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事业单位《职业能力测试》第五章判断推理-逻辑判断

2014年事业单位《职业能力测试》第五章判断推理-逻辑判断
2014年事业单位《职业能力测试》第五章判断推理-逻辑判断

第一节必然,陡推理

必然性推理在考试中时有出现,且必然性推理知识是解答可能性推理的基础,大家有必要学习并掌握。必然性推理部分主要介绍直言命题和复言命题。

一、直言命题

(一)直言命题的定义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一些简单句子来断定事物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比如,我们都是中国人,中国是文明古国,有些人是好人,人不能做坏事……这些句子都是直言命题。

这样的句子主要由四部分组成。例如,有些人是好人。在这个句子中,被断定的对象“人”称为主项.通常用“S”表示:所要断定的性质“好人”称为谓项,通常用“P”表示;表示对象数量的词“有些”称为量项:表示对象是否具有该性质的词“是”称为联项。

联项分为肯定和否定两种。肯定一般用“是”表示,否定一般用“不是”、“没”等否定词表示。“是”在有些命题中可以省略,如“人会说话”这句话就省略了“是”。

量项有全称量词、特称量词和单称量词三种。全称量词表示全部,一般用“所有”、“凡”等表示,有时也可省略:特称量词表示部分,一般用“有”、“有些”表示;单称量词表示单个,通常省略,主项常为人名或地名等专有名词,如“长城是建筑奇迹”。

。特称量词“有的”的特殊性

特称量词“有的”与我们的日常理解不同,这里的“有的”强调的是“有”,即指“至少有一个”,存在三种情况:既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一部分”,还可能是“全部”。

如我们说“有的人是好人”,可能“只有一个人是好人”,也可能“有多个人是好人”,还有一种特殊

的情况是“所有人都是好人”。因此,由“有的人是好人”推不出“有的人不是好人”。

(二)直言命题的分类

根据联项和量项的不同.可以将直言命题分为六种:

②称肯定命题:所有S是P。例如,所有人都是会笑的。

②全称否定命题:所有S不是P。例如,所有动物都不是植物。

③特称肯定命题:有的S是P。例如,有的人是好人。

④特称否定命题:有的S不是P。例如,有的人不是好人。

⑤单称肯定命题:这个S是P,或者a是P。例如,姚明是篮球运动员。

⑥单称否定命题:这个S不是P,或者a不是P。例如,刘翔不是演员。当然,考试中出现的直言命题不一定是标准形式,有的可能需要转化。比如,“没有人不爱他”可转化为“所有人都爱他”。

注:在直言命题中,“所有S不都是P”表示“有的S不是P”,是特称否定命题,而“所有S都不是P”表示全称否定命题。

(三)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具有相同主项和谓项的直言命题之间在真假方面存在必然的制约关系,这种关系称为真假对当关系,主要包括从属关系、矛盾关系、下反对关系和反对关系四种。

①具有从属关系的两个命题之问的关系是:全称真则特称真,特称假则全称假。由此得出直言命题之间的推出关系是:

所有S(不)是p→某个S(不)是p→有的S(不)是P;

例如,所有人都(不)是党员→我(不)是党员→有的人(不)是党员。⑦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命题之间的关系是:必有一真一假。

除了图中的两对矛盾关系外,单称肯定命题和单称否定命题之间也是矛盾关系。

③具有下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之间的关系是: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④具有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之间的关系是:不能同真,必有一假。

例如.“有的人迟到”和“有的人没迟到”是下反对关系,这两个命题至少有一个是真的。

“所有人都迟到了”和“所有人都没有迟到”是反对关系,这两个命题至少有一个是假的。

在考试中。对直言命题对当关系的考查主要有两种:

①考查考生对负命题或者其等值命题的掌握程度,这类题目往往只涉及单个直言命题;

②考查考生对对当关系熟练运用的能力。这类题目往往有以下特点:题干通过对话或其他形式给出多个直言命题,并指出其中真假命题的个数。

对当关系解题三部曲:

(1)观察题干所给直言命题,分析命题之间是否存在矛盾、下反对或反对关系:

(21绕开所找命题的真假,根据伊找关系的性质和其他条件进一步分析,判断其他命题的真假:

(3)依据其他命题的真假进行推理,得出答案。

存找关系命题时,“首先找矛盾,一真找下反对,一假找反对,都找不到则假设”.

【例题1】在毕业考试结束后,班长想从老师那里打听成绩。班长说:“老师,这次考试不太难.估汁我们班同学的成绩都在70分以上吧。”老师说:“你的前半句话不错,后半句话不对。”

根据老师的意思,下列哪项必为事实?

A.少数同学的成绩在70分以上,多数同学的成绩在70分以下

B.多数同学的成绩在70分以上,少数同学的成绩在70分以下

C.丽的同学的成绩在70分以上,有的同学的成绩在70分以下

D.如果以70分为及格,肯定有的同学的成绩不及格

解析:此题答案为D。直接考查了负命题。由“后半句不对”,即“我们班同学的成绩都在70分以上”这句话为假,则其负命题为真,即可推出有的同学的成绩在70分以下,而由此不能推出有的同学的成绩在70分以上。故A、B、C三项错误,只有D项符合。

【例题2】桌子上的蛋糕不知被谁吃了,以下是屋内四个人的回答。甲说:“是乙吃的”乙说:“是丁吃的。”丙说:“我没吃。”丁说:“乙在撒谎。”这四人中只有一人.说了真话,由此可以判断()。

A.甲说了真话,是乙吃的

B.乙说了真话,是丁吃的

C.丙说了真话,是甲吃的

D.丁说了真话.是丙吃的

解析:此题答案为D。乙的话与丁的话具有矛盾关系,这两人的话必有一真一一假.由“这四人中只有一人说了真话”可知,甲和丙的话都为假,由丙的话“我没吃”为假可知,蛋糕是丙吃的.即丁说的是真话,故选D。

【例题3】关于某公司职员的工作状况进行如下三个描述:“该公司所有职员都恪尽职守”,“该公司职员并不都恪尽职守”,“文茜女士恪尽职守”,其中有

两个描述是假的。

根据题干,仍不能确定以下哪个选项的真假?

A.文茜女士未恪尽职守

B.该公司所有职员都不恪尽职守

C.该公司有些职员不恪尽职守

D.该公司所有职员都恪尽职守解析:此题答案为B。题干中给出了三个直言命题描述,并给出其真假的个数.属于第二种考查方

式,可以运用对当关系解题。

首先将所有命题都转化为标准命题,“该公司职员并不都恪尽职守”等值于“该公司有些职员不恪尽职守”。则“该公司所有职员都恪尽职守”和“该公司职员并不都恪尽职守”是矛盾关系.必有一真一假,由题干中有两个描述是假的,则“文茜女士恪尽职守’’为假,由从属关系可知.“该公司所有职员都恪尽职守”也为假,则“该公司有些职员不恪尽职守”必然为真。因此A、C、D三项都可以确定真假.而B项“该公司所有职员都不恪尽职守”可能为真也可能为假,【例题4】班上同学的业余爱好多种多样,如游泳、武术、桥牌等。已知.(J)班上陈祥同学和吴凡同学都喜欢围棋

(2)班上有同学喜欢围棋

(3)班上有同学不喜欢围棋

如果以上三句话中只有一句符合事实.那么以下哪项必然为真?

A.陈祥同学和吴凡同学都喜欢围棋

B.陈祥同学和吴凡同学至少有一人喜欢围棋

C.陈祥同学和吴凡同学都不喜欢围棋

D.班上只有少数司学喜欢围棋

解析:此题答案为C。观察题干三个直言命题,无法找到矛盾关系,而(2)和(3)是下反对关系,由此可以根据下反对关系的特点解题。

(2)和(3)是下反对关系,必有一真。由于只有一句符合事实,可知(1)为假,则陈祥同学或吴凡同学不喜欢围棋。可推出班上有同学不喜欢围棋为真,即(3)为真,则(2)为假,可推出所有同学都不喜欢围棋.进而可推出C项正确。

点拨

实际上.例题3和例题4也可用假设法进行推理,但是如果能够找到并运用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则可以更快更准确地得出答案。

(四)直言命题的推理

在考试中.通常考查直言命题推理的题目有以下特点:题干给出多个直言命题,但未给出这些命题的真假.要求找寻可以推出或不能推出的一项。

对于这种题目.主要考查考生对三段论推理与变形推理的掌握程度,考生也可以直接利用概念间的关系来进行解题。

1.利用概念间的关系进行推理

概念间的关系即指两个概念所表示的集合之间的关系,主要有全同、真包含于、真包含、交叉一级全异关系五种.

2.三段论推理

三段论推理是由两个直言命题作为前提和一个直言命题作为结论而构成的推理。其中,两个前提中包含有三个不同的概念,且在前提和结论中,每个概念都出现两次。例如,所有的金属都是闪光的锕是金属。所以,铜是闪光的。

三段论推理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尤其当题干给出一个前提和结论,要求补充另一个前提时,三段论推理规则就显得更为有用。但事实上,许多考生并不能很容易地理解这些规则。因此,在这里只给大家介绍常用的两条规则:

①一特得特。两个前提不能都是特称命题,且只要前提有一个为特称,则结论为特称。

②一否得否。两个前提不能都是否定命题,且只要前提有一个为否定,则结论为否定。根据这两条规则以及前面所说的包含三个概念且每个概念出现两次.再用概念问的关系作为辅

助工具.可以极大地提高解题的速度和正确率。“三段论”补充前提型的解题步骤:

(1)查看题干已知概念,找出所需补充的前提包含的概念,排除无关选项;

(2)根据“一特得特,一否得否”的推理规则进一步排除;

(3)将剩余选项代入题干验证。能确保推出结论的即为正确选项。

3.直言命题的变形推理

直言命题的变形推理就是通过改变直言命题的联项或主项与谓项的位置来进行的推理,主要有换质推理和换位推理两种:

①换质推理是通过改变“是”与“不是”,同时在“是”后加“非”,从而推出结论的推理;②换位推理是通过改变主项(S)和谓项(P)的位置,从而推出结论的推理。

注!换质推理得到的命题与原命题等值。

上图中有两个直言命题的换位推理较为特殊,需要大家记住。分别是:“所有S是P”通过换位只能推出“有些P是S”,而“有些S不是P”不能进行换位推理。

此外,由“少数”、“大部分”、“一半”等词语作为量项引导的命题,尽管也是特称命题,但不能进行换位推理。例如,“大部分男生考上了大学”不能换位为“大部分考上大学的是男生”。

在考试中,变形推理与概念间关系的结合,能使解题变得更为快捷。

【例题1】所有甲都属于乙,有些甲属于丙,所有乙都属于丁,没有戊属于丁,有些戊属于丙。以下哪一项不能从上述论述中推出?

