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说课(第一课时)

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说课(第一课时)
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说课(第一课时)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一课时)

从容说课

本课题通过两个探究活动来加深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的认识。这两个探究活动都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提炼出来的,会给学生以新的感受和启迪。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通过对蜡烛在点燃前、点燃时和熄灭后三个阶段有引导的观察,着重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对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的探究,通过给出实验原理的信息和图示实验步骤等方法,着重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并能明确地表述探究所得到的结论。

本教案设计时,为使学生感受和体会到化学实验对化学的重要性和仔细观察对化学实验

的重要性,特意提供了“有关炸药的发明”和“青霉素的发现”等资料,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学习精神。在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时,教案设计并未着太多笔墨,这主要是由于课本对操作活动进行了图文并茂的安排,即其本身已十分详细,故这两部分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对学生实际操作的指导上。另外,由于是第一次亲自动手做化学实验,故根据学生特点组织好学生进行有条不紊的探究,在本课题中也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在本课题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想办法组织好学生。

由于实验报告的书写是化学学习中经常要面临的问题,故在第二课时特意增加厂有关化

学实验报告的书写问题,并通过探究活动2,直接进行巩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

(2)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实验。

(3)初步学习书写探究活动(或实验)报告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2)能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3)体会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2)学会与他人进行合作与交流。

(3)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4)能意识到化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

教学方法

提供资料一激发兴趣一活动探究一得出结论一提高认识等。

教具准备

1.教师用具

投影仪或相关的录像资料。

2.学生用具

第一课时:白色蜡烛、水、小刀、水槽、小试管、火柴、小烧杯、石灰水。第二课时:集气瓶、玻璃片、水槽、饮料管、木条、胶头滴管、水、石灰水。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引导学生意识到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对蜡烛燃烧的探究。

第二课时:化学实验报告的写法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投影或放录像、图片等]有关炸药的发明。

1.硝化棉(硝化纤维素):硝化棉是一种炸药。如果点火,它就燃烧。如系上雷管,它便

爆炸。

硝化棉用来制爆破筒、供矿井爆破(通常与硝化甘油混用)、深水爆破及制作无烟火药。

克里斯琴、舍恩拜因偶然发现了硝化棉!

舍恩拜因是瑞士巴塞尔大学的化学教授。1846年的某一天,他正在妻子的厨房里做化学

实验,当时打破了一个烧瓶。烧瓶里装了硝酸和硫酸,这些化学品洒了一地。

当时舍恩拜因找不着拖把,于是一把抓起妻子的棉围裙就去擦污迹,之后将围裙挂在热炉子前烤干。当围裙干燥到一定程度时,着火了,烧得一点不剩。舍恩拜因就这样发明了硝化棉。

他进一步实验,觉得这项发明的潜力非常大。比如,当战场上枪炮齐发时,黑色火药会造成滚滚浓烟。浓烟熏黑了战士,炮膛里有灰烬,战场上也是乌云笼罩。但硝化棉却可以干净地燃烧,不留痕迹。

舍恩拜因将此“配方”卖给几国政府,于是硝化棉生产厂家纷纷建起。但是硝化棉易爆,很难人为控制,不少工厂造起又炸掉。

2.硝化甘油:1847年,一位名叫阿斯卡尼奥·索布里罗的意大利化学家用普通甘油做化学实验。当他工作时,他让甘油一滴一滴地滴进了冷态的强硝酸和硫酸的混合物里,结果生成了少量硝化甘油。

当索布里罗加热玻璃试管里的一滴硝化甘油时,发生了猛烈的爆炸。这种炸药远比硝化棉炸药的威力强大,且不易控制。

二十年后,艾尔弗雷德·诺贝尔发现了控制硝化甘油的方法并将其制成了甘油炸药。

3.甘油炸药:甘油炸药由硝化甘油制成。它是艾尔弗雷德·诺贝尔于1847年发明。当时他年仅十四岁。

不过,由于硝化甘油极易爆炸,处理时很危险,当时还不能广泛使用。诺贝尔二十九岁时,开始寻找使这种物质更安全的办法,并发明了雷管。

后来,诺贝尔经过研究和实验发现:硅藻土(德国北部出产的一种多孔的火山土)可吸收硝化甘油,且硝化甘油与硅藻土混合后丝毫未影响其爆炸性,但稳定性却大大提高了,并且易于处理。诺贝尔将硅藻土和硝化甘油的混合物硬化形成棒状,他称之为甘油炸药。

诺贝尔是一个热爱和平的人,他称战争是“恐怖中的恐怖,一切犯罪行为中最严重的犯

罪”。他希望炸药用来开矿和修路,而不是用来毁灭和屠杀人民。

诺贝尔死时非常富有,他决定用自己的财产设立奖金,每年一次颁发五个奖项给世界杰出公民,而不是留给家族。诺贝尔奖第一次颁发是在1901年。诺贝尔奖设立了物理、化学、医学与生理学、文学和和平奖五大项,1969年加入了第六项��经济。

[总结引入]炸药的发明只是化学诸多的研究成果之一,但它却告诉我们:化学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亦即,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板书]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师]说到化学实验,我们很自然地会想到化学实验室。但是,你相信吗?现在的化学实验

室的前身竟是炼丹术士和炼金术士的作坊。尔后经历了家庭个人实验室并一直发展到现在的

化学实验室。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有关内容,并引导学生观看课本图1�12、图1�13、图

1�14)

[过渡]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

等,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获得化学知识。

[板书]二、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

[师]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实验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首先,让我们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探究。

