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年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管理学必须背诵的内容

1.2011年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管理学必须背诵的内容
1.2011年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管理学必须背诵的内容

前提:

1,4—9章是内部平衡;第十章是动态平衡。

2,只是学苑中心化的重点。重点章节:“A2,6,10”〉“B1,4,8,9”〉C其余章节。3,近3年考过的100%不用看。

管理学----第一章:管理的历史发展---单选,多选,大题不会出

第一节:古典管理理论

一,泰罗科学管理理论制(美国人)的要点包括:

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2,要是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

3,管理控制中实行例外原则,即日常事务授权给部下负责,管理人员只对例外事项保留处置权利

4,采用刺激性的工资报酬制度刺激工人努力工作。实行差别计件制---萝卜加大棒

二、法约尔德管理职能及一般管理理论

1,认为经营(business)和管理(Administration)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2,六种经营B活动:经营是引诱一个组织趋向一个目标。

六种经营活动:技术活动(生产);商业活动(交换);财务活动(资金的筹集、控制和使用);安全活动(人和物的安全);会计活动(记账、成本核算和统计等);

3,五大管理A职能:管理活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五大管理职能

4,提出了14条管理原则:如劳动分工原则。

三、马克斯.韦伯的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即官僚组织

1,权威的基础

早期组织管理中多依靠个人的权威,以传统的权威和“神授”的超凡权威为基本的控制手段。马克斯.韦伯指出,组织管理过程中依赖的基本权威将由个人转向“法理”,以理性的、正式规定的制度规范为权威中心来实施管理。

第二节:近代管理理论

四、巴纳德在管理理论上的主要思想是:

1,组织论的管理论

其理论结构为(理论特征):个体假设---协作行为和协作系统理论----组织理论---管理理论1,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在对个体基本特征和协作过程分析基础上提出来的

2,组织平衡:组织维持其生存和发展必须实现三个方面的平衡:a组织内部个人和整体之间的平衡;b组织和环境之间的平衡;c组织动态平衡。

3,管理人员的职能

其最根本的职能是协调,实现组织三方面的平衡。管理人员有三个方面的基本职能(也是正式组织的三要素):a建立和维持一个信息联系的系统;b从组织成员那里获得必要的努力;c规定组织的共同目标。

第三节:当代管理理论

五、管理理论中的主要流派(单选)

1,管理过程流派:一直致力于研究和说明“管理人员做些什么和如何做好这些工作”,侧重说明管理工作实务。开山鼻祖是法约耳,当代是孔茨

2管理科学流派:采用科学方法和数量方法解决问题,侧重分析和说明管理中科学、理性的成分和可数量化的侧面。泰罗

4,组织管理流派:揭示组织形成、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必然性。更多的关心管理人员为什么要做这些工作。巴纳德

5,行为科学流派:从心理学、社会学角度侧重研究个体需求、行为,团体行为。马斯洛6,经验管理流派:以大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经验为主要研究对象,重视案例分析的流派。

六、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最为突出的:

1,企业文化热潮的兴起;日本企业重视全体职工共有的价值观念,美国多注重管理硬件。2,正在发展中的信息技术对管理的影响

第四节:管理历史演进的规律和线索

七、管理学发展几条较为显著的线索:(管理思想演进)

1,科学化、理性化线索:泰罗。对人是“经济人”假设。用“胡萝卜加大棒”管理

2,人道主义线索:霍桑实验。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A对人是“社会人”假设。

B提出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C行为科学。从心理学,社会学角度研究。3,管理过程线索:法约尔;4,实证分析线索

管理学----第二章:组织管理原理(命题重点:多类型题)

第一节:个体层次的基础知识

一、个体层次的基础知识

1,个体假设—-传统的看法:

a经济人假设;b社会人假设;

c管理人假设:管理人是遵循令人满意准则进行经济活动的主体,认为人的理性有限的,不可能做出最优的决策

d“复杂人”假设。以上假设,都只强调个体的某一侧面,现实中的个体,实际上是上述各方面的综合。他时而按经济人方式行事,时而表现为一种社会的存在,时而按满意准则行事(管理人假设),这样的个体可称为“复杂人”。用权变来管理。

二、行为和学习(B类)--简答和论述

1,行为和学习,是组织生活中个体的两个最基本的特征。

2,其中,行为关系到现阶段的企业状态,学习则更多地对将来的企业发展起影响作用。3,通过现时的行为,可以促进成员的学习,学习的结果又会提高未来的行为能力,两者是相互促进的。

注:1,行为决定方向(制约于决定方向,而决定方向又制约于目标;知识;思维方式)和强度(制约于心理能量,而心理能量又制约于情感)

2,个人在组织中学习的特点:

a在行为过程中学;b学习的模仿性质;c有稳定化,定型化的倾向。

3,两类不同的学习:

a渐进的,累积的,连续;b飞跃的,革新性的学习

三、心理能量--简答和论述

1,概念(名词解释):心理能量或心理力量是促使人意识到自己的需求和主体性,驱使人采取适当行为的心理力量。

2,协调和调节的过程和机制主要包括(多选):

A个人与组织及组织价值观的一体化过程;b相互影响的机制;c集团的活力。四、学习与心理能量的相互作用(09重点,简答题)

1,学习与心理能量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两者有较强的相关性

2,组织中学习与心理能量相互作用的作用有两条轨迹,一是:学习—情报蓄集—成功—能量改变(对个人而言,个体层次上)

3,学习---情报共有---相互激励---集团能量(对集体而言)

第二节: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

五、正式组织(还未考过,重点)

1,概念(名词解释):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有意识的加以协调的行为或力的系统。

2,三要素(多选题):a有协作意愿;b共同目标;c信息沟通

六、非正式组织(多选)

1,概念(名词解释):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人的无意识地体系化、类型化了的多种心理因素的系统

2,特征(不会有大题,多选):

a无明确结构、形态、可辨识性差;

b非正式组织本质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协调;

c非正式组织侧重于人们相互接触的心理因素;

d非正式组织中通行的是通过感觉、情感、个性特征等因素的无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个人品格往往是导向因素。

3,非正式组织对正式组织的作用--简答和论述

A,创造正式组织产生的条件

B,赋予正式组织以活力

C,促进信息沟通

D,有助于维持正式组织的内聚力

E,维护个人完整人格

七,组织中正式侧面与非正式侧面(简答题/论述,要略微展开)

1,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的定义

2,两者的关系:

a组织是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统一。不能将两者割裂开来理解,两个不是对现实的描述,而是一种理论上的抽象;

b组织是正式侧面与非正式侧面的统一。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作为组织管理理论中两个基本范畴,正式侧面反映了管理过程中科学、理性的一面;非正式侧面反映了管理过程中艺术性、创造性的一面

第三节:组织平衡

八、组织平衡

1,组织内部平衡:指由单独个体行为到集体化协作行为的环节,个体与组织整体之间的平衡。

2,组织内部平衡与下述几种因素直接相关/如何实现组织内部平衡:--简答和论述A,个人的需求、动机及其标准。

B,诱因的分配过程。

C,组织的效率。是组织目标的实现程度。

D,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组织内部平衡往往通过组织结构设计、人员配置、制度化管理、激励、领导、企业文化教化等多种职能活动实现。

3,为什么需要实现组织动态平衡:--简答和论述

A,组织内外所有相关因素都处于变化中。组织平衡不是一次性的,不是一蹴而就的。当组织内外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原有平衡即被打破,须根据变化的情况建立新的平衡

B,实现组织动态平衡,最关键的是处理稳定和变革的矛盾。

C,动态平衡的实现需要有系统和权变观念。

第四节:管理概念与管理职能

九、管理的概念的基本点(多选)