A.有些丙属于丁

B.没有戊属于乙

C.有些甲属于戊

D.所有甲都属于丁

【例题2】某公司所有的销售人员都是男性,所有的文秘都是女性,所有的已婚者都是文秘.公司的总经理尚未结婚。

据此,我们可以知道()。

A.总经理是男性

B.已婚者中有男性

C.女员工中可能有未婚者

D.销售人员中有的已经结婚

【例题3】有些艺术家留大胡子,因此,有些留大胡子的人是大嗓门。为使上述推理成立,必须补充以下哪项作为前提?

A.有些艺术家是大嗓门

B.所有大嗓门的人都是艺术家

C.所有艺术家都是大嗓门

D.有些大嗓门的人不是艺术家解析:此题答案为C。题于是一个不完整的三段论推理,要使其成立,就需要增加一个前提。首先我

们知道三段论推理都含有三个概念,其中“艺术家”和“大嗓门”只出现了一次,根据“每个概念都要出现两次”可知,另一个前提是由“艺术家”和“大嗓门”构成。再根据“一特得特”可知。题干前提是特称.则另一个前提为全称,即排除A、D两项。

将B项代入,可能所有留大胡子的艺术家都不是大嗓门,因此不能保证推出结论:将C项代入.可以保证推出结论。

【例题4】出于安全考虑,使用年限超过10年的电梯必须更换钢索。在必须更换钢索的电梯中有一些是S品牌的。所有S品牌电梯都不存在安全隐患。

由此可以推出()。

A.有些存在安全隐患的电梯必须更换钢索

B.有些S品牌的电梯必须更换钢索

C.有些S品牌的电梯不需要更换钢索

D.所有必须更换钢索的电梯使用年限都超过了10年

解析:此题答案为B。题干“必须更换钢索的电梯中有一些是S品牌的”.换位推理得“有一些S品牌电梯必须更换钢索”,即B项;“有些”不能推出“有些不”,C项不能推出;A项由题干不能推出:“使用年限超过10年的电梯必须更换铁索”换位推理后得到“有些必须更换钢索的电梯使用年限超过了10年”.不能推出D项。

(五)直言模态命题

直言模态命题即直言命题加上“必然”、“可能”等模态词的命题,是考试中常见的模态命题类型。例如,明天可能会下雨。在考试中,主要考查模态命题问的相互转化。

与直言命题类似,模态命题中存在以下两组矛盾关系:

(1)“必然P”和“可能非P”

例如.“今天必然是星期二”与“今天可能不是星期二”。

(2)“必然非P”与“可能P”

例如,“今天必然不是星期二”与“今天可能是星期二”。

与直言命题类似.在模态命题前加上“并非”,即为其负命题,与原命题具有矛盾关系,因此,(1)并非“必然P”=“可能非P”,即:不必然=可能不;

(2)并非“必然非P”=“可能P”,即:不必然不=可能;

(3)并非“可能P”=“必然非P”,即:不可能=必然不;

(4)并非“可能非P”=“必然P”,即:不可能不=必然。这一转化关系与直言命题类似,可简记为:把必然与可能互换,肯定与否定互换。

例如.他不可能不来=他必然来;

这次考试必然不那么难了=这次考试不可能那么难了。

考查模态命题转化关系的题目往往有以下特点:题干给出一个或多个直言模态命题,并要求找出与题干含义相近或相反的一项。

在解题时.大家可以“由首至尾”,从句首开始,逐一对需要转化的模态词和直言命题进行转化。【例题1】一把钥匙能打开天下所有的锁,这样的万能钥匙是不可能存在的。

则下列结论中.最符合上述论断的是()。

A.任何钥匙都必然有它打不开的锁

B.至少有一把钥匙必然打不开天下所有的锁

C.至少有一把钥匙可能打不开天下所有的锁D.任何钥匙都可能有它打不开的锁

解析:此题答案为。根据“不可能=必然不”,可知必然不存在一把钥匙能于丁升大卜所有的锁,也即所有钥匙必然有它打不开的锁,即A项。B项。

【例题2】美国前总统林肯说过:“最高明的骗子,可能在某个时刻欺骗所有的人,也可能所有的时刻欺骗某些人.但不可能在所有的时刻欺骗所有的人。”

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那么下述哪项断定必定是假的?A.林肯可能在某个时刻受骗

B.林肯可能在任何时候都不受骗

C.不存在某一时刻有人可能不受骗

D.不存在某一时刻所有的人都必然不受骗

解析:此题答案为C。根据“并非有的”=“所有都不”,“不可能不”=“必然”,C项相当于“在所有时刻所有的人都必然受骗”.显然与题干中“不可能在所有的时刻欺骗所有的人”矛盾,所以C项必定是假的。

二、复言命题

复言命题一直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且掌握其中的一些知识点对解可能性推理题目有一定的帮助,需要大家引起重视。

(一)复言命题的定义

复言命题.又称复合命题。是由若干个命题通过逻辑联结词组合而成的命题。例如,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其中“只有……才……,,为联结词,“放进大海里’’和“永远不会干涸”是构成复言命题的肢命题。

根据逻辑联结词的不同,复言命题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联言命题

联,是联合的意思,联言命题就是将若于个命题联合起来,表示这些情况同时存在的命题。例如.事业单位考试时间紧并且题目难。考试时间紧和题目难是事业单位考试的两个特点。可表示为:P并且q(p、q是联言肢,“并且”是联结词)。

真假关系:联言命题只要有一个联言肢为假即为假。如上例中,只要考试时间紧和题目难有一个不成立.则该联言命题为假。即“一假即假,全真才真”。

注:表示转折、顺承、递进等关系的命题都是联言命题,如包含“虽然……但是……”、“不是……而是……”等联结词的命题。

2.选言命题

选.是选择的意思。选言命题就是给出若干个命题,可以选择出一种或者多种情况存在的命题。根据所能选择的情况不同,可以分为两种:

(1)相容选言命题

多种情况可以同时存在。

例如。去德国馆或者去意大利馆。可以既去德国馆又去意大利馆。可表示为:P 或者q(p、q是选言肢,“或者”是联结词)。

其他联结词还有“或……或……”、“可能……也可能……”等。(2)不相容选言命题只允许一种情况存在。

例如.要么顽强抵抗.要么屈膝投降。顽强抵抗和屈膝投降只能选择一种。可表示为:要么p。要么q(p、q是选言肢,“要么……要么……”是联结词)。其他联结词还有“或……或……,二者不可兼得”等。

相容选言命题的多个选言肢可以都为真.而不相容选言命题只能有一个选言肢为真。因此,相容选言命题当所有肢命题都为假时才为假.而不相容选言命题当有多个选言肢为真时也为假。即:

相容选言命题:一真即真,全假才假;

不相容选言命题:有且只有一真才为真。

3.假言命题

假.是假设的意思。假言命题就是带有假设条件的命题。假言命题通常包含两个肢命题:反映条件的肢命题在前,称为前件;反映结果的肢命题在后,称为后件。根据前后件间条件关系的不同,又可分为三种:

(1)充分条件假言命题

当条件P存在时。结论q一定成立,而无须考虑其他条件,则P是q的充分条件,即“有它就行”。

例如,如果天下雨。那么地就会湿。一旦天下雨了,地肯定会湿,地未湿就一定没有下雨。

可表示为:如果p,那么q或p→q(p是前件,q是后件,“如果……那么……”是联结词)。其他联结词还有“只要……,就……”、“若……,则……”等。

真假关系:当P出现而q没有出现时,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才为假,即“p真q 假才为假”。

注: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并未断定条件D未出现时的情况,所以条件P为假时该命题恒成立。(2)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当条件P不存在时,结论q一定不成立,则P是q的必要条件,即“没它不行”。

例如,只有年满18周岁才有选举权。在没有达到18周岁的时候肯定是没有选举权的,有选举权就说明已经年满18周岁了。

可表示为:只有P,才q或p→q(p是前件,q是后件,“只有……才……”是联结词)。

其他联结词还有“不……,不……”、“除非……,否则不……”、“没有……,就没有……”等真假关系:当p不存在但q成立时,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才为假,即“p假q真才为假”。注: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并未断定条件P存在时的情况,所以条件P为真时该命题恒成立。

(3)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表示p是q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命题,即表示p与q等值的命题。例如,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也就是说“人犯我”和“我犯人”要么都发生,要么都不发生。即人犯我=我犯人。

可表示为:P当且仅当q或p→q(p是前件,q是后件,“当且仅学”是联结词)。

其他联结词还有“若……则……。且若不……则不……”、“当且仅当……,……”

等。真假关系:当p与q不等值时该充分必要假言命题为假,即“p、q不同真假时为假”。注: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和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是考试的重点之一,但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在考试

中出现得较少.且较简单,因此就不再赘述。4.负命题

负,是否定的意思。负命题,又称矛盾命题,就是对原命题进行否定的命题。可表示为:并非p(p是原命题,“并非”是联结词)。

真假关系:负命题的真假与原命题相反。当P为真时,则其负命题“并非p”为假。因此,一个命题的负命题等值于与原命题具有矛盾关系的命题。

在考试中,对复言命题的真假关系及其负命题的考查与直言命题相似,主要有:

①直接考查真假关系或负命题的等值命题,这类题目的题于中往往含有“并非”、“为真(假)”、“满足”、“驳倒”等字眼。

②考查考生利用矛盾关系解题的能力,这类题目的特点是:题干通过对话或猜测的形式给出多个复言命题及其真假情况。

【例题1】关于确定一项突击性任务的人选,甲、乙、丙三位推荐入的意见分别是:甲:不是选派小张.就是选派小王

乙:如果不选派小张,就不选派小王

丙:只要不选派小王,就不选派小张..以下几项中,同时满足甲、乙、丙三人意见的方案是()。

A.两人都选派

B.两人都不选派

C.选小张,不选小王

D.选小王.不选小张

解析:此题答案为A。题干要求找出同时满足甲、乙、丙三人意见的方案,可使用代入法。此题还需注意甲的意见是一个相容选言命题,因为其两个选言肢可以同时成立。

将A项代入,满足甲的方案;乙和丙的意见均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p真q 假才为假,,,也满足乙和丙的方案。将B项代入,不满足甲的方案;将C项代入,不满足丙的方案;将D项代入。不满足乙的方案。

点拨

此题也可反向思考,直接排除使其意见为假的选项。甲的意见在既不选小张又

不选小王的情况下才为假;乙的意见在“选小王,不选小张”的情况下为假;丙的意见在“选小张,不选小王”的情况下为假。因此只有A项能同时满足三人的意见方案。

【例题2】德国经济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当中受到的冲击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较小.主要原因是德国经济建立在先进制造业的基础上,德国的机械装备和汽车制造业保持了很强的竞争力。一些人根据德国的例子得出结论:只有具备强大的制造业竞争水平,一个国家的经济才有高度的稳定性。如果以下各项为真,哪项能够质疑上述结论?

