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马克思

我心中的马克思
我心中的马克思

我心中的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定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知音人民推动社会进步,创造美好生活的科学理论。

一、用唯物主义的思想来认识世界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唯神论者,认为上帝就是天下的主宰,是一切真理的缔造者;有的人是唯心论,主张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而在马克思的哲学体系中,我们相信世界是物质的,是客观存在的。

既然我们要用唯物主义的思想来认识世界,首先,我们必须相信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人类从自然界分化出来并产生人类意识以来,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归结起来无非是两大类现象: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人类的一切活动归纳起来无非是两大类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些都不能不涉及到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这也必然成为哲学不能回避的基本问题。

但是,人类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然充分证明了有神论的虚幻性。因此在马克思的哲学理念中,只有达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内在统一,才能有科学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和科学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和科学的彻底的辩证法。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所作的最高哲学概括。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表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实践的主体是人,而随着人与世界关系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社会分工的进步,人类时间的具体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

在人类的几千年的社会活动中,最根本的目的还是为了获得真理,并用

真理指导实践,以便来取得实践的成功。真理是具有客观性的,凡是真理都是客观真理。所以,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凡是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得到实践的证实、主观同客观相符合,这种认识就是真理。

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唯一的标准。毛主席说:“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新民主主义论》)“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论》)这里说:“只能”、“才是”,就是说,标准只有一个,没有第二个。在四人帮时期,“四人帮”出于篡党夺权的反革命需要,鼓吹种种唯心论的先验论,反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例如,他们炮制“天才论”,捏造文艺、教育等各条战线的“黑线专政”论,伪造老干部是民主派、民主派必然变成走资派的“规律”,胡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产生新的资产阶级分子的经济基础”的谬论,虚构儒法斗争继续到现在的无稽之谈,等等。但是,这些五花八门的谬论都是经不起实践的检验,最终也都破灭了。他们的自吹自擂证明不了真理,他们的大规模宣传证明不了真理,强权证明不了真理,他们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权威”自居,实践证明他们是反马列主义,反毛泽东思想的政治骗子。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被人们所推崇,正是由于它是经过实践检验了的客观真理,正是由于它高度概括了实践经验,之所以上升为理论,并用来指导实践。

毛主席说:“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297页)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而我们的国家之所以能够在一系列复杂的社会政治动乱之后依旧能够稳健地发展,就是在不断地实践中学习和成长,汲取新的经验和教训,为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这一目标而努力奋斗。

三、后记

尽管在本学期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仔细认真的阅读了教科书,搜查了资

料。但是,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领域还是个新人。如何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融会贯通的应用是我们毕生最求的目标。在新时期的历史条件下,更多新的问题层出不穷,考验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共产主义接班人。在实现共产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这条道路上,我们还有诸多的难关要去闯,而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正是作为我们手中的利剑,让我们能够劈荆斩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越战越勇。

