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脉分类比较表

二十八脉分类比较表

二十八脉分类比较表

中医常见的28种脉象详解!

中医常见的28种脉象详解! 1.浮脉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特征:脉管的搏动在皮下较浅表的部位,即位于皮下浅层,轻取即得,按之稍减而不空。 意义:一般见于表证,亦见于虚阳浮越证。 2.沉脉轻取不应,重按始得,举之不足,按之有余 特征:脉管搏动部位在皮肉之下靠近筋骨之处,因此用轻指力按触不能察觉,用中等指力按触搏动也不明显,只有用重指力按到筋骨间才能感觉到脉搏的明显跳动。 意义:多见于里证,有力为里实证;无力为里虚证。亦可见于正常人。 3.迟脉脉来迟慢,一息不足四至(相当于每分钟脉搏60次以下)。 特征:脉管搏动的频率小于正常脉率。 意义:多见于寒证,迟而有力为实寒;迟而无力为虚寒。亦见于邪热结聚之实热证。 4.数脉买来急促,一息五至以上而不满七至(每分钟90-120次之间)。 特征:脉率较正常为快,比疾脉慢。 意义:多见于热证,亦见于里虚证。

5.虚脉三部脉举之无力,按之空豁,应指松软。异食无力脉象的总称。 特征:脉搏搏动力量软弱,寸、关、尺三部,浮、中、沉三候均无力。 意义:见于虚证,多为气血两虚。 6.实脉三部脉充实有力,其势来去皆盛。亦为有力脉象的总称。 特征:脉搏搏动力量强,寸、关、尺三部,浮、中、沉三候均有力量,脉管宽大。 意义:见于实证、亦见于常人。 7.洪脉脉体宽大,充实有力,来盛去衰,状若波涛汹涌。 特征:脉体宽大,搏动部位浅表,指下有力。 意义:多见于阳明气分热盛。 8.细脉:脉细如线,但应指明显。 特征:脉道狭小,指下寻之往来如线,但按之不绝,应指起落明显。 9.滑脉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盘走珠。 特征:脉搏形态应指圆滑,如同圆珠流畅地由尺部向寸部滚动,浮、中、沉取可感觉到。 意义:多见于痰湿、食积和实热等病证。亦是青壮年的常脉,妇女的孕脉。 10.涩脉形细而行迟,往来艰涩不畅,脉势不均。

常见病脉归类简表

常见病脉归类简表 (1)浮脉与芤脉、革脉、散脉:四种脉象的脉位均表浅,轻取皆可得。不同的是浮脉举之有余,重按稍减而不空,脉形不大不小;芤脉浮大无力,中间独空,如按葱管;革脉是浮取弦大搏指,外急中空,如按鼓皮;散脉是浮而无根,至数不齐,脉力不匀。 (2)沉脉、伏脉与牢脉:三种脉象的脉位均在皮下深层,故轻取不应。不同的是沉脉重按乃得;伏脉较沉脉部位更深,须推筋着骨始得,甚则暂时伏而不见;牢脉沉取实大弦长,坚牢不移。 (3)迟脉与缓脉、结脉:三者脉率均小于五至。但迟脉一息不足四至;缓脉虽然一息四至,但脉来怠缓无力;结脉不仅脉率不及四至,而且有不规则的歇止。 (4)数脉与疾脉、滑脉、促脉:四种脉象的共同点是脉率均有快于正常脉象的感觉。不同的是数脉一息五至以上,不足七至;疾脉一息七八至;滑脉仅指脉形往来流利,应指圆滑似数但并不数;促脉不仅脉率每息在五至以上,且有不规则的歇止。 (5)细脉与微脉、弱脉、濡脉:四种脉象都是脉形细小且脉势软弱无力。细脉形小而应指明显,主要从脉搏的形态而言;微脉则极软极细,按之欲绝,若有若无,起落模糊,不仅 从脉形言,而且主要指脉搏的力量弱;弱脉为沉细而无力;濡脉为浮细而无力,即脉位与弱脉相反,轻取即得,重按反不明显。 (6)实脉与洪脉:二者在脉势上都是充实有力。但实脉应指有力,举按皆然,来去俱盛;而洪脉状若波涛汹涌,盛大满指,来盛去衰。 (7)短脉与动脉:二者在脉搏搏动范围上都较小,仅关部明显。但短脉常兼迟涩;动脉其形如豆,常兼滑数有力之象。 (8)结脉与代脉、促脉:三者均属有歇止的脉象。但促脉为脉数而中止,结脉为脉缓而中止,二者歇止均不规则;代脉是脉来一止,其脉率可快可慢,且歇止有规则,歇止时间较长。

31大类食品分类及类别

附件 食品生产许可分类目录 食品、食品添加剂类别类别编号类别名称品种明细备注 粮食加工品0101 小麦粉 1.通用(特制一等小麦粉、特制二等小麦粉、标准粉、普通粉、高 筋小麦粉、低筋小麦粉、营养强化小麦粉、全麦粉、其他) 2.专用[面包用小麦粉、面条用小麦粉、饺子用小麦粉、馒头用小 麦粉、发酵饼干用小麦粉、酥性饼干用小麦粉、蛋糕用小麦粉、糕 点用小麦粉、自发小麦粉、小麦胚(胚片、胚粉)、其他] 0102 大米大米(大米、糙米、其他) 0103 挂面 1.普通挂面 2.花色挂面 3.手工面

食品、食品添加剂类别类别编号类别名称品种明细备注 0104 其他粮食加工 品 1.谷物加工品[高粱米、黍米、稷米、小米、黑米、紫米、红线米、 小麦米、大麦米、裸大麦米、莜麦米(燕麦米)、荞麦米、薏仁米、 蒸谷米、八宝米类、混合杂粮类、其他] 2.谷物碾磨加工品[玉米碜、玉米粉、燕麦片、汤圆粉(糯米粉)、 莜麦粉、玉米自发粉、小米粉、高粱粉、荞麦粉、大麦粉、青稞粉、 杂面粉、大米粉、绿豆粉、黄豆粉、红豆粉、黑豆粉、豌豆粉、芸 豆粉、蚕豆粉、黍米粉(大黄米粉)、稷米粉(糜子面)、混合杂粮粉、 其他] 3.谷物粉类制成品(生湿面制品、生干面制品、米粉制品、其他) 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0201 食用植物油 食用植物油(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棉籽油、亚麻 籽油、油茶籽油、玉米油、米糠油、芝麻油、棕榈油、橄榄油、食 用调和油、其他) 0202 食用油脂制品 食用油脂制品[食用氢化油、人造奶油(人造黄油)、起酥油、代可 可脂、植脂奶油、粉末油脂、植脂末] 0203 食用动物油脂 食用动物油脂(猪油、牛油、羊油、鸡油、鸭油、鹅油、骨髓油、 鱼油、其他) 调味品0301 酱油1.酿造酱油 2.配制酱油

