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竞赛试题资源库课件.doc

中学化学竞赛试题资源库课件.doc
中学化学竞赛试题资源库课件.doc

中学化学竞赛试题资源库——胶体

1.医院里做的“血清纸上电泳”是利用了血清里胶体的下列哪种性质

A 胶体粒子大小在1nm~100nm 之间

B 胶体粒子的质量较大

C 胶体粒子可透过滤纸

D 胶体粒子带有电荷

2.决于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9 -9 -7

A 胶体微粒的直径小于10 m

B 胶体微粒的直径界于10 ~10 m 之间

C 胶体微粒不可以通过滤纸

D 溶液中微粒带电,胶体微粒不带电

3.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点是

A 胶体微粒带电

B 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9

7m 之间

C 胶体微粒做布朗运动

D 分散质直径在10 ~10

4.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1~10nm,1nm=10

9m)的超细粉末粒子,

然后制得纳米材料。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和这种粒子具有相同的数量级的是

A 溶液

B 悬浊液

C 胶体

D 乳浊液

5.“纳米材料”是指开发研究出的颗粒直径从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若将“纳米

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A 该分散系属于悬浊液

B 能全部透过半透膜

C 一束光缆通过该分散系时,有丁达尔现象

D 通过直流电,会发生电泳

6.“纳米材料”(1nm=10

9m)是当今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其研究成果广泛应用

于催化及军事科学中。“纳米材料”是指研究开发直径为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如将

“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对于所得分散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所得物质一定是溶液②能全部透过半透膜

③有丁达尔现象④所得液体可以全部透过滤纸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7.鉴别胶体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A 蒸发

B 从外观观察

C 稀释

D 利用丁达尔现象的实验

8.鸡蛋白水溶胶不具备的性质是

A 加热煮沸不发生凝聚

B 丁达尔现象

C 通过半透膜

D 布朗运动

9.将淀粉碘化钾溶液装在半透膜中,并将其浸在盛蒸馏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观取

出适量下列溶液;①半透膜中的溶液;②烧杯中的溶液。当加入碘水时,会观察到变蓝色

的是

A 只有①

B 只有②

C ①和②

D 无法确定

10.一般情况下胶体稳定,胶体微粒不易聚集,主要原因是

A 胶体有丁达尔现象

B 胶体有布朗运动

C 胶体微粒带电,而带同种电荷的微粒间相互排斥

-9 -7

D 胶体微粒直径在10 ~10 m 之间,微粒小,不受重力作用

11.将饱和FeCl3 溶液分别滴入下述液体中,能形成胶体的是

A 冷水

B 沸水

C NaOH 浓溶液

D NaCl 浓溶液12.制取Fe(OH)3 胶体的方法是

第 1 页共8 页

A 将饱和FeCl3 溶液滴入沸腾的蒸馏水中

B 将饱和FeCl3 溶液滴入热水中

C 将0.01mol/L 的NaOH 溶液逐滴加入到0.01mol/L 的FeCl3 溶液中,并不断振荡

D 将0.01mol/L 的FeCl3 溶液逐滴加入到0.01mol/L 的NaOH 溶液中,并不断振荡

13.氢氧化铁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A 胶粒直径小于1nm

B 胶粒作布朗运动

C 胶粒带正电荷

D 胶粒不能通过半透膜

14.用下列方法来制备溶胶:①0.5mol/L BaCl 2 溶液与等体积的2mol/L H 2SO4 相混合;

②把1mL 饱和氯化铁逐滴加入20mL 沸水中;③把1mL 水玻璃溶液加入10mL 1mol/L 盐酸中;④向10mL 0.01mol/L H 2S 溶液中逐滴加入8~10 滴0.01mol/L 的氯水。能够得到胶体溶液的是

A 只有①②③

B 只有①③

C 只有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5.硬脂酸甘油酯经皂化反应后得到的硬脂酸钠在水里形成的分散系

A 溶液

B 乳浊液

C 悬浊液

D 胶体

16.既能透过半透膜,又能通过滤纸的是

A FeCl3 溶液

B Fe(OH) 2胶体

C 医药酒精

D Cu(OH) 2 悬浊液

17.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A 分散质颗粒直径都在1~100nm 之间

B 能透过半透膜

C 加热蒸干、灼烧后都有氧化铁生成

D 呈红褐色

18.下列分散系

①植物油分散在水中②0.01mol/L 的KI 溶液中滴入适量0.01mol/L 的AgNO 3 溶液③肥皂水④淀粉液⑤氨水⑥蛋白质溶液⑦饱和的FeCl3 滴入沸水中⑧水玻璃中滴入盐酸。以上不属于胶体的是

A ①③④⑤

B ⑥⑦⑧

C ①⑤

D ①③⑤⑥

19.为了除去蛋白质溶液中混入的少量氯化钠,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A 过滤

B 电泳

C 渗析

D 加入AgNO 3 溶液,过滤

20.粘土胶体溶液中,胶体粒子带负电,为了使粘土粒子凝聚,下列物质中用量最少

最有效的电解质是

A Na3PO4

B Al2(SO4)3

C BaCl2

D K2SO4

21.已知土壤胶粒带负荷,在土壤里施用含氮量相等的下列肥料,肥效较差的是

A (NH4)2SO4

B NH4HCO 3

C NH4NO 3

D NH4Cl

22.盐碱地的土壤保肥力差的主要原因是

A 土镶碱性太重,与化肥发生反应

B 土壤板结

C 作物难吸收化肥

D 土壤胶粒被破坏

23.在水泥厂和冶金工厂常用高压电对气溶胶作用,以除去大量烟尘,以减少对空气

的污染,这种作法应用的原理是

A 电泳

B 渗析

C 凝聚

D 丁达尔现象

24.在豆浆中加盐卤做豆腐的过程是

A 胶体的凝聚

B 胶体的凝固

C 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沉淀物

D 发生化学变化

第 2 页共8 页

25.下列实验与胶体的知识有关的

①用盐卤点豆腐②水泥的硬化③用明矾净水④河海交接处易沉积成沙洲⑤用氯气消毒自来水

A ①③④

B 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④⑤

26.下列关于硅酸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氢氧化铁胶体和硅酸胶体混合将产生凝聚现象

