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艺术欣赏 2

学前儿童艺术欣赏 2
学前儿童艺术欣赏 2

学前儿童艺术欣赏

第二章凝重瑰丽——秦汉绘画

秦王朝(公元前221—207年)时期,虽然有“焚书坑儒” 这样严重破坏文化的事件,但也有车同轨、书同文、置郡县等一系列具有进步意义的重大改革,奠定了中央集权制国家的政治文化基础。秦代短暂的文化历史与这样的政治基础密切相关。

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在政治上既承袭秦代制度而又加以改革是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强大的、统一的王朝。它巩固了秦代所建立的郡县制,扩大了国家版图,形成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汉帝国的强盛和博大足可与西方的罗马帝国遥遥相峙。这是世界历史的奇观。

和以前相比,秦汉绘画的特点是物质载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秦汉的漆画、帛画艺术在战国时期的绘画基础上继续得到发展,青铜纹样则退居其次,而砖刻、瓦当纹样明显带有新时代的特点。特别是汉代的墓室壁画和画像砖、画像石已达到了前所末有的历史高度。它在艺术表现手法和工具使用技法上都有着新的发展和突破。

一、帛画

汉代帛画特点是表现物象繁多,描绘的技法精巧,所赋的颜色富丽。西汉帛画是在战国帛画的基础上发展的,西汉前期是帛画发展的鼎盛期。书14页列出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中出土的“非衣”帛画和山东临沂金雀山9号汉墓出土的非衣”帛画图。我们就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中出土的“非衣”帛画考察其中的内涵:

帛画保存最完整、艺术性最强的是1972年于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中出土的“非衣”

,墓主人是长沙国丞相利苍之妻刘氏。

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中出土的“非衣”帛画(14页)

“非衣”帛画长205厘米,上宽92厘米,下宽47.7厘米,整个形状呈英文字母“T”形。它原先是覆盖在1号墓内棺盖上面的,其作用是引导死者灵魂升天,这也完全符合战国至秦汉楚地流行的神仙观念。画面基本构成分为3个部分:天上、人间和地下。最下层为双鲸盘绕,鲸的尾部各有怪兽。鲸背上站着一粗壮的裸身巨人,孔武有力,以双臂和头顶支撑地面。地面左右各有一灵龟,龟背各立有一鸟。

自地面以上即为人间部分。左右各有一巨龙,盘绕交插于一圆璧,璧下悬挂一磬(古代打击乐器,用玉或石做成,悬挂在架上,形如曲尺),磬下为墓主人生前的各种生活用具和庖厨。磬上左右各有羽人,均昂首欲飞,为引导墓主升天的仙人。圆璧之上,有两只神豹扶起通天大道,上有云纹长坛,坛上有4立2跪共6人。中间体形较大的立者是墓主人刘氏,身后站着3个侍女,前有两个跪着的男子,刘氏雍容华贵,显然是一副贵妇相。左右龙头之间有一巨禽,形似鸱鸟(或叫鹞鹰,猫头鹰一类的鸟),其上是华盖,有双凤分立两边。自地面以上的羽人、龙、神豹、凤,衬托着翻腾缭绕的云气,这一切都是引导墓主升天的祥瑞之物。

华盖以上是天上部分。华盖上方是天国之门,双阙(指古代皇宫门前面两边的楼;宫阙—又指墓道外所立的石牌坊)之上各伏一豹。门中两人个相视对坐,是天界的司阍(指宫门或看门),左右双龙盘绕、蜷曲,右有扶桑树和8个小太阳,左有嫦娥奔月。中间则是双鹤衔铎(指古代一种大铃。在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时或有战事时用的。),两旁各有一个兽首人身的仙人正在敲铎作响,似乎是在奏响天国之乐迎接死者灵魂的到来。右上红日中有一双足金乌,左上则是蟾蜍(指1蟾蜍宫指月亮,2俗叫癞蛤蟆)和玉兔。

至此,我们已逐一介绍了“非衣”帛画的具体图像。

这件帛画名为“非衣”,“非”与“飞”相通,“非衣”就是“飞衣”,这正与画面的由下而上的升腾之势相吻合。

但全画在观念上有一个中心点,这个中心点就在日月之间。这里有人身蛇尾的女娲(也有一说认为是烛龙),左右均有5只仙鹤相对而立,各自翘首而鸣,意为迎接墓主升天,进入仙界。这是从地下到人间再到天上由各种神物构成向上升腾之势的至高点,也是全画的焦点。如此之多的图像,如何将其统一于一个如衣服形状的画面,其构图就显得特别重要。“非衣”采用左右对称和上下分层的构图方法,处理各种形象之间的关系,取得均衡的效果,特别是疏密关系的处理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勾画所用的线条纤细绵延,作画过程是先以淡墨勾线起稿,然后平涂颜色,最后以重墨勾线来完成全画。这件帛画是楚地汉墓出土中发现的最美的一幅,在整个汉代绘画中也具有突出的代表性。

二、宫室及墓室壁画

秦代宫室壁画描绘题材有动物、植物、神怪和建筑物。颜色有朱、黑、白以及石青和石绿等。

汉代墓室壁画描绘题材、观念、表现方法要比秦代更加丰富多样。这是我们认识汉代社会和思想的重要资源。

综合起来,汉代墓室壁画所表现的题材范围主要有:(参考书16页的壁画图)

1.反映封建庄主生产经济的劳作情况;

2.墓主人生前仕途经历;

3.墓主生前生活情况;

4.古代圣贤义士和孝子烈女;

5.神话故事;

6.在天感应思想影响下产生的祥瑞图;

7.天象、日月星辰等。

这些题材的壁画在墓室各部位的分布上有着普遍的规律。一般1、 2、3、4多绘于前、中、后室及耳室,5、6、7多绘于墓室顶部和墓门。

墓室壁画的材料为砖和石两种。

作画过程:先在砖或石的表面涂抹一层石灰泥,待干后再施彩绘。一般以墨笔勾轮廓,然后平涂颜料,有的地方也用晕染法。

这一时期壁画的演进历程表明壁画不管从形式上还是从题材内容及其所表现的思想看,都体现出从神秘宗教、神话气氛转变为丰富多彩、充满生活情趣的现世气息。这种转变的趋势概括了当时从贵族到普通民众的精神表达的需求,以及转变也带来了壁画形式技巧、表现手法,乃至整个风格都产生了一系列变化,集中到一点,就是由繁密、拘谨转变为疏朗。下面是书16页三幅汉代壁画图,其内容含义参考16页。

车马图朱雀图伏羲女祸图

(16页)

三、画像砖和画像石

画像石和画像砖是汉代绘画遗物中最多、形式技法最多样、内容最丰富的画像。画像石是雕刻于石面的图象,而画像砖则是模印或刻划于砖面的图象。因其具有平面性,不同于一般的浮雕,长期被称为“画像”。

画像石一般用于构筑墓室、祠堂等;

画像砖多是宫殿、墓室的建筑物构件;

