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次间冰期—末次冰期柴达木盆地东部气候演化形式

末次间冰期—末次冰期柴达木盆地东部气候演化形式
末次间冰期—末次冰期柴达木盆地东部气候演化形式

柴达木盆地构造特征及油气分布

柴达木盆地构造特征及油气分布 摘要该文以柴达木盆地多年的勘探成果及取得的地质认识为基础,总结了研究区的构造演化特征、断裂发育特征及其对构造圈闭和烃源岩展布的控制作用,最后分区总结了有利的油气聚集区。柴达木盆地经历了晚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三个成盆旋回,中生代断坳复合盆地形成了柴达木盆地北缘侏罗系油气系统,新生代大型走滑挤压盆地形成了柴达木盆地西部第三系油气系统和三湖第四系天然气系统,燕山和喜山两期强烈构造运动以及后期多期构造运动使盆地的油气地质特征更加复杂。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构造特征;烃源岩;构造圈闭;油气分布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北部,夹持于昆仑山、祁连山和阿尔金山之间,四周均以深大断裂与相邻构造单元相隔,呈一个不规则菱形区带。盆地东西长850km,南北宽150~300km,面积约12.1×10km2。盆地内沉积岩分布广泛,最大厚度17000 m,体积60×10km3[1],是国内七大沉积盆地之一,具有较丰富的油气资源。 1 盆地构造特征与演化 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北部发育的大型山间盆地。盆地西部以阿尔金走滑断裂为界,盆地北部为南祁连山走滑冲断带,盆地南部为东昆仑山走滑冲断带。盆地具有元古界和下古生界中浅变质结晶基底。地块结构破碎、岩相复杂、深大断裂发育。北西向断裂控制着盆内构造的定向性,北东向断裂控制着盆内构造的分区性和盆缘结构的分段性。盆缘边界断裂为多组复合、多期活动的复式断裂带,构造活动差异性较强。盆内构造在北西向断裂和北东向断裂的控制下,具有南北分带、东西分段的特点[2],构造单元单元划分如图1。 图1 柴达木盆地构造单元划分图(据翟光明等) I A—赛北断陷亚区;I B—大红沟隆起亚区;I C—鱼卡红山断陷亚区; I D—德令哈断陷亚区; II A—一里坪坳陷亚区;II B—大风山隆起亚区;II C—茫崖坳陷亚区; II D—尕斯断陷亚区; II E—昆北陷阶带;III A—盐湖斜坡;III B—三湖坳陷亚区;III C—格尔木斜坡带 盆地发育上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3套构造层,经历了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3个成盆旋回。晚古生代经历了石炭系陆表海盆地的演化阶段,形成了柴东残留海相石炭系盆地;中生代经历了早侏罗世断陷和中侏罗世一早白垩世挤压坳陷的发育阶段,形成了J1、J 2个并列的沉降中心。中、新生代以来经历了燕山、喜山2期强烈的构造运动。燕山构造运动西强东弱,柴北缘西段侏罗系强烈变形剥蚀,形成了残留下侏罗统凹陷;东部活动较弱,中、新生代连续沉降沉积。新生代为大型走滑挤压盆地,第三纪沉降中心在盆地西部,发育多个沉降中心,晚第三纪以来沉降中心向东迁移,第四纪在三湖地区形成统一的大型沉降中心。

