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方文化到中国_世界文化的梁祝传说_兼及民俗文化的历史的_社会的建构

从地方文化到中国_世界文化的梁祝传说_兼及民俗文化的历史的_社会的建构
从地方文化到中国_世界文化的梁祝传说_兼及民俗文化的历史的_社会的建构

2010年第1期 山东社会科学 No.1

 总第173期 S HANDONG S OCI A L S CI E NCES General No.173从地方文化到中国、世界文化的梁祝传说

———兼及民俗文化的历史的、社会的建构①

陈志勤

(上海大学文学院,上海 200444)

[摘要] 梁祝传说从地方的民间传说升华至表象国家、民族的传统文化,不能忽视来自于学术研究以及艺术创作的历史的和社会的建构。这种建构的结果,让我们在对待梁祝传说

的时候,不知不觉的形成了几个认识上的误区:一是梁祝传说的反封建主题,似乎是一开始就

存在的,就像依附于传说本身;二是二十世纪以来就以梁祝传说的爱情悲剧作为反封建婚姻

的宣传,似乎从梁祝研究开始之际,就具有这种明确的目的;三是在人们的心目中存在着一个

“经典”的“梁祝传说”,似乎据此可以追溯过去评价现在。如果厘清梁祝传说从地方文化到

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建构过程,可以理解这几个梁祝研究的误区何以成其为误区,可以

认识梁祝传说何以成其为现在的梁祝文化。

[关键词] 梁祝文化;民俗建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45[2010]01—0024—10

由于钱南扬1925年对宁波梁祝古迹的考察,以及之后的对梁祝故事的收集和研究,因此一般认为有关梁祝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初。1930年钱南扬编辑了《祝英台故事专号》,他在这个故事专号的《祝英台故事叙论》中说:“材料是已经收集了不少,然而竟研究不出什么来”,但“话虽如此”,钱南扬最后还是从“原始故事的臆测”、“故事的增饰附会”、“故事的流布”这三个方面展开了论述。①而这样的从故事的起源、演变、传播等几方面来研究梁祝传说的方法,也就成为后来研究梁祝传说的一种模式。始料所不及的是到本世纪初,因为邮票首发、非遗申请而引发的梁祝传说发源地之争,这种引经考据的研究方法,其结果直接或间接地涉及了国家、地方的文化政策和经济发展。

正像刘锡诚指出的那样,从二十世纪下半叶开始,人们关注的重点转移到了传说的反封建主题和梁祝的爱情悲剧上了。②无论是在文学艺术性的剖析、社会政治意义的诠释还是在民族文化的认识等方面的研究上,可以说都以“是否反映抗争封建婚姻”这个价值观为基础。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在学术研究中试图从现代社会的意义、从全球化的角度来重新认识梁祝传说,反封建主题渐趋淡化。这样的趋势也体现于文学、艺术领域中的改编和创新上,均是对爱情主题的重构。

纵观梁祝研究的发展过程,我们不能忽视来自于学术研究以及艺术创作的历史性、社会性的建构,所谓“传统”的发明和“传统”的创造的事实。③对于“传统”,人们一般以过去与现在之间的文化的、社会的连续

①收稿日期:2009-10-25

作者简介:陈志勤,上海大学文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博士。

①钱南扬:《祝英台故事叙论》,《民俗周刊》,1930年第93、94、95期合刊(祝英台故事专号)。(转引自:周静书主编,《梁祝文化大观?学

术论文卷》,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7-15页)。

②刘锡诚:《梁祝的嬗变与文化的传播》,《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1期。

③“传统的发明”、“传统的创造”,均来自于由英国学者E.霍布斯鲍姆和T.兰格所编著的《The I nventi on of Traditi on》一书,原版于1983

年在英国出版。日文版翻译为《創られた伝統》(如沿用其日文汉字,中文可译为:被创造的传统),于1992年在日本出版(前川啓治?梶原景昭等译,紀伊国屋書店出版,1992年)。中文版翻译为《传统的发明》,于2004年在国内出版(顾杭、庞冠群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故在本文中所使用的“传统的发明”和“传统的创造”是同义。

关系来进行理解,但是从二十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欧美学术界对这样的“传统”观展开了反思,而后在1983年,因E .霍布斯鲍姆和T .兰格所编的《The I nventi on of Traditi on 》一书的出版,使问题有了一个归结。

该书经常被英语圈的人类学界和民俗学界提及,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①也因为此书,“传统的创造”一

词成为日本民俗学界的流行语。正如E .霍布斯鲍姆在《传统的发明》的第一章导论中所说的那样:“那些表

面看来或者声称是古老的‘传统’,其起源的时间往往是相当晚近的,而且有时是被发明出来的”。

②对“传统”的再思考以及对“传统”发明、创造过程的考察,都让我们意识到这样一个事实,即:学术研究者和艺术创作者在对待某事物的过去的时候,都不可避免地陷入到历史的、社会的建构之中,有可能成为“传统”和“民俗”的再发明、再创造的行为者。如英国历史学家普赖斯?摩根在论述威尔士文化特性的创造时指出:“那些注意到衰落现象的学者正是重新创造过去的人,对这一事实并不存在严重的分歧”,③让我们注意到当我们要挽回一段衰落的过去时,其实已经是在创造历史了。在美国学习民俗学多年现在芬兰研究民俗的日本学者岩竹美加子,在论述“作为历史的、社会的建构的民俗学知识”时提出:“民俗学者把民俗作为从过去而来的遗留物进行收集、记录、分类的过程,其实存在着建构了我们所认为的‘民俗’和‘传统’的一种现象”,④让我们意识到我们有可能带着先验的主观意识来建构“传统”和“民俗”。当我们意识到我们自己也许会成为“传统”和“民俗”的发明、创造的行为者时,我们就有可能在观察社会现象时看清事物的本质,就有可能在描述社会事实时多承担一份责任。如此考察近年来对民俗研究和社会实践带来很大动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些现象,就会发现我们不但要回顾过去的“传统”、“民俗”被发明的过程,我们也不得不面对现在的“传统”、“民俗”被创造的状况。民俗研究者有了这样的自觉,才能够客观地来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有效利用。

本文试图以这样的认识和理解为基础,把现在已经被评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梁祝传说”作为一个事例,探讨民俗文化的再发明、再创造的过程和结构,具体是阐明梁祝传说从地方文化到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建构过程,揭示在新的社会时期还在不断地建构新的“传统”、新的“民俗”的现状。

一、从“反封建”的梁祝到“爱情悲剧”的梁祝

在梁祝传说的研究中,一直以来似乎存在着这样的两个认识:一是“千百年以来,梁祝故事以反抗封建礼教、崇尚爱情自由为主题,深受人们的喜爱”;二是“二十世纪以来(或者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很多学者以梁祝的爱情悲剧宣传反封建婚姻”。关心和研究梁祝传说的人,对这类句子应该是司空见惯了。似乎反抗封建礼教、崇尚爱情自由的主题是依附于传说本身,从一开始就存在着,同时对梁祝的研究一直伴随着以梁祝的爱情悲剧宣传反封建婚姻这种明确的目的。但是,如果考察一下有关梁祝的研究历史,可以发现诠释梁祝主题为反抗封建礼教、崇尚爱情自由的,并不是千百年以来或者五四以来就存在的,而是解放以后1950年代在戏曲改革背景下才开始出现的。

钱南扬在《祝英台故事叙论》(1930年)中对最初的祝英台故事作了推想:“有一个女子乔装了男人,到

学堂里去念书。后来爱上了一个男同学,却又不肯说出自己是女子,一直蹉跎下去。父母不知就里,将她另

许了人。及至男子知道她是女子,要想订婚,可是已经迟了。结果,两人都郁郁而死”。

⑤以这样的五句话概括之,其情节非常简单。至于入墓、化蝶等情节,认为都是后来加以附会而形成的,这一点也是后来的研究者一致认同的。在钱南扬的推想中,提到了女扮男装求学,却并没有提到父母反对婚姻一说,只说“父母不知就里,将她另许了人”。所以,为钱南扬的《祝英台故事集》作序的容肇祖,他当时的理解就是一个民间流传的有关女扮男装享受教育的故事,在文中他还专门对女扮男装的历史进行了考证,最后他把这个故事提高到“妇女在社会上的地位、民间对于妇女的见解、以及其他历史上妇女的问题”这几个认识高度,⑥但仅此而已。

而在开始梁祝研究之前,1906年浙江嵊县“小哥班”已将《十八相送》、《楼台会》搬上舞台。扮演梁山伯的越剧著名演员①②③⑤④岩本美加子:《はじめに》,岩本美加子编译,《民俗学の政治性― 民俗学100年目の省察から》,東京:未来社,1996年版,第9-61页、第9-61页。

埃里克?霍布斯鲍姆:《第一章 导论:发明的传统》,E .霍布斯鲍姆?T .兰格著、顾杭?庞冠群译,《传统的发明》,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1-17页。

普赖斯?摩根:《第三章 从衰亡到景致:浪漫主义时期对威尔士历史的追寻》,E .霍布斯鲍姆?T .兰格著、顾杭?庞冠群译,《传统的发明》,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54-128页。

⑥钱南扬:《祝英台故事叙论》,《民俗周刊》,1930年第93、94、95期合刊(祝英台故事专号)。(转引自:周静书主编,《梁祝文化大观?学术论文卷》,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6页)。

范瑞娟在回忆解放前《梁祝哀史》所塑造的梁祝人物性格时,认为祝英台时而躲躲闪闪、时而轻浮浅薄、时而薄情寡义,而梁山

伯时而刁钻浮滑、时而呆头呆脑、时而翻脸无情。

①当然这是以解放以后的评判标准而发的认识,如去掉其中的褒贬之意还原事实的描写,两人的性格可能比较符合上述钱南扬所推想的情节。1926年上海天一影片公司拍摄了无声电影《梁祝痛史》,后来人的评论(1934年)也只是非常保守地指出:“真正能代表平民说话,能呐喊出平民心底里的血与泪的,唯一只有这些生长在

民间流传在民间的通俗故事”。②用同样经历了那个时代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的话来说,“那时候打本子,思想意识

是不太讲究的,可也提倡反映生活”,而今天(1960年的谈话)的上演剧目都是有政治意义的。

③从《梁祝文化大观?学术论文卷》、《梁祝文库?理论学术卷》④所收的论著来看,王亚平的《民间艺术中的梁山伯与祝英

台》(1950年7月)一文是最早与“封建”挂上钩的,指出了梁祝“婚姻是不自由的”、“是封建婚姻的一幕大悲剧”。

⑤其后,何其芳在《关于梁山伯祝英台故事》(1951年3月)一文中,揭示了梁祝故事的意义是“封建社会的青年男女的婚姻自由的要

求”,并提示了梁祝故事本身的斗争性与反抗性。

⑥在他们以后的一些有关梁祝的论著中,且大都是文艺界人士的论著中,就开始大量地出现反抗封建社会的婚姻制度、反抗封建礼教、反抗封建势力、反抗封建制度、反抗封建社会等等语句,突出了梁祝故事的反封建意图。

