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校园网络贷款情况的调查报告

长安大学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实践活动调查报告

调查题目:关于大学生校园网络贷款情况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6.5.1——2016.5.16

调查地点:网络

调查对象:大学生群体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调查人:

组长:武泽键

小组成员:郑家兴、董秦豪、徐兴淳、申咏春、杨鹏飞、黄冠山、张松林

目录

前言: (1)

第一部分:调查背景 (2)

第二部分:调查基本情况 (3)

一、调查目的 (3)

二、调查方法 (3)

三、调查实施 (3)

第三部分:调查结果 (3)

一、大学生每月生活费:可以维持生活,难以痛快消费 (3)

二、校园网络贷款:多数学生知道,但尝试的不多 (4)

三、网贷用途:有人拿来买手机,也有人用来缴学费 (5)

四、各大贷款公司知名度:各大公司在学校都有一定知名度 (6)

五、大学生贷款限额:不应过高,应低于6000元。 (8)

六、大学生贷款跳楼事件:责任贷款公司和贷款人共同承担 (8)

七、贷款利害关系:总体弊大于利 (9)

八、你对校园网络贷款有什么说的吗? (10)

第四部分:调查数据总结及分析 (11)

第五部分:社会上网贷情况分析 (11)

第六部分:对于大学生网络校园贷款的建议 (13)

第七部分:参考文献 (15)

附录 (16)

附录1:调查人员分工 (16)

附录2:本次调查表如下 (16)

附录3:调查结果 (19)

关于大学生校园网络贷款情况的调查报告

前言:

校园网络贷款是针对大学生和研究生群体,提供分期购物和现金消费等服务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2014 年以来,此类平台呈爆发式增长,在大学校园里,各种校园贷的广告无处不见。收入有限却充满消费欲的大学生群体成了业内争夺的阵地,他们直言“大学生的分期消费市场潜力大、利润厚”,目前行业正处在野蛮生长期。然而由于政府对网络贷款缺乏管理制度,监管力度不够,校园网络贷款存在着无经营许可、利息过高、涉嫌诈骗、泄露个人信息等各种乱象。再加上学生的自制力不足,往往在购买欲的推动下欠下一笔又一笔贷款。之前网上有一则新闻,河南郑州某校大学生因无力偿还几十万的网络贷款跳楼自杀,这是校园网络贷款引起的一个极端案例。

我们就这一问题,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了一次关于校园网络贷款的问卷调查,希望能了解在校大学生对校园网络贷款的认识和看法。此次问卷调查一共收集到了153组数据,其中男生占55.84%,女生占44.16%,男女比例相差不大,可以代表真实数据比。主要调查对象为大二在校学生,作为大学生校园网络贷款的主要消费群体,其数据足以代表大学生校园网络贷款真实情况。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在校大学生对校园网络贷款的基本看法,并提出我们自己的想法和思路。美中不足的是:由于时间比较仓促,问卷发放较少,在反映问题中难免有失偏颇。

关键词:网络贷款自杀欺骗分析建议

第一部分:调查背景

P2P是英文person-to-person的缩写,意即个人对个人。又称点对点网络借款,是一种将小额资金聚集起来借贷给有资金需求人群的一种民间小额借贷模式。属于互联网金融(ITFIN)产品的一种。属于民间小额借贷,借助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网络信贷平台及相关理财行为、金融服务。

2015年12月底,银监会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部门研究起草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确定网贷行业监管总体原则是以市场自律为主,行政监管为辅。对P2P取消了准入门槛监管,转而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明确网贷机构不得吸收公众存款、不得设立资金池、不得提供担保或承诺保本保息等十二项禁止性行为。十二项禁止性行为如下:

(一)利用本机构互联网平台为自身或具有关联关系的借款人融资;

(二)直接或间接接受、归集出借人的资金;

(三)向出借人提供担保或者承诺保本保息;

(四)向非实名制注册用户宣传或推介融资项目;

(五)发放贷款,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六)将融资项目的期限进行拆分;

(七)发售银行理财、券商资管、基金、保险或信托产品;

(八)除法律法规和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允许外,与其他机构投资、代理销售、推介、经纪等业务进行任何形式的混合、捆绑、代理;