昆山水文气象资料

昆山地处江苏省东南部,属北亚热带南部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冷夏热,光照充足,雨水充沛,雨热同期,无霜期长,气候资源丰富。但也因各年冬、夏季风进退早迟,强度不一,温度和降水的年际变化较大,分布不均,旱涝、高温、大风、霜冻等气象灾害时有发生。 根据近三十年(1980~2009年,下同)气象资料统计,年平均气温为16.1℃,极端最高气温38.7℃,极端最低气温-8.0℃。年平均降水量1133.3毫米,最多年降水量1522.4毫米,最少年降水量826.1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124天,最多年降水日数144天,最少年降水日数99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974.8小时,最多年日照时数2307.4小时,最少年日照时数1643.4小时,年平均日照百分率45%。年平均相对湿度79%。年平均初霜日11月13日,终霜日3月26日,年平均无霜日230天。年平均风速3.1米/秒,冬季盛行东北风~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年最多风向为东南风。 一、四季特征 春季(3~5月)气温逐步回升,雨水逐渐增多。春季平均气温14.7℃,平均降水量264.2毫米,占全年总降水量23.3%,平均日照时数503.1小时,占全年总日照时数的25.5%,春季有时有“倒春寒”和连阴雨天气发生。 夏季(6~8月)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平均气温26.6℃,夏季日最高气温≥35℃的天数历年平均有8.1天。夏季降水量平均为508.7毫米,比春季增加近一倍,占全年总降水量的44.9%。初夏有一段集中降水时段,称为“梅雨期”,一般在6月中旬入梅,7月上旬末出梅。“梅雨期”过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进入盛夏高温天气,日照强烈,总日照为585.8小时,占全年总日照的29.7%。8-9月台风季节,热带风暴(台风)造成大风、暴雨危害。 秋季(9-11月)气温开始逐渐下降,雨水减少,秋季平均气温为18.0℃,近五年来秋季气温持续偏高,平均值均在19.0℃以上。秋季总降水量平均207.6毫米,占全年总降水量的18.3%,个别年份有秋旱发生。前期由于副热带高压势仍较强,有时出现“秋老虎”天气,但高温持续时间不长。后期由于冷空气开始活跃,气温明显下降。秋季总日照时数500.1小时,占全年总日照时数的25.3%。 冬季(12月-次年2月)主要受大陆冷高压控制,寒冷少雨。冬季平均气温为5.0℃,各年差异较大,最高冬季平均气温达7.1℃,最低2.6℃。近年来随全球气候变暖,冬季出现暖冬机率增加,近十年来,冬季平均气温有8年高于历史平均值。冬季少雨,平均降水量148.8毫米,占全年总降水量的13.1%。冬季总日照时数为400.7小时,占全年总日照时数的20.3%。 二、气温 昆山近三十年平均气温为16.1℃,最高年平均气温17.8℃,出现在2007年,最低年平均气温14.6℃,出现在1980年,年际变幅达3.2℃。四季中最热7月平均气温为28..2℃,最冷1月平均气温为3.7℃。由于气候变暖,统计最近十年的平均气温比上世纪九十年代升高了1.0℃,比八十年代则升高达2.0℃。夏季最高气温≥35℃的高温天数,上世纪八十年代平均仅2.7天,九十年代为6.9天,最近十年达14.8天,并多次出现极端最高气温38℃以上的酷热天气。如2007年7月24日-8月3日间连续11天的高温天气。相反,冬季常出现暖冬天气,冬季平均气温近十年比八十年代升高了2.0℃。 三、降水、湿度 历年平均降水量为1133.3毫米,年际差异较大,最多年降水量达1522.4毫米(1991年),最少年降水量为826.1毫米(1992年),统计年降水量大于1200毫米的有十年,占三分之一,有五年的年降水量在900毫米以下。一日最大降水量为204.9毫米,出现在1985年8月1日。统计全年暴雨日数(日降水量≥50 毫米)平均为2.9天,以6-8月出现次数最多。 统计全年总降水日数,历年平均为124天,最高年份1980年达144天,最少1995年仅99天。月降水日数最多的为6月份,1月为最少。 历年平均相对湿度79%,各年变化差异不大,最大84%(1984年),最小69%(2005年),日最小相对湿度极值为6%(1986年3月5日)。相对湿度的日变化正好与温度相反,一天中清晨气温出现最低时,往往是相对湿度最大时,反之亦然。 四、日照

中国史前时期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中国史前时期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佚名 一、中国史前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地质学研究表明,中国史前及现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格局,是新生代以来的新构造运动而形成的。进入地史的新生代后,全球发生了剧烈的造山运动。第三纪是造山运动最为剧烈的时期。由于欧洲的阿尔卑斯、亚洲的喜马拉雅和环太平洋的造山运动,使得海洋范围缩小,陆地面积扩大,最终形成了现今地球的海陆轮廓。 对中国现今地形影响最大的是喜马拉雅运动。依据板块运动理论,喜马拉雅运造山动是由于第三纪印度、阿拉伯等小板块碰撞亚洲大陆而发生的。喜马拉雅地区,在始新世时还是海洋环境,中新世时强烈的造山运动使这一地区上升为陆地,上新世晚期青藏高原已抬升到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更新世早期平均海拔为2000米,更新世中期高原面在3000米左右,更新世晚期广大原面已达4500~ 5000 米的高度。喜马拉雅运动导致了中国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等发生了一系列重要的变化。 首先,喜马拉雅运动,不仅导致了青藏高原的形成,而且引起了中国大陆的一系列大规模的差异性升降构造变化,形成了西高东低呈巨大的三级阶梯形下降的自然地貌基本格局,即由珠穆朗玛峰等一系列高大山系和青藏高原组成的第一级阶梯,海拔高度一般为4000~ 5000 米;自昆仑山和祁连山以北、横断山脉以东,地势急剧下降而形成第二级阶梯,包括新疆和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等,海拔高度多在1000~ 2000 米之间;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到滇东高原一线以东,地势再次下降形成第三级阶梯,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丘陵地区,高度也降到1000米以下到数十米。 其次,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大大改变了中国的古地貌,引起了西风激流的动力作用,改变了中国各地气候要素的组成。在强大的西风激流吹扬下,中亚内陆沙漠地区的大量粉尘被抬升到3000米以上的高空,随风向东南方向飘移。之后,由于东南季风的干扰和秦岭、六盘山、吕梁山、太行山的阻隔和截留,风速变慢,在黄河中下游一带大量沉积下来,形成巨厚的黄土堆积。中国第四纪黄土研究表明,黄土是从距今约250 万年前的更新世早期开始堆积的。但当时,由于青藏高原上升的还不很高,西风激流的作用尚不很强,最早形成的午城黄土的沉积的速率、厚度和广度均较小。中更新世时,随着青藏高原的不断抬升,风力作用和沉积速率加强,在黄河中游,特别是泾、洛河流域形成了厚达数十米的离石黄土。更新世晚期,由青藏高原进一步上升到现代的高度,青藏高寒区和西北干旱区最终基本形成,气候进一步变得干凉,风力作用和马兰黄土的堆积速度明显加快,最终在中国北方形成了总面积约60万平方公里的黄土堆积,并在黄河中游一带形成了蔚为壮观的黄土高原。 再次,喜马拉雅运动还引起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祁连山、阴山、燕山、秦岭、南岭等山系的强烈上升,大大改变了中国各地气候要素的组成,最终形成了三大自然区域:即东部季风区(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青青藏高原以东)、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以北)和青藏高寒区。此外,境内的一些东西走向山脉,阻当了西北寒流的南下和东南暖湿气流的北上,对于大气热量和水分的再分配也起到了明显的作用。自北而南-形成了温度、降水量、植被有所差异的几个气候区。北部天山-祁连山-阴山-燕山一带是划分暖温带和温带的分界

