜蓿产量的限制元素,并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而且通过测土配方施肥,不仅能最大限度发挥紫花苜蓿的生产潜能,还能均衡营养,改善紫花苜蓿的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施肥效益,还可以减少肥料挥发、流失及地下硝酸盐积累等面源污染,有机肥、无机肥、金宝贝微生物菌肥配合施用,能实现耕地养分投入与产出相平衡,在提高单产的同时,土壤养分不断提高,达到培肥土壤,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的目的。现将紫花苜蓿的生态施肥技术阐述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基肥。土壤肥力的高中低情况不同,因此施肥量的多少是有区别的。通常情况下土壤肥力低的地块,亩产600-800公斤的,建议每亩施用腐熟发酵的有机肥600-800公斤,尿素6公斤,磷酸二铵17-22公斤,氯化钾9公斤,金宝贝微生物菌肥3-4公斤。土壤肥力中等的地块,亩产800-1000公斤的,建议每亩施用腐熟发酵的有机肥750-1000公斤,尿素6公斤,磷酸二铵15-20公斤,氯化钾7公斤,金宝贝微生物菌肥2-3公斤。土壤肥力高的地块,亩产1000-1200公斤的,建议每亩施用腐熟有机肥500-750公斤,尿素4公斤,磷酸二铵13-17公斤,氯化钾6公斤,金宝贝微生物菌肥1-2公斤。因未腐熟的新鲜粪便中含有细菌、虫卵很容易将寄生性病毒或其传病害传播给植物根系,造成根系病害,并且养分利用率低,所以建议种植户最好将新鲜粪便经金宝贝微生物发酵剂腐熟发酵处理,这样不仅可以将物料中的臭味、细菌和虫卵除掉,还能将物料中的有机养分充分释放出来,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降低了施肥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 二、追肥。苜蓿的整个生长周期对氮肥的需要很高,但是每次刈割后需要氮肥和钾肥同时补充,才有利于地上部分叶和杆的同步生长。钾元素可以促进细胞分裂素向上传导从而促进地上部分的生长。实践证明苜蓿施用钾肥可以延长生长期,亩增产10%以上。依据土壤肥力的高低,追肥量也是不同的。通常低产田建议每亩追施尿素4-5公斤,氯化钾4-5公斤,金宝贝微生物菌肥1-2公斤,中产田建议每亩追施尿素3-4公斤,氯化钾4-5公斤,金宝贝微生物菌肥1-2公斤,高产田建议每亩追施尿素3-4公斤,氯化钾3-4公斤,金宝贝微生物菌肥1-2公斤。 基肥和追肥中均配合施用金宝贝微生物菌肥,是因为金宝贝微生物菌肥中的复合菌群在适宜的土壤环境中可以进行繁殖,并产生细胞分裂素、吲哚乙酸等天然激素,不仅可以调节土壤的PH值,提高根系的吸收能力,还能释放深土层中的微量元素,并提高有机质含量,有效的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土质越来越肥沃。 另外,经过金宝贝肥料发酵剂腐熟发酵的有机肥施入土地里不会产生“烧根”、“烧苗”的现象,而且有机肥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及有益微生物,可有效的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明显改善土壤的微生态环境,增强土壤的透气性及保水保肥性能,提高土壤可持续增产增收的潜力。

养羊经验:紫花苜蓿养羊及种植技术

养羊的成本最大的就是饲料成本,现在好多网站宣传种牧草可以有几十吨的产量?真的有那么多么?以我的经验来看,在我们实际中是远远没有那么多的!!只有在试验田温室里,气候,水肥,通风专人及精细的耕种条件下能达到,咱们普通条件还是要回归理性,面对现实。否则就是玻璃板前的苍蝇,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没有的! 一亩紫花苜蓿可以养殖多少只羊呢?一般情况下,一亩紫花苜蓿可以养殖12-15只羊. 适量饲喂成年羊每天需青饲料4千克左右,若食用过多容易引起拉稀。在青饲料充足的情况下,要适当增加精饲料中糠、麸的比例(糠、麸应占精饲料总量的40%左右)。青饲料含水量较高,饲喂时更要适当控制喂量。紫花苜蓿、三叶草单一饲喂易引起羊臌胀痛,应与其他牧草搭配饲喂。苏丹草、墨西哥玉米苗期株内含有氢氰酸,收割后应稍加晾晒再给羊饲喂。 紫花苜蓿的种植技术 紫花苜蓿富含优质膳食纤维、食用蛋白、多种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等)、多种有益的矿物质以及皂苷、黄酮类、