26种脉象

二十六种常用脉象的辨别方法 在诊疗实践中,用二十六种常用脉象及其相兼脉,可以概括临床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脉象,基本上可以满足“辨证论治”的需要。因此,对二十六种常用脉象的辨别和分析,是对复杂脉象进行辨别和分析的基础。 对脉象的辨别,必须掌握正常脉象,并熟识二十六种常用脉象的脉形规范。这是最重要的依据。其次,要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娴熟的技术。此外,有很多方法可灵活掌握。比如,将脉象“分类”的方法、“互相对比”的方法、“知常达变”的方法、“察独”的方法等。 对脉象进行分析,涉及范围太广,内涵极其丰富。但总的说,是根据脉象变化分析疾病的成因、性质、病位、发展趋势和病理机制等,为“辨证论治”提供重要依据。 对脉象的辨别和分析,是脉诊用于临床的关键环节,是脉诊参与“辨证论治”过程的纽带和桥梁。历代医家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但是,由于二十六种常用脉象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被埋没或被误解了一部分,直接影响了脉象的辨别和分析。比如,革脉和代脉,其实际意义,主要是对脉象的变化或转变进行辨别和分析。然而,因其实际意义被埋没,几乎未能发挥作用。再如动脉,其实质是非窦性心律的脉形。然而,因其实际意义被埋没,并未发挥诊断非窦性心律的作用。这些事实说明,对脉象进行辨别和分析的方法与内容,都需要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据考证,古代医家精心筛选确定的二十六种常用脉象,是一个严谨而科学的组合,不仅反映了寸口脉变化的相关方面,而且反映了对复杂脉象进行辨别和分析的多种方法。并且,这些方法很实用,既简便又准确。因此,应该将这些方法再充实到现在的诊脉方法。 1,辨别和分析反映脉位的脉象 反映脉位的脉象分四类:一是浮脉,二是不浮不沉之脉,三是沉脉,四是伏脉。其辨别方法是,首先确定将寸口部位“按之至骨”所用的指力。然后,再用相应指力辨别寸口脉在哪一部。根据寸口脉在“五部”的顺序,可准确辨别脉位的变化。 为便于叙说,暂将“按之至骨”的指力称“总指力”。根据“总指力”,可具体掌握对“五部”分别进行诊察的相应指力。比如:辨别浮脉,所用指力不超过“总指力”的“五分之二”。辨别沉脉,用指力大于“总指力”的“五分之三”。辨别不浮不沉之脉,所用指力相当于“总指力”的“五分之二”与“五分之三”之间。若用“总指力”不能触及脉体,需大于“总指力”才能触及的脉体,是伏脉。用以上方法,可以准确辨别脉位的变化。其他脉象若以脉位变化为构成条件,都是相兼脉。比如,“濡脉”是“细而软”兼“浮”,“弱脉”是“细而软”兼“沉”。再如,“脉浮数”是“浮脉”与“数脉”相兼,“脉沉数”是“沉脉”与“数脉”相兼。显然,这都是非常准确的辨别方法。 对脉位变化的分析,一般认为,浮脉主表,沉脉主里,这是一般规律。临诊时,表证脉不浮或里证脉不沉,其诊断作用更重要。必须将脉位变化的一般规律和特殊意义综合起来进行分析,才能充分体现脉位变化的诊断作用。比如,《伤寒论》第九十二条说:“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者,当救其里,四逆汤方。”第三百零一条说:“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这两条所论都是“表证”,但其脉不“浮”而反“沉”。

脉诊中的常见脉象

脉诊中的常见脉象 正常脉象 正常的脉象,亦名常脉,又称平脉或缓脉。常脉脉象从容和缓,不浮不沉,不迟不数,不细不洪,节律均匀,一息(一呼一吸)脉搏四或五至,每分钟约60?90至,且应指有力。中医认为常脉一般都有胃气(从容和缓、节律一致)、有神(脉至数来去清楚,无三五不调,亦不过快或过慢)、有根(尺脉候肾,如两尺脉沉取有力而柔和,即是脉象有根)。 中医在切诊时,还十分注意排除影响脉象的因素,以避免误断。如从年龄看,脉象小儿多快于成人,年龄越小,脉搏越快;青壮年体多强健,脉多有力;老年人体衰弱,脉来缓迟;成年女性较成年男性脉象濡弱而略快;瘦人脉多稍浮;腾人脉象多沉伏。另外,当长途旅行、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或饮酒、饱食、情绪激动时,脉多快而有力;饥饿时,脉较弱;气候对脉象也有影响,如春天的脉象微弦(春弦),夏季的脉象微洪(夏

洪),秋季的脉象微浮(秋毛)、冬季的脉象微沉(冬石)。至于“反关脉”(脉不见于寸口,而见于腕关节的背侧)、“斜飞脉” (脉从尺部斜向虎口),都因桡动脉位置异常所致,一般不是病脉。 常见病脉 病证和脉象是密切相关的。中医对病脉的分类不够一致,有的分浮、沉、迟、数、虚、实六类;有的则述21 脉、24 脉、27 脉或28 脉不等。常见的病脉有: 浮脉:浮在皮肤,轻按即得,重按反弱,主表证,有力为表实,无力为表虚。浮紧为风寒,浮数为风热,浮缓多表虚。浮脉多见于各种急性感染性疾病的初期,发热而见脉浮时,一般可能是由于心搏排血量增加,周围血管扩张,血管弹性阻力降低,桡动脉充盈度增大所致。 沉脉:沉居筋骨,按之有余,举之不足,主里证。沉数为里热,沉迟为里寒,沉细为里虚,沉实为里实。沉脉的形成与心搏排血量降低,周围血管