B 硅酸胶体是无色透明的液体,胶体微粒不停地做布朗运动

C 光线通过硅酸胶体时,没有特殊现象

D 硅酸胶体粒子在电场影响下将向正极移动

27.将某溶液逐滴加入到Fe(OH)3 溶胶内,开始时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时沉淀又溶解,该溶液是

A 2mol/L 硫酸溶液

B 2mol/L 氢氧化钠溶液

C 2mol/L 硫酸镁溶液

D 硅酸溶胶

28.关于Fe(OH)3 胶体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Fe(OH)3 胶体溶液中加入少量MgSO4 溶液时,可生成红褐色沉淀

B 电泳实验时,由于阴极区红色加深,可知Fe(OH) 3胶体溶液带正电荷

C 向Fe(OH)3 胶体中滴入少量HNO3 溶液,会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D 在Fe(OH)3 胶体溶液中加入KSCN 溶液不能反应生成红色溶液

29.用200mL0.01mol/L 的KI 溶液与150mL0.01mol/L 的AgNO3 溶液相互作用制得AgI 溶胶,经渗析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离子

A 溶胶中不再含有任何离子

B 溶胶中仍含有K

C 溶胶中仍含有NO3离子

D 溶胶带有正电荷

30.将淀粉碘化钾混合液装在半透膜袋中,并浸泡在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过一段时

间后,取烧杯中液体进行实验,能证明半透膜有破损的是

A 加碘水变蓝

B 加AgNO3 溶液产生黄色沉淀

C 加碘水不变蓝

D 加氯水变蓝

31.下列分散系不属于胶体分散系的是

①植物油分散在水中,②10mL0.01mol/L 的AgNO3 溶液中滴加几滴同浓度的NaCl 溶液,③肥皂水,④淀粉溶液,⑤氨水,⑥硫酸铁溶液滴入沸水中,⑦水玻璃溶液中滴入适

量的醋酸

A ①③④⑤

B ①③⑤⑥

C ①⑤

D ⑤⑥⑦

32.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胶体外观不均匀

B 胶粒不能通过半透膜

C 胶粒作不停的、无秩序的运动

D 胶粒不稳定,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

33.用Cu(OH)2 胶体溶液做电泳实验时,阴极附近蓝色加深,往此胶体溶液中加入下

列物质时,不产生凝聚的是

A 硫酸镁溶液

B 硅酸胶体溶液

C 氢氧化铁胶体溶液

D 葡萄糖溶液

34.硫化砷胶体进行电泳实验时,胶体微粒向阳极移动,则加入下列何种物质能使

胶体凝聚

第 3 页共8 页

A 乙醇

B Fe(OH)3 胶体

C 硅酸胶体

D 葡萄糖溶液

35.已知硅酸胶粒带负电荷,对该胶体进行下列处理,不发生凝聚的是

A 加乙醛溶液

B 加入MgSO4 溶液

C 对胶体加热

D 加Fe(OH) 3 胶体

36.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利用电泳现象区别溶液和胶体

B 用滤纸过滤除去溶液中的胶体粒子

C 用渗析的方法除去胶体中的离子或分子,以净化胶体

D 向Fe(OH)3 胶体中加入AgNO3 溶液,以除去胶体中的Cl

37.用硝酸银溶液和碘化钠溶液来制备AgI 溶胶,根据反应物的用量不同,AgI 胶粒可以带正电荷,也可以带负电荷。当100mL 、0.10mol/L 的硝酸银溶液和120mL 、0.10mol/L 的碘化钠溶液反应制备的AgI 溶胶中,加入下列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

的电解质溶液,使溶胶聚沉最快的是

A NaCl

B MgCl 2

C Al 2(SO4)3

D Na2 SO4

38.下列关于胶体的认识错误的是

A 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 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属于物理变化

B 将一束强光通过淀粉溶液,也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C 水泥厂、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去烟尘,是因为烟尘微粒带电荷

D 纳米材料微粒直径一般从几纳米到几十纳米(1nm=10

9m),因此纳米材料用于

胶体

39.下列现象或应用不能用胶体知识解释的是

A 氯化铝镕液中加入小苏打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和气体

B 牛油与NaOH 溶液共煮,向反应后所得的液体中加入食盐有固体析出

C 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要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

