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

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
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

《新课程背景下的初高中历史教学行接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一)、课题的提出及界定

在课题立项阶段,课题组多次召开实验组成员会议,对课题名称中所涉及的新概念及内涵进行研讨、梳理和界定,最后达成一致认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1年6月)在世纪之交吹响了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的号角。时至今日,初中课改在我市已走过了整整8个年头,早已进入“二期课改”冷静思索的阶段,高中课改也已走过了整整4个年头。但是,“高考历史成绩不好,教师难教,学生难学”、“中考历史成绩不好,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呼声背后,其实质意义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断伤”,这与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面向全体学生、培养人文素养、注重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探究式学习、提倡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是截然相反的。透过这一现象,许多第一线的教师不约而同的把目光转向了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问题,打开百度搜索就不难发现,很多教师在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剖析中,绝大多数都把“责任”推到了“初中历史教学中”,高呼“初中历史教学严重脱节”,当然并不排除这一可能。但,这是一些美好愿望的“哥德巴赫猜想”。基于此,我们课题组大胆进行了问题的假设,若将这一问题追溯到历史学科没有纳入中考以前,我们又该作何解释?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基础”,而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也指出“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因此,我们课题组决定重新审视“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的真正原因,对初高中历史教学如何衔接进行实践探索与思考。课题组从问题的假设中,认为,初中历史教学和高中历史教学皆存在着困惑,为此,对该课题的含义进行如下界定:“接”从《说文》本意中看是“交合,会合”的意思,而“衔接”就是指事物的前后相连、连成一体,即事物的首尾连接。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并不是单方面地“责难”于“初中历史教学”或“高中历史教学”,任何单方面的做法都是错误的,而是要在初高中历史教学中找到连接的关键点。具体讲,就是要采用行动研究法,以建构主义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大历史观教学”为依据,对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困惑现象的成因进行分析研究,对初高中历史教学在知识内容标准、教与学的方法的衔接(包括历史教学理念、用活教材、学法指导、历史思维能力、中高考命题的趋势等)进行实践探索,进行自下而上的发展性研究和自上而下的反思性研究,防止补偿性研究。研究具有科学性强、可操作性强的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点及衔接策略是课题组最终的研究目的,研究类型界定为应用研究。

(二)、理论依据

1.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标准明确规定“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即是“倡导探究式学习方式”。这与国外学者布兰斯福特提出的“探究学习”和巴娄斯、泰姆赖恩、布里基斯、豪林格、马格森等论述的“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两种理论的提法是吻合的。从国内外研究的理论的共同之处来看,“研究性学习实际上就是一种探究学习,一种以问题为依托的学习;就过程而言,它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是学生通过主动探究而解决问题的过程。”(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杨向阳)从历史学科来看,笔者认为:历史作为过去的一种存在,在人们潜意识中似乎不需要质疑,但

是历史学科的史鉴功能需要我们在审视的过程中,加强与现实的联系,基于此,我们必须去发现历史,提出问题,进行研究。

2.建构主义理论

从学习过程来看,其主要理论观点可以概括为“知识是在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中获得的”。从建构主义的知识观点来看,“课本知识只是一种关于某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解释或假设,并不是解释现实世界的‘绝对参照’。”从这个角度讲,初高中历史所诉求的人文主义精神,要进入到学生的生命体验,生成认同感并自觉加以保护传承,必须要由学生提出问题假设、作出自己的解释判断,也就是要通过研究性学习来自己建构完成。因此,从教学层面看,在初高中历史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发挥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方能促进学生学习的个性化,激发其创造性思维,教师只是意义建构的引领者,只能起主导作用。

3.人类动机理论

按照美国当代心理学家马斯洛的“成长动机说”,即5个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都潜藏着“自我实现的创造力”。因此,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决不是针对高智力学生,也不限于中等以上学生,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都有机会进行思维创造力的训练。

历史教学中所研究的创造思维一般是指对思维主体来说是新颖独到的思维活动,它包括发现新事物、提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建立新理论、解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初中历史研究创造性思维的能力,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具有优化的认知结构、灵活的思维方式、最优的学习效果。

课堂教学互动探究式学习会使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升高和智力的发展,学生个人也就渐渐可以在独立思考的情况下,逐渐习惯于就一个历史问题而同时面对多种视角、多条思路、多种意见,从而形成创造性思维的自我独立性。

创造性思维的主动探索性表现为三种形式:(1)纵向性,即发现一种现象后,立即纵深一步,探求其产生原因。(2)逆向性,即看到一种现象后,立即想到它的反面。(3)横向性,即发现一种现象后,使联想特点与之相关的事物。

4.“大历史观”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黄仁宇说:“将宏观及放宽视野这一观念引入到中国历史研究里去。”对于“大历史观”,有学者将其归纳为两种切入历史的取径:一种系以宏观历史之思,从历史的纵横总体联系上把握微观的历史研究对象,即“把握”是宏观的,研究仍是微观的。另一种强调从较长的时段来观察历史,注重历史的结构性变动和长期发展趋势。可见,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大历史观”,有利于学生历史发展线索的知识建构。

二、研究过程(研究的内容、目标及方法)

建立在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建构主义理论、马斯洛的人类动机理论、“大历史”史学研究理论基础上的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研究的实践探索中,我们课题组主要做了“初高中历史

教学内容标准及目标研究”“初高中历史教学方法探索”“初高中学生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实践”等方面的研究。旨在走出“脱节成因”的认识误区,找到衔接点。课题研究的具体预期目标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构建初高中历史教学的知识内容体系和学习的目标的衔接平台。

通过深入比较解读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这一教学依据,准确把握初高中历史知识内容标准的设置,为高中历史起始教学找到历史知识短层的盲点,改变“高中历史从头再来”的低效重复,同时使初中老师明确高中历史教学习所需要的知识储备;初高中历史课程设置的不同特点和知识内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为切入点,找到高中历史起始教学的生长点,改变过渡教学的盲目性;寻求初高中历史学习“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以下简称“三维目标”)的共性,改变“三维目标”相互脱节甚至对立的历史教学状况,为初中历史教学找到教学相长的初高中衔接方向。从而走出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现象的认识误区,科学地构建初高中历史教学知识内容体系和“三维目标”衔接的平台。

2、建构促进学生良性发展能适应高中阶段学习的初中历史学习管理模式。

运用问卷调查法,通过对高—新生在初中历史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研究,对照高中历史学习习惯要求进行差异比较,探索初中起始年段学生良好历史学习习惯养成的学习管理办法。改变初中历史学习,因“开卷等于翻书”的错误认识而不注重史实积累,最后导致到了高中阶段历史学习“考试等于背书”的学习意识根深蒂固。

3、进行生态历史课堂文化建设的探索,转变初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行为,逐步内化生成教师适应系课程改革的教学观,从而达到初高中历史教师教学方式转变的共性认同,实现从教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行为角度寻求观念上的衔接。

4、利用历史中考高考的导向作用,进行原创试题的研究,从中找到行之有效的“学法指导”,实现教与学的有效衔接,并且形成从初中到高中实质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的历史学习能力。

5、通过初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探索高中历史学习所需的自主、探究能力培养的新途径,以此加大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浸润密度,实现从初中起始年段开始逐步形成良好的历史思维品质和历史意识,更好的达成初高中历史教学的内涵行接。

三、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点的“还魂丹”——教学“三维目标”

1、高一新生历史学习的现状调查分析。

我校现有高中历史教师9位,都有4年以上的高中历史教学经历,也就是说,他们都经历了由“大纲时代”到“课标时代”的过度阶段。我校高一新生来自我市各乡镇的初中学校,有着各自不同的初中历史学习经历。在高一历史教学的实践中,高中老师一致认为,“新课程改革以来,高一历史难教”,于是,课题组对高一新生历史学习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我们抽样选择了来自我市每个乡镇的高一新生120名,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20份,具有

很强的代表性。现选择其中的两题第4、28题进行分析。

4、你对下列内容比较感兴趣的是()(多选)

A.历史故事93.2%

B.先进人物及其事迹74.8%

C.宫廷秘史94.3%

D.战争63.4%

E.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影响26.6%

F.掌握历史重要理论及观点21.6%

G.了解人类发展的脉络和规律12.2% H.历史奇闻逸事95.4% I.其他13.6%

28、你认为应对历史考试最有效的方法是()

A.平时一点一滴地积累30% B.考前突击70%

从第4题的结果可以看出,高一新生很大一部分人把历史当成了趣味读物,停留在历史学习表面。第28题“D项70%”的数据,可以看出初中历史基础知识薄弱。由此,用他们最想对老师说的一句话,对其学习现状进行小结:“老师,历史怎么那么难学呀?”

由上述调查数据显示,我们似乎完成可以得出结论:初中历史学习停留在表面,基础知识薄弱直接导致了“高一历史难教、难学”,换句话说,初中历史学习基础薄弱导致了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这一点不能否认。但是,在“大纲时代”,中考学科中不考历史,有的初中校甚至不开设历史课,还未出现今天“难教、难学”的局面。因此,课题组研讨决定从教学的理论依据——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寻求问题的根源。

2、比较解读初高中《历史课程的标准》,寻求教学脱节的根源。

初高中《历史课程的标准》是指导初高中历史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不可否认,在实验稿颁行的现阶段肯定有其不足之处,但因此带来的教学困难我们在此未做研究(学界有所争论)。我们在此肯定其纲领性的指导作用,并以此为前提,进行初高中的比较解读。

(1)从知识内容标准来看,相对于以前知识体系完备的《教学大纲》,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不刻意追求历史知识体系的完整性。

初中中国历史23个专题106条内容标准,初中世界史21个专题69条内容标准,中国史与世界史权重有一定的偏差;高中中外史权重大致相当。初中中国近现代史部分共14个专题,65条内容标准,其中政治史40个,经济史13个,思想文化史12个,重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相对薄弱;而高中历史政治、经济、文化三大必修模块25个专题呈三足鼎立。因此,初高中历史知识从在中外史与政治、经济、文化史的权重分布来看存在断层,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初高中历史教学带来了不适应的痛威,认为高中历史教学要从头开始。但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都有明确的表述:初中历史课程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基础;高中历史课程即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教学的困惑与课标的理念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如何来解决这一困惑呢?难道这就是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的根源?

