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地科院地貌复习重点

西南大学地科院地貌复习重点
西南大学地科院地貌复习重点

地貌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一、概念

1.地貌:指地球表面由内外营力相互作用塑造而形成的多种多样的外貌或形态。

2.地貌学: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及其发育规律的科学。

3.海拔:指地面点至大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我国以黄海平均海水面作为大地水准面,即我国海拔的起算面。

4.高差:两个地点海拔之差,高差是表示地势起伏大小的指标。

5.起伏高度:指山脊(顶)与其顺坡向到最近的大河(流域面积大于500km2或到最近、较宽的(宽度大于5km)平原或谷地的交接点的高差。

6.平原:指地面较平整(一般平均坡度小于7°),最高点一般在边缘,且一般没有坡度大于10°和高差大于30m的坡坎形态。

7.台地: 具有较陡的台坡(一般坡度大于10°)和坡度较缓的台面(一般坡度小于7),台面水平投影面积一般大于台坡投影面积,台坡高差大于30m的形态。

8.丘陵:指坡度较缓、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其高差一般小于200m。

9山地:指地势相对高起、地面起伏较大的地区,其海拔一般大于500m、高差大于200m。

10.内营力:指地球内部放射能等引起的作用力。

11.外营力:指地球表面在太阳能和重力驱动下,通过空气、流水和生物等活动所起的作用。

二、掌握用基本地貌形态分类指标划分地貌类型的方法

①平原(Plain)是指地面较平整(一般平均坡度小于7°),最高点一般在边缘,且一般没有坡度大于10°和高差大于30m的坡坎形态。

②台地(Platform)是指具有较陡的台坡(一般坡度大于10°)和坡度较缓的台面(一般坡度小于7°),台面水平投影面积一般大于台坡投影面积,台坡高差大于30m的形态。台坡高差小于100m的一般划为低台地;大于100—200m的划为高台地。

③山地是指地势相对高起、地面起伏较大的地区,其海拔一般大于500m、高差大于200m。一般采用双指标划分山地类型:

海拔起伏高度

低山500—1000m 小起伏<500m

中山1000—3500m 中起伏500—1000m

高山3500—5000m 大起伏1000—2500m

极高山>5000m 极大起伏>2500m

三、分析地貌的成因

地貌是内外营力相互作用下的产物,在地貌发育过程中,两种力量同时出现,彼此消长,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形成地貌。

从地貌的长期发育史看,内力在地表变化过程中通常都起着构成地表大型地貌骨架的作用,或隆起成为高山高原,或下沉成为海洋盆地,从而增大地势起伏。而外力作用主要是将地表夷平,使高地蚀低,低地填高,从而减小地势起伏,且在此过程小塑造出各种丰富多彩的外力地貌。

四、掌握地貌学的研究内容

地貌形态、地貌成因、地貌演变过程、地貌空间分布规律。

五、了解地貌学的发展和现状

(一)古代地貌知识的积累。公元前3世纪《禹贡》、公元5 世纪《水经注》、11世纪《梦溪笔谈》和17世纪《徐霞客游记》等典籍均有记载。

(二).近代地貌学的发展。1、萌芽阶段。代表有1841年的苏里尔河流纵剖面缓曲线概念;1840、1877年吉尔伯特河流动力调整保持均衡的概念。2、经典地貌学理论形成阶段。代表有1879年鲍威尔侵蚀基准面概念、1884-1932年戴威斯侵蚀循环理论。

(三).新地貌学和部门地貌学纵深发展阶段. 以均衡概念研究地貌演化模式;地形与时间的关系;地貌过程频率、机制与模型;地貌突变与地貌临界等。

六、理解地貌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一)导致地表热量的重新分配和温度分布状况复杂化

(二)改变降水量的分布格局(三)促成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四)形成自然界的地域分异(五)影响土地类型的变化

第二章构造地貌

一、概念

1.构造地貌:主要是由岩石圈构造运动造成的地面形态。

2.断层线崖:由于差异侵蚀而把古老断层重新揭露出来,并沿断层线发育的陡崖,称为断层线崖。

3.火山地貌: ①火山口:深部岩浆上涌喷流至地面的出口。②火山锥:多次火山活动产生的、由火山碎屑物和熔岩堆积起来的锥体。(锥形火山、盾形火山、低平火山和火山坑、寄生火山堆)

4.断层三角面: 断层崖受横向沟谷的切割,形成一系列三角形的断层三角面。

5.倒置地形: 指地形起伏和构造起伏不一致的现象,即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6.褶断山: 先经历了古生代板块碰撞,形成褶皱构造;在中、新生代又发生了板内块断构造运动,从而形成褶皱块断山。

7.单面山:单面山是形成于岩层倾角较小的(倾角<40°)单斜构造上的地貌,其两坡不对称,前坡(逆倾坡)短而陡,后坡(顺倾坡)长而缓。

8.大洋中脊:洋脊是纵贯世界各大洋的洋底山系,全长达8万Km。洋脊高2000—3000m, 宽1000—2000km。洋脊顶部是洋脊裂谷,洋脊裂谷被转换断层切割.

9.顺地形: 是指地形起伏和构造起伏相一致的现象,即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10.逆地貌:是指地形起伏和构造起伏不一致的现象,即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二、按规模可将构造地貌划分为哪几个等级?它们主要包括哪些地貌类型?构造地貌分级:第一级全球构造地貌包括大陆与海洋

第二级大地构造地貌包括山地、高原与平原、盆地

第三级地质构造地貌包括断裂地貌(断层崖、断层线崖、断层谷、掀斜山)和褶皱地貌(单斜地貌、背斜和向斜地貌、穹窿山地)

三、陆地构造地貌的主要类型、特征和成因

类型特征成因

山地多层地貌特征,山地河谷

有多级河流,河流阶地夷

平面山地大多是第三纪晚期以来构造抬升运动和强烈侵蚀切割的产物

高原局部地方可堆积松散沉

积物,厚度往往不大,有

起伏显著地边缘山地高原是大面积构造隆起抬升过程中因外营力侵蚀切割微弱而形成海拔高、地势起伏和缓的地形.

平原(1)堆积层厚度大,地

面平坦

(2)地面起伏稍大,上

有残丘分布,没有堆积层

或很薄(1)由碎屑物堆积而成(2)由高地夷平而成

四、褶皱构造地貌的类型、形态和成因

类型形态成因

单斜地貌单面山岩层倾角较小,两坡不对称,前坡(逆

倾坡)短而陡,后坡(顺倾坡)长而缓。

猪背脊岩层倾角较大前后坡的坡度都较陡,

坡长也基本相等,因而两坡基本对称。

方山是由水平岩层构成的、顶平如桌面,四

周被陡崖围限的方形山地。

岩层受力弯曲变形

背斜地貌成山岩层受力弯曲变形向斜地貌成谷岩层受力弯曲变形

穹窿地貌台地

结晶单斜山

环形单斜山地下岩浆或塑性岩盐向上挤入盖层,以及其他原因使盖层拱曲而

外围高地成的穹隆构造

五、试述单面山和猪背脊的异同

(1)单面山是形成于岩层倾角较小的(倾角<40°)单斜构造上的地貌,其两坡不对称,前坡(逆倾坡)短而陡,后坡(顺倾坡)长而缓

(2)猪背脊是形成于岩层倾角较大的(倾角>40°)单斜构造上的地貌,其前后坡的坡度都较陡,坡长也基本相等,因而两坡基本对称。(主要是从岩层倾角和两坡的对称情况来比较)

六、倒置地貌是怎样形成的?

背斜轴部岩性较软弱,抗蚀能力差,或背斜轴部张性裂隙发育,促成背斜轴部的侵蚀形成谷地。

向斜轴部岩性坚硬,抗蚀能力强,地形相对高起成山,而相邻的背斜抗蚀能力弱,地势降低成谷。所以形成向斜成山,背斜成谷的倒置地形。

七、试述断层崖与断层线崖的异同

断层崖是指断层一侧的地盘抬高后,沿断层线延伸的陡崖.,断层运动所致。

演变:断层崖断层三角面侵蚀地形

断层线崖是由于差异侵蚀而把古老断层重新揭露出来,并沿断层线发育的陡崖,无断层运动。

八、简述褶皱构造地区水系的特征及其发育

特征:长方格水系。

发育:河流与岩层倾斜方向一致为顺向河;顺岩层走向平行的为次成河;成直角状汇入次成河的且流向与岩层相反为逆向河,一致则为再顺向河。

九、锥形火山的形成及其特点是什么?