浅论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内涵

浅论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内涵 发表时间:2010-10-27T14:13:06.903Z 来源:《魅力中国》2010年5月第3期供稿作者:侯凯中 [导读] 自由是人的内在本质的具体体现,人类历史就是人实现自身自由而全面发展历史。 侯凯中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开封 475003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摘要:自由是人的内在本质的具体体现,人类历史就是人实现自身自由而全面发展历史。而在实践活动的层面上解决人类社会所面临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更需要我们在哲学思想上的探索和创新。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内涵的阐述,力图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一个全新的理论质点和思想观念。 关键词:自由观;实践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在哲学历史发展中是一个伟大的变革,具有划时代意义。但马克思并没因此回避以往的哲学问题,而是站在一个更高的哲学立场上对它们作了非常科学的解答。自由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由于马克思历史观的最高视角是实现共产主义,而共产主义社会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因此,实事求是的展现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内涵,就显的尤为必要。 一、两种哲学观的对立 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讲,自由与束缚是相对立的。只有摆脱外在力量对自身的束缚,人才会感到不受约束,自由自在。所以,自由其实就是摆脱外在束缚。对自由的这种通俗解释,哲学界是没有异议的。但是,在怎样理解束缚自由的外在力量以及如何消解这种外在力量方面却存在很大分歧,而这种分歧直接体现着两种哲学思维方式之间的根本对立。 在哲学史上,传统的唯物论(旧唯物论)从主体(精神)从属客体(自然界),即主体通过服从客体进而摆脱外在力量的控制出发,把自由定义成人对必然的认知与服从。他们认为,因果必然性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之中,人时时刻刻都在这种因果必然性的制约下从事着生产活动。但是人不是被动的接受必然的约束,为了消除必然对人的外在限制,人往往是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的去认识必然,获得自由。这种自由观虽然认识到必然对人的客观制约性,也明确了认识必然对于获取自身自由的意义,但却没有抓住自由的实质,还没有意识到真正的自由不仅体现在认识必然上,更在于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去支配和驾驭必然。而只有把对必然的理解纳入到为主体的需要服务的轨道上来,使其成为行动自由的前提条件时,它才能成为自由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事实上,即便是对必然的认识过程本身,脱离主体的实践活动也是无法完成的。由此可见,传统唯物主义哲学的自由观完全是建立在机械的因果决定论的基础之上的,实际上是一种消极被动的自由观,它只单纯的强调主体被动的适应客体、服从必然。这只不过是将客体的外在限制又重新还原成主体的内在自制,本质上还算不上真正自由。这种因果决定论的自由观发展到底必然转向宿命论。正如18世纪法国的唯物论者霍尔巴赫所说的那样:“人在他的一生中没有一刻是自由的。”可见,传统唯物论在忽略了主体的能动性的同时也否定了自由本身。 与传统唯物论恰恰相反,唯心论则完全从主体出发,把主体精神的能动性无限放大,即将自由等同于在精神上摆脱外在力量的控制。这就把主体完全抽象化为一种创造客体的精神实体,把客体看做主体的附属物。这样一来,客体对主体的外在限制就变成某种表象,客体为主体所所统摄、控制,由此得出主体是绝对自由的。这实际上是唯我论的翻版。现代存在主义大师萨特对这种自由观描述的非常透彻。萨特自由观的前提是否定决定论,它虽然包含着反对宗教神学、批判理性主义的合理因素,但却从根本抽掉了事物的客观实在性,否定了自由存在的客观根据。萨特说:“自由没有本质。它不隶属于任何逻辑必然性。”既然自由不再以必然性为自身存在的依据,那它就具有了本体的意义。在萨特看来,人的存在是不受任何限定的自在自为的存在。所谓人的存在先于本质,也就可以理解为人的自由先于本质。他把人的自由无限提升至本体、本原的位置,就使自由成了偶然的、无根据的事物,成为不受任何外在力量所能限制的绝对化的东西。萨特认为,人的自由就是意识选择的自由,而这种选择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不受限制的。人的选择固然要介入处境,要在一定的现实中进行,但是,即便是这种处境也无法限制人的自由,因为所谓的处境只不过是人赋予世界的内容罢了。 二、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完全克服了传统唯物论自由观的局限性。它没有从对立的两级(主体和客体)而是首先从积极能动的社会实践的立场出发论述人的自由本质。 首先,在它看来,自由是人的主体性的最充分的表现。“人不是由于有逃避某种事物的消极力量,而是由于有表现本身的真正个性的积极力量才得到自由”1。如果人失去了自身的主体性,只会一味的盲目服从客体,或是消极地逃避外在客观条件的限制,是永远不会获得自由的。当然,人不可能完全摆脱客体的限制。但是,人又可以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去打破这种外在力量的束缚。这才是人的自由的具体体现。人的这种既受客观条件限制又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打破外在的限制,证明了人的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站在这种统一中去论述人的自由问题。恩格斯说:“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2”对此,毛泽东有着更为简单明了的概括:“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3 客观世界的必然性决定着人的外在的限制。客观世界遵循它本身所固有的规律,这些规律同时也支配着人自身的发展活动。而支配人本身的肉体存在和精神存在的规律与支配自然界的规律是同一的,“这两类规律,我们最多只能在观念中而不能在现实中把它们互相分开”4。作为一种必然性,无论是客观世界的规律还是人自身发展的规律,对于人的存在和活动来说都具有强制性。因此,人的自由是有限度的,那就是:人既无法摆脱客观必然性的约束,也不能超出当时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所限定的范围去获取自由。但是,必然性所给予的可能性的范畴是十分广阔的。因为机械决定论意义上的必然性在现实中是并不存在,它只是一种虚幻的表述。必然性必须通过大量的偶然性才能表现出来,并由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因此,必然性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和实现途径,使人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也就获得了自由。可见,虽然人的存在和活动要受到必然性的限制,但是,人在必然性所规定的范围内仍然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作出选择和决定,并通过实践活动把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而不只是消极被动地被客观必然性所决定。 其次,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在不断肯定意识选择的自主性的同时,认为这也是人的意识的主体能动性的具体表现,它源于人的物质实践的能动性;又在不停地否定人的这种自由选择的无限制性和盲目性。它认为,必然是自由的依据,正是由于事物有客观必然性可循,人的意识才具有预见性;也正是由于客观必然性为选择提供了可能性,人的意识才能有选择的自由性。必然性既是自由的根据,同时又是自由

做一名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做一名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青马头雁工程培训有感 这次的参加的青马头雁工程培训,对我有很大的触动。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也更加坚定了我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 无论是在任何社会和任何时代,都需要一个居于主导地位的思想或者价值观,作为凝聚全社会成员意志和力量的旗帜。马克思主义就是在批判地吸收前人思想优秀成果,总结人类历史经验,为了无产积极解放与发展提供指导的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和革命性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真正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无产积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行动指南。 坚持马克思主义,核心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不断发展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以实践为基础吗,它的生命就在于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从历史发展来看,马克思主义不仅限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体系,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今天指导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发展观都是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推陈出新,焕发生机和活力的生动体现。也正是指导思想上的不断与时俱进,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才得以永葆旺盛的生命力。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马克思主义一直指引着我们,她的中国化的理论也一直是中国最先进的理论。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完成了民族的解放,中国人民站了起来,真正当家作主。接着我们又完成了改革开放,中国人民富了起来,我们的生活真正好了起来。现在,我们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面对市场经济下各种思潮的冲击,让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全面现代化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一名青年学生,更有必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不断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我们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的引导下,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为了实现远大的共产主义目标而奋斗。坚持马克思主义,适应党和国家发展的新形式新要求,才能坚持把爱国主义,爱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统一起来,把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把个人成长与社会责任结合起来。 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要坚定马克思主义并且不断学习探索马克思主义,以此为指导,努力学习,刻苦工作,开拓创新,争当模范,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含义 2