从周静书的《百年梁祝文化发展与研究》一文中,让我们注意到了这种政治性意图的背景:一是建国初提倡的“妇女解放,

男女平等”以及新中国成立半年后颁布的新婚姻法,一是建国初党和政府对于文化遗产、文艺、戏曲的一系列政策方针。⑦《中

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法律,于1950年5月1日颁布实施,新婚姻法的基本精神是废除封建的婚姻制度,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婚姻制度,坚持婚姻自由、男女平等和一夫一妻制原则。同时,1949年7月中国文联成立,1950年3月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建立,在改造文艺、批判地接受文化遗产、改革戏曲的背景下,文艺界就开始出现推陈出新创作反封建题材作品的热潮。范瑞娟在回忆1951年春剧本改编时就提到,她当时参加的越剧试验剧团对《梁祝》进行了再创造,为剧

目定下了第一个比较完整的文学剧本,鲜明地突出了全剧反封建的主题思想。⑧张炼红的《从民间性到“人民性”:论述

戏曲改编的政治意识形态化》一文,以越剧与川剧的梁祝改编为例,也揭示了在五六十年代戏改背景下确定

“反封建”主题的事实。⑨而在戏曲变革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关系的研究中,认为“五四”文化人是否定戏

曲的,安葵在《戏曲变革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一文中指出:“‘五四’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五四’精神并没有对戏曲发展发挥多大的作用”,也认为50年代以后“经过改革的戏曲作品更强调了反封建的主题”,并作为

一个例子提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这部作品。

λυ所以,应该说梁祝传说的反抗封建礼教、崇尚爱情自由的主题,并不是在过去的历史上就成立的,而是在建国以后的社会政治背景之下,具体地说应该是在戏曲改革的背景之下,主要是来自于文艺界人士的一种政治性的诠释。上面提到的有关梁祝反封建主题的两个认识,使我们在研究中模糊了时代的进程、淡化了政治的色彩,并混淆了民间的声音与研究者、创作者的建构。由此看来,苏力在《制度变迁中的行动者—从梁祝的悲剧说起》一文中,虽然指出了梁祝本人要求婚姻自由的说法并不是来自民间而是文化人重新解读这一具有重要意义的观点,但对于“是近代社会变迁背景下现代中下层自由派知识分子的重新解读”这个结论似

乎有待商榷。 λ?在陈勤建主编的《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梁祝口头遗产文化空间》一书中也有类似的观

点,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不少学者将两人至死不渝的爱情作为反封建的主旋律宣传,是有巨大的

①②③④⑤⑥⑦⑨ λυ λ?⑧范瑞娟:《我演梁山伯》,《戏剧报》(现为《中国戏剧》

)1961年第Z5期。《天一公司十年经历》,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电影年鉴》,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编印,1934年。(转引自:周静书,《百年梁祝文化发展

与研究》,《浙江宁波大学学报》

(人文科学版),2000年第3期)。盖叫天:《现代戏不容易演》,《燕南寄庐杂谭:盖叫天谈艺录》,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年版,第123-124页。

周静书:《梁祝文化大观?学术论文卷》,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99年版周静书主编,《梁祝文库?理论研究卷》,中华书局2007年版。王亚平:《民间艺术中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民间文艺集刊》第一册,1950年版(转引自:周静书主编,《梁祝文化大观?学术论文卷》,中华书局1999年版)。

何其芳:《关于梁山伯祝英台的故事》,《人民日报》(“人民文艺”1951年第92期)。(转引自:周静书主编,《梁祝文化大观?学术论文

卷》,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39-50页)。

周静书:《百年梁祝文化发展与研究》,《浙江宁波大学学报》

(人文科学版)2000年第3期。张炼红:《从民间性到“人民性”:戏曲改编的政治意识形态化》,周静书主编,《梁祝文库?理论研究卷》,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453-467页。

安葵:《戏曲改革与“五四”新文化运动》,《艺术百家》2004年第3期。

苏力:《制度变迁中的行动者—从梁祝的悲剧说起》,《比较法研究》2003年第2期。

积极的时代社会意义的”,①而关于这一点似乎也需要进一步的具体研究加以说明。而且,如谭先达、罗永麟、莫高等所认为的北宋明州知事李茂诚歪曲、篡改民间反封建、反礼教的主题等观点②也难以成立。因为这个主题并不是来自于那个时代也不是来自于民间,因为我们无法以解放后确定的主题去要求过去历史上的人物。对于李茂诚的《义忠王庙记》,还是1930年容肇祖的分析比较客观,他认为民间传梁祝故事甚多,

而说祝梁忠义的很少,所以,“由此故事,亦可见士大夫和民间的见解的差异了!”。

③1950年代戏曲改革中确立了梁祝题材戏曲的“反封建”主题,反映了当时的国家政治意识,一时间成为一个定论和一种价值观,是评价所有与梁祝有关的文学、艺术作品的基础,也是之后特别是1980、1990年代民俗学界研究梁祝的一个前提。日本梁祝文化研究所所长渡边明次也注意到了这个现象,他认为:“在很多学者的论著中,都把梁祝爱情故事作为一个反封建的题材来对待,其中祝英台争取自由恋爱和女性自由的典型形象更是深入人心”,并指出似乎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是挣脱旧思想束缚,而最后她自己却没有摆脱这个

束缚。

④梁祝传说已经不是代表民众意识的民间传说了,而是成为代表政治意识的一种“国家传说”。在新的社会时期,特别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之下,“反封建”主题已经不合时宜,需要重构梁祝传说的文化内涵和现代意义。其中,可举例的有陈勤建、郑土有等人的新的解读,认为梁祝传说反映了求知欲望、婚姻模

式、以及生生不息的生命理念。⑤因为时代的不同,新的价值发现不可能像“反封建”主题那样众口一致,已

经呈现出显著的多元化色彩,当然,这些新的价值发现都有待于社会和实践的检验。2006年,梁祝传说登录于“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其内容介绍时也已经只字不提“反封建”了,取而代之的是梁祝传说“是一则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这样的定位。当“反封建”这种价值观在新的社会时期已经显现过时的时候,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可能为这个梁祝传说成为新时期的“国家传说”提供一个有效的归结。

二、从“经典”的梁祝到“非遗”的梁祝

梁祝研究中有一个很耐人寻味的现象,就是很多研究大都是以一个时有时无、似有似无、很具“经典”意义的梁祝传说为基础和前提而展开的。说它时有时无,是因为有时在研究过程中不需要介绍文本内容;说它似有似无,是因为即使有文本内容,也不需要注明文献来源或采集来源;说它“经典”,是因为可以用这个时有时无、似有似无传说为价值尺度追溯过去、评价现在。在研究者的心目中似乎存在着一个称之为正式的完整的传说,或者称之为原型的、本源的传说,有时还称之为原初的、原生态的、原汁原味的传说。

从上世纪80、90年代的一些研究资料可以表明,似乎存在于研究者心目中的这个梁祝传说,明显地被认为具有两个特征:一是体现反抗封建礼教?崇尚爱情自由这个主题的;二是具备如求学、逼嫁、祭墓、化蝶等基本情节的。这些研究大都从这两方面为衡量标准,对其他的传说内容、其他的表现形式进行比较和评价。对于反封建主题,如上所述,有充分的理由说明是在建国后被建构的事实,很难成为不同历史时期的价值标准。而那些内容各异的基本情节,在没有界定某一文本的情况下,难以成其为价值尺度。在《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梁祝口头遗产文化空间》一书中,记述了2005年春节在沈阳地区所做的问卷调查结果,问卷中有“最能体现传说原汁原味的方式是什么”的提问,并根据调查的数据分析认为:大众传媒制造出的文化商品对原有文本进行了大规模改动、受众被动接受故事的过程中,原有故事情节遭到了严重破坏,原汁原味的

故事处于濒危境地。⑥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什么是“原有文本”?什么是“原有故事情节”?“原汁

原味的故事”又在哪里?

这个在研究中不需要说明传承地和传承人群,或者不需要界定史料来源和文本信息的“原有文本”,从严谨的传说研究方法论来说,好像有点不着边际,似乎缺失了其地方性色彩。但在研究者的心目中,大而广

①②③④⑤⑥陈勤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梁祝口头遗产文化空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0-92页、第94-100页。

[澳大利亚]谭先达:《梁祝传说的渊源演变考》,《谭先达民间文学论文集》,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3年版。(转引自:周静书主编,《梁祝文化大观?学术论文卷》,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235-238页)。罗永麟,《试论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罗永麟,《论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64-84页。莫高,《〈梁祝〉研究大观》,周静书主编,《梁祝文化大观?学术论文卷》,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514-529页)。

容肇祖:《祝英台故事集序》,《民俗周刊》,1930年第93、94、95期合刊(祝英台故事专号)。(转引自:周静书主编,《梁祝文化大观?学术论文卷》,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6页)。

[日]渡边明次:《寻访中国梁祝故事遗存地及其思考》,周静书主编,《梁祝文库?理论研究卷》,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75-95页。陈勤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梁祝口头遗产文化空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0-90页。陈勤建?伊笑非,《梁祝传说的现代解读》,《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郑土有?胡蝶,《梁祝传说》,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版,第163-180页。

之是在国民的心目中,事实上确实存在着一个“经典”的“梁祝传说”,而这个“梁祝传说”并不是直接来自于民间社会,而是在探求最初的故事情节到探求最早的传说原型过程中,被几代梁祝传说的研究者们所发明和创造的,其中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对情节的归纳和概括。

二十世纪初,钱南扬对“最初的故事情节”作出了一个推想,这在上文中已经提到过。他从当时所收集的来自各地的传说、唱本等资料所做出的这个推想,是把认为是后人附加的复杂描述去掉而回归于简单情节的操作,通过从空间差到时间差的转换,对普遍被各地所采用的主要情节进行了概括和归纳,抽象出了一个认为是被各地传承和认可的“最初”的“梁祝传说”文本———我们暂且把它当作一个文本,因为这个文本其实成为后来人们心目中“经典”的“原有文本”的基础。这个抽象出来的“梁祝传说”已经脱离了地方传说的性质,具有涵盖各梁祝传承地共同传说的广泛意义,所以,对传说的史料来源和文本信息的说明已经变得毫无意义。初稿成于1964年的罗永麟的《试论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中,虽然没有形成文本样式,但也用同样的

方法归纳了基本情节的次序:“避婚?求学”、“草桥结拜”(或“柳荫结拜”)、“书馆谈心”、“十八相送”、“思

兄”、“劝婚?骂媒”、“楼台会”(或“祝庄访友”)、“闻耗”、“吊孝哭灵”、“逼嫁”、“祭坟?化蝶”。

①王志冲在对《中国梁祝》和《朝鲜梁祝》进行情节比较的时候,也许已经注意到究竟以什么来作为《中国梁祝》的问题,最后他是以罗永麟的基本情节次序为基础对两者进行了比较,但他指出“由于我国还没有一个得到公认的