脉象鉴别

二、脉象鉴别 在二十八种常见病脉中,有些脉象很相似,容易混淆不清,正如王叔和在《脉经·序》中所云:“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在心易了,指下难明”。故必须注意相似脉的鉴别。对此历代医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李时珍在《濒湖脉学》中编有言简意赅的“相类诗”加以鉴别,徐灵胎更具体地说明脉象的鉴别可用近似脉象相比的比类法,和用相反脉象对比的对举法。(一)比类法 比类法可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归类,或称分纲,即将相似的脉象归为一类;二是辨异,即分析相似脉象的区别。 1.归类 由于脉象繁多,且有很多脉象彼此相似,不易掌握和记忆,将二十八种脉进行归类、分纲,就能提纲挈领,执简驭繁。 以往对脉象的分类标准并不一致。汉·张仲景把脉象分成阴阳两大类:浮、数、大、动、滑诸脉为阳脉,沉、涩、弱、弦、微诸脉为阴脉;宋·崔嘉彦以浮、沉、迟、数四脉为纲,将二十四脉隶属其下;元·滑伯仁主张以浮、沉、迟、数、滑、涩六脉统辖各脉;清·陈修园则主张以浮、沉、迟、数、虚、实、大、缓八脉为纲统二十八脉。 各种病脉均是在邪正斗争中形成的,辨证以表里寒热虚实为纲,脉象则有浮沉迟数虚实之相应。因此,现按浮、沉、迟、数、虚、实六个纲脉加以归类比较。临床常见病脉的脉象和主病归类如表4-4。 2.辨异 在了解同类脉象相似特征的基础上,再将不同之处进行比较而予以区别,这就是脉象的辨异。这样有比较有鉴别,更易于掌握,也便于诊察。 (1)浮脉与芤脉、革脉、散脉:四种脉象的脉位均表浅,轻取皆可得。不同的是浮脉举之有余,重按稍减而不空,脉形不大不小;芤脉浮大无力,中间独空,如按葱管;革脉是浮取弦大搏指,外急中空,如按鼓皮;散脉是浮而无根,至数不齐,脉力不匀。 (2)沉脉、伏脉与牢脉:三种脉象的脉位均在皮下深层,故轻取不应。不同的是沉脉重按乃得;伏脉较沉脉部位更深,须推筋着骨始得,甚则暂时伏而不见;牢脉沉取实大弦长,坚牢不移。 (3)迟脉与缓脉、结脉:三者脉率均小于五至。但迟脉一息不足四至;缓脉虽然一息四至,但脉来怠缓无力;结脉不仅脉率不及四至,而且有不规则的歇止。 (4)数脉与疾脉、滑脉、促脉:四种脉象的共同点是脉率均有快于正常脉象的感觉。不同的是数脉一息五至以上,不足七至;疾脉一息七八至;滑脉仅指脉形往来流利,应指圆滑似数但并不数;促脉不仅脉率每息在五至以上,且有不规则的歇止。 (5)细脉与微脉、弱脉、濡脉:四种脉象都是脉形细小且脉势软弱无力。细脉形小而应指明显,主要从脉搏的形态而言;微脉则极软极细,按之欲绝,若有若无,起落模糊,不仅

28大类食品市场准入细则汇总表汇总

28大类食品市场准入细则汇总表 序号食品 类别 名称 产品名称申证单元具体产品许可证标注 是否允 许分装 发证单 位 1 粮食 加工 品 小麦粉 (0101) 通用小麦粉 特制一等小麦粉、特制二等小麦粉、标准粉、 普通粉、高筋小麦粉、低筋小麦粉 小麦粉(通用,专用)[获得专 用小麦粉生产许可证的,其范围 可以覆盖通用小麦粉] 否省级专用小麦粉 面包用小麦粉、面条用小麦粉、饺子用小麦 粉、馒头用小麦粉、发酵饼干用小麦粉、酥性 饼干用小麦粉、蛋糕用小麦粉、糕点用小麦粉 等 大米(0102)大米大米是省级挂面(0103)普通挂面、花色挂面、手工面等挂面否省级 其它粮食加 工品(0104) 谷物加工品高粱米、小米、糙米、黑米等其他粮食加工品(谷物加工品、 谷物碾磨加工品、谷物粉类制成 品) 是 省级谷物碾磨加工品玉米碴、荞麦粉、燕麦片等是 谷物粉类制品生切面、饺子皮、通心粉、米粉等否

2 食用 油、油 脂及 其制 品 食用植物油 (0201) 食用植物油(半精炼、全精炼)食用植物油(半精炼、全精炼)是省级 食用油脂制 品(0202) 食用氢化油、人造奶油(人造黄油)、起酥油、代可可脂等 食用油脂制品[食用氢化油、人 造奶油(人造黄油)、起酥油、 代可可脂等] 否省级 食用动物油 脂(0203) 食用猪油、食用牛油、食用羊油等 食用动物油脂(猪油、牛油、羊 油等) 否省级 3 调味 品 酱油(0301)酿造酱油、配制酱油酱油(酿造酱油、配制酱油)否总局食醋(0302)酿造食醋、配制食醋食醋(酿造食醋、配制食醋)否总局味精(0304)谷氨酸钠(99%味精)、味精 味精[谷氨酸钠(99%味精)、味 精] 是总局 鸡精调味料 (0305) 鸡精鸡精否省级酱类(0306)甜面酱、黄酱、豆瓣酱等酱否省级

十二经脉名称分类及人体分布规律表

十二经脉名称分类及人体分布规律表十二经脉对称分布于人体的两侧,分别循行于上肢或下肢的内侧或外侧,每一经脉分别属于一个脏或一个腑,因此,十二经脉中每一经脉的名称,都包括手足、阴阳、脏腑三个部分。 内为阴,外为阳:分布于肢体内侧面的经脉为阴经,分布于肢体外侧的经脉为阳经。 脏为阴,腑为阳:五脏“藏精气而不泻”,为阴,六腑“传化物而不藏”,为阳。每一阴经分别隶属于一脏,每一阳经分别隶属于一腑,各经均以脏腑命名。 上为手,下为足:分布于上肢的经脉,在经脉之前冠以“手”字,分布于下肢的经脉,在经脉之前冠以“足”字。 一、十二经脉名称分类及其在四肢分布规律表 二、十二经脉在头面部的分布规律表 十二经脉在头面部的分布规律为: 头面部:手三阳经止于头面部,足三阳经起于头面部,手足三阳经在头面部相交接,所以说“头为诸阳之会”。 其分布特点是:阳明经分布于面部、额部;太阳经分布于面颊、头顶及枕项部;少阳经分布于耳颞部。另外,足厥阴经也循

行至巅顶部。其分布规律是:阳明在前,少阳在侧,太阳在后,厥阴在巅顶。 三、十二经脉在躯干部的分布规律表 十二经脉在躯干部的分布规律为: 躯干部:手三阳经行于肩胛部;手三阴经均从腋下走出;足三阳经则阳明经行于前(胸腹前),太阳经行于后(背后),少阴经行于侧面;足三阴经均行于腹面。行于腹面的经脉自内向外的顺序为:足少阴、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 十二经穴起止表与起止歌 一、十二经穴起止表 【十二时辰】【十二经穴】【起穴】【止穴】 (寅)肺经手太阴出中府(腋傍)至少商(手拇) (卯)大肠手阳明起商阳(手食指)至迎香(鼻傍) (辰)胃经足阳明起承泣(目下)下厉兑(足次趾) (巳)脾经足太阴起隐白(足)上大包(腋下) (午)心经手少阴出极泉(腋下)注少冲(手小指) (未)小肠手太阳起少泽(手小指)上听宫(耳中) (申)膀胱足太阳起睛明(目内眦)下至阴(足小趾) (酉)肾经足少阴起涌泉(足心)上俞府(胸前)

