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元整合的语文主题学习

基于单元整合的语文主题学习
基于单元整合的语文主题学习

基于单元整合的“语文主题学习”(课型操作例谈)

(二)精品指导课

精品指导课即精读课文指导课。这是一种老师们都熟悉的课型,大家研究得比较多。杏园小学(王晓群执教)在研讨这节课时,力求体现“课堂教学简约化、课内课外一体化”的教学思路,实现一课一得。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要的画面,体会乡下人家独特而迷人的风光。

2、了解作者的写作特点。

3、重点体悟拟人手法的妙处,并习得拟人手法,能有意识地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要的画面,体会乡下人家独特而迷人的风光。

2、了解作者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

重点体悟拟人手法的妙处,并习得拟人手法,能有意识地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作家陈醉云笔下的《乡下人家》。看老师写课题。

来,咱们美美地读一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梳理文章中的画面

1、同学们,课文总共7个自然段,在前6个自然段,作者在每一段都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画面,比如老师用这样抓关键词的方式从第一段中概括出了一幅画面:瓜藤攀檐图。

2、接下来,请同学们通读课文,你也试着用这样抓关键词的方式找出其他的画面。

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教师总结:同学们,你们看,我们抓住了段落的描写对象,抓住段落中的关键词,就把一篇长长的文章读成这样一幅幅优美的画面。

三、再读课文,描绘画面,体会乡下人家的美好

1、同学们,在这几幅画面当中,你最喜欢哪一幅?请你,把对应的段落再认真地读一读,读完之后,可以在段落的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待会儿,咱们交流交流。

在这几幅画面中,我最喜欢图,从文中的这一句(几句)话中我感受到

2、学生交流画面,教师相机点评。

3、同学们,你们看,咱们抓住了关键词句,就能读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接下来,请把你的感受再次送到段落中,一边想象着画面,一边美美地读一读。

4、此时此刻,你的眼前,浮现出一个怎样的乡下人家?

(PPT)_____________的乡下人家

5、那作者是如何把这种美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呢?他用了什么方法,你读出来了吗?

四、习得拟人写法

(一)学生自主交流作者的写作特点。(教师相机进行总结,ppt出示)

(二)重点体会拟人手法的运用。

1、文章中有哪些句子用了拟人手法呢?请你快速浏览课文,拿起笔,画下这些句子。(PPT 出示出来,让学生对照)

2、读一读这些拟人句,说说它好在哪里,可以结合着具体的句子谈一谈。

3、相机重点体会作者对“雨后春笋”的拟人描写,体会拟人的好处,

4、补充其它拟人的句子,现代诗、古诗中的拟人写法,丰富学生的积累。

5、读了这么多拟人句,那谁来说说,我们应该如何写好拟人,写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学生交流。

相机板书:细观察抓特征找联系融情感写新颖

6、实践拟人写法,课堂小练笔。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乡下人家,领略了那一幅幅独特、迷人的田园生活画。同时,也学习了一种对我们很有帮助的表达方法——拟人。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带着一双发现的眼睛,用上咱们这节课学到的方法记录身边那些看似平凡的场景,你会发现,生活会因表达而更生动。

课下,推荐大家阅读语文读本中的《故乡的芦苇》《柳笛和榆钱》《亲亲麦子》这三篇文章。继续去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品味拟人手法的奥妙。

教师分环节点评: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单元导读课”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不必再进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之类的教学。

因为有了单元导读课,所以本节课的教学略去读通课文、了解内容和学习生字词系列任务。

四年级培养学生概括课文内容的能力,此处交给的方法是抓关键词,从学生表现看,初步掌握了这样的方法。

把品读内容的要求具体化,便于学生操作。

观察5位学生发现,学生有动笔批注的习惯,都能在书上勾勾画画,4位写出了“这一句采用了比喻、拟人手法”这样的批注,但句子过于完整,影响批注的速度,平时需要指导。

课文内容的学习,在努力跳出琐碎分析的框子,比较简洁、利索,但是对优美语言的感情朗读少了一些,对语言感受、积累的过程不扎实。

拟人的手法学生已经相当熟悉,也基本会用了。所以此处很顺畅。

教师的目的是想让学生对拟人句的认识上升到理性层面,这个思路是好的。但是限于学生的语感能力,这种概念化的知识,学生接受起来是有难度的。

课堂练笔是把一篇写景的例文修改得更美。在前面指导的授意下,学生努力加入拟人写法,有的不免生硬。

总结点评:

本节课的教学,线条清楚,特点比较突出,有了不少大胆的尝试。

1.按照课堂教学简约化、课内课外一体化的思路,对教学内容进行大胆取舍,课文内容学习

简洁,也比较高效。

2.遵循中年级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从教学过程看,效果明显。

3.努力体现一课一得,关注表达形式,体现语文的训练意识,同时注意引进课外资源,课堂容量大。

问题:

1. 对课文内容减少分析是对的,但是对那些的优美的、具有典型意义的语言,还是要做一点品读的功夫,品出用词、用语的精妙,品出作者的感情,并注意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将这种感情进一步体会、表达出来,这样才能使教材语言转化为学生积极的语言。

2. 本课教师根据课文特点抓了拟人句的认识和使用,抓得很准,也做足了功夫,设计是很精心的,但是从课堂表现看效果并不明显,原因就在于拟人句这种表达方法学生早已熟悉,如何将学生的认识提高到更高层次,值得推敲。是否可以做这样的改进:

一、学生交流作者的写作特点。(教师相机进行总结)

二、重点体会拟人手法的运用。

1.文章中还有哪些地方用了拟人手法呢?请你快速浏览课文,拿起笔,画下这些句子。(PPT 出示出来,让学生对照)

2.重点体会作者对“雨后春笋”的拟人描写。

(1)读一读,怎么看出是拟人的写法?(拿出笔,圈出“探”字)

(2)表演春笋“探”出头,想象看到什么?什么心情?

——春笋就像顽皮的孩子,多可爱啊!

(3)读出对春笋的喜爱。

4.(1)读一读文中其它拟人的句子,体会出什么?

(2)拟人的手法古今中外作家都喜欢用。

(补充现代作家和古诗中的拟人语句,读一读,看看是把什么当人来写了。)

(3)看生活中运用拟人的手法(广告语,一读而过)

5.教师小结拟人的好处。

6.拓展阅读,默读《故乡的芦苇》《柳笛和榆钱》《亲亲麦子》。能读几篇读几篇,看看这些文章用了什么写法,画下来。

我读了,这篇文章主要写,我发现文中用了的手法。

小组交流。

个别汇报。

对比、比喻、拟人本课都用的很好。

拟人的写法好在哪里?主要通过品读“悟”出来。

补充的内容不一定给学生很多,但要典型,体现层次性,并让学生留下印象。

学生对拟人的认识已经得到一些升华,但真正用好并不容易,当堂练笔学生未必能写出更生动的拟人,反而容易让拟人泛化。其实,一篇文章之所以为读着喜爱,常常是多种手法的综合巧妙运用。因此,此处采用拓展阅读加深认识。

根据时间和内容让学生选读。

(三)整合阅读课

整合阅读课是为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采用整合的形式,一节课指导学生学习二篇以上的课文。整合阅读课主要适用于略读课文,部分不需要重点处理的精读课文和少量文质兼美的丛书、读本文章也可以采用整合阅读的形式。