(九)故意虚构、夸大融资项目的真实性、收益前景,隐瞒融资项目的瑕疵及风险,以歧义性语言或其他欺骗性手段等进行虚假片面宣传或促销等,捏造、散布虚假信息或不完整信息损害他人商业信誉,误导出借人或借款人;

(十)向借款用途为投资股票市场的融资提供信息中介服务;

(十一)从事股权众筹、实物众筹等业务;

(十二)法律法规、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禁止的其他活动。

P2P小额借贷是一种将非常小额度的资金聚集起来借贷给有资金需求人群的一种商业模型。它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满足个人资金需求、发展个人信用体系和提高社会闲散资金利用率三个方面,由具有资质的网络信贷公司(第三方公司、网站)作为中介平台,借助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提供信息发布和交易实现的网络平台,把借、贷双方对接起来实现各自的借贷需求。借款人在平台发放借款标,投资者进行竞标向借款人放贷,由借贷双方自由竞价,平台撮合成交,在借贷过程中,资料与资金、合同、手续等全部通过网络实现,它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民间借贷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金融模式,这也是未来金融服务的发展趋势。

第二部分:调查基本情况

一、调查目的

但是近年,校园贷款导致大学生自杀事件频发。如校园河南郑州某学院的一名在校大学生因为无力偿还几十万的网络贷款跳楼自杀,这是校园网络贷款的一个极端案例。悲剧背后,疯狂生长的校园“网贷”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就此,我们将就大学生对于校园网络贷款进行一次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正文及结果见附件。并依据此调查结果进行研究与分析,希望可以给当今大学生贷款提出实质性建议,减少大学生因为校园贷款自杀事件。

二、调查方法

我们计划于网络发出问卷调查,并鼓励身边同学进行阅读填写,并通过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现今大学生小雨网络贷款情况,并依次给出建议。

三、调查实施

本次调查历时16天,大致情况安排如下:

⒈5月1日小组开会讨论,得出调查主题为大学生校园网络贷款,并安排小组成员分工。

⒉5月2日小组开始撰写问卷调查,于5月5日结束。期间开了一次会讨论问卷调查,各小组成员开始搜集资料并汇总。

⒊5月5日开始搜集问卷调查数据,此次一共搜集了4天,于5月9日停止搜集,一共搜集到了159份调查数据。

⒋5月10日开始分工写调查报告和PPT,小组成员相互帮助,最终完善调查报告和PPT。

⒌5月13日小组再次开会,根据已完成的调查报告和PPT,讨论调查报告和PPT细节,完善调查报告和PPT。5月15日完成调查报告,5月16日完成PPT。

第三部分:调查结果

一、大学生每月生活费:可以维持生活,难以痛快消费

根据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生活费情况如图1,生活费主要来源如图2,结果显示,近7成学生的生活费在800-1500元之间,其中在800-1200元之间的学生占了50.99%,并且94.04%的同学生活费来自于自己的父母。

图1

图2

二、校园网络贷款:多数学生知道,但尝试的不多

根据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对网贷的熟悉度如图3,网贷金额如图4,结果显示,有70.86%的学生表示听说过校园网贷,并且有18.54%的学生使用过,在使用过的同学中,64.28%的同学贷款金额在2000元以下

图3

图4

三、网贷用途:有人拿来买手机,也有人用来缴学费

根据调查数据,大学生贷款的主要用途如图5,贷款后如何还贷情况如图6。

电子产品是大学生的主要消费产品,57.14%的大学生利用校园网络贷款购买电子设备,它的比例远远超过其他商品。除了电子产品,恋爱、衣物、旅游、聚餐等娱乐花费同样是大学生校园网络贷款的主要消费内容之一。这一数据证明,尽管衣服餐饮等生活开支更为常见,但它们的成本相对较低,学生们无需贷款即可支付。我们发现,调查中还有17.86%的学生表示会用贷款购置学习资料、报相关课程,这也是一笔不低的消费。

在贷款后如何还贷的调查中,有78.57%的同学表示利用生活费,50%的同学会兼职还贷。数据说明我们身边的大学生只有一半会因为贷款而去兼职,而另外一半的学生只能靠父母。这也是目前导致大学生还不上贷的主要原因,并没有意

