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口镇实习报告

松口实习报告

摘要梅县松口镇是研究城镇聚落变迁的一个“活教材”,这里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土地肥沃,农业发展基础好,水路交通方便,商贸发展繁荣。基于水陆要塞和千百年的文化发展历史等诸因,松口成为闻名遐迩的千年古镇,也是岭南四大古镇之一,并且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通过实地考察松口城镇的选址条件、城镇形成与发展因素以及城镇的历史沿革与兴衰变迁,印证松口的兴衰变迁,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

关键词松口;码头;兴衰变迁;发展;成因

1 松口概况

松口是中国广东省梅县下辖的一个镇,松口镇地处梅县东北部,在梅江下游,是个依山傍水的小盆地。自松口、松东、松南三镇合并后,成为梅县第一大镇。全镇共有41个村委会和5个居委会,总人口6.9万多人,面积328.6平方公里,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方便,梅坎铁路、省道S223线、S332线及梅县白渡至大埔三河坝国防公路贯穿该镇,是周边乡镇商贸的重要集散地。松口镇曾是广东内河港第二大港口,经千年孕育,具有丰富的客家人文资源,享有文化之乡、华侨之乡、山歌之乡的美誉。

2 松口镇的城镇选址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们通过登上元魁塔,从高处俯瞰了松口镇的全貌。在观察中发现,松口镇所在的地方正是一个小盆地,四周是低矮的丘陵,中间有一条宽阔的松源河穿过。松源河起源于福建省上杭县大平山,全长77公里,它像一条飘动着的白色绸带从上游的松源镇顺流直下至松口镇铜琶村再注入梅江,给松口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中央盆地的地势平坦,高低适中,镇里的房屋都是沿着河流修建,再向两边扩展,整个村落从高处往下看,犹如一个巨大的惊叹号。

从地理位置上看,松口地处闽粤要冲,北通上杭、武平,东邻永定,西连蕉岭,南接大埔,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加之松口是到汕头水路出南洋的必经之道,因此便利的水陆交通促使松口的商贸蓬勃发展。

从气候上来看,松口位于我国东南部,属广东省,而广东省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带,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这样的气候和降水条件也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聚居。

综上所述,松口镇符合城镇选址的原则,即平原广阔、地形高低适中、水陆交通便利、水源丰富、气候温和、物产丰盈。

3 松口镇的历史沿革与兴衰变迁

3.1 起源与发展(945-1911)

早在西汉时期,松口这个地方已有畲族人居住,由于没有独立的名称,故称为“东畲寨”,当时南越王赵陀统一岭南,和集百越,梅县还属于南海郡龙川县的管辖范围,没有独立县名;到了东汉、三国、两晋时期,这里改成为“义安围”;至公元945年始称“梅口镇”,初址在界溪口,以后慢慢移到今天的所在地。北宋之初,这里这里了“松口盐务”,明嘉靖年间又设立了“松口市”,到了清朝初期,改称松口堡,1950年改为松口区。

查阅松口各姓族谱,唐代就已有部分汉人陆续迁入松口。宋末元初时,来自福建汀州府各县的汉人大量迁入松口,这些汉人来自福建宁化县石壁的居多。迁居松口的汉人在这块热土上安居乐业,繁衍发展得很快。

建国以后,松口镇迎来一个全新的阶段。公社化时期,松口本镇分为松口公社和松口镇,松口镇包括了圩镇及周边5个管理区,而其他地方则划入松口公社。改革开放后,松口公社改为松北乡,即为今天松口镇前身。松北乡圩镇设置在大塘管理区、石盘村管理区,后增加寺坑开发区。

90年代中期,松口镇并入松北乡,松北乡正式更名为松口镇,新镇政府设在大塘村,后迁至松北乡寺坑村。进入21世纪后,松口镇周边的松南、松东先后并入,松口镇正式成为梅州地区第一大镇。

3.2 繁荣(1912-1949)