[板书]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师]蜡烛燃烧是我们最熟悉的一种化学现象,那么,对于该现象你有没有更多的思考过呢?比如说蜡烛是由什么做成的?它燃烧后生成了什么?除了燃烧它还具有哪些性质?等等。

下面,就让我们来仔细观察蜡烛的燃烧。

[讲解]观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要了解物质发生的变化.必须从观察入手,并在观察中思考,然后对观察到的变化条件、现象和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归纳。

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感官,还可以借助仪器通过实验,观察物质及其变化的条件、现象和结果。

仔细的观察和思考,往往能导致伟大的发现。如英国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对青霉素的发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注:以下资料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用]

资料:就在20世纪30年代之前,青霉素还没有问世,人类频频受到细菌的“侵袭”而又束手无策。妇女死于分娩,婴儿出生不久就夭折,儿童患了猩红热……即便是手指不小心扎了根刺或者皮肤划开一个微小的伤口,也可能因此而致命。类似这样的人间悲剧,随着青霉素的发现而逐渐消失了。

弗莱明发现青霉素,一半靠的是机遇,而另一半则靠他聪明的头脑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一战”期间,弗莱明曾在皇家军队医务队服役,不仅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而且也感受到了人类需要优质抗生素的迫切性。当时许多士兵由于伤口感染,医生们无法消毒,只好向伤口注入各种化学抗菌物质,但似乎效果不大。弗莱明在他的实验室里摆满了各种实验用的细菌培养皿,每天细心观察。有一次,他偶尔得了感冒,就取下一滴鼻涕放进培养皿里,几周以后,他发现培养基上长满了金黄色的菌落,在鼻涕的周围,也有菌落生长,但看上去是透明的,就像被溶解了似的。于是,一个问号在弗莱明脑海里产生了:这是否意味着鼻涕里含有某种杀菌的物质呢?

接下来的一周,弗莱明记录了更多的发现:人的皮肤、器官组织、头发、指甲甚至有些花木、蔬菜里都含有这种溶菌物质,它几乎无处不在!事实上,它是人体内的一种天然抗菌物,无非当时人们没有意识到。弗莱明把他的新发现命名为“溶菌酶”。

科学的发现,往往都有相似的一面,但只有有心人才会把握机遇,获取成功。1928年,奇迹再次在弗莱明的实验室发生。一次,他在清理培养皿时,意外地发现,他的葡萄球菌培养物已经被霉菌感染。而在霉菌生长的地方,葡萄球菌却在迅速分解。他小心地将霉菌分离出来,发现是其中的活跃物质抑制了葡萄球菌的生长。由于这霉菌来自于青霉菌类,他给它取名为青霉素。

弗莱明以科学家的严谨语言向世人公布了他的发现。此后,他继续不停地做实验,他发

现,青霉素的“个性太活泼”,不容易稳定,无法将它提纯。直到1940年牛津大学的医学研究者恩斯特·钱恩和霍华德·弗洛里引进了另一种物质,才将青霉素加以稳定下来并提纯,从而投入大量生产。有意思的是,这一引进的物质就是弗莱明先前发现的“溶菌酶”。

一年后,青霉素首次在医学上应用。“二战”期间,青霉素成为战场上神奇的抗生素,大显神威,挽救了数以万计的生命,被称为“有魔力的子弹”。弗莱明因而被赞颂为英雄,1945年。他和钱恩以及弗洛里一起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青霉素不仅治愈了那些受细菌感染而挣扎于死亡线上的人,还赋予了医生从一开始就防

止人体被细菌感染的“免疫”能力。大量的临床实验证明,青霉素是一种安全的药物,但也有一些人对它有过敏反应,少数过敏者会发生十分严重的反应,甚至死亡,至今,医生

给病人打青霉素针时,也往往需要先做过敏试验。与弗莱明时代相比,我们今天已能够生产出各类不同的青霉素,有口服药,有注射剂。它们能够杀灭更多种的细菌。

一种少见的菌落出现在细菌培养皿上的机会是微乎其微的,而要被发现就更难了,只有爱思考且细心谨慎的人才可能通过细致的观察,不让任何微小的迹象逃过他的眼睛,奇迹往往总是这样发生的。青霉素的发现恰好说明了这一点。

[师]现在,就清大家利用桌上的物品通过实验来对蜡烛及其燃烧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你可以按课本提示进行探究,也可以增加或更改某些实验观察的内容。并将你观察到的现象描述下来。

[学生活动,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完毕后,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可5~6人)交流自己的观察记录,并比较谁观察到的现象多,谁的描述更细致、更准确。然后取长补短、互为补充,准备与其他小组的结果进行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到前面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

对学生不同于课本的探究内容教师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并进行评价。

如:有的同学试图去收集蜡烛熄火后产生的白烟,并想知道它究竟是什么?有的同学用小

试管或瓷碟去燎火焰或压住火焰加热,结果观察到其表面有黑色物质析出,并打滑腻感等等。

[问]通过以卜探究。你对石蜡有了怎样的了解?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得出结论,并板书]

石蜡为白色,常温下呈固态,硬度较小,密度比水小,加热可熔化、汽化。石蜡能在空气中燃烧,燃烧时发光,发热。其火焰分三层,其中最外层的火焰温度最高。石蜡燃烧生成新的物质��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气体。

[讲解]我们刚才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体现了化学学习的以下特点:

[教师投影总结并讲解]

[投影内容如下]

(1)关注物质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以及如石蜡能否燃烧、其燃烧产物能否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等等。

(2)关注物质的变化,如石蜡受热时是否熔化,燃烧时是否发光、放热并有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生成,等等。

(3)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即不是孤立地关注物质的某一种性质或变化,而是对

物质在变化前、变化中和变化后的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描述,并进行比较和分析,以得出可靠的结论。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化学学习离不开化学实验,而化学实验的过程又是我们仔细观察和认真分析的过程。同时,它也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处处留心皆学问!

