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德育的必要性

第四章 德育的必要性
第四章 德育的必要性

第四章德育的必要性

德育概念的讨论,暗示了德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然而,道德教育是否真的必要,道德是否可教,却非不证自明。倘若道德教育既无必要亦无可能,所谓“德育”就是一个虚妄的概念,任何与德育有关的话题都是多余的。即使有充足的理由证明德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不同理由支撑下的德育,其意义和格局也大不一样。关于德育信念的理性辩护并不纯粹是理论工作。

道德教育真的必要吗?提出这样的问题,容易引起家长和教师愤慨,就好比当年提出“宗教教育必要吗”激怒过宗教界人士。有的甚至对这种类比本身也表示异议:“人没有上帝的思想,可以过日子。但是,人没有任何道德的考虑,过的是什么日子?一个人没有任何宗教信仰,可以很像模像样。但是,说一个没有任何道德可以很像模像样,是不可理喻的。”这种反驳,误解了提出“道德教育是否必要”的意思,以为这是在加剧道德的考虑在儿童发展中并不重要的印象。

提出“道德教育真的必要吗?”这个问题,就是为了引起这样的反应,促使坚信道德教育必要的人,为自己的信念进行合理的辩护。然而,当我们同心协力,试图为德育的必要性辩护时,很可能会发现彼此的立场并不全然相同。因此,德育必要性的辩护工作,十分适合用来检验和反思我们支持和实施某种教育措施的立场。

其实,“道德教育是否必要”这个问题,是由反对道德教育的人士首先提出来的。他们对道德和道德教育的批评咄咄逼人,为德育的必要性辩护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一、怀疑与反对意见

反对道德教育和怀疑道德教育必要性的人,通常是一些对现实道德批判态度的思想家。基于对社会和人性的深思,他们对道德教育提出了不同于常人的见解。

(一)“道德虚无主义( moral nihilism )”

道德虚无论者认为,社会根本不存在真正的道德,个人根本不需要道德。老子断言:社会失道,才需要所谓的道德,社会需要道德是个人堕落的表现。道德是罪恶的根源和表现。“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道德经·十八章》)反之,没有道德也不需要道德的社会,才有理想的社会;没有道德也不需要道德的人,才是真正的完人。“绝圣弃智,民处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道德经·十九章》)

德国哲学家尼采持类似的观点,他认为:道德的本质是长久的强制,人因恐惧而顺从强制,因顺人而逐渐养成道德良心。道德约束、道德良心乃至道德本身,都是借助非道德的虚构、欺骗、强制和恐惧而产生。因此,一切道德传统都包含破坏人和人生的因素,为了使生活获得自由,就必须消灭道德和一切道德传统。

根据道德虚无主义者的观点,不但没有必要进行道德教育,而且不应该进行道德教育。道德教育造就的是险恶的社会、虚伪狡诈的人。

(二)“道德相对主义( moral relativism )”

与道德虚无主义者不同,道德相对主义者承认道德的存在,认为个人有个人的道德,社会也有社会的道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道德,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群、民族和社会有不同的道德。对于个人来说,道德是种口味,各有所好;对社会来说,道德是一种习俗,各不相同。道德是相对的,是相对于不同的人而言的,或者是相对于不同的社会和群体而言的。无所谓绝对的对和错,无所谓绝对的善和恶,无所谓绝对的道德和不道德。不必强求人人有一样的口味那样,也不必强求人人有一样的道德。强求道德上的一致性,反而不道德。因此,没有必要进行道德教育。

(三)“道德天赋论”

持这种观点的认为,人的道德是先天的、与生俱来、人心固有的思想。如孟子所言:“仁义礼智信,非由外铄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道德出于人不虑而知的“良知”和不学而能的“良能”。一切外部影响(包括教育)至多是与生俱来的“善端”展开的条件,并不能改变人的本性。康德则认为:人生来就是理性的存在。受这种理性支配的、不以环境为转移的意志称为“善良意志”,道德就是“善良意志”的“绝对命令”。道德属于理性世界,而教育属于感性世界,它不可为理性世界提供任何普遍的道德原则。换言之,教育无助于道德。

(四)“环境自发影响论”

持种观点的人认为,道德不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而是后来学习的结果。人自幼像学习母语那样,从身边的每个人学习各种道德规范。儿童的学习榜样是一种自然的榜样,他们在与儿童的沟通与交往中,自然地影响着儿童的口语能力或道德的发展,并没有人刻意地教他们口语或道德,有意的道德教育几乎是多余的。

(五)“取消学校德育论”

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并不反对道德教育,但主张取消学校德育。在他们看来,学校主要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不是教人做人的地方。特别是在现代学校生活中,知识授受的任务相当繁重,教师和学生都不可能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用在道德的教和学上,所以现代学校德育的效果不明显。与其让学校力不从心全面负责学生的教育,不如学校和家庭和社会主管道德教育。

西方社会一些人士反对公立学校进行道德教育,另有原因。他们认为,为了保持学校的最广泛的公立性,公立学校各方面的活动都不应当涉及价值问题。公立学校只负责教育的公共部分,个人道德、宗教、政治价值观的形成,由家庭、教堂和社区负责。

二、以人道德发展为取向的辩护

在很长的历史时期,教育一直被视为家庭或个人的事务,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被看成个体人格完善的重要方式。自学校(近代意义上的学校)诞生以来,道德教育的部分责任才由家庭转移到学校,学校在促进个人道德发展上担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另一方面,随着学校与社会联系日益密切,它在促进社会道德进步上也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校长教师积极实施道德教育,首先考虑的往往并不是促进学生道德发展及社会道德进步,而是维持学校正常的生活秩序。因此,可以站在不同的立场上为道德教育的必要性辩护。就个体而言,不但有受教育的需要,而且有从事教育的需要。

(一)基于人接受教育之需要的辩护

论证人有无必要接受道德教育,首先必须查明道德对人是否必要。如有必要的话,还需进一步考察人的道德从何而来。第一个问题涉及的是人性问题,第二问题涉及教育在人的道德形成和发展中的地位问题。

1 、道德是人的一种质的规定性

为了简化人性问题的探讨,这里不准备直接讨论“什么是人”或者“人性究竟是什么”,而从分析“什么不是人”入手。

说“甲某不是人”,无异于斥之为“畜生”、“禽兽”,显然是对人格卑鄙者的一种道德谴责,否定其做人的资格。而说“乙某是个真正的人”或“大写的人”,实为对人格高尚者的一种道德上的褒扬。可见,道德性是对人的一种质的规定,有道德才有资格做人。道德虚无论在对旧道德的批判和否定上具有着一定的意义,一概否定人的道德属性却是错误的。人具有道德的属性,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之一。正如康德所言:人以发展向善的倾向,完善人性,成为道德的存在,作为自己的天职和目的。

2 、人的品德是个人内部状态与外界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

虽说人具有道德的属性但人的道德性却非与生俱来,我们不可能像天生有黑眼睛黄皮肤那样,天生拥有种美德。美德是后天获得的。康德断言:人虽以成为道德的存在为天职,却非生来就是道德的存在,人没有

现成的善性。自然人在道德本性上既不善,也不恶,但自然人具有向善和恶的两重自然倾向。正因为人也具有向恶的自然倾向,所以有必要节制自身的天性。人唯有约束自己的非人性成分,才能防止动物性冲动偏离人性。正因为与生俱来的善的自然倾向,人类才有可能依靠自己的努力以实现人性的不断完善。

人降生于世时还处在未完成的状态,在完善人性的最初努力中需要成年人的帮助和指导。因此,人的品德不仅是个人努力的结果,也是外部影响的结果。人的品德是个人内部状态与外界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

