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案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教学过程

【实验用品】

大试管、试管夹、单孔橡皮塞、胶皮管、玻璃导管、集气瓶、水槽、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玻璃片、坩埚钳、细铁丝、木条、棉花、火柴。

高锰酸钾、木炭、澄清石灰水。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取氧气

提出问题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使用了哪些仪器?哪部分是气体发生装置?哪部分是气体收集装置?为什么可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讨论交流结合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和氧气的性质,讨论归纳。

归纳总结

1.反应原理:

高锰酸钾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2.实验装置:(若药品为氯酸钾,则试管口不用放棉花)

3.收集方法: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可采用排水法收集。又因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故制取较干燥的氧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4.操作步骤:

①查——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装——向试管中装入药品;③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点——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⑤收——收集氧气;⑥离——将导气管撤离水槽;⑦熄——熄灭酒精灯,冷却后拆除装置。

妙语巧记:以上制氧的实验步骤可概括为“查”“装”“定”“点”“收”“离”“熄”,谐音记忆为“茶”“庄”“定”“点”“收”“利”“息”。

5.检验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立即复燃,证明是氧气。

6.验满方法:

(1)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把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集满了。

(2)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如果集气瓶口有大量气泡逸出,证明瓶中没有水了,即氧气已集

满。

7.注意事项:

①药品要平铺在试管底部,使其均匀受热;

②铁夹要在距离试管口1/3处;

③导管不宜伸入试管过长,不利于气体导出;

④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

⑤如果实验所用药品为高锰酸钾,通常要在试管口塞上—团棉花,以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随氧气进入导气管;

⑥排水法集气时,当气泡连续且均匀放出时再收集,否则收集的气体混有空气;氧气收集后,集气瓶应正放在桌面上。

⑦排水法集气时,实验结束后,应先移出导气管,后撤离酒精灯,以防止水倒流造成试管炸裂。

课堂讨论(1)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为什么常在试管口塞上—团棉花?(2)用排水法集气时,实验结束后,为什么要先移出导气管,后撤离酒精灯?

(3)制取的氧气如果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知识拓展⑴氯酸钾为白色固体,二氧化锰为黑色固体(可巧记为“白加黑,制氧气”)。高锰酸钾为暗紫色(或紫红色)固体。

(2)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方法①微热法:先将导管一端插入水中,然后用手握住容器外壁,可以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产生,松手后,导管中的液面会升高,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方法②降温法:如果气温较高,先将导管的一端插入水中,用沾有冷水的毛巾或将容器浸于冷水中,若观察到导管内液面升高,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探究点二木炭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提出问题用以上方法制取两集气瓶氧气,将木炭和铁丝放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什么?讨论交流实验基本操作讨论归纳。了解氧气的性质。

实验活动 1.用坩埚钳夹取木炭,在酒精灯上加热到发红,插入收集的氧气中,观察现象,停止后向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2.点燃系在螺旋状细铁丝底端的火柴,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板书设计

课时1 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取氧气1.反应原理:

高锰酸钾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2.实验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

3.实验现象:

教学反思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案-走进化学实验室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与人类进步和社会 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 过程和方法:通过学生间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 2.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 3.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化学的价值。 课题分析 化学对于初三学生来说是一门起始学科,而本课题又是化学的第一课题,能否上好这一节课,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课题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提出了许多富有想象力的问题,使学生亲身感受到生活离不开化学,同时也感受到许多美好的愿望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而是要靠化学家的智慧和辛勤劳动逐步实现的。由此产生了希望了解化学的强烈愿望。教材抓住这种情感,导出了“什么是化学”“化学与人类有什么关系”,并以丰富多彩的图画和语言,概述了人类认识化学、利用化学和发展化学的历史和方法,充分展示了化学的魁力和学习化学的价值。 教学策略分析 本课题不同于以往教材中的绪言课,属于非知识性教学,其编写的主要意图是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生活走进化学。这就为教师创设了较大的教学空间和教学自由度。教学中,建议通过趣味性实验、图片、影像资料、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体会等创设教学情境,使每个学生能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的世界,从而产生浓厚的化学学习兴趣, 加深对化学的了解。 设计思路 教师引导学生做趣味性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生看书上的彩图,感知到化学真奇妙→学生看录像带,初步感知化学的重要性→带着问题,学生看书,知道什么是化学,化学与人类的关系→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一些与化学有关的例子。初步感知“观察”在学