明末清初以后,松口人口暴满,人民纷纷迁移外地谋生,到了民国时期,松口更是达到历史的繁荣鼎盛时期。随着商贸繁荣发展,古镇向外扩展,民国13年(1924年)拆镇界建南洋风格骑楼商业街,1000多家商铺林立,世德新街与火船码头见证了古镇繁荣。

为了寻找松口昔日繁华的回忆,我们走访了古镇的一些人家,并通过观察古镇的种种遗迹,了解了松口在上世纪末的鼎盛繁华。

3.2.1 世德新街

自古“松口不认州”,这里的州指的便是梅州,可见昔日的松口也曾极盛一时,能够见证松口的繁华的,莫过于世德新街了。世德新街位于梅东桥下沿江一带,古时商业繁荣,这里的店铺多为二三层楼高的沙灰木楼,街道在民国初年时扩宽过,是改良式的明清建筑。在大街北侧,还保留着小街小巷、石板地,这里基本上是原来的明清街道。这条几百米长的古商业街,两边都还保留着南洋风格的骑楼,这是上个世纪30年代由华侨投资的,1000多家的商铺林立其间,达到了商业的鼎盛期。旧时这里是广东第二大的内河港,地处闽赣粤的交汇地,水陆交通发达,历史上便是商贸重镇,无论是货物还是人流的聚集地。

在这里有许多南洋风格的建筑,其中火船码头附近,华侨廖舫州、钟成材等投资建“骑楼式”的欧陆南洋风格的店铺,很有特色,可说是当时这些建筑中的代表。值得一提的是松江旅馆,这是一座有着中西风格的四层洋楼,上面依稀可见到“Hotel Tsung Kihn”的字样,有着30年代的大上海景观。从外观上可以看出这种建筑风格的旅馆在当时商业街中的地位,旅馆的名字里甚至有英文的出现,可见当时世德新街的繁华和影响力。

3.2.2 码头

松源河上的松口港是广东内河港第二大港,对于当时陆路交通不便,主要依靠水上运输的年代来说,发达的水上交通为松口镇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商机,为松口的繁荣打下了基础。能够见证这一切的,就是这里的码头了。

60多年前,为了逃避战乱和谋生需要,许多客家人再次迁移他们的家园,而松口是到汕头下南洋的必经之路。昔日的火船码头,最多的时候有300多条船只在这里停泊,6000多旅客从这里出发。据当地的老人介绍说,这里依然是百年前的旧貌。江西、福建及蕉岭、平远一带人出南洋均从松口火船码头搭乘电轮,由汕头港转乘大轮。这里成了历史上华侨飘洋过海生离死别的第一站,每一天,

这里都在上演离别的场面,而这一去就是一辈子,码头成为了华侨们回国寻祖的重要地点。

松口码头可以说见证着松口人民的生活历史,承载着百年前客家人海外谋生的梦想,具有很高的历史意义。

3.2.3 元魁塔

据资料记载,元魁塔是由明末翰林学士、东宫侍讲李二何(原名李士淳,明崇祯元年中第18名会魁,人称“岭南夫子”)主持修建于明万历年间。明朝万历四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619年动工建造,历时10年。当时李二何亲自题刻门联,门联仅用数字描绘了塔的形象,同时表达了李二何自已的抱负。

元魁塔塔高九层,高约五十多米,耸立于岌顶,以悬崖作基座,以潭水作基脚,崖高塔更高,雄伟秀丽,游者不绝。元魁塔是粤东一胜景。广东省邮局于1982年以十大名塔作邮资票花,元魁塔就是其中之一。

400多年前建的元魁塔,建于梅江边一坚固沉积岩上,这是当时人们对风调雨顺的一种祈求。也只有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人们才会寻求精神上的一种追求,才会建造元魁塔来祈求风调雨顺。因此,元魁塔也是当时经济繁荣的一种见证。

3.3 衰落(1950-1999)

建国以后,随着陆路交通的迅速发展,水上水陆交通已远远不能满足商贸发展的需求,松口镇的商贸地位日渐下降,百年古街逐渐衰落,人口外迁逃离,松口古镇由此从繁荣鼎盛走向衰落萧条。