代表性的梁祝故事”,罗永麟的归纳所根据的是《祝英台小传》和民间戏曲说唱资料。

②至2006年,梁祝传说被登录于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一个具有权威意义的“梁祝传说”文本终于现世:“晋永和七年,会稽有个善良纯朴的书生梁山伯,上虞有个聪明貌美、女扮男装而远出求学的小姐祝英台,二人到杭州同校读书。山伯秉性憨直,不懂爱情。二人同窗三年,感情深厚,结成异性兄弟。,在送别山伯时,反复吐露爱情,但山伯毫无觉察。后来,山伯回家时去拜望她,知道她是女子,才要求父母遣媒去求亲。英台在父母之命的压力下,被迫许配马俊,但她仍钟情于山伯,山伯因自己贫而祝家富,又为势利的祝父所反对,终气愤吐血而死。英台出嫁时,花轿经过山伯墓侧,便前去拜

祭。那坟墓裂开,她奋力跳进,墓便合拢,终以殉情而死”。

③如果跳过自钱南扬以来相当长的一个时间段,把这个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中的“梁祝传说”的故事情节,与钱南扬所推想的故事情节进行比较,当我们将一些修饰、描述剥离以后,不难看出除了最后的“祭墓”以外,其故事情节基本是一致的。这其实为我们回答了一直存在于人们心目中的梁祝传说的“原有文本”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

对这个“原有文本”,人人“心照不宣”,即使不说也能知道,不仅存在于研究者的心目中,还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渡边明次通过有335人参与的“中国人眼中的梁祝”的问卷调查,并实地走访了6个梁祝读书处和10个坟墓所在地,得出的认识是:“大体上看过一遍之后发现,虽然各地的梁祝作品多少会带有一些地方

特色,但绝大部分的内容都是一样的,或者说这个故事的基本情节是完全被大家所接受的”。

④而这样的基本情节究竟来自何方,除了在钱南扬推想开始的梁祝研究过程中可以找到一个侧面的线索之外,《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梁祝口头遗产文化空间》一书中呈现的另一份资料,也许又给了我们另一个侧面的线索。这是2002年11月在宁波梁祝公园对83人所作的问卷调查,对“是否能讲梁祝传说”的提问,其中有40%回答会讲梁祝传说,而要求简单讲述故事梗概时发现,大部分是来源于越剧和电影的影响。可见,这样的“原有文本”的“原有故事情节”,与学术研究和文艺创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唯独缺失的是我们一直标榜的与“民间”、“民众”的直接关系,至少我们无法明确说明这个“经典”传说源于何方。而在历史的长河中,关于民间传说和戏剧艺术的互为影响,已经是很难说得清楚了。

在梁祝研究中没有注明出典的梁祝传说,或者在通俗读物中没有说明来源的梁祝传说,我们可能会怀疑其资料的可用性和可考性,但是,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个“梁祝传说”,就可以成为消除这种疑虑的一个有力证据,因为它发布于国务院这个最具权威意义的机构。一直以来存在于研究者心目中的“梁祝传说”,如有表述也是有简单有复杂、有平铺直叙有修饰渲染,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个“梁祝传说”———我们也可以把它当成一个文本,也许会让这些“众说纷纭”归于“异口同声”。似乎存在于人们心目

①②③④罗永麟:《试论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罗永麟,《论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64-84页。

王志冲:《略论朝鲜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周静书主编,《梁祝文化大观?学术论文卷》,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239-249页。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编写组:《卷一民间文学?梁祝传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8页。

[日]渡边明次:《寻访中国梁祝故事遗存地及其思考》,周静书主编,《梁祝文库?理论研究卷》,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75-95页。

中的“经典”的“梁祝传说”,最后以这样的方式“显山露水”,它足以成为一个最具权威意义的文本。而这样的“梁祝传说”,早已经脱离了地方传说的性质,在各地所收集的传说、故事中是很难找得到的,因为它也许更多的是来自于对历史典籍和戏曲资料的概括和归纳。

而对于原型的、本源的传说,或者原初的、原生态的、原汁原味的传说,最近的研究表明已经倾向于“难以探求”的观点。如刘魁立从传说发生学探讨传说“原地”的角度①、蒋尧民从传说的广泛流传和众多文本的角度②,都指出了寻找传说发生、传说原型、故事本源的难度。或许我们能够找出一个比较而言较早的一个文本,但要确定这就是原型和本源是非常困难的。即使理想化得能够得到一种确认,也必须经得起考古和史料的不断发现、证实。如果从民间文学、民俗文化的变异性、“传统”和“民俗”的发明和创造等方法论上来探讨,或者从各个时期的各种文学、艺术形式的相互影响等经验论来探讨,要找到原初的、本源的传说,或者要确定正式的、完整的传说,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要说原汁原味,各地的口头传说可能更具有原汁原味,各地的口头传说甚至都是原汁原味。

在日本民俗学界有一个著名的传闻。因为柳田国男在明治四十三年自费出版的传说集《远野物语》,岩手县远野市在旅游开发中利用了这个文化资源,现在已经成为一个闻名的“传说之乡”。其中有当地的老婆婆为游客讲述传说的节目,老婆婆的每次讲述都有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表述,一些看过《远野物语》慕名前来的游客就认为这是错的是假的,无可奈何之下,老婆婆就不得不按照该书的内容来讲述了。梁祝研究中的原型传说、本源传说的探讨更多地是以文献史料为基础,而这个例子说明了口头传承文本的不确定性。如果以接近于事实的认识来说,每一次的口头讲述都是原汁原味的。所以,我们又如何能够以一个由研究者记录和创造的文本来要求传承者呢?

三、从“传说”的梁祝到“民俗”的梁祝

在对梁祝传说的收集、整理中,可能根据当时的社会状况和意识形态对其有所取舍,进行所谓的文化的选择。1925年钱南扬开始的收集和研究,因为时代的制限,也许会尽可能地包罗万象,但1984年三套集成的编撰、1986年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的收集,也存在着这样的选择倾向。其实1980年代以后的收集,不可避免地受到1950年代确立的反封建主题的影响,其选择和取舍应该是更为明显。另一方面,在有关梁祝的艺术创新改革中,也会排除一些被认为是封建、迷信、糟粕的东西。所以,最后呈现在世人面前的梁祝传说和故事其实只是冰山一角。

尽管如此,长期以来民俗学界虽然注重梁祝的研究,但其视野所及只有作为民间文学的梁祝,对作为民俗文化的梁祝却是视而不见的。而且在作为民间文学的梁祝的研究中,大多关注那个被建构的“经典”的“梁祝传说”,而对那些收集到的仅是冰山一角的梁祝其他内容的研究甚少。

上世纪初,钱南扬就对宁波梁祝庙墓进行了考察和研究,③但在以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有关信仰、习俗的调查和研究并没有得到持续,主要倾向于关注梁祝的文学和艺术形式。到1980年代后期,这方面的调查和

研究有所增加,如白岩的《梁山伯庙墓与风俗调查》④、莫高的《浙江梁祝传说流变考察记》⑤、裘文康?王王

官珑的《鄞县梁山伯庙及其风俗》等,都是对宁波等地梁祝古迹的调查,而这些与钱南扬的调查已相隔半个多世纪。在这些调查资料中,提到了宁波的谚语“如要夫妻同到老,梁山伯庙到一到”,可以知道在当地把梁祝看成是祈愿婚姻美满、夫妻和好的神祇;并且还介绍了其他与求财、得子、保佑平安等有关的传说、信仰、习俗,说明当地赋予了梁祝丰富的神格,把两人当成是守护一方的地方神。这些调查和研究让世人知道,原来围绕着梁祝不仅有我们所熟知的传说、故事,还有更多丰富多彩的信仰、习俗,提醒我们还有必要走到田野去倾听民间的声音,也促使我们应该关注那些曾经收集的与“经典”不同的传说、故事。

1999年,周静书在主编四卷本《梁祝文化大观》时,使用了“梁祝文化”一词,体现了全面的、整体的对待与梁祝有关的民俗文化、传统文化的一种态度。无论其初衷如何,对这个具有意义的表达,我们可以有两种

①②③④⑤刘魁立:《梁祝传说漫议》,周静书主编,《梁祝文库?理论研究卷》,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8页。

蒋尧民:《浅谈梁祝诸学说》,周静书主编,《梁祝文库?理论研究卷》,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39-54页。

钱南扬:《宁波梁祝庙墓现状》,《民俗周刊》,1930年第93、94、95期合刊(祝英台故事专号)。(转引自:周静书主编,《梁祝文化大观?学术论文卷》,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6-20页)。

白岩:《梁山伯庙墓与风俗调查》,《民间文学论坛》,1985年第4期。(转引自:周静书主编,《梁祝文化大观?学术论文卷》,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300-307页)。

莫高:《浙江梁祝传说流变考察记》,周静书主编,《梁祝文化大观?学术论文卷》,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341-359页。

理解,一是除了作为民间文学的梁祝传说以外,不能忽视如戏剧、电影、地方戏等其他文学艺术形式的存在,二是除了作为民间传说的梁祝传说以外,不应忽视信仰、庙会、习俗、谚语、歌谣等其他民俗事象的存在。其

他还有吕洪年提出的“故事群”①、顾希佳提出的“传说群”②等等这些概念的出现,或许可以预示今后的梁祝

研究将进入一个更全面的境界。

虽然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文化有很多交叉重叠,但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概念并不是源于民俗学界或者学术界,而是来自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这样一个影响各国文化政策的机构。保护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活动的理论基础,文化的多样性,对全球而言即是各个不同国家的文化多样化,对一个国家而言即是各个民族、各个地区、各个社区的文化多样化。但值得深思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和评定,其实是一个文化选择、文化取舍的过程。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定标准,既无法保证所有需要保护的文化被归入其内,又可能出现真正需要保护的文化被划出界外,就是说已经把一部分文化淘汰掉了;而地方政府在申报时、国家机构在评审时,又会舍弃掉一部分文化。这种背景之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和评定,也带来了地方文化和地方历史的重构。

以梁祝传说为例,根据周静书主编的《梁祝文化大观》

(传说歌谣卷)提供的一百多篇文本,涉及到十四个左右的现行省份,但最后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只有浙江、江苏、山东、河南四个省份,这个结局与传说发源地探讨不无关系。在梁祝传说发源地之争中形成的结论各自为政,如有浙江宁波说③和山东济宁说④等观点,但最后在申报过程中引起发源地之争的几个省份都进入了名录,其实为这种学术争论提供了一种权威的答案。不但把传说发源地的探讨引向了传说代表地的探讨,还使这些地方对梁祝传说的“所有”获得了一种正当性的认可。

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之前,在地方上利用民俗文化发展观光产业已经很有势头。梁祝传说、梁祝文化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在地方传统文化的建构中也被有效利用。如宁波的梁祝庙墓经过重新修缮,在1995年兴建了梁祝文化主题公园,之后组织了梁祝研讨会、梁祝婚俗节等活动,又经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批准成立了“中国梁祝文化研究会”,逐渐使梁祝传说、梁祝文化成为宁波的地方传统文化的一种表象,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请打下了基础。梁祝传说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使四省六市的梁祝传说代表地获得了以国家为背景的正统性认可,更进一步地加速了这种文化的资源化进程。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六个地区中,宁波处于首位,使宁波有理由打出了他们自己创造的地方性认同———梁祝故里。宁波是一个比较新兴的港口城市,传统文化的积淀明显劣于绍兴、苏州这样的古城,传统文化的建构是突显地方特色的有效手段。

