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中专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改)

如何培养中专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张远宜

摘要:

鉴赏文学作品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是人们接触作品过程中所引起的感情的激动和满足。它是以作品为对象,以作品创造的艺术形象为依据,由此在读者方面引起的联想和想象的主动积极的艺术再创造的思维活动。构成文学鉴赏活动有主客观两个方面的条件,主观条件是鉴赏者的艺术思维能力,客观条件是文学作品。就中专学生而言,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和其他方面的思维能力一样,不是生来就具备的,而是要靠语文教师从主观上有意识地通过组织教学活动来培养。

关键词:中专语文教学文学鉴赏能力培养

在中专语文课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如下情况:很多同学阅读了一篇或一部文学作品之后,只知道作品写了什么,至于怎样写的和为什么要这样写却知之甚少;只知道作品写得很好,至于好在哪里却不知其所以然。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得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那么如何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呢?通过多年的语文课教学,我认为主要应注重以下几方面的教学活动。

首先是引导学生多读。鉴赏文学作品需要读者具备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基本的历史地理知识、大量的文学常识、全面的写作技巧以及丰富的社会科学等多方面的综合知识。要想具备这些,必须通过的广泛阅读才能获得。“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从刘勰的这句话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一个文学作品读得很少的人,是谈不上有鉴赏能力的。在电脑、手机、ipad盛行的今天,作为教师只能引导学生除了阅读纸质的印刷书籍外,还可以通过这些时尚的高科技产品进行大量的阅读。只有多读,才是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最基本的途径。

其次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鉴赏能力是一个人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而想象力又显得非常重要。一部好的作品它都会给读者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越是优秀的作品,给读者所留下的再创造空间就越广阔。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让没有见过庐山瀑布的读者自然会展开丰富的想象,把自己想象中的银河落入九天景象跟瀑布联系起来,去体会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在学习中专语文课《林黛玉进贾府》时,让学生通过作品中的环境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等去展开自己的想象,勾勒出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这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我想,尽管这些人物都有各自的性格特征,但是在学生的脑海中展现出的

人物形象是不尽相同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针对不同的作品,让学生对作品中所描写的场景、人物、情节等展开丰富的想象,让他们各抒己见是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是引导学生情感介入。读者情感的介入是文学鉴赏的另外一个重要特征。它需要读者通过自己的情感去感受作品中的情景、人物,故事,从中得到不同情感的体会和美的享受。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学生在鉴赏这段文字时,只有把自己的情感介入进去,才能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进而感受这段文字的优美,唤起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情感共鸣。

四是注重学生对作品的领悟。文学鉴赏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就是领悟作品,读者在认真阅读作品时,只有介入自己的情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才能透彻地理解作品,领悟作品,从而达到鉴赏的最高境界。“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歌德的名言一语道破了文学鉴赏中领悟的真谛。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一般人对王之焕的这首《登鹳雀楼》的理解大都停留在对大自然壮丽景色的描写上,这当然谈不上是鉴赏。如果读者能从诗中壮丽景色的描绘和诗人昂扬向上的激情中领悟到这首诗所蕴含的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这才能说是真正的鉴赏。

五是让学生对作品进行评点。评点是古人研读文章的一种重要方法。这种方法就是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对文章的内容和写作方法进行评论与分析,从而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清代的唐彪曾经说过:“读书而无评注,即偶能窥其微妙,日后终至茫然,故评注不可以已也。”可见,古人这种研读文章的方法,在我们今天阅读文学作品时,依然有它积极重要的意义。阅读文学作品时,养成评点的好习惯也是提高文学鉴赏能力的又一个重要途径。评点不一定是长篇大论,它可以在全书卷首的序言总批,也可以对全文的某一章节或某一行的思想艺术特点发表见解,也可以是总评,这对提高鉴赏能力是大有益处的。

综上所言,在中专语文教学中,要培养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一是要让他们多读精思,以广见识;二是要发挥想象,各抒己见;三是要介入情感,产生共鸣;四是要沉潜涵咏,重在领悟;五是要练习评点,自出机杼。当然,这些都是最基本的途径,更为重要是要让他们学会知人论世,即

如鲁迅先生所说的:“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本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

参考文献:

林文和.《文学鉴赏导读》.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1

作者简介:张远宜男中专讲师甘肃省平凉工业中等专业学校 744000 中专语文教学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