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乡村文化

浅谈中国乡村文化
浅谈中国乡村文化

浅谈中国乡村文化

说到乡村文化,到底什么是乡村文化呢?可能大部分的人对此都是一知半

解。因此,在了解乡村文化之前,我们还得了解另外两个概念:乡村和文化。

所谓乡村,亦称农村,它指的是针对城市来说,居民以农业为经济活动基本内容的一类聚落的总称,是以从事农业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口较分散的地方。因而我们亦称它为非城市化地区,通常指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上产生的、相对独立的、具有特定的经济、社会和自然景观特点的地区综合体。

在中国,乡村指的就是县城以下的广大农民所生活的地区。

相对于乡村这个概念,我们更应该了解文化这个概念。乡村文化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文化的一种,理解了文化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什么是乡村文化。

什么是文化?我们或多或少的都应该有一定的了解。“文化”一词,中国古已有之。(最早源于《易经》: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在古中国,文化即是人文教化的意思。

在现当代,文化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广义的文化就是指凡是人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非物质财富的总和;而狭义的文化尤指精神财富,亦即非物质文化或精神文化,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规范。风俗习惯等精神层

面的东西。文化由物质性要素、精神要素、语言要素以及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结构规范体系四大基本要素构成,其中物质性要素是文化的载体,精神要素是文化的主要内容。文化还具有创造性、后天习得性、共享性、累积性、个性和共性几

大共性。文化的核心要素是其所蕴含的价值观念,这也是文化的深刻内涵所在。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总和国力

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从十六大以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告诉

了我们一个不争的事实:文化具有无与伦比的力量和重要作用:对个人来说,文化具有塑造人格,提升修养,实现个体社会化的作用;对集体来说,文化起着目标、规范和行动整合的作用;对社会来说,文化具有社会维系和社会导进的作用;对国家来说,文化起着推动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国力的作用;对整个世界来说,

文化具有推动整个人类社会进步以及推动世界文明进一步发展的巨大作用。当然

文化除了上述正向的功能之外,文化也具有一定的负向功能,它产生于文化滞后和负文化团体之中。相比较文化的正向功能而言,文化的负向功能所产生的危害也同样不容忽视,文革就是最好的例子。十年文革就是一场由于领导者的错误思想而发动的政治运动,这就是一种文化滞后的现象。在文革中,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都遭到了破坏,造成了难以估计的损失,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来说

造成了国家的全面倒退。这种损失是我们难以承受的,也是我们忽视文化的负向功能所付出的惨痛代价。

了解了乡村和文化两个概念之后,接下来我们正式开始谈谈到底什么是乡村文化。

所谓乡村文化,在我看来,乡村文化就是一种源于乡村生活,不同于城市文化的另一种文化,它是乡村居民在长期从事农业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创造的物质

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一种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人文气息的文化。也有学者说,乡村文化就是农村文化,是农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在农村社会生产方式基础上的基层文化形式,是农民群众文化素质、价值观、交往方式、生

活方式的集中反映;亦有学者这样说,农村文化就是指某一地域内人们从事农业生产和生活积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我认为乡村文化它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的形式,它更多地代表的是一种内涵——乡村居民淳朴敦厚、勤劳善良的价值观。

文化有物质与非物质之分,乡村文化也不例外。乡村文化的物质方面包括乡村的房屋住所、劳动工具、生活器具、服饰以及艺术品等,是乡村物质文化的外

在表现形式;真正具有乡村文化内涵的还是乡村的非物质文化,它囊括乡村的风俗习惯、乡民信仰、乡间道德伦理、当地特有的语言、艺术以及一些其他约定熟

成的东西。在这些物质与非物质的乡村文化之间蕴含的深刻内涵则正是乡村居民

的价值观及乡村的一种共同的价值观。

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乡村存在的历史极为悠久。在这深厚的历史积淀下,乡村文化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也与此同时慢慢形成和发展。因而在我看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很大一部分就是乡村文化,或者更进一步地说,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就是在乡村文化的基础上诞生的。虽然中华民族文化中也包含城市文化,但在我看来乡村文化才十四中华民族文化的主体,是中华

民族的本土文化,毕竟经过长期历史积淀形成的乡村文化远远不是城市文化尤其

是现当代的城市文化所能比肩的,乡村文化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可以说是中华文化

几千年传承发展的结晶,是城市文化所远不能比拟的。乡村文化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因而在城市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乡村文化的传承发展和研究仍具有相当大

的现实意义。

乡村文化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随着近现代经济的发展,乡村文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乡村居民的生活方式改善了,耕作方式进步了,生活条件改变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乡村的物质文明有

了长足的进步;与此同时,乡村居民也摒弃了一些落后的观念,接受了进步的思想,接收了一场思想的洗礼,居民的价值观念也慢慢地在改变。中国的乡村文化看似正朝着一个好的方向改变着。。。。。。

可是,在这良好的表象之下,乡村文化的发展却潜藏危机。在我看来,当前

的乡村文化与其说是在发展,倒不如说是正在被城市文化所同化、蚕食(这种同化在乡村精神文化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传统的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文化正呈现出

一种衰败消亡的现象,而一些负文化却开始在乡村中悄然抬头。中国的乡村文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乡村文化衰败和消亡的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

一、传统乡村文化的载体遭到了破坏。在乡村,一些极具历史文化价值与

研究价值的一些文物、艺术品、建筑之类的遭到了破坏或遗失,其中尤以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破坏最为典型。在文革期间,许许多多的乡村的文物资源被破坏,

给乡村文化造成了极大的损失。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乡村的不断开发利用,许多的乡村文化资源也在不经意间被破坏掉了。

二、乡村的民间艺术面临失传的危机,乡村的习俗也正渐渐地被遗弃。

随着乡村通讯技术的进步和交通运输的发展,乡村与城市的联系进一步增强,城市文化对乡村文化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在城市文化的冲击下,一些城市文化的因素也流向了乡村改变着村民尤其是乡村中的年轻一代的思想观念。他们被城市中传来的流行音乐、现代舞蹈等在内的现当代艺术所深深的吸引,反而对本地原有的戏曲、皮影、剪纸等民间传统艺术提不起半点兴趣。环顾当今中国乡村,那