整合阅读课的基本教学形式可有三种:

1.“一拖几”阅读:即一篇文章为重点,在教师指导下阅读,得出一种学习方

法,或发现一种表达特点,或体会出一种感情、思想,然后推及到另外一篇或几篇文章,学生当堂独立阅读,教师检查点拨。

2.“平行”阅读:即对2篇或2篇以上文章,教师提出阅读要求,或设计出阅读提纲,学生逐篇阅读。各篇文章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

3.“递进”阅读:即2篇或2篇以上的文章,先阅读结构或情节简单、语言

浅显的篇目,获得内容上、写法上或情感上的启迪,再阅读内容或情节复杂、语言较为深奥、含蓄的文章,加深认识和体验。

4.“交叉融合”阅读:即针对2篇或2篇以上的文章,选取其内容或表达或

阅读方法相同或相近之处,适当打破文章结构,进行有分有合的交叉阅读,实现融会贯通。

育成小学(原临沂大学附小)承担该课型教学,密浩老师执教。他们研究采用的是交叉融合阅读的方式,阅读教材《牧场之国》、《麦哨》两篇略读课文。以下为设计教案:

《牧场之国》《麦哨》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荷兰独特的牧场风光之美、乡村孩子纯朴自然、欢快的童年生活。

2、感悟文章生动的语言,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

3、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结构特点,体会作者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结构特点,进一步感受乡村生活的可爱,体会作者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感悟文章语言的生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2、教学难点是会用学到的修辞手法写片段。《牧场之国》让学生明白课文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三、教学准备:

语文教师语言一定要干净利索、流畅,不要说半句停半句。

抓住典型语句,师生共同学习,得出学习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这种方法对略读课文是比较有效的。

文章有自己的表达形式,诗歌也有自身的表达要求。不要轻易改变文章叙述方式。

这种泛泛交流,在一个层面上,学生容易陷入空谈,教师不能将学生的认识和感悟提高到更高的层面。

老师犯了一个青年老师常犯的错误:课文自身读得不到位,变换形式没有意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一组照片,请学生说说有什么共同点?

点题:牧场之国麦哨(板书)

二、自学交流

交流自主学习单

说说《牧场之国》写了什么?给你留些什么印象?(学生把印象写在黑板上)

《麦哨》写了什么?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三、走进《牧场之国》,体会独特风光。

1.投影第二段。

生读。

最喜欢哪句话?丝绒般的给你什么感觉?读出不同的感觉。

梳理学法:抓词语—想画面—悟感情

2.用“抓词语—想画面—悟感情”的方法选择最喜欢的句子,先自己读好,然后4人小组交流收获和感受。

小组汇报。第一小组汇报第三自然段。

教师将这一段改成了一首小诗……

请学生读一读。

第二小组采用一人一句的方式朗读。

交流其他句子。

“真正的荷兰”让你体会到什么?

老师把这篇课文改写成一首诗(师读)

交流《麦哨》一文中印象深刻的句子。

五、推荐阅读《家乡的小河》

密浩老师执教的这节课,可以认为是交叉融合式的整合阅读,选取的整合点是抓印象深刻的句子,想象画面谈体会,读出感情。应该说这种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不错的。问题:

1.老师过分关注学生的表达、交流,学生的自主学习机会不够,这其实还是教师

教学思想还不够解放,不是真正基于学生的学习,重视课堂效果,重视形式的新颖,因此课堂表现不扎实。

2.教师对教材解读不到位。不能抓住最关键、最本质的内容,思路模糊表现出课堂缺少底气,语言缺少了启发性、感染力和准确性,课就显得疲沓。

我尝试做这样的调整,供大家参考:

一、对照自主学习单,自读课文,完成3个任务:

1.读准生字、词的读音,交流新词意义;

2.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流畅;此环节也可以在单元导读课完成。

结合阅读资料,初步了解荷兰,交流读书感受。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让学生对文章产生整体印象。

对略读课文一定不要面面俱到,抓住一个点读明白,

3.概括2篇课文主要内容。

二、牧场之国——荷兰给你什么感觉?

《麦哨》又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三、走进“牧场之国”课文写了几个画面?用关键词语概括这些画面。这些画面有哪些共同点?

师生走进一个画面,重点品读,读出味道来。总结品读方法:抓词语-想画面-悟感情

四、1.对照自主学习单,用抓词语-想画面-悟感情的方法读两篇课文。

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画面是,这幅画中的关键词,我感到

2.小组交流自学收获。

3.汇报,选取牧场之国的一个画面读。

——教师小结: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从这句话你读出了什么感情?

4.《麦哨》又是什么画面打动了你?

牧场之国的画面和麦哨的画面有什么不同?

师:一个静谧的美;一个活泼的趣。有收获。

以感情读代替谈论,但也不必面面俱到,读2、3个画面即可。

五、推荐阅读《我爱家乡的小河》,看写了什么

画面?怎样的美?

一、单元整合教学。

“语文主题学习”其实可以有多种教学形式。28、29日下午市直小学教研共同体的一次研讨活动,研讨的是单元整合教学。

研讨活动以四年级第六单元为例,四所学校分别承担“单元导读课”“精品指导课”“单元阅读课”“阅读交流课”四种课型。

(一)单元导读课

四年级第六单元的主题是“走进田园生活”,教材安排四篇课文:《乡下人家》《牧场之国》《古诗词三首》《麦哨》。

沂州实验学校承担单元导读课的教学研讨,孙园园老师执教。

以下为简要教学流程:

【教学目标】

1、1识记本单元的生字生词。

2、2读通本单元课文。

3、3整体感知本单元内容。

【教学重点】

1、1识记本单元的生字词。

2、2难读的句段读通顺。

【教学过程】

课前欣赏歌曲《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一、明确单元主题

1、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2、阅读单元导语,明确单元主题二、学习字词、扫清障碍

3、利用课前预习单,检查预习情况

(1)认读本单元字词

小组合作认读词语

小组汇报认读情况

老师检查

(2)处理多音字

4、练写本单元生字

(1)利用课前预习单,学生自学生字

(2)小组讨论交流难写的字

(3)老师范写,学生练写

5、积累四字词语

6、资料交流

三、读通句子

1、出示自学提示,浏览课文

2、小组交流汇报

四、读通句子,分享精彩片段

1、当我们来到了《乡下人家》,你拍到哪幅图?谁来读一读?