初中化学 酸碱教案

第一课时常见的酸盐酸 教学目标 1.掌握盐酸、硫酸的化学性质及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了解其物理性质和用途。 2.理解复分解反应。 3.了解酸碱指示剂、浓H 2SO 4 的特性及稀释。 4.通过展示样品及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重点 盐酸、稀H 2SO 4 的化学性质。 难点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用品 纯净浓盐酸、工业浓盐酸、稀盐酸、NaOH溶液、Zn粒、铁丝段、锈铁钉、 Cu(OH) 2、CuO、AgNO 3 溶液、浓H 2 SO 4 、稀H 2 SO 4 、BaCl 2 溶液,浓HNO 3 、稀HNO 3 、 石蕊试液、酚酞试液、水、玻璃棒、试管架、试管、烧杯、酒精灯、火柴 等。 教学过程 【提问】什么叫酸?写出盐酸、硫酸、硝酸的电离方程式 [引言]不同的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H+,决定它们必有相同的化学性质,但因酸根离子不同,必然又有各自的特性,即共性与个性的并存。我们分别学习几种常见的、重要的酸。 【板书】一、盐酸(HCl) 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 【演示】浓盐酸的物理性质:展示纯净浓盐酸和工业盐酸各一瓶,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其色、态、闻气味(注意煽风闻味)。待学生观察后,请一个学生回答浓盐酸的颜色、状态、气味。 【阅读】课本相关内容。 【思考】 1.瓶口的白雾是什么?如何形成的?说明浓盐酸具有什么性质? 2.如何保存浓盐酸?敞口放置后的浓盐酸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有何改变?【板书】投影1.盐酸的物理性质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液体;有挥发性,常用浓盐酸密度1.19g/cm3,HCl的质量分数37%左右。 [讲解]烟与雾的区别。烟是固体小颗粒,雾为液体小液滴。 【板书】2.盐酸的化学性质HCl=H++Cl- (1)盐酸与指示剂作用 【演示】实验“指示剂与酸、碱的作用”注意滴管的使用。

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教案

实验名称1: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实验目的:熟练掌握药品的取用,给物质的加热,仪器洗涤的操作实验器材:镊子、药匙、试管、量筒、滴管、酒精灯、试管夹、试管刷、锌粒、盐酸、碳酸纳粉末、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实验步骤: 一、药品的取用 1、用镊子夹取了粒锌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2、取少量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中,并半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3、量取2ml盐酸加入到试管2中,往试管一中滴加盐酸。 二、结物质的加热:取2ml氢氧化钠溶液倒入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然后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三、洗涤仪器:将本实验中所用的试管、量筒洗干净。 实验现象: 一、3加入盐酸后产生大量气泡,试管外壁发热。 二、先产生蓝色紫状况淀,受热后,变为黑色的沉淀。 分析及结论: 一、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盐酸也锌粒反应放出氢气。 二、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生或氢氧化铜,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 三、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我们安全、正确、快速的进行实验并获得可靠结果的重要保证。

实验名称2:探究实验室制取氧气及氧气的性质 实验目的:1、掌握用KMnO 4制取O 2的方法 2、了解O 2的化学性质。 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试管、水槽、集气瓶、镊子、KmnO 4、木炭、石灰水、细铁丝、酒精 实验步骤: 一、氧气的制取:1、查,先在水槽中装适量的水,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装,往试管中装入KMnO 4,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3、定,固定各仪器(注意,铁夹夹在试管中上部,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酒精灯与试管底部的距离)。4、倒,把两个装满水的集气瓶连同玻璃片倒立在水槽中。5、点,点燃酒精灯,先预热,再集中加热。6、收,待气泡连续、均匀的放出时,开始收集,收集好后在水中盖上玻璃片取出正放于桌上。7、移,先将导管移出水面。8、灭,最后熄灭酒精灯。 二、氧气的性质:1、把烧到发红的木炭伸入到氧气瓶中,熄灭后滴入石灰水,振荡。2、把细铁丝先沾点酒精,点燃,再伸入到O 2瓶中。 实验现象: 1、木炭在O2中燃烧,发白光、放热、滴入的石灰水变浑浊。 2、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一种黑色的熔融物。 分析及结论: 1、22CO O C 点燃 →+,CO 2使石灰水浑浊 2、432O Fe O Fe 点燃→+ 3、可燃物如:木炭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更剧烈;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如铁却可以在氧气里燃烧,说明O 2是一种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气体。

化学实验教案

化学实验教案

通榆县新发学校 教案学部:中学部

学科:化学 任课教师:马志强 授课班级:九年一班 授课年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通榆县新发学校教导处制

教案编写说明 一、编写原则 1.教案编写要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精心设计。一般要符合以下要求:(1)明确地制订教学目标,具体规定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2)合理组织教材,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便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3)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注意培养优秀学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学生得到发展。 2.教师应在学期提前备出一周课,平时提前备出两节课,并在每次授课时携带教案授课。 二、编写说明 1.“授课时间”、“章节名称”必须填写。 2. “教学目标”:依照课程标准要求,本课程学生应掌握、熟悉、了解的要点。 3. “教学重点”是依据教学目标,在对教材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而确定的最基本、最核心的教学内容,一般是一门学科所阐述的最重要的原理、规律,是学科思想或学科特色的集中体现。它的突破是一节课必须要达到的目标,也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 4.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难点不一定是重点,也有些内容既是难点又是重点。 5.“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包括讲授法、现场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案例分析法等。 6.“课程资源准备”:包括教具准备、多媒体或电子教案准备、教学参考资料等内容。 7.“教学设计”:主要包括本次授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板书设计)、时间分配、教学模式(如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教学方法等设计内容。

酸碱的化学性质教案

酸碱的化学性质教案 【篇一:实验活动6酸碱的性质教案】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 学校:百善中心校 教师:张坤 日期:2013年4月8日 实验活动6:酸碱的化学性质 活动与探究目标: 1加深对酸和碱的主要性质的认识, 2通过实验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4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验到学有所用的快乐。 实验用品: 试管药匙蒸发皿玻璃棒点滴板稀盐酸溶液稀硫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钙粉末石蕊溶液酚酞溶液ph试纸生锈的铁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注意:纠正学生语言的描述 回顾:酸碱的化学性质 二、引入 下面我们一起动手实验验证它们之间的反应, 学生实验活动一:酸碱和指示剂的反应 多媒体展示实验步骤: 用药品的铝塑板代替点滴板的使用方法: 讲解胶头滴: 1.先排空再吸液 2.滴液时,.悬空垂直放在试管口滴加。 3.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橡胶乳头在上,以免被试剂腐蚀; 4.用完后立即清洗,滴瓶的滴管除外; 5.胶头滴管使用时千万不能伸入或与器壁接触 学生汇报实验现象:

步骤1中稀盐酸、稀硫酸中液体变为红色,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中 液体变为蓝色。 步骤2中稀盐酸、稀硫酸中液体不变色,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中液 体变为红色。 归纳实验结论:酸性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 溶液变色,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蓝,使无色酚酞变红色 过渡:酸还可以除去铁锈,我们来亲自实验一次, 学生实验活动二:生锈的铁钉和稀盐酸的反应 投影展示实验步骤: 生锈的铁钉要用细线拴住 放铁钉的注意事项, 学生展示每组的实验现象: 步骤1中铁锈消失,铁钉变亮,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步骤2中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 找学生板演化学方程式: 6hcl+fe2o3==2fecl3+3h2o fe + 2hcl == fecl2+h2↑ 提问:能把铁钉长时间浸在稀盐酸溶液中么? 生答: 归纳结论: 刚才做了酸碱与指示剂的反应,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酸和碱还 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反应呢? 多媒体展示:分组情况: 第一、二、三、四组做:实验活动3氢氧化钠和硫酸铜的反应第五、六组做:实验活动4氢氧化钠和稀盐酸的反应以及蒸发溶液 第七、八组做:实验活动5氢氧化钙和稀盐酸的反应各组汇报 展示实验现象 实验活动3氢氧化钠和硫酸铜的反应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实验现象:步骤1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步骤2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步骤3中蒸发皿底部出现少量白色固体。交流共享: 1、你认为溶液蒸发后留在玻璃片上的可能是什么物质?并与同学 交流 讲解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实验活动5氢氧化钙和稀盐酸的反应

初中化学实验教案

实验名称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实验目的:1、培养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2、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实验器材:蜡烛、小木条、烧杯2个、澄清石灰水 实验步骤: 1、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观察把蜡烛投入水中的情况。 2、燃着时,火焰分几层,用小木条比较火焰不同部分温度的高低,用烧杯推测燃烧后的生成物。 3、燃灭后,用火柴去点白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 实验现象: 1、蜡烛是乳白色,柱状固体、无味,能被轻易切成处,放于水中飘浮于水面上。 2、火焰分为三层。小木条上外焰接触的部分被烧焦得最厉害,干燥的烧杯内壁有水珠,涂有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 3、白烟能被点燃。 分析及结论: 1、蜡烛难溶于水、质软。 2、外焰温度最高,蜡烛燃烧有水和CO2生成。 3、吹灭蜡烛后的白烟是可燃物。

实验名称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实验目的: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何不同 实验器材:水槽、集气瓶4个、玻璃片4块、滴管、石灰水、饮料管、小木条 实验步骤: 1、用吹气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 2、收集两瓶空气。 3、在1瓶空气和1瓶呼出气中滴入石灰水、振荡。 4、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气中。 5、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 实验现象: 1、滴入石灰水后,充满呼出气的集气瓶更浑浊一些; 2、插入呼出气中的木条立即熄灭,插入空气中的木条正常燃烧过了一会儿才熄灭; 3、呼气后干燥的玻璃片上有较多的水珠。 分析及结论: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有CO2含量较高,吸入的空气中O2含量较高,呼出气中H2O含量较高。

实验名称3: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实验目的:熟练掌握药品的取用,给物质的加热,仪器洗涤的操作 实验器材:镊子、药匙、试管、量筒、滴管、酒精灯、试管夹、试管刷、锌粒、盐酸、碳酸纳粉末、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实验步骤: 一、药品的取用 1、用镊子夹取了粒锌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2、取少量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中,并半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3、量取2ml盐酸加入到试管2中,往试管一中滴加盐酸。 二、结物质的加热:取2ml氢氧化钠溶液倒入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然后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三、洗涤仪器:将本实验中所用的试管、量筒洗干净。 实验现象: 一、3加入盐酸后产生大量气泡,试管外壁发热。 二、先产生蓝色紫状况淀,受热后,变为黑色的沉淀。 分析及结论: 一、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盐酸也锌粒反应放出氢气。 二、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生或氢氧化铜,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 三、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我们安全、正确、快速的进行实验并获得可靠结果的重要保证。

化学实验课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课教学论文 一、试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广泛意义 不论是从人类认识规律,还是从发展学生家长的智力与能力、培 养他们科学的世界观培植和方法论、来判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等角 度来看,化学实验都具有十分关键性的作用。一个概念的形成,常常 需要一个演化过程。从实践出发,首先获得一种感性认识,然后经过 分析、概括、推理,慢慢形成了一个基本概念,并在以后的发展中不 断得到发展、完善。因此一个概念一般都是比较抽象的,化学语汇也 是这样。如果我们的教师须要科学地进行化学实验教学,无疑会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同样,通过化学实验可以 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深入地化学定律和化学原理,在帮助学生进一步 消化和所学的化学知识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实验教学还是智 力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辩证思维能力的一项重要两项措施。 二、化学实验教学中化学的原理改进 无机化学科学的每一项成就都离不开实验。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 生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化学概念,获得理论的感性认识,并通 过抽象思维形成理性认识,而通过实验又可以验证和巩固概念、理论, 使之发展和深化。临床实验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为培养学生立论、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提供了极好的机会,对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陶冶思 想情操都具有非常极其重要重要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在中学化学实 验教学中应当注重以下几点。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学生的观察能力不是自发进行的,要靠教师引导、启迪,逐渐培 养而成。首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确观察在高分子实验中的作用及提 高观察能力的意义,要经常要求学生预先做好观察的准备,提出明确 的观察战斗部队,实施进行观察的计划,掌握所必须的具体方法。这 样不利于启发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提高了观察的效率,并使 学生的智力技能在良好的非智力品质的配合下迅速提高;其次是教师