两者即有装饰作用又有纪念作用。

画像石在西汉昭、宣帝时期就已经出现,真正大量制作则上在东汉。

画像砖虽早在秦代就用于装饰宫廷阶基,但西汉中期以后才用于装饰墓室壁面,至东汉方才达到历史的鼎盛时期。

因此,这里所介绍的画像石和画像砖艺术主要是指东汉时期。其分布很广,主要是山东、河南、四川,其他还有苏北、陕北以及皖北以及河北、浙江部分地区。

它们所表现的题材内容涵盖了汉代社会生活和意识形态的各个方面有;

1.现实生活;

2.历史故事;

3.神话故事;

4.祥瑞迷信;

5.天文星宿等。

这一时期的特点:题材涉及面广,形式简单概括(但有些呆板、拘谨),技法丰富活泼(如刻画人物形象准确、生动、动作姿态多变、自然等)参考书18、19页。

举例:四川地区的东汉后期画像砖

四川地区的东汉后期画像装砖是汉代画像砖中艺术成就最高的,在汉代造型艺术中独树一帜,因其突出的画像砖大多出自成都及附近地区,有方形砖和长方形砖,一般是一次模印而成。其特点是线条的流动感,有的线条与突起的块面相互穿插,组成完整、生动的画面,极富韵味。最著名的请欣赏19页四川大邑画砖图—弋射收获图。很生动刻画了普通百姓秋天的生产劳动场景。

四川大邑画砖图—弋射收获图(19页)

该画像砖出土于成都扬子山2号墓,长45.8、高40、厚5.2厘米。画面分两层,上层有两人跪地张弓,正在射猎空中惊飞的野鹅,远处是两棵孤树,面前是开阔的莲池,肥美的鲤鱼也似乎受到惊吓而匆忙游去。在这表现狩猎的情景里,有人物、野鸭、枯树、鲤鱼、莲池,而成功之处在于两个人跪在地上张弓向天空惊起的野鹅放箭的动作瞬间而形成的节奏和运动感,并使作品有了起始点和视觉中心点。下层表现为收割和搬运水稻,画面6个人物前面2人,后面4人分为两组即有呼应又有联系,组成和谐的画面关系。从整体看上层为弋射,下层为收割,即有分开又有联系。它们都是反映当时普通百姓秋天的生产劳动场景,是获取经济来源的两种方式。画像砖的平面关系的处理极为成功,简直就像宋人笔下的两件绘画作品,以独创之意匠达到生动之极致,是汉画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四川画像砖特点是注重再现丰富多彩的现世生活。据统计,这方面题材的作品占总数的90%。常见的有车马出行、歌舞百戏、宴饮待客、戈射收获、采桑采莲、播种等。并且自然山水在画像砖中的出现较多,这说明人们在注重体验现实生活的同时,也体验到了自然之美。这是特别有意义的。四川地区画像砖艺术表现如此细微、精妙和具体的现实生活题材成就是其他地区无法替代的。

四川地区的东汉后期画像砖是汉代画像砖中艺术成就最高的,在汉代造型艺术中独树一帜,因其突出的地方的特色和艺术造诣而具有普遍的代表性。四川的画像砖大多出自成都及附近地区。砖形显方形和长方形,一般是一次模印而成;线条具有流动感,有的线条与突起的块面相互穿插,组成完整、生动的画面。

山东地区出土的画像石:

山东地区出土的画像石数量很多,分布也很广但主要集中在鲁西南,如嘉祥、济宁、滕县、曲阜、泰安、肥城以及济南一带。山东所发现的最早的画像石是在西汉昭帝年间,其出于祈水的“凤凰刻石”,阴线图像、手法简单、粗糙。

肥城出土的东汉初年画像石以阴线为主,再补以点线使其显出体积感。

有明确纪年(永初七年,即公元113年)的《戴氏亨堂画像》刻法是减地阴面,也就是将底子减去一层,使所需形象凸起,再加以部分阴线刻显出轮廓。由简单的阴线刻到阴线加点,线再到减地阳面加阴线刻,这是从西汉到东汉中期山东画像石手法逐步演进的三步曲特色。

人物、乐舞、神怪图(21页)山东济宁画像石

另一方面,与雕刻手法的演进互为表里的是,题材内容也由原先简单的动物纹样逐渐转变为具体生动的现实生活和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由此而来的是思想观念的复杂化和社会功能的多样化。

山东的画像石在这一时期所表明艺术发展的演进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从肤浅到深刻,从单一到多样。这是一定历史时期之内艺术演进发展的轨迹。遵循这个轨迹,人们才可以探知艺术自身,艺术与宗教、艺术与社会的广泛联系和深远的意义。

详细的请参阅书18—23页。

高考语文 古诗词鉴赏 诗专项训练(2)

2011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项训练:诗(2) 1.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别滁① 欧阳修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夜发分宁寄杜涧叟② 黄庭坚 阳关一曲水东流,灯火旌阳一钓舟。 我自只如常日醉,满川风月替人愁。 注:①庆历八年,欧阳修由滁州知州改任扬州知州,此诗乃当时所作。②分宁即今江西修水,诗人的家乡。此诗是诗人离家赴任时所作。 ⑴两首诗的结句都有特色,你更喜欢哪一句?请说明理由。(3分) ⑵这两首诗都用了“常日醉”三个字,但表达的情感是不相同的。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4分)答案:⑴.答案有两种。 ①喜欢欧诗的结句。结句用的是反衬手法,在饯别宴会上作为助兴的音乐,因离别在即,所以越是悦 耳的曲调,内心就越感到难受。结句发人思索,使诗意余韵不尽。(3分) ②喜欢黄诗的结句。结句是说弥漫在水天之间的风月在替人悲愁。以景物的凄凉衬托人的愁绪。拟物 为人,以景传情,点明景替人愁,意味深长。(3分) ⑵.欧诗中的“常日醉”写出了诗人与众宾客一起开怀畅饮时的神情意态和诗人矛盾、激动的心情,饯行时当地民众所表现出来的真挚友好之情,使诗人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黄诗中的“常日醉”是说我只是像往常那样喝醉了酒,下文景物的多愁善感与自身的浑然沉醉构成对比,因而他的醉是借酒浇愁的外在表现。(4分) 2.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1~2题。 春日登楼怀归①寇准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旧业遥清渭②,沉思忽自惊。 注:①此诗约作于980年,诗人时年十九,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 ②旧业,这里指田园家业。清渭,指渭水。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答案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作业1 (第1至2章)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加德纳认为要想理解儿童的艺术发展就需要理解生命过程中的三大系统,这三大系统是:制 作系统、知觉系统、感受系统。 2.幼儿园音乐作品表现性的二种依附性是对形式的依附、对再现性的依附。 3.儿童艺术发展三阶段是:(0-1岁)前符号阶段、(2-7岁)符号运用阶段、8岁后)继 续进步与可能的退步阶段。 4.音乐的句法因素是旋律、和声、节奏。 5.节奏的两个方面是拍子、节奏型。 6.幼儿拍感的两个方面是合拍、二拍、三拍的强弱韵律感。 7.音乐的非句法因素是音色、织体、速度、曲式结构、力度。 8.早期儿童艺术教育研究者需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让让8岁以后的儿童的艺术表达能力不退化。 9.对于幼儿园音乐教师来说,挖掘音乐作品再现内容一般可以采取以下两个步骤:第一步曲式分析,旨在捕捉再现内容的音乐主题;第二步:动作表现,旨在诠释再现内容。 10.用肌肉感引导幼儿辨认先紧后松节奏型的方法是:双手抱拳与伸展 二、简答题: 1.简述音乐教育的儿童在八岁前没有获得全面而基础的音乐经验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答:第一,早期音乐学习缺乏感受系统的参与;第二,早期音乐学习缺乏音乐知觉系统的参与;音乐学习缺乏制作系统的参与。 2.幼儿节奏感发展特征。 答:3-4岁幼儿可以通过大量的身体动作表演与打击乐演奏表演获得稳定的节拍感;4-5岁幼

