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与道并重

文与道并重
文与道并重

“文”与“道”并重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内容摘要:语文教材中的文章不仅文辞优美,还蕴含了深刻的道德内容。语文课程和语文教师也就义不容辞地承担着德育的责任。德育工作可以在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时时刻刻中进行。笔者认为教师首先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入手,时刻注意德育的渗透;在教学中,介绍作者、朗读课文、分析主题以及作文的教学等许多方面也可以作为德育工作的阵地;还可以利用课外的语文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总之,语文教学中的德育,越贴近学生,效果就越明显。

关键词:德育渗透语文教学责任

古人说:文以载道。这里所说的“道”,是指儒家的传统伦理道德。宋代古文家周敦颐在《周子通书·文辞》中说:“文所以载道也……美则爱,爱则传焉。贤者得以学而至之,是为教。”

现行的语文教材,正是本着这一理念选择了优秀文章编写的。所选文章不仅文辞优美,还蕴含了深刻的道德内容。所以,语文学科在德育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语文教师也就承担着这项义不容辞的责任。课文中高大、丰满的人物形象和动人的故事情节是德育渗透的好教材;课文中描绘的优美,深远的意境,极易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陶冶情操;历史故事中缜密的论证不仅使学生的语文水平得到提高,也增强了明辨是非的能力。因此,挖掘教材的思想内涵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是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关键。

比如,我们来看李白那首脍炙人口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平淡的语言娓娓道来,不带半点修饰。诗人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表现了心理活动的过程,一幅鲜明生动的月夜思乡图生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客居他乡的游子,面对如霜的秋月怎能不想念故乡、不想念亲人呢?掌握了这一点,在教学这首诗时,就能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本诗的思想内容。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本着这一思想,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从以下几方面注意加强语文教学中的德育。

一、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工作中注意德育渗透。

初中学生的逆反心理较强,严厉尖刻的批语往往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在这方面,语文学科相对其它学科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利用得好,往往能事半功倍。如在上《最后一课》时,当讲到小弗兰士因迟到而产生懊悔心情时,对几个经常迟到的学生进行目光交流,发觉他们都有愧疚之态,而且此后也准时多了。

初中低年级学生好模仿,在家学家长,在校仿老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应该在学生面前起表率作用。比如教师要求学生不玩电脑游戏、不上网吧聊天,而自己在课堂上却大讲特讲网络上的事,逗引学生的兴趣;或者边板书边扔粉笔,这不仅造成对自己形象的损害,还会学生认为:老师也爱玩电脑游戏,老师也爱浪费公物,老师也说谎等等。这些现象都将会使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效果变成零甚至负号。所以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严以律已,用自己无声的语言带给学生有形的教育。

二、利用语文学科特点,教学中注意德育渗透。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既要授业又要传道,这是不可推卸的责任。德育不能总是一种平板的模式,单纯的说教,用老腔老调去吓唬学生,易引起学生的反感。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不孤立德育内容,不向学生提出应该怎样而不能这样等问题,而是充分利用语文教学的形象特点,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1. 巧用作者简介,进行德育教育

我在每次上新课之前,都注意抓住“作者简介”这一环节,把理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地溶于作者简介之中。

如《风筝》一文,其作者是大家熟悉的鲁迅,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学过有关他的文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于是,上课一开始,我就问学生:鲁迅年青时本是学医的,可为什么后来要弃医从文,终于成为我国一大文豪?通过共同回忆,教师补充,大家明白,他弃医从文的目的是为了唤醒国民,拯救祖国。最后教师进行总结性的地发挥:作为学生—一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我们也应该象鲁迅那样,把个人的理想与祖国的需要结合起来,把为社会进步、国富民强而献身作为自己的理想。

再如讲授龚自珍《己亥杂诗》一文时,我简析本诗后,点明本诗是作者直抒胸臆。大声疾呼要爱才!用才!并进一步指明:作为一名普通知识分子,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能有勇气这样振臂高呼,几次反复地表明心迹,他那种渴望人才的精神正是他关心国家兴亡的爱国主义思想的具体表现。

2.在朗诵中渗透德育。

朗诵是语文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声情并茂地朗读,能使学生很好地受到高尚思想情感的感染。这种自然而然地在教学中给学生传递思想教育,使学生无形中受到感染,给他们自己的心灵以洗涤。如我在教学《黄河颂》时,就采用了以读代讲的方法,经过让学生们反复诵读,使他们从中理解诗的思想意义。这首歌词写得明快雄健,节奏鲜明,音节洪亮。歌词刻画了黄河形象,在读者面前展开一幅宏大的波澜壮阔的雄伟图画!“啊!黄河!”反复出现,把把对黄河的赞颂逐步推进,由实到虚,环环相扣。同学们在朗诵中,心中自然而然地涌现对黄河、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挖掘作品的主题,对学生进行德育。

主题是一篇文章表达的基本思想,它往往揭示文章的主要问题,表明了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和态度。因此,挖掘教材中所体现的主题意义,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情感,起到潜移默化的德育渗透。例如《石壕吏》一文,我首先解释了石壕村中这家人的悲惨遭遇,接着结合作品的写作背景分析造成这一现实的原因:封建统治者的残暴,但最主还是反应“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灾难。诗中“妇啼一何苦”“存者且偷生”“如闻泣幽咽”则饱含了作者对这一家人、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的深深同情。在一步一步的解析中,学生理解了杜甫对战争的控诉以及他忧国忧民的情怀。同时,也受到了一次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

4.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与做人是相通的,从育人的角度而言,作文求真,更能唤起学生对生活与社会的责任感,能陶治其坦荡的胸怀、纯洁的情操。因此,在命题、指导、批改过程中,应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和思想实际,说真话,抒真情,把作文和做人有机的结合起来。我曾经布置过《我心目中的语文老师》、《爸爸您别再赌了》、《校园实况》等练笔,这些题目可以撞击学生思想的闸门,让学生的真情实感自然地流露出来。在批阅中也能及时了解学生情感发展的脉搏,关注到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而提炼出学生对成人和未成年人一些行为的看法,在班会课上进行有针对性的主题教育。