A.某国制造业不发达.该国经济一直动荡不安

B.有些制造业不发达的国家在金融危机中受影响较小

C.有些国家保持长期经济稳定.却没有发达的制造业

D.有些国家制造业很发达.但经济并没有长期保持稳定

解析:此题答案为C。此题表面上看是削弱型题目,但实际上考查的是复言命题的真假关系。

题干由德国的例子得出结论“只有具备强大的制造业竞争水平,一个国家的经济才有高度的稳定性”。要削弱该结论,只要能够说明这个结论是假的即可。而这个结论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根据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真假关系,只有在前件假而后件真时,该命题为假,即没有发达的制造业.国家的经济依然有高度的稳定性,即C项。其余各项都不能质疑题干结论。

【例题3】2008年以来,索马里附近海域先后发生累计逾l20起的海盗劫船事件。海盗何以猖獗?甲乙丙丁四人有断定如下:

甲:海盗猖獗的主因是被劫船只的船主通常都愿支付高额赎金。

乙:如果海盗猖獗的主因是被劫船主愿支付高额赎金.那么肯定会助长了海盗的气焰.

丙:确实助长了海盗的气焰,但其主因并非被劫船主都愿支付高额赎金。

丁:海盗猖獗主要是被劫船主愿支付高额赎金,但其嚣张气焰并非都由此生成。

如果上述断定只有一个人的断定为真,那么以下断定都不可能为真,除了()。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此题答案为B。题干中给出了四个断定,并说明只有一真,与直言命题利用对当关系解题的情形相似.所以可以考虑运用矛盾关系解题。.观察题干中甲、乙、丙、丁四人的话,可知这四人的话都是由“海盗猖獗的主因是被劫船只的船主通常都愿支付高额赎金”和“助长了海盗的气焰”这两个命题(或其负命题)组成,将其分别表示为p,q,则四人的话可分别表示为:甲:P;乙:如果P,那么q;丙:非P且q;丁:p且非q。

显然.乙和丁的话是矛盾关系,则必有一真一假,由只有一人断定为真,则甲和丙的话均为假,甲的话为假即P为假。而丁的话是一个联言命题,其中一个联言肢p为假,则丁的话为假,所以乙的话为真。

点拨

“矛盾法”解复言命题题目的步骤:

(1)判断题干命题分别属于哪种复言命题,并找出这些命题所涉及的肢命题;(2)分析具有相同(相反)肢命题的复言命题,看其是否存在矛盾关系;

(3)绕开具有矛盾关系的一对命题的真假,从其他命题的真假入手进行推理,得出答案。

(二)复言命题的基本推理规则

1.联言推理

联言推理即依据联言命题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联言命题的推理规则有两条:

①全部肢命题为真推出联言命题为真;

②联言命题为真,可推出其中任一肢命题为真。

例如.“你很高”和“你很帅”可以推出“你又高又帅”这个联言命题;“你又高又帅”又可以推出“你很高”和“你很帅”。

2.选言推理

3.假言推理

在考试中.大部分考查复言命题的题目都需要用到基本推理规则.即使是在使用矛盾关系解题的过程中,也可能使用到推理规则。因此,大家务必牢记这些推理规则。

【例题1】从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来看,如果一国或地区的经济保持着稳定的

增长速度,大多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必然随之上涨,只要这种涨幅始终在一个较小的区间内就不会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由此可以推出,在一定时期内()。

A.如果大多数商品价格上涨.说明该国经济正在稳定增长

B.如果大多数商品价格涨幅过大.对该国经济必然有负面影响

C.如果大多数商品价格不上涨.说明该国经济没有保持稳定增长

D.如果经济发展水平下降.该国的大多数商品价格也会降低

解析:此题答案为C。考查的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题干包含两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①一国或地区的经济保持着稳定的增长速度_大多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必然随之上涨:②涨幅始终在一个较小的区间内一不会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A项根据条件①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错误;B项根据条件②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错误:C项根据条件①否定后件则否定前件,正确;D项根据条件①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错误。

【例题2】有关专家指出,月饼高糖、高热量,不仅不利于身体健康,甚至演变成了“健康杀手”。月饼要想成为一种健康食品,关键要从工艺和配料方面进行改良。如果不能从工艺和配料方面进行改良.口味再好。也不能符合现代人对营养方面的需求。

由此不能推出的是()。

A.只有从工艺和配料方面改良了月饼.才能符合现代人对营养方面的需求

B.如果月饼符合了现代人对营养方面的需求.说明一定从工艺和配料方面进行了改良

C.只要从工艺和配料方面改良了月饼。即使口味不好。也能符合现代人对营养方面的需求

D.没有从工艺和配料方面改良月饼,却能符合现代人对营养方面需求的情况是不可能存在的

解析:此题答案为C。题干的重点在最后一句,即“如果不能从工艺和配料方面进行改良.口味再好,也不能符合现代人对营养方面的需求”。该句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

根据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转化关系,“如果非P,那么非q”=“只有P,才q”,A项正确;根据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否定后件就能否定前件,B项正确;

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C项错误;D项可以转化为与题干最后一句相同的命题.正确。

【例题3】有人建议。;;簧J贯工都在承诺书』签字承诺不i墨到,公。司就取消上下班打卡制度,果有八迟到,那么所有员工的j。明奖金均被扣除;公司采纳。_『建议结果还是有员工迟到.但是员工小刘仍拿到了当月奖金从这段文字可以推出:

A.小刘从未迟到过

B.其他员工没有拿到奖金

C.公司有人没在承诺书上签字

D.迟到的人不是该公司的正式员工

解析:此题答案为C。此题的第二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是依赖“公司取消上下班打卡制度”为条件的。即如果公司取消上下班打}制度,那么如果有人迟到,则所有员工的当月奖金均被扣除.是多重假言命题、“有员工迟到,但是员工小刘仍拿到了当月奖金”即否定了连._多重假言命题的后件.可以推出否定的前件,即公司并取消上下班制度;则否定了第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后件,根据有效推理规则,可以推出否定的前件,有员工没有在承诺书上签字。

(三)复言命题的复杂推理

在考试中,有些题目涉及了多个复言命题,除了使用其基本推理规则以外,有的还需要使用多个复言命题组合而成的复杂推理,考生对此也要有一定的了解。

1.1段言连锁推珲

有首老歌叫《洒于倘卖无》。歌中唱道:没有天哪有地;没有地哪有家;没有家哪有你;没有你哪有我这就是一个假言连锁推理,推理的结果是:没有天就没有我。像这种从前提中几个相同性质的假言命题推出一个新的相同性质的假言命题的假言推理,就是假言连锁推理。

乓中充分条件假言连锁推理可用表示如下:如果p,那么q;

如果q,那么r,;

所以,如果p,那么r。

即:p→q,q→r,所以p→r

例如,“若努力学习,则能考上大学’’和“若考上大学,则会有好工作”这两个命题如果为真.则可。推出“若努力学习.则会有好工作”。

注:假言连锁推理要求前提中的前一个假言命题的后件必须与后一个假言命题的前件相同.

2.二难推理

《红楼梦》中有一段话描述贾宝玉得知林黛玉在私室内私祭后的心理活动:“但我此刻走去.见女伤感,必极力劝解.又怕她烦恼郁结于心;若不去,又恐她过于伤感,无人劝止,两件皆足致疾……”在文段中,贾宝玉想:如果去看林黛玉,怕她烦恼郁结于心而成疾病;不去看林黛玉,怕她过于伤感而成疾病。无论是否去看林黛玉,都可成疾病。这就是一个二难推理。

二难推理是由两个假言命题和一个选言命题作前提,推出结论的推理。考试中出现的二难推理者比较简单,大家只需记住这种推理的结论是由各选言肢所能推出的命题组成的即可。

【例题1】食品安全的实现,必须有政府的有效管理。只有政府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才能确保政府进行有效的管理。但是,如果没有健全的监督制约机制,是不可能实现政府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的。

由此可以推出()。

A.要想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必须有政府的有效管理

B.没有健全的监督制约机制,不可能实现食品安全

C.有了政府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就能实现食品安全

D.一个不能进行有效管理的政府.即是没有建立起健全的监督制约机制的政府解析:此题答案为B。题干给出的条件为:①政府有效管理←食品安全的实现;

②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卜政府进行有效的管理;③没有健全的监督制约机制→不可能实现政府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经过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的转化.可组成一个充分条件假言连锁推理:食品安全的实现_政府进行有效的管理→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健全的监督制约机制。

B项根据上面的推理关系,否定后件则否定前件,正确;A项和C项混淆了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D项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错误。故答案选B。

点拨

当题干中既有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又有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时,可将其都转化为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来进行推理。

【例题2】在由发展中国家向经济发达国家前进的过程中,大量资本支持是必

不可少的条件,而高储蓄率是获得大量资本的必要条件。就目前来说,中国正处于经济起飞时期,因此,储蓄率高是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一种正常而合理的现象。

由此可以推出()。

A.有了大量的资本支持。就可以实现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跨越B.有了高储蓄率,就可以获得大量的资本支持

C.如果没有获得大量的资本支持.说明储蓄率不高

D.如果没有高储蓄率.就不能实现向发达国家的转变

解析:此题答案为D。题干信息中并没有出现复言命题,但可以将其转化为复言命题的形式。由第一句可知.“大量资本支持”是“由发展中国家向经济发达国家前进”的必要条件.“高储蓄率”是“获得大量资本”的必要条件。

则题干的逻辑关系如下:发展中国家向经济发达国家前进→大量资本支持→高储蓄率。根据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有效推理规则.否定后件就能否定前件,所以,没有高储蓄率叶没有大量资本支持→不能向经济发达国家前进。只有D项符合。

点拨

遇到题干中出现“必不可少的条件”、“有赖于”等词时,应先理清其中的逻辑关系。“P是q的必不可少/先决,前提条件”=“只有P,才q”。

【例题3】有人认为,一个国家如果能有效率地运作经济,就一定能创造财富而变得富有;而这样的一个国家要想保持政治稳定.它所创造的财富必须得到公正的分配:而财富的公正分配将结束经济风险;但是,风险的存在正是经济有效率运作的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

从上述观点可以得出以下哪项结论?