儿通过 1 快与慢的配合理解节拍,通过歌谣朗诵理解节奏型;5-6岁幼儿已经能够理解歌曲的节奏型,能独立完成快慢节拍的变换,能理解节奏的主题、动机。 3.简述制作系统,知觉系统,感受系统的含义。 答:(1)制作系统:制作系统的产物是行动,而行动是指向目的的,不只是单纯的身体运动(2)知觉系统:知觉系统的产物是识别,从音乐学习的角度来说,是对各种音乐形式样式的辨别、确认。 (3)感受系统:感受系统的结果是情感,从音乐学习的角度来说,这种情感可以包括任何有关儿童的情绪情感反应。 4.简述音乐作品的形式性,再现性及表现性的含义。 答:(1).音乐作品的再现性:音乐作品中的句法与非句法形式主要用来描绘或刻画人、物、地点、事件等客观现实的性质。 (2)音乐作品的形式性:音乐作品中涉及由句法与非句法因素组成的作曲或即兴的音乐设计。 (3)音乐作品的表现性:音乐作品中的句法与非句法形式对人类情感、情绪的表达性质。 5.简述符合幼儿趣味的歌曲特点。 答:(1)歌词本身生动、具有儿童语言的口味,幼儿容易朗诵;(2)歌词所描述的主题突出、故事性强、幼儿容易动作表演;(3)旋律音调与词调吻合,幼儿容易歌唱。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论述学前儿童的三大音乐趣味。 答:(1)音量要素是幼儿最主要的音乐兴趣;(2)运动是幼儿对音乐感兴趣的第二重要因素;(3)让幼儿感兴趣的音乐作品类型是“关于”某些事情的音乐。 2.论述幼儿园音乐作品再现性的形式规限。 答:幼儿园音乐作品再现特性的挖掘是处理张力的结果,其中再现性是价值范畴,是我们追求的;而形式性是规限范畴,即所有的再现性内容的挖掘以符合形式性为基本条件,离开了形式规限的再现性往 2

浙江专用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三古诗鉴赏训练四赏析佳句教案

训练四赏析佳句 练前提醒 赏析佳句常见的提问方式:请赏析某一联(句);赏析某一联(句)的妙处;赏析某联(句) 的表达效果。“赏析”是题干关键词。 赏析从四方面入手:①手法。(最常考的是借景抒情、虚实结合、对比、用典等。)②内容。(写了……内容,或者……情景。)③情感。(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或奠定了某种情感基调,或渲染了……的氛围。)④结构。(与题目或前后某个词语对应;引出后面某处内容;为后文抒情做铺垫;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一、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 阅读文签:散曲+西湖赏春

[双调]湘妃怨和卢疏斋《西湖》 马致远 春风骄马五陵儿,暖日西湖三月时,管弦触水莺花市。不知音不到此,宜歌宜酒宜诗。山过雨颦眉黛,柳拖烟堆鬓丝。可喜杀睡足的西施。 鉴赏本小令前三句写春风轻拂,五陵子弟骑着马儿游逛,正是西湖三月风和日暖之时,到处莺啼花开,管弦弹奏的乐声在湖上飘荡。四、五句写不是知音不要到这里来,尽情地唱歌、饮酒、吟诗。六、七句写阵雨过后,春山妩媚得好像西施颦眉,柳絮纷飞,远看有如垂柳托着烟霭,好像西施蓬松的鬓发。第八句写美丽的西湖,就像睡足初醒的西施那样娇柔。本小令主要描写了西湖的美景,将其景色比作美貌的女子,美丽怡人。 1.“春风骄马五陵儿”中的“五陵儿”与“五陵年少争缠头”中的“五陵年少”意义相同,都是________________的代称。(2分) 答案贵游子弟或贵族子弟(仅写子弟或年轻人,给1分) 解析读懂题干后,回忆“五陵年少争缠头”中“五陵年少”的含义,然后填写在横线上即可。 2.赏析画线句子的艺术特色。(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以西子比喻西湖,描画那远处的一抹青山,正如美人深深的眉毛;近处如烟的柳丝,真像美人蓬松的头发。②寓情于景、景中含情,抒发了对西湖美景的喜爱,表现了自己悠闲的心境。③炼字精妙。“颦”字令人联想到西施捧心皱眉的妍媚姿态,富有情致;“拖”字描画出了和风吹拂、柳枝斜长的动态;“堆”字使人想见美人乌发之浓密,似乎高耸的发髻就浮现在眼前。④语言清新明丽,间杂口语,读来雅致又不失活泼。(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画线句,用西施比喻西湖,把山比作眉黛,把柳比作鬓丝;“喜杀”寓情于景,写出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喜爱,表现了自己悠闲的心境;“颦”字令人联想到西施捧心皱眉的妍媚姿态,富有情致;“拖”字描画出了和风吹拂、柳枝斜长的动态;“堆”字使人想见美人乌发之浓密,似乎高耸的发髻就浮现在眼前;同时,语言清新明丽,间杂口语,读来雅致又不失活泼。 二、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 阅读文签:散曲+归隐自然 [双调]碧玉箫 关汉卿 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松径偏宜,黄菊绕东篱。正清樽斟泼醅,有白衣劝酒杯。官品极,到底成何济?归,学取他渊明醉。 鉴赏这首元曲描写了秋山景色的绚丽宜人,作者游山的诗酒豪兴和由此而生的归隐之叹,表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污浊现实的不满。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作业答案