些尚掌握有民间艺术的十有八九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年轻的民间艺术家实在是

少之又少。与此同时,在城市文化的冲击下,那些传统的乡间习俗也越来越不为村民们重视,在渐渐地被遗弃,甚至某些习俗已永远的湮没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中。我不敢想象,当老一辈人物相继逝去之后,这些艺术、习俗将何去何从。

三、乡村的伦理道德冲击和遭到践踏,出现了道德危机,最为严重的是出现了孝道沦丧的现象。孝道,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之为人的基本道德。可是,在当今时代下的乡村,孝道却遭受到了最为严重的践踏,出

现了孝道沦丧的危机。一些乡村居民在城市文化带来的负文化的影响下,丧失了作为人做基本的道德——孝道,他们对父母不尊重,没尽好作为子女的义务——赡养父母,更有甚者还肆意地虐待父母,毫无半点道德可言。由此可见乡村的道德是遭到了何等地践踏与破坏,乡村道德危机是何等地严重,这不得不令人反思。而出现了这种严重的道德危机,乡村文化的衰败与消亡也就成为了必然。

四、乡村居民信仰缺失,乡村中存在着信仰危机。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乡村经济发展水平已不能满足一些乡村居民的需要,他们在乡村中看不到希望,慢慢地失去了对乡村的归属感,也就失去了对乡村的信仰,反而向往城市的生活,失去了对乡村生活的热情。久而久之,这种现象愈演愈烈,更多的村民失

去了对乡村的信仰,造成了乡村的信仰危机,也从侧面造成了乡村的文化危机。

五、乡村文化失去了传承对象。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的一代去往城市,

留在农村的大多都是老人和小孩,造成了一种隔代的现象,而这也导致乡村文化缺失传承的对象,也间接地导致了乡村文化的衰败和消亡。

乡村文化的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从经济上来说,这是市场经济和城市经济对乡村经济的冲击所造

成的结果。在这种冲击下,城市文化也随之流入乡村,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乡村文化的同时,更多地蚕食了原有的乡村文化,乡村文化逐步被城市文化所同化,

乡村文化的衰败与消亡也就无可避免了。

其次,从教育上来说,乡村居民的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他们在发展乡村经济的时候也就难免地对乡村文化造成了破坏。同时由于教育程度的限制,他们不能清醒地认识当前乡村的现状和乡村文化的价值,不能及时有效地保护乡村文化,

因而也就让一些优秀的乡村文化湮灭在了历史之中。

再次,从制度上来说,户籍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帮凶的角色。城乡户

籍制度上的差异使乡村居民不能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福利和待遇,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更多的乡村居民进城,有的甚至就此在城市中扎下根来,不再回到乡村,给乡村文化的传承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和危机。

最后,从根本上说,乡村文化衰败与消亡的原因是乡村在各种各样的冲击下,

乡村社会的基础秩序遭到了破坏,乡村的伦理、道德、习俗、艺术等都遭到了严

重的破坏,这是乡村文化消亡的根本原因。

所以,挽救当前乡村文化衰败和消亡的危机刻不容缓,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首先当务之急是重建乡村社会的基础秩序。德行乃教育之本,要在乡村强化伦理道德教育,让村民重拾已丧失的道德;还要想办法开展相关的活动恢复乡村已经或将要小四的习俗、艺术等;同时还要重建乡村的基本的社会制度。

二、在经济上,要加大对乡村经济的扶持力度,提高乡村经济水平,增加乡

村居民收入,增强乡村居民对乡村的归属感,愿意在乡村扎根。

三、要在乡村大力开展教育,提高乡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尤其是重视道德教育和对年轻的几代人的教育,改变乡村教育现状,实现乡村教育脱贫。

四、尽快完善户籍制度改革,缩小城乡户籍上的差异,提高乡村居民的福利待遇。

五、要加强乡村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力弘扬和发展乡村文化,同时也要抵制城市的负文化的侵蚀,保持乡村文化的乡土气息。

六、要注重乡村文化传承者的培养与教育,使乡村文化不至于再次面临传承危机。

七、要注意让乡村文化在传承时不忘发展,要跟随时代前进的脚步前进,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但在这过程中要注意保持乡村文化的乡土性和本土性。

乡村文化绝不能就此湮灭在历史之中,拯救乡村文化刻不容缓,乡村文化的拯救任重而道远,这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

