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公式大全精简版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精简版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精简版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精简版

一、集合模块

1、集合与集合的关系:用?,≠?,=表示;

A 是

B 的子集记为A ?B ;A 是B 的真子集记为A ≠?B 。 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记为A A ?;

②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记为A ?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③如果B A ?,同时A B

?,那么A = B ;如果A B ?,B C ?,

A C ?那么; 2、交集{|}A

B x x A x B =∈∈且; 并集{|}A B x x A x B =∈∈,或;

补集|U C A x x U x A =∈?{,且},集合U 表示全集。

二、函数模块

(一)、函数的概念:

1、函数的定义:)(x f y =,A x ∈,y B ∈;

2、函数概念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与对应法则;

3、函数相等的条件:定义域和对应法则相同;

(二)函数定义域的求法:

1、由函数的解析式确定函数的定义域(二次根式、分式、对数式);

2、由实际问题确定的函数的定义域;

3、不给出函数的解析式,而由)(x f 的定义域确定函数)]([x g f 的定义域。

(三)函数值域的求法:

函数的值域是由函数的定义域与对应法则确定的,因此,要求函数的值域,一般要从函数的定义域与对应法则入手分析,常用的方法有: (1)观察法;(2)图象法;(3)配方法;(4)换元法。

(四)函数图像的概念及画法:

1、函数图象的概念

将自变量的一个值0x 作为横坐标,相应的函数值()0f x 作为纵坐标,就得到坐标平面上

的一个点()()

0,0x f x .当自变量取遍函数定义域A 中的每一个值时,就得到一系列这样的点.所有这些点组成的集合(点集)为

()(){},,x f x x A ∈即()(){},,x y y f x x A =∈,所

有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就是函数()y f x =的图象. 2、函数图象的画法

画函数的图象,常用描点法,其基本步骤是:⑴列表;⑵描点;⑶连线.在画图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3、分段函数

在定义域内不同部分上,有不同的解析表达式的函数通常叫做分段函数; 注意:

①分段函数是一个函数,而不是几个函数;

②分段函数的定义域是x 的不同取值范围的并集;其值域是相应的y 的取值范围的并集

(五)函数的性质

1、单调性:定义:如果函数()y f x =对于属于定义域I 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12x x 、,当12x x <时,都有()()()()1212f x f x f x f x <>()),则称()f x 在这个区间上是增函数(或减函数);

判断单调性的方法:定义法、复合函数法、求导法.

特别注意:复合函数单调性,奇偶函数在对称区间内的单调性关系.

2、奇偶性: 函数的奇偶性的定义

如果对于函数f (x )定义域内的任意x 都有f (-x )=-f (x ),则称f (x )为奇函数; 如果对于函数f (x )定义域内的任意x 都有 f (-x )=f (x ),则称f (x )为偶函数. 函数的奇偶性的几个性质

(1)、奇函数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的图像关于y 轴对称; (2)、)(x f 为奇函数,定义域为D ,若0,D ∈则必有0)0(=f ;

(六)、指数函数性质及其应用

1、常用的指数关系式: (1)负数和零不能作为底数;

(2) 0

1a = .; 1

a a = ; 1x

x

a a -=

2、指数运算与指数函数 根式的性质1:n n a )(=a ;

根式的性质2:当n 是奇数时,n

n

a =a ; 当n 是偶数时,?

??<≥-==)0()

0(||a a a a a a n

n

3、分数指数幂

正数的正分数指数幂的意义: *

(0,,,1)a m n N n >∈> 正数的负分数指数幂的意义: *(0,,,1)a m n N n >∈> 0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0,0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

4、实指数幂的运算性质(0,0,,)a b s R r R >>∈∈ (1)r a ·s r s

a a +=

;(2)rs

s r a a =)(;(3)()r r r

ab a a =;

5、指数函数:函数)1,0(≠>=a a a y x

叫做指数函数,其中指数x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是R ;

6、指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7、掌握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特别要弄清1>a 与10<a 时,若,0x 则 ; 当10<x 则 。

(七)、对数函数性质及其应用

1、对数的概念

对数定义:一般地,如果a (10≠>a a 且)的b 次幂等于N, 就是N a b =,那么数 b 叫做以a 为底 N 的对数,记作log a b N =,其中a 叫做对数的底数,N 叫做真数。

2、常用的对数关系式: (1)负数和零没有对数;

(2) 0

1a = ∴log 1___a =.;(2) 1

a a = ∴log ___a a =.

3、对数运算性质

3、对数函数的性质

三、复数模块

(一)、复数的有关概念

1、复数的概念

形如a +b i(a ,b ∈R )的数叫复数,其中a ,b 分别是它的实部和虚部.若b =0,则a +b i 为实数,若b ≠0,则a +b i 为虚数,若a =0且b ≠0,则a +b i 为纯虚数. 2、复数相等:a +b i =c +d i ?a =c 且b =d (a ,b ,c ,d ∈R ). 3、共轭复数:a +b i 与c +d i 共轭?a =c ;b =-d (a ,b ,c ,d ∈R ).

(二)、复数的四则运算

设z 1=a +b i ,z 2=c +d i(a ,b ,c ,d ∈R ),则 1、加法:z 1+z 2=(a +b i)+(c +d i)=(a +c )+(b +d )i ; 2、减法:z 1-z 2=(a +b i)-(c +d i)=(a -c )+(b -d )i ;

3、乘法:2()()()()a bi c di ac bci adi bdi ac bd ad bc i ++=+++=-++ ;

4、除法:2222

()()()()()()a bi a bi c di ac bd bc ad

a bi c di i c di c di c di c d c d ++-+-+÷+===+++-++.

(三)、复数的几何意义

1、复数z =a +b i(a ,b ∈R )的模|z |=a 2+b 2,实际上就是指复平面上的点Z 到原点O 的距离;|z 1-z 2|的几何意义是复平面上的点Z 1、Z 2两点间的距离.

2、复数z 、复平面上的点Z 及向量OZ → 相互联系,即z =a +b i(a ,b ∈R )?Z (a ,b )?OZ →. 注:任意两个复数全是实数时能比较大小,其他情况不能比较大小.

(四)两条性质

(1)i 4n =1,i 4n +

1=i ,i 4n +

2=-1,i 4n +

3=-i ,i n +i n +

1+i n +

2+i n +

3=0(各式中n ∈N ).

(2)(1±i)2=±2i ,1+i 1-i =i ,1-i

1+i

=-i.

