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墨家难以在封建社会流传的原因

第9卷第4期Vol.9,N o.4

长安学刊

Changan Xue Kan

2018年6月

Jun. , 2018浅谈墨家难以在封建社会流传的原因

寿喆旖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西安710119)

摘要:在墨家的学说当中,兼爱与非攻意味着反抗君主、反对战争,而节用则意味着限制上层的消费,再加上逻辑学与科技并未受到时人重视,这个既依托生产力又受到生产力的严重制约的学派便仿佛消失在 了封建社会当中。

关键词:尚贤;兼爱;非攻;节用

文章编号:978 - 7 -80736 - 771 - 0(2018)04 - 029 - 03

绪论

对于墨子学说的研究,主要还是从近代开始,在此 之前的成果,几乎可以由《墨子间诂》一书涵盖,且其下 的功夫大部分是为了整理。而自梁启超的《子墨子学 说》、《墨子学案》与胡适《墨翟及其学派的逻辑》起,才 算真正开始研究墨学。这之后,关于墨子的各种文章与 专著,便如同雨后春笋一般面世。饶是如此,对于墨学 为何难以在封建社会发展的原因,却鲜少有人探究。

春秋战国,乃是诸子百家最活跃、思想碰撞最剧烈 的时期,其中有一学派最为特殊,曾取得过辉煌如日月 的成就,却在中国步人封建社会时期后迅速衰落,此后 千年几乎被文人们视作异端,这一学派,便是在墨子手 下发展起来的墨家了。

墨家前后境遇变化差距之大,不是突发性的,而是 在多重因素影响下才出现的。这其中,固然有其学派自 身的原因,但外界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这两者相互交 织、难分难舍。除此之外,最根本的原因,是墨家的学说 与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程度并不相符。一种思想,既然 要依托生产力方能出现,那当它同生产力发展程度不和 谐时,只能有两种结局,或调整自己适应现有生产力,或 暂时被社会淘汰。墨学即是如此,在整个封建时期,它 的存在感都非常低,甚至不少统治者将其视为仇敌,但 是当全球开始进人工业文明时期,西方的坚船利炮叩开 了传统中国的大门时,墨家的思想又再度被知识分子提起,这足以证明墨家的理论是有其先进性的。但是由于 墨家学说自身的特殊性,无法完全调整自己来适应封建 社会的需要,这样的情况下,便很难在封建社会占据一 席之地了。

第一章、墨家之于普通人

墨家对于普通人,宣扬了博爱的精神,同时,又希望 对其进行高度约束。

首先是“兼爱”的思想,据墨子的弟子门人记述,墨 子对“兼爱”世界的构思应为“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 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 贼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Q'可见,在 墨子的心中,兼爱是爱所有人,是无视对方身份的爱,这 是一种无私的爱。这样的思想固然有其时代背景的局 限性以及为了说服统治者而产生的某些自我矛盾,但是 其中博爱的涵义,确实是今人依旧在追求的。任继愈先 生便是这样的观点,“墨子‘兼爱’的主张企图使统治者 与被统治者之间相安无事,和平共处,尽量做到‘强不劫 弱,众不暴寡,诈不谋愚,贵不傲贱’,可是按照墨子的办 法,上下贵贱之分和旧秩序是实际存在而不能改变的。”#只是,即便墨家是有意识地在向统治阶级服软,其 也将统治者视作了一种以治理天下为职业的存在,这便 与封建社会君王家天下的意愿相违背了。

再者,关于“尚贤”,这一思想理念其实是被多个学

作者简介:寿喆旖(1994一),女,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在读硕士,专业方向为中国古代史先秦方向

?29?

派同时推崇的,但各家之间在“尚贤”程度上还是有所不 同的。儒家对此的弹性较大,他们只是崇尚贤人,并不 会用圣贤的标准去严格要求所有人。但墨家的“尚贤”有所不同,他们希望大部分人能成为贤才。墨子认为:“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是以民皆劝其赏,畏其罚,相率而 为贤者,以贤者众而不肖者寡,此谓进贤。”:3'在这段话当 中,墨子以人的品性来定他们的阶层,只有贤者可以加 官进爵,没有才能的人将理所应当地陷人贫贱的生活当 中。而且他希望藉此使民畏罚而向贤,可惜他似乎没能 够理解一点,即贤者不应当出现在外力压迫下,贤者最 重要的是他们的内心。再来看看他对贤者的定义,“不 党父兄,不偏富贵,不嬖颜色”,即使是在被批评为冷漠 的某些社会当中,人们对待父母亲人同陌生人之间的差 异都是相当大的,更别说血缘关系如此紧密的古代了。乌托邦的实验给我们展示了人性的自私与懒惰,再正直 的人都无法保证自己在任何时候都能做到公平、公正。更何况大部分人,即墨子所谓的不肖者,他们或许尊崇 着圣贤的言行,但却不敢保证自己能做到。正如现在社 会上强调的一些类似于“乐于助人”这样的品德,对大部 分人而言,提倡的归提倡的,自己的行为却难以因此有 长期的改变。可见,墨子的“尚贤观”注定了无法实现,就像他所承认的贤者,全天下又有几个?