1,是组织的特殊器官;2,管理的实质是协调;3,管理协调是有意识的协调

4,管理是维持集体协作延续发展的行为

十、管理的职能(多选):a组织目标的设定和转化;b确立和维持信息沟通系统;c确保必要的活动;d领导。

管理学----第三章:企业和企业制度(几乎可忽略)

一、企业的特征(多选)

1,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而且是独立的经济组织

2 ,财产支配关系,使企业根本特征之一

3,企业的目的是获得并不断增加盈利。

3,自负盈亏是企业重要的特征

4,企业的职能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必须向社会提供适销商品和优质服务。

二、产权包括的内容及功能(多项)

对资源的a使用权;b转让权;c收入的享用权

三、股份公司的特点(多选)

1,资本证券化;2,有限责任;3,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4,公司的账目公开。

管理学----第四章:决策(非重点)

一、“决策人”的管理模式

1,以西蒙为代表的决策理论学派强调决策的重要性,并把“决策人”作为一种独立的管理模式。西蒙和马奇在《组织》中按照关于人的假设对管理理论作了如下分类:(多选)

a“机械人”模式;b“动机人”模式;c“决策人”模式

2,“决策人”模式是把下述的决策方面的心理学因素作为其行动的基础的:(多选)

a学习;b记忆;c习惯。

二、程序化的决策(名词解释):是指决策可以程序化到呈现出程序化的状态,可以程序化到制定出一套处理这些决策的固定程序,每当他们出现时,不需要再重复处理他们。

三、决策的准则:有限理性的假设---找不到最优方案;理性的假设—找到最优方案。

管理学----第五章:计划和控制(非重点)

一、计划和控制系统(名词解释,不是重要的)

为了促进、约束和调整企业组织中复杂而多样的计划和控制过程而形成的管理体系或框架,就是。。。

二、计划和控制的基础(单选):信息

三、计划制定过程有何重要意义(多选/简答题(B类)。如果本章要出,就是此题)

1,计划制定对部门或计划者个人的意义:a通过对环境的分析研究,可以加深对环境的认识,减少工作的不确定性和失误;b明确工作目标;c确定当时必须采取的行

2,计划制定对企业整体的意义:a计划制定过程同时使企业组织中信息沟通、相互了解和事前协调的过程;b形成企业总体计划;c为管理者施加影响提供手段;d通

过各部门间的协调,可从组织整体要求出发协调各部门的决策,使计划成一整体。

四、控制系统的两种控制:

1,直接控制:由具体操作者在工作过程中进行的控制

2,间接控制:即影响控制。主要是业绩评价。上级管理者对作业人员事后评价

管理学----第六章:组织(重点--更侧重于第三,四节,B类简答/论述)

第一节组织结构

一、组织结构(名词解释):是指组织内部分工协作的基本形式或框架。

二、组织结构的内容:为确立分工协作的基本框架,必须确定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简答题,B类)

1,分工关系:分工给组织带来的利益(多选)a分工使各种工作简单化;b由于从事专业化的工作,使得每一个工人都能掌握专业化的操作技能。

分工给组织带来的弊端(多选)a分工带来工作的单调化;b分工会阻碍组织内部人员的流动,降低其对组织变化的适应能力;c专业化会助长组织内部的冲突

2部门化:组织部门是组织协调的第一个方法。管理的幅度(名词解释):指一个管理者能直接协调的下属的人数。

3权限关系:集权与分权相结合是正确处理决策权限关系的基本原则。

A,集权的优点(选择):政令统一,上下左右行动协调。

B,集权的3缺点(选择):所有事项都须征得上级许可,决策周期长;缺乏第一手材料,决策科学性差;排除下级对决策的参与,下级有种遭冷落的感觉。

C,分权的优点是决策快速,职工参与意识强。缺点是协调困难。

4沟通与协商:必须设计横向沟通和协商路线

5程序化。事先制订行动方案,以便在某些事件发生时及时处置。

第二节组织结构形式选择

三、制约组织结构的因素(简答题,B类)

1,信息沟通:贯穿于管理活动的全过程

2,技术特点(多选):主要包括技术复杂程度和稳定性两方面。

3,经营战略:是现代企业经营的主要标志

4,管理体制:在一定条件下,管理体制的制约力是不可忽视的

5,企业规模:组织结构的规模和复杂性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而相应增长的

6,环境变化:企业面临的环境特点,对组织结构中职权的划分和组织结构的稳定影响大总之,以上6个方面需认真研究,并与之保持相互衔接和相互协调

四、几种基本的组织结构形式及其使用范围

1,直线制。只适用于那些规模较小或业务活动简单、稳定的企业。其优点是(单选/多选):a结构简单,指挥系统清晰、统一;b责权关系明确;c横向联系少,内部协调容易;d信息沟通迅速,解决问题及时,管理效率比较高。

缺点是:缺乏专业化分工,经营管理事务依赖于少数几个人。

2,直线职能制:适用于中小企业。厂长对业务和职能部门均实行垂直式领导;职能管理部门是厂长的助手和参谋,其职责是向上级提供信息和建议。

3,事业部制:也称分权制结构,现代企业组织结构形式。此结构遵循集中决策,分散经营的总原则。

优点:a权力下放,利于最高管理层摆脱日常行政事务;b各事业部主管摆脱了事事请示汇报的框框;c各事业部可集中从事某一方面的经营活动,实现高度专业化;d各事业部经营责任和权限明确,物质利益与经营状况紧密挂钩。

缺点:容易造成组织结构重叠,管理人员膨胀;各事业部独立性强,考虑问题容易忽视企业整体利益。

4,矩阵制:横轴是各职能部门,纵轴式各个项目小组。(类似于宝洁项目的WOW)

5,子公司和分公司:子公司是独立的法人企业;分公司不是独立的法人企业。

五组织结构的辩证法(09重点,简答题/论述题)

各种结构都利弊共存的,企业选任何组织结构形式,都会面临一系列客观存在的矛盾冲突:1集权与分权:集权利于统一指挥、行动;分权助于发挥夏季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取平衡2集中与分散:同上,分散助于各部门独立决策,把该部门的工作做精做细

3调和与对立:调和实质上是妥协,无限制往往会牺牲组织原则,损害组织健康。一定的对立利于组织正常履行职能,增强整体竞争能力,不断创新。把握分寸和度

4效率与战略:战略强调长期,面向环境的方面,效率强调短期的,面向组织内部的的方面。统一矛盾。

上述四矛盾,实际上是组织面临的基本矛盾――自律与他律矛盾的表现。

集权、集中、调和、效率的背后是他律,反面(分权。。。)是自律。

第三节制度规范

六、制度规范

1,概念(名词解释):

是组织管理过程中借以约束全体组织成员行为,确定办事方法,规定工作程序的各种章程、条例、守则、规程、办法等的总称

2 制度规范的种类(简答题,B类)(单选,明确各自的区分)

a.企业基本制度:是企业的“宪法”。使企业制度规范中具有根本性质的,规定企业形成和组织方式,决定企业性质的基本制度。

b.管理制度:对企业管理各基本方面规定活动框架、调节集体协作行为的制度;

c.技术规范;

d.业务规范:针对业务活动中大量存在、反复出现、又能摸索出科学处理办法的事物所制定的作业处理规定;

e.个人行为规范

3,制度规范的特点(简答题,B类)

A权威性;B系统性;C科学性;D无差别性;E借助强制力;F稳定性

第四节制度化管理

七、制度化管理的主要特征(简答题)

从管理制度的内容和制度化管理的实质来看,制度化管理的主要特征有:

1.在劳动分工的基础上,明确规定每个岗位的权力和责任,并却把这些权利和责任作为明确规范而制度化

2.按照各机构、各层次不同职位权力的大小,确定其在企业中的地位,从而形成一个有序的指挥链或等级系统,并以制度形式巩固下来。

3.以文字形式规定职位特性以及该职位对人应有素质、能力等要求

4.在实行制度管理的企业中,所有权与管理权相分离

5.管理人员在实施管理时有三个特点:一是根据一是设人原则,二是每个管理者均拥有执行自己职能所必要的权力,三是管理人员所拥有的权力要受到严格的限制,要服从有关章程和制度的规定。

6.管理者的职务是管理者的职业,他有固定的报酬,具有按资历、才干晋升的机会,它应忠于职守,而不是忠于某个人。

八、制度化管理(名解释):是指以制度为基本手段协调企业组织集体协作行为的管理方式

九、制度化与人性(简答/论述)

1,制度化管理的定义(见八)

2,制度化管理倾向于把管理过程和企业组织设计为一架精确、完美的机器,只讲规律,只讲科学,只讲理性,而不考虑人性

3,企业组织是由人组成的集团,不可能像机器一样准确,稳定,人有情绪,有本能。因此,

完美的制度化管理只是一种抽象。

4,极端的制度化管理既不可能,也不理想。制度化管理强调的,也不是极端的制度化,而是以制度化管理体系为基本,谋求制度化与人性、制度化与活力的平衡。

5,在推行制度化管理的同时,要处理好两组矛盾的平衡关系:“经”与“权”;自律与他律八、“经”与“权”的关系(简答题)

经与权是中国的传统说法。经指规范、原则、制度;权指权宜、权变,即衡量是非轻重,因时、因地、因事置宜。经与权,即所谓原则性与灵活性,坚持按制度办事与适当变通之意。

管理学----第七章:人员配置(非重点)

一、合理配置人员对促进整个经营管理的作用(多选题)

1,充分开发企业人力资源2,有效发挥组织结构功能3,提高群体质量,形成最佳工作组合4,强化管理职能,完善企业管理系统。

二、人员配置的基本原则(简答,B类)

1,系统开发;2,协调发展;3,选贤任能;4,适才适能;5,扬长避短;6,群体相容

管理学----第八章:激励(次重点章节)

一、激励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功能(多选,没考过)

1,助于激发和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2,助于将员工的个人目标导向实现企业目标的轨道3,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促进内部各组成部分的协调统一

二、动机(名词解释):是在需要基础上产生的,引起和维持着人的行为,并将其导向一定目标的心理机制。

三、需要激励理论模式(单选)

1,需求层次论:马斯洛。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2,双因素理论:赫茨伯格,又称激励—保健因素理论。保健因素与工作环境或工作关系有关;激励因素与工作内容或工作成果有关。

3,动机---目标激励模式:弗鲁姆。期望值理论:激励力=效价*期望值(取得成果的概率)4,权衡激励模式:亚当斯。提出公平理论。不看报酬的绝对值,看报酬的分配是否公平。5,强化激励模式:斯金纳。提出强化理论。

可采用3种方法:

A正强化(名词解释):又称积极强化,即利用强化物刺激行为主体,来保持和增强某种积极性为重复出现的频率;B负强化;

C消退(名词解释): 即对行为不施以任何刺激,任其反应频率逐渐降低,以致自然消退。

四、激励

1,概念(名词解释) :是指人类活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它具有加强和激发动机,推动并引导行为是之朝向预定目标的作用

2,实质:需要。

3,激励的过程:需要激发动机,动机驱动行为,行为实现目标,目标达到满意程度,之后强化,产生新的需要。

管理学----第九章:领导(重点)

一、领导与管理

1,领导(名词解释)是拥有权力的个人或集团向他人施加影响,使之为实现预定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2,领导不同于管理,从本质上说,管理是管理者依据法定职权规定下属的工作方向和方式,对其工作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活动。而领导则是领导者运行权力和影响引导下属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二者的差异主要在于其作用基础的不同。

二、领导的功能(多选)

1,能够给下属以有效的激励;2,表现为不同凡响的鼓舞能力;3,在于设计和维持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促进和跳高企业组织的运转水平。

三、领导权力及其影响方式(多选题)

1,外在影响。“法定权;奖励权;强制权”。其具体作用方式有(多选)a传统观念的影响;b利益满足的影响;c恐惧心理的影响

2,内在影响。(多选)“统御权;专长权”。a理性崇拜的影响;b感情的影响

四、沟通(名词解释,还没有考过)

1,沟通是为了设定的目标,凭借一定的符号载体,在个人与群体间传达思想,交流感情与互通信息的过程

2,正式沟通的形式:上行沟通;下行沟通;横向沟通;斜向沟通。

3,正式沟通的优点(多选):沟通效果好,比较严肃,约束力强,易于保密,可以使信息沟通保持权威性。

4,正式沟通的缺点(多选):很刻板,沟通速度慢,存在信息失真或扭曲的可能。五、组织沟通的原则(多选题)

1,准确性原则;2,完整性原则;3,及时性原则;4,非正式组织运用原则

六、领导的有效性(简答题,B类)

1,下级的支持;2与下级的相互关系;3,员工的评价;4,激励程度;5,沟通的效果

6,工作效率;7,目标的实现。

管理学----第十章:变革与发展过程管理(重点,全是A类简答/论述)

思考一,试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冲突

一、企业组织本身的矛盾因素(多选)

1,环境要求与组织内部要求之间的矛盾;2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之间的矛盾

3,科学、理性与人性之间的矛盾

二、环境的变化

三、企业的发展

1,企业发展带来企业与环境均衡的破坏

2,企业发展带来企业内部均衡的破环

3,企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思考二试述企业发展与惯性的关系

1,企业发展当中的惯性,从大的方面划分,可分为体系惯性和个人惯性。

体系惯性是指在企业运行过程中整体意义上形成的固定、僵化的体系和程序。

个人惯性(名词解释)是指个人在长期组织生活中形成的固定观念、准则和思维方法、工作习惯等。其包括两个基本方面:a思维方面的;b情感方面的

2,上述两个方面的惯性,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有益的状态。它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为了提高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摩擦和冲突,有意无意的形成的消除或缓解矛盾的状态。

3,稳定不变不是企业发展的理想状态,对矛盾、差异不加调整,任其子能,也不是理想状态。企业发展既需要稳定,也需要变革;既不能没有矛盾,也不能任矛盾发展。可采用

权变和中庸之道。

4,权变观点认为,不存在一套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适用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方法,管理过程中一切都处于变化之中。

5,中庸之道,既不是不偏不倚,也不是调和、协调,而是能动的利用矛盾和冲突,调动两方面的力量,在更高的水平上实现协调,促进企业发展。

思考三变革有何困难

1,变革(名词解释/简答题):企业变革是对旧有模式的一种转换。模式也成为范式、范型,它是在某种环境条件下,企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从工作程序到行为方式、管理方式,从思维习惯到价值观念都成为某种具有内在一致性的特定类型的状态。

2,企业变革涉及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学习过程和管理方式等多方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企业变革或革新的困难首先在于一定的模式已经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具有潜意识的特点。

3,其次,缺乏一般舆论和观念的支持是一个重要原因。对企业有意义的时机往往是一般人还没有认识到的时期。大部分人很难理解为何要革新、转换和调整。

4,再次,困难还来自于主要领导人的阻力。主要领导人是原有模式的创造者,从原有模式的形成和运用中曾获巨大成功,切身体会最多,感情最深,最难改变。

5,最后,即使在环境完全改变了以后,旧有的模式也并非立即失去作用,仍然可以维持一段时间,使人看不清模式转换、组织变革的必要性。

思考四变革的四个步骤

1,提出问题:有意识的使矛盾、不平衡或挑战明朗化,尖锐化,为变革创造条件。此阶段主要领导的预见能力、胆略和气魄起决定性作用

2,探索变革:在第一阶段充分的舆论准备前提下,转换或变革的时机过程从部分探索,试验开始。此阶段主要管理者所能做得和应该做的,是为探索和试验创造条件,从人,财,物等方面给与必要的权宜行事的权利。