九年级化学实验室的工作总结

九年级化学实验室的工作总结 九年级化学实验室的工作总结 九年级化学实验室的工作总结1 暑去寒来,20xx年-------20xx年度就要过去了,回顾一年来化学实验室的工作,有工作顺利的喜悦,也有遇到难题的困惑。为了在新的一年里,认真做好实验室的各项工作,现将化学实验室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团结协作,认真做好化学实验中招考试的训练实验。 1、学校重视:这一年一开学,校长黄中华就召集理化生相关老师,召开座谈会,传达县电教中心“关于做好理化生实验考试的操作训练”的有关精神,摸底排查仪器药品的购量,并要求后勤方面根据化学实验室提出的购置清单,立即购买,本地买不到的就上报县电教中心,在开学第二周,理化生实验操作训练就有条不紊地开始了。 2、化学老师与化学实验员配合默契:化学老师提前写出实验通知单,由实验员摆放实验仪器、配置溶液,并力争尽快准备好分组实验。药品、仪器平常准备分组实验需要一周时间,而现在2-3天时间就准备出来了,有时甚至一两天就准备好了。尽管化学实验需要的仪器、药品种类繁多,一个实验一组举行要十多个试剂瓶,十多种试剂、加上试管、酒精灯之类,算下来有20多种,一次实验就需要准备10个组,可见工作量有多大。但化学老师与化学实验员不怕苦累、不怕麻烦,利用课余饭后,争分夺秒地准备,终于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实验

操作训练任务。实验操作考试结束后,学生感到化学实验做起来顺手、熟练,并且大多数学生取得了好成绩 二、重视实验训练,为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功夫下在平时。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现象和结论都需要利用化学实验来观察、思考、得出。做与不做化学实验,对学生的化学学科的学习影响很大。化学教师吴峰特别重视化学实验操作,不管是课堂上的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动手的分组实验,他总是认真组织学生,不厌其烦地讲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使学生从一开始就能按规范来操作;课本安排几个实验,就做几个实验,演示实验平时的训练也为化学实验操作考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提倡微型试验,提高环保意识和节能意识。 要做化学实验,就会损耗化学药品,就有可能损坏化学仪器,废水废气的排出浪费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污染环境。这就需要我们既要做好化学实验,又要厉行节约,药品尽量少用。在保证不影响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的得出前提下,一般都取最少量,只要不是特别指明用量的,都这样要求。化学老师和化学实验员都经常教育学生:少取化学药品,也是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的一个方面,从小就要养成这样节约的好习惯。因为经常要求教育学生,所以,基本上没有发现浪费药品的现象 四、努力为化学课的实验提供保障。 我们学校近几年来,添置过一些药品,也添置过很多的.仪器和实验台、实验柜,在学校经济紧张的情况下,学校也能保障化学实验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的复习》教学设计

酸和碱的复习教学设计 一、复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巩固常见酸的化学性质 (2)巩固常见碱的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对酸和碱的性质进行巩固,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区分酸和碱,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有关案例的讨论和处理,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1)酸和碱的化学性质以及酸和碱的区分方法。 (2)构建酸碱性质的知识网络,使知识形成系统化。 三、教学难点:构建酸碱性质的知识网络,使知识形成系统化。 四、教学方法:对比与讲练相结合、实验与探究相结合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①实验仪器:烧杯、试管、胶头滴管、镊子、吸管 ②实验试剂:没有标签的试剂(一瓶是稀硫酸,一瓶是氢氧化钙),石蕊、金属锌、生锈铁钉、氢氧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 学生准备:①复习本单元所学内容。②做好实验前的准备。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师:(表演胃痛),最近胃不舒服,所以去医院看了下,医生说我这是胃酸过多而引起,于是给我开了下面这种药。(展示ppt)这个药还真起些作用。 提出问题:在这个治疗过程中有无涉及到我们学习过的化学反应呢?观察并思考其治疗原理。 回答:斯达舒里有个主要成分 是氢氧化铝,它属于碱,可以 中和胃里的盐酸。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入常见的酸和碱的性 质复习