第二章、墨家之于统治者

相比于普通人而言,墨家对于统治阶层的关注度的 确更高,这也是中国古代思想家们的惯常做法,政治是 第一位的。

在墨家的诸多观点当中,最有名的就是“兼爱”与 “非攻”了,这两点,也最能体现这一学派思想在先秦时 期的先进性。

而“兼爱”思想存在的前提下,墨家又自然延伸了 “非攻”的理念,说是一种延伸,其实也是墨家希望实现 的重要目标。在《墨子》中就提到了,“则夫好攻伐之君 又饰其说,曰:‘我非以金玉、子女、壤地为不足也,我欲 以义名立于天下,以德求诸侯也。’子墨子曰:‘今若有能 以义名立于天下,以德求诸侯者,天下之服,可立而待 也。’……是故子墨子曰:‘今且天下之王公大人士君子,中情将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 实天下之巨害也。今欲为仁义,求为上士,尚欲中圣王 之道,下欲中国家百姓之利,故当若‘非攻’之为说,而将 不可不察者此也!’”?'在这一段话中,通过好战的君主 与墨子之间的问答来阐述墨子的反战理念,墨子反对以 强凌弱、以大欺小的不义之战,他认为国家需要统一,但 不能够通过战争来统一,应当采用和平的手段来实现,可见,墨子这样的思维模式同今天的和平人士有很多相 似之处,就算到了现在,亦不曾完全失去作用。近代的 ?30 ?圣雄甘地,带领印度人民开始了对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民 族解放运动,他的“非暴力不合作”的思想同“非攻”就 存在着很大的相似性。尽管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 动出现了像贻误战机、无谓牺牲等种种弊病,甚至到最 后他无奈默许了印度民众的武力反抗,但这些都是建立 在前期运动的基础之上的。然而在封建社会时期,放到 近代民族解放运动中的种种弊病,对专制王朝而言无异 于催命符了。如果说“兼爱”的思想当中还有对统治者 妥协的成分,“非攻”就完全背离大部分统治者的意愿 了。于封建社会时期的帝王而言,侵略扩张是有抱负的 表现,也是被人称作雄才伟略的前提条件,如果成功,更 是能达到青史留名的效果。同时,历朝历代的开国君王 大都需要通过武功征伐才能够登上天子宝座,靠着“非 攻”来取得江山,无异于痴人说梦。没有哪个统治者会 反对战争的合理性,否则便是否定了自己政权存在的合 理性。

其次,墨家关于“节用”的思想也是封建社会统治者 难以接受的。墨子在阐释节用的篇章中是这样评价当 时的君主的,“今天下为政者,其所以寡人之道多。其使 民劳,其籍敛厚,民财不足、冻饿死者,不可胜数也。……故子墨子曰:‘去无用之费,圣王之道,天下之大利 也。’”?'这就直白地揭示了统治者为满足自己私欲而劳 民伤财的剥削本质,尽管后面又提到了圣人应当如何为 政,但这对于统治阶级来说是很难达到的。封建社会的 统治者们常常集诸多权力于一身,愈是身处高位则愈加 不愿意听取逆耳良言,且出于当时迷信的大环境下,许 许多多的用度在他们看来必不可少。所谓由俭人奢易,由奢人俭难,确实是这样的,当上层人士过习惯了优越 的生活,再让他们对下层百姓的艰苦感同身受,几乎是 不可能的事。即使是农民出身的皇帝,依然难免在过上 好日子之后选择对底层百姓的疾苦熟视无睹。许多人 给予贞观之治很高的评价,但即便是唐太宗,也免不了 在晚年大兴土木,而罪己诏,也不过是一封轻飘飘的诏 书,与百姓而言,并没有获得应有的补偿。因此,当墨家 的思想赤裸揭露了这样的事实后,统治阶级是难以忍受 的,不说统治者有意在这方面实行愚民政策,但也不会 希望百姓接触到这样的思想。更何况,墨家发展的主要 成员,还是中下层的人员,于是对上层而言,这很容易就 能动摇他们的统治。有学者针对这一现象做过分析,认 为“墨子思想的平民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主体平民性,墨子思想代表平民利益,为“农与 工肆之人”代言,他的思想体现了平民阶层的也理和愿 望,能够反映其经济、政治主张。