3 、教育是促进个人道德发展的重要力量

儿童是在社会影响下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这种社会影响中有自发的自觉之别。自发影响在儿童的道德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并不像环境自发影响论者所说的那样,道德学习和母语口语学习一样,似乎完全不依赖他人有意识的指导、示范和训练。事实上,口语学习需要专门的教育和指导。父母和其他成人对幼儿的最初的言语训练,是个体口语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道德学习在某种程度上比口语学习更加复杂,缺乏教育和指导,儿童单凭自己的摸索,不足以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必要的道德规范,不足以对付不断扩大的社会生活中日益复杂的道德问题。因此,否认教育在口语学习和道德学习中的作用,是有悖于健全常识的。

儿童在道德发展中有必要接受别人的教育。教育影响因其自觉性,较之于自发的社会影响,对儿童的道德形成和发展方向更具有指导意义。所以,康德说:教育隐含着人性完善的重大秘密,正是通过教育带来了人类全部的善。如果说动物依靠本能实现它注定的命运,人则依靠理性实现其存在的目的——“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其为人,人纯粹是教育的产物”。因此,“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其为人,人纯粹是教育的产物”。因此,“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存在”。涂尔干也指出:人的成长过程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道德教育在其中起重要作用。道德教育是个体个性化和社会化的重要手段。

4 、学校在促进学生道德发展上具有家庭和社会不可比拟的优势

家庭、学校和社会,是影响儿童和青少年道德成长最为重要的教育力量。从数量上看,学校对个人品德形成的影响,很可能不及家庭和社会,但是学校德育对学生的道德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定向作用。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学校德育无所不能。学校德育的作用是有条件的,受到各方面的限制。

三、以促进社会道德进步为取向的辩护

我们往往从个人主义的观点去看待学校德育,以为它不过是师生之间或者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事性。站在个人道德发展的立场上,我们有许多理由坚信学校德育是必要的。诚然,这种辩护是合理的,却是远远不够的,眼界需要扩大。

如今,教育已经不纯粹是个人或家庭的事务,而是社会或国家的事业。随着学校社会化,现代学校教育已经超越了个人主义的狭小天地,而把着眼点放在更加广阔的社会事业之中。学校教育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社会的角度看,学校德育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学校不但是社会传统道德的继承者,而且是社会新道德的创造者。

(一)学校与社会道德传统

学校首先是一种“文化传承( encultrulisation )”机构,它将年轻一代引入某种特定的文化之中,将世代相沿的习俗和道德传递给年轻一代。学校和家庭、社会教育机构一样,是继承社会道德传统的重要力量。

(二)学校与社会新道德观

学校是一种教育机构,在各种具有重大意义的领域培养年轻一代批判的理解力。这使得学校成为推到社会道德进步的重要力量。

四、以维持学校生活秩序为取向的辩护

学校之所以要实施德育,还与学校的性质有关。在我国,广义的学校曾经是一种“养老机构”,后来演变为“应试机构”直到近代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机构”。是教育机构,就必然要担当道德责任。如前所述,道德目的是教育的固有目的,则无所谓“教育”。如果把学校视为真正的教育机构,而不是纯粹的培训机构,学校就要担当道德上的责任,以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和社会的道德进步为使命。那种取消学校德育把学校变成一种纯粹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机构的主张,在理论上荒谬的,在实践中是有害的。它将从根本上否定学校是一种教育机构。学校就有可能沦为纯粹的培训或应试机构,甚至堕落成教唆年轻人的场所。

学校即使不从促进学生品德发展或社会道德进步的考虑出发,仅就维持学校的正常生活秩序而言,也有必要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我国学校德育涉及面颇广,一般分为“个人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学校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国家民族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但学校实际上最为重视的是“学校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学校和教师反复强调的是:热爱学校和班集体,遵守校纪班规,尊敬老师,友爱同学,勤奋学习,等等。这恰恰可以说明学校重视德育的意图。

五、个人、社会、学校取向的关系

在继续为学校德育必要性辩护之前,让我们来比较一下前面三种辩护所持的立场。

综前所述,学校之所有必要实施德育,首先是因为道德教育对每个人都是必要的,而学校在实施德育上有着家庭和社会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其次是因为学校只有担负起对每个学生及整个社会的道德责任,它才是名副其实的教育机构;第三是因为学校即使不考虑促进学生品德发展和社会道德进步,单从维护学校正常生活秩序的需要出发,也有必要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一)个人、社会、学校取向的一致性

显然,可以站在个人品德发展的立场,也可以站在社会道德进步的立场,还可以站在维护学校秩序的立场,来为学校德育的必要性辩护。一般来说,这三种立场是一致的。学校教育恰恰可以把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统一起来:

这种一致性或统一性具体表现为:学校一方面通过培养有道德的个体,促进社会的道德进步,另一方面作为一种进步力量直接参与社会的道德建设:学校生活本身就是一种社会生活,引导学生在学校合乎道德地生活,实际上就是一种社会学习。很显然,学校如果不能维护正常秩序,学校教育就无从谈起,更不用说促进学生品德发展和社会道德进步。因此学校即使从维持自身正常运转的需要出发,也有必要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

六、消极德育与积极德育

超越学校自身的利益,少从维护学校纪律和教师权威方面,多从促进学生品德发展和社会道德进步方面,考虑学校德育存在的必要性——这只不过是应有的一般态度或信念。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德育的必要性也许并不是一个问题,需要进一步追究的倒是:何种德育必要?何时必要?

(一)待机启发与强说教

道德的形成,尽管与外界环境有关,但归根结底是个人努力的结果。因此,在道德成长上,特别强调个人的自我意识、道德发展需要和道德实践的自觉努力。在促进个人道德完善的教育上,存在两种不同的古老观念。

一种是消极被动的德育观。这种观点认为,道德教育需要等待时机,它并不是教育者想进行就可以进行的活动。只有当个体在道德实践中遇到道德问题,有接受道德指导的需要时,才对他进行道德指导。孔

子主张“不愤不启,不排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就是说,对于学生的道德实践和道德修养,采取消极的指导方针。教育者就像是钟鼓,“叩则鸣,不叩则不鸣”。

另一种是积极主动的德育观。这种观点认为,道德品质是人类必备的品质,不论个体有没有道德发展的需要,不论他愿意不愿意接受道德教育,都有必要义无反顾地对他进行强有力的道德教育。这就是墨子的“强说教观”。他说,“叩则鸣”,“不叩亦鸣”,不能坐等年轻人出现道德发展的自觉意识和需要。(二)始于青春期的德育与贯穿于未成年期的德育

与我国古代消极德育观异曲同工的,是卢梭的自然主义德育观。他曾经感慨:“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他认为:人具有善良的天性,只要确保这种天性得到自然的发展,就不用担心儿童最终不会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教育虽然以培养有道德的人为目的,但在感官和理性尚未充分发展之前,不必急于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在他们纯洁的心灵中强加任何东西。他为爱弥儿设想的教育是这样展开的: 12 岁之前由于爱弥儿尚处于“理性睡眠时期”,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养成护以及促进感官的发展; 12 岁以后才开始进行理性教育,学习各种知识; 16-20 岁爱弥儿步入青春期,才开始对他进行道德教育和宗教教育。在卢梭看来,青春期来临之前道德教育是没有必要的,只在青春期阶段才有必要实施道德教育。童年期的感官发展和少年期的智力开发充分的话,青春期的道德教育就水到渠成。

康德的某些观点与卢梭非常相似。在他看来,教育以人类个体的未完成状态为起点,以人的向善倾向人类已有的发展状态为依托,以人性的完善为目的。教育是一个引导人自我完善的过程。这个从起点到目的的连续的过程,依次是婴儿期的养护、孩童期的管教、学童期的教导。但有一点康德与卢梭不同,他认道德教育必须贯穿于整个未成年期。

(三)消极德育的积极意义

墨子和康德的道德教育的主张,正是今天绝大多数人的信念。从实际效果考虑,孔子反对过于积极主动地实施德育,卢梭反对青春期之前实施德育,这两种观点在今天显得有点匪夷所思。但是,它们隐含着对道德教育的真知灼见。今天人们普遍反对违背学生的自觉自愿进行道德灌输,主张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实施程度不等、内容各异的道德教育,实际上与孔子、卢梭的见解有着某种契合。