3,全面展开:此阶段是在企业全面推广已实现变革的实验部门或单位的成功经验。此阶段主要管理者的职能是积极的提倡改革,引导变革的方向,为变革创造条件。

4,模式重塑:是在企业整体意义上,根据变革所展现出的新的发展机会和方向以及成功的模式,重新确定企业的经营观念、战略目标和经营战略,并据此确定相应的管理体系和方式方法,形成新的发展模式。

补充:一、革新的滞后性的主要原因:

1,对成熟化视而不见

2,对模式转换的必要性认识不足

3,规模和收益上的障碍

4,本业意识的障碍

二、革新的过程:认识、探索、决策、稳定。

2012年南大社保考研 陈振明 公共管理学笔记 导论 公共管理学的视野

《公共管理学》读书笔记 书名:公共管理学 作者:陈振明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这次读书笔记的内容是关于公共管理学的,说起来不是为了考试或者做研究的,一般人是不会看的,这也是 实话实说。管理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作为管理学在公共部门中的应用,其性质也应该是一样。但这个 “艺术”究竟是不是如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丰富多采,那就真 要打上一个问号了。 这本书拿在手上是相当厚的,随意一翻,就会发现这本 书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古 今中外可以说都有,尤其是不厌其烦的对公共管理学理论渊 源和一些工具、方法的论文 综述,实在让一些不好学之人彻底放弃。 某曾经看过公共管理学大师欧文·E·休斯的《公共管理导论》,外国人写书在很大程 度上文风较为随意,意在让所有普通大众(而不是仅限于研究者)都乐意去看,事例生 动多样,阐述观点通俗易懂。相反国内研究人员的著作较多晦涩难懂,文风“严谨”, 让人难以下咽。这点在很多领域的学科著作中都得到了“广泛”的体现。同样一本研究 著作,难道是国外学者书中内容少,学术价值低,而国内学者的书更有学术价值?答案 自不必明言。

在豆瓣上看到对本书的评论确实让某也有相同的共鸣。以上谈到了文风问题,同时,更为现实一点,从这本书作为考研的专业课本来看,无疑是本书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从深度、广度来看也是其他同类书少有的。但某还是认为阅读这本书,与阅读其他科研著作有很大不同。 本书涉及内容太多,每节甚至每个问题涉及的小点一般都有6、7条之多,想要全部一一死记硬背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应该的。其中一些概念定义多多,让人难以取舍,一些内容模模糊糊,似是而非,甚至编者自己也没有给出答案,让人无法把握。 虽然某之读书亦是乏善可陈,也不知真题考察之所在。但是无疑要分清主次,同时对于一些问题,要在理解本书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然后形成自己的一套回答方式。风清扬教导令狐冲无招胜有招,读这书便也是如此,在意不在形。只有自己事先有过思考和总结,知晓这些问题的关键才行,不然走上考场,书中知识无法转化为答题要点,岂不哀哉!即使勉强过关,复试面试教授一问,东扯西扯,往往数词可答,却回答啰嗦异常,如何能给导师好印象。 同样,类似于《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一书,以下是这本书的读书笔记。其中某认为次要的内容标注了了解,并提出了一些问题。当然只做参考,切莫迷信。楷体内容为解释说明之语。 导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 一、公共管理及其相关概念 (一)公共行政(public administration)与公共管理(public management)1、“行政”与“管理”的区别 (1)从词源上看,“行政”是“为……服务”,“管理”是“控制或获得结构”。(Owen) (2)“行政”指遵从指示和服务;“管理”指获得结果以及为获得结果所负的个人责任。 2、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概念

《安全管理学》主要知识点

《安全管理学》主要知识点(课堂教学的重点) 第一章 1、安全的定义? 安全的基本定义:顾名思义,“无危则安,无缺则全”,即安全意味着没有危险且尽善尽美。不同角度有不同定义: ①安全是指客观事物的危险程度能够为人们普通接受的状态。 ②安全是指没有引起死亡、伤害、职业病或财产、设备的损坏或环境危害的条件。 ③安全是指不因人、机、媒介的相互作用而导致系统损失、人员伤害、任务受影响或造成时间的损失。 2、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①经济损失大。事故时安全问题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无论是企业、家庭还是整个人类社会,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都是相当巨大的,有些甚至是无法弥补的。(可举例说明) ②社会影响大。事故的发生会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因事故的发生而造成的家庭破裂、企业解体等类悲剧数不胜数;由于事故的发生也曾使一些企业的信誉、经济效益等遭受损伤,有些甚至引起社会的不稳定,使国家在世界上的声誉下降。 ③影响周期长。事故发生所造成的影响绝非短期内就能消除,往往会在人们心头留下长期的抹不去的烙印,使相关人员心理上的阴影难以拂去。(可举例说明) 3、“职业安全卫生”的英文全称? Occupational Safety & Health 4、safety 和security 的区别? 前者是保护的意思,主要是指职业安全、意外伤害、家庭安全等安全问题,即大多为安全科学工作者所关注的领域; 后者是保卫的意思,主要涉及国家安全、刑事犯罪、防抢防盗等安全问题。 5、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关系? 可靠性是指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在使用期间内实现规定性能的可能程度。安全性是系

统在可接受的最小事故损失条件下发挥其功能的一种品质。 区别:可靠性是针对系统的功能而言,可靠性的技术核心是失效分析;安全性是针对系统损失而言,安全技术的核心是危险分析。危险与损失有关,而失效仅是某一项目的某些功能的丧失,可能不会造成损失。所以失效不等于危险,可靠不等于安全,可靠性与安全性不能等同。 联系:失效与故障有时也会造成损失,甚至导致发生灾难性事故,这时失效或故障就成为了危险了。也就是说,当故障或失效的发生会导致事故时,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会同时提高系统的安全性。所以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在进行系统安全性分析的同时,也需要应用可靠性的数据,某些安全性分析方法也源于可靠性分析。 6、什么是系统安全? 在系统寿命期间的所有阶段,以使用效能、时间和成本为约束条件,应用工程和管理的原理、准则和技术,使系统获得最佳的安全性。 7、什么是管理? 为实现预定目标而组织和使用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物质资源的过程。 8、现代安全管理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人的因素,具体包括人的安全责任意识、安全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 9、什么是系统原理?什么是整分合原理?什么是人本原理?什么是弹性原理? 系统原理:系统原理是指人们在从事管理工作时,运用系统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对管理活动进行充分的系统分析,以达到安全管理的优化目标,即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认识和处理企业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整分合原理:现代高效率的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进行有效的综合。 人本原理:在管理活动中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弹性原理:是指管理是在系统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千变万化的形势下进行的,管理必须要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才能有效地实现动态管理。 10、什么是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以安全为目的,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方面的活动。

公共管理系列教材:公共管理学

公共管理系列教材:公共管理学篇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公共管理系列教材(14本):公共管理学 党秀云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西方公共行政管理理论精要 丁煌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 陈振明 出版社:人民大学公共管理伦理学 张康之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公共危机管理 王宏伟编著 出版社:人民大学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 卓越主编 出版社:人民大学 公共项目管理与评估 朱彬齐中英朱彬齐中英 出版社:武汉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公共政策与经济分析 张昕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行政法学概论 胡锦光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及案例教程陈天祥编著 出版社:人民大学 公共政策分析 陈振明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公共冲突管理常健等公共行政导论(第五版)[美]杰伊·M·沙夫里茨公共部门经济学(修订版)高培勇崔军编著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 公共管理伦理学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及案例教程 行政法学概论 篇二:公共管理学课程教材及阅读书目 公共管理学课程教材及阅读书目 篇三:经典教案系列公共管理学 .公共管理学