通过对当地居民的采访中,得知松口镇在93年以前还是人流物流的集中地,93年后,人口逐年减少,当地居民不再愿意留在松口发展,而选择到外地去打工。特别是世德新街,留在当地的一般是外地人,而且,当地的房子是公家的,即政府的,不是居民私有的。两边的房屋大多还是骑楼,沿江而筑,且街道狭窄,路面坑坑洼洼。沿途做生意的小贩不多,在中山公园旁只有一家叫喜多多的超市。虽然这只是一家典型的三线城市规模小超市,但在如今松口镇,它却轻松地在零售业中独执牛耳。也就在这个小超市斜对面不远处,有成排的旧式骑楼。骑楼下的街道空寂冷落,偶有人影也匆匆走过。和超市门前的热闹气氛相比,这儿的几家杂货铺显得萧条异常。

码头已没有昔日的挥泪洒别的景象,其中一个码头叫广务码头的,我们从老一辈的人们那里知道那是当时最大的码头。现在停泊在这个码头的已经没有大船只了,只傍着几条小船接载过江的客人,旁边那重型的起重机在往沙船上堆沙,江面上也只有几条挖沙、运沙的船只。繁荣街道和码头昔日的繁华与今日冷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4 古镇复兴:新区兴起(2000-)

近年来,松口镇围绕“建设新区,整治老区,塑造松口新形象”的目标要求,加快发展步伐,将镇政府、松口人民医院、派出所、法庭、地税、国土、交管等部门新建于寺坑新开发区,并加大老区整治力度,整治中山路、老爱群楼和法政路等,城镇化建设已初具雏形。

4 松口镇兴衰变迁的成因:

4.1 繁荣的原因:

4.1.1 良好的自然条件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是松口古镇形成的基础条件

广东省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带,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适合人们的居住和生活。松口镇依梅江沿岸形成聚落,旧时梅江水质干净,没有洪水泛滥,人们生活用水来源充足。

从地理位置上看,松口地处闽粤要冲,北通上杭、武平,东邻永定,西连蕉岭,南接大埔,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它是明末以后客家人出南洋的第一站,也是孙中山发动辛亥革命的策源地之一。由于过去的交通主要是水运,松口水陆交通特别发达,东北连接闽西,东南直通潮汕,因此便利的水陆交通促使松口的商贸蓬勃发展。

4.1.2 客家民系的迁徙发展是松口古镇繁荣发展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因素

客家民系是客家人从中原历经五次大迁徙而形成的一个民系,在客家民系迁徙的过程当中,为岭南地区的社会发展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丰厚的文化财富,无形之中,也为松口古镇的发展提供了文化、有思想、有技术的人才,对松口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有助于与形成崇文重教的文化氛围。

据史料记载,仅明清两朝,松口镇就出了4位翰林,9位进士,27位举人;离松口镇不远的宝坑村,一个村就出了四位国民党的将军。1918年5月,伟人孙中山先生曾专程到松口视察,他在该镇下榻于铜琶村的爱春楼,这座楼至今保存完好。

4.1.3 交通区位的变化是松口古镇兴衰变迁的主要因素

松口境内的韩江流域是史上嘉应州人出洋谋生的必经之地。韩江是广东四大江之一,江面宽广,水流通畅, 由于过去的交通主要是水运,松口水陆交通特别发达,东北连接闽西,东南直通潮汕,松口港成为广东内河港第二大港,过往船只频繁,码头繁忙,人民生活安定,清末明初就已有电船,当时的松口还有属于自己的造船厂。