七、反对道德相对主义

道德虚无主义和道德天赋论在现代社会并没有销声匿迹,但是它们的市场已经很小了。现实生活的大量事实表明这样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它们向道德教育的挑战已经软弱无力。真正对现代学校德育构成威胁的,是道德相对主义。

道德相对主义在现代西方社会盛行,其中,个人相对主义比文化相对主义更为激进。个人相对主义逻辑上否定了一切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文化相对主义在一定程度上还承认道德教育存在的必要。后者反对的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实施相同的道德教育,并不反对在相同的文化背景下实施相同的道德教育。道德相对主义在我国学校教育中有抬头之势,如何看待道德的相对性,对于学校德育的存亡至关重要。

(一)道德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尽管人人都需要道德,但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道德标准,不同时代、民族、社会、阶级、阶层可能有不同的道德。历史上和现实中的道德是具体的、个别的、相对的和暂时的,所以恩格斯说:“一切已往的道德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而社会直到现在还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所以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但是种种具体的个别的相对的和暂时的道德现象,又隐含着、体现着道德的抽象的一般的绝对的和永恒的那一面。不过,道德的抽象的一般的绝对的和永恒的那一面,只能通过种种具体的个别的相对的和暂时的道德来体现。任何人任何团体所宣称的所谓“普遍的”、“绝对的”、“永恒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德,其实都是道德的抽象的一般的绝对的和永恒的那一面在这个或这个团体上的

具体体现,因而依然是具体的个别的相对的暂时的道德。

“道德”一词可以分开来解释。“道”指的是规律或法则,是抽象的、普遍的、绝对的、永恒的客观存在,不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且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老子:《道德经·一章》)尽管如此,对于“道”,人们依然能够加以体会,加以实现。对“道”的体验和追求,谓之“得道”。人们依然能够加以体会,加以实现。对“道”的体验和追求,谓之“得道”。古代汉语中“德”即“得道”,包括“外得于人”和“内得于已”。所谓“内得于已”即“身心自得”;所谓“外得于人”即“施惠泽使人得之”。一个人追求自我完善,那是一种道德境界;一个与人为善,那也是一种道德境界。

可见,“道德”之“道”侧重于强调道德的抽象性、一般性、绝对性和永恒性;“道德”之“德”侧重于强调道德的具体性、个别性、相对性和暂时性。“德”之于“德”恰如月印万川。月亮只有一个,各个地方看看到的月亮是不一样的。尽管月亮的具体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人们对月亮的体验千差万别,月亮终归是月亮。道德亦复如此:它有抽象的、一般的、绝对的和永恒的一面,但它的表现形式却是具体的、个别的、相对的和暂时的,因而是千变万化的。

简而言之,道德既有相对性,又有绝对性。道德的绝对性,使道德教育成为可能。正是因为道德中存在绝对的一面,道德教育才有了客观的理性基础。道德的相对性,使道德教育成为必要。正是因为道德还有相对的一面。所以在一个共同体才需要进行道德教育。

(二)道德相对主义之批判

肯定道德的相对性,并不意味相对主义:肯定道德的绝对,也不意味绝对主义。顾此失彼,才会导致绝对主义或相对主义的极端看法。道德上的绝对主义,否定道德的历史性、阶级性、民族性和个人性,把某个人、某个团体或某种文化的道德立场、标准和原则绝对化,视为永恒的真理。当今社会日趋开放,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交往、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这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它使个人和群体的视野不断拓展,绝对主义的错误显而易见,不难识别。眼界的开阔,造就了人们对待道德问题的开明立场,即对他人或别的民族和文化的道德价值观尽可能予以理解,至少表示宽容。这种道德相对主义立场,一旦泛化到对待自己或自身民族和文化的道德价值取向上,就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道德相对主义在逻辑上自相矛盾。它一方面道德见解相对化,另一方面又将相对主义观点绝对化。例如,道德相对主义者一方面把道德价值观看成是个人偏好或文化偏好,另一方面又认为把一方面把道德价值观看成是个人偏好或文化偏好,另一方面又认为把一种偏好强加于人是不对的。可是,他们忘了说“把一种偏好强加于人是不对的”本身就是一种道德价值观。如果这种价值观具有普遍意义,那就无异于承认存在一些不同于个人偏好或文化偏好的价值观;如果这种价值观也是一偏好,这就意味着不承认偏好的存在。一种偏好如果可以强加于不喜欢它的人或人群,它还会是一种偏好吗?总之,把一切道德价值观视如偏好的观点,存在着一个自身无法克服的悖论。这种逻辑上的矛盾,根源就在于对道德性质认识的片面性,无视道德的绝对性。

第二,道德相对主义剥夺了人们对自己或自身民族和文化的道德价值观进行批评和反思的权利和机会。人是自己生活的主宰,他生活一种文化之中,就有批评这种文化的权利。人对自己所在的文化有所批评,是因为他生活于其中,受到这种文化的影响,所以有批判它的权利。但是,道德相对主义却使这种批评变得不可能。一种道德价值观如果缺乏自我批评和反省,那么,它不但是武断的,而且是没有发展前途的。

第三,道德相对主义使得人与人、社会与社会、文化与文化、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的道德生活变得不可能。道德相对主义者注意到了人与人之间、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差异,但夸大了这种差异。他们忽视了一切社会都是由人组成的,而人有共同的生理、共同的基本需要、共同的自然环境、共同的抱负。他们还忽视了我们生活在一个星球上,大家被共同的科学、共同的全球性问题不断地联合起来。其实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是表面的,人与人之间的共性是深层的。这种共性,乃是人类道德生活的共同基础。

第四,道德相对主义总的来说是在挖道德教育的墙脚。不可否认,其实温和的道德相对主义在一定意

义上促进了道德教育和道德教育理论的发展。正是在相对主义的压力下,现代道德教育的重心,由传授道德教条、讲解道德上的金科玉律,转向培养道德判断力和道德选择能力,在道德教育的探索上才有令人耳目一新的理论和模式,如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价值澄清学说、体谅模式。然而,激进的道德相对主义会使道德教育显得毫不必要。

(三)道德价值多元背景下的学校德育

当代西方的道德相对主义者,经常以道德价值多元化以及价值冲突为理由,否认学校进行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其实,价值多元化以及价值冲突,恰恰使道德教育显得必要。

道德以共同的生活和共同的利益为前提。两个国家或两个民族如果过去从来没有发生过实质的联系,现在也没有发生交往的愿望或必要,那么它们在道德世界即使有一些共同之处,也是偶然的,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只有在发生实质性交往的前提下,才有必要和可能,寻求和创造两个国家、两个民族共同的道德价值观和共同的道德行为规范。

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在共同交往的领域所奉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一方面以两个国家和民族已有的价值和规范为基础,另一方面又超越双方已有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指导两个国家和民族的共同生活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是基于双方共同利益创造的新的价值观和新的行为规范。例如,相互宽容,求同存异,对话,相互理解,共同创造,互惠,共享,这些准则在处理希望共同生活而各有不同信念和价值取向的国家、民族、社会团体以及个人之间的关系上,往往是最具合理性的行为准则。

因此,道德价值多元化和道德价值冲突的现代社会,迫切需要建立起共同生活必不可少的共同的道德基础。宽容的精神,对话的精神,相互理解的精神,共同参与、共同创造和互惠共享的精神,在一个没有多少价值冲突的社会生活背景下,也许是并不怎么重要的生活原则,在价值大大冲突的社会生活背景下,却成了指导共同生活的基本准则。否则,就不会有共同生活的基础。

上述共同生活准则并非自然形成的,而是通过人的自觉努力逐渐形成的。在人类建立新的生活准则的所有努力中,教育是其中最有为的一种努力。学校不但培养人的表达能力、对话能力、理解能力、创造能力,而且学校本身就营造了一种能够容纳不同价值取向而又有共同生活准则的社会环境。儿童学校生活的经历,以及在学校生活中形成的道德力量,保证了他们在走向社会之后,能够与具有不同价值取向的人进行建设性的交往和合作,创造共同生活的基础。可见,在价值多元化和价值冲突的社会里,学校德育尤为必要。