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现状的探究与反思

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现状的探究与反思 发表时间:2017-12-25T15:52:35.753Z 来源:《文化研究》2017年10月作者:周长娟董飞范梦琦[导读] 传统村落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文化、经济、旅游等综合价值的文化遗产。 山东师范大学山东济南 250358摘要:传统村落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文化、经济、旅游等综合价值的文化遗产。但近年来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传统村落在保护和开发上都面临着严峻的形势。本文通过对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现状的探究以及对既有的保护机制的反思,,进 而提出价值导向的传统村落保护的理论框架:完善传统村落价值认定评估体系,健全保护与监管机制,实行精准保护与分类发展。 关键词: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价值评估; 一、引言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和文明大国,传统村落是我国文化的根植所在,对其保护体现了一个具有深远的文化眼光和高度的文化自觉的东方文化大国对其数千年的农耕文明和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坚守。然而近年来,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村落面临着被破坏甚至是消亡的严峻形势。在我国城镇化水平从 1978 年的 17. 9%提高到 2015年的 56. 1% 的同时,村庄的数量平均每年以接近3000 个的数量递减,大批传统村落正在或面临消亡。 国内学术界对于传统村落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后逐渐重视,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的发展,近年来关于传统村落的研究更是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2012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活力的若干意见》下发。同年,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等部门下发《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正式启动对传统村落的调查工作,并进行专家审定工作与《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甄选。 基于以上传统村落保护现状与既有的理论研究,进而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提出对策探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现实意义。 二、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现状(一)概况 从传统村落的现实处境来看,传统村落目前正面临严峻的形势。在进入21世纪(2000年)时,我国自然村总数为363万个,而到了2010年,仅仅十年的时间,总数锐减为271万个。这样的消失速度和数量,对中国这样一个传统的农耕国家来说是惊人的。 近年来,由于专家学者的不断呼吁,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问题逐渐引起中央和部分地方政府的重视,住建部提供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共申报了11567个传统村落信息,但政府对这些上报的村落在政策上如何处理尚无具体方案。 传统村落面临的问题,既包括外在数量的减少,也表现在其内在文化传统的消散。大多数的传统村落仍然处在自然变迁中,实践中尚未出现实际可行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模式,政府已经开始重视对传统村落的保护问题,但所采取的方式与政策仍较为粗疏。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工作仍处于摸索阶段。(二)传统村落损毁现象严重截止到2014年,我国具有保护价值的传统村落不超过5000个,而且还在逐步较少。如果不采取及时有效的保护措施,即使是已经列入保护名录的传统村落仍难逃被破坏甚至是消失的命运。 传统村落的损毁包括自然性损毁和社会性损毁。自然性损毁是指由于日晒雨淋等自然因素导致的传统村落建筑的损毁,这属于传统村落损毁的不可控因素。更为严重的则是社会性损毁,相对于自然性损毁来说,社会性损毁是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而出现的,包括两个方面: 1.外在传统村落数量的减少 城镇化建设和自然村落的合并使得村落数量和面积减少。数据显示,1990年我国的城镇建设面积仅有1.22万平方千米,而到了2010年,已经增长到了4.05万平方千米,面积扩张了约4倍。大致上,这些新增的城镇面积几乎就是消失的传统村落面积。另一方面,为了推进农村扶贫脱贫工作,同时节省管理成本,村落的合并成为主要的方式。几个较小的自然村落合并为一个行政村,几个较小的行政村合并为一个较大的行政村。这导致自然村落数量减少,许多村落呈现“空心化”的状况。 2.村落内在发展动力不足 尤其是在偏远地区,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青壮年劳动力离开土地,传统村落人口老龄化和空巢化现象严重。传统村落失去了农耕后续力量,这对传统村落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而在相对发达的地区,传统村落也面临着原住民迫于生计迁出的问题,迁出后,村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而原有的生活样态却无法保持,导致传统村落的“空壳”化甚至是消失。如何保持传统村落居民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满足成为传统村落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三)传统村落文化流失 如果说村落的损毁是不可控客观因素,那么保护不当而导致传统村落文化流失则是重要的主观原因。这种保护不当一方面表现为对传统村落保护的漠视,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从规划到实施,都缺乏科学的判断,搞大拆大建,一昧地追求现代化,将古建筑拆除,全部建成钢筋水泥的多层楼房,失掉了乡村特有的韵味。另一方面则是盲目的仿古,打着保护传统村落的旗号,实则是违规开发村落,将村落原住民全部迁出,不顾南北地域差异,建起一批现代材料的仿古建筑,将村落一律打造成江南白墙黛瓦的花园庭院,变成“千村一面”旅游景点。 这是传统村落在保护和发展中极易采取的建设思路,以为用现代化的手段搞出一个田园式的村庄,继而搞旅游开发、观光采摘等就是在留住乡愁,殊不知正是这种方式,破坏了村落原有的文化积淀和特色。 传统村落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是家风传承、家族荣誉等人文精神最基本和根本性的文化依托,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村落原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被打破,村落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也悉数散尽。如果说建筑是传统村落的生命线,那么,文化则是传统村落的灵魂。传统村落的保护既要保护生命也要留住灵魂,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留住美丽乡愁。 三、传统村落保护对策探究

浅析商鞅变法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及其当代价值

浅析商鞅变法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及其当代价值 商鞅变法尽管过去两千多年了,但它的主要精神和原则对中国后世的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包括县制、中央集权制度和对农业生产的重视传承至今。军功制和土地私有制历经相当长时间的实践,这些影响催生了发达的农业文明,形成了辽阔的疆域,繁衍了众多的人口,促成了勤劳、勇敢、节俭民族性格的形成,军功制度的熏陶使得中国屡屡从危难中奋起,时至今日仍有其积极意义。 标签:商鞅变法;中国文化;影响;当代价值 一、商鞅变法及其主要内容 秦孝公于公元前359年命商鞅在秦国国内颁布《垦草令》,作为全面变法的序幕。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先后两次实行变法,史称“商鞅变法”。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1.实行中央集权制度,改分封制为县制。 2.统一度量衡制,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 3.实行军功制,奖励耕战,废除旧世卿世禄制。 4.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实行土地私有制。 5.实行严格的法治,轻罪用重刑。 6.实行思想控制,焚烧儒家经典。 商鞅变法实施后,取得了三大主要成果:一是全面推行县制,制定了统一的法律,统一了度量衡制,建成了中央集权的君主政权;二是破除了井田制,奖励家庭男耕女织的生产,鼓励垦荒,有利于秦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三是加大了奖励军功的广度和力度,禁止私斗,制定二十等爵制度,大大加强了军队的战斗力。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经济得到了发展,秦军战斗力得到了加强,秦国逐渐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后来秦王朝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公元前208年,刘邦率领大军攻入关中,为了取得民心,刘邦把关中各县父老、豪杰召集起来,郑重地向他们宣布废除秦朝的严刑苛法,并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至此,实行了一个半世纪的商鞅变法法令被废除。 二、商鞅变法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商鞅变法法令被废除后,商鞅变法的立法精神和原则的相当一部分并没有就