【过渡】同学们分析的很到位,酸和碱 还有哪些性质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 复习的内容,首先请大家看到我们这节 课的复习要点。(ppt展示复习要点) 带着复习要点完成自主复习部分。 【板书】: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明确复习要点 完成导学案自我复习 使学生带着目标进行学 习。 基础自测,自我检验 【过渡】:看大家都完成的又快又好, 那我们再来看个练习。请大家对下列化 合物按照酸碱盐进行分类,看谁又快又 准,找到后举手抢答。 学生根据酸:氢离子+酸根离 子。碱:金属离子+氢氧根离子。 盐:金属离子(铵根离子)+ 酸根离子,对酸碱盐进行分类。 再次认识酸碱盐的构 成,学会对物质进行分 类。 【分析】:这些酸、碱、盐,都为实验 室中常见的试剂。酸从组成上看都含有 氢元素,其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所以 酸具有酸的通性,而碱从组成上看,都 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其阴离子全部是 氢氧根离子,所以碱也具有相似的化学 性质。 【过渡】:那酸的碱具有哪些重要的通 性呢?我们今天要通过实验的方法来 巩固提升。正好今天发现实验员在给同 学们准备实验药品的时候准备了一大 瓶稀硫酸和一大瓶氢氧化钙溶液,但是 忘记贴标签了,现在想请同学们根据已 学的知识,通过设计实验方案,然后进 行实验,帮老师鉴别出这两瓶待测液A 和B。现在进行第一步,小组间讨论, 找出用于鉴别的试剂,尽量选择不同类 别的药品。 【课堂探究】:鉴别试剂 【提出问题】(1)鉴别它们的方法有哪 巩固酸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 微观实质。 学生小组内讨论,找出可以用 于鉴别的药品。并选择试剂进 行实验,并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对应实验、现象及结论 1、取样→滴加酚酞 2、取适量锌粒→滴加无标签 试剂 3、取适量生锈铁钉→滴加无 标签试剂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 力以及动手能力。 结论:试剂A是稀硫酸, 试剂B是澄清石灰水 现象: 1、A试管不变色,B试 管变红色。 2、A中产生大量气泡 3、A中铁锈消失,溶液 变成黄色

初三化学实验教案

初三化学实验教案The final revision was on November 23, 2020

初中部分 实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可以通过实验等手段解决这些问题。培养观察、记录、描述和分析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和评价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的探究实验为主,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引导、指导和辅助的作用,将学习的主动权留给学生,使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的活动中深刻理解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生求实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实验用品:蜡烛、烧杯、火柴、澄清石灰水。 教学过程: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研究,讲述:在点燃蜡烛前,请大家开动脑筋,运用各种手段仔细观察蜡烛的组成、形状、颜色、气味、质地、密度等,并做好详细的记录。 (1)蜡烛是石蜡和棉线做的灯芯组成的;一般蜡烛为圆柱形、乳白色、固体;特殊的蜡烛,如生日蜡烛,有多种颜色和形状,但那是添加染料后形成的;蜡烛一般都具有轻微的气味。

(2)如果用小刀切下一块蜡烛放入水中,会发现蜡烛浮在水面上,说明蜡烛的密谋比水小。 1、对学生的回答表示充分的肯定,让学生结合蜡烛的这些性质,点燃蜡烛,观察燃烧着的蜡烛有哪些特点。 ①燃烧着的蜡烛有没有声音形状有没有什么改变②蜡烛的火焰有什么特点 ③蜡烛靠近火焰的地方在形状、温度、质地上有什么变化④把一根火柴梗平在蜡烛的火焰中约一秒钟表,取出火柴梗,火柴梗有什么变化这说明了什么 2、充分肯定学生在实验探究中的表现,继续引导:现在我们再来观察一下蜡烛燃烧后生成了哪些物质。首先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观察烧杯壁上有什么现象发生。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中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又有什么现象发生推测蜡烛燃烧后可能生成了什么物质。 3.指导学生:现在请大家熄灭蜡烛,会发现有一缕白烟从灯芯飘出,立即点燃的火柴去点白烟,看看有什么现象会发生。 总结本课时的教学内容。 实验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可以通过实验等手段解决这些问题。培养观察、记录、描述和分析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和评价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的探究实验为主,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引导、指导和辅助的作用,将学习的主动权留给学生,使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的活动中深刻理解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

九年级化学实验室制取气体专题最新

1.(2012年广东.11分)现有以下装置、仪器和药品。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E__________、F__________。 (2)图A的实验室制氧器装置有两处错误,请改正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装置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H与B组合,操作弹簧夹可以使反应停止或发生,还可 以“C至H”中选择仪器__________(填序号)组装一个可 随时使反应发生或停止的装置;若用H2O2和MnO2制取O2, 且能获得平稳的气流,应选E(或F)和_________组合。 (4)若用图Ⅰ所示医用塑料袋排空气法收集H2,则H2导 入端为_________(填“a”或“b”)。 (5)用图J所示矿泉水瓶可以证明CO2与NaON溶液确实发生了反应,其现象是___________ 应作的对比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0分)(2013?广东)下面的实验仪器省去了固定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甲图中仪器①的名称为. (2)乙图中的微型装置H可用于实验室制备CO2,此微型装置在操作上的优点是;在甲图中可选择(填序号)装配与装置H功能相同的装置.

(3)装配KClO3制备O2的发生装置,甲图中除固定装置外还差的仪器是 (写名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用铁片和稀硫酸在微型装置H中制取氢气,其化学方程式 为; I是医用输液观察滴夜快慢的滴壶,若用它作微型洗气装置,则气体应从 (填“a”或“b”)进入,其中所装洗气的液体不能装满的原因 是. 3.(12分)(2014?广东)请根据图1回答相关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2)A图称量前,要将天平调平衡,首先要把,然后才调节平衡螺丝;称量粉末状固体时若药品量不足,此时用一只手用药匙取药品移至天平左盘上方,另一只手应使少量药品落入盘中.(3)图1有明显错误的是(填序号);C中的玻璃棒作用时:搅拌,防止. (4)图1中D的装置可用来制取的气体是(写一种),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装置的优点是.(5)图2是利用CO还原Fe2O3的实验装置图,玻璃管中固体的颜色变化是:,集气瓶中的溶液用于检验和除去产生的CO2,请把虚线框中的图补充完整,处理尾气的方法是.