八、理性的德育信念

“德育有无必要”,与其说是个知识问题,不如说是个信念问题。教师对于学校德育的坚定信念,建立在对学校德育必要性的理性认识和思考上。通过理性的思考和探索,关于“德育有无必要”的争论本身已经显得不甚重要了,重要的是通过这种争论,我们可以识别出当前对于学校德育的明显或潜在的威胁。

威胁首先来自学校本身。学校一旦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机构,就会有它自身的利益和价值取向。如果把维护学校纪律和教师权威放在首要位置,学校德育和学校及课堂管理的关系就会颠倒,德育异化为学校管理和课堂管理的一种工具或手段,于学生品德发展不利。所以,学校和教师在考虑和实施德育中,首先要克服学校利益本位的冲动和习惯,把促进学生品德发展和社会道德进步放在首位。

第二种威胁还是来自学校。学校是一种专门的教育机构,在知识和技能教学上的相对成功,使不少教师盲目地相信和夸大学校德育的在学生道德发展中的作用。结果,一方面忽视了许多可以利用的教育力量,另一方面给学校德育的声誉造成了不良影响。教师对自己以及学校在道德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应该有一个清醒而客观的认识。教师和学校没有能力包办学生的所有道德事务,如果要在学生道德成长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必须与学生家长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加强联合,并在这种联合中发挥教师的专业优势。学校的影响只有与校外影响协调一致,或者使校外影响与学校影响协调一致,才能真正维护学校德育的信念。

第三种威胁来自道德相对主义。在思想意识上,当前学校德育的最危险的敌人,是形形式式的道德相对主义论调。道德相对主义通常以科学客观的面孔出现,容易引起好感,迷惑人心。但是毫无疑问,道德相对主义在挖道德教育的墙脚,它使学校德育在理论和现实上没有立足之地。教师不能简单地从情感上排斥道德相对主义,而要对道德相对主义有理性的认识和剖析,在此基础上,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道德相对主义的观点,把它排除在校门之外。

德育教育典型案例

班主任工作德育案例 2012--2013(下) 怀感恩之心,做有情有义之人 什么是德育?从狭义角度来理解,德育是学校的品德教育, 是除文化教育以外的另一种重要的学校教育内容。“教书育人”,后两字即表明教师的使命既是教书,更要育人。作为一个班级的灵魂,班主任的肩膀上承担着教育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的使命。良好的德育工作能够为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便利,更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成 为有理想、有道德、健康向上的社会好公民。这是我对德育工作的一些理解。下面我将对本学期我们班的德育活动之一做一下回顾和总结。一、德育背景 我所管理的班级,共有学生41人。我们班的特点是:男生思想活跃者居多,易于接受新生事物,但学习目标不太明确,学习主动性意识薄弱,这无疑加大了班级管理的难度。总体来说,班里的学生由于学习成绩较差,中考失利,未能进入普通高中学习,普遍存在一定的受挫心理和自卑心理,对自己的前途比较茫然。此外,我也逐渐发现,班里许多学生与父母并没有良好的沟通,甚至拒绝和父母交流,宁愿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中,也不愿意敞开心扉与父母探讨自己的生活或是学习问题。他们中有些人内心对父母存在着埋怨和误解的情绪觉得父母不理解自己,觉得父母对自己失去信心。亲子关系欠佳,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使得他们对自己放松要求,甚至整天混日子了事,这令我非常着急和担心。如何使这些学生学会体谅父母,理解父母,明确责任,树立目标,又如何使家长理解孩子,亲近孩子,支持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是需要班主任好好做点什么的时候了。 二、案例描述 中学时期是学生个性形成的一段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教会他们学习固然重要,但教会他们生活,教会他们做人一样重要。通过进行感恩教育引导学生反思、体会和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思索父母的报恩之举,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体现报恩之行。让孩子从感恩父母开始,学会关心身边的人,关心周遭的世界,进而关心整个人类,始终保持一颗感恩进行感恩教育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父母付出的心血,更加深入清楚地认识到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深意,从而更好的配合父母的要求和学校教育的规定,做到更加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学会自主管理;同时学校也可以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班会活动过程

德育及其意义

教育及其意义 一、“德育”概念界定 一般说来,德育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德育仅指道德品质教育;广义的德育则泛指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地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柜。广义的德育相对于体育、智育而言,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而不是道德教育的简称或正组织教育的代名词。德育包括家庭德育、学习德育、社会德育等形式。 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社会思想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者品德内部矛盾运动,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待的品德的活动。 二、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 德育过程的结构式指德育过程中不同质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它有一定数量的要素(或成分、组成部分);各要素之间有质的区别;他们在德育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各不相同,彼此以一定方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有组织的系统。通常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教育者是德育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是一定社会德育要求和思想道德的体现者,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育者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个体教育者和群体教育者。

受教育者包括受教育者个体和群体,他们都是德育的对象。在德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既是德育的客体,又是德育的主体。当他作为德育对象时,他是德育的客体,当他接受德育影响进行自我品德教育和对其他德育对象产生影响时,他成为德育主体。 德育内容是用以形成受教育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是受教育者学习、修养和内在化的客体。学校德育基本内容是根据学校德育目标和学生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确定的,它具有一定范围和层次。 德育方法是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它凭借一定的手段进行。教育者借助一定的德育方法将德育内容作用于受教育者,受教育者借助一定的德育方法来学习、修养、内化德育内容而将其转化为自己的品德。 德育过程中的各要素,通过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实践的活动而发生一定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并在这种矛盾运动中推动教育者的品德发生预期变化。由于这一矛盾的不断产生和解决,才不断将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转化未受教育者个体的品德,从而实现德育内容,达到德育目标。这是一定社会思想道德个体化过程和受教育者在思想道德方面社会化或再社会化过程,是社会思想品德继承和创新相统一的过程。 三、德育的意义 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德育的重要性

教育学生的方法 1.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校起着关键的作用 我们的中小学对一个人素质的形成,特别是做人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指出:“学校教育尤其是现代学校教育……要既教书又育人,而且以育人为本……在当前情况下,必须把育人看作是头等重要的事情。因为一个人学业上的缺陷并不一定会影响他的一生;而道德、人格上的缺陷却可能贻害他一辈子。”南宋著名教育家朱熹提出了学校必须把坚持德育放在首位的思想。他说:“致知之要,当知善之所在,如父止于慈,子止于孝之类。若不务此,而徒欲泛然以观物之理,则吾恐其如大军之游骑,出太远而无所归也。”也就是说,学校必须将德育放在优先地位,学生有了较高的道德修养,学得的知识才能发挥正当的作用。如果不是这样,学生单纯追求知识,就像脱缰的野马,会越来越远地偏离方向,直至迷失方向。 然而,透过今天青少年做人的状况,我们却无法乐观。我们从生活的现实和种种相关的调查报告中看到:不少学生爱国意识淡薄,缺乏责任感,爱心淡漠,自私,缺少起码的文明礼貌,缺乏集体主义精神,缺乏宽容,专横,骄逸。这些缺陷像附着于“太阳”身上的“黑斑”,正在侵蚀、污染着青少年的健康心灵。这些现象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因为教育思想、方针的贯彻,一代新人的培养,归根结底是依靠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教育的对象是人,教师对学生要做到

