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崇明县2015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崇明县2015年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试卷

高三历史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2.所有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共75分)1-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在古代各文明区域中,长期以宗教为依据严重阻隔不同阶层社会成员之间流动的是

A.东亚地区B.南亚地区C.西亚地区D.西欧地区

2、与东方“泱泱大国、王权至尊”相比,西方文明在源头上则表现为“小国寡民、君民共治”的特点。西方的这一现象集中表现在

A.希腊古典时代B.罗马帝国时代C.中世纪的欧洲D.15世纪的英法3、11世纪前后,西欧封建制度渐次形成,依据史实,下面表格中的①②应该是

西欧封建社会

领主庄园①二元政治神学文化②

A.封建等级;分裂割据B.君主等级;民族国家

C.城市自治;君主专制D.君主专制;封建割据

4、以下是某位学者对春秋战国时期儒、法、道三家的评价。下列学派与评价对应正确的是

①关注人生,留下的是生活态度:真实、自由、宽容

②关注国家,留下的是治国理念:公开、公平、公正

③关注文化,留下的是文化价值:仁爱、正义、自强

A.①儒家②法家③道家B.①法家②道家③儒家

C.①道家②儒家③法家D.①道家②法家③儒家

5、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

矣。”这里“矫前世之弊”主要是指

A.废除分封制B.采取郡国并行制C.加强皇帝制D.实行三公九卿制

6、学术界有一个观点,衡量政治优劣的标准,主要看能否处理、协调好君权与相权的关系,

核心是平衡。根据这一标准,中国古代最好的时期及制度是

A.清朝——军机处B.隋唐——三省六部制

C.秦汉——郡县制D.明朝——内阁制

7、以下选项中,对宋神宗时王安石的变法,评价较为中肯的是

A.外患入侵,靖康之变B.国势大振,联金灭辽

C.稍有成效,未动根本D.国势日衰,一蹶不振

8、康熙晚年曾有“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恐受其累”的感悟,从中可以折射出

A.中西方文化分歧巨大B.中西方差距开始拉大

C.恐惧并戒备西方国家D.中国的国力急速衰退

9、“郑樵有史识而未有史学,曾巩具史学而不惧史法,刘知几得史法而不得史意,此余《文

史通义》所为作也。”这说明作者还主张

A.学术研究应当“经世致用”B.历史学家“三长”说

C.要进行一场“史界革命”D.治史当“有资于治道”

10、1500年左右,欧洲出版了大约4万册图书,极大地激发了民众的求知欲。此种情况直

接得益于

A.新教翻译出版圣经的需求B.活字印刷术在欧洲的传播

C.人文学者传播文明的需要D.大学对图书需求量的增加

11、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对1550-1650年的这一段历史是这样描述的:“从未存在过商人、

投机者和暴发户来说如此持久、如此可贵的一个良机。”导致这一“良机”出现的是A.新航路开辟B.工业革命C.宗教改革D.垄断组织

12、既反对神学、宗教和教会,又维护君主专制制度的一位启蒙思想家是

A.洛克B.伏尔泰C.霍布斯D.卢梭

13、“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说,“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

必须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下面属于美国1787年宪法政府“控制自己”的措施是

①联邦制下各州拥有一定独立性②立法、行政、司法分权制衡

③规定联邦地位高于各州④废除黑人奴隶制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①②

14、马克垚认为“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创新具有重大意义。”这里的“创

新”主要指

A.第一次完成了民族民主革命的双重任务B.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

C.确立了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政体典范D.建立了中央集权制的民主共和国

15、有国外学者说,如果世界历史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三百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是

东亚;只有结尾的简短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这里的“结尾的简短一章”主要指的是

A.新航路开辟B.早期殖民扩张

C.工业革命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确立

16、“160多年前,英国伦敦瓦伦街19号一家不大的印刷所,印出了一本外表不十分起眼、

只有23页厚的小册子——《》。它不是一本学术著作,而是一份党纲……”

这段解说词中的空白处应填入

A.《1781年宪法》B.《社会契约论》C.《论法的精神》D.《共产党宣言》17、下图是19世纪中期的德意志漫画《货车过如此狭窄的邦都得将货卸上卸下》,这表明当时德意志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交通工具落后加剧国家贫困B.四分五裂局面阻碍经济发展

C.道路宽度不一带来交通不便D.各地之间经济交流日益加强

18、张鸣教授在《重说中国近代史》中写道:“在我看来,晚清历史的本质就是西方把中国

拖入它们的世界体系的过程。西方有个世界体系,我们有一个天下体系,或者叫朝贡体系。”东西方这两“体系”的本质区别是

A.殖民扩张与闭关锁国B.商品经济与小农经济

C.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D.民主政治与君主专制

19、如下图所示,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1750~1900年),据此判断下图所列四个国