浅谈中国外交文化

浅谈中国文化外交 文化外交作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在中国的历史上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的环境下,中国需要发展文化外交,同时文化外交的开展也会对中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文化外交的含义与历史实践 文化外交是为了达到特定政治目的或对外战略意图、以文化传播、交流与沟通为内容所展开的外交。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数千年来积累了丰硕的文化成果。文化外交正是文化成果之一。文化外交实践也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不会忘记两汉时张骞、班超出西域,开辟了陆路的“丝绸之路”的创举,在海上,郑和七次下西洋也沟通了海上文化与贸易交流,近代历史上梅兰芳的赴美京剧演出,为中美外交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在1972 年的“乒乓外交”堪称中国文化外交的经典。近年以来,随着我国影响力的提高,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中国热”,突出表现在“汉语热”和“中国文化热”二个方面。截至2006 年9 月中国已在46 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108 所孔子学院来推广中文和中国文化。各国孔子学院的建立,秉承了孔子“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以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为己任,旨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二、中国文化外交的成功实践 近年来,从改善自身形象、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及提高国家软实力的需要出发,中国积极借鉴西方国家开展文化外交的经验,不断探索自己的文化外交战略。到目前为止,尽管中国的文化外交模式还很不完善,但中国在新世纪的文化外交实践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尤其是在文化展示、语言推广和文化交流方面成效显著。 (一)中国文化年(国家年)项目 “文化年”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兴外交形式,是国家根据对外关系的整体工作格局与部署,在双边国家约定的特定时间和特定区域内,以文化为载体,以人们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丰富的文化表现形式为手段来开展的国家公关活动。“中国文化年(国家年)”项目是中国文化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化外交“文化展示与沟通”的标志性活动。自2003 年始,中国成功地举办了英国“中国文化年”(2003-2004)、法国“中国文化年”(2003-2004)、美国“中国文化节”(2005)、“中印友好年”(2006)、俄罗斯“中国年”(2007-2008)意大利“中国文化年”(2008-2009)及俄罗斯“汉语年”(2010)等文化年(国家年)项目,这些项目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内给相关国公众带来了一次中国文化的“集中轰炸”,使他国公众在与中国文化的“零距离接触”中感受和了解了中国的文化和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从而从“心灵”上感知中国,极大地增强了中国的吸引力。 文化年(国家年)对中国来说还有一个更深远的意义。“中国文化年”项目的广泛开展,有利于加强中外文化的沟通,将中国的文化理念内化在国际行为体的行为准则理念中。中国传统的“和”文化、“协和万邦”的理念,不仅对中国社会本身有着内化的功能,而且,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国门”,必将为国际社会的和谐共处做出贡献,起到“化天下人”的作用,这将是中国对国际社会最大的贡献。

当代中国文化的多元性

浅析当代中国文化的多元性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化的滚滚浪潮在中国产生了巨大的互动,中国一步步走向全面开放,社会生活领域潜存的生机与活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开发,国家的政治、经济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毫无疑问,这不仅是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动力和契机,也为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在深度和向度上创造了寥廓的空间。当代中国文化是什么一种状态,准确地讲描述它是困难的:原因在于当代中国文化在发展中呈现的形态的千姿百态、多种多样超出了理论的预设和实际的想象。当代中国文化的多元性呈现于若干个层面,从里到外、由浅层到深层显示出当代文化发展的多质、原态、开放、共生的形态。 一、多样的形式:文化多元性的表层展现 我们常常惊叹于世界的变化,我们也常常惊叹于我们日常生活的变化,但我们又常常容易忽略或放纵对生活变化丰富性的细微观察和深入思考。实际上,现代人生活的丰富性、多样性体现为多个方面,其中文化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文化作为人类生活原貌浓缩的精华,是抽象化的人类生活。体现着人类生活丰富性、多样性的文化的多样性无疑是一种客观存在。对于文化形式的多样性问题的考察,我们的视野必须放得更远一点。其实,文化形式的多样性自始就是文化发展的必备条件。我们回溯一下人类文化发展史便可以明晰,人类文化从起源阶段就是在多样性的态势下成长起来的,不同的民族、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地域创造着不同的文化,尽管各民族的文明史的起点不一定相同,文化发展的水平也不一定平衡,甚至各民族都有学习其他民族先进文化的经历和过程,但是这种学习绝不是全盘的照抄、移植,而是一种有选择的吸收,其中包含着创造——在吸收的基础上创造新的文化。这就是文化的多样性不断扩大和丰富的过程。 二、多元的内容:文化多元性的中层表现 必须指出,形式的多样化仅仅是文化多元性的浅层表现,而决定文化形式多样化的是文化多元化的内容。应该说,当代中国文化呈现的多质多态、多支多流是生活在此时此世的人无论怎样不能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的。徜徉于当代中国文化生态的丛林,不同的文化风格、多种的文化样态、丰富多彩的文化画面、文化声音、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正统文化、时尚文化、主旋律文化、另类文化、先锋派、身体写作、痞子文化、寻根文学、知青文学、侠客文化、高雅文化、平民文化、通俗文化、商业文化、文化市场化等等,林林总总。这既是流派追求、自身对生活理解的个性的多视角表达,又是对不同观念的实践、阐释。可以说,当代中国文化呈现的多元性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一个崭新的局面。当代中国文化的多元性有一个演变的过程。改革开放以前是以革命文化为主体的一元文化,无产阶级革命是所有文化形式的基本基调。改革开放之后经过思想解放运动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为归宿的工作格局的调整,文化事业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新得到确认,文化领域长期板结一块的局面有了根本的改变,多样化的文化实践、文化追求受到普遍重视,并开始形成气候。对于文化的这种现实走向,主流文化做出了重要的姿态,由政府主导部门发起的文化“五个一工程”明确提出打造主旋律文化,试图改变文化发展的流行格局,然而从另一个意义上说政府倡导的主旋律文化也为文化的多样化发展确立了一个重要的向度。不过,政府虽然调动大量的文化资源培植主旋律文化,并没有施加更多的外力人为地遏制文化的多向度发展,文化多样化发展的态势仍然在蓬勃地演绎着。当代中国文化的多元性从本质上说是由当代中国生活的多元性决定的。 三、多元的观念(价值):文化多元性的深层表现 当代中国文化何以会呈现如此多样化的形式与内容?起决定作用的是当代国人多元化的观念和多元化的价值选择。文化的本质意义体现为人们的价值观念,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无论任何民族的文化,无论其呈现何种形态,起决定作用的只能是特定人群固有的价值观。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20多年中,中国人的观念发生了十分深刻的变化。我们先从观念的

当代中国乡村文化变迁的因素分析及路径选择

当代中国乡村文化变迁的因素分析及路径选择2012-07-28 | 作者:周军 | 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第2 | 【打印】【关闭】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社会结构和社会阶层不断发生变化,农村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小城镇建设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阶段,真正开启了中国农村现代化的历程。伴随着农民身份的不断转换以及农民流动性的增强,在现代教育和大众传媒的推动下,乡村文化主体的观念、乡村社会的文化价值和信仰体系、乡村文化形式、乡村文化结构设置、乡村文化载体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迁。 一、乡村文化变迁的因素分析 文化变迁是现代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中国的现代化,特别是改革开放后30多年的现代化,我国的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及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乡村文化也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型。 1.计划经济引发的內源性文化危机是乡村文化变迁的内在动因 文化作为社会基本样态的综合反映,具有非常稳定的自组织系统,在没有外来文化影响和外来文化注入的情况下,特定民族或特定社会的基本文化价值体系会保持相对稳定状态,但化的自组织系统也会随社会的发展在自身矛盾运动的推动下不断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更新、自我超越。