15种常见脉象的疾病对应

2014江西医疗卫生招聘中医备考:15种常见脉 象的疾病对应 人体大致有28种脉象,每一种脉象都是对人体机能的反映,都有所对应的病症范围。中公卫生人才网带着大家学习几种常见脉象对应哪些疾病。 1.实脉:寸关尺三部脉皆有力.主病:实证:邪气亢盛而正气充足,正邪相搏,气血充盈脉道,搏动有力。 2.沉脉:轻按不得,重按乃得。特点为脉搏部位较深。主病:里证。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邪郁于里,气血阻滞阳气不畅,脉沉有力为里实;脏腑虚弱,阳虚气陷,脉气鼓动无力,则脉沉无力。 3.弦脉:脉挺直而长,如按弓弦,有劲有弹力,脉管的硬度大。主气郁,肝胆病证及痛证。常见于外感少阳证,肝病,胆病,高血压病,动脉硬化及各种疼痛病证。 4.洪脉:脉形洪大,脉来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脉形宽,波动大。主热证,阳热亢盛。常见于高热病人。 5.数脉:脉搏急促,(每分钟脉搏在90次以上)。特点是较正常脉搏至数快。主病:热证。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外感热病初起,脏腑热盛,邪热鼓动,血行加速,脉快有力为实热。阴虚火旺,津血不足,虚热内生,脉快而无力为虚热。

6.促脉:脉来急数,时而一止,止无定数,即脉搏快有不规则的间歇。为阳盛热实,或气血痰食停滞,见于气血痰食瘀滞,肿痛,诸实热证。脉细促而无力,多为虚脱之象。 7.滑脉:脉来流利圆滑,如盘滚珠,多属邪盛,痰食内滞。气血充盛的正常人有时可见此脉,妇女妊娠时多见此脉,病脉则多见于痰饮、食滞、瘀血、实热,如各种炎症,消化不良,实证闭经、恶性肿瘤等。 8.浮脉:轻按可得,重按则减。特点为脉搏部位表浅。主病:表证由于外感病邪停留于表时,卫气抗邪,脉气鼓动于外,故脉位浅显。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内伤久病因阴血衰少,阳气不足,虚阳外浮,脉浮大无力为危证。 9.缓脉:一息四至,不快不慢,不强不弱,脉来和缓,脉的硬度、张力适中,是有胃气的正常脉象,见于健康人。病脉则见于气机为湿所困之湿证,或病后复元。 10.迟脉:脉搏缓慢,(每分钟脉搏在60次以下)。主病:寒证。有力为实寒,无力为虚寒。寒则凝滞,气血运行缓慢,脉迟而有力为实寒证。阳气虚损,无力运行气血,脉迟而无力,为虚寒证。运动员和重体力劳动者,脉象常迟,属生理状态。 11.细脉:脉按之细小如线,起落明显。主病:虚证,多见于阴虚、血虚证。又主湿病。阴血亏虚不能充盈脉道,或湿邪阻压脉道,脉细小。

中医学复习资料

一、绪论(名解/选择)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目前发现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的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 东汉末年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是阐明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书。宋元时期——“金元四大家”:刘元素代表“寒凉派”,强调降火、张子和代表“攻下派”, 强调汗、吐、下法、李东恒代表“补土派”,强调补益脾胃、 朱丹溪代表“滋阴派”,作用于更年期。 中医学理论体系有两个基本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省组织器官有机地联系起来。 辩证:讲四诊说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施治:根据辩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辩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 二、阴阳学说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系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它既可以代表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也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P13最后一段有选择题)

阴阳的相互关系: 1、阴阳的对立制约 2、阴阳的互根互用 3、阴阳的消长平衡 4、 阴阳的相互转化 P16~17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作用(选择题) 归纳药物性能——以药物之性纠正机体阴阳之偏:四气:温、热 —阳,寒、凉—阴 五味:辛甘淡 —阳,酸苦咸—阴 “五行”的“五”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 事物五行属性归类表(选择题) 自然界五行 人体 五时五味无色五化五气五方五季五脏五腑五官五体五志五液五声 平旦酸青生风东春木肝胆目筋怒泪呼 日中苦赤长暑南夏火心小肠舌脉喜汗笑 日西甘黄化湿中长夏土脾胃口肉思涎歌 日入辛白收燥西秋金肺大肠鼻皮悲涕哭

中医28种脉象

就是平常健康人的脉象。 一般而言,脉来不大不小,不浮不沈,来去从容,一息四五至(正常人的一呼一吸叫做一息),就属于平脉。而常人的脉又会随着时令、年龄、性别、体力、生活情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例如「春弦」、「夏洪」、「秋毛」、「冬石」。 由于这些都是因为季节而有的脉象变化,因此并不属于病况,所以称为「平脉」。年老人脉较快且硬,成年人脉较慢而柔,小儿脉更快;男子脉较慢,女子脉较快,这是因男女老幼不同而有的脉象差异;至于经常劳动体力的人,脉多大而有力,经常用脑的人,脉细且无力。 在运动后、饮酒、洗浴、激动之后,脉会较快。相反地,安静或睡眠时,脉会较慢,这是因生活起居不同而有所变化的平脉。大体而言,这些脉象的变动,只是会稍微地变化,与正常的脉象并不会有太大出入。 在切脉时,必须把握「不大不小、不浮不沈、来去从容、一息四五至」(小儿一息可有六至)的原则。如果超过了这些范围,又出现了其它的病象时,就属于病脉。 ◎病脉 与「平脉」相出入时,就称为「病脉」。古人将它分为二十八脉:浮、沈、伏、迟、数、疾、代、促、结、洪、细、长、短、弦、虚、实、弱、微、散、缓、濡、紧革、牢、滑、动、涩」各自描写出不同的脉象与主病。在临症上,言二十八种脉象,很少只见一种脉象,通常都是兼见几种的脉象。为了便于记忆,清代名医陈园将这二十八脉分为八大类,并且以浮、沈、迟、数、细、大、短、长八脉为纲,分别叙述各种脉象与主病。 浮脉:(附洪脉、虚脉、散脉、芤脉、革脉、濡脉) 浮脉的脉象,是指用轻的指力,就可以得到脉象,虽然彰明易见,但是重按反而不见。它的主病,是表症、阳症与腑病。在浮脉相类的脉象中,又包括洪、虚、散、芤、革、濡等六种脉象。凡是浮而有力的叫洪脉,主要是邪盛火亢;浮而无力的是虚脉,主要是气血虚弱;浮且中空如管的是芤脉,主病为失血;脉象浮而散乱的是散脉,主病是肾气衰败;浮而外强中空较芤为剧的是革脉,主病是阴阳不交而极为细软的是濡脉,主要为阳虚有湿。以上各病症与脉象,是以浮脉为纲。 沈脉:(附伏脉、牢脉、弱脉) 沈脉的脉象,是用重的指力才能取得的脉象。用轻的指力,是无法取得的。主病为里症、阴症与脏病。在沈脉相类脉象中,又包括伏脉、牢脉与弱脉。凡是沈而着骨,隐伏不现的叫做伏脉,主病是病邪深沈在里之症;脉来大而弦实,沈取才能得到的叫牢脉,主病是坚积寒实之症;脉来细小而沈,重按才能得到的叫弱脉,主病是阳气衰微之症。以上的各种脉象与病症,都是以沈脉为纲。 迟脉:(附缓脉、涩脉、结脉、代脉) 迟脉的脉象是脉来次数减少,一息只有三至,甚至两至,主病的内容是内脏阴寒之症。在迟脉相类脉象中,包括缓脉、涩脉、结脉、代脉。凡是脉来宽缓和匀,一息四至的,就叫做缓脉,