D 水泥厂、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去工厂烟尘,减少对空气污染

40.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加热胆矾成白色硫酸铜粉末

B 氢氧化铁胶体加入硫酸镁产生沉淀

C 石墨在高温高压下转变成金刚石

D 碘与淀粉溶液作用呈现蓝色

41.下列判断正确的为

(1)分散系一定是混合物

(2)浊液可以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

(3)任何物质在水中都有一定的溶解度

(4)任何溶胶加入可溶性电解质后都能使胶体微粒凝聚成较大颗粒形成沉淀而析出

(5)丁达尔现象、布朗运动、电泳现象都是胶体的物理性质

(6)将两份质量不同的饱和氯化钠溶液各蒸发掉50g 水,都恢复到原来的温度,两

份溶液中析出的氯化钠晶体的质量相同

(7)浓硫酸吸收空气中的水变成稀硫酸,这个过程叫潮解

(8)因为胶粒比溶液中溶质微粒大,所以胶体可以用过滤的方法把胶粒分离出来

第 4 页共8 页

(9)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些

(10)相同条件下,相同溶质的溶液,饱和溶液要比不饱和溶液浓些

42.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到沸水中,看到的现象是,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3.有甲、乙、丙、丁和Ag2S 五种溶胶,按甲和乙、丙和丁、乙和丁、甲和Ag2S 胶体两两混合均出现沉淀,则上述溶胶粒带正电的是(已知Ag2S 胶体胶粒带负电荷)。

44.实验室制取Fe(OH)3 胶体溶液的方法是;用方法除去胶体中的浑浊;根据___________现象证明胶体已经制成;用方法精制胶体;

如何用实验方法证明胶体和Cl-两者已经分

离。

45.在Fe(OH)3 胶体里加入2mol/L 硫酸溶液,由于_______离子的作用,使胶体先形

成了沉淀,这个过程称为__________;后来由于_____离子的作用,又使沉淀溶解。

B组

46.微波是一种高频电磁振荡,微波炉就是利用高频电磁振荡使食品中粒子也产生振

荡而发热。现代医学上使用的微波手术刀进行外科手术,其好处主要是使开刀处血液迅速

凝固而减少失血,以下关于其作用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微波电流迅速中和血液胶体所带的电荷而凝固

B 微波使局部血液受热而使血液胶体凝固

C 微波电流通过手术刀时产生的高温使血液凝固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47.不能证明胶体微粒比溶液中溶质微粒直径大的实验是

A 电泳

B 丁达尔现象

C 布朗运动

D 渗析

48.下列分离物质的方法中,根据微粒大小进行分离的是

①萃取分液,②重结晶,③蒸馏,④渗析,⑤盐析,⑥过滤

A ①③④⑥

B ④⑤⑥

C ②④⑤⑥

D ④⑥

49.粘土胶体溶液中,胶体粒子带负电,为了使粘土粒子凝聚,下列物质中用量最少

最有效的电解质是

A Na3PO4

B Al2(SO4)3

C BaCl2

D K2SO4

50.有一橙色的胶体溶液,在电泳实验中其胶粒向阴极移动。对这一胶体溶液进行下

列处理,不发生凝聚的是

A 加硫酸钠溶液

B 加酒精溶液

C 加硅酸胶体

D 加氢氧化铁胶体溶液

51.胶体微粒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是因为

A 带有相同电性的电荷

B 有很大的表面积

C 有很强的分散力

D 有电泳现象

52.胶体的下列性质主要是由胶粒带电决定的是

①丁达尔现象;②布朗运动;③电泳;④加入电解质发生凝聚;⑤渗析;⑥水溶胶是

稳定的分散系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③④⑥

53.能用渗析分离方法提纯的物质组是

第 5 页共8 页

A 硝酸银与碘化钾等物质的量反应后的混合物

B 淀粉与碘化钾的混合溶液

C 蛋白质与葡萄糖的混合溶液

D 盐卤和明矾的混合溶液

54.与胶体性质无关的事实是

①MgCl 2 能用于止血;②硅胶能用作吸附剂;③明矾用于净水;④一束平行光照射蛋

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以看到光亮的通路;⑤药皂里加苯酚能消毒;⑥三氯化铁溶液中加

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⑦KMnO 4 溶液通电时阴极区溶液颜色变浅,阳极区溶液颜色加深

A ①②④

B ③⑤⑥

C ④⑤⑥

D ⑤⑥⑦

55.已知由很稀的AgNO 3 溶液与过量很稀的KI 溶液制得的AgI 溶胶与Al(OH) 3 溶胶混合时,会析出AgI 和Al(OH) 3 的混合沉淀,由此可知

A 该AgI 胶粒带正电荷

B 该AgI 胶粒电泳时向阳极移动并在阳极上析出沉淀

C 该AgI 胶粒带负电荷

D 该Al(OH) 3 胶粒电泳时向阳极移动并在阳极上析出沉淀

56.已知由AgNO 3 的稀溶液与稍过量的KI 稀溶液可制得AgI 溶胶Ⅰ,由KI 的稀溶液与稍过量的AgNO 3 溶液可制得AgI 溶胶Ⅱ,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Ⅰ和II 混和全,仍然是AgI 溶胶

B Ⅰ中胶粒带正电荷,Ⅱ中胶粒带负电荷

C Ⅰ与Ⅱ混和后,将得到AgI 沉淀

D Ⅰ与Ⅱ混和后既有溶胶又有沉淀

57.某植物蛋白质胶体溶液,遇盐卤水(0.01mol/L )或石膏水(0.01mol/L )易发生凝聚,而遇食盐水(0.02mol/L )不易凝聚,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胶体带正电

B 该胶体遇Fe(OH)3 胶体不发生凝聚

2+

+对此胶体的凝聚效果不如Ca

Mg

C Na

2-

-对此胶体的凝聚效果不如SO4

D Cl

2+

58.目前,过氧乙酸作为空气消毒剂杀灭SARS 病毒仍是无可替代的。过氧乙酸易挥发,在空气中形成溶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过氧乙酸是极性分子易溶于水