二是利益平民性,墨子的思想旨在改变平民经济和 政治地位、生存状况,他提出的治国方略也是围绕平民 利益而展开的。”^

基于此,墨家便失去了受统治者亲睐的大部分机会。

第三章、墨家之于社会

另外,墨家所倡导的“节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会拖 累社会的发展。他们认为“其为衣裘何?以为冬以圉 寒,夏以圉暑。凡为衣裳之道,冬加温、夏加凊者,芊?;不加者,去之。其为宫室何?以为冬以圉风寒,夏以圉 暑雨……”》现在通常认为,社会需求是能够拉动社会发 展的,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墨子没有办法看到深层次的供 需关系,毕竟他所处的,是其后千年之内都无法解决温 饱问题的过去。世上没有那么多圣人,在没有一个强有 力的外在条件譬如武力压迫的情况下,所有苦行僧般的 行为模式都只能够用来约束自己,越是普通的人,在条 件允许的时候,越不愿意苛待自己。从宏观角度来看,这也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因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节 用”的理论便渐渐只能够束之高阁了。

除此之外,墨家的学说中还包括了逻辑学与科技的 成分。这两者,如果建立在今天的逻辑学与科技体系下,是容易学会的,但当这样比较先进的学问存在于封 建社会,大多埋头儒学典籍的读书人并不会将它们重视 起来,而普通人则没有时间精力去学习这样付出与回报 不成正比的知识。久而久之,墨家的学说便会沉寂,能 学的人渐渐变少,失传的内容则越来越多,仿佛宝物蒙 尘,再灿烂的光芒都会被时光遮掩,亟待有朝一日获取 重生的机会。

无论如何,文化是否能够发展,思想又能否进步是 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程度的,当生产力停留在农耕 时期,劳动力不能从土地的束缚当中解放出来,那么墨 家的学问就注定了不被接受。再加上墨家自身为获得 时人认可所做的妥协,例如学说当中的“天志”、“明鬼”等成分,反而使其陷人自相矛盾的境地,容易为后人垢 病,可谓得不偿失了。这一点,梁启超在他的《子墨子学 说》当中就提过了,称其“不能不算奇怪”。近现代以来,也有许多学者写文章探讨过这些问题,《十家论墨》一书 中便收录了不少这类文章。像《墨子?天志中》提到的,“若已不为天之所欲,而为天之所不欲,是率天下之万民 以从事乎祸祟之中也。故古者圣王,明知天鬼之所福,而辟天鬼之所憎,以求兴天下之利,而除天下之害。”墨 子的这段话便是希望君王顺天而为,并强调了天所不欲 之举将遭到惩罚。这应当是由于在人治时期,政治状况 的清明与否是取决于统治者个人的,没有有效的制约形 式。墨子的企图是利用对上天与鬼神的敬畏之心来促 使君王实行墨家认可的统治方式。但在中国古代,几乎找不到西方中世纪时政教合一、教权与王权相互倾乳的 王朝,即便后来儒道佛三家合流,宗教本质上依然还是 为政治服务的。不过,就人类自身的角度而言,当他们 发现自己的力量无法改变现状时,往往容易失去自信,

继而将希望寄托在精神世界里,像是神灵、上天等等。

墨子对鬼神的迷信,或许也有这方面的原因,毕竟他既 要面对一个让人力不从心的乱世,又难以获得上层的支 持,在如此困难的时候,寻找一个精神上无所不能的寄 托也是可以理解的。

第四章、小结

综上所述,封建社会时期没有墨家生存空间的原因 是复杂的,既有墨家自身的内在原因,也少不了社会发 展过程中自然存在的限制,即这样的情况是难以避免 的。但到了今天,情况又变得不一样,思想的解放,文化 的繁荣,让墨学拥有了发展的动力,曾经被刻意忽视的 学问,终于焕发出了光彩。

参考文献:

[1] 孙中原.墨学通论[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2] 蔡尚思主编.十家论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〇8.

[3] 武振伟.论战国后期诸子对墨子思想的接受[D].山东:山

东大学文学院,2006.

[#]余翔.论墨家学派的巫术背景与墨家集团的宗教特性[D].

江西:南昌大学文学院,2015..

[$]郑杰文.论战国墨家学派发展的四个阶段[%].周易研究,2011(3) :49 -60.

[6]余卫国.墨家与儒家异同新论[J].南通大学学报,2014(3).

注释:

① 张永祥肖霞.墨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第107页

② 任继愈.墨子与墨家[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6,第32页

③ 张永祥肖霞.墨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第53页

④ 张永祥肖霞.墨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第53页

⑤ 张永祥肖霞.墨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第155页

⑥ 张永祥肖霞.墨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第161页

⑦ 范艳茹.论墨子思想的平民性[D].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

⑧ 张永祥肖霞.墨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第159页

?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