形成:中、酸性岩浆的猛烈中心式喷发,岩浆被抛向空中经冷却下落堆积而形成火山锥。特征:通常有较大的坡度(可达30°~35°),成斜层状火山碎屑物组成,有时夹有少量熔岩流堆积层。

第三章风化作用与坡地重力地貌

一、概念

1.风化作用: 指在地表常温常压环境中,使岩石的物理性状和化学成分发生变化的作用。

2.物理风化:指岩石发生物理疏松崩解等机械破坏过程。

3.化学风化: 指位于地表的岩石矿物在水、大气、生物的相互作用下发生氧化、溶解、水解、水化等一系列化学反应,因而改变了岩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甚至形成新的矿物,破坏了原来岩石的结构,使岩石疏松甚至逐渐变成松散的土层,这种作用称为化学风化作用。

4.热力风化:指岩石因其内部热应力作用而产生的机械破碎。

5.融冻风化:是在寒冷地区,因气温变化于0℃上下,岩石裂隙或空隙中的水反复冻结和融化,造成岩石崩解破碎。

6风化壳: 被风化了的岩石圈的疏松表层称为风化壳。

7.重力地貌:指坡面上的风化碎屑、不稳定岩体、土体主要在重力并常有一定水分参与作用下,以单个落石或整体沿坡向下运动所导致的一系列独特的地貌。

8.块体运动: 坡地重力所移动的物质多系块体形式,故称为块体运动。

9.稳定系数: 抗滑阻力与下滑力的比值。

10.内摩擦角:下滑力刚好等于最大摩擦阻力时的坡角为物体与坡面的内摩擦角

11.滑坡:坡面上大量土体、岩体或其他碎屑堆积,主要在重力和水的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称为滑坡。

12.崩塌: 在陡峻的山坡上,巨大的岩体、土体或碎屑层,主要在重力作用下,常常突然发生沿坡向下急剧倾倒、崩落现象,在被脚处形成倒石堆或岩屑堆。这种现象称为崩塌。

13.倒石堆: 崩落下来的大量石块、碎屑物或土体堆积在陡崖的坡脚或较开阔的山麓地带,形成倒石堆。

二、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有哪些类型?其原理是什么?形成的风化产物是什么?

物理风化类型:(1)因岩石卸荷释重而引起的剥离作用

(2)外来晶体在岩石裂隙中的挤压作用

(3)热力风化

(4)生物活动对岩石机械风化作用的影响

原理:使岩石发生物理疏松崩解等机械破坏。

风化产物:崩解成碎屑的岩石,化学成分不改变。

化学风化类型:(1) 溶解作用(2) 水解作用(3)水化作用(4)碳酸盐化作用

(5) 氧化作用(6)生物化学风化作用

原理:使岩石矿物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从而改变岩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

风化产物: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发生改变的岩石,甚至形成新的矿物,破坏了原来岩石的结构,使岩石疏松甚至逐渐变成松散的土层。

三、影响风化壳厚度的因素有哪些?可以将风化壳自上而下分为哪几层?因素:气候、岩性、构造、地貌和发育时间等。

分层:土壤层、风化土层(全风化带)、风化碎石带(强风化带)、风化块石

(弱风化带)、风化裂隙带(微风化带)及新鲜未风化带的岩层。

四、分析风化壳的发育阶段

1、物理风化阶段——岩屑型风化壳

岩石遭受物理风化作用,崩解破碎,形成岩屑型风化壳。

2、化学风化为主的阶段

(1)化学风化早期阶段——富钙阶段

(2)化学风化中期阶段(硅铝粘土型风化壳或高岭土型风化壳)叫富硅铝阶段

(3)化学风化晚期阶段(铁铝型风化壳或砖红壤风化壳),也叫富铁铝阶段

五、分析气候、地貌、岩性、构造和时间对风化壳发育的影响

(1)气候:是控制岩石风化的最普遍、最重要的因素。在不同的气候下,风化壳的发育阶段和风化壳的类型都是不同的。因此风化壳具有显著的地带性特征。

(2)地貌:平坦的地形有利于形成深厚的风化壳。

(3)岩性:岩石的成分对风化壳的发育也很强的影响。如:在热带气候下,各种岩石几乎都能发育形成砖红壤型风化壳;同一种岩石在不同的气候下,发育形成风化壳是不同的;岩性单一的岩石,在不同气候下的风化产物可能都是相同的,如石英的风化产物都是相同的——二氧化硅。

(4)时间:风化作用持续的时间长短,直接影响风化壳的发育程度。

六、分析风化壳的空间分布规律。P36页表3-2

七、分析块体运动力学原理

(一)坡面上的土粒岩屑或石块的运动

θ≤φ即稳定时须满足坡角小于等于土粒的休止角

(二)块体运动的整体位移

当块体运动发生在岩土体内部时,块体运动首先要克服粘结力和摩擦力,才能发生位移。其块体运动的抗滑强度为:τf=N·tgφ+ C·A 稳定系数k分类讨论

八、分析崩塌的形成条件和触发因素

(1)崩塌的形成条件:①地貌条件:高陡的悬崖②岩性条件:坚硬的岩石③构造条件:地质构造及其组合方式④气候条件:强烈的物理风化、差异风化

(2)触发因素:暴雨、强烈的冰雪融化、爆破、地震和人工开挖坡脚等

九、倒石堆及其堆积特征

崩落下来的大量石块、碎屑物或土体堆积在陡崖的坡脚或较开阔的山麓地带,形成倒石堆。

特征:结构多呈现为松散、杂乱、多空隙、大小混杂而无层理。

十、滑坡地貌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

(1)滑坡体 (2)滑动面或滑动带(3)滑坡后壁与滑坡台阶 (4)滑坡舌与滑坡鼓丘(5)滑坡湖与滑坡洼地(6)滑坡裂缝

十一、分析滑坡滑动的力学机制

K=1,斜坡体处于极限平衡;k >1,斜坡处于稳定状态;k <1,斜坡处于不稳定状态。

十二、分析滑坡的形成条件和触发因素

(1)地貌条件:斜坡地貌特征决定了斜坡内部应力分布状态及地表流水特征,特别是斜坡的高度、坡度和外形是决定滑动力大小的主要因素。如坡度:20—40度的斜坡易发生滑坡;河流侵蚀凹岸易发生滑坡;凸形坡易发生滑坡

(2)斜坡物质组成:一般来说,由粘土矿物组成的岩石如泥岩、页岩、煤系、片岩和千枚岩等及其风化物易发生滑坡。

(3)地质结构:岩层的各种结构面,如层面、片理面、断

层面、解理面、堆积层内的分界面及其基底面、地下水含水层的顶底面、风化壳中风化程度不同的分界面等,常常构成滑动带的软弱面。

特别当结构面的倾向与坡向一致,结构面的倾角又小于斜坡的坡角时,最易发生滑坡。

(4)地下水的作用:地下水浸湿斜坡的组成物质,显著地降低其抗剪强度。实验证明,泥岩或页岩饱水时的抗剪强度,比天然状态下的抗剪强度降低30一40%。

触发因素:(1)斜坡形态的改变:切坡或在坡顶堆土(2)降雨与水位的变化 (3)震动影响

十三、根据崩塌的形成条件和触发因素,哪些地方易发生崩塌?