B 空气是分散剂

-7

C 气溶胶微粒直径大于10 m

D 气溶胶具有丁达尔现象

59.在陶瓷工业上常遇到因陶土里混有氧化铁而影响产品质量.解决方法之一是把这些

-9 -7m 之间,然后插入两根电极,接通直流

陶土粉碎和水一起搅拌,使微粒直径在10 ~10

电源,这时阳极聚集_________;阴极聚集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60.如右图所示,有甲、乙、丙三个半透膜做成的小袋,

上连一根玻璃管,袋内均装有物质x,置于37℃的恒温Y 溶

液中,玻璃管内液面既不上升也不下降,在甲乙小袋内分别加

入物质 A 和B,丙小袋内不加。假定加入A、B 后基本不影

甲乙丙响溶液的浓度,丙玻璃管的液面既不上升也不下降,甲乙两管

实验装置

中的液面变化趋势如右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甲管内加的 A 的一种,其中进行的反应是。

第 6 页共8 页

(2)乙管内加的 B 的一种,其中进行的反应是。

(3)甲管内液面是否无限上升?为什么?

C组

参考答案(85)

1 D

2 B

3 D

4 C

5 C

6 D

7 D

8 C

9 A

10 C

11 B

12 A

13 C

14 D

15 D

16

AC

17 C

18 C

19 C

20 B

21 C

22 D

23 A

24 A

25 C

26 C

27 A

28

A、C

29 B

30

A、D

31 C

32 B、C

33 C、D

34 B

35 A

36 C

37 C

38 D

39 A

40 B

41 (1)(5)(10)

3++

42 溶液变成红褐色Fe +3H2O Fe(OH)3(胶体)+3H

43 甲、丁

44 在沸腾的蒸馏水中滴加饱和FeCl3 溶液,待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制得胶体过

第7 页共8 页

滤丁达尔现象渗析取半透膜外最后一次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AgNO3 溶液,若无沉淀产生,证明两者已经分离。

2-

45 SO4

46 B

47 A

48 D

49 B

50 B、D

51 B

52 D

53 B、C

54 D

55 B、C

56 C

57 C

58 C

+ 胶体的凝聚H

59 阳极聚集带负电荷的陶土胶粒阴极聚集带正电荷的氧化铁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

微粒通电时产生电泳现象,分别向两极移动,从而达到除去陶土中氧化铁杂质的目的。

60 (1)聚合酶聚合反应

(2)水解酶水解反应

(3)不会液面升高产生的渗透压和小袋内溶液渗透压之和与X 溶液相等时,液面就不会再上升。

第8 页共8 页

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案例分析 教育技术学 0701班陈海玉学号:0756010111 一、教学背景与定位: 课型:第三单元课题一 教学起点分析:在上节中学生已经了解到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没变,本节继续采用学生熟悉的水做知识载体,通过对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的微观过程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分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从而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教学的起点定位于引导学生从观察宏观现象到用微观观点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 教学主要方式:实验探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二、教学资源与设备: 仪器与药品:水电解器 13套(玻璃管中注满了 10%~15% 的 NaOH 溶液),启普发生器一套,锌,稀硫酸,火柴,烧杯,橡皮导管,尖嘴玻璃导管 多媒体材料:课件:( 1 )水的电解示意图( 2 )电解水实验的指导 文字资源:《初中化学新教案》中的“课外探究 三、教学实录: (一)提出问题导入 (师)我们已经知道,水在加热时变成水蒸气。水的三态变化,只是水分子间隔改变。而“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这一事实始终没变。那么,如果在水中插入电极,通以直流电,情形

是否有所不同呢?

(二)解决方法: 用实验验证 (生)猜想同或不同 (师)那么用什么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呢? (生)实验 (三)学生分组实验(共 13个小组,每组 4 人,实验时学生只需插上电源即可) 展示多媒体指导实验 (师)同学们在实验中要学会运用观察法,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 1 )两个电极,两支玻璃内液面有什么变化: (生)两个电极产生气泡,并且与正极连接产生的气泡慢,负极连接产生的气泡快。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玻璃上部汇集的气体体积比大约是 V 正极: V 负极 =1 : 2 。 (每次学生回答实验现象后,点击多媒体出示答案。) (师)水通电产生气体是什么呢?是不是水蒸汽呢?我们来检验一下。 ( 2 )用燃着的火柴接近液面下降较快的玻璃管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生)管中的气体被点燃 (师)这种气体是不是水蒸汽呢?为什么? (生)不是,因为水蒸汽不能被点燃。