家从左至右依次是

A.英国德国美国中国B.德国英国美国中国

C.美国中国德国英国D.英国中国美国德国

20、据统计,在清末72家民族工业企业中,上海38家,广州8家,福州4家。上海自1849

年至1911年,各类各级新式学校有259所;各类中外文报刊达60多种。材料可以表明A.租界推动了上海市政现代化进程B.上海发展成为近代中国贸易金融中心C.租界对上海社会发展的双重影响D.上海走在近代经济文化现代化的前列21、有学者认为:“科举制度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它所体现的许多价值

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是人类社会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具有“永久生命力的”

的理念是

A.分科考试B.学优则仕C.公平竞争D.以德治国

22、鲁迅:“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

以下“鞭子”与“动弹”的关系对应错误的是

A.鸦片战争——开眼开世界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体西用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传播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D.甲午战争——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23、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历史的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那么,中国的抗战所

取得“历史的进步”是指

A.提高国际地位B.直追世界强国C.改变社会性质D.消除国共矛盾24、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一个议员在农村发表演说,刚讲一半,许多农民就向他扔烂水

果,以示反对。议员不慌不忙,一边抹掉脏东西,一边说:“我或许不怎么知道农民的难处,但你们必须承认,我还是有办法应付过剩的农民产品问题的。”其直接有效的应付办法是

A.以工代赈B.调整劳资关系C.刺激出口D.大规模销毁农产品25、“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我们

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进政治生活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这是哪一政策的宣传

A.马歇尔计划B.成立北约组织C.杜鲁门主义D.发动朝鲜战争26、“它对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发展和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它主要是美英两个国家

为维护战后自身利益而进行斗争、达成妥协的结果,带有明显的西方金融霸权主义的色彩。”“它”指的是

A.雅尔塔体系B.布雷顿森林体系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D.欧洲经济共同体27、下图为商务印书馆1978年12月出版的《现

A.对“大跃进”运动有了客观认识

B.“拨乱反正”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

C.“左”倾思想的影响依然比较严重

D.开始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8、2011年8月5日,《爱尔兰时报》在评价某组织时说,它“正面临一个十字路口,一条

道路通向政治影响深远的进一步融合,另一条通往无序瓦解的暗谷。如果半个世纪的融合以突然解体告终,欧洲经济和政治版图将经历一场翻天覆地的大动荡。”这个组织指的是

A.北约B.华约C.欧共体D.欧盟

29、从沿海到内地是近现代中国走向世界

的共同特征。右图中既是1842年中英

《南京条约》规定的通商口岸,又是

我国1984年14个沿海开放城市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②④⑤⑥

30、新华网发表《国际关系的三重镜像》一文,将二战后国际关系的演变概括为“见山是山,

界限分明;见山不是山,世界变平;见山还是山,利益优先”三重镜像。由“界限分明”

到“世界变平”的标志是

A.美、日、西欧三足鼎立B.苏联解体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以下每小题3分,共15分。每一选项的分值可能为O、l、1、3分。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

31、武王灭商以后,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从材

料看,西周分封这些人的主要目的是

A.构成对殷人的合围之势提高王权B.开发国家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

C.安抚旧贵族为了巩固西周的统治D.联系旧贵族与周天子的血缘关系

32、法国学者托克维尔在《论民主在美国》中说:“战士之后便是立法者。战士志在破坏,

立法者专于建设,但两者都有功劳。”他表达的主旨是

A.创建民主国家需要破坏与立新B.创建民主国家必须舍得一刀切

C.创建民主国家需要破坏旧制度D.建立法制才能创建民主国家

33、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1840年以前是我们对人家不公正,1840年以后是

人家对我们不公正。”对此理解比较合理的是

①前一个“不公正”指中国自认是天朝上国视外国为蛮夷

②后一个“不公正”指列强发动侵略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

③后一个“不公正”正是由于前一个“不公正”所引起的

④西方对中国不公正的目的是工业革命后商品输出的需要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D.②④

34、下表是摘自《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部分内容,其共同之处在于

A.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条件B.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提供条件C.中国开始主动进入了资本主义市场D.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阶段性需求35、拉尔夫·达伦道夫在1998年写道,20世纪“在相当大程度上为各种分裂所主宰,导致热

战冷战不断,但20世纪同时也是一体化的起源”;全球化开始“主导人们的生活、想象和恐惧”,人们不得不“从全球的角度去思考,以回应这一日益全球化的现实”。达伦道夫在这里强调的是