十四、根据滑坡的形成条件和触发因素,哪些地方易发生滑坡?(可参考形 K= =滑力矩总抗滑阻力矩1

122D G R B A D G f ??+

τ

成条件和触发因素自由发挥)

十五、对比崩塌和滑坡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1、崩塌的特征:

(1)运动速度极快;(2)崩塌体运动不依附固定的面或带;

(3)崩塌体在运动过程中有倾倒、翻转、跳跃、崩解等运动形式,其整体性完全被破坏;(4)垂直位移量大于水平位移量。

2、滑坡的特征:

(1)运动速度差异大,从极快到极慢;(2)滑坡体依附固定的面或带滑动;(3)滑坡体沿滑动面作整体运动;(4)水平位移量大于垂直位移量。

第四章流水地貌

一、概念

1.流水地貌:流水在运动过程中,使沿程的物质发生侵蚀、搬运和堆积,形成了各种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这类由流水作用所塑造的各种地貌,统称为流水地貌。

2.坡积裙:在坡面流水作用下,被带到坡地平缓处或坡麓地带堆积下来的坡积物,围绕坡地分布形成的地形,形似裙边。

3.洪积扇: 沟谷洪水出山口后,所携带的物质大量堆积形成以沟口为顶点的半圆形扇状堆积体。(包括扇顶相、扇中相、扇缘相)

4.泥石流:泥石流为山区常见的一种突发性自然灾害现象,是由大量土、砂、石块等固体物质与水组成的一种特殊洪流。

5河流侵蚀: 河道水流破坏地表,并冲走地表物质称为河流的侵蚀。

6.下蚀: 流水加深河床与河谷的作用称为下蚀。

7.侧蚀: 流水拓宽河床和河谷的作用称为侧蚀。

8.溯源侵蚀: 侵蚀方向是不断向源头(即上游方向)进行,侵蚀结果是使沟谷或河谷长度增加。

9.河流的搬运作用: 河道水流携带泥沙及溶解质,并推移床底

沙砾的作用称为河流的搬运作用。

10.河流均衡剖面: 当河床的侵蚀和堆积达到了平衡状态(即冲淤平衡状态)时所出现的河流纵剖面称为平衡剖面(均衡剖面),它是一个圆滑均匀的凹形剖面。

11.河漫滩: 河漫滩是指分布在河谷底部河床两侧、平水期出露水面洪水期被淹没、具有二元沉积结构的滩地。

12.阶地:当一个地区受到构造上升或气候剧变,使河流在它以前的谷底下切,原谷底突出在新河床之上,成为近于阶梯状的地形称为阶地。

13.河床纵剖面: 河流平水期河水所占的谷底部分称为河床。从河源到河口,沿河床最低点所作的剖面称之为河床纵剖面。

14.三角洲: 等密度流水体混合会产生轴向射流,产生三维的混合作用,水流展宽快,流速迅速下降,泥沙颗粒由大到小依次沉积,相应地形成了由顶积层、前积层和底积层构成的吉尔伯特型三角洲。

15.河流袭夺: 由于侵蚀力较强的河流袭夺相邻河流上游河段,使分水岭位置迅速变化。

二、分析地形、气候、地表组成物质和植被对坡面径流作用强度影响

地形:坡长、坡度、坡形

气候:气候影响降水量大小变化,从而影响剖面径流。

地表组成物质:由裸露的基岩或黏土构成的坚实地面,雨水仅能润湿薄层表土,绝大部分降水迅速转化为坡面径流。

植被:①树木的树冠、草类和凋落物可拦截雨滴对坡面的直接打击。

②凋落物层既能储存水分,增加地表水的下透率,又能阻滞地表径流,减少泥沙流失。

三、坡面径流作用分带及其形成的地貌

(1) 不明显冲刷带浅凹地(浅平低洼地)

(2) 冲刷带侵蚀纹沟(3) 淤积带坡积裙

四、按照侵蚀沟谷纵横剖面形态特征和演变过程,沟谷可以分为哪几种类

型?它们的形态有何差异?

切沟:(横剖面呈V形,沟缘明显,沟底纵剖面与坡面大致平行)

冲沟:(沟头产生陡坎、跌水,横剖面呈宽展V形,冲沟纵剖面与沟身所在坡面不一致,沟底纵剖面呈凹弧曲线)

坳沟:(沟缘不明显,沟底纵剖面坡度相当平缓,沟床上有沉积物,形成宽浅的干谷)

五、洪积扇的形成、沉积分带和洪积扇的变形

形成:沟谷洪水出山口后,所携带的物质大量堆积形成以沟口为顶点的半圆形扇状堆积体。

沉积分带:扇顶相、扇中相、扇缘相

变形:A、如山体继续抬升,山前地带相对下降,在老洪积扇前面

可形成新的洪积扇,后者部分地覆盖在前者之上,成为叠置式洪积扇。B、如洪积扇的下方相对下降,则形成的新洪积扇顶端向下迁移,老洪积扇被沟谷水流切割成为洪积台地,或新老洪积扇以沟谷相连,形成念珠式洪积扇。C、若洪积扇基部发生构造掀斜运动,则洪积扇轴部会沿构造掀斜方向不断迁移,形成侧叠式洪积扇。

六、分析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1、物源条件:大量的固体松散物质为泥石流的发育提供物质基础。

2、水源条件:暴雨、冰雪大量融化或湖泊、水库溃决为泥石流的暴发提供水动力条件。

3、地形条件:陡峻的沟坡、比降较大的沟床有利于泥石流的形成和启动。

七、河流侵蚀和搬运有哪些主要方式?

侵蚀:下蚀、侧蚀、溯源侵蚀搬运:推移、悬移、溶解质搬运

八、分析河流侵蚀、搬运、沉积与流水速度的关系

九、分析侵蚀基准面变动对地貌发育的影响

侵蚀基准面的变化必然引起河流的再塑造。当侵蚀基准面上升时,水面比降减少,

水流搬运泥沙的能力减弱,河流发生堆积。相反,当侵蚀基准面下降时,因基面下降而出露的河床坡度增大,水流侵蚀作用加强,开始在新出露的

河段发生侵蚀,然后逐渐向上游发展,导致溯源侵蚀。

十、弯道型河床的平面形态与发展变化

平面形态特征:弯曲型河床是最常见的河型。河床曲率等于或大于1.5,平面上河床蜿蜒曲折,河漫滩宽广,深槽紧靠凹岸,最深点位于凹岸顶点偏下游处,河弯的曲率半径愈小,水深愈大。河床横断面不对称,凹岸深槽与凸岸边滩相对应,深槽与边滩延伸很长,均呈圆弧形。上下边滩由浅滩相联,浅滩位于两个反向河弯之间转折点,通常称其为过渡段浅滩,其纵剖面亦具阶梯状坡折。

发展变化:当弯曲河床发展到一定阶段,上、下两个反向河弯按某个固定点,呈s形向两侧扩张,河曲颈部愈来愈窄,当水流冲溃河曲颈部后便引起自然裁弯取直。河弯裁直后,废弃的旧曲流便逐渐淤塞死亡,成为牛扼湖;新河因流程缩短,比降增大,往往迅速拓宽,发展成为主槽。

十一、分析河漫滩的形成和沉积结构

形成:V形河谷——环流侧方侵蚀河床相物质——雏形河漫滩——加积、滩面增高二元结构——河漫滩

沉积结构:覆盖在粗颗粒河床相沉积之上的河漫滩相沉积与河床相沉积在垂直剖面上形成了下粗上细的特殊结构称为河漫滩二元结构。

十二、分析阶地的形成原因

1、构造运动

2、气候变化

十三、根据阶地的结构和形成作用性质,阶地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并绘图表示之

十四、不同成因的阶地其形态有何特色?

1、侵蚀阶地:由基岩组成 ,阶地面上没有或残留零星河流沉积物。

2、堆积阶地:(1)上叠阶地:下切深度较前期阶地下切深度小,河谷底部仍保留早期冲积物,因此新阶地的组成物质就叠置在老阶地之上。

(2)内叠阶地:下切深度达到发育前期阶地的谷底,年青阶地的坡麓触及基岩,新老阶地呈内叠相接。

(3)基座阶地:以基岩为基座,基岩顶面覆盖有河流冲积物的阶地。

地壳稳定时期

河漫滩

地壳抬升时期 河流沉

河流下切 阶地 构造旋回

气候干旱

河流沉积 河漫滩

气候湿润 阶地

气候

旋构造旋回

气候旋回 形成阶地

阶地类型

侵蚀阶地

基座阶地

堆积阶地 上叠阶地

内叠阶地

埋藏阶地

(4)埋藏阶地:被后期河流冲积物所埋藏,就形成埋藏阶地。

十五、如何对河口区进行分段?各段的特点如何?