教会做人,教会求知,教会办事,教会健体。 2、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家庭教育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孩子独立行走于世之前,孩子有大半多的时间是同家长一起生活的,父母是子女天然的、不可选择、不可任意更换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言传身教、一言一行,对孩子有耳濡目染的熏陶作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家庭德育的基本方式,它比学校德育、社会德育要强烈、深刻得多。孩子的发展,父母是责无旁贷的。父母是孩子最坚强的依靠,他们对亲情的付出与对孩子的爱,将可能深刻影响孩子日后的人格。因此家长应努力形成良好的家风,形成诸如追求理想、积极向上、团结和睦、民主平等、勤奋好学、勤劳节俭、爱好健美、讲究卫生等良好作风。良好的家风能使家庭德育发挥更大效能。家长教育孩子应严爱结合,要求统一。严格不是简单的限制、命令,更不是严厉、专制、打骂、体罚,严格中包含着说理、引导和启发,严格要求应与尊重、信任、关心、热爱孩子相结合,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严爱结合,刚柔相济,要让“理”制约“情”并成为情的基础,教其学会做人的道理,把他们培养成才。真正的家庭教育应该是寓理于情,情理结合,在亲子感情的伴随下进行品德教育,教他学会做人,把其培养成人。护短、溺爱、娇纵、不管、不教,或滥用亲子骨肉之情和家长的权威,要求过高,责之过严,甚至打骂孩子,都违背家庭德育的规律和特点。类似于夏斐、刘玲、陶鑫、周源等恶性事件的发生,都是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而走极端的结果。所以家长应该明白:你的孩子并不是你,你可以给他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思想,因为他有他的思想;

第七章 德育目的

第七章德育目的 德育理论的基本问题之一是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之为在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表面上看这是道德教育的结果的讨论,但是学校德育活动的结果是有预设性的,所以这一问题实际上可以归结为德育目的的讨论,即道德教育所要培养的人应当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一、德育目的及其功能 (一)德育目的与教育目的 人是目的性的动物。尽管近现代社会人的“机械化”使许多人自觉不自觉地隐入了“机械论”的可悲境地,否认或忘却了人的目的性,但目的性仍然是人与动物的分水岭。由于有了目的,人类的活动就不再是一种无反省的动物性本能而是一种追求理想和完美的创造性实践活动。有了目的即有了活动的目标;有了目的即有了反思活动得失成败并使之趋于完善的标准。作为人类自身的再生产的教育和德育活动当然也具有各自的目的。这就是我们所要讲的教育目的与德育目的。 那么,什么是德育目的? 一般认为,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预先设定的教育结果,具体说来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的人才质量的规格与标准。那么我们也可以认为,德育目的就是德育活动预先设定的结果,是德育活动所要生成或培养的品德规格。教育目的与德育目的的关系有三重。第一,德育目的就是教育目的。比如赫尔巴特认为:“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赫尔巴特的观点至今仍有许多人认同。第二,德育目的是德育目的的组成部分。教育目的具有整体性,需要分解为若干方面,德育目的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我国的教育方针要求教育应当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其中“德”的发展是重要的教育目的之一。第二,德育目的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教育目的具有高度的概括性,需要予以具体化。道德发展在教育中的只是一个概括性的项目,但在德育目的中它就必须予以较为具体的确认。德育目的作为一种活动结果的期望与预设,具有以下几个特性。 第一,德育目的具有预见性。作为德育活动结果的设定,德育目的确定时已对德育过程诸因素如教师、学生、教育内容、教育手段,以及教育过程诸环节如对道德价值与规范的认知与情感体验、道德内化、道德行为的改善等都有预先的设想。 第二,德育目的具有超越性。德育目的超越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由于道德本身对生活的超越性,德育目的的要求应当高于德育对象的现实的道德水平。二是德育目的产生于德育活动之前,具有时间上的超前特性。关于德育目的应当高于德育对象的现有水平,科尔伯格曾经有过卓越的论述。他说:“不管是以阶段 5 还是以阶段 6 来规定学校道德教育应达到的水平,都不要紧。但可以肯定地说,不能以比这两个阶段低的阶段的道德概念去规定道德教育的目的。”对具体的教育对象而言,虽然科尔伯格认为:“儿童极少能理解超过其所属阶段一个以上的信息”,但是他仍然坚持:“对于年幼的儿童,我们在传授道德信息时确实可能会犯水平过高或水平过低的错误,而犯水平过低的错误比犯水平过高的错误更糟糕,这是因为,在信息水平过低的情况下,儿童会失去对所传递的信息的尊重”。 第三,德育目的具有可能性。即德育目的的制定不仅应具有超越和超前的特点,还考虑到社会发展及德育对象的道德发展两个方面的实际,具有实现的可能。德育目的是一种对德育对象影响的预期。德育影响作为德育主体道德建构的价值环境能否有效实现,要害在于环境的设计能否与主体的接受状态联系起来。不进入主体接受的阈限,德育目的就是妄想。此外,长远或超越性的德育目的既要有现实性,又要有实现它的具体方式,比如将目的、目标进行分解、分层等工作。 此外,由于德育活动具有强烈的价值或意识形态色彩,德育目的也具有全人类的普遍性和历史性、民族性和阶级性。 教育目的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英国教育学爱约翰·怀特曾经指出:“除非教育工作者对这些教育目的一清二楚,否则他们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肯定会受损失。”所以教育目的对于具体教育活动意义重

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鸡西教育局专家报告会有感 密山市当壁镇中心学校 张文阁 2013年3月9日鸡西市教育局举办了专家报告会,聆听了北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专家陆教授对我国当前德育教育形式的剖析,和德育教育重要性紧迫感。体会颇深。 科教兴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我国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倡素质教育,而发展教育的希望在少年,他们是初升的太阳,充满朝气和活力,孕育着无限希望。教育的根本不是成绩,人的成长进步才是最重要的。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分析智伯而亡时写道:“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这就突出了德的重要性。所谓“少年若天成,习惯成自然”,可见“德”的培养,更应该从小抓起。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和思想品德逐步形成的时期,由于年龄小、知识少、阅历浅和缺乏社会经验,是非观念模糊,对人对事缺乏明辨能力,具有很强的模仿力,容易接受外界的各种影响,同时又具有极大的可塑性,俗话说得好:嫩枝易弯也易直。因此思想基础打得好坏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以至今后一生都有极大的影响,品德教育不仅对学生自身同时对社会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品德教育必须从小学生抓起,使其在增长知识中培养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懂道理,会做人。 但是,我国德育现状令人堪忧,很多小学并没有开设思想品德课,或即便开设也被当做“副”科对待,代课老师不予重视,敷衍学生。其他代课老师也常以讲题、补课为由任意占用思想品德课,使本该重要的一门课程完全缺失。而有些学校开设了思想品德课,也有进行道德教育的主题班会等,但这些以直接进行道德教育为目的的学科课程或活动课程,毕竟时间有限,内容上也不足以完成德育工作,这就导致学生德育的不完善。 当前应试教育体系,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却忽视品德的培养。现有的教育模式必须尽快改变,素质教育不能空喊口号。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把“传道”放在了首位。可是我们的学校教育以学生分数论成败,学生以成绩排名次,教师以分数订优劣。学生的学习负担日益加重,学生成了被动学习的机器,没有独立性、思考性、自主性,更别说学生的思想品德受到熏陶感染了。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成绩