1,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含义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于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其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及其党政党新闻事业的工作性质、工作原则和工作规律的一系列基本观点。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反应和体现。 牢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必须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要坚持新闻宣传的党性原则,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原则 要坚持把正确舆论导向放在首位,这是新闻宣传最重要的责任。 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方针,这是这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 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这是新闻改造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新闻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要坚持政治家办报,这是实现党对新闻工作领导的重要保证。 2,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 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决定了我国新闻事业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基本方针。 ①新闻宣传工作首先是坚持为人们服务的宗旨。新闻宣传要把人民群众作为 主角,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有效地为人民群众行使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创造条件。 ②新闻工作还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新闻事业要坚决捍卫社会主义国 家利益,维护国家形象,热情宣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为改革开放服务。 ③新闻工作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新闻宣传工作要围绕经济建设中 心,处理好改革、稳定与发展的关系,充分认识稳定的重要性和发展的必

要性。 3,团结稳定鼓励、正面宣传为主 坚持团结、稳定鼓励、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准确及时地反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事实就是的反应社会主义现实生活的主流,让人民群众用创作新生活的业绩教育自己。形成鼓励人民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是新闻报道工作应该遵循的重要方针。 正面宣传为主,就是要着力宣传能够鼓励人们奋发前进的各种光辉业绩,用伟大的成就和业绩去启迪人们。使人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共产党领导的必要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一步为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和社会的进步努力奋斗。坚持正面宣传为主,还要处理好与批评报道的关系,新闻报道要勇于开展严肃认真的批评。评判、揭露消极的、落后的、丑恶的东西,改进工作,解决问题。 4,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原则 新闻宣传的党性原则一定是政党的政治主张,思想意识,组织原则在新闻活动中的体现。新闻工作者在思想上,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新闻工作的指针,宣传党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体系。在政治上要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使之成为亿万群众的自觉行动。在组织上,要接受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新闻宣传工作的纪律。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和精髓是党性原则。坚持党性原则就是在思想上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组织上实行民主集中制。 5,党性原则的含义与基本要求 党性原则是一定政党的政治主张、思想意识和组织原则在新闻活动中的体现。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马克思:千年最伟大思想家

马克思:千年最伟大思想家 主讲:张雷声、冯颜利 主持人:大家好!我是特邀主持人,很高兴在这里主持讨论一些大家感兴趣的热点问题,也欢迎大家提问。在讨论前,我与特邀专家先自我介绍一下。 主持人自我介绍。 张:自我介绍。 冯:大家好!我是冯颜利:颜色的颜、胜利的利,红颜色的获胜,世界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字幕:冯颜利,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教授)主持人:人类在刚过去的一千年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人类进步的画面)谁在过去的千年中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最大?谁最能名留青史、受到万人敬仰? 西方媒体决定在网上投票,结果选出:拳王阿里为千年最伟大运动员、印度圣雄甘地为千年最伟大世界领袖,意大利的达-芬奇成为千年最伟大艺术家,那么谁是千年第一思想家? 画面:拳王阿里为千年最伟大运动员 印度圣雄甘地为千年最伟大世界领袖 意大利的达-芬奇为千年最伟大艺术家 谁是千年第一思想家?(大字字幕)(注:“大字字幕”在节目中起标题作用。其呈现形式要与其他字幕区别开来) 冯:在新千年来临之际,在资本主义故乡,接连爆出了四条震惊世界的“千年第一思想家”的新闻: 1999年,由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教授们发起,评选“千年第一思想家”,结果是马克思位居第一,而被习惯公认第一的爱因斯坦却屈居第二。 字幕画面:千年最伟大思想家排名: 1.马克思(德国思想家) 2.爱因斯坦(犹太裔科学家) 3.牛顿(英国物理学家) 4.达尔文(英国科学家) 5.阿奎那(意大利经院哲学家) 6.霍金(英国科学家) 7.康德(德国哲学家) 8.笛卡尔(法国数学家、哲学家) 9.麦克斯韦(英国物理学家) 10.尼采(德国哲学家) 张:紧随其后,也就是1999年9月,英国广播公司(BBC),又以同一命题评选“千年第一思想家”,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投票一个月。汇集全球投票的结果,仍然是马克思位居第一,爱因斯坦第二。