《酸碱盐及其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酸碱盐及其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及其化学性质》教学设计范文 一、教学设计思路: “酸碱盐”是初中化学的重点,也是初中化学的难点和分化点;这部分知识系统性强,反应的规律突出,内容较多,历届中招考试中都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在陕西20xx年中考试题中占22分(约占总分值的44%)。出题一般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因此很有必要对酸碱盐进行专题复习。 本节课改变了以往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在复习了“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之后,设计了一些与之有关的初步运用,针对性练习、拓展练习,通过创设一些问题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每位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其中,使他们仿佛置身于中考,从亲身体验中巩固知识,提高能力,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1、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复习,巩固“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 ②创设情景,让学生置身于中考,从亲身体验中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对常见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规律。 ②让学生通过具体题目的。要求和条件,学会分析题意,掌握做

题的方法,提高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迁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帮助学生养成严谨务实的生活态度。 ②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己讲题,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及对科学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通过复习,巩固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 2、教学难点: 创设情景,让学生通过具体题目要求和条件,会分析题意,掌握做题的方法,提高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迁移能力。 四、学情分析: 课本在新课教学阶段并没有系统的对酸碱盐化学性质进行归纳,学生对酸碱盐的一些化学反应的了解也只停留在表面,及时让学生对酸碱盐知识进行复习归纳,有利于学生更深一步理解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反应;有利于学生更深一步理解复分解反应以及发生条件;有利于学生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规律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迁移能力。 五、教法与学法的选择: 1、教法: 采用提问、创设问题情境、多媒体辅助等,充分体现“教师为引

九年级化学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教学设计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A: 知识目标: (1)让学生通过相互交流归纳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2)使学生学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制备装置、收集方法、验满方法、检验方法。 B、能力目标: 通过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药品”的过程以及教师演示的有关实验内容,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分析和归纳能力以及相互交流协作能力。并能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与之有关的化学问题。 C、情感目标: (1)通过实验的探究、观察、分析,培养学生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2通过小组内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勇于动手,积极参与的精神。(3)通过二氧化碳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及有关探究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过程: 为达到本节课教学目标,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本节课教学程序设计如下: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评价标准: 本节课首先在复习的基础上引入课题,然后以氧气的实验室制备过程为线索,引导学生归纳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的思路和方法,并依此为序引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需要考虑的问题,再通过学生探究,教师引导总结出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药品、装置、收集方法以及验满和检验的方法,最后以自然界的碳循环为引擎,引导学生关注温室效应,增强环保意识。在整个教学进行过程中穿插教师提问、学生的思考与讨论等活动,提供给学生完成任务及合作交流的的空间和时间,让问题层层深入、思维环环相套,使整节课内容直观、清晰地展示在学生的脑海,转化为学生的内力。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为优秀,有实验现象或是不出实验现象,

新乡医学院 有机化学 实验课教案首页.

新乡医学院有机化学实验课教案首页 授课教师姓名及职称: 新乡医学院化学教研室年月日

实验 樟脑的还原反应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用NaBH 4还原樟脑的原理及操作方法。 2. 了解薄层层析在合成反应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 用NaBH 4还原樟脑得到冰片和异冰片2个非对映异构体。由于立体选择性较高,所得产物以异冰片为主。冰片和异冰片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两者极性不同。 NaBH 4H OH H OH +樟脑异冰片冰片(龙脑) 色谱法:利用混合物中各组份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的分配系数不同,通过色谱速度不同,从而使各组份完全分开的分离方法。薄层层析是是色谱法中的一种。 三、试剂 2 g (0.01 3 mol )樟脑,1.2 g (0.032 mol )硼氢化钠,20 mL 甲醇,25 mL 乙醚 四、实验步骤 1. 樟脑的还原 在50 mL 圆底烧瓶中将2 g 樟脑溶于20 mL 甲醇,室温下小心分批加入1.2 g 硼氢化钠,边加边振摇。必要时可用冰水浴控制反应的温度。当所有硼氢化钠加完后,将反应混合物加热回流至硼氢化钠消失。冷却到室温,在搅拌下将反应液倒入盛有40 g 冰水的烧杯中,充分冷却,抽滤收集白色固体,用冷水洗涤数次,晾干。将固体转移至100 mL 洁净的锥形瓶中,加入25 mL 乙醚溶解固体,然后加入适量无水硫酸钠干燥。干燥后将溶液转移至预先称好的50 mL 锥形瓶中。在通风橱中蒸发溶剂,得白色固体,产量约为1.2 g ,熔点212 ℃。 2. 产物的鉴别 取一片5×15 cm 的薄层板,分别用冰片、异冰片、樟脑和樟脑的还原产物的乙醚溶液点样,置于层析缸中展开。取出层析板,待薄层上尚残留少许展开剂时,立即用另一块与薄层板同样大小并均匀地涂上浓硫酸的玻璃板覆盖在薄层板上,即可显色。将4个点的R f 值对比证明樟脑已被还原成冰片和异冰片。也可用溴化钾压片做产物的红外光谱。