A.一个国家政治上的稳定和经济上的富有不可能并存

B.一个国家政治上的稳定和经济上的有效率运作不可能并存

C.一个富有国家的经济运作一定是有效率的

D.一个政治上不稳定的国家。一定同时充满了经济风险

解析:此题答案为B。和上题类似,需要先将题干描述转化为复言命题的形式,如下:

①有效率地运作经济→创造财富而变得富有;②政治稳定→财富的公正分配;

③财富的公正分配→无经济风险:④有效率地运作经济→存在经济风险。

由②③④,运用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可构成假言连锁推理,其逻

辑关系如下:⑤政治稳定→财富的公正分配→无经济风险→无法有效率地运作经济。

由①,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C项错误;由⑤,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D 项错误;由①,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所以由①和⑤不能得出政治稳定与经济上的富有之间的关系,A项错误;故答案只能选B。

点拨

由假言命题的真假关系可知,“如果p,那么q”=并非“p并且非q”。则由⑤可知,政治稳定和有效率地运作经济不能并存,B项正确。

【例题4】(事业单位考试真题)媒体上最近充斥着某名人的八卦新闻,这使该名人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如果她不出面做澄清和反驳,那么谣传就会被大众信以为真;如果她出面做澄清和反驳,这反而会引起更多的关注,使那些八卦新闻传播得更快更广。这也许就是当名人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吧.

如果题干中的陈述为真。那么下面哪一项必定为真?

A.该名人实际上无法阻止那些八卦新闻对她个人声誉的损害

B.一位名人的声誉不会受媒体上八卦新闻的影响

C.在面对八卦新闻时,名人所能采取的最好策略就是澄清真相

D.该名人的一些朋友出面夸奖她反而会起反效果

解析:此题答案为A。由题干可知,①名人不出面澄清一谣传会被大众信以为真;②出面澄清→卦新闻传播得更快更广。

因此,该名人无论澄清与否,都无法阻止那些八卦新闻对其个人声誉的损害,A 项正确。B项显然错误;C项不能由题干推出:D项属于无关选项。

复言命题推理规则解题小结

(1)找出题干中的有效信息,并将其转化为复言命题的标准形式,理清其中的逻辑关系:(2)由题干中表示确定信息的命题(联言或直言命题)出发进行推理;

(3)题干无表示确定信息的命题时,由选项(选项是假言命题时)出发进行推理;

(4)选项非假言命题,且题干有选言命题的,由选言命题的两个肢命题出发进行推理。

第二节可能性推理

根据提问方式的不同,一般将可能性推理的题目分为六种,分别为:削弱型、加强型、前提型、解释型、评价型和结论型题目。由于可能性推理题目的题干基本

上都是一个论证,因此我们有必要先学习论证的相关知识,学会准确鉴别题干的论点和论据,这是解题的基础。

1.论证的结构

论点即论证者所主张并且要在论证过程中加以证明的观点,它所回答的是“论证什么”的问题。论据是论证者用来支持或反驳某个论点的理由,它所回答的是“用什么来证明论点”的问题。论证关系是论据和论点的联系方式,也就是推理形式,它所回答的是“如何用论据来论证论点”的问题。

2.准确区分论点和论据的技巧

要正确分析题干论证.就要学会区分论点和论据,可以遵循以下几点:

(1)找“结论”。当题干出现“结论”时,之后的语句即为论点,前面的则为论据或无关信息。

(2)找联结词。通常,“所以”、“因此”、“那么”、“显然”、“由此可见”、“简而言之”等联结词之后的语句是论点,而在“因为”、“假如”、“由于”、“既然”等联结词之后的语句是论据。

(3)找特征词。如“宣称”、“认为”、“说明”、“建议”、“推测”等表示断定的词之后的语句可能是论

点,如“理由是”、“根据是”、“例如”等之后的语句一般是论据。

(4)分析因果联系。当题干中没有出现提示性词语或者出现多个提示性词语时,考生可以通过分析题干中的因果联系来区分论点和论据。

考生在判断论点和论据时还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①当有“调查”、“统计”或“实验”、“研究”等出现时,这些内容所引导的语句更可能是论据而非结论。②当题干存在两种对立观点时,可能并不会直接指出论点,而此时断定词后面的往往是论据,需要考生注意区分,否则可能出错。

为了使大家更好地掌握各类题型的解题方法,我们将以专题的形式分别介绍这六种题型。

一、削弱型题目

(一)削弱型题目题型特点

在考试中.削弱型题目的特点是题干中给出一个完整的论证或表达某种观点,要求从备选项中;找最能(或最不能)反驳或削弱题干论证或观点的选项。如果将这个选项放入论据和论点之间,会使题干推理成立或论点正确的可能性降低。则为削

弱选项。其提问方式一般是: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或最不能)削弱上述结论(论证)?”“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或最不能)对上述论述提出质疑?”“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观点?”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够最有力地反驳上述推论?”

一般来说.提问中包含“削弱”、“质疑”、“反驳”等字样的都为削弱型题目。

(二)削弱型题目解题方法

要反驳或削弱某个论证。可以通过削弱论点、削弱论据或削弱论证关系来达到目的,而不同的蔼目又有不同的方法.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可能的方式。

通过削弱因果联系来考虑.其本质上也是削弱了论点、论据或论证关系,只是较为快捷。其中,因果倒置是最强的削弱形式,也是比较简单的;另有他因是最常见的一种削弱形式;而存在共同的原因这种削弱形式出现较少.属于前两种削弱形式的变形。这几种削弱形式的本质上都是指出“M不是N的原因”。

(三)削弱程度的比较与不能削弱型

1.削弱程度的比较

许多削弱型题目的选项中往往会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可以削弱题干结论,这就考查了选项之间削弱程度的比较,这也是考试中的一大趋势和特点。

削弱程度的比较原则

(1)一般来说,削弱论点比削弱论据或论证关系的削弱作用强。对于一个论证来说,论点比论据更重要.不论是采用何种途径削弱,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削弱题干中的论点。

(2)直接削弱比间接削弱的削弱作用强。由于逻辑判断必须紧扣题干,从题干本身的内部含义出发.对题干论证或因果链条的直接削弱要比外加其他条件对题干进行的间接削弱作用要强。

(3)必然性的削弱程度强于或然性削弱,整体性的削弱程度强于部分性削弱。如果选项中含有“一些”、“有些”等模糊概念,那么一般不是最削弱选项。如果有选项是对题干论证中隐含假设的削弱.则其削弱程度就较高。

2.不能削弱型

有些题目的提问方式要求选择的是“不能质疑/削弱”的选项,那就要依次分

事业单位考试行测备考:逻辑判断练习(三)

事业单位考试行测备考:逻辑判断练习(三) 贵阳市属事业单位面试课程:https://www.360docs.net/doc/f23392995.html,/general/108/13005/ 【导语】考试不止,练习不停,希望同学们加油,能够坚持每天的练习。 1.在P市,尽管骑自行车进行娱乐的人数显著上升,但最后一份来自P市的交通部门的报告显示,涉及自行车的事故已经连续三年呈现下降趋势。 下列哪一项,如果在过去三年中是正确的,最好地解释了上面事实中的明显的矛盾。 (A)P市的娱乐部门没收了被遗弃的自行车,并向任何感兴趣的P市居民拍卖出售。 (B)P市不断增加的汽车和公共交通一直是近来不断增加的汽车事故的主要原因。 (C)由于骑自行车进行娱乐的当地人不断增加,许多外地的自行车爱好者也在P市地区 骑自行车。 (D)P市的警察部门向骑自行车的人们颁布了更加严厉的交通法规,开始要求骑自行车进行娱乐的人,要通过一项自行车安全课程。 (E)P市的交通部门取消了一项规定,该规定要求所有的自行车每年都要进行检查和注册。 2.政治家:没有人可以否认无家可归是一个问题,然而怎样解决它,好像并没共识。可是,有一件事情很明显:忽视这个问题并不会使这个问题远离我们。当且仅当政府插手,给无家可归者提供住房时,这个问题方会消失。而这样做又会迫使政府增加税收。因此,我们应当增加税收。 下面哪一原则,如果正确,最能支持政治家的论述? (A)当且仅当解决一个问题需要某一个措施时,才应该采用这个措施。 (B)当且仅当某一措施能充分解决某一个问题时,才能采取该措施。 (C)如果一项措施被要求用来解决某一问题,那么就应当采用这项措施。 (D)如果一项措施能充分解决某一问题,那么就应当采用这项措施。 (E)如果一项措施能充分解决某一问题,该措施必需的任何步骤都应被采用。 3.S和K的代表团都没有参加某国际会议。事前,D和K的代表团公开宣布,如果T的 代表团参加了这个会议,这两国中的一个或两个都会不出席会议,D和K的政府是强烈反对

判断推理——逻辑判断参考答案

第一章快读快解应用集锦 一、条件有矛盾真假好分辨 公务员考试中有这样的试题: 试题1:某仓库失窃,四个保管员因涉嫌而被传讯。四人的供述如下: 甲:我们四人都没作案; 乙:我们中有人作案; 丙:乙和丁至少有一人没作案; 丁:我没作案。 如果四人中有两人说的是真话,有两人说的是假话,则以下哪项断定成立?( ) A.说真话的是甲和丁 B.说真话的是乙和丙 C.说真话的是甲和丙 D.说真话的是乙和丁 这是典型的利用分析矛盾解析的试题。历年至今,在全国各地公务员考试中屡见鲜见。解析这类试题,关键要找到条件之间的逻辑矛盾,然后真假自明。 什么是逻辑矛盾?简明地说,两个不同的断定,必有一个真,一个假。比如:“这马是白的”和“这马不是白的”就构成了逻辑矛盾。两者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而“这马是白的”和“这马是黄的”就不是逻辑矛盾。虽然它们不能同真,但有可能都是假的一一如果它是一匹红色的马呢?了解了这些常识,可以利用分析矛盾的方法,解答上题。 [解析] (1)四人中,两人诚实,两人说谎。 (2)甲和乙的话有矛盾! 甲:我们四人都没作案; 乙:我们中有人作案; 可断定:甲和乙两人一个诚实一个撒谎。剩余丙、丁两人中也必然是一个诚实一个撒谎。 (3)假设:丁说的是真话,那么,可推出丙说的话也真! 丙:乙和丁至少有一人没作案; 丁:我没作案。 显然,丁说真话不成立,于是推出:丁说假话,丙说真话。 (4)断定了丁说假话,就推出甲说的也是假话,乙说真话。 答案B。即:说真话的是乙和丙。 试题2:军训最后一天,一班学生进行实弹射击。几位教官谈论一班的射击成绩。 张教官说:“这次军训时间太短,这个班没有人射击成绩会是优秀。” 孙教官说:“不会吧,有几个人以前训练过,他们的射击成绩会是优秀。” 周教官说:“我看班长或是体育委员能打出优秀成绩。” 结果发现三位教官中只有一人说对了。 由此可以推出以下哪一项肯定为真?( ) A.全班所有人的射击成绩都不是优秀 B.班里所有人的射击成绩都是优秀 C.班长的射击成绩是优秀 D.体育委员的射击成绩不是优秀 [解析] (1)三人中只有一个说的对。 (2)张、孙二教官说法矛盾: 张教官说:“这次军训时间太短,这个班没有人射击成绩会是优秀。” 孙教官说:“不会吧,有几个人以前训练过,他们的射击成绩会是优秀。” 断定:张孙二人一对一错。因仅有一人对,第三个人周教官必错无疑。 周教官说:我看班长或是体育委员能打出优秀成绩。 这是错话,所以班长和体育委员都不优秀(任哪一个优秀周都不会错了)。