根据入海河口地区水动力特征的不同,从陆向海,可以把河口区分为:近口段、河口段和口外海滨段。

特点:近口段有潮水涨落 ;河口段具有两向水流,水流变化复杂,河床不稳定;口外海滨段海洋作用为主,可能有破浪和海流的影响。

十六、分析三角洲的形成条件和形成过程

条件:1、丰富的泥沙:河流年输沙量与年径流量之比大于0.24;

2、海洋的侵蚀搬运能力较小;

3、口外海滨区地势平坦。

形成过程:

十七、根据河口水流、波浪和潮汐作用的相对强度,将三角洲分为哪些类型?

1、 扇形三角洲

2、鸟咀形三角洲

3、鸟足形三角洲

4、岛屿形三角洲

十八、试述河流袭夺的原因及河流袭夺后形成的独特地形。参见P84页

第五章 复习思考题

1、概念:

口门沙坝

水下天然堤 河流 分汊 新的口门沙坝和水下天然堤 水下三角洲 向海推进

加积 沙岛、天然堤

塞支并汊 三角洲平原

喀斯特地貌:由喀斯特作用形成的地貌称为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作用:凡水对可溶性岩石以化学过程为主(溶解和沉淀),机械过程(流水侵蚀和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和堆积等)为辅的破坏和改造作用,称为喀斯特作用。

石林:突出于溶沟之间的石脊称为石芽,高大的石芽称为石林。

漏斗:可溶岩地区由溶蚀作用形成的漏斗形或碟形的封闭洼地称为漏斗。

落水洞:落水洞是开口于地表而通往地下深处的裂隙、地下河或溶洞的竖向洞穴。

溶蚀洼地:一种面积较大的圆形或椭圆形的封闭洼地。

溶蚀谷地:岩溶地区宽阔而平坦的谷地称为溶蚀谷地。

干谷:岩溶地区干枯的或间歇性有水的河谷。

峰丛:是一种连座峰林,顶部山峰分散,基部相连成一体。

峰林:是成群分布的石灰岩山峰,其基部分离或微微相连。

溶洞:地下水沿着可溶性岩体各种裂隙溶蚀,侵蚀扩大而成的地下空间

石笋:由洞底往上增高的碳酸钙堆积体,形态呈锥状,塔状及盘状。

石钟乳:悬垂于洞顶的碳酸钙堆积、呈倒锥状。

石柱:石钟乳及石笋的相对增长,直至两者相连而成的柱状体。

2、分析喀斯特作用的化学过程和喀斯特作用的基本条件

喀斯特作用的化学过程:喀斯特作用的化学过程的实质是酸性溶液使碳酸盐类岩石溶解和水溶液中碳酸钙重新沉积两个过程。即:

CO2 + H2O--H2CO3H2CO3--H++HCO3- H+ +CaCO 3--HCO3- +Ca++

综合反应式是CaCO3 + CO2 +H2O--HCO3- +Ca++

喀斯特作用的基本条件:喀斯特作用能否进行主要取决于岩石的可溶性和水的溶解力,它们具有质的确定性,是岩溶作用的必要条件。但是喀斯特作用的深入程度则受岩石的透水性和水的流动性的影响,具有量的影响,是岩溶作用的充分条件。

(一)、岩石的可溶性岩石的可溶性主要取决于岩石的成分和岩石的结构。

(二)、岩石的透水性岩石的透水性影响着水向地下的渗流,并且关系到地下喀斯特作用的进行。岩石的透水性取决于岩石的孔隙度和裂隙度。

(三)、水的溶蚀力水的溶蚀力取决于水的化学成分(CO2)、温度、气压、水的流动性及流量等方面。水中CO2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大气、有机和无机的CO2。

(四)水的流动性及流量经常流动的水体,能较大地提高水的溶蚀力.

3、试述喀斯特水的垂直分带及其对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影响(课本P93-94) (1)垂直渗透带:多生成垂直性的溶洞(2)季节变动带:有利于垂直和水平底下溶洞的发育(3)水平流动带:带动了活跃的水之交替和混合,可以形成规模较大的水平溶洞(4)深部滞留带:只有少数为数不多的蜂窝状小洞穴。

4、试述喀斯特地貌发育的阶段性

在气候条件和地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上升的石灰岩高地开始,岩溶地貌发育可按“幼年期”阶段、“青年期”阶段、“壮年期”阶段和“老年期”阶段顺序发展,各个阶段有一定的地貌组合。

1幼年期阶段非可溶性岩石被剥蚀后,可溶性岩石裸露,地表流水开始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作用,地面常出现石芽和溶沟,以及少数漏斗。

2.青年期阶段河流进一步下切,河流纵剖面逐渐趋于均衡剖面,地表水绝大部分转为地下水。这时,漏斗、落水洞、干谷、盲谷、溶蚀洼地广泛发育,地下溶洞也很发育,有许多地下河。

3.中年期阶段地表河流受下部不透水岩层的阻挡,或者地表河下切侵蚀停止,溶洞进一步扩大,洞穴发生坍陷;许多地下河又转为地面河,同时发育许多溶蚀洼地、溶蚀盆地和峰林。

4老年期阶段当不透水岩层广泛出露地面时,地表水重新出露,形成宽广的冲积平原平面上残留着一些孤峰和残丘。

5、试述喀斯特地貌的地带性

气候对岩溶作用影响的结果使全球岩溶地貌景观具有强烈的气候分带色彩。目前可明显分出的有五个气候地貌带:即热带、亚热带、温带、干旱带和寒带等喀斯特地貌带。(一)热带的岩溶地貌

1、热带岩溶地貌发育环境

气温高雨量多地表水量多、水流生物化学作用活跃和土壤中富含CO2气体

2、热带岩溶地貌发育特点

岩溶作用具有速度快、强度大的特点;地貌发育远比其他气候带好,地表和地下喀斯特地貌都非常发育。具体表现为:

(1)峰林发育得很好,石林高大。以峰林或峰林洼地为显著特征。

(2)地表漏陷地貌、溶蚀洼地和谷地广泛发育。

(3)地下喀斯特地貌发达,形成广大的洞穴系统

(二)地中海型

1、地中海型喀斯特地貌发育环境

本类型以前南斯拉夫喀斯特高原为代表,有厚层的石灰岩,该地夏季干热,冬季湿冷,水热条件不及热带。

2、地中海型喀斯特地貌特点

地表或地下喀斯特地貌仍相当发育。高原上以溶斗、落水洞、溶蚀洼地、坡立谷、盲谷及干谷等为多见,还有少数河流切割高原,造成槽形峡谷,尤其在地下河崩塌地段,峡谷更为明显。高原地面干旱,岩石裸露。呈现一片荒凉景色。这种类型,又称为“裸露喀斯特”。

(三)湿润亚热带岩溶

在亚热带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岩溶。我国亚热带气候具有明显的雨季和干季,年降雨量一般大于800mm,雨季主要集中在夏季。在这种湿热气候条件下,岩溶发育以各种岩溶洼地、溶蚀盆地、漏斗和岩溶丘陵为其特征,并有一些大型的溶洞和地下河。

(四)温带型岩溶

1、喀斯特地貌发育环境

温带湿润气候,温度和降水不及热带气候,喀斯特作用较弱。

2、喀斯特地貌特点

地表喀斯特地貌发育较差,以溶丘为主;地下喀斯特地貌较发育,可形成大型溶洞以及多种多样的次生碳酸岩沉积地貌。

(五)寒带的岩溶地貌

寒带气温低,结冰期长和冻土分布,都极大地限制了地表水的活动和地下水的补给,从而削弱了岩溶作用的进行。虽然没冻结的低温水能溶入较多

的CO2,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石灰岩的溶解量,但因低温减弱了化学反应速度,所以总

