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诗歌中_月亮_意象的涵义_谭惠敏

青年文学家

56

苏轼诗歌中“月亮”意象的涵义

In Su Shi poetry “moon” image implication

谭惠敏 中山大学 广东 广州 510089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0)-15-0056-02纵观《苏轼诗全集》,有关月亮的诗歌占有很大的比重,而“月

亮”这一意象在《苏轼诗全集》中的涵义也多种多样,本文试从中管窥一角,阐明苏轼诗歌中月亮意象的几个主要涵义,并从这些月亮意象中,体会其深层的感情涵义。

首先,先来看看何谓意象。

一、意象的概念

何谓意象?意象是中国首创的一个审美范畴。早在《周易·系辞》中就有“圣人立象以尽意”的论断。而到了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则写道:“神以象通,情变所孕。物以貌求,心以理应。”说明只有将作者的主观情志与客观的物象有机结合,才能产生心物相通的“意象”。“意象”这一概念,经过千百年历代文论家的不断完善,有了一个较为明确定义:“意象是诗人在创作过程中为表达一定的审美理想或思想感情而精心营构的融入了主体的情感、意绪和思想的主客统一的符号化表象。[1]”

从上可知,意象从根本上说,是“主客统一的符号化表象”,从字面上可理解为“表意之象”——“象征”是其主要表现特征。

二、月亮意象的概况

首先,从数量上看,据笔者不完全统计,苏轼涉及到“月亮”意象的诗歌约为300多首,而现存苏轼诗歌总数约为2700首左右,故月亮诗歌约占其诗歌总数的九分之一,占相当大的比重。可见,若选唐宋以来最爱写月亮的诗人的话,唐代当推李白,而宋代,苏轼应当仁不让。

其次,从形态上看,随便翻开《苏轼诗全集》,便见各式各样的月亮意象,纷至沓来:诸如“明月”“皎月”“微月”“新月”“山月”“清月”“寒月”“缺月”“孤月”“暗月”“新月”“江月”“海月”“淮月”“森月”“秋月”“冬月”“霜月”“云月”“雪月”“斜月”“素月”……等,多不胜数、不胜枚举。总体而言,月亮意象以何种形态出现与苏轼写作时的心境密切相关。当苏轼高兴时,诗中每每出现的是 “明月”“清月”“皎月”等清朗明媚的月亮意象,如《和子由中秋见月》中的“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甫一开篇,便气度不凡,兴致盎然赞颂月亮。在中秋夜与家人难得的欢谈团聚,饮酒赏月,诗人心情自然无比愉悦。而当失意时,出现的则是另一番景象,苏轼诗中每每出现的却是“残月”“暗月”“孤月”等意象。且看《槐》中的月——“破巢带空枝,疏影挂残月”,诗人感怀身世,连眼前的月亮亦兀自可怜起来。

一样的明月,不同的心境,诗人笔下的月亮意象便迥然不同。可见月亮意象的营构,与作者的心境是息息相关的,所谓情景相生,物我交融,诗人笔下写的是现实中的月,更是心中的月。

三、月亮象征涵义的分类

综观洋洋的《苏轼诗全集》中,月亮意象的象征涵义主要可分为以下五种:

(一)月亮象征故乡

月亮象征故乡,如《游金山寺》,这首诗是苏轼在熙宁四年(1071),游金山寺时所书,在写景之余抒发其思乡情怀。“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全诗以江水引入,由江中明月,不期然勾起苏轼心中的思乡之情。“是时江月初生魄”,此夜的月,亦如家乡的月,月亮象征故乡,只有故乡才能给他温暖与安慰。此时的苏轼虽年仅34岁,然早已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辗转迁谪,由朝中重臣贬作地方官(时任杭州通判),彷徨无依之感非外人所能体会,在江中归途之夜感受更深。“二更月落天深黑”,江中月落,四周陷入一片漆黑,即便是在江心闪烁不定的一点星火也令他惊恐不安,“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他于是想到回乡归隐,“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惊我顽。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可见苏轼诗中的月亮意象,与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样,寄寓的都是浓浓的思乡情怀。