学校德育经典案例故事

【经典案例故事】魏书生同时担任两个毕业班(146人)班主任的秘诀 魏书生老师曾到过许多师范院校作报告,每到报告结束后,常有很多学生围着魏老师,请他写当老师、当班主任应记住的最重要的一句话。魏老师总是一次又一次地给他们写下这样的一句话:“坚信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是你的助手,你也是每个学生的助手。”魏书生老师说:“这是我教书、当班主任以来,感受最深的一点,也是我当班主任的一条最根本的原则。”他深有感触地说:“我坚持这个原则时,工作就顺利、就成*****;我忘记或不自觉地违背这条原则时,工作就受挫折、就失败。” 1991年,魏书生老师担任两个毕业班的班主任,而且学生总数高达146人,他还有许多社会兼职工作,经常应邀到全国各地讲学,可是班级工作井井有条,班级面貌欣欣向荣。诀窍就是相信学生,请学生做自己的助手。他跟同学们谈心说:“老师依靠什么当班主任,依靠什么教语文?就依靠在座的各位助手。在座的146位同学都是我的助手,都是我的副班主任,都是我的语文助理教师。大家都成了老师的助手,我们的班集体就能管理得井井有条。”(摘自高等教育出版社《新世纪班主任必读》) 【经典案例故事】夏令营中的较量 1992年8月77名日本孩子来到内蒙古,与30名中国孩子一起举行了一个草原探险夏令营。 A 中国孩子病了回大本营睡大觉,日本孩子病了硬挺着走到底。 在英雄小姐妹龙梅,玉荣当年放牧的乌兰察布盟草原,中日两国孩子人人负重20公斤。匆匆向前进着。他们的年龄在11——16岁之间,根据指挥部的要求,至少要步行50公里路,而若按日本人的计划。则应步行100公里!说来也巧,就在中国孩子叫苦不迭之时,他们的背包带子纷纷断落。产品质量差给他们偷懒制造了极好的理由。他们争先恐后地把背包扔进马车里揉揉勒的酸痛的双肩,轻松的又说又笑起来。可惜,有个漂亮女孩背的是军用迷彩包,带子结结实实,使她没有理由把包扔进马车,男孩子背自己的包没劲儿,替女孩背包不但精神换发,还千方百计的让她开心。他们打打闹闹,落在了日本孩子的后面,尽管有男孩子的照顾,这位漂亮女孩刚走几里路就病倒了,蜷缩一团瑟瑟发抖,一见医生泪如滚珠。于是她被送回大本营,重新躺在席梦思床上,品尝着内蒙古奶茶的清香。日本孩子也是孩子,也照样生病。矮小的男孩子黑穆雄介肚子痛,脸色苍白,汗珠如豆,中国领队发现后,让他放下包他不放,让他坐车他更不肯。他说:“我是来锻炼的,当了逃兵是耻辱,怎么回去向教师和家长交代?我能挺得住,我一定要走到底!"在医生的劝说下,他才在草地上仰面躺下,大口大口的喘息。只过了一会,他又爬起来继续前进了。 B 日本家长乘车走了,只把鼓励留给发高烧的孙子;中国家长来了,在艰难路段把孩子拉

小学德育目标和内容

小学德育目标和内容 一、我国小学德育目标 小学德育目标是教育者依据教育目的,通过德育在儿童品德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亦即小学德育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小学德育目标是实施小学德育的出发点,也是检验小学德育是否达标的质量标准。它不仅决定了小学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小学德育的整个过程。 二、小学德育的内容 (一)什么是小学德育内容 小学德育内容是教育者依据小学德育目标所选择的、用以形成儿童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原理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二)小学德育内容的特征 1、阶级性和历史性 2、共同性和继承性 3、稳定性和可变性 (三)确定依据 我国小学德育内容是根据我国教育目的和小学德育目标与任务确定的。 (四)小学德育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人们在祖国土地上长期生活、劳动和奋斗中形成的对祖国的深厚感情。爱国主义教育是指通过学校德育培养起青少年的这种态度,并逐步演化为自身的一种深厚的情感。我国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要内容是:“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实现包括台湾在内的祖国统一,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了解:爱国主义是一

个历史范畴,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各个历史时期的爱国主义也有共性:建设祖国,发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抗击侵略,保卫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 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 ①帮助儿童从小培养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②帮助儿童初步了解民族和国家两者的内涵以及民族与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逐步树立起民族和国家意识。③帮助儿童初步了解我国各民族和社会发展现状,引导儿童自觉地将自己乃至本民族的利益同国家利益结合起来,逐步树立为民族与国家强盛而努力奋斗的精神。④教育儿童在热爱本民族与国家的基础上,正确地理解其他民族与其他国家的利益,逐步树立起尊重、友爱、合作的精神。⑤重视各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 2、理想教育 理想问题是人生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包括社会理想、事业理想、人格理想、生活理想等等。是否具有健康、正确的理想是儿童能否顺利成长与发展的关键。 小学理想教育的内容: ①教育者应充分理解、尊重并正确对待儿童理想的现实性与丰富性。②帮助儿童认识到理想对于人深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并对其进行正确引导,逐步提高他们分辨正确理想和错误打算的能力;帮助他们自觉将个人理想与民族和国家利益结合起来,逐步树立起为民族和国家利益而奋斗的远大理想。③教育者应结合传统与现实,培养儿童学习革命光荣传统,并将其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下去。 3、集体主义教育

试论学校德育的必要性

试论学校德育的必要性 德育的概念与意义 (1)德育的概念 德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在受教育者身上培养所期望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等,以促使他们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它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 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的道德要求和个体的品德心理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在受教育者身上培养所期望的道德素质,使他们具有正确的道德观念、丰富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热切的道德观念和较高的道德实践能力,不断提升他们的道德境界的教育过程。它是与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律教育相对而言的。 其中所谓思想教育即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政治教育即引导学生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逐步形成爱憎分明的态度和立场。 道德教育即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和道德义务,以形成高尚的品德。 法律教育即传递法律知识,提高遵纪守法的能力,使学生执法、守法,并能正确地运用法律。 (2)德育的意义 第一,德育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相辅相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了道德支持和道德保障。德育是社会道德建设的 主渠道和主阵地,德育工作的效果直接影响社会的道德状况。 第二,德育工作是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的需要。 对于青少年来说,道德需要与理智需要、审美需要一样,是他们的人生基本需要。道德需要能否得到满足及满足的方式和类型,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他们成年后的道德素质和道德素养,决定了他们的社会性发展程度和社会性接纳程度,决定了他们发展空间的大小和发展方向的正确与否。良好的德育工作能够满足、引导和提升他们的道德需要,为他们的道德发展以及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他们拥有一个充实的、有意义的、有尊严 的和幸福的人生。 第三,德育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德育与智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德育与其它各育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并为其他各育提供精神动力和价值方向,它们共同服务于教育目的,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和丰富个性的形成。

最新学生社团典型案例

中职学校学生社团建设实践与研究 平阴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特色化发展——学生社团典型案例 展恒旭 一、基本情况 中职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普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作为中职院校的学生不仅要有精湛的专业技术和优良的文化素养,而且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审美能力。实践证明社团是中职生课余文化生活的重要阵地,是课堂的有益补充,所以有其自身的文化特色和存在的价值。 平阴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是一所农村职校,学生多数是升学道路中断或缺乏实力,不能在拥挤的升学路上继续前行的失意学生。为了让这些孩子重拾信心,实现人生价值,就需要搭建能够让他们继续前行的平台,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找到适应他们自身发展的成才之路,从而实现多元发展。组建学生社团是拓展德育途径,实施德育内容、实现德育目标的方法和措施之一。 二、实施背景及需求论证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职业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职业教育招生人数逐年增加,学生就业面不断扩大,就业层次不断提高。如何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是我们职业学校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 多年来学校紧紧抓住职业教育的特点,本着“培养一名学生,致富一个家庭”的原则,围绕“用市场规则经营学校,按社会需求培养

学生”的办学理念,努力打造“做人有品德,发展有基础,就业有优势,升学有希望,创业有能力”的人才培养品牌,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教育规划纲要》和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中提出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基本任务和德育工作目标与我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责任在心”为引领,加强德育工作的研究与实践,不断探索和创新德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满足学生的多元发展,实现服务学生、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会议指出:努力拓展新形势下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高度重视学校管理和学生自我管理在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学校制度建设,加强班主任工作,加强共青团、学生会和学生社团工作;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调动和依靠学生内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成人成才转变为学生内在需求、自觉行动、自主行为。 学生社团是由具有共同志趣的同学自愿组织的、相对独立地开展活动的群众团体,是学生自我塑造、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有效形式,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首先,学生社团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和补充。它能使学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激发思想、熏陶品格、发展个性,巩固、深化、扩展课堂所学内容,而且特别注重知识的转化、运用和创新。学生社团活动可以弥补课堂教学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种种不足,更注重实践与能力。它比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更丰富、更灵活,更能适应学生的