在实践探索中,为了解决这一教学痛感,我们正视这—客观存在,换一种思维,将初中

史实的积累作为高中历史教学的一种课程资源加以开发利用,以找到知识断层的盲点,改变“高中历史从头再来”的低效重复做法,力求做到与高中课标“避免简单的重复”的理念对接。

历史新课程特别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历史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实现的各种因素的总和,这其中既包括物质的,也包括人力的;既包括校内的,也包括校外的;既包括传统的教科书、图书资料,也包括现在的网络、科技成果。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这是对我国长期以来简单地将课程资源理解为教材的传统观念的彻底否定,为我们在教学中创造性地用活教材,对其内容进行取与舍,提供了理论的支撑。因此,我们必须树立强烈的科学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意识,方能从传统的观念制约中解脱出来,走出教学中表面的迷障与定势思维带来的困惑,从这一角度讲,我们可以从初高中的知识内容标准出发,分清已有衔接的知识内容和初中未曾涉及的知识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初高中已有衔接的知识内容分布(具体见附件2)如下:

与高中必修相衔接的知识内容有:分封制;秦始皇和郡县制;隋唐三省六部制,忽必烈改制;明清加强专制的主要措施;宋代商业繁荣的史实;“闭关锁国”政策;孔子等诸子百家、“罢百家,独尊儒术”;“四大发明”、都江堰等;汉字的演变;书画、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与高中选修相衔接的知识内容有: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康熙帝;了解历史的基本途径;秦始皇陵兵马俑;长城;故宫等历史文化遗产等等。

对未曾涉及的知识内容就作为一种新的课程资源加以开放利用,这在一定程度上讲,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2010年4月20日的高一学生问卷调查:你喜欢历史吗? A、喜欢87.2 B、不喜欢3.2 c、无所谓9.6 ;与期初调查:喜欢初中历史课的69.2%,不喜欢的为15.8%的结果比较,由此可以看出进入高一以来由于我校历史教师的努力,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逐步提高。

这一做法,可以找到初高中历史知识断层的盲点,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与高中课标“避免简单的重复”的理念进行有效对接。因此,知识内容本身不是初高中脱节的根源所在。

(2)初高中历史课程设置特点和知识内容能力层次的比较分析。

在课程设置特点上,初中采取了主题加时序的通史体例;高中历史新课程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采用了模块加专题的体例。从这里不难看出,高中课程的设置呈现出“时序颠倒、跳跃性大”的建构特征,在教学中,高中历史老师深感“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对学生的知识诸备也要求甚高”的困惑。从能力层次要求看,初中历史“理解”层次的知识占全部内容的20%,运用”层次的知识占全部内容的10%,70%的知识内容都属于“识记”层次要求;而高中历史知识内容基本上属于“理解、运用”层次要求(图表3)。

初、高中课标能力要求对照

初中课标的能力要求

高中课标的能力要求

正确计算历史年代、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等基本技能、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历史想象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归纳、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高中除了进一步培养学生通过各种方法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之外,主要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高中历史老师普遍认为初中历史能力水平低,不适应高中历史教学要求。但是,课标的这一明确规定是符合学生年龄认知特征的。针对这一困惑,我们认为这种设置特点和能力层次的不同要求,也正是高中历史起始教学的生长点。在实践探索中,我们除了前面所述“加强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建构学生知识储备”之外,从初高中的设置特点的差异和能力层次要求出发,在初中教学中,利用“主题加时序”的特点,剖析教材内容结构,梳理人类文明历史进程的发展线索,为高中“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模块专题学习奠定基础。

如七年级下册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课标是“以大运河等为列,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根据课标,我们可以确立“大运河”(与高中选修有联系)为学习主旨,据此从学情出发,围绕学生学习生成点这一重心,我们可以有3个处理方案进行教学。一是“隋的统一”点到为此,作为过渡,只取“大运河”;二是,将“隋的统一”作为“大运河”(重心)的一个背景材料进行浓缩;三是将“隋的统一”放在整个历史长河中,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大一统的秦汉帝国---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的文明进程的视角来剖析,利用教材中的“疆域图、历史文献、反映隋富庶的史料”等历史信息,以此作为七年级上册第13 课《秦帝国的兴亡》“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这一难以理解的运用层次的内容标准(与高中必修Ⅰ有联系)的课程资源加以开发利用,以建构知识体系、突破难点。同时对比“秦朝”学习,以形成对“秦兼并六国及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这一内容标准的再认识,“温故而知新”,以此作为学生学习生成点的重心。这样看似与课标无关的“隋的统一”,就成了解开学生思想疙瘩的一剂良方,也为高中阶段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我们选择的是第三种方案,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由此可以看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利用初中课程设置的特点和能力层次要求,是可以做到为高中学习奠定基础的,反过来,教学中主动剖析这种差异和能力层次特点,就成了高中历史教学重要的生长点。因此,课程设置和能力层次特点,也不是造成初高中脱节的根源。

(3)初高中历史教学如何落实“三维目标”——历史教学的灵魂

历史,终极目标必须关注“人格特征”与“人的精神状态”。初高中历史课标都由共同的表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过程与方法),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知识与能力),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和关注民族与人类命运的人生理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是对“三维目标”高度的浓缩概括,也是初高中历史教学的共性所在。

邹年根在《为了不容忘却的纪念》的讲座中讲到:北京媒体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

近一半的市民不知道“七七事变”发生在哪一年,一成半的被访者不知道“七七事变”是怎么一回事,近一成的人不知道南京大屠杀。抗战英雄张自忠甚至被当成香港歌星。每一年的“九一八”都会有一些商家大搞庆典活动,因为“九一八”被看成“就要发”。天津市一群三年级小学生在电影院观看《紫日》,当看到日本兵拿中国活人练刺杀的镜头时,竟然一个个笑得前仰后合。这样的场景让我觉得难过。这不能不说是我们历史教育的悲哀。“传统的教育抽走教育中最生动、最丰富和最有活力的情感因素,而剩下了机械的应试教育。”①在对高一年的问卷调查中,我们设计了这样一道问题:你关注诸如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一类的事件吗?A、非常关注12.4 B、关注19.6 C、不太关注4 D、想关注,但缺乏时间和渠道64。由此可以看出,历史教学如果割裂了历史与生活的联系,也就是在教学中,“三维目标”割裂成三块,并为了所谓的考试只关注教材中所强调的重点“知识”,就会出现上述的历史悲哀。久而久之,就会出现问卷中的这一情况:你觉得学习历史有没有用?()A.用处不大40.2 B.用处很少47.8 C.很有用3.4 D.很难说13。于是,杜威认为“永恒的建设性的道德遗产”的历史,就会被学生所抛弃,从心底里不喜欢。因此,历史教学如果不重视“三维目标”的教学,就等于没有了“灵魂”,学生的历史学习就会“魂飞魄散”,这才是初高中历史“难教难学”的症结所在。如果,从初中历史就开始割裂了“三维目标”,历史知识内容体系无论如何完整,注定都不会有“生命力”。正如钱穆先生在《革命教育与国史教育》中说,“所谓民族争存,底里便是文化争存。所谓民族力量,底里便是一种文化力量。若是我们空喊一个民族,而不知作为民族生命渊源的文化,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可事实上,当我们试着去接纳“三维目标”新理念时,却发现我们往往习惯于传统教学中的“空喊”,这就是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的根源。因此,重视初高中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也就找到了初高中教学的衔接点,找到了高中历史起始教学的“还魂丹”。

找到了衔接点后,并不等于就完成了衔接。在实践探索中,我们课题组又是如何做的呢?就是要依据课标:“三维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连续过程和有机整体。这个有机整体首先就要从初中历史教学开始一以贯之,到了高中继续坚持。具体讲,要落实“三维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就要关注学生生成的中心。“教学的重心应该落在知识生成和意义化上面这一有效教学的根本”(赵亚夫)。毋庸置疑,“人文性”的达成需要将重心放在“生成和意义化”层面,使学生去体验、完成自我的建构,这是以“知识”为重心而进行灌输传授的传统做法无法实现的。明确了这一教学重心,就必然要求在教学中进行创造性地加以取舍。如七年级上册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我们在教学中,不能以绘声绘色讲述炎帝、黄帝的事迹为能事,这为“舍”;而要以学生生成“炎黄子孙的认同感”为重心,这为“取”。否则,我们的教学行为就会因失重而彷徨。又如:课题组刘德心老师的《综合探究: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化的艰难历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节选)1、基本知识:①、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的思想核心。②、《钦定宪法大纲》颁行的历史背景及其基本内容。

2、过程与方法:①、阅读史料,归纳维新派思想主张的核心,分析其进步性,并比较维新派前后两种不同的主张,探讨在当时改革采取激进方式或渐进方式可能带来的不同影响。②、提炼概括《钦定宪法大纲》的内容,透过表象揭示其实质。③、比较《钦定宪法大纲》《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中华民国约法》的主要规定,认识民国时期的宪政与清政府宪政的不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近代中国的民主宪政之路,认识到:有宪法比无宪法是进步,但有宪法,却未必有宪政。从君主制到君民共主制,再到民主制,是中国政体变化发

展的必经的几个阶段,以此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这一教学预设就是“三维目标”有机结合的典范。初中历史起始教学也应如此,否则就不能做到与高中的衔接。如:08年中考第27题综合题最后一问:《马关条约》签订后,举例说明你的爱国举动是什么?这一设问,既关注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又检测了平时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情境创设,知识内在联系),还检测了“知识内容”。如果在初中历史学习做到了这一点,再学习高中历史《综合探究: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化的艰难历程》就不会难了,这是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落实“三维目标”的典范。那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该如何落实呢?