A.全球化促进了国际局势缓和以及国家之间的联系

B.全球化的趋势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C.国家之间的对抗日趋激烈使人类面临恐慌和焦虑

D.全球化趋势对于各国既是发展机遇也是严峻挑战

二、非选择题(共75分)

36、罗马法系

材料一:

“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做伪证的,投于塔尔佩欧岩下摔死。”——“十二铜表法”材料二:

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享有国家全面保护的公权和私权。

——“万民法”材料三:

“任何人在缺席时不得被判罪。同样,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提供证据的责任在陈述事实的一方,而非否认事实的一方。”“拷问用于查明犯罪真相,但不应作为首选方式。因此,首先应当求助于证据。

——《民法大全》材料四:

第十三条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问题:(10分)

基于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评价罗马法?

37、蜕变中国

公元前3世纪——公元2世纪是中国社会的蜕变时期:从中原的中国不断向四周扩展,成为中国本部的中国;完成了“封邦建国”向“天下国家”体制的转变;先秦思想学派,如百川汇海,终于融合为中国文化的思想模式。

问题:(14分)

叙述这一时期中国蜕变的过程(从疆域拓展、政治体制、思想文化方面叙述)。

38、克里米亚

克里米亚半岛(如下图),面积2.55万平方公里。历史上曾先后被不同的民族占领,见证着世界历史的重大变革和进程,其中19世纪中期的一场战争改变了俄国;20世纪中期的一次会议,改变了世界。

问题:(10分)

(1)“19世纪中期的一场战争”是怎样改变了俄国的?(5分)

(2)为什么说“20世纪中期的一次会议,改变了世界”?(5分)

39、探索之路

试从政治、经济和外交三个方面,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取得的主要成就。(16分)

40、“西洋文明”(共25分)

材料一:

“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魏源《海国图志》

“动重学之率凡三:曰力、曰质、曰速。力同,则质小者速大,质太者速小;质同,则力小者谜小,力大者速大。”——李善兰《重学》序言“(西学)学问之种类极繁,要可分为二端。其一,形而上学,即政治学、生计学等是也;其二,形而下学,即化学、天文学、……植物学等是也。吾因近人通行名义,举凡属于形而下学皆谓之格致。”——梁启超《格致学沿革考略》(西学)是“以自由为体,民主为用”。——严复《原强》

材料二:

“夫四民之中,农居大半,男耕女织,各职其业……机器渐行,则失业者众,……胥天下为游民,其害不能言矣。”——清朝湖南巡抚王文韶“晚近更有一种自居名流,谓‘西学皆中土所已有……实窃我中国古圣之绪余’之类的说法,‘令人呕秽’。”——严复《救亡决论》

材料三:

“吾人倘以新输入之欧化为是,则不得不以旧有之孔教为非;倘以旧有之礼教为非,则不得以新输入之欧化为是,新旧之间绝无调和两存之余地。”——陈独秀《答佩剑青年》

“拿西洋的文明来扩充我的文明,又拿我的文明去补助西洋的文明,叫他化合起来成一种新文明。”——梁启超《欧游心影录》

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述近代中国对西学认识的演进历程。(6分)

(2)根据材料三,概述陈独秀与梁启超对中西文明态度的差异。(4分)

(3)基于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评价近代中国对西洋文明的认识?(15分)

崇明县2015年高考模拟考试试卷

高三历史参考答案

2015、4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共75分)

二、非选择题(共75分)

36、罗马法系(10分)

罗马法是罗马人重视法制建设,以法治国的产物。

从“十二铜表法”到“公民法”、“万民法”、《民法大全》,随着罗马国家的发展,罗马法不断修订、完善,与时俱进,形成体系,在古代世界历史上十分先进。罗马法的具体条文中所体现的法制精神、法律意识和法律形式,对后人产生了积极影响,堪称“模范”。例如:材料一中关于法律不搞特殊化、材料二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规定反映了罗马人追求法律地位平等的决心。材料一关于严惩做伪证者等规定反映了罗马人崇尚法治的精神。材料三各款均体现严谨的法律态度、强烈的法律意识。材料四所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条文所显示的维护公民权益的态度和行文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古代罗马的影响。

虽然,罗马法的制定主要是体现帝国统治者的利益,对于被统治者来说,只能承担义务,

受到不公正的处罚。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具有历史、阶级的局限性,例如:法律对象仅限于自由民;惩治方式原始野蛮。

37、蜕变中国(14分)