四、概率统计模块

(一)、等可能事件概率公式

一般地,如果一次试验中共有n 种等可能出现的结果,随机事件A 包含的结果数为m ,则事件A 可能出现的概率为()m

P A n

=

(二)、概率的性质

1、互斥事件

若事件A 与事件B 不可能同时发生,则称事件A 与事件B 互斥; 2、概率加法公式(互斥事件的概率)

若事件A 与事件B 互斥,则事件A 或B 发生的概率)?P A B P A P B =()(+()

,这就是概率的加法公式;

3、对立事件:若事件A 与事件B 不可能同时发生但二者必有一个发生,则称事件A 与事件B 互为对立事件;

4、对立事件的概率:若事件A 与事件B 互为对立事件,则()()1P A P B +=;

(三)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

一般地,对于古典概型,基本事件共有n 个,随机事件A 包含的基本事件是m.由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可得()m

P A n

=

, 所以在古典概型中 (),m A P A n =

=包含的基本事件数总体的基本事件个数

(四)几何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

一般地,在几何概型中试验的全部结果(即基本事件)所构成的区域记为D ,记事件“该点落在其区域D 内部一个区域d 内”为事件A ,则事件A 发生的概率

()P A =

积)

的区域长度(面积或体试验的全部结果所构成积)

的区域长度(面积或体构成事件A

(五)样本方差与标准差

设样本的元素为12n x x x ?,,

,,样本的平均数为x , 1、样本方差:2

222121

[()()()]n s x x x x x x n

=-+-+?+-. 2、样本标准差:

s =

(六)回归方程

1、最小二乘法:使得样本数据的点到回归直线的距离平方和最小的方法叫最小二乘法.

2、回归方程:两个具有线性相关关系的变量的一组数据:

1122()()()n n x y x y x y ?,,,,,,,其回归方程为^^^

y b x a =+,则

^11

22211^^()()()n n i i i i i i n n i i i i x x y y x y nx y

b x x x nx a y b x

====?

---??==??--???=-?∑∑∑∑ 其中,^b 是回归方程的斜率,^

a 是在y 轴上的截距.

五、三角函数的概念与三角变换公式

(一)、弧度制

1、角度制与弧度制的互化:

π弧度 180=,180

1π=

弧度,1弧度 )180

(

π

='1857 ≈

2、弧长公式:R l θ=;扇形面积公式:Rl R S 2

1

212==θ.

(二)、三角函数定义

角α终边上任意一点P 为),(y x ,设r OP =||,则:

,cos ,sin r x r y ==

ααx y

=αtan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π

πππ2π35

注:识记一些简单的勾股数,判断时借助三角形,

(三)、三角函数符号规律

一全正,二正弦,三两切,四余弦;

注:y 的符号对应正弦的符号,x 的符号对应余弦的符号。

(四)、诱导公式记忆规律

“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注:1、变与不变指的是函数名,使用公式时将已知角看作锐角; 2、将正切函数的诱导公式单独记忆。 3、注意角度和弧度的互换;

诱导公式(一) (这里k 为整数)

tan )360tan(cos )360(cos sin )360sin(ααα

ααα=+?=+?=+?k k k

诱导公式(二)

tan )180tan(cos )180cos( sin )180sin(ααα

ααα=+?-=+?-=+?

诱导公式(三)

tan )tan(cos )cos( sin )sin(ααα

ααα-=-=--=-

诱导公式(四)

tan )180tan(cos )180cos( sin )180sin(ααα

ααα-=-?-=-?=-?

诱导公式(五) sin )2

cos( cos )2sin(ααπ

ααπ

=-=-

诱导公式(六) sin )2

cos( cos )2sin(ααπ

ααπ

-=+=+

(五)、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αα

α

ααtan cos sin ;

1cos sin 22==+;

(六)、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1、;sin cos cos sin )sin(βαβαβα±=±

2、;sin sin cos cos )cos(

βαβαβα =±

3、β

αβ

αβαtan tan 1tan tan )tan( ±=

± 。

注:由正余弦的和差化积公式可推出辅助角公式。

(七)、二倍角公式:

①αααcos sin 22sin =; ②ααααα2222

sin 211cos 2sin cos 2cos -=-=-=;

③α

α

α2

tan 1tan 22tan -=。

(八)辅助角公式

()a

b

b a b a =

++=+??αααtan sin cos sin 22, ??? ??+=+4sin 2cos sin πααα,??? ?

?

+=+3sin 2cos 3sin πααα;

应用以上公式对三角函数式化简。(化简要求:项数最少、函数种类最少,分母中不含三角函数,能求值,尽可能求值。)

六、解三角形

(一)、正弦定理及其推论

1、正弦定理:

在ABC ?中,边,,,,a b c A B C 与角满足关系式

2sin sin sin a b c

R A B C

===(其中R 为ABC ?外接圆的半径)

利用正弦定理可以解决两类问题:

(1)已知两角和任意一边,求其他两边和一角

(2)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对角,求另一边的对角,进而可求其他的边和角

2、公式变形:

2sin 2sin 2sin a R A b R B c R C =??

=??=?

注:该变形可以实现边角的互化,通常2R 可以消掉或者可以求出;

3、推论:(大边对大角,大角对大边)

在B A, b a,∠∠?分别为中,已知ABC 所对的边,则

B A B A b a sin ____sin ___??>

(二)、面积公式

111

sin sin sin 222

S ab C bc A ac B =

== 注:面积公式关键点在于两边和它们夹角的正弦;解题时需结合题目条件灵活选择相应公式;

(三)、余弦定理及其推论

1、余弦定理:

在ABC ?中,边,,,,a b c A B C 与角满足关系式

2222222222cos 2cos 2cos a b c bc A b a c ac B c a b ab C

=+-=+-=+-

应用:可以解决以下解斜三角形的问题:

已知两边和它们的夹角,求第三边和其他两个角.

2、余弦定理变形:

222cos 2+-=

b c a A bc ,222cos 2+-=a c b B ac ,222

cos 2+-=b a c C ba

; 应用一:可以解决以下两类解斜三角形的问题: 已知三边,求三个角;

应用二:按角对三角形进行判定:

根据余弦值的正负对三角形中最大角进行判定, 最大角为钝角即为钝角三角形; 最大角为直角即为直角三角形; 最大角为锐角则为锐角三角形;

应用三:实现角化边,将角的余弦化为三边的关系;

当2

C π

=

时,cos 0C =,222

a b c +=;

当02

C π

<<时,cos 0C >,222

a b c +>;

当2

C π

π<<时,cos 0C <,222a b c +<;

(四)、解三角形中常用角度关系及相应三角变换

1、A B C π++=,A B C π+=-,

222

A B C

π+=-; 2、()sin sin A B C +=, ()cos cos A B C +=-; 3、sin

cos 22A B C +=,cos sin 22

A B C

+=; 4、 sinC sin()sin cos cos sin A B A B A B =+=+,

()cos cos cos sin sin A B A B A B +=-,

()cosC cos[()]cos sin sin cos cos A B A B A B A B π=-+=-+=-;

七、数列

(一)、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性质

注:(1)解题方法有基本量法,通常计算要多花些时间; (2)可观察题目特点使用相应性质,达到快速准确解题;

(3)另外两类数列的通项和求和均有多个公式,需根据条件灵活选用。

(二)、根据前n 项和求通项公式

11(1)(2)

n n n S n a S S n -=?=?-≥?