的溶蚀强度低于热带,但高于干旱带。

(六)干燥型

1、发育环境

在干旱区,年降水量很少,风力强蒸发大,地表径流几乎绝迹,地下水深埋,地下径流微弱,地面植被和土壤缺乏,这种环境很不利于岩溶作用的进行。

2、喀斯特地貌特点

岩溶地貌发育很差,不但数量少,而且规模小,形态极不完全。但一些规模较大的古岩溶地貌,却能在干燥环境下得到长久保存。

此外,在干旱热带区,在易溶的石盐、石膏层上,由短暂暴雨作用而成的溶沟、溶槽和溶洞,亦能在长期干旱的环境下得到较好的保存。

第六章复习思考题

1、概念:

风蚀作用: 风蚀作用有两种侵蚀方式1、吹蚀作用:风吹经地表时,由于风的动压力作用,将地表的松散沉积物或者基岩上的风化产物吹走,使地表遭到破坏的作用。2、磨蚀作用:风夹带沙子贴地面运动时,风沙流中的沙粒对地面物质进行冲击、摩擦,如果岩石表面有裂隙等凹进的表面,风沙甚至可以钻进去进行旋摩。风的这种作用称为磨蚀作用

风积作用:被风搬运的沙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堆积,所形成的各种沙丘地貌。

雅丹:风蚀雅丹简称雅丹,是指未固结、较松散的土状堆积物,经风化作用、暂时性流水侵蚀和风蚀作用,形成与主风向平行的、长条形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的地貌组合。

新月形沙丘:是指平面形态呈新月形,其两侧有两个向前伸出的翼;沙丘的迎风坡凸而缓、背风坡凹而陡的沙丘。

纵向沙丘:是指沙丘的走向与合成风向成交角<30°的丘状风积地貌。

荒漠:气候干早、地面缺乏植物覆盖、组成物质粗瘠的自然地带称为荒漠

岩漠:它发育在干旱山地区,其特点是地面被切割得破碎不堪,山岭陡峭,石骨嶙峋,基岩突露地面。

砾漠:是指地势起伏平缓、地面布满砾石的地区。

沙漠:是指地表覆盖有大片风成沙的地区。

泥漠:是指由粘土物质组成的地面,分布在干旱区的低洼地带,特别是封闭的盆地中心。黄土:是指第四纪时期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土状堆积物。

黄土塬:塬是面积广阔而且顶面平坦的黄土高地。塬面中央部分坡度不到1°,边缘部分大约在3°~5°。塬的边缘被沟谷强烈侵蚀,以致塬在平面图在呈花瓣状。

黄土梁:梁是长条形的黄土高地。它主要是黄土覆盖在古代山岭上而成的,也有些梁是塬受现代流水切割产生的。根据梁的形态,可分为平顶梁和斜梁两种。

黄土峁:峁是一种孤立的黄土丘,呈圆穹形。峁顶坡度为3°~10°,四周峁坡均为凸形斜坡,坡度10°~35°不等。

黄土湿陷性:黄土遇水浸湿后,发生可溶性盐类(主要是碳酸钙)溶解和粘土颗粒的流失,强度显著降低,受到上部土层或构造的重压,常发生强烈的沉陷和变形的性质叫做黄土的湿陷性。

2、试分析风沙流的特征及其对风成地貌形成的影响

特征:

3简述新月形沙丘形态特征及其形成

形态特征:其平面形态呈新月形,两侧有两个向前伸

出的翼;沙丘的迎风坡凸而缓、背风坡凹而陡。

形成:见下图形成

4、比较风沙作用与流水作用的异同。

马原复习资料

马原复习资料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马原复习资料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1.定义,马克思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以批判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1.物质决定意识 2.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4.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作用) 3.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物质的存在形式 1.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2.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 3.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对立统一的关系 三,世界统一于物质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首先体现在:意识统一与物质,其次人类社会也统一于物质 2.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1.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2.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

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物质的永恒发展) 四.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统一的实质: ①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 ②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 ③对立统一规律规定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④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世界观根本分歧的焦点. 五,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1.矛盾简单的表述: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2.矛盾的特殊性:(1.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2,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有不同特点 3.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个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3.矛盾的普遍性(共性,无条件,绝对的)和特殊性(个性,有条件,相对的)是辩证统一关系,即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矛盾分析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 六.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活动,是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人文地理学历年真题(01年-15年)解读

人文地理学历年真题 2001年 一、名词解释(15) 1、中东 2、地理大发现 3、大洋洲 4、尼罗河 5、巴黎盆地 二、简述题(20) 1、世界地理环境结构的地域分异规律 2、战后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和产业分布的影响 三、填图题(图) 在图上填出(15) 1、统一后的德国国界和国名(1) 2、鲁尔区的大致范围(2) 3、莱茵河、多瑙河、易北河、中德(部)运河、基尔运河(1) 4、城市:不莱梅、汉堡、柏林、波茨坦、波恩、法兰克福、慕尼黑(各1) 四、论述题 1、对比分析北美和拉美的经济发展条件和特征 2、简述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关系 2002 一、名词解释(20) 1、中国经济地理 2、人口构成 3、华南农业区 4、京津唐工业地带 5、经济地带 二、分析论述题(80) 1、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2、说明我国农业生产地域分异的基本态势 3、说明新中国工业布局演变的特点 4、说明中国经济地理研究的基本内容 5、结合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说明部产业结构的基本思路和方向 2003 一、名词解释 1、国民生产总值GNP 2、第三次科技革命 3、后发优势 4、涓滴效应 5、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 6、点—轴开发模式

二、填图题 在日本地图上填绘日本八大地方(区)、十三个经济地域(要求划出各地方、各经济地域的大致界限并在相应位置写出其名称),并在相应位置出东京、大阪、北九州、札幌四个城市。 三、简答题 1、简述中国西南区农业地理特征 2、浅述基本产业结构演变的特征和动因 3、简述现代科学技术对产业而已的影响 四、论述题 1、试析当代世界经济地域系统的基本功能 2、试析城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基本功能 2004年 一、名词解释(5*6=30) 1、经济区位 2、网尼克指数 3、“三湾一海”地区 4、霍尔木兹海峡 5、温带海洋性气候 6、区位商品性 二、简答题 1、主导产业有哪些基本特征?选择主导产业的判断指标主要有哪些?(15) 2、试述城市化的基本原理和一般规律(10) 3、试述对中国自然资源的总体评价(15) 4、简述美国的地理位置对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15) 三、填图题(15) 在图上填出英国11个标准区的名称及大致范围、赫布里底群岛、泰晤士河、奔宁山脉 三、论述题(25*2=50) 1、从区域发展的角度,谈谈你对长江三角洲及沿岸地区的认识 2、试用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来分析欧盟的发展 2005 一、名词解释(40) 1、按劳动地域分工 2、京津唐工业基地 3、主导产业 4、经济地域 5、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 二、简答题(60) 1、简述区域规划的主要内容 2、简述战后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特点 3、简要评析东北老工业区振兴发展的条件 4、试对我国能源进行简要的经济评价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提纲——个人整理精华版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提纲 上篇 近代中国历史轨迹发生改变的原因(内因和外因) (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原因) 1.中国集权官僚制的消极影响; 2.晚清政治的衰败与晚清政府 的贫困化; 3.西方列强的侵略; 4.中国文化传统的障碍:中央帝国观念、重农抑商传统、重义 轻利传统、崇古薄今取向。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 1.基本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 众的矛盾。 2.相互关系:两大基本矛盾互相交织,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 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历史任务: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 富裕。 2.相互关系: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 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有利维护民族独立、促进人民解放。 3. 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必由之路: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 主革命。

资本——帝国主义入侵的表现,影响 一、军事侵略 1、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2、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 围 3、勒索赔款,抢掠财富 二、政治控制 1、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2、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3、扶植、 收买代理人 三、经济掠夺 1、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 2、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3、实行 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4、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四、文化渗透 1、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 2、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课件版本】 鸦片贸易给中国造成了严重的灾难 1、打破了中国对外贸易的长期优势,是中国有多年来的出超国变成入超国,使中国白银外流,国库空虚。 2、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影响了人民生活。 3、严重破坏了社会风尚,破坏了生产力。

马原复习资料整理

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复习资料整理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什么? 答: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学说。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什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标志是什么?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布。 3、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发展性。 4、物质的概念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感觉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5、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意义:(1)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 (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6、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什么?为什么? 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 原因:(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7、矛盾的基本属性是什么?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怎样的? 基本属性:对立和统一。 普特关系:(1)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的。(前者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后者相反。(2)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密