而对于山东省的济宁市和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来说,地方传统文化的建构可能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正如驻马店市汝南县在2003年有幸进入梁祝传说邮票首发地之一以后,市文联副主席刘康健所说的那样,“8年前,你要是问我这个问题,我也是两眼一抹黑。那时候,我根本不相信梁祝传说会与驻马店有啥关系,只知道梁祝是人家浙江的”,⑤而继此5年以后,2008年,汝南县又被中国文联、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授予“中国梁祝之乡”之称,济宁市作为传承地之一,也分享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荣誉。不知什么时候建立起来的“梁祝故事发生在江南”这样的观念,就在自梁祝邮票首发以来的一系列文化的操作过程中瓦解,梁祝传说作为一种泛地方的“国家传说”更加“名符其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和评定带来了地方历史的重新建构,也许这些地方的历史已经被改写,但问题是我们还需要更充分的历史文献和更明确的考古资料加以证明。而对于被评定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梁祝传说来说,也许更扎实的田野调查和更深入的学术研究还在等待着我们。

关于宁波的梁祝传说的传承现状,有一份调查资料表明,“能够完整讲述梁祝传说的人已不多,尤其是

年轻人对梁祝传说已经很淡漠”,并认为“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梁祝传说目前面临濒危的情况”。

⑥如果以①②③④⑤⑥吕洪年:《梁祝“故事群”的宏观考察》,周静书主编,《梁祝文库?理论研究卷》,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70-281页。

顾希佳:《传说群:梁祝研究的传说学思考》,《民俗研究》2003年第2期。

陈勤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梁祝口头遗产文化空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樊存常:《梁祝传说源孔孟故里》,文物出版社2005年版。

徐锦庚,潘承凡:《一枚邮票首发六地倾力相争》,《人民日报》2003年10月29日第五版。

郑土有:《河水渐渐干枯的鱼:传统口传文学作品保护面临的挑战—以梁祝传说保护为个案》,陶立王番?樱井龙彦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论集》,学苑出版社2006年版,第201-214页。

那个“经典传说”为基础进行评判的话,也许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但是,反之也可以说,梁祝传说其实是传承得很精彩的一个典型例子,不仅已经幸运地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国家传说”,而且也存在着很多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各地各类的口头传说,并且还有广泛民众基础的各类文学样式和文艺形式。如果以“经典传说”中的几个被认可的情节来评判,如求学、逼嫁、祭墓、化蝶等,还应该说是其他文学样式、其他文艺形式的传承,才是所谓的“原汁原味”的传承。

所以,虽然“梁祝传说”归类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民间文学”类,但这只不过是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工作的权宜之计,或者说是来自于国家、地方的一种文化操作而已,这个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梁祝传说”,其意义远不是民间传说、民间文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能涵盖。无论褒贬,从宁波地区利用梁祝传说的保护实践来看,也是从梁祝文化这个宽泛的视角出发而展开的。如果我们的视野还是停留在作为民间传说的保护上,势必将脱离实践而落后于时代。

文化的选择也许是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不可避免的现象,问题是我们必须对此有一种清醒的和自觉的认识,客观地研究和对待民间社会,给世人展现一个接近真实的民俗文化。现在,在有关梁祝的研究上,民俗学界已经跳出了以那个“经典”的“梁祝传说”为主的研究框架,开始了全方位的梁祝文化的研究,但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梁祝文化的研究,就不能不摆脱以那个“经典”的“梁祝传说”为价值判断的观念,才能在研究中客观地对待除“经典”的“梁祝传说”以外的、其他内容的传说、故事、信仰、习俗,以及音乐、戏剧、电影、电视剧等其他艺术形式。但是,面对现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无论学术研究还是社会实践都似乎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十大分类所束缚,①有可能又进入了一个自我禁锢的阶段。对于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梁祝传说,有必要在保护工作中跳出“民间传说”、“民间文学”的框框,认真地对待围绕梁祝的更丰富的民俗事象、更宽泛的文化现象。

四、从“中国四大民间传说”的梁祝到“世界文化遗产”的梁祝

进入198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了一个非常明显的现象,有关梁祝的研究,大都在开头部分使用“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四大民间故事之一”这样的提法。那么,最初是谁提出这样的传说定位的呢?在此,并没有充分的资料和理由来说明这个问题,但仅从贺学君、陈勤建提供的信息以及对罗永麟的访问中,或许能够窥视一点踪迹。据罗永麟老师介绍,他小时候在四川老家经常听祖母讲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牛郎织女的故事,认为这四个故事是家喻户晓的,可以结合起来作为中国民间故事的代表,所以,在1957年发表《试论牛郎织女》之前,曾在一次采访中提出过“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一词,并回忆说有关这次采访的消息,可能刊登于当时的《中国民间文学通讯》之中。

其实,谁提出或者什么时候提出这种传说定位并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从作为各地区各民族的地方民间文化的梁祝,升华到作为“中国四大传说之一”的梁祝的这一建构的意义。带上了“国”字头,成为表象中国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符号和元素,这种对梁祝传说的再定位,其有效性是不可忽视的。在后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和评审中,很充分地可以成为一条区别于或优位于其他传说的理由之一。2006年,“梁祝传说”登录“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介绍“梁祝传说”时,开头的一句就是:“梁祝传说讲的是

一则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是中国四大传说之一”。②而另一方面,一些梁祝研究论著虽然使用了“中国四大

传说之一”之类的提法,但对于这样的传说定位并没有给予具体的学理依据,可以说是基于梁祝传说的历史的、社会的影响而建构,现在,在权威机构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出现,其正当性不言而喻。

就像上面已经提到的那样,通过主题和情节的建构,梁祝传说已经脱离了地方传说的意义,而成为一个代表民族传统文化的“国家传说”,“中国四大传说之一”这个传说定位无疑体现了梁祝传说的作为民族文化的价值。正如周恩来总理所认为的那样,“越是具有民族性的,就越有世界性”,③梁祝传说走出国门,为世界所认识应是必然。

①②③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大分类是: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编写组:《卷一民间文学?梁祝传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8页。

熊华源:《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电影〈梁祝〉在日内瓦会议上》,周静书主编,《梁祝文化大观?学术论文卷》,北京:中华书局出版,

1999年版,第677-684页。(原文载《周恩来总理生涯》,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

梁祝传说作为中国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与发散,可以说经历了两个历史时期的两种传播方式。一是在19世纪以前开始的以文本形式流向东南亚一带。二是1950年代开始的以电影、戏剧、音乐等表演形式流向欧美地区。我国第一部彩色戏曲电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于1954年被介绍到国外,以后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迷倒世界乐坛,以此为背景音乐的花样滑冰《梁祝》进军世界冰坛,梁祝故事在海外的传播越来越广泛。

对梁祝传说的研究从一开始就关注传播的问题,1930年钱南扬在《祝英台故事叙论》中就已经指出“在

中国是没有一处没有的”,并提到了朝鲜的例子。①在以后的研究中,更是说明了印尼、马来西亚、韩国等很

多国家都有同样的故事。周静书继1990年的《梁祝文化大观》之后,2007年又主编《梁祝文库》,其中有两大卷“国外文艺卷”,收集了更为丰富的国外版本和各类形式。所以有根据说梁祝传说作为中国的四大传说之一,也是具有世界影响的民间传说。钟敬文在《梁祝文化大观》的“序”中指出,梁祝故事“被誉为东方的‘罗

密欧与朱丽叶’,因而也是世界文化的珍贵遗产”。

②作为表象中国传统文化的梁祝传说,在世界文化中得以定位,爱情和悲剧是两个关键词。男女爱情是一个世界性的永恒主题,而故事悲剧性的共鸣也是人类都具备的情感,中国的传说要被国外所接受,离不开这样的永恒的主题和共鸣的情感。以1950年代以后为例,把梁祝故事誉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梁祝传说成功地走向欧美、走向世界的主要契机。而使用“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这句介绍语,向国外介绍梁祝故事的其实是周恩来总理。据熊华源的回忆,1954年5月周恩来总理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当时带去了包括电影《梁祝》在内的一些艺术作品,在邀请各国代表和记者观看这部电影时,周恩来总理提议用“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一句介绍语。为了向世界介绍新中国的情况,传统文化被作为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工具。其中值得引起我们关注的是,与“中国四大传说”的其他几个传说不同,梁祝传说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国家政府领导人所起的作用这个事实。

比起梁祝传说文本的海外传播,可能电影、音乐、花样滑冰等形式更具有传播的广泛性。著名旅美小提琴家吕思清被誉为演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最杰出者,受到原作曲家陈钢、何占豪的高度赞赏。2007年9月28日在台湾国家音乐厅,吕思清与台湾国家国乐团(NCO )共同诠释《梁祝》,笔者在台北地铁站看到的大幅宣传广告,称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为“世界的经典乐曲”。

如果对梁祝故事不太熟悉,可能对其他的艺术形式还是不可能有足够的理解。2006年在日本长野县举行的NHK 杯国际花样滑冰竞技大会上,获得男女双人滑亚军的张丹和张昊演绎《梁祝》,笔者是在东京通过电视观看的现场转播,记得当时报幕的曲名为《Butterfly Lovers 》。观众虽然发出惊愕之声,倾倒于张丹梦幻般的化蝶,但后来从一些日本的个人网页上看,很多人只了解这是一个在现世悲恋的男女化成蝴蝶长相厮守的故事,并不知道背景音乐源自何方以及涵义何在,有的道听途说猜测是来自于京剧,对于飘逸的蝶衣有的无以根据感觉是滑冰服装的创新。尽管如此,近二十年以来,国外梁祝题材的出版可以说进入了一个全新时期,更为全面地介绍和研究中国的梁祝传说。在日本,1992年、2005年出版了皇名月的漫画集《梁山伯与祝

英台》;2006年渡边明次翻译出版的“梁祝三部曲”(《追究梁山伯祝英台传说的真实性》、《小说梁山伯与祝

英台》、《梁祝口承传说集》);还有曾在绍兴文理学院留学的古野浩昭改编的日文戏剧《梁祝》等,各类形式

的作品相继问世。③最近几年,这些日本的梁祝研究者、爱好者的翻译著书,其共同心愿就是要向日本介绍

真正的中国的梁祝传说。

对一些海外文本的研究和整理,如王志冲、孔志远、郑土有等都提到了传说本地化的问题,④其情节、时代、地点都有所不同,但有的国家还保持原姓原名,而有的国家如韩国的异文根本已经是他们的传说了。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国的文物古董为世界所喜好已是不争的事实,殊不知中国的梁祝传说也是如此久远地就开