15种常见脉象的疾病对应

2014江西医疗卫生招聘中医备考:15种常见脉象的疾病对应 人体大致有28种脉象,每一种脉象都是对人体机能的反映,都有所对应的病症范围。中公卫生人才网带着大家学习几种常见脉象对应哪些疾病。 1.实脉:寸关尺三部脉皆有力.主病:实证:邪气亢盛而正气充足,正邪相搏,气血充盈脉道,搏动有力。 2.沉脉:轻按不得,重按乃得。特点为脉搏部位较深。主病:里证。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邪郁于里,气血阻滞阳气不畅,脉沉有力为里实;脏腑虚弱,阳虚气陷,脉气鼓动无力,则脉沉无力。 3.弦脉:脉挺直而长,如按弓弦,有劲有弹力,脉管的硬度大。主气郁,肝胆病证及痛证。常见于外感少阳证,肝病,胆病,高血压病,动脉硬化及各种疼痛病证。 4.洪脉:脉形洪大,脉来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脉形宽,波动大。主热证,阳热亢盛。常见于高热病人。 5.数脉:脉搏急促,(每分钟脉搏在90次以上)。特点是较正常脉搏至数快。主病:热证。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外感热病初起,脏腑热盛,邪热鼓动,血行加速,脉快有力为实热。阴虚火旺,津血不足,虚热内生,脉快而无力为虚热。 6.促脉:脉来急数,时而一止,止无定数,即脉搏快有不规则的间歇。为阳盛热实,或气血痰食停滞,见于气血痰食瘀滞,肿痛,诸实热证。脉细促而无力,多为虚脱之象。 7.滑脉:脉来流利圆滑,如盘滚珠,多属邪盛,痰食内滞。气血充盛的正常人有时可见此脉,妇女妊娠时多见此脉,病脉则多见于痰饮、食滞、瘀血、实热,如各种炎症,消化不良,实证闭经、恶性肿瘤等。 8.浮脉:轻按可得,重按则减。特点为脉搏部位表浅。主病:表证由于外感病邪停留于表时,卫气抗邪,脉气鼓动于外,故脉位浅显。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内伤久病因阴血衰少,阳气不足,虚阳外浮,脉浮大无力为危证。 9.缓脉:一息四至,不快不慢,不强不弱,脉来和缓,脉的硬度、张力适中,是有胃气的正常脉象,见于健康人。病脉则见于气机为湿所困之湿证,或病后复元。 10.迟脉:脉搏缓慢,(每分钟脉搏在60次以下)。主病:寒证。有力为实寒,无力为虚寒。寒则凝滞,气血运行缓慢,脉迟而有力为实寒证。阳气虚损,无力运行气血,脉迟而无力,为虚寒证。运动员和重体力劳动者,脉象常迟,属生理状态。 11.细脉:脉按之细小如线,起落明显。主病:虚证,多见于阴虚、血虚证。又主湿病。阴血亏虚不能充盈脉道,或湿邪阻压脉道,脉细小。 12.虚脉:寸关尺三部脉皆无力。重按空虚。应指松软,是一切无力脉的总称。主病:虚证:多为气血两虚,气血不足,难以鼓动脉搏,故按之空虚。 13.结脉:脉来缓慢,有不规律的间歇。主病:阴盛气结,寒痰,淤血。分析:阴寒内结,脉道气机受阻,故脉来缓慢而时一止。寒痰淤血,气结不疏,脉气阻滞,故气虚血弱致脉来迟而中止者,则结而无力。 14.涩脉:脉来涩滞不畅,如刀刮竹,多属精亏、血少、气滞、血瘀,常见于贫血、失血、产后及血瘀等疾患。 15.代脉:脉来歇止,止有定数,不能自还,良久复动,即有规律的间歇,脉搏动到一定至数歇止一次,歇止时间较长,为脏气衰微之征象,可见于心律失常的二联律,三联律等。

15种常见脉象对应疾病

15种常见脉象对应疾病 1.实脉:寸关尺三部脉皆有力。主病:实证。邪气亢盛而正气充足,正邪相搏,气血充盈脉道,搏动有力。 2.沉脉:轻按不得,重按乃得。特点为脉搏部位较深。主病:里证。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邪郁于里,气血阻滞阳气不畅,脉沉有力为里实;脏腑虚弱,阳虚气陷,脉气鼓动无力,则脉沉无力。 3.弦脉:脉挺直而长,如按弓弦,有劲有弹力,脉管的硬度大。主病:主气郁,肝胆病证及痛证。常见于外感少阳证,肝病,胆病,高血压病,动脉硬化及各种疼痛病证。 4.洪脉:脉形洪大,脉来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脉形宽,波动大。主热证,阳热亢盛。常见于高热病人。 5.数脉:脉搏急促,(每分钟脉搏在90次以上)。特点是较正常脉搏至数快。主病:热证。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外感热病初起,脏腑热盛,邪热鼓动,血行加速,脉快有力为实热。阴虚火旺,津血不足,虚热内生,脉快而无力为虚热。 6.促脉:脉来急数,时而一止,止无定数,即脉搏快有不规则的间歇。主病:阳盛热实,或气血痰食停滞,见于气血痰食瘀滞,肿痛,诸实热证。脉细促而无力,多为虚脱之象。 7.滑脉:脉来流利圆滑,如盘滚珠。主病:多属邪盛,痰食内滞。气血充盛的正常人有时可见此脉,妇女妊娠时多见此