中国近代史复习要点(精华版)

第一单元列强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1、英国鸦片战争根本原因: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 2.两大历史任务:a.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b.改变中国经济技术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解放。 3、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年(意义):鸦片战争以后,《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1856-1860年,英法联军为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原因),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 5.沙俄是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瑷珲条约》是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条约。 6、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军的历史任务。 8、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牺牲,是我国的民族英雄,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失败后,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地化程度。 9、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八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0.反侵略战争失败原因:社会制度的腐败;经济技术的落后。 11.启示:侵略战争是列强为实施对外扩张政策而挑起的,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落后是中国一次次挨打的主要原因。失败给中华民族带来的震撼与刺激,促成了中华民族的奋起。唯有不断变革、自强、自立,才能使自己的祖国屹立于民族之林,受到世界的尊重。 时间不平等条约影响 鸦片战争1840-1842 《南京条约》中国开始被列强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起步 11洋务运动的目的:为了镇压农民起义,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洋务运动的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代表人物:奕忻(中央),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地方) 洋务运动的内容:(1)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先进生产技术,创办军事工业。如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 (2)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3)从70-80年代筹建了南海、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4)创办新式学堂。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评价洋务运动:是失败的封建统治者自救运动。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为中国近代化开辟道路。对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12、1895年春,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揭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 13、戊戌变法:1898年6月到9月,内容:(课本P34—P35)。性质: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影响:是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提出了比较全面的资本主义改良方案,有利 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就一步发展。启示:戊戌变法的失败说明资本主义的改良运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走不通。康有为等人勇于向先进的国家学习,敢于开拓进取、创新变革和高度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值得我们学习。 14、1894年,孙中山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第一个革命团体,成立地点:檀香山)1905年,他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孙中山为总理。通过了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的革命纲领。它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创办的机关刊物《民

2007-2017年西南大学自然地理学真题

2007-2017年西南大学自然地理学真题 目录 2007-2017年西南大学自然地理学真题 (1) 2007年 (1) 2008年 (5) 2009年 (10) 2010年 (15) 2011年 (17) 2012年 (21) 2013年 (24) 2014年 (25) 2015年 (27) 2016年 (29) 2017年 (30) 2007年 一、名词解释(3×10=30) 1、冻融作用 由于温度周期性的发生正负变化,冻土层中的地下冰和地下水不断发生相变和位移,使土层产生冻胀、溶沉、流变等一系列应力变形,这一复杂的过程就称为冻融作用。冻融作用是寒冷气候条件下特有的地貌作用,它使眼色遭受破坏,松散沉积物发生分选和受到干扰,冻土层发生变形,从而塑造出各种冻土地貌。 2、生物多样性★ 3、副热带高压 从赤道上空流向两极地区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流向逐渐趋于纬线方向,阻滞来自赤道上空的气流向高纬流动,空气质量增加,形成高压区,称为副热带高压区。 4、流域★ 流域:每一条河流和每一个水系都从一定的陆地面积上获得补给,这部分陆地面积便是河流和水系的流域,也就是河流和水系在地面的集水区。由两个相邻的集水区之间的最高点连接成的不规则曲线,即为两条河流或两个水系的分水线,任何河流或水系分水线内的范围,就是他的流域。 5、洪积扇

在干旱、半干旱的季节性或突发性洪水在沟谷的出山口后因比降骤减,水流分散水量减少使得沟谷所携带的物质大量的堆积,形成了以沟口为顶点扇形堆积地貌,就是洪积扇。扇顶与沟口相连,坡度较大,向边缘坡度逐渐减少。 6、大洋水团形成于同一源地(海区),具有相对均匀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征和大体一致的运动状况及其基本相同的变化趋势,与周围海水存在明显差异的宏大水体。水团的性质主要取决于源地所处的纬度、地理环境和海水的运动状况。 7、沉积岩★ 8、灰化过程 灰化过程是指土体亚表层SiO2残留、R2O3及腐殖质淋溶及淀积的过程。在寒温 带针叶林植被条件下,由于有机酸(富里酸)溶液的下渗过程中使上部土体中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淋失,土壤矿物中的硅铝铁发生分离,铁铝胶体遭到淋溶并淀积于土体下部,而二氧化硅则残留于土体上部,形成一个灰白色的淋溶层,称灰化层。这是灰化土的典型特征。 9、演替 演替由于气候变迁、洪水、火烧、山崩、动物的活动和物质繁殖体的迁移散布,以及因群落本身的活动改变了内部环境等自然原因,或者由于人类活动的结果,使群落发生根本性质变化的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这种在一定地段上一种群落被另一种群落所替代的过程叫做演替。是一漫长的过程。 按群落所在地的基质状况(物理环境)可分为两类: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10、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由地球表层中无机和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所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自然环境根据其受人类社会干扰的程度不同,又可分为两部分:天然环境(原生自然环境)人为环境(次生自然环境) 二、简答题(15×3=45) 1、岩石的水理性质及其影响因素。 松散岩石存在着孔隙,坚硬岩石中有裂隙,易溶岩石有孔洞。水以不同形式存在于这些空隙中。岩石与水作用时,表现出不同的容水性、持水性、给水性、透水性等,这就是岩石的水理性质。 (一)容水性 指岩石容纳水量的性能,用容水度表示。容水度是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单位体积的岩土所能容纳的最大水量。容水度数值的大小取决于岩土空隙的多少盒连通程度。(二)持水 性在重力作用下,岩石依靠分子力和毛管力在其空隙中保持一定水量的性能,称为持水度。用持水度表示。持水度是岩土在重力影响下岩石空隙保持的水量与岩土总体积之比。岩土组成颗粒越小,持水性能越好。岩石所保持的最大薄膜水量与岩石体积之比,叫做分子持水量;毛管空隙被水充满时,岩石所保持的水量与岩石体积之比,则称毛管持水度。(三)给水性

马原期末复习 重点整理

马原期末复习重点整理 单元: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理论意义:P2 2. ●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2.怎样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P24-25 ●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 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实践史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 3.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P41. ●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旧质向新质的飞跃。 ●否定时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 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 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4.矛盾分析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P44-45 ●矛盾分析法是对立统一规律在方法论上的体现,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

中居于核心地位,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矛盾分析方法的重要作用,是由对立统一规律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地位决定 的。 ●矛盾分析方法的具体体现:a.把握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方法b.“两 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c.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与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的方法d.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等 ●矛盾分析方法的核心要求是善于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做到具体矛盾具体分 析,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分析方法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就要求我们不断强化 问题意识,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善于认识和化解矛盾,尤其是优先解决主要矛盾作为打开局面的突破口,以此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 单元: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1.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P61-63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感性认识与理想认识的关系:P68-69 a.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b.理性认识必须依赖于感性认识。 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人文地理学》考研赵荣版2021考研真题库

《人文地理学》考研赵荣版2021考研真题库 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 一、名词解释 1人文地理学[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研] 答:人文地理学是指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其研究特点既有综合性、地域性和动态性等地理学各分支学科所共有的特征,又有以人文现象作为研究主体的特征;研究对象上注重地域分布特征及人文现象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在研究方法上既采用地理学中的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也引进大量的社会科学方法。 2埃拉托色尼[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研] 答:埃拉托色尼是被西方地理学家推崇为“地理学之父”的古希腊著名学者。他运用简单的工具测量出了地球周长,成为最早测量地球半径的人,并在测地学和地理学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首创了“地理学”(Geographe)这一名词,Geo为地球,graphe为描述,并用它作为《地理学概论》的书名。他的研究特色是把地球作为人类的家乡来研究,力图说明人类生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3文化特质的源地[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研] 答:文化特质的源地是指某一特征文化特质的源地。文化特质的源地有单核源地和多核源地。文化特质的单核源地是指文化特质从一个地点产生,然后扩散到其他地区;文化特质的多核源地是指文化特质的源地除单中心的源地之外,还有一些是多中心的源地,以道教的文化源地为例,道教的文化源地有西部源地和东部源地。4环境决定论[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研]