读书笔记 书名:《公共行政的精神》 乔治·弗雷德里克森(美) 第一部分:关于本书 本书从公共行政的本源——“公共性”谈起,对涉及公共行政领域的公正、公平、公民精神、自由裁量权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指出当代公共行政在动荡的变革环境下,必须在政治、价值与伦理方面进行恰当的定位,从而构建公共行政官员所应遵循的价值规范与伦理准则,保证建立现代民主政府和政府治理的有效性。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作者在本书最后提出的公共行政八原则,值得每一位研究公共行政的专家、学者以及对公共行政感兴趣的读者加以研读与思考。第二部分:关于作者乔治·弗雷德里克森1987年起出任堪萨斯大学埃德温·斯滕尼特聘教授之职,此前,就任切尼和斯波卡尼的东华盛顿大学校长十年,同时任密苏里在学公共与社区服务学院院长,印第安纳大学公共与环境事务学院副院长。他曾经在马里兰在学、南加州大学、锡拉兵兹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任教。 弗雷德里克森是《公共行政理论与研究》杂志的主编,曾任美国行政学会会长。1990年获美国公共行政学会和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学院全美联合会共同颁发的特别研究奖。

公共管理专业政治学的材料分析题MPA考试.doc

感谢你的阅读 材料一:“人类社会是否真正能够通过深思熟虑和自由选择来建立一个良好的政府,还是他们永远要靠机遇和强力来决定他们的政治组织?”(引自[美]汉密尔顿等著:《联邦党人文集》)商务印书馆1996年材料二: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迈克尔·罗斯金认为,政治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人为的创造,当然,它们当中的大多数经过了长期的演化,但在一个国家历史的关键时刻人们有选择制度的机会。这给政治带来了创造性的因素。制度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地里长出来的,它是由许多能力或强或弱的人小心创造出来的。历史的经验和历史原因指导其形成。(引自[美]迈克尔·罗斯金著《政治科学》,华夏出版社2001年)问题:政治制度是一种人为的创造吗?那些人可以选择和创造政治制度?结合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予以评论。(字数1000字以上)答:政治制度是一种人为的创造。中国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制度建设中逐步实践、积累、创造建立起来的。选择和创造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亿万中国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全中国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1954年9月15日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标志着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正式确立。5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历经了酝酿建立、曲折发展、重入正规和不断完善的过程,日益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正如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迈克尔罗斯金所说“政治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人为的创造,当然,它们当中的大多数经过了长期的演化,但在一个国家历史的关键时刻人们有选择制度的机会。这给政治带来了创造性的因素。”1840年以后,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敲开了中国的大门,我国逐渐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奔走呼号,力图解救人民于水火之中。戊戌变法,百日维新,辛亥革命,建立国民政府……各阶级、各阶层、各种 感谢你的阅读

推荐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必读的行管著作

推荐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必读的行管著作(一)基础理论经典 1 、泰罗:《科学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年版 2 、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年版 3 、西蒙:《管理行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 4 年版 4、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5、F·J·古德诺:《政治与行政》,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6、詹姆斯·Q·威尔逊:《美国官僚政治——政府机构的行为及其动因》,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年版 7、戴维·H·罗森布鲁姆:《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R·J·斯蒂尔曼编著、李方等译:《公共行政学》(上、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 9、R·登哈特:《公共组织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沙夫里茨和海德:《公共行政学经典》(英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二)基础理论前沿 1 、B·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 2 、巴泽尔:《突破官僚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 3 年1 月出版 3 、查尔斯·沃尔夫:《市场或政府——权衡两种不完善的选择》,中国发展出版社 1994 年版

4 、V ·登哈特和R·登哈特:《新公共服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 、简·莱恩:《新公共管理》。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出版社 6、弗里德利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 、奥斯本和盖布勒:《改革政丶府》。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 8 、亨廷顿:《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 年 9 、罗西瑙:《没有政丶府的治理》。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版本 10、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上海三联出版社,1999年。 11、拉塞尔·M·林登:《无缝隙政丶府:公共部门再造指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12、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三)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 1、简·莱恩:《新公共管理》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2、帕特里克·敦利威:《民丶主、官僚制与公共选择-政治科学中的经济学阐释》,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3、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诺曼·弗林《公共部门管理》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5、B.G. 彼得斯:《政丶府管理与公共服务的新思维—西方国家行政改革述评》,国家行政学院出版1998 6、B.G. 彼得斯:《政丶府未来的治理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第一版 7、欧文·休斯著《公共管理导论》(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年 8、查尔斯·J·福克斯, 休·T·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11

2007年厦门大学606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07年厦门大学606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厦门大学2007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代码:606 科目名称: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 招生专业:政治学系、公共管理系、思想政治教育系所有专业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新政治经济学 2.主权 3.公共组织 4.国家公务员制度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简要评析两党制的特点。 2.简述政治社会化的基本含义。 3.简要回答委员会制的优缺点。 4.简要回答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意义。 三、论述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论述政治民主化的动力。 2.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五种角色。 四、案例分析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双村管理体制的变迁 双村位于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在20世纪50年代初的人民公社时期,大队党支部书记掌握着大队的实权,是大队的一把手,他的主要职责就是管政策,管党员。管政策就是负责落实和执行上级的指示;管党员就是管干部、管人。大队管理委员会作为党支部权力链条的行政延伸,由主任、会计、民兵连长、妇女主任、治保主任等组成,加上党支部书已和团支部书记共5-7人,体现了大队在政治、经济、军事、妇女、青年等方面的主要权能。其中,书记、大队主任和会计是大队干部中的核心,后两人又是书记的左右手。其余的大队干部处在大队权力结构的第二层级,工分补贴也要低一些。其中,民兵连长(往往也兼任治保主任)的社会大背景有关。大集体时期,国家对村庄权力的支配,不仅立基于上述组织化机制,同时也是基于大队、生产队干部为核心的村庄对党和政府的感恩式忠诚。 20世纪80年代,双村所在大队所辖各生产队更名为村民小组。这一变更标志该乡的行政组织重新为村组体制所取代。双村也开始了村民自治的历程,它的主要内容有:一是确立村民委员会的组织和产生方式。民选是村委会组织和产生的最基本规则,也是村民自治作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二是村民代表会议制度的引入,就双村而言,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是达川市村民自治示范活动中由政府引入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三是村民自治制度文本的确立,这是由政府引入的一套规则,这些规则,其宏观的法律基础是宪法和《村组法》中的相关规定。 村民自治活动在双村最大的收获在于它正在开始改变村庄治理精英的产生途径,但是,这种改变所带来的影响却决不仅仅体现在变化中的村庄精英与普通村民的联结方式上,它也同时体现在改变中的村治精英与乡镇权力的连接方式上。当依据行政和科层化规则运作的乡镇在遭遇到依据村民自治原则所运行的村政,而村政的运作从根本上又受制于行政国家和个

