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留守儿童感恩教育期中检查表2

枣庄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1.通过课题《留守儿童感恩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寻求留守儿童缺乏感恩心理的原因。探索培育留守儿童感恩意识、“学会感恩”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以及留守儿童感恩行为培养的方式、方法。

2.构建对留守儿童进行感恩教育的主要途径与方法。

3.提高留守儿童感恩意识,促进留守儿童感恩内涵。

4.通过课题研究使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及教学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知恩教育的研究——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常言道: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所以,我们要求留守学生要饮水思源,要学会知恩,要知道没有祖国的强盛就不会有我们个人的幸福;要知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要知道是师长引领我们上路,遨游知识的海洋;要知道与朋友、同学和睦相处,互帮互助,才有大家的共同进步;要知道没有丰富多彩的社会大家庭为我们提供广阔的锻炼天地,就没有大家的历练成长;要知道没有大自然恩赐于我们的灵山秀水,就不会有我们想象的灵感和生活的多姿多彩。所以,学会感恩,首先要知恩,才会收获更多的人生幸福。

(2)施恩对象的研究——当今许多家长在外面打工,挣了票子,误了孩子,他们由于缺少一种父爱母爱,缺少亲情的交流,只知一味地服从孩子的需要,用给更多的零花钱于孩子来弥补情感上的不足,使得不少学生不顾家庭生活困难,盲目攀比,超前消费,只知索取,不知奉献,不知责任。更有甚者整天沉溺于网吧,学业荒废,不求上进,根本不理解父母培育自己的艰辛。更不会真正用心去体察父母的苦心和期待。许许多多有着各种心理偏差的留守学生,正迫切需要感恩思想伸入到他们的心灵深处,来一次灵魂的洗礼。无数惨不忍睹的恶性事件,无数触目惊心的恶果,无数“心理病”受害者的鲜血和吁求,都在警示我们,人们正渴望着充满人性关怀和伦理道德启迪的感恩励志教育。

(3)感恩意识培养研究——一颗感恩的心,就是一颗文明的种子。因为,感恩不是简单的报恩,它是一种责任、自立、自尊,是一种对阳光人生的精神境界的执着追求;感恩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是人性和人的高贵之所在。我们将以感恩教育为切入点,抓人性化教育,抓人格化教育,抓人文化教育,端正班风校风,

严肃校纪校规,让感恩意识深深扎根在孩子的心中。

(4)感恩教育行动研究——感恩教育付诸于行动,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可以是精神的也可以是物质的。但行动研究必须教育学生做到:第一、要在老师正确引导下,努力培养自己活泼开朗的性格。经常保持乐观的精神,稳定而愉快的情绪,心胸要开阔,要善于跟老师、同学以及父母进行坦诚的沟通和交流,要善于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第二,要不断砥砺自己,拥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养成说话有目的性、行动有自觉性、处事有果断性,要有不怕困难,坚持到底的精神。第三,要养成谦虚谨慎、沉着稳重、凡事三思的品质和习惯,锻炼自己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敢于承认错误的勇气和胆略,不断地消除自身的弱点,做一个有涵养有知识的新人。第四,努力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爱好,充实人生,丰富知识,开阔视野,从而为将来适应社会变化,获取工作成就作准备。第五,要在学习和生活中培养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以积极的态度,从实际出发,严以律已,真诚与人交往,决不弄虚作假。第六,努力培养自己爱祖国、爱集体、爱科学、爱劳动的精神。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珍惜友情,团结合作,和睦相处,互相学习、互相关心、互相促进;生活上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珍惜粮食;学习上要勤于思考,勇于实践。通过这些行动上的学习和锻炼,努力培养他们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情操。

(三)本课题研究的方法

根据课题性质类型,本课题的研究以活动为核心,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并辅之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

(1)行动研究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随机实施,发现问题给予关注,及时诱导。因为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感恩教育就该时时为教育之时,事事为教育之事。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以动态的观点看问题。在研究过程,不断修改研究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情况、新问题。

(2)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方式,进行现状调查,通过与家长的有效沟通,让家校互连,对孩子进行共同教育和监督,从而推动感恩教育积极有序地展开。

(3)个案研究法:通过个案研究,寻找规律性的方法途径。如对某一方面表现突出的同学,可采用激励方法,加以肯定,作为其他同学学习的榜样。存在问题的,进行个别引导,使其向健康、积极的方面发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