(二)月亮象征兄弟亲人

月亮象征兄弟亲人,如《中秋月寄子由三首》,在普天同庆的中秋之夜,苏轼一连写下了三首抒发对弟弟苏辙思念之情的诗歌。 “殷勤去年月,潋滟古城东。憔悴去年人,卧病破窗中”(其一);“六年逢此月,五年照离别”(其二),正如附注云“中秋有月凡六年矣,惟去岁与子由会于此”,正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然而苏氏兄弟此时偏偏手足分散,不可谓不沉痛。同题三首诗同样围绕着月亮来写,表达的同样是兄弟情、手足情,着眼的都是月夜对弟弟的思念。

又见“悠哉四子心,共此千里明。明月不解老,良辰难合并。回顾座上人,聚散如流萍”(其三),中秋之夜皎洁的明月联系着相隔千里的兄弟情,明月象征着兄弟与亲人。此诗可与苏轼那首著名的中秋词《水调歌头》相比较,寄寓的同是对弟弟深深的思念眷恋,“天公自著意,此会那可轻。明年各相望,俯仰今古情”(其三),连结尾所发出的也是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相似的美好祝愿。

(三)月亮象征知己

月亮象征知己,如《月夜与客饮酒杏花下》,“杏花飞帘散馀春,明月入户寻幽人”。苏轼屡称自己为“幽人”,他的

文学评论

57

幽深孤独惟有明月可解,明月就如他的知己,“山城薄酒不堪饮,劝君且吸杯中月。洞箫声断月明中,惟忧月落酒杯空”,有诗有酒有月,才是苏轼追求的潇洒人生,这点颇与李白相似。又如《次韵毛滂法曹感雨诗》,“空庭月与影,强结三友欢。我岂不足欤,要此清团团。所欢在一醉,常恐樽中干”,与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直有异曲同工之妙,幽独的苏轼有朗朗明月相伴,知己畅怀大醉,还谈何寂寞呢。以月亮象征自己的知己好友,在苏轼的诗集中比比皆是,可见,“知己”是苏轼诗歌中,月亮意象的一个重要象征涵义。

(四)月亮象征岁月沧桑

月亮象征岁月沧桑,如元丰年间,苏轼写的《次韵李修孺留别二首(其二)》,“此生别袖几回麾,梦里黄州空自疑。何处青山不堪老,当年明月巧相随”。时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他虽天生的乐天派,但在洒脱之余仍不免惆怅。青山夕夕,人生是如此的无常,唯有亘古不变的明月可看透人间的一切。“何处青山不堪老,当年明月巧相随”与刘禹锡的名句“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一样,印证的同样是岁月的沧桑。以“月亮”意象象征岁月沧桑,在苏轼诗集中不胜枚举。又如《和鲜于子骏郓州新堂月夜二首(其一)》,月亮的象征意义则更为明显:“岁月不可思,驶若船放溜。繁华真一梦,寂寞两荣朽。惟有当时月,依然照杯酒”,世事繁华如梦,荣辱得失,百年之后可能都俱作黄土矣,只有天上皎洁的明月,还像当年一样见证着人间的沧桑。冷眼深情,可能这便是苏轼独有的豁达通脱。

(五)月亮象征高洁情操

月亮象征高洁情操,如《赠潘谷》。潘谷详细的生平,恐怕现在已难考究,但通过苏轼这首诗歌可以知道,潘谷是一位寒士,工于书画,苏轼誉之为“墨仙”,并写其“布衫漆黑手如龟,未害冰壶贮秋月”,高度评价潘谷人穷志坚,能始终坚持自己应有的操守。这里苏轼便用“秋月”象征高洁的情操。又如《次韵和王巩》,“孤光照微陋,耿如月在盆”,苏轼在这首诗中,同样是以月喻人,写出王巩的正直孤傲。故以月亮象征高洁情操,是苏轼诗歌中月亮意象的又一重要涵义。

四、月亮意象的感情涵义纵然在苏轼笔下,有如此多各式不同、摇曳生姿的月亮意象,然而,从苏轼对月亮的感情中,细细分析可得出其月亮意象最重要的感情涵义是——“知己”,从其诗中可印证如下:

苏轼在留别怀人时,对月亮有呼朋引伴般的兴奋愉悦:“多

情明月邀君共,无价青山为我赊[2]