学前教育(音乐)参考答案,请核对,可能某些解答题还要充实。(2011.12.9) 一、填空题 1.从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产生的渊源来看,我国传统的音乐教育内容是西方音乐作品. 1.加德纳认为要想理解儿童的艺术发展就需要理解生命过程中的三大系统,是:制作系统、知觉系统、感受系统。 2.幼儿园音乐作品表现性的二种依附性是对形式的依附、对再现性的依附。 3.儿童艺术发展三阶段是:(0-1岁)前符号阶段、(2-7岁)符号运用阶段、(8岁后)继续进步与可能的退步阶段。 4.音乐的句法因素是旋律、和声与节奏。 5.节奏的两个方面是拍子与节奏型。 6.幼儿拍感的两个方面是合拍,二拍、三拍的强弱韵律感。 7.音乐的非句法因素是音色、织体、速度、曲式结构与力度。 1.幼儿的三种身体动作类型非移动动作、移动动作、与物体一起移动动作。 2.非移动动作可以从四个方面探究,它们是意识到身体的部分与整体、空间、层次、重量。 3.3-4岁幼儿嗓音能达到的音区是d1-b1。 4.4-5岁幼儿嗓音能达到的音区是d1-c2。 5.5-6岁幼儿嗓音能达到的音区是d1-d2。 7.幼儿的音乐创作形式是即兴。 8.音乐制作的关键经验有动作制作、歌唱、演奏。 9.幼儿音乐学习中的原有知识是音乐音响之外的内容。 10.音乐再现性最重要特征是与幼儿生活经验相连。 11.幼儿音乐感知有效性的两个制约条件是在行动中感知;感知的内容指向音乐形式的样式。 1.幼儿园音乐课程目标的主要取向是表现性目标。 2.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目标的四个层次是音乐课程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具体活动目标。 3.学前儿童音乐课程内容组织的标准是连续性、顺序性与整合性。 4.幼儿园音乐课程评价的四个基本问题是评什么、谁来评、为什么评、怎么评。 5.学前儿童音乐技能类型有身体动作音乐技能、嗓音表达音乐技能、打击乐器音乐技能、即兴音乐技能。 6.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运用铺垫手法的两种目的是为音乐审美经验铺垫;为生活经验本身铺垫。 7.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两种铺垫方式是围绕目的进行铺垫;以综合为视角进行铺垫。 1.节奏经验的年龄目标有稳定的节拍;疏密节奏型。 2.节奏与节拍分离的二种音乐材料类型是童谣与常规游戏;一字一音并具活泼风格的歌曲。 3.学习打击乐器音色所用的三类音乐材料是打击乐器演奏的音响材料;能用打击乐乐器模拟的生活中的声音;即兴创作打击乐作品。4.学习人声所用的四类音乐材料是分辨说、唱、悄悄话与喊叫的音响材料;故事;歌曲;用于辨别的音响。 5.风格经验的年龄目标有摇篮曲、舞曲、进行曲。 6.进行曲的音乐特点是进行曲的音乐特点是用偶数拍子、节奏鲜明、重拍突出、结构整齐。 7.进行曲的二种类型是比较优雅的进行曲、比较喧闹的进行曲。 学前教育(音乐) 二、名词解释 1.制作系统的产物是行动,而行动是指向目的的,不只是单纯的身体运动 2.知觉系统的产物是识别,从音乐学习的角度来说,是对各种音乐形式样式的辨别、确认。 3.音符单一的节奏型只有一到二种音符组成的节奏型 4.音乐作品的再现性音乐作品中的句法与非句法形式主要用来描绘或刻画人、物、地点、事件等客观现实的性质。 5.音乐作品的形式性音乐作品中涉及由句法与非句法因素组成的作曲或即兴的音乐设计。 1.故事性歌曲指那类歌词内容有故事情节的歌曲。 2.音乐即兴是音乐制作的一种形式,在这种形式中一人或多人自发地、同时地对一音乐作品进行诠释、表演、创作。 3.创编歌词活动是利用幼儿语言发展能力先于音乐能力的优势,通过把歌唱的心理能量主要用于编歌词的方式促进嗓音控制能力自动化的活动。 4.自发咏唱幼儿基于一个很熟悉的歌曲片断或一个简单的词,或是无词的,哼唱出在一个简单的音调上绕来绕去的旋律。 5.感受系统的结果是情感,从音乐学习的角度来说,这种情感可以包括任何有关儿童的情绪情感反应。 1.幼儿园音乐课程目标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音乐经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各种音乐教育活动的总和。2.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的内容组织指在音乐价值观的指导下,将选出的课程内容要素妥善地组织成幼儿园教育活动结构,使教育活动要素在动态运行的教育活动结构系统中产生合力,以便有效地实现幼儿园音乐课程目标。

二、诗歌鉴赏模拟题专题训练(含详解)

二、诗歌鉴赏模拟题专题训练 1.阅读下面两首诗歌,按要求作答。(9分) 江上琴兴 常建① 江上调玉琴,一弦清一心。 泠泠七弦遍,万木澄幽阴。 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 始知梧桐枝②,可以徽黄金③。 (注)①常建,唐代诗人,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 但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长期过着漫游生活。②梧桐,可为琴木。③徽, 琴徽,系琴弦的绳;徽黄金,金琴徽,言琴的珍贵。 听赵秀才弹琴 韦庄 满匣冰泉咽又鸣,玉音闲淡入神清。 巫山夜雨弦中起,湘水清波指下生。 蜂簇野花吟细韵,蝉移高柳迸残声。 不须更奏幽兰曲,卓氏门前月正明。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常诗的首联写出弹琴的地点和诗人对琴声的独特感受,琴声可以荡涤心灵,使人平静。 B.韦诗的首联中“满匣冰泉咽又鸣”一句,与白居易《琵琶行》中“幽咽泉流冰下难”有异曲同工之妙。C. 韦诗中运用了典故,《幽兰操》是孔子所作,卓氏指卓文君。诗中风趣的写出不必弹幽兰曲也能引起卓文君的琴心,从而表现了音乐的感染力。 D. 韦诗侧重于描摹音乐,没有诗人的情感寄托;而我们学过的《李凭箜篌引》不但描摹音乐,还增加了诗人的情感寄托。 (2)这两首诗的颈联都写出了琴声的美妙动人,但各有不同,请作简要赏析。(4分) (3)常诗的最后两句表面写琴,实则另含人生深意,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2分) 2.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9分) 山行即事 宋王质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 荷雨洒衣湿,蘋①风吹袖清。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 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②。 注:①蘋,大的浮萍。②酲(chéng),酒醒后的困惫状态。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写诗人在山行过程中的经历、见闻和感受,描绘出一幅夏日风雨晴晦图。 B.“荷雨洒衣湿”是在写山行遇雨,虽然雨势很大,但一点也不影响人的兴致。 C.“喧”“狎”二字用得精彩,以喜鹊鸥鸟的啼唱嬉戏,传神地写出它们在雨霁风和的山水间自由欢快的情状。D.全诗不见“行”字,却通过浮云在空、荷雨湿衣、鹊声喧日、鸥鸟狎波等景物的变换,无一不在写“山行”。(2)赏析“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3分) (3)本诗构思精巧,请从结构角度作加以分析。(3分) 3.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9分) 鹧鸪天西都作 宋朱敦儒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懒慢带疏狂,曾批给露支风敕,累奏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完整版)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答案)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作业 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客观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1.音乐教材必须体现幼儿教育()的特点。( D ) A.艺术性、节奏性 B. 感知性、随意性 C. 活动性、艺术性 D.活动性、实践性 2.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是( C ) A. 音乐感的发展 B. 学习能力的发展 C. 全面发展 D. 音乐知识技能的发展 3.《梦幻曲》的曲作者是(A) A. 舒曼 B.圣桑 C. 丁善德 D.汤普森 4.奥尔夫体系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嗓音造型、()造型、声音造型三个方面。(B )A. 肢体 B.动作 C. 情景 D.音域 5.歌唱活动本身的教育目标中,最基础的目标是( B ) A.发展幼儿运用嗓音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 B.让幼儿享受参与歌唱活动的快乐 C.发展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 D.掌握粗浅的歌唱知识技能 6.整个音乐教育和谐的第一基础是( A ) A.目标和谐 B.过程和谐 C.方法和谐 D.评价和谐 7.艺术是学前儿童的一种游戏,他们对美的感受往往直接地以动作、表情、语言和活动等方式表现,带有强烈的()的特点 ( C ) A.动作性 B.思维性 C.表现性 D.抽象性