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邵东十中谭慎之 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化学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的情操;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影响,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由是可知,标准着眼于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于是,新课程化学教学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认真钻研新教材,准确把握教学要求 新教材重视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的关系,所以它比原教材的化学知识量虽然减少了,但课本的“厚度”却反而增加了。鉴于教学计划给予《化学》教学课时的限制,为了不加重课堂教学课业的负担,而且为使教学内容更具弹性,所以新教材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绝大部分知识,都以“科学视野”、“科学史话”、“资料卡片”、“科学探究”、“思考与交流”、“实践活动”等形式出现,不作为教学基本要求的内容。教材内容包括五个层次:知识层次、能力层次、情感层次、认知层次、教学思想及方法层次。从教材的结构上,应突破重点,以重点带全面。比如对重点知识,结合科学发现的过程及化学史,讲清来源和应用范围,使学生掌握学习思路和方法,提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努力学习课程标准,全面了解新教材的内容,严格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广度和教学要求,克服传统惯性和“一步到位”的思想,不要随意提高难度。事实上,新课程标准中有些知识的教学要求,在教材中不是首次出现时一下子达到的,而是通过内容的延续逐步完成。如“化学反应速率”的学习,在必修2中只做一般常识性的了解,能用来解释一些粗浅的化学问题;系统的学习则要在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中,从而完成课标的教学要求。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中学化学的有效教学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中学化学的有效教学 发表时间:2012-05-30T14:46:36.700Z 来源:《新疆教育》2012年第3期供稿作者:王俊梅 [导读] 新课程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有效教学是一重要途径。 河北省正定县第五中学王俊梅 〔摘要〕高中化学教学要追求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新课程理念的“有效”更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可以采用兴趣化教学,生活化教学,信息化教学, 探究性教学等教学策略实施有效教学。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高中化学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新课程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有效教学是一重要途径。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它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的有效学习,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有效果,有效率。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更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1 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对教学有效性的理解 1.1 教学有效性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教学有效与否,要通过学生来表现。有效的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发展,教师必须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具有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在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 1.2 教学有效性要关注教学效益,它要求教师有时间和效益的观念。教师在课程和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教学效益的问题,不能为追求形式抛弃对教学效益的追求。 1.3 教学有效性的实现要以教师自身的发展为基础。教师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条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师教学观念的变革,教师采取的教学策略,教师对教学批判反思的能力,这些与教学有效性相关的因素都离不开教师自身的发展。 1.4 教学有效性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条件,促进学生有效学习。通过学生的自主能动学习,使学生有效学习,实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标。 1.5 教学的有效性要关注教师的教学策略。在保证教学有效性的条件中,教学策略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师要掌握教学设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阶段的一系列策略性的知识。 2 传统教学中影响有效教学的因素分析 2.1 教学目标单纯关注学生的认知,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往我们的教学也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技能和情感三个领域,但是受传统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始终把反复练习、训练的方式作为培养学生的重要手段。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单纯重视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忽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2.2 不能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教学的基本着眼点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是教师组织教学的核心观念。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学生不是自主发展,往往是教师“强制”下的一种发展,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被动发展状态。这种发展压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直接后果是导致学生学习效率的低下,进而影响教学的有效性。 2.3 不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换。学习方式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虽然我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一些教师仍然固守原有的教学方式。我们并不认为传统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就是低效或者是无效的,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有效的,但我们认为,通过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热情,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一个重要条件。 2.4 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合作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的采用,无论是从学生的学习方式,还是从教师的教学观念方面是一个重大的变革。然而在现实中,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的情况比较普遍。教师在教学中,大都采用分组的形式让学生自己讨论合作,且无论什么样的课都采用。从表面上看,课堂气氛比较活跃,课堂教学热热闹闹。但从实际的教学效果看,学生并没有学到什么东西,教师也没有完成教学任务。 3 新课理念下中学化学有效教学的策略 3.1 兴趣化教学策略。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培养学生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青少年心理特点和教材的编写风格及新课标理念,都需要运用兴趣化教学策略,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化学动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3.2 生活化教学策略。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因而化学教学离不开我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实施生活化教学。 3.3 信息化教学策略。当今社会下在处于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则必须实施信息化教学。信息化教学策略最终目的是学生不再是信息简单机械的接受者,而要让学生成为信息的运用者,在互动的信息中将知识进行重组,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4 探究性教学策略。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学生通过实验亲身经历和体会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和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

用Flash制作化学课件模板

用Flash制作化学课件模板 张军 (崧厦中学,浙江省上虞市 312365) 在诸多教学课件制作软件中,由Flash制作的教学课件具有容量小、交互性强、画面美观、修改方便、素材丰富、图像绘制便捷等优点,深受广大化学教师喜爱。然而,许多教师在课件制作过程中又碰到了制作费时,动作脚本(ActionScript,简称As)识记、理解难度大等困难,最终还是对Flash望而却步。笔者在多年的制作和教学实践中深切体会到两点:(1)要高效开发课件,应首先制作好课件的模板,并在后续制作过程中不断完善并扩充素材库;(2)对于Flash中的动作脚本,大可不必“追根究底”,关键是要学会模仿,即拿来会用即可,在使用过程中自己会不断提高对As认识,自然也就会编写了。 下面就以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一个课件模板为例,简要介绍制作方法。 一、课件运行效果介绍 退出时钟课题按钮 标题

背景 动画载 入按钮 画笔向下橡皮擦向上 图1 运行课件时,“时钟”显示当前时间,右上方红色印章为课件退出按钮,点击即结束课件演示并退出。底部左侧为画笔按钮,点击后,就可用鼠标在演示窗口做任何形状的标记、线条或绘图,且可随时更换画笔颜色,点击右侧橡皮擦按钮即结束画线并擦除先前所划的线条。底部右侧两手形按钮分别可使课件向上或向下翻页。“向上”、“向下”按钮左侧为动画载入按钮,只要将在上课时需要用到的动画素材(swf文件)放入指定文件夹并按模板设计要求命名,点击该按钮即可载入外部动画,若对调入的动画位置不满,可用鼠标将其拖至合适位置,动画调入后同时在窗口底部出现“返回”按钮,点击即可御载动画返回主界面。 二、制作过程 1 Flsah有多种版本,笔者使用的为Macromedia Flash MX 2004简体中文版。其操作界面和使用方法与其它Windows操作平台下的软件完全相同。双击打开后出现欢迎画面,选择“创建新项目/ Flash文档”后即打开开发窗口。选择“窗口/面板布局/默认设置”,再选择“窗口/库”。此时点击右侧中间白色小三角形可收缩或打开“混色器”、“库”等浮动面板,点击下方中间白色小三角形可收缩或打开“动作”、“帮助”、“属性”浮动面板,点单击相应面板标题栏即可展开面板对话框。如点击“动作”面板,即展开“动作”面板对话框,可对“按钮”、“影片剪辑(MovieClip,简称MC)”、“关键帧”编写ActionScript(As,动作脚本)。

泰河中学新课程化学学科教学实施方案.