,多情的其实不是明月,只是作者;临别赠友时,同样以月相伴:“寒潮不应淮无信,客路相随月有情”(《和田仲宣见赠》),明月无情恍有情;失意自伤时,有月相怜:“孤村一犬吠,残月几人行”《倦夜》;感旧怀人,悼念亡友时,则“相看半作晨星没,可怜太白与残月”(《任师中挽词》);拜访故友,约客烹茶约客烹茶,同样携月赴约:“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夜赏海棠,明月隐约相随:“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霏霏月转廊”(《海棠》); 人生苦短,感叹人生沧桑有月相和:“归山岁月苦无多,尚有丹砂奈老何。绣谷只应花自染,镜潭长与月相磨”(《和仲伯达》)。可见在苏轼的人生轨迹里,无论高潮低潮,人生起伏跌宕,他早已将月亮作为自己的最贴心的知己,开心时,有月亮与他分享喜悦;失意时,有月亮慰解伤悲;有美酒时,与月对饮;有名花时,与月共赏。无论何时何地,月亮是其最窝心的知己好友。因而,月亮意象最深刻的感情涵义是知己——可以时刻忧患与共,不离不弃的贴心知己。

总而言之,作为有宋一代最杰出的文学大家,苏轼为世人留下了两千多首珍贵的诗作,其诗中所涉及的意象大大丰富了我国古代诗歌的内涵,他笔下的月亮意象,有着丰富的涵义底蕴,扩大了传统诗歌月亮意象象征表现的范围。苏轼诗中的月亮意象能充分做到传情达意、思与境偕,使表意之象与作者情感达到物我交融,浑然一体近乎完美的状态。

注释:

1.李孝佺:《中西诗学意象范畴比较论》,《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6月第21卷第2期

2.苏轼:《次韵送徐大正(尝与余约卜邻于江淮间将赴登州同舟至山阳以诗见送留别)》

中艾用了神话传说,以使人明白在远古时,人就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鹿子与人子是亲兄弟),人对自然的保护,以使周围的世界变得更美丽,更富饶。今天的人们应更懂得这一点,把保护自然作为终身之责。小说中小男孩真正相信神奇鹿母,他把鹿母看成是一种理想,看成能给人带来好运的仙物。他爱着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得到了欢乐,得到了补偿与安慰;孩子最终走向湖水,意及人类终将再度重返自己的怀抱。莫蒙爷爷被迫杀鹿,其痛苦是罪有应得。奥的护林所几乎成了“毁林所”,他的乱砍乱伐,肆意践踏大自然,终于得到了自然的报复,他的无后并非闲笔,当鹿母再次出现时,是奥“打死了”可能给他带去小摇篮的鹿母,注定断送了他的一切希望。人与自然冲突日益尖锐,人对自然的破坏有恃无恐,自然也开始向人类报复,《断头台》中更明显地表述了这一点。现在不再是高喊改造自然之时,而是要大声疾呼:保护自然,还自然本来面目。

更为深刻的一点是:人在毁灭自然的过程中,在与自然关系的变化中体现出了人的异化,人性的泯灭。奥摧毁着大自然,人异化成自私、贪婪、冷酷、没有人性。人与人之间变得冷漠;奶奶视孙子为外人,女儿破口大骂继母是“老妖婆”,女婿认为岳父是老不死的东西;人利用权势威胁人,压迫人,恐吓人。作者有意用一条厚实的亲戚、血缘的脐带把三家人联系在一起,而各自的“剑”已把这条脐带刺得千疮百孔,甚至断裂,人与人之间失去平衡。在这“荒岛”上的人们,心里充满着孤寂,

就连院中小孩也无甚来往,这种可怕的隔膜已经印在了下一代人身上。小院总充斥着咒骂吵闹声,一旦安静下来,便不正常,简直如战斗打响前可怕的死寂。艾深刻地认识到了人的异化,急切地呼唤着和谐的人归来。

《白轮船》反映了善与恶的斗争,人与大自然关系等主题以及它们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小说运用神话传说故事加深了作品思想内涵,有力地烘托了现实生活中善恶不可调和的斗争以及人与自然关系日趋尖锐,体现了作者对善与和谐的人的归来的呼唤。在不到十万字有限的篇幅中交织着作家的多种思索,引导读者在共鸣中得到多层次思考。

注释:

[1]:曹国维:《一位大师的足迹》

[2]:《世界文学博览丛书·艾特玛托夫作品精粹》,单继达选编

[3]:此处及以下引用小说原文均见《艾特玛托夫作品精粹》[4][6]:引自《艾特玛托夫答记者问》

[5]:《当代苏联文学的开拓者——艾特玛托夫》,钟乐、安宁

[7][8][9][11]:《作家——时代的良心》,古奇凯 [10]:引自《艾特玛托夫自述》

(上接第55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