三、利用第二课堂,拓展德育阵地。

我曾经利用课余时间举办小型故事会,借此引导学生多读、多说,做到言之有物。我让每个同学准备1~2个小故事。并对他们提出具体要求:第一,主题必须体现民族自豪感或自我奉献精神;第二,篇幅不能太长。在三分钟左右讲完。而且将采用抽签的方式,让每个人都有可能演讲。结果,每个同学都作了认真的准备,故事会开得很成功。其中不乏精彩的

故事。如昭君出塞,谭嗣同舍身变法等等。这次有趣的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增长了他们见识,同时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和道德情操教育。

总之,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蕴藏着大量丰富的感性、理性材料,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有意识地对此作出具体体验、分析,使学生能够在情感体验和理性分析及其结合中,升华自己的精神境界,那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就能更加贴近学生,更易于让学生接受,效果也就越明显。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2.梁军峰许献歧《语文教学与德育》

3.王根宝《陶行知教育思想和现代语文教学》

4.朱永新《新教育之梦》

语文应用文借条

教案设计篇二:应用文---借条、收条 应用文——借条、收条 (2010-05-14 11:19:57) 转载▼ 标签:分类:语文教学设计(七、八) 文化 应用文——借条、收条 教学目标: 1.懂得借条和收条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初步学会写借条和收条。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懂得两种条据的不同用处,学会两种条据的书写格式。难点:实际应用时,内容要点的确定与文字组织。 课前准备:投影片或多媒体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1、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从前在一个小村里,住着一对好朋友。他们一个叫张三,一个叫李四。李四想做一笔生意,由于钱不够,就向好友张三家去借。张三毫不犹豫的借给李四三千元钱,李四非常感激,说好一年之后归还给他。第二年,张三打算盖房子,急需要钱,就去管李四讨要。可是没想到,李四的生意做亏了,祸不单行的是孩子又病了,根本没钱还,就死活不认帐了。于是他们闹得十分厉害,左邻右舍都过来劝说,可是谁也弄不清他们的事情,到最后,他们就到了法庭,在法庭上你说你的理,我说我的理。法官让他们出示证据时, “你们以后千万要记住,借东西要给别人打借条,他们谁也拿不出来了。法官无奈的对他们说: 收了别人的东西可要打收条呀! 2、好了,故事讲完了,大家从这个故事中明白我们今天要讲的内容了吗?今天老师就带同学们学会一项新本领:(点明教学目标)学写借条和收条,还要知道这两者这间的异同点。谁知道借条、收条属于哪一种文体?(应用文是日常生活或工作中经常应用的文体,如公文、通知、条据、书信、广告、契据等。) 二.(一)、学写借条 1、轻声读课本。 讨论:你在这一张借条中获得了哪些信息?(指名学生起来回答) 2、掌握借条的写法(出示大屏幕,指名回答借条的格式和内容) (1)读一读,想一想 借条分为哪几部分写?每一部分应注意什么? (2)交流讨论。使学生明确: a、标题中间写“借条”,(借据)表明这是一张借条(据)。 b、正文开头空两格:向谁借,借什么东西,数量多少。数字要大写。钱尾写“整”字,借公家的钱或物还要点明用途,什么时候归还。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此据”二字。(突出强调) c、写借物人的单位、姓名 d、写借物时的日期。日期要写完整即写年月日 板书: 借条(借据) 一、标题 二、正文

58同城租房合同

58同城租房合同 篇一:租房合同范本(简单) 租房合同 出租方(以下简称甲方): 身份证号: 承租方(以下简称乙方): 身份证号: 甲、乙双方就房屋租赁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将位于房屋的一间出租给乙方居住使用,租赁期限自年月日至 年月日,共计个月。在此期间,任何一方要求终止合同,需提前一个月通知对方。 二、本房屋月租金为人民币元,按结算。每提前一个月,乙方需向甲方支付 全租金。乙方房屋到期前1个月,需提前通知甲方(如果不续租,需配合甲方领人看房)。 三、乙方租赁期间,物管费、水费、电费、网费、燃气费、有线电视费以及其它乙方使用产生的费用,由乙方负责。 四、乙方同意预交元作为保证金,合同终止时,甲乙双方确认无物品损坏 后,再归还乙方。 五、在承租期间,未经甲方同意,乙方无权转租或转借该 1 房屋;不得改变房屋结构及其用途,由于乙方人为原因造成该房屋及其配套设 施损坏的,由乙方承担赔偿责任。(房屋设施、特别约定:电视、机顶盒、冰箱、空调、茶几,洗衣机、热水器、吸油烟机、煤气灶、衣柜、电脑桌、办公桌、沙发) 六、本合同一式2份,甲、乙双方各执1份,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甲方: 乙方:

年月日 篇二:个人租房合同 个人租房合同 出租方:(以下简称甲方)____________ 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 承租方:(以下简称乙方)____________ 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 甲、乙双方就房屋租赁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将位于____市____街道____小区__号楼________号的房屋出租给乙方居住使用,租赁期限自____年____月____日至____年____月____日,计__个月。 二、本房屋月租金为人民币____元,按月/季度/年结算。每月___月初/每季 ___季初/每年___年初__日内,乙方向甲方支付___全月/季/年租金。 三、乙方租赁期间,水费、电费、取暖费、燃气费、电话费、物业费以及其它由乙方居住而产生的费用由乙方负担。 2 租赁结束时,乙方须交清欠费。 四、合同签订之日,乙方向甲方交付人民币 _________________元整作为押金,待不租或期满费用算清后,甲方应将押金无息退还乙方。 五、房屋租赁期为,从__年__月__日至__年__月__日。在此期间,任何一方要求终止合同,须提前三个月通知对方,并偿付对方总租金___的违约金;如果甲方转让该房屋,乙方有优先购买权。 六、因租用该房屋所发生的除土地费、大修费以外的其它费用,由乙方承担。 七、在承租期间,未经甲方同意,乙方无权转租或转借该房屋;不得改变房屋结构及其用途,由于乙方人为原因造成该房屋及其配套设施损坏的,由乙方承担赔偿责任。