首先,解读每一课的具体内容标准时,要特别重视依据“内容标准”中提出的不同层次的内容目标要求,进行教学的取与舍。

具体方法是抓住“内容标准”中的行为动词,区分内容属于“识记层次”“理解层次”“运用层次”等哪一层面的要求,有助于增强我们教学取与舍的针对性。如七年级上册第2课《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一课的解读:

教学内容

课时

目标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

课程标准:

识记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第一课时

课标解读:“简述”这一行为动词表明了学习目标的能力层次要求是识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则是具体的知识内容,“等”字表明未对知识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作出硬性规定,可根据学情进行预设。“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是对学习目标的明确规定,其学习行为是通过学习“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具体知识内容的基础上实现目标,这就要求对知识内容进行比较归纳,实际上对“能力目标”与“过程与方法目标”都作出了指导性的明确规定和要求。

知识与能力:(一)知识目标:知道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所代表的地区、距今年代、房屋特点、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品种、饲养的禽畜品种、生产工具、陶器制作。【策略:阅读文字、图片获取有效历史信息,采用图表归纳、比较学习。】

(二)能力目标:(1)通过比较学习半坡、河姆渡居民的生产生活的并同,概括原始文化的特征,初步形成分析、比较、归纳的能力。(2)通过比较学习半坡、河姆渡居民在生产生活方面与前人的不同,了解人类社会的进步。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观察、分析问题情境,利用遗址、遗物等历史证据获取有效历史信息,进行科学推断、探究历史问题。(2)联系比较学习,从问题情境中归纳概括“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3)归类梳理知识内容要点,并比较联系生活经验,使历史走向生活,体验认识农耕文化。【策略:1、问题情境创设;2、列表归纳比较;3、用熟悉的歌谣形象感知农耕文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了解半坡、河姆渡遗址原始农耕文化的成就,感受远古先民的智慧,以此增强民族自豪感。(2)通过比较学习半坡、河姆渡居民在生产生活方面与前人的不同,体会人类适应自然的漫长与艰辛,增强承受挫折的意志。【策略:创设问题情境,从农耕文化对现实生活思想的影响升华其内心感受.】

学法指导:(1)抓关键词,把握历史的基本要素。(2)图史结合‘图表归纳学习历史。(3)联系比较学习历史。

在解读课标的基础之上,取了“半坡氏族聚落”这一知识内容为学习载体的重心,通过表格图示法归纳“河姆渡聚落”以及“原始农耕文明的特征”,舍了要点式学习“河姆

渡聚落”的学习过程,将学生的自主深究历史的“过程与方法”与“情感体验”融入其中,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然后,要分析“三维目标”之间的关联性,这是进行教学设计的重心之一。刚开始切忌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只作为形式的摆设,简单复制教师教学用书上的内容而没有思考,否则与教学环节严重脱节,也就是“教”和“教什么”脱节。这一现象究其实质是没有从“大纲时代”的传统羁绊中解脱出来,仍然只取了“知识与能力”这一层面,最终会使我们教学的困惑越来越多。如08年中考第25题材料解析题【泉州宋元时期的乡土史内容】,材料展示了“泉州港衰落的原因简表”,设问从材料分析重振泉州古港雄风的措施。在长期脱离“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学习状态下的考生,是无从解答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特意重视“三维目标”彼此的切联系。又如七年级上册《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一课,将“张骞出使西域的史实”(“知识与能力”),与“揭皇榜”的学生历史短剧表演(“过程与方法”),以及设问:你想对新疆“7、5”暴乱分子说些什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地统一在一起,这就是有效预设的典范。(二)建构初中历史学习管理模式——做好初高中历史学习习惯的承接性。

1、高一年历史学习习惯现状分析

为了详细分析高一新生的历史学习习惯,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主要就“预习、课堂、作业、复习巩固”等“四个环节”进行问卷统计分析。

9、你认为学好历史的最大障碍是()

A.学习态度13 B.学习习惯3.4

C.缺少学习方法40.2 D.历史内容的枯燥和老师讲课的沉闷47.8

11、在历史学习计划方面,你的做法是()

A.有计划且科学可行3.2 B.有计划不可行9.6

C.无计划,只是按照老师的要求做87.2

12、在初中,你在课前()

A.偶尔预习33.4 B.如果时间紧张,就不预习9.4 C.从不预习57.6

13、在课前准备方面,你做得最不好的是()

A.知识准备:课前预习57.6 B.心理准备:积极的学习状态9.4

C.物质准备:学习用书和工具33.4

16、对于记历史学习笔记,你的习惯是()

A.喜欢做14.5 B.不喜欢1.7 C.看心情2.4 D.看老师是否有要求84.4 17、关于历史学习笔记,你的具体做法是()

A.简要记笔记B.没有专门的笔记本,只是记在课本上C.不做笔记18、对老师的课堂提问,你的习惯是()

A.积极思考,并举手发言20.3

B.积极思考,但不愿举手发言13.5

C.不愿独立思考,听其他同学的回答就行66.2

20、课后,你对笔记的利用方法是()

A.整理、补充、完善笔记37.6 B.利用笔记尝试回忆课本内容3.1

C.从不整理1.7 D.没有什么用处,束之高阁57.6

21、对当天所学的新知识,你的做法是()

A.经常及时复习2.4 B.没时间就不复习13.2 C.一两天后复习84.4 22、对于所学内容,你经常()

A.定期复习12.1 B.考前搞临时突击87.9

24、在做作业方面,你的习惯是()

A.先复习相关内容,再完成作业2.4 B.一边翻书,一边做作业57.9

C.独立思考完成作业业3.1 D.限时完成,并检查修正作业37.6

26、你对于错题的做法是()

A.建立错题集,分析错因27.7 B.只分析错因,没有建立错题集82.3

29、对学习资料(包括讲义)的保存,你的做法是()

A.分类保存、完好1.7 B.堆积保存57.9

C.不重视保存,经常找不到12.7 D.设错题集以备经常查看27.7

30、对历史学习状况,你的做法是()

A.经常反思总结,并加以落实,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2.4

B.偶尔反思总结,但没有落实13.2

C.没有反思总结的习惯84.4

调查数据表明,相当一部分学生历史学习习惯是无法学好历史的。我们对这些学生进行了个别谈话,进而了解到在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由于“语数英”三科学习任务重,在历史学习的“预习、课堂、作业、复习巩固”等四个环节无暇顾及,基本上都是考前“临时抱佛脚”。这是初高中历史教学出现脱节的又一重要根源——学生的历史学习习惯造成不适应高中历史学习的形势。为此,我们就从“预习、课堂、作业、复习巩固”等“四个环节”出发,在实践探索中,构建了如下初中历史学习管理模式,以引导学生从初中开始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2、组建初中历史学习小组,选拔学习小组“学科带头人”实行历史学习监控。初中历史学习管理模式:将全班分为8个小组,每一小组5—6人,先对科代表和8个“学科带头人”进行“四环节”培训后进行实施。

初中历史学习小组“学科带头人”培训材料

1、预习督促:(1)学习重点的把握(制作“历史大事年表”);(2)完成练习册中的“知识结构”;(3)完成课本中的“自我测评”;(4)历史填充图册;(5)阅读历史地图册。备注:在每次历史课前一天检查。

2、课堂:(1)课堂笔记要规范化(突出重点,重视学习重点的历史要素);(2)问题思考(积极回答问题);(3)每课进行自评:按照A、B、C、D四个等级进行自我评价。备注:上完课的当天检查。

3、作业:练习册上的题目当天检查并由各组“历史学科带头人”指定小组某一成员充当“小老师”进行组织研讨(错题),并督促各成员进行及时订正修改。

4、复习巩固:围绕课文重点进行及时复习巩固。方法:各小组可进行创造性的设计检查巩固效果(可提问、可编写练习题目、可讲故事、可画地图、可写历史小论文、可展示围绕重点搜集的历史资料等)。

备注:(1)各小组学科带头人要重视每节课评选出本组每课学习优秀的成员、进步大的成员、一直在退步的成员上报科代表。(工作笔记本上要记录好日期、课题、成员姓名、学习情况等备份,另一份交科代表评比。)

(2)科代表根据各组学习情况每周评选“最佳历史学习小组”和“最佳历史学科带头人”,要存底,并上榜公布保留一周。

(3)科代表、各小组学科带头人要做好本质工作,做到对本小组成员的历史学习情况了然于胸,随时备老师查询。对于历史学习状态较差的小组成员要及时报告给老师。

(三)构建初高中生态历史课堂文化——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绿色家园”

1、中学历史课堂文化建设的背景

课堂教学仍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因而历史课堂文化建设就成了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历史生态教学衔接建设的物质基础。可以这么说,从初中到高中,只要保证了每一堂课都是生态的,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困惑就迎刃而解。