8.音乐艺术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具有音乐形象的( B ) A. 确定性 B.不确定性 C.时代 性 D.不可塑性 9.在欣赏河北儿歌《小白菜》时,所提供的视觉材料应是(C) A. 色彩辉煌,构图具有动感 B. 色彩淡雅,构图呈静态 C. 色彩冷峻,构图凝重凄凉 D. 色彩鲜艳,构图简洁 10.为了引导幼儿感知音乐的细节,体验音乐的暗示性,表达音乐速度的适宜性,在教学过 程中,教师可采用( A ) A.现场哼唱或演奏的方法 B.示范和讲解的方法 C.分句欣赏的方法 D.反复练习法 11.经过大量实践和实验研究后提出“儿童自然发展法”的是( B ) A.达尔克尔兹 B.柯达伊 C.铃 木 D.奥尔 12.在学前阶段进行的音乐教育,其本质是对人进行( D ) A.美的教育 B.良好的个性教育 C.艺术的教育 D.基本素质的教育 13.教师在韵律活动中为发展幼儿个性所使用的下列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让每位儿童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努力和提高 B.对不同的儿童提不同的要求 C.给每位儿童成功表现自己的机会 D.让儿童相互竞争,相互比较 14.在艺术欣赏活动中,教师应尽力选择最好的艺术作品,使幼儿尽早开始发展对艺术的(C) A. 理解 B.表现 C.敏感 D.创造 15.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把教育目标分成(B )三个领域,每一领域的教育目标又依据能力的复杂程度或品格的内化程度,分成由低到高的不同层次,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 A. 感知、情感、想象 B. 认知、情感、动作技能 C. 感觉、知觉、想象 D. 感知、认知、动作技能 主观题部分

2015年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一、填空题 1.加德纳认为要想理解儿童的艺术发展就需要理解生命过程中的三大系统,是:感受系统、制作系统、知觉系统。 2.幼儿园音乐作品表现性的二种依附性是对形式的依附、对再现性的依附。 3.儿童艺术发展三阶段是:(0-1岁)前符号阶段、(2-7岁)符号运用阶段、(8岁后)继续进步与可能的退步阶段。 4.音乐的句法因素是旋律、和声与节奏。 5.节奏的两个方面是拍子与节奏型。 6.幼儿拍感的两个方面是合拍,二拍、三拍的强弱韵律感。 7.音乐的非句法因素是音色、织体、速度、曲式结构与力度。 8.早期儿童艺术教育研究者需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让8岁以后的儿童的艺术表达能力不退化 9.对于幼儿园音乐教师来说挖掘音乐作品再现内容一般可以采取以下两个步骤:第一步,曲式分析,旨在捕捉再现内容的音乐主题;第二步,动作表现,旨在诠释再现内容。 10.用肌肉感引导幼儿辨认先紧后松节奏型的方法是双手抱拳与伸展。 二、简答题 1.简述音乐教育的儿童在八岁前没有获得全面而基础的音乐经验的可能原因。 答:第一,早期音乐学习缺乏感受系统的参与;第二,早期音乐学习缺乏音乐知觉系统的参与;音乐学习缺乏制作系统的参与。 2.简述幼儿节奏感发展特征。 答:3-4岁幼儿可以通过大量的身体动作表演与打击乐演奏表演获得稳定的节拍感;4-5岁幼儿通过快与慢的配合理解节拍通过歌谣朗诵理解节奏型;5-6岁幼儿已经能够理解歌曲的节奏型能独立完成快慢节拍的变换能理解节奏的主题、动机。 3.简述制作系统、知觉系统、感受系统的含义。 答:1、制作系统:制作系统的产物是行动,而行动是指向目的的,不只是单纯的身体运动。 2、知觉系统:知觉系统的产物是识别,从音乐学习的角度来说,是对各种音乐形式样式的辨别、确认。 3、感受系统:感受系统的结果是情感,从音乐学习的角度来说,这种情感可以包括任何有关儿童的情绪情感反应。 4.简述音乐作品的形式性、再现性及表现性的含义。 答:1、音乐作品的再现性:音乐作品中的句法与非句法形式主要用来描绘或刻画人、物、地点、事件等客观现实的性质。2、音乐作品的形式性:音乐作品中涉及由句法与非句法因素组成的作曲或即兴的音乐设计。3、音乐作品的表现性:音乐作品中的句法与非句法形式对人类情感、情绪的表达性质。 5.简述符合幼儿趣味的歌曲特点。 答:1、歌词本身生动、具有儿童语言的口味幼儿容易朗诵。 2、歌词所描述的主题突出、故事性强、幼儿容易动作表演。 3、旋律音调与词调吻合,幼儿容易歌唱。 三、论述题 1、答: 1、歌词本身生动、具有儿童语言的口味幼儿容易朗诵。 2、歌词所描述的主题突出、故事性强、幼儿容易动作表演。 3、旋律音调与词调吻合,幼儿容易歌唱。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试卷第二套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试卷》考试试题2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格塞尔认为儿童行为的变化有时好有时差,因而具有什么样特性?() A、冲突性 B、周期性 C、矛盾性 D、方向性 2.在格塞尔看来,成熟是如何从一种发展水平向另一种发展水平发展的?() A、突然转变 B、阶段连续 C、逐渐过渡 D、线性连续 3.吉布森认为,知觉是人的一种什么过程?() A、认识过程 B、理解过程 C、被动过程 D、主动过程 4.斯金纳认为改变行为的关键是() A、改变习惯 B、改变强化 C、改变刺激 D、改变环境 5.班杜拉的理论注意到认知的作用,其实质属于那一流派?() A、成熟论 B、精神分析 C、行为主义 D、认知心理学 6.斯金纳认为,机体的行为更多的是属于哪一类?() A、操作行为 B、个体行为 C、应答行为 D、习得行为 7.习性学在方法论上对心理学的科学化有着重要作用,它强调在自然环境中研究对象的行为() A、分析 B、观察 C、调查 D、推测 8.习性学家洛伦茨通过鸟类的印刻现象,认为在某一特定阶段中,儿童身上也存在着对某一种经验特别敏感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 A、依恋 B、学习倾向 C、关键期 D、进化 9.习性学家洛伦茨通过鸟类的印刻现象,认为在某一特定阶段中,儿童身上也存在着对某一种经验特别敏感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 A、依恋 B、学习倾向 C、关键期 D、进化 10.依恋的发展的第一阶段是“不分依恋对象的导向和信息阶段”,也称为() A、无依恋阶段 B、无分化阶段 C、前依恋阶段 D、前分化阶段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1、格塞尔认为发展具有方向性,如,由中心向边缘,由粗大动作向精细动作发展。 12、在知觉过程中,一面要抽取有用的信息,同时还要排除杂乱的、不相干的“噪音”,这就需要。 13、斯金纳的操作性行为主义理论不仅适合于儿童新行为的塑造,而且也适用于对不良行为的。 14、所有运算系统的集合,构成人的。 15、维果斯基认为3岁前的儿童,按照自己的大纲进行学习,故教学具有很大的自发性,称为。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福师1203考试批次学前儿童艺术欣赏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福师1203考试批次《学前儿童艺术欣赏》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 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版次定价 中国绘画史经典图录何延喆河北美术出版社第一版58.00元如学员使用其他版本教材,请参考相关知识点 一、解答题(80%): 1、汉代画像石与画像砖艺术是中国古代艺术的奇葩,它们有哪些独特之处?其中有一画像砖表达的是民间人民田间劳动生活场景,请说出其名称和收藏博物馆的名称? 知识点:秦汉画像砖 教材页码:P27 2、魏晋画家对绘画自觉意识的追求很自然地体现在形式的表象上,绘画的形式技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举例说明该阶段具有代表性的三位人物,及他们绘画技法上的特征?并指出其中二位画家确定的中国绘画理论最早、最基本系统原则的理论名称? 知识点:魏晋南北朝的绘画 教材页码:P33 3、隋代展子虔唯一传世山水作品是哪一幅?由哪个博物馆收藏?后人如何评价展氏为中国绘画史从六朝过渡到隋唐重要的一环。 知识点:隋代的绘画 教材页码:P43 4、隋唐之际的山水画,在面貌和技法上开启了青绿和水墨两个系统。在此,明代董其昌论及“南北宗”流派代表人物指的是谁?他们各自的技法表现为哪些特点? 知识点:隋唐的绘画 教材页码:P43 5、新石器时代彩陶纹饰由具象到抽象的演变与儿童线描绘画样式的变化有没有相同之处? 知识点: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装饰纹样