实验活动6酸碱的化学性质(教案)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 学生已经学习了酸、碱的化学性质,本实验将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法,来进行酸、碱化学性质的各项实验,学生在实验时,要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结合之前教师在课堂上讲的酸、碱的化学性质的理论知识,进一步加强对酸、碱的认识。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通过化学实验及相关分析,进一步理解酸、碱的各项化学性质。 (2)通过实验探究,提高实验分析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了解酸、碱的各项化学性质,酸碱的中和反应。 (2)认识事物的两面性,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进而增加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并培养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酸、碱各项化学性质的验证实验。 【教学难点】 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教具准备】 试管、药匙、蒸发皿、玻璃棒、稀盐酸、稀硫酸、稀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钙粉末、石蕊溶液、pH试纸、生锈的铁钉、白色点滴板等。 【导入新课】 之前我们学习酸、碱的各项化学性质时,大家都只是看到教师的演示实验,今天,让我们自己动手操作,来探究一下酸碱的各项化学性质及酸碱的中和滴定实验。 请同学们按教材P 实验步骤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69 【交流回答】

1. 现象:石蕊溶液使稀硫酸溶液变红,稀盐酸溶液变红,氢氧化钠溶液变蓝,氢氧化钙溶液变蓝;酚酞溶液使氢氧化钙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变红,稀硫酸与稀盐酸均无明显变化。 结论:石蕊溶液遇到酸溶液变成红色,遇到碱溶液变成蓝色;酚酞溶液遇到酸溶液不变色,遇到碱溶液变成红色。 2. 现象:将两个生锈的铁钉分别放入两个试管中,加入稀盐酸,红色的铁锈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待铁钉表面的锈被去掉变得光亮时,将其中一支试管中的铁钉取出,洗净,继续观察另一支试管中的现象,发现铁钉表面有气泡放出,溶液由微黄色变成浅绿色。过一段时间将铁钉取出,洗净,比较两支铁钉,发现先取出的那支铁钉粗些,后取出的那支铁钉细一些。 原理:Fe 20 3 +6HC1=2FeC1 3 +3H 2 0 Fe+2HC1=FeC1 2 +H 2 ↑ 3. 现象: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硫酸铜溶液中,有蓝色沉淀产生,再向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蓝色沉淀逐渐溶解。 原理:2Na0H + CuS0 4=Na 2 S0 4 +Cu(0H) 2 ↓ Cu(0H) 2 +2HC1 =CuC1 2 +2H 2 4. 现象:在试管中加入约l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变红,逐渐滴入稀盐酸,边滴边不断振荡试管,溶液红色逐渐减褪,至刚好无色时,取该无色溶液lmL,置于蒸发皿中加热,使液体蒸干,发现有白色晶体析出。 原理:Na0H+HC1=NaC1+H 2 5. 现象: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相同量的氢氧化钙粉末,然后各加入lmL水,振荡;各滴入1~2滴酚酞溶液,发现溶液变红,继续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约lmL水,振荡,无明显现象;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约lmL稀盐酸,振荡,发现红色逐渐消失。 原理:Ca(0H) 2 +2HC1=CaC1 2 +2H 2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实验进一步探究了酸和碱的主要性质,同学们课后要好好归纳总结,加强对酸、碱知识的认识。 【布置作业】 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节的内容。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 1. 结论:石蕊溶液遇到酸溶液变成红色,遇到碱溶液变成蓝色,酚酞溶液遇到酸溶液不变色,遇到碱溶液变成红色。 2. 原理:Fe 20 3 +6HC1=2FeC1 3 +3H 2 0 Fe+2HC1=FeC1 2 +H 2 ↑ 3. 原理:2Na0H +CuS0 4=Na 2 S0 4 +Cu(0H) 2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学生分组实验

化学实验教案九年级:李容

实验名称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实验目的:1、培养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2、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实验器材:蜡烛、小木条、烧杯2个、澄清石灰水 实验步骤: 1、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观察把蜡烛投入水中的情况。 2、燃着时,火焰分几层,用小木条比较火焰不同部分温度的高低,用烧杯推测燃烧后的生成物。 3、燃灭后,用火柴去点白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 实验现象: 1、蜡烛是乳白色,柱状固体、无味,能被轻易切成处,放于水中飘浮于水面上。 2、火焰分为三层。小木条上外焰接触的部分被烧焦得最厉害,干燥的烧杯内壁有水珠,涂有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 3、白烟能被点燃。 分析及结论: 1、蜡烛难溶于水、质软。 2、外焰温度最高,蜡烛燃烧有水和CO2生成。 3、吹灭蜡烛后的白烟是可燃物。

实验名称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实验目的: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何不同 实验器材:水槽、集气瓶4个、玻璃片4块、滴管、石灰水、饮料管、小木条 实验步骤: 1、用吹气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 2、收集两瓶空气。 3、在1瓶空气和1瓶呼出气中滴入石灰水、振荡。 4、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气中。 5、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 实验现象: 1、滴入石灰水后,充满呼出气的集气瓶更浑浊一些; 2、插入呼出气中的木条立即熄灭,插入空气中的木条正常燃烧过了一会儿才熄灭; 3、呼气后干燥的玻璃片上有较多的水珠。 分析及结论: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有CO2含量较高,吸入的空气中O2含量较高,呼出气中H2O含量较高。