[布置作业]1.参考课本“探究活动报告”的格式写出本次探究活动的报告(注:也可以自己设计报告的格式);

2.预习探究活动②��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并在课下练习收集气体的操作。

板书设计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二、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

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石蜡为白色,常温下呈固态,硬度较小,密度比水小,加热可熔化、汽化。石蜡能在空气中燃烧。燃烧时发光,发热,其火焰分三层,其中最外层的火焰温度最高。石蜡燃烧生成新的物质��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气体。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 金属材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了解常见合金的成分性能和用途。 2、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认识事物的性质,培养学生科学的认知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情景设置,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 指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认识事物的性质,培养学生科学的认知方法。 从生活中的金属制品,感受其丰富多彩的形状、颜色美。 教学重点 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2、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 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采用实验探究法:按照问题—实验—观察—分析—结论的程序实行探究式讨论教学。 仪器、药品 铁片、铜片、铝片、干电池、小灯泡、导线、酒精灯、火柴、砂纸、黄铜、铜,与钛有关的资料和新型的合金的资料。

【板书设计】 第八单元课题1 金属材料 一、物理性质 1、共性:常温下大部分为固体(汞是液体),有金属光泽,大多为电和热的良导体,有延展性,密度较大,熔点教高。 2、特性: 二、性质决定用途 三、合金 1、常见合金──生铁和钢。 2、常见合金的主要成份、性能和用途。 课后反思: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地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

2017年新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重要知识点

2017年新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重要知识点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考点1 金属材料(2页) 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两类。★纯金属属于金属材料,但金属材料不一定是纯金 属,也可能是合金。 2.金属制品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铁、铜、铝及其合金是人类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考点2 金属的物理性质(2页-3页) 1.共性:★在常温下除汞为液体,其余金属均为固体。都具有金属光泽,都有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2.差异性:大多数金属都呈银白色,★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常温下大多数金属都是固体,汞却是液体;不同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密度、熔点、硬度等差异较大; 考点3★金属之最(4页) 1.银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最好; 2.锇的密度最大; 3.锂的密度最小; 4.钨的熔点最高; 5.汞的熔点最低; 6.铬的硬度最大。 7.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8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9.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铁 考点4 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用途之间的关系(4页) 1.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而物质的用途又反映出物质的性质。 2.物质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紧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考点5 合金(4页-5页) 1.合金:★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和非金属,形成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注意:(1)合金是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的混合物。 (2)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使合金更容易适于不同的用途。 (3)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为合金。 (4)金属在熔合了其它金属和非金属后,不仅组成上发生了变化,其内部组成结构也发生了改变,从而引起性质的变化。 2.合金的形成条件:其中任一金属的熔点不能高于另一金属的沸点(当两种金属形成合金时)。 3.合金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性质比较。 (1)铁合金:主要包括生铁和钢,它们的区别是含碳量不同, ★生铁含碳量2%-4.3%, ★钢的含碳量为0.03%—2%。钢比生铁具有更多的优良性能,易于加工,用途更为广泛。(2)铝合金:铝中加入镁、铜、锌等金属形成合金。广泛应用于制造飞机、舰艇和载重汽车等,可增加它们的载重量以及提高运行速度,并具有抗海水腐蚀、避磁性等特点。 (3)铜合金:黄铜:铜、锌的合金;青铜:铜、锡的合金;白铜:铜、镍的合金。 (4)★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 性质:优异的耐腐蚀性,对海水、空气和若干腐蚀介质都稳定,可塑性好,强度大,有密度小,又称亲生物金属。 用途:喷气式发动机、飞机机身、人造卫星外壳、火箭壳体、医学补形、造纸、人造骨、海水淡化设备、海轮、舰艇的外壳等。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一章 走进化学世界 单元基础练习题 含答案

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 1.下列情景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彩旗飘扬 B.舞台升降 C.点燃火炬 D.歌声悠扬 2.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3. 下列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甲烷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B.金属汞常温下是液体 C.高锰酸钾是紫黑色固体 D.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4. 下列关于物质鉴别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 A.汽油和酒精可以通过闻气味鉴别 B.氧气和二氧化碳可以通过观察颜色鉴别 C.用燃着的木条可以鉴别氮气、氧气 D.水和铁丝可以通过观察状态鉴别 5. 在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进行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中各滴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现只有滴入到呼出气体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A.吸入的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 B.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吸入的空气中高 C.呼出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