2、走进荷兰,来到《牧场之国》欣赏那里的异国风光。

3、穿过荷兰水乡,牧场之国,我们来到田野,听听那动人的《麦哨》。

4、从古到今,美景都是令人难忘,令人喜欢。学习《古诗词三首》

五、赏读小诗《天晴了的时候》

单元导读课的目的是在进入对课文的品读领悟之前,组织学生初步学习,为品读扫除障碍、做好准备。这堂课其实就是把每篇课文的第一课时学习整合起来,提高学习效率。所以确立这三个目标是比较实际的。

从单元导语可以看出,教材编写者已经确立了单元主题学习的基本思路。

教材这个单元导语写得很好,不仅点明主题,而且说明了教材内容和学习方法,比其他单元要丰富多了。老师对这个课程资源利用得还不够充分。如果能让学生自己读一读,画一画,到最后一个环节再照应一下就更好了。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利用教材学习的意识。——当然,其他单元未必要这样做。

这个学习过程比较扎实,一是学习的内容很具体:生字、词语的认读,采用小组合作形式检查、巩固课前预习情况。

生字学习后的小组汇报,有些走形式,不灵活。

生字词的处理还可以更扎实一些,比如,生字词可以再多读几遍,词语的意思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懂的,怎么懂的;有没有不懂的。

教师让学生画出四字词语,读四字词语。为让学生理解四字词语,老师采用了一个巧妙的办法:出示一幅乡村风景画,学生说在画中发现了哪些四字词语。这样,理解了词语,其实也初步学会了词的使用。

为了让学生初步读懂课文,教师设计2个填空题:

1.我最喜欢的风景,因为

这样,学生就可以练习用一句话读懂课文。

第2个填空题关注片断:

2.如果你是一位摄影师,你最想拍哪一幅美景留念?请用曲线画出,并做批注。

考虑到这是一个初读课文的过程,对重点语句的品读应该简略,小组交流,读一读就可以了。

课堂观察看,绝大多数孩子们有了批注的意识,批注的方法老师还要指导,学生做批注不会用符号、词语来概括,而是用完整的句子,所以效率偏低。

这首小诗可以让学生读一读,学习《乡下人家》时就不读了。只听老师第一遍显然不够。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我们对单元导读课有如下认识:

一、三个定位

1.单元导读课和学生的课前单元预习构成一个整体。课前教师设计一个预习提纲,根据学生预习习惯形成情况,学生对照预习单集体预习或利用晨读、课外自主预习。课后访谈发现,本班学生预习时间超过一节课的占60%。所以,预习的要求还要适当降低,低中年级适当减少对内容的关注,把重点放在自学生字词、通读课文上,随着年级升高,减少字词学习要求,增加对内容的自学和资料的查找。

2.单元导读课的目的是为整个单元深入学习做好准备。一是扫除阅读障碍,认读生字词、初步了解词语意思;二是读通句子,读顺课文;三是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四是查找与课文有关的资料。

3.单元导读课的主要学习方式是自主、合作学习。教师的作用在于:提示学习内容和方法,检查学习效果,点拨引导以纠正学生的错误、把学生自学得到的认识印象更高层次。

二、三个抓手

1.预习单(导学案、自主学习单):教师要精心设计预习单,把预习要求转化成具体操作的要求,便于检查、落实,目的是让不具有学习主动性的孩子也能达到“保底”的要求,让最不善于引导的老师利用检查预习单的方式也能完成单元导读的教学目标。

2.学习小组:在大班额的情况下,组建学习小组,有效利用学习小组,可以保证预习任务的落实,同时训练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

3.教学内容的提取:单元导读课内容是共性内容和个性内容的结合,共性内容包括:生字认读和书写,新词的认读、理解和积累,课文读通、读顺、了解内容。个性内容需要根据单元导读和课后练习来提取,增强预习、导读的针对性(避免单调、重复),提高学习效果。例如,孙园园设计的针对课文内容的两个填空,就是对本组课文特点的有效提取。

三、注意的三个问题

1.要注意年级特点。低年级识字量大,采用单元整体识字的方式容易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另外单元集中识字使生字脱离语言环境,不符合学生识字规律。因此,低年级如何进行单元整合学习,需要慎重实验。高年级的单元导读课,要侧重内容的整合,培养学生用对比、联系的方法阅读一组课文的习惯。

2.要求要适度。要扎扎实实落实字词教学和课文阅读,不急于关注内容,更不急于分析内容,让每一个学生都达到认读生字、读通课文的基本目标。

3.要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教师的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相信学生。在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形成的阶段,多一些耐心的等待。鼓励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主动发现问题,教师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给予点拨、引导、释疑、解惑——真正实现“以学为本”。

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心得

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心得体会 林州市第一实验小学马中青 我校自开展主题学习实验以来,新的教学理念正在逐步影响着我们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语文课堂上更注重学生长期积累,关注学生人文精神发展,注重指导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教学思想正在形成,并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习惯和综合素养的提升,逐步形成了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 一、初见成效 1、主题阅读明确了学习的目的,学生带着主题来阅读,激发了学习的兴趣。主题阅读的基础是学生的兴趣,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自己喜欢的,才有可能广泛地去阅读。学生只有明确了学习的主题,才能深入地去研究,才能通过阅读找到其中的快乐。 2、主题阅读有力地开发了教材,让学生有书可读,读得全面。 “海量阅读”的课堂教学艺术以及“1+X”单元阅读教学模式,使读书已经不再成为需要,而那些必读篇目也不再是学生心上的一笔笔债务。让学生从文学作品中吸取有益的营养,成了当今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大问题。“主题阅读丛书”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学生可以借助一本书了解一个主题的,借助一本书读很多篇书,借助一本书丰富阅读积累。 3、语文主题学习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一定帮助。它给学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让学生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作用,并且让个人的兴趣完成由浅入深、由粗到精的蜕变,同时又充分利用学生相互间的影响、学习作用,通过交流,达到对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体会目的,另外,它不只是停留在阅读文学作品的层面上,读可以促进写。 二、具体措施 1、主题阅读 操作方式是每教学一个单元或一篇课文,就补充与单元或课文相关的文章或背景资料、补注等等,让学生充分阅读,通过这种补充和拓展阅读,促进学生对本单元本篇课文的理解学习,使学生开阔视野,活跃思维,丰富思想情感和语言积累。教学一篇课文至少要另外补充三篇左右的相关的文章让学生课内阅读。

《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教学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教学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1.大语文教学观 传统的语文教学重知识落实,轻能力培养,重课内传授,轻课外实践。一直以来,我们都忽视了语文学科丰富的课程资源,紧抠教科书,隔绝与生活实践的联系,以致充满生命力的语言文字成了学生眼里枯燥乏味的学习任务。新课标提倡语 文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实现课内外衔接,让“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主题单元教学是实现这一理念的有效途径,它在整合教材内容的同时,努 力拓展知识的外延,吸纳丰富的课外知识,真正实现在生活中、实践中学习语文。 其次,新课程以九年一贯的思路来设计,消除了小学与初中的界线,使语文 学习更具连贯性,这就要求教师心中要有“全盘考虑”的意识,对于每一阶段的 学习目标、内容及策略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实行单元主题教学有利于教师对同一主 题的学习内容进行全局性的有机整合,可以跨学科,也可以跨年级,形成相应的 知识体系。 2.教材编排特点的需要 尽管现在使用的教材版本很多,但几乎每一个版本都是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 排的,如人教版的教材,首先确定贯穿 1-6 年级的主题领域,然后再确定每个年 级、每册的主题单元,每个主题单元一般有两三篇主体课文 (选编与主题相关的各种 类型、各种体裁的作品 )和一个“语文园地”。一个主题单元就构成一个相对完整 的学习单位。编者试图通过一个单元板块实现某一方面主题的教学,学生通过学 习形成相对完整的体验或知识体系。但在现实教学中,教师往往孤立地进行单篇 教学,割舍了内在的联系,使语文教学走向僵化。单篇文章与整个单元之间有何 关系,如何做到点与面的结合,让学生获得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的体验?这些都值得 在主题单元教学中进行尝试。 3.“以情景为中心”的课程需要 “以情景为中心” 的课程的基本思想是:为适应和改造“未来情景” 而学习,