安全管理相关知识点讲义

安全管理相关知识点 典型题型:以安全管理为主线的综合案例 主要知识点包括: (1)需要单独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或组织专家论证的危险性较大的工程 (2)安全检查评分表及现场安全状况的判定 (3)分析事故原因、责任 (4)判断事故的类型、等级 (5)危险性较大工程的安全控制要点 (6)现场管理要点(包括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消防、临时用电、临时用水) 特点:改错题、判断题、措施题 学习方法建议: 安全管理的案例可总结为二个典型模式: 【背景资料】 1.某工程(脚手架、模板、吊装、基坑支护、洞口、临边、高空作业、机具、用电工程等)某事故发生(如高空坠落、物体打击、坍塌、机械伤害、触电、环境污染等)。 2.现场安全大检查,发现现场管理混乱,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问题及解题思路】 (一)判定事故类型、等级(P287~P288) 建筑业伤亡事故最常见为五大事故: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坍塌。 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条把伤亡事故分为: (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中毒,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说明: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二)分析事故原因、责任(参考答题模板) (三)事故处理程序(参考答题模板) (1)抢救伤员; (2)保护现场;

安全管理学知识点总结_最新版

绝密★启用前 安全管理学知识点总结 This article contains a large number of test questions, through the exercise of test questions, to enhance the goal of academic performance. 海量题库模拟真考 Huge of Questions, Simulation Test

安全管理学知识点总结 温馨提示:该题库汇集大量内部真题、解析,并根据题型进行分类,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既可以作为考试练习、突击备考使用,也可以在适当整理后当真题试卷使用。 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编辑和打印使用。 一填空题 (1)安全学基本原理:责任原理、系统原理、人本原理、强制原理、预防原理(第二章) (2)安全管理方法(5个):安全管理计划方法、安全决策方法、安全管理组织方法、安全激励方法、安全管理控制方法(第四章) (3)《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轻伤、重伤、死亡(192)(第十_大规程”:《工厂安全卫生规程》、《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和《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 (6)“三同时”:“三同时”制度是指一切新建、改建、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工程)、技术改造项目(工程)、引进的建设项目, 其职业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7)事故调查4P技术——事故现场勘察工作是一种信息处理技术。由于其主要关注四个方面的信息, 即人(People)、部件(Part)、位置(Position)和文件(Paper), 简称为4P技术。 (8)新职工三级安全教育:指企业新职工上岗前必须进行的厂级、车间级、班组级安全教育

2008年厦门大学706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及答案

厦门大学706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新制度主义;2.政治改革;3.组织;4.政府绩效: 二、简答题(每小题l0分,共40分) 1.简述权力的基本属性。 2.简述资产阶级政党政治的作用。 3.简要回答我国公务员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4.简要回答“统治”与“治理”的区别。 三、论述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试述当代西方的几种主要的国家理论及其基本观点。 2.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及深化改革必须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四、案例分析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Ⅰ.温岭市的“民主恳谈会” 温岭市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总面积920.2平方公里,人口111万,是个人口密度比较大的县级市。改革开放以来,温岭市的经济发展迅速,为全国“百强县(市),”和“明星县(市)”。 1999年6月25日,温岭市松门镇党委、政府召开了村民们从来没有见识过的会议。和往常不一样,这次会议没有镇领导铿锵有力的宏篇大论,200多名自发赶来的群众与镇领导进行了平等的对话。群众提出的问题大到村镇建设规划,小到邻里纠纷,镇领导耐心听讲、周详地解释与答复。这就是最早的一次民主恳谈会。5年过去了,这被人称为“泥土里诞生的村议会”并没有消亡,它不断演进,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民主形式。有学者认为,温岭民主恳谈会为中国的民主政治寻找了新的生长空间。 村一级的民主恳谈会每半年召开一次,一期一个主题,恳谈会的内容主要是当地的重点工作以及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凡本村村民均可参加。方式与镇民主恳谈会类似,但村级民主恳谈会的开展并不顺利。最初,有些村民的发言无序、非理性和情绪化比较突出,有“火药味”。过激的言辞批评使村干部颇为尴尬,部分村干部则反映自己有被“批斗”的感觉。有些村干部开了一次恳谈会后就不敢再开第二次了。 随着村民在恳谈会上提出的问题和要求逐步得到妥善的解决,村民们对干部的态度也渐渐地改变,由猜疑转向信任,由抬杠转向合作,由矛盾转向和谐。 几年下来,村民和村干部逐渐接受了民主恳谈会,民主恳谈会渐渐成为村民的生活方式为此,有媒体赞誉说这是“泥土里诞生的村议会”。 体制外的生长:原创性的基层民主形式 民主恳谈作为群众与政府平等对话的一种新的方式和机制,它无疑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创新载体。然而,从更深层次考察它的特性,民主恳谈已经超出了其思想政治工作的本来意义,“恳谈”一词已经涵盖不了其内在的全部价值,这是民主恳谈的创始者始料未及的。 2000年12月25-26曰,温岭市委与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日报社联合召开了“用民主方法加强和改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与会专家在观摩了松门镇的民主恳谈会之后,他们对民主恳谈的关注和兴奋点不约而同地从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转向了基层民主。2002年8月ll日,温峤镇政府召开“江厦学区校网调整民主恳谈会”。镇政府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和提高教学质量的角度考虑,建议将青屿中学撤并到江厦中学。可是,他们没有想到这一“好事”竟遭到青屿片群众的强烈反对。 群众反对的理由很简单:学校撤并带来的食宿、交通费用增加了他们的经济负担,而且学生上学早出晚归途中也不安全。

安全管理学重要知识点总结整理

安全管理学总结 第一章概论 本章学习重点是第二节、第三节。重点掌握:1、管理的基本原理2、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本章学习的难点内容是第三节;难点是安全管理科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及其在安全科学体系中的任务 (1)安全的定义及概念 1. 安全的定义(任选一个) 安全是指客观事物的危险程度能够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状态。 安全是指没有引起死亡、伤害、职业病或财产、设备的损坏或损失或环境危害的条件。 2. 安全对于人类的重要作用(安全体现三个方面):经济损失大;社会影响大;影响周期长 3. 职业安全卫生、安全生产与劳动保护 ①职业安全卫生:职业安全卫生通常是指影响作业场所内员工、临时工、合同工、外来人员和其他人员安全与健康的条件和因素。 ②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消除或控制危险及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健康、设备完好无损及生产顺利进行。安全生产包括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③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二者从概念上看是有所不同的,但在内容上有所交叉:安全生产是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强调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必须保证企业员工的安全、健康和企业的财产不受损失。劳动保护是站在政府的立场上,强调为劳动者提供人身安全与身心健康的保障、属于劳动者权益的范畴。(简述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的异同点) 4. 安全、安全性与系统安全 ①安全:保护,主要指职业安全、意外伤害、家庭安全等安全问题(安全科学工作者所关注的领域);Security:保卫,主要涉及国家安全、刑事犯罪、防抢防盗等安全问题。 ②安全性:安全性是系统在可接受的最小事故损失条件下发挥其功能的一种品质。 ③系统安全:在系统寿命周期的所有阶段,以使用效能、时间和成 本为约束条件,应用工程和管理的原理、准则和技术,使 系统获得最佳的安全性。 5. 系统可靠,是否一定安全?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可靠性是指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在使用期限内实现规定性能的可能程度。可靠性技术的核心是失效分析,安全性技术的核心是危险分析。可靠性与安全性不能等同,系统可靠不一定安全。 (2)管理科学及基本概念 6. 管理的定义:是为实现预定目标而组织和使用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物质资源的过程。 7. 管理的基本原理:系统原理、人本原理、弹性原理 ①系统原理----系统分析内容包括(选择):①系统界定;②系统要素;③系统结构;④系统功能;⑤系统联系;⑥系统目标;⑦系统变革。 ---系统原理的基本原则:(1)整分合原则(整体把握,科学分解,组织综合这就是整分合原则的主要含义)(2)反馈原则(正反馈、负反馈)(3)封闭原则(4)动态相关性原则 ②人本原理---人本原理的基本原则:1、能级原则2、动力原则3、激励原则 ----动力原则基本动力有三类:物质动力,以适当的物质利益刺激人的行为动机;精神动力,运用理想、信念、鼓励等精神力量刺激人的行为动机;信息动力则通过信息的获取与交流产生奋起直追或领先他人的动机。 激励原则中人发挥其积极性的动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内在动力,指人本身具有的奋斗精神;外在压力,指外部施加于人的某种力量;吸引力,指那些能够使人产生兴趣和爱好的某种力