卢梭说过:教育必须顺着自然——也就是顺其天性而为,否则必然产生本性断伤的结果。新课程正是基于“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而推行改革的。时至今日,推行了八年整的新课程改革的现状如何呢?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念不能说未转变,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有目共睹的,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自主学习等学习形式也都被众多一线教师采纳过。“热闹之后”冷静思索,我们不难发现,行为方式的转变一旦形式化,那么就会成为无效教学,久之,就会“怕转变”,甚至怀疑课改的正确性,后来就会回到已然烂熟于胸的“传授——接受”的行为状态中。其实,对于每一位历史老师来说,心中非常清楚一个事实,那就是“历史意识”仅靠“传授”而不去体验、感悟,是非常苍白无力的。如此等等的怪圈,究其重要原因之一,是没有摆脱传统的历史课堂文化的桎梏,或者换句话说,在推行新课程的过程中,我们历史老师还未完全形成新的历史课堂文化观。

2、中学历史课堂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探索

生态历史课堂文化建设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课题,我们以初高中历史课标为理论依据,采用课堂教学案例研究法,从上位出发,以宜于操作的一节课为切入点,进行思考与探索。

首先,从一般意义层面来看,课堂文化建设要关注以下两方面。(1)建设活动的主体-----“人”【1】“教师”:课堂学习活动的主导者,课堂文化建设的开发者;【2】“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课堂文化建设的参与者;(2)建设活动的客体------“教育教学内容”:包含教材、课程资源、有效教学等。具体到历史学科层面来看,何为生态课堂文化:【1】“教师”的专业成长------让学生接纳“你”------弘扬“人文主义的历史教育”(历史教堂文化建设的基础);【2】“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成长----历史人文素养的冬极目标(让历史走向生活,历史课堂文化建设的核心);“教育教学内容”:解读课标、用活教材、开发课程资源、激活学生的历史学习情意(实现有效教学,历史课堂文化建设的载体)。

然后,以2010年4月7日公开教学周的一节课七下第7课《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为例,具体剖析:

(1)关注“学生”:通过七年级上册的学习,已初步养成一定的历史学习习惯,具备了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且已经学习了“造纸术”和小学语文《赵纸桥》一课,对家乡的安平桥、洛阳桥有一定的了解,具备了一定的知识生活经验。因此,在教学策略的选取时,要特别重识知识的纵横联系,启发引导要贴近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但“科学性强、初一年的学生

不易懂”【简析:学情分析,进行符合学生历史学习现状的教学预设。】

学习过程片段:“邮票中的乡土历史”:将泉州乡土历史的内容融入在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中;

我们应学习李春的什么精神?

图片阅读:1991年9月,赵州桥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选定取为第十二

个“国际土木工程里程碑”,并在桥北端东侧建造了“国际土木工程历史古迹”铜牌纪念碑。

赵州桥为什么值得我们纪念?

用小刀和萝卜、橡皮、胶泥等材料雕刻你姓名中的一个字,再按雕版印刷术的方法进行印刷。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给你有何启示?

浮想联翩:

唐朝大运河科举考试唐诗雕版印刷术

请用上述历史名词联想组成一句话

【简析:让历史走向生活,积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发展水平“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以发展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学习为主,充分给与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把全部的身心投入到课堂学习中,让学生在教学参与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喜悦,关注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与探究能力的生成。】

(2)“教育教学内容”:观看视频思考“赵州桥设计方案怎样?(高明吗?科学吗?)”

雕版印刷术:①雕版印刷术对唐朝有何影响?

②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何作用?【简析:以多媒体辅助教学为手段,利用视频资料直观形象地突破“赵州桥科学设计的力学和数学原理”这一重难点知识内容,并展示与学习重点内容有关的史料,启发引导从史料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课标要求“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有机结合,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历史。】

(3)教师观念:教材分析“本课的文本叙述非常简单,对于课标要求‘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只字未提。”

教学策略:2005年10月12日,“长征二号”F火箭把“神州六号”飞船发射上空。

材料:在14世纪出,火药从阿拉伯人那里传入欧洲,它使整个作战方法发生了变革,这是每一个小学生都知道的。——恩格斯(课文P40序言、练习册P16)

材料: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由此又产生了无数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弗兰西斯·培根

材料: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鲁迅

【简析:重视对教材的文本分析与课程资源的挖掘,从而做到“教教材”到“用活教材”的转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情——喜欢探究型问题,因此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深入研究教材,挖掘教材的内在逻辑联系,围绕教学的中心内容,巧设构思教学设计,利用与重点内容联系紧密的史料,充分给予学生思考的机会和自由表达的空间,使他们产生学习的求知欲,积极参与教与学的过程,去探求、去感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结论:如何构建中学历史课堂文化

中学历史课堂文化建设---“4”关注

“生本化”的历史教育

解读课标,用活教材——关注教师独特的历史教学风格的形成

树立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意识------师生成长的重要源泉。

关注学生课堂学习的生成重心,追求有效教学。

“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学习者的价值观形成与学习生活经验

历史学习评价理论的实践应用

认真解读课标,树立“人文主义的历史教育观”------专业成长的前提。

教材与课改理念的融合----历史教学相长的重要载体

(四)从模拟历史中高考原创试题的探索中,找到“学法指导”的衔接点

“学有长法,学无定法。”学习方法尽管千千万万、因人而异,但在实践探索中,有关“学习方法”的问卷调查结果(表4)引起了我们课题组的关注:

方法

初一年

A、死记硬背

76·2%

B、理解记忆

20·4%

C、融会贯通

3·4%

结果表明,从初中开始,“76.2%”这一“死记硬背”型的“长法”持续到高中,最后结果必然是“定无学法”,也就必然会使高中历史教学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因此,在实践探索中,我们也高度关注“学法指导”,在千千万万的学习方法中力求找到初高中历史的“共振点”,使其成为学生历史学习的“长法”,从而建立起初高中历史教学在“学法指导”方面的延续不断的“万里长城”。

1、从历史中高考命题特点趋势探索学法指导的“共振点”。

学习方法必然会生成学习能力,探索学法指导就首先要探索初高中历史学科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前面第一部分我们已经将初高中历史课标对能力要求进行了比照,课标做出了基于学生年龄认知的能力要求规定。新课程推进中,老师言必“学法指导”,可见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到头来,我们的教学还是面临“学习水平低下”这一无效的尴尬。因此,我们基于课标对初高中能力要求定位的起点,探索符合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的初高中学习能力对接点,以求找到初高中学法指导的衔接点。新课程背景下,历史中高考都出现了以“能力立意”为取向的命题趋势。基于此,课题组对2008年历史高考能力特点和福建省普教室对2008年全省各地市中考历史试题评价报告进行了对照研究(表5)。

2008年历史高考能力特点

2008年福建省各地市中考历史试题评价

获取与解读信息

识记能力

调动和运用知识

知识迁移

描述和阐释事物

探究能力

论证和探讨问题

学以致用

图文表信息转化能力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历史中高考在能力立意方面出现了共同的导向,由此归纳出初高中能力的对接点在于:获取信息、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初高中的历史起始教学开始,在课堂教学中的学法指导方面都要有利于“获取信息、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发展。

2、从模拟原创中高考历史试题的探索有效“浓缩”学法指导的“共振点”。

在促进学生“获取信息、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发展方面,我们从模拟原创中高考历史试题的实践探索中,“浓缩”出了初高中历史教学学法指导的“共振点”:课标要求知识结构学习导航模拟中高考。可以用在课堂教学中,也可用于自主预习、自主复习巩固提升中。如:

初中:

第1课鸦片战争的烽烟

达标要求

识记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了解魏源的主要思想。

理解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知识结构【略】

学习指导

……2.记忆法:“五亿(议)港元”来记忆《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港”指割香港岛给英国;“元”指赔款2100万元;“五”指开放五处通商口岸;“亿”(“议”)指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3.如何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1)方格缩放法绘制《鸦片战争前清朝疆域图》

(2)通过一定的创新设计,将《南京条约》的内容体现在地图上,同时,你可将自己的情感独白抒写在带箭头的文字框内。

(3)在上述过程中,分别从“割地、赔款、通商、关税”等方面逐条探索,“英国得到了什么?中国又失去了什么?”这些被迫开放的地区与今天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有何关系?从而从不平等的内容中分析出不平等条约所产生的影响。

(4)背景联系法:思考鸦片战争前的英国资本主义发展需要什么?战争后需要得到了满足吗?战前的中国政治、经济、思想形态是什么?战后有何变化?

通过上述几个环节,认识到影响以及从此开始了近代化的历程。……

达标训练【略】

高中:必修一第19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考纲内容

俄国十月革命

课标要求

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教学重点

了解俄国二月革命、《四月提纲》、“七月事件”、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等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体会革命导师列宁为社会进步、人类幸福而积极探索的精神。

[自主研读] 【略】[名师导学] 【略】……(2)十月革命的影响和历史意义是本课探究的主要问题之一,而以往史学界常较注重其国际影响和意义,关于十月革命对俄国自身的影响谈及不多,应予以重视。要注意从多角度分析评价十月革命的影响。十月革命使人类历史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社会主义的发展将具有长期的曲折性和复杂性。我们立足今天,回首历史,应该对其艰巨性有充分的认识。……

[考点扫描] 【略】

一、经典高考

二、高考命题分析

三、该考点史学研究的最新动态或权威观点

[模拟测试] 【略】

从上述初高中的案例“学习导航”所选内容的对比看,如果从初中开始,一以贯之持续指导,促进学生“获取信息、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发展,是完全能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的。这一模式的构建得到了泉州教科所的认同,课题组刘德心、曾加清、郑江河等三位老师的案例(附件)都在泉州市推广使用。

(五)初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探索——初高中历史思维和历史意识的衔接点

1、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的重要根源在于缺乏历史思维和历史意识。

历史思维和历史意识是根据历史的经验和发展规律来理解历史、观察现实、展望未来的思维观念和方法,历史意识还有着丰富的历史情感内涵。这是历史教育的核心任务。具体讲,就是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对历史进行分析、概括、比较、评价、归纳、论证等历史思维能力。这是学好历史学科的物质基础。课题组在初一年历史学习问卷调查显示:

5、你认为获取历史知识的最直接途径是?()A、依靠书本知识(75·6%)B、网上查询(6·3%)C、查阅图书资料(18·1%)

7、在学习历史时常用的方法?()

A、死记硬背(76·2%)

B、理解记忆(20·4%)

C、融会贯通(3·4%)

这一结果表明,从初中历史起始学习来看,学习方法就不符合历史学科的要求。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历史思维能力的缺失。再对比高一年历史学习问卷调查:

5、你认为历史是()

A、过去所发生的事8.2

B、人们对过去发生的事的认识7.6

C、A和B的综合67.6

D、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女子,你说它是什么就是什么16.6

这一数据表明,经过初中历史学习,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历史认识是还不到位的,究其原因,就是缺乏一定的历史思维和历史意识,也就注定“高一历史难学”的。这是造成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的重要根源之一。因此,要从初中历史教学开始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意识,否则就会造成高中历史缺乏真正的根基,这比起前面所述的“缺乏知识内容”还要可怕。

2、历史思维和历史意识培养的新途径——研究性学习。

在实践探索中,初一年的问卷调查第4题和12题给了我们深刻的启发:

4、你希望老师怎样上历史课?()

A、注入式教学(29·1%)

B、探究式教学(62·4%)

C、画画重点(8·5%)

12、历史学习中,你最喜欢哪种知识类型?()

A、死记硬背(6·8%)

B、探究型问题(43·5%)

C、开放型问题(49·7%)

数据表明他们渴望探究,这是一个培养历史思维和历史意识良好的学习动机。按照美国当代心理学家马斯洛的“成长动机说”,即5个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都潜藏着“自我实现的创造力”。初中历史研究创造性思维的能力,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具有优化的认知结构、灵活的思维方式、最优的学习效果。课堂教学互动探究式学习会使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的

高中新课程背景下的初高中历史衔接

浅谈高中新课程背景下的初高中历史知识衔接 威远县龙会中学宋洪斌 如何解决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一直是中学历史教师关注的老话题。然而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又赋予了这个老话题新的生命力。如何做好新课程体系下的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无论对于学生还是教师都意义重大。 一、这一命题的意义所在: (1)高一学生刚从初中走过来,他们在初中阶段历史学习的状况怎样?基础如何?是我们高一老师应该清楚的。(2)现在高中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对这一主体的历史学习情况必须有所了解,否则,就是对学生这一主体的忽视。(3)更何况我们现在的高中新课程历史内容多、涉及面广,跳跃性大,课时有限,老师往往感叹教学任务无法完成,我们若了解学生在初中所学、所知,那么,高中历史教学则可在“新旧知识”心中有数的基础上,使我们的教学详略得当,从容调控。(4)最后,初中教育与高中教育同属于基础教育,两者是相互衔接的。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是建立在初中课程基础之上的,二者是一个有机的历史教学共同体。 从这一切因素考量,应该说,探究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问题是很有必要,对高中历史教学来说是具有深义的。 二、初中、高中历史课程设置状况分析: 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体系的构建上,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 从课程目标看,二者有联系(衔拉)也有差别: 二者都强调三维目标,都强调历史学习的主要意义在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但二者仍有明显区别:(1)知识方面,初中主要从宏观角度入手,兼顾历史知识的时序性和基础性;高中则更强调历史知识的专题性、综合性。(2)能力方面,我们可以对初中、高中课程标准的能力要求进行对照比较:

(完整版)中学历史教学法--于友西(教材整理)

中学历史教学法(教材整理) 第一章绪论 1、简述中学历史教学法研究的对象。 答:中学历史教学法的研究对象是中学历史教学的全过程: 1.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目的; 2.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内容; 3.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原则; 4.研究中学生在历史教学中的学习心理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5.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模式; 6.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学习中学历史教学法的目的 ①为了培养合格中学历史教师的需要 ②为了提高中学历史教学的需要 ③为了中学历史教师自我提高适合时代要求的需要 3、学习历史教学法的意义有哪些P12 (一)帮助学生最有效地掌握这一学科的基本内容的真谛,尽快地胜任自己的工作 (二)能帮助学习者自觉地意识到该向别人学什么,从而缩短自己成熟的过程。 4、学习历史教学法的基本要求P13 ①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要重视这门课程的学习 ②在学习中要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反复地联系 ③要下大力气学习制作和使用直观教具的方法 ④要多观摩、多揣摩 ⑤要本着“诗外学诗”的精神随时学习、永远学习 第二章历史课程论 1、影响历史课程编制的因素P24 影响学校课程编制的因素: ①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要求。具体反应在国家教育方针,教育指导思想教育制度和学校教育培养目标上 ②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影响。取决于科学技术的现有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这种发展水 平 ③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不同年龄段的学习需要和认知可能性不同,设置课程也不同 ④民族传统文化对学校课程的影响。 ⑥教育学理论对学校课程的影响。教育观念或对教育作用认识的差异,产生了不同的学校课程类型 ⑦学校实际管理与操作对课程编制的影响 影响历史课程编制因素 ①国家政治和政策导向。体现出国家的政治思想。 ②社会对未来公民素养要求。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符合公民教育的总体需要 ③历史学科发展现有状况。历史学科的研究传统,研究水平,影响到历史课程的编制。 ④学生认识历史的规律和特点。 2、历史课程编制的原则P29

当前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

当前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 摘要:21世纪初中国实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改对中学的历史教学注入了新的动力,对中学历史教学质量也有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也迎来了新的挑战。本文以商洛市为例,就当前初高中历史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链接问题进行研究说明。 关键词:新课改;历史教学;衔接问题 历史新课程改革给中学历史教学注入新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高中历史教材在教材内容、教材编排、教学方法上都与初中历史学习有着很大的差别,如初高中课程衔接方面近些年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也逐渐增多。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链接,对于学生学习历史课程,提高中学历史教育的教育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笔者对商洛市进行了考察,选取了四所具有代表性(中学)的学生,如商洛中学、镇安中学、柞水中学、山阳中学的学生,以及历史任课老师作为研究对象,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一、初高中的学生对于历史衔接问题的认识 1.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在以上四所高中里选取了400名高一学生进行了问卷

调查,其中男学生有207人,女学生有193人。在对学生学习兴趣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有147名同学对历史感兴趣,253名同学对历史兴趣不大。总的来看,不喜欢历史学科的学生占多数,就各学校而言,属于商洛市重点高中的商洛中学喜欢历史学科的有59人,不喜欢历史学科的有53人,这可能与重点高中的师资力量,教学水平高教学设备齐全有一定的关系,而其他三所学校则情况相反。 2.学习历史学科的目的 在学习历史学科目的来看,“考上理想的大学”为大多数学生的选择,占到调查学生的百分之60多,剩下的学生大多选择了“完成高中学业”。分析调查结果可以发现在商洛中学和镇安中学这两所学校的学生大多数选择了“考上理想大学”这一个原因,目的特别的明确,这可能与优秀的师资力量,优越的硬件设备有关。但是在山阳中学和柞水中学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选择了“完成高中学业,取得高中文凭”这一项,从这里可以看出普通高中的学生对于以后的路还是迷茫的,还没有一个详尽的规划。 3.高一年纪学生对于历史新课程改革的了解程度 对这一问题在调查中显示:觉得“很了解”的有35人,大部分处于不了解状态,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对于历史新课程改革不是很了解,只知道新课程改革,不知道哪些方面改革。因此我们在大力倡导新课改的同时,重视对教师的培

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初步探究

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初步探究 ——浙江师大附中校本课程系列之一 浙江师大附中吕准能 我校为直属省教委的省级重点中学,伴随新中国一起成长,即将迎来五十周年校庆,她有过往日的荣耀,在新世纪迈入了快车道,学校的档次和规模迅速提高。全校提出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办学理念,正在向全国示范性重点中学的高峰攀登。学校积极强化“科研兴校”意识,并开办了四个高师直升班和一个网络技术班作为实验项目,也正积极迎接课程改革作好前期准备。随着薪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热潮的逐步推进,我校上下正全力争创全国示范性普通中学的背景下,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已经提上议事日程,并关注高一新生的始业教育尤其涉足初高中教育的衔接与过渡问题。该问题的研究尚较薄弱,笔者在此借一引玉之砖,谨请方家赐教。 课题由来 校本课程强调的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开发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定位,主要有: 1、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自主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实质上是一个开放民主的以学校为基地,学生、社区参与的过程; 2、是针对国家课程开发的局限性而采取的一种与国家课程开发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是教育制度内权力与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 3、是国家课程开发的重要补充且相辅相成; 4、校本教研的重要载体和师生共同完成的拓展型和研究型教学成果。 众所周知,中学历史教学是我国历史教育的主要方面之一,并由特定教学方式来实施,需要不断以课程改革来注入活力。但长期以来我们未能有效地解决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有机整体,不仅教与学之间缺乏整合,而且存在重教轻学和不同程度的学为教服务的倾向,还有比较突出的问题是长期没有解决初高中年级或阶段的教学衔接问题,许多中学生虽喜欢历史但不喜欢僵化的历史课堂教学。目前历史教学的新机遇与挑战主要有: 1、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新教材的推行:新课程的内涵包括:⑴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⑵教学不仅注重结论更注重过程;⑶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它不仅着眼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良好品德的培养及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陶冶,而且努力凸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因而可看作“自己的课程”,并科学把握课程资源的内涵,进而对内容不断变革和创新。历史学科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让学生学会辨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吸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和健全人格。况且一系列新教材令人耳目一新,并将更加精益求精。 2、“大教学观”下历史教育功能的再强化:(1)人文教育功能,人文素质的培养和人文精神的熏陶是历史教育的最基本功能之一,20世纪的缺憾留下了沉痛教训,人文精神的迷失后果堪虞,实现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和谐依赖于科学与人文的均衡发展,故学会关心迫在眉睫;(2)公民教育功能,现代社会迫切要求具有正确的社会定位和共同体归属感,包括对民族国家的认同,也包括世界整体性的认识,最大程度提升公民素质关系到国家兴衰;(3)可持续发展教育,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人口、资源、灾患等全球关注的热点可通过历史教育总结经验教训以资借鉴。(4)国际理解教育,是面对WTO 的挑战和霸权主义及恐怖主义的挑战,适应全球化的对策之一。 3、“大历史观”下史学领域研究的新进展:首先,目前史学界在观点、方法、史料等产生了重大突破,极大拓展了研究视野,这为教学提供了充足的源头活水。例如(1)借鉴英国的“全