脉,病脉则多见于痰饮、食滞、瘀血、实热,如各种炎症,消化不良,实证闭经、恶性肿瘤等。 8.浮脉:轻按可得,重按则减。特点为脉搏部位表浅。主病:表证由于外感病邪停留于表时,卫气抗邪,脉气鼓动于外,故脉位浅显。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内伤久病因阴血衰少,阳气不足,虚阳外浮,脉浮大无力为危证。 9.缓脉:一息四至,不快不慢,不强不弱,脉来和缓,脉的硬度、张力适中,是有胃气的正常脉象,见于健康人。病脉则见于气机为湿所困之湿证,或病后复元。 10.迟脉:脉搏缓慢,(每分钟脉搏在60次以下)。主病:寒证。有力为实寒,无力为虚寒。寒则凝滞,气血运行缓慢,脉迟而有力为实寒证。阳气虚损,无力运行气血,脉迟而无力,为虚寒证。运动员和重体力劳动者,脉象常迟,属生理状态。 11.细脉:脉按之细小如线,起落明显。主病:虚证,多见于阴虚、血虚证。又主湿病。阴血亏虚不能充盈脉道,或湿邪阻压脉道,脉细小。 12.虚脉:寸关尺三部脉皆无力。重按空虚。应指松软,是一切无力脉的总称。主病:虚证:多为气血两虚,气血不足,难以鼓动脉搏,故按之空虚。 13.结脉:脉来缓慢,有不规律的间歇。主病:阴盛气结,寒痰,淤血。分析:阴寒内结,脉道气机受阻,故脉来缓慢而

28种脉象(各种脉与主病)

1、各种脉与主病: (1)浮脉 浮脉脉图 [脉象] 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举之泛泛而有余。 [主病] 表证。亦主虚证。 [说明] 浮脉主表,反映病邪在经络肌表的部位。邪袭肌腠,卫阳抵抗外邪,则脉气鼓动于外,应指而浮。但久病体虚,也有见浮脉的,多浮大无力,不可误作外感论治。 (2)沉脉 沉脉脉图 [脉象] 轻取不应,重按始得。 [主病]里证,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 [说明] 邪郁于里,气血内困,则脉沉而有力;若脏腑虚弱,正气不足,阳虚气陷,不能升举,脉气鼓动无力,故脉沉而无力。 (3)迟脉

迟脉脉图 [脉象] 脉来迟慢,一息不足四至(相当于每分钟脉搏60次以下)。 [主病] 寒证。有力为寒积,无力为虚寒。 [说明] 寒凝气滞,阳失健运,故脉象见迟,迟而有力为冷积实证;迟而无力,多属虚寒。但邪热结聚,阻滞血脉流行,也见迟脉,但迟而有力,按之必实,如伤寒阳明病脉迟可下之类,故脉迟不可概认为寒证,当脉症合参。 久经锻炼的运动员,脉迟而有力,则不属病脉。 (4)数脉 数脉脉图 [脉象] 一息脉来五至以上。(相当于每分钟脉搏在90次以上)。 [主病] 热证。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 [说明] 邪热亢盛,气血运行加速,故见数脉,必数而有力;久病阴虚,虚热内生,脉也见数,必数而无力;若阳虚外浮而见数脉,必数大而无力,按之豁然而空,上述三者鉴别,还当脉症合参。 (5)洪脉(附大脉) [脉象] 洪脉极大,状若波涛汹涌,来盛去衰。 [主病] 气分热盛。 [说明] 内热充斥,脉道扩张,气盛血涌,故脉见洪象,若久病气虚,或虚劳,失血,久泄等病证见洪脉,则多属邪盛正衰的危候。

128大类525种食品归类明细表

28大类食品归类明细表(525种) 序号 类别 产品单元 编号 产品 1 粮食加工品 小麦粉 0101 通用小麦粉:特制一等小麦粉、特制二等小麦粉、标准粉、普通粉、高筋小麦粉和低筋小麦粉;专用小麦粉:面包用小麦粉、面条用小麦粉、饺子用小麦粉、馒头用小麦粉、发酵饼干用小麦粉、酥性饼干用小麦粉、蛋糕用小麦粉、糕点用小麦粉、自发小麦粉、小麦胚(胚片、胚粉)等 大米 0102 籼米、粳米、糯米、香米、杂交米 挂面 0103 普通挂面;花色挂面:蔬菜面、鸡蛋面、营养强化面、杂粮面、果味面、核桃仁面、杏仁面、莲子面等;手工面 其他粮食加工品 0104 谷物加工品:高粱米、黍米、稷米、小米、糙米、黑米、紫米等;谷物碾磨加工品:玉米碴、荞麦粉、燕麦片、汤圆粉(糯米粉)、莜麦粉、玉米粉、玉米自发粉、黑麦粉、黑小麦粉、小米粉、高粱粉、大麦粉、青稞粉、杂面粉、大米粉、绿豆粉等;谷物粉类制成品:生切面、饺子皮、通心粉、米粉等 2 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 食用植物油 0201 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棉籽油、亚麻籽油、油茶籽油、玉米胚油、红花籽油、米糠油、芝麻油、棕榈油、橄榄油、椰子油、核桃油、杏仁油、葡萄籽油、食用调和油、色拉油、高级烹调油等 食用油脂制品 0202 包括食用氢化油、人造奶油(人造黄油)、起酥油、代可可脂等 食用动物油脂 0203 食用猪油、食用牛油、食用羊油、鸡油、鸭油、鹅油、骨髓油等 3 调味品

0301 酿造酱油、配制酱油 食醋 0302 酿造食醋、配制食醋 味精 0304 谷氨酸钠(99%味精)、味精(强力味精和特鲜味精) 鸡精调味料 0305 鸡精调味料 酱类 0306 稀甜面酱、甜面酱、大豆酱(黄酱)、蚕豆酱、豆瓣酱、大酱、复合调味酱等 调味料 0307 液体调味料:鸡汁调味料、烧烤汁、蚝油、鱼露、香辛料调味汁、糟卤、调料酒、液态复合调味料等;半固态调味料:花生酱、芝麻酱、辣椒酱、番茄酱、风味酱、蛋黄酱、色拉酱、芥末酱、虾酱、油辣椒、火锅调料等;固态调味料:鸡粉调味料、畜、禽粉调味料、海鲜粉调味料、风味汤料、酱油粉、香辛料粉等;调味油:花椒油、芥末油、辣椒油、香辛料调味油、藤椒油等 4 肉制品 肉制品 0401 腌腊肉制品:咸肉类、腊肉类、风干肉类、中国腊肠类、中国火腿类、生培根类、生香肠类等;酱卤肉制品:白煮肉类、酱卤肉类、肉糕类、肉冻类、油炸肉类、肉松类、肉干类等;熏烧烤肉制品:熏烧烤肉类、肉脯类、熟培根类等;熏煮香肠火腿制品:熏煮香肠类、熏煮火腿类、火腿肠等;发酵肉制品:黎巴嫩大香肠、萨拉米香肠、塞尔维拉香肠、金华火腿、帕马火腿等 5 乳制品(华测有) 乳制品 0501 液体乳:巴氏杀菌乳、灭菌乳、调制乳、发酵乳(酸牛奶、风味酸牛奶、);乳粉(全脂乳粉、脱脂乳粉、部分脱脂乳粉、调制乳粉、牛初乳粉);其他乳制品(炼乳、奶油、无水奶油、干酪、再制干酪等) 婴幼儿配方乳粉 0502 婴幼儿配方乳粉(湿法工艺、干法工艺) 6 饮料 饮料