浅析语文教学“文道统一”原则

浅析语文教学“文道统一”原则 临泉县前进小学李磊 摘要:作为一名教师,平时我们关注的,往往是语文课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总在“工”和“文”的天平上寻找平衡感。其实,我们还忽略了语文课一个重要的属性——言语性,体现在教学中,就是过多关注了“写的是什么”,而忽视了“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么写”。语文教学不能违背语文学科的性质和规律,那么到底不能违背什么规律,我们还是不清楚的。我认为,语文教学最重要的就是不能违背“文道统一”这一原则和规律。我将从“文道统一”的内涵和特点、坚持“文道统一”的必要性和具体的举措几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文道统一内涵特点必要性举措 前言 《论语·雍也》云:“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里的“文质彬彬”我的理解就是言语形式和思想内容要和谐统一,不能相互背离。以此为滥觞,儒家学者就积极倡导写文章要遵循“文(表达形式)道(思想内容)统一”的原则。大凡好的文章和经典作品往往都坚持着这一原则——不光在思想上引人注目,更在言语形式上美不胜收。长期以来,我们语文教师争论语文该如何教,其实都是在“文”和“道”之间寻找一种平衡。 一、“文道统一”的内涵和特点: 一篇文章是思想内容和语言表达形式的统一体。文道统一,就要求语文教学根据思想内容和表达形式两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同时兼顾语文训练和思想教育两方面的因素,是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以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文道统一,简言之,便是语文教学与思想教育的统一,教养与教育的统一,智育与德育的统一。 二、语文教学坚持“文道统一”的必要性 古代学者一贯主张文以明道、文以载道、文道统一,认为这是阅读教学的一条重要原则。所谓文,即指文章的形式和语言,道指的则是文章的思想和内容。文与道的关系,就是文章的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内容决定形式,形式表现内容。

中职学校语文的应用文教学

中职学校语文的应用文教学 应用文是职场规划和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实用型文体,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意义。在当前的中职学校应用文写作教学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的束缚,中职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普遍不高,这对他们当前的学习和今后的职业规划都有很大的影响,因而,我们分析了当前中职学校应用文教学的现状,对探讨中职学校语文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有效策略,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标签:中职生;教学策略;应用文 1.中职学生的基础相对薄弱,对应用文写作的兴趣较低 中职学生与普通的高中学生相比,其文化基础要更加的薄弱,他们对应试教育比较排斥,对学习普遍缺乏兴趣,特别不喜欢上写作课,尤其对应用文写作,更是常常抱着敷衍了事的心态来应付。在他们的意识中,认为自己是中职学校的学生,只需要学好其中一项技术就行,而对于像语文这种文化课程,只要勉強能过得去就可以了,正是长期在这种心态之下,中职学生很难掌握到应用文写作的技巧,对常见的几种应用文写作也时常难以应对。 2.教师在应用文教学中缺乏激情和创新,照本宣科现象严重 许多中职学校的教师在应用文写作教学的过程中,认为应用文的写作都有固定的格式和套路,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时常会照本宣科,缺乏教学应有的热情和创新精神。这样一来,应用文写作教学课就成了教师和学生都头疼的一门课程,从教师角度看来,觉得学生不好好学,不参与课堂教学与应用文写作。而从学生角度就会觉得应用文写作课索然无味,难以集中精力去听课和学习,有的甚至一上应用文写作课就犯困。这些都致使学生写出来的应用文千篇一律,还没有任何实际性的内容。 3.应用文教学的内容单一,难以满足不同专业的学生需求 应用文写作的教材是为满足广大师生的共同写作需求而编排的,时下的中职学生语文基础相对薄弱,而他们若是要将所有的应用文体都吃透的话,显然也是一个不太现实的问题。因而,中职教师在教学应用文写作课程当中,要先吃透教材,再结合自己所带班级学生的专业特点,进行因材施教,针对他们未来的职业需求,对教材的整个编排和结构,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从而分清教学的重难点,对于学生将来一定会用到的文体写作进行重点讲解,而对于可能会运用到的要求学生掌握其格式,而其他的可以只做了解性的学习。 二、中职学校语文应用文的有效教学研究 1.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职业特点和需求,因材施教

房屋租赁合同(58)

(合同范本)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W-HT-007489 房屋租赁合同(58) house rental agreement

房屋租赁合同(58) 出租方(以下简称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承租方(以下简称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有关规定,为明确甲、乙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经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第一条甲方将自有的坐落在_________(以下简称本房产)_________层_________号房,建筑面积为_________平方米,公寓类型属于_________;出租给乙方使用。(本合同所指的公寓类型是标房/单人房、商务房(甲型)、商务房(乙型)、双套房四种) 第二条租赁期限双方约定本房产的租赁期为_________年,暂定从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起到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每年的 _________月_________日至次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为一个出租年度。以上租赁期限的起始时间为暂定时间,具体以甲乙双方办理房屋交接时间为准,若甲方与开发商签订的本房产的买卖合同实际交房时间在_________年_________月 _________日之后,本合同的租赁起止时间顺延。 第三条房屋交验甲方授权乙方按本合同附件《装修配备表》与_________公司直接办理本房产的交接手续(本授权为不可撤销之授权),该交接手续亦视为甲乙双方的交验手续。因乙方经营需要,可以对本房产的功能进行调整,交房之前,在以书面形式告知甲方之后,可以直接要求_________公司进行有关内部装修、配