怎样使初中历史教学与高中历史教学衔接

怎样使初中历史教学与高中历史教学衔接 我曾经对初中学生做了一份你是怎样学习历史这门学科的问卷调查,结果有许多学生认为历史学科是可以临时佛脚的,在学生心目中学历史就是记忆,将历史学科视为一门边缘学科,因此,他们往往不把精力放在历史学科上面。这种机械的学习方法会直接影响到他们今后的学习,初中学生升入高中后,常常听高中教师抱怨学生基础太差,各方面能力差,学习习惯不好。客观地讲,在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的历史教学内容是连贯的也是符合中学生的认知心理要求的,初中历史编排体现最时序性的原则,作为初中生来讲,是比较容易接受和学习。而高中历史内容对初中的历史知识体系了,包括三个必修模块(政治文明、经济发展、文化发展历程),选修包括历史上重大的改革、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等共六个模块,且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穿插学习。显然,这样的安排避免了初中和高中历史知识的简单重复,有利于高中学生综合分析问题是能力的提高。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作为初中历史教师的教学工作要面向学生未来的学习,为学生进入高中能很好地学习打牢基础,要立足于初中教材放眼高中教材,否则初中的老师和学生就为考试而考试,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观念认识的转变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对历史科目的重要性认识是学生学好历史,适应高中教学的主要

心理因素,所有我们初高中阶段的教师都要在教学中正确引导和端正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态度,以浩瀚丰富生动的历史知识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历史作为人文科的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让学生和社会都真正认识到学习历史的价值和作用。 历史不是单纯的记忆,要靠理解。这要求我们初中老师适当加强学生历史理解思维能力的培养。虽说初中主要是给学生一个“历史结果”,让学生知道过去发生了什么,但高中历史带给学生更多的是思考,为什么历史会这样?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为了使学生进入高中后尽快适应教学,这就要求初中教学要有一些初步的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转变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习惯,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初中生由于受思维层次和知识记忆成分偏多的影响,学生在学习中对老师传授知识全盘接受,缺少独立思考的习惯,这在部分基础较薄弱的学生身上表现突出。但到了高中阶段,随着教材的内容增多加深,知识从点、线的关系扩展为面的关系,不少学生依然是老一套的学习方法,课堂抄一抄,课后背一背,可到了考试却不知从何下手。这就暴露了被动学习的弊端,因此,应该要求学生做到课前预习和思考,改变课堂上只是埋头做笔记而听课不得要领的坏习惯,课后复习要融会贯通,也就是要求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善于总结,掌握方法,这种学习习惯的养成,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帮助学生顺利地渡过初高中衔接的阶段。 二、使初中教学目标与高中教学目标衔接 首先教师根熟悉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根据课程标准设计科学合

广东佛山市(初高中衔接化学教材)共15套合集word文档可编辑共129页

第1讲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1.原子 原子的英文名(Atom)是从?τομοζ(atomos ,“不可切分的”)转化而来。很早以前,希腊和印度的哲学家就提出了原子的不可切分的概念。17和18世纪时,化学家发现了物理学的依据:对于某些物质,不能通过化学手段将其继续的分解。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早期,物理学家发现了亚原子粒子以及原子的内部结构,由此证明原子并不是不能进一步切分。 原子是一种元素能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单位,一个原子包含有一个致密的原子核及若干围绕在原子核周围带负电的电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电中性的中子组成。在原子中,质子数与电子数相同,原子表现为电中性。如果质子数和电子数不相同,就成为带有正电荷或者负电荷的离子。根据质子和中子数量的不同,原子的类型也不同,质子数决定了该原子属于哪一种元素。原子是一个极小的物体,其质量也很微小,原子的99.9%的重量集中在原子核,其中的质子和中子有着相近的质量,目前可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并拨动单个原子,下图为超高真空多功能扫描隧道显微镜,中图为显微镜下的硅原子结构,右图为在扫描隧道显微镜下科学家拨动49个铁原子排列在钢表面上形成的一个圆形栅栏。 2.构成物质的微粒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原子、分子和离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能直接构成物质,如金刚石、石墨等。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更多的研究结果表明,分子是由原子结合而成的,如:He 、O 2、O 3、H 2O 、CO 2、H 2SO 4等。 原子可以通过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离子,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如氯化钠就是由Na + 和Cl - 构成的。

1.原子结构的演变 原子结构模型是科学家根据自己的认识,对原子结构的形象描摹,一种模型代表了人类对原子结构认识的一个阶段。人类认识原子的历史是漫长的,也是无止境的。原子结构模型主要经历了以下演变过程: 道尔顿原子模型(1803年):原子是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它们是坚实的、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 汤姆生原子模型(1904年):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粒子,其中镶嵌着许多电子,中和了正电荷,形成中性原子,俗称“枣糕式”模型,糕体相当于原子核,分散在其中的枣子相当于电子。 卢瑟福原子模型(1911年):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带正电荷的核,它的质量几乎等于原子的全部质量,电子在它的周围沿着不同的轨道运转,就像行星围绕太阳运转。 玻尔原子模型(1913年):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一定轨道上绕核做高速的圆周运动。 2.原子的组成 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分割。科学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原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中子和电子的质量、所带电荷各不相同。1个质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1个电子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中子不显电性。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与原子核外的电子数相等,所以原子呈电中性。原子核所含质子数,也就是所带的正电荷数又称核电荷数。科学家发现不同元素的原子所含的质子数各不相同,而且目前发现的所有原子中,其质子数按1、2、3、4、5……依次递增,刚好和自然整数序列一致,习惯上,人们就把原子中所含质子数称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在数值上等于其核电荷数。中学阶段一般要求了解原子序数在18以内的原子所带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原子??? 核外电子(带负电) 原子核??? ?? 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在化学家们想像的模型中,每一个原子中的核外电子都绕核作高速运动,永不停止,也不劳累。在多电子原子中,则近似认为电子在原子核外的不同区域内绕核运动,又称为分层运动或分层排布。原子核外,由里到外、由近到远地分布着不同的电子层,供不同的电子绕核运动,尤如大都市中心城区外围所修的绕城公路,供不同性能、不同用途的机动车运行,从而保证交通有序运行。 人们常把原子中电子的这种分层运动用下图表示,中心圆圈表示原子核,围绕其外围的圆表示各个电子层,每个弧线

初、高中历史衔接教学的点、线、面

初、高中历史衔接教学的点、线、面 摘要为了让高中生尤其是高一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提高教师对初、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衔接,课题组经过一年来的研究与实践,借鉴历史衔接教学的学术成果,通过案例示范,展现“找准衔接点、理好衔接线、搭建衔接面”的衔接思路,为高中历史教师提供了一个可复制、易操作、可推广的衔接教学范式,帮助教师解决初、高中历史衔接教学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历史;衔接思路;衔接点;衔接线;衔接面 由于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不同,各种教科书编写体例、叙述方式和内容设置不同等,使得从初中升学到高中,尤其是刚升到高一的学生难以适应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为解决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困难与问题,课题组成员围绕“基于案例的初、高中历史衔接教学”,通过案例示范研究,以“找准衔接点、理好衔接线、搭建衔接面”的衔接思路,为高中历史教师提供有借鉴意义的知识接口、衔接链条和衔接层面的初、高中历史衔接教学范式。 课题组选取岳麓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中的第20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作为衔接教学示例进行研究。该课在高中只

安排1课,最多用2课时来讲述,而初中教材却安排了10课,最少用10课时。如何将初中八年级有关新民主主义革 命的课程内容与高中教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教学相衔接,首先就要求历史教师要熟悉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和初中历 史教材内容,了解初中历史教材内容要求,明确初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想办法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知识的整合,并选择恰当方式加以呈现。 一、找准衔接点 找准衔接点是进行初、高中历史衔接教学的起点和基础,并由此服务于课堂教学。这就需要对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进行比照研究,以明确二者的具体内容与不同要求,并对衔接内容、要求加以“定位”:明确它们中哪些已经在初中教 学过程中得到一定的解决,哪些还需要在高中课堂教学中得到相应的加强,以考虑在哪些方面进行衔接。 例:课程标准比照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课的《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要求是: 与该课内容对应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是: 将该课内容与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比照研究,我们发现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包括《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有