疆域拓展方面:秦兼并六国,完成统一;开边移民,充实边地。汉武帝通过对匈奴的战争,解除匈奴威胁,拓展疆土,设置河西四郡。从中原的中国不断向四周扩展,成为中国本部的中国。(共4分)

政治体制方面:秦结束春秋战国的分裂局面,实现大一统,并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中央方面,确立皇帝制和三公九卿制;地方上确立郡县制到汉武帝时,确立内外朝制、刺史制度,实行推恩令,消除了地方王国带来的分裂隐患。完成了“封邦建国”向“天下国家”体制的转变。(共6分)

思想文化方面: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秦始皇崇法抑儒,汉初实行清静无为的道家思想,汉武帝时,一改“无为而治”的国策,开始实行儒表法里的执政原则,由此,儒学成为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和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终于融合为中国文化的思想模式。(共4分)

38、克里米亚(10分)

(1)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暴露了农奴制的弊端,激化国内矛盾;(2分)促成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2分)但也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为俄国社会经济发展埋下了隐患。(1分)

(2)雅尔塔会议做出的重要决议及其影响。如,协调了反法西斯力量,要求苏联对日作战,加速了二战胜利的进程;(1分)确定了联合国组织章程,为联合国建立奠定了基础;(1分)决定分区占领德国和对远东事务的安排,造成德国分裂和战后冷战格局。(1分)以雅尔塔会议为基础,形成战后雅尔塔体制,促成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间实行共处与合作,但是它沿用强权政治的惯例,承认并划分大国的势力范围,为满足大国的利益而损害了相关国家的利益,也造成了战后世界的动荡与不稳定等。(2分)

39、探索之路(16分)

主要成就:

政治:巩固新中国的人民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实现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历史转折;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圆满地解决

了香港、澳门的主权问题,祖国的统一大业获得重大进展。(4分)

经济:新中国建立初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1950年开始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推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完成了“一化三改造”,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奠定了经济基础;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率先在农村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经济特区的建立,带动着全国多层次大范围的开放,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6分)

外交: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率先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在万隆会议上倡导的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的“万隆精神”,推动了亚非国家团结合作;20世纪70年代,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日建交、中美建交,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致力于建立全方位的对外关系,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1年成为世贸组织成员,标志着中国对外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6分)

40、西洋文明(25分)

(1)魏源基于鸦片战争中西方的船坚炮利,开始关注西方的“战舰、火器、练兵”等军事技术。伴随着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洋务运动的开展,以李善兰为代表的中国人开始关注西方的自然科学,不仅仅局限于军事方面。甲午战争的失败,以梁启超为代表的中国人关注政治学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并重的局面开始出现,随着维新变法的宣传,严复等人意识到(西学)“以自由为体,民主为用”这表明对西学的认识已经上升到政治制度的层面。综上所述,近代中国人对西学的认识经历了从单纯的军事技术到自然科学;再到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并重,再到政治制度层面,这体现出中国人对西学的认识经历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不断深化的历史过程。(6分)

(2)陈独秀:主张以新易旧,以西方文化全盘取代中国固有文化,二者不可调和;(2分)梁启超:主张“新旧调和论”与“中西文化和论”说(2分)。

(3)基于上述材料,你如何评价近代中国对西洋文明的认识?(15分)

本大题采用分项评分方法。评分的要素是:观点、史实、论述、组织。

评分项一:观点(4分)

水平1:能够将诸多材料进行关联,针对近代中国对西洋文明的认识提出观点。

近代中国人们对于“西洋文明”的认识和对西方文化的吸收,是经历着一个不断探索和认识深化的过程。这一复杂而又多元的认知变化,既体现了由囿于华夷之辨到认同西方文明的观

念转变,也反映了近代中国在社会转型下逐步融入西方世界体系的过程。

水平2:近代中国对西洋文明的认识是在面对着西方势力侵略而导致日益加剧的民族危机,也浸润着西学东渐的思想冲击下而做出的应有回应。

水平3:就文本本身的内容提出观点。

近代中国人们对于“西洋文明”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和充满着观念冲撞的过程。

水平4:无观点或观点与情景无关。

评分项二:史实(4分)

水平1:能提取文本所提供的信息,并能将其与文本解读者的背景、立场等史实建立联系。水平2:能从文本中提取直接与间接的信息。

水平3:能从文本中提取直接的信息。

水平4:没有使用文本信息。

评分项三:论述(5分)

水平1:能够进行由表及里地论述。

水平2: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能做到一致,逻辑完整。

水平3: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不一致,逻辑混乱、跳跃。

水平4:回避问题。

评分项四:组织(2分)

水平1:叙述成结构

水平2:叙述连贯通顺

水平3:仅能罗列史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