注:最后n a 的表达式分1n =和2n ≥两种情况讨论,最后检验两种情形能否合用一个式子表示,若不能,就用分段形式表示。

归纳:数列模块预备知识为函数概念与思想,解题过程中常涉及到解高次方程组和指数运算,在等比数列中会涉及到一些比例的性质的应用;

八、不等式模块

1、不等式的解法:求解不等式与解方程一样,要注意不等式的同解变形,解集相同

的不等式称为同解不等式;

2、一元一次不等式)0(0≠>+a b ax 的解法与解集形式。

当0>a 时,a b x -

>, 即解集为????

??

->a b x x |,

当0

??

-

3、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

4、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基本步骤:

(1)整理系数,使最高次项的系数为正数; (2)计算ac b 42

-=?;

(3)0?>时,求相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然后根据“大于0取两边,小于0取中间”的法则写出不等式的解集;

(4)0?≤时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特征写出解集。

5、分式不等式求解时,一般先移项,通分,化简然后标根法求解

()()x g x f >0()()0>?x g x f

()()

0

00f x g x f x g x g x ≥??≥??≠?? ()()()()()???≠≤?≤000x g x g x f x g x f 切忌去分母

6、绝对值不等式

()a x f < ()()a x f a a <<-?>0 ()a x f > ()()()a x f a x f a -<>?>或0

平方法: ()()f

x g x >?

()()x g x f

22

>

零点分段法:适用于含有两个绝对值的不等式。

7、基本不等式

如果b a ,是正数,那么

2b a +≥ab (b a +≥ab 2,2

)2

(b a +≥ab ),当且仅当b

a =

时,取得等号.

8、指数对数不等式

根据函数单调性求解;

9、不等式与线性规划问题

结合图像求解;

九、空间几何体的特征与表面积体积

(一)、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1、 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区别,正投影概念;

2、三视图的画法: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3、斜二测画法画直观图:

x '轴与y '轴夹角045(或0135,平行于x 轴长度不变,平行于y 轴长度减半;

设原图形的面积为S ,其直观图的面积为S ’,则'4

S S =;

(二)、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要点一、棱柱、棱锥、棱台的表面积

棱柱、棱锥、棱台是多面体,它们的各个面均是平面多边形,它们的表面积就是各个面的面积之和。计算时要分清面的形状,准确算出每个面的面积再求和。棱柱、棱锥、棱台底面与侧面的形状如下表:

要点诠释:

求多面体的表面积时,只需将它们沿着若干条棱剪开后展开成平面图形,利用平面图形求多面体的表面积.

要点二、圆柱、圆锥、圆台的表面积

圆柱、圆锥、圆台是旋转体,它们的底面是圆面,易求面积,而它们的侧面是曲面,应把它们的侧面展开为平面图形,再去求其面积. 1.圆柱的表面积

(1)圆柱的侧面积: S 圆柱侧=C l =2πr l .

(2)圆柱的表面:2222()S r rl r r l πππ=+=+圆柱表. 2.圆锥的表面积

(1)圆锥的侧面积:1

2

S Cl rl π=

=圆锥侧. (2)圆锥的表面积:S 圆锥表=πr 2+πr l .

3.圆台的表面积

(1)圆台的侧面积: S 圆台侧=π(r '+r)l .

(2)圆台的表面积:22

('')S r r r l rl π=+++圆台表. 要点诠释:

求旋转体的表面积时,可从旋转体的生成过程及其几何特征入手,将其展开后求表面积,但要搞清它们的底面半径、母线长与对应的侧面展开图中的边长之间的关系. 4.圆柱、圆锥、圆台的侧面积公式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要点三、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 1.柱体的体积公式:V=Sh .

2.锥体的体积公式:1

3

V Sh =. 3

.台体的体积公式:1

(')3

V h S S =

. 4.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公式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要点四、球的表面积和体积

1.球的表面积公式:S 球=4πR 2. 2.球的体积公式:3

43

V R π=

球. 常用公式: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a b c ,其外接球的半径为R

,则

2R =

十、空间中点线面的位置关系

(一)、 本章知识结构图

(二)、 空间平行和垂直关系的转化

1、平行关系:

线线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相互之间的转化图为:

平行关系中常用的平面几何知识: (1)、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底边; (2)、构造平行四边形进行转换; (3)、由角度关系得到平行;

2、垂直关系:

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相互之间的转化图为:

线线垂直

垂直关系中常用的平面几何知识:

(1)、勾股定理逆定理结合长度关系证垂直; (2)、由角度关系得到垂直; (3)、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注:线面垂直性质定理实现了平行与垂直的转换;

常用定理

①线面平行ααα////a a b b a ???

?

??

??;

αββα////a a ??

???; ②线线平行:////a a a b b α

βαβ??????=?;b a b a //????⊥⊥αα;////a a b b αβαγβγ??=???=?

;b c c a b a //////????;

③面面平行:,////,//a b a b O a b αααβββ???

?=????

④线线垂直:

b a b a ⊥??

??

?⊥αα; ⑤线面垂直:,,a b a b O l l a l b ααα???

?

=?⊥??⊥⊥?

;,l a a a l αβαββα⊥??=?⊥???⊥?;

⑥面面垂直:二面角90;

βααβ⊥??

??

⊥?a a ;

十一、直线和圆模块

(一)、直线与方程

1、直线的倾斜角

定义:x 轴正向与直线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直线的倾斜角。特别地,当直线与x 轴平行或重合时,我们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度。因此,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180α?≤,随着α的增大,斜率k 也增大;当90180α?<

2、直线的斜率

①定义: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直线的斜率常用k 表示。即tan k α=。斜率反映直线与轴的倾斜程度。 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211

21

2x x x x y y k ≠--=

3、直线方程

点斜式:)(11x x k y y -=-直线斜率k ,且过点()11,y x 斜截式:b kx y +=,直线斜率为k ,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为b 一般式:0=++C

By Ax (A ,B 不全为0)

注意:○

1各式的适用范围 ○2特殊的方程如: 平行于x 轴的直线:b y =(b 为常数); 平行于y 轴的直线:a x =(a 为常数);

4、两直线平行与垂直

当111:b x k y l +=,222:b x k y l +=时,

212121,//b b k k l l ≠=?;12121-=?⊥k k l l

注意:利用斜率判断直线的平行与垂直时,要注意斜率的存在与否。

5、两条直线的交点

0:1111=++C y B x A l 0:2222=++C y B x A l 相交

交点坐标即方程组??