学校德育工作目标

学校德育工作目标 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具有社会 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长为共产主义者。 一、指导思想 中小学德育工作始终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把学校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地位,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将“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的要求落实到教育工作中的各个环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德育内容 依法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坚持以先进的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进程,切实确保德育重要地位,加大力度强化心理品质教育和学风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促进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及良好个性心理品质,学会求知、学会做人,逐步将德育工作推向序列化的轨道,为成功申报市重点高中和市行为规范达标学校奠定基础,为祖国建设培养“四有”式创新型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德育目标 (一)总体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具有报效祖国的精神,拥护党的领导,初步树立为祖国的现代化事业奋斗的理想志向和正确的人生观,具有公民的社会责任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宪法、法律,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具有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开拓进取、坚毅勇敢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道德评价能力、自我教育能力。 (二)具体目标 1、七年级:侧重加深对爱祖国、爱科学的理解,加强规范养成教育,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目标,自尊、自理,能专注于各门文化课学习,学有成效,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2、八年级:将对祖国的热爱,对追求人生目标的热情转化为勤奋学习的行动,自爱、自强、勇于质疑、创新,在学会求知和各类有益活动中,不断增强审美训练和人生观、价值观锻炼,有较强的责任感。

德育及其意义

一、“德育”概念界定 一般说来,德育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德育仅指道德品质教育;广义的德育则泛指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地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柜。广义的德育相对于体育、智育而言,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而不是道德教育的简称或正组织教育的代名词。德育包括家庭德育、学习德育、社会德育等形式。 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社会思想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者品德内部矛盾运动,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待的品德的活动。 二、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 德育过程的结构式指德育过程中不同质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它有一定数量的要素(或成分、组成部分);各要素之间有质的区别;他们在德育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各不相同,彼此以一定方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有组织的系统。通常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教育者是德育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是一定社会德育要求和思想道德的体现者,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育者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个体教育者和群体教育者。 受教育者包括受教育者个体和群体,他们都是德育的对象。在德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既是德育的客体,又是德育的主体。当他作为德

育对象时,他是德育的客体,当他接受德育影响进行自我品德教育和对其他德育对象产生影响时,他成为德育主体。 德育内容是用以形成受教育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是受教育者学习、修养和内在化的客体。学校德育基本内容是根据学校德育目标和学生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确定的,它具有一定范围和层次。 德育方法是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它凭借一定的手段进行。教育者借助一定的德育方法将德育内容作用于受教育者,受教育者借助一定的德育方法来学习、修养、内化德育内容而将其转化为自己的品德。 德育过程中的各要素,通过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实践的活动而发生一定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并在这种矛盾运动中推动教育者的品德发生预期变化。由于这一矛盾的不断产生和解决,才不断将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转化未受教育者个体的品德,从而实现德育内容,达到德育目标。这是一定社会思想道德个体化过程和受教育者在思想道德方面社会化或再社会化过程,是社会思想品德继承和创新相统一的过程。 三、德育的意义 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3、德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

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中学是人才的摇篮,是祖国的希望,是民族的未来,肩负着祖国人民的重托和历史赋予的使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 智为人才素质之基础,体为人才素质之条件,美为人才素质之重要内容,而德乃人才素质之灵魂。思想道德素质作为人的一种基本素质,集中体现着人们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各种问题时所表现出的是非判断能力和行为选择能力。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与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与党的事业能否后继有人,与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兴旺发达,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息息相关。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为当代中学生展示才华、实现理想提供了崭新而宽阔的历史舞台,同时也对当代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德育的基础就是要教学生学会做人,所以诸如公平、正直、诚实、勇敢、仁爱、热爱劳动、艰苦朴素等应当成为中小学德育的奠基。而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的培育是德育的最高目标,同时也是德育的基础工作。只有确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美好理想,学生才可能有健康、自觉的价值生活,才能有真正合乎道德的行为,形成真正的文明行为习惯。龇德育教育一直是学校教育的工作重点,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能独立思考的、尊重社会公德的劳动者。90后中学生道德教育的问题分析 德育是指有意识地实现社会思想道德的个体内化,或者说有目的促进个体思想品德的社会化。进入21世纪,我们教育的受众也随着时代的变化逐渐成为我们教育的主体。90后中学生的德育出现了诸多问题,诸如: 1. 90后中学生德育内容中道德知识与社会实际的缺失。 德育内容来自生活世界,德育内容应是现实的、生动的。学生很难从自身的结构和需要中找到与之相一致的契合点,无法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为。\"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 学生仅表现为一个学习知识的人,而不是一个有完整的精神世界和独立个性的生活着的人。 2. 90后中学生德育方式上自主建构与主体意识的缺失。 德育是提高学生思想认识的活动,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一定的道德信念,以便规范他们日常生活行为。信念的建立,绝非单纯的说教就能实现,而是要学生自己理解,通过悟性将德育要求内化为自己的德育信念。中学生当前的德育主要是灌输说教,缺乏对学生主体性的正确认识,忽视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没有学生的主体意识。这种德育,不能触及道德结构的核心--道德信念,极易造成学生道德行为的刻板和不稳定。 3. 90后中学生德育过程中师生对话与自我顿悟的缺失。 德育是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的教育实践活动,它涉及到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平等、互动关系。然而,我国中学生德育是教师和学生不平等对话。学生常常被视为客体、被动的。教育者忽视了学生是一个具有能动、反思的主体,他们依靠自己的权力或权威,迫使学生接受德育内容,忽视了学生理解与否。因此造成师生之间形式上的交往、思想上的断层,造成你讲我听、我行我素的局面。 4. 90后中学生德育评价时动态化与多元化的缺失。 在应试教育思潮的控制下,学校德育对\"人"的关注日趋弱化。"人的教育”从教育的\"中心\"退却为教育的\"边缘\",德育变成了一项可有可无的软任务。当我们面对学生们惨淡的德育,作为教师,为之心痛。仅凭学生的分数,怎能断言他的道德高低?正如尼采强调:\"最大的恶属于最大的善,当我们称某些行为与思想为善或恶时,不应该考虑它们过去被称为什么。过去被称为恶的东西,现在完全可以称为善,反之亦然。 \"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

德育工作先进材料学校德育工作典型案例

德育工作先进材料学校德育工作典 型案例 “五育并举,德育为首”德育工作是教育教学的基础与保障,也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为了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保证作用,我校始终将德育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不仅抓过程,而且抓效果,以灵活多变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取得了良好成效。有力地推动了教育教学工作,现将我校有关德育工作措施总结如下: 一、健全领导机构、完善工作制度 我校建立有专门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和学生操行平定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负责定期组织活动,制定活动计划,写出活动计划并对活动结果做出总结评价。同时,学校建立健全了各项德育工作制度,根据制度要求,对各项德育工作做出指导,组织、评价、总结。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值: 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来源于教师孜孜不倦的教育,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具备教高的德育素质,

从这一点出发,学校通过种种途径加强学习提高教师素质,要求班主任每学期初制定出详细可行的德育工作计划上交学校审验后,照举执行,做到有的放失。每学期至少组织两次班主任座谈会、主题德育演讲会等。 三、丰富德育内容、保障实施途径 九月开学之初,我校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分学段、分层次的对全校师生进行了系列化的德育教育。首先,教师带领全体学生认真学习《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使每位学生熟知内容。一二年级小学生我们着重培养其良好的习惯。见到老师先问好,上学、下学跟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说再见、问好,使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一下子好象长大了许多,已经懂礼貌,成为“大学生”了,应该重视孩子了。三四年级学生,我校除了日常规范强化训练之外,又召开了主题班会“如何与他人进行交流”,教师和学生共同收集一些有关交流的资料,如“演讲口才”、“交流”等,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演讲和交流能力。而对于小学五六年级学生来说,我校召开“老师,我想对你说”主题班会,鼓励学生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同时强调教师,无论学生提出什么样