逻辑判断推理五大题型解题技巧

逻辑判断推理五大题型解题技巧 一、真假型 真假型题目的特点为题干给出几句话或者几句描述,但未指出其真假情况,要求根据所给条件进行推理。 【例题】张老师将文房四宝装在一个有四层抽屉的柜子里,让学生猜笔、墨、纸、砚分别在哪一层。按照笔、墨、纸、砚的顺序,小李猜测四宝依次装在第一、二、三、四层,小王猜测四宝依次装在第一、第三、第四和第二层,小赵猜测四宝依次装在第四、第三、第一和第二层,而小杨猜测四宝依次装在第四、第二、第三和第一层。张老师说,小赵一个都没猜对,小李和小王各猜对了一个,而小杨猜对了两个。 由此可以推测: A. 第一层抽屉里装的是墨 B. 第二层抽屉里装的是纸 C. 第三层抽屉里装的不是笔 D. 第四层抽屉里装的不是砚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以画图表如下: 由上表,显然几人的猜测有一致之处,再由张老师说的话继续完善表格进行推理。由“小赵全部猜错”,可知其他几个人猜测的跟小赵一样的也全部错误,即下图阴影部分都是错的。 又由于小杨和小李对于墨和纸的猜测相同(如上图圆圈圈示),且小李只对1个,而小杨只对2个,因此对于两人墨和纸的猜测只能对一个,故小杨对砚的猜测是正确的,即“砚在

第一层”一定为真。因此答案选D。 【点拨】对于真假型题目,通常可以从确定条件、一致条件和唯一条件这几个点出发,或者当所给条件相似时,从最不一样的条件入手,此外,在考场上一时没有思路时,可直接选择假设法或代入法。 二、匹配型 匹配型题目的特点是给出多个条件,且涉及两类或两类以上元素之间的对应关系。匹配型题目可以看做复杂的排序型题目,所以解法也与排序型相似。 【例题】甲、乙和丙,一位是山东人,一位是河南人,一位是湖北人。现在只知道:丙比湖北人年龄大,甲和河南人不同岁,河南人比乙年龄小。 由此可以推知: A.甲不是湖北人 B.河南人比甲年龄小 C.河南人比山东人年龄大 D.湖北人年龄最小 【解析】分析推理题目,题干有两个条件涉及河南人,可以把河南人作为突破口。 由题干可知,河南人不是甲,也不是乙,则只能是丙;河南人比乙年龄小,即丙比乙年龄小,而丙比湖北人年龄大,则湖北人只能是甲,且年龄最小,因此山东人是乙。由此可得:乙(山东人)>丙(河南人)>甲(湖北人)。故答案选D。 【点拨】匹配型题目的解题关键是找出元素之间的相互对应关系,结合不同类型的关系由确定的推出不确定的,常用图表形式表示元素间关系,有些步骤运用排除法比较方便。 三、排序型 排序型题目的特点是给出多个条件,但只涉及一类元素,这些元素在时间先后、位置顺序或者数量、程度等方面有一定关系。 【例题】北京市为缓解交通压力实行机动车辆限行政策,每辆机动车周一到周五都要限行一天,周末不限行。某公司有A、B、C、D、E五辆车,保证每天至少有四辆车可以上路行驶。已知:E车周四限行,B车昨天限行,从今天算起,A、C两车连续四天都能上路行驶,E车明天可以上路。 由此可知,下列推测一定正确的是: A.今天是周六 B.今天是周四 C.A车周三限行 D.C车周五限行 【解析】分析推理题。首先由“保证每天至少有四辆车可以上路行驶”可知,每天至多有一辆车限行,又E车周四限行,可画图如下:

公务员行测逻辑判断练习题及答案

公务员行测逻辑判断练习题及答案 在公务员、事业单位、政法干警、银行招聘等公职考试中,逻辑判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察方面,试题练习是考生提分的关键,以下就由本人为你提供公务员行测逻辑判断练习题帮助你练习提分。 公务员行测逻辑判断练习题(一) 1、由于美国军事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很多人担心 中美之间会产生摩擦。但中美关系研究专家M博士宣称,中美之间不可能爆发战争,否则将引爆全球核战,危及双方国家生存及经济发展。 由此可以推出( )。 A、若爆发全球核战,则中美之间爆发了战争 B、只有中美之间爆发了战争,才可能引起全球核战 C、若中美之间爆发战争,则会引发全球核战 D、若中美之间爆发了战争,则它肯定是由美国军事 中心向亚太区转移引起的 2、红红、丹丹、阳阳、珍珍和慧慧是同一家公司的 同事,因工作的需要,她们不能同时出席公司举办的新产品发布会。她们的出席情况是: (1)只有红红出席,丹丹、阳阳和珍珍才都出席; (2)红红不能出席; (3)如果丹丹不出席,阳阳也不出席; (4)如果阳阳不出席,慧慧也不出席; (5)已经决定慧慧出席发布会。 根据上述情况,可以推出( )。 A、丹丹出席发布会,阳阳和珍珍不出席发布会

B、珍珍出席发布会,丹丹和阳阳不出席发布会 C、阳阳和珍珍出席发布会,丹丹不出席发布会 D、丹丹和阳阳出席发布会,珍珍不出席发布会 3、由于美国军事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很多人担心中美之间会产生摩擦。但中美关系研究专家M博士宣称,中美之间不可能爆发战争,否则将引爆全球核战,危及双方国家生存及经济发展。 由此可以推出( )。 A、若爆发全球核战,则中美之间爆发了战争 B、只有中美之间爆发了战争,才可能引起全球核战 C、若中美之间爆发战争,则会引发全球核战 D、若中美之间爆发了战争,则它肯定是由美国军事中心向亚太区转移引起的 4、一桩投毒谋杀案,作案者要么是甲,要么是乙,二者必有其一,所用毒药或者是毒鼠强或者是乐果,二者至少其一。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推断一定成立?( ) I该投毒案不是甲投毒鼠强所为,因此一定是乙投乐果所为 II在该案侦破中发现甲投了毒鼠强,因此案中投的毒药不可能是乐果 III该投毒案的作案者不是甲,并且所投毒药不是毒鼠强,因此一定是乙投乐果所为 A、只有Ⅰ B、只有Ⅱ C、只有Ⅲ D、只有Ⅰ和Ⅲ

逻辑判断推理中常用的逻辑公式

逻辑命题与推理 必然性推理(演绎推理):对当关系推理、三段论、复合命题推理、关系推理和模态推理 可能性推理:归纳推理(枚举归纳、科学归纳)、类比推理 命题 直言命题的种类:(AEIOae) ⑴全称肯定命题:所有S是P(SAP) ⑵全称否定命题:所有S不是P(SEP) ⑶特称肯定命题:有的S是P(SIP) ⑷特称否定命题:有的S不是P(SOP) ⑸单称肯定命题:某个S是P(SaP) ⑹单称否定命题:某个S不是P(SeP) 直言命题间的真假对当关系: 矛盾关系、(上)反对关系、(下)反对关系、从属关系 矛盾关系: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命题之间不能同真同假。主要有三组: SAP与SOP之间。“所有同学考试都及格了”与“有些同学考试不及格” SEP与SIP之间。“所有同学考试不及格”与“有些同学考试及格” SaP与SeP之间。“张三考试及格”与“张三考试不及格” 上反对关系:具有上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不能同真(必有一假),但是可以同假。即要么一个是假的,要么都是假的。存在于SAP与SEP、SAP与SeP、SEP与SaP之间。 下反对关系:具有下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不能同假(必有一真),但是可以同真。即要么一个是真的,要么两个都是真的。存在于SIP与SOP、SeP与SIP、SaP与SOP之间。 从属关系(可推出关系):存在于SAP与SIP、SEP与SOP、SAP与SaP、SEP与SeP、SaP与SIP、SeP与SOP 六种直言命题之间存在的对当关系可以用一个六角图形来表示,“逻辑方阵图” SAP SEP SaP SeP

SIP SOP 直言命题的真假包含关系 全同关系、真包含于关系、真包含关系、交叉关系、全异关系 复合命题:负命题、联言命题、选言命题、假言命题 负命题的一般公式:并非P 联言命题公式:p并且q “并且、…和…、既…又…、不但…而且、虽然…但是…” 选言命题:相容的选言命题、不相容的选言命题 相容的选言命题公式:p或者q“或、或者…或者…、也许…也许…、可能…可能…” 【一个相容的选言命题是真的,只有一个选言支是真的即可。只有当全部选言支都假时,相容的选言命题才是假的】不相容选言命题公式:要么p要么q “要么…要么…、不是…就是…、或者…或者…二者必居其一、或者…或者…二者不可兼得” 【一个不相容的选言命题是真的,有且只有一个选言支是真的。当选言支全真或全假时,此命题为假】 假言命题: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充要条件假言命题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公式:如果p,那么q“如果…就…、有…就有…、倘若…就…、哪里有…哪里有…、一旦…就…、假若…、只要…就…” 【有前件必然有后件。如果有前件却没有后件,这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就是假的。因此,对于一个充分条件的假言命题来说,只有当其前件真而后件假时,命题才假。】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公式:只有p,才q “没有…就没有…、不…不…、除非…不…、除非…才…” 【没有前件必然没有后件。如果没有前件也有后件,这个必要假言命题为假。对于一个必要条件的假言命题来说,只有当其前件假而后件真时,命题才假。】 充要条件假言命题公式:当且仅当p,才q 【有前件必然有后件,没有前件必然没有后件。充要条件假言命题在前件与后件等值即前件真并且后件真,或者前件假并且后件假时,命题为真,在前件与后件不等值即前真后假,或前假后真时,命题为假】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逻辑判断技巧