柴达木盆地构造样式的类型和展布

第21卷 第2期 2000 西北地质科学 NORTHWEST GEOSCIENCE Vol.21,N o.2 文章编号:1004-7786(2000)02-0057-07 柴达木盆地构造样式的类型和展布 戴俊生1,曹代勇2 (1.石油大学资源系,山东 东营 257062; 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 100083) 摘 要:盆地构造样式及展布规律研究是盆地构造研究的基础,对确定构造圈闭类型,指导油气 勘探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各种资料综合分析,将柴达木盆地构造样式归为14种基本类型,即生 长逆断层、单冲构造、对冲构造、冲起构造、反冲构造、生长背斜、断展背斜、纵弯背斜、滑脱褶 皱、断鼻构造、裂陷伸展构造、局部伸展构造、斜坡带和横向构造变换带。从动力学背景、基底 卷入性、级别划分等方面讨论了构造样式的基本特征。对控制柴达木盆地构造样式类型和展布的 区域构造环境、盆地基底性质、应力作用方式、岩石物理性质和构造演化阶段等因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构造样式;构造圈闭;柴达木盆地 中图分类号:P452 文献标识码:A 引 言 柴达木盆地地处青藏高原西北部,南邻昆仑山,北接祁连山,西北界为阿尔金山,位于青海省的西北部,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属于亚洲中轴构造域〔1〕。是我国西部一个重要的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内部构造特征具有明显地三分性特点,北部祁连山前地区以冲断构造为特征,称北部块断带。南部昆仑山前地区也表现为冲断构造,称昆北断阶带。中部发育巨厚的中新生界,以褶皱构造为特点,称为中央坳陷(图1)。 受区域构造环境、盆地基底性质、应力作用方式、岩石物理性质、构造演化阶段等因素的控制,柴达木盆地构造样式的类型和展布具有自身的特点。研究这些特点不仅对揭示该盆地的构造特征和认识同类型盆地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确定构造圈闭类型指导油气勘探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1 构造样式的基本类型 在揭示柴达木盆地基本构造变形特征的基础上,从油气勘探的需要出发,主要考虑与油气藏密不可分的正向局部构造和断层,强调构造样式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通过各种资料综 收稿日期:1999-11-22 修回日期:1999-12-20 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九五”油气勘探科技工程项目(编号:970208-02-02) 作者简介:戴俊生(1958-),男,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构造地质学和石油地质学的教学及科研.

广东省珠海市高一(普通班)下学期地理开学考试试卷

广东省珠海市高一(普通班)下学期地理开学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66分) 1. (4分) (2018高一上·延边期中) 系是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系统。请结合图完成下列各题。 (1)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属于() A . 地月系 B . 太阳系 C . 银河系 D . 河外星系 (2)三体人乘坐飞船从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到达地球,所经过的天体系统级别最低的是() A . 地月系 B . 太阳系 C . 银河系 D . 总星系 2. (6分) (2015高一上·东城期末) 太阳大气经常发生大规模的运动,称为太阳活动.据此完成下题. (1)太阳外部结构从里到外依次是() A . 光球﹣日冕﹣色球

B . 色球﹣光球﹣日冕 C . 光球﹣色球﹣日冕 D . 日冕﹣色球﹣光球 (2)太阳活动周期一般是指() A . 地球公转从近日点到远日点所需的时间 B . 太阳连续两次直射同一地点所间隔的时间 C . 相邻两次太阳活动极大年的平均间隔时间 D . 太阳黑子数由最多到最少的平均间隔时间 (3)太阳黑子活动增多的年份() A . 耀斑频繁爆发 B . 两极出现极光 C . 全球降水增多 D . 地球磁场增强 3. (2分)下列说法不属于陆地环境整体性表现的是() A . 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B . 气候直接影响生物、水文要素,但生物、水文要素的变化不会影响到气候 C . 地质作用的变化会影响气候因素 D . 某一要素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4. (2分) (2017高二上·金华月考) 喜马拉雅山上有大量石灰岩分布,说明该地区() A . 目前变质作用强烈 B . 曾经地势低洼

浅谈秦岭造山带的形成过程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Abstract 2 Keywords 3 引言 3 1、秦岭造山带简介 3 2 秦岭造山带的地层发育特征 4 2.1 扬子板块 4 2.2 华北板块 4 2.3 下扬子板块 4 3 东秦岭造山带的形成 5 3.1 造山运动 6 3.2 秦岭造山作用的类型 6 3.2.1 俯冲造山作用7 3.2.2碰撞造山作用7 3 2.3 陆内造山作用7 3.3 东秦岭造山带的形成过程8 4 总结9 参考文献9