类胡萝卜素、酚醛酸等生物活性成分。 播前准备 1. 选地 苜蓿适应性广,喜欢温暖、半湿润的气候条件,对土壤要求不严,除太粘重的土壤、极瘠薄的沙土及过酸或过碱的土壤外都能生长,最适宜在土层深厚疏松且富含钙的壤土中生长。苜蓿不宜种植在强酸、强碱土中,喜欢中性或偏碱性的土壤,以pH7~8为宜,含盐量小于0.3%,地下水位在1m以下。土壤pH为6以下时根瘤不能形成,pH为5以下时会因缺钙不能生长。可溶性盐分含量高于0.3%、氯离子超过0.03%,幼苗生长受到盐害。 2. 前茬 前作以春小麦、油菜、大麦、豌豆为宜。 3. 施肥 为提高产量,增加苜蓿后期生长对磷、钾肥的需求,在耕地前每667平方米施有机肥1.5~2吨(或成品有机肥100—200千克),氮肥(尿素)5-6千克,磷酸二胺15~18千克,在戈壁地或沙土地每667平方米施钾肥3—5千克。

紫花苜蓿种植技术要点

附件2 紫花苜蓿种植技术要点 一、种植季节 根据陇县物候特征,紫花苜蓿在春秋两季均可播种。我县在9月上旬至10月上旬种植较为适宜。 二、播前整地 1.施用磷肥:对种植地块每亩施用过磷酸钙50公斤,在犁地前撒入田内作为底肥,其肥效可利用3年左右。 2.精细整地:于施肥后及时深犁一次,深耕25-30厘米,并彻底清除杂草,耙磨后播种,以保证出苗率和整齐度。 三、种子处理 苜蓿种子要进行纯净度测定和发芽率试验,纯净度达95%以上,发芽不低于80%。条件适宜时可对合格种子接种苜蓿根瘤菌,不具备条件时直接播种。 四、播种方法 紫花苜蓿春播和秋播,要趁墒情及时播种,以精量条播为佳。条播行距为20-40厘米,播种深度2-3厘米,其中沙质土壤3-4厘米,粘土为2厘米,干旱时稍深,地墒充足时稍浅即可。播种后还应及时耙磨,以利于保墒。 五、播种量 针对不同地理位置和水肥条件等因素,播种量区别对待。在川塬水浇地每亩播种量控制在0.9-1.0公斤,在台塬

旱肥地每亩播种量控制在1.0-1.5公斤左右。 六、田间管理 苜蓿出苗后,应适时锄草1-2次,并做好病虫鼠害防治。在开花期进行田间检查,一旦发现异株杂种,及时拔杂去劣。 七、牧草收割 紫花苜蓿在初花期(50%开花)收割,每年可刈割3-4茬。在适宜收割期内,选择晴天,收割后将青苜蓿平铺地面(厚度以10-15厘米为宜)暴晒,定时翻动,使水份降到40%左右为宜(取一束苜蓿草在手中用力拧紧,有水但不下滴),达到半干程度。将半干苜蓿运送到通风良好的草棚下晾干,使水份含量降到14-17%(将干草拿在手中抖动有声,揉卷折叠不脆断,松手时不能很快自动松散)即达干燥可贮存程度。有条件的场户可利用牧草联合收割机械进行收割、翻晒、打捆,还可制成草粉、草块、草颗粒,便于贮存和运输。 八、质量要求 根据有关规定,紫花苜蓿干草要求:感官鲜绿或灰绿色,芳香无结块,无发霉变质,无有毒有害植物;水分含量小于17%,粗蛋白大于13%,粗纤维含量小于31%,胡萝卜素含量大于27mg/kg,无机杂质含量小于1.5%。

苜蓿种植技术

苜蓿种植技术 孙兴志苜蓿亦称紫苜蓿或紫花苜蓿。紫苜蓿分布很广,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苜蓿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似三叶草,耐干旱,耐冷热,产量高而质优,又能改良土壤,因而为人所知。广泛栽培,主要用制乾草、青贮饲料或用作牧草。绿叶的苜蓿乾草营养丰富,为牲畜所爱食,含约16%的蛋白质及8%的矿物质,又富含维生素A、E、D及K。 一、选地 苜蓿适应性广,可以在各种地形、土壤中生长。但最适宜的条件是土质松软的沙质壤土,pH值为6.5~7.5,冬季温度-20℃左右,年降水量在300~800mm,不宜种植在低洼及易积水的地里。轻度盐碱地上可以种植,但当土壤中盐分超过0.3%时要采取压盐措施。为了便于机械化运输及操作管理,尽量选择交通便利、大面积连片具有排灌措施的地块。 二、整地 苜蓿种子小,苗期生长慢,易受杂草的危害,播前一定要精细整地。整地时间最好在夏季,深翻、深耙一次,将杂草翻入深层。秋播前如杂草多,还要再深翻一次或旋耕一次,然后耙平,达到播种要求。