由于主导社会文化反映形式往往落后于社会发展,而特定民族或特定社会却会从自身内部产生出质疑、怀疑、批判原有文化模式的新文化因素,并与原有的自在的和自发的文化模式发生冲突,而引发文化的变迁。 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带来了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内前所未有的伟大变革。封建文化思想被民族、科学、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所代替。建国初期中国面临异常复杂的国内和国际形势,在经济上,我们采用了前苏联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使传统乡村文化存在的经济基础发生了变化,国家政权对乡村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进行了全面控制。但随着经济和社会结构的日益复杂化,这种模式的僵化性弊端日益显现。 计划经济体制促进了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和强化,农民的社会文化生活依然具有封闭性和保守性。国家依靠政权的力量对乡村社会实行全面的控制,摧毁和抑制了传统家族宗法组织的存在和发展,消除了农民对宗法组织的依附性,并将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意识“硬灌输”到乡村社会,用新的政治伦理渗透和改造了乡村社会的文化生活,用社会主义道德冲淡了农民的传统乡村文化意识。但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民的所有社会活动、生活行为及文化意识都被限定在集体范围内,使农民对集体村落产生新的依附意

浅谈当今中国社会文化现象

浅谈当今中国社会文化现象 伴随着历史的发展,经济的繁荣,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文化也不断地得到了丰 富和升华。在不断得到丰富和升华的当代文化中,我们能看到时代进步的脚步,也能感受到社会现实的残酷和悲凉。平心而论,我认为中国的发展速度在当代社会的确无人能及,就连超级强国也只能望而却步,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由于我们过分追求社会经济快速的发展,也使得我们的文化发展有些许的畸形。 首先是人们思想的物欲化!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时万万不能的。为了追求物质上的满足,人们秉着金钱至上的原则,不断地打破着自己的原则,违背自己的信念,甚至出卖自己的灵魂。这年头,教授摇唇鼓,为了赚钱;明星卖弄风骚,一系列的“门”事件发生,为了钱;新闻捕风捉影,随意夸大,引人们关注,为了赚钱。这已经成了一个张口闭口就是钱的社会。“财产纠葛”,“拜金女”,“分手费”等专有名词不断地出现,感情成为了利用的工具。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都免不了与钱扯上关系。 不仅是大人思想的物欲化,小孩子和青少年也是深受当今社会畸形文化腐蚀。由于网络的普及,缺乏辨别能力的小孩和青少年们被一股脑地灌输了不论好的,还是坏的思想,以被动的姿态过早地接受了他们不该接受的事情,青少年原本该积极向上的信念不断被荼毒,腐蚀。“非主流”“空虚”“颓废”“寂寞”等一系列的名词不断的出现,成为火爆名词。近几年来,超级女生、梦想中国等大型选秀活动造出了众多的星级人物。这在中学、大学里掀起了滔天的巨浪冲击着校园,引得不少学生试图放弃学业去参加选秀活动。“吃苦耐劳”的时代精神已经渐渐被遗忘了,人们越来越渴望一夜暴富。当今的青少年亦是如此,怕吃苦,怕努力,宁愿麻木也不选奋斗,让自己沉迷于网游,网络小说、玄幻小说,韩剧中,逃避生活。 再者是思想道德的滑坡!在当今市场经济社会里,不讲诚信、不顾责任、不凭良心的人和事屡见不鲜,整个社会充斥着物欲横流、见利忘义等思想,人们更是缺乏荣辱感、笃信潜规则,道德底线一再失守。如近期社会上相继发生的“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从苏丹红到三氯氰胺,从瘦肉精到染色馒头等关系到人民最基本吃饭的问题,再到老人倒地无人敢扶,冷漠人心的小悦悦事件等关

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看中国外交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 e y w o r d s (1) 一、儒家思想 (1) 二、道家思想 (3) 三、佛家思想 (4) 小结 (6) 致谢 (6) 参考文献 (6)

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看中国外交 06级国际政治专业学生林超 指导教师杜宪兵 摘要:这几年国学的复兴让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尤其在外交领域,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我们提出要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这一重要外交理念。本文主要从中国传统的儒释道三家学说出发,从传统文化角度来建设中国特色的外交事业以及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 关键词:和谐世界传统文化中国外交文化软实力 Learn China's diplomac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Student majoring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Lin Chao Tutor Du Xianbing Abstract:Learning the revival of Rang of the past few years,for the pair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we have a more profound understanding. Especially in the diplomatic field, the face of the complicated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we propose to build a lasting peace, common prosperity and harmony in the world the important diplomatic philosophy. This article from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Taoism theory,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enhance the diplomatic cause of China's cultural soft power. Key word:Harmonious world ; Traditional Culture ; China's diplomacy ;Soft Power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外交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国际影响力大大提升,中国正以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复杂多变的国际关系,我们如何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做到和平发展,如何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正如儿女有困难就会找父母,我们需要从祖先的智慧中汲取营养。[1]首先引用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我们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此,应该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恪守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在国际关系中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精神。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2]以上是有关和谐世界理念的阐述,从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环保等方面凸显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和而不同、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等思想。下面分别从儒释道三家学说分析其蕴含的广博的智慧和深邃的思想。 一、儒家思想 儒学在2000年前产生于古老的东方中国,当初是鲁文化,后来被中原和周边民族所接受,成为中华文化。大约在1000年前逐渐被东亚与南亚地区所接受,成为亚洲文化。[3]近百年来又传播到西方,被某些西方人筛选认同,成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儒学作为天人之学、道德人文之学、群体和谐之学、忠恕宽人之学、义利调适之学、大同小康之学,对于改善21世纪人类生存环境、建设人类的普遍伦理、共同道德,提高人们