2019年语文主题学习总结

2019年语文主题学习总结 主题语文篇一: 本学期,我们学校有声有色的开展了语文主题学习活动,有成效,也有不足。现在就目前我们这方面的一些做法,总结和反思如下: 一、按年级整合教材中的文章,做好整册规划、单元规划。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三个年级根据自己的教学计划,对整册所有课文进行整合与分类,重新确定学习单元。每一个学习单元一般确定一篇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同时拓展阅读3---5篇此主题下的阅读材料。这样一步步下来,学生不但能掌握这一类文章的学习方法,扩大了阅读量,同时也能掌握这一类文章的写作方法,提高习作水平。 二、配合“朝阳读书”,开展多种活动,巩固主题学习效果。 我校本学期定期开展教师的语文主题学习论坛、学生的语文主题学习手抄报、师生的读书知识竞赛、作文比赛等语文素养展示活动,对表现突出的优秀学生授予了“小博士”、“演讲明星”、“文学之星”等称号。

三、及时提炼总结学法、写法,并能举一反三。 各年级每一个学习单元,我们在精读完一篇文章之后,应及时总结这一类文章的学习方法。然后让学生举一反三,用此方法自主、高效地学习本单元内的略读课文,同时进行相关《主题学习丛书》的拓展阅读。 另外,学生在理解课文后,教师还应及时引导提升到总结这类文章的写作方法上。如写人的文章,一般可以总结人物的描写方法: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细节描写等,然后还可以紧跟上一个小练笔进行有针对的应用练习;叙事的文章,一般可以总结事件发展的过程,理清记叙的顺序;写景的文章,一般要总结抓住了景物的哪些特点来描写的。学生掌握了各类文章的写法之后,就能够较好地运用于以后的习作当中,提高写的水平。 四、语文主题学习成效显著 我校语文教师自开展主题学习以来通力合作,积极探索,并不断撰写教学论文,先后有3篇在省级以上教育教学刊物上发表,有5篇在县级论文竞赛中获奖。我们还从学生习作中选出优秀作品出版《芙蓉》文学书刊,并成立了“芙蓉”文学社。学生写作水平不断提高,其中有11篇作文在全国迎奥作文比赛中获奖,20篇习作在朝阳

初中语文主题单元整合阅读教学探略

初中语文主题单元整合阅读教学探略 1、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许多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语文教学系列化、整体化的实施策略。1936年,叶圣陶、夏丐尊二位先生编辑的供初中语文使用的教材《国文百八课》,使语文单元教学模式基本定型,此后一直处于不断发展中,韩军的“新语文”,朱永新的“新教育”,窦桂梅的“主题阅读”都得到了许多专家学者的肯定和借鉴。尤其北京一学校校长李希贵首倡的“语文主题学习”自xx年实验以来,全国已有22个省市的5000多所学校在实施中。 2、当前初中语文现状的需要随着语文核心素养的不断明晰化,“得阅读者得语文”的观点逐渐被许多语文专家和同仁所认同。但是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育并不是很理想,目前学生课业负担繁重,课外阅读并未落到实处,为此学生的文化视野狭隘,写作思维及语言运用捉襟见肘,继而影响到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及其精神家园的建构。2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语文主题单元整合阅读教学是新课标思想的一项教学实验工程,是整体教学与分块教学有机结合的行动实验。叶圣陶明确提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把整本书做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的主张。《课标》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还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

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3教学方法的基本内容本教学法是以高效课堂、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内大量阅读为特征,是改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 聚焦单元主题,对教材进行的“再度开发”,是把一个单元作为一个系统,以单元主题为魂,秉持“以篇为范例,授之以渔”的原则,实施“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式的单元整合教学,通过对不同文体,同一主题文章的学习,归纳出一般学习方法的教学模式。课堂上三分之二的时间学习课本,余下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海量阅读。在学习每本教材之前,首先引导学生从整体上了解全册书的内容,明确本册书的总目标,再根据单元主题制定单元目标,实现语文学习明晰化、序列化、层次化、系统化,使教学容量更大,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更大的发掘。每单元教学的操作流程依次为:单元导读课→单元预习课→整合精读课→整合略读课→拓展广读课→主题写作课→综合性学习课等七种前后紧密相连的课型进行教学,开发教学资源,增加学生课堂阅读量,以提高教学质量,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一)单元导读课:即单元整体感知。明确单元目标及学习方法,让学生对整个单元的学习内容有一个初步大概的了解,聚焦单元主题,整体设计,做好三维目标的整合,浏览初读、整体感知每一篇文章,并用一句话概括每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语文主题学习征文

走在“语文主题学习”的春天里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西城小学教师:王红霞王瑞琴初次接触语文主题学习,是2014年10月赴山东青岛参加首届全国小学“语文主题学习”课堂教学竞赛展示活动。听完课后,所有人都深深被震撼了。对主题学习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都觉得长期坚持读书,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让学生爱上读书,是我们语文老师的首要任务。李海梅老师的课印象最为深刻。李老师与她的孩子们在语文主题学习生活中,如积蓄巨大力量的火山,瞬间喷发,耀眼的光芒笼罩了整个会场。她们的主题学习课呈现如下亮点。 亮点一是:容量非常大。 亮点二是:学生书写非常漂亮。 亮点三是:整节课都以读为主,以诵为辅。 亮点四是:敢于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整节课学生学得很放松,很和谐,思想活跃,理解独特,旁征博引,多元体会。 亮点五是:教师教学过程中设计新奇。语文主题学习的核心是大量阅读,千方百计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终身受益的良好阅读习惯,二是贵在坚持,贵在读的有效性的落实上。 “主题学习”的一点思考 语文主题学习项目主持人李希贵先生多次提到,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强调通过课内阅读、课内学习、大量积累来学好

语文。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凡是在课内进行的大量的语文教改实验都叫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因为说得简单做法也简单,就是让学生用三分之一的课堂时间学完教材的基础上,其余三分之二的时间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自由的阅读。 在旗教研室及校领导的领导下,我们正式加入了语文主题学习这支队伍中,河套大地也掀起了主题学习的热潮。我们也不甘人后。决心带领学生走一条不同寻常的教改之路。我们心里清楚,传统的语文教学的确有一些弊端,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一是学生阅读量少,语文课堂更多地是只注重短期效益而忽视了长期积累;只注重知识教育而忽视了人文精神;只注重课文分析而忽视了个性化阅读指导;只注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而忽视了工具性;这一切造成了课堂的高效低耗。导致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冷漠。二是课内阅读内容少,费时多,课型单一,以往的阅读教学一学期学一本书,围绕二三十篇文章翻来覆去地讲、背、练,使语文教学变得枯燥、狭窄、无趣。往往是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老师讲得多,学生读得少,老师问得多,学生读得少,课堂以讲为主,形式单一,学生自己学习时间少。 传统的学生阅读只能在课外进行,处于自由散漫状态,由于缺乏老师必要的指导,学生阅读处于自由散漫,内容零乱不便于交流也不便于统一指导,阅读质量得不到保证,致使课外阅读形同虚设,学生阅读量得不到提高。