据当地的老人介绍,当时最热闹的码头是火船码头,码头停靠许多船只,这些船只都是从松口运米,煤炭等各种物质运往汕头等地区,然后从汕头运海鲜回来;松源没有通车前,松源的进出口物资除少数靠肩挑外,大部分是靠民船运输的,那时松源河道是一条航运很繁忙的航道。平时河中小船可直达松源镇凹下圩,丰水期可直达蕉岭北寨圩。河中航行的小船以12艘船组成一个小船队。小船的吨位约3至5吨。每条船2个船工。木排、竹排和漂运的木材顺流而下到达松口镇铜琶村下店,再由这里把木材、木排捆扎成大木排,顺水漂运到潮汕地区;而许多海外华侨就是从这里搭这些货船出外谋生,早年出海谋生的客家人大多是孤身上路,“两手空拳打天下,一条皮带走南洋”。他们省吃俭用积攒下钱财,想方设法寄回老家。旧时交通不便,因沟通家乡与南洋两地的需要,华侨中还产生过一个特殊的群体——水客,他们奔走于家乡和海外之间,替其他华侨传送书信、钱物,从中获取报酬。这些水客也是搭这些货船往返穿梭于海外与家乡,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可见当时的水陆交通为松口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4.2 衰落的原因

4.2.1 水患影响是松口古镇兴衰变迁的重要影响因子

据当地居民的反映,松口几乎每年都发生洪水灾害。松口镇位于梅江下游,是个依山傍水的小盆地,各码头由简陋的石阶与小平台构成,没有现代的防洪措

施。因此每到发大水时,松口难免会浸泡在一片汪洋之中。洪水经常浸到二楼,一楼完全淹没在洪水中。因为经常遭水淹,在住居民都已经有了经验,洪水来时就将家具搬到二楼,二楼也进水时,就搬到三楼。因为每年遭受水灾,当地约定俗成了这么一种习惯,有洪水来临时就播放《洪湖水,浪打浪》,洪水退却时就播放《向前进!向前进!》。水患如此严重,人们生命财产都受到威胁,松口的经济自然而然受到严重的制约。

4.2.2 行政建制变迁与政府主导是松口古镇发展的重要导向

由于临江一带洪水经常泛滥,新的街道不得不往内陆迁移,政府为了松口的发展也不得不搬迁。政府搬到了松北乡寺坑村,松口镇重心发生倾斜,新的政府远离商业中心区,文化中心区,这对松口镇的经济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4.2.3 陆路交通发展与水运地位下降

随着陆路交通的发展,依靠水路交通发展起来的松口经济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到达汕头,潮州等地,出海外不再单一的依赖水路、船只,而是更多的依赖于公路交通,近年来更发展了高速公路,铁路运输和航空运输等,交通运输方式的多样化和方便快捷化,使梅江的水路交通逐渐萧条,松口人流物流逐渐减少,因此松口的经济发展便日益萧条。所谓“成也梅江,败也梅江”。

在实习中我们也观察到了昔日繁忙的码头现如今只有零星的几条小船漂浮在河面上,原来现在的松源河现在只是用来运输水泥而已了,当年的造船厂早已变成了水泥厂。当时最热闹的码头——火船码头,现在的宽度只有3至4米,已经被房屋占了大半,不得不让人感慨万千。

4.2.4 航道失修与水电站建设

据了解,从松口到汕头的梅江、韩江180多里水路,如今已建起了大大小小的水电站,客船已经渐渐地退出这段水域,剩下的就只有货船。随着陆路交通的发展,古镇往日的繁华渐渐消逝。

据松口镇当地的老人介绍,文革时期,松口这里山上的树都被砍光了,造成了水土流失,河床泥沙淤积现象越来越严重,致使河床不断抬高,所以近三四十年,才开始年年发洪水。建水电站后,上游的水库在多雨时开闸放水,洪水的水位不断的飙升,有能力的人都往新城镇搬,剩下少部分的人们在这里坚持生活。

查阅资料才发现,这个河段的河床比降是40米,却建有水电站十多个。虽然水电站的发展对梅州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电力资源,但这对松口的水运及水土流失等问题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5 结语

松口千年古镇的聚落演进特征符合“起源—形成—发展—停滞—复兴”的时间演进特征,它的城址转移具有由沿江向内地迁移的空间转移特征。松口千年古镇演变揭示出人地关系与聚落变迁的调适关系,聚落的“形成—发展—繁荣—衰落”演变伴随着“依附自然--顺应与干预自然--干预自然--回归自然”的聚落人地关系而发展。松口古镇“起源—形成—发展—停滞—复兴”的时间演进特征和城址“沿江—内地”的空间转移特征遵循了这一发展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