泰河中学新课程化学学科教学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和《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工作方案》,加强和改进高中化学学科教育教学工作,推进我校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实施,结合我校化学教学实际,特提出下列实施方案。 一、领会课程理念 高中化学新课程力求更全面地展示未来公民所需要的化学科学素养,以更具弹性的课程结构和更丰富的课程内容,为“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化学”提供基础。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深刻领会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有效实施的必要前提。 1.构建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目标体系 高中化学新课程结合人类探索物质及其变化的历史与化学科学发展的趋势,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新课程目标体系。 2.确立适应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结构 为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高中化学新课程努力开发课程资源,设置了多样化的化学课程模块,拓展学生选择的空间,为全体学生成为具有一般科学素养的公民提供机会,为部分学生未来的专门化教育打下基础,为少数对化学有极大兴趣并在化学上有强烈发展愿望的学生提供较大的学习空间。 3.课程内容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 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从不同的层面和视角设置化学课程模块,努力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高中化学课程体系,充分体现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 4.强调养成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注重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建立发展性评价观

浅谈新课程下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

浅谈新课程下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 四川省武胜石盘初级中学校:曹均文 新的化学课程标准要求: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把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社会价值观的过程。由于课程标准的改变,教学实践中如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折不扣地执行新课程标准?下面谈谈我个人的做法。 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教学行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逐步建立起“民主、平等、对话”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要将教材的情感因素、教师的教学热情、学生的学习情趣融合并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教学内容应当是源于学生生活的、适应未来社会生活需要和学生进一步发展需要的内容,教师应当转变教学行为,要将过多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保证学生的学习时间,让学生在教师精心创设的教学情境中主动地去阅读、思考、训练、归纳,促

进学生对知识的感性理解和理性认识。 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化学学习的主人 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生产和生活实际,设置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从情境中获取信息,用化学思考方法去建立模型,然后进行解释、应用和拓展。要使学生在探索活动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化学活动,经历教学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科学探究与合作学习。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往技能,在进行科学探究与合作学习时,鼓励学生,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参与,求同存异,共同发展,循循善诱地让学生主动参与向未知领域探究,从而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 三、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环保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保护环境已成为当前和未来的一项全球性的重大课题。新教材中介绍了臭氧层的破坏、酸雨、温室效应、光化学烟雾、白色垃圾、土壤以及水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及其防治,并将“居室中的化学污染及防治”、“生活中常见的污染物和防治污染”放在选学教材中。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要将环保教育渗透于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强调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明白,为了不让环境污染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就一定要保护环境,从而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树立起强烈的环境意识。当讲到涉及环保的相关知识时,可适当补充一些内容,介绍一些实例来加深印象、拓宽视野。 四、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认识

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化学教学

---------------------------------------------------------------最新资料推荐------------------------------------------------------ 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化学教学 化学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化学教学邵东县仙槎桥镇第三中学贺前明理念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准备付诸行动的信念,既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行动。 课程理念是课程设计者蕴涵于课程之中,需要课程实施者付诸实践的教育教学的信念,它是课程的灵魂支点。 新、旧课程的本质区别是理念的不同。 在课程目标上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在课程结构上重视基础,体现课程的选择性;在课程内容上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在课程评价上强调更新观念,促进学生发展。 教师走进新课程最重要的是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化学课程标准》确立了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强化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发展功能,无处不渗透着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既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又要面向每一位学生,还要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而如何在化学教学中贯彻《化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可持续的发展,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在化学教学中实现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本次课程改革,将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列为化学课程目标, 1 / 7

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学习知识、提高技能的同时,寻找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化学世界, 并结合化学提供的丰富素材,使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要正确处理好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的关系。 教学过程是知、情、意、行交织统一的过程,需要做好整合的过程,是实现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的过程。 以往由于过分追求知识与能力目标,而忽视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缺乏师生之间的交往和情感共鸣,课堂单调、呆板,导致知识掌握不牢固,效率低。 在新理念驱动下,教学更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加强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的方式是多样的,课程标准理念中强调在化学课程中要实施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方式,体现了化学学科的特点。 从科学的探究的各个环节:提出问题、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来看,实验只是多种探究方式之中的一种。 在教学中尝试改变旧的不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实验教学模式,融实验于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加强家庭小实验,以促进学生养成自主、协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例如在苯的结构的探究活动中,如下教学思路可供参考:(1)以多媒体创设问题情景:十九世纪化学十大谜团之一,生产煤气剩余的

初中化学课件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

新课标高中化学教学大纲)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 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科学技术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化学科学的发展对于当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的化学教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加强化学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和实际的联系,充分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精选学生发展所必备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教学目的 1.知识技能 在义务教育初中化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学习自身发展所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化学与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的密切联系。 2.能力方法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基本方法,能综合应用化学和其他科学知识、技能解释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展他们的个性和特长。 3.情感态度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教育学生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关注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加强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使学生具有勤奋、坚毅、合作、崇尚科学等优良品德。 二、课程安排 高中化学的教学由必修课、选修课组成。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以及发展要求进行选择。