常见病脉有多少种

常见病脉种类各种病脉的脉象和主病 在讲病脉之前,首先谈一下与脉诊相关的几个问题,以便对脉诊有更全面的认识,一脉诊部位:脉诊部位也是经历了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当初分为遍诊法(即《素问》的三部九候法),三部诊法,寸口诊法。其中遍诊法就是切脉部位有头、手、足三个部位,每部又分上、中、下。如头部:上取太阳穴,中取耳门穴,下取巨髎穴。手部:上取寸口穴,中取神门穴,下取合谷穴。足部:上取太冲穴,中取冲阳穴,下取太溪穴。动脉搏动之处皆可切脉。其次三部诊法:见于汉代张仲景《伤寒论》,即是人迎、寸口、趺阳三脉。以上两种诊脉的部位由于繁琐不便,加之受古代封建意识的影响很少采用,因此自晋代以来普遍选用寸口诊法。寸口诊法始于《内经》,详于《难经》,推广于近代王叔和的《脉经》,其中前两种诊法也包括寸口诊法。寸口又称气口和脉口。二为何诊脉独取寸口:其一是寸口为脉之大会:因寸口是手太阴肺经所过部位,肺朝百脉,即是循行于全身的血脉均汇聚于肺,且肺主气,主宣发肃降,通过肺气的敷布,血液才能布散全身,因此,从寸口可测知五脏六腑、十二经脉气血的盛衰。其次是寸口脉最明显,脉位表浅,方便易取。 三诊脉的临床意义:诊脉是中医独特的诊病方法,通过脉诊一是可以判断疾病的病位、性质、邪正盛衰,如脉浮病位多在表;脉沉病位多在里;脉迟多主寒证,数脉多主热证,脉虚弱无力,是正气不足的虚证,脉实有力,为邪气亢盛的实证。其次可以推断疾病的进退预后:如久病脉见缓和,是胃气渐复,病退向愈之兆;如久病脉见洪脉,

多属邪盛正衰危侯。 四、注意生理性平脉变化:如受四季气候影响,平脉有春弦、夏洪、秋浮,冬沉的变化,如受性别影响,妇女脉象较男子濡弱,青年体壮脉搏有力,老人气血虚弱脉搏较弱,身躯高大者脉部位较长,矮小者脉位较短,瘦人脉浮、肥人脉常沉,脑力劳动者脉多弱于体力劳动者等等。 五、诊脉首先要识别正常脉象:正常人的脉象称为平脉也叫常脉,平脉概括为有胃气、有神、有根三个特点,有胃气,“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脉也以胃气为本,有胃气的脉象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从容和缓、节律一致;有神,心主血而藏神,脉为血之府,血气充盈,心神健旺,脉象自然有神,脉象的形态柔和有力。有根:肾为先天之本,人体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原动力,肾气足,有根脉象沉取应指有力。 为何叫“寸口”主要是这个部位全长一寸九分;“口”是出入住来的意思,因而便把这个部们叫做“寸口”。寸口分寸关尺三部,分候脏腑;左心、肝、肾;右肺、脾、肾(命门)。 1、病脉:疾病反映于脉象的变化叫做病脉。 病脉所分种类也是经过逐步完善过程,我国最早脉学专书普《脉经》提出24种脉象,明《景岳全书》分16种,李时珍《濒湖脉学》指出27种,李士才的《诊家正眼》又增加了疾脉,故近代多从28种脉论述,主要通过脉位、次数、形态、节律和通畅程度来体察,现将临床比较常见的二十种病脉归纳以下七类加以论述。 ⑴、浮脉类:总体轻取即得,而脉位浮浅,手指轻轻地按上便觉

大类食品归类明细表

28大类食品归类明细表 序号类别产品单元编号产品 1 粮食加工品 小麦粉 0101 通用小麦粉:特制一等小麦粉、特制二等小麦粉、标准粉、普通粉、高筋小麦粉和低筋小麦粉;专用小麦粉:面包用小麦粉、面条用小麦粉、饺子用小麦粉、馒头用小麦粉、发酵饼干用小麦粉、酥性饼干用小麦粉、蛋糕用小麦粉、糕点用小麦粉、自发小麦粉、小麦胚(胚片、胚粉)等 大米 0102 籼米、粳米、糯米、香米、杂交米 挂面 0103 普通挂面;花色挂面:蔬菜面、鸡蛋面、营养强化面、杂粮面、果味面、核桃仁面、杏仁面、莲子面等;手工面 其他粮食加工品 0104 谷物加工品:高粱米、黍米、稷米、小米、糙米、黑米、紫米等;谷物碾磨加工品:玉米碴、荞麦粉、燕麦片、汤圆粉(糯米粉)、莜麦粉、玉米粉、玉米自发粉、黑麦粉、黑小麦粉、小米粉、高粱粉、大麦粉、青稞粉、杂面粉、大米粉、绿豆粉等;谷物粉类制成品:生切面、饺子皮、通心粉、米粉等 2 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 食用植物油 0201 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棉籽油、亚麻籽油、油茶籽油、玉米胚油、红花籽油、米糠油、芝麻油、棕榈油、橄榄油、椰子油、核桃油、杏仁油、葡萄籽油、食用调和油、色拉油、高级烹调油等 食用油脂制品 0202 包括食用氢化油、人造奶油(人造黄油)、起酥油、代可可脂等 食用动物油脂 0203 食用猪油、食用牛油、食用羊油、鸡油、鸭油、鹅油、骨髓油等 3 调味品 酱油 0301 酿造酱油、配制酱油 食醋 0302 酿造食醋、配制食醋