小学语文单元主题设计

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教学设计 一、有关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一)什么是教学设计 所谓教学设计,简单地说,就是指教育实践工作者(主要指教师)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 具体说来,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师自己的教学观念、经验、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合理组合和安排各种教学要素,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定实施方案的系统的计划过程。 6、展望未来,无限畅想 单元主题教学是根据课程实施的水平目标,确立若干个教学主题,教师遵循学生学习的一般规律,以主题为线索,开发和重组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连续课时单元教学的教学方式。 开展单元主题教学体现学习领域水平目标达成的针对性、知识技能教学的连贯性和生本化、生活化等特性。 将整个教学置于具体的生活情境之中,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意义建构,重视学生技能的综合运用的实践体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和意识。 关于主题单元的设计 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有些教师对主题单元的设计很不理解,

对字把“语文天地”或“语文园地”当成练习,他们只教主体课文,词部分还做一做,对拓展阅读、语文活动,有时间就做,时间一紧就不做,考试内容也只限于主体课文所涉及的内容。 也就是说,他们仍然被以往的“课文”和“课后练习”的教材结构和习惯的教学模式束缚着。这种情况必须改变,否则就没有真正进入课改。 第一、要明确“语文天地”与主体课文是同等重要的,它们共同构成一个主题单元。 北师版在开放单元中,没有主体课文,主题单元就是由“语文天地”构成。如北师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材“地名”。 主体课文与“语文天地”不是以往教材的“课文”与“课后练习”的关系。 主体课文提供两篇意义相关又不完全是一个角度的文质兼美的课文,两篇课文包含着这个年级的孩子可以感受的文化道德思想内容和应 该学习的语言文字等工具性知识。 每篇课文后面有两个思考题,就是从这两个方面出的,目的是让孩子更好地把握课文的两个方面。 “语文天地”则是从语文活动的角度设计的,更突出新课标强调的从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的理念,体现课程改革所要求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要求。 “语文天地”在各学段的栏目有所变化,但主要内容没有变,它是从综合性、实践性、趣味性方面对主体课文内容的拓展、丰富,对

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单元整合课

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单元整合课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科技成就未来》 外国语学校:王立霞王梅霞刘秀美

(三)、精读引领课(王梅霞) 《呼风唤雨的世纪》《飞船上的乘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2、抓住关键词句感受科普类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 3、初步认识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目标制定意图:教学目标的设计紧扣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1达成的是人文性目标,2、3所要达成的是工具性目标,本课的教学力争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目标。】 教学重点:感受科普类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当你按动遥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当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坐在电脑前和同学聊天的时候……你是否感受到了科学技术的威力?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第八组课文,一组科普类说明文,通过学习来感受这类文章用词的准确及写法上的特点,从而感受科学技术的威力。 【设计意图:用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实例导入,既贴近生活,让学生易于接受,又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学习《呼风唤雨的世纪》

1、揭题:首先,我们学习《呼风唤雨的世纪》,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呼风唤雨”这个词让你想到了谁?(生答)现在用来形容什么?你知道一个世纪是多长? 【设计意图:“呼风唤雨”是学生耳熟能详的词语,有词语引发学生的联想,再联系文本,可以让学生尽快把握文章主旨,并直接进入文本的学习。】 2、整体感知课文: 课前同学们已经做了预习,相信已经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谁来说一说本科主要写了什么? 3、引导学生感受科普类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 (1)、区别“发现”“发明” 文章开篇点题: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读第二自然段,找一找。 根据学生回答,幻灯片出示句子:【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 在这句话里,有两个近义词(生“发现”“发明”),这两个词语有区别吗?你能不能结合文本加以区别? 文中第四自然段写的就是人类在20世纪的发明和发现。出示第四自然段的句子,【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

最新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随笔.docx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随笔 在古诗词热化的今天,我们要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下面 就跟随小编一起看看老师们的见解吧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随笔【第一篇】:综合性学习的定义综合性学习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崭新内容,综合性学习课的 设置,对新课标下的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内容来说,是一项重大改革。我们发现,综合性学习课的活动是学生最喜爱的一项语文学 习内容,这与活动内容的新颖开放、活动方式的灵活有着密切的 关系。然而,在具体的开展过程中,这种学习活动的内容却是很 难把握。一些教师对于选题不知道该怎样下手。在教学设计上不会充分利用地区优势资源,致使活动与实际生活脱节等等。因此 本人本人就语文综合性学习如何选择主题作了一些探索。主题是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灵魂,没有主题,活动就会失去方向,活 动的内容就会零散,缺乏内在的联系,不利于学生完整知识、能力、情感结构的形成。 1.从时事动态中获取资源。 由于教材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致使教材更新的周期长,许多 紧随时代发展的大量新知识、新观念和新信息被排斥在语文课程 之外。综合性学习内容的开放性,给教学提供了广阔空间,在发 生的重大事件都成为学生综合性学习的最佳材料。如以“我为灾 区献爱心”为主题的活动都成为综合性学习的资源。教师及时组 织,有效激发了学生关注社会、关爱他人的情怀。

2.从学生兴趣领域中获取资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综合性学习”强调从学生兴趣出发选 择学习的内容,这是学生开展主动探究的重要因素,它来自学生 之中,学生投以极大的热情和主动性,调动起一切可以调动的潜能。实践证明,“上街识店名”、“我是小导游”等研究活动,都深深 地吸引着学生,学生学得兴致盎然。打破课堂和书本的界限,把 生活的活水引进课堂,把学习语文的视角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促 进了语文知识与能力的相互转换,激发了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热情。3从语文课堂学习中发现主题 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富有启迪,可以激发学生对生 活的浓厚兴趣。教师可以结合教学,抓住机会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促进语文知识、能力的运用和提高。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随笔【第二篇】:初中语文综合性学 习的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初中语 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反思。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 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初中语文教材中“综合性学 习活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设置的,是体现“课程标准” 精神、引导语文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为学生自主探究创设问题情景和

2020年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单元主题教学设计(全册)

单元主题教学教案 四年级上册 学校 教师

编者的话: 单元主题教学在工作室三批成员中得以扎实实践,取得了明显效果,其思想理念已经通过多种渠道影响到全市全省。为了达到研究成果共同分享,促进我县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工作室组织了三批成员共同编写了单元主题教学教案,陆续发送到各学校,供老师们学习、借鉴和运用。 单元主题教学集“注提”实验、诱思探究教学、愉快教育、洋思、杜郎口、太谷课堂教学经验为一体,遵循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概括为七个课型,满足了不同地区,不同教师的教学需要,具有时代性、前瞻性和实效性特点。多读积累,多练口语,多练习作是单元主题教学的理念,同时“让学生自信地走上讲台”“把课堂还给学生”“讲台是师生共同拥有的舞台”“学生的精彩是才是老师的精彩”等思想贯穿 七个课型,给学生的发展搭建了广阔平台。 因人教版教材向部编版教材逐步过渡,整套教案需要几年才能完成,本次首先提供一年级上学期,三-六年级上册,下学期提供一年级下册,三-六年级上册。 人教版教材提供的教师用书是教案,工作室提供的同样是教案,这为工作室成员提供了更多选择,无疑可以减轻教师再次备课的负担,省出时间深入钻研教材,修改课件,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鉴于此,提出以下使用要求: 一是三批成员必须运用,其他老师可以尊重中心学校意