(完整版)我心中的马克思

我心中的马克思 卡尔·马克思,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谈及马克思,我们总能想起这样的一大串头衔,可是事实上我们对马克思其人又有多少的了解? 我想起我第一次接触马克思,应该是在小学课本上那篇关于他和恩格斯之间伟大友谊的文章。那时候的自己还很稚嫩,还很懵懂,对于马克思,了解的并不是很多,只知道中国能够解放,中国人民可以得到自由与他密切相关。慢慢的,随着年岁的增长和知识的积累,对马克思的人认识也越来越深入。我们这代人是看着马克思的头像长大的,都难以忘怀他的那把大胡子,可真正去了解马克思却是从大学才开始的,却是等到上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后才对马克思其人和他所马克思主义有了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谈谈我心中的马克思。 首先说说马克思的生平。1818年5月5日,马克思诞生于德国莱茵省特利尔城。父亲亨利希·马克思是一位才能出众的律师,对马克思少年时代的思马克思从小勤奋好学,除母语德文外,他先后攻下了拉丁文、希腊文、法文、英文、意大利文和俄文。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他是一个综合型人才,从小他就显现出与众不同的一面。1835年10月,马克思进波恩大学攻读法学,一年后转入柏林大学法律系。在大学,他除研究法学外,还研究历史、哲学和艺术理论。1837年起,马克思开始认真钻研黑格尔哲学。1841年,他结束大学生活,获哲学博士学位。大学时期的他开始学习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东西并且有了可以钻研的条件。在那个时期,工人阶级备受压迫,马克思对此时刻关注着。1843年秋,马克思迁居巴黎,筹备出版《德法年鉴》杂志。在富有革命传统的法国,他积极参加法国工人的集会,了解法国工人阶级的斗争状况,同法国工人运动的领袖和正义者同盟的领导成员建立了密切联系。受到当时社会上层人士的排挤,还有政府的威胁与压迫,但是他没有倒下,这些经历反而为他今后著作的诞生提供了原材料。接着他的著作不断诞生:1845年12月宣布脱离普鲁士国籍。其后和恩格斯一起完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1847年6月同盟更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并且

论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和实践观

论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和实践观 论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和实践观姓名:戴娑 学号:080404403 专业:建筑工业产品艺术设计 摘要: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自由”就已经被人们说起,而真正赋予“自由”以科学含义的是马克思主义。正确理解掌握自由观的含义并在社会实践中准确实施,是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关键词:自由实践马克思主义 正文:人在本质上是追求自由的存在。就最一般的意义而言,自由是同受限制相对立的,人摆脱了外在力量的限制,会感到无拘无束,自由就是对外在限制的摆脱,问题在于如何才是摆脱了外在限制,以及如何才能摆脱外在限制。对此,哲学家们遵循着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一种是使主体服从于客体,即主体通过对客体的顺从而摆脱外在的限制获得自由。一种是赋予主体的精神以无限的能动性,即主体依靠在精神上摆脱外在的限制而获得自由。前者是旧唯物主义哲学的自由观,后者是唯心主义哲学的自由观,这两种自由观都是片面的。与上述两种片面的自由观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立足于积极能动的社会实践的观点来说明人的自由的本质。诚然,人不能不顺应客体,不能不受到外在客观必然性的限制,但是,人不是外在必然性的奴隶,而是驾驭和利用外在必然性的主人。人能够运用自己的实践力量去打破外在的限制,这才是人的自由之所在。正如毛泽东所概括的,“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一 自由是人的根本存在形式,而且是一种不断变化的形式。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自由是人在征服外在自然的前提下不断改造和提升人的自身自然的过程。因此何谓