浅论中学化学新课程改革(修改版)

浅论中学化学新课程改革 甘肃省泾川县泾明中学袁兴亮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中学化学新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新课改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新的理念、新的特点、新的目标、新的内涵、对中学化学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新的要求。 一、中学化学新课程改革的特点 新课程的改革实施将使教师从由重传授向重引导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化,由统一性的教育者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者。中学化学新课程标准的特点:1、涉及的内容全面详尽。2、新的化学课程目标更具特色,新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趋向三个方面构建了课程的总目标。3、重新构建化学课程的内容体系,新的化学课程立足于对公民科学素养的提升,改变了过去偏重学科知识的倾向,提出了学习主题和相应的内容标准。4、规划具体的学习内容和结果。在内容标准部分,通过对学习内容、过程和结果的说明和活动建议来体现认知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和体验性学习目标。5、突出

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突出学生自主的实践活动,设置了大量的探究课题。6、赋予发展性评价具体的内容和方法,自我评价和活动表现评价相结合。 二、在新课改中,教师转变教育理念,更新教学方式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运用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与方式,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寻求和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心情舒畅地接受知识。宽松的教学环境、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思维活跃,智力实现开放性状态,这样就能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 2、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运用新课改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确立心中有学生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明确学生是教学的中心,教师的职责在于“引路”,为学生的个性发展、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在设计课堂教学组织过程中,应把以前设计“教师如何教”转变为设计“学生如何学”,要把教学过程看作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探索现象以及本质之间内在联系的过程。即将面向结论的学习转变为面向过程的学习,把传授知识的过程变为在教师引导下主动探索的过程。教师要从根本上克服满堂灌,包办代替的现象。提倡精讲精练,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增强学生的创造欲;放手让学生自己

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案例

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案例——溶液 一、教学背景:课型:新授课 1 课时 学生情况分析:本节溶液内容的知识就是在宏观和微观方面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这方面的知识加强了,对后面的酸碱盐的学习就会起到很大的帮助。 起点分析:前面学习了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知道了分子、原子、离子的知识,知道宏观物质是由微观物质构成,分子是在不停的运动的等,这些内容都是从学生身边的各种现象引出来的,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为本节内容的教学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教学方式:观察总结,实验探究,交流合作。 教学资源与设备:仪器:试管、药匙、滴管、试管刷多媒体展台。药品:泥土、蔗糖碘锌、稀硫酸食盐、高锰酸钾 二、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引入:以学生最常见的饮料为题引出课题——溶液,建立溶液是混合物的知识。设计意图:将生活与化学知识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究问题一:物质放入水中都能形成溶液吗? 实验探究:学生分组实验7—1, 探究分析: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建立溶液的概念。 探究问题二:溶液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以食盐水、蔗糖水为例,分析溶液组成概念建立:将实例系统化,形成溶质、溶剂概念。设计意图:教学情景的设计尽量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让学生感到化学知识的真实性、实用性。学生在观察思考、实验操作、交流讨论等学习过程中掌握研究物质性质的科学方法,养成科学的态度,培养初步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体验探究的乐趣,形成和发展探究的能力。 探究问题三:只有水能作溶剂吗? 探究活动:1、实验探究:学生分组实验7——2完成下表 2、根据经验合作交流学习,根据实验了解非水溶剂、非水溶液的概念 归纳整理:1、溶质、溶剂的判断方法 2、溶液的名称结构。 探究练习:(见导学案) 三、教学效果与课后反思评价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各方面的价值,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素养,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积极参与过程体验,倡导学生自主、协作、勇于探究的学习精神和情感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我把教学活动设计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活动,多数时候是以对话的形式进行交流,尊重学生的主体发展,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学习的主人,作为“引路人”,我及时恰当地对他们的成功与问题进行评价,这样缩短了老师和学生之间感情的距离,在这样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全体学生都没有过重的思想包袱,他们有时窃窃私语,有时群情激昂,积极主动地在老师设计的活动中探究学习,从而使他们的参与、协作、创新等能力得到全面主动的发展。在多媒体的运用上,我只利用多媒体展台让学生认识溶液的微观组成,看似简单的flash动画,能让学生把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本节课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时,有很多实验可以演示,这样可能节约更多的药品。

初中化学新课程理念

初中化学新课程理念 一、化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1.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同时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 ○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认识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相信化学为实现人类更美好的未来将继续发挥它的重大作用。

○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既考核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又注重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力求使更多的学生学会反思和自我评价。 ----摘自《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2.对课程基本理念的说明 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对课程的认识,体现了课程的价值取向、课程的文化观和课程的设计观等诸多方面。国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理念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即“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突出学生的差异性”、“提高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其中,“面向全体学生”是“全面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的具体表现;“使学生全面发展”、“突出学生的差异性”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倡导探究性学习”是化学课程标准中最重要的内容和思想;“提高科学素养”是化学教育的最终目标。上述五个方面的内在逻辑关系是:面向全体学生是基础;改变学习方式,倡导探究性学习,提高科学素养是目的;着眼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和个性发展是根本。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和个性发展应该是课程的落脚点。 ⑴新课程强调“面向学生”。“面向学生”包含以下四层含义:一是强调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二是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使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要求,获得成功。三是强调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四是课程教学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和发展特点,关注、关照学生的需要、兴趣、追求、体验、经验、感觉、困惑、疑难等。这些理念,只有通过教师在实践中的全面贯彻,才能得以落实。