浅谈初高中历史教材衔接的应对策略

浅谈初高中历史教材衔接的应对策略 漳浦二中杨爱川 新课改以来,初高中教材衔接问题一直备受一线教师及教研员的关注,甚至有的学科还成书专门讨论,历史学科也不例外。今年是本人从事高中起始年段新课程教学的第二次,对初高中历史教材的衔接问题颇有感触,通过认真的探讨及借鉴别人的经验,在教学实践中,能较好地解决教材衔接问题。利用这次教研的机会,把初高中历史教材衔接上的一些做法及不成熟的看法呈现出来,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熟悉初中历史知识,了解初高中课程的不同,找出衔接点,以便制定具体可行的教学方案,缩短学生适应高中历史学习时间。 (一)初高中的课程标准和形式的不同 高中历史新课程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分三个学习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教材的呈现形式是模块加专题。初中课程内容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学习板块,每个学习板块又分为若干学习主题。这种课标下的教材呈现形式实际上是通史加主题的形式。课程标准的不同,决定了初、高中教材体例、教材内容、教材难易、教材繁简、教材资料选取以及教学形式的不同。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课程标准都强调三者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连续过程和有机整体;同时,强调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学习的终极目标,而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 (三)课程内容的区别与联系 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初中主要以主题的形式,基本按照历史发展的线索,即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要求学生初步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及其基本规律。在主题形式的同时,初中历史还在一定程度上兼顾了历史的时序性和线索性。高中课程内容对历史知识的体系进行了重新组合,突破了以往历史课程内容的编排体系,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历史内容的呈现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专题的形式构建了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内容。其中必修包括3大模块,主要涉及政治(9个专题)、经济(8个专题)、文化(8个专题);选修共6个模块,包括历史上重大的改革、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为了减负,一般只选取其中的一个或两个模块)。这样,避免了初中和高中历史知识的简单重复,更有利于高中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 (四)对学生的思维和学习方式的要求不同 初中历史学习只是教师传授知识,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考试考什么的学习模式。高中历史学习则要从被动记忆向自主探索转变,这使得很多学生在学习历史时感到深奥难懂。 二.根据学生学习成长规律,依据课程标准,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施教。 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跟之前相比,在学习上,有三个方面的变化特别明显:(一)学习心理方面:学生变得爱学习和更自信了。由于新课程历史教材内容具有生动性和趣味性,同时对学生历史学习的评价注重激励性和发展性,这种教学内容和评价方式的改革对于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和保持历史学习的热情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二)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了:学生的搜集信息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交流和表达能力、质疑创新能力等都得到了提高。对历史学习不再只局限于教科书,而是拓展、延伸到课外。他们学会了自己动手搜集各种历史资料,寻找一切可以利用的历史课程学习资源。学生交流和表达能力提高了。课堂上,他们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愿意和同伴一起探讨问题,交流彼此的看法。学生们的质疑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们敢于向老师提出问题,不少学生具有有一定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三)

历史初高中衔接课题研究计划

初高中历史衔接创新教学研究课题计划 一、研究的背景 长期以来,初高中教学相对独立,仅以中考为纽带形成有明显局限性的联系。 而历史学科为非中考学科,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学生,学校对历史的教学普遍不够重视,这种现实造成的实际情况也非一朝一日所能该变。而对于学生来说,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并合理的运用又是十分需要和必要的。 我校是一所由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举办的公办民营学校,初中学生绝大部分将升入普通高中就读,初高中两个阶段联系密切。如何使学生获得历史学习后续发展的能力,为高中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本课题研究的重点。为此,应当探索灵活的教学模式,大胆地进行改革尝试。在初高中教师对口协商的前提下,允许初中教师在教材取舍、考核方式及考核侧重点等方面进行改革,以务实创新的态度,努力搞好初中历史教学,让学生更好地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再加历史新课程改革正在走向纵深,需要我们更深入的进行更高层次的学习和研究。 鉴于以上的情况,我们在初高中衔接创新教育的大前提下,着重于历史学科能力的构成及培养研究。学科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含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表述历史问题的能力等一般能力,也包含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的特殊能力。 所有这些能力可归并为阅读理解、语言和文字表述、整理和归纳、分析与运用四大类。它们指向的目标各有侧重,其培养训练的方式也不一样。初中阶段正是良好习惯塑造时期,利用地课堂时间,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养成习惯,将会使之获益终身,同时也为高中后续学习提供了稳妥的支撑。 二、理论思考 (一)概念界定 本课题是以当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背景,初中为立足点,解决初高中历史学习的衔接问题,是自下而上的发展性研究,而非传统的补偿性研究。 所谓历史能力结构是基于历史学科的特点,要求学生领会教科书的篇章结构、大小子目和内在联系,哪些是基本史实,哪些是基本原理或观点。学生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通过感知,参与了观察、思维、想象分析、归纳、综合等多种思维活动,过程中养成历史学习的综合能力。 (二)研究目标 在基础课程培养目标的引领下,深入学习和研究多种有效的教学理论,并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进步,做好如何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关键工作,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基本原则 严格执行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遵循教学基本规律,不增加学生负担,在能力培养的同时注意结合学生兴趣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完成历史能力的养成。 三、研究内容

初高中衔接教材

数学 目录 阅读材料:1)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的联系 2)如何学好高中数学 3)熟知高中数学特点是高一数学学习关键 4)高中数学学习方法和特点 5)怎样培养好对学习的良好的习惯? 第一课: 绝对值 第二课: 乘法公式 第三课: 二次根式(1) 第四课: 二次根式(2) 第五课: 分式 第六课: 分解因式(1) 第七课: 分解因式(2) 第八课:根的判别式 第九课: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1) 第十课: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2) 第十一课: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像和性质 第十二课:二次函数的三种表示方式 第十三课:二次函数的简单应用 第十四课:分段函数 第十五课: 二元二次方程组解法 第十六课: 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1) 第十七课: 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2) 第十八课: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 第十九课: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的民族第二十课: 方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十一课: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第二十二课:相似形 第二十三课:三角形的四心 第二十四课:几种特殊的三角形 第二十五课:圆 第二十六课:点的轨迹

1.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的联系 同学们,首先祝贺你们进入高中数学殿堂继续学习。在经历了三年的初中数学学习后,大家对数学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数学思维有了一定的雏形,在对问题的分析方法和解决能力上得到了一定的训练。这也是我们继续高中数学学习的基础。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高中数学课即将开始与初中知识有联系,但比初中数学知识系统。高一数学中我们将学习函数,函数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它在高中数学中是起着提纲的作用,它融汇在整个高中数学知识中,其中有数学中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价转化思想等,它也是高考的重点,近年来,高考压轴题都以函数题为考察方法的。高考题中与函数思想方法有关的习题占整个试题的60%以上。 1、有良好的学习兴趣 两千多年前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说,干一件事,知道它,了解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乐在其中。“好”和“乐”就是愿意学,喜欢学,这就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能产生爱好,爱好它就要去实践它,达到乐在其中,有兴趣才会形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数学学习中,我们把这种从自发的感性的乐趣出发上升为自觉的理性的“认识”过程,这自然会变为立志学好数学,成为数学学习的成功者。那么如何才能建立好的学习数学兴趣呢? (1)课前预习,对所学知识产生疑问,产生好奇心。 (2)听课中要配合老师讲课,满足感官的兴奋性。听课中重点解决预习中疑问,把老师课堂的提问、停顿、教具和模型的演示都视为欣赏音乐,及时回答老师课堂提问,培养思考与老师同步性,提高精神,把老师对你的提问的评价,变为鞭策学习的动力。 (3)思考问题注意归纳,挖掘你学习的潜力。 (4)听课中注意老师讲解时的数学思想,多问为什么要这样思考,这样的方法怎样是产生的? (5)把概念回归自然。所有学科都是从实际问题中产生归纳的,数学概念也回归于现实生活,如角的概念、直角坐标系的产生都是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只有回归现实才能使对概念的理解切实可靠,在应用概念判断、推理时会准确。 2、建立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 习惯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稳重持久的条件反射和自然需要。建立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会使自己学习感到有序而轻松。高中数学的良好习惯应是:多质疑、勤思考、好动手、重归纳、注意应用。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翻译成为自己的特殊语言,并永久记忆在自己的脑海中。另外还要保证每天有一定的自学时间,以便加宽知识面和培养自己再学习能力。 3、有意识培养自己的各方面能力 数学能力包括: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共五大能力。这些能力是在不同的数学学习环境中得到培养的。在平时学习中要注意开发不同的学习场所,参与一切有益的学习实践活动,如数学第二课堂、数学竞赛、智力竞赛等活动。平时注意观察,比如,空间想象能力是通过实例净化思维,把空间中的实体高度抽象在大脑中,并在大脑中进行分析推理。其它能力的培养都必须学习、理解、训练、应用中得到发展。特别是,教师为了培养这些能力,会精心设计“智力课”和“智力问题”比如对习题的解答时的一题多解、举一反三的训练归类,应用模型、电脑等多媒体教学等,都是为数学能力的培养开设的好课型,在这些课型中,学生务必要用全身心投入、全方位智力参与,最终达到自己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

初高中语文衔接教材(第一讲初高中语文的区别与应对策略).doc

苏州易优初升高暑假衔接班教材(讲义) 初高中语文衔接教材 第一讲初高中语文的区别及应对策略 考情分析 一、中考考试能力要求 中考语文要求测试识记、理解、分析综合、应用和欣赏感受五种能力,这五种能力表现为五个层级:(一)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语文能力最基本的层级。 (二)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三)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四)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 能力层级。 (五)欣赏感受:指对阅读材料中文学作品的形象和描写,优美精辟语言的欣赏和感受能力。 对A、 B、C 、D、 E 五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但均以《大纲》为依据,在《大纲》所要求的能力范围之内(渗透新课标精神)。 二、高考考试能力要求 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 现为六个层级。 (一)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二)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三)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四)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 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五)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 了的能力层级。 (六)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 的能力层级。 对 A、 B、 C、 D、 E 、 F 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学情分析 一、高中语文学习与初中语文学习的区别