6、《人物龙凤图》和《人物御龙图》的出土的历史意义。 知识点:战国时期的绘画 教材页码:P18 7、秦汉时期四川地区画像砖的特点是什么?举一个例子说明。 知识点:秦汉画像砖 参考答案:题材触及面广,形式简朴概括(但有些呆板、拘谨),技法丰富活泼(如刻画人物形象准确、活泼、动作姿态多变、自然等)。举例自己选择。< 教材页码:P27 8、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魏晋风度”具有什么含义?举例说明。 知识点:魏晋南北朝的绘画 教材页码:P33 二、思考题(20%): 古老的原始绘画,如岩画、彩陶等纹饰由具象到抽象的演变与儿童线描绘画样式的变化有没有相同之处?请简单勾勒图形举例说明(可以参照书3—5页中岩画与彩陶纹样图,与儿童画进行比较)。 教材页码:P3-5 考核知识点:彩陶装饰纹样 福师1203考试批次《学前儿童艺术欣赏》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二 一、解答题(80%): 1、梅兰竹菊“四君子”画对中国绘画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知识点:元代绘画 教材页码:P139 2、论述顾恺之的成就和贡献。 知识点:顾恺之 教材页码:P45 3.请评价顾凯之的《洛神赋图》 知识点:顾恺之

中国现代诗歌鉴赏练习题-含答案(2)

中国现代诗歌鉴赏练习题(2) 《川江号子》 一、积累运用 1.读写下列词语 呼号万丈断崖百舸争流震荡沉默无声凶猛沥血 2.文学常识填空: 蔡其矫,生于福建晋江,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50 年代曾深入江汉、四川一带体验生活,写出了《》、《雾中汉水》、《汉水谣》等脍炙人口的作品。 2.川江号子 二、阅读鉴赏 ㈠阅读蔡其矫的《川江号子》,回答后面的问题。 你碎裂人心的呼号,一支桨四个人; 来自万丈断崖下,我看见眼中的闪电,额上的雨点, 来自飞箭般的船上。我看见川江舟子千年的血泪, 你悲歌的回声在震荡,我看见终身搏斗在急流上的英雄, 从悬岩到悬岩,宁做沥血歌唱的鸟, 从漩涡到漩涡。不做沉默无声的鱼; 你一阵吆喝,一声长啸,但是几千年来 有如生命最凶猛的浪潮有谁来倾听你的呼声 向我流来,流来。除了那悬挂在绝壁上的 我看见巨大的木船上有四支桨,一片云,一棵树,一座野庙?…… 注:本诗写于1958 年,那是中国最艰难的年份,饿殍遍野。举国诗人要么沉默,要么昧 着良心高唱“形势一片大好”的赞歌。当时诗人正挂职武汉长江规划办公室政治部宣传 部长,作为一名从延安走出来的革命诗人,却唱出了那个时代所谓“和谐社会”的不和 谐的音符。 3.这首诗是从哪两个角度来表现“川江号子”的特点的? 3.①从听觉的角度直接描写“川江号子”的悲壮、旷远、激越。②从视觉的角度描写悬岩、漩涡、浪 潮、眼中的闪电、额上的雨点等意象,侧面烘托“川江号子”带给人的心灵上的震撼。 4.诗的结尾写道:“但是几千年来∕有谁来倾听你的呼声∕除了那悬挂在绝壁上的∕一片云,一棵树,一座野庙?……”结合作者的创作背景,简要谈谈你对这几句诗歌含义的 理解。 4.①这几句诗写出了千年来船夫悲壮的号子无人倾听的孤寂,即使有“云”“树”“野庙”这些同情者和怜悯者,但它们都是没有话语权的。②作者创作这首诗的时候,文坛充斥着粉饰、虚夸、歌舞升平的 调子,敢说真话的人不多,所以这几句诗也暗含着诗人在当时的环境下被压抑的内心痛苦。 ㈡阅读蔡其矫的另一首诗《雾中汉水》,回答后面的问题。 两岸的丛林成空中的草地;只从浓雾中传来沉重的橹声, 堤上的牛车在天半运行;看得见的 向上游去的货船是千年来征服汉江的纤夫