D.氧气在呼出气体中的含量比在吸入的空气中的含量低 6. 李明同学在做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时,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他惊奇地发现蜡烛又能重新燃烧起来(如图)。由此,他大胆地做了一个推测,此白烟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棉线 D.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7. 物理变化是指其他物质的变化,如蒸发、挥发、溶解等。化学变化是指其他物质的变化,如燃烧、氧化、变质、生锈等。 8.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9. 蜡烛点燃前为柱形固体,质地较软,难溶于水,密度比水。蜡烛燃烧时的火焰分三层,其中温度最高。燃烧后生成物有和。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石蜡蒸气冷凝成的。 10. 人体吸入的空气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和 11. 做化学实验取用药品时,取用块状固体用(一横、二放、三慢竖);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的药品时要用或纸槽(一斜、二送、三直立); 取用较多量液体时可直接从试剂瓶中倾倒(一倒、二向、三挨、四盖); 取用少量液体时可用(垂直悬空、正上方)。 12. 判断正误。(√;×) (1)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 (2)有颜色、状态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检测试卷(有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_第一章_走进化学世界_单元检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5 小题,每题 2 分,共计30分,) 1. 下列对化学变化的主要特征认识正确的是() A.有新物质生成 B.有能量变化 C.物质的颜色和状态发生变化 D.发光发热 2. 洗净后的试管,放置晾干的正确方法是() A.管口向上,直立在试管架上 B.管口向下,倒扣在试管架上 C.平放在桌面上 D.以上均可 3. 下列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A.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白酒和白醋 B.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 C.用高温灼烧氧化铁和木炭粉混合物的方法制取少量铁 D.用加水溶解的方法区别NaOH、Na2SO4、NH4NO3三种白色固体 4.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纸张燃烧 B.玻璃破碎 C.苹果腐烂 D.菜刀生锈 5.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中,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火焰分三层 B.切下一小段蜡烛放入水中会浮在水面 C.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D.燃烧时产生黑烟 6. 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 B.植物发生光合作用 C.自行车日久出现生锈 D.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 7.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解水所得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2:1 B.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是化学变化 C.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过大会使人中毒死亡 D.稀有气体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是化学变化 8. 人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成分的要变化是() A.氧气增加,二氧化碳减少 B.氧气和二氧化碳都不变

走进化学世界教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那些是物理性质,那些是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 (2)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兴趣,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教学难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归纳总结、补充讲解、练习提高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 试管、带弯管的单孔橡皮塞、酒精灯、玻璃片、烧杯、铁架台(带铁夹)、研钵、、药匙、镊子;胆矾、氢氧化钠溶液、石灰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水 教学过程 [引言]我们知道在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例如,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炎热的夏天食物易腐败、燃料能燃烧、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会慢慢生锈等。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特点,掌握其规律,对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是至关重要的。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板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 下面请大家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列表记录。 演示[实验1-1] 水沸腾,有大量水蒸气冒出,玻璃片上有小水滴附着。 演示[实验2]首先展示胆矾晶体 蓝色块状固体研碎后成为蓝色粉末 [提问]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 以上两个实验在变化过程中只是形状或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像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板书]一、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1.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2.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体、固体)的变化。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全册知识点大全(精华版)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全册知识点大全(精华版)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1. 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1)物理性质:①大多数的金属呈__银白_色,(但是铜呈_黄_色,金呈_金_色);②常温下为_固体(但是汞为_液体_体);③具有良好的_导电_性、_导热_性和_延展_性。 (2)用途: 决定金属用途的因素有:是否经济、是否有害、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是否污染环境和是否便于废物回收 2. 合金:(1)概念: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__金属_和_非金属__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例如:生铁和钢是含__碳量_不同的铁的两种合金,其中生铁的含碳量约为_2%~4.3%,钢的含碳量为_0.03%~2%_。(2)合金的性质与金属相比具有的优点是硬度大、耐腐蚀性好、熔点低。 1、通过观察上面的表格,你对金属的物理性质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一般情况下,金属的密度比较大、熔点比较高、硬度比较大 2、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 答:铅的硬度小,而铁的硬度大 3.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钨的熔点高,锡的熔点低;如果用锡,则锡丝易烧断。 4.为什么有的铁制品如水龙头等要镀铬?如果镀金怎么样? 铬硬度大, 耐磨、美观,又防锈;金的价格高、硬度小如果镀金则会增加成本且不耐用。 5、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 银的价格比铜高许多 6、考虑物质的用途时,首先要考虑物质的__性质___,还需要考虑那些因素? 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资源、废料是否易于回收、价格、对环境的影响 7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铝 8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钙 9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铁 10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 考点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 金属的化学性质(请完成化学方程式)

粤教版初中化学《第一章 走进化学世界》复习提纲

粤教版初中化学《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物理性质:不需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由感官直接感知。 1.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导电性,溶解性,挥发性 化学性质: 在化学发应中表现出的性质. 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常伴有外形、状态变化现象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伴有发光,发热,生成气体或沉淀 现象. 3.注意:1)伴有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沉淀等现象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如:灯泡通电发光, 发热; 无色氧 气变成淡蓝色液氧;给冷水加热,溶解在水中的气体一小气泡的形式放出,都是物理变 化. 2)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①物理变化:如车胎爆炸,压力锅(蒸汽锅炉)因压力过 大而爆炸 ②化学变化:如炸药爆炸,瓦斯爆炸 ③既不是简单的物理变化,也不是简单的化学变化 : 如原子弹爆炸 1) 蜡烛燃烧时,先由固态转变为液态,再汽化,而燃烧. 4.蜡烛燃烧: 2)蜡烛燃烧产生的黑烟是不充分燃烧的碳单质:炭黑;而蜡烛熄灭后冒出的 白烟是石蜡蒸汽凝固的固体小颗粒,白烟可以燃烧. 1)外焰:温度最高 5.火焰分三层 2)焰心:温度最低,焰心部分包含 CO和石蜡蒸汽. 3)内焰:

注意:1)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 2)需垫石棉网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 3)不能加热的仪器:量筒集气瓶漏斗 7.实验药品不能用手接触药品 1)使用药品做到三不不能把鼻子凑到瓶口问药品 (闻气味的方法:用手在容器口煽动,让少量气体飘进鼻子) 不能品尝任何药品 不能放回原甁 2)用剩的药品做到三不不能随意丢弃 不能拿出实验室 块状药品:”一横,二放,三慢竖”.将试管横放,用镊子夹取药品放在8.固体药品的取用试管口,慢慢将试管竖起,使药品慢慢地滑到试管底部,以 免打破试管. 粉状药品:”一斜,二送,三直立”.将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 纸槽小心地送到试管底部,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 落在试管底部 注意:用过的镊子和药匙及时用干净的纸擦干净. 9.液体药品的取用 1)取用少量液体,用胶头滴管. ①把瓶塞取下,倒放在桌上.目的:防止桌面上的杂质污染药品和塞子 上的药品腐蚀桌面. ②瓶上标签向着手心. 目的:防止液体药品流下,腐蚀标签. 2)从细口瓶倒液体③瓶口紧挨试管口缓慢倒入. 目的:防止液体洒落,防止倾倒过多. ④把试剂瓶口在试管口刮一下 ⑤立即盖紧瓶塞,把试剂瓶放回原处,标签向外. 目的:防止液体挥发或变质.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使药品放置有序, 以备下次使用方便. ①加热时,试管外壁有水 ②没有先使试管均匀受热 10.试管炸裂的原因③试管底部接触灯芯 ④烧得很热的试管,立即用冷水冲洗 洗涤方法:倒净废液→用自来水冲洗→用试管刷转动或上下移动洗涤11.仪器的洗涤→放指定位置 洗净的标准: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1)一调: 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12.托盘天平的使用 2)二放: 干燥的药品放在纸上称量(两个托盘各放一张质量相同的纸) 易潮解,有腐蚀性的药品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 ①左物右码 三要②放砝码时,要先大后小 ③要用镊子夹取砝码 (1)把玻璃管插进带孔胶塞:先把要插入的玻璃管一端用水湿润,稍用力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全集

课题: 第八单元课题1.金属材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金属的物理特性及常见金属的特性和应用,能区分常见的金 属和非金属。 2.认识合金,了解合金与纯金属在组成和性能上的区别,知道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 途。 3.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材料。 过程和方法---1.学习收集、整理信息的方法。 2.学习设计对比实验的研究方法,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初 步形成“物质性质决定其性质,物质性质体现其用途”的观念。 2.培养学生全面、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合理使用金属材料的意识。 教学重点: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物理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及影响金属材料用途的因素。 教学难点: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但不是唯一因素。 课型:新课 教法:练习;讲解;实验;归纳。 教具:电脑;铁、铝、铜片、保险丝、生铁、钢。 教学过程: [引入] 1.展示各种金属材料的图片。 2.提问:你对金属的了解还有哪些?为什么金属有这么广泛的用途呢? [归纳小结]师生共同小结。 [板书]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金属的物理通性 (1)具有金属光泽不透明。 (2)大多数金属在常温下是固体(汞常温下呈液态) (3)大多数金属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4)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5)大多数金属熔点较高。 [讲解] 金属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用途。但也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 影响等到多种因素。 [讨论](1)为什么镰刀、菜刀、锤子等到用铁制面不用铅制? (2)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 (3)为什么灯泡是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4)用来铸造金属硬币的材料应具有什么性质? [提问] 为什么目前金属只有90余种,由它们制得的合金却有几千种? [板书]二、合金 合金是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实验]实验8—1,比较合金和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的光泽、颜色、硬度,填写教材中的实验表格。 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总结出合金比纯金属的硬度大、韧性强、熔点低的特性。学 生带着问题分组实验,观察黄铜片和铜片、焊锡和锡的光泽和颜色;将它们 互相刻划、比较硬度,比较 [阅读]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钛和钛合金等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 学生阅读课文第6页。

最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全集

最新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名师精品教案 2017年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九年级化学教学将继续在“课改”新理念和新的《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课程改革为重点,以课堂教学为抓手,立足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规范教学过程,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同时,关注后进生的成长,完成九年级化学下册的教学任务,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化学知识与技能并为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生分析 九年级共两个教学班,其中九(3)班班学生学习习惯较好,成能力强些,而九(4)班大多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自觉性比较差,总体情况分析:学生分化十分严重,尖子生太少,中等生所占比例较大,还有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热情不高,不求上进。而其中的优等生大多对学习热情高,但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存在严重的不足,尤其是所涉及和知识拓展和知识的综合能力等方面不够好,学生反应能力弱。总体来看,两极分化还是较严重,许多学生对此感到无从下手,不会进行知识的梳理,导致学生掉队,同时学生面临毕业和升学的双重压力等,致使许多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还注重保护学生学习和积极性,并因材施教。 三、教材分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的内容共五个单元,分别是: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介绍了金属和金属材料的有关内容;金属的化学性质及用途和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重点是铁、铝、铜和合金的重要性质、用途;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关含杂质物质在方程式中计算的问题。 第九单元《溶液》有三个课题,先从定性的角度初步认识溶液,然后从定量的角度研究物质的溶解性,接着再从定量的角度认识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重点是溶液、溶质、溶剂、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以及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第十单元《酸和碱》的第一部分从生活和实验中常见的酸和碱出发,介绍了几种常见酸和碱的性质及用途,并说明酸和碱各有相似性质的原因。第二部分介绍了酸和碱之间的反应(中和反应)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溶液的酸碱度等。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知识点总结(新版)新人教版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原子论(道尔顿)和分子学说(阿伏加德罗)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3、1869年,俄国的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物质的种类繁多(达2000多万种),但组成它们的基本成分——元素只有100多种。水、氧气、二氧化碳的一个共同点:都含有氧元素。 4、我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像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发明很早,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 5、用高分子薄膜做的鸟笼:隔水、透气 6、用纳米技术制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直径6mm的尼龙绳能吊起2t的汽车) (1nm=10-9m) 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考点要求: 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之间的联系 考点一、物质的变化 1、概念: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例:石蜡熔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 化学变化——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例:煤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呼吸 2、判断变化依据:是否有其它(新)物质生成。有则是化学变化,无则是物理变化 3、相互关系:常常伴随发生,有化学变化一定有物理变化,有物理变化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4、化学变化伴随现象:放热、吸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和生成沉淀。 考点二、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金属活动性等。 它们的区别是:物理性质在静止状态中就能表现出来,而物质的化学性质则要在物质运动状态中才能表现出来