人的自身自然,甚或人的自身自然的提法是否有理由成立,就成为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得以立论的先决条件。说到底外在自然与自身自然的区分问题就是对人性认识的方式问题,即人性的本来面目到底是什么,人性的内容能否改变和应否改变,近代的资产阶级思想家在这个问题上往往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坚持人的存在形态的个体性原则,并在这个基础上强调人的自由在于以个体为本位的自由和发展,私有制制度就成为了体现这种自由的制度基础。与之相反,马克思主义始终坚信人的存在形态是个体与整体的统一,主张人性的内容是随着人类劳动实践的发展而不断获得展开和走向完善的。 劳动的组织性决定了人的社会性,也决定了人的主体自由能力只能是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中得到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正是因为劳动的中介作用,人类作为自然的存在与作为社会的存在才是统一的。从人类对自然界的关系而言,自人类作为一种自由自觉的运动物出现之后,自然界就已经不再是其原有意义上的自然了,而是留下了人的自由印记的人化了的自然。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不断发展,整个自然界越来越深刻地打上了人的活动、人的意志的烙印。于是,劳动已经不只是单纯的人和自然界的物质交换活动,而是劳动产品作为劳动的对象化成为人的本质的外化。因此,“自然界的属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着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对人说来是人与人之间联系的纽带,才对别人说来是他的存在和对他说来是别人的存在,才是属人的现实的生命要素。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表现为它自己的is achieved Yibin ci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powerful guarantees 1, and improve land resources of using efficiency, intensive using road traffic resources according to Yibin city center city city population fast growth of need, 2030 city construction with 属人的存在的基础;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存在才成为人的属人的存在,而自然界对人说来才成为人。”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习心得(3篇)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习心得(3篇)作为一名班干部,很荣幸参加“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天半的时间,但是这次培训让告诉我们要解放思想,从落后的思维定式中解放出来。他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告诉我们要学会舍得,有舍有得,作为一名班干部我们要用心为同学做贡献;树立我们自己独特的“品牌”;在班级日常工作中注重合作,积极配合辅导员和班长开展班级管理;坚持开放、创新的理念;同时还要树立竞争意识,在比较中不断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在中国显示出蓬勃生机和活力。 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发展还面临一系列挑战:一是面临世界科技文化发展的挑战。二是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的挑战,毛主席曾说过,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当前世界仍很不安宁。三是面临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任务的挑战。这些挑战,也正是对当代大学生的挑战!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要敢于迎接挑战、战胜挑战,把握和创造机遇,进而把握和创造未来。我们应确立远大志向,珍惜年华、刻苦学习,磨练意志、砥砺品格,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一生!学习,完善自我通过本次讲座我对大学生骨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作为一名大学生骨干我们需要做到严于律己、节俭、作为同学们的桥梁作用与旗帜作用!同时指出一切工作都是建立在充分完成学习基础上的我们的根本任务还是学习!这使我颇有些力,但是压力也是动力,我们要尽量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 通过此次讲座我也知道了自己为一名班干部自身还是存在着很多不足的,如没有高度的责任感,创新能力也不够。今后我将对照自身存在的缺陷,努力改进!把自己培养成一个优秀合格的大学生骨干,更好的为同学们服务,建设好阵地。 记得高尔基曾这样说过:“青春是有限的,智慧是无限的,以短暂的青春去学习无穷的智慧。”再者,我们青年大学生担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重任。所以,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坚持发奋学习,注重锻炼自己的品德,不断开拓我们的视野,发扬“延安精神”,做一名合格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最后,我想说,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青马人”,自己的努力看成是充分条件的话,那么同时我还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这样的必要条件去辅佐我。我们这些学员们至少要有过人之处,只是相信马克思主义是不够的,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青马人”的前提我们还必须是一名出色的大学生,这样才是学校、学院开办

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

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 曾去北京拜访过李大钊同志的烈士陵园,淡青色花岗石纪念碑上,镌刻着中共中央撰写的碑文:“李大钊同志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前途无限忠诚。他为在我国开创和发展共产主义运动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永远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这简短的文字言简意赅的写出了李大钊同志一生的成就以及对国家对党的贡献,没错,他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给旧中国带来了新思想,并且一生都在为了解放人民思想传播马克思主义,和解放中国而作斗争,奉献着自己的一切。 因为家乡同样在河北,所以我小时候曾去河北乐亭县李大钊故居拜访,了解了李大钊同志的生平和他的生活环境,他有着深厚的革命热情,一生都在为革命做贡献,并且有着满清热血和一手好的文笔,在革命的时期写出了很多流传下来的作品。读过李大钊的作品会发现,他深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并且结合中国国情,能够写出很多解放思想,提倡新文化的文章,极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李大钊同志从小就有着深刻的爱国热情,并且一生都在为着救国的目标不懈奋斗,他努力的在思想上实现国家的解放。青年时代,目睹在帝国主义侵略下的国家危亡局势和社会黑暗状况,他被激发了爱国热忱,立志要为苦难的中国寻求出路。留学回国后积极参与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一员主将。之后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大钊同志受到极大的鼓舞和启发,他以敏锐的眼光,从中看到了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和中国人民求得解放的希望。后来他又以《新青年》和《每周评论》等为阵地,相继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大量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著名文章和演说,讴歌十月革命的胜利,旗帜鲜明地批判改良主义,积极领导和推动五四爱国运动的发展,成为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我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 李大钊同志还是青年人的良师益友。在他的影响下,许多先进青年不仅在五四时期成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而且很快地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他曾在《青春》一文中号召青年“冲决历史之桎梏,涤荡历史之积秽,新造民族之生命,挽回民族之青春”。 受李大钊精神的影响,我从小就对马克思主义有着一些了解,直到后来在书本中学习到了这方面的知识,才了解到马克思主义是解放人民思想的新思潮,是救国救民的社会主义思想,并且这种思想是最符合中国国情的思想,能够解放人民的思想,从而带领中国走上一条正确的道路。 在当代,我们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生活在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在如今也已日趋完善,我们却早已失去了当时的前辈这样的斗志。战乱动荡的年代更能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人们的斗志,而如今社会已经和平国家已经安定,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和继续发扬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如今的社会主义社会虽然已经初步建成,但仍不完善,还有着许多的弊端,如贫富差距过大,仍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学习革命时期的前辈的精神是很有必要的,未来的社会的发展将需要我们去继续努力,虽不需要再去像前人一样还要在动乱的时代中一边努力求生存一边为救国而斗争,但新时代有着新时代的需求,前人在战争时期留下来的不屈不挠实事求是的思想对我们来说仍然是宝贵的财富,值得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在未来的发扬光大的仍需要我们的努力。 李大钊同志不仅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还是我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1920年初,李大钊与陈独秀相约,在北京和上海分别活动,筹建中国共产党。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为之一新。由于李大钊在传播马克思主义中的历史贡献和作用,又由于他和陈独秀一齐积极从事组建中国共产党的活动,因而在思想界的先驱者中享有了“南陈北李”的崇高声誉。 1927年4月,在反动军阀的白色恐怖中,李大钊同志在北京被捕入狱。他受尽各种严刑拷问,始终坚贞不屈、大义凛然,惨遭反动军阀杀害,牺牲时年仅38岁。李大钊同志英年早逝,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悲哀,他的革命精神与对祖国做出的贡献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去敬佩去瞻仰。