华师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教学基础在线作业答案

华师《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基础》在线作业(100分) 单选题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40 道试题,共80 分。) 1. 儿童画发展阶段中的涂鸦期开始于儿童( D )。 A. 4岁左右 B. 3岁左右 C. 2岁左右 D. 1岁半左右 满分:2 分 2. 皮亚杰发现,7岁以下的儿童(B)的观点相当严重,因此,受主观情绪支配的绘画方式是7岁以下儿童的主要特征。A. 主观印象 B. 自我中心 C. 写实主义 D. 客观印象 满分:2 分 3. 轮船看不见了。”这个事例说明(D) A. 孩子不会爱惜艺术作品 B. 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 C. 艺术对孩子来说没有什么价值 D. 艺术对于学前儿童来说价值在于作画过程,而非完美的作品本身 满分:2 分 4. 儿童画发展阶段中的写实期,大约发生在儿童(D)。A. 3岁—4岁左右 B. 4岁—5岁左右 C. 5岁—7岁左右 D. 8岁—14岁左右 满分:2 分 5. 7岁以下儿童所画的桌子,往往不论从哪个角度看上去总是加上四条腿;所画物体不论远近,都保持同样大小,甚至大小颠倒,说明:(C)。A. 儿童感觉的强调和夸张 B. 儿童画中表象符号的形成 C. 儿童画他所知,而非画他所见 D. 是涂鸦期的典型特征 满分:2 分 6. 关于学前儿童手工发展阶段的基本形状期的描述,正确的是(A)。A. 儿童由无目的的动作到呈现出有意图的尝试 B. 手工活动没有明确的目的 C. 只是一种纯粹的玩耍活动,不能正确使用手工工具和材料 D. 会借助辅助工具表现所制作物体的细节、特征 满分:2 分 7. 依据艺术的物化形式划分,美术主要是一种(B)。 A. 时间艺术 B. 空间艺术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练习:第二部分 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 Word版含解析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 题。(9分) 题章正字①道正新居 朱庆馀 独在御楼南畔住,生涯还似旧时贫。 全无竹可侵行径,一半花犹属别人。 吟处不妨嫌鼓闹,眼前唯称与僧邻。 近来渐觉青莎巷②,车马过从已有尘。 [注]①正字:古代官职名。②青莎巷:唐代杭州城内的地名。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御楼南畔”交代了章道正新居的位置,“独”“贫”二字点明了主人的生活状况。 B.颔联写新居行径无竹、花半属他人,渲染了“贫”,也暗示新居有一丝清雅之气。 C.颈联写新居的周边环境,因与僧为邻,受寺院钟鼓的吵闹,故生出“嫌”的态度。 D.末句化用陶渊明“而无车马喧”“户庭无尘杂”等诗句,反衬新居特点,含蓄蕴藉。 解析:C[“因与僧为邻,受寺院钟鼓的吵闹”分析错误,吵闹来自御楼,与僧为邻恰显宁静。] 2.新居主人章道正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答案:安贫乐道、志趣高雅、宁静自适之士。①“生涯还似旧时贫”可见安贫乐道;②居处有花、“吟处”、“与僧邻”看出志趣高雅;③居处无车马、无尘杂看出其内心宁静。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3~4题。 秋夜① [金]元好问 九死余生气息存,萧条门巷似荒村。 春雷谩说惊坯户②,皎日③何曾入覆盆④! 济水有情添别泪,吴云无梦寄归魂。 百年世事兼身事,尊酒何人与细论? [注]①这是1239年秋作者在离开济源返回故乡(太原)途中所作。当时金朝已灭亡5年。 ②坯户:指昆虫所封塞的巢穴。③皎日:明亮的太阳。古多用于誓词。④覆盆:覆置的盆。比喻社会黑暗或沉冤难雪。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前一句写自己九死一生,后一句如实记录了战后的荒凉景象,街巷萧条,景中含情。 B.颔联“谩说”即“休说”,“何曾”即“不曾”,意谓“坯户”未听春雷,“覆盆”未见日光。 C.后两联借景抒情,诗人想到了济源的人民,想到了家乡和世事的变迁,不禁感慨万端。 D.首尾两联用语通俗,中间两联虽借用典故,但并不艰涩难懂,整首诗语言雅致通畅。 解析:C[“后两联借景抒情”不对,后两联是议论抒情;另,“想到了家乡”也不当。] 4.请简要概括这首诗的思想感情。(6分) 答案:①对人民历经劫难的同情;②对社会黑暗的悲愤; ③对与济源朋友离别的伤感;④对前程的迷茫。 三、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5~6题。(9分) 雨余小步 王夫之 莲花莲叶柳塘西,疏雨疏风斜照低。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作业答案(Y)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作业答案 第一次作业 一、填空题: 1、美术形象的存在方式依赖_空间___。 2、美术的基本表现形式和手段是__线条___、形体、结构和色彩。 3、20世纪初期,在我国建立幼稚园时,福禄倍尔、__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思想及杜威的教育思想相继传入我国。就造型美术教学方法而言,当时主要摹仿采纳的是经由日本传来的福禄倍尔以造型性游戏和手工制作为主的教学模式。 4、1994年定稿并出版的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指出:“年幼的儿童以极大的热情对视觉艺术教学所提供的艺术材料进行实验,对各种观念进行探究。他们在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共享过程中表露出欢乐和兴奋。创造是这种教学的核心。” 二、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 1、美术也称__C____、___D___或___F___。 A、形体艺术 B、影像艺术 C、造型艺术 D、视觉艺术 E、民间艺术 F、空间艺术 2、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内容涉及__C____、__D____和___F___三大板块,它们各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 A 素描、 B 设计、 C 绘画、 D 手工、 E 色彩、 F 欣赏 3、美术教育史上第一个“发现了儿童绘画”、给儿童绘画以崇高地位的人是__A___: A.弗兰兹?西泽克B.福禄倍尔C.皮亚杰D.冈仓觉 4、1923年幼儿教育家___C___先生在南京创办我国最早的幼儿园——鼓楼幼稚园,提倡中国化的幼儿教育。 A.张雪门B.陶行知C.陈鹤琴D.蔡元培 三、简答题: 1、怎样理解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涵义? 答:(1)通过美术教育,追求一般幼儿教育的价值。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保证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培养儿童的道德感,审美情趣,认知能力,意志品质以及创造性。(教育取向为主) (2)美术取向为主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旨在延续和发展人类的美术文化而实施的教育的最初环节。幼儿阶段是实施这种价值的最初阶段。 2、在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如何合理利用教学资源? 答:(1)运用多媒体教学功能。常用的有图片,实物和师生具体操作的物质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考试整理

四种理论(考试重点) (一)行为主义 个人的习惯是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学会的快速行动的结果 习惯是形成的一系列条件反射 强调练习的作用 强化可以塑造儿童的行为 分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 儿童通过观察学习而习得新行为 ●适用范围及举例 适用范围 解释儿童新行为包括不良行为的形成原因 举例 观察者发现蒙蒙在玩娃娃家有撕拉玩偶的现象,通过对其日常行为的观察,发现他在看动画片中接触了一些暴力行为;蒙蒙在看动画片中学到了不良行为。 (二)成熟势力学说 个体的发展取决于成熟,儿童在成熟之前,处于学习的准备状态,发展的过程不可能通过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儿童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并形成固定的生活模式;且自我调节中存在不平衡的和波动,表现为进进退退,并提出了《儿童行为周期变化表》。 ●适用范围及举例 适用范围 理解、尊重儿童个体的发展规律 解释儿童行为发展中有适度的退化形象 举例 观察者发现2岁半的豆豆在学习如厕过程中,之前已经能够主动报告大小便,但是最近又开始经常大小便在身上。通过格塞尔的理论,观察者得出结论,豆豆的这种行为表现是正常的,是一种适度退化现象。 (三)认知发展理论 儿童是自我中心的,他们会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观点和自己的动作上 学前儿童处于道德水平的他律阶段 教育能够促进儿童的思维发展,但是教育无法超越儿童的发展阶段和现有的认知结构水平 ●适用范围及举例 适用范围 解释儿童从自我中心出发的各种行为,并不反映儿童从小自私,而是受到现有思维水平的限制; 理解儿童对成人、对游戏规则尊崇的行为; 理解儿童根据行为的后果,而非行为者的动机来判断是非的现象; 理解儿童对于超越其认知结构水平的教育无法接受的现象。 举例 观察者发现4岁的苗苗在向小朋友介绍自己的画时,把画对着自己,其他小朋友根本无法看到,在老师的一再要求下,苗苗才把画对着其他小朋友,但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答案完整版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答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作业 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客观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1.音乐教材必须体现幼儿教育()的特点。( D ) A. 艺术性、节奏性 B. 感知性、随意性 C. 活动性、艺术性 D. 活动性、实践性 2.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是( C ) A. 音乐感的发展? B. 学习能力的发展 C. 全面发展? D. 音乐知识技能的发展 3.《梦幻曲》的曲作者是(A ) A. 舒曼 B.圣桑 C. 丁善德 D.汤普森 4.奥尔夫体系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嗓音造型、()造型、声音造型三个方面。( B ) A. 肢体 B. 动作 C. 情景 D.音域 5.歌唱活动本身的教育目标中,最基础的目标是( B ) A.发展幼儿运用嗓音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 B.让幼儿享受参与歌唱活动的快乐 C.发展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 D.掌握粗浅的歌唱知识技能 6.整个音乐教育和谐的第一基础是( A ) A.目标和谐? B.过程和谐 C.方法和谐? D.评价和谐