2019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教学设计全套

2019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教学设计全套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 金属材料教学 【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关于金属材料的学习,在认知领域的教学属于知道和了解水平,且学生已有关于金属和合金的不少生活常识,学习难度不大。为维护课标的严肃性,教学忌拔高知识难度,但在教学中,对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考虑加强一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深刻感知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合金的巨大使用价值。从方法和情感层面获得加强和熏陶,不失为一种教学创新。这样做对知识学习而言,可以变枯燥为生动;对过程与方法而言,可以获得实验探究、调查研究、归纳分析等训练;还可透过关于中国冶金发展史的学习对爱国情感的熏陶等等。同时,本课题教材联系学生生活常识较多。为扩大学习成果,在课前、课中及课后力求安排一些学生活动,以激发化学学习的持久兴趣及升华科学情结。因此,本课题的教学,以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发展学生认知能力为出发点及归宿而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同时还需考虑如价格、资源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其他因素。 3、认识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可以制得合金,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自主实验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重点探究导电、导热性等)。 2、通过讨论探究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查阅合金的资料,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练习题(新版)新人教版

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练习题 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 1.下列食品、调味品的制作过程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 水果榨果汁 B. 黄豆酿酱油 C. 糯米酿甜酒 D . 鲜奶制酸奶 2.下列生活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葡萄酿成酒 B. 木炭燃烧变成灰 烬 C. 轮胎爆 炸 D. 爆竹爆炸 3.大气中有两种氧元素组成的单质,即氧气和臭氧(O3)。在一定条件下,部分氧气转化为臭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以上变化属于物理变 化 B. 以上 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C. 氧气和臭氧是同种物 质 D. 臭氧 是化合物 4.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甘薯酿酒 B. 石蜡熔 化 C. 烟花爆 炸 D. 食物腐败 5.食品安全是当今人们关注的热点,一些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制造伪劣食品,下列事件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用工业酒精和水兑制成“酒精” B. 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假奶粉” C. 用色素、水、食盐等兑制成“假酱油” D. 用硫磺燃烧后的气体熏蒸粉丝以达到“美白”效果 6.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氢氧化钠易潮解 B. 浓盐酸易挥 发 C. 氯化钠易溶 解 D. 碳酸易分解 7.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冰块受热变为液体 B. 熨斗通电后变热 C. 樟脑球在衣柜中消 失 D. 吃进的食物被消化 8.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里,而物质在不断地变化.以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大米酿酒 B. 菜刀生 锈 C. 湿衣晾 干 D. 食物腐败

9.(2016?淄博)“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的物理变化的是() A. 粮食酿酒 B. 纺纱织 布 C. 烧制瓷 器 D. 冶炼生铁 二、填空题(共4题;共12分) 10.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 ; 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B.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C.干冰用于人工降 雨 D.________ 11.从H、C、O、Na、Cl五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一种符合下列内容的物质,请用化学式表示。 (1)与生命密切相关且占人体总质量2/3的液态物质________ (2)汽水中含有的酸________ (3)生活中最重要的调味品________ (4)重要的化工原料、俗称苛性钠的碱________ 12.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 A.小苏打用于面食加工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石墨用于做铅笔芯 D.________ . 13.根据不同物质的性质不同,可以进行物质鉴别.将下列有关性质前的标号填在相应的括号中,从而区分各组物质. A.气味 B.味道 C.颜色 D.状态 (1)冰和水________ ; (2)铁和铜________ ; (3)食盐和蔗糖________ ; (4)酒精和汽油________ . 三、综合题(共2题;共13分) 14.2017年4月11日某市自来水出现了苯含量超标事故.苯是一种①液体,②无色透明,③有香味,④难溶于水,⑤易溶于有机溶剂,⑥本身也可作为有机溶剂.在常温下,苯还是一种⑦易燃物,⑧有高的毒性,

最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全集

最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全集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九年级化学教学将继续在“课改”新理念和新的《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课程改革为重点,以课堂教学为抓手,立足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规范教学过程,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关注后进生的成长,完成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任务,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化学知识与技能并为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生分析 九年级共两个教学班,其中九(3)班班学生学习习惯较好,成能力强些,而九(4)班大多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自觉性比较差,总体情况分析:学生分化十分严重,尖子生太少,中等生所占比例较大,还有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热情不高,不求上进。而其中的优等生大多对学习热情高,但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存在严重的不足,尤其是所涉及和知识拓展和知识的综合能力等方面不够好,学生反应能力弱。总体来看,两极分化还是较严重,许多学生对此感到无从下手,不会进行知识的梳理,导致学生掉队,同时学生面临毕业和升学的双重压力等,致使许多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还注重保护学生学习和积极性,并因材施教。 三、教材分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的内容共五个单元,分别是: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介绍了金属和金属材料的有关内容;金属的化学性质及用途和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重点是铁、铝、铜和合金的重要性质、用途;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关含杂质物质在方程式中计算的问题。 第九单元《溶液》有三个课题,先从定性的角度初步认识溶液,然后从定量的角度研究物质的溶解性,接着再从定量的角度认识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重点是溶液、溶质、溶剂、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以及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第十单元《酸和碱》的第一部分从生活和实验中常见的酸和碱出发,介绍了几种常见酸和碱的性质及用途,并说明酸和碱各有相似性质的原因。第二部分介绍了酸和碱之间的反应(中和反应)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溶液的酸碱度等。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介绍了盐和化肥,并对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碳酸根离子的检验、分离提纯物质及化合物的分类等内容进行总结。重点是酸碱盐的反应规律和条件及过滤、蒸发等分离提纯物质的运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 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提高训练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提高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化学的认识错误的是(C) A.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途径 B.炼丹术、炼金术为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C.现代化学是以理论推导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D.实验是检验化学理论的标准 2.下列有关“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C) A.我们吸入的气体全部是氧气 B.我们呼出的气体中不含氧气 C.我们吸入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D.我们呼出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 3.某同学在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中,得到如下现象的描述,你认为错误的是(A) A.呼出的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向空的集气瓶里呼出气体,内壁上产生水雾 4. 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的液体,为判断是不是氢氧化钠的溶液,你认为下述方法中最可行的是(C ) A.讨论 B.调查 C.实验 D.上网 5.对蜡烛燃烧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C) A.蜡烛受热时从顶部开始逐渐熔化成液态 B.火焰分成三层 C.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用火柴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能重新燃烧