①②③④钱南扬:《祝英台故事叙论》,《民俗周刊》,1930年第93、94、95期合刊(祝英台故事专号)。(转引自:周静书主编,《梁祝文化大观?学术论文卷》,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7-15页)。

钟敬文:《序》,周静书:《梁祝文化大观?学术论文卷》,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3页。

皇なつき:《梁山伯と祝英台》,东京:角川书店,1992年。皇なつき,《梁山伯と祝英台》,东京:潮出版社,2005年版。渡边明次,《梁山

伯祝英台伝説の真実性を追う》

(日中对译版),东京:日本僑報社,2006年版。 赵清阁著?渡辺明次译,《小説 …と 》

(日中对译版),东京:日本僑報社,2006年版。 周静书著?渡辺明次译,《梁祝口承伝説集》,东京:日本僑報社,2006年版。

王志冲:《略论朝鲜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周静书主编,《梁祝文化大观?学术论文卷》,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239-249页。

始为海外所欢迎。如此看来,如果从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播和影响这个角度来看,把日本的端午节、韩国的“江陵端午祭”以及美国的动画片《花木兰》与梁祝传说作一个比较,那真的是有点小巫见大巫的意思了。而传说、民俗、文化的本地化所带来的结果,就是这些明确标志中国元素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已经成为认同中国文化的世界人民的生活中的一部分。

现在,特别是在全球化背景之下的文化扩散和文化输出,已经在社会学、人类学和文化学领域中得到广泛研究。最初的探讨就像源于乔治?里茨尔《社会的麦当劳化》一书的“麦当劳化”所展开的那样,以文化帝国主义的观点为主而持否定态度,但最近的研究动向表明,主要是以跨国籍性和本土化的双向互动的观点为主,来探讨被扩散和输出的文化在异地异国的社会反应以及其自身所发生的变化,以此来把握文化的现状。中国的传统文化日益被世界所了解和认可,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在日益影响着世界,今后,我们将跨越向国外介绍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观念和阶段,实际地去调查和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国外的影响和变化。目前,梁祝传说正在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希望让我们看到梁祝传说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权威性印证。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在到达这一天的历程中,经历了怎样的一个从地方文化到中国文化、再到世界文化的建构过程。

五、结束语

对于“传统”,现在的观念是:过去和现在的关系虽然让我们感觉是自然流畅连绵不断的,而事实上,它是在让过去的要素和现在的要素相关联的政治性意图和想像力之中,被建构起来的。①从以上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一定社会时期的政治性意图和人们丰富的想像力之中,梁祝传说从地方文化到中国文化、再到世界文化的建构过程。而重要的是,这样发展起来的文化如何在谋求社会发展、人类幸福的过程中发挥作用,这是现在和将来我们都必须关注和探讨的课题。

过去的民俗学研究是以本质主义的研究为主,这使我们忽视当前的社会环境,追根溯源只以关注过去的民俗为要,现代民俗学吸收了建构主义的研究方法,让我们从过去面向现在、将来,重视过去的民俗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被建构被创造的过程、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作用。当我们从建构主义的研究方法出发来深入探讨民俗事象、民俗文化的时候,不但会涉及到民俗主义论、“传统的创造”,也会触及到“文化的客体化”等问题。比如在日本,无论在民俗学、人类学还是在历史学、社会学等一些文化研究的领域,对于这些问题都非常关注。发展至今基本上可以区分为两大研究方向。在最初探讨涉及民俗主义论、“传统的创造”等问题的时候,主要强调有关仪式和习惯等民俗事象被创造的历史连续性,对其意识形态性进行评论甚至批判,从中阐明这种以被创造的历史连续性和真正性为基础的、被现代人称为“传统”的东西其自身所具有的危险性。也就是说对我们原来认识的“传统”、“民俗”进行反思,探讨其被创造的过程,以消极的态度认识被创造的事实;而后来的研究趋势走向了反面,因为社会的发展,“传统”、“民俗”被利用的现象已经不可避免,由于人们的创造,文化被重新生成的侧面得到了积极地认识,“文化的客体化”的讨论开始流行,认为“文化的客体化”就是把文化作为能够操作的对象重新造就的事实,并常常作为在政治、社会、文化不均衡状况之下的人们的一种实践,以肯定的认识被提示出来,探讨其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作用。

对于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利用,学术理论的研究已经落后于社会事态的发展。在传统农村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才开始注意到田野调查;在传统文化已经作为旅游资源被大肆开发,我们才开始进行保护保存。在现实社会的实践之中,无论是其非物质的一面还是其物质的一面,都已经作为国家的、地方的传统文化、民俗文化被资源化,在新时期的文化、经济建设中被利用,而时代需要我们民俗研究者调查、研究这些生活实践、社会事实,从实践和事实中发现学术的理论问题。

传统的文化能量有时会成为现代发展的一种负担和障碍,但现在我们把她作为一种巨大的发展动力,在民族文化和地方文化的建设中发挥作用。有关梁祝的民俗、传统、文化的建构或创造,虽然需要历史的见证和实践的检验,但我们也可以看到一种适应于时代的发展趋势。

(责任编辑:红星)

①岩本美加子:《はじめに》,岩本美加子编译,《民俗学の政治性― 民俗学100年目の省察から》,東京:未来社,1996年版,第9-61页。

中国民俗文化的中的衣食住行

中国民俗文化的中的衣食住行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族众多,在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多元民俗文化如尘峰叠起,让中国文化显得更加错落有致,回味无穷。其实,民俗文化不是一个多么高深的概论,它其实就实实在在地流传在人们日常平凡而普通的生活中,与我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今天,我们选修课的第一次课,就来谈谈中国民俗文化的中的衣食住行。时间关系,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主要讲的内容是中国古代居住和出行民俗。 首先,我想先用一个大家熟悉的成语来引入今天的第一个专题: “登堂入室”登“堂入室”与古代房屋格局 登堂入室”见《论语先进》篇: “子曰: , 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译成白话是,孔子说: 子路(子路名由)学问已经不错了,只是还不够精深罢了。为什么明明是 说“堂和室”,怎么和学问扯上关系了呢?我们要就从了解古代房屋格局入手。 古代的“堂”指正厅,“室”指内室。古代房屋的格局,就是先入门再升堂最后入室,后来“登堂入室”转义用来表示做学问的几个阶段。“登堂入室”犹如今天的俗话“到家”,比喻学问达到了精深地步。 要深入理解这个成语的表达,我们就必须了解古代的房屋格局。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过程。原始人最早利用天然崖洞避风挡寒,后来逐渐发展出在平地上建造浅穴式的房屋。再进一步发展,有了地上建筑,用版筑方法立墙,用木料建造屋顶。随着部落的扩大,兴建城市,宫廷和贵族的房屋建筑逐渐讲究起来。 周代时,房屋建筑已形成明确的格局,结合出土遗址和古文献记载可了解当时的情况。 贵族的住宅用墙垣围住,垣有门,门内为庭,即院子。讲究的住宅还要设一道二门,即闺,又叫寝门。 大门与二门之间的院落为外庭,二门以内的院落为内庭 从大门走过庭院,就来到居住的主体建筑前。主体建筑由堂、室、房组成,都建在高台上,一般都是坐北朝南。

中国民俗文化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的由来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 传说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春节的来历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 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 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灯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 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 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春节的习俗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浅谈梁祝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浅谈《梁祝》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摘要 梁祝传说从地方的民间传说升华至表象国家、民族的传统文化,不能忽视来自于学术研究以及艺术创作的历史的和社会的建构。这种建构的结果,让我们在对待梁祝传说的时候,不知不觉的形成了几个认识上的误区:一是梁祝传说的反封建主题,似乎是一开始就存在的,就像依附于传说本身;二是二十世纪以来就以梁祝传说的爱情悲剧作为反封建婚姻的宣传,似乎从粱祝研究开始之际,就具有这种明确的目的;三是在人们的心目中存在着一个“经典”的“梁祝传说”,似乎据此可以追溯过去评价现在。如果厘清梁祝传说从地方文化到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建构过程,可以理解这几个梁祝研究的误区何以成其为误区,可以认识梁祝传说何以成其为现在的粱祝文化。 关键词:梁祝,爱情,影响

粱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悲剧,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粱祝”之恋,与崔张爱情、宝黛爱情一样,以男女主人公的姓名冠之,成为了人们的爱情偶像。一般把它在“四大传说故事”???,(1p169)也有把它看作“流传最远”的三大爱情故事之一。(2p485) 梁祝传说是我国最具辐射力的口头传承艺术,也足惟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梁祝故事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四百六十多年,可谓中国家喻户晓,流传深远,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有东方《罗密欧与朱丽叶》之称。 虽然“梁祝”传说人们耳熟能详,但很少有人知道,“梁祝”故里究竟在哪儿。全国究竟有多少种“梁祝”版本。据中国民俗协会有关人员介绍,全国人约有10多个地方自称“梁祝”故里,在联合申报“世遗”的几处,关于“梁祝”,也是各说各的故事。目前有关梁祝的主要考古发现和史料记载:有关梁祝的古迹,目前已发现17处包括读书处6个,坟墓10处,庙1座。专.家普遍认为,梁祝读书处是受梁祝传说的影响后形成的,不能反证其源头(网上资料)。神话传说是经过人们的幻想运用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界本身,千百年来,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神话传说的本来形态已不复存在,它们只在各民族各部落里口耳相传,具有浓郁的演绎性。 那么,梁祝传说它的价值究竟在何方?千百年来它究竟靠何魅力,使人久久难以忘怀,竞相传诵?笔者以为,中国广大民众家喻户晓的梁祝传说,“和而不同”,诸说有异,故不能循用作家文艺批评的一般方式,以“异”——就单一作品作判断。而应是“不同而和”,从各种传说文本的共同点出发,寻求其内在的价值和魅力。顺其历代多种传说文脉的总体走向,笔者感到,化装游学、同窗情生、合冢化蝶“生死恋”三部曲,是梁祝传说故事情节的核心,也是引历代村姑野夫、文人墨客魂牵梦绕的奥秘所在。由此切入解析,我们似乎可以获得一些新的人文信息和价值指向。这些,对我们今天似乎也还颇有教益和启迪。 从故事内容来看,梁祝故事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不是爱情作品。现今能见到的最早的较完整的梁祝故事,是唐代张读在《宣室志》中记述的一段文字:英台,上虞祝氏女,伪为男装求学,与会稽梁山伯者,同肄业,山伯,字处仁。祝先归。二年,山伯访之,方知其为女子,怅然如有所失,告其父母求聘,