7.艺术是学前儿童的一种游戏,他们对美的感受往往直接地以动作、表情、语言和活动等方式表现,带有强烈的()的特点 ( C ) A.动作性 B.思维性 C.表现性 D.抽象性 8.音乐艺术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具有音乐形象的( B ) A.确定性 B. 不确定性 C.时代性 D.不可塑性 9.在欣赏河北儿歌《小白菜》时,所提供的视觉材料应是(C ) A. 色彩辉煌,构图具有动感 B. 色彩淡雅,构图呈静态 C. 色彩冷峻,构图凝重凄凉 D. 色彩鲜艳,构图简洁 10.为了引导幼儿感知音乐的细节,体验音乐的暗示性,表达音乐速度的适宜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 A ) A.现场哼唱或演奏的方法 B.示范和讲解的方法 C.分句欣赏的方法 D.反复练习法 11.经过大量实践和实验研究后提出“儿童自然发展法”的是( B ) A.达尔克尔兹? B.柯达伊 C.铃木 D.奥尔 12.在学前阶段进行的音乐教育,其本质是对人进行( D ) A.美的教育? B.良好的个性教育 C.艺术的教育? D.基本素质的教育 13.教师在韵律活动中为发展幼儿个性所使用的下列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让每位儿童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努力和提高 B.对不同的儿童提不同的要求 C.给每位儿童成功表现自己的机会 D.让儿童相互竞争,相互比较

2019中考经典古诗词鉴赏综合提高训练

2019中考经典古诗词鉴赏综合提高训练 一、诗歌鉴赏 1.读下面题目,完成题目。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参考《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却”的义项,诗句中“却”的意思为_______ ①〈动〉退;后退。②〈动〉打退:击退。(又)〈动使动〉使……后退。③〈动〉推却;推辞;拒绝。 ④〈动〉去:去掉。⑤〈动〉回头。⑥〈副〉通“恰”,刚刚。 (2)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与众不同的一项是(_____) A.闻官军收河南 ..河北 B.初闻涕.泪满衣裳 C.却看妻子 ..愁何在 D.便下.襄阳向洛阳 【答案】回头D 【解析】 【详解】 (1)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分析“却”的意思。“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翻译为:回头看妻子和孩子哪还有一点的忧伤,胡乱地卷起诗书欣喜若狂。故“却”在这里解释为:回头。(2)河南:古义是指黄河以南。今义指河南省。涕:古义是指眼泪。今义是鼻涕。妻子:古义是指妻子和孩子。今义是指男子的配偶。下:经过。ABC 三项的加点词都是古今异义词。故选D。 2.阅读《天净沙秋思》,完成后面小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诗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的情感。 2.作者是怎样借助景物来抒发情感的? 3.“马”在古代诗歌中有丰富的内涵。诗人借“马”或表达积极性上的情感,或传达悲伤凄凉的情感,或对于平庸无能的慨叹……下列诗句中借“马” 传达悲伤凄凉情感的一项是:()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基础》专科题库及答案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基础》专科题库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 1.艺术起源理论“模仿论”代表人物是 A A. 亚里士多德 B. 希勒 C. 斯宾塞 D. 泰勒 2.强调美术起源于劳动的艺术起源论是 D A. 模仿论 B. 游戏论 C. 表现论 D. 劳动论 3.(A)是美术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也是其它美术形式共有的基础 A. 绘画 B. 雕塑 C. 工艺美术 D. 建筑艺术 4.约3-5 岁左右的儿童处于学前儿童美术发展阶段中B A. 涂鸦期 B. 象征期 C. 图示期 D. 写实期 5.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 D ) A.美术知识教育 B. 美术技能教育 C. 美术知识和美术技能教育 D. 审美教育 6.在现代美术教育的历史上,被誉为“儿童绘画之父”的美术教育先驱者( B) A. 山本鼎 B. 西泽克 C. 福禄贝尔 D. 里德 7.一个5 岁儿童画了一艘神气的轮船航行在蓝色的大海上,正当成人夸奖他时,他却用黑色油画棒将纸涂得零乱不堪, 问他为什么,他说:“这会儿刮大风下大雨了,轮船看不见了。”这个事例说明( D ) A.孩子不会爱惜艺术作品 B. 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 C.艺术对孩子来说没有什么价值 D .艺术对于学前儿童来说价值在于作画过程,而非完美的作品本身 8.在下列论述中,哪一种不符合园丁法的基本观点的?( D) A.强调儿童的自然天真性,鼓励儿童自发的艺术表现力 B.强调使用富有表现力的新奇媒介 C.提倡让儿童自己去探索和发现 D.教育的天职是将大量放之四海皆准的知识教给儿童 9.以下不属于艺术与儿童之间的共同特征是( D) A.形象性 B.情感性 C.愉悦性 D.审美性 10.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欣赏可以透过下列层次进行教学( D ) A.感觉层次、创造层次、表现层次 B. 智慧层次、表现层次 C.表现层次、智慧层次、创造层次 D. 感觉层次、智慧层次、表现层次、创造层次 11.依据艺术的物化形式划分,美术主要是一种( B ) 。 A. 时间艺术 B. 空间艺术 C. 动态艺术 D. 静态艺术 12.关于艺术起源问题的最古老的理论——模仿说始于( A ) 。 A.古希腊哲学家 B.席勒 C.斯宾塞 D.雪莱威 13.在绘画工具和材料的使用上,适合小班幼儿的目标为( A ) 。 A.引导儿童认识油画棒、蜡笔、水彩笔、水粉画笔和纸等绘画工具和材料,掌握其基本使用方法、养成正确的握笔方法和作画姿态 B.引导儿童认识油画棒、水彩笔、水粉画笔等绘画工具并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独特的思想和感情 C.引导儿童学习利用多种绘画工具和材料,运用不同技法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D.引导儿童进一步学习多种绘画方法(如蜡笔画、水墨画等),体验创造的快乐 14.儿童画发展阶段中的涂鸦期开始于儿童( D ) 。 A. 4 岁左右 B.3 岁左右 C.2 岁左右 D.1 岁半左右 15. 儿童画从记忆画、想象画转向自然描绘阶段,这种特征出现于( D )。 A.概念画期 B.错画期 C. 图式期 D.写实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