公共管理类图书 读书笔记(1)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读书笔记 蒲兴祖教授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是一部系统阐述中国政治制度的学术著作,通过阅读此学术著作,对于我正确理解当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并由此而理解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有非常大的帮助。 全书详细论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历史发展,以及影响这一制度建立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和政治体制改革等问题。着重论述、分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选举制度、国家元首制度、行政制度、国家公务员制度、司法制度、军事制度、国家结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人民直接参与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等各项重要政治制度。不仅如此,本书还对每项制度作了详细的研究分析,例如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行政制度、国家结构制度、政党制度分三章研究,而且对每项制度的研究都很具体。例如人大何时向代表发出会议通知、如何表决、写票、投票、计票等具体规范、程序和方式都作了细致入微的分析。因为政治制度是分层次的,任何基本制度都必须通过一系列可操作性的具体制度才能得以实现,如果不对政治制度进行细化研究,很多问题就只能停留在表面分析上,就不可能发现具体制度存在的缺陷和问题,从而也无法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和建议。 何谓政治制度?早在23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在其名著《政治学》中表达了自己的理解:“一个政治制度原来是全城邦居民由以分配政治权利的体系。”这一理解对后世影响深远,但绝非盖棺定论。古往今来,众多的思想家、大学者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仅在当今美国就有20多种解释,法、德、日、印等国的大学教科书上也罗列着多家之说。浦兴祖教授认为,政治制度是指社会政治领域中要求政治实体遵行的各类准则(或规范),共包括四层含义:第一,它是整个社会制度的一个构成部分;第二,它的中心内容是国家政权的行为准则;第三,它内含着多层次的结构;第四,它包括“法内制度”与“法外制度”两种形态。根据浦兴祖教授的定义,可将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概括为: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选举制度、国家元首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国家行政制度、司法制度、军事制度、干部人事制度等等。

2016年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811行政管理学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圣才出品】

2016年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811行政管理学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 科目代码:811 科目名称:行政管理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公共利益 2.行政决策 3.紧缩性财政政策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简述西蒙关于行政决策过程的主要思想。 2.政府部门绩效评估的功能有哪些? 3.如何理解公共选择理论对行政改革的启示? 4.简述政权监督的主要内容。

5.简述行政伦理和依法行政的关系。 6.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关系。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75分) 1.试述布坎南的“政府失灵”理论,并分析其对我国政府管理的启示。 2.请阐述有限理性模式对决策理论的贡献。 3.行政权力行使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双重作用,如何克服行政权力行使的负效应?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公共利益 答:利益是指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是人们为了生存、享受和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和条件。公共利益则是指能够满足一定范围内所有人需要的对象,即具有公共效用的对象,或者说,能够满足一定范围内所有人生存、享受和发展的、具有公共效用的资源和条件。 2.行政决策 答:行政决策是决策的一种,它是行政机关为履行行政职能所作的行为设计和抉择过程。它具有不同于其他决策的特点,主要是:①行政决策主体的特定性。与其他决策不同,只有

具有行政权的组织和个人才能成为行政决策的主体。对此,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作了明确规定,行政权由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机关之外的某些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依照宪法、法律规定或授权,具有一定的行政权后,亦可成为行政决策的主体。②行政决策客体的广泛性。由于行政管理的范围和内容极其广泛,行政决策的内容也非常广泛。它包括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重大事务,即除国家法律另有规定之外的一切社会公共事务,都需要通过行政决策加以解决。而其他决策,如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决策等,其内容主要限于各自的内部事务,一般不涉及整个国家和社会范围的事务。③既定行政决策的权威性。行政决策体现的是国家的意志和国家的利益,它以国家权力为后盾,依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而制定。因此,既定的行政决策不仅对行政组织的内部成员,而且对各级行政组织管辖范围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都具有约束力,表现出行政决策的一定权威性。 3.紧缩性财政政策 答:紧缩性财政政策又称盈余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增加财政收入和减少财政支出来抑制社会总需求的财政政策。在社会总需求过旺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紧缩性财政政策来消除通货膨胀缺口,达到供求平衡。而如果总需求与总供给原来是平衡的,紧缩性财政政策会造成有效需求不足。所以在增收与减支同时并举时,紧缩性财政政策可能会产生财政盈余。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简述西蒙关于行政决策过程的主要思想。 答:对行政决策过程的研究是西蒙行政决策理论的主体部分。在《行政行为——行政组织决策过程的研究》一书中,西蒙就曾经论及行政决策过程及其相关的问题,在《管理决