逻辑判断技巧 【判断推理】行测逻辑填空高分技巧 专家认为,考生在做题时考生可从以下六个角度进行判断。 (一)从适用对象角度判断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适用对象,如果对这些成语所表达的习惯对象缺乏了解,就会使陈述与被陈述对象之间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如“汗牛充栋”只能形容藏书;“豆蔻年华”专指女子十三四岁时;“萍水相逢”只能形容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不能用于老朋友之间等。在做题过程中要注意辨析成语之间在适用对象上的区别,避免误用。 【例题】中国的节日历来与文学表现密切相关,历代文人墨客赞美元宵节的诗句,如今读来仍趣味无穷。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数不胜数 B.汗牛充栋 C.罄竹难书 D.不一而足 解析:本题答案为A。选项中四个成语都有“多”的意思,但适用对象不同。“汗牛充栋”意为藏书很多;“罄竹难书”意为罪恶很多,难以说完。这两个成语都不能形容“赞美元宵节的诗句”多,排除B、C。“不一而足”指同类的事物或现象很多,反复出现,不能一一列举。词义与句意相符,但“不一而足”一般用于句尾,故不如“数不胜数”贴切。 (二)从侧重点角度判断 有的成语含义大致相同,但是仔细体会,就会发现彼此在语义侧重上存在差异。如“画饼充饥”与“望梅止渴”,二者都有用空想安慰自己的意思。前者侧重用根本不能兑现的办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后者侧重用对前途的预想来慰藉人们。实际中具体应该选用哪个才贴切,则需要考生结合相关语境斟酌选择。

【例题】明代工艺品的名字大都先强调年号,然后再强调东西本身。但景泰 蓝不是在景泰年间出现,而是在元代就出现了。到了景泰年间,皇家的重视使 它,因此有了今天这样一个通俗易懂且带有文学色彩的名字——景泰蓝。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名声大噪 B.享誉中外 C.声名鹊起 D.如日中天 解析:本题答案为C。本题可从各个选项的侧重点进行考虑。“名声大噪”侧重的是名声大;“享誉中外”侧重的是名声传得广;“声名鹊起”侧重的是闻名的速度非常快;“如日中天”侧重的是名声正旺的状态。本题句意是景泰蓝在元代就出现了,到景泰年间因皇家的重视才使得它迅速闻名,强调的是闻名的速度之快,故选“声名鹊起”最合适。 (三)从语法角度判断 作为一种特殊的短语,成语也有词性之分。成语从词性上大致可分为动词性、名词性、形容词性、副词性四类。动词性成语(如苟延残喘、喜新厌旧),数量最多;形容词性成语(如合情合理、自私自利)都可以做定、谓、主、状等。名词性成语(如繁文缛节、缓兵之计),可以做主、定、宾。副词性成语(如设身处地、不约而同),较少,只做状语。考生在做题时要注意辨别词性,选择句法功能与语境相吻合的成语。 【例题】同为收藏,目的和动机却,大多数人以短期的赢利为目的,将收藏视为一本万利的投资;另一种人源于个人爱好,作为精神的收藏。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天壤之别 B.泾渭分明 C.截然不同 D.南辕北辙 解析:本题答案为C。由“大多数人”和“另一种人”的对比可看出,同为收藏,目的和动机却是差别很大的。“泾渭分明”意为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南辕北辙”指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这两个成语均与句意不符,排除B、D。“天壤之

2014年福建事业单位招聘行测答题技巧:逻辑判断题解题方法

本文摘自: 1 2014年福建事业单位招聘行测答题技巧:逻辑判断题 解题方法 【导语】在事业单位行测考试中,逻辑判断题是考试的重点题型之一。为大家介绍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题技巧之逻辑判断题解题方法。 一、逻辑判断“全面原则”(解加强削弱题) 在加强削弱时,考虑得越全面,力度越强。如果指出论证不够全面,就能够削弱,反之则加强。 【例题】20 世纪 90 年代初,小普村镇建立了洗涤剂厂,当地村民虽然因此提高了收入,但工厂每天排出的大量污水,使村民们忧心忡忡:如果工厂继续排放污水,他们的饮用水将被污染,健康将受到影响。然而,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为 1994 年对小普村镇的村民健康检查发现,几乎没人因水污染而患病。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论证() A. 1994 年,上述洗涤剂厂排放的污水量是历年中较小的 B. 1994 年,小普村镇的村民并非全体参加健康检查 C. 在 1994 年,上述洗涤剂厂的生产量减少了 D. 合成洗涤剂污染饮用水导致的疾病需要多年后才会显现出来 【解析】 材料的论据是“1994 年对小普村镇的村民健康检查发现,几乎没人因水污染而患病”,论点是洗涤厂排放污水对人们的健康没有影响。 A 项表述得比较模糊,1994年排放的污水量较小,是多小?即使很小,如果几乎没人因水污染而患病,也能一定程度上说明排放污水危害并不大。 B 项,不需要全部参加检查,抽样调查即可。 C 项说的是生产量,材料说的是污水排放量,话题不一。 D 项如果正确,就说明1994年的抽样调查没有考虑污水排放的长远影响,考虑得不够全面,能够质疑材料的论证, 故答案为D 。 二、排除他因解因果论证加强题 题干说A 是导致B 的原因,如果某选项能够排除其他可能的原因,那么只剩下原来的原因,则加强了A 和B 的因果关系,从而加强了因果论证。 【例题】有专家认为,全球经济正缓慢复苏,其主要证据是,美国的经济表现超出预期,在就业和住房方面都有不错的表现;欧洲央行启动了融资运作计划,用比较低的利率贷款,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逻辑判断技巧汇总资料】

行测判断推理—逻辑判断题解答技巧 分析推理型题目是最直接考查考生推理能力的一类题目1、真假矛盾法:首先要判断题型给出的条件是“只有一真”,“只有一假”还是“两真两假”;其次,在题干当中寻找一组矛盾关系(如果题中所给条件是只有一真或只有一假,则相矛盾关系中的条件必有一个满足题目给出的条件),反对关系(如果题中所给条件是只有一真或只有一假,则相反对关系中的条件必有一个满足题目给出的条件)和推出关系(如果题中所给条件是有两个为真或两个为假,则利用假设为真的两个条件推导其余条件,如果满足题目条件则成立),判断这两个条件是一真一假、不能同真、不能同假,还是必须同真、必须同假;最后,进行推导,得出结论。 【例题】桌上有四个杯子,每个杯子都写着一句话,第一个:“所有的杯子里都有啤酒”;第二个:“本杯中有可乐”;第三杯“本杯中没有咖啡”;第四个“有些杯子中没有啤酒”。 假如四句话只有一个为真话,那么()为真。 A.所有的杯子中有啤酒 B.所有的杯子中都没有可乐 C.第三个杯子中有咖啡 D.第二个杯子中有可乐 【解析】首先看提问部分,本题属于“只有一真”类型。其次看题干,发现这四句话中的第一句与第四句是一对矛盾关系,则矛盾关系必然

是一个为真,一个为假。由此推理得出第四条件为真,第二、三句肯定都是假的,故选C。 【例题】在一次对全市中学假期加课情况的检查后,甲乙丙三人有如下结论: 甲:有学校存在加课问题。乙:有学校不存在加课问题。丙:一中和二中没有暑期加课情况。如果上述三个结论中只有一个正确,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A.一中和二中都存在暑期加课情况 B.一中和二中都不存在暑期加课情况 C.一中存在加课情况,但二中不存在 D.一中不存在加课情况,但二中存在 【解析】分析题目,属于“只有一真”类型,利用反对关系可以得知甲乙必有一真,结合丙所给可以推出甲所说为真,故选A 【例题】有一件未留姓名的好人好事在某社区传开,甲乙丙丁四人有如下对话: 甲说:这件事肯定是乙、丙、丁中的一位做的。乙说:我没有做这件事,好人好事是丙做的。丙说:此事是甲和乙中的一位做的。丁说:乙说的是事实。 经调查,证实这四人中有两人说的符合实际。由此推出() A.是甲做的好事 B.是乙做的好事 C.是丙做的好事 D.是丁做的好事【解析】首先,看提问部分,本题属于真假推理题型中的“两真两假”。其次利用推出法可知,假设甲、丙所说为真,可得乙、丁所说为假,

江苏事业单位逻辑判断学习技巧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百度文库 1 在行测考试中,逻辑判断对于刚复习考试的同学来说算是一种难的题型。但事实上, 逻辑判断是一种可以在短时间迅速提升的题型,而且也是能够体现出公平的一种题型。因为逻辑判断侧重形式推理,不受专业和学历的限制。所以大家先从思想上解除对逻辑判断的恐惧。 首先,了解逻辑判断的题型分类。逻辑判断从整体上可以分为必然性推理和可能性推理。这两种推理的思考方向是不同的,所以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特点。必然性推理是指前提对结论提供充足的支持,侧重在对逻辑规则的考查。而可能性推理侧重在对一些常见的论证方式存在的问题进行考查。 其次,了解必然性和可能性推理的题目特征。必然性推理主要的特征是,题目中含有“所有”“有些”“且”“或者”“要么”“如果那么”等等。这些题目一般来说属于必然性推理,而那些题干较长,选项差别较大的题目,一般属于可能性推理。 再次,熟练掌握必然性推理规则以及可能性推理的出题模式。必然性推理重点掌握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以及联言和选言命题的定义特点。对必然性推理,有人喜欢用感觉来做,但是感觉有时并不准确,所以利用规则准确率要高。当然还有人质疑推理规则,认为推理规则太慢。其实,规则并不慢,之所以慢是因为对规则掌握不熟练。 例一:对于春秋时期的某国,如果仓廪实或衣食足,则民知礼节或知荣辱。如果民知礼节或知荣辱,则或者国富,或者民强。如果民强,则百业兴。 事实上该国并非国富,而且并非百业兴。由此可推出,( )。 A.该国仓廪实但并非衣食足 B.该国并非仓廪实但衣食足 C.该国仓廪实且衣食足 D.该国并非仓廪实且并非衣食足 这道题目的解题思路是:从题型特征上来看,题干出现“如果则”,且选项都是围绕同样的主题,所以这道题目属于必然性推理,可以利用逻辑规则。该国并非国富,而且并非百业兴是对假言命题后件的否定,否后可以否前,前件是或命题,其矛盾命题是且命题,即“仓廪实或衣食足”的矛盾命题是并非仓廪实且并非衣食足。故选D项。 例二:研究证明,吸烟所产生烟雾中的主要成分丙烯醛,是眼睛健康的"慢性杀手",而橄榄油提取物羟基酪醇,能有效减缓这个"慢性杀手"给眼睛带来的伤害。由此得出结论,常吃橄榄油能够让吸烟者眼睛远离伤害。 以下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论证的是:

判断推理——逻辑判断

一、必然性推理概念间关系 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 直言命题的变形推理 三段论推理 联言命题与选言命题 假言命题 模态命题 智力推理 概念间关系(概念,是构成命题与推理的基础,只有表达了一类事物的词语才是概念) ①四种概念间关系(概念所表达的事物范围概念的外延) 全同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 A B 全异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不同,无重合) A B 交叉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有重合部分,也有不重合部分) A B 真包含(于)关系 A B ②用概念间关系表示直言命题

直言命题(简单命题),是断定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的单句 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不同直言命题之间在真假方面所存在的制约关系) 所有A是B.......................反对..........................所有A不是B 推出推出 矛盾 有的A是B.........................下反对.............................有的A不是B “所有A是B”与“有的A不是B”、“.所有A不是B”与“有的A是B”必有一真一假 “所有A是B”与“.所有A不是B”必有一假(可以同假) “有的A不是B”与“有的A是B”必有一真(可以同真) 一个命题前面+“并非”=这个命题的矛盾命题 所有与有的互换,有“不”的去掉,没“不”的加上 直言命题的变形推理(通过改变前提中直言命题的联项或主项与谓项的关系结论) ①换质推理(换一种说法) 双重否定表示肯定 将“不是”改为“是”或将“是”改为“不是” ②换位推理(倒过来说)所有A是B 有些B是A 所有A不是B 所有B不是A

逻辑判断推理中常用的逻辑公式

逻辑判断推理中常用的 逻辑公式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逻辑命题与推理 必然性推理(演绎推理):对当关系推理、三段论、复合命题推理、关系推理和模态推理 可能性推理:归纳推理(枚举归纳、科学归纳)、类比推理 命题 直言命题的种类:(AEIOae) ⑴全称肯定命题:所有S是P(SAP) ⑵全称否定命题:所有S不是P(SEP) ⑶特称肯定命题:有的S是P(SIP) ⑷特称否定命题:有的S不是P(SOP) ⑸单称肯定命题:某个S是P(SaP) ⑹单称否定命题:某个S不是P(SeP) 直言命题间的真假对当关系: 矛盾关系、(上)反对关系、(下)反对关系、从属关系 矛盾关系: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命题之间不能同真同假。主要有三组: SAP与SOP之间。“所有同学考试都及格了”与“有些同学考试不及格” SEP与SIP之间。“所有同学考试不及格”与“有些同学考试及格” SaP与SeP之间。“张三考试及格”与“张三考试不及格” 上反对关系:具有上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不能同真(必有一假),但是可以同假。即要么一个是假的,要么都是假的。存在于SAP与SEP、SAP与SeP、SEP与SaP之间。 下反对关系:具有下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不能同假(必有一真),但是可以同真。即要么一个是真的,要么两个都是真的。存在于SIP与SOP、SeP与SIP、SaP与SOP之间。 从属关系(可推出关系):存在于SAP与SIP、SEP与SOP、SAP与SaP、SEP与SeP、SaP与SIP、SeP与SOP

六种直言命题之间存在的对当关系可以用一个六角图形来表示,“逻辑方阵图” SAP SEP SaP SeP SIP SOP 直言命题的真假包含关系 全同关系、真包含于关系、真包含关系、交叉关系、全异关系 复合命题:负命题、联言命题、选言命题、假言命题 负命题的一般公式:并非P 联言命题公式:p并且q “并且、…和…、既…又…、不但…而且、虽然…但是…” 选言命题:相容的选言命题、不相容的选言命题 相容的选言命题公式:p或者q“或、或者…或者…、也许…也许…、可能…可能…” 【一个相容的选言命题是真的,只有一个选言支是真的即可。只有当全部选言支都假时,相容的选言命题才是假的】 不相容选言命题公式:要么p要么q

行测逻辑判断解题技巧

逻辑判断分为三种题,形式推理、分析推理和可能性推理。 形式推理考查基本的命题特点和推理规则,这种题的难点是理解这些推理规则。切莫死记硬背,因为很容易忘记、混淆,我觉得应该举生活中最常见的,自己能够理解的例子,来帮助理解推理规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做题时直接运用推理规则,就无需纠结了。 分析推理可以说是逻辑判断中最难的,因为它不考知识,只考分析推理能力,能力的培养要比知识学习难得多,实在不能掌握复杂的技巧,那就学会代入法、排除法、假设法三大万能利器,学会借助列表、假设和列不等式做题。 具体技巧 一、当题中已经给出某个确定条件时,这个既定的条件就是切入点,继续搜索与其相关的条件关联推演。然后,把推演的结果再作为确定条件,继续寻找相关条件推演,直到完成求解。这样的方法称做“关联推演法”。既定条件是指直接断定对象具有某种属性或特征的条件。如:上海人是编程工程师,北京人是翻译。凡属假设的语句或否定的语句,都不是既定条件。 如:若上海人是编程工程师,则北京人是翻译。(假设的条件未确定) 上海人不是医生。(否定的条件未确定) 例:甲、乙和丙,一位是山东人,一位是河南人,一位是湖北人。现在只知道:丙比湖北人年龄大,甲和河南人不同岁,河南人比乙年龄小。 由此可以推知( )。 A. 甲不是湖北人 B. 河南人比甲年龄小 C. 河南人比山东人年龄大 D. 湖北人年龄最小 答案: D 解析:(1)先根据两个与“河南”相关的条件:甲和河南人不同岁,河南人比乙年龄小,可推断:甲和乙都不是河南人,继续推断:丙是河南人。 (2)通过题干中两个“否定的条件”,推断出确定条件“丙是河南人”。再从这个确定的条件入手,找相关的条件推演。 (3)已知:丙比湖北人年龄大,比乙年龄小,可推出D:湖北人年龄最小。如图: 湖北人丙乙→右侧为年龄大者 (甲)(河南人)(山东人) 以上排列可见,甲是湖北人,年龄最小。 提示:关联推演法在逻辑推理中是最基本的方法,是解决分析问题从哪里入手的重要思路。概念关系推理、充分命题推理等都要用到这个方法。 总结:快读——发现确定条件,搜索与其相关; 快解——绕过其余干扰,连续推出答案。 二、条件有矛盾真假好分辨。 公务员考试中,都有如下思路的试题: 甲说:我会游泳; 乙说:甲不会游泳; 丙说:乙不会游泳; 丁说:我们有三个人会游泳。 以上只有一个人说假话,那么究竟谁说真话,谁说假话?谁会游泳,谁不会游泳?

2015年事业单位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题库:逻辑推理习题(一)

2015年事业单位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题库:逻辑推理习题(一) 1.动物的冬眠,完全是一项对付不利环境的保护性行动,引起动物冬眠的主要因素,一是环境温度的降低,二是食物的缺乏。科学家们通过实验证明,动物冬眠会引起甲状腺素和肾上腺功能的降低,与此同时,生殖腺却发育正常,冬眠后的动物抗菌抗病能力反而比平时有所增加,显然冬眠对它们是有益的,使它们到翌年春天苏醒以后动作更加灵敏,食欲更加旺盛,而身体内的一切器官更会显出返老还童现象,由此可见,动物在冬眠时期神经系统的肌肉仍然保持充分的活力,而新陈代谢却降到最低限度。 以下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的是( )。 A.很多昆虫,不是以“成虫”或“幼虫”,而是以“蛹”或“卵”的形式进行冬眠 B.刺猬,一次冬眠能睡上200多天,醒来后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恢复到原来的精神和体力 C.在加拿大有些山鼠冬眠长达半年,冬眠期间脉搏变得极为微弱,体温更直线下降,可达5℃ D.雌熊在冬眠中,让雪覆盖着身体,一旦醒来,它身旁就会躺着一两只小熊,这是冬眠时生产的仔 2.文学院有学生为优秀奖学金获得者。除非各学院有学生为优秀奖学金获得者,否则任何学院都不能从学校领取奖学金。计算机学院可以从学校领取奖学金。 由此可以推出( )。 A.文学院可以从学校领取奖学金

B.文学院有的学生不是优秀奖学金获得者 C.计算机学院有的学生是优秀奖学金获得者 D.计算机学院有的学生不是优秀奖学金获得者 3.财政专家指出,公共风险不仅产生于因政府政策不当导致的国有资产流失。而且由于政府直接积极参与经济生活,如政府直接参与国有企业,调控金融机构,这些重要经济领域一旦发生大面积损失,将会直接酿成公共风险,从而造成财政赤字、债务偿还压力。因此,如果要想实施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仅仅调整财政政策是不够的。 从这段文字可以推出( )。 A.只要政府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即使决策失误,也不会产生公共风险 B.只要政府不直接参与经济生活,或者国有企业、金融机构这些重要的经济领域不发生大面积损失,就不会产生公共风险 C.如果能够防范公共风险的产生,就可以实施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D.由于重要经济领域发生大面积损失,所以即使政府决策正确,仍有可能产生公共风险 4.越来越多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究其原因是睡得不好,睡眠时间太少,会引发种种不适,甚至导致疾病,研究指出:每晚睡眠不足四小时的成年人,其死亡率比每晚能睡七八个小时的人要高180%。但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对100多万人观察后得出结论:那些每天睡八小时以上的人,他们的死亡率比每晚睡六至七个小时的人高120%。 如果这段文字表述的内容是正确的,以下断定最不可能正确的是( )。

逻辑判断推理技巧大全

逻辑判断推理技巧大全 一、演绎推理 1. 指的是通过一些的前提来论证从而推断出某个结论。 2. 基本原则:头脑清空原则(按人家来,不要按自己的来) 题设为真原则(人家题设说的是绝对不可怀疑的) 形式统一原则 3. 解题步骤:(1)看问题,定题型; (2)看题目,做简化; (3)据技巧,得答案。 4. 演绎推理的分类: (1)论证类 ——加强论证型 ——减弱论证型 (2)结论类 ——形式推理结论类:侧重规则的考察 ——日常推理结论类:侧重脉络的考察 (一)形式推理结论类 1. 分类:有真有假型;翻译推理型(强调对于肯定确定信息的认识);排列组合型(匹配型的题型);集合运算型(很像数学的一种题型) 2. 有真有假型: (1)首先看矛盾;其次看包容;然后看反对;最后带题中(实在不行就代入排