答:环境决定论是指确认自然条件(即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的一种思潮,它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环境决定论的最大优势是:为人们从自然环境角度理解对人类的极大制约影响提供了良好的思路。但其不足也是显然的,即过分夸大地理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忽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能动作用,显示出理论认识的局限性。因此,在运用此理论时,须辩证地去发挥出优势来。 5民族[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研;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研] 答:民族是指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是人们最主要的社会划分形式之一,属于历史学、社会学范畴。它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产条件下产生,也会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下趋于消亡。民族是随着社会发展的顺序发展的,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民族发展的不同水平和类型。但这并不是说,任何民族都毫无例外地必须经过每一个社会发展阶段,事实上,有的民族从其产生之后,从未经历过奴隶社会而进入了封建社会。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个民族分化为两个民族的现象,也出现了几个民族结合为同一民族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被同化的民族当然不会再经历以后的社会发展阶段,而新产生的民族自然也没有经过其产生以前的社会发展阶段。6种植园农业[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研] 答:种植园农业是指热带地区种植单一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的密集型商品农业,广泛分布在拉丁美洲、东南亚、南亚以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种植园农业往往从事的是大规模的生产,具有种植面积广大、使用劳力多和商品率高的特点。种植园农业一般分布在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以及热带草原气候。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海南、云南、广西以及广东等地区。

(完整版)马原重点(必背)按章节整理

马原重点(必背)按章节整理 绪论 1.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第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鲜明的政治立场 第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第四、实现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2.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第一、学习理论武装头脑努力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基本原理及基精神实质 第二、理论联系实际 第三、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 第一章 1.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在批判继承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合理因素并对现代科学成果进行科学总结基础上形成的的科学理论成果,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不但为以往的实践检验所证实,且随着未来的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而深化。 第一,物质概念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列宁的物质概念及其意义。 第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现代意义。它被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发展所证实和丰富,并提供了理论思维的方向原则和基本方法。 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 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3.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主观能动性又称自觉能动性,是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活动能力。 客观规律性是指物质运动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认识和利用规律又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4.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2021西南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今天主要分享一下我的考研历程,给各位学弟学妹们做一参考,希望大家考研一定要坚持,坚持就是胜利。 政治是从暑假开始的,早早就买了李凡老师的《政治新时器》,关注着李凡老师的公众号,细细的把这本书过了两遍,结合公众号实时推送的最新内容,其实只要下功夫,政治主要就是背,还好我记忆力比较好,所以政治对于我而已不成问题。 今年英语也不难,阅读是真的很简单,不管是英语基础好的同学,还是一般的同学,只要你认真复习,好好准备,考个70分左右是没问题的。本人一直很喜欢学英语,六级考了554分,还算不错。其实英语考的就是阅读好不好。阅读好了,就是高分。写作多背几篇模板,和别人差不了多少分的,大不了也就得个平均分。可阅读不一样啊,拿下阅读那么多分。就已经过线了。我今年阅读题全对。考了79分。 因为本人作文水平一般,估计也就得个平均分。我从大一下学期开始准备四级的,努力背单词,做阅读,每天慢慢的积累,四级考了553分。过了四级以后,我趁热打铁。继续背单词,看翻译,做阅读,踏踏实实的准备,没有考前突击这一说,最后又以高分过了六级。总的来说,英语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快不得,只能踏踏实实地背单词,做阅读,翻译句子。就这么简单。 我背单词用的《一本单词》,做阅读作文这些主要关注了木糖英语考研微信公众号和蛋核英语考研公众号,在上面看一下蛋核英语的视频课程以及《木糖英语真题手译版》,收获颇多,推荐一下。 专业课作为最大的拦路虎,必须从一开始就要重视,从第一天复习开始就要开始复习,故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个人觉得专业课有以下几点比较重要,首先知识点是核心,不管你采用什么办法知识点是最最基本的,虽然考研不考知识点,但是知识点是必须记住的,这一点没有条件可以谈。我用的是某老师的参考书,在这之前我把知识点全部写到卡片上,每张卡片上44个知识点,方便随身携带,只要有空就拿出来识记,因此知识点一定要做到乱熟于心。我专业课可能没考的理想中那么好,除了客观原因外,大题可能是失分主要项。因为后面对答案的时候,我大题得分很少,这和我平时水平不相符,但是我一直也没时间怎么认真准备,所以可能在这上有点吃亏,希望后来者引以为戒。

《马原》期末复习资料考点完整

《马原》复习资料 1.马克思主义的含义、理论来源、经典著作、鲜明特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含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 答:含义: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承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经典著作:两人《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新莱茵报》 马《资本论》《法兰西内战》《哥达纲领批判》 恩《反杜林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整理出版《资本论》二三卷 鲜明特征: (1)科学性,它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应。(表现在坚持世界的物质性和真理的客观性) (2)革命性,它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理论,按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它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政治立场(表现在坚持唯物辩证法)。 (3)实践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统一的,以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为基础,致力于实现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含义 (1)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 (2)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3)基本方法: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的指导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2、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派别的划分及各派别的基本思想和代表人物(唯物主义VS唯心主义;可知论VS不可知论;唯物史观VS唯心史观;辩证法VS形而上学) 答:哲学的基本问题:存在和思维、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

西南大学人文地理学真题

一、名词解释(15) 1、中东 2、地理大发现 3、大洋洲 4、尼罗河 5、巴黎盆地 二、简述题(20) 1、世界地理环境结构的地域分异规律。 2、战后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和产业分布的影响。 三、填图题(图略) 在图上填出:(15) 1、统一后的德国国界和国名;(1) 2、鲁尔区的大致范围;(2) 3、莱茵河、多瑙河、易北河、中德(部)运河、基尔运河;(各1) 4、城市:不莱梅、汉堡、柏林、波茨坦、波恩、法兰克福、慕尼黑;(各1) 四、论述题 1、对比分析北美和拉美的经济发展条件和特征。(30)简述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关系。(20) (2001) 一、名词解释(20) 1、中国经济地理 2、人口构成 3、华南农业区 4、京津唐工业地带149 5、经济地带 二、分析论述题(80) 1、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2、说明我国农业生产地域分异的基本态势。 3、说明新中国工业布局演变的特点。 4、说明中国经济地理研究的基本内容。 5、结合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说明西部产业结构调整 的基本思路和方向。 (2002) 一、名词解释 1、国民生产总值GNP 2、第三次科技革命 3、后发优势 4、涓滴效应235 5、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 6、点—轴开发模式 二、填图题 在日本地图上填绘日本八大地方(区)、十三个经济地 域(要求划出各地方、各经济地域的大致界限并在相应 位置写出其名称),并在相应位置填出东京、大阪、北 九州、札幌四个城市。 三、简答题 1、简述中国西南区农业地理特征。 2、浅述基本产业结构演变的特征和动因。 3、简析现代科学技术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四、论述题 1、试析当代世界经济地域系统的基本功能。 2、试析城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基本功能。 (2003) 一、名词解释(5×6=30) 1、经济区位 2、网尼克指数 3、“三湾一海”地区 4、霍尔木兹海峡 5、温带海洋性气候 6、区位商品率 二、简答题 1、主导产业有哪些基本特征?选择主导产业的判断指 标主要有哪些? (15) 2、试述城市化的基本原理和一般规律。(10) 3、试述对中国自然资源的总体评价。(15) 4、简评美国的地理位置对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15) 三、填图题(15) 在图上填出英国11个标准区的名称及大致范围、赫布 里底群岛、泰晤士河、奔宁山脉 四、论述题(25×2=50) 1、从区域发展的角度,谈谈你对长江三角洲及沿岸地 区的认识。 2、试用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来分析欧盟的发展。 (2004) 一、名词解释(8×5=40) 1、劳动地域分工 2、京津唐工业基地 3、主导产业174 4、经济地域系统2 5、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92 二、简答题(15×4=60) 1、简述区域规划的主要内容。 2、简述战后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特点。 3、简要评析东北老工业区振兴发展的条件。 4、试对我国能源进行简要的经济评价。 三、论述题(25×2=50) 1、试述战后国际旅游业的发展特征,动因和世界主要 旅游区域。 2、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 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强调“五个统筹”,