论文文道结合

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好“文道结合”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而不是一种外在的附加任务。”因此,德育应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有意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塑造他们健康的人格,促进各方面和谐发展。 关键词:语文德育渗透教育 “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这是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给我们留下的至理名言。可见,在语文教学中,要做到到文(即语文能力培养)道(即思想教育)结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该如何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呢?我们应当充分挖掘教材,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结合实际、学科渗透,巧妙运用情绪感染法、情境陶冶法、哲理欣赏法、人格感化法于语文教学之中。 一、情绪感染法 发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倾注情感,以情感人。这就是要用作品中的情感打动学生的心灵。情感是作品的生命。“情者文之经”、“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刘勰《文心雕龙》)凡是感人的作品中都渗透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法国文学家狄德罗说过:“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心。”那些脍炙人口的名篇所以能使人爱读或流传不衰,不仅是其语言文字美,更重要的是文中渗透着作者炽热的情感。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入情”,是实施德育、美育的主要途径。如教材里展示了:《最后一课》中阿尔萨斯人失去国土时悲愤沉痛之情,韩麦尔先生的爱国之情;《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辛弃疾的“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的报国之情;《过零丁洋》中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救国之情;《风筝》中洋溢着鲁迅先生浓浓的手足同胞之情;散文《散步》尽管题材极其平凡,但意蕴却十分丰富,让人领悟到人性的至善至美;

应用文通报教案

应用文通知、通报教案 【教学目标】 了解通知、通报的结构和写作要求,掌握通知、通报的适用范围。 【重点难点】 根据要求正确选择文种写出合乎规范的通知、通报。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通知 1、概念 通知是知照性公文,“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传达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的公文。 2、特点 (1)知照性。通知的主要功能在于知照。 (2)广泛性。通知的广泛性表现在多方面。 (3)时效性。通知有一定的时效要求。 3、种类 根据内容的不同,通知大体可以分为四类。 (1)批转、转发、颁发性通知。 (2)指示性通知。用于布置下级机关工作事项,指示工作方法、步 骤。 (3)会议通知。是组织会议的单位制发的公文。 (4)任免人员的通知。用于任免干部。 4、格式与写法 通知的格式,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落款。 (1)标题 由制发机关、事由、文种三部分组成。 (2)主送机关 写被通知者的姓名或职称或单位名称。在第二行顶格写。 (3)正文 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正文。 (4)落款署名和日期。 写通知一般采用条款式行文,可以简明扼要,使被通知者能一目了然,便于遵照执行。 5、写作要求与例文分析 (1)指示性通知:须写明提出指示的根据与指示事项,内容要求明确具体。 (2)颁布或转发性通知:要求在正文中简短地说明所颁布或转发的公文的制发机关、制 发(批准、生效)日期与公文标题以及颁发或转发的目的、意义与要求等。被颁布或转发的公文均为通知的附件,须注明附件的序号与标题、件数。 (3)任免人员的通知:要求写明批准的机关、日期与被任免人员的 职务、姓名。 (4)会议通知:要求写明召开会议的名称、目的、议题、时间、会址、对参加会议人员的要求(如准备发言、文件、论文、生活用品等)、注意事项以及筹办会议单位名称、联系人、联系地址、电话号码、电报挂号、会议食宿安排、去会址路线、接洽标志等。 第二课时 二、通报 1、概念

58同城协议

58同城协议

欢迎您使用58同城分类信息网。58同城致力于为您提供最优质、最便捷的服务。在访问58同城的同时,也请您仔细阅读我们的协议条款。您需要完全接受本协议才能注册成为我们的用户。一经注册,您需要遵守该协议的所有条款。北京五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作为58同城的管理者有权随时单方面修改本协议,修改后的协议经用户阅览同意后生效。如果您是我们的老用户,您需要经常查看本协议以便知晓相关修订。如果您不同意其中的任何条款或者任何修订,您唯一的解决办法是立刻停止使用服务。58同城有权利通过包括但不限于删帖,终止账户,屏蔽IP地址、关键字、联系方式,或法律诉讼等方式执行本用户协议。使用本服务前,您理解并认可本服务提供的分类信息,其中包含的文字,图片,链接等内容均由用户自主、免费发布,并由用户承担全部责任。 一、58同城服务内容 58同城定位于本地社区及免费分类信息服务,通过为个人用户和商家提供资源丰富、信用度高、交互性强的分类信息平台来帮助人们解决生活和工作所遇到的难题。其服务覆盖生活的各个领域,提供房屋租售、餐饮娱乐、招聘求职、二手买卖、汽车租售、宠物票务、旅游交友等多种生活信息,覆盖中国所有大中城市。

二、用户使用规则 1、本公司的服务仅向18岁以上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提供,如果您未满18岁,您需要在您的监护人的指导下使用。 2、您需要按照58同城的注册、登陆程序和相应规则进行注册、登陆,注册信息应真实可靠,如果您的注册信息发生变动,请及时更新。 3、您需要在适当的栏目或地区发布信息,您所发布的信息内容应当真实、可靠并且不得违反58同城对信息发布的禁止性规定。您需要对您自行发表、上传或者转载的所有信息承担全部责任。 4、在使用本公司服务时,您需要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包括但不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4]1号)》、《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和《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有关计算机互联网规定和知识产权的法律和法规、实施办法。 5、您承诺:对您发表或者上传于58同城的所有信息均享有完整的知识产权,或已经得到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授