6.小明在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中,发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他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B)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不予理睬 C.查找蜡烛成分的资料,探究黑色物质的成分 D.向老师请教黑色物质的成因 7.实验室里有一瓶标签脱落的无色溶液,要确定它是否为稀硫酸。你认为应该采取的方法是(C) A.猜想与假设 B.上网查资料 C.进行实验 D.交流讨论 8.下表列举了法拉第《蜡烛的故事》中涉及的部分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D) 9. 在春节燃放烟花爆竹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小明根据下列现象推测烟花爆竹的成分中可能含有什么物质,其中不合理的是(B ) A.燃放烟花时,发出耀眼的白光,说明烟花中可能含有镁粉 B.燃放烟花时,发出蓝紫色火焰,说明烟花中可能含有铁粉 C.爆竹的火药呈现黑色,说明火药的成分中可能含有木炭粉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学习目标: 1、说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说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那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教学重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教学难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归纳总结、补充讲解、练习提高 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 1.物理变化是指 变化。如水的三态变化,铝压成铝箔、抽成铝线等。 2.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 ,化学变化常伴有 、 、 、 、 等现象。 3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别是什么? 物质的化学性质,一定要在 中才能表现出来。例如石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铁锈等性质。 物质的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 即能表现出来。例如 、 、 、 、沸点、硬度、密度、导电性、传热性等。 一、物质的变化 实验,填写记录。 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 ㈠、物理 变化 1、概念: 叫做物理变化。 2. 特征..没有其 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体、固体)的变化。

实验3、4有什么共同特征? 这两个变化都有生成,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我们日常看到木材燃烧,铁生锈等都是化学变化。 ㈡、化学变化 1.概念: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2.特征:①,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②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讨论] 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应依据什么? 二、物质的性质 ㈠、化学性质 物质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如:蜡烛能燃烧;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 在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有下列字:能、会、可以、易、难等。 例如:①木柴燃烧—化学变化;木柴能燃烧—化学性质②铁生锈——化学变化;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化学性质;铁(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化学性质 (二)物理性质 物质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这里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有两层含义:一是不需要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二是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那么你能列举出的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有 你能理解下面几个重要的物理性质吗?1、熔点 2、沸点 3、密度 [讨论与交流]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2020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知识点总汇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考点一、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 1. 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1)物理性质:①大多数的金属呈__银白_色,(但是铜呈_黄_色,金呈_金_色);②常温下为_固体(但是汞为_液体_体);③具有良好的_导电_性、_导热_性和_延展_性。 决定金属用途的因素有:是否经济、是否有害、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是否污染环境和是否便于废物回收 2. 合金:(1)概念: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__金属_和_非金属__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例如:生铁和钢是含__碳量_不同的铁的两种合金,其中生铁的含碳量约为_2%~4.3%,钢的含碳量为_0.03%~2%_。 (2)合金的性质与金属相比具有的优点是硬度大、耐腐蚀性好、熔点低。 1、通过观察上面的表格,你对金属的物理性质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一般情况下,金属的密度比较大、熔点比较高、硬度比较大 2、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 答:铅的硬度小,而铁的硬度大 3.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钨的熔点高,锡的熔点低;如果用锡,则锡丝易烧断。 4.为什么有的铁制品如水龙头等要镀铬?如果镀金怎么样? 铬硬度大, 耐磨、美观,又防锈;金的价格高、硬度小如果镀金则会增加成本且不耐用。 5、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 银的价格比铜高许多 6、考虑物质的用途时,首先要考虑物质的__性质___,还需要考虑那些因素? 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资源、废料是否易于回收、价格、对环境的影响 7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铝 8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钙

初三化学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讲义

初三化学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讲义 亲爱的同学们,面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大家是否思考过:水为什么能够灭火?如果炒菜的时候油锅起火了,你会用水把它扑灭么?家里面的水壶是不是有一层白色的叫做水垢的东西?水垢是什么东西?怎么除掉它?在洗碗刷盘子的时候,是用水冲还是先用洗洁精洗再用水冲?洗洁精为什么能够用来清洗油污呢?平时吃的膨化食品的袋子为什么总是鼓鼓的?里面的干燥剂是什么东西?馒头为什么使用了发酵粉之后蒸出来就会又松又软?电视剧中经常 出现的毒药〝鹤顶红〞,是不是真实存在的?它到底 是什么东西?大家都见过焰火,是什么东西使得焰火 看起来五颜六色的?大家都听说过温室效应,那是什 么引起了温室效应? 化学为我们人类做了哪些贡献? 我们从日常生活和电视、报纸等媒体信息得知,化学科学的研究 成果已经为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促进社会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 献。 在日常生活中:粮食的生产、食品的保存和添加剂的生产与使用; 五彩缤纷衣料的生产〔化学纤维的生产和加工、染料的生产和纤 维的染色等〕;建筑材料的生产、装饰材料的加工;汽车等交通 工具的生产、交通工具所用燃料的生产、公路和铁路等所用材料 的生产等。 在工农业生产中:钢铁工业、化学工业、信息工业中原材料的加工,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的生产和使用,航天工业中高能燃料的生产、材料的制造等。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材料工业中各种新型材料的制造;环境保护中环境污染的治理和环保产品的研制和生产;生命科学中新型药物的合成、基因工程的研究等。 图1-2 裁出美丽的衣裳