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不会主动去兼职完成还贷,最终导致跳楼。

图5

图6

四、各大贷款公司知名度:各大公司在学校都有一定知名度

调查结果显示,各大网贷公司知名度如图7,了解公司途径如图8,对派发传单的额看法如图9。结果显示,蚂蚁花呗的知名度为71.03%,分期乐为66.36%,京东白条与趣分期知名度在45%左右。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的公司在学校的知名度都在45%以上,对于大学生而言,贷款公司的种类已经足够自己贷款所用。

而且了解贷款公司的大部分途径都是通过校园传单,朋友推荐介绍,APP推送等方式,基本没有其他新的方式。对于下发的传单,有42%的同学表示不会关注,36%的同学会留下看两样。

图7

图8

图9

五、大学生贷款限额:不应过高,应低于6000元。

大学生认为贷款限额如图10,同学们表示,贷款限额在3000以下的为53.27%,3000—6000的为34.58%。近九成同学认为贷款限额应该低于6000,不然会导致

图10

六、大学生贷款跳楼事件:责任贷款公司和贷款人共同承担

调查问卷中,大学生欠贷百万跳楼自杀的了解情况如图11,责任承担如图12,结果显示有48.34%的同学没有听说过大学生欠贷百万跳楼自杀事件,

17.88%的同学自习看过这则新闻。在跳楼事件的责任问题上,52.32%的同学任务责任应图11

图12

七、贷款利害关系:总体弊大于利

在网贷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如图13,网贷的利弊如图14,网贷相对于其他贷款方法的好处如图14。调查中,78.15%的同学认为会使学生产生错误的消费观念,74.83%的同学认为大学生校园贷款弊大于利,在网贷与别的贷款方式中,

图13

图14

图15

八、你对校园网络贷款有什么说的吗?

有很多同学的意见很中肯,现摘录如下:

1.新兴事情,但对于没有经济收入的大学生来说并不适用,大学生贷款最终还是其父母买单,态度是中立,不支持也不反对。

2.接受网贷,但是量力而为,别借太多钱。

3. 加强管理,增多限制。

4.拒绝网贷,纯消费群体没有资格花未来钱,因为你连未来会不会有钱都不知道。

5.谨慎,三思。

6. 最好不网贷,缺钱就和家里要,不好意思要就少花或兼职。

7.合理利用网贷对于大学生来说利大于弊。

8.讲道理,抵制网贷,确实要钱周转给爸妈说应该还是问题不大,何必找网

贷。

9.真正用贷款来的钱去自己创业的学生少之又少。

10.希望监管部门加大力度。

11.慎重选择。

12.诚信网贷,谨慎花钱。

13.剁手党须谨慎。

14.拒绝网贷,美好生活。

第四部分:调查数据总结及分析

根据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得到结论:

大学生生活费来源单一,大部分来源于父母,且生活费不高,只能维持基本生活支出,不能任意消费。多数同学听说过校园网络贷款,部分参加过网贷,对于参加过网贷的同学,大部分拿来买电子产品,还款基本还是得靠父母,自己会因为贷款做兼职的同学只有半数。在各网贷公司中,蚂蚁花呗、用呗、分期乐最为出名,小公司知名度不高,大部分通过发传单增加知名度,但也有一半的同学对于这种方式并不感冒,同时,九成的同学认为贷款限额应该低于6000元。有半数同学了解大学生欠款跳楼事件,并且认为该事件中责任应该由贷款公司和贷款人共同承担。近八成的同学认为会使学生产生错误的消费观念,大半的同学认为大学生校园贷款弊大于利,在校园网贷与别的贷款方式中,网贷方便快捷,借款灵活的好处得到大家肯定。大家对于网贷的评价也是很中肯,理性。

我们身边的大学生基本上懂得理性,理性贷款、消费,不会因为一时的冲动而消费,并且贷款数额不高,不会超过自己承担范围,往往可以合理安排自己的贷款费用,不会因为还不上贷款而出现极端事件。

第五部分:社会上网贷情况分析

下面是对于大学生因贷款自杀的新闻报道:

21岁的大学生郑德幸死了。他以决绝的方式,从8楼跳下。他欠下60多万巨款,而父亲一生的积蓄只有7万。生前,他试图通过打工的方式完成自我救赎。临死前,他只有38.5块钱。但因为他迷恋上赌球,欠下巨额债务,不得已只能疯狂贷款,拆西墙补东墙,一个缺乏约束和自制力的男孩,遭遇野蛮生长的贷款网络,“合谋”之下,走向毁灭。

对于这条新闻,44.34%的学生表示并未听闻,33.77%的表示有所听闻但并不了解,只有17.88%的极少部分同学表示仔细看过这条新闻。

还款时一旦发生逾期,随之而来的“利滚利”更是十分惊人。“名校贷”会

收取逾期未还金额的 0.5%/ 天作为违约金,“趣分期”则要收取贷款金额的 1%/ 天。还有少数小贷公司会收取贷款金额 7% 至 8% 作为违约金。不仅违约金吓人,有的平台还收取一定的押金和服务费。在校大学生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一旦资金紧张,很容易还不上贷款。

借贷平台不属于金融机构是公认的,因此它不在银监局的监管范围内。此外,网络贷款平台现尚无准入门槛,只需取得工商部门的营业执照并在工信部备案即可,加之该领域几乎没有自己的行业组织机构要以“三无”概括也不过分。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官方没有对网贷平台制定相关标准或纳入征信体系,于是,有互联网公司开始制作民间版黑名单查询系统。需要指出,虽每个平台对学生发放贷款额度在 1 万元左右,但学生可向多个公司申请,网贷平台收到申请时,可通过民间版黑名单查询系统查看其有无逾期未还款记录。

通过资料分析,我们发现大部分网络贷款具有如下特点:

1.贷款操作流程简单。

部分网贷只需学生证即可办理。某校园贷款平台的技术人员告诉记者,“不是本人借款都能通过,这平台审核风控不严。据我了解,有些技术不过关、实力不强的公司,不需要视频网签,也没有人脸识别技术,这很容易导致审核问题,客户的身份信息被他人冒用。”

2.受提前消费观念的影响,这些贷款鼓励大学生贷款提前消费。

在申请贷款时,系统自动显示借款用途选项:消费购物、应急周转、培训助学、旅行、微创业,就业准备等。在其电脑端的官网上,公开了部分最新申请贷款成功的学生贷款金额和理由:“借款6800元,24 期,给女朋友买iphone6”、“30000元,36 期,毕业自主创业”。

3.利率堪比高利贷

目前校园网贷公司打出的广告利息最低月息为0.99%。然而在实际调查中我们发现利息往往高出央行贷款规定最高利率5.6%,有的甚至高达21.5%,年利率甚至高出了高利贷,但很多消费者对此并不知情。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6 条,年利率不超过24%,才可得到法律支持和保护,超过此标准均无效。

在“趣白条”贷款1000 元,1 个月后收取20 元利息,转化为年利率为24%——此标准刚好踩在法律认可的底线上。一位P2P 运营总监表示,目前校园贷款月利率普遍在0.99%至2.38%之间,但校园分期贷款一般是以等额本息的方式还款,表面上看,每月还的利息相对本金利率不高,实际每月本金在递减,如果换算成每月还息到期还本,实际的年化利率“因此很高”。

网贷之家2015年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P2P学生网贷平台年化借款利率普遍在10-25%之间,分期付款购物平台更高,多数产品年化利率在20%以上,“以乐分期、99分期、分期范等为代表的分期购物平台的实际年化利率可以达到35%及以上”。“这些平台利率偏高,可能加重学生经济压力,一定程度上有高利贷的嫌疑”,广东深天成(文昌)律师事务所律师钟敏表示。

此外,网贷公司的高额利润来自服务费和逾期费,这些费用均由网贷公司自行定标准,一般服务费是贷款总额的5%,有些平台甚至收10%。一旦逾期,学生要额外偿还贷款总额的10%,甚至更多。0.99%利息甚至无利息为噱头引诱大学生贷款,实则年利率超过20%。

4.校园融资需求的监管支持

小郑自杀后,网络借贷公司资质问题饱受质疑,网贷能否进校园,引发巨大争议。事实上,早在去年,一些媒体便已关注到校园网络贷款泛滥问题———在不少高校里,名校贷、分期乐、趣分期等专门针对大学生的信用贷款的广告铺天盖地,如火如荼。在不断有大学生曝出无法偿还贷款后,一些业内人士更是呼吁应叫停校园网络贷款。校园借贷引发的问题值得整个社会的反思。不仅校园网贷

平台乱象需要整治,大学生冲动消费、超前消费的现象也值得警惕。那么大学生到底需不需要贷款?