?=++=++0

222111C y B x A C y B x A 的一组解。 方程组无解21//l l ? ; 方程组有无数解?1l 与2l 重合;

6、两点间距离公式:设1122(,),A x y B x y ,()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两个点,

则||AB ;

7、点到直线距离公式:一点()00,y x P 到直线0:1=++C By Ax l 的距离

2

2

00B

A C

By Ax d +++=

8、两平行直线距离公式

在任一直线上任取一点,再转化为点到直线的距离进行求解。

0:11=++C By Ax l ,0:22=++C By Ax l ,2

2

21B

A C C d +-=

(二)、圆与方程

圆的标准方程:2

2

2

()()x a y b r -+-=叫做圆心是(,)C a b ,半径是r 的圆的标准方程.

圆的一般方程:2

20x y Dx Ey F ++++=(22

4D E F +->0) .

圆的一般方程转化为标准方程;

(三)、点直线圆的位置关系

1、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设点),(00y x P ,圆C 222)()(r b y a x =-+-或02

2=++++F Ey Dx y x ,则

点P 在圆C 上?2

2020)()(r b y a x =-+-?0002

020=++++F Ey Dx y x ;

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直线l :0(,Ax By C A B ++=不全为0),圆C :2

2

2

()()x a y b r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d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

d r >?直线与圆相离;d r =?直线与圆相切;d r

3、两圆的位置关系

设两圆的圆心距为d ,两圆半径分别为12,r r ,则12d r r >+?两圆相离;12d r r =+?两圆外切;<-||21r r 12d r r <+?两圆相交;12||d r r =-?两圆内切;12||d r r <-?两圆内含.

十二、椭圆模块

(一)、椭圆的概念与基本性质

(二)、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简单联立问题

直线被圆锥曲线所截弦长求法:

代数法:用一般的弦长公式AB 12x -= 因为0?>是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于两点的必要条件,故在求解有关弦长、对称问题时,务必别忘了检验0?>!

高中数学公式史上最全大全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 (最全面,最详细)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 抛物线:y = ax *+ bx + c 就是y等于ax 的平方加上bx再加上c a > 0时开口向上 a < 0时开口向下 c = 0时抛物线经过原点 b = 0时抛物线对称轴为y轴 还有顶点式y = a(x+h)* + k 就是y等于a乘以(x+h)的平方+k -h是顶点坐标的x k是顶点坐标的y 一般用于求最大值与最小值 抛物线标准方程:y^2=2px 它表示抛物线的焦点在x的正半轴上,焦点坐标为(p/2,0) 准线方程为x=-p/2 由于抛物线的焦点可在任意半轴,故共有标准方程y^2=2px y^2=-2px x^2=2py x^2=-2py 圆:体积=4/3(pi)(r^3) 面积=(pi)(r^2) 周长=2(pi)r 圆的标准方程(x-a)2+(y-b)2=r2 注:(a,b)是圆心坐标 圆的一般方程x2+y2+Dx+Ey+F=0 注:D2+E2-4F>0 (一)椭圆周长计算公式 椭圆周长公式:L=2πb+4(a-b) 椭圆周长定理:椭圆的周长等于该椭圆短半轴长为半径的圆周长(2πb)加上四倍的该椭圆长半轴长(a)与短半轴长(b)的差。 (二)椭圆面积计算公式 椭圆面积公式:S=πab 椭圆面积定理:椭圆的面积等于圆周率(π)乘该椭圆长半轴长(a)与短半轴长(b)的乘积。 以上椭圆周长、面积公式中虽然没有出现椭圆周率T,但这两个公式都是通过椭圆周率T推导演变而来。常数为体,公式为用。 椭圆形物体体积计算公式椭圆的长半径*短半径*PAI*高 三角函数: 两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必备版)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必备版)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必备版) 篇一 篇二 篇三 公式一: 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 sin(2kπ+α)=sinα (k∈Z) cos(2kπ+α)=cosα (k∈Z) tan(2kπ+α)=tanα (k∈Z) cot(2kπ+α)=cotα (k∈Z) 公式二: 设α为任意角,π+α的三角函数值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三: 任意角α与 -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α)=-sinα

cos(-α)=cosα tan(-α)=-tanα cot(-α)=-cotα 公式四: 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五: 利用公式一和公式三可以得到2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2π-α)=-sinα cos(2π-α)=cosα tan(2π-α)=-tanα cot(2π-α)=-cotα 公式六: π/2±α及3π/2±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 cot(3π/2+α)=-tanα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 cot(3π/2-α)=tanα (以上k∈Z) 注意:在做题时,将a看成锐角来做会比较好做。 诱导公式记忆口诀 ※规律总结※ 上面这些诱导公式可以概括为: 对于π/2*k ±α(k∈Z)的三角函数值, ①当k是偶数时,得到α的同名函数值,即函数名不改变; ②当k是奇数时,得到α相应的余函数值,即sin→cos;cos→sin;tan→cot;cot→tan(奇变偶不变),然后在前面加上把α看成锐

(完整版)文科高中数学公式大全(超全完美)

高 中文科数学公式总结 一、函数、导数 1.元素与集合的关系:U x A x C A ∈??,U x C A x A ∈??.A A ??≠?? 集合12{,,,}n a a a L 的子集个数共有2n 个;真子集有21n -个;非空子集有21n -个;非空的真子集有 22n -个. 2. 真值表 常 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下图):(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同假.) 3. 充要条件(记p 表示条件,q 表示结论) (1)充分条件:若p q ?,则p 是q 充分条件. (2)必要条件:若q p ?,则p 是q 必要条件. (3)充要条件:若p q ?,且q p ?,则p 是q 充要条件. 注:如果甲是乙的充分条件,则乙是甲的必要条件;反之亦然. 4. 全称量词?表示任意,?表示存在;?的否定是?,?的否定是?。 例:2 ,10x R x x ?∈++> 的否定是 2 ,10x R x x ?∈++≤ 5. 函数的单调性