据研究,塑料袋几百年都不腐烂,一节电池能污染一平方米的土地达几十年之久,这些垃圾的处理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大事。有些国家制定了严格的法令,规定垃圾分类盛放、集中回收,我国的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也开始这样〝管理〞垃圾。垃圾的回收利用有两个方面的积极意义:一是垃圾的回收有利于环境保护;二是垃圾的回收能变废为宝。 到底什么是化学呢? 我们每天都要喝水〔H2O〕,那么大家知道它是由什么组成的吗?内部又有怎样的结构呢?一些古代的字画为什么能够保存至今?可见化学这门学科和我们的生活生产联系的相当密切。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 的自然科学。 【例1】某些金属工艺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有磁性.在 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 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实验 B、假设 C、观察 D、做出结论 【答案】A 【分析】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例2】化学给我们带来了〔〕

九年级化学上 1 走进化学世界 全章教学设计1新人教版

九上《1 走进化学世界》全章教学设计1新人教版 课题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化学的价值。 2.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3.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探索生活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本课题重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使学生初步认识化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运 用媒体辅助教学、组织学生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化学、认识化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化学、了解化学的激情。 2.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自然的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 重点 1.什么是化学 2.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的联系。 3.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 什么是化学。 教学突破 现实生活是学生获取知识最直观、最真实的来源,因此在介绍“什么是化学”时尽量从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现实生活入手,从他们熟悉的事物讲起,让学生从熟悉的事物中领悟陌生的概念,在熟悉的环境中理解新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陈述:同学们一定听过很多的童话故事吧,大家还记得点石成金和神笔马良的故事吗?下面谁来给大家讲讲这两个故事。 (在很久以前,传说有一根魔棒,用它点一下石头,石头就会变成亮闪闪的黄金,这就是点石成金的传说。 神笔马良讲的是:从前有一个叫马良的孩子,家境贫寒。他从小就喜欢画画。后来,他得到一支笔,用这支笔画出的东西都会变成真的。 2.小结学生的讲述并导入:这两位同学讲得很好,多么神奇的魔棒与画笔!那么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存在这样的魔棒与画笔吗?它们到底在哪里呢?就在我们今天开始学的化学里。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化学世界。 (板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3.下面请同学设想一个富有创意的愿望,并说出你们的愿望。(学生发言,表达自己的愿望) 4.承接提问:大家的愿望都这么美好,都希望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多彩。那么,这样美好的愿望我们怎样去实现呢? 5.画龙点睛:其实很简单,通过化学的方法我们的愿望就可以实现了。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课题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板书课题一) 二、什么是化学 1.让学生阅读P2第一段。陈述:这段文字列举了一些改变我们生活的例子。请同学们结合实例想一想化学究竟是什么。 (板书:一、什么是化学) 2.结合刚才看书引导学生:通过看书,大家发现在我们生活的物质世界里,不仅存在着形形色色的物质,而且这些物质还不断在变化着。想一想我们身边的这些物质,例如书本、桌椅是由什么组成的呢?人离不开食盐,那么食盐有什么性质?为何对人类那么重要?还有大家常用的小刀,为什么沾了水就会生锈?多数植物为什么会冬季落叶,春季发芽呢?这些问题你们都能找到答案吗? 3.提出问题:不用急,化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些问题,当大家掌握了化学知识就会知道答案了。那么化学是什么呢?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 金属材料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下列关于金属的物理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具有导热性 B.具有延展性 C.具有金属光泽 D.能溶于酸 2.常温下,____________是液体,____________是熔点最高的金属,通常用____________做电缆线。白炽灯泡用的灯丝是用_________制备的;日光灯则充入了低压_________蒸气,_________和_________可用作货币,古代用_________做镜子。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2006中考,2) “21金维他”中含有铁、钾、钙等多种成分,这里的铁、钾、钙是指( ) A.分子 B.原子 C.单质 D.元素 2.下列各物质不属于铁合金的是( ) A.白口铁 B.磁铁矿 C.锰钢 D.球磨铸铁 3.下列各说确的是( ) A.在铁板表面镀上一层锌称为白铁,白铁是铁锌合金 B.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C.高炉炼出来的是生铁,不是钢 D.从高炉排出的废气,可以直接放空 4.在已发现的一百多种元素中,金属元素约占____________;在冶金工业上,把____________等金属称为黑色金属,其他金属称为____________。 5.今有四种处于固态的物质:钠、硅、氖、氯化钠。问下列四项性质的叙述各适用于哪种物质? (1)熔点很低的非金属单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的良导体,熔点在100℃左右________________; (3)熔点很高的非金属单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非导体,但熔融后可以导电____________________。 6.铝的下列用途主要是根据它的哪些主要物理性质? (1)导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造飞机____________________。 (3)家用炊具____________________。 (4)包装用铝箔__________________。 7.结合金属的物理性质,试列举常见金属或金属用途: (1)金属光泽: (2)导电性: (3)导热性: (4)延展性: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