一 中国外交发展阶段

一中国外交发展阶段: 联苏反美(一边倒):1949-1960 反美反苏(两面开弓):1961-1971 联美反苏(一条线、一大片):1972-1981 不结盟的独立自主:1982- 二毛泽东“中间带理论” 1946年8月,毛泽东首次提出“中间带理论”:美苏之间有辽阔的地带,这里有欧、亚、非三洲的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美国在压服这些国家之前是谈不上进攻苏联的。1956年苏伊士运河事件中,毛泽东又意识到有两个中间地带:一部分是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一部分是指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两部分都反对美国的控制。在东欧各国则发生反对苏联控制的问题。这些都是中国可以联合的力量。 三“独立自主不结盟”的政策 主观认识:①中国领导人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从战争与革命到和平与发展的转变 ②中美交往过程中发现结盟和建立外交关系不一定是维护国家利益的最佳选择 客观形势:①国家工作重点转移 ②一条线政策出现偏差,已到非要纠正不可的地步,重新强调独立自主不结盟 四“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政策 不抗旗:中国仍走社会主义道路,但不取代苏联的旗手位置 不当头:中国是第三世界最有影响的国家中国坚决不当这个头 不树敌:在东欧国家出现政局变化时坚持不干涉内政,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他们发展关系 不对抗:与西方国家发展关系时,在涉及国家主权与国家利益的重大问题上,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不寻求和他们的对抗 超越意识形态:在处理国际关系时,仍坚持1982年以来的超越意识形态,不以意识形态化线的这种做法 适当超脱:在涉及和我国国家利益和利害关系不大的一些国际热点问题上采取一种适度超脱的态度 从国际关系角度,谈谈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1、新中国的成立对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直接影响,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的对外关系,开展了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开创了中国对外关系的新纪元。2、引领着国际的政治潮流,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加强了社会主义力量,鼓舞着亚非拉人民的解放斗争。简述新中国建立初期的主要外交政策1、另

浅谈中国乡村文化

浅谈中国乡村文化 说到乡村文化,到底什么是乡村文化呢?可能大部分的人对此都是一知半解。因此,在了解乡村文化之前,我们还得了解另外两个概念:乡村和文化。 所谓乡村,亦称农村,它指的是针对城市来说,居民以农业为经济活动基本内容的一类聚落的总称,是以从事农业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口较分散的地方。因而我们亦称它为非城市化地区,通常指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上产生的、相对独立的、具有特定的经济、社会和自然景观特点的地区综合体。 在中国,乡村指的就是县城以下的广大农民所生活的地区。 相对于乡村这个概念,我们更应该了解文化这个概念。乡村文化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文化的一种,理解了文化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什么是乡村文化。 什么是文化?我们或多或少的都应该有一定的了解。“文化”一词,中国古已有之。(最早源于《易经》: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在古中国,文化即是人文教化的意思。 在现当代,文化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广义的文化就是指凡是人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非物质财富的总和;而狭义的文化尤指精神财富,亦即非物质文化或精神文化,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规范。风俗习惯等精神层面的东西。文化由物质性要素、精神要素、语言要素以及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结构规范体系四大基本要素构成,其中物质性要素是文化的载体,精神要素是文化的主要内容。文化还具有创造性、后天习得性、共享性、累积性、个性和共性几大共性。文化的核心要素是其所蕴含的价值观念,这也是文化的深刻内涵所在。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总和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从十六大以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告诉了我们一个不争的事实:文化具有无与伦比的力量和重要作用:对个人来说,文化具有塑造人格,提升修养,实现个体社会化的作用;对集体来说,文化起着目标、规范和行动整合的作用;对社会来说,文化具有社会维系和社会导进的作用;对国家来说,文化起着推动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国力的作用;对整个世界来说,文化具有推动整个人类社会进步以及推动世界文明进一步发展的巨大作用。当然

深入理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2000字论文

深入理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应环境变化和历史要求,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征、既契合中国利益又符合世界发展利益、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世界影响的外交新理念。 落实“中国化”或“中国特色”。为达到这个要求,就必须全面深入地总结中国历史上特别是当代外交实践中积累的极其丰富的经验,以奠定牢固的实践基础。我们要以中国外交历史和现实问题为中心和出发点,以中国外交在解决这些问题中积累的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为素材。在总结外交经验的过程中,我们要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包括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还要不断汲取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精华,倡导中国式外交理念和价值观,这是实现外交学中国化的民族文化基础。 在构建中国特色外交理论体系过程中,还必须落实“系统化”的要求。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按照系统方法来全面地总结外交实践经验,构建完整的而不是片断的、互相联系的而不是相互孤立的中国特色外交理论体系。系统化还要求我们在大力发掘中国优秀思想宝库的同时,能够海纳百川,具有开放性,充分吸收国外特别是西方外交学的积极成果,使中国特色外交理论的内涵更加深厚丰富。 中国特色外交理论必须符合“科学化”的要求,理论概念和范畴要十分严谨,具有科学的内在逻辑。科学理论研究的目的是发现规律,解释现象,预测未来,指导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科学理论需要用科学方法来构建,在研究程序上至少要包括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概念操作化、实证检验、得出结论几个环节。外交学应当是兼具学理性与实践性的科学理论体系。但迄今为止,无论是国外包括西方的外交学著作还是中国已经面世的外交理论体系,多数更加注重的是外交学的实用性和操作性,而缺少高度的学理性、科学性。 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已经深刻的改变了世界格局。现阶段,国际形势日益复杂,各个国家利益集团的斗争暗流涌动,中国的外交布局已然发生了变化。特别在十八大之后,习总书记对中国和平发展的外交战略更是进行了深刻的论述,强调要增强战略定力,坚持和平发展,要始终不渝地走好和平发展这条道路,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在这个过程中,中国还要切实地维护好自己的核心利益,中国不惹事也不怕事,决不会屈服于任何的外来压力。可以说中国外交的总体布局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概括起来是四句话,大国是首要,周边是关键,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 关于中国对外交往的旗帜。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定不移地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还提出,我们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中国对外交往的旗帜。这面旗帜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合作共赢”的理念。合作共赢是国与国之间更好的、更和谐的共处方式,追求的是一种1+1 >2的和谐发展,既利人,又利己;既合作,又竞争;既相互促进,又相互激励;既不是逃避现实,也不是拒绝竞争,是以理性的态度追求共同利益的最大化。 首先,中国在积极探索新型大国关系之路。近两年,习近平主席多次同美俄领导人会晤,为中国同美俄的新型大国关系发展规划了路线图。新型大国关系核心在于坚持互利共赢,求同存异的理念,抛弃冷战思维。中国同美俄等大国在经济,文化等领域有着深远的合作,开放合作是现代国家特别是崛起中大国发展的必由之路。过往经验告诉我们,闭门造车是永远行不通的,中国经济已然同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虽然在一些地方“中国威胁论”依然存在,但只要中国保持和平发展的势头,在与其他大国开展外交关系中坚持互利共赢的理念,就一定有信心赢得新型大国关系的未来。其次,在与周边的外交关系上,中国致力于塑造一个更加和平稳定、发展繁荣的周边环境。目前,中国周边形势并不平静,无论是“钓鱼岛”问题还是南海问题,都是目前摆在中国政府面前最棘手的问题。究其原因,还是由于中国的迅速崛起导致周边地区的不安,“中国威胁论”依然在某些周边国家盛行。加之某些域外大国的干预和挑拨,一些周边国家对中国能否和平发展还存有疑虑。然而,只要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和繁荣稳定的方针,诚心诚意地与周边地区开展合作交流,夯实睦邻关系的社会基础,终有一天会解决这些问题。 再次,在与发展中国家的外交关系上,中国大力弘扬新型义利观,构建与发展中国家