(1)设2121],,[x x b a x x <∈、那么 ],[)(0)()(21b a x f x f x f 在?<-上是增函数; ],[)(0)()(21b a x f x f x f 在?>-上是减函数. (2)设函数)(x f y =在某个区间内可导,若0)(>'x f ,则)(x f 为增函数;若0)(<'x f ,则)(x f 为减函数. 6. 复合函数)]([x g f y =单调性判断步骤: (1)先求定义域 (2)把原函数拆分成两个简单函数)(u f y =和)(x g u = (3)判断法则是同增异减(4)所求区间与定义域做交集 7. 函数的奇偶性 (1)前提是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2)对于定义域内任意的x ,都有)()(x f x f =-,则)(x f 是偶函数; 对于定义域内任意的x ,都有)()(x f x f -=-,则)(x f 是奇函数。 (3)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 8.若奇函数在x =0处有意义,则一定存在()00f =; 若奇函数在x =0处无意义,则利用 ()()x x f f -=-求解; 9.多项式函数1 10()n n n n P x a x a x a --=++?+的奇偶性 多项式函数()P x 是奇函数?()P x 的偶次项(即奇数项)的系数全为零. 多项式函数()P x 是偶函数?()P x 的奇次项(即偶数项)的系数全为零. 10. 常见函数的图像: 11. 函数的对称性 (1)函数()y f x =与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0x =(即y 轴)对称. (2)对于函数)(x f y =(R x ∈),)()(x a f x a f -=+恒成立,则函数)(x f 的对称轴是a x = (3)对于函数)(x f y =(R x ∈),)()(x b f a x f -=+恒成立,则函数)(x f 的对称轴是2 b a x +=; 12. 由 )(x f 向左平移一个单位得到函数)1(+x f 由)(x f 向右平移一个单位得到函数)1(-x f 由 )(x f 向上平移一个单位得到函数1)(+x f 由)(x f 向下平移一个单位得到函数1)(-x f 若将函数)(x f y =的图象向右移a 、再向上移b 个单位,得到函数b a x f y +-=)(的图象;若将曲线 0),(=y x f 的图象向右移a 、向上移b 个单位,得到曲线0),(=--b y a x f 的图象. 13. 函数的周期性 (1))()(a x f x f +=,则)(x f 的周期T a =||; (2)()()f x a f x +=-,则)(x f 的周期2T a =|| (3)1 ()() f x a f x += ,则)(x f 的周期2T a =|| (4)()()f x a f x b +=+,则)(x f 的周期T a b =|-|; 14. 分数指数 (1)m n a =0,,a m n N *>∈,且1n >).

(完整版)高中数学公式大全最新整理

高 中 数 学 公 式 大 全(简化版)

目录 1 集合与简易逻辑 (01) 2 函数 (03) 3 导数及其应用 (09) 4 三角函数 (11) 5 平面向量 (13) 6 数列 (14) 7 不等式 (15) 8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17) 9 直线与圆 (20) 10圆锥曲线 (23) 11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 (25) 12统计与概率 (26) 13复数与推理证明 (29)

§01. 集合与简易逻辑 1.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U x A x C A ∈??,U x C A x A ∈??. 2.集合运算 全集U :如U=R 交集:}{B x A x x B A ∈∈=且I 并集:}{B x A x x B A ∈∈=?或 补集:}{A x U x x A C U ?∈=且 3.集合关系 空集A ?φ 子集B A ?:任意B x A x ∈? ∈ B A B B A B A A B A ??=??=Y I 注:数形结合---文氏图、数轴 4. 包含关系 A B A A B B =?=I U U U A B C B C A ????U A C B ?=ΦI U C A B R ?=U 5.集合12{,,,}n a a a L 的子集个数共有2n 个;真子集有2n –1个;非空子集有2n –1个;非空的真子集有2n –2个. 6. 真值表 7. 常见结论的否定形式

8. 四种命题 原命题:若p 则q 逆命题:若q 则p 否命题:若p ?则q ? 逆否命题:若q ?则p ? 原命题与逆否命题真假相同 否命题与逆命题真假相同 9. 充要条件 (1)充分条件:若p q ?,则p 是q 充分条件. (2)必要条件:若q p ?,则p 是q 必要条件. (3)充要条件:若p q ?,且q p ?,则p 是q 充要条件. 注:如果甲是乙的充分条件,则乙是甲的必要条件;反之亦然.

高三数学必背公式总结

高三数学必背公式总结 高三数学必背公式总结汇总 一、对数函数 log.a(MN)=logaM+logN loga(M/N)=logaM-logaN logaM^n=nlogaM(n=R) logbN=logaN/logab(a>0,b>0,N>0 a、b均不等于1) 二、简单几何体的面积与体积 S直棱柱侧=c*h(底面周长乘以高) S正棱椎侧=1/2*c*h′(底面的周长和斜高的一半) 设正棱台上、下底面的周长分别为c′,c,斜高为h′,S=1/2*(c+c′)*h S圆柱侧=c*l S圆台侧=1/2*(c+c′)*l=兀*(r+r′)*l S圆锥侧=1/2*c*l=兀*r*l S球=4*兀*R^3 V柱体=S*h V锥体=(1/3)*S*h V球=(4/3)*兀*R^3 三、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及距离公式 (1)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AB|=|x2-x1| (2) 平面上两点A(x1,y1),(x2,y2)间的距离公式 |AB|=sqr[(x2-x1)^2+(y2-y1)^2] (3) 点P(x0,y0)到直线l:Ax+By+C=0的距离公式 d=|Ax0+By0+C|/sqr (A^2+B^2) (4) 两平行直线l1:=Ax+By+C=0,l2=Ax+By+C2=0之间的距离d=|C1- C2|/sqr(A^2+B^2)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及诱导公式 sin(2*k*兀+a)=sin(a)

