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消毒设备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气体消毒设备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第一章概述

一、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

(一)公司名称

xxx公司

(二)公司简介

顺应经济新常态,需要公司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内涵式增长。为此,公司要求各级单位通过创新驱动、结构优化、产业升级、提升产品和

服务质量、提高效率和效益等路径,努力实现“做实、做强、做大、做好、做长”的发展理念。

公司经过长时间的生产实践,培养和造就了一批管理水平高、综合素

质优秀的职工队伍,操作技能经验丰富,积累了先进的生产项目产品的管

理经验,并拥有一批过硬的产品研制开发和经营人员,因此,项目承办单

位具备较强的新产品开发能力和新技术应用能力,为实施项目提供了有力

的技术支撑和技术人才资源保障。

上一年度,xxx投资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20.22万元,同比增长26.82%(596.43万元)。其中,主营业业务气体消毒设备生产及销售收入为2346.23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83.19%。

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797.37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66.13万元,增长率26.32%;实现净利润598.03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9.42万元,增长率13.13%。

二、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气体消毒设备项目

(二)项目选址

xxx产业发展示范区

(三)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6810.07平方米(折合约10.21亩)。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59.58%,建筑容积率1.04,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5.56%,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62.58万元/亩。

(五)土建工程指标

项目净用地面积6810.07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4057.4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082.47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4871.05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394.10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31台(套),设备购置费788.12万元。

(七)节能分析

“气体消毒设备项目建设项目”,年用电量1295183.99千瓦时,年总

用水量1992.43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159.35吨标准煤/年。达产年综合节能量42.36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28.32%,能源利用效果良好。

(八)环境保护

项目符合xxx产业发展示范区发展规划,符合xxx产业发展示范区产

业结构调整规划和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了切

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

(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项目预计总投资2037.0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659.94万元,

占项目总投资的81.49%;流动资金377.1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8.51%。

(十)资金筹措

自筹。

(十一)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3462.00万元,总成本费用2596.92万元,税金

及附加41.56万元,利润总额865.08万元,利税总额1025.96万元,税后

净利润648.81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377.15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

42.47%,投资利税率50.36%,投资回报率31.85%,全部投资回收期4.64年,提供就业职位68个。

(十二)进度规划

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

项目承办单位要在技术准备、人员配备、施工机械、材料供应等方面

给予充分保证。

三、市场分析

四、项目评价

1、本期工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xxx产业发

展示范区及xxx产业发展示范区气体消毒设备行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政策;

项目的建设对促进xxx产业发展示范区气体消毒设备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2、xxx投资公司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拟建“气体消毒设备项目”,本期工程项目的建设能够有力促进xxx产业发展示范区经济发展,为社会

提供就业职位68个,达产年纳税总额377.15万元,可以促进xxx产业发

展示范区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积极的贡献。

3、项目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2.47%,投资利税率50.36%,全部投资回报率31.85%,全部投资回收期4.64年,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4.64年(含建设期),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4、支持企业运用商标品牌参与国际竞争,健全企业商标海外维权协调机制。引导企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中“商标先行”,通过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等途径,加强商标海外布局规划,拓展商标海外布局渠道。探索建立中国企业商标海外维权信息收集平台。进一步加大海外商标维权援助力度,协助企业解决海外商标注册与维权问题。(工商总局、商务部)五、主要经济指标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第二章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一、项目建设背景

1、从提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的背景来看,国务院是在应对

国际金融危机、促进产业振兴和经济增长的同时,为抓住新一轮科技和产

业革命机遇,着力提高经济长远发展中增量的水平,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

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实施的重大部署。因此,培育发展战略性

新兴产业从一开始就肩负着着眼长远为调结构提供新的增长点和立足当前

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的双重历史使命。从这几年的发展实践来看,战略

性新兴产业也确实发挥了这样的作用。在当前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

很多地方的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逆势而上,出现了新兴产业投资规模、产

出增速、占经济总量比例、提供就业机会等大幅增长的可喜局面,在调结构、转方式、稳增长中展现出亮丽的前景。战略性新兴产业要继续同时发

挥好这两方面作用,关键在于引导社会资源,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实际情况,选择好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和方向,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促使科技第一

生产力作用得到发挥,优先扶持高端产业链协同发展。这样,有利于保持

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实现今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作出更大的贡献,而且有利于加快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我国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带动

我国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端发展,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强大动力。

2、通过投资项目的建设可为社会提供众多就业职位,可为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有利于缓解当地就业压力,同时,可增加当地就业人的员的收入,进而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对社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项目承办单位通过自身拥有的专业技术和前期调研、询价掌握的市场信息等准备工作,已经建立起来的基础条件与优势将使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尽管世界经济出现增速下行迹象,但是除少数经济形势严重恶化的新兴市场国家外,全球总体上处于失业率相对较低的时期。这种状况表明世界经济处于从繁荣顶峰刚刚出现回落迹象的阶段。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按照党的十九大作出的战略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有效应对外部环境深刻变化,迎难而上、扎实工作,改革开放继续深化,各项宏观调控目标可以较好完成,三大攻坚战开局良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保持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朝着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迈出新的步伐。

二、必要性分析

1、世界复杂多变,人类社会向何处去、亚洲前途在哪里?在新的历史关头,中国将如何推动对外开放再扩大、深化改革再出发?面对这些时代

之问,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明

确指出“开放”对世界各国的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为准确把握历史

规律、认清世界大势提出了“中国主张”,对进一步推动开放融合给出了“中国方案”。面对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中国将继续坚定不移奉行互利

共赢的开放战略,在开创对外开放全新局面中谋求更好发展,为亚洲乃至

世界的繁荣注入新的动力。

2、201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9%,增

速较上年放缓0.4个百分点,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的发

展态势。更重要的是,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首次超过50%,表明我国经济结构已迎来重要转折点。在“十二五”这个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在稳增长的多重压力下,党中央、国务院把调结构、转方式放在更加突出

的位置,在发展中促转型,在转型中谋发展,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产业发

展奋力迈向中高端,为新时期的发展奠定了新起点。

3、目前,项目承办单位建立了企业内部研发中心,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研制、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并已在材料和设备及制造工艺上取

得新的突破,项目承办单位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公司所生产的产品质量

指标均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同国际技术水平接轨;通过保持人才、技术、设备、研发能力、市场营销、生产材料供应等方面的优势,产、学、研相

结合的经营模式,无论是对项目承办单位自身还是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都

具有深远的影响。

三、项目建设有利条件

产品品牌优势明显。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随着项目承办单位规模

的扩大,公司将创品牌列为系统工程来做,通过广告宣传、各类国内会展、各种促销手段等形式来扩大品牌的知名度,按照“质量一流、服务至上”

的原则来创出品牌的美誉度;经过这些市场运作,不仅可提高企业的整体

形象,而且还能体现出品牌更大的价值。

第三章选址方案评估

一、项目选址原则

所选场址应避开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活饮用水源地和其他特

别需要保护的环境敏感性目标。项目建设区域地理条件较好,基础设施等

配套较为完善,并且具有足够的发展潜力。

二、项目选址

该项目选址位于xxx产业发展示范区。

今后五年,当地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着力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紧围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这一目标,牢牢把握转型升级和经济文化融合发展“两大高地”战略定位,着力推动创新、开放、生态“三大跨越”,加快构建现代产业、新型城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