浅谈东秦岭造山带及其形成过程 学生姓名:孙淑艳学号:20095081219 学院: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专业:地理科学 指导教师:王义民职称:教授 摘要:依据相关文献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秦岭造山带的造山作用并不是过去所认为的,仅是扬子和华北两个大陆板块碰撞造山作用的结果,而实际上是华北板块、扬子板块以及夹持于两者之间的秦岭地块和下扬子地块几者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结果。它是经过三个不同的构造演化阶段,以不同构造体制发展演化而形成的复合型造山带。其主造山作用板块构造演化阶段是三个板块沿两个消减带俯冲碰撞,经历了漫长复杂的造山过程。从裂谷构造体制转换为板块构造体制,从扩张、俯冲到碰撞,反映了秦岭长期在特提斯构造域众多陆壳块体群分离、拼合、增生的过程中发展演化而形成,也显示出是在古今地幔动力学和圈层耦合关系变动过程中发展演化的,具有重要大陆地质与大陆动力学意义。 关键词:秦岭造山带;扬子板块;华北板块;下扬子板块 Abstract:According to relevant literature this paper concludes that the qinling orogenic belt and the orogenic role that rather than the past, is only the yangzi and north China two continent collision orogenic role, but in fact is the result of the north China plate and the Yangtze plate in between these two and gripping the qinling plot and the yangzi plot under several interactions and influence of the results. It is after three various tectono-evolutionary stages, with different tectonic system evolut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compound orogenic belts. Its main orogenic role plate tectonic evolutionary stages are three plate with two cut along the collision, experienced a long subduction of complex orogenic process. From the rift tectonic plate tectonic system for system transformation from expansion, dive the collisions, reflect the qinling long-term in tethys, many continental crust tectonic domain block group of separation and collage, hyperplasia process to develop the evolution and form, also show is in both ancient mantle dynamics and leads to the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cess to develop the evolution of changes, and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f geological and continent dynamics mainland. Keywords: Qinling orogenic belt; The Yangtze plate; The north China plate; Down the Yangtze plate 引言 秦岭横越中国甘肃、陕西、河南诸省,是一条东西走向山链的中间地段。秦岭造山带形成于晚古生代的三叠纪时代,是我国东部天然地质分界线,它的形成演化机制也是认识中国东部大陆形成演化历史的关键,尤其是近年来在其附近发现了柯石英和金刚石,使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超高压变质带并引起学者的广泛注意和兴趣。秦岭造山带基础地质研究近年来取得了很大进展,然而,由于秦岭造山的特殊作用,并且经历多次构造运动的叠加,对于秦岭的形成过程众说纷纭。 1、秦岭造山带简介 秦岭——大别造山带又称中央造山带。包括秦岭、大巴山、米仓山、大别山和积石山以北的广大地区。大致以徽成盆地和南阳—襄樊盆地为界可把造山带沿走向分为三段,分别称为西秦岭、东秦岭和桐柏——大别山造山带。秦岭——大别山是一个大陆碰撞型造山带,由华北地台南部大陆边缘(北秦岭带)、扬子地台北部大陆边缘(南秦岭带)和位于其间的包含古洋壳残余的对接带组成。华北地台南缘的演化始自中元古代的裂陷作用,熊耳群火山岩自北向南由陆相变为海相,指示当时的被动陆缘是向南倾斜的;早古生代时出现蛇绿岩系和火山弧系,显示洋壳已在消减。扬子地台北侧被动大陆边缘的历史持续到早、中三叠世,其地层类型与扬子地台相同,如南华纪的冰碛层、下寒武系中的石煤层等,沉积深度从南向北增大。

城市与气候变化关系

尽管城市只占地球表面面积的2%,但它的温室气体排放却占总量的70%。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以下简称人居署)最新发表的《城市与气候变化:2011全球人类住区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称,城市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污染者。当然,城市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只是大多数政府都低估了这一作用的重要性。 《报告》指出,城市化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正以一种危险的方式汇聚,严重威胁世界的环境、经济和社会稳定。《报告》旨在使各国政府以及所有对城市发展和气候变化感兴趣的人进一步了解城市与气候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各城市正在如何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报告》确认了有发展前景的减缓和适应措施,从而保障城市以一种更加具有可持续性和适应性的方式向前发展。 ■城市怎么影响气候变化? □消费是温室气体重要来源 人居署执行主任克洛斯(JoanClos)说:“《报告》的一个重要发现是:城市向大气层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占总量的70%。另外一个重要的发现是:城市中温室气体的排放不仅来源于生产环节,同时城市的消费也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来源。” 《报告》指出,城市中排放的温室气体,其主要来源与化石燃料的消耗有关,包括用于发电、交通、商业和居民建筑的照明、烹饪、取暖及制冷,还有工业生产和废物处理的能源供应。如果以生产类数据为基础进行测算,那么由城市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所占比例为40%~70%。如果是以消费类数据为基础,即无论生产地在哪里,由城市居民消费所有产品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所占比例则高达60% ~70%。 1950年~2011年,全球城市人口增长了5倍,2010年,世界人口有一半居住在城市。2010年~2020年,全球人口增长的95%将是城市居民。当一些城市呈现收缩态势时,许多中心城区却见证了快速且基本上毫无控制的人口增长,创造了快速城市化的基本模式。这种增长模式大多出现在发展中国家,并集中在非正式居住区和贫民区内。 《报告》指出,在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威胁时,增长最快的城市地区也是预备措施最少的区域。这些区域通常存在严重的管理欠缺、基础设施不足以及经济和社会分化。 ■气候变化对城市有何影响? □很大部分将由城市贫民来承担 克洛斯表示,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了解气候变化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将变得更加重要,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气候变化给城市及其不断增长的人口带来了独特的挑战。 克洛斯表示,随着气候变化的推动力不断积聚,对城市地区的威胁也变得越来越大。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这些影响中的很大部分将由城市贫民来承担。消除贫困并降低沿海和其他地区的死亡率当然绝不仅限于贫困人口,但富裕人口却因政治和经济优势以及保险的介入而得到更好的保护。 他指出,要减缓气候变化并应对因气候变化而产生的必然结果,了解造成全球城市增长的推动因素很重要。 克洛斯说:“温室气体向大气中的排放同富裕、繁荣和我们延续目前生活方式的经济模式有关。这意味着,如果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增长相互并行,将会排放更多温室气体。问题是,这种状态不可持续。我们不应忘记的是:我们有必要改变我们的能源消费方式。如果考虑到人口与经济增长的预测性数字,将碳作为能源的基础,我们将使这个星球的能力变得难以持续。” 《报告》指出,如果城市无视目前和未来对资源的需求以及气候变化对未来的影响而快速扩张,城市中的居民及其财产将遭遇具有广泛的破坏性和损害性的灾害风险。这些影响远远超过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等气候变化现象带给我们的实际风险。 气候变化可能会在全球范围内影响各城市的供水、生态系统商品和服务、能源供给、工业和服务。还可能扰乱当地经济并让城市居民遭受财产和生计损失,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还可能导致大规模人口迁移。 ■如何应对挑战? □转变能源消费模式 克洛斯表示,减缓气候变化的应对措施目前主要集中在5个重点行业:城市发展与设计、建筑环境、城市基础设施、交通和碳封存。他指出,能源消费模式的转变至关重要。