“文以载道”的 理解

“文以载道”的理解 文以载道的理解 讲到韩愈《师说》,就要给学生介绍古文运动,自然涉及到“文以载道”,而且和同事们探讨究竟道指的是什么?对道的说法理解种种,我认为 这一成语真正含义先要弄清楚字面意思,载:装载,引伸为阐明;道:道理,泛指思想。指文章是为了说明思想道理的。那这样的思想道理在《师说》里究竟指什么呢?我认为应该指的是儒家之道。 文以载道最早见于周敦颐《通书·文辞》中说“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这样可见周敦颐最早提出这一观念。其实“文以载道”是我们民族自古以来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学观念。最早儒家的“兴、观、群、怨”和“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诗教说”中,便已滥觞有这种思想。以后,到了唐代时的韩愈、柳宗元更在此基础上针对“前人纤巧堆朵之习”提出了著名的“文以明道”说。但“文以载道”一词的出现是在北宋时周敦颐的《通书·文辞》曰:“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此后,“文以载道”作为历代正统文学观念,牢固地占据了国人的心灵。 “道”究竟是什么?今人泛指思想体系、规律目的等。而古人之言“道”,各家的内涵并不相同。大多是指儒家之道,指经国之方略大道。“文以载道”理论的提出,往往都带有反形式主义、维护政治统治等色彩。而且就史实看,刘勰之前的理论批评,尚能辩证地看待文与道之关系,唐以后,逐渐向“载道”倾斜。一方面,古人反对为文而文,反对言之无物,讲求内容与形式、人品与文品、道德与文章的完美结合,要求社会的人们要有的责任感、道义心。这方面,也就成为中国文学的一个优良的传统,进而成为精髓。但另一方面,在反形式主义的同时,人们往往矫枉而过正,不适当地抬高了文学的地位,夸大了其功利作用。文章当“传先王之道,论圣人之言”;“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当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可“经纬天地”、“救治人弊”等等,都是中国文人烂熟于心的古训。文学作为作家精神的产物,审美怡悦、消遣娱乐、熏染性情、陶冶情操、拓宽视野是重要的功能,但教育引导之功利作用确实不可否认。文学具有一定的社会功利作用。 隋唐以来,科举考试成了知识分子谋求出路的唯一途径。知识分子通过科举获得功名利禄,功名利禄也造就了知识分子的依附意识。这种在王权政治、科举制度下滋生的依附意识,使历代文人大都心甘情愿地“食君之禄,为君分忧”,并在思想文化方面责无旁贷地为维护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政治统治服务。历代文人之所以如此地夸大文学的作用,与当时落后的农业经济也有关系。今天在商品经济和各种传播媒介比较发达的中国,人们虽不会忽视文学,贬低文学,但也就会以比较正常的眼光来看待文学。可是在过去报纸、电台、电视等媒介尚未出现的封闭的小农经济社会里,人们赖以传道的工具只有“文”(包括文章、诗歌、戏曲),于是,中国历代文人近乎失衡地重视文学,夸大文学的作用尤其是功利作用,也就不是什么不可理解的事情。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提倡“文以载道 ”“文道合一”。认为有较高的道德修养是为文的前提。他在《答李翊书》的开头说:“生之书辞甚高,而其问何下而恭也!能如是,谁不欲告生以其道?道德之归有日矣,况其外文乎?”由此可见,他认为德是文章的内核,文是德之载体,或者说是外在的表现形式。这和他所一贯倡导的“文以载道”说是相一致的。如,他在《争臣论》一文中说:“君子居其位,则思死其官;未得位,则思修其辞以明其道。我将以明道也,非以为直而加人也。”在《答李秀才书》中说:“愈之所志于古者,不惟其辞之好,好其道焉耳。” 今天要写好文章,不要被狭隘的功利所驱谴,而要像为树养根,给灯加油那样,去加强道德修养,有了较高的道德水准,诗之树、文之灯才根深叶茂、光焰万丈!有了较高的道德

中职语文基础上册《写作:应用文书信》教案

应用文写作?书信 1“应用文写作?书信”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学习一般书信的写作,弄清一般书信的格式、 信封的正确写法。除此之外,在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中,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书信这一传统交流方式与现代交流方式(如电话、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相比所具有的特殊意义 和文化内涵,让学生爱上写信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书信表情达意;第二课时学习专用书 信的写作,弄清专用书信和一般书信的异同,掌握常见专用书信的写法并能在日常生活和工 作中熟练运用。 2?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导入环节可做精心的设计。如: ①故事导入用“鸿雁传书”(或飞鸽传书、青鸟传书)的故事导入书信的写作,弓I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鸿雁是书信的代称,有时亦代称邮递员。为何以“鸿雁”代称书信和邮递员?溯其源,汉朝时,苏武出使匈奴,被单于流放北海去放羊。10年后,汉朝与匈奴和亲,但单于仍不让苏 武回汉。与苏武一起出使匈奴的常惠,把苏武的情况密告汉使,并设计,让汉使对单于讲: 汉朝皇帝打猎射得一雁,雁足上绑有书信,叙说苏武在某个沼泽地带牧羊。单于听后,只好 让苏武归汉。后来,人们就用鸿雁比喻书信和传递书信的人。 另一种更为人所知所喜欢的是民间流传的故事:唐朝薛平贵远征塞外,妻子王宝钏苦守寒窑 十数年,矢志不移。一日,王宝钏正挑野菜,忽闻空中鸿雁连声呼唤,遂请求代为传书于平贵夫郎,然一时难寻笔墨,情急之下,撕下罗裙,咬破指尖,写下血泪书信,倾诉对爱情忠贞和盼望夫妻团圆的心情。 前者是对国家的忠诚,后者是对感情的坚贞,这两个故事的流传,让“鸿雁”成为古代通信的使者,也让这两个故事本身成为一段千古佳话。 ②问题导入 现代人的交流方式有哪些? 最方便的交流方式? 最快捷的交流方式? 最简洁的交流方式?最令人回味无穷的交流方式?书信。 ③竞赛导入 学生抢答:书信的别称(雅称)有哪些?关于书信的古典诗歌有哪些?看谁说得又快又好。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文道统一”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文道统一”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教学,无一不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集中体现。如果能善始善终地将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每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去,就是真正遵循了语文教学“文道统一”的原则。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教学,无一不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集中体现。如果能善始善终地将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每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去,就是真正遵循了语文教学“文道统一”的原则。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把握教材 教材中字字句句都是作者心血的结晶,都渗透着作者的情感。我们通过对字词句篇的分析,既传学语文之道,又传思想道德之道。 例如:鲁迅“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一个“忍”字大写了人际情感,在“忍”中抒情,辨明美与恶:一个“怒”字,奋写切肤之恨;一个“丛”字更是了得,它显示斗争环境的恶劣与艰辛,也反映革命者斗争的勇毅和无畏。教师抓住这些字,传炼字之道,同时又使学生领悟到字中包含着的强烈的革命英雄主义情感。 2教法得当 教法实际是一种爱心的体现,是教师思想道德水平的再现,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另一种形式。 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兴趣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感情投入,有了教师感情投入,还必须有感情的释放,这就要借助教学语言,好的教学语言兼有演讲美和艺术表演美,它是教师情感的独白,是沟通教材和学生心灵的桥梁,是春风细雨。如果我们面对生动的教材和一个个活泼的学生,语言单调枯燥,甚或动辄训人、讥讽人,那学生哪里还有心思听你的讲解教育?所以好的教学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思想道德的教育。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不仅仅是一门技术。在教学方法中除了感情的投入、语言的讲究和锤炼外,具体的教学过程也同样有不少思想教育的因素。古人讲究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这其中就是一种思想道德教育。因为它充分体现了教师的爱心,爱每一个人,让受教育者有不同的要求。跳起来都能摘到桃子,从而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激发了他们的上进心,这难道不是品格的培养吗? 启发式是常用的教学方法。善于启示的人,通常采用阴阳互补,刚柔相济之策,或雪中送炭,或火上加油,或旁敲侧击,或含沙射影,或语重心长,妙在移人不觉,让学生感悟不足而自强发奋。