中国民俗文化试题

15级选修课——《中国民俗文化》测试 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本次测试采取开卷形式,答题时可以翻阅课堂笔记,但不可以查阅手机。 2.考试时切勿交头接耳,不允许小组讨论。.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什么文化为主体的文化?() A.儒家文化、道家文化、法家文化 B.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墨家文化 C.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 D.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农家文化 2.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是以下哪部著作() A.《国语》 B.《左传》 C.《战国策》 D.《史记》 3.下列哪个节日不属于中国传统节日() A.元宵节 B.清明节 C.七夕节 D.复活节 4.节日风俗的产生,直接相关的观念是:() A.自然崇拜 B.原始信仰 C.灵魂崇拜 D.迷信 5.生命降生仪式称为:() A.洗三 B.满月 C.周岁 D.抓周 6. 在中国的书法工具中,被称为“文房四宝”的是哪四样书法工具?() A.笔、墨、纸、砚 B.棋、琴、画、书 C.琴、棋、茶、书 D.棋、茶、书、墨 7.中国民居建筑所具有的共同民俗特点是:() A.设有堂屋 B.聚族而居 C.设有神龛 D.设有照壁 8.我国南方气候炎热,潮湿多雨,故南方民族多采用:() A.碉楼石室 B.井干式建筑 C.四合院 D.干栏式建筑 9.下列几位人物中不属于“诸子百家”的是:() A.孔子 B.韩非子 C.墨子 D.子婴 10.下列几项中不属于春节民俗活动的是:() A.扫尘 B.请灶神 C.年夜饭 D.赛龙舟 11.我国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起源于:() A.西汉 B.唐朝 C.北宋 D.明朝 12.“图腾”一词源于()方言。 A.古印度 B.古埃及 C.古印第安 D.古巴比伦 13.中国人最为崇尚的颜色是:()A.白色、红色 B.红色、黄色 C.黄色、黑色 D.红色、黑色 14.最先创造并使用“囍”这个字的人是:() A.朱熹 B.欧阳修 C.王安石 D.王羲之 15.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俗是以()食料为主。 A.植物性 B.动物性 C.杂物性 D.自然性 16.“五谷”之说逐渐形成的习俗,是指()这五种粮食作物。 A.米、麦、黍、稷、菽 B.稻、麦、谷、稷、菽 C.稻、麦、黍、豆、菽 D.稻、麦、黍、稷、菽 17.牛奶与下列哪一种食物不宜同时食用:( ) A.苹果 B.巧克力 C.蜂蜜 D.红茶 18.黄土高原上特有的民居称为() A.窑洞 B.四合院 C.天井式瓦房 D.大围楼 19.“风水学”中民居的择地大忌是() A.门前有河 B.门后靠山 C.坐北朝南 D.门前有路 20.“草原之舟”——勒勒车是()特有的交通工具。 A.朝鲜族 B.回族 C.蒙古族 D.傣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5分) 1.我国唐代文学史上,被称为“诗家三李”的是哪三位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古人所说的“三纲五常”,其中“三纲”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民俗是产生与流传于一个民族的大众生活的世代相袭的文化现象,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四个特征。

中国民俗文化之壮族文化

中国民俗文化之壮族文化 一、壮族文化源远流长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广西等南方地区,作为一名壮族人,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壮族歌节是我们壮族人民最具特色的节日。很多人不禁问道,壮族三歌节的独特之处在哪里呢?那么,基于我对于本民族的了解与认识,下面我将给大家讲述的就是壮族歌节的来源、历史及独特之处。 广西每年盛装上演的官方国际民歌节,一首《大地飞歌》,让广西激情澎湃,处处是歌的海洋。壮族素以“善歌”著称,壮乡素有“歌海”盛誉。民间农历三月三又称“三月三歌节”或“三月歌圩”,“歌圩”在壮语中又称为“圩欢”、“圩逢”、“笼峒”或“窝坡”。尽管“歌圩”在壮族地区有不同的称谓,但均有“坡地上聚会”、“坡场上会歌”或“欢乐的节日”的意思。在广西有很多著名的歌圩,比较著名的歌圩有巴马的盘阳河畔、田阳的乔业、都安的棉山、宜山的下涧、田东的仰岩、柳州的鱼峰山等处。 二、壮族歌圩节的来历 三月三歌圩节作为壮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之所以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得以传承和壮大,也充分体现出它满足了壮族人民的生活需要。三月三歌圩节不仅使得广西壮族的民族文化得以保存、演化和发展,也为该民族的生存和劳动带来信心和乐趣,体现了该节日的文化功能。 关于歌圩节的来历,壮族民间有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一说,古代有一对情人,都是有名的歌手,经常唱山歌来表达相互的爱慕之情。 但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使他俩不能结为夫妻,于是他们绝望地双双殉情身亡。人们为了纪念这对情侣,遂在三月初三唱歌致哀。 二说,在唐代,壮族出了一个歌仙,名叫“刘三姐”。她聪明过人,经常用山歌歌颂劳动和爱情,揭露财主们的罪恶,财主们对她又恨又怕,因此一年的三月初三,乘刘三姐在山上砍柴时,财主派人砍断了山藤,使她坠崖身亡。后

中国民俗文化教案

中国民俗文化讲座教案 一、前言 中国民俗文化是一门以社会民间风俗习惯为对象进行系统研究的人文科学。本讲座旨在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和民族、民俗学常识,讲座内容既包括了本学科的基本知识,也注重民俗文化内涵的揭示,同时也适当介绍了本学科的研究与最新发展。民俗实体部分的介绍构成了讲座的整体框架 二、教学基本要求 1.通过本讲座的学习,了解文化的本质内涵,理解并掌握文化的基本特点; 了解什么是民俗学,民俗学的起源和发展; 理解民俗的分类,民俗的特点,民俗的功能; 理解民俗与文化和传统之间的关系; 了解民俗调查,中国民俗学学科的出现、发展和现状。 2.采用多种教学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要求。 第一讲文化 一、什么是文化 文化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词语,自古以来,人们从各自不同的视角来界定文化。堪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文化”一词源自拉丁文的Cultura,原意是耕种和植物培育。以后逐渐由物质生产领域拓展到精神领域。古罗马哲学家塞罗曾提出“智慧文化即哲学”的著名论断,其内涵则包含了人的心灵、智慧、情操、教育等内容。进入18世纪以后,伏尔泰、康德等思想家、哲学家不断赋予文化以精神或观念的意义。 《说文解字》上说“文,错画也,象交纹。”因此“文”的本意是指各色各样交错的纹理,如手掌上纹理交错称掌纹,天上日月星辰交错称天文,布帛纹理交错成文布纹。“化”的本意为改易、生成、造成,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如《易·系辞下》中“万物化生”的“化”,引申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说文解字》上“化,教行也。教行于上则化成于下。” 文化二字合用包含有“人文”与“化成天下”、“以文教化”的意思。我国古代最早将“文化”二字连在一起的是西汉著名学者刘向。他在《说苑·指武》中说:“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文选·补亡诗》和南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分别有“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和“文化内辑,武功外悠”的记载。这里的文化都含有“文治教化”之意,它与天文(自然)是相对的,天文蕴含的是古代中国人的自然和宇宙意识。人文体现的则是他们对人伦社会活动的思考。 中国古代的文化概念,基本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它往往与“武力”、“武功”、“野蛮”相对应,包含着一种积极的理想主义色彩,是一种治理社会的方法和主张,体现了治国方略中“阴”和“柔”的一面,既有政治内涵,又有伦理意义。演化到今天,不同的人在使用文化一词时,内涵是不尽相同的。它通常的含义是指“知识”,如“学文化”、“文化课”等;或指某种较鲜明的社会生活习惯、风俗,如“饮食文化”、“丧葬文化等;而目前学术界常用的文化含义一是“人类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如“仰韶文化”、“玛雅文化”;二是指“社会意识形态”,如“文学艺术”,“文化领域”等。 文化分为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广义文化又称“大文化”,它包括的领域甚广。如认识领域的语言、哲学、科学、教育等;艺术领域的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器用科学领域的生产工具、日用器皿以及相关的制造技术等;社会领域的制度,组织、风俗习惯等。这里既有物质文化,又有精神文化。就广义而言,文化是人类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

大学中国传统文化选修课资料

传统二十四孝,今日仍有学习意义! 孝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伦理思想之一,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序而诗之,用训童蒙,成为宣传孝道的通俗读物。以后,又有人刊行《二十四孝图诗》、《女二十四孝图》等,流传甚广。在传统的木雕、砖雕和刺绣上,常见这类题制的图案。二十四孝包括下面二十四个故事,不同说法通常仅仅是不同顺序的排列: 孝感动天、戏彩娱亲、鹿乳奉亲、百里负米、啮指痛心、芦衣顺母、亲尝汤药、拾葚异器、埋儿奉母、卖身葬父、刻木事亲、涌泉跃鲤、怀橘遗亲、扇枕温衾、行佣供母、闻雷泣墓、哭竹生笋、卧冰求鲤、扼虎救父、恣蚊饱血、尝粪忧心、乳姑不怠、涤亲溺器、弃官寻母。 二十四孝的产生限于其当时所处时代,有些虽有迷信和封建思想,但其所传达的孝为先的意识还是值得今人所学习的! 没有例外,世间所有的人都想无忧无虑、活的快乐! 然而、说实在的,真正能一辈子没有烦恼,一生都快快乐乐的的,恐怕、古往今来、一个也没有!而且、大概今后也不会有…… 庄子为人们出了一个天大的难题:至乐! 不仅要快乐,还要最大的快乐! 那么、人世间有没有至乐呢? 有、但庄子的至乐和一般人以为的至乐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那么、一般的人们以为、什么是快乐、什么是痛苦呢? 且听庄子是怎么说的: “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所乐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所下,贫贱夭恶也;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 音声;若不得者,则大忧以惧。” 也就是说:世上的人们所尊崇看重的,是富有、高贵、长寿和善名;所爱好喜欢的,是身体的安适、丰盛的食品、漂亮的服饰、绚丽的色彩和动听的乐声;这些、 就是一般人眼中的快乐。世人所认为低下的,是贫穷、卑微、短命和恶名;所痛苦 烦恼的,是身体不能获得舒适安逸、口里不能获得美味佳肴、外形不能获得漂亮的 服饰、眼睛不能看到绚丽的色彩、耳朵不能听到悦耳的乐声;假如得不到这些东西,就大为忧愁和担心;这些、就是一般人眼中的痛苦。 庄子认为:一般人所羡慕的富有的人、高贵的人、长寿的人、刚烈之士,其实、是没有快乐的: “夫富者,苦身疾作,多积财而不得尽用,其为形也亦外矣。夫贵者,夜以继日,思虑善否,其为形也亦疏矣。人之生也,与忧俱生,寿者惽惽,久忧不死,何苦也! 其为形也亦远矣。烈士为天下见善矣,未足以活身。” 富有的人,劳累身形勤勉操作,积攒了许许多多财富却不能全部享用。 高贵的人,夜以继日地苦苦思索怎样才会保全权位和厚禄与否。 长寿的人,整日里糊糊涂涂,长久地处于忧患之中而不死去,多么痛苦啊! 刚烈之士,为了天下而表现出忘身殉国的行为,可是却不足以存活自身。 那么、庄子以为,什么是快乐呢? 还是听庄子是怎么说的: “至乐无乐,至誉无誉。……请尝试言之。天无为以之清,地无为以之宁,故两无为相合,万物皆化。芒乎芴乎,而无从出乎!芴乎芒乎,而无有象乎!万物职职,皆从无为殖。故曰天地无为也而无不为也。……至乐活身,唯无为几存。” 也就是说:最大的快乐就是没有快乐,最大的荣誉就是没有荣誉。……苍天无为因而清虚明澈,大地无为因而浊重宁寂,天与地两个无为相互结合,万物就全都能 变化生长。恍恍惚惚,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产生出来!惚惚恍恍,没有一点儿痕迹! 万物繁多,全从无为中繁衍生殖。所以说,天和地自清自宁无心去做什么却又无所 不生无所不做。所以、最大的快乐是使自身存活,而唯有无为算是最接近于使自身 存活的了。 庄子给出的结论是:活着、就是最大的快乐! 而使自己好好活着的最好办法是:无为! 北宋名臣范仲淹在他的《岳阳楼记》,表达了自己对快乐的理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 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我想、这、才应当是一个高尚的人,对“至乐、至誉”的解读吧!