应该说,校园信贷的火热,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大学生信贷的空白,在满足了部分学生的消费信贷需求同时,也极大地释放了校园消费群体的消费能力。从目前情况来看,大学生消费应进行引导。我们注意到,从更为安全、规范的传统银行贷款产品来看,仍主要停留在助学贷款产品上,难以满足大学生消费贷款需求。

这是因为,商业银行的消费贷款业务主要集中在具有偿还能力的人群,而大学生群体由于没有固定收入、居所不够稳定,对银行而言,信用风险较大,管理成本较高。对于大学生消费贷款,在监管部门的引导下,银行也始终保持审慎态度。

需要看到的是,在国家鼓励大众创业的政策背景下,近年来大学生包括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数量逐年增加,随之融资的需求也开始出现。我国对大学生创业给予了各项优惠税率及税收优惠,但是创业贷款的申请却面临着贷款审批程序复杂、周期长、挟持政策、无法落实等诸多问题。

第六部分:对于大学生网络校园贷款的建议

1.金融监管部门应与公安、工商、工信等多部门联动合作,严格把好监管关。首先,应该确定一个监管网络贷款平台的主管部门,加强对传统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服务、金融网站和P2P 贷款平台的全方位监管,坚决打击欺诈、违法放贷行为。其次,应该提高准入门槛,加快制定行业标准,对网络贷款平台可以经营的业务种类和范围作出详细规定,为网络贷款提供一个有序发展、良性竞争的市场环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则是指专门经营网贷业务的金融信息服务中介机构,其本质是信息中介而非信用中介,因此其不得吸收公众存款、归集资金设立资金池、不得自身为出借人提供任何形式的担保;网络贷款平台要在领取工商营业执照后向注册地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备案登记。”值得称赞的是,2015 年12 月28 日,银监会会同工信部、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部门研究起草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帮助网络贷款平台规范自身行为,自查自纠。互联网金融、网络贷款平台不是法外之地,只有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大监管力度,提高违规成本,才能帮助网络贷款健康发展。

2.政府相关部门应介入对网贷行业的规范和监管,引导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在一系列校园网贷悲剧和乱象的背后,是对于互联网金融立法、监管和执法的缺失。大学生虽已具有独立民事行为能力,但毕竟社会经历、经验欠缺,且对违约风险认知程度有限。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充分认识到校园网贷悲剧和乱象的重要性和急切性,在校园网贷立法、部门完善、执法等方面有所作为。

3.大学生本人应该积极增强远离校园网贷的意识。作为在校学生来说,其天职还是学习,其次是就业。学生应该明确自己的理想和职责,纯净自己的内心,祛除那些本不该有或者可以没有的杂念贪欲,少一些不良跟风和对物质、享受的需求。在其基础上,学生还应该主动学习,借鉴周边案例,借此增强自己的理财

意识和能力,以及识别校园网贷陷阱的能力。

4.大学生所在的家庭应该担起孩子远离校园网贷的监护之责。尽管很多在校大学生所在的学校远离家乡,作为学生的至亲和监护人,要尽量多一些多孩子学习和生活的关心和关注,尽量掌握孩子学习和生活的近况和现状,多一些对孩子在校园网贷等可能存在的隐患方面的教育和要求,担起应有的监护职责,共同为学生远离校园网贷、根除校园网贷加油添力。

5.尤其需要提到的是,根除校园网贷,学校也该有所作为。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很可能远离家庭,对于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监护,学校无疑在学生在校期间负有主责。学校应该多开设个人理财的课程,补上大学生“财商”教育短板;学校应该尽量实时掌握学生的生活动态,避免学生跳入校园网贷误区;学校应该和政府相关部门合力,依法打击非法校园网贷滋生蔓延。