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我经历的大学生活

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我经历的大学生活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这门课,我学会了从另一个角度去分析问题,看待事物,对世间万物有了一个新的认识。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接下来我将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分析我经历的大学生活。 转眼大学生活已过了快三年了,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便要面临毕业。在这三年的大学生活中,学会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 1.联系和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当我们大一刚开学的时候,大家都是怀着美好的憧憬来到大学的,都是互相互不认识来到同一个大学同一个班。大家每天都基本是同样的作息时间,起床、去上课。这就是事物的普遍性的体现。 然而,事物发展也存在着多样性。例如,每个人对自己大学生活的规划不同。有的人认为大学应该好好学习,因此每天努力学习,拿奖学金;而有的人认为大学锻炼自己能力更重要,因此加入各种社团,努力“上升”,当主席;当然也有一些人在经历了高中“黑暗”的学生生活之后决定在大学好好享受,于是每天玩电脑、打游戏、谈恋爱。

2.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 在大学这个“小社会”里,免不了有很多的人际交往,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会有许许多多的矛盾,在社团里跟上级的矛盾,班上同学之间的矛盾,与室友的矛盾等等。但这些矛盾又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正是因为有这些矛盾的存在,才能让大家去发现问题,解决矛盾,提高自我。然而,矛盾又存在斗争性,许多的交往中由于矛盾的存在,便会使交往关系越来越恶化,甚至导致关系的破裂。 而矛盾不仅是存在人与人之间,自己与自己也存在着矛盾。人都是有惰性的,就拿我自己举例吧,其实心里是很想上进的,很想成绩名列前茅,拿奖学金,参加各种活动、社团,让自己更加优秀。可有的时候却也想坐下来玩玩电脑看看电影,想着期末突击就行了,以“趁着自己年轻,想干嘛就干嘛”来安慰自己,让自己心安理得的玩,心安理得的睡懒觉。然而,正是因为自己心中有那么一股上进心,才使自己不至于太堕落,作为大学生该完成的任务还是会完成的。这便是矛盾的统一性的体现。 3.实践检验真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学习的理论知识,要通过实践才能检验他的真实性,才能更好的理解他。因此,学校除了开设理论课,还会开设一些实验课,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检验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来加深我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样,作为大学生,光靠在学校里上课时所学的知识是完全不够的,所以我认为大学生出去做兼职实习时一个很好的选择。在外面兼职,除了能挣点生活费以外,更重要的是

对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一点思考

对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一点思考 内容摘要:“自由”一直是贯穿于人类历史进程中不可缺少的主题,而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部分。马克思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还是一位终身为人类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不懈奋斗的革命导师。他对人类自由的理解非常独特。在他看来,人的自由不应该仅仅是一种理性形式的自由,也应该是一种现实社会的自由。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自由观产生历史背景到其理论的形成阐述,对自由观给予一定的思考。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自由思考 自由,英语“freedom ”德语“die Freiheit”作为古代历史和现代历史的一个共同主题,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教授曾说:“无论哪一个民族,哪一个时代,哪一个宗教,哪一种哲学,哪一种科学,都离不开这个主题。”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认为,人的自由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生产力的发展是人自由实现的现实基础。 一、自由观点的历史进程 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似乎就是一个追求自由的历史。自由是人类追求的最高理想。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一直伴随着人们对自由与必然关系的认识与探索,但是由于人们所处的社会历史阶级、社会背景各异,文化氛围浓厚不一,以及个人志趣差异,就出现了人们关于自由与必然关系的不同认识与理解。对于自由的观点,人们更多的可能是从哲学及政治学这两门学科来进行研究的,因此,本文对自由观的历史进程将踏寻着西方哲学历史的发展足迹谈论。 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开始,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一书中就曾提出:社会必须有哲学王统治,如果对人的自由不加以限制,社会将陷入混乱和暴政。在自由状态中,政客可能会蛊惑人心,利用民众的无知窃取权力,成为暴君。亚里士多德认为,“平民主义政体的精神为自由,自由的要领之一体现与政治生活为人人轮番当统治者或被统治者。另外一个要领体现为人生应任情而行,各如所愿”。1到罗马时期最具有自由色彩的思想家西塞罗所提出的自由观则同他对自然法的解释密不可分。这其中带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和平等的理念。那时起人们1梅新波,《论二十世纪西方的自由观》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4)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习心得 (3篇) 作为一名班干部,很荣幸参加"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天半的时间,但是这次培训让告诉我们要解放思想,从落后的思维定式中解放出来。他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告诉我们要学会舍得,有舍有得,作为一名班干部我们要用心为同学做贡献;树立我们自己独特的"品牌";在班级日常工作中注重合作,积极配合辅导员和班长开展班级管理;坚持开放、创新的理念;同时还要树立竞争意识,在比较中不断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在中国显示出蓬勃生机和活力。 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发展还面临一系列挑战:一是面临世界科技文化发展的挑战。二是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的挑战,毛主席曾说过,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当前世界仍很不安宁。三是面临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任务的挑战。这些挑战,也正是对当代大学生的挑战!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要敢于迎接挑战、战胜挑战,把握和创造机遇,进而把握和创造未来。我们应确立远大志向,珍惜年华、刻苦学习,磨练意志、砥砺品格,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一生!学习,完善自我通过本次讲座我对大学生骨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作为一名大学生骨干我们需要做到严于律己、节俭、作为同学们的桥梁作用与旗帜作用!同时指