中国民俗文化答案

1、研究文化方面的感受。 在中国,各少数民族人民都有着自己民族的风俗节日。各族人民按照自己的习俗,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具有各自浓厚的民族独特风采。其中婚嫁风俗最能代表各名族的文化特色。 我们小组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分别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婚俗进行了研究探讨: 中国古代婚俗传统的中国婚礼仪式包括6个必备步骤: 说媒、定亲、聘礼、迎娶、拜堂(三鞠躬)、喝交杯酒。 各地婚俗中国有56个民族,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婚俗。但无论是哪个民族,结婚仪式都很复杂。 结婚有哪些讲究婚礼是人一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大礼,历来人们都十分重视婚礼中的礼仪。 古今婚姻制度中国古代婚姻制度曾经历了原始群婚、血缘群婚、亚血缘群婚、对偶婚等形态,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基本实行了一夫一妻制或一夫多妻制。 我负责的部分是各地婚俗,包括我国各个地区的婚俗和各个民族的婚俗情况,各个地区的婚俗文化介绍有: 山西北部地区(以大同为代表)、上海、福建、安徽、青岛;由不同民族分类,研究到的婚俗习惯有僳僳族婚俗、土家族婚俗、哈萨克族婚俗、朝鲜族婚俗、黎族婚俗布依族婚俗、佤族婚俗、白族婚俗、阿昌族婚俗、藏族婚俗、傣族婚俗、景颇族婚俗和侗族婚俗。 不研究不知道,一研究就吓一跳,原来结婚的礼数是非常讲究的,个人感觉各地的婚俗都显得十分有趣,譬如上海婚俗新娘换鞋离娘家一路红伞到夫家;北京婚俗新郎虚箭射新娘同房先要吃饺子;佤族婚俗——杀鸡看卦和背对侧卧谈恋爱;阿昌族婚俗----偷鸡头与抬锅盖;黎族婚俗——爱你有多深,咬你有多深。侗族婚俗----踩脚后跟试情意和火把迎亲等等。从各个地区,不同名族

的婚俗习惯中,我看到了我国千百年来凝结起来的深厚的文化底蕴,我感叹我国的文化的伟大,对于婚俗文化的研究虽然结束了,我对婚俗文化研究的热情不会停止,我将抱着对中国博大民俗的热爱把研究进行下去。 2、婚俗(三书六礼)——从中可以看出什么文化意义。 婚礼,是人一生中的“终身大事”,其在人生过渡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所以古今中外都非常重视这一人生仪礼。伴随着这一重大的人生仪礼,便出现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婚俗文化。 文化,是指围绕着人们的恋爱和嫁娶所形成的文化现象。其主题部分是婚姻,同时还包括婚前的恋爱期和婚后的生育期。恋爱是婚姻的预备期,而婚后的生儿育女,则可以看做是婚姻的延续期。中国的婚俗文化源远流长,据《史记?补三皇本纪》记载: “太暤庖牺氏,风姓,代隧人氏继天而王。……于是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可见在上古神话传说时代,就已经出现了中国的婚俗文化。 三书 「三书」是指在六礼中交换的文书,包括「聘书」、「礼书」和「迎书」。 「聘书」订亲之书,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纳吉(过文定)时用。 「礼书」过礼之书,即礼物清单,详尽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纳征(过大礼)时用。 「迎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用。 六礼 「六礼」是指由求婚至完婚的整个结婚过程。“六礼”即六个礼法: 「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 简单来说,六礼就是传统婚礼的六个步骤:

中华传统文化-喜事民俗详细解说

喜事事宜 男婚女嫁是人生大喜之日,终身大事,皆求诸事美满,诸般吉祥。 ?合婚 过去婚姻都是遵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媒人提亲之后,双方父母一般都会询问对方年庚,看是否两人相合。民间流行的合婚法有两种,一种依据属相合婚,一种依据命卦合婚。 方法一:属相合婚法 依据属相合婚,有四首诗歌,《合年命歌》《合婚六吉歌》是说最相合的两个属相,幸福美满,夫妇和顺;《大断头婚歌》《小断头婚歌》是说不相配的两个属相,常是半路夫妻,难

以偕老。歌诀如下: 合命年歌 兔逢白马皆得意,金鸡玉鼠喜相逢; 乌猪遇犬两相好,牛遇猴儿把亲成; 龙蛇相逢添喜色,羊虎自有夫妻情。 合婚六吉歌 猪虎同归秀气藏,牛鼠相遇合天苍; 兔狗配合人皆喜,鸡舞龙吟世代昌; 蛇遇猿猴成佳偶,羊马并行最为良。 大断头婚歌 羊鼠相逢一旦休,自古白马怕青牛; 蛇遇猛虎如刀断,京鸡遇狗泪交流; 兔见白龙云端去,猪与猿猴定忧愁。

小断头婚歌 子卯二相不成亲,牛虎一见两离分; 羊猴不能成双对,马儿怎能入鸡群; 狗儿难与蛇配偶,江猪怎敢入龙门。 方法二:命卦合婚法 第一步:根据生年推算命卦 古人称180年为一元,每元分上元、中元、下元,各为60年,相合六十甲子,三小元都是起于甲子,终于癸亥。周而复始,循环无穷。现在运行的这一元始于1864年,1864年—1923年为上元,1924年—1983年为中元,1984年—2043年为下元。察看人的生年属于上中下哪一元,然后根据下面《三元命卦歌》和《野马跳涧歌》推算命卦。 三元命卦歌

花甲弱冠杖朝年,年数加四起三元。 男命一四七为根,女命五二八是源。 野马跳涧歌 野马萧萧跳深涧,十载相隔如一年。 九宫相连逐步走,顺查女命逆查男。 解释:“花甲弱冠杖朝年,年数加四起三元。”这两句歌诀说三元各从哪年开始。古人称60曰花甲,20曰弱冠,80曰杖朝。歌诀之意,上元始于1864年,中元始于1924年,下元始于1984年。 “男命一四七为根,女命五二八是源。”这两句歌诀说男女命卦各从哪宫查起。若是男命,上元从一坎宫查起,中元从四巽宫查起,下元从七兑宫查起。若是女命,上元从五中宫查起,中元从二坤宫查起,下元从八艮宫查起。

中国民俗风情论文

中国民俗风情 民俗,就是民间的风俗,是创造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的具有世代相习的传承性事象,包括思想和行为,是广大劳动人民所创造、传承的民间社会生活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民俗风情,不同的民俗风情有各自不同的特色,这样的特色体现在各地居民的节日、婚恋、礼节、饮食、建筑服饰、民间喜好和禁忌等表现民俗风情的主要方面。 饮食习俗,包括居家饮食习俗、节日饮食习俗、待客饮食习俗、饮食、礼俗等。各民族饮食习俗的交流促进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发展。少数民族的,独特食俗常因地区和民族的不同而产生差异,从而形成丰富多彩、异彩纷,呈的饮食习俗。 民居建筑,建筑是一种文化,代表着一个民族、一个地域文化的具体,写实,有强烈地表现性;民居,就像人的服饰。服饰,是文明的产物,而建筑是文明的“服饰”。一个文明的民族和社会,总会把它的精神凝结在,它最坚固也是最庞大的创造物——建筑之上的。所以说,民居,是一道永远的风景,值得观赏。 服饰和衣着穿戴,它不仅仅是一个民族的标志,除了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外,还有审美、研究民族发展、民族文化的价值,而且还是一个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的象征。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服饰和相关的制作工艺及艺术趣味,形成了各民族自己绚丽多彩的独特服饰,构成了一座独特、美丽的五彩“花廊”。 每个地区,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喜好和禁忌,在语言行动上,在

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 节日习俗是构成民族特色的要素,反映着本民族物质生活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和民族文化的特有风貌和丰富内涵。同汉族杂居的少数民族也过汉族的节日,但他们也有自己的节日,而且节日民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我国的传统习俗有很多。 一.传统节日:除旧布新迎春节,新腊共食腊八粥,爆竹声中一岁除,大红春联颂吉祥,贴福字、剪窗花、蒸花馍、挂年画,正月初一大拜年,载歌载舞庆新春,正月十五闹元宵,二月初二龙抬头,风光烟火清明日,清明时节话插柳,避毒赏游端午节,温情脉脉七夕节,情意绵绵中秋节,火把燃放激情秋,五彩浪漫重阳节。 二.生活习俗:十二生肖,二十四节气,婚姻习俗:择婚,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生育习俗,祝寿习俗,饮酒习俗,跑鱼,生活禁忌,节日禁忌,数字禁忌,礼仪禁忌,餐桌禁忌。 三.吉祥民俗:吉祥民俗表现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吉日庆典等特殊场合的吉祥语、吉祥图案、吉祥物等等。实际上,吉祥民俗是人们心理观念的反映。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社会活动的基础上形成期望福禄喜庆、长寿安康、万事顺利的心理倾向。为了表达这种愿望和心理倾向,人们便赋予特定的语言、图案、自然物和人造物以神秘的光环,并加以区别对待,利用这些特别语言、图案、自然物和人造物能够驱灾避邪、去秽除魔、趋吉避凶,而且它们能带给人们平安好运、幸福安康、吉庆祥瑞。

选修课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之我见1500字

一直以来就对中国文化传统充满了兴趣,然而在我读大学之前根本很少在课堂上接触这些东西。如今很高兴自己可以在大学接触到《中国传统文化》这门课程,因为作为一名工科学生,平时少有机会能接触的这些东西。通过对这门课程学习,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全新的认识。但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的了解远远没有达到要求,因此,我想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的角度来完成这篇论文。 有人说,中国传统文化离我们很遥远,和我们生活不相干,我不这么认为,其实,传统文化就在我们身边,深深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传统节日:正月初一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等,这些都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与我们生活紧密相联。 要想传承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传承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其实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1988年76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聚集在巴黎开会,他们在宣言中呼吁: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由此可见,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价值。那我们怎样去看待和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呢。 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用辩证的观点去看待,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比如古人对于“言”和“行”有过精辟的论述,荀子说:“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治国者,要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相反,传统文化中的“三纲五常”“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些阻碍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东西必须剔除。近年来,情人节,圣诞节等“洋节”盛行,而冷落了象端午节,清明节等这样一些传统节日,不知城市里现在还有多少人自己包粽子,去看赛龙舟?传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势在必行。 在面对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的问题,首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毕竟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应保有属于自己民族的文化特色,保护自己民族的文化遗产。其次就是要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重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弘扬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将西方的科学精神、民主思想、法制观念、人权理论融合到中国文化的“仁义礼智信”、“以和为贵”、“兼爱”、“尚贤”“自强不息”等传统文化中去。在学校教育方面,我觉得我们应该将如何传承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开设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让更多的人去系统的了解传承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而在媒介传播方面:利用现代化传播媒介的高速化、系统化、全面化的优势,向广大群众、向世界人民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将传统文化融入文学艺术、影视戏剧中,渗透在网络、文化交流、旅游观光中,在保有原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前提下,重新唤起社会大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的热情。通过这些媒介宣传,使中国传统文化民间化、大众化、全球化。 总之,在将来中国前进的道路上,我们不能丢下我们几千年来宝贵的文化资源,未来的社会并不能屏弃前人的智慧,中国人也应该多从前人的经验中摄取智