李欧梵 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

李欧梵: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 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 (美国) 李欧梵 内容提要:本文系作者1999年5月26日在北京大学为文科学生所作的演讲,主要介绍美国学者杰姆逊关于"后现代"文化研究的方法、观点及其对西方社会的认识价值,并借助其理论来观照分析当代中国(包括大陆和台港地区)的一些文化现象,文章提出了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中国当代文化是否已经进入杰姆逊所称的"后现代阶段"?作者认为中国的现代性建构事实上并没有完成,同时试图解释"后现代"问题何以在中国引起热烈争论的原因。"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相互交融的状况,正说明了中国当代文化的复杂性。1985年秋天,美国教授弗雷德里克·杰姆逊(FredricJameson)在北大举行了为期四个月的演讲,这些演讲后来辑成《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一书,北京大学出版社最近又再版了这本书,"后现代",或者说"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 )这个名词,据我所知就是杰姆逊教授最早介绍到中国来的。在当时来说,此举相当大胆,因为他80年代初才开始从单篇文章中提出了他的后现代理论,而他的那本"大书"《后现代主义后期资本主义的逻辑》,就是访问北大后问世的。换言之,他第一次向世人介绍自己的后现代理论和文化理论,是在北京大学。我想这对于北大是一个相当大的荣誉。最近我又重读这本书,仍然觉得受益良多。来北大之前,我又买了一本杰姆逊教授最新出版的论文集TheCulturalTurn (Verso ,1998),译成中文名为《文化转向》,意即当代整个文化批评和文化理论的文化转向。书中收录了他写于1983年到1998年的8篇论文,1983年那篇经典性的论文《后现代主义和消费社会》也在其中。这本书受到美国各个学界的重视,我从前的同事,现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历史系教授,也是马克思主义者,PerryAnderson ,本来要为这本书作序,结果却越写越长,竟至成书,名为TheOriginsofPostmodernity (Verso ,1998),即《后现代性的来源》。以介绍杰姆逊入手,Anderson把整个西方后现代主义的来龙去脉都展现出来。据Anderson 说,这个名词最早见于西班牙文坛,后来在1950年左右,中国革命刚刚成功时,有一位美国诗人CharlesOrson 提出了一个主张:20世纪的上半叶是现代,下半叶就是后现代;后现代的动力不是西方,而是第三世界,特别是中国的革命。这样说来,中国与西方后现代的起源可能还有一层关系。当然,另一个重要观点是杰姆逊教授在其北大的演讲中提出的,他认为所谓文化上的现代和后现代,是和整个西方经济历史的发展相关的。所谓现代主义是文学、艺术上的名词,而现代性是较为广义的文化历史上名词。他把这个时期定在1880年左右到1930年左右;而他认为后现代阶段是从1960年前后开始的。 这是他的一种历史分期法。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有非常大的区别,因为现代性所表现的是资本主义盛期的状况,他引用了列宁的名言:资本主义发展到了极端,就是帝国主义。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的资本开始向世界发展,这种发展到了最极端之时,变成了垄断资本主义,而文学艺术表现的就是所谓"highmodernism",即高潮现代主义。可是到了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整个西方世界在文化方面有了非常大的变动。杰姆逊受一位重要的比利时学者ErnestMandel 的影响,写了一本叫做LateCapitalism(《后期资本主义》)的书,认为后期资本主义和盛期资本主义有很大的不同,因为后期资本主义逐渐地跨国化、国际化乃至现在所说的全球化,而全球性的资本主义近几年来最大的发展就是全盘的金融化,所谓金融化就是把抽象的钱在世界的各地运转。在他看来,这种抽象的金融化倾向给西方文化带来了非常大的转变,后现代的文化即所谓电动器械、电脑,以及资讯的高速流通,其中最重要的是媒体,特别是视觉媒体,已影响到所有人的生活,他认为,五六十年代电视的发明为全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电视的普及使整个人类生活视觉化。彩色电视机所表现出的形象完全是虚

古村落与中国传统文化

古村落与中国传统文化 南昌工程学院严鹏编制 论文摘要:村落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固有成分,历史文化的积淀和人文观念的影响,造就了中国古代独特的村落文化,本文将从宗教观念,风水观念,诗画观念三个视角对中国古代村落文化做浅要阐释。 论文关键词:村落文化宗教观念风水观念诗画观念近代科学地理学的奠基者李尔特曾经说过:“地球上人类的每个物质成就,不论是一间房屋、一个农庄或一个城镇都代表着自然和人文因素的综合。”村落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做为文化象征的形象符号,在空间和时间的完美结合中,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人文观念。 一、宗教观念 宗教从各个方面如民族群体心理、思维方式、物质文化、民间民俗等渗透于中国村落文化之中,使中国村落文化具有浓重的宗教色彩和深刻的神道烙印。 宗教对于中国村落文化的作用,首先便表现在它对于村落成员的组织与维系功能。宗教的维系功能体现在中国村落文化中,表现为宗教中某一共同崇拜的对象,可以成为一个村落群体甚至多个村落群体成员精神上的纽带,使他们彼此认同和维系,使他们能够为自身利益而团结一致。因此在古代社会,一个村落或一个部落,往往有自己的

