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28174168.html,

农业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作者:费建

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2013年第26期

农业现代化的正确认识

人们往往更多地将农业现代化看成为一种结果,其实,农业现代化是在市场化的基础上、农产品商品化的前提下的一种进化过程与手段,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所以,它是动态的,与时俱进的,正因为如此,在不同历史时期就有了不同的解读。近代以来,我国对农业现代化的认识不断发展,从清朝末代科举状元张謇在江苏南通尝试发展现代农业,并在国民政府农商部长任上颁布系列政策法规,上世纪30年代著名的农学家钱天鹤提出“农业与教育、科研、工业、商业、金融、贸易一体化发展的思想”,到1945年中共七大提出“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 ,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引导它们(农业与手工业)向着现代化和集体化的方向发展”,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明确提出包括农业现代化在内的“四个现代化”,1959年4月提出“农业的根本的出路在于机械化”,1961年3月中央工作会议上将“实现农业机械化、农业化学化、农业水利化、农业电气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从1966―1976年期间的农田水利化,1979年9月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现代化道路”。邓小平指出“…农业现代化不单单是机械化,还包括应用和发展

科学技术?,农业问题…最终可能是科学解决?”,1985年粮食由“买难”变为“卖难”成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新起点,1992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农业现代化建设进入到一个新

的发展阶段,1996年初国务院发布《农业科技发展纲要》,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推动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1998年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东部沿海和大中城市郊区,有条件的地区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进入新世纪,以加入WTO为标志,连续的中央一号文件从城乡工农协调发展的角度深化了对农业现代化的认识, 200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以“用现代

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全面阐释了新时期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同年10月中共十七大提出,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两个转变”的农业现代化路径,2010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及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更加注重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拉动和影响,提出了“四化同步”的思想。

由此历程可以看出,改革开放是我国农业现代化探索的重要分水岭,此前是带有明显理想主义色彩的、封闭式的、自上而下的命令模式,此后,以提高生产力的务实态度,以市场为导向,逐步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更多的释放基层农民的活力和农业组织的效率的市场经济模式,由此,我们对于农业现代化的认识进一步深化,理论体系不断完善,不断注重从农业生产基本要素,到经营管理方式和发展终极目标等方面来系统地理解农业现代化,充分认识到,农业现代化是在这个过程中,由传统农业逐步转化为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