文道结合浅见

文道结合浅见 “文道结合”,顾名思义即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内容的发掘,使“文道结合”落到实处,并达到一定的目的,是摆在语文教学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我通过多年来从事语文教学的体会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落实字词教学进行思想导向低年级语文教学以字词为主,在进行字词教学的同时,尽量挖掘字、词潜在的思想因素,使学生思想品质、思想情操方面受到良好的熏陶。如:“火”,在让同学们理解本意的基础上,知道“火”对人类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坏处,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用火,最终让同学们懂得不应玩火的道理。再如,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革命”一词的理解,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们理解守旧是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的,只有推动社会进步的革命才是进步的。通过字词教学,在少年儿童思想形成过程中,经过老师的分析、强化好、坏、美、丑、善、恶的概念,为学生思想的正确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演化文章内容,形成是非观点儿童的观点有一定的直观性、局限性,在衡量是非的时候,往往受直观印象的制约和片面、不完全观点的影响。要使学生获得相当的是非观点,应抓住文章内容的思想因素,尽量挖掘内容的深度,体味思想感情。如:《我的战友邱少云》可以通过鲜明的人物形象的分析,强化学生对英雄人物的印象,在学生心中树立起自己的榜样。《别了,我爱的中国》,在授课时,我抓装我真是个罪人”一句话,引导学生讨论学生产生了否定、肯定两种不同看法,在这种情形下,找依据时代背景,说明他此时离开中国正是他热爱祖国的集中体现。同学们理解后,都被他的爱国热情所感染。

三、注意朗读训练,升华道德情感 小学语文课本编入了许多情文并茂的文章。如诗歌、散文等,对这类文章,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加强朗读训练,以诵读形式达到升华学生道德情感之功效。 如《林海》,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领略大兴安岭的美丽与开发情况,继而联想到兴国安邦之大业。再如《种子的力》的第三自然段至最后,作者铿锵有力的词语写出了小草不屈不挠,不达目的不止的伟大精神,通过朗读,同学们体会到了文章中蕴藏的力量,理解了“这种草,才可以骄傲地嗤笑养育在花房里的盆花”的真正含义。激发了同学们积极向上的情感。

大学语文应用文

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教学浅谈 作者:张丽 来源:《速读·中旬》2014年第06期 摘要:重视和加强应用文写作教学,对推进大学教育改革,实现大学教育目的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现实的情况并不容乐观,如何改变现状,本文从思想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大学语;应用文;写作;教学 大学语文是高等教育的基础学科之一,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语言承载功能和社会交际功能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对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社会需要的素质全面的人才意义重大。而大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文写作教学又占据着重要地位。它在实现社会需求方面,具备高度的实践性、操作性。而现实的情况并不容乐观,教学过程中,有的教育者认为应用文写作“教师不好教,学生不好学;教无效,学无用”,使应用文写作处于可有可无、可教可不教的边缘化状态;有的虽然认为重要,但只把应用文写作作为工具,把应用文教条化,方式方法不得当,导致力气费了不少,成效却是寥寥,学生往往存在“一看就会、一写就错”的状况,应付个考试勉强凑合,一踏入工作岗位之后,就让同事、领导头疼,甚至被问“你大学有没有上,你语文有没有学”。 要改变这种尴尬现状,就要从以下几点上下功夫。 一、思想上重视应用文写作教学,破除“无用论” 应用文是人们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处理公私事务时使用的一种具有固定或惯用格式的文体。其使用非常广泛,实践性很强。从教学的角度讲,应用文写作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大学语文需要提高的是学生的人文素养,如果连基本的交流沟通工具都不能掌握,何谈人文素养?从应用的角度讲,比较现实直接的如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就要用到应用文,总不能每次都是现学现用、急学急用。再说,毕业后总归要踏入社会,有各种交往。应用文是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应用文写作更是一项必备的基本能力。不是说只有秘书、文职才用,学生将来去到一个生产性、技术性岗位就用不到了,即使到生产性的岗位上也有计划书、总结要写。教育者要从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出发,不仅要扭转自己应用文写作可有可无的错误想法,还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 克服思想上的畏难情绪,不能因为“教师不好教,学生不好学”,而放弃应有的努力。“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不做,永远都做不到。做了,才能在做的过程中逐步的摸索、反思,才能有做好的可能。何况,必须要学的东西,早晚要学要用,就不如早学早用。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能写小说诗歌,但是一定要能写工作和学习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作为教育者,应该教的如 果你在学校里不教或者不教会你的学生,而要让你的学生毕业了去到社会上被人批评之后再学,就不是合格的教育者。作为学生,如果教师教的时候不好好学,却要到社会上碰壁之后再学,则不是聪明的学生。 二、实践中做到“三个统一“,注重实际效果 1.要注重应用文写作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适应其工具性要求,基础性的东西、规律性的东西如基本的写作理论和写作技巧,必须通过各种有效形式和方法,使学生全面、准确、扎实的掌握。适应其人文性的要求,一定要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生动化、实用化,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分析和表达能力,最终能解决问题,提高综合能力,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要加强学科间横向知识的渗透,写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写作者思想修养、认识水平、生活阅历、知识技巧等因素和能力的综合反映。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不仅要讲授写作理论、写作技巧,还要注重政治思想修养、思维能力、认识