图腾,有自己崇敬的精灵。当一部分社会成员被生活所迫时,也往往以宗教为旗帜,作为维系感情与利益的纽带,结成社群,对统治阶级进行反抗。中国历史上以宗教为纽带,组织、团结民众反抗腐朽封建王朝的农民革命斗争层出不穷:自东汉末年的“太平道”所组织发起的黄巾起义,东晋孙恩的“夭师道”,北魏法庆以“大乘教”,北宋方腊以“明教”,南宋钟相以“巫教”,元末的韩山童、刘福通的红巾军以“白莲教”,清中叶的林清以“八卦教”组织起义,历朝各代农民的武装斗争每失败一次,中国人的天命观思想便得一次巩固和加强。 宗教是中国农民武装斗争的团结纽带,它同时与宗教的组织和维系功能相联系。然而宗教常常成为人们走向分裂、失败的催命符,封建统治集团常借助宗教推行其愚民政策。地藏王庙前殿左右的黑白无常狰狞可怖的嘴脸、判官、鬼卒的青面撩牙、十八层地狱的阴森、鲜血淋漓、其刑之惨绝,令人毛骨耸然,其心理威胁往往比官府的刑杖和囚牢有效得多。 另一方面,中国儒教以伦理道法为宗旨,以士大夫为其信众基础,儒家思想文化在中国长期居于统治地位,至今仍在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佛教则提倡修身养性,自我修炼,并在戒律中提出不准“淫、盗、杀、妄”等戒规。基督教比较倡导宗教的献身精神,“十戒”中也有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证等伦理准则,这些伦理准则大多是一些最为基本的社会公德。当它们成为宗教教义,渗入村落文化之中,无疑会深入到村落成员的内心信念中。世俗的伦理要求,通过宗教的形式在民众中得到教化,既是宗教的

浅谈中国文化

浅谈中国“文化” 摘要:中国文化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时至今日已经充斥着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它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滋润、教化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作为当代中国文化的继承与传播者,我们有责任去了解中国文化丰富的内涵及发展史,并就当代社会上的一些文化现象做出自己的分析及判断,尽自己个人所能向社会诠释什么是优秀的、有底蕴的中国文化,努力营造出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和谐主义社会。关键词:中国文化、塑造发展、文化底蕴、博大精深 从小我们就在一个充满文化氛围的环境里慢慢成长,父母亲的言传身教、学校里学到的一些关于古代儒家文化对人们思想及言论的要求,还有与人相处过程中文化的体现等等。可以说生长在中国这样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文化真的是无处不在,因此适时的了解一些中国文化的发展对于我们自身的性格塑造也有很大帮助。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内容宽泛,涉及的层面很广,不同的人都会有一套属于他们自己认知的观点和见地,从遥远的古文化到林林总总的现代特色文化,它的发展成长历程是漫长而悠久的,期间新生出来的文化氛围与逐渐消逝的传统文化都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以下是我对中国文化的一些认识和看法。 一:中国文化发展的简要历程: 中国古代出现了很多大家思想流派,像我们熟知的儒家思想,道家、佛教思想等,他们都对中国传统文化各个不同的发展时期作出了重要贡献。而其中的儒家礼学在中国的思想界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

从先秦的孔、孟、荀、韩、汉代的董仲舒、班固、宋元明清,他们都十分重视礼学的发展,正是由于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长期的潜移默化,所以中国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高度重视伦理观念和精神力量,以至于到现在这种影响还是深入人心的。但是礼学思想的禁锢作用和十分严格的政治等级制度也对中国文化有一定程度的制约作用,如对于外来科学及思想文化的排他性使得中国为文化在其发展中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中国文化能绵延至今正是因为它不断的学习并借鉴世界优秀文化,善于接受和消化外来文化的优良成果,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中国文化在经历了一次次质变以后,已基本上奠定了中国文化开放的基石,从此它便进行了跨越式的发展,先后形成了京都文化、港台文化、岭南文化、环渤海文化等不同层次的文化网络,其共同促进了中国文化整体的进步与提升,19世纪末,随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文化又注入了些新的活力,终经过多次的摸索实践,在与中国文化和社会实践的相互交融中,在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又相继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些思想的出现无疑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此后随着社会发展脚步的加快,中国各民族文化也纷纷呈现出独具一格、具有各种鲜明特色的文化形式,到现在大家去各种各样的地区游玩都会感受到异族他乡的独特文化意蕴。 二:对身边一些文化的感受与认识 中国传统节日也属于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记得小时候总是对过节有一种很开心的期待,春节,、劳动节、中秋节、国庆节等,并且每

中国外交政策及特点

中国外交政策 中国外交政策指的是我国在处理同包括社会主义国家在内的一切国家的各方面关系如政治经济文化外交边界关系中,一贯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以及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其他政策措施处理办法,在我国外交政策的指导下

1957年,毛泽东主席在莫斯科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坚决主张一切国家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63年底至1964年初,周恩来总理出访亚洲、非洲和欧洲14个国家时,提出了中国经济援助的八项原则,把五项原则扩展到经济领域。1974年,邓小平同志在联大特别会议上再次强调国家之间的政治和经济关系都应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1988年,邓小平同志又率先明确提出以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张。 2000年7月6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在访问土库曼斯坦期间,就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阐述了中国一贯坚持的四项原则。 原则 一、维护和平、反对武力。二、相互尊重、主权平等。三、自主选择、求同存异。四、互利合作、共同发展。 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促进和平。 中国将继续推动世界多极化,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各国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积极倡导多边主义和树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主要内容的新安全观,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推动国际秩序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中国在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深化与发展中国家的互利合作,维护与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进一步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努力寻求和扩大共同利益汇合点,妥善处理分歧。积极参与多边外交,维护和加强联合国及安理会的权威和主导作用,努力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同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目标 中国政府和人民愿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建设一个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成果 在当前国际形势中,和平、发展、合作仍是主流,中国和平发展的机遇大于挑战。2005年,中国外交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利用机遇、应对挑战,进一步塑造了为世界和平、发展、合作而不懈努力的国际形象,展现了坦诚、负责、务实、灵活、开放的外交风格和坚持原则、仗义执言的社会主义国家风范。从中国和世界和平发展的利益出发,中国外交全面运筹同周边国家关系、同大国关系、同发展中国家关系及多边外交,增强外交软实力,取得一系列新的成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