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化学课堂教学实践

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化学课堂教学实践 梅志强指导教师:王心良 (西华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02级1班,四川南充637002 ) 摘要:我国中学化学课程的发展,在近一百余年的历史中经历了许多的曲折,并逐渐前进,其中有成功也有失误,这为我们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教训。从2001年起,基础教育在素质教育不断取得辉煌 成就的基础上,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并试图改变以往课程内容的难、繁、偏、旧的倾向和单一的课程结构,构建起能充分体现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进行中学化学的课堂教学,是广大教师不断探索实践的问题。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教学中通过探究性学习,创设探索性问题情境,以实验探索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以学生身边的化学为教学的实践都取得了一定的收获,并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一些反思。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实践;科学素养;探究性学习;实验 Abstract : Our country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course development, has experienced many winding in the nearly more than 100 years histories, and goes forward gradually, success has the fault, this accumulated the massive experiences and the lesson for us. From 2001, the elementary education does not obtain the magnificent achievement in the education for all-around development section in the foundation, our country is carrying on the elementary education curriculum which as soon as brandishes newly to reform, and attempts to change the former curriculum content to be difficult, numerous, leaning, the old tendency and the sole curriculum structure, the component can fully manifest the comprehensive nature, well balanced and the selective new elementary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Reforms under the background how in the new curriculum to carry on the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the classroom instruction, is the general teachers explores the practice unceasingly the question.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idea instruction, in the teaching through the inquiring into study, the establishment explore straight-tempered question situation, take tested explores sharpens the student thought ability and has all obtained the certain harvest by student side chemistry as the teaching practice, and obtained some enlightenment in the teaching practice.. Keywords: New course ; Reform ; Practice ; Scientific accomplishment ; Inquiring into study ; Experiment 一、我国化学课程的改革特点 “课程” 一词目前尚无严格的,公认的定义。按照一般的理解,课是指课业,即教学科目;程是指程序,教学的进程。也就是说课程是指课程及其进程,它既包括教学科目又包括这些科目的教学顺序和时间。课程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在教 育系统中处于核心的部分,并且与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相连接。课程又是历来被受教育研究的最为关注的领域,它承载着理论和实践的双重使命,课程的改革蕴涵着新的思想和方法。在中国基础教育化学课程不断推进的今天,回顾审视我国中学化学课程的改革历史,吸取国外的课程改革经验有利于促进我国二十一世纪课程的发展。 我国中学化学课程的发展,在中国一百余年的历史中经受了许多的曲折,逐渐

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教学

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教学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虽然应试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一大批知识能力较强的人才,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才仅仅有较强的知识做支撑已经难以满足社会的需要,新时期必须不断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国要求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新课改顺应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不仅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转变传统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理念 思想是人们行动的先导,只有有了正确的思想理念,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活动。想要通过新的课程改革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认真学习新课改过程中提出的一系列指导思想,这样才能真正地将新的教学理念落实到实际的教学之中。 高中化学教师要在学习新课改的过程中,提出新的教学理念。教师首先要从理论的角度去学习新课改提出的新的教学理念,从理论上全面把握新的教学指导思想,并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实现思想观念的转变。当然,对于一名教

师而言,仅仅从理论上掌握新的教学指导思想是远远不够,还要将新的教学理念付诸实践,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转变传统教学方式的效果,也才能真正地将新课改过程中提出的新的教学理念落到实处。 学生必须积极地学习新课改过程中提出的新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自己学习的有效性,在既定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自身能力的提升,使自己成长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二、落实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新课改过程中提出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教学指导思想就是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再也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与主角,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真正的主角。学生的学习不应该围绕教师的教学展开;相反,教师的教学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于高中阶段的化学教学而言,更应该将这一教学指导思想落实到实际的教学之中,凸显学生在化学课堂上的重要性,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化学学习。 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性地位,要求教师的教学活动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并能够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人翁”地位,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积极地发现问题并思考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在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能够收获更多。

中学化学说课稿范文模板

高中化学说课稿模板 第一部分是自我介绍 例如,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是xxx,来自...。很荣幸今天能在这里给大家介绍我设计的.....这节课。我准备从三个方面展开说明,一说教材分析,二说教法学法,三说教学过程。 第二部分说教材分析 包括:本节课的出处,在课本中的地位,本节课你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还可以分析一下教学对象的情况。 大概这些内容,顺序可以自己安排。 第二部分说教法,学法 也有人把这部分分成教法和学法两个部分说的,但本人认为没必要。这部分说明不宜太繁琐,只要说出你采用的主要教学手段就可以,最好是有特点的。 例如引导提问式等等 第三部分说教学过程 顾名思义就是教学的流程,但不要流水账似地每一个细节都说,挑有特色的与众不同的说,这样在面试的时候才不会引起评委的倦怠情绪,有重点,评委听着也轻松。 最后要有结尾提示语言例如以上就是我本次说课的内容请各位评委批评指正谢谢 ----------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 1 学习本文寓理于事及纵向对比的写法; 2 认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朗读课文,疏通文意,了解故事内容,领悟蕴涵道理;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理解纵向对比的写法; 为了较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分层教学法、分组讨论法及媒体教学法,为了使教学手段更直观、更形象,我制作了简单的课件,增强课堂的表达效果。 我的整体教学思路是:复习导入,创设情境----疏通文意,感知课文----推究文理,把握目标----小结练习,实践提高 我的教学环节是: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送东阳马生序》这篇文章,它启示我们业精德成的关键在于勤奋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