见基础上选择运用。中心学校可以选择青年教师使用。 二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必须对教案认真阅读,在以下方面加以修改、删减和增补。 1、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当堂练习; 2、单元导读型中阅读材料选择,问题设计方法,板书设计; 3、课文解读型中的问题设计,解读方法选择和设计,展示交流的方式方法; 4、综合训练型中的题型设计、拓展内容; 5、主题阅读型中的材料选择,方法运用; 6、口语交际型中的环节设计,展示互动方法,评价办法; 7、习作教学型中的命题、指导、自改互改、点评环节,评价项目的创新,实效性建议; 8、回顾拓展型中的拓展、主持练习的方法、评价等。 三、凡使用此教案的老师必须以批注方式呈现。 四、由于部分成员研究单元主题教学还不够深入,理解尚有不到位的现象,请你在使用过程中再次修改和调整。如果有明显的错误和疏漏,可以直接向工作室QQ群里提出建议,由编者继续完善,不断提高教案的层次和使用效率。

《语文主题学习》读后感心得体会800字

《语文主题学习》读后感心得体会800字 导读:读书笔记《语文主题学习》读后感心得体会8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语文主题学习”的魅力——《语文主题学习》读后感心得体会800字: 《语文主题学习》这本书带着新理念的清新气息走进了语文课堂,让学生在阅读中听,说,写的能力的有了全面提升。 一、理念提升,改变观念 “语文主题学习”是以高效课堂、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内大量阅读为特征。语文是学出来的,而不是讲出来的。在用三分之一的课堂时间学完教材的基础上,剩余的三分之二的时间在教师的指点下自由阅读配套的《语文主题学习丛书》。“语文主题学习”是通过课内阅读、课内学习来学习语文。每学期让学生阅读100万字。 二、多元课堂海量阅读 1.简约课堂丰盈语文 我们陶醉于《语文主题学习》带来的美好境界。通过集体备课,探究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真问题作为课堂的主线;通过强化训练,让学生适应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习惯于个性的感悟。这一切都是为了压缩课文学习时间,形成简约有效的语文课堂,让《语文主题学习》能够从容走进我们的语文教学。语文就应该简简单单的上,孩子的能力就在我们的“放”中得到了锻炼,文学审美能力也在书海中得到了

提升。语文课纵欲变得丰盈充实。 2.解放课堂、丰厚底蕴 当语文教学走出瘦弱以它丰盈的面目走向学生们的时候,我们的学生也雀跃了。他们便有了足够的时间在书海里遨游。跟文本交流,与大师对话,语言变得丰富,思想开始积淀。读后感·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训练有素而又有条不紊地阅读、讨论交流背诵、整理。教师成了配角,学生却满载而归。我们引导孩子既要进入书中去又引导孩子从书里走出来,借助他们自己日益丰厚的语言积淀进行习作训练。 《语文主题学习》这本书它带来的是全新的语文教学理念。丰富了语文课堂,也丰富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都有了一个很大的飞跃,让学生每天都在书的海洋中快乐地遨游,语文素养得以全面提升。相信不久的将来,语文主题学习海量阅读的课堂既丰富又多元,既广博又精深。作者:丁晓红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语文“主题学习”经验交流稿

语文“主题学习”经验交流稿本学期我校迎着课改之风实施教研室的“主题学习”课题实验,我作为实验班的语文老师深感荣幸,“主题学习”中的“海量阅读”“课内阅读”的思想给了我很多的思考。关于我本学期在语文主题学习上的一些做法及效果和今后设想简单的谈一谈。 一、一些粗浅的做法及其效果。 (一)突出人文主题的灌输,强化人文教育。 在语文“主题学习”理念的指引下,我在讲授每一单元时都会首先揭示本单元的主题,并且在每一课题前都要板书单元主题,围绕本单元的主题在单元教材中进行人文教育,课尾升华主题,强化教材的人文教育观。在第八单元“爱”的主题学习中,我将每一课中所体现的爱都会诠释一番:《掌声》中同学对英子的爱是鼓励是认可;《一次成功的实验》中同学之间的爱是先人后己的团结协作精神;《给予树》中的爱是金吉娅对陌生女孩的同情、仁爱、体贴;《好汉查理》中的爱是同伴之间的尊重、理解、信任。通过学习这一篇篇贴近生活的故事,在阅读大量的《丛书》中关于爱的表达,孩子们会深刻的体会到:爱有无数种表达方式,只要心中有他人,爱就在身边。 (二)重视《丛书》的阅读。 1. 每上完一课至少保证课内带读一篇《丛书》文章,

以读为主淡化任务。其实由于我们手中没有《丛书》,不方便提前准备读的任务,遇到课后有阅读感悟的篇目,以此为主让学生自读。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较高。 2. 利用家庭作业布置其他篇目的阅读。以“标划”喜欢的词句为任务进行。通过同桌互相检查进行评价,也发现一些不主动读书的同学,提出要求希望他们能主动读书。 3. 利用课首三分钟进行《丛书》欣赏。由于《丛书》到手时已经上了三个单元了,我就将二单元中的《丛书》篇目分配到人,在课首读给全班同学,并且评选了朗读优秀的同学。五单元安排了许多奇妙的神话故事,我们也进行了共赏。 (三)阅读卡的导航学生阅读同类文章。 在我教学公开课《盘古开天地》一课时,我借鉴别人的做法,设计了一张神话故事阅读卡,神话故事阅读导航。任务包括:故事名称,主人公,我喜欢的词语,画出精彩的故事情节读一读,人物评价:提供选项□本领大呼风唤雨□乐于助人□与自然(恶势力)作斗争,不怕困难、坚持不懈。□为民造福□勇于探索□无私奉献□()。以此方向引领学生阅读《丛书》中的《精卫填海》的神话故事。课前我就发放了此单让学生阅读自己喜欢的神话故事填卡,课上进行了交流。学生的学习效果很好。上次在临河五小聆听他们实验小组的做法时,以及最近我有阅读了一些有关“语

基于某单元整合地语文主题学习

基于单元整合的“语文主题学习”(课型操作例谈) (二)精品指导课 精品指导课即精读课文指导课。这是一种老师们都熟悉的课型,大家研究得比较多。杏园小学(王晓群执教)在研讨这节课时,力求体现“课堂教学简约化、课内课外一体化”的教学思路,实现一课一得。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要的画面,体会乡下人家独特而迷人的风光。 2、了解作者的写作特点。 3、重点体悟拟人手法的妙处,并习得拟人手法,能有意识地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要的画面,体会乡下人家独特而迷人的风光。 2、了解作者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 重点体悟拟人手法的妙处,并习得拟人手法,能有意识地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作家陈醉云笔下的《乡下人家》。看老师写课题。 来,咱们美美地读一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梳理文章中的画面 1、同学们,课文总共7个自然段,在前6个自然段,作者在每一段都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画面,比如老师用这样抓关键词的方式从第一段中概括出了一幅画面:瓜藤攀檐图。 2、接下来,请同学们通读课文,你也试着用这样抓关键词的方式找出其他的画面。 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教师总结:同学们,你们看,我们抓住了段落的描写对象,抓住段落中的关键词,就把一篇长长的文章读成这样一幅幅优美的画面。 三、再读课文,描绘画面,体会乡下人家的美好 1、同学们,在这几幅画面当中,你最喜欢哪一幅?请你,把对应的段落再认真地读一读,读完之后,可以在段落的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待会儿,咱们交流交流。