冰川与环境变化的关系

冰川与环境变化的关系 人教111 2011212551 傅萧冰川是指发生在陆地上,由大气固态降水演变而成的,通常处于运动状态的天然冰体。它随气候变化而变化,但不是在短期内形成或消亡。雪线触及地面是发生冰川的必要条件。因此,冰川是极地气候和高山气候的产物。 在极地和高山地区,气候严寒,常年积雪,当雪积到地面上,如果温度降到零下,受它本身压力作用或再度结晶而造成的雪粒,称为粒雪。当雪层增加,将粒雪往更深处埋,冰的结晶会越变越粗,而粒雪的密度则因存在于粒雪颗粒间的空气体积不断减少而增加粒雪变得更为密实,形成蓝色的冰川冰。冰川形成后,因受自身很大的重力作用形成塑性体,沿斜坡缓慢运动或在冰层压力下缓缓流动成冰川。 冰川个体规模相差很大,形态各具特征,生成时代前后不同,冰川性质和地质地貌作用等也都不一致。 科学家也依靠不同形态、规模、所处地形,冰川分为了山岳冰川、大陆冰川、高原冰川和山麓冰川。 地球上七大洲都有着冰川的分布,冰川的面积占了陆地面积的10%以上。南极大陆有着世界上最集中的冰川,大片大片的冰川覆盖在南极大陆的表面。而我国的冰川面积也占了大约亚洲冰川面积的50%。中国冰川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和西藏等六省区。中国冰川自北向南依次分布在阿尔泰山、天山、帕米尔高原、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和喜马拉雅山等山脉。这些山脉山体巨大,为冰川发育提供了广阔的积累空间和有利于冰川发育的水热条件。而中国的山岳冰川按成因可分为大陆行冰川和海洋性冰川两大类。 我们似乎以为冰川一直亘古不变地存在在那里,似乎是没有运动。但是,相对比之后,你会发现,冰川其实一直悄悄地在运动。 冰川的运动,和流水的运动其实有些相似,中间速度快,两边速度较慢。冰川表面有许多裂隙,有些裂隙有几十米深。裂隙的存在,说明冰川有脆性。不过,经过了数百年的观察,冰川上的裂隙极少超过六十米深。多数裂隙远远小于这个深度就闭合了。这又说明冰川下部是塑性的,它可以柔软地适应各种外力作用而不致发生破裂。因此,可以把冰川分为两层,表面容易断裂的这一层叫做脆性带,而下部柔软的那层叫做塑性带。塑性带的存在也是冰川能够运动的根本原因。 而正是因为在外力增高时,超过了冰的破裂强度,冰发生断裂。在长期的受力下,冰下部塑性变形。冰川下部受到上部冰层的压力和上游冰层的推力,总是处于受力状态,于是,下部冰层的可塑性表现地更加充分,从而使得塑性带得以出现,而表层缺乏长期受力的则在外力突然增加后做弹性或脆性变形成为了脆性带。而冰川运动则是冰川对河床的刨蚀和搬运,对于环境也有着显著影响。 冰川对于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许多方面。在极地和中低纬度的高山冰川区,冰川本身是自然地理要素之一,并形成独特的冰川景观。规模较小的冰川只对附近的确气候发生影响,而较大冰川的影响则大得多。 水是地球上最重要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之一,冰川则对水圈的水循环有着重要作用。冰川上方大气降水到达冰川后不存在最基本的蒸腾,而蒸发量和渗透量也是非常的小。所以,到达冰川的降水基本可以全部转化为地表径流。这既可以为河流提供补给来源,也可以积极为河流进行调节。冰川的此项活动可以讲长期处于固态的水转化为液态。但是冰川对于河流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高温干旱的年份,由于降水少,消融多,冰川自然而然可以为河流调节。 而冰川的冰盖作为一种特殊的下垫面,冰盖也能增强地球的反射率,从而促使地球进一步