味精 0304 谷氨酸钠(99%味精)、味精(强力味精和特鲜味精) 鸡精调味料 0305 鸡精调味料 酱类 0306 稀甜面酱、甜面酱、大豆酱(黄酱)、蚕豆酱、豆瓣酱、大酱、复合调味酱等 调味料 0307 液体调味料:鸡汁调味料、烧烤汁、蚝油、鱼露、香辛料调味汁、糟卤、调料酒、液态复合调味料等;半固态调味料:花生酱、芝麻酱、辣椒酱、番茄酱、风味酱、蛋黄酱、色拉酱、芥末酱、虾酱、油辣椒、火锅调料等;固态调味料:鸡粉调味料、畜、禽粉调味料、海鲜粉调味料、风味汤料、酱油粉、香辛料粉等;调味油:花椒油、芥末油、辣椒油、香辛料调味油、藤椒油等 4 肉制品 肉制品 0401 腌腊肉制品:咸肉类、腊肉类、风干肉类、中国腊肠类、中国火腿类、生培根类、生香肠类等;酱卤肉制品:白煮肉类、酱卤肉类、肉糕类、肉冻类、油炸肉类、肉松类、肉干类等;熏烧烤肉制品:熏烧烤肉类、肉脯类、熟培根类等;熏煮香肠火腿制品:熏煮香肠类、熏煮火腿类、火腿肠等;发酵肉制品:黎巴嫩大香肠、萨拉米香肠、塞尔维拉香肠、金华火腿、帕马火腿等 5 乳制品 乳制品 0501 液体乳:巴氏杀菌乳、灭菌乳、调制乳、发酵乳(酸牛奶、风味酸牛奶、);乳粉(全脂乳粉、脱脂乳粉、部分脱脂乳粉、调制乳粉、牛初乳粉);其他乳制品(炼乳、奶油、无水奶油、干酪、再制干酪等) 婴幼儿配方乳粉 0502 婴幼儿配方乳粉(湿法工艺、干法工艺) 6 饮料 饮料 0601 瓶(桶)装饮用水类: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天然泉水、饮用纯净水、饮用矿物质水以及其他饮用水等;碳酸饮料(汽水)类:碳酸饮料、汽水、充气运动饮料等;茶饮料;果汁和蔬菜汁类;蛋白饮料类:乳酸菌饮料、乳饮料、核桃花生乳、花生露、椰子乳等、豆乳等;固体饮料类:果味饮料粉、果珍、可可粉固体饮料、奶茶粉;其他饮料类:果味饮料等 7

中医护理学练习题

中医护理学练习题 绪论 1.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是(),包括()和()两部分。 2.()奠定了中医学和中医护理学的理论基础。 3.中医四大经典是()()()()。 4.我国现存第一部药物学专著是()、第一部脉学专著()、第 一部针灸学专著()、最早的制药学专著()、第一部由政府颁行的药典()、现存最早的法医学专著()。 5.金元四大家()()()()。 6.温病四大家()()()()。 7.中医护理学基本特点是()()。 8.“同病异护”和“异病同护”反映了()的精神实质。 阴阳学说 1.阴阳的基本概念: 2.阴阳的相对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阴阳可以(),二是阴阳的()。 3.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五行学说 1.五行的基本概念: 2.五行的特性:()()()()()。 3.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举例,第10页,全部熟记于心。 4.写出五行的相生、相克顺序。 5.五行之间发生的相乘、相侮的原因,均存有()()两个方面。 6.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立的治疗原则是()()。具体治疗方法有() ()()()。 7.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立的治疗原则是()()。具体治疗方法有() ()()()。 脏腑 1.人体脏腑按其形态结构和功能特点分为()()()三大类。 2.五脏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具有()()功能特点。 3. 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具有()()功能特点。 4.心的生理功能()()。 5.《黄帝内经》称心为()()()。 6.心主血脉必须依赖三个条件()()()。 7.心主血脉的功能是否正常,可以从()()()()四个方面反映出来。 8.心主神志的功能是否正常,可表现于()()()()等方面。 9.肺有()()()之称。 10.肺的生理功能有()()()()。 11.肺主气包括()()两个方面。 12.写出肺宣发、肃降作用主要体现的三个方面。 13.脾的生理功能()()()。 14.被称为“仓廪之官”“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的是()。 15.脾气虚弱,导致各种出血,称之为()。

二十八种脉象总结

二十八脉分类 1、浮脉:轻按可得,重按则减。主病:表证由于外感病邪停留于表时,卫气抗邪,脉气鼓 动于外,故脉位浅显。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 散脉:浮大无根,浮取脉形很大,但无力,稍用力则按不着。散脉表示正气耗散,脏腑精气将绝,多见于病症的危候。产是生早胎为堕,久病脉散必丧命。 芤脉:浮大中空,如按葱管,多见于大失血或大汗后。 2、沉脉:轻取不应,重按始得。脉象部位深。主病,病邪在里有力为实,无力为虚 伏脉:比沉脉更深,重按推筋着骨始得,病邪内闭,厥证,痛极,阳衰比沉脉更沉牢脉:脉来实大弦长,浮取、中取均不应,推沉取始得,坚牢不移。多见于阴寒内盛,如:症瘕,疝气等。 3、迟脉:脉来迟慢,一息不足四至,(每分钟脉搏在60次以下)。主病:寒证。有力为实 寒,无力为虚寒。 缓脉:一息四至或略少于四至,脉来去有缓慢之感。湿证或脾胃虚弱。 4、数脉:一息六至,脉搏急促,(每分钟脉搏在90次以上)。主病:热证。有力为实热, 无力为虚热。 疾脉:疾脉一息七至以上,数而躁,脉来急疾阳极阴竭,元气将脱 5、虚脉:寸关尺三部脉皆无力。重按空虚。主病:虚证:多为气血两虚,气血不足,难以 鼓动脉搏,故按之空虚。 6、实脉:寸关尺三部脉皆有力。主病:实证:邪气亢盛而正气充足,正邪相搏,气血充盈 脉道,搏动有力。 7、滑脉:滑脉如珠滚滚来,往来流利,痰饮、食滞、实热,妇女滑脉定是胎。 动脉:脉来滑数有力,应指跳动如豆状妊娠,痛症,惊证即滑、短、数三脉并见8、涩脉:往来涩滞不畅,弱如刀刮竹,精亏血少,气滞血瘀可见于贫血,失血,失瘀等动脉:动脉摇摇数在关,没头没尾豆形圈,动主惊悸心空虚,汗出发热阴阳参。 9、细脉:脉来细小路线,软弱无力,但应指明显。气血两虚,诸虚劳损,又主湿病。 濡脉:浮而细软,轻按可以触之,重按反不明显,气血不足(虚症),湿邪致病 微脉:极细而软,按之欲绝,若有若无。常见于心肾阳衰及暴脱的病人。 弱脉:沉细而应指无力,气血两虚。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