课本古代文化常识_选修《中国民俗文化》

选修《中国民俗文化》 第一单元 《北京得春节》(老舍) 1、春节,这一中华民族最重要得传统节日,历来被列为我国三大传统节日之首,古时也称“元旦”。关于“元旦”,我国古代早就有了“四始”之说了:“正月旦,岁之始,时之始,月之始,日之始。”就就是说正月里得第一天就是一年得开始,因而人们将这一天作为节日来庆贺,人们在充满欢乐得气氛中,迎接新一年得到来,留下自己得希望与祝愿。 2、春节风俗 (1)家家户户都要为新年得来到而做各色各样得准备,备齐各色吃穿用得“年货”,大人小孩都要准备好新年穿得新衣服,所谓“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同时,腊月里为了迎接新年得到来,各家各户还要进行扫尘、贴春联、挂年画、祭灶等。如宋人吴自牧《攀粱录》中已经有这样得记载了:“十二月尽……不论大小户,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目得就是“以祈新岁之安”,这种扫尘风俗一直保存到今天,也反映了我国人民讲卫生得好传统。语文月刊 (2)春节前家家都贴春联、挂年画,这些最初都与传说中得怪物“年”有关,人们贴于门上得对联,就是为了镇住“年”,将它吓跑。久而久之,春节贴春联、挂年画,变成了一种喜庆得象征。 (3)腊月十十三,民间有许多地方都有祭灶得习俗。因为相传腊月二十四,灶神将要回天界向玉皇大帝复命去,百姓为了让灶神“上天言好事”,都要举行祭灶仪式。这时人们就要在灶神像前放上年糕、糖、瓜果等供品,意谓使灶神吃了以后不再讲人间坏话。有得地方在祭毕后还要将灶神像烧掉,意谓升天。而有得地方则让小孩拣细秫秸,扎成马与狗得形状,意谓让灶王乘坐上天。 (4)迎新年之俗,当以除夕为最重。除夕,就是指夏历十二月得最后一日,意谓旧得一年至此夕而除。人们为了表达对新年得美好祝愿,就格外瞧重这一天。此日一入夜,家家户户便围坐在摆满丰盛菜肴得桌前,举杯互祝,共吃团圆饭(年夜饭)。 (5)除夕之夜守岁、辞岁,当就是全国各地都有得风俗。辞岁,意谓辞别旧岁。除夕之夜,全国各地还有一些比较普遍得风俗,如给压岁钱,迎新灶,烧秦桧等。 (6)压岁线,亦称“压祟钱”。除夕年夜饭后,由尊长向晚辈分赠钱币,并以戏线穿成串,挂于小孩胸前,谓能压邪驱鬼,此俗从汉代开始就有了。语文月刊 (7)迎新灶之俗,都于除夕夜举行,相传灶神腊月二十四上天复命,除夕之一天返回,故民间都于此日在厨房内贴上新得灶神像,像前摆上供品,并焚香燃烛。 (8)春节放鞭炮已有几千年历史,这一传统更多得就是为了表达人们喜悦得心情,以及对新一年得祝福,在图吉利得同时,更增加了节日得喜庆气氛。 (9)新春佳节,特别就是正月初一一早,人们一见面,都要作揖道喜,互相祝福,这就就是“拜年”。拜年就是主要得春节风俗之一,人们互道平安,互道吉祥,共享节日得喜悦。

中国民俗文化案例分析

中国民俗文化案例分析 关键词: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民俗文化 摘要: 民俗文化是在人类社会长期发展中形成的,是经社会约定俗成并流行、传承的民间文化模式,是民族文化的积淀,是一个民族自由表达情感、展现独特精神风貌和世界观的一种行为方式。民俗文学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它反映着一定社会、民族的经济、政治、宗教等文化形态,蕴涵着民族的哲学、艺术、宗教、风俗以及整个价值体系的起源。中国大地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悠悠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内容大致可分为民间交际礼仪习俗、民间人生礼仪习俗(包括诞生、成人、婚嫁、丧葬习俗)、民间服饰习俗、民间饮食习俗、民间建筑与居住习俗、民间交通行运习俗、民间商业习俗、民间信仰习俗、中国岁时节日习俗、民间姓氏习俗、中国民间艺术等等。 涣涣大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也是其民俗文化的形成史,是民俗文化诞生的摇篮。 中国是世界4大文明古国之一,随着近些年来中国的快速发展我们这条屹立在东方的巨龙正在腾飞.现在GDP是全球第二位,在这些成就的背后我们也应该反思一下物质文明的背后留给我们的是什么呢? 我出生在中国的边陲小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这里是中国朝鲜族的聚居地.如果说语言是打开一个民族的钥匙那么,我觉得民俗文化就

是进入大门后你穿的鞋子,加速你去了解它.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文化特性在发展的浪潮中没有接收给好的民族文化那么它必将堙没在时代发展的大潮中 .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出延边的民俗风情 (1)服饰 朝鲜族喜穿素白衣服,一般为短衣长裤。男子上衣斜襟无扣,用布条打结外加坎肩,下衣裤裆肥大,裤脚系带。妇女短衣斜襟无钮扣,以彩带为结,长裙分缠裙、筒裙(只限婚前)。老年妇女多穿白色长裙,中年妇女多穿缠裙,长及脚跟。年轻妇女的裙幅多为色彩鲜艳的绸缎。近代男子多穿平面白胶鞋,劳动时穿草鞋。女子穿船形胶鞋。现在除节日或民族集会外,朝鲜族基本不穿民族服装,和汉族已无甚差别。 (2)饮食 朝鲜族以为米饭为主,多为大米饭、二米饭,汤每餐必备,尤喜喝大酱汤。 辣白菜,一般制法将白菜用盐水浸泡几天,洗后,再抹入辣椒、葱、蒜、姜等调料。有条件时还可加苹果、梨片等,然后窖藏,半月后便可食用。还可用萝卜、芥菜、英菜等同法腌制。

【开题报告】浅析浙江梁祝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开题报告 旅游管理 浅析浙江梁祝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一)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 《梁山伯与祝英台》与《孟姜女》、《白蛇传》、《牛郎织女》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其中梁祝的爱情故事流传最为广泛,也最为动人。梁祝故事反映了我国的传统爱情观,以及民俗、哲学等传统文化,是我国最具辐射力和世界影响力的口头传说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国内外对梁祝文化的理论研究已有百余年历史。 翻阅了很多资料,发现国外专门针对中国某个民间传说的研究文献少之又少,给本论题的参考文献查找增加了不少难度。但是,所幸的是外国旅游起步较早,第三产业发达,对旅游行业也较为重视,加之国外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以及中国民间文化对当今海外旅游需求市场的吸引力,不少有关“文化旅游”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主题的著作问世。如Dionyssia Kallinikou(2005)提出利用知识产权法律、文化遗产保护和一些实际措施如数字录音、建立登记册等方式来保护传统文化或民间文学艺术的表现形式;Howard L. Hughes在《Culture and tourism: a framework for further analysis》提出目前各国对文化与旅游质监关系的研究状态并不理想,他根据游客对文化的兴趣将文化旅游分为四个部分进行开发,并从表演艺术的角度,就其与旅游的相互影响进行了探析。 反观国内,不少专家学者对我国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分类,从各个方面探析研究。而民间传说作为不同于神话和故事的民间文学,在我国的学术界有着特殊地位,是研究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突破口。一个多世纪以来,梁祝文化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主要集中在梁祝遗迹的搜集和考证、梁祝文化艺术的整理、梁祝文化的价值和内涵、梁祝故里之争等方面。其中,周静书主编的《梁祝文化大观》(1999)标志着梁祝文化艺术形式第一次有了比较系统、全面的文字资料,陈勤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梁祝口头遗产文化空间》(2005) 则是较全面研究梁祝文化的发展、价值和保护等方面的力作。但我国对于梁祝的研究更多的在于对梁祝文化本身的理论研究,如梁祝的历史渊源、艺术价值、文学内涵等,而关于梁祝文化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却一直十分薄弱。

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课程简介

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课程 课程简介: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涉及的领域较为广泛,包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 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内容。 本公司将开展了一系列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本系列课程分为三类: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古科技;彩绘。带领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体验亲自动手制作的无限乐趣。 课程特色: 中国传统文化手工系列(包含传统节日与民俗文化)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 以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为基础,带领学生了解此节日、相关民俗文化的由来、特点等。 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想象力,制作该节日的 代表作品。深入了解民俗文化,学习相关知识。古科技系列 中国古代科技传承至今,古科技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16 世纪前的绝大部分时间,中国古代科技始终处于世界的前列。对世界造成了重大影响,为世界科学技术做出了重大贡献。我们将带领学生制作扬谷机、投石机等古代机械装置, 赞叹古人智慧的同时,学习所用的物理知识。融 入现代科技,在传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改进。 未来星空俱乐部

课程大纲: 中国传统文化手工系列 第一课 传统灯笼(新年) 第二课 五彩花灯(元宵) 第三课 思念的风筝(清明)(一) 第四课 思念的风筝(清明)(二) 第五课 龙舟大赛(端午)(一) 第六课 龙舟大赛(端午)(二) 第七课 灯船(中秋) 第八课 精美的古代头饰 第九课 毛笔制作 第十课 扎染 第十一课 国粹———脸谱 第十二课 扇子文化 第十三课 古代乐器 第十四课 油纸伞 第十五课 影子舞台———皮影戏(一) 第十六课 影子舞台———皮影戏(二) 古科技系列 第一课 神奇古建筑———榫卯结构(一) 第二课 神奇古建筑———榫卯结构(二) 第三课 冷兵器———投石机 第四课 地动仪 第五课 风车扬谷机 第六课 手推平板车 第七课 电动水车 引导式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动手合作,增强学生的团队互助意识。 第八课 手摇纺线车 第九课 舂米机 第十课 桥梁大师 第十一课 杆秤 第十二课 计时器 第十三课 造纸术 第十四课 印刷术 第十五课 马车 第十六课 篆刻技术 课程目标: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学生了解并学习相关知 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未来星空俱乐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