tan(2*兀+a)=tana sin(-a)=-sina,cos(-a)=cosa,tan(-a)=-tana sin(2*兀-a)=-sina,cos(2*兀-a)=cosa,tan(2*兀-a)=-tana sin(兀+a)=-sina sin(兀-a)=sina cos(兀+a)=-cosa cos(兀-a)=-cosa tan(兀+a)=tana 四、二倍角公式及其变形使用 1、二倍角公式 sin2a=2*sina*cosa cos2a=(cosa)^2-(sina)^2=2*(cosa)^2-1=1-2*(sina)^2 tan2a=(2*tana)/[1-(tana)^2] 2、二倍角公式的变形 (cosa)^2=(1+cos2a)/2 (sina)^2=(1-cos2a)/2 tan(a/2)=sina/(1+cosa)=(1-cosa)/sina 五、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 余弦定理: a^2=b^2+c^2-2bccosA b^2=a^2+c^2-2accosB c^2=a^2+b^2-2abcosC cosA=(b^2+c^2-a^2)/2bc cosB=(a^2+c^2-b^2)/2ac cosC=(a^2+b^2-c^2)/2ab tan(兀-a)=-tana sin(兀/2+a)=cosa sin(兀/2-a)=cosa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完整版)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常用结论 1.包含关系 A B A A B B =?=U U A B C B C A ???? U A C B ?=ΦU C A B R ?= 2.集合12{,, ,}n a a a 的子集个数共有2n 个;真子集有2n –1个;非空子集有2n –1个;非空的真子集有2n –2 个. 3.充要条件 (1)充分条件:若p q ?,则p 是q 充分条件. (2)必要条件:若q p ?,则p 是q 必要条件. (3)充要条件:若p q ?,且q p ?,则p 是q 充要条件. 注:如果甲是乙的充分条件,则乙是甲的必要条件;反之亦然. 4.函数的单调性 (1)设[]2121,,x x b a x x ≠∈?那么 []1212()()()0x x f x f x -->? []b a x f x x x f x f ,)(0) ()(2 121在?>--上是增函数; []1212()()()0x x f x f x --'x f ,则)(x f 为增函数;如果0)(<'x f ,则)(x f 为减函 数. 5.如果函数)(x f 和)(x g 都是减函数,则在公共定义域内,和函数)()(x g x f +也是减函数; 如果函数 )(u f y =和)(x g u =在其对应的定义域上都是减函数,则复合函数)]([x g f y =是增函数. 6.奇偶函数的图象特征 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反过来,如果一个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那么这个函数是奇函数;如果一个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那么这个函数是偶函数. 7.对于函数)(x f y =(R x ∈),)()(x b f a x f -=+恒成立,则函数)(x f 的对称轴是函数2 b a x +=;两个函数)(a x f y +=与)(x b f y -= 的图象关于直线2 b a x += 对称. 8.几个函数方程的周期(约定a>0) (1))()(a x f x f +=,则)(x f 的周期T=a ; (2),)0)(()(1 )(≠=+x f x f a x f ,或1()() f x a f x +=-(()0)f x ≠,则)(x f 的周期T=2a ; 9.分数指数幂 (1)m n a = (0,,a m n N * >∈,且1n >).(2)1m n m n a a - = (0,,a m n N * >∈,且1n >). 10.根式的性质 (1 )n a =.(2)当n a =;当n ,0 ||,0a a a a a ≥?==? -∈.(2) ()(0,,)r s rs a a a r s Q =>∈.(3)()(0,0,)r r r a b a b a b r Q =>>∈. 12.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式 log b a N b a N =?=(0,1,0)a a N >≠>. ①.负数和零没有对数,②.1的对数等于0:01log =a ,③.底的对数等于1:1log =a a , ④.积的对数:N M MN a a a log log )(log +=,商的对数:N M N M a a a log log log -=,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完整版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常用结论 1. 包含关系 A B A A B B A B C U B C U A A C U B C U ABR 2 .集合 { a 1, a 2 , , a n } 的子集个数共有 2n 个;真子集有 2n – 1 个;非空子集有 2n – 1 个;非空的真子集有 2n – 2 个 . 3.充要条件 ( 1)充分条件:若 ( 2)必要条件:若 ( 3)充要条件:若 p q ,则 p 是 q 充分条件 . q p ,则 p 是 q 必要条件 . p q ,且 q p ,则 p 是 q 充要条件 . 注:如果甲是乙的充分条件,则乙是甲的必要条件;反之亦然 . 4. 函数的单调性 (1) 设 x 1 x 2 a,b , x 1 x 2 那么 (x 1 x 2 ) f ( x 1 ) f ( x 2 ) f ( x 1 ) f ( x 2 ) 0 f (x)在 a,b 上是增函数; x 2 x 1 (x x ) f ( x ) f ( x ) f ( x 1 ) f ( x 2 ) f ( x)在 a, b 上是减函数 . 1 2 1 2 x 1 x 2 (2) 设函数 y f ( x) 在某个区间内可导,如果 f (x) 0 ,则 f (x) 为增函数;如果 f ( x) 0 ,则 f ( x) 为减函 数 . f ( x) 和 g( x) 都是减函数 , , 和函数 f ( x) g( x) 也是减函数 ; 5. 如果函数 则在公共定义域内 如果函数 y f (u) 和 u g (x) 在其对应的定义域上都是减函数 , 则复合函数 y f [ g( x)] 是增函数 . 6.奇偶函数的图象特征 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的图象关于 y 轴对称 ; 反过来,如果一个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那么 这个函数是奇函数;如果一个函数的图象关于 y 轴对称,那么这个函数是偶函数. 7. 对于函数 y f (x) ( x R ), f (x a) f (b x) 恒成立 , 则函数 f ( x) 的对称轴是函数 a b x ; 两个函 a b 2 数 y f (x a) 与 y f (b x) 的图象关于直线 x 对称 . 2 8. 几个函数方程的周期 ( 约定 a>0) ( 1) f (x) f (x a) ,则 f (x) 的周期 T=a ; ( 2), f ( x a) 1 ( f ( x) 0) ,或 f (x a) 1 f ( x) ( f (x) 0) , 则 f ( x) 的周期 T=2a ; f (x) 9. 分数指数幂 m 1 m 1 (1) a n ( a 0, m, n N ,且 n 1 ) .(2) a n 0, m, n N ,且 n 1) . n a m m ( a a n 10.根式的性质 ( ) ( n a )n a . ( 2)当 n 为奇数时, n n a ;当 n 为偶数时, n a n | a | a, a 0 . 1 a a, a 0 11.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1) a r a s a r s ( a 0, r , s Q ) .(2) (a r ) s a rs (a 0, r , s Q) .(3) (ab)r a r b r (a 0, b 0, r Q) . 12. 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式log a N b a b N (a 0, a 1, N 0) . ①.负数和零没有对数,② .1 的对数等于 0: log a 1 0 ,③ .底的对数等于 1: log a a 1 , ④ .积的对数: log a (MN ) log a M log a N ,商的对数: log a M log a M log a N , N n log a b 幂的对数: log a M n nlog a M ; log a m b n m

高考数学必背公式大全

高考数学必背公式大全 由于高中数学公式很多,同学们复习的时候不方便查阅,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考必背数学公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考必背数学公式1 两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tan(a-b)=(tana-tanb)/(1+tanatanb ) ctg(a+b)=(ctgactgb-1)/(ctgb+ctga)ctg(a-b)=(ctgactgb+1)/(ctgb-ctga ) 倍角公式 tan2a=2tana/(1-tan2a)ctg2a=(ctg2a-1)/2ctga 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半角公式 sin(a/2)=√((1-cosa)/2)sin(a/2)=-√((1-cosa)/2) cos(a/2)=√((1+cosa)/2)cos(a/2)=-√((1+cosa)/2) tan(a/2)=√((1-cosa)/((1+cosa))tan(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ctg(a/2)=-√((1+cosa)/((1-cosa)) 高考必背数学公式2 和差化积