浅谈对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的几点思考

浅谈对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的几点思 考 浅谈对初高中历史教学 衔接问题的几点思考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十八中学王亚军 摘要:从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要求来看,历史学科对丰富学生的社会科学知识,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功能 关键词:历史教学兴趣 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问题是实现课 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课题,也一直是中 学历史教师,中学历史教学研究者所关注的 问题,特别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进行 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处理好中学历史教学两 个阶段的衔接过渡,使学生的学习不产生 “断层”,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 手: 一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正确认 识历史,做好学科理念方面的衔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进行有 效活动的必要条件,是成功的源泉.中国古代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 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些 哲理性的语言都强调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1.创设良好的历史学习情境 历史学习情境就是在历史学习过程中, 根据所学的内容创设一种具有历史真实感的特定情境,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由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像,最终达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的能力. 2.通过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激发 学生的兴趣. 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实际和 联系生活,把现实的”家事,国事,天下事” 和相关的历史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的活跃.例如:讲到中国改革开放时,就可以结合我们身边的人和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来说明我们改革开放后所取得的成就.这种联系实际的教学,不仅满足

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结题报告 课题名称: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研究 课题负责人:李春元 主要成员:李春元林进白吉王俊哲拉姆王然卓玛央宗四郎珍玛格桑曲珍 立项序列号:LZEGKT LS001 研究起止时间:2013年5月31日--2014年6月10日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新课程下初高中教材编写体例的不同 新课程下的历史教材,初中是主题式体例,高中则是模块加专题体例。初中教学需要打下非常扎实的历史基础,才能适应高中模块专题式的历史的学习。然而,本课题研究地当下的历史教学现状及初中教师的配备使初中历史教学难以达到这样的要求。初中学生历史时序感的缺乏、通史知识不全给高中专题教学带来困难。 2.林芝二高教学实际存在的问题 (1)学生学情分析 长期以来,初高中教学相对独立。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学生,学校对历史的教学普遍不够重视,我区甚至很多初中没有专业的历史教师。学生初中历史基础较差,加之汉语基础较差,历史基本上没有什么基础,、因而理解知识能力有限。加之当前新课改后高中历史课本为专题史形式,给学生历史基础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于我校学生学习历史造成了较大的困难。 (2)教师教学状况分析 我校历史教师绝大多数来源于初中上调,对初中历史教学有一定的认识,对新课改高中历史认识不足,在教学中,盲目以高中历史专题为教学的根本,忽略

了学生的课程基础实际,忽略了学生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使历史教学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给学生学习历史造成了更大的负担。另外,在课程任务较重的情况下,部分老师教学还存在着靠经验教学的情况,缺少教学理论素养,教学水平提高严重受限。 二、研究价值与预期目标 我们的研究主要是改变我校当前历史教学状况。面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不抱怨,不埋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认真分析研究,集全组之力寻求解决之道。通过课题研究研究,我们希望达到以下目标 1.学生迅速融入高一历史学习 从初中到高中,学生有诸多不适应。本课题研究及实践能够帮助学生很快完成从初中历史的主题式通史学习、识记和感性理解为主的浅层次学习到高中历史的模块专题式学习、抽象理解为主的深层次学习的过渡。 2.提高高一教学效率 本课题研究侧重于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兴趣爱好的了解,将学情研究作为本课题研究的起始点和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使高一历史教学更有针对性。 3.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本课题组教师的学习自觉性更高,钻研业务的愿望更强,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4.构建具有林芝二高特色的高中历史教学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模式虽然本课题的研究不是首创,但每个地区有每个地区的特殊性。我们研究主要是立足于林芝二高学生层面,根据我校学生的基本状况,探索我校历史教学的基本模式。 三、主要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调查法、观察法。 四、现状调查和研究

初高语文衔接教材(全)

精心整理 郑州市扶轮外国语学校 语文初高中衔接材料(讨论稿) 初中的语文学习,要求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学科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因此还多是限制于课本。学生只要认真听课做笔记,课后认真复习并完成课后及补充练习,一般来讲,平时的测验考试基本就不成问题了。 而高中阶段最终的目的是高考,高中的课文(尤其是文言文)篇幅长,思想深刻,对学生的阅读速度、理解能力的要求比起初中提高了很多,课堂容量明显加大。学生从高一开始就应逐步训练模拟高考题型,这些考试按《高中课标》和《高考说明》的要求“主要是以考学生的能力为主”,不再像中考那样有具体的考试范围。 养,高中生就应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抽象 语文能力,才能把高中语文学好。 长的。 度和方法也要做出相应的改变, 考做好准备,切不可抱着“来日方长”和“现场发挥”的思想。 乃至高考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具体要求: 1.字词 2. 包括各种文体知识(如诗歌、小说 例如传统节日习俗、历史朝代演变、纪年计时方法、名胜古迹等。试题举例: 1...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0余首,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B.唐代着名诗人白居易,倡导“新乐府”运动,创作了不少感叹时事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其代表作有《卖炭翁》《观刈麦》等。 C.《牡丹亭》是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杰出代表作,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呼唤个性解放,感人至深。 D.美国着名作家欧·亨利,与契诃夫、莫泊桑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短篇小说《最后一片藤叶》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2.对下列对联所指的文学家,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长沙不久留才子,宣室求贤访逐臣 ②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③甲兵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 ④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A.贾谊苏轼范仲淹李煜 D.红楼梦庄子水浒传哈姆莱特 4.文化常识填空 (1)《四库全书》是乾隆年间纂修的一部丛书,共收古籍3503种,按照、、、四部分类,所以称为"四库。 (2)戏曲是我国传统的戏剧形式,剧中人物分别由生、、、四种角色行当扮演。通常所说的"末", 归入"生"中。 3.语法知识 现在中考不考语法,所以有些学校在教学中不涉及语法知识,这对升入高中后的文言文学习,语病的

初高中历史衔接教材

邻水中学初高中历史衔接教材一认识历史亲近历史——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1)、发现、感受历史之美 历史是一幅包罗万象的画卷,是人类甜酸苦辣的发展奋斗历程的浓缩,是一幅以时间为纬,以空间为经,描绘出人类生生不息,时代相延的真实画面。这幅画卷中有“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太平盛世景象。有驼铃叮当,黄沙漫漫,商旅往来的丝绸之路画面。还有郑和船队披波斩浪、远下西洋的浩荡长卷。有希腊罗马的精美艺术,有埃及金字塔的宏伟奇观,更有文明交融与碰撞。历史中也有动人的情感,真挚的爱情: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造就了一曲《凤求凰》,陆游和唐婉的《钗头凤》千古流传,为后人津津乐道。历史是一首百读不厌的长诗,那是一首饱含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在不断失败,不断成功中探索前进的壮歌,赞歌。发现历史之美,你会找到历史的另一面。感悟历史之美,能让你赏心悦目。 (2)、体会历史之博 ①“文史不分家”,文学与历史密不可分。 小说与历史:《史记》《红楼梦》《三国演义》《九三年》《飘》等从文学的角度展示了一个时代的历史画卷。 诗词与历史:诗词作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一座历史资料的宝库。诗人用诗词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吟咏王朝兴替、世事变迁。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白居易“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形象反映了太平盛世中劳苦大众凄惨生活,毛泽东诗词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是一部形象的中国革命的伟大史诗。 ②艺术与历史:音乐、舞蹈、绘画、书法、雕塑、建筑、影视等都与历史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乐器的交流(丝路开辟后琵琶,箜篌,笳等乐器传入中原),《步辇图》(反映汉藏两大民族的友好交往),敦煌莫高窟(反映中西文明的交融),紫禁城(封建皇权达到顶峰)等。 ③生活与历史:服装的变革(回鹘衣装回鹘马,旗袍,唐装,和服,西装;官服)。饮食的变化(面食,番薯,玉米)。居住的改变(几案,凳子)。交通的发展(三次科技革命与火车轮船的变迁、飞机的发明)。 ④宗教与历史: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的产生与发展不仅反映世界各民族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展现了各历史时期国家和民族的特征。如:中世纪的十字军东征;佛教的传播,伊斯兰教的穆斯林教徒坚定的“朝圣”信念。 (3)、汲取历史之智 培根(英):史学是智慧储集的宝库。阿克顿(英):“读史使人明智”,历史是彷徨者的向导。伏尔泰(法):人是什么,只有历史告诉你。李世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观;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鲁迅:历史上都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克罗齐(意):“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说历史就是说现实,现今许多政治家、领导者都必须学习历史,鉴往知来。我们也要不断学习,使自己具有广博的视野,清醒的思维。历史上的王侯将相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成功的治国方略,也有惨痛的经验教训。如:唐太宗知人善任,秦始皇的暴政。人是历史的产物,任何人只能在先辈们留下来的传统的基础上“制造”自己的历史,谁又不想以这个基础为跳板,完成辉煌的跨越呢? 历史是通往未来的桥梁。 二踏音乐节拍,感历史脉动——历史并不遥远,她就在我们身边

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初高中历史衔接学案

初高衔接——高中历史五大核心素养 一:概念解读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把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分解为五个方面: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1)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我们认识历史、解释历史,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 新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把唯物史观作为核心素养之一,并提出了具体要求:“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包括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辨证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主要作用等,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 新版课程标准在此实际上从两个层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认识层面,通过历史课程学习,要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二是运用层面上的要求,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 就认识层面,应了解唯物史观哪些理论与方法呢?唯物史观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揭示了社会结构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唯物史观既重视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也承认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能动的反作用。唯物史观还论述了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唯物史观还强调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这样的思想认识,是以往的历史学家和哲学家所未曾达到的,使人们认识历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使历史学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 注意了解以下观点和方法: 第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第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第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第四,正确运用阶级分析法;第五,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第六,人类社会形态经历了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发展。 (2)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 为何要培养时空观念?应该说这是最具历史学科特征的观念之一。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历史事件,其构成都有三个基本要素:人、时间、空间。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 新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把时空观念作为核心素养之一,并提出了五点具体要求:“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并能够运用这些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