6.网络贷款平台要严把审核关,不仅要对申请网络贷款的在校大学生的家庭情况、信用状况、还款能力等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审查,还要严格甄别、核实不实的虚假申请信息,避免盲目放贷、错误放贷。同时,网络贷款平台应该明确、如实告知借贷者需要支付的服务费、手续费、利率、违约金、滞纳金、催收费等,主动对借贷者进行还款风险、违约风险提醒

对此,有教育专家分析,在消费观、信用观教育方面,当前的工作仍显滞后。过度的超前消费难免会助长一些大学生的非理性透支行为,导致相互攀比和“面子”消费。

第七部分:参考文献

[1]《校园网贷,畸形的消费杀手》梦琦

[2] 《给网络贷款多念几遍“紧箍咒》姜小薇兵团日报(汉) 2016年3月30日第003版丝路·新语

[3]大学生自杀暴露_校园贷_乱局李晓磊

[4] 《应防范校园网络贷款风险》赵淑兰经济日报2016年3月25日第009版时评

[5] 多一份定力_少一点跟风杨国营

[6] 大学生网络贷款机会与陷阱并存贵州师范学院张磊福建师范大学《中国青年报》2016年02月01日08 版

附录

附录1:调查人员分工

附录2:本次调查表如下

大学生校园网络贷款情况调查

各位同学们,你们好!

我们是长安大学信息学院大二的学生,在这次调查中,我们将就大学生网络贷款无力偿还最终造成跳楼的悲剧这一现象,进行网络调查问卷,调查大学生校园网络贷款情况,对该现象进行分析,并最终给大学生贷款提出建议和意见。你们的意见将对我们的研究结果起决定性作用,万分感谢您的认真填写。

1.您的性别? * (必填, 单选)

2.您的年级? * (必填, 单选)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已工作

3.您每个月的生活费是多少 * (必填, 单选)

800元以下

800-1200元

1200-1500元

1500-2000元

2000以上

4.您的生活费主要来源 * (必填, 多选)

父母提供

奖学金

助学金

兼职、勤工俭学

其他

5.您以前听说过大学生校园网络贷款(网络借贷)吗 * (必填, 单选)

校园网络贷款,是一种如信用卡般的P2P(pere to pere个人对个人)民间网络借贷方式,在大学生中较为常见。

听说过,并且使用过

听说过,自己没有尝试过

没听说过

6.您贷款(网购分期)的金额是多少?* (必填, 单选)

1000元以内

1000-2000元

2000-5000元

5000元-10000元

10000元以上

7.您贷款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必填, 多选)

电子产品(手机、相机、电脑等)

追星

购置学习资料、报相关课程

旅游、聚餐等娱乐

游戏装备

衣服、化妆品

谈恋爱消费

创业

其他

8.您在贷款后如何还贷?* (必填, 多选)

剩余的生活费

做兼职

无力偿还向父母要钱

9.您知道的大学生贷款的途径有哪些?* (必填, 多选)

爱学贷

分期乐

趣分期

京东白条

校园贷

支付宝蚂蚁花呗、用呗

苏宁

其他

10.您是通过什么方式了解这些贷款公司的?* (必填, 单选)

通过APP推送

通过校园传单

同学、朋友推荐

公司电话联系

其他

11.您对校外派此类公司传单这种推广方式的看法* (必填, 多选)

我一般都不会去看这些传单

设计好的会看一两眼,但不会因此选择该公司贷款

会留下传单有需要的时候就联系

这种推广方式太过泛滥希望有新途径

12.您觉得大学生贷款的限额应该为多少?* (必填, 单选)

3000以下

6000以下

9000以下

10000~20000

13.您了解“大学生欠贷百万跳楼自杀”这一事件吗?* (必填, 单选)

不知道有这回事

只是知道但不了解

仔细看过这则新闻

14.对于“大学生欠贷百万跳楼自杀”事件,您觉得哪些人、哪些部门应负责任?* (必填, 单选)

贷款人负全部责任

贷款人负主要责任,贷款公司也应负部分责任

贷款人和贷款公司责任同样大

贷款公司负主要责任

15.您没有参与过校园贷款的原因* (必填, 多选, 至少选择1项, 最多选择4项)

怕个人信息泄露

进行身份确认过程太繁琐

观念传统,不花未来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