安全管理学重点内容

安全管理意义:1.防止伤亡事故、职业危害的根本2.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保证3.安全技术措施需要有效的安全管理才能发挥作用4.在现有技术经济力量下要突出安全管理作用5.有助力于企业促进管理水平,全面提升企业。 安全性与可靠性:(1)定义:安全性:系统在可接受的最小事故损失条件下发挥其功能的一种品质,常与可靠性联系。可靠性:系统在规定条件下,实现规定性能的可能程度。(2)区别:安全性:是一种性能、品质、能力,是针对系统损失,核心是危险分析,分析对象是危险。可靠性:是针对系统功能,核心是失效分析,分析对象是故障。 系统安全:在系统寿命周期的所有阶段,以使用效能、时间和成本为约束条件,应用工程和管理的原理、准则和技术,使系统获得最佳的安全性。 事故隐患:现存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管理上的缺陷。 安全管理的定义:以安全为目的,对安全生产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控制事故是其核心。 安全管理学的主要任务: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和原理,探讨提示我国安全管理活动的规律,建立健全我国安全管理机构、机制和安全管理的科学方法,以达到提高管理效益、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 安全生产与劳动保护关系:不同点:内容不同,安全生产: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安全生产,重在预防。劳动保护:不断改善劳动条件,预防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合理组织劳动和休息;提供劳动防护用品和保健用品。 立场角度不同:安全生产:从企业角度出发,强调在发展生产同时,必须保证企业员工的安全、健康和企业财产不受损失。劳动保护:劳动保护是站在政府的立场上,强调为劳动者提供人身安全与身心健康的保障。 相同点:均为安全管理范畴,有时统称为“劳动安全卫生”或“职业安全卫生或健康(国外)”。 基本观点相同,均为系统的观点;预防为主的观点;科学的观点;发展的观点。 影响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1.社会国际舆论(1)新闻媒介的作用(2)国际社会的影响(人权)2.人的价值,以人为本3.人员素质4.法律法规制度规范完善5.总体管理水平 人本原理定义:安全管理活动中心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系统原理定义:指人们在从事安全管理工作时,运用系统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对安全生产管理活动进行充分的系统分析,以达到安全管理的优化目标。 预防原理定义: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减少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从而使发生事故的概率降到最低,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 系统原理原则:1、动态相关性原则2、整分合原则3、弹性原则 4、反馈原则5封闭原则 人本原理原则:1、动力原则2、能级原则3、激励原则 预防原理原则: 1、偶然损失原则2、因果关系原则3、3E原则工程技术,教育,法制对策4、本质安全化原则 强制原理原则:1、安全第一原则2、监督原则 事故调查的定义;事故发生后,为获取有关事故发生原因的全面资料,找出事故的根本原因,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而进行的调查。 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未查清、当事人和群众未受到教育、未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 结案类型(1)责任事故:因有关人员过失造成的事故(2)非责任事故:因自然因素、未知领域技术引起(3)破坏事故: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蓄意制造的事故。 重罚的情形:1,隐瞒不报、谎报、虚报或者故意拖延不报,2故意毁灭、伪造证据,伪造、破坏事故现场,3不积极组织抢救或指挥抢救不力,造成更大伤亡的,4逾期不消除隐患而发生伤亡事故的,5屡次不服从管理、违反规章制度或者强令职工冒险作业的,6对批评、制止违章行为和如实反映事故情况的人员进行打击报复,7故意拖延事故调查处理,不按时结案的。伤亡事故统计分析定义:以大量的伤亡事故 资料为基础,应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及原理, 从宏观上研究伤亡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规律。 4p技术;事故现场勘察工作是一种信息处理 技术,由于其主要关注四个方面的信息,即 人,部件,位置和文件。 职业病定义:职工因受职业性有害因素影响 引起的、由国家以法规形式规定,并经国家 指定医疗机构确认的疾病。 职业病特点:(1)起因复杂性(2)缓发性(3) 内伤性(4)不可逆转性(5)群发性 事故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原则:安全技术,安 全教育,安全法制(3E)。 三同时:建设项目的安全与卫生技术措施和 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施工及投入 使用。 预防事故的安全技术对策:1.能量控制方法 (1)限制能量(2)用较安全能源代替危险 能源(3)防止、控制、延缓能量释放(4) 人物屏蔽或隔离2.内在安全设计3.隔离 4.闭锁、锁定和联锁5.故障——安全设计 (1)故障——安全消极设计,系统→故障→ 停止工作→能量最低(2)故障——安全积极 设计,系统→故障→带有正常能量的限制工 作(3)故障——安全工作设计,系统→故障 →正常工作6.故障最小化设计7.告警装置 生产岗位职工的安全教育⑴三级安全教育 ①厂级安全教育:由厂安全技术部门会同有 关部门负责,②车间安全教育:由车间负责 人组织实施;③班组安全教育:由班组长组 织实施⑵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教育⑶经常 性安全教育 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 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公私财产 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 役;交通肇事后逃逸或有其它特别恶劣情节 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 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重大责任事故罪: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 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造 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 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 下有期徒刑。 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 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因而发生重大 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对直接 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 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危险物品肇事罪:违反爆炸性、易燃性、放 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管理规定,在 生产、储存、运输、使用中发生重大事故, 造成严重后果,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 役;后果特别严重,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 期徒刑。 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建设单位、设计单位、 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违反国家规定,降 低工程质量标准,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对 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 役,并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 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消防责任事故罪(特别法):违反消防管理法 规,经消防监督机构通知采取改正措施而拒 绝执行,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 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在安全事故发生后, 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 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 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 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五新”作业安全教育:指采用新技术、新 工艺、新材料、新产品和新设备作业。 主要内容有:与该作业有关安全操作知识, 安全技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等。 四查五整顿:查思想:各级生产人员对安全 认识;查管理:工作落实情况,制度是否健全。 查隐患:深入现场一线进行检查;查整改。五 整顿:劳动,操作,工艺,工作,施工纪律 安全决策方法和含义:针对特定安全问题, 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拟订各种安全行动 方案,并从中作出满意选择,以更好地达到 安全目标的活动过程。 安全决策的作用:1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部 分2决定企业的安全发展方向、轨道和效率 3各级管理者的主要职责4贯穿于安全管理 活动全过程 安全决策的步骤:发现问题确定目标 拟定方案评估方案方案优选 工伤保险定义:对在劳动过程中遭受人身伤 害的职工、遗属提供经济补偿的一种社会保 险制度。《工伤保险条例》2003.4.16国务院 15次常务会议通过,2004.1.1施行,2010年 12月20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 例〉的决定》,共8章67条 享受工伤保险的资格:《工伤保险条例》第 14条规定:①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 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案例:上洗手 间,滑倒;某员工爬屋顶瞭望,掉下;上班 时,走路不有坑,摔倒②工作时间前后在 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收 尾性工作受到伤害的;;案例:换工作服,房屋 倒塌;③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履行工作职 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案例:抓贼受伤, 上下班途中,受到暴力伤害的④患职业病 的;⑤因工外出期间,因工作原因受到伤害 或发生事故下落不明;案例:出差拜访客户, 溺水⑥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 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 火车事故伤害的;案例:合理路线、时间, 为工作目的, 因公加班,与自行车相撞。 工伤保险的实施原则:(1)强制性实施原则。 (2)无责任赔偿原则,又称无过失补偿原则. (3)个人不缴费原则。(4)损失补偿与事故 预防及职业康复相结合的原则。 工伤保险与工伤事故预防:(1)工伤保险与 工伤事故预防的区别:工伤保险侧重于对意 外事故的善后处理;事故预防注重生产全过 程中意外事故的防范和降低发生概率。(2) 工伤保险与事故预防的关联①事故预防措 施得力,可减少工伤保险费用的支出和与之 相关的大量善后工作;②工伤保险可促进工 伤事故预防工作 管理过程:(1)预防阶段: 一是防止发生事 故;二是基于事故必然发生的假设下,通过 采取措施,降低或减小事故影响范围或程度。 (2)准备阶段:设置应急组织机构、落实职 责、建设及培训应急队伍、编制及演习预案、 准备和维护应急设备(施)、协调外部应急力 量等。(3)响应阶段:事故的通报、人员的 紧急疏散、工程设施抢险措施、应急决策和 外部求援等。(4)恢复阶段:事故原因调查、 损失评估、清理废墟、现场警戒与安全、保 险索赔等。 文件体系:一级文件——总预案:包含应急管 理政策、应急预案的目标、应急责任、现场 应急、恢复及训练等。二级文件——程序说 明某个行动的目的和范围,内容要具体,格 式要简洁明了,其目的是为应急行动提供指 南。三级文件——说明书说明程序中的特定 任务及某些行动细节,以供应急组织内部人 员或其他人使用。四级文件——应急行动的 记录在应急行动期间所做的通讯记录、每一 步应急行动的记录等。 问题分类:不足项:辨识出的应急缺陷,不 能确保应包体系采取合理措施,规定时间整 改。整改项:单独不会造成不良影响,下次 演练前整改好。改进项:应予改善的问题, 不会产生重大影响。注意:当整改项共同作 用时,或反复出现的整改项,列为不足项 安全激励方法需要层次论:ERG 理论是美国 学者阿尔德弗在进行大量的试验研究基础上 于1969 年提出的一种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 论密切相关但有所不同的需要理论。 所谓ERG 就是生存、关系和成长的英文首 字母缩写,即生存需要、关系需要和成长需 要。 安全目标管理定义:在一定时期内,根据企 业经营管理的总目标,从上到下确定安全工 作目标,并为达到这一目标制定一系列对策、 措施,开展一系列的计划、组织、协调、指 导、激励和控制活动。 5S安全管理法1、1S整理:明确工作将在社 会上树立企业良好的品质和形象场所东西有 无必要;有无必要必须的物品分开;不必要 的物品尽快处理2、2S整顿:现场留下的必 要物品分门别类放置,排列整齐;明确数量、 有效标识3。3S清扫:打扫干净;保持干净、 亮丽;4.4S清洁:上述3S制度化、规划化, 维持3S成果;5.5S素养:培养良好工作习惯, 组织纪律和敬业精神,提高人的素质、营造 团队精神 《重大危险源辨识?: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 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 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