出一切工作都是建立在充分完成学习基础上的我们的根本任务还是学习!这使我颇有些力,但是压力也是动力,我们要尽量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 通过此次讲座我也知道了自己为一名班干部自身还是存在着很多不足的,如没有高度的责任感,创新能力也不够。今后我将对照自身存在的缺陷,努力改进!把自己培养成一个优秀合格的大学生骨干,更好的为同学们服务,建设好阵地。 记得高尔基曾这样说过:"青春是有限的,智慧是无限的,以短暂的青春去学习无穷的智慧。"再者,我们青年大学生担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重任。所以,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坚持发奋学习,注重锻炼自己的品德,不断开拓我们的视野,发扬"延安精神",做一名合格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最后,我想说,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青马人",自己的努力看成是充分条件的话,那么同时我还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这样的必要条件去辅佐我。我们这些学员们至少要有过人之处,只是相信马克思主义是不够的,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青马人"的前提我们还必须是一名出色的大学生,这样才是学校、学院开办世纪英才学校的初衷。 我坚信,自己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青马人",同时也确认自子,我们的未来也要依托人文的日益壮大!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习心得(3篇)

我眼中的马克思主义

我眼中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我们大学生一门重要的政治必修课。在学习的过程中,虽然少不了枯燥与乏味,但是却的确让我们学到了不少的东西,这门课的开设,是在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当代大学生的头脑。 课程主要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观察和分析问题,为学生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奠定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性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性发展中国家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深刻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留给我们的大量文献典籍,它涉及的众多学科门类所形成的知识海洋,不公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即使在今天也无愧地称得上是博大精深。 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当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基继承和发展中国家,推进到新的阶段,中国共产党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家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思想渗透在生活的每一件事上。理解马克思主义,不仅有利于我们用科学的方法认识事物,认清事实本质,更可以提高我们的逻辑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思辩能力。且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我们学好其他学科知识,认清当今形势和理解各项政策制定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与时俱进的今天为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马克思主义还教会我们思考问题,思考生活的方式,在大学生的发展过程中也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最重要的是让我们青年学生能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仰、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等。由此我认为这门课程在整个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则,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要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在思想上要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地辨明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同时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联系实际,在生活中运用这些原理来解决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教程-复习笔记

作者 : 『㊣燀錡℅ 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本源观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先,新闻在后;事实是新闻的基础,对新闻有决定作用。 二、对新闻的认识 1,变动产生新闻。只有变动的打破常规的事实才有新闻价值。 2,新闻有层次变化。马克思提到新闻有旺季有淡季。 3,新闻时效性。报纸就是经常的战斗准备,对于急需报道的耸人听闻的当前问题的热情关心,这就是报纸的一般性质。 4,新闻真实。马克思将这个比喻为一个词叫做报纸的有机运动。有机的就是不能分割的,连续的。报纸工作就是这样,一个事件发生之后,第一个报道有差误,而后面的连续报道就自然而然的纠正前面的差误。这不是报纸的错误,这是报纸的职业特征。最终的报道就应该是完全真实的,如果最终的报道都不真实,那就是报纸的错误了。 5,“报纸是工人的必要生活资料”。这是从人的角度来说的,人区别于动物,需要精神,而报纸提供精神。 三、党报思想 “党刊的任务是什么呢?首先是组织讨论,论证、阐发和捍卫党的要求,驳斥和推翻敌对党的妄想和论断。”这段话是《恩格斯全集》里面的,前后被很多人引用。 马恩关于马克思主义工人政党机关报的工作原则,其实就是两条。第一条是党的领导机构和党报编辑部、出版社都要遵循“党的精神”。第二点是党的中央执行委员会“有责任监督党报的原则立场。党的精神主要指党代表大会通过的纲领章程决议。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党的领导机构和党报编辑部都会犯错误,因而都要遵循一个共同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党的精神。党报理论成为他们新闻思想的重要内容。 四、马克思主义新闻自由观 1,新闻自由是相对的、具体的,而不是绝对的,抽象的。 2,新闻自由时一定历史下的产物,并且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并不是亘古不变的。3,新闻自由始终伴随着一定的义务和责任。 4,新闻自由既是手段,又是目的,归根结底是维护某种经济利益、政治利益的工具和手段。 5,在阶级社会中,只有统治阶级才能享有充分的新闻自由。 这些理论奠定了无产阶级新闻学的基础,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主要内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新闻思想,作为一种科学的新闻理论成为世界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新闻事业的工作指南。 ●出版自由是资产阶级革命中的伟大口号,是促进近代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有关论述,在党内和公民群体内应实行普遍的新闻自由,应遵循下列原则: 1、工人阶级必须充分利用新闻自由等民主形式。 2、党内民主离不开党内新闻自由。