除法) (2)矛盾关系:必然一真一假,两者构成整个全集,如生和死; ——A:其矛盾关系为否A A且B:其矛盾关系为否(A且B)即否A或否B A或B:其矛盾关系为否(A或B)即否A且否B A能够推出B:其矛盾关系为A且否B 所有:其矛盾关系为有的不 必然:其矛盾关系为可能不 ——即首先要寻找矛盾关系,然后根据题目中的真假结论来得出其他几个关系的真假,从而得出相应的最后答案 ——能用在很多地方,不光是在这里。比如说在后来的削弱关系中,矛盾是最强的削弱关系 ——构成矛盾关系的主体一定相同,这是观察矛盾关系的一个重要判断指标。(3)包容关系: ——当不能发现矛盾关系时,我们就要看包容关系,即寻找看几个关系之间是否存在包容。 ——即要寻找包容关系,几个关系如果为包容关系,则他们同时为真或为假(这和矛盾关系刚好相反),然后根据题目中的真假结论来得出其他几个关系的真假,从而得出相应的最后答案。 ——若A能推出B:则包容关系为若A为真则B为真+若B为假则A为假 只有一真,则A必为假——即“一真前假” 只有一假,则B必为真——即“一假后真”

公务员行测之逻辑判断推理技巧

一、【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否前推可能,肯后推可能】 1.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即逻辑词前推后) (1)如果……那么…… 例:如果我考上了公务员,那么我肯定通过了笔试。 (考上了公务员→通过了笔试) (2)只要(倘若)……就(则)…… 例:只要(倘若)你考上了公务员,我就嫁给你。 (考上公务员→嫁给你) (3)凡是……都……/所有的……都…… 例:凡是我不认识的字都不是字。 (我不认识的字→不是字) 【这里要注意一点,做这种题不要考虑题本身是否正确,就像上面这个例子,本身是错的,但这里只要根据逻辑词去推断结果就好。】(4)为了(想要)……一定要(必须)…… 例:为了老婆以后能穿迪奥,女儿能吃奥利奥,自己能开奥迪,我现在一定要努力。 (老婆穿奥迪,女儿吃……→努力)

(5)……离不开…… 例:鱼离不开水。 (鱼→水) 2.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即逻辑词后推前) (1)只有……才…… 例:只有老婆不生气,才有幸福小生活。 (幸福生活→老婆不生气) (2)不……不…… 例: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 (知道柴米油盐贵→在当家) (3)除非……否则不……(注:题干中如果没有“不”,在转换答题时需自己把“不”添加上) 例:除非今天发工资,否则不能买海鲜。 (买海鲜→今天发工资/不买海鲜→没法工资)(4)……是……必不可少的 例:奶粉是提高婴儿营养必不可少的。

(婴儿有营养→有奶粉) (5)……是……的基础 例:乐观的心态是生活幸福的基础。 (生活幸福→乐观的心态) (6)……是……的前提/关键 例:类似于上面一个 (7)没有……没有…… 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新中国→共产党) 二、递推公式 【A→B,B→C,即A→C】 例:如果给老婆买包,老婆就不生气了,老婆不生气,我就不用跪搓衣板。 (买包→不生气,不生气→不跪,即:买包→不跪) 三、联言命题(推理题) 1.“且”关系:表并列 A且B,A、B需同时满足或存在;

2014事业单位行测备考:逻辑判断题解题方法

中公教育2014年公务员考试 2014事业单位行测备考:逻辑判断题解题方法 一、逻辑判断“全面原则”(解加强削弱题) 在加强削弱时,考虑得越全面,力度越强。如果指出论证不够全面,就能够削弱,反之则加强。 【例题】20 世纪 90 年代初,小普村镇建立了洗涤剂厂,当地村民虽然因此提高了收入,但工厂每天排出的大量污水,使村民们忧心忡忡:如果工厂继续排放污水,他们的饮用水将被污染,健康将受到影响。然而,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为 1994 年对小普村镇的村民健康检查发现,几乎没人因水污染而患病。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论证() A. 1994 年,上述洗涤剂厂排放的污水量是历年中较小的 B. 1994 年,小普村镇的村民并非全体参加健康检查 C. 在 1994 年,上述洗涤剂厂的生产量减少了 D. 合成洗涤剂污染饮用水导致的疾病需要多年后才会显现出来 【解析】 材料的论据是“1994 年对小普村镇的村民健康检查发现,几乎没人因水污染而患病”,论点是洗涤厂排放污水对人们的健康没有影响。 A项表述得比较模糊,1994年排放的污水量较小,是多小?即使很小,如果几乎没人因水污染而患病,也能一定程度上说明排放污水危害并不大。 B项,不需要全部参加检查,抽样调查即可。C项说的是生产量,材料说的是污水排放量,话题不一。D项如果正确,就说明1994年的抽样调查没有考虑污水排放的长远影响,考虑得不够全面,能够质疑材料的论证, 故答案为D。 二、排除他因解因果论证加强题

题干说A是导致B的原因,如果某选项能够排除其他可能的原因,那么只剩下原来的原因,则加强了A和B的因果关系,从而加强了因果论证。 【例题】有专家认为,全球经济正缓慢复苏,其主要证据是,美国的经济表现超出预期,在就业和住房方面都有不错的表现;欧洲央行启动了融资运作计划,用比较低的利率贷款,为更多的企业以及中小企业进行融资;全球整个大宗商品市场树立了足够的信心。因此,这都是非常好的迹象。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有可能成为上述论证前提的是( )。 A. 专家先前对美国经济表示不乐观 B. 欧洲央行原有利率较高,银根紧 C. 非欧美国家的经济状况保持稳定 D. 全球大宗商品交易缺乏信心支持 【解析】有专家认为,全球经济正在缓慢复苏,证据有三个,分别从美国、欧洲和全球大宗商品市场方面进行了解释,很明显,如果非欧美国家表现得不好,则不能得出“全球经济正在缓慢复苏”的结论,而C项排除了这一可能,加强了因果论证,故答案为C

逻辑推理类题型分析及解题技巧总结

逻辑推理类题型分析及解题技巧总结 此种题型是在每道题中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请你根据这段陈述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能够从陈述中直接推出的结论。 逻辑判断主要考察的是应试者逻辑推理判断的能力。从作题的要求也可以看出,做逻辑判断题目必须紧扣题干内容,以题目中的陈述为依据,根据形式逻辑的推论法则推出正确结论。题中的陈述是被假设为正确的,不要对其作出怀疑或否定,给自己解题带来不必要的干扰。对于逻辑判断题目中比较难的,多种条件相互制约或是数理逻辑的题目,可以忽略其具体情境,在草纸上抽象出其数理模型,加以逻辑运算这样比较容易得出结论。下面举几个比较典型的例题来分析一下如何做这种题目。 解题技巧 1、紧扣题干内容,不要对题中陈述的事实提出任何怀疑,不要被与题中陈述不一致的常理所干扰; 2、紧紧依靠形式逻辑有关推论法则严格推理,注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三者之间的关系; 3、必要时,可以在草稿纸上用你自己设计的符号来表示推论过程,帮助你记住一些重要信息和推出正确结论。 逻辑推理类解题规律总结 A判断:全称判断,所有s都是p例如“一切鲸都是水栖哺乳动物”。 E判断:全称否定,所有s都不是p例如“所有被子植物不是裸子植物”。 I判断:特称肯定,有些s是p例如“有的水生动物是用肺呼吸的”。 O判断:特称否定,有些s不是p例如“有的鸟不是会飞的”。 1.A命题(所有S是P)与E命题(所有S不是P)之间的关系,例如: 我班所有同学都是共青团员。 我班所有同学都不是共青团员。 二者决不能同真,即一个真,另一个必假;但二者可以同假,即当一个假时,另一个可真可假。这种不能同真、可以同假的关系,逻辑上叫做“反对关系”。 2.I命题(有的S是P)与O命题(有的S不是P)之间的关系,例如: 我班有的同学是共青团员。 我班有的同学不是共青团员。 二者不能同假,即一个假时,另一个必真;但二者可以同真,即当一个真时,另一个可真可假。这种不能同假、可以同真的关系, 逻辑上叫做“下反对关系”。 3ASPOSPSPISP .命题(所有是)与命题(有的不是),正命题(所有不是)与命题(有的是)之间的关系,例如:

判断推理知识点梳理

判断推理知识点梳理. 判断推理知识点梳理(念卿児)一、总知识体系逻辑判断。1. 类比推理。2.

图形推理。3. 定义判断。4. 二、逻辑判断知识点(一)翻译推理假言命题1.

)关联词替换表达2(。。就。。。。就。。前推后:如果。。。就。。;只要。。。。;要。① 。。后推前:只有。。才。。。。。;除非。。。否则不②离不开///不明确:必不可少必须基础、前提必要条件/③“不能没有的项”放在“→”后边2.联言命题与选言命题 (2)德摩根定律B 且﹣=﹣A ﹣(A或B)①B 或﹣﹣AB且﹣(A)=②(二)集合推理三个换位个基本

2.1.4 。(单项不可逆)1()所有的S都是P。(1)有的P是S=>(双项可逆))所有的(2)所有的S都不是P。(2P都不是S。<=>(双项可逆))有的S是P。(3)有的P是S。(3<=>)不让换。有的(4)S不是P。×(4 两个推出3. 。是都是P。 SP。 S是P(1)所有的S有的=> => 某个 。。。 S不是P S不是P(2)所有的S都不是P有的=> 某个=> (箭头方向不可逆)某个所有有的=> => 一个递推4. C →B→C, AA(1)递推公式:→B,=> 2()成立条件:“B”必须指“所有”(三)真假判断,关键是“其余” 首先找“矛盾”必有一真,必有一假&矛盾关系:(四)论证类 1.论证的基本结构及思路(1)找论点引导词:因此、所以、认为、观点是、建议、倡

导、表明、说明、结果是。。。①首尾句原则② 2)表立场( => 削弱加强反对支持 => ②①)根据强度选答案(3 本身方法的强弱关联性②①加强论证类2. 最强☆☆☆☆☆)搭桥:建构联系1(. (2)排除他因:加强可能性控制变量A无B有(3)对比试验:有AB,无4)加强论据:(解释原因举例子加强原有论据:/①补充新论据② 。部分重复/同义转换(5)重复论点: 3.削弱论证类最强 ☆☆☆☆☆(1)因果倒置☆☆☆☆☆最强)否论点(否前提)(2 特点:不能没有次强)拆桥 ☆☆☆(3 次强)对比试验:☆☆☆(4 A无B,有有A有B①控制变量有B 有A有B,无A ②最弱☆(5)另有他因(6)否论据:☆最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