1、2sinacosb=sin(a+b)+sin(a-b)2cosasinb=sin(a+b)-sin(a-b) 2、2cosacosb=cos(a+b)-sin(a-b)-2sinasinb=cos(a+b)-cos(a-b) 3、sina+sinb=2sin((a+b)/2)cos((a-b)/2cosa+cosb=2cos((a+b)/2)sin((a-b)/2) 4、tana+tanb=sin(a+b)/cosacosbtana-tanb=sin(a-b)/cosacosb 5、ctga+ctgbsin(a+b)/sinasinb-ctga+ctgbsin(a+b)/sinasinb 等差数列 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an=a1+(n-1)d(1) 2、前n项和公式为: Sn=na1+n(n-1)d/2或Sn=n(a1+an)/2(2) 从(1)式可以看出,an是n的一次数函(d≠0)或常数函数(d=0),(n,an)排在一条直线上,由(2)式知,Sn是n的二次函数(d≠0)或一次函数(d=0,a1≠0),且常数项为0. 在等差数列中,等差中项:一般设为Ar,Am+An=2Ar,所以Ar为Am,An的等差中项. , 且任意两项am,an的关系为: an=am+(n-m)d 它可以看作等差数列广义的通项公式. 3、从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还可推出: a1+an=a2+an-1=a3+an-2=…=ak+an-k+1,k∈{1,2,…,n}

高中数学必背公式

高中数学必背公式、常用结论 一.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 1. 二次函数 y ax 2 bx c 的图象的对称轴方程是 x b b 4a c b 2 ,顶点坐标是 2a , 。 2a 4a 2. 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 ax 2 bx c 0的解: ①若 b 2 4ac 0, 则 x 1,2 b b 2 4a c ; 2a ②若 b 2 4ac 0, 则 x 1 x 2 b ; 2a ③ 若 b 2 4a c 0,它在实数集 R 内没有实数根;在复数集 C 内有且仅有两个共轭复数根 x b(b 2 4ac)i (b 2 4ac 0) . 2a 3. 一元二次不等式 ax 2 bx c 0(a 0) 解的讨论 : 二次函数 y ax 2 bx c ( a 0 )的图象 一元二次方程 有两相异实根 有两相等实根 ax 2 bx c 0 x 1, x 2 ( x 1 x 2 ) x 1 x 2 b 无实根 a 0 的根 2a ax 2 bx c 0 x x 1 x 2 x x b (a 的解集 x 或x 2a R 0) ax 2 bx c 0 x x 1 x x 2 (a 0)的解集 二、指数、对数函数 1.运算公式 m n m m 1 ⑴分数指数幂: a n ; a n (以上 a 0, m,n N ,且 n 1 ) . a m a n ⑵ . 指数计算公式: a m a n a m n ; (a m )n a mn ;( a b)m a m b m ⑶对数公式:① a b N log a N b ; ② log a MN log a M log a N ; ③ log a M log a M log a N ; ④ log a m b n n log a b . N m

高中大学高等数学公式集锦

高学高等数学公式集锦 常用导数公式: 基本积分表: 三角函数的有理式积分: 2 22212211cos 12sin u du dx x tg u u u x u u x +==+-=+=, , ,  a x x a a a ctgx x x tgx x x x ctgx x tgx a x x ln 1)(log ln )(csc )(csc sec )(sec csc )(sec )(22= '='?-='?='-='='2 2 22 11 )(11 )(11 )(arccos 11 )(arcsin x arcctgx x arctgx x x x x +- ='+= '-- ='-= '? ?????????+±+=±+=+=+=+-=?+=?+-==+==C a x x a x dx C shx chxdx C chx shxdx C a a dx a C x ctgxdx x C x dx tgx x C ctgx xdx x dx C tgx xdx x dx x x )ln(ln csc csc sec sec csc sin sec cos 222 22 22 2C a x x a dx C x a x a a x a dx C a x a x a a x dx C a x arctg a x a dx C ctgx x xdx C tgx x xdx C x ctgxdx C x tgxdx +=-+-+=-++-=-+=++-=++=+=+-=????????arcsin ln 21ln 211csc ln csc sec ln sec sin ln cos ln 2 2222222? ????++-=-+-+--=-+++++=+-= ==-C a x a x a x dx x a C a x x a a x x dx a x C a x x a a x x dx a x I n n xdx xdx I n n n n arcsin 22ln 22)ln(221 cos sin 22 2222222 2222222 22 2 22 2 π π

高中数学必修2公式

高中数学必修2知识点 一、直线与方程 (1)直线的倾斜角 定义:x 轴正向与直线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直线的倾斜角。特别地,当直线与x 轴平行或重合时,我们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度。因此,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α<180° (2)直线的斜率 ①定义: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直线的斜率常用k 当[) 90,0∈α时,0≥k ; 当() 180,90∈α时,0

最全面高中数学公式大全最全-高中数学公式大全总结(精华版)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结论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 x A x C U A , x C U A x A . 1 ? A A 2 n 2 n 2 n 1个;非空子集有 2 1 个;非空的真子集有 集合 { a ,a , , a } 的子集个数共有 个;真子集有 1 2 n n 2 2 个. 3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三种形式: ax 2 (1) 一般式 f (x) bx c(a 0) ; h)2 (2) 顶点式 f (x) a(x k(a 0) ; (当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 (h, k ) 时,设为此式) (3) 0) ;(当已知抛物线与 x 轴的交点坐标为 零点式 f (x) a(x x 1 )( x x 2 )(a ( x 1,0),( x 2 ,0) 时,设 为此式) 2 a(x x 0 ) ( 4)切线式: f ( x) (kx d ), (a 0) 。(当已知抛物线与直线 y kx d 相切且切点的横 坐标为 x 0 时,设为此式) 4 5 真值表: 同真且真,同假或假 ; 常见结论的否定形式 原结论是 都是大于 小于 反设词 不 是 不都是不大于不小于 存在某 存在某 原结论 至少有一个至多有一个至少有 n 个至多有 n 个 p 或 q p 且 q 反设词 一个也没有至少有两个 n n q q 1)个 1)个 至多有( 至少有( p 且 p 或 x ,成立 x ,不成立 x ,不成立 x ,成立 对所有 对任何 6 ( 下图 ): ( 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同假 . ) 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原命题 若p则q 互逆 逆命题 若q则p 互 互 互 否 为 为 互 否 逆 逆 否 否 否命题 若非p则非q 逆否命题 若非q则非p 互逆 p p q ,则 q ,且 充要条件: (1) P 是 q 的充分条件,反之, q 是 p 的必要条件; 、 ( 2)、 q ≠> p ,则 P 是 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3) 、p ≠ > p ,且 q p ,则 P 是 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4、p ≠ > p ,且 q ≠ > p ,则 P 是 q 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7 函数单调性 : 增函数: (1) 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 、文字描述是:

(完整版)高中数学公式大全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txt鲜花往往不属于赏花的人,而属于牛粪。。。道德常常能弥补智慧的缺陷,然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空白人生有三样东西无法掩盖:咳嗽贫穷和爱,越隐瞒,就越欲盖弥彰。抛物线:y = ax *+ bx + c 就是y等于ax 的平方加上 bx再加上 c a > 0时开口向上 a < 0时开口向下 c = 0时抛物线经过原点 b = 0时抛物线对称轴为y轴 还有顶点式y = a(x+h)* + k 就是y等于a乘以(x+h)的平方+k -h是顶点坐标的x k是顶点坐标的y 一般用于求最大值与最小值 抛物线标准方程:y^2=2px 它表示抛物线的焦点在x的正半轴上,焦点坐标为(p/2,0) 准线方程为x=-p/2 由于抛物线的焦点可在任意半轴,故共有标准方程y^2=2px y^2=-2px x^2=2py x^2=-2py 圆:体积=4/3(pi)(r^3) 面积=(pi)(r^2) 周长=2(pi)r 圆的标准方程 (x-a)2+(y-b)2=r2 注:(a,b)是圆心坐标 圆的一般方程 x2+y2+Dx+Ey+F=0 注:D2+E2-4F>0 (一)椭圆周长计算公式 椭圆周长公式:L=2πb+4(a-b) 椭圆周长定理:椭圆的周长等于该椭圆短半轴长为半径的圆周长(2πb)加上四倍的该椭圆长半轴长(a)与短半轴长(b)的差。 (二)椭圆面积计算公式 椭圆面积公式: S=πab 椭圆面积定理:椭圆的面积等于圆周率(π)乘该椭圆长半轴长(a)与短半轴长(b)的乘积。以上椭圆周长、面积公式中虽然没有出现椭圆周率T,但这两个公式都是通过椭圆周率T推导演变而来。常数为体,公式为用。 椭圆形物体体积计算公式椭圆的长半径*短半径*PAI*高 三角函数: 两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cot(A+B)=(cotAcotB-1)/(cotB+cotA) cot(A-B)=(cotAcotB+1)/(cotB-cotA) 倍角公式 tan2A=2tanA/(1-tan2A) cot2A=(cot2A-1)/2cota 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sinα+sin(α+2π/n)+sin(α+2π*2/n)+sin(α+2π*3/n)+……+sin[α+2π*(n-1)/n]=0 cosα+cos(α+2π/n)+cos(α+2π*2/n)+cos(α+2π*3/n)+……+cos[α+2π*(n-1)/n]=0 以及

高中数学学业水平必背公式定理知识点默写

高中数学学业水平测试必背公式定理知识点 1、空集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______________。 N ____________ Z __________ Q ___________ R ___________(常用集合字母表示) 2、含n 个元素的集合其子集个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函数定义:对定义域内任意x ,都有___________y 值与之对应,称y 是x 的函数。 4、求函数定义域三种基本形式: ①分式要求: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式,开偶次方根,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对数式则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①指数函数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定义域为_____________;值域为_________________; 当_______________时函数单调递增;当_______________函数单调递减。 其图像恒过定点______________。 ②对数函数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定义域为_____________;值域为_________________; 当_______________时函数单调递增;当_______________函数单调递减。 其图像恒过定点______________。 ③幂函数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0>α时,图像恒过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在第一象限内单调_________; 当0<α时,图像恒过______________;在第一象限内单调_________; 6、如果函数是奇偶函数,其定义域一定关于_______________对称; 如果对定义域内任意x ,当________________时,函数为奇函数; 如果对定义域内任意x ,当________________时,函数为偶函数; 7、函数单调性定义:在区间D 内任取两个值1x 、2x ,设21x x <, 如果______________,则函数在此区间内单调递增; 如果______________,则函数在此区间内单调递减。 8、空间两直线位置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空间两平面位置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空间直线与平面位置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空间两直线所成角的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 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线面平行判定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线面平行性质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线面垂直判定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线面垂直性质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面面平行判定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面面平行性质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面面垂直判定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最全面,最详细)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最全面,最详细)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 抛物线:y = ax *+ bx + c 就是y等于ax 的平方加上bx再加上c a > 0时开口向上 a < 0时开口向下 c = 0时抛物线经过原点 b = 0时抛物线对称轴为y轴 还有顶点式y = a(x+h)* + k 就是y等于a乘以(x+h)的平方+k -h是顶点坐标的x k是顶点坐标的y 一般用于求最大值与最小值 抛物线标准方程:y^2=2px 它表示抛物线的焦点在x的正半轴上,焦点坐标为(p/2,0) 准线方程为x=-p/2 由于抛物线的焦点可在任意半轴,故共有标准方程y^2=2px y^2=-2px x^2=2py x^2=-2py 圆:体积=4/3(pi)(r^3) 面积=(pi)(r^2) 周长=2(pi)r 圆的标准方程(x-a)2+(y-b)2=r2 注:(a,b)是圆心坐标 圆的一般方程x2+y2+Dx+Ey+F=0 注:D2+E2-4F>0 (一)椭圆周长计算公式 椭圆周长公式:L=2πb+4(a-b) 椭圆周长定理:椭圆的周长等于该椭圆短半轴长为半径的圆周长(2πb)加上四倍的该椭圆长半轴长(a)与短半轴长(b)的差。 (二)椭圆面积计算公式 椭圆面积公式:S=πab 椭圆面积定理:椭圆的面积等于圆周率(π)乘该椭圆长半轴长(a)与短半轴长(b)的乘积。 以上椭圆周长、面积公式中虽然没有出现椭圆周率T,但这两个公式都是通过椭圆周率T推导演变而来。常数为体,公式为用。 椭圆形物体体积计算公式椭圆的长半径*短半径*PAI*高 三角函数: 两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cot(A+B)=(cotAcotB-1)/(cotB+cotA) cot(A-B)=(cotAcotB+1)/(cotB-cotA) 倍角公式 tan2A=2tanA/(1-tan2A) cot2A=(cot2A-1)/2cota 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sinα+sin(α+2π/n)+sin(α+2π*2/n)+sin(α+2π*3/n)+……+sin[α+2π*(n-1)/n]=0 cosα+cos(α+2π/n)+cos(α+2π*2/n)+cos(α+2π*3/n)+……+cos[α+2π*(n-1)/n]=0 以及 sin^2(α)+sin^2(α-2π/3)+sin^2(α+2π/3)=3/2 tanAtanBtan(A+B)+tanA+tanB-tan(A+B)=0 四倍角公式: sin4A=-4*(cosA*sinA*(2*sinA^2-1)) cos4A=1+(-8*cosA^2+8*cosA^4) tan4A=(4*tanA-4*tanA^3)/(1-6*tanA^2+tanA^4) 五倍角公式: sin5A=16sinA^5-20sinA^3+5sinA cos5A=16cosA^5-20cosA^3+5cosA tan5A=tanA*(5-10*tanA^2+tanA^4)/(1-10*tanA^2+5*tanA^4) 六倍角公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