如何阅读一本书 梁文道《我读》

《如何阅读一本书》 从简式阅读到业余学者 身处一个喜欢发表意见多于听意见的年代,我常常惊讶地发现一些现象。以我为例,常常看到一些观众或读者在看完我介绍某本书的节目后,写出洋洋洒洒的文章去批判这本书,而文章的作者也很坦白,说自己其实没看过这本书,只是在我这儿知道有这么一本书。既然没有看过,只是听过关于那本书的介绍,如何能写出一整篇东西去批判呢? 说到读书的问题,给大家介绍一本名著《如何阅读一本书》。作者是大名鼎鼎的艾德勒,曾任《大英百科全书》第十五版总编辑。这本书里有一章叫“公正地评断一本书”,文中说:“在你说出‘我同意’,‘我不同意’,或‘我暂缓评论’之前,你一定要能肯定地说:‘ 我了解了。’”意思很简单,一本书你起码得看过,得懂它说什么,你才能够去评判我赞不赞同、同不同意、书写的好不好、是不是废话等等。 我我们好辩,而好辩时往往是为了胜利、为了赢而辩,忽略了辩论的根本出发点。这这本书引了亚里士多德《诗学》里提到的一段话:“其实这就是我们的责任。为了追求真理,要毁掉一些我们内心最亲近的事物,尤其像我们这样的哲学家或热爱智慧的人更要如此。因为宗师

双方是挚友,我们对真理的虔诚却是超越友谊的。”这句话跟亚里士多德另一句名言呼应:“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给了我们一个被大多数人所忽略的忠告,大家通常以为辩论是以赢为目标,却没想到辩论真正的目的是要学习真理。所以读书首先要有一种谦卑的态度,这个谦卑不是要放下自己,完全泯灭自己的意见,而是要重新想到什么叫读书,什么是学习。 这本书将读书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你从阅读里面获得一些和原先熟知的事物相类似的的新资讯,这并不困难。一个人如果对美国历史有所了解,他只要随便翻一些相关内容的书,对他来讲都很容易理解,只是增加了新的资料,那些资料并没有动摇原来理解事物的框架。 或许第二种阅读才是最重要的学习,以一开始不相等的理解程度为基础开始看书。“在对一本书的理解力上,作者一定要比读者来的‘高杆’,写书时一定要用可读的形式传达他有而读者所无的洞见。其次,阅读的人一定要把不相等的理解力克服到一定程度之内,虽然不能说全盘了解,但总是要达到与作者相当的程度。” 我在香港教课的时候经常布置一些功课作业,我发现很多学生遇到一些看不懂的书或文章就会说作者太糟糕,很差劲,写的东西根本看不懂。他们从来不去怀疑到底是作者写的糟,还是自己的理解程度不

同城协议

欢迎您使用58同城分类信息网。58同城致力于为您提供最优质、最便捷的服务。在访问58同城的同时,也请您仔细阅读我们的协议条款。您需要完全接受本协议才能注册成为我们的用户。一经注册,您需要遵守该协议的所有条款。北京五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作为58同城的管理者有权随时单方面修改本协议,修改后的协议经用户阅览同意后生效。如果您是我们的老用户,您需要经常查看本协议以便知晓相关修订。如果您不同意其中的任何条款或者任何修订,您唯一的解决办法是立刻停止使用服务。58同城有权利通过包括但不限于删帖,终止账户,屏蔽IP地址、关键字、联系方式,或法律诉讼等方式执行本用户协议。使用本服务前,您理解并认可本服务提供的分类信息,其中包含的文字,图片,链接等内容均由用户自主、免费发布,并由用户承担全部责任。 一、58同城服务内容 58同城定位于本地社区及免费分类信息服务,通过为个人用户和商家提供资源丰富、信用度高、交互性强的分类信息平台来帮助人们解决生活和工作所遇到的难题。其服务覆盖生活的各个领域,提供房屋租售、餐饮娱乐、招聘求职、二手买卖、汽车租售、宠物票务、旅游交友等多种生活信息,覆盖中国所有大中城市。

二、用户使用规则 1、本公司的服务仅向18岁以上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提供,如果您未满18岁,您需要在您的监护人的指导下使用。 2、您需要按照58同城的注册、登陆程序和相应规则进行注册、登陆,注册信息应真实可靠,如果您的注册信息发生变动,请及时更新。 3、您需要在适当的栏目或地区发布信息,您所发布的信息内容应当真实、可靠并且不得违反58同城对信息发布的禁止性规定。您需要对您自行发表、上传或者转载的所有信息承担全部责任。 4、在使用本公司服务时,您需要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包括但不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4]1号)》、《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和《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有关计算机互联网规定和知识产权的法律和法规、实施办法。 5、您承诺:对您发表或者上传于58同城的所有信息均享有完整的知识产权,或已经得到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授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文道统一”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文道统一” 【关键词】文道统一思想情感课堂教学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文道统一”,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原则。这里的“统一”不是文加道,而是文中寓道,道中显文,寓教于文,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既要扭转语文教学只注重语言训练,而忽视学生人格培养的片面做法;也不要只注重人文思想的贯彻,而忽视语言的训练。 “道”,他不仅指政治思想、道德规范教育,还包括科学思维教育、人生哲理教育、劳动观点教育以及爱美情趣教育等等。这种“道”,通过语言文字,寄予在一篇篇的课文之中;又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一次又一次地接受。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以及“道”的丰富内涵,决定了语文学科“文道统一”必须寓教于文之法则,即在学习知识发展智力之同时,对学生进行“道”的教育。但当前,语文教学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使得“文”偏离“道”,“道”远离“文”──要么相互扼制,要么相互脱离。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寻找“文道统一”途径,从而渗透“思想情感”熏陶?