中国近代史复习总结

中国近代史复习总结 第一章 1、鸦片战争后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1842年8月29日,中国签订了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1843年10月中英《虎门条约》 1844年7月签订了中美《望夏条约》 10月签订中法《黄埔条约》 2、《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1)法国公使得住北京;(2)通商(3)天主教教士得入内地自由传教;法国人得往内地游历;(4)商议关税(5)兵船可在中国各通商口岸停泊;(6)赔款 3、近代历次反侵略斗争失败的根本原因级经验教训是什么? 答:根本原因:社会制度的腐败 经验教训:中国人民必须把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斗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阶级斗争统一起来,才能完成近代中国革命的任务。 第二章 4、《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及其评价? 答:《天朝田亩制度》的基本内容,是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把每亩土地按每年产量的多少,分为上、中、下三级九等,然后好田坏田互相搭配,好坏各一半,按人口平均分配。凡16岁以上的男女每人得到一份同等数量的土地,不满16岁的减半。同时,还提出“丰荒相通”、以丰赈荒的调剂办法。 评价:(1)《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 (2)革命性:突出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极大地调动农民反封建的积极性。 (3)空想性:首先绝对平均分配土地无法实现。其次,作为小生产者,“均贫富,产品归公”的思想超越了其小私有者的本性,所以无法实现,是一种空想。 (4)落后性:它把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小农自然经济作为追求的目标,具有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落后性。 5、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体西用) 6、洋务运动的基本内容: ①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②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③创办近代海军; ④创力新式学校,选送留学生。 历史作用:①促进了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②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起步;③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风气和价值观的开始改变。 失败原因:①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②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③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7、维新变法运动的历史意义:①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②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③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第三章 8、辛亥革命爆发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什么?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重点(完美版)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第一,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 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勒索大量战争赔款,直接割占中国大片领土。设立租界,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列强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 列强通过公使驻京直接向清政府发号施令,通过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通过控制中国海关直接干预中国内政外交,他们还扶植收买代理人,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从而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特权,迫使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通过协定关税,使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被宰割的地位,同过大规模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使中国逐步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并操纵了中国的主要经济命脉。 列强还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一些传教士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他们还宣扬“种族优劣论”,“黄祸论”,目的是为了帝国主义侵略有理论制造舆论。 所以,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是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第二,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组滞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虽然,列强在侵华的时候也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把西方资本主义的及其技术带入中国,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但是,其主观上并不希望中国成为独立自主富强的近代化国家。因此,总是千方百计的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的进步。历史证明,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才有可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 第一,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帝国主义列强一次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绝不仅仅是为了通商,而是为了掠夺和扩大殖民地,为了他们自身的殖民扩张利益。每一次战争,都伴随着更大的贪梦目的和更多的利益要求。但每一次侵略都遇到了中国人民的反抗,使他们的狂妄野心无法得逞。正是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也给外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和深刻教训,使他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很难征服的国家。他们虽然可以强迫清政府签订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但是始终无法把中国变成他们的完全的殖民地。尤其是甲午战争以后,在瓜分危机的严重关头,中国各阶层人民救亡图存的努力探索和奋起抗争,使侵略者看到了中国人民中所隐含的不甘屈服的伟大力量,不得不放弃了瓜分中国的政策。 第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志,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

西南大学《自然地理学》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海洋沉积最重要的区域() √此题回答正确 1. A. 滨海区 2. B. 浅海区 3. C. 半深海区 4. D. 深海区 2、在北半球的反气旋中,气流的运动方向为 √此题回答正确 1. A. 从中心向四周作顺时针旋转 2. B. 从中心向四周作反时针旋转 3. C. 从四周向中心作顺时针旋转 4. D. 从四周向中心作反时针旋转 有关地球形状的正确叙述是 √此题回答正确 1. A. 正圆球体 2. B. 扁球体 3. C. 南北半球对称的球体 4. D. 两级略扁的椭球体 洪流作用的产物称为 √此题回答正确 1. A. 坡积物 2. B. 冲积物 3. C. 残积物 4. D. 洪积物 5. E. 风积物 根据植物对光周期的不同反应,可将植物分为 √此题回答正确 1. A. 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和中间性植物 2. B. 阳性植物、阴性植物和耐阴植物 3. C. 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4. D. 旱生植物、湿生植物、中生植物、水生植物 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光直射 √此题回答正确 1. A. 北回归线 2. B. 南回归线 3. C. 赤道 4. D. 南极圈 、除两极外,通过地球表面任何一点可以有经纬线

√此题回答正确 1. A. 无数条 2. B. 各一条 3. C. 一条 4. D. 各两条 某地经度指该地所在经线与()角距 √此题回答正确 1. A. 赤道面 2. B. 极点 3. C. 本初子午线 4. D. 地心 从水量平衡方程中可知,海洋蒸发量()降水量√此题回答正确 1. A. 大于 2. B. 小于 3. C. 等于 在北半球的气旋中,气流的运动方向为 √此题回答正确 1. A. 从中心向四周作顺时针旋转 2. B. 从中心向四周作反时针旋转 3. C. 从四周向中心作顺时针旋转 4. D. 从四周向中心作反时针旋转 下列属于河流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貌 √此题回答正确 1. A. 洪积扇 2. B. 自然堤 3. C. 牛轭湖 4. D. 泥石流 5. E. 沙嘴 6. F. 河漫滩 12、莫霍面是 √此题回答正确 1. A. 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

世界近代史笔记复习重点

第一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一、革命前的英国(重点) (一)近代以前英国的社会状况:——特有前提。 1、经济领域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2、政治领域有利于反对封建制度: (二)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社会经济基础 1、圈地运动与英国农业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 2、工商业的发展对封建制度有很大的瓦解作用 (三)经济变动下的阶级结构的变化:——阶级基础 贵族阶级、资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平民 (四)清教运动的发展:——思想基础 (五)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直接因素 1、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与议会反专制统治的斗争。 (1)、詹姆士父子的专制统治 (2)、议会反对专制统治的斗争:《权利情愿书》 2、英国革命的爆发: (1)苏格兰反英起义成为英国革命的导火索。(1637) (2)长期议会的召开标志着英国革命的开始:(1640) 二、革命的过程 第一时期——是革命战争时期(1640-1660) (一)革命的开始——长期国会召开及初期活动:议会斗争(1640-1642)(二)第一次内战(1642-1646) (三)两次内战间隙阶段(1646-1648) 一)长期国会改造国家的政策(政治、经济、宗教) 二)两次内战之间革命阵营内部的政治斗争(1646—1648 年)(四)第二次内战阶段(1648-1649) (五)共和国政府时期(1649-1653)(革命最高峰) 1、对内政策、 2、对外政策:侵略扩张 (六)、护国政府时期(1653-1660)(护国主军事独裁统治) 第二时期——是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1660-1688) 1、复辟的原因 2、复辟王朝的统治 第三时期——是光荣革命时期(1688-1689) (一)詹姆斯二世的反动统治及影响 (二)“光荣革命”(1688) (三)《权利法案》(1689)(意义) (四)君主立宪制(评价) 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重点) 1、摧毁了英国封建贵族的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占统治地位的政权,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奠定了在英国后来资本主义海外扩张中的霸权基础。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辟了世界史上资产阶级代替封建统治的新时代,成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对于欧洲和世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自然地理学排名

070501 自然地理学 北京大学--城市和环境学院-- 自然地理学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自然地理学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自然地理学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自然地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自然地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自然地理学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自然地理学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自然地理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资源学院-- 自然地理学 天津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自然地理学 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自然地理学 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 自然地理学 山西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自然地理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自然地理学 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自然地理学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自然地理学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自然地理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自然地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学系-- 自然地理学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口海岸所-- 自然地理学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自然地理学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自然地理学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旅游学院-- 自然地理学 广州大学--自然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自然地理学 湖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自然地理学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土地科学技术系-- 自然地理学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自然地理学 聊城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自然地理学 鲁东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 自然地理学 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 自然地理学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自然地理学 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 自然地理学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自然地理学西南师范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 自然地理学 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 自然地理学重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自然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