殷鸿福院士经典论文-中央造山带的演化及其特点_

中央造山带的演化及其特点* 1997年11月21日收稿. *地质矿产部 中国西部不同类型造山带及非史密斯地层区1 25万区域地质填图方法研究 项目资助. 殷鸿福 张克信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430074) 摘 要 中央造山带原型是由一列微板块加上分别位于其北面和南面的两列不同时期的小洋盆组成.微板块群的主体是柴达木、秦岭、大别 苏鲁,还加上中祁连.元古代末至早古生代早期,北列拉张成多岛小洋盆,它们在加里东末期关闭,并在微板块群北缘形成前陆盆地带.南列形成裂陷槽,在加里东期末关闭,一般不造山.晚古生代,微板块群已与欧亚板块合为一体,并总体北移.南列出现泥盆(个别)、石炭二叠纪的小洋盆,属于古特提斯洋的一部分.洋盆在中 晚二叠世闭合,在其南侧形成早 中三叠世的前陆堆积.印支期它属于特提斯北支.三叠系可分成3种类型.燕山期的陆内挤压东强西弱,使东部微板块消减最多而抬升最高,向西依次递减.中央造山带的板块运动主要遵循的不是威尔逊旋回,而是非威尔逊旋回.非威尔逊旋回在3个方面与威尔逊旋回不同,即多岛洋、软碰撞和多旋回造山.文中论述了它们的特点,并强调指出这些特点在地史上占据中国绝大部分地区的古亚洲洋和特提斯洋中具有普遍性.关键词 中央造山带,演化史,非威尔逊旋回.中图法分类号 P 54 第一作者简介 殷鸿福,男,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1935年生,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地质系,古生物学家,生物地质学学科方向的创导者,现主要从事二叠系-三叠系界线、软体动物、生物成矿、综合地层学和造山带地质等方面的研究. 1 中央造山带的演化 中央造山带(秦祁昆、大别 苏鲁)夹持于华北和华南(扬子、羌塘 唐古拉)板块之间,它的原型不 是一条简单的海洋,而是由一系列微板块加上分别位于其北面和南面的两条不同时期的小洋盆组成.微板块群的主体是柴达木、秦岭、大别 苏鲁,还加上中祁连,它们以浅海相和陆相沉积为特点. 元古代末至早古生代早期(图1a),华北板块北移,其后缘拉张成北列多岛小洋盆(祁连、北秦岭),它们往往具主动边缘的沟弧盆体系.这些小洋盆在加里东末期,由于中央造山带微板块群北进,洋壳向北俯冲、碰撞而关闭,并留下了一系列早古生代蛇绿岩带(祁连诸蛇绿岩带、东秦岭商丹蛇绿岩带),在微板块群的北缘,由于北面主动大陆边缘的仰冲,形成前陆盆地带(柴达木北缘宗务隆山泥盆系(D)、西秦岭舒家坝群(D 2)、大草滩群(D 3)、大别山杨山组(C 1). 在微板块群北移时,其后方拉张形成裂陷槽或裂谷,以玄武岩或双峰式火山岩、深水相沉积为特征.它包括祁曼塔格的祁曼塔格群(铁石达斯群),东昆仑的纳赤台群[1],西秦岭的白龙江群、白水江群,东秦岭的洞河群(伴有金伯利岩侵入)[2] ,大别南侧随州枣阳一带的古城畈、兰家畈组[3];可能还包括西昆仑北带的库地 苏瓦什带(已构成蛇绿岩)[4,5].其延限为寒武纪至早志留世,而以奥陶纪为最盛.在加里东期末它们相继关闭,一般不造山. 晚古生代(图1b),中央造山带微板块群已先后与欧亚板块合为一体,并总体北移.仅在祁连-北秦岭缝合带之南缘,由于应力松弛拉张,而形成石炭 二叠纪的裂陷槽(宗务隆山,西秦岭礼县 柞水带).在总体北移过程中,沿这一微板块群的南缘,出现晚泥盆世(秦岭勉略带)、石炭纪(东昆仑南带[6]、秦岭的勉略 下高川带[7] )和二叠纪(布青山 阿尼玛卿山,西昆仑木吉 明铁盖带[4])的小洋盆,属于古特提斯洋的一部分.在东秦岭东段和大别山南侧,仅沿青峰断裂至京山广济一线有二叠纪深水相硅质岩沉积,不清楚小洋盆是否曾经存在而已被消减,还是根本未曾拉开成洋.在东昆仑,石炭纪和二叠纪的洋 第23卷第5期地球科学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Vol.23 No.51998年9月 Ear th Science Journal of China U 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Sep. 1998