一、抓住字词品出“道” 每一篇文章,都贯穿着作者的思想,渗透着作者的观点,倾注着作者的感情。这就是“道”之所在。而这一切更集中、更突出的是蕴含在一些字、词、句、段中。这些关键的字、词、句、段就是“文”与“道”的联系点。教学中,教师要抓住这些联系点,使文道有机地渗透和统一。 例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一位教师抓住“一寸”、“一声”大做文章。邱少云被熊熊大火燃烧了半个钟头,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一寸”“一声”无人不知,但在着生命的最后一刻,这普通的“一寸”、“一声”又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处于四面大火之中的邱少云,何尝不想打个滚(哪怕挪动一寸),以求生存;何尝不想喊几声(哪怕哼一声),以减轻痛苦。可是他想到的是战斗的胜利,宁愿牺牲自己也绝不暴露目标。从“一寸”、“一声”中,不正可品出钢铁战士邱少云形象之崇高、精神之伟大,从而使学生受到巨大的感染和教育。 读一篇文章,理解字词句和领会思想内容是一致的。只有抓住字词句反复品味,才能较好地领会思想内容,从而达到思想教育的要求。

语文教学如何做到“文道结合”

语文教学如何做到“文道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课标还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我结合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看法: 1 掌握语文学科的特点,树立语文教师的主导地位,谋求文道结合的最佳方式 1.1 语文教学中有两种倾向必须禁止:单纯的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课,只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把语文课上成思想教育课,而不顾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及目的。入选语文教材的篇目都是“文质兼美,适合教学的典范文章”。从宏观来讲,为了达到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教育的目的,教材总是系统的选择一些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理想教育、是非善恶正义感的教育、献身精神的教育、勤奋求学的教育、尊老敬师的教育等内容;就每篇课文来说,都有其侧重点,而且思想教育的内容也已经融在课文的主题中,不能孤立的把它列出来,从这个角度讲,语文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又是零碎的、不系统的。每个语文教师都应该把握这一点,领会教材的德育体系,并制订学期德育计划。具体的落实到每一节课上,则要求尽其自然,贯彻德育教育应不存有斧凿痕迹,不要让学生形成一种语文老师要上政治课的感觉。教师中以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渗透思想教育的内容。如导课时渗透,了解背景时渗透,辨词析句时渗透,把握情节时渗透,分析人物时渗透,探讨主题时渗透等等,环节很多,手法也因人而异。 1.2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既要授业又要传道,这是不可推卸的责任。语文教学具有形象性,这是它区别于其它学科的特点之一。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去探求真理的欲望。”语文教学过程中分析文学内容时容易上得生动,学生乐听易懂,而贯彻德育教育时就往往形成一种平板的模式,单纯的说教,用老腔老调去吓唬学生,招引学生的反感。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不孤立德育内容,不向学生提出应该怎样而不能怎样等问题,而是要充分利用语文教学的形象特点,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2 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贯彻文道结合的精神 初中低年级学生好模仿,在家学家长,在校仿老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应该在学生面前起表率作用,而不能因自己的随意成为学生反面学习的榜样。如边板书边扔粉笔,这些在教师中还是存在的。这里暂且不谈这对自己形象的损害,单是给学生间接地形成了一个模仿的机会,对学生的危害也够大了。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所以说,要贯彻文道结合,首要的就是教师以身作则,严以律已,用

语文高考应用文教案

应用文 一、通知 (1)标题:第一行居中写明“通知”或“关于xx 的通知”。 (2)称呼:换行顶格写明被通知方的名称,后用冒号。 (3)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写通知内容,如会议通知包括会议内容、时间、地点、出席对象和有关准备事项等。 (4)署名:正文下一行的右下方写发出通知的单位或组织。 (5)日期:写在署名下一行的右边。 下面是一份会议通知: 通知 各班班主任和政治老师: 兹定于x月x日(星期x)下午三时在党支部办公室召开班主任和政治老师会议,讨论研究怎样加强学校政治思想工作问题。请充分准备意见,准时参加。 支部办公室(盖章) x年x月x日 二、启事 启事是机关、企事业单位、团体或个人,需要向公众说明某事或希望公众协助办理某事时使用的一种事务文书。 启事的本意是公开陈述事情。“启”,即叙说、陈述之意;“事”即事情。目前有的人把“启事”写成“启示”。“事”和“示”读音相同,但意思不同。“启示”,是启发指示,使有所领悟的意思。 种类 按内容分,启事有征文启事、招聘启事、招生启事、征订启事、开业启事、迁址启事、征婚启事、结婚启事、离婚启事、寻人启事、遗失声明等。按公布的形式分,启事有报刊启事、电视启事、广播启事、张贴启事等。 特点 1、告启性。启事面向大众告知事宜,它只具有知照性,没有强制性和约束力。 2、简明性。启事要求写得简洁明了。无论是登报、广播、电视或张贴,启事都必须写得十分简明。有的启事三言两语;有的启事用单行单句排列内容,竭力做到一目了然。 启事的简明性,除了为读者提供方便之外,同时也受篇幅版面限制。张贴的启事不允许写得长。电台、电视、报刊启事,是要出钱刊登的,这就更要节俭字数,压缩版面,力求用更少的钱达到最优的启知效果,这更促成了启事的简明性。 写作要求 1、内容要简而明; 2、用语讲求礼貌。 格式 启事通常由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1)标题:第一行居中写明“xx启事”。 (2)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写启事内容,交代有关事情的原委和目的,提出要求和希望,说明有关注意事项及办理程序等。有些内容则不应写具体明确,如“招领启事”中有关失物的详情,以防冒领。 (3)署名。 (4)日期。 启事不具备法令性、政策性、因而也没有强制性和约束性。 启事有招领启事、寻物启事、招聘启事、征稿启事等多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