实验名称3: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实验目的:熟练掌握药品的取用,给物质的加热,仪器洗涤的操作 实验器材:镊子、药匙、试管、量筒、滴管、酒精灯、试管夹、试管刷、锌粒、盐酸、碳酸纳粉末、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实验步骤: 一、药品的取用 1、用镊子夹取了粒锌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2、取少量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中,并半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3、量取2ml盐酸加入到试管2中,往试管一中滴加盐酸。 二、结物质的加热:取2ml氢氧化钠溶液倒入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然后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三、洗涤仪器:将本实验中所用的试管、量筒洗干净。 实验现象: 一、3加入盐酸后产生大量气泡,试管外壁发热。 二、先产生蓝色紫状况淀,受热后,变为黑色的沉淀。 分析及结论: 一、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盐酸也锌粒反应放出氢气。 二、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生或氢氧化铜,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 三、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我们安全、正确、快速的进行实验并获得可靠结果的重要保证。

九年级化学实验室工作总结

2009-2010学年下学期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工作总结 仁里中心校教师:周强 根据《九年级化学教学课程标准》及学校对化学教学的具体要求,针对我所上的几个班学生自身的知识基础及学习特点,有计划地开展了本学期化学实验教学。现总其总结如下: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化学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三个基本原则,即:客观性原则;严谨认真的原则;尊重学生,灵活引导的原则。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应切实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演示实验教学 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最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为此,对于大纲规定的每个演示实验我们都认真完成,并力求做到演示操作规范、实验现象明显、分析表述准确简练。对部分演示实验装置或实验操作还作了适当的补充和改进,以增强实验效果。有时根据教材的需要适当补充一些书本上没有的演示实验。 二.认真完成实验环节,注重操作引导。 在实验教学工作中,无论是实验员准备实验,教师演示实验,或者指导学生实验,以及对待实验的严格态度等方面,处处、时时、事事都要体现教师的言传

身教,只有教师教得扎实,学生才能学得牢固。因此,严格搞好实验课的“备、教、导”是上好实验课不可或缺的基本环节。对化学实验教学,必须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实验教学技能,树立严谨细致、认真科学的态度,要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实实在在地引导学生完成实验教学的任务,才能达到理想的目的。 1、备好实验课是上好实验课的首要前提教材中要求做的实验,无论简单也好复杂也好,都必须要备好课,写好切实可行的教案,并且在实验课之前要亲自动手做一遍,即预备实验。教师做了,才可能指导学生如何应对操作过程中每一个细节可能出现的问题,看到实验现象,学到真正的实验方法和科学知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若不备课,不亲自做实验,凭空想象,黑板上做实验,那就没有明显效果,更没有说服力了。甚至会出现,全体学生实验失败等不该发生的现象。 2、注重实验引导 指导学生实验时,既要面面俱到,事无俱细进行引导,同时,又要注意切忌包办代替。从实验材料的选择、仪器的装配到操作步骤和技巧,既要科学规范,又要密切结合具体实际,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以保证现象清晰,结果正确。 3、注重实验结果的分析与小结 要求学生,在填写实验报告时,要如实填写。实验失败时,要如实地与学生一起分析失败原因,可课后补做。如果学生实验失败,我们就通过示范帮助学生

实验活动6 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教案

实验活动6 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导读】:从实验课我发现,一些学生做中和滴定时,氢氧化钠溶液不是放在烧杯中,而是放在量筒中,加入酚酞。这说明不少学生并没耐心、细心地看实验报行后再做实验。个别甚至抛开实验报告,看别的同学的操作跟着做。 对策:实验前先让学生齐读一遍,再讲解或略为演示。 姓名______,班级_____合作伙伴_____________时间:____ 【提醒】: (1)实验前教师要先做一遍,观察氢氧化钠、盐酸、硫酸的浓度是否适合,浓度太低将导致铁锈去不去,或没有明显现象。 (2)做中和实验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要接近,这样才易于操作。 仪器补充:三脚架、试管夹、镊子、试管刷、试管夹、酒精灯 【实验目的】: (1)、了解常见酸(如盐酸、硫酸)和常见碱(如氢氧化钙、氢氧化钠)的有关性质、用途。 (2)、了解酸碱指示剂(酚酞、石蕊及花汁)在不同pH值溶液中所呈现的颜色。 (3)、掌握pH试纸的使用。 操作步骤化学现象与结论习题 一、指示剂遇酸碱的变色反应 ①在点滴板不同眼位分别滴加4滴稀硫酸、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和食盐水,然后再分别滴入3滴紫色石蕊溶液,观察颜色。 ②洗净点滴板,把(1)中的石蕊试液改为酚酞,其它药品不变,再做一次。观察在溶液中酚酞呈现的颜色。 ③洗净点滴板,在点滴板不同眼位分别放一小片pH试纸,分别滴加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和食盐水,据比色卡读出pH值,并做好记录。 石蕊酚酞pH (1)要鉴别盐 酸、澄清石灰 水和食盐溶 液,可以用_ ____。 (2)指示剂遇 酸或碱变色 的变化属于 _____ 变化 (3)使石蕊变 红的离子是 ___,变蓝 的离子是_ __ 醋酸 石灰 水 盐酸 氢氧 化钠 溶液 食盐 水 二、碱与某些盐的作用。 在试管中加入2ml的硫酸铜溶液,然后滴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观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