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

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 〈——————————1——————————〉 气候学与气候变化学 1.气候学:是研究气候形成及气候特征在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变的学科,它是大气科学的一个分支,也是气象学与自然地理学间的边缘学科。 研究内容:主要研究气候要素在地球上的分布、区域气候特征、过去气候变化规律、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表及人类活动制约地球气候等问题,以期利用气候资源、改善气候条件,并避免气候不利影响。 分支: 1)按研究尺度: ①大气候学:较大空间尺度的气候状况。其水平范围在200km 以上,垂直高度在1-12km之间。 ②中气候学:中等空间尺度的气候状况。其水平范围在100-200km以上,垂直高度在1-6km之间。 ③小(微)气候学:由于下垫面性质以及人类和生物活动的影响而形成的小范围的特殊气候。 2)按研究所用原理和方法: ①天气气候学:借气流场型式与天气系统的关系,以研究地区气候特征的学科。 研究内容:长时期内平均环流、环流型式与天气系统相互作用,以及大气环流与大范围气候异常的关系等问题,从而为提高该地区天气预报准确率和阐明气候形成理论提供重要材料和理论分析。 ②物理动力气候学:用物理学方法分析、研究气候形成及其现象的学科。 研究内容:大气中的声、光、电、辐射、蒸发、凝结、云雾等物理现象产生的原因,演变的过程与规律。 ③自然气候学 3)按研究时段和所用资料: ①古(地质时期)气候学:分析、研究史前地质时期气候状况及气候变迁的学科。 研究方法:依据古生物学、地史学等得出的化石、深海沉积、孢粉等资料,分析地质时期气候的演变规律。 ②历史时期气候学:研究人类进入文明,但尚无仪器观测大气现象时期的气候的学科。 研究方法:主要依据考古发掘所得植物遗骸及古代墓葬等提供气候信息和各种历史文献记载来研究数千年来冷暖气候演变的概貌。 ③近代气候学 2.气候变化学:研究区域气候变化、历史时期气候变化、近代气候变化、气候系统年际变化预报、地球物理因子对气候的影响及气候变化预测方法的科学。 气候变化与社会生活、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1.气候变化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 1)气候变化导致发热、哮喘、白内障、皮肤癌和其他皮肤病的增加。 2)由于自然灾害增加和农业品改变引起饮食和营养的变化。3)传染病发病率增加,进而导致了死亡率、致命性伤病增加,媒介传染病在较暖湿的气候中影响范围及程度均会扩大。2.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1)气候变化导致自然灾害增加,从而影响经济发展。 2)反复曝露在气候变化引发疾病或压力下的个人,身体或精神病发病率均增加,从而导致暴力、自杀和犯罪率上升,影响社会的稳定,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气候变化研究的主要方法及意义 1.研究的主要方法: 10-100年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预测方法主要有:经验性气候预测方法、气候数理统计预测方法和气候动力学模式预测方法。 1)经验性气候预测方法 主要原理:建立在观测资料基础上,经过气候诊断分析,找到一些与预报对象有联系的物理因子,从而做出预报。 特点:计算简便、定性,物理机制不够明确,取决于是否有观测资料。 2)数理统计预测方法 主要原理:建立在观测资料基础上,利用统计方法建立预测模型,做出预报。 特点:计算简便、定性,物理机制不够明确,取决于是否有观测资料。 3)气候动力学模式预测方法 主要原理:根据数学物理方程建立描述全球气候系统的气候模式,利用模式做出预报。 特点:计算复杂、定量,物理机制较明确,尚有不确定性,尤其在局域范围。 2.方法介绍 1)经验性气候预测方法 主要依赖于影响气候变化的物理因子,特别是具有年代际时间尺度变化的因子。10-100年时间尺度气候预测的主要物理因子有: ①外部因子:太阳活动(太阳辐射、太阳黑子活动等)、火山活动、地球轨道参数(倾斜率、黄赤交角等)、月亮(阴阳历与节气、潮汐等)、行星(位置、相互关系等),以及人类活动(经济活动的排放、能源排放、土地利用、人口变化)。 ②内部因子:气候系统的五个组成成分 a.大气圈:大气环流型、环流特征量、年代际变率、遥相关等。 b.水圈:海洋环流、冷暖洋流、热盐环流、海温、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等。 c.冰雪圈:冰雪面积、强度、流冰、融化等。 d.陆地岩石圈:地形、地热、反射率、粗糙度等。 e.生物圈:植被覆盖变化等。 2)气候数理统计预测方法 ①时间序列分析 基本原理是计算预报对象本身的前后关系。 常用的方法有:趋势法、平稳时间序列分析、方差分析、譜分析、小波分析等。 ②相关与回归分析 基本原理是根据最小二乘法,建立预报对象与预报因子之间

第四纪地质与环境读书报告 ——第四纪气候基本特征

第四纪地质与环境读书报告 ——第四纪气候基本特征 学院:沉积地质研究院 姓名:彭顺风 学号:2013020587

目录 一、概述 (1) 二、第四纪气候特征 (2) 2.1 第四纪冰期与间冰期 (3) 2.2 第四纪雨期和间雨期 (4) 三、第四纪气候变化判断的依据 (5) 3.1 古生物依据 (5) 3.2 地质依据 (6) 3.3 地貌依据 (6) 3.4 土壤 (7) 3.5 其它依据 (7) 四、结论 (7)

一、概述 从侏罗纪开始,世界气候演变的总趋势是气温逐渐下降,到第三纪末期,世界气候已经普遍变冷。这样发展的结果,就导致第四纪全球性大冰期的来临。此时期,寒冷气候带向南扩展,高纬度地区和高山地区在冰期中为冰川所覆盖。世界各大陆在第四纪大冰期时冰川面积和体积的数字,据各学者的估计稍有出入,总的来说,在第四纪最大一次冰期时,世界大陆有1/4—3/4的面积为冰川所覆盖(图1)。 而现代冰川覆盖的大陆面积仅占1/10。当时大陆上的冰川加上永冻层和海冰的面积,总计达一亿平方公里。当时分布在北半球的约占