在这几幅画面中,我最喜欢图,从文中的这一句(几句)话中我感受到 2、学生交流画面,教师相机点评。 3、同学们,你们看,咱们抓住了关键词句,就能读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接下来,请把你的感受再次送到段落中,一边想象着画面,一边美美地读一读。 4、此时此刻,你的眼前,浮现出一个怎样的乡下人家? (PPT)_____________的乡下人家 5、那作者是如何把这种美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呢?他用了什么方法,你读出来了吗? 四、习得拟人写法 (一)学生自主交流作者的写作特点。(教师相机进行总结,ppt出示) (二)重点体会拟人手法的运用。 1、文章中有哪些句子用了拟人手法呢?请你快速浏览课文,拿起笔,画下这些句子。(PPT 出示出来,让学生对照)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单元主题课程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单元主题教学设计第六单元 探求未知无畏无私 【单元目标】 1.探险是人类的一种探求未知的伟大精神,通过本单元四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并体验这种探险与科学幻想在人类科学发展史中的伟大价值。 2.浏览是随着阅读量的扩大而必然出现的一种阅读方法,让学生尝试并逐渐学会运用这种阅读方法,以利于不断拓展自己的阅读范围和阅读视野。 3.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并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有所思考和质疑。 【设计解读】 本单元选编的课文包括了探险和科幻两部分内容。传记文学《伟大的悲剧》科威特等人为探险事业而牺牲的事迹读来震撼人心。传记文学《太空一日》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的认真严谨、一丝不苟,令人敬仰。科幻小说《带上她的眼睛》以大胆的科学幻想和细腻的情感描写来塑造热爱生活、大义大勇的地航员,人性的光辉和魅力冲击读者心灵。笔记小说《河中石兽》启发人们思考什么才是检验真理的正确标准。本单元的课文国内外兼具,让学生体验人类与生俱来的永不停息的伟大探险精神,让学生感受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大胆的质疑精神,从而激励学生培养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本单元大部分课文篇幅较长,适宜进行浏览训练。每篇文章“浏览”训练皆有法可依,或抓时间、地点、事件等重要信息,兼留意每段首句,或借助各部分小标题,或带上问题去一目十行,迅速提取字里行间的主要信息。本单元主题教学第一课时可采取整体集中训练 “浏览”方法的方式,多篇“横向”关联教学,便于学生整体把握,而非零碎感知。本单元在训练“浏览”的基础上,还需要引导学生精读科学探险者探求未知领域的可贵精神。本单元主题教学的第二、三课时教学设计,我们大胆尝试横向对比不同作品塑造的人物精神品质,同中求异,再顺势探究科学的思辨、质疑精神,让学生学会深度学习。 囿于课时关系,本单元主题教学设计,教师可依据个人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裁剪取舍。本单元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教学设计还存在商榷之处,不足之处欢迎大家及时指正,共商优化解决之道。 热血探险荡气回肠 ——单元主题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海口市龙华区教研室林惠萍 【设计解说】 本节课是该单元主题教学的第一课时,立足于通览全篇,了解大意,把握文章布局谋篇的特点,为第二课时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

语文主题学习教学模式(1)

语文主题学习教学模式 1.预习过关课 课堂教学的目标是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了解本单元主题,认准字音,读熟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①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整体把握、提炼本单元主题。 ②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要求学生正确认读,用心感受。 ③检查课文朗读情况。这一环节主要在小组内实施完成,教师辅以抽查的形式落实。 ④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要求学生用规范的语言概括出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⑤交流有关资料。 注意问题: ①预习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利用早读、语文自习以及课余等时间布置学生对课文进行自主预习,预习的要求是通读课文,画出认会生字词,查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查阅相关资料;第二步是预习过关课,主要对第一步预习情况进行检查、过关和交流。 ②随着年级的升高,预习要求不断提高,低年级以熟读课文为主,中高年级要作批注。 2.字词读写课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把本单元生字词及课文里的重点词语读会读好,初步感知意思并试着运用。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①回顾本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 ②出示本单元重点词语(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将词语分类,如按课文分类,按词性或词语的感情色彩等来分,但不宜分类太多)。初步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这一步要求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读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初步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找到词语在文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谈一谈。 ③在正确认读的基础上指导书写学生认为难写的生字。 ④从本课出示的词语中任选几个写一段话。要求在规定的时间(一般是五分钟)写出一段话,要求语句通顺,用词准确,写完后用两三分钟修改完善,然后展示朗读,教师做总结性评价。本环节由易到难,层层推进,根据不同年级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写话——修改完善——展示交流一步一个台阶,这既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能体现小学语文的学习特点。 ⑤拓展阅读。老师结合本单元的主题来选择阅读内容。以精品段、诗词为主。 注意问题: ①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增强,预习过关课和本节字词读写课可以有机整合。 ②写话练习时,在词语的选择上体现层次性,鼓励优秀的学生多选,基础较差的可少选。 3.课文品读课

语文主题学习教学随笔

语文主题学习教学随笔 黄丽娟上学期,我们学区在松山区教育局相关领导的带动下进行了有关“语文主题学习”的实验。说实在的,一开始,我校领导回来传达有关的语文新课程改革,我对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方式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很茫然,或者说是不知所措,不知道怎样才能把课改做好,也很疑惑,感觉这么大的变化很难接受,困惑一直围绕着我。回想起来,究其原因,就是对学生不放心。认为讲不到的地方学生就不会,逐段分析,面面俱到的串讲,所以一堂课下来,教师讲的口干舌燥,学生听的累,教师讲的累,造成教师不断的讲,学生不断的记,忙忙碌碌一节课,收获甚微,最终导致语文教学变得枯燥、无味。这样“把自由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是相互违背的。 在去年下学期的一次语文讨论课上,我们学校几位语文老师坐在一起讨论语文主题学习课究竟怎样上,充分拿出自己的观点,把这些观点放在一起,和总校的领导一起走进了课堂,去尝试。几节课下来,我们认为,有的地方成功,有的地方不成功。例如我上的一节精讲课《圆明园的毁灭》,一开始我认为,既然是精讲课,肯定和原来的讲法没什么区别,所以在课上还是带着学生一起来分析课文,一节课下来,感觉时间紧,任务重,把一篇课文还是分析的支离破碎的。经过讨论,不成功的地方还是很多的。 原来我班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差,积累少,只有王秋迪一名同学特别的喜欢读书,但是她的读书根本带动不了大部分同学,因为课上的时间都安排的很满,所以她读书都是在课外,比如吃饭,睡觉前,下课的时候,所以尽管她上课讲着滔滔不绝的故事,很深刻的说着自己的感想,当时同学们全用羡慕的眼光看着她,可是一下课似乎把这些全忘了,都是尽情的打闹着,回家的时候家长反应全是看电视,动画片,没有几个看书的,就是有,也全是在应付老师留的读书的作业,大量的时间浪费,根本没有积累的好习惯。 在总校领导组织听了几位老师比较成型的单元整体推进课,感觉