苜蓿有根瘤,能为根部提供氮素营养,一般地力条件下不提倡施氮肥。据有关研究表明,苜蓿施磷肥后增产效果比较明显,且一次施足底肥和以后分期施肥效果基本一样。播前结合整地施有机肥2~3m2/亩、纯磷8~16kg/亩一次施入。由于苜蓿生长过程中茎叶带走大量的钾,有条件的地方可适当施些钾肥以维持高产,为了防止苗期杂草的发生,播前将48%的氟乐灵(100m1/亩)喷入土中,结合整地旋入5cm土中,有效期可达3~5个月。 三、选种 选择适宜的良种是种好苜蓿成功的第一步。因为苜蓿是多年生植物,一次播种后,少则利用2~3年,多则利用4~5年,一旦选错,几年受损。目前国内品种表现较好的有保定苜蓿、甘农l号杂花苜蓿、新疆大叶苜蓿、敖汉苜蓿、中苜l号耐盐苜蓿等。国外引进的比较好的有美国的皇后、WL323、WL320、安斯塔、百绿及日本的立若叶和北若叶苜蓿。国外引进的品种直立性好,利于机械化收割。 四、种子处理 国内生产的种子有的杂质较多,品质不能保证,所以一定要清选,使净度90%以上、发芽率85%以上,纯度98%以上才行。播前种子最好进行丸衣化处理。按种子500kg+包衣材料150kg+粘合剂1.5kg+水75kg+钼酸铵1.5kg的

紫花苜蓿栽培全部知识

紫花苜蓿栽培管理技术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全世界达3000万公顷。 第一章基本介绍 紫花苜蓿是多年生豆科牧草,也是全国乃至世界上种植最多的牧草品种。由于其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等优点,素有“牧草之王”之美称。苜蓿的寿命一般是5-10年,在年降雨量250-800毫米、无霜期100天以上的地区均可种植。喜中性土壤。PH值6-9.5为宜,6.7-8.0最好。成株高达1-1.5米。 苜蓿的营养价值很高,粗蛋白质、维生素含量很丰富,动物必需的氨基酸含量高,苜蓿干物质中含粗蛋白质15-26.2%,相当于豆饼的一半,比玉米高1-2倍;赖氨酸含量1.05-1.38%,比玉米高4-5倍。 苜蓿的产量根据不同品种、不同地区、管理水平和刈割次数不同,产量差异很大。一般年刈割三茬(辽宁2-4茬),亩产鲜草2000-6000公斤,4-5公斤鲜草晒1公斤干草。 在我国,由于它产草量高,利用年限长,再生性强,且肥田增产,因此在畜牧业上,紫花苜蓿的优势完全凸现出来。紫花苜蓿是各种牲畜最喜食的牧草。叶的粗蛋白质含量比茎高1-1.5倍,粗纤维含

量比茎少50%。栽种五年后可作为放牧地使用,但应有计划地做到分区轮割或轮牧。越是幼嫩,叶的比重较大,营养价值越高。因此,紫花苜蓿的营养价值与收获时期关系很大,幼嫩苜蓿含水量较高,随生长阶段的延长,蛋白质含量逐渐减少,粗纤维含量显著增加。初花期刈割的苜蓿消化率高,适口性好。播种后2-5年内生产力高,青刈或调制干草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紫花苜蓿茎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多种维生素及胡萝卜素,特别是叶片中含量更高。紫花苜蓿鲜嫩状态时,叶片重量占全株的50%左右。在同等面积的土地上,紫花苜蓿的可消化总养料是禾本科牧草的2倍,可消化蛋白质是2.5倍,矿物质是6倍。 紫花苜蓿草质好、适口性强。紫花苜蓿茎叶柔嫩鲜美,不论青饲、青贮、调制青干草、加工草粉、用于配合饲料或混合饲料,各类畜禽都最喜食,也是养禽业首选青饲料。 第二章牧草形态 紫花苜蓿是豆科苜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系发达,主根入土深达数米至数十米;根颈密生许多茎芽,显露于地面或埋入表土中,颈蘖枝条多达十余条至上百条。茎秆斜上或直立,光滑,略呈方形,高约100~150厘米,分枝很多。叶为羽状三出复叶,小叶长圆形或卵圆形,先端有锯齿,中叶略大。总状花序簇生,每簇有小花20~30朵,蝶形花有短柄,雄蕊10枚,1离9合,组成联合雄蕊管,有弹性;雌蕊1个。荚果螺旋形,2~4回,表面光滑,有不甚明显的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