马克思被评为千年最伟大思想家的原因

马克思被评为“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有感 就在新的千禧年前夕,世界著名的英国广播公司举行了全球范围的“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评选活动。这本身就是令人高兴而又令人感慨的事情,它饱含着举办者对全球人类千年命运的关切之情和宏大气魄。但更加令人欣喜而又令人深思的是,被评出的“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不是别人,正是我们十分敬仰的革命导师马克思。 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只有几千年,从公元纪世到现在才有两千年,马克思就被誉为刚刚过去的一千年之中最伟大的思想家,足见马克思在人类历史上的地位之重要。况且,在最近的一千年中,人类社会发展之快是历史上所仅见的。从中世纪到现代社会、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从工业经济到知识经济、从封闭生存到全球发展,都是在这一千年中实现的。因而这一千年波澜壮阔的人类社会又是需要巨人和铸造巨人的历史洪炉。曾先后出现过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等一批批科学巨匠,产生过笛卡儿、康德、黑格尔、罗素等一代代思想大师。他们都曾经在时代的舞台上演出过震撼世界、流芳千古的历史剧,对人类进步产生过深刻影响。然而,在此次千年思想大师的评选中,他们的得票数都远远落在了马克思的后面,原因何在?还有,马克思主义产生,如果从1848年《共产党宣言》问世算起,到今天也只有150多年的历史,比起其他许多思想家对人类的影响时间要少得多,马克思又何以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影响如此多的人们,获得如此崇高的荣誉而成为千年巨人?所有这些,岂不都值得我们仔细思索吗? 其实,所有这些,都尽在情理之中。只要鸟瞰一下马克思在西方学术界的影响就清楚了。最近,俞可平教授有一篇访谈文章《马克思主义对西方社会科学的巨大影响》,发表在中央党校的《学习时报》(1999年10月11日)上。他说,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决不仅限于像我们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对西方世界的影响也相当大。例如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科学中,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最有影响的思潮之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促成了新的学术流派的诞生;二是开拓了新的社会科学分支学科;三是造就了一批声誉卓著的国际著名学者。” 的确如此。一个世纪以来,西方学术界流派纷呈,新说众多,但很多学派都是昙花一现;有的虽然存在时间较长,但也不免被新的学派所取代。惟独马克思主义常盛不衰,而且新的分支学派日益增多。特别是20世纪下半叶的新马克思主义各派不断发展,成为在西方世界影响最大的流派。比如在法国,有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批评学派;在英国,有分析马克思主义、老历史学派和新历史学派的马克思主义;在德国,有法兰克福学派;在美国,有学院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和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等。此外,还有许多跨国学派,如生态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市场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等。可以说,几乎西方所有的左翼学派和社会进步运动都跟马克思主义有一定联系。 在现代西方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几乎所有领域,马克思的学说都占有原创性地位。在哲学领域,马克思为以德国古典哲学为代表的西方传统形而上学划上了历史的句号,开创了以人类实践为基础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在社会学领域,马克思被尊为现代西方三大社会学家之首;在政治社会学方面,马克思被称为“政治社会学之父”;在经济学方面,马克思开创了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先河;在历史学的世界,马克思的历史阶段论和历史发展规律论等思想为人们揭开历史之迷提供了锁钥;在文学评论的天地,马克思的人民性价值标准在历史的考验中日见辉煌;……借用目前西方最时髦的一个概念即“话语”(Discourse)来说,马克思所创造的一整套“话语体系”即如“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政治”、“经济”、“文化”等等所构成的概念体系,日渐成为西方社会乃至整个世界社会最庞大的“话语体系”。它不仅日益为学术界所认同,也日益成为广大社会成员的“日常语言”。人们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这套“话语体系”,人类的“现代文化”或“现代文明”会是什么样子。 与这些情况密切相关的是,20世纪西方几乎所有思想大师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马克思的影响。譬如曾经轰动一时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匈牙利的卢卡奇和意大利的葛兰西;法国的存在主义大师萨特、结构主义代表阿尔都塞、解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大师德里达、批评学派领袖拉比卡;英国的老历史学派元勋汤普森、分析哲学家科恩;德国的法兰克福学派领袖人物霍克海默、马尔库塞(后移居美国,成为美国思想界的风云人物)、哈贝马斯;美国的学院马克思主义代表奥尔曼、人本主义大师弗罗姆、后现代主义大师詹姆逊、世界体系理论大师沃勒斯坦;埃及的“依附理论”大师阿明;日本著名经济学家伊滕诚;等等,不一而足。他们都从马克思那里汲取了不少思想营养,从而自立于20世纪人类思想家之林,有的还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