小学语文主题学习教学的一般模式

小学语文主题学习教学的一般模式 1.预习过关课 课堂教学的目标是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了解本单元主题,认准字音,读熟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①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整体把握、提炼本单元主题。 ②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要求学生正确认读,用心感受。 ③检查课文朗读情况。这一环节主要在小组内实施完成,教师辅以抽查的形式落实。 ④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要求学生用规范的语言概括出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⑤交流有关资料。 注意问题: ①预习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利用早读、语文自习以及课余等时间布置学生对课文进 行自主预习,预习的要求是通读课文,画出认会生字词,查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查阅相关资料;第二步是预习过关课,主要对第一步预习情况进行检查、过关和交流。

②随着年级的升高,预习要求不断提高,低年级以熟读课文为主,中高年级要作批注。 2.字词读写课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把本单元生字词及课文里的重点词语读会读好,初步感知意思并试着运用。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①回顾本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 ②出示本单元重点词语(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将词语分类,如按课文分类,按词性或词语的感情色彩等来分,但不宜分类太多)。初步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这一步要求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读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初步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找到词语在文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谈一谈。 ③在正确认读的基础上指导书写学生认为难写的生字。 ④从本课出示的词语中任选几个写一段话。要求在规定的时间(一般是五分钟)写出一段话,要求语句通顺,用词准确,写完后用两三分钟修改完善,然后展示朗读,教师做总结性评价。本环节由易到难,层层推

如何进行“语文主题学习”单元整体备课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c5594562.html, 如何进行“语文主题学习”单元整体备课 作者:陶小平张广东 来源:《内蒙古教育·综合版》2018年第11期 如何进行“语文主题学习”单元整体备课?经过几年的摸索、实践,我们总结出了“研读教材,确定主题→紧扣主题,制定目标→围绕目标,整体构思→根据构思,编制学案”这一基本流程。下面,以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5组教材为例,具体谈谈我们的做法。 这组教材以“科学精神”为专题,选编了《跨越百年的美丽》等4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对科学精神做出了阐释。外加“单元导读、课后习题、阅读链接、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等内容。 一、研读教材,确定主题 进行“语文主题学习”单元整体备课,单元主题的确定是至关重要的。如何确定单元主题,即找准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用主题”呢?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前要做到“五研读”,即研读单元导语,研读文本,研读“泡泡”里的提示,研读课后习题,研读“交流平台”等。 单元导语,一般简明地告诉我们学习本组教材要达到的目标;文本是落实整个单元学习目标的主要载体,是单元导语中提出的学习目标的具体化;“泡泡”里的提示、课后习题、“交流平台”等是整个单元学习目标的显性化。如“科学精神”的单元导语中明确指出:“本组课文将着重让我们感受在每次成功中不可或缺的科学精神。”“学习本组课文,要把握主要内容,体会科学精神的含义,还要学习用具体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 通过“五研读”,我们明确地感受到本单元的“语用”训练点较为集中地指向“用具体的事例 来说明观点(道理)”。于是,我们确定了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科学精神”,“语用主题”是“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观点(道理)”。 二、紧扣主题,制定目标 学习目标的制定,不要贪多求全,尽量少而集中。学习目标的描述不要太空泛,要具体、准确,具有可操作性。 依据研读教材后所确定的“双主题”,我们制定了本单元的学习总目标:(1)概括具体事例,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科学精神的内涵,并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2)体会作者用具体事例表明观点(说明道理)的写法,并试着运用到习作中去;(3)拓展阅读科学家的传记和其他科普作品,培养科学精神。 学习总目标中的“目标1”和“目标3”是指向“人文主题”,“目标2”是指向“语用主题”。目标非常集中。而且,目标的描述具体、准确,具有可操作性。

语文阅读主题学习心得体会

语文阅读主题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语文主题学习心得体会 “语文主题”学习随笔 于耀攀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新理念,要求探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把握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实践性、规律性特点,创立一种自主性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中自主尝试、发现、探究、评价和提高,形成知识的自主建构,并不断探索新的学习领域和研究内容,不断尝试使用新的方法、新的工具,以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不断发展,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因此,我们进行了“语文主题”学习实验。 一、“语文主题”学习使学习内容更广博。 1.主题学习课本的使用,扩大阅读量增大吸收范围。 “语文主题”学习的阅读内容不仅面广量多,而且贴近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理解水平。主题学习丛书和课本教材单元吻合,以便更大范围的理解和吸收。增加阅读量,让学生在大范围、丰富的信息量中提取于自己有用的东西。 2. “语文主题”学习在阅读中不必要求学生全部的掌

握和精通。“语文主题”学习在阅读中不必要求学生全部的掌握和精通。只要求学生在自己的知识水平上有所收获就行。关键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强化积累,大量地记背经典的语言词句是教学的要旨。它不是传统教学的简单回归,更不能产生新的死读硬背的教学模式,把书读死。 所以我们提倡在阅读中思考,并产生自行扩展阅读的愿望和兴趣,这是“语文主题”学习所体现的着力点,这也是学生由学习阅读走向独立阅读的开始。 3. “语文主题”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方法,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语文素养,实现个性话发展的过程。 二、“语文主题”学习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1.通过“语文主题”的学习,学生的阅读能力大大的提高了。..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语文主题”学习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速度。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不但学会了默读课文还学会了快速阅读文章。同时也让一些平时不喜欢读书的同学对阅读产生了兴趣,他们不但读了大量的文章,还做了很多的读书笔记,写出了自己的收获与感受,真正做到了的“不动笔墨不读书”。“语文主题”学习还扩大了

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教学总结反思

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教学总结反思 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教学总结 关集中心小学:刘杰芳 我们学校实行大单元主题阅读教学已近一年,审视我们的学校走过一年的主题阅读之路,其间有成功的快乐,也有困惑的烦恼,为使这种教学模式取得更好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备课方式 以“单元主题”为主线,以“单元主题阅读教学法”为指导进行备每单元的课,同时,在每周一的下午,我们参加主题阅读教学实验的老师都进行集体备课,一起说说自己上课时的成功之处和困惑,以便大家吸取经验和共同解决问题。另外,还通过上公开课,进行共同备课。我们共有7位老师参与实验,在进行公开课时,尽量把7种课型都进行一次公开课,发现哪种课型上得不够理想,就作为我们集体研讨的对象。 二、授课方法 以单元为单位组织教学,进行整体设计,把“一主二翼”三套教材中相关联三个单元组成一个“大单元”,用“单元主题”统帅整个教学流程,教师不仅着眼于课本,同时关注两翼教材。在教学两翼教材时,不能只流于形式,只让学生

随便读读算了,课堂上,教师要抓住本节课要解决的某个知识点引导学生读。教“一主”教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方法,自主学习“两翼”教材上的文章。同时,课堂上做到“四导”“五还给”。 “四导“体现在: (一)导趣。引发情感参与,学习一个单元要两周时间,学生在这段时间里要始终保持积极参与的良好状态。 (二)导读。全面感知内容,将课文、资料袋、“两翼”教材、插图有机融合,引导学生对整组内容获得整体印象,形成单元主旋律。 (三)导学。明确学习任务。每单元的单元导语中对本单元的教学在人文目标、学法目标、实践目标上均提出了要求,引导学生去发现、总结。 (四)导行。课内延伸课外。在学习每单元时,还要引导、鼓励学生去主动搜集同主题的相关资料,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营造一种共同的学习氛围,扩大语文学习的平台。 “五还给”: 1、将第一阅读的时间还给学生。 2、将第一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 3、将第一表达的时间还给学生。 4、将第一感悟的过程还给学生。 5、将课堂主阵地还给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