浅谈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梨树县郭家店镇第四小学黄旭 小学正处于道德教育的关键时期,必须认真抓好。在教育内容上应反对抽象空洞的说教,强调德育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以养成基本的道德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伦理道德。下面,我想从以下几点浅谈我对小学教育中德育教育重要性的看法: 第一,家长的导向作用不容忽视家长是青少年的启蒙教师,也是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家庭教育的方式可以直接透视出青少年在未来成长道路上的成功与否,重视德育教育光喊口号不行,光靠教师在学校的教育更是不行,家长应该积极行动,积极配合学校和教师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从小事抓起,良好的思想品质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应从平时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进行道德教育只让孩子背那些条条框框是不行的,只让孩子停留在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表象认识上也不行。孩子从入学开始就应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家长和教师的教育使孩子能够真正认识到为什么是对、为什么是错,而且付诸以行动中才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此外,对于现在的教师也还存有另外一种困惑,那就是小学生在学校上课期间在老师的教育下、在学校的监督下养成了较好的习惯,能够较好的按照行为规范要求自己,但到了假期在家长们溺爱的强攻下逐渐迷失方向“重操旧业”,开学以后教师还得从头再来,如此周而复始的教育虽然

耗尽了教师的大量心血但收效甚微。 第二,学校教育应是教育的主导青少年的德育教育离不开诸多环境和因素,但学校教育对儿童的影响起主导作用。加强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和思想品德逐步形成的时期。由于年龄小、知识少、阅历浅和缺乏社会生活经验,是非观念模糊,对人对事缺乏明辨能力,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很大的模仿性,同时又有很大的可塑性,容易接受外界的各种影响,正如俗话说得:嫩枝易弯也易直。 因此思想基础打得好坏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以至今后一生都有极大的影响,所以必须从小学生抓起,加强对小学生心理健康和道德品质教育,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抵制不健康的消极思想对学生的侵蚀,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如果学校只是知识注重学生“智”的发展而忽略了“德”的重要性,我们培养出来的将会是一批废品,而当今片面地追求升学率,繁重的课业负担,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学校只为应试,一天到晚有讲不完的课,写不完的作业。只重知识,不重德育,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只是高分低能。上了大学因心理不健康而走向犯罪的例子屡见不鲜。 此外,学校不能简单地以学生学习成绩的优或差来界定学生的好与坏,在评价学生方面仍然要用辩证的方法来综合地衡定。把学习成绩作为一个参考,把智力、情感、态度以及目前提倡的自信、乐观、向上等诸方面因素考虑其中,形成一个综合界定的标准。素质教育提倡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对待学生,学校要用赏识的态度来对待

小学德育工作典型案例汇编

小学德育工作典型案例 ——转化后进生的点滴感想 我班有个学生叫郭宏辉。他上课不专心听讲,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提不起一点学习的兴趣;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作业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每天都有学生向我告状。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争取做一个他人喜欢、父母喜欢、老师喜欢的好孩子。他开始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后来口头上答应了。可他又一如既往,毫无长进,真是“承认错误,坚决不改”。由于他的这种表现,我曾经和他的妈妈聊过孩子的状况,不过他妈妈也对孩子无可奈何,甚至已经放弃了孩子。听到他的妈妈这么说,我也灰心了。算了吧,或许他是根“不可雕的朽木”。但是有一件事让我改变了对孩子的看法,在我校体育课上,他参加了跳绳比赛,在最后筋疲力尽的时候,听到同学们为他加油的声音时,他没有放弃,

咬着牙努力坚持。当时的一幕让我看到了这个孩子身上也有可爱之处,他也是一个热爱集体,积极向上的孩子。我不能放弃这个孩子,我要让他慢慢的转变,成为一个人人喜爱的孩子! 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决定先让他认识自己的错误,树立做个受人喜欢的人的思想。于是我再次找他谈话,谈话中,我问他“老师为什么会常在课堂上批评你,你知道吗?”他说:“因为我常违反纪律,没有按时完成作业,书写也不工整……”“你已经认识了自己的错误,说明你是一个勇于认错的好孩子,但是,这还不够,你觉得应该怎样做才好?”“想改正错误吗?想做一个受他人欢迎的孩子吗,你要怎样做才好呢?”“我今后一定要遵守纪律,团结友爱,认真完成作业……”“那你可要说到做到哟!”“好!”后来,他无论是在纪律上,还是在学习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当他有一点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他。使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 为了提高他的学习成绩,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特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耐心细致的同学吕烨帧跟他坐,目的是发挥同桌的力量,利用课余

德育的目标和内容

德育的目标与内容 一、“德育目标”概念界说 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上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二、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 1、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的总要求 1988年,《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提出了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196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更加重视德育工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德育总体目标和学生成长规律,确定不同学龄阶段的德育内容和要求,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方面,要形成一定的目标递进层次。要加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伦理道德以及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国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把发扬民族优良传统同积极学习世界上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结合起来。” 2、小学阶段德育目标的要求 (1)培养儿童正确的政治方向,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意识。教育儿童逐步理解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其初步树立起为迎接21世纪的挑战而努力学习的意识。培养他们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情操以及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2)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和道德评价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就是要逐步发展儿童对道德的理解能力,使他能够对所遭遇的道德现象进行初步的思考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矫正自己的行为。要教给儿童正确的思想方法,教育他们逐步学会科学地看待政治、社会和人生问题。

学前儿童德育的意义

学前儿童德育的意义:1、学前儿童德育是全球化时代的需要。 2、学前儿童德育是实施各育的方向和动力保证。 3、学前儿童德育是独生子女健康成长的特殊需求。 学前儿童德育的原则:1、热爱、尊重和严格要求儿童的原则。 2、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 3、教育影响的一贯性和一致性原则。 4、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学前儿童品德教育的内容与任务包括发展学前儿童的社会性的教育与发展学前儿童个性的教育两方面。 实施德育的途径:1、日常生活是实施学前儿童德育最基本的途径。 2、专门的德育活动是实施学前儿童德育的有效手段。 3、游戏活动是实施学前儿童德育的有力措施。 德育的方法:说服、范例、练习、评价 学前儿童美感发展过程的特点表现:最初是对美的现象无意识的反应。 逐渐能够模仿周围的人表现美感。 再发展到有意识的感受美、表现美。 美感的特点:情绪性、表面性、行动性。 学前儿童美育的意义:1、学前儿童美育是整个社会审美化的需要。 2、学前儿童美育是符合儿童思维特点的教育活动。 3、学前儿童美育是实施各育的催化剂。 美育的任务:培养学前儿童对美的感受力、对美的想象力和对美的表现力。 美育实施的途径:1、大自然是实施美育的丰富源泉。 2、日常生活是实施美育的广阔天地。 3、艺术教育活动是实施美育的有力手段。 4、游戏活动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 5、节日、娱乐活动是实施美育的特殊渠道。 幼儿园的生活活动的意义:1、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 2、促进学前儿童智力的发展。 3、实施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组织原则:1、主动性原则;2、渗透性原则;3、一致性和灵活性原则;教养结合性原则;5、实践性原则。 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组织策略:1、生活时间与空间的安排策略 2、生活活动的指导策略(1、要求儿童生活自理与学会独立。2、帮助儿童遵守生活活动常规。 3、全面关注儿童的需要,促进儿童情感的发展。 4、在生活活动中掌握好教育时机。) 教学活动的类型 组织形式分:集体教学、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 多或单领域分:综合教学与分科教学 参与形式分:体验性教学和表现性教学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基本原则: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灵活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趣味性原则 教学计划包括:学期计划和活动方案 课堂教学活动评定的标准:1、课堂教学活动目的具体明确,教材内容深浅恰当。 2、正确贯彻教学原则,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3、教师与儿童双方积极活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4、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 游戏的特点:社会性、虚构性、兴趣性和愉悦性、具体性、自主性 游戏的意义:1、游戏能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 2、游戏有助于儿童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 3、游戏能促进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4、游戏有助于儿童的语言发展。 5、游戏能提高儿童的社会认知。 游戏按教育作用分:创造性游戏和有规则的游戏 创造性游戏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 有规则的游戏包括(智力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 游戏条件的创设包括:1、提供充分的游戏时间。 2、创设必要的游戏场所。 3、提供充足的游戏材料和玩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