2/3,分布在南半球的约占1/3。目前世界上冰川的分布在南半球的约占70%,而在北半球的仅占30%,前者主要在南极洲,后者主要分布在格陵兰和北极诸岛。现代冰川和第四纪冰期中冰川覆盖面积可参见图2。 二、第四纪气候特征 气候的剧烈变化是第四纪地质历史的基本特点之一。虽然第四纪气候与第三纪是过渡的,但气候变化与第三纪却是明显不同的。第四纪气候变化的特点是具有反复地大幅度地变冷和变暖,有陆地冰川规模的扩大和缩小,即出现冰期和间冰期以及雨期和间雨期。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构造分区及构造演化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of tectonic division and tectonic evolution in western region of Qaidam basin WU Mengmeng 1,YUE Zhenqi 1,MENG Ziyuan 1,WANG Wanjun 2,ZHANG Jinning 3 (1.Department of Geology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ontinental Dynamics ,Northwest University ,Xi'an Shanxi 710069,China ;2.Oil Production Plant 11of PetroChina Changqing Oilfield Company ,Xi'an Shanxi 710000,China ;3.Dagang Oilfield Company ,PetroChina ,Tianjin 300280,China ) Abstract:The basic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basin and the basic geological knowledge can be revealed by the division of basin tectonic units.On the basis of the structural units,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oil and gas accumulation model in this area,to forecast the favorable zone and to guide the next exploration of the oilfield.It is found that the combi -nation of the high and low parts of the source rock in the basin is used for the division of tectonic units,which can make clear the oil and gas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pattern in the region and the distribution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ource rock and the discovered reservoir.Key words :tectonic division ;tectonic evolution ;western Qaidam basin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构造分区及 构造演化研究进展 吴萌萌1,岳祯奇1,孟子圆1,王婉君2,张津宁3 (1.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 710069;2.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十一采油厂,陕西西安710000;3.中国石油大港油田, 天津300280)摘要:通过盆地构造单元的划分能够揭示盆地内部基本构造特征, 明确基础地质认识,是含油气盆地分析的基础工作。在已划分构造单元的基础上,进而研究该地区油气成藏模式, 对于有利区带的预测,指导油田下一步勘探有重要意义。在调研前人对构造分区的划分依据及划分方案后,发现将盆地源岩构造高部位和构造低部位结合起来进行构造单 元划分,更能明确该地区油气运聚模式, 清晰源岩与已发现油藏的分布相关性。关键词:构造分区;构造演化; 柴西地区中图分类号:TE12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285(2018)10-0005-04 DOI:10.3969/j.issn.1673-5285.2018.10.002 *收稿日期:2018-09-12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非常规能源矿产调查评价”基础地质调查计划项目,项目编号:12120113040700;中国石油天然 气股份有限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科技项目, 项目编号:研究院2014-技术-勘探-07。作者简介:吴萌萌(1992-),在读硕士研究生,2016年毕业于西北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现从事油气成藏研究工作。石油化工应用PETROCHEMICAL INDUSTRY APPLICATION 第37卷第10期2018年10月 Vol.37No.10Oct.2018

珠江流域水文特征

珠江流域水文特征 2003-09-18 珠江流域位于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多年平均降雨为1200~2200毫米,全流域平均为1470毫米。流域降雨分布由东向西逐步减少,降雨量年内分布,汛期4~9月降雨量超过1000毫米,占全年降雨80%以上。年际变化不大,但地区分布变化较大,东部高于西部. 珠江流域东江中下游,堤防、水库结合的防洪工程系统已初具规模,洪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防治。西江、北江两江干流和一级重要支流如柳江、郁江、桂江等,未建有能承担流域防洪的水利枢纽,主要江河仍然是依靠堤防防御流域洪水。 西江: 西江干流梧州市、支流郁江南宁市分别为全国25个重点防洪城市之一。 梧州市在桂江与浔江的汇合处。桂江将梧州分为河西区和河东区。河西区是梧州的新城区,工业较多而集中,建有20年一遇的河西堤。河东区是市区的老城区,目前未建防洪堤,主要靠采取预报洪水提前搬迁减少洪水损失。 南宁市位于郁江的扈江河段,建有20年一遇的扈江大堤,目前在建百色电站,建成后联合调度,可将南宁市的防洪标准提高到50年一遇。 北江 北江大堤位于广东省北江下游左岸,是防护着广州市区、佛山市区,以及清远市、南海市、三水县、花县部分城镇的重要堤防。北江大堤从北江支流大燕水左岸而下,经三水县的芦苞镇、西南镇至南海县的狮山,全长63.34公里。芦苞涌和西南涌是北江左岸的两条分汊河流,流经广州水道后经黄埔下注狮子洋。两涌沿岸建有支堤,两涌的上口处分别建有芦苞水闸和西南水闸,藉以控制西江、北江流入广州市区的流量。 西江、北江洪水的不同遭遇对北江大堤构成的威胁可以归纳为下述三种情况: 、北江下游出现大洪水,西江为常遇洪水时,北江大堤自芦苞以上30公里河段受洪水严重威胁。 b、西江出现大洪水,北江为常遇洪水时,芦苞以下30公里堤段防守吃紧,芦苞以上30公里也受西江洪水顶托影响,洪水历时亦较长。 c、北江、西江两江同时出现大洪水或较大洪水,此时对广州的威胁最为严重。如1915年西江、北江下游同时发生200年一遇特大洪水。 广州是我国首